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耕地资源的措施及方法范文
时间:2024-01-30 17:58:0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保护耕地资源的措施及方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检查依据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土地调查条例》。
(二)《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国务院关于加强土地调控有关问题的通知》。
(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市区(市)级政府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办法》的通知。
(四)《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办法》、《省基本农田保护条例》。
(五)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下达区(市)级政府耕地保护目标2012年分解指标的通知》和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关于下达2012年土地利用年度计划的通知》(青土资房发〔2012〕207号)、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关于下达2012年第二批新增建设用地计划的通知》(青土资房发(土字)〔2012〕576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下达镇级政府耕地保护责任目标2012年分解指标的通知》。
二、检查内容
(一)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检查各镇(处)耕地保护目标责任制的落实情况以及实际耕地和基本农田面积变化情况;
(二)依据土地利用计划有关规定,检查年度土地利用计划的执行情况;
(三)依据基本农田保护有关规定,检查涉及基本农田的规划调整、占用和补划数量、质量、程序及政策措施落实等情况;
(四)依据耕地占补平衡有关规定,检查非农建设经依法批准占用耕地后补充耕地数量、质量、程序及政策措施落实等情况;
(五)依据《考核办法》和《分解指标的通知》,检查耕地保护责任目标年度履行的自查情况。
三、步骤及时间
(一)6月19日至21日,各镇(处)组织自查。各镇(处)按照国家、省、市《2012年度耕地保护责任目标履行情况检查工作方案》和本工作方案中的要求和检点,结合本地实际,组织完成本行政区域内2012年度履行耕地保护责任目标情况的自查工作,书面报送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
(二)6月22日,市国土资源局会同市农业局、市统计局组织检查。市国土资源局会同市农业局、市统计局组成五个市检查组,对各镇(处)2012年度耕地保护责任目标履行情况进行检查。
(三)6月23日,向市政府呈报目标履行情况检查报告。市国土资源局会同市农业局、市统计局进行综合汇总分析,形成全市2012年度耕地保护责任目标履行情况检查报告,上报市政府。
四、组织机构、方法及范围
市国土资源局会同市农业局、市统计局负责研究耕地保护责任目标履行情况的重大事项。市国土资源局下设办公室,负责检查工作组织实施、综合协调和日常事务等工作。
考核采取业内检查和外业检查相结合的方法进行。
(一)内业检查:具体采取听取工作情况汇报;查阅土地利用年度计划执行情况台帐;调阅土地违法占地处罚文件、卷宗、图件,核查相关资料和数据;查阅耕地保护和基本农田保护基础性工作的有关资料、档案和台帐;查看开展土地动态巡查的文件、台帐,抽阅土地案件查处卷宗。
(二)外业检查:现场察看、核对耕地和基本农田变化情况、补充耕地和补划基本农田位置、面积和质量;未经批准占用的耕地和基本农田现场。
篇2
[关键词]环境影响评价 土地整理 方法
[中图分类号] X171.1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3)-11-160-1
我国是农业大国,耕地资源是我国资源中最核心的部分,同时也是最脆弱的一部分。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可耕地减少,特别是在高质量的耕地资源,几乎到了危机,威胁我国农业的发展。为了达到循环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以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促进我国的粮食的产量,维持耕地总面积的动态平衡,粮食不断的增产,土地整理的有效方法成为实现这一战略的重要措施。同时,我国目前面临着土壤污染严重等环境问题,因此对我们正在规划和建设项目的前期,必须进行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评估。
1土地开发整理中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内涵
生态环境质量好坏的评价和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可概括总结为环境评估。生态环境质量评估的最主要的内容是选择正确的指标体系,使用综合评价方法对一个区域生态环境的优劣进行评估,指标体系作为环境影响评价和环境影响现状的重要参考标准,从而在土地开发整理的过程实现有效的评价,为环境前期规划和后期的建设提供重要的保障。
人类开发建设过程中对环境破坏影响程度的评估,此过程会对生态环境影响进行分析和预测,并提出了减少或改善生态环境破坏手段和措施。比如对环境生态系统中后期服务的分析,分析关键项目的环境问题,并且预测一些开发和建设项目对生态环境造成的不良后果,这些内容都属于环境影响评价的范畴。
在通常的情况下,对环境的影响评估,即使对环境污染程度的评估。然而,一般的强调环境影响评估是对环境的污染源,污染环境的主体对象,环境每种污染物的组成,以及参考相关的标准来评价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估内容需要全面,且一定的深度,从许多方面考虑,使评估更加准确。
本文通过使用土地开发整理的方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估,发展和巩固各项活动,评估重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各种因素,并根据评价结果找出的因素有针对性的提出改善的策略和措施。
2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实施程序
2.1确定评价整体框架
确定评价整体框架,即前期准备工作阶段,需要完成的主要任务:根据土地整理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任务,进行初步信息收集和现场踏勘,识别主要生态环境影响和生态环境问题,确定评价的主要对象、评价范围,明确评价目的;确定评价标准和生态环境保护目标;确定工作的整体框架。
2.2生态环境调查
生态环境系统是一个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可划分为社会、自然、经济三个亚系统,每个亚系统又可分为不同层次的子系统,彼此互为环境。这些组分以及相互间的作用,构成了复合生态系统的基本结构。
生态调查需了解现状和历史变迁过程。
2.3生态环境分析与评价
生态环境分析与评价是在生态环境调查的基础上进行的,是评价过程中最关键的阶段。在这个过程中主要包括分析生态环境、选择评价标准、确定评价等级、识别评价因子、影响预测等内容。
2.4提出生态环境改善及保护措施
根据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措施的提出应从满足未来长期稳定发展的需求着眼,重点放在不可再生资源的永续利用和整个生态环境系统完整性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上,同时满足社会不断发展,人民生活不断提高对环境质量的需求。
3以娄邵盆地为例,研究土地整理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3.1项目概况
项目区土地总面积583646.80ha,实施后可新增耕地14348.19ha,新增耕地率为7.07%,建成高标准基本农田面积177208.56ha,改善灌溉面积159487.70ha,新增灌溉面积48154.37ha,新增排涝面积6502.85ha,新增粮食产能85.35万吨。
3.2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
3.2.1资金投入不足限制了土地利用率的提高
项目地处经济欠发达地区,由于资金投入不足,项目区目前存在一定数量的未利用和低效利用土地,未能得到充分利用。项目区部分区域因缺乏有效的灌溉设施,长期干旱,成为荒草地,该部分土地经过开发整理,配套灌排设施,可以成为优质耕地;项目区还存在着一定数量的废弃茶园、果园,该部分土地成土母质好,土层深厚,具备开发成耕地的潜力。
3.2.2农业基础设施条件薄弱
从灌溉排水设施来看,项目区内骨干灌溉设施基本能发挥有效的作用,但田间灌排配套体系尚不健全,串灌串排现象较为普遍,限制了农作物产量的提高。现有灌溉渠道大部分为土质渠道,渠系水利用系数低,已有硬化渠道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老化、损毁;由于管理维护落后,现有排水沟大部分淤塞严重,沟道杂草丛生,水流不畅,易引发渍涝灾害。
3.2.3季节性干旱发生频率较高
项目区属衡邵干旱走廊,因山地丘陵地形地质条件特殊,部分区域土壤质地松散,含沙多,粘结力差,蓄水能力差;同时,该区域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降雨多集中在4-6月,7-9月降雨稀少,易形成夏秋连旱;另外,该区域现有田间水利基础设施薄弱,水资源调蓄能力不强,易发生季节性旱灾。
3.2.4局部区域水土流失较严重
项目区属丘岗盆地,局部区域地面坡度较大。在暴雨多发季节,溪沟及河流对耕地造成冲涮,存在水土流失,耕地灾毁的情况;同时在岗地区域,部分耕地由于表土,在雨季存在水土流失的情况。
3.3评价方法
在评价中首先列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特殊敏感区,从项目选址方面提出规避措施,绕开禁止开发的红线要求,其次选择开发活动、环境资源二大因素作为土地整理过程中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准则层,选择了17个评价指标作为该项目区土地整理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指标,并综合分析影响,提出对应环保措施。
4结论
总之,在土地整理项目的评价中,首先须建立一个更加科学和全面的指标体系,建立目标,通过目标指引,增加土地整理的可行性。同时,在影响评估方法过程中要坚持定性和定量评估相结合,从而得到定量的目标,研究更加有效的措施。
参考文献
[1]罗明,张惠远.土地整理及其生态环境影响综述[J].资源科学,2012,(2).
篇3
【关键词】:土地 规划修编 农田保护
中图分类号:S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809(2010)06-0014-01
一、土地利用规划中基本农田保护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一)基础研究工作不扎实
一些规划编制采用的基础数据和图件时效性不强,未能做到与时俱进。编制过程中缺乏广泛深入的调查、评价、反馈,细致科学的评估论证,未能取得真实、详细、可靠的第一手基础资料。相关规划衔接工作不力,上下级规划部门对接、协调、指导、沟通不够,使规划确定的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数量不符合当地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实际。
(二)耕地保护重点偏僻
侧重耕地的数量保护而对质量保护、结构和布局规划,特别是生态保护等方面重视不够、标准不统一。有的基本农田保护区的划定上存在着“划远不划近”、“划劣不划优”的状况,保护指标也未准确地落实在规划图上。同时,因缺乏对基本农田保护区周边环境影响的调查、评估、分析,将一些土壤污染、地下水、地表水源污染、荒漠化、盐渍化以及水土流失现象严重、地质灾害频发区域内的土地也划入基本农田保护区域进行保护,未能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因此规划修编工作中一定要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做到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切实加强对基本农田的保护。
(三)编制方法的“刚性”和“灵活性”结合不紧密
“指标控制与土地用途分区规划相结合”是贯穿规划修编工作全过程的一项基本原则,但在实际修编工作中,偏重指标控制,忽视土地用途分区的空间管制作用。一些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指标的确定和分解缺乏科学有力的依据、工作方法简单,对基本农田保护区战略作用、管制作用认识不深,普遍缺乏有依据、可操作性强的管制细则。
(四)一些规划的编制和实施严重脱节
主要是实施措施未纳入规划方案,具体内容不够全面深入,缺少有力、有效的保障机制。近年来,一些地方政府为了发展经济,加快城市化、工业化进程,随意修改县、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频繁调整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布局,为各类园区和基础建设项目占用耕地大开绿灯,严重损害了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上述问题对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工作产生不利影响的原因,既有目前体制、机制等深层次矛盾的作用,也有现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自身存在的问题。因此,在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中,应对现有的规划基础研究、技术方法和实施保障大力改进与充实完善,全面提高规划编制的科学性、合理性,保障规划实施的严肃性、可行性,适应新形势下国家粮食安全和耕地保护政策的总体要求。
二、基于土地利用规划中的基本农田保护对策
(一)改进规划编制方法和程序,合理确定耕地保护目标
一要推进规划编制程序的规范化、公开化、民主化。在规划的准备宣传、编制论证、协调衔接、审批公告全过程贯彻耕地保护的思想。基本农田保护、村庄大环境治理,撂荒土地复垦等等,均应由具体承担保护义务和涉及利益分配的相关权利关系人参与讨论,有关结果应及时公告。有专家提出,规划不仅是技术问题,也是政策问题,修编规划在考虑技术层面的同时也要考虑提出相应的政策。
二要继承坚持“自上而下,上下结合”、 “指标控制和土地用途分区规划相结合”等规划原则,加强上级规划对下级规划的指导,建立上下级规划信息反馈的互动机制,合理测算、统筹确定符合实际的耕地保有量、基本农田保护面积,把落实国家土地资源保护目标、实现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和满足地方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紧密结合,统筹兼顾。
(二)科学规划基本农田保护区,强化土地用途分区管制的作用
根据耕地地力分等级标准以及农田分等定级成果,将粮、棉、油、蔬菜、经济作物生产基地以及有良好的水利灌溉与水土保持设施的耕地、农用地划人基本农田保护区。将基本农田和生态建设服务的农村道路、农田水利、农田防护林网和其他农业设施以及农田之间的零星土地也可一并划入统一管理保护。乡(镇)规划编制中,确定为基本农田的土地应当全部划入基本农田保护区,其数量应符合上级规划的要求。
(三)重点落实基本农田保护区的区位布局
充分发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空间引导作用,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布局必须集中在自然条件好、农业基础设施较为完备的区域,国家级商品粮基地,粮食生产主产区,重要农产品基地,土地开发整理重大工程集中分布区,优质农产品物种保存地等必须纳入保护范围。新一轮规划修编必须要从实际出发,对不符合生态建设和环保要求的基本农田分布现状进行结构调整,重点是中西部生态退耕地区,环境污染严重的城市和独立厂矿周边的基本农田。充分尊重基本农田保护法律的严肃性,调整基本农田的数量和布局,必须由相关部门出具不宜划为基本农田的证明文件,经上级规划确认后方可核减。有耕地后备资源和土地整理复垦潜力的地区还应在规划修编中进行补划。
(四)完善规划实施措施,全面建立保障机制
在规划行政职责管理范围内,将规划目标与具体实施措施相挂钩。采取经济、技术、科技、法律等手段,建立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长效机制。其中,在经济手段上,应优先将资金、先进科技应用于基本农田保护区域,尤其是通过土地专项规划的实施,使土地整理复垦项目投资政策向基本农田保护区倾斜,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产品的经济效益。同时,在技术措施上,注重基本农田地力和生态保护,摧动高标准农田基础设施建设。
(五)采用高新科技,扩展监测内容,公告相关结果
通过土地变更调查和卫星遥感监测工作,建立耕地和基本农田的调查统计序列和保护监测系统,准确掌握资源的变化情况,建立预警预报机制,及时发现和制止违法行为。加强基本农田规划、划定、保护、监测等信息化管理工作,建立全国性基本农田的信息处理与管理系统平台。
政府要定期向社会公告耕地和基本农田的监测与评估结果,并与相关的目标管理责任考核制度挂钩,接受社会和公众的监督。凡是违法占用耕地和基本农田受到依法查处的重点案例,还应在全国通报,不断提高全社会的耕地保护意识。
参考文献:
[1]毕小曼,田春华.土地规划“精打细算”修编[J].望,2007,(22).
[2]梁丰,曾刚.浅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中的问题[J].科协论坛,2007,⑺.
[3]田春华.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渐行渐明(下)――关于规划的最新话题[J].中国土地,2007,⑸.
篇4
关键词:农地整理 农地生态保护 环境影响评价
协调农地整理与农地生态保护是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现实要求。鉴于此,提出以下政策建议:首先,加强对农地生态保护的宣传、引导;其次,应制定合理的农地整理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规范;再次,应编制包含农地生态保护的农地整理专项规划;最后,建立农地数量、质量和生态保护并重的农地整理考核机制。
1.农地整理的意义
农地整理是指在一定区域内,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采取行政、经济、法律和技术手段,对田、水、路、林、村等进行综合整治,调整土地关系,改善土地利用结构和生产、生活条件,以提高耕地质量,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的行为[1]。我国耕地资源质量总体水平低下,高产田仅占耕地总面积的五分之一左右,宜耕后备资源的开发数量少、质量差、开垦难度大,开发潜力有限[2]。因此,要提高土地产出、保障粮食安全,就必须集约节约利用耕地,提高耕地利用效率。实践证明农地整理是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它不仅能增加有效耕地面积,还可以提高耕地质量,改善生活、生产条件。按照全国土地整治规划,2015年我国将建成4亿亩高标准基本农田,2020年力争建成8亿亩高标准基本农田,要实现这一建设目标,必然需要大力推进农地整理工作。农地整理通过实施土地平整、田块合并、沟渠道路建设和生态防护工程等措施,已经成为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提高土地产出、保障粮食安全和促进土地资源合理利用的重要手段。鉴于我国人多地少、人均耕地极少、建设占用耕地较多、耕地保护压力巨大的基本国情,农地整理将成为国土部门相当长时期内的常态化工作。
2.农地整理对农地生态的影响
国内外研究成果表明,农地主要有以下生态功能:①提供城市居民开敞空间;②充当城市发展的绿色屏障,提供生物多样性栖息地;③其他生态环境功能,如涵养水源、净化空气、净化水质,去除有机和无机污染物等[3-4]。农地生态功能是是农地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成为了学界研究的热点。农地整理实施后,将对农地的生态功能产生一定影响。参考罗明、孟蒲伟等人的相关研究成果,主要有以下4种影响[5-6]。
2.1对整理区域水资源的影响。农地整理过程中实施的水源工程、灌排工程的建设可能影响到伴随原有水系网络而形成的各种相关生态过程。例如拦蓄河水可能会导致下游河道的干涸,水生生物生态过程中断等;修建灌排工程例如硬化渠道无法贮存水分以寄养水中生物或补充地下水;坡地垦殖与梯田建设不仅增加了土壤侵蚀的风险,还会造成流域水源补给过程受阻。另外,大面积抽取地下水,会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可能加重地表植被的生理性干旱。
2.2对植被的影响。农地整理特别是土地平整和田块归并以及梯田修筑,会导致地表植被覆盖率和覆盖程度的降低, 导致原生、次生自然植被及人工植被的大面积减少和退化,野生动植物资源的原有生存空间减少。另外,农地整理工程措施必然导致田块空间格局的变化,改变了已有的各类型植被单元构成的地表景观格局,可能会导致自然植被斑块间的自然连通度降低,影响动物迁徙和植物孢粉运移。
2.3对土壤的影响。由于在农地整理项目中,不可避免要进行土地平整、土方开挖回填等涉及土壤的工程施工,土壤的各种理化性质及相关生态过程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如土地平整、路基渠床压实等改变原有土层结构,破坏土壤物理结构;坡地开垦扰动地表、坡面, 引起或加剧水土流失和土地沙漠化,或者引发扬尘、沙尘暴,甚至是地质灾害。为追求高产出而增加垦殖率、增加农药化肥投入容易导致土壤养分的流失和土壤污染等;不合理的灌排安排也会导致土壤次生盐碱化;土地整理工程施工的废水和污水排放还可能造成项目区土壤污染。
2.4对大气和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土地整理活动对大气及相关生态过程的影响主要是通过改变地表植被覆盖状况、土壤结构与质地,以及改变水文结构、地形地貌等间接方式表现出来。主要反映在造成大气污染、影响局部小气候过程及区域大气质量状况等方面。而针对生物多样性而言,影响生物多样性的主要因素之一是生物的生存环境和繁殖环境。在区域内的农地整理结束后,土地利用景观格局重新分布,原有的生物栖息地、繁殖地发生改变,生物的生存环境和繁殖环境受到极大影响,对生物多样性会产生潜在的影响。
由此可见,农地整理项目的实施,对项目区农地生态会产生较大影响,因而,有必要在开展农地整理的同时,协调区域农地生态保护。
3.协调农地整理与农地生态保护的政策建议
虽然当前增加耕地仍是目前我国开展土地整理活动的主要目标和基本动力,但是保证区域内农地兼顾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的可持续利用是土地整理特别是农地整理的发展方向。土地整理活动从生态学的角度来看是一个打破了原有生态环境系统,然后重建新系统的过程。协调农地整理与农地生态保护将在提高耕地数量和耕作条件外,有利于兼顾农地生态环境的保护,从而达到土地利用“三效益”统一、促进土地可持续利用的目的。总之,农地整理与农地生态保护相协调是新时期农地整理的目标,是促进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现实需要。为协调农地整理与农地生态保护,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首先,应改变农地整理仅仅以单纯增加耕地数量和改善耕作条件的工程目标,加强对农地生态保护的宣传、引导。目前农地整理过程中,注重通过未利用地开发、土地平整、田块归并、路林沟渠配套等措施,增加耕地面积,改善耕地耕作条件,而忽略了农地整理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因而也就忽略了对农地生态的保护。各级国土主管部门应自上而下加强宣传、引导,以促进农地整理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保障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其次,深入研究农地整理对农地生态影响的评价研究,制定农地整理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规范,以便获取农地整理对生态环境影响程度。目前,国外较多学者对此进行了较多研究,主要分为三类,即定性分析方法、定量分析方法及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7]。当前,由于土地生态系统构成复杂,不同地区的土地整理项目各有不同,项目区大气、土壤、水、植被等自然条件等方面各有差异,因此如何制定全国或者各地区统一的评价规范是一个难点。没有统一的评价规范,也就难以针对农地整理的生态环境影响进行准确评价和考核,因而会影响农地整理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
再次,编制合理的农地整理专项规划,做到规划先行,以加强规划的指导作用。农地整理规划是整个行政区域内开展整理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在编制农地整理专项规划时,应充分考虑区域内农地生态保护的需要,将农地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作为规划编制的重要组成部分,综合考虑水利工程规划、林业发展规划、环境保护规划、小流域综合治理规划、农业综合开发规划等,进行统筹协调安排,完善农地生态保护内容,加强农地生态建设的保障措施研究,以期能合理制定和顺利执行农地整理专项规划。
最后,建立农地数量、质量和生态保护并重的农地整理考核机制。我国人口众多,耕地保护任务巨大。随着时展,耕地保护的内涵也在不断深入和拓展,目前而言,耕地保护不仅仅是保护耕地数量和耕地质量,还应该保护耕地生态环境。在具体实际工作中,要以报批的农地整理专项规划为基本依据,以农地整理对农地生态影响评价规范为准绳,对每一个报批的整理项目不仅进行新增耕地数量和质量的评价,还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如对农地生态环境影响较大则应不予立项。农地整理项目完工后,应进行农地整理项目的环境影响后评价,以此作为其辖区内土地整理项目考核内容的一部分,并根据其考核的优劣对其相应的管理部门进行人事或资金上的奖惩,以达到激励管理人员和工程设计、施工、监理人员保护农地生态,加强农地生态建设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严金明,钟金发,池国仁.土地整理[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8:10-11.
[2]黄烈佳.当前我国农地整理有关问题探讨[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4,23(1):77-79.
[3]B.Delworth Gardner.The economics of agricultural land preservation[J].Ame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1977,59(4):1027-1036.
[4]乔荣锋,高进云,张安录.山地丘陵地区农地资源价值评估―以湖北省宜昌市为例[J].资源科学,2006,28(6):97-103.
[5]罗明,张惠远.土地整理及其生态环境影响综述[J].资源科学,2002,24(2):60-63.
[6]孟蒲伟,李风琴.浅议土地整理与生态环境协调[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4(2):30-31.
[7]朱钰.浅析评价土地整理生态环境影响的方法[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1,1:206-206.
篇5
关键词:公路;建设;环保
1 增强公路建设者的环保意识
过去,环境保护对于从事公路建设的人来说,只是一个十分模糊的概念。要把此项工作做好,必须首先从公路建设员工们掌握环保的基本知识入手,使大家明白环境保护始终是公路建设中一个永恒的话题,即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资源、促进 经济 建设的全面 发展 。要把环境保护很好地结合到建设路线的具体情况当中去,详细讲解《环境保护法》、《水土保持法》等法规以及公路建设中各项环境保护措施的方法和落实,使大家有一个直观、总体的了解。只有这样,才能使公路建设员工对各项措施予以自觉执行,为达到环境保护的各项要求奠定坚实的基础。
2 公路建设中各项环保措施的实施
2.1 路线规划测设阶段中的环保工作
公路测设时在符合工程技术标准和路基稳定,线型顺畅的前提下,要注意环境保护工作。
在选线时要充分利用地形,保护好水源,少占耕地,避开具有重大 科学 文件价值的地质构造如温泉、溶洞以及人文遗迹等。
在设计高速公路时,要尽量使公路与居住地、学校、工厂等保持一定距离,以避免通车时汽车噪声干扰群众的生活。如受条件限制,公路只能从居民区通过时, 交通 量大的路段应设置乔灌结合的绿化带和人工声障墙,以降低噪音。还要做好建筑环境和行车环境设计,保证建设后,车辆在行驶状态下,周围环境和谐、美观。
在确定桥涵位置、长度和结构形式时,既要考虑和周围环境相协调,更要根据技术标准规定的设计流水频率,留有足够的泄洪能力,以保证不会造成阻水现象发生。路基、路面的排水设计,也要统筹考虑,防止路面积水或路基边坡被雨水冲坏。
2.2 施工阶段中的环保工作
2.2.1 合理安排,减少土地占用。公路建设必须要占用土地,但如果能统筹计划、合理安排,可把占用土地减少到最低限底,并使 自然 环境少受或不受破坏。如尽量利用附近原有道路或正线路基做施工便道,减少修建临时道路用地;合理利用挖方填筑路基,就近利用洼地、干涸的水沟或宽阔的滩地堆积废方,如此既可减少占用耕地,又可防止因废方处理不妥,引起堵塞河道和水土流失。
2.2.2 处理好施工中的大气污染问题。如何处理好施工期的大气污染一直是公路建设中环保工作的一个关键问题。施工中的大气污染主要来自灰土拌和、粉煤灰施工及现场施工车辆运行引起的扬尘,此外沥青拌和与筑路材料装卸过程中产生的粉尘等。为减少施工现场的大气污染,可采取一些措施。粉煤灰装载时应加足水份,做到干粉粉灰不外运,运输中不超量运输,防止粉煤灰洒在运输道上,尤其是春夏施工季节内,气候干燥多风,气温又偏高,运输时应加苫布或塑料布遮盖;散装石灰、石粉等筑路材料,也要加以必要的遮盖,以防止粉尘污染;沿线施工便道要经常进行洒水处理,才能较好地控制便道土的扬尘现象。另外,施工便道可在修建时加铺碎石等,从根本上减少扬尘的污染。
2.2.3 搞好施工驻地卫生及废弃物的处理。在公路建设施工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会产生很多的工程垃圾、生活垃圾及污水。因此,施工驻地垃圾应设定集中分放,集中处理。(可由专人负责,与当地有关部门联系定期运至指定的垃圾处理场),垃圾管理工作直至工程竣工交验后为止。
另外施工区内要做好各项排水设施,使污水统一集中到集水井,以免造成水质污染。修建临时工程应尽量减少对原 自然 环境的损害,在竣工拆除临时工程后,应恢复原来的自然状态。
3 公路主体建成后的环保问题
公路主体建成后,环境保护工作同样不可忽视。首先,绿化是改善环境的重要措施。在普通公路两侧,采取乔灌结合的办法进行绿化,不仅能防止水土流失,延长公路使用寿命,而且还能减低噪声、防尘、净化空气、保护水源、美化环境。其次,高速公路一般几十公里应设置一个服务区,该服务区应对排出的废水采取必要措施加以处理,不得使其随处漫流,造成环境污染。另外还专门设置人员根据实际情况对该路段进行必要的绿化工作。
4 其它问题
公路新建工程投资大、耗资多、工期长,因此公路改建、提高等级仍将是我国公路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它有建设快、收益快、投资小等诸多优势,对国民 经济 发展 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现在一般是采用加宽抬高设计线,或以补强的方式提高技术参数以提高公路等级。这种方法有很多弊端如要增加占用土地、其它资源消耗较大等,因此在不改变设计线的情况,我们可对原有公路建筑材料再生利用,重复利用原有的路面、路基等材料,采用新型工艺流程,这不失为环境保护工作的一种新方法和措施。
总之,环境保护是我国政府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公路建设中的环境保护工作更是引起各方面的广泛关注,我们只有认真贯彻执行国家颁布的《环境保护法》和《水土保护法》等法规,并结合建设的实际情况,在工作中认真 总结 、积极探索,才能在发展公路事业的同时,把环境保护工作做好。
交通 部要求公路建设不得乱占滥用耕地。为进一步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引导集约用地,提高土地利用率,交通部日前下发通知,要求各级交通主管部门在公路建设中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
《通知》说,公路建设应按照 科学 规划、精心设计、严格施工的要求,控制占地数量,同时要采取改地、造地、复垦等综合措施进行土地恢复、改造,增加地力。公路建设要与经济发展需求相适应,不能片面追求高标准、高指标。
《通知》同时印发了实行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的具体措施。
篇6
农业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和关键,作为人类生存和农业发展基础的农业资源应受到更加广泛的重视。本文从农业资源角度出发,探讨了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特征和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农业资源问题,提出了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农业是中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可持续发展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和领先领域,农业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使农业具有长期持续发展的能力。而农业资源如土地、水资源、劳动力和资金等作为农业生产的物质基础和条件,直接影响着农业发展和社会发展,应得到更加广泛的重视。因此,本文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探讨中国的农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农业资源危机;可持续发展;资源合理利用
一、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农业资源危机
1、人口增长和农村贫困问题给农业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巨大压力 。
人口过快增长特别是农村人口过快增长与农村教育、医疗卫生等条件发展不相适应,加剧了人口数量与质量的矛盾,造成了农村劳动力素质难以提高和充分就业等问题;现有近5000万的贫困人口分布农村,贫困造成资源环境恶化,资源环境恶化又加剧贫困,最终对农业发展产生严重的制约,造成了人口增多一贫困-资源环境恶化一经济发展减缓的恶性循环。
2、 农业生产所需的主要农业自然资源面临短缺危机。主要表现为:一,近30年来中国耕地总体数量不断减少。据统计资料,1996年,我国30个省、市(区)中,已有14个省、市(区)人均耕地在0.067hm2以下,占总数的47%,其中有7个省、市(区)人均耕地不足0.053hm2,低于联合国规定的人均耕地0.053hm2的警戒线,尽管如此,占用、毁坏的耕地情况仍未好转。再加上耕地质量下降和人口增加,造成人均耕地减少、土地负担指数上升和耕地失衡等耕地资源危机。二,农业用水危机正在加深,农业每年缺水达3.0x1010m3,受旱面积约2.0xl07hm2,全国有8000万农村人口饮水困难,300个城市缺水;乱开滥采地下水,造成地下水位持续下降,漏斗面积不断扩大。如华北已经形成了1.5―2万km2的地下水位漏斗区,地下水位每年平均下降1.5m,导致灌溉成本不断上升。
3、农业资源污染严重,生态环境日趋恶化。
工业“三废”污染急剧向农村蔓延。环境监测表明:在全国7大水系中,近一半的河段污染严重,流经城市河段82%受到严重污染。化肥、农药和农膜等大量使用带来了严重的农业污染,中国农药施用量每年以10%的速度递增,农药超量使用使得农药残留超标率和检出率很高,化肥的使用已使粮食增产出现了边际负效应。农药、化肥等的滥用不仅使土壤、水体和大量农产品受到污染,导致不少农作物高产地区的农田生态平衡失调,病虫害越治越多,耕地污染、水污染及农产品质量下降等问题也日益严重起来。
中国农业的未来任重道远。但是只要我们认真分析面临的困难,积极采取解决措施,如开展生态农业、集约化农业,建立健全资源产权制度、农业自然资源的评估方法和有关农业资源的法律法规等,节约农业资源,降低资源消耗,减少农业资源的浪费,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率,增强农业资源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保证程度,就可以实现中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坚持发展农业生产和农业经济,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努力改善农业生产基本条件,持续提高农业生产力。其中,一是大力改造中低产田地,努力建设高产稳产农田。改造中低产田地的关键是治水改土,要针对中低产田地的成因,采取相应的措施:在25度以下坡耕地上,继续抓好成效显著的“五小”水利工程建设,大力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提高有效灌溉面积;土壤的改良治理要注意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相结合,同时改变不科学的耕作方式和耕作制度。二是要积极发展水利产业的多种经营,搞好水产养殖业,提高水域生产力和水的综合经济效益。
1、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优化农业投入结构。全面发展农、林、牧、副、渔各业,实现生产经营适度规模化,农业生产结构合理化,农产品品种多样化和品质优良化,实现农业生产的高产、优质、高效和低耗,变原来的粗放经营为集约经营,达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农业可持续发展是指农村经济和社会经济全方面的持续发展。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不单纯地是追求数量上的增加,而是要实现农民日益富裕、农业社会全面进步,使农村的资源环境、人口、经济和社会相互协调,共同发展。
2、依靠科技和教育,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大力推广农业综合开发示范项目,以点带面。为此,必须稳定农村科技队伍和加快农村科技体制改革;大力培育、引进、推广优良品种,继续建设好县内育种基地;深入改革农村教育体制,密切“农科教”结合,不断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建立健全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积极鼓励和促进各类农业专业技术协会和科技农户的发展,以推广丰产技术为中心,为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搞好服务。真正把农业的增长转移到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促进农业从粗放型索取性开发经营向集约型保护性开发经营转变。
三、以合理利用保护农业自然资源和环境为基础,加强生态建设和生态管理
加强生态环境的建设和保护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要以合理利用保护农业自然资源和环境为基础,建立具有保护环境和较高经济生产功能的农业体系。
合理利用和保护农业自然资源。要坚持农业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节约并举的方针,把节约放在首位,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效率。按照地域农业自然资源的特点进行农业林牧资源的合理配置,发展方向各有侧重。要保护好基本农田,培育土壤地力;要通过增加复种、立体种植、带状种植等形式,提高光、热资源利用效率和土地生产力;要建立科学的灌溉制度和推广节水技术,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以防止和减少水土流失。
总之,中国农业的未来任重道远。这是时代的要求,更是未来的呼唤。这应引起政府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但是只要我们认真分析面临的困难,积极采取解决措施,如开展生态农业、集约化农业,建立健全资源产权制度、农业自然资源的评估方法和有关农业资源的法律法规等,节约农业资源,降低资源消耗,减少农业资源的浪费,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率,增强农业资源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保证程度,就可以实现中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秸秆还田;免耕;固碳;净排放;成本
中图分类号:S345文献标识号:A文章编号:1001-4942(2014)05-0034-04
正确的农田管理措施能提高土壤质量和作物产量,改善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耕地为种子萌发、定植和生长提供合适的土壤环境条件,但是频繁耕地会降低土壤质量[1]。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秸秆作为燃料的用量减少,而且运输成本高等,这些因素使农户选择焚烧或废弃秸秆,我国每年废弃焚烧秸秆总量约2.15亿吨[2]。焚烧将秸秆固定的碳重新释放并产生N2O等气体,危害生态环境和土壤质量[3]。
保护性耕作能减少对土壤的扰动,形式包括不翻耕、少耕、深松、覆盖耕作、免耕等[4]。许多研究证明秸秆还田能增加土壤养分[5]、提高有机碳含量[6]和改善作物品质[7]。少免耕减少团聚体破坏,秸秆促进团聚体的形成,团聚体的增加能保护有机物不被分解[8]。保护性耕作减少耕作次数和强度,降低燃料的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
山东省是中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之一,主要种植模式是小麦―玉米一年两熟,目前保护性耕作已经推广了6亿公顷。由于滕州和兖州尚处于玉米秸秆还田和少免耕推广阶段,新旧技术同时存在,因此通过该调查可以研究保护性耕作技术对土壤固碳、温室气体排放和经济成本的影响。
1材料与方法
1.1调查区域和调查方法
滕州市处于鲁中南山区的西南麓延伸地带,属于黄淮平原,兖州市处于山东泰沂蒙山前冲积平原。两地都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年均温13.6℃,四季冷热分明。年均降水量分别为733 mm和773.1mm,集中在夏秋季,雨热同季,全年无霜期210~240天。两地的土壤类型主要为褐土、潮土和砂姜黑土。
本研究采用的保护性耕作数据来自入户问卷调查,调查时间为2011年10月。滕州和兖州随机选取3个乡镇,每个乡镇随机选取3个自然村,有效问卷总数32份,其中滕州15份,兖州17份。
本研究中半量还田指还田量50%~70%,全量还田指还田量≥90%,传统耕地指1次翻耕+2次旋耕或2~3次旋耕,免耕指一次性完成播种行旋耕、施基肥、播种、起畦等作业[9]。
1.2计算方法
不同保护性耕作措施下的温室气体排放和减排,采用的方法和公式来自Lu等(2009, 2010)[6,10]。固碳速率考虑免耕的固碳效应、秸秆还田的固碳效应以及还田的替代氮肥的效应,因为氮肥生产导致温室气体排放,因此秸秆还田减少氮肥用量同时促进减排。温室气体排放考虑耕地的燃油消耗、秸秆焚烧不完全释放产生CH4和N2O。
1.2.1固碳速率①免耕条件下的固碳速率:SCSRNT=157 kgC/(hm2・a),其它耕作方式设定为零。
②秸秆还田的固碳速率:根据公式(1)计算:SCSRs=0.0406∑(PiriRi)+181.9(1)
式中SCSRs:秸秆还田的固碳速率,单位kgC/(hm2・a);P:作物产量,单位kg/(hm2・a),i代表小麦或玉米(下同);系数r:草谷比,小麦1.366,玉米2[11];R:作物秸秆还田比例。
③秸秆还田的氮肥替代减排效应:
MNS=∑(ePiriRiFNiDMFi)(2)
式中MNS:氮肥替代减排效应,kgCe/(hm2・a);e为氮肥生产的排放系数,为1.748 kgCe/(hm2・a)[13];P、r、R和i代表意义与公式(1)相同;FN:秸秆的干物质含氮量,小麦为0.65%,玉米0.92%;DMF:干物质含量,小麦为0.85,玉米0.78。
根据公式(3)计算土壤总固碳速率SCSR,单位为kgCe/(hm2・a):
SCSR=SCSRNT+SCSRs+MNS (3)
1.2.2温室气体排放本研究将玉米秸秆分为还田和焚烧两种用途。由于旱地吸收和氧化CH4[13],而且秸秆干物质的含N量不到1%[10],因此本研究不考虑还田对CH4和N2O产生的影响。
①耕地温室气体排放:根据Lu等(2010)[10],每次翻耕或旋耕消耗燃油所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为15.57 kgCe/(hm2・a),根据耕地次数计算温室气体排放ED[kgCe/(hm2・a)]。
②秸秆焚烧温室气体排放:本研究根据公式(4)计算100年为尺度的全球增温趋势,将秸秆不完全焚烧产生的CH4和N2O折算为CO2-C当量并求和:
EB=(0.005FC×16112×25+0.007FN×44128×298)×Pr(1-R)×DMF(4)
式中EB:玉米秸秆焚烧的温室气体排放,单位为kgCe/(hm2・a);FC、FN:玉米秸秆的干物质含碳量和含氮量,分别为44.4%和0.92%;P、r、R和DMF代表意义与公式(1)、(2)相同。
耕地和秸秆焚烧发生的总碳泄漏通过公式(5)计算:
EM=ED+EB(5)
保护性耕作产生的温室气体净排放通过公式(6)进行计算:
NMR=SCSR-EM(6)
式中NMR、SCSR、EM分别指净减排、土壤总固碳速率、温室气体排放,单位均为kgCe/(hm2・a)。
1.2.3经济成本本研究中的经济成本指保护性耕作措施下小麦耕种成本,单位为CNY/(hm2・a)。由于玉米秸秆还田导致耕地次数增加,因此成本也增加,但采取免耕播种的方式,一次性完成播种行旋耕、施基肥、播种、起畦等作业,耕种成本下降。
2结果与分析
2.1保护性耕作现状
通过调查发现,滕州和兖州的小麦秸秆全部还田,玉米秸秆在兖州的所有调查农户中全量还田,滕州67%农户进行还田,而且还田量不同(表1)。与不还田农户相比,还田农户的耕地次数增加,以便把粉碎秸秆彻底翻到土壤里面。由于技术推广,兖州有24%农户采用免耕措施。
2.2净减排效应
保护性耕作措施中,秸秆还田和免耕都能促进土壤固碳(图1)。滕州只还田小麦秸秆的方式,固碳速率达到503 kgC/(hm2・a);还田量增加导致固碳速率增大,当玉米秸秆全量还田,固碳速率增加了100%。由于产量差异不大,因此在不同地区或不同耕地方式下,秸秆全量还田下的固碳速率没有差异。兖州少量农户采取免耕的方式,固碳速率增加了157 kgC/(hm2・a)。秸秆还田的氮肥替代减排作用的变化趋势与固碳效应相同,在只有小麦秸秆还田条件下,替代减排效应为76 kgCe/(hm2・a),当玉米秸秆也全量还田时,替代减排效应大约为240 kgCe/(hm2・a)。
温室气体排放主要来自于秸秆焚烧和耕地燃油消耗(图1)。玉米秸秆全部焚烧的情况下,温室气体排放约866 kgCe/(hm2・a),随着还田量的增加和焚烧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减少。秸秆还田导致耕地次数增加,每增加一次耕地,排放量大约增加15.57 kgCe/(hm2・a)。由于传统耕地一般为2~3次,因此排放范围一般是30~45 kgCe/(hm2・a)。免耕则减少了这部分温室气体排放。
在小麦秸秆全还田、玉米秸秆全部焚烧情况下,温室气体排放量为318 kgCe/(hm2・a)。当玉米秸秆一半还田一半焚烧时,土壤由源变为汇,固定温室气体622 kgCe/(hm2・a)。当玉米秸秆全量还田,吸收固定的温室气体净减排比半量还田增加了1倍。当全量还田结合免耕措施可以吸收温室气体1 459 kgCe/(hm2・a)。
传耕不还:传统耕地+秸秆不还田;传耕半还:传统耕地+秸秆半量还田;传统全还:传统耕地+秸秆全量还田;免耕全还:免耕+秸秆全量还田;此处还田指玉米秸秆还田情况,小麦秸秆在所有农户全量还田。下图同。
2.3经济成本
保护性耕作措施中不同耕地方式导致耕地成本发生变化。随着秸秆还田量的增加,耕地次数增加,成本也上升(图2)。在传统耕地条件下,玉米秸秆不还田时,小麦耕种成本为1 110 CNY/(hm2・a)。滕州半量还田和全量还田时的成本分别增加8%和34%。兖州农户采取免耕全还措施时,与当地采取传耕全还的农户相比,成本下降了32%,为1 050 CNY/(hm2・a)。
3结论与讨论
滕州和兖州的保护性耕作主要模式是小麦秸秆还田免耕直播玉米(100%),次之是玉米秸秆还田耕地播种小麦(72%),采用玉米秸秆还田免耕播种小麦的农户最少(13%),这与汤秋香等
图2滕州和兖州不同保护性耕作措施下的耕种成本
(2008)[14]对华北平原的调查结果一致。保护性耕作要求秸秆还田并减少对土壤扰动,然而调查发现为了减少秸秆还田对播种质量和种子萌芽的影响,农户增加耕地次数和强度,这表明只有保证作物产量才能促进少免耕的推广[15]。
保护性耕作的目标在于减少作业次数,提高养分含量和节约经济成本[18]。本研究两地区秸秆还田促进耕地次数和强度的增加,这导致耕地成本增大,违背了保护性耕作的原则。因此在保证产量的基础上,可以激励农户采取秸秆还田结合少免耕的保护性耕作模式[19]。
合适的保护性耕作能促进土壤固碳,减少温室气体排放[16]。秸秆还田能直接提高土壤有机碳和养分的含量[5],秸秆含有氮素可替代化学氮肥,这样就减少了氮肥生产的温室气体排放[11]。免耕一方面通过减少土壤扰动和微生物的分解,发挥固碳作用[1],另一方面减少了燃料的消耗,意味着减少了燃油的温室气体的排放[17]。
本研究表明,在玉米秸秆全部焚烧和进行传统耕地条件下,农田表现是温室气体的排放源。而在全量还田结合免耕条件下,农田可以吸收固定温室气体1 459 kgCe/(hm2・a),而且成本降低了32%,因此全量还田和免耕相互结合的保护性耕作模式是一项经济且环境友好的管理措施。
致谢:本研究在调查期间,得到了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马尚宇博士的热情帮助,特此致谢。
参考文献:
[1]Kahlon M S, Lal R, Ann-Varughese, M. Twenty two years of tillage and mulching impacts on soil 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carbon sequestration in Central Ohio[J]. Soil and Tillage Research, 2013, 126: 151-158.
[2]农业部. 全国农作物秸秆资源调查与评价报告[J]. 农业工程技术:新能源产业, 2011(2):2-5.
[3]曹国良, 张小曳, 王亚强,等. 中国区域农田秸秆露天焚烧排放量的估算[J]. 科学通报, 2007, 52(15): 1826-1831.
[4]Abdalla M, Osborne B, Lanigan G, et al. Conservation tillage systems: a review of its consequences for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J]. Soil Use and Management, 2013, 29(2): 199-209.
[5]韩传晓, 刘树堂, 王圣健, 等. 生物秸秆对番茄产量品质及土壤养分状况的影响[J]. 山东农业科学, 2013, 45(5): 78-81.
[6]Lu F, Wang X, Han B, et al. Soil carbon sequestrations by nitrogen fertilizer application, straw return and no-tillage in China's cropland [J]. Global Change Biology, 2009, 15(2): 281-305.
[7]张锋, , 张凤云, 等. 玉米秸秆还田对不同类型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 山东农业科学, 2011(3):30-32,36.
[8]Six J, Bossuyt H, Degryze S, et al.. A history of research on the link between (micro)aggregates, soil biota, and soil organic matter dynamics [J]. Soil and Tillage Research, 2004, 79(1): 7-31.
[9]褚鹏飞, 于振文, 王东, 等. 耕作方式对小麦开花后旗叶水势与叶绿素荧光参数日变化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J]. 作物学报, 2012, 38(6): 1051-1061.
[10]Lu F, Wang X, Han B, et al. Net mitigation potential of straw return to Chinese cropland: estimation with a full greenhouse gas budget model [J]. Ecological Applications, 2010, 20(3): 634-647.
[11]李京京, 美国能源部项目专家组. 中国生物质资源可获得性评价[M]. 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1998.
[12]逯非, 王效科, 韩冰, 等. 中国农田施用化学氮肥的固碳潜力及其有效性评价[J]. 应用生态学报, 2008, 19(10): 2239-2250.
[13]孙善彬, 李俊, 陆佩玲, 等. 小麦植株在麦田CH4交换中的作用及光照的影响[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9, 17(3): 495-499.
[14]汤秋香, 李少昆, 谢瑞芝, 等. 保护性耕作农户认知情况调查分析[J]. 作物杂志, 2008, 42(2): 88-89.
[15]戴晓琴, 李运生, 欧阳竹. 华北平原农户对免耕种植小麦的认知及态度 [J]. 耕作与栽培, 2009(1):53-54.
[16]Lal R. Soil carbon sequestration impacts on global climate change and food security [J]. Science, 2004, 304(5677):1623-1627.
[17]West T O, Marland G. A synthesis of carbon sequestration, carbon emissions, and net carbon flux in agriculture: comparing tillage practices in the United States [J]. Agriculture, Ecosystems and Environment, 2002,91(1/2/3):217-232.
篇8
关键词:耕地变化; 驱动力分析;布局优化;赤壁市
中图分类号:F30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3)10-2281-05
耕地资源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它是生物得以生存、社会得以进步、经济得以发展的基石[1]。耕地资源的变化是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的核心,受自然、社会、经济、技术和历史等因素的影响,耕地的变化和流向反映了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态势[2,3]。为此,以赤壁市为例,研究其耕地变化的来源和去向,并分析驱使耕地变化的因素及规律,进而为赤壁市耕地布局优化提出相关建议。
1 研究的理论基础
1.1 地域分异理论
所谓地域分异是指自然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或自然综合体沿地表按确定的方向有规律地发生分化所引起的差异[4,5]。影响地域分异的基本因素有两个:一是地球表面太阳辐射的纬度分带性,即纬度地带性因素,简称地带性因素;二是地球内能,这种分异因素称为非纬度地带性因素,简称非地带性因素[6-8]。支配地域分异现象的客观规律也就称为地域分异规律,它包括地带性规律和非地带性规律[9]。
不同地区土地的数量、质量、结构、环境状况、空间分布和利用现状各异,适宜的开发利用方式、方向、规模、水平也不同。同时,国民经济各部门对土地数量、质量、性状的要求不同,各有自己最适宜的分布区域和地点。因此,要合理利用土地,必须使土地利用方向符合区域规律[10]。
1.2 系统理论
系统是由相互制约的各要素组成的具有一定功能的整体,系统论则是应用系统思想来研究客观世界的理论,其基本观点有整体观、结构观、环境观、功能观和演化观等。系统一般具有以下特点:①系统由要素构成,系统通过整体作用支配和控制要素,而要素通过相互作用决定着系统的特性和功能。②任何系统都有一定的结构和功能,系统是功能和结构的统一体,二者是不可分割的。③系统的属性主要表现在整体性、动态性、相关性、层次等级性和有序性等方面[11-13]。
根据此次研究方向,可将土地利用系统分为土地利用变化系统和驱动力系统。前者是一个具有一定结构,各个组分之间发生一定联系并执行一定功能,具有突出动态变化特征的复合系统,它通常由土地利用主体子系统(土地使用者、管理者)、土地载体子系统、土地利用子系统(资本投入、生产方式)等构成[14];后者是由各种驱动力组成的具有一定新功能的有机整体,可以分为自然地理驱动力和社会人文驱动力两个组成部分。驱动力系统与土地利用变化系统之间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但两者之间的作用需要借助土地利用决策者和土地覆被这样的中间环节,其基本的作用过程是:驱动力首先影响土地利用的决策者,不同的土地利用决策产生相应的土地利用变化,土地利用变化所导致的土地覆被变化又通过各种途径作用于驱动力,由此完成了驱动力—土地利用决策者—土地利用变化—土地覆被变化—驱动力的循环作用过程[15,16]。
2 研究区域概况
赤壁市地处湖北省东南部,长江中游南岸,全市处于幕阜山脉与江汉平原接壤的丘陵地带,地势由南向北逐渐倾斜。隔蟠河与湖南省临湘市接壤,东与咸安区相邻,南与崇阳县交界,东北与嘉鱼县连接,西北隔长江与洪湖市相望,地理位置为北纬29°28′-29°55′,东经113°32′-114°13′。拥有长江赤壁深水码头,又是国际旅游轮的停靠点,京广铁路、107国道、京珠高速公路、武广高速铁路、宁樟高速公路贯穿全境,交通便捷。属于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日照充足。
3 数据来源及处理方法
3.1 原始数据收集
相关数据来源于以下资料:赤壁市社会经济统计数据(1998-2010年),赤壁市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赤壁市土地统计簿等。
3.2 数据处理
数据处理的软件包括Excel、SPSS等,图像处理运用MapGIS等软件。运用的数据处理方法有因子分析等。
4 耕地变化驱动力分析
4.1 赤壁市耕地现状及布局分析
根据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2010年赤壁市耕地总面积为3.44万hm2,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19.97%。赤壁市近50%的耕地都集中在官塘驿镇、神山镇、中伙铺镇、车埠镇,其中官塘驿镇和神山镇所占比例最高。耕地面积占辖区面积比例最高的是柳山湖镇,黄盖湖农场、新店镇、赤壁镇和沧湖开发区所占比例较高。由图1可见,赤壁市各乡镇耕地面积占辖区面积比例波动幅度较大,全市耕地分布不均衡。
4.2 耕地变化驱动力分析
4.2.1 驱动力因子分析
1)驱动力指标体系的建立。选取16个指标构建赤壁市耕地变化驱动力指标体系如表1。
2)数据的获取及标准化。通过查阅1998-2010年赤壁市相关统计数据,得到这几年各变量对应的实际值。在对以上各因子进行进一步分析时,为了消除量纲对结果的影响,需要对数据进行标准化。这里采用以下标准化公式:
Z(xi)=■ (1)
其中Z(xi)为标准化后的值,xi为数据实际值,E(xi)为各样本数据的平均值,D(xi)为各样本数据的方差。标准化后的数据均值为0,方差为1。
3)因子分析。选取了16个变量作为研究的依据,结合SPSS软件采用因子分析法进行分析。从各因子对应的特征值(图2)可以看到,主因子数有3个,3个主因子的累计方差贡献率已达到89.98%,足以说明问题。
为进一步简化结构,使结果更易于解释,对载荷矩阵进行方差极大正交旋转,经5次迭代,得到方差极大正交旋转结果(表2)。
从因子载荷的数值大小来看,第一主因子主要由农业总产值(x9)、国内生产总值(x5)、财政收入(x7)、职工工资总额(x6)、固定资产投资总额(x4)、种植业产值(x8)、种植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例(x12)和机电排灌面积占耕地面积比例(x16)所决定,这一主因子所反映的信息量占总体的53.74%,可以将这一主因子概括为经济因素。
第二主因子主要由化肥施用量(x14)、粮食总产量(x3)、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占农作物播种总面积比例(x11)、粮食作物播种面积(x10)、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民生产总值比例(x13)和机电排灌面积(x15)决定,这一主因子所反映的信息量占总体的19.59%,可以将这一主因子概括为农业内部结构因素。
第三主因子主要由年末总人口(x1)和农业人口(x2)决定,这一主因子所反映的信息量占总体的16.65%,可以将这一主因子概括为社会因素。
由此可以看到,赤壁市耕地变化的驱动力主要为经济因素,农业内部结构因素以及社会因素。
4.2.2 驱动力综合分析 结合1998-2010年赤壁市耕地变化的情况(表3)来看,不同时间段内耕地变化的驱动力是有差异的。
第一时段:1998-2005年。这段时间内耕地总体减少,变化的驱动力主要为经济因素。经济的发展对于区域土地利用方式包括耕地利用方式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经济的增长对土地需求的总量水平产生重要影响,还会不断改变各种用地类型的比例(例如农用地和建设用地的比例),这是导致耕地资源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使得政府对各种基础设施的固定投资额增大,必然会占用大量的耕地,使得耕地数量减少。同时,近几年由于国家一系列“三农”优惠政策出台,以及农民外出务工经商,农村经济条件进一步改善,促使农民改善居住条件,分户建宅或另选交通便利的位置再建新宅,使得农村居民点超出控制指标。另外1999年国家提出退耕还林(草)政策,随着国家对生态环境保护和改善力度的加大,从2000年开始赤壁市大于25°的坡耕地生态退耕还林的面积逐年加大,特别是2001-2003年退耕还林的面积很大,而这期间耕地补充的动力不足,也使得耕地减少。
第二时段:2006-2010年。耕地数量逐渐增加,变化的驱动力主要为农业内部结构因素和社会因素。第一,政府扶持下的土地整理、开发和复垦等措施。这些措施使得一些未利用地和建设用地转化为耕地,加上农用地结构的调整,部分园地和草地也转化为耕地,不仅能弥补经济发展中建设用地对耕地的占用且还有少量盈余,使得耕地数量稍有增加。第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使得先进的科学技术大量在农业上应用,单位面积耕地产值提高,种植业效益增加,种植业逐步由家庭作业向规模化、集约化生产转变,也使得耕地数量略有增加。第三,人类要生存就会对粮食产生需求,而人口的增多势必会使这种需求越来越大。耕地的数量和质量都要有保证才可以满足人口对粮食的需求。因此单从人口因素的角度来讲,耕地资源的变化与其是分不开的。近几年赤壁市的人口也有所增加,虽然2010年比2009年人口数量稍有下降,但是相比2008年人口仍有所增加。人口的增多对粮食的需求更大,在一定程度上使耕地数量增加。
5 耕地布局优化
既然赤壁市的耕地在不断减少,在切实保护耕地的同时更要合理利用耕地,因地制宜地对耕地进行合理布局[5]。首先对未来耕地面积作预测,以2010年为基期,选取未来5年作为预测时长,采用灰色系统预测法进行预测。
与传统预测模型相比,采用灰色系统预测建立的数字分析模型不仅适用样本数量较少、波动较大的数列,而且淡化了误差积累,可用于未来时段系统的预测。下面针对时间序列的GM(1,1)建模。
由于原始数据模型不能通过检验,继而对残差序列进行建模分析,通过五次残差序列建模分析,得预测模型为:
■ ■(t+1)=-5.048 378e-0.114 204t+5.473 846
其中x为预测时间点的耕地面积,t为预测的时间点与基期年的差值。
对于GM(1,1)模型的拟合精度检验,常采用后验差检验。用后验差比值C及小误差概率P来确定模型的精度等级。经精度检验,对当前模型的评价为:
C=0.265 3,很好;P=1.000 0,很好。
用灰色模型求得未来5个时刻,即2011、2012、2013、2014、2015年的耕地面积预测值分别为3.351万、3.352万、3.360万、3.376万、3.401万hm2。
由以上结果可知,由灰色系统预测法预测的2011年耕地面积为3.351万hm2,2015年耕地面积为3.401万hm2。可见耕地面积还是有增加的趋势,但有效补充耕地是一项长远的工作,需要政府和群众各方面力量的支持和共同努力,近期解决耕地减少问题稍显困难,但随着耕地保护措施的不断实施,定会在一定程度上保持耕地资源动态平衡。
结合预测结果,根据目前赤壁市各乡镇的特色农业,可按发展方向将各乡镇或区域分为以下几个布局优化类型(表4),优化示意图见图3。
6 建议
随着赤壁市国民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将会不断提高,对耕地的需求也会不断增加,建议赤壁市在实施保护耕地措施时考虑以下几点:
1)严格执行保护耕地的政策法规,切实保护耕地和基本农田。我国目前耕地保护方面的政策例如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土地用途管制制度等,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保护耕地,但往往会因为执行不严而使制度弱化。
2)严格控制建设用地占用耕地,实现占补平衡。建设用地占用耕地不可避免,但是一定要适度占用,并且做到“占一补一”,保持耕地总量动态平衡。
3)加强土地开发整理力度,多渠道补充耕地数量。土地开发和整理是补充耕地的重要方式。如宜耕未利用地开发、充分利用闲置地、将超出控制标准的居民点用地复垦为耕地,都是扩大耕地面积的良好途径。
4)推广农业新技术,提高农业产值。耕地资源是有限的,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最大限度地产生农业价值是值得思考的问题。不断引进新技术来支持农业发展,对于提高农业产值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尹力军,张新锋,郝瑞彬.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河北省耕地资源驱动力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2):10596-10598.
[2] 廖 玉. 黔江区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及其驱动力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8.
[3] UPEP-EAPAP. Land Cover Assessment and Monitoring,Volume 1-A, Overall Methodological Framework and Summary[M]. Bankok: UNEP-EAPAP,1995.
[4] 赵晓丽,张增详, 邹亚荣,等.中国华北地区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特点分析[J].国土资源遥感,2002(2):23-28.
[5] LIU M,HU Y M,CHANG Y,et al. Land use and land cover change analysis and prediction in the upper reaches of the Minjiang River,China [J].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2009, 43:899-900.
[6] 摆万奇,阎建忠,张镜铿.大渡河上游地区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与驱动力分析[J].地理科学进展,2004,23(1):71-78.
[7] 何书金,李秀彬,朱会义,等.环渤海地区耕地变化及动因分析[J].自然资源学报,2002,17(3):345-352.
[8] 张海龙,蒋建军,解修平,等.近25年来西安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力研究[J].资源科学,2006,28(4):71-77.
[9] 周于翔.重庆市农用地动态变化及其驱动力研究[D].南宁:广西大学,2008.
[10] 党国锋. 定西市耕地资源变化社会驱动力及模型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2007,14(6):380-383,387.
[11] 吴 业,杨桂山,万荣荣,等.苏州市耕地面积变化的社会经济驱动力差异性分析[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7,23(2):75-79.
[12] 唐 毅.近15年沽源县耕地面积变化驱动力分析与土地持续利用研究[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08
[13] 白利妮.贵州典型喀斯特地区不同尺度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力研究[D].贵阳:贵州师范大学,2004.
[14] 李 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指标时空分配研究——以济南市为例[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6.
篇9
关键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规划修编;县级
中图分类号:F301.24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11-0170-02
2010年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努力消除国际金融危机和“七・五”事件双重影响,全力推动新疆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一年,也是深化新疆国土资源管理制度改革,促进国土管理工作科学发展的重要一年。按照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国土资源厅的工作安排,在总结评估自治区国土资源“十一五”各项规划实施情况的基础上,目前正在认真开展国土资源“十二五”规划纲要编制工作,以及加快推进县(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修编和审批工作,力争年底前基本完成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任务。
一、新一轮规划修编的思路
(一)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新一轮规划修编工作需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立足地方实际,按照保护资源、保障发展、维护权益、服务社会的要求,统筹发展与保护、需要与可能、局部与全局、当前与长远、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的关系,转变用地观念,创新用地模式,加大公众参与力度,严格贯彻执行国家和自治区的土地利用宏观政策。
(二)树立可持续发展的土地利用规划理念
在维护粮食安全和生态平衡的前提下,合理调整土地利用结构,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放弃外延扩张式的土地利用模式,着重于内部挖潜,依靠土地管理系统功能的完善和科技的进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效益,解决非农建设用地短缺的问题,促进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三)严格保护耕地,节约、集约利用建设用地
保护耕地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是土地利用规划的基石。在新一轮规划中保护耕地要坚持数量与质量并重,加大中低产田改造,加强基本农田的保护和建设。对于建设用地要按照严控增量、盘活存量、管住总量、集约高效的要求,注重城镇用地内部挖潜,根据土地适宜性评价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确定各类建设用地集约高效的利用方式。
(四)加快城镇化进程,协调城乡土地利用
推进城镇化,实现人口从农村向城镇集中,逐步减少农村建设用地总量,是我国人多地少的国情条件下,促进城乡建设用地合理调整,有效保护耕地和基本农田的必然选择[1]。新一轮规划应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出发,统筹安排各区域用地布局,鼓励依法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在保证耕地和基本农田数量不减少的前提下,通过迁村并点、复垦开发废弃地和居民点整理等方法,合理控制城乡建设用地规模,促进新农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
(五)构建符合区域自身特点的规划实施保障体系
土地利用规划的实施过程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动态变化过程。新一轮规划的实施应在完善原有规划实施政策措施和借鉴其他国家(地区)规划实施成功经验的基础上,针对区域自身土地利用的实际,根据土地利用规划实施保障体系的基本思路及框架,从法律、行政、经济、社会、技术、监督等方面构建规划实施保障体系[2]。
二、新一轮规划修编进程中的问题分析
(一)基础资料对规划修编的支撑力不足
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修编工作是否能顺利开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规划基础资料的支撑力。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受资金、技术、人力等方面的因素,土地调查多为时点勘测,时序资料较为缺乏,在规划修编过程中所涉及的土地时序数据多为历年土地利用变更数据累加所得。(2)现行规划执行过程中,行政区划进行了调整,加之土地管理工作的疏忽,辖区各乡镇土地调查数据对接时不注意修正数据期水平,造成现状数据不实。(3)由于规划修编需要的数据资料庞杂,涉及到政府的多个部门,将收集到的数据统一到规划基期年这一时点上,存在一定的困难。(4)多数现行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缺少规划实施评价这一环节,不能了解规划执行的结果是否符合规划目标的要求,也无法了解规划的实现程度、规划的效益和规划的效力等,进而不能为新一轮规划修编提供依据。
(二)规划指标分解的科学依据不足
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采取严格的指标控制,引导土地的供需方向,实现辖区内各地类之间的动态平衡。而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一般是由地方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组织有规划资质的大专院校、规划设计单位来修编;由于规划修编时间紧迫, 规划修编单位多采取分析相关部门提供的资料的方式来了解辖区土地利用情况,实地调研较少,调查研究时间较短,规划修编人员对区域实际情况很难做到全面掌握,从而造成规划指标的分解随意性较大。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土地控制指标多根据重点建设区域的布局情况下分到各个乡镇,然后做局部调整,指标分解的说服力不强。(2)规划指标分解时受修编人员主观因素的影响较大,某些指标的制定脱离了辖区的发展实际,造成乡镇级规划目标难以实现。(3)受提供资料的准确性和时效性的限制,指标分解的科学性也受到限制。
(三)理论研究与规划实践存在差距
规划修编的理论依据包括地租和地价理论、土地区位理论、持续利用理论、生态经济理论、人地协调理论和系统工程理论[3]。针对规划修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而进行的理论研究能更好地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可行性和可操作性。但目前在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过程中,理论研究与规划实践存在一定的差距。如在研究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弹性问题时,如何根据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的要求合理确定县级土地利用弹性供给需要进一步研究,如何根据上一级规划的要求合理确定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弹性方案需要进一步研究。
(四)规划修编的时效性与现实发展脱节
随着自治区工业化、城镇化发展速度的加快,现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不足也日益显现,而新一轮规划却一直不见结果,为适应经济发展的需求,某些县(市)进行了规划局部调整。目前,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扩大内需和推动新疆“跨越式”发展的大背景下,大量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和产业发展项目急需大量建设用地作为支撑,使所剩不多的建设用地指标更加紧张,某些地区甚至已经突破了2010年的用地指标。规划修编战线拉得越长越不利于土地利用的管理,同时也造成规划法律效力的降低。因此,在保证规划质量的前提下,规划的修编和审批的速度必须加快。
三、新一轮规划修编的几点建议
(一)顺应发展,重新定位
对规划修编的定位要重新认识,不能简单地认为规划修编的目的是降低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和耕地保有量,增加建设用地指标。现阶段规划修编的目标应继续坚持保护耕地的法定国策,认真落实《土地管理法》确定的占用耕地补偿制度、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突出体现保护耕地的规划重点和主线,确定保护耕地和节约、合理用地的方式、重点措施等。而从长远考虑,新一轮规划应全面把握土地资源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坚持自然资源的全面保护,坚持区域发展的公平性、发展过程的持续性、人和自然的和谐性等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将规划的重点由保护耕地、控制建设用地向保护国土资源的方向转变。
(二)转变思路,合理规划
《土地管理法》的颁布,正式确定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法律地位,明确了规划对土地利用的调控作用。各地、各级领导也开始“认识”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重要性,通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改变辖区用地布局,扩大建设用地规模,将以往违规用地合法化。在新一轮规划修编过程中,建议转变以往的修编思路,避免“一届政府,一套规划”,做到在听取各级领导意见的同时,以规划研究理论为基础,理性吸收领导建议,满足社会发展对土地的合理需求,确保规划方案的合理性,最终使规划得到各方的理解。
(三)注重衔接,注重实践
第一,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应与城市总体规划、新农村建设规划、城镇体系规划相衔接,而下延伸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即“十二五”规划所确定的重大项目必须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落实到地块,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要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相一致。第二,上下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要相互衔接,即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服从市级规划提出的指标控制和区域调控要求的同时,指导和调控乡(镇)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第三,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应当与村镇布局规划以及交通、水利等各类专项规划、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等相协调。第四,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应当与理论研究成果紧密结合。例如在对耕地的调控上,可将基本农田保护图、农地分等定级图等反映耕地质量的图件与规划底图叠加,确定耕地调整方案,实现耕地在数量和质量上的动态平衡。
(四)丰富内容,不断创新
援疆工作会议和十七届五中全会的召开,对新疆土地利用管理工作有了更高的要求。在开展的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过程中,首先,要创新规划理念,强调市场理念、以人为本的理念、绿色规划理念、目标有限性理念和规划调控法律化理念[4]。其次,要创新规划方法,通过对“3S”技术的进一步开发,采用空间模型方法对土地利用变化进行模拟、预测和评价[5],另外还要加快规划数据库和监管系统的建设。最后,要丰富规划内容,以人口、资源、环境为切入点,涉及政策法规、产业发展、环境保护、资源开发、新农村建设等方面,强调土地布局优化、产业结构优化、生态环境改善、区域协调发展等内容,促进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向综合性规划发展。
(五)强化领导,加强协调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涉及各行各业,关系全局和长远,县(市)级领导应将规划修编及前期工作纳入政府重要议事日程,成立由政府主管领导牵头,专家学者及有关部门领导参加的规划修编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规划修编的统一领导。县(市)级国土资源部门要在政府的领导下,做好具体组织工作,切实履行职责,要把规划修编前期工作作为近期国土资源工作的重点,明确工作目标,制订周密计划,成立强有力的规划工作班子,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作和联动,充分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切实抓紧抓好每项工作。
参考文献:
[1] 王西同.关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若干问题的探讨[J].资源导刊,2008,(11):14-15.
[2] 孟梅,蒲春玲,白蕾,等.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保障措施研究――以新疆伊宁市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8,36(3):1209-1211.
[3] 王万茂,韩桐魁.土地利用规划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篇10
关键词:耕地;能力;规模;保护
随着人口的增加、社会经济的发展、耕地面积的减少,粮食安全已成为一个紧迫的问题。从长远角度来看,粮食安全战略的核心在于建立粮食生产要素的保障体系,保障粮食安全的重点应从产量安全逐步转向能力安全。耕地是粮食生产的载体,一定数量、质量的耕地是粮食生产的自然基础,是粮食安全的根本保障,耕地资源在数量和质量上的变化将直接影响粮食安全生产,耕地综合生产能力是保障中国粮食安全的基础。立足于中国正在开展的耕地分等研究成果,估算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加强土地质量、土地生产力和国家粮食安全链接相关研究,对于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全面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耕地生产能力核算,掌握宏观耕地综合生产能力及其区域分布和变化规律,作为基本农田保护区划定和基本农田建设的重要依据,同时协调粮食安全与工业化、城镇化发展和生态平衡之间的关系,确保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1 重要耕地概念
耕地保护缘起于城镇扩张中优质农田过快损失、土地生产力退化及无公害食品生产的环境保护需求。当前,有关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的研究多从规划、管理、加强农田基本建设和推进土地整理等角度探讨,也有学者从耕地保护的相关利益主体角度研究耕地利用与保护的联系[9]。目前耕地保护片面强调数量平衡,不重视或根本不考虑质量平衡或生态平衡,从而导致耕地数量平衡与质量下降错位、经济效益低下、生态效益多呈负面的局面。因此,一些学者强调耕地保护要以质量保护为基础,以数量保护为基本要求,重新审视耕地保护内涵,这些研究在一定程度上为耕地的质量保护提供借鉴意义。以前的研究对于生产能力核算提供了依据,目前已形成耕地生产能力核算的完整方法体系,然而基于耕地综合生产能力核算的耕地保护研究比较少。
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庄严宣布,保护好18亿亩耕地是不可逾越的“红线”,并要求18亿亩耕地要保持到2020年。近年来,国家实施包括基本农田保护区管理,耕地总量控制管理,耕地占补平衡管理,闲置、荒芜耕地管理,建设占用耕地管理,耕地质量和环境保护管理,农地整理等耕地保护管理,但仍有部分耕地遭到了破坏,在现行分灶吃饭的财政体制下,各级政府不但是行政主体,而且是经济主体,各级组织执行农地保护政策时往往以自身利益最大化为行动目标。耕地保护的实质是要保护耕地的综合生产能力,按耕地生产能力等划定重要耕地是保护耕地资源安全,最终实现耕地综合生产能力稳定的根本举措。
2 重要耕地的划定和保护
2.1 大区域重要耕地的划定
要从宏观的角度出发来划定重要耕地,本文以沈阳市为例来说明大区域重要耕地的划定。考虑到粮食安全及经济发展对土地的需求,耕地保护达到80%的比例,沈阳市应该把耕地产量高,投入多,易于耕种的耕地确定为重要耕地保护区来进行保护,对耕地质量相对较差的地区施加压力加强耕地保护的力度。具体分析如下:
从图1可以看出,沈阳市一级保护和四级保护较少,而二级和三级较多,面积较大。保护区域划定时,两个极端数量较小,中间级别数量较大,统计的结果符合实际。统计共分四个级别,各级别的具体特征如下:
第一级别,综合评价分值为>2.0,主要分布在新民市。这一区域耕地面积共有217473.6 hm2,占耕地总面积的28.16%。本级别耕地面积不大,但是自然质量高,耕地的实际产出能力高。这类耕地主要分布于平原地带,光热条件好、土壤水肥状况及利用系数较高,是沈阳市耕地粮食生产的高产稳产区。这些区域划为沈阳市一级耕地保护区,应严格限制建设用地占用,实施重点保护,充分利用现有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发展现代规模高效生态农业,有利于保障沈阳市的粮食安全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第二级别,1.75
第三级别,1.5
第四级别,综合评价分值≤1.5,主要分布在东陵区和康平县。这一区域耕地面积共有160945.8 hm2,占耕地总面积的20.84%。该区域耕地面积不大,生产能力很低,该区域经济不发达,农业投入少、生产条件差,耕作粗放,产量较低,是粮食生产能力最低的地区。发展经济,改善粗放的耕作条件,是提高该区产量的主要方法。
2.2 小区域重要耕地的划定
沈阳为大区域范围划定重要耕地,能从宏观上划定重要耕地,确定哪一区域为重要保护区,不能从微观角度具体的分析哪部分为重要耕地具体保护,所以,为了具体的划定重要耕地,要以小区域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本文选取了康平县进行分析,分析结果如下:
从图2可以看出,康平县一级保护和四级保护面积相对较小,而二级和三级较多,面积较大。保护区域划定时,两个极端数量较小,中间级别数量较大,统计的结果符合实际。统计共分四个级别,各级别的具体特征如下:
第一级别,综合评价分值为>1.9,主要分布在两家子乡和东升满族蒙古族乡。这一区域耕地面积共有13169 hm2,占耕地总面积的13.38%。本级别耕地面积不大,但是自然质量高,耕地的实际产出能力高。这类耕地主要分布于平原地带,光热条件好、土壤水肥状况及利用系数较高,是康平县耕地粮食生产的高产稳产区。这些区域划为康平县一级耕地保护区,为了完成沈阳市等下达的耕地保护目标,应严格限制建设用地占用,实施重点保护,充分利用现有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发展现代规模高效生态农业,同时要保证农民的经济收入,以调动他们保护耕地的积极性。
第二级别,1.6
第三级别,1.3
第四级别,综合评价分值≤1.3。这一区域主要分布在康平镇和海洲窝堡乡。这一区域耕地面积共有11048hm2,占耕地总面积的11.22%。该区域耕地面积不大,生产能力很低,该区域经济不发达,农业投入少、生产条件差,耕作粗放,产量较低,是全县粮食生产能力最低的地区。发展经济,改善粗放的耕作条件,是提高该区产量的主要方法。
3 研究结论
(1)本文分别以沈阳市2010年的土地数据和社会经济方面的相关数据为基础,从耕地潜在生产能力、农业投入能力和农业产出能力三个方面构建了耕地保护级别评价指标体系,通过评价指标的数据标准化分析,采用综合评分的方法确定评价分值,将综合评价分值划定为4个级别,并据此将耕地保护的区域划定为4个级别,为建设占用耕地项目选址等土地利用行为与决策提供了依据,为合理利用耕地资源提供了依据。
(2)根据耕地保护等级的划定,结合数据的计算和分析,把一级保护和二级保护确定为重要耕地,应严格限制建设用地占用,实施重点保护,充分利用现有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发展现代规模高效生态农业,为地区粮食安全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有利保障。
(3)三级保护耕地和四级保护耕地在耕地总量中占据很大比重,所以也需要提出保护的措施与方法。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通过土地整治等手段改善土地自身情况,提高土地质量,加大经济投入,发展现代规模高效生态农业。
本文耕地保护研究是在耕地生产能力核算基础上,综合采用耕地生产能力、农业投入能力、农产品产值水平多项指标建立综合评价模型划分耕地重点保护区,确定耕地保有量与保护级别,这样不但保护了优质的耕地,而且通过耕地保护区域的划分,明确并突出了不同行政主体的保护职责,科学性更高,可行性更强。因此本文认为通过明确不同行政主体进行划分耕地保护区与规划修编思想并不矛盾,而是对耕地保护实质即生产能力的更深层次的揭示。
4 讨论
(1)由于农用地分等、耕地资源数量和空间分布一系列成果的基期年、基础数据和相关图件等有一定的差异,研究空间尺度太大,有关图件比例尺小,对于叠加分析的数据存在一定的误差和局限性,导致最终评价的相关结果存在一定的误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