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话交流技巧与策略范文
时间:2024-01-30 17:57:5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说话交流技巧与策略,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 中职语文 口语交际 能力培养
口语交际能力是直观体现个体综合素质的重要内容,也是一项重要的社交能力。因为科学技术的不断向前发展,人类目前已经步入信息技术时代,电话和互联网的应用让这项能力的应用走出传统时间和空间的局限范围,得到越来越多、越来越有价值的应用。可是我们应当注意到,现在很多中职院校学生的口语交际水平同时代需求不一致,这种滞后性特点将对其择业与就业产生不利影响。在中职教育中,语文教学怎样有效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是摆在教师面前一个刻不容缓的重要议题。
一、口语交际能力的基本要求
我们首先应当明确的是,对于中职院校学生来说,口语交际能力的基本要求有哪些?只有明确这一问题,才方便辨证施治,给出更具针对性的培养策略。实际上,“口语交际”所包含的内容有两个主要方面:一是口语性,二是交际性。其中“口语性”所强调的是口头语言表达,而“交际性”所强调的则是倾听与交流。其中口语侧重于工具性,而交际侧重于目标性,将工具性和目标性完美结合,才能阐述清楚其基本目标要求。基于此,我们可以把中职院校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总结为几个具体条目。第一是可以借助较为标准的普通话实现交流的目标,在交流过程中可以做到文明口语、大方得体、口齿清晰、语速适度,另外在表情与语气等方面也应有所注意,以增强说话的感染力与说服力。第二是要注意交流的对象和交流的环境,在考虑对象和环境之后文明地交流,同时专注于倾听,按照讲话对象的话语、手势乃至细微的表情等,了解对方的中心观点。在具体交流时间内,要按照中心目标及形势变化对表达方式加以策略性调整,以便增强交流的应对能力。第三是要有讲述见闻的内容,讲述时需要内容形象而具体、语言准确而生动。第四是可以根据所提出的话题进行即兴演讲,保证演讲的观点明确、有说服力。第五是进行课堂教学内容的讨论,讨论时可以积极主张自身想法,中心明确、条理清晰,提出针对性意见。
二、口语交际训练的基本原则
口语交际训练的基本原则主要有两点,这两点原则对于中职语文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具有指导作用。首先应当坚持精讲多练的原则,并保证练的时间与精力逐步超过讲。诚然,理论知识能够有效促进实践水平的提升,口语教学同样如此。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学生口语表达水平的真正提升一定要借助足够的训练加以巩固,因此“练”的过程不能省略,且有理由逐步增强。对于口语交际能力有关知识要做到精“炼”,侧重于实践训练中的同步指导,以便取得理想的效果。其次要做到听说兼顾、逐步推动。在进行口语交际实践时,参与双方(或者多方)均要善言、善听,多关注对方的观点、讲话的层次,在恰当的时机接话。实践时,口语训练应当秉承自低向高、由易至难的顺序,而且在这个合理顺序之下,应讲求科学程序,即最好做到从读至说;从句到段到篇;从照本宣科到即兴演说等,使学生逐步适应口语应用技巧。
三、口语交际训练的分项目标
口语交际能力的产生和其他能力的产生类似,均需要循序渐进的训练,而不是随心所欲的发挥,因此若真正增强口语训练效果,就一定要形成切实可行的指导训练计划,按照中职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可以形成三个分项目标。其一是年度目标,比如第一学年侧重于说普通话的训练,帮助学生做到在听话时耐心专注、正确理解、清晰而礼貌地表达,掌握介绍、演讲、复述基本技能等。第二学年则要掌握接待、洽谈的技巧,文明用语、大方仪态,且可以根据不同语境,使用恰当的语气和表情等。其二是单元及课时目标,教师率先制定具体的单元及课时目标,并发到每一名学生手中,比如可以在课前设置五分钟说话的环节,使学生的思维达到逐步完善的效果。此外,还可以在具体课时目标的指引下,形成利用投影仪、电脑等的多媒体口语交际仿真环境,让学生产生说话的兴趣,达到事半功倍的引导效果。其三是仪态专题训练目标,在仪态上教师要给学生专门提出要求,让其无论在何种交际场合都尽量口齿清晰、语速适当,之后还要尽可能地保证语调的抑扬顿挫、语言的简洁得体,并辅之以合适的手势及动作,以便增强交流的感染力。只有经过这种专门的针对性训练,学生才能在心中真正重视。
四、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策略
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需要长期坚持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多种培养策略应当是并行不悖的,教师应当注意用此种策略补彼种策略之短,彼种策略拾此种策略之失,把多种策略的长处和优势发挥出来。
首先,教师应当基于兴趣激发角度,使学生产生说话的欲望。实际口语交际训练过程中,教师需要精心营造同中职院校学生专业、生活相贴近的交流氛围,使学生置身于轻松愉悦的环境之内,以更高的效率习得相关的口语交际常识和技巧。对于教师来讲,给每一名学生个体创建口语训练交流平台是极有必要的,只有这样才能带动那些平素口语交际能力偏弱学生的激情,避免其胆怯心理的不利影响,让这部分学生了解处于讲台之上的讲话感觉,从而锻炼当众说话的能力。教师基于兴趣激发角度,使用让学生产生说话欲望的策略时,可以暂时不必过多关注讲话质量,等待条件稳定再逐步提高要求。在点评过程中,应当强调积极性的正面评价,侧重于鼓励,让学生更多时候处在兴奋和放松的状态之下。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划分小组予以讨论教学内容,并适当融入课文朗读及背诵有关环节,也可以在里面加入一定量的复述练习、概述练习等,促进学生达到由“要我说”转化为“我想说”的效果。
其次,教师应当努力活跃课堂氛围,给学生提供敢于说话的空间。中职学活泼好动的特点明显,却在课堂发言中表现得不够理想,面对教师的严肃询问,往往嗫嚅难言。此时教师即应当关注平等师生关系的构建,努力促进民主教学形式的实现,特别是要鼓励学生提出质疑。教师应当使学生产生这样的意识:教师所喜欢与欣赏的,是活跃的氛围、积极的学生,学生应当多提问题、积极回答,而不必太在意回答的正确与否,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扫除口语训练的思想障碍,以一种全新的、主人翁的姿态面对课堂教学内容,从而让口语交际能力真正提升成为可能。
再次,教师应当鼓励中职院校学生多多尝试课外阅读,使学生的口语交际话有所本、行有所依。应当说,课外阅读无疑是语文素养特别是口语交际能力提升的有效促进途径,也是完善课堂教学的一种积极补充。因此,教师应当主动肩负起自身所负有的课外阅读指导责任,带领学生进行读书题材的选择、读书内容的划定,并给学生提出具体的读书笔记要求。在中职学生经历一段时间的课外阅读以后,教师可以组织大家进行读书心得交流,以交流促进阅读,用阅读改善交流,达到二者互相帮助、互相促进的效果。借助阅读,学生积累知识,也增长见识,特别是认识问题的深广度会有很大进步,无形中口语表达能力上升到一个新的层次。
第四,中职语文口语交际能力可以用多种活动当作载体,保证学生有交流的环境和对象。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一直坚持课前三分钟演讲的做法,也要让朗读短文、课本剧表演一类的活动持续下去。在教授一些具体篇章时,口语训练情境的创设均应当随时提倡,比如在教授《游褒禅山记》一类的古文时,便可以使学生用现代汉语对课文内容加以复述,并组织语言说明其中心意思。当学到《荷塘月色》这类的现代散文时,教师则可以使学生自主朗诵感兴趣的内容,甚至可以借此机会组织散文朗诵竞赛。当接触到求职信创作内容时,教师可以给出仿真的就业招聘会情境,让学生在此仿真情境内做现场自荐、应聘点评等。总之,为了给学生以更丰富与良好的口语交际机会,各种形式实践活动的呈现是教师必须主动提供给予的。
最后,教师应当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技巧训练内容,让学生掌握说话交流的方式。对于教师来说,其所提供的口语表达技巧,有利于逐步促进中职学生口语表达水平的提升,让其由敢说话向会说话转变。为了达到这样的效果,一要注意普通话的基本功训练,强调发音练习的重要性,字要正、腔要圆、声音要洪亮、语调语速要得当;二要注意规范语言的应用,让大家能够在讲话过程中做到语句的通畅,且积极避免出现粗话和脏话;三要注意讲话应当具有逻辑性,什么样的交流目标,使用什么样的逻辑思路,心中事先应当有充分的把握;四是训练学生的应变能力,使之可以在不同场合,根据不同对象做出迅速调整,并在恰当的时机使用恰当的表情和动作。
总而言之,在中职院校平时的语文教学过程之中,教师应当留意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内容,形成切实可行且富于针对性的教学计划,对教学目标、教学对策、交际情境等项内容详加研讨,从而使口语训练以各种形式贯穿语文课堂,保证学生感知到口语交际所带来的无穷乐趣,继而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口语交际能力与交际积极性,给职业生涯的顺利发展加油助力。
参考文献:
[1]林华君.想说・敢说・会说・说好――谈中职语文教学对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J].科技信息,2015,12.
[2]杨春卫.立足口语交际能力培养,优化中职语文课堂教学[J].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5,12.
[3].中职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之研究[J].亚太教育,2015,02.
[4]曾武勇.中职语文口语交际能力教学的现状与对策[J].教育教学论坛,2016,5.
篇2
中职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刚开始做的工作都是酒店服务员,也就是说是直接为客人提供各种服务性工作。每天都要接触各种各样的客人,都要和客人进行语言交流,通过语言交流了解客人的需求,从而更好地为客人进行服务,有语言交流就要讲究语言的技巧和表达效果,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作为酒店服务人员,会说话、说好话是一种重要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是社会交际的最基本最便捷的工具,是现代公民必备的能力,从某种角度来说,它比写更重要、更实际、也更为人们所迫切需要,酒店工作人员更是离不开它,所以酒店管理专业学生要想以后的本职工作做得好,有更好的发展前景,就要培养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掌握更多的语言表达技巧,才能更有利于今后工作的开展,才能出色地完成工作任务。
二、人们对语言表达能力的认知偏差
及刚入学酒店管理专业新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情况在人们的意识里,长期以来都有这种认识,认为说话是不用专门去学的,人生下来牙牙学语后基本都是会说话了,那里还需要专门去学习的呢?所以人们对于语言表达能力的技巧训练一直持一种漠视态度。同时人们也受传统的一些诸如“言多必失”、“慎于言”等明哲保身的思想影响,一贯以来都觉得少说话也不是什么毛病,对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都不够重视,有些人甚至把“能说会道”视为“油腔滑调”,“耍嘴皮子”,对多说话的人内心产生一种厌烦心理。殊不知能说会道是一种能力,而且是一种很重要的不能忽视的能力。每年刚刚新进校没有经过专业学习的酒店管理学生,在说话上存在恐惧心理,胆量小,不敢在众人面前发言,比如老师提问问题,偶尔站起来回答问题,也是羞羞答答、扭扭捏捏,涨红了脸,不敢启齿,担心在回答中出丑或者回答失败。如果叫上讲台上面去发言,有些大胆一点的同学敢上去了,但也表达不清;有些同学推推挡挡逼于无奈上去了,可声音小得连自己都听不清;有些根本连走上讲台都不敢。平时和同学之间的人际沟通能力也较差,同学之间有什么问题常常沟通不好,有些同学一言不合就动起手来,其实归根到底就是因为措词不当,语言表达能力差的表现。他们不会使用酒店专业的职业语言。由于本身在初中时文化底子就薄,所以知识储备不足,词汇匮乏。
三、提高酒店管理专业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策略
第一,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讲好普通话。在全国推广普通话的今天,我们必须要会一口流利的普通话,由于平时我校学生都是习惯使用地区方言,所以对普通话交流存在障碍,要求课堂教学和学生回答问题一律使用普通话,不能使用地区方言回答问题,不使用对规范语言有损害的俚语俗词等,用词造句要遵守现代汉语的语法规则,这样慢慢地学生普通话交流变顺畅了。第二,用比赛的方法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例如在《中餐服务》课程教学中,餐巾折花教学时,学生学会若干花型后,可以每两个同学为一组相互轮流做比赛选手和评委进行比赛,比赛看谁最好最快的折叠出十种不同花型的餐巾花。做评委的同学计时、观察对方折花存在的不规范操作;比赛选手折叠结束后,评委就要为比赛选手评讲折花操作的优点及存在的问题,然后相互轮换角色又开始比赛。这样他们学得非常有趣,折花技巧也提高得很快,也锻炼了他们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第三,采用情景模拟和角色扮演教学法,锻炼学生的职业语言表达能力。例如结账服务教学时,可以让学生模拟客人和收银员角色来进行情景模拟,让学生学习结账服务的职业语言。酒水服务教学时,让学生端托酒水,模拟向客人介绍酒水,每个同学可随意选择介绍红酒、白酒、啤酒、香槟酒等酒类中的三种具体的酒水,这样来训练他们推销酒水的服务语言。
四、好学上进,加强知识积累
“万丈高楼平地起。”“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说的就是这个道理,针对学生词汇匮乏的问题,利用早晚读时间多读书,背诵一些名篇或传统经典读本,平时养成多读书看报的习惯,不断积累丰富词汇。针对学生表达能力差的问题,在班级里开展读书比赛、主题辩论比赛、学生轮流主持主题班会等活动,鼓励学生参加学校各种活动的主持人选拔比赛等,采用多种形式来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不断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五、把握时代脉博,跟上时尚步
现代人喜欢追赶时髦、时尚,所以我们的语言表达也要与时俱进,与时代相接轨,如果在21世纪的今天你还用上世纪的口气和词语与现代人交流,满口的“知”、“乎”、“者”、“也”,那只能被人称为“老古董”了,作为酒店的工作人员,试想哪个客人还愿意听你讲呢?你只有逐客的份儿了。
作者:邓成英 单位:广西藤县中等专业学校
参考文献:
篇3
商务英语存在的目的在于通过语言交流完成商务谈判,为双方带来共同的利益。也就是说,语言交流涉及到说话人和受话人,因此商务英语应遵循合作原则。即通过说话人与受话人之间的相互配合完成语言交流。作为商务英语基本原则之一,合作原则是语言学的一大突破,它承认了语言需要交流的特性,体现了语言的实用。合作原则还认为,商务谈判的双方交谈内容是由相互关联的话语组成,并且能够达到一个双方都可以接受的方向。无论是说话人,还是受话人都要遵守合作原则。一旦某一方违反了合作原则,将导致语言信息的无效性。语言的另外一个特点是其应遵守礼貌原则,下文我们将重点讨论,礼貌原则从表面上违背了合作原则。但事实上,说话人处于对受话人情绪的考虑,为达到谈判目的而应用的委婉语言是合理的,受话人应能够根据说话人的字面语言分析其真正的含义,从而有效的完成一次回话,推进商务谈判的进程。在高校商务英语教学中,其合作原则主要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
(1)适量准则。
商务谈判需要双方在最短的时间内解决问题。因此,商务英语交流首先要遵守适量原则,即交流语言要包含必要的量和必要的信息,提高谈判的实效性发出信息量应当适度。如在商务邀请函中,我们通常直接表达邀请目的。如Wewouldliketoinviteyouandyourfriendstoanexclusivepresentationofourproducttomorrow.在这一信函的开头,明确说明了邀请目的、邀请时间和邀请对象。
(2)真实准则。
语言交流要保证其信息的真实性,虚假信息不利于谈判的顺利进行。只有双方以真诚为基础进行的交流,才能其实现长久的合作,这一点体现在商务合同签订中以及所有的商务谈判过程中。尤其是在产品价格的谈判中,真实的报价才能获得对方的认可。
(3)关联性准则。
这一准则是确保信息有效传递的关键,在商务英语谈判以及商务广告中,关联系准则是最容易被忽视的原则。目前,有很多商务广告追求新意,但对产品功能、甚至名称的介绍并不明显,因此导致广告观看者无法理解广告的真正内涵,没有体现出广告设定的真正含义。关联性原则要要求说话者逻辑清晰,说话不能离开主题,才能实现顺利的交流。
(4)明晰准则。
商务英语不同于日常交际英语,口语要素较少。取而代之的是大量的产品数量、金额以及会面具体时间等,需要其准确表达。因此商务英语多以书面形式,并且以正式的英语语言代替日常口语,这是其明晰原则的体现。在商务英语教学中,教师应注意明晰原则的传递,在具体的商务举例中加深学生对这一原则的理。例如:L/CshallreachPartyBbeforeJuly,20,2014(信用证要于2014年7月20日前寄达乙方)。
二、商务英语的礼貌原则
商务谈判不仅要求用词达意,还要求用词委婉。人是有感情的动物,语言委婉有助于促成谈判,并实现长期合作,反之则会造成误会,影响谈判效果。礼貌原则是谈判双方不可或缺的原则之一。商务谈判注重技巧性,礼貌不仅表现在语言上,还体现在行为上。商务英语谈判要在确保自身利益的基础上多为对方考虑。语音分析学家对商务英语的礼貌原则细分为策略准则、谦虚原则、策略准则、赞同准则、同情准则等。其中,策略原则是商务英语谈判和应用的最基本原则。实际上,策略是礼貌的根本,礼貌地使用语言实际上就是一种利用策略促进商务谈判的过程。英语文化与汉语文化之间存在诸多差异,这也决定了谈判者要在交流中运用一定的策略,从尊重对方的角度使用适当的交流语言,从而促成谈判。商务信函是商务英语的重要形式,在信函中礼貌性原则同样重要。无论是对什么样的客户,礼貌永远能够使其更容易承认书信者的观点。使其认识到书写者的热情及内涵,使收信人愿意与其合作。与此同时,当双方处于平等位置,并具有一定的贸易来往时,若一方需要另一方采取某种活动时,通常不能使用生硬的祈使句,而是采用陈述句,并用委婉的语气征求对方的意见。如Iampleasedtoinformyouthatthegoodsarenowreadyforshipment.利用了祈使句表现了语言的礼貌原则。总之,在商务谈判过程中,语言表达应以对方为出发点,使用谦逊的、委婉的表达方式,具体使用中pleased、begrateful、If等均可表达征求意见或者表现出说话者的积极态度,当然,委婉的表达方式并不仅限同一种表达方式,不同的表达目的也要求语言的形式不同。如表达要求、命令,与表达责备或者要求对方负某种责任时,应采用直接的、目的性强的语言形式,促进语言交流。
三、总结
篇4
论文摘要:话轮转换是日常会话中的会话技巧和艺术。它直接关系到说话者与听话者之间能否顺利地完成一轮会话。应通过模拟语境、真实语境、自然语境,培养学生话轮转换技能,提高会话能力。
Sacks等开创的会话分析理论为研究人们日常会话规律提供了理论依据。根据Sacks提出的话轮理论概念,Edmondson又用这一术语说明了话轮转换的两层含义:一是指在会话过程中的某一时刻成为说话人的机会;二是指一个人作为讲话人时所说的话。而这两位国外语用学家都未能对话轮给出明确的定义。我国语用学家刘虹先生经过进一步研究给出的话轮定义,得到许多中外语用学家的认可和赞同。他给话轮下的定义是:话轮是指在会话过程中,说话者在任意时间内连续说出的具有和发挥了某种交际功能的一番话,其结尾以说话者和听话者的角色互换或各方的沉默等放弃话轮信号为标志。同时他又提出了衡量话轮的三个必备条件:(1)具有和发挥了某种交际功能。(2)连续说出的,中间没有沉默等放弃话轮信号。(3)结尾发生说话者和听话者的角色互换,或者虽未发生这种角色互换,但是出现了沉默等放弃话轮信号。这些语用学家提出的话轮理论对大学英语教学具有何种实际指导意义?对“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所特别强调的大学生英语听说能力培养具有何种积极的推动作用?笔者试探讨之。
一、我国大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现状
长期以来,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由于缺少目的语环境,对学生运用所学语言进行口头会话能力的培养重视不够,尤其是四、六级考试的过关率的压力,使大多高校英语教师无暇顾及学生口语能力培养,造成大批非英语专业毕业生到外资企业后不能胜任工作,从而使许多外资企业得出我国大学毕业生英语运用能力差的结论。另一方面,尽管学生都有较扎实的语音、词汇和语法知识,但同英语为本族语的人交流时难以应付自如,原因是缺乏英语会话规则的学习和会话技巧的培养,话轮转换理论告诉我们,会话的特点是话轮转换(turn-taking),会话不是对语音、词汇、短语、句子的组合和简单重复,而是受一定会话规则支配的。“娴熟的话轮替换是交际能力之一,也是一项非常复杂的技能,它要求一个人在观察话轮进行的同时,判断获取发言权的机会,而且还要考虑一旦获得发言权的机会后应该怎么说。这种技能具有很明显的社会文化特征,没有这种能力,一个外语学习者即使只有良好的词汇能力,也无法有效地用外语进行自然会话”。[1]从这种意义上讲,在我们大学英语教学中必须增加会话规则和技巧的内容。
二、英语会话中的话轮转换
(一)话轮(turn)
就像刘虹先生在上面给话轮所下的定义那样,“话轮是指会话过程中说话者在任意时间内连续说出的,具有发挥某种交流功能的一番话,其结尾以说话者或听话者的角色互换或各方的沉默等放弃话轮信号为标志”。受会话场景、意图及说话者或听话者的角色关系等因素的影响,话论有长有短。构成话轮的语言单位可以是单词、短语、句子或更大的语言单位。例1:
A:Did you like the pop music?
B:It was all right.
A:Who performed it?
B:Jackson’s
可以看出,此例中一共包括4个话轮。
(二)话轮转换
会话是说话者和听话者共同参与的合作过程,其特点是轮流发话。但在同一时间里应由一个人发话,在会话过程中说话者和听话者需要不断变换角色,轮流发话。所以,会话就是话轮的序列,这个过程叫做话轮转换(turn-taking)。
(三)相邻语对
一次会话至少包括会话双方的一轮发话,如由提问(question)—回答(answer)一前一后的一轮发话组成的相邻语对(adjacency pair)。自然会话中的常见相邻语对有:问候(greeting)—问候(greeting) ;呼唤(sum-mons)—回应(response);邀请(invitation)—接受/拒绝(acceptance/refusal);抱怨(complaint)—道歉/否认(a-pology/denial);恭维(compliment)—致谢/谦词(grati-tude/minimization);道别(farewell)等。如例2:
A:Would you like to come over for a drink tomor-row night? (邀请)
B:Yes, that would be nice.(接受)
Or B: Thanks very much. But I’m afraid I’mbooked up tomorrow night.(拒绝)。
相邻语对的正确使用常常要受到交流场合,交流目的,使用人的身份等因素的影响,有时还要受到语言文化习俗的制约。如例3:
A: That is really a beautiful hat you are wearing.
B: Thank you.(美国人)
例4:A:That is really a beautiful hat you are wear-ing.
B: Oh ,that is an old hat I have had for a longtime.(英国人)
(四)前置语列
日常会话中为了避免可能出现的某些尴尬局面,在实施某一言语行为之前,先要对实施这一行为的条件进行试探。这种为试探条件而进行的预备性对话叫前置语列(pre-sequence)。常见的有请求前置语列(pre-request sequence),邀请前置语列(pre-invitation se-quence),结束前置语列等(pre-closing sequence)。如例5:
A: Please excuse me ,but I really have to be going.(前置)
B: Yes, of course .It was nice to see you.
A: It was nice to see you ,too.And please give myregards to your wife.
B: I will .Good-bye.(后置)
A: Good-bye.
学生在使用英语交流时常忽略这种前置语列的运用,因而在请求或邀请时容易使对方感到唐突。在结束会话时也常常突然中止,不能够得体地说一些引向结束的话语,使会话在双方都愿意结束时停止。
(五)反馈项目
反馈项目(back channel item)通常是由听话者发出的,用来表明对说话者的注意、关切等。会话中如果缺少反馈项目,说话者就无法知道他要传递的信息是否已被对方接受,会话也就很难进行下去。反馈项目包括非言语性反馈项目(如手势、点头、眼神、面部表情等)和言语反馈项目等,最常用的有Yes类(含yes, yeah,yup, yep); UHM类(含uh, @,@ m, uhm, uhu,aha);OH类(含oh ,ah)。[2]
三、话轮转换机制与会话能力
(一)话轮的获得
听话人如何从当前说话人那里获得话轮呢?
首先,听话人在会话过程中要注意说话人的句法结构,以便在适当的“转换关联位置”出现时获得发话时机,在必要的情况下听话人也可以运用一定的话语打断说话人。如例6:I wonder if I might say some-thing.例7:Can I just come in here?
其次,听话人要能识别当前说话人话语中的“可能结束之处? (possible completion),如某一语义系列的完成,某一语法系列的完成,以便及时获得话轮。
另外,听话人可以通过使用语气词,声调,面部表情或手势来表示有意获得话轮。
(二)话轮的保持
当说话人要想继续保持话轮,要设法避开会话中的可能结束之处,并使用but ,and, however ,in addi-tion, on the other hand, another thing ,if, since等语用标记,同时还要尽量避免使用相邻语对的出现,以防话轮被听话者接过去。如果话语较长,说话人可以预先告诉听话人自己要讲的内容。如例8: There are fourpoints I want to say.
(三)话轮的放弃
既然会话是个合作的过程,话轮就应不断地转换。若说话者独占话轮,会话则变成了演讲,听话者必然感到厌倦,会对会话继续进行下去失去兴趣。通常说话者准备放弃话轮是通过语言手段,如and just one last point ,and that’s it ,so you…,you know…, you mean…,I sup-pose…,I don’t know…, excuse me等套语和附加疑问形式的短语?句子?句子组合等实现的。如例9:
A: You mean your daughter will come to see youthis afternoon.
B: Yep.
A: It would be fine.
放弃话轮的技巧就是如何让听话人进入到会话中来,如果使用停顿给对方获得话轮提供机会,可以通过面部表情或手势来暗示话轮已经结束,也可以放慢话语的结尾,增加音调变化来表示话轮的结束。
四、话轮转换机制对英语口语教学的启示
(一)立足课堂,在模拟的话语环境中训练话轮转换的技能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参与大量的会话实践活动,如师生对话、学生一对一练习、小组练习、角色扮演、自由发言等。通过丰富多样的形式,设计以某些具体的技能或会话策略为中心的会话项目,培养学生如何获得话轮、如何保持话轮、如何放弃话轮的技巧,使学生懂得和掌握话轮转换的规则和机制。
(二)视听结合,在真实的语境中了解话轮技巧
由于缺乏真实的语境,我们可以通过录音、录像、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使学生了解把英语作为本族语人在会话中是如何使用话轮技巧的。录像和多媒体能给学生提供最直观、最形象的示范,特别是课堂上难以讲授的话轮转换中的身势语或伴随语言的使用情况。
(三)创设情景,在自然的话语环境中使用话轮转换技巧
自然会话是一种动态的合作过程,有限的课堂训练难以奏效,学生必须将自己融入到动态的、自然的会话中去。如利用外籍教师这一优质教育资源,定期或不定期地邀请外籍教师给学生作讲座,开讨论会,举办英语角等活动,使学生在真实自然的语言环境中领悟和运用话轮转换技巧。
参考文献
篇5
一、口语交际教学的误区
1. 口语交际内容缺乏真实性和实用性。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表现总是不尽如人意,不是无话可说,就是把口语交际变成普通的看图说话,丧失了课堂的生机和灵气。还有的教师运用多媒体创设生活情境,诱发学生的口语交际,可事先没有引导学生获得真实的生活体验,学生的语言缺乏真诚,显得空洞、虚假。事实上,没有真实的说话情境,就不能诱发学生的说话欲望,没有说话意愿,口语交际就失去了基础,犹如无米之炊。可见,恰如其分地选择交际话题,是实现口语交际的前提和保证。
2. 口语交际缺乏交互性。
当前的口语交际课有很浓的说话训练课的色彩。特别是说动物的口语交际课,其操作程序基本分如下三个阶段:(1)录像导入,形象感知。(2)回忆图像,口语表达。(3)选择几种动物,创编故事。整个教学过程中的说话训练都以个体、单向交流为主,即便有一些表面看似双向的交流,如教师提问,学生回答;这人说一句,那人说一句等,由于没有建立在倾听的基础上,学生的语言都没有内在的联系,并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言语交互。没有互动和合作,口语交际就丧失了它的本质属性。
3. 口语交际缺乏参与的全体性。
几个学生撑场面、大多数学生当陪客的现象,在口语交际课中表现得最为明显。究其原因,主要有三:(1)传统教学长期偏重书面语言培养,忽视口头语言训练,有很多学生说话不规范,或根本就不会说话。(2)某些学生不愿说,或想说而不敢说。(3)教师的调控技巧不够,让部分学生牵着走,有些学生一连发言好几次,影响了其他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缺乏参与的全体性,口语交际也就失去了应有的价值追求。
二、口语交际教学如何更有效
1. 在丰富的生活中寻求交际的话题。
(1)活用教材,挖掘口语交际的潜在源。在课标教材中,每单元都设置了专门的口语交际课。《我们的画》《我该怎么办》等,富有童趣而且贴近儿童生活,是很好的交际话题。但这些都是在专门的口语交际课上进行的,每单元只须一至两课时,这样必定会使训练面有限。要解决这个矛盾,就要充分利用课文中的资源,在识字教学、阅读教学中适当渗透口语交际训练,创造性地利用教材,挖掘口语交际话题。
(2)体验生活,丰富口语交际的信息源。走进社会,拓宽口语交际的生活源。口语交际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活动,要有意识地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深入社会,与社会上各种各样的人接触、交流,丰富学生的交际语言;或适当地布置一些交际作业,让学生在社会、学校、家庭的生活实践中进行交际,切实提高交际能力。
捕捉灵光,满足学生的倾诉欲。如果说有组织、有计划的拓宽口语交际话题是进行口语交际的重要策略,那么捕捉生活中的偶发事件,进行即兴的口语交际训练更能满足学生的倾诉欲,增强交际的灵感。
2. 在交互的过程中学会沟通。
口语交际课与其说是语言与语言的交流,还不如说是心灵与心灵的沟通,是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之间在交换思想、看法、意见时进行的心与心的对话。对话过程构成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交际关系,形成双向或多向互动的交际方式。要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必须创造条件使学生由单向个体转化为不同的双向组合,并在双向互动中进行动态的口语交际训练。
口语交际教学的互动方式很多,其中较为基本的有:(1)生生互动。学生与学生之间在课堂上交换思想的过程。(2)师生互动。师生之间的互动决不是教师问、学生答的问答式互动,也不能只停留在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范围内,而应该转换角色,开展平等交流。教师应该与学生融为一体,做交际活动的组织者,让学生成为活动的真正主人。(3)群体互动。指学生间的小组合作学习或者全班式的集体讨论,甚至包括走出课堂与社会交流。这种方式,学生的参与面更广,接触的人更多,探究问题更深入,效果会更明显。(4)人景互动。指学生和环境、情境、事件等之间的互动。通过生生、师生、群体互动,拓宽了学生的交际对象,使学生学会了与不同对象的沟通,提高了交际效率。
3. 在真实的情境中激发交际的欲望,提高交际密度。
让每一位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口语交际中来,是口语交际教学的难点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安排大量时间,采取多种形式,让全班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交际中,提高学生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以及语言表达的规范性、条理性、机敏性,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语言习惯和交际态度。
(1)创设情境。和谐民主的氛围是学生大胆进行口语交流的前提。口语交际课要通过创设多种多样的口语交际情境,形成和谐民主的氛围,让学生在无拘无束中进行口语交流。在《怎样过“六一”儿童节》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先以录像的形式展现幼儿园小朋友欢度“六一”的情景,再配以轻快活泼的音乐,学生的兴致立刻高涨起来。然后让他们回忆过去,“上幼儿园时,你是怎么过儿童节的?”对于过儿童节,每个孩子都有切身体会,再加上教师创设的情境,学生的记忆顿时被激活了,话匣子也打开了。
篇6
关键词 小学语文能力 能力构成 能力培养序列
小学生在认知掌握与应用实践语文的活动中能够培养其听、说、读、写等四种基本语文能力。换言之,语文课程所特有的“口头为语、书面为文”的典型特征决定了语文实践活动的基本训练目标就是“听、说、读、写”这种四种联系紧密但是又相互的独立的基本能力。教师应根据不同年级和学段学生的能力发展情况,对学生提出要求,以培养并完善其各种能力。
一、听话能力构成及其培养
根据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精神,小学生的听话能力需要满足其在日常的口语交际过程中,文明礼貌地听人说话,并领会说话人的主要内容的要求。当然,年级的不同所要求达到的听话水平也不尽相同:对于低年级的小学生而言,要求其可以认真听某人讲话,并将其中的某件简单的事件或者某个段落的基本内容进行复述;对于中年级的小学生而言,要求其能够认真听某人讲话,并比较正确地理解其讲话的主要内容;对于高年级的小学生而言,要求其可以认真耐心地听某人讲话,不仅可以比较正确地理解其讲话的主要内容,更加能够进行比较完整的转述。
在培养小学生听话能力的过程中,可以为其安排趣味化的口语交际实践活动来带动能力的培养。有效交际是语文这门学科在日常生活实践中的重要应用之一。培养小学生的听话能力需要充分考虑该年龄段学生的心理特点、语言发展规律,说教和灌输式教育是不可取的,应该选择通过趣味化的口语交际实践活动自然地提升其听话能力,可以选择具有童趣的各种小故事或者童话等,例如讲讲《迷路的小兔》《老山羊请客》等故事,在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通过教师的合理引导和双向互动训练,提升其创新思维能力。
二、说话能力构成及其培养
说话能力受到说话者思维深度、思维广度、周密性、条理性、敏捷性以及深刻性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不仅仅体现说话者的口头表达能力,更充分体现了一个人的综合能力。培养小学生的说话能力能够很大程度上促进他们思维能力、想象能力、记忆能力、关注能力的提升。根据不同的年级,对小学生说话能力构成要求也存在差异:对于低年级的小学生而言,要求其态度大方、礼貌,学习普通话,可以讲述一段意思连贯完整的话;对于中年级的小学生而言,要求其态度大方、礼貌,在交流中坚持使用普通话,同时能够合理对待不同意见;对于高年级的小学生而言,要求其态度大方、礼貌,可以清晰复述所见所闻,同时要求其稍作准备之后可以进行语义连贯的简短发言。
通过系列化的训练设计可以为培养小学生的说话能力提供有益的帮助。这个系列化的训练应该包括以下几点:首先,学习各种相关知识,让学生明白正确说话所应该具备的要素,也可以参照相关的教学案例或者教学视频;其次,教师创造特定的情境,让学生进行口头表述能力的训练,提升学生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最后,积极调动学生的创造性,认识自己的语言风格,并进行启蒙式的培养。总之,培养小学生的说话能力需要遵循“接受模仿主动操作创造运用”这样的学习规律。
三、阅读能力构成及其培养
语文阅读能力即指读者从汉文读物中提取、加工和运用信息的心智技能。在小学阶段,也就是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或者是默读课文,能用精读、略读和浏览的阅读方法有创意地阅读,从而达到培养语感、丰富积累、深入体验、拓展思维空间、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质量的能力。
阅读策略是一种综合性的策略,而阅读理解的策略又是阅读策略的主要内容,它的核心是在于如何促进阅读中的新信息与已有知识的结合,发掘比字面意义更深的意义和结构,从而促进对课文的理解。首先,训练新旧知识相结合的技巧;其次,训练概括中心思想的方法;最后,训练学生阅读推理的技巧。
四、写作能力要求及其培养
小学阶段习作能力的总目标是:能把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写出来;做到内容具体,感情真实,有一定条理,语句通顺,书写工整,注意不写错别字,会用常用的标点符号;养成留心观察、认真思考、勤于动笔、认真修改自己作文的良好习惯。同时,在书写能力方面,需要用硬笔写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行款整齐,有一定速度,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篇7
关键词:语言活动;幼儿教学;创造性思维
现代社会是一个思想活跃、交流沟通性强的社会,要想在社会生活中真正良好有效地成长和参与,需要不断完善自身,提升思维,培养个性。幼儿园作为培育孩子成长进步的重要场所,是幼儿真正参与成长的基础和保障。语言活动就是对语言内容进行学习和了解,从而结合起来对学习内容进行的一系列活动,这是身处社会生活必不可少和最基本的应用技巧之一。语言活动是通过表达进行的交流和沟通的行为活动,在孩子自身成长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幼儿一开始的开口说话就可以作为语言学习意识的萌芽,通过对幼儿自身语言行为的锻炼和培养,让幼儿在语言活动中真正受益,实现自身思维能力的有效提高。
一、幼儿时期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幼儿自身思维的形成和提高需要一定的发展过程。通常来说,幼儿对所见信息的了解和掌握大多是通过对所见相关语言的相互表达和传达久而久之形成的。据分析显示,幼儿对信息了解和明确的过程大多在三周岁以下,对于新知识的初步了解、掌握和真正应用大约在四至六岁。语言作为学习和接触成长的重要部分,要想真正有效地培养幼儿的学习和应用能力,做到创新性能力的培养,幼儿时期的语言和应用培养和学习需真正落实到实处。
二、语言活动与幼儿创造性思维培养的联系
语言活动是通过语言和相互表达想法和意向,从而进行语言交流、沟通的重要活动之一,它所体现出来的是相互之间语言的交流和讨论、意见的交错和转换。幼儿在幼儿园的参与和学习过程中,相互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与语言交流是分不开的。语言作为自身意见表达的重要载体,在幼儿参与过程中,当幼儿想要表达自身意见而又无法阐明的状况下,幼儿会自然而然地汲取自身所想要得到的信息和内容,这一汲取学习信息和内容的过程就是幼儿自身对学习内容不断获取的过程,是幼儿自身思维活跃的过程。幼儿越想真正表达自己内在的想法,自身思维就必须不断活跃和创新,这样不断进行语言交流沟通的过程,可以让幼儿在语言活动和学习的过程中真正实现思维创造性的培养和提高,实现幼儿自身学习能力的有效提高。
三、落实幼儿创造性思维培养的有效策略
1.创建良好的、活跃的氛围,实现幼儿思维和实践的有效参与
在幼儿语言参与课堂中,教师可以不断引导幼儿参与课堂学习及交流讨论,不断营造温馨、活跃的教学课堂,让幼儿在课堂上真正愿意参与其中。保证幼儿在语言活动的基本活动中能够获取有效的学习内容,让幼儿在语言环境中保证创造性思维的有效培养和提高;保证课堂氛围的营造,让幼儿在语言环境中自主参与进而真正实现自身学习和创造性思维的有效提高,做到语言活动中对幼儿成才培养的真正有效落实。
2.正确对待幼儿语言的表达方法和形式,鼓励幼儿真正参与
许多幼儿成长历程不同,语言表达能力和形式也不尽相同,许多教师过度批评和否定幼儿自身的语言表达和说话形式,对其作出许多限制行为,这样不利于幼儿自身思维的提升和能力的提高。在语言活动中,教师应该正确对待幼儿自身语言表达的方法和形式,不断赞美和鼓励幼儿参与实践和积极表达,真正做到对幼儿自身语言和阐述技能、技巧的合理对待,保证不同思维意识和语言表达能力的真正发展;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正确对待幼儿语言活动中呈现出来的行为方式,真正保证幼儿自身个性的成长,实现幼儿自身思维能力的培养和保证语言学习和思维能力的真正培养和提高,真正做到对幼儿自身语言表达的正确对待。
幼儿时期是孩子真正实现成长发展的重要过程和阶段,需要幼儿和教学参与者真正予以重视。语言活动作为培养幼儿自身成长和进步的基础内容,内部包含的还有相关内容的有效和真正应用技巧,要想真正实现对幼儿创造性能力的有效提高和落实,需要参与学习者对学习保持积极性,需要教学参与者对教学富有真正责任感。相信在现代教育教学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下,现代幼儿以及内部学校教学内容会越来越完善,现代幼儿会更加高效地参与和实践,对教学真正做到有效落实,保证对语言、对幼儿成长教学的有效落实,实现现代教学在幼儿内部的有效践行。
参考文献:
[1]孟秀芬.幼儿创造性思维在语言活动中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2(04).
篇8
关键词:中职语文;口语交际;口语交际教学
口语交际是人们交流思想感情的工具,也是中职生应具备的基本职业素养之一。培养学生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是时代赋予中职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因此在中职语文口语交际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实际,使用有效的方法对中职生进行口语交际训练,使其掌握基本的口语交际技能,养成良好的口语交际习惯,能够准确、清晰、得体的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从而成长为“品德、技能、口才”兼备的社会发展所需的实用型人才。
一、中职语文教学中加强口语交际训练的意义
1.加强口语交际训练是中职生自身发展的迫切需要
相关研究表明,15岁是孩子语言能力发展的一个分水岭。很多孩子15岁前能说会道,15岁后变得不善言辞,语言专家称之为“15岁现象”,即在语言上的“转型期”。专家指出,如不抓紧这个时机培养引导,将可能影响孩子未来的人际关系,甚至求职就业。
中职学校生源质量相对不高,且大多来自农村,日常生活中习惯方言交流,从小学到初中都很少有机会登台亮相当众发言。由于自卑和缺少锻炼形成了在公众场合不敢发言的习惯,使得这些学生进入职中后更怕发言。口语交际与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有着很大关系,加强口语交际训练会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智力。因此从中职生的日常交流、自信的形成,智力的发展以至未来的生存与发展看,急需加强其口语交际能力的训练。
2.提高口语交际能力是适应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
当今社会已进入一个全新的网络信息社会,人际交往越加频繁,口头语言在人们交往中的“便捷”优点凸显。通讯和电子技术的发展使得用声音来传播知识与保存知识的机会越来越多,无论天上地下还是海底都可以直接通话。人类的生活与工作频率加快了,要求接受与表达的速度也相应提高,这就需借助于“口语交际”的直接性、敏捷性与灵活性。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具有一定的口语交际能力对于每个人不仅是必要的,同时也是直接影响其事业成败的重要因素。因此,越来越多的人已强烈地意识到口语交际能力的重要,并自觉地试图通过强化训练来提高自已的口语交际能力。
二、提高中职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训练方法
1.营造良好氛围,培养学生的敢说勇气
中职生知识面狭窄,缺乏自信,亦欠缺口语表达技巧,在进行口语交际训练时,教师要建立平等、互信、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保持充分的自信和自尊,在良好的氛围中进行口语交际,由“我怕说”转化为“我敢说”。比如,教师要结合其生活实际和专业特点营造良好说话氛围,活跃课堂气氛,使其克服畏惧心理,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敢说敢交际”。教师要想法设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说,特别是要多鼓励口语交际能力相对较差的学生,消除他们恐惧说话的心理障碍,敢于大胆发言。比如开学第一堂语文课,教师可引导每位同学跨上讲台做简单的自我介绍,锻炼在众人面前说话的胆量。目的不是考察说的好与不好,而是让其熟悉讲台环境,培养交际的自信心。点评时要多用积极性评价,肯定其参与意识;说的不好的,正面引导;听的同学要认真,不许讥笑;一人说完,全班用掌声鼓励。
2.创建评估体系,激发学生的想说意愿
长期以来,考核、检测学生的语文能力,大多采用笔试的方法。受此影响,语文教学中,重书面表达而轻口语表达的现象比较突出。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教师可采取新的评价机制,例如学生每次上台发言都予以评定成绩,并计入平时成绩,并将此成绩的20%计入语文总评成绩,分数低者还可以通过增加上台次数获得一个最高分。对不同的学生使用不同的评价标准。也可把一个大目标分解成若干小目标,降低训练难度,分阶段来完成。评估体系的创建,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激发后进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由“我敢说”转化为“我想说”。
3.创设交际情境,提供学生乐于说话的条件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根据中职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实际情况,在语文教学课堂设计上,活用教材,创设多种口语交际情境,培养中职生相关口语表达技巧,激发其内需力,使其对口语交际产生浓厚兴趣,才会“乐于说”。中职生都非常爱听故事,尤其是充满趣味、富有哲理的小故事。教师可选择一些生动活泼、积极向上、勤奋好学的人物的故事,讲给他们听,再要求其把故事有条有理的复述出来。可以小组或同桌为单位,模拟讨论、辩论、小记者采访、实话实说、面试、主持等多种情境,既可丰富口语交际的话题,又可使学生经常得到切实的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4.拓展观察视野,让学生有话可说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其“生活教育”理论中阐述了两大主张“社会即学校”和“教学做合一”。为此,放眼生活、放眼社会,既是口语交际的出发点,又是落脚点。教师应当引导学生观察学校、社会、家庭中发生的新事,收听收看广播电视新闻,在报刊杂志中寻找国内外奇闻逸事,并通过整理介绍给同学。如此既能提高口语交际的能力,又增长见识、升华情感。逐渐学会用自己的眼光观察生活,以自己的语言述说生活,无论说者还是听者,都能保持很高的兴致。
5.开展实践活动,创造丰富的说话交流环境
篇9
关键词: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现状;发展策略
口语交际是学生发展的基础能力。小学阶段是学生教育的关键时期,加强对小学生的口头语言交际兴趣的培养,提升用普通话表达交流的能力对学生未来的发展具有基础性意义。因此教师进行口语交际教学,应该加强理论联系实际,采取有效的教学手段和多样化的教学形式,提高教学的效果。
一、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现状
1.教学方法单一,缺乏系统的训练
培养小学生爱开口的意识和会讲话的能力要通过有引导意义、有规律的日常训练。然而目前小学阶段的口语教学组织呈现单一化。如,教师只是固定地安排某一堂课开展口语交际活动,而没有将其渗透到日常教学中,缺乏系统的指导练习。
2.口语交际教学形式化
当前不少语文交际课课堂呈现形式化,没有真正落实完成教学任务,一些教师对教学目标不清楚而且也没有精心设计教学方法。一方面一些教师在平常的教学中没有强化小学生开流的意识,只是单方面在讲授知识,忽略了语文交际的灵活性与双向交流性。另一方面教学指导具有片面性,没有顾及全体学生,对部分不爱说话、不善表达的学生没有开展个别指导,因而课堂交际活动成了表现较活跃的学生的专场。
3.口语交际教学内容不丰富
任何学科的学习都不是只局限在课本知识内,而是涵盖了多样化的外部实践活动。然而有些教师把教材内容当作唯一的口语交际教学内容,忽略了跟小学生息息相关的社会生活,没有进一步拓展其教学内容,到实际生活中去创设交际环境。缺乏丰富的语境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学生思维的拓展和表达的欲望。
4.口语交际效果不理想
学生表达不清晰,语言贫乏,这已经成了一种普遍的现象,就算是大人包括一些老师在内,说话有时也不规范。在信息时代,网络不断普及与发展,其语言的不完全规范性无疑对口语交际教学的发展构成一大挑战。
二、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发展策略
1.更新教学理念,增强口语教学实际效果
教学理念是决定教学工作开展和成效的因素之一。因此语文老师对交际这一部分要有一个清晰的教学目标认识,明确加强语言交流训练对于小学生发展的基础性意义。同时要设计合理有序的方案步骤,加强课堂上对学生语言交流方法的指导,有引导性地开展对话教学。
如开展语文第五册第八组《夸夸我的同学》时,教师首先要确定教学目标。鉴于语文新课标第三、四学段的要求,即学生不仅要学会认真倾听,用普通话交谈,说见闻、感受和想法要清晰明了,讲故事要能够完整生动,同时对于别人的讲话要能掌握主要观点并会简单转述。因此设计教学环节时,口语老师应鼓舞学生踊跃发言,找出同学身上的优点,并且把自己听闻或看到的具体事例讲述出来;同时可以让其他同学试着转述上一位同学所讲的事例情节,这样在增进情谊的过程中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述习惯。
2.开展课外实践活动,充实口语教学内容
只有课堂上的教学,对于提升小学生语文口头交流表达的能力是远远不够的,还应当借助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活动增加教学内容。所以老师应该多组织、带领学生到户外参加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并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活动,例如参观、慰问、访问、调查、郊游、联欢等,加强团体、班级、社会交流。
以第四册第五组《教你玩游戏》这个主题活动为例。老师可以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运用情境教学法在户外创设真实的游戏情境,让学生在玩游戏的实践过程中体验游戏的技巧方法和乐趣。由于该学段是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初级阶段,既要学说普通话和听人说话,简单叙述感兴趣的事情,相互交流也要友好自然。据此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地讲述游戏中有趣的环节以及自己领悟到的游戏技巧等,和同伴互相分享交流,培养小学生语言表达的兴趣。
3.利用情境带动学生参与口语交流互动
李吉林老师曾说过:“言语发源于具体情境之中。”因为只有在相应的情境里,人们才有了言语表达的动机。因此在开展口语交际训练时,教师不能只限于理论知识的讲解,更要注重设计有趣的教学情境,创设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情境中打开思维和话匣子。
如第三册《看望生病的同学》的主题活动,教师可组织学生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如“生病的同学”和“探病的同学”。通过这样的情境开展交流活动,让学生在融入情境的过程中激活想象力和记忆的话匣子进行交际交流。又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播放“六一”活动光盘,唤起学生关于六一活动的记忆,对“怎样过儿童节”的话题畅所欲言。
自由的情境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交流的热情,培养口语表达的积极性。
4.采取多样化的教学训练方法
把口语教学渗透到日常教学中,采取多元训练方式,形成有组织性的教学训练模式,开展教师引导下学生探讨交流的课堂活动。根据课标要求,五、六年级学生的口语交际水平要有所提升,听人说话既要认真耐心、尊重彼此,也要能勇于讨论、条理清晰地表达与人不同的想法,语气适当。所以进行高年级阶段的口语教学,教师要自觉摒弃“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授课方式,将学生分成讨论小组以便自由交流、探讨、解决问题。以语文第十二册《民风民俗》的口语教学作为案例,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要求小组分别收集材料,讨论不同的民族、区域的节日风俗。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每个学生因产生了参与感而有了互相交流的热情和兴致。对于这一阶段学生的更高要求是可以在不同场合做一定的发言。因此教师可以定期开展诗歌朗诵比赛、故事会大赛、导游解说比赛等小学语文兴趣活动系列,促进小学生在语言表达和与人交流能力方面的逐渐提升。
5.完善口语交际教学评核体系
如果只是从成绩测验结果的角度来考核评价小学阶段的口语交际教学成果显然是不可取的。教师要把学生的参与过程纳入评核体系,多角度、全面地评价他们的语言表达交际能力及发展情况,包括对学生参与口语交际训练的态度、兴趣、行为、结果等方面综合的考察,以获取评价的最佳结果。优化运用定性、定量等多种评核方式,通过民主科学的评价方式,总结出合理的、有利于进一步促进学生提高自身口语交际水平的评价结果,激励学生朝更好的方向发展。
交际活动是人们重要的生存方式之一,而口语交际能力能够体现一个人的综合素养和能力。由此可见提高自身语言表达能力是具有现实意义的。而在小学时期培养学生开口说话的兴趣和提高与人交流的能力具有重要的基础意义。因而在这一阶段的教学,语文教师应正视当前口语教学存在的问题,自觉改进教学设计方案,综合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指导学生培养文明得体的说话表达习惯和与人交际的能力。
篇10
论文摘要: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是中职语文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更是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作为语文教师,应把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这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在教学中,我们要重视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掌握口语交际的基本技能,养成良好的口语交际习惯,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
职校教育无疑要突出对人才的技术和技能的培养,但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也是不可忽略的。学生口语交际能力,不仅指学生应具备听和说的能力,而且要求在具体的口语交流中,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一种在人际交往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灵敏、机智的听说能力和待人处世能力。未来的社会是合作的社会,合作离不开思想、情感的交流,而口语交际是所有交流手段中最基本最常用的。所以,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是社会发展的要求,也是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
但目前中职学生中众多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相当差,表现在复述、答问、交谈或讲述中,或声音低小,吐字含混、发音不准;或结结巴巴,语无伦次;或手足无措,表情全无。有的学生甚至连汉语拼音字母都读不出来,是什么原因造成中职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如此差呢?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是教师教育理念的陈旧,教师囿于古老教学模式,重读写,轻听说;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没有给学生提供口语交际的舞台。其二,学生在中小学的汉语拼音没有学好,对普通话的声母、韵母、声调的发音方法没有掌握,方言严重,学生羞于开流。其三,中职学生大多未能走出中考失败的阴影,自卑而消沉,心情较压抑,说话交际的心理障碍较大。其四,学生的心理素质较差,缺乏良好的心理调控能力,再加上见识少,知识面窄,不少学生放眼看不清外面的世界,张口说不明自己的意思,当众说话时心慌气短,过分紧张……凡此种种,都亟待老师的引导而加以改进。
可见,加强对中职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的训练势在必行。作为语文老师,理应把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放在首位,并努力通过加强“说”的训练,带动学生“听、读、写”能力的全面提高,既增长学生适应社会的才干,又增长学生观察社会、思考问题的见识。下面我将联系自己的教学实践来谈谈如何培养中职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一、创设良好氛围,克服畏惧心理,培养“敢说敢交际”的胆量
十六、七岁的中职学生,他们本处于性格活泼,表现欲强的年龄阶段,刚升入中专,对一切都有新鲜感,为“说话交际”训练提供了有利条件。但他们又有性格脆弱的一面,对此训练,有不同程度的畏惧心理。为了消除这种不利因素,我告诉学生敢于迈上讲台,你就成功了一半;开始说的不好是很正常的,老师绝不批评;听的同学要认真,不许讥笑;一人说完,全班用掌声鼓励。这就为“说话”创造了宽松的环境,学生的心理得到了较好的调整。另外,我还制定了一些鼓励学生勇于上台的小策略,比如:课前五分钟学生自由上台演讲,上台一次,记10分,纳入平时成绩,平时成绩占期评成绩的10%。才开始只要求他们能跨上讲台把自己的意思说清楚,不考察其讲的好坏。这主要是让学生熟悉讲台环境,锻炼在众人面前说话的胆量。另外,课堂上要建立平等、信任、和谐的师生关系,保护好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为学生的口语交际训练创设良好的氛围。
为了确保训练目标的实现,我们建立了如下四个机制:
(1)示范机制:训练开始,由老师或学生示范,或放录音碟片,使学生有典范。
(2)督促机制:按座排号,轮流上台。实行打分制,每组评一个打分员,督促学生上台,提高说话质量。
(3)竞争机制:学生可打破排号顺序,抢上讲台,特别是分数低者,可以通过增加锻炼次数赶上或超过分数高者。
(4)讲评机制:学生先评,教师后评。老师总结评价重在两方面:一是对优点大力表扬,以增加学生的信心和胆量,二是对不足给予点拨,并附以技巧的指导。
二、拓宽观察视野,寻找说话题材,培养“愿说愿交际”的习惯
学生胆量有了,也有说话的氛围了,具体围绕什么主题,说什么内容呢,这就要求老师善于寻找说话题材,让学生有话可说,有话愿说,乐意培养口语交际能力。
(一) 利用教材,活用教材,训练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教师应深入挖掘教材内容,创造各种条件来安排教学。比如讲授《天山景物记》时,老师可安排学生先通读课文,然后加以想象,用自己的话语描述四幅优美画面。学完诗歌、演讲、议论文单元,老师可分别组织开展诗歌朗诵赛、演讲赛、辩论赛等活动。另外,每单元训练后都有个口语练习题,教师可适当选择作为学生口语交际训练的题材,老师也可精心设置情境来安排训练。
(二) 放眼生活、放眼社会,拓宽说话交际题材。我们让学生观察学校、社会、家庭中发生的新事,收听收看广播电视新闻,在报刊杂志中寻找国内外奇闻逸事,把这些通过整理介绍给同学。他们用自己的眼光观察生活,以自己的语言述说生活,无论说者还是听者,都能保持很高兴致。这样,就把“说话”训练和整个社会联系起来,拓宽了观察视野,使“说话”这一小课堂融入了社会这个大课堂。
此训练阶段学生的积极性空前提高。就要求来说,难度比以前增加了许多,但由于有兴趣,他们就肯多花力气,为了“说”好一次“话”,许多同学不仅对观察所得的材料进行精心整理,有的还在家里预演。上课时,学生抢着上讲台。每次五分钟训练,学生总觉得时间过的太快,纷纷要求延长时间,大有不吐不快之感。这种“说话”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已远远不是想要得一次高分的需要,而是一种想要把自己精心准备的话讲给大家听的强烈愿望。这正是我所希望看到的愿说的局面。
三、教以说话方法,授以交际技巧,培养“会说会交际”的能力
把训练和中专语文教材联系起来,分为三个阶段:记叙性说话阶段,说明性说话阶段,议论性说话阶段,不同阶段的训练我都授以不同的说话方法。比如记叙性说话阶段,根据中专一册学到的记叙性文体,我要求学生说话内容必须是记叙性的。为了便于操作,师生共同研究设置了如下训练栏目:“往事如烟”、“童年忆事”、“感人一幕”、“真实人物”、“风景独好”等。还可以结合阅读教学,对课文精彩片段进行复述、转述。由于时间的限制,不能象作文那样长篇大论,它只能是相对完整的一人一事或一景的断面或特写镜头,所以,我要求学生选取那些最精彩的方面着重介绍,以期达到说者动情、听者动容的效果。在技巧方面,师生共同制定训练目标:(1)“说话”要充分体现记叙的要素,要有清楚的说话顺序。(2)“说话”内容要集中,主题鲜明,要有发人深省、催人奋进的教育意义。(3)叙述性语言宜简练,描写性语言宜形象,议论抒情性语言应热情充沛。
在平时的说话交际中,我要求他们注意三个原则:(1)看对象说话,考虑性别、年龄、文化、心理状况等;(2)看身份说话,既要考虑听众的身份,又要弄清自己的身份,以便在话语交际中使用称谓和口语都自然得体;(3)看场合说话,“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要求说话者考虑在什么样的场合说什么样的话。
技巧上:(1)突出语言的通畅性。首先应尽量避免不必要的停顿、消灭口头语,使语言通畅利落。其次,语言运用力求简明、准确、生动、口语化。(2)突出姿态表情的自然性。站姿自然大方,双手自然下垂;面部表情的自然不呆板,眼睛广视全体而不专注一人。(3)形体语言的恰当性。可借助眼光、口型、手势等形体语言表情达意,但力求恰如其分不做作。
总之,现代社会对口语交际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学会口语交际,提高交际能力将成为每个社会人适应现代社会交际最基本的能力需求。作为培养未来社会人才基础语文素质的中职语文教学,理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老师的主导、学生的主体作用,给学生充足的时间、空间,多加锻炼,使学生掌握口语交际的基本技能,养成良好的口语交际习惯。
参考文献:
1. 程在伦《讲演与口才》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年7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