乡镇动物防疫工作总结范文
时间:2024-01-30 17:58:1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乡镇动物防疫工作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为了贯彻落实县畜牧兽医局3月5日召开的全县畜牧工作会议和镇政府召开的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切实加强重大动物疫病的防控工作,确保我镇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顺利完成,县河畜牧兽医服务中心坚持以实践科学发展观为契机,全心全意服务于农村畜牧业的发展,上下联动,精心组织,统一安排,认真开展了春季动物防疫工作,为积累经验将工作开展情况简单总结。
一,精心筹备,积极汇报。按县局要求会后立即向镇党委汇报,得到了政府的高度重视。与分管领导认真研究如何开展此项工作,并向全镇各村发了文件对春防工作作了督促提并出了新的要求。我服务中心于3月8日组织召开了全镇春季动物防疫工作动员暨防疫员培训会。认真传达了县局和镇党委政府会议精神,通过业务培训提升了防疫员在工作中操作技能,提高防疫员的精神面貌。用科学发展的思路组织防疫工作。全面分析了当前我镇动物疫病的防控形势,统一思想,把干部职工精力都放到这次春防工作上来。 三,领导重视,默契配合。镇党委分管领导高度重视为此项工作的顺利完成打下坚实基础。防疫员不怕吃苦,抢晴天斗雨天,起早摸黑;防检员积极下到一线开展工作,解决防疫中的难点,查找薄弱环节和漏洞。在全服务中心干部职工努力,各村委会领导支持及防疫员的辛勤工作下圆满的完成了这次春季防疫工作。于2011年4月25日召开了防疫工作总结会。
四,防疫设施健全,确保防疫质量。近年以来国家加大了乡镇动物防疫设施的投入,我服务中心建起了防疫冷链体系:配备了两台疫苗专用冰箱和防疫员人手一个疫苗冷藏盒。保证了疫苗在流通使用各个环节的质量安全。做到了“应防尽防,防了起效”,县畜牧兽医局采购了专门的防疫员服装,使村级防疫员有了一个整体队伍形象。对防疫工作起到了良好的宣传作用。
五,总结查找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一是由于近几年来猪病变异复杂化和当前玉米等饲料的高价位对我镇畜牧业发展造成严重影响,农户的饲养信心和积极性不高,对动物防疫的重要性认识不够(认为防疫了的家畜禽还是会生许多病),影响了存栏和补栏滞后,这就对防疫工作提出了新要求——集中防疫战线拉长,补防任务加重。二是动物检疫力度不够,没有实现以检促防。农户对免疫标没有完全接受,出现了只愿打针不愿意佩戴耳标的现象,给防疫工作带来了难题。三是村级防疫员队伍建设有待加大,主要是防疫员养老保险没有普及,畜牧服务中心无法固定防疫员,只能靠哄着开展工作,一旦动真的他们就会撂挑子走人的被动局面。这就是防疫工作中最大的难点。四是对动物防疫的宣传力度要进一步加大,加强动物防疫宣传将今后防疫工作
篇2
2018年镇畜牧兽医站在镇党委镇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区农业局的大力支持和领导下,通过全体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我站在畜牧业生产、动物防疫、检疫、疫情监测、项目建设、畜产品安全、畜禽面源污染治理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将2018年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畜牧生产
2018年我站全面完成畜牧生产任务,截止目前全镇存栏生猪28005头,出栏39598 头;山羊存栏8337 头,出栏13899 头;肉牛存栏35头,出栏160 头;奶牛存栏66头;鸡存栏61227 只,出栏249045 只;鸭存栏24781 只,出栏30328 只,鹅存栏1642只,出栏1493只,兔存栏9766只,出栏14998只,牛奶产量201297公斤,发展生猪专业合作社国家级一个(东庵生猪专业合作社),市级专业合作社一个(利农生猪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18个,新型职业农民3 个;新发展生猪专业合作社1个(龙古滩专业合作社)。
二、动物防疫工作
全镇认真开展猪瘟、高致病性禽流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口蹄疫等强制免疫工作,坚持春秋普免、月月补免,全镇共免疫猪瘟65179 针/次;高致病性蓝耳病36639针/次;口蹄疫91199针次;禽流感182632 针/次;鸡新城疫50369;小反刍兽疫12391针/次。应免密度达100%,标识佩戴率100%,强制免疫工作落实到位全面完成了全年目标任务,并建立了台账,防控物资经费拨付到位。
三、检疫工作
我站认真开展定点屠宰生猪检疫工作,截止11月底全镇共检疫生猪 70011头,山羊6887只,小家禽 230000 只,畜产品检疫396456公斤;严格执行准入制,入场查证验物并建立工作台账,处理病害产品12774公斤,处理病死猪154 头,有效保障上市畜产品质量安全。
四、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
一是突出养殖环节的监督,严厉查处畜禽养殖环节中使用“瘦肉精”、禁用人药兽用等违法行为,每年开展拉网式“瘦肉精”监测两次,共检测生猪386头,做到入场生猪每批次按3%进行抽检,严把入场关。
二是经营环节的监管,从禁用兽药和违禁添加药品为重点,开展专项检查,整顿和规范兽药、添加剂经营秩序,坚决打击生产销售非法兽药、违禁添加剂行为,全镇共检查兽药门市5 家,饲料门市 23 家,出动执法人员72 人/次。总体检查情况良好,规范了入库销售台账,净化兽药饲料等投入品市场,确保了我镇畜产品质量安全。
五、疫情监测工作
我镇每个村防疫员既是疫情巡查员,又是疫情监测员,焦白村为疫情监测点,主要监测我镇的动物疫情,每月向区疫控中心上报疫情监测情况。
我站加强非洲猪瘟的疫情的认识,开展宣传,对村防疫员,养殖户的培训,排查,做到了日报告,做好非洲猪瘟临时检查点值班制度。做好资料的收集整理。
六、项目建设
积极向区农业局争取生猪调出大县项目建设、污染治理、牛羊标准化、扶贫村圈舍改造等项目,争取项目资金86万元。
七、畜禽面源污染治理工作
在污染治理中,党政领导重视、业务部门配合畜牧站及村防疫员等工作人员不辞辛劳,得到了上级领导的肯定,全镇共有适度规模户178户,已全部整改到位;规模场6户,都全部完成了污染治理目标任务。
2019年的工作打算
1、继续抓好2019年的动物防疫及疫情监测工作,特别是猪瘟、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高致病性蓝耳病、狂犬病、小反刍兽疫、布氏杆菌病等病种的强制免疫工作,防止我镇重大动物疫情的发生。
2、继续抓好生猪定点屠宰和产地检疫工作,确保畜产品安全。
3、积极向上级争取畜牧业生产,标准化养殖,面源污染治理等项目。
4、认真做好畜禽病死动物的无害化处理工作,并完善相关的软件资料及报送。
5、全面完成区农业局及镇乡党委政府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
篇3
今年上半年,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我局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各项方针政策,坚持科学发展观,以落实畜牧业倍增计划为主线,以防控重大动物疫病为重点,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农民增收为目标,为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力推进我省畜牧业和动物卫生事业发展。
一、上半年我省畜牧业发展概况
我省克服了禽流感和畜产品市场价格波动的双重影响,畜牧业保持了持续发展的势头。1-5月份我省生猪、蛋鸡养殖效益出现下滑,养殖户保本经营,有的地区出现亏损。进入6月份,猪肉、鸡蛋价格开始回升,6月下旬强势反弹,效益恢复到合理水平,全省生猪、蛋鸡生产运行情况良好。上半年,全省肉、蛋、牛奶产量分别为173万吨、90万吨、36万吨,同比增长8.7%、8.4%、25.4%。预计上半年我省畜牧业产值将达到300亿元以上。
二、上半年完成的主要工作
1.大力推进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
一是实行目标责任管理。年初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200*年全省要新建标准化畜牧小区1000个,并将任务指标分解落实到各市政府。二是组织实施标准化畜牧小区示范项目。省财政厅和我省原禽流感疫区各市财政部门共拿出资金,协调用地,实施禽流感疫区标准化畜牧小区生产自救项目,新建以家禽为重点的标准化畜牧小区116个。另外,省财政厅拿出资金,实施东部山区绒山羊舍饲圈养标准化小区示范项目区。三是完善标准体系。我省出台了《家禽标准化小区建设与管理规范》、《辽宁省标准化畜牧小区认定办法(试行)》,以“两分、三通、五有、六统”为特征的畜牧小区标准化体系已基本建立。四是发展清洁化健康养殖。以畜禽粪污治理、无公害产品生产为重点。各级畜牧技术推广机构重点推广在饲料中添加EM生物制剂等除味剂,消除粪污异味,减轻对空气污染。结合标准化畜牧小区建设,在全省规模饲养场(户)、畜牧小区中推广用黄粘土、碎石、高分子防渗剂等建立防渗型堆粪场、化粪池和污水处理系统,严防粪污污染地下水源。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在粪污无害化处理的基础上,生产生物有机肥,合理利用资源。省财政厅决定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组织实施畜禽粪污治理示范项目。另外,重点抓无公害畜产品生产。上半年我省有19家企业通过无公害畜产品产地认定,累计达到242家;有4家企业通过无公害畜产品产品认证,累计达到56家。五是发展组织化合作经营。重点支持龙头企业领办、大户领办、乡镇畜牧技术推广机构领办、集体经济组织领办和农民自办的畜牧业合作经济组织,通过组建协会、合作社等形式,组织农民开展生产合作、加工合作、销售合作、原料采购合作、劳务合作和资本运营合作等。截至上半年,全省已建成农民畜牧业专业协会442个,合作社99个,有近10万个饲养场(户、小区)初步实现了组织化合作经营。六是大力发展畜产品加工。争取省政府投资1000万元,推动了10家企业实施技术改造。目前,全省肉类加工企业130家,年加工能力172万吨,产值153亿元;蛋类加工企业4家,年加工能力5万吨,产值0.65亿元;奶类加工企业21家,年加工能力75万吨,产值30亿元;饲料加工企业929家,年加工能力1300万吨,产值145亿元;草产品加工企业15家,年加工能力20万吨,产值2亿元。
2.种畜禽生产保持平稳发展
我省以围绕为畜牧业生产发展提供种源保障和科技支持为重点,不断加强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强化种畜禽管理和增加科技投入。一是开展良种猪、肉羊、绒山羊繁育体系建设。年初我局投放良种猪、肉羊、绒山羊繁育体系建设资金520万元,用于省内种猪场、肉羊和绒山羊改良站点建设。二是认真贯彻种畜禽管理法规,强化种畜禽管理,维护种畜禽生产经营正常秩序,为畜牧业生产提供保障。三是争取科技投入,促进畜牧业生产科技水平提高。到目前共争取省财政和农业部资金108万元,用于良种畜禽的技术推广和示范工作。
3.把动物防疫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我省以防控高致性禽流感、牲畜口蹄疫为重点,进一步完善了应急机制,出台了预警方案,重点加强了免疫、监测和预警预报等工作,保障了我省畜牧业健康快速的发展。上半年,全省累计下摆禽流感灭活疫苗、禽流感-新城疫二联活疫苗、口蹄疫疫苗,使应免疫动物免疫率达到100%,免疫档案记录100%,免疫卡发放100%,免疫耳标佩带率100%。我省在做好重大动物疫病免疫的同时,还重点加强了免疫效果监测与评估工作,及时预警信息,有效防止了重大动物疫情的发生。
4.动物卫生管理体制改革取得显著效果
按照《国务院关于推进兽医管理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国发[2005]15号)要求,我省及时出台了《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市县动物卫生管理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辽政发[2005]46号),全面启动了市、县级动物卫生管理体制改革工作。目前,全省14个省辖市全部组建了动物卫生监督管理局。全省100个县(市、区)中,独立设置动物卫生行政监督管理机构的为72个;省及省辖市动物卫生监督管理局,下设动物防疫监督所执法机构、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兽药饲料监察所(畜产品安全监测中心)技术支持机构,县(市、区)设立动物防疫监督所执法机构和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技术支持机构;全省计划设立540个区域所,县(市、区)编制委员会现已制发文件设立了513个,工作人员基本到位;全省应聘村防疫员11790个,现已聘用9434名,并全部开展工作,很好地完成了我省重大动物疫病的免疫和监测任务,取得了严防重大动物疫情的良好效果。
5.饲料兽药市场不断规范,畜产品安全工作进一步加强
饲料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不断加强,饲料产品质量大幅度提高,今年上半年抽检生产、流通领域饲料产品413批,合格411批,合格率99%。为进一步加强兽药行业监管,结合农业部《2006年兽药市场专项整治工作方案》,我局制定下发了《辽宁省2006年兽药饲料市场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积极开展了专项整治工作。全省共出动行政执法人员1100余人次,检查兽药生产、经营、使用单位2280余家,查获无证经营兽用生物制品的单位11家,责令停业整顿2家,吊销了35家未通过兽药GMP企业的生产许可证及全部产品的批准文号,积极帮助46家兽药生产企业通过农业部兽药GMP现场验收,有力地保障了动物用药安全。同时,强化了兽用生物制品的监管,规范了疫苗的采购、分发和使用环节,确保了疫苗质量和防疫工作的需要。
三、下一步主要工作措施
1.以落实“十一五”发展规划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契机,从巩固、提高农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中的基础地位的高度,深刻认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意义,全面理解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本质和内涵,科学定位并积极发挥动物卫生监督管理部门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2.大力发展畜产品加工业,以工业化的理念谋化现代畜牧业。重点加强畜牧业投入方面的政策措施;努力协调各方,解决发展畜牧业用地的“瓶颈”问题;积极推进畜禽饲养方式转变,改变人畜混居,改善农村居住环境;进一步加大畜禽粪污治理力度,保护水源和环境,认真总结畜禽粪污治理工作经验,重点抓好试点示范工作;完成畜牧科技入户示范工程,尊重农民意愿,满足农民需求,解决畜牧技术推广“最后一公里”、技术转化“最后一道坎”问题;大力发展草业,改善生态环境,充分发挥草原生态对辽宁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作用。
3.不断加强种畜禽繁育体系建设。立足资源优势,积极争取国家良种工程建设和农业开发项目;争取财政资金,开展良种猪、肉羊、绒山羊繁育体系建设;认真贯彻种畜禽管理法规,保护地方畜禽品种资源,强化种畜禽管理,维护种畜禽生产经营正常秩序,为畜牧业生产提供保障;采取有效措施,促进畜牧业生产科技水平提高;及时掌握种畜禽生产态势,正确引导生产方向,规避市场风险,为实现建设“种畜禽强省”的目标而努力工作,促进畜牧业健康、持续、平稳发展。
4.加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提高广大城乡人民的健康水平。进一步完善应急机制,严格按照属地化管理原则,结合本地实际情况,认真完善应急预案,建立、完善行之有效的应急机制;加强监测力度,提高重大动物疫情预警能力,不断加强免疫效果监测和评估;加大动物防疫监督执法力度,严格执行外引动物报批报验制度,落实外引动物指定通道。
5.加强兽药饲料和畜产品安全监管,提高畜产品质量。按照健全机构、明确职责、建立工作机制的总体要求,逐级落实畜产品安全监管工作责任制,加强畜产品安全监管队伍建设;逐步建立健全省市两级兽药、饲料和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机构,不断完善检测手段,提高检测能力;加强业务指导,积极推进饲料企业规模化、集团化发展进程;进一步加强兽药特别是兽用生物制品生产经营使用各环节的全程监管。
篇4
一、主要生产指标完成情况
预计全区肉类总产量16000吨,同比去年增长4.3%;蛋类总产量12165吨,同比去年上涨了24.5%;奶类总产量10000吨,同比去年增长23.2%。生猪存栏90000头,同比下降3.2%,出栏155000头,同比下降4.4%;鸡存栏120万只,同比下降6.9%,出栏鸡125万只,同比增长0.6%;羊存栏130000只,同比下降4.4%,出栏110000只,同比增长17.5%;牛存栏14000头,同比增长22.8%,其中奶牛存栏5600头,同比增长30.6%。全区畜牧业专业化、产业化经营的规模养殖总量已达到全区养殖总量的65%以上。
二、畜牧业经济运行情况及特点
今年以来我国部分地区暴发了高致病性禽流感,我区采取了积极有效的措施,克服了疫情带来的负面影响,扭转了饲料原料价格上涨的被动局面,为畜牧业生产的平稳运行奠定了基础,超额完成了年初既定的各项任务目标。总体上看,畜产品产量增长,价格全面上升,效益明显提高,全年畜牧业可实现稳定增长。
1、生猪产销两旺,市场价格看好。今年以来生猪价格、仔猪价格的走势与以往不同,一直处于较高水平,活猪价格保持在8.5元/千克以上,仔猪价格21.5元/千克,猪肉价格保持在15元/千克以上,其价格已创历史新高。价格大幅度上涨的主要原因是,受禽流感疫情的影响,禽肉产品消费下降,消费者对猪肉的需求增加,刺激了猪肉价格的上涨,以及饲料原料价格的上涨和仔猪短缺等。目前,农民养一头商品猪可获利250元,效益明显高于往年,农民养猪的积极性较高。
2、家禽业恢复稳定生产。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对我区家禽业生产的影响不大,随着禽类产品价格的逐步回升,农民养鸡的积极性有所提高,鸡蛋价格已从去年的平均每公斤3.5元,上涨到今年的每公斤5.5—6元,淘汰鸡价格从去年的平均每公斤4.5元,上涨到今年的平均每公斤8.5元。
3、奶牛业发展势头强劲。奶牛养殖业继续保持突飞猛进,成为畜牧业生产中增长最快的产业。目前,全区年底奶牛存栏已达5600头,同比增长30.6%,受饲料原料价格的上涨,奶牛饲养成本增加,经济效益有所下降,目前农户养一头奶牛年盈利在3000元左右。
4、肉牛生产稳中渐升。今年以来,肉牛市场价格同比去年有所上涨,同时随着世行贷款发展养牛项目在我区的实施,农民养肉牛的积极性很高,去年我区新建的肉牛小区今年开始大量补栏,肉牛存栏达8000余头,同比增长了18%,农民养一头肉牛可获利450元左右。
5、肉羊生产平稳过渡。今年我区实行了禁牧政策,对我区养羊业产生了一定影响,羊饲养量略有所下降,禁牧政策对养羊业生产的影响比预期的要小,主要是我区积极扶持农民舍饲养羊,引导养羊业向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发展,同时大力推广新技术,依靠科技,提高了养羊业的经济水平,据统计,舍饲养羊农民出售一只羊可获利70元左右。
三、采取的主要措施
今年我区畜牧业围绕动物疫病防治、服务体系建设和优势区域布局三大重点,主要抓了以下工作:
1、以防治禽流感为重点,抓了动物疫病防治工作。
今年年初我国部分地区暴发了高致病性禽流感,我区在党和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成立了防治高致病性禽流感指挥部,坚决贯彻执行国务院制定的“加强领导、密切配合、依靠科技、依法防治、群防群控、果断处理”的工作方针,坚持预防为主,发挥疫苗优势,提高防疫效果,同时采取积极的措施,有力地保障了家禽业的健康发展。经过一系列的措施,我区没有发生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防治工作得到了阶段性胜利。今年的动物疫病防治工作一是加大了禽流感防治力度,禽流感防治是今年我区动物疫病防治的重中之重,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投入了10万元防治经费,购置了75万头份禽流感疫苗,3.5吨消毒液,150套防护服以及手套、口罩、雨鞋、编织袋等,对我区重点防护区的鸡群全部进行了免役,鸡舍和交通要道进行了全面的消毒,确保了我区鸡群和人民群众的安全;二是加大布病防治力度,根据省市按排,我们对辖区10个乡镇64个疫点村的28500只羊进行布病检疫,检出阳性羊570只,全部按要求进行了扑杀深埋处理,消除了传染源;三是在继续加大对口蹄疫强制免疫的同时,对猪瘟、鸡新城疫等重大疫病进行了强制免疫,免疫率达到了上级的要求,确保我区没有发生重大疫病;四是加大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力度。今年全区检疫动物:猪84626头、羊47250只、牛867头、禽629300只、其它动物2479头(只),动物产品:肉类7845吨、种蛋255万枚、皮2400张、毛类50吨、奶类200吨。共检出动物疫病8种:口蹄疫、羊布病、鸡新城疫、猪瘟和猪丹毒,染疫动物7145头(只),不合格动物产品1850公斤,全部按照有关规定进行了处理。
2、以发展奶牛业为重点,抓了畜牧业结构调整。
一是抓了畜禽结构调整,按照我区畜牧业发展总体思路,奶牛养殖业突飞猛进,继续保持两位数的增长速度,奶牛业作为我区的一大优势产业,将成为我区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和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全区年底奶牛存栏已达5600头,同比增长30.6%;二是抓了畜产品结构调整,通过抓龙头企业建设,特别的畜产品加工企业的发展,进一步加快了畜产品结构调整,博瑞乳品有限公司年加工鲜奶达1800余吨,民信屠宰厂年加工猪肉达5000余吨;三是抓了种植结构的调整,以提高蛋白质和经济效益产出率为重点,进一步加大了优质紫花苜蓿和青贮饲料专用玉米的推广力度,以种植制度改革来推动畜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全区优质牧草种植保留面积已达6万余亩。
3、以示范小区建设为重点,抓了畜禽标准化规范生产。
我区养殖小区(园区)在原有的基础上,今年又有了新的突破:一是小区数量增加。今年新建完工的小区(园区)6个,全区累计达60个,其中奶牛养殖小区8个,肉牛养殖小区10个,瘦肉型猪养殖小区20个,养鸡小区6个,肉羊养殖小区5个,综合养殖园区4个。新建成张庆乡演武村第三养殖园、长凝镇众旺肉羊育肥场、乌金山西沛霖肉羊育肥场、东阳镇逯村奶牛养殖小区、修文镇陈侃村奶牛养殖小区、张庆乡北胡乔村奶牛养殖小区;二是小区标准高。今年我区新建和续建的养殖小区标准都有所提高,养殖小区建设正在和标准化生产相结合。修文镇陈侃村和张庆乡北胡乔村两个规模在500头的奶牛示范小区,每个小区投资60万元配备机械化挤奶站,购置国内先进的上海利拉伐鱼骨式挤奶机14组,目前已正式投入生产,新建成了东阳镇逯村规模为500头的奶牛示范小区,明年完成挤奶站建设以及配套设施建设。每个奶牛养殖小区内舍饲间、草料间、运动场、青贮池都按统一标准建设,突出围栏隔离,道路分设(奶牛专用道不与人车混行),集中挤奶,沼气照明,小区内建立防疫室,专门有一名业务技术强的兽医为小区服务,小区采用合作社的管理办法,入区奶牛统一编号、登记造册、建档管理。长凝众旺肉羊育肥场和西沛霖肉羊育肥场成为我区舍饲养羊的新典范、新亮点。我们在积极探索养殖小区建设和发展模式上,采取了“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建设上统一规划用地、统一设计标准、统一奶畜禽品种、统一疫病防治、统一规范生产,制定实施严格的小区管理制度,规范养殖方式,使养殖小区真正成为现代化的养殖基地。
4、以基层中心站建设为重点,抓了动物疫病防治体系建设。
组建畜牧兽医中心站是深化基层畜牧兽医体系改革的具体尝试,根据省市要求,我区投入了15万元配套资金,保证了今年我区乌金山、修文、北田、长凝四个中心站的建设任务的完成,新建面积650平方米,每站化验室50平方米,配备了显微镜、冰柜、超净工作台等诊疗设备,以及电话、传真机、电脑等通信设备,明年完成张庆中心站的建设。畜牧兽医中心站建成后将使我区基层兽医服务体系进入一个更高的层次,将有利于动物防疫工作的开展,为今后养殖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5、以冷配中心建设为重点,抓了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建设。
畜禽良种是畜牧业发展的源头和主导产业。今年我们把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建设作为我区畜牧业提档升级、向专业化、产业化和现代化畜牧业转变的关键环节。一是成立了区冷冻配种中心,张庆、修文、乌金山、庄子建立了人工授精站,冷配中心对全区18名技术人员进行了培训,发放了上岗证,实行了统一供精、供液氮,规范了技术操作;二是引进优良品种,优化品种结构,推广品种改良技术。列入我区畜产品优势产区的乡镇,品种区域化优势已取得了一定的突破,肉羊优势产区的乌金山、北田、庄子、长凝、东赵、什贴六个乡镇良种肉羊覆盖率已达到60%以上,今年依托奇尔公司、长凝众旺肉羊场和西沛霖肉羊场,对广大农村开展羊的胚胎移植、人工授精服务,为我区市场提供良种肉羊500余只,人工授精1500余只。奶牛、禽蛋和瘦肉型猪优势产区的郭家堡、张庆、修文、东阳四个乡镇良种覆盖率已达到80%以上,我们把养殖小区(园区)作为推广品种改良技术的载体,推广奶牛胚胎移植30头,推广猪优良杂交组合,二、三元杂交猪和双杂交猪已占到全区的60%以上。
6、以世行贷款项目为重点,抓了畜牧业招商引资工作。
世行贷款发展养牛项目自2006年实施以来,到今年年底,项目建设提款报帐已完成,共891万元贷款发放到农户手中,直接收益农户469户。项目户数完成情况:养牛生产新增母牛户209户,育肥户146户,奶牛户114户;项目投资完成情况:新增母牛户5672200元,其中利用世行贷款304200元,育肥户6790560元,其中利用世行贷款2743680元,奶牛户8440985元,其中利用世行贷款3124320元,养牛生产共完成投资20903745元,利用世行贷款共计891万元,县站完成投资117924元,乡站乡站完成投资273000元。项目区完成情况:七乡(镇)28个村,其中庄子6村112户、张庆3村36户、郭家堡7村142户、修文4村100户、东阳4村55户、什贴2村7户、北田2村17户。项目区牛发展情况:母牛1045头、育肥牛1451头,奶牛473头。为了保证该项目的顺利实施,我们加强了项目管理和服务体系建设,国家、省世行项目办共对我区世行项目进行了两次大检查,三月份进行世行项目采购后审检查,四月份进行世行项目检查,对我区世行项目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世行贷款发展养牛项目在我区的顺利实施,进一步加大了我区畜牧业招商引资力度,我们积极争取国家农业部、省市财政及业务部门的支持,大力引进畜牧业推广项目,今年,我区被农业部列为动物疫病诊断中心建设项目,此项目争取到国家资金80万元。
7、以创立名牌为重点,抓了龙头企业建设。
畜产品走向市场,被消费者接受,需要有多方面的效应支持,但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效应就是名牌效应,所以创立畜产品名牌就成为一个地方、一个企业发展畜牧业生产的重要内容。为此,我们对现有的品牌:“博瑞”乳品、“鲲鹏”饲料、“亨通”饲料和“泽榆”猪肉予以积极扶持,一方面是培育全市乃至全省的饲料产业龙头企业。目前,我区有生产规模较大饲料加工企业10个,全区年产各种饲料达10万余吨,到2006年底产量将达50万吨,届时,我区不但发展成一个饲料生产的集散地,还将成为一个饲料原料生产的重要基地。二是培育各种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如“博瑞”乳品有限公司,我们通过大力宣传,扩大其市场知名度,积极争取项目,改进生产设备,扩大奶源基地规模,进一步增强了其品牌效应。目前“博瑞”乳品和“鲲鹏”饲料已经申请绿色产品认证,而且“博瑞”版权所有,全国公务员共同的天地!乳品已经通过了iso9001:2006国际质量体系认证,在创立精品名牌方面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8、狠抓畜牧业技术推广服务,帮助农民增收。
今年我们围绕职能创新,转变作风,深入实际,推广技术,搞好服务。一是分析养殖形势,提供信息服务,搞好科学引导;二是组织科技下乡12次,培训养牛、养羊、青贮技术16次,培训5000余人次,印发技术资料2万余份,其中种草技术资料5000份,青贮秸杆技术资料5000份,动物防疫宣传资料2006份,养牛培训手册1000本;三是推广了em发酵秸秆等畜牧业实用技术,幅射面超过60%,全区共推广利用em发酵液2吨,同时积极参与全国胚胎移植高新技术在我区的推广;四是现场指导人工种草和秸杆科学加工利用,全区今年完成人工种草8000亩,秸秆青贮氨化完成10万吨。
9、狠抓机关建设,使机关工作出现人心思上、争先创优的新局面。
今年我们按照区委区政府的要求,认真地开展了“三项治理”和“整顿机关作风、优化发展环境”等工作,进一步加强了领导班子建设,靠领导班子成员的优良思想和工作作风,影响和带动机关建设;进一步建立健全了机关财务管理、车辆定点维修和加油、定点接待等制度,使机关各项工作更趋于规范化、制度化,工作效率大大提高;进一步加强机关学习,强化干部职工的思想政治和业务素质工作。正是有全局上下广大干部职工的无私工作,不仅保证了各项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绩,而且使区畜牧局在社会上树立了良好的形象。
四、目前存在的问题
1、基层畜牧业执法体系不健全,基层畜牧工作和动物检疫人员缺少。我区10个乡镇畜牧兽医站,在编人员只有17名,每个站平均不到2人,对贯彻“两法三条例”特别是防疫工作的开展带来很大难度。动物检疫人员不足,对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工作带来很大难度。
2、龙头加工企业少且规模偏小,名牌产品少,对畜牧业的带动力不足。
3、动物疫病控制体系不健全,动物疫病检测设备简陋,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完善,特别是市场信息服务严重滞后,民营流通体系不健全,难以实现生产与市场的有效接轨。
4、当前的动物疫病形势仍然严峻,禽流感疫情虽然得到了有效控制,但全国时有发生的其它疫情,将对我区畜牧业发展产生威胁和不利的影响。
5、品种结构不尽合理,品种改良参差不齐。食草型牛羊发展相对滞后于食粮型猪鸡;猪、鸡、奶牛良种化程度较高,肉牛、肉羊良种化程度较低。
6、养殖小区(园区)管理滞后,标准化生产制度不健全,缺乏动物防疫、治疗、配种等方面的技术人才,以及粪便等排泄物对养殖小区(园区)产生威胁和不利的影响。
五、2007年工作要点
根据省、市要求以及区委区政府关于重点扶持奶牛业发展的一系列部署,2006年全区畜牧业工作的总体思路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以农民增收、产业增效为目的,以动物防疫基础设施建设和畜禽标准化生产为重点,以科技进步为支撑,以加强动物防疫为保障,大力推进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进程,促进全区畜牧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主要发展目标是:到2006年底,全区肉类总产量要达到17000吨,禽蛋总产量要达到13000吨,奶类总产量要达到13000吨,奶牛存栏达到8000头,畜牧业收入3.5亿元,占全区农业总收入的45%,农民人均牧业纯收入达到600元。畜牧业专业化、产业化经营的规模养殖总量力争达到全区养殖总量的70%以上。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1、加强动物疫病防治工作,力争不出现重大动物疫情。一是坚持不懈地抓好高致病性禽流感、牲畜口蹄疫、布病、猪瘟、鸡新城疫等重大疫病的防治工作,力争不出现大的疫情;二是加大动物及其产品的检疫工作,重点抓好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做到出栏必检、有宰必检;三是建立疫情监测网络体系,在区畜牧局防治站建立疫情测报站,在5个畜牧兽医中心站建立5个乡镇疫情测报点,形成完整的动物疫情测报网络;四是完善基层动物防疫体系建设,根据省、市要求,2006年我区重点建设张庆畜牧兽医中心站,同时完善乌金山、修文、北田、长凝四个中心站配套设施,每站建筑面积200平方米,化验室50平方米,配备相应的仪器设备。
2、大力推进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工作进程。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以及扶优扶强的非均衡发展战略,2006年,我区优势畜产品区域化生产将初步形成,比较优势逐步显现,要进一步加快畜牧业规模化、产业化经营的不断发展。
奶牛优势产区:郭家堡、东阳新建两了500头的奶牛示范小区,同时新建两了机械化挤奶站,张庆、修文新建两个人工授精站,优势产区内实施奶牛胚胎移植500头,种植青贮玉米10000亩。
瘦肉型猪优势产区:张庆、修文新建两个人工授精点,扩建张庆郝村华利种猪扩繁场,为全区提供优质种猪500头,张庆、修文新建两个规模在3000头以上的养猪小区。
禽蛋优势产区:张庆演武要逐渐形成禽蛋交易市场,张庆新建规模为5万只以上的养鸡小区,张庆、修文各新建两户万只以上的养鸡大户。
肉羊优势产区:乌金山、长凝、北田新建3个人工授精站,乌金山、长凝新建两个规模在1000只以上的肉羊育肥场。优势产区的六个乡镇,每个乡镇新建规模在200只以上的养羊示范户(场),每个乡镇实施羊胚胎移植50只、人工授精200只。
3、加快养殖小区建设步伐,推进畜牧业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进程。小区建设重点做到“五统、四通、两化、一加强”,即“五统”:统一规划用地、统一设计标准、统一畜禽品种、统一疫病防治、统一规范生产。“四通”:通水、通电、通路、通讯。“两化”:道路硬化、环境美化。“一加强”:加强小区管理。
4、强化世行贷款发展养牛项目服务管理体系建设。我区世行贷款发展养牛项目提款报帐已完成,2006年的工作主要是项目服务管理体系建设和项目农户的后续建设(包括续贷和转贷),以及部分农户贷款资金本金、利息的回收。要逐步完善区乡两级项目服务管理体系,列入世行贷款发展养牛项目的乡镇,要加强项目管理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强化奶牛和肉牛的疫病防治、品种改良和社会化服务,保证项目顺利实施,使项目初步见到实效。
篇5
一、上半年工作总结
(一)各项指标完成情况
1、竹业:新造竹61396亩,完成计划5万亩的122.79%。其中耕地造竹36000亩,完成计划3万亩的120%;荒山造竹25396亩,完成计划2万亩的126.98%。推广撑绿竹143万株,完成计划60万株的238%。竹林抚育面积66239亩,完成计划5万亩的132.48%。低产林改造面积10964亩,完成计划1万亩的109.64%。丰产林培育示范工程3554亩,完成计划2000亩的177.7%。
2、畜牧业:全市生猪存栏289431头(能繁母猪16997头),出栏178017头,同比分别增长2.5%和1.3%,各占年度计划的82.1%和46.4%;大牲畜存栏11438头(牛11438头,能繁母牛4358头;马586匹),出栏1095头,同比分别增长5.0%和24.1%;山羊存栏11005只(能繁母羊5092只),出栏6201只,同比分别增长16.3%和29.6%;家禽存栏89.31万羽,出栏79.10万羽,同比分别增长5.2%的12.0%;家兔存栏34590只,出栏32598只;蜜蜂存栏1520群。禽蛋产量1202.7吨,同比增长10.3%;水产品产量498.5吨,同比增长3.2%。牛奶产量15吨;蜂蜜产量2.2吨。肉类总产量16133.2吨,同比增长2.9%;实现畜牧养殖业产值17601.8万元,同比增长3.1%。
3、石斛产业:新栽石斛面积500亩,完成年度计划1000亩的50%。其中新增10亩以上大户5户,面积80亩。
4、种植业:据各乡镇统计,辣椒种植22487亩,完成计划的112.44%;商品蔬菜种植24345亩,完成计划的97.38%;茶叶种植1000亩,完成计划的100%;优质稻种植35000亩,完成计划的100%;脱毒红薯种植3292亩,完成计划的101.28%;糯玉米种植4500亩,完成计划的107.14%。
5、市级龙头企业:新宇、新锦、胶合板、天明、联发公司,五家龙头企业。上半年,企业总产值为8942万元,完成计划21000万元的42.58%;总销售收入为9243万元,完成计划15550万元的59%;总上缴税金173.8万元,完成计划325万元的53.47%;企业税后利润为40.1万元,完成计划85万元的47.18%。收购当地原材料价值3920万元,带动农户为2.92万户。
(二)畜牧产业继续巩固和加强规模养殖,抓好养殖大户和养殖基地村,搞好畜牧小区建设,加大以生猪的为主的品改力度,扩大优质禽基地建设。
(1)加大生猪品改力度,全面推广生猪三元化生产。半年来,共引进推广良种公猪45头,引进良种母猪2596头(其中外二元母猪1469头);全市累计内、外二元母猪达到12172头,占能繁母猪数的71.6%。巩固和建立生猪品种改良点55个,其中人工授精点35个;淘汰本地公猪8头,劣质母猪2932头;完成良种猪配种18538窝,其中直配7045窝,人工输配11493窝,人工输配率达62.0%;完成三元杂种15762窝。推广杂交猪21.79万头,其中三元杂交猪16.8万头,出栏三元杂交猪12.6万头。同时加大优质家禽的推广力度,半年来,引进和推广良种禽59.59万羽。
(2)优质禽基地项目建设。按照项目设计要求,于4月中旬完成新建养殖小区的规划选点、组织动员和养殖小区大户配套圈舍的新建、改扩建和清理消毒工作,5月上旬开始鸡苗投放。现已建成乌骨鸡养殖小区22个,100羽以上养鸡大户319户,投放乌骨鸡苗6万余羽。
(3)养殖小区建设工作。为了引导农户走规模化、专业化、商品化生产经营道路,创建我市无公害畜牧产品名牌,今年开展了以生猪、优质家禽、牛羊和稻田生态养鱼为重点的养殖小区建设,对养殖小区农户的养殖贷款进行财政贴息,搞好技术指导,积极帮助养殖小区建立各类养殖协会,培植壮大农民经纪人队伍,提高农民发展畜牧业的组织化程度,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据统计:目前全市已初步建成各类养殖小区45个。其中商品猪养殖小区10个、二元母猪养殖小区5个、家禽养殖小区22个、稻田养鱼小区6个、牛羊养殖小区2个。
(4)继续巩固和加强规模养殖大户和养殖基地村建设,整体推动全市畜牧产业化建设进程。按照市委、政府加快畜牧产业化建设的要求,市畜产办、畜牧局认真贯彻了有关发展畜牧产业的优惠政策和会议精神,加大了指挥协调、督促指导、技术培训等工作力度。从检查和反馈的情况看,全市绝大部分乡镇办严格按照要求,制定了相应的措施办法,将工作任务、帮扶对象逐一落实到单位和干部的头上,且工作扎实、服务到位,整体工作呈有序发展态势。据统计:上半年,全市共有养猪大户5636户,其中5—9头的大户4822户,10—49头大户730户,50—99头大户80户;100头以上大户4户,5头以上二元母猪大户430户;100羽以上养禽大户1338户,500羽以上大户39户;10头以上养牛大户13户;30只以上养羊大户149户;养兔大户23户;2亩以上生态渔业示范大户1102户;建成养猪基地村21个,养禽基地村16个,生态渔业基地村8个。
(三)加大土地流转和农业结构调整步伐,不断优化种植结构。
1、土地流转。据各乡镇、街道办事处统计,近年来,我市依据“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开展了土地流转38027亩,占全市耕地面积203484亩的18。68%;今年土地流转面积为11456亩,占历年来土地流转面积38027亩的30%。
农村土地流转反映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性。近年来,我市随着土地延包政策的落实,农村劳动力向非农农产业转移的步伐加快,农村土地流转日趋活跃。土地作为一种必不可少的生产资料,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不断流转。土地流转是土地所有权和经营权在不同经济实体之间的流动和转让,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现象。土地流转是构成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土地利用率的前提条件,是土地相对集中和土地规模经营的重要保证。
2、农业结构调整,优化种植结构。一是在抓好粮食生产上开展结构调整。在继续抓好农业结构调整,稳步抓好粮食生产。按照“稳定面积、优化结构、提高单产、节本增效”的方针,稳步发展粮食生产。实施“三个万亩”(3万亩优质稻、3万亩脱毒洋芋、5万亩优质蔬菜)工程,积极推广良种良法和农业适用技术。推广脱毒红薯3250亩,遵糯1号2000亩,再生产5万亩,杂交水稻16万为亩,杂交玉米4万亩。二是提高复种指数的前提下,抓好结构调整。首先抓好在远厚、长期、长沙、白云、复兴、大同、官渡、天台等乡镇,抓好脱毒洋芋下田,推广稻田全覆盖栽培技术,扩大种植面积,促进农民增收。其次,在市中、文华、天台、复兴、大同、官渡、长沙等乡镇,抓好优质蔬菜生产,实施蔬菜下田;再次是抓好林下种草,缩小小麦、油菜种植面积,增加洋芋、蔬菜、饲草种植面积。三是抓好农业增收的前提下,抓好结构调整。利用自身优势抓好竹产业和旅游业。今年实施造竹工程5万亩,其中退耕造竹3万亩,荒山造竹2万亩。
(四)积极抓好石斛产业,培育和发展优势产业。
一是抓好石斛老基地的整合改造与完善设施建设。今年对旺隆镇盐井口基地和张家湾基地进行整合与改造。针对石斛基地的基础设施脆弱问题,帮助规划基地道路、水池修建,遮荫树栽植、修剪、石斛补植,现场指导搞好石斛栽培管理和病虫害防治。二是协助配合xx市信天石斛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完成旺隆镇新春村泥池沟石斛a级基地的场地建设和房屋修建,抓好种植资源圃、石斛扦插苗圃、石斛组培苗驯化等。三是抓好gap基地建设。根据药农的实际情况,建立了林药立体种植和果药立体种植gap示范基地2个,核心面积300亩,辐射面积1050亩。
(五)培育和扶持龙头企业,积极争取项目资金。
为了加快农业产业化建设,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加大农业政策性投入,推进农业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根据xx市农业政策性金融合作协议领导小组要求,按照遵府办发[*]55号文件(xx《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农业政策性金融合作协议实施细则的通知》)精神,下发了[*]4号文件《关于申报农业政策性贷款项目的通知》,按照申报农业政策性贷款项目的范围,各乡镇、街道办事处认真筛选推荐,经市农产办汇总,全市申报农业政策性贷款项目17个,所需贷款2366万元,其中种、养殖项目5个,农产品加工项目12个。
(六)目前农业产业化建设工作遇到的困难和存在问题
1、畜牧业:
(1)全市的畜牧业发展畜禽销售渠道不宽、规模小,信息不灵,组织化程度不高。
(2)畜禽品种结构,布局不尽合理,给防疫、检疫和规范化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3)饲料资源供不应求,对养殖户特别是规模大户造成较大的饲料组织压力。
(4)少数乡级政府对防疫重视不够,防疫经费投入不足,给动物防疫工作带来困难。
(5)兽防队伍不稳定,防疫员报酬低,有些从事多年防疫工作的人员改行从事其他职业,防疫人员退休后没有一分退休费,所以导致防疫员不安心兽医防疫工作。
2、市级龙头企业规模小,技改、扩建、续建的资金争取困难,阻碍企业产品的升级换代;企业没有固定的基地,企业与农户没有真正建立良好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合作关系。政府在优惠政策上扶持有待加强。
3、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协会)存在着规模小,运行机制不灵活,不规范,发育不健全,运转不活,合作水平低,带动农户能力弱,人员素质不高,协调能力差,运转不规范,发挥作用不明显等等问题,总体是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弱。许多问题,有待于完善,在发展中解决。据统计,全市年底合作经济个数64个,年新发展39个,但由于各级对其扶持和培育重视不够,到*年春统计,全市仅有36个,好的17个,一般的17个,差的2个。资产、会员、营销额等指标值也有下降。
二、下半年工作意见
(一)继续贯彻落实中央、省委、xx市三个1号文件和省、xx市以及市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落实有关农业产业化建设的政策,努力完成市委、市政府今年年初拟定的工作目标任务,深化对“两业一城一市”和“竹业强市、旅游兴市”的认识,继续做好各项工作,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步伐,加快培育和发展龙头企业力度,促进农民增收。
(二)进一步加大培育和建设石斛基地的工作力度,继续抓好石斛a级基地和b级基地建设,努力抓好旧基地的改造提高效益,使石斛产业真正成为农户增收的产业。
- 上一篇:乡镇纪检年度工作总结
- 下一篇:中小学生学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