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制度范文

时间:2024-01-30 17:57:4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制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制度

篇1

关键词:三权分置 土地财产性收入 产权制度 实现路径

一、问题提出与文献回顾

三权分置的提出,对实现农民财产性收入增长带动农民收入增长具有显著作用,尤其在我国家庭经营性收入、工资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增长空间逐渐减小的情况下,财产性收入是实现农民收入增长的关键渠道,但在当前的三权分置下,基于制度因素的限制,农民土地财产性收入增长受到诸多阻碍因素,因此要打破农民土地财产性收入的困境,必须对当前土地产权制度下土地财产性收入构成进行透析,寻找增长阻碍点,构建突破困境的长效土地财产性收入增长路径。

基于农民土地财产性收入对整个国民经济的促进作用,我国学者对其增长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反思当前农民土地财产性收入增长的制约因素。当前农民土地财产性收入的增长困境主要在于结构失衡和产权桎梏,要突破此困境必须从制度供给方面进行优化调整(金丽馥,2013);二是探寻促进农民土地财产性收入增长的途径。农村土地的合法转让权和抵押权也对促进农民增收,消除城乡二元结构有着重要作用(厉以宁,2008)。

二、山东省农民财产性收入现状

1.农民人均财产性收入总量小、占比低、上升趋势不明显

山东省农民财产性收入虽然在近十年间呈现增长趋势,但仍然存在人均财产性收入总量小、占人均纯收入比重低,占比上升趋势不明显等问题。根据图1显示,2005年,山东省农民人均财产性收入为102.8元,十年间逐年增长,至2015年达到326.3元,增长2.17倍;农民人均纯收入从3930.5元增长至12930.4元,增长2.29倍。根据图2农民人均财产性收入的占比趋势来看,十年间山东省农民人均财产性收入占比处于较低水平,在2005至2010年间有上升趋势,2010达到最高比例3.41%,这种变化趋势说明人均财产性收入与人均纯收入的差距有扩大趋势。

2.城乡财产性收入差距较大

根据图3和图4的比较,2005-2013年间,城市人均财产性收入增速略高于农村,但从2013年来,城市人均财产性收入以2271.2元和2475.5元的绝对数量远高于农村地区,将差距由2013年的2.75倍扩大至7.91倍,城乡财产性收入差距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

三、构建我国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的突破路径

1.完善三权分置制度设计

三权分置的制度设计不能只从政策的实施效果出发审视农村土地产权,不能够脱离各地区农村的实际情况和忽略农民的利益。首先,在法律的制定方面,《物权法》、《农村土地承包法》、《土地管理法》都对农村土地的所有权、承包权和经营权做出了明确规定,但缺乏对三权的权能边界的明确,尤其是承包权与经营权分离后,更应该重视对经营权的管理与保障,对其主体、期限、条件、规则都应有明确法条界定。其次,在经营权方面,要加强对土地经营权流转的监管:一是市场失灵导致经营权流转价格信号失真,二是经营权流转期限过长或过多造成的土地经营效率偏低和对土地承包权的冲击。最后,要建立完善的土地经营权抵押机制,扩大农民财产性收入的渠道,这就要求对土地经营权的确权、评估、抵押程序等一系列配套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2.突出农民土地产权的主体性

农民土地财产权收入增加的基础是明确土地产权主体。由于我国的特殊国情,农村土地国有化会损害农民利益,私有化不符合根本政治体制,并且在产权理论的范畴中,土地作为一种特殊的资源,具有部分公共产权的性质,因此若土地私有产权会造成外部性,土地资源也就得不到有效的配置与利用。一方面,要把三权分置承诺的权利极大地赋予农民,使农民在市场中发挥理性人的角色,进行平等交易、自主决策;另一方面,要将土地产权明确成文,根据现行的法律法规,对土地产权中的各项权利进行落实登记,包括确定建设用地、宅基地和农用地的各项关系。

3.加强征用土地的监管与改革

基于上述对三权分置下农民增加财产性收入的困境透视,政府征用农村土地的过程,往往会造成对农民土地产权以及土地财产性收入的破坏。一是在征地的权利范围上,要求政府减小强制性与行政性征地的权力范围,减少对经营性土地征收的干预;明确公益性用地的范围,避免政府对公益性用地的自由划分与判断。二是在征地补偿标准的制定上,应当根据当地的城市房产价格和实际物价水平进行补偿,对贫困地区农民适当提高征地补偿费用,不应在整个省内采用统一标准。三是在征地方式的实践上,要引导农民参与多样化的征地补偿方式,可以采用土地入股参与经营,既有利于农业规模化经营、发展形成现代化农业,又为农民自身提供了便捷有效的就业岗位。四是在征地后续保障上,完善关于失地农民的住房、养老、医疗等方面保障措施,可以建立专项基金作为保障,由土地_发者收益为注资基础,由地方政府或集体专项管理,为失地农民提供全方位保障生活。

参考文献:

[1]梦庆荣.制约农民财产性收入增长的障碍分析[J].农业经济,2013(2):109-110.

[2]金丽馥.中国农民土地财产性收入:增长困境与对策思路[J].江海学刊,2013(06):97-101+238

[3]厉以宁.论城乡二元体制改革[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02):5-11.

篇2

>> 基于农地发展权视角的农民土地权益保障研究 “城镇化”启动尤需保护农地权益 农地权属交锋 农民维护农地权益积极性地区差异的经济分析 基于农民土地权益保护的农地制度改革思路 农地权益: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基础 农地市场完善与农民土地权益保护 论农地流转中村委会对农民土地权益保护的路径 农地抵押再探索 农地使用权抵押贷款证券化研究 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中的风险研究 农户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农地流转的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研究 土地发展权下农地权能与收益研究评述 农地抵押的法理考量 农地抵押贷款的困境 社会制度视角下农民土地权益流失问题研究 河北省农村妇女土地权益保护状况研究 我国农民土地权益损失成因及对策研究 河北省征地中农民土地权益保护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15]汪险生,郭忠兴.信息不对称、团体信用与农地抵押贷款――基于同心模式的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16(3):6171.

[16]冯华,陈仁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底线不能突破――专访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办公室主任陈锡文[EB/OL].[20131205]..

[17]林远,赵超,安娜.我国加速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探索承包权有偿退出[EB/OL].[20160608]..

[18]郭熙保,苏桂榕.我国农地流转制度的演变、存在问题与改革的新思路[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2016(1) : 7889.

[19]秦中春.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的阶段性特征考量[J].改革,2015(10):130142.

[20]李凤章.土地开发权:保护模式与权利归属[J].社会科学,2015(4):105113.

[21]孙宪忠.推进农村土地经营的“三权分置”的法律问题[EB/OL].[20151103].http:///fx/fx_cgz

s/201511/t20151103_2556435.shtml.

篇3

为有效应对解决新形势下三农问题呈现的新变化,进一步激活农村发展动能,为实施好乡村振兴战略打下坚实基础,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势在必行。

自 2013 年起,肥城市作为全国第二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试点市,全面理解、准确把握十以来关于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精神,坚持先行先试,科学规范运作。具体操作上,制定并严格按照《关于开展6+1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工作的意见》,实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农村集体土地确权颁证、农村房屋确权颁证、集体林权改革、水利产权改革6 项改革以及搭建农村产权交易融资平台1 个平台,确立了三步走

的工作方式推行试点改革。第一步,完成各项产权的确权、登记和颁证工作;第二步,搭建农村产权交易融资平台,实现农民财产权的置换、抵押和流转;第三步,规范完善体制机制,构建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农村现代产权制度。改革实践中,肥城市先后成立了改革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了市、镇产权交易中心,完成了改革机构设置;按照工作要求,制定出台了《肥城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实施方案》,明确了工作原则、主要内容、操作步骤、工作流程,完善了改革机制;完成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并配套完善了市镇村三级产权交易网络。

肥城市前期改革成效主要体现在赋予农民更多权利、激活农村发展活力、提高土地集约利用率和强化集体资产监管四个方面,为加快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创造了有利条件,有效地促进了要素流动,优化了资源配置。肥城市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做法得到了上级高度评价,对其他县市区深化改革提供了丰富的参考经验,但同时也存在不规范和效果不佳等问题,研究解决这些问题,扩大改革成效正是本文的主要写作目的。笔者通过分析问题成因,提出了 5 点建议:一是建议建立完善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制度、土地产权登记制度,并加强对农村土地产权的法律保护。二是进一步明确产权归属,保护农民合法权益。三是通过强化政府引导、加强监管服务和金融融入参与,规范改革程序,确保改革深入具体。四是严守土地红线,保护耕地质量。五是学习借鉴其他地区先进经验,创新改革模式,扩大改革成效。希望以上建议能为有关部门决策提供参考,对肥城市下一步深化改革提供一定帮助。

Abstract.

第 1 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1.3.1 主要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创新和不足.

第 2 章 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土地.

2.1.2 农村集体土地.

2.1.3 土地权利.

2.1.4 土地产权.

2.1.5 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

2.2 马克思产权理论.

2.3 西方产权理论.

2.3.1 科斯产权理论.

2.3.2 威廉姆斯产权理论.

2.3.3 德姆塞茨产权理论.

2.4 马克思产权理论与西方产权理论的比较.

第 3 章 肥城市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情况.

3.1 肥城市改革前情况.

3.1.1 权责不清晰

3.1.2 要素流动慢

3.1.3 资本融入少

3.2 肥城市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动因.

3.2.1 客观方面

3.2.2 主观方面

3.3 改革目标.

3.3.1 明晰土地产权.

3.3.2 促进农村发展.

3.3.3 维护农民利益.

3.4 肥城市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实践.

3.4.1 设置改革机构.

3.4.2 完善改革机制.

3.4.3 土地确权登记、颁证.

3.4.4 搭建土地流转交易平台.

3.5 改革效果分析.

3.5.1 赋予了农民更多权利.

3.5.2 激发了农村发展活力.

3.5.3 提高了土地集约利用率.

3.5.4 强化对集体资产监管.

第 4 章 肥城市农村土地产权改革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4.1 存在的主要问题.

4.1.1 确权登记颁证工作不够彻底.

4.1.2 部分农村经营主体发展状况不佳.

4.1.3 集体建设用地(宅基地)使用和管理存在欠缺.

4. 2 问题成因

4.2.1 相关法律规定有待完善.

4.2.2 村级认识不到位.

4.2.3 改革过多依靠国家试点支持.

4.2.4 改革配套联动机制不完善.

第 5 章 完善肥城市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对策建议

5.1 做好顶层设计,完善制度法规.

5.1.1 建立完善土地使用权流转制度.

5.1.2 完善集体土地产权登记制度.

5.1.3 强化对农村土地产权的政策法律保障.

5.2 明确产权归属,保护农民利益.

5.2.1 把握四个环节,规范改革细节.

5.2.2 强化群众监督,清晰界定产权.

5.3 依托政策激励,强化监管指导.

5.3.1 强化政府引导.

5.3.2 加强监管服务.

5.3.3 金融融入参与.

5.4 规范土地流转,保护耕地红线.

5.4.1 守住耕地红线,坚持土地流转三条底线 .

5.4.2 保护耕地质量.

5.5 借鉴先进经验,创新改革模式.

结论

篇4

关键词:农村;土地流转;实现方式

山西省盐湖区地处中心城市,现有耕地5.2万hm2,是一个亦城亦乡的传统农业区。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农村劳动力的不断转移,土地流转的形势也日益迫切。如何激活各类农业生产发展要素,引导土地有序流转,推进适度规模经营?从2013年开始,该区多措并举,积极探索农村土地流转的有效实现方式,使“沉睡”的土地资源变成了“活”资产,为农村土地流转注入了新的动能,并成为全省先进典型。

截至2017年6月底,全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面积累计达到1.2万hm2,占现有耕地面积26.9%。规范交易,顺畅流转渠道。为了确保土地流转公开、公正和规范运行。一是搭建一个平台。区政府投资500多万元,成立了农村产权流转交易服务中心,设立了区级交易服务大厅、乡级服务窗口和村级服务网点,为土地流转提供场所设施、信息、组织交易和交易鉴证等服务;二是出台一套政策。制定了农村产权交易管理办法、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奖补办法、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交易规则和交易流程等。对市场建设、交易规则、监督管理和流转奖补等都作了明确规定。如对流转农户一次性奖补每50元/667m2,流入主体在20hm2以上的,一次性奖补10000元。对双方进入平台流转的,一律提供免费服务;三是整合一个窗口。将过去分属林业、土地、水务、农业和农经等管理部门与土地流转有关的业务统一纳入交易服务大厅设立办事窗口,开展“一站式”服务;四是创建一种模式。按照“政府主导、公司管理和市场运行”的管理要求,实行“统一监督管理、统一交易规则、统一信息、统一服务标准、统一交易鉴证、统一平台建设”的运营模式,通过交易申请、权属审核、信息、意向征集、公开协商或竞标、结果公示和签订合同等程序完成流转交易活动。严格鉴证,确保流转合规。区交易服务大厅设立了产权流转交易鉴证制度,对交易的土地流转资料和合同内容进行认真审核,看是否符合交易程序,是否公开透明,是否手续齐备,合同条款内容是否齐全,是否合法、合规、合理,是否表述准确达意。凡经过审核符合条件的土地流转活动,由交易服务大厅向流转交易双方出具《农村产权交易鉴证书》,作为双方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交易的有效凭证,使承包农户安心,流转投资者放心。公正评估,实现流转公平。根据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特殊性,力求做到价值评估客观公正。一是引入社会资产评估机构。在充分发挥双方协商议定价格的同时,公开邀请社会资产评估机构参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价值评估业务,并建立评估机构库供双方选择。目前,山西美信孚资产评估事务所已率先入选开展评估业务;二是制定评估标准。根据土地经营情况设立两种价值评估模式:一种是当年有预期收益,土地承包经营权价值=土地经营权面积×预计每667m2净收益(扣除流转金)×剩余承包期或流转年限+地上附着物价值;另一种是当年没有预期收益,土地承包经营权价值=土地经营权面积×每667m2流转价格×经营权剩余期限+地上附着物价值。三是严格评估流程。按照申请委托、方案制定、现场勘查、资料收集、制作初稿、意见征求、出具结果报告、资料归档等评估流程,对土地承包经营权价值进行评估,为双方议定流转价格和担保、抵押贷款提供参考依据。安全融资,助动流转发展。全面启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工作,采取四个方面措施为土地流动注入新的动能。一是金融机构创新服务模式。

篇5

关键词:农村经济;收益分配体系;完善措施

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有着相互促进的作用,进行生产关系的调整和变革工作,能够有效的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为了促进农村经济的长促发展,逐步实现农业现代化和机械化生产,必须要不断的完善我国的农村土地收益分配体系。党和政府对于农村经济的发展也在不断的加大扶持力度,促进收入分配体系的改革和创新。我国农村土地收益分配体系之中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必须针对实际的问题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促进收益分配体系不断的完善,实现各利益分配主体之间的均衡。这样既能够保障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可以有效的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推动现代化农业的生产发展。

一、完善农村收益分配体系的重要性

(一)影响土地资源的配置方式和配置效率

土地收益分配体系是土地产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坚持现有土地制度的前提下,合理的土地收益分配促进了农村土地的合理流转,能够使土地资源的配置更加合理,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同时,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又可以促进生产关系的完善,由此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系统。若收益分配体系不能与生产力发展的现状相适应,不仅会导致农村土地利用效率的低下,还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不利于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保障各主体之间的利益均衡

在农村土地收益分配的过程中,如何实现个人与集体之间利益的均衡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合理的分配体系通过制度的变革和政府宏观调控的经济职能,能够有效的均衡各方的利益,缓解利益分配矛盾,实现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三)有利于农村土地资源的宏观利用

在国民收入分配体系中,农村土地收益分配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加强完善农村土地收入分配体系能够有效的促进农村土地资源的宏观利用。土地属于很难再生的自然资源,提高其利用效率,加强宏观利用手段对于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我国现阶段的农村土地收益分配格局中还存在着诸多的漏洞,不能适应农村经济的生产发展,因此必须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促进分配体系的健全和完善,政府必须制定战略性计划,加强对于农村土地资源的宏观利用。

(四)保障粮食安全

从宏观角度来说,完善农村收益分配体系,提高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促进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缓解农村土地闲置的问题,对耕地进行有效的保护,能够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进而提高粮食产量,保障我国粮食的安全。

二、我国农村土地收益分配体系现状

政府在农村土地收益分配中占据着主导地位,一方面政府为农业生产发展提供了基础设施,比如水利灌溉和道路交通建设,为农业生产的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同时也通过政策、财政等多方面的扶持,来不断的降低农业生产发展的负担。但是在农村土地征收的增值收益方面,却存在严重的利益失衡现象,农民无权获得此部分的利益分配,《土地管理法》制定的补偿标准过低,农民在土地征收的过程中的利益损失较大。随着经济发展程度不断加深,农村土地征收增值收益在分配体系中也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此部分的增值收益基本上由政府进行垄断,通过相关学者的调查研究发现,土地出让金中征收补偿款仅占10%,除去土地开发管理的费用,政府基本上获取了土地出让金的75%。而随着农村土地征收规模的不断扩大,这种收益分配不均衡的状况会更加严重。此外,在现阶段的农村土地收益分配体系中,政府是土地的所有者和社会管理者,政府进行土地管理的计划性还很强,在二级市场机制中存在着诸多不完善的地方,特别是在农村土地征收和使用的过程中,价格机制的缺乏现象还很严重,很难在其中发挥价格的机制作用,导致土地的价值不能真正的体现出来。农村土地收益分配体系在农村土地收益分配体系在农业经济乃至国民经济的发展过程中都占据着重要地位,在目前的分配体系中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而且随着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这些问题和矛盾也日益突出。例如,在土地进行流转之后,对农民的补偿不足,导致出现上访现象,影响当地的党群关系,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和谐。在严重的情况下甚至会出现阻碍土地流转的现象,不利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开展。在现阶段的农村土地收益分配格局之下,存在盲目开发利用土地的现象,即使在城市存量土地明显能够满足发展需求时,仍然征收大量的耕地,并将其转化成为非农用地,造成了农村土地资源的浪费。土地作为非可再生资源,它的浪费严重阻碍着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另外,关于调整农村土地收益的配套工作还不到位,农村土地收益分配系统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与社会各项活动息息相关,在目前的分配体系中,土地资源的信息系统以及失地农民生活保障机制等相关的配套工作缺失也是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

三、完善农村土地利益分配体系的措施

(一)改革农村土地产权制度

对农村土地产权制度进行改革和优化是完善我国农村土地收益分配体系的根本。大力推进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工作,明确土地的经营使用权力,政府通过建立专门的服务机构和服务体系,加快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完善,充分考虑农民的真实意愿,促进农村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土地使用效率,促进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发挥生产力对生产关系的作用,促进土地收益分配体系的不断完善,使得各个主体之间的利益能够得到均衡的分配。在农村土地征收和流转的过程中,可以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适当推行土地股份制,将农民纳入增值收益的系统中来,缓解在增值收益分配方面的失衡问题。

(二)建立相关配套措施

1.建立农村土地资源信息系统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各方面的信息系统也在不断的完善,建立农村土地资源信息系统,能够实现对土地资源的全面掌控,有利于地方政府对土地的使用和流转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尽量减少在土地资源利用过程中的盲目性。对于土地的经营者来说,土地资源信息系统的建立,使得他们能够根据土地资源的实际情况进行利用,并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估,大幅提高了农村土地的利用效率,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收益分配格局的优化。2.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政府对于农村土地的征用,使得一部分的农村耕地转换为非农业用地,这就导致了失地农民的产生,如何有效的保障这类人群的利益也是农村土地收益分配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当地政府应加强对于失业农民的技术培训,将这一部分劳动力从农业生产转移到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之中,拓宽失地农民的就业渠道,建立完善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对于保障失地农民的收益以及社会稳定发展都有着积极的作用,是一个长期有效的社会机制。

(三)规范政府土地管理行为

在土地管理的过程中,当地政府出于利益或者政绩方面的考虑,还存在着管理操作不规范的行为。政府作为农村土地收益分配中占据着主导地位,地方政府自身也需不断的加强建设,提高土地管理的能力,严格贯彻落实国家相关政策,建立相应的监察机构对政府的土地管理行为进行监督制约,必须根据当地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进行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禁止存在非法征用耕地现象的出现。其次,可在管理系统内部实行问责制度,对管理过程中出现的违法占用耕地或者损害农民利益的行为进行问责,将责任落实到个人。并根据情节的严重程度采取相应的惩罚措施,形成一套完整的管理机制,充分发挥政府在土地管理中的主导作用,使各个主体的利益得以均衡分配。

(四)完善农民利益表达机制

为了保障农民的切身利益,必须建立起完善的利益表达机制,充分了解在农村土地收益分配体系中的需求。首先应不断的加强农村文化教育工作,提高农民群众的知识素养,有利于在农村形成利益表达的价值观念和文化环境,充分发挥农民的积极主动性。其次,政府也应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建立完善的利益表达机制,给予农民群众发言和表达的权利。从农民群众自身的角度而言,可以通过建立相应的农会组织,增强农民组织化程度,这样能够充分发挥组织在利益表达中的凝聚力和号召力,使农民群众的利益得到保证。综上所述,就目前我国农村土地收益分配体系的现状来说,传统的分配体系已经不能满足农村经济生产发展的要求,因此要不断地探求相关措施,促进农村收益分配体系的完善,这需要各利益主体之间的共同努力。对于政府来说,应不断地规范土地管理行为,贯彻落实国家的土地方针政策,促进土地的合理流转,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为发展机械化、规模化的现代农业创造条件。不断拓宽失地农民的就业渠道,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促进收益分配的均衡。对于农民群众来说,应具有表达利益需求的能力,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通过多种渠道保证自身合法权益能够得到保障,促进农村土地收益分配体系的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彭海红.我国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改革与反思[J].农业经济,2012(7).

[2]刘忠,曹红冰.论我国农村土地收益制度现状与改革[J].湖南警察学院学报,2014(6).

[3]吴丽莉.村集体公有的农村土地所有权资产收益分配监督管理体系研究[J].财政监督,2011(23).

[4]任亚,任悦.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与建设研究———以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为例[J].长江丛刊,2016(11).

[5]朱艳丽.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农地非农化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问题研究[J].人口学刊,2013(6).

篇6

关键词:农地流转;休闲农业;路径选择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的推进,休闲农业产业迎来了发展良机。首先是政府层面的重视,农业供给侧改革将会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为休闲农业发展及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创造条件;其次是农地确权的逐步完成,农村土地的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有利于保护农民利益的基础上推动农地流转;最后是国内民众对休闲度假产品的需求逐步增大,同时也由传统走马观花式的观光游转向以休闲、体验、娱乐为主的休闲度假旅游。

一、理论基础

(一)制度变迁及土地产权理论

制度变迁理论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前后,把制度因素引入到对经济增长的分析之中。道格拉斯・诺思称制度之为:“是一系列被制定出来的规则、服从程序和道德、伦理的行为规范”,那么制度的变迁,是“制度的创立、变更及随时间变化而被打破的方式”。亦即一种高效率的制度替代旧制度的过程,表现为原有规则的改变及重新界定权利的初始界限。当某种现行制度造成生产的无效率或生产效率长期低于可能性边界,并导致与之相关的各利益主体实际收益低于潜在收益时,就会产生变革旧制度及重构新制度的欲望。

产权是附着于一种资产或物品中的一组权利,这种权利决定了由谁享有对资产或者物品的支配或者收益权。土地产权是一种以土地所有权为核心的产权结构,反映了客观存在的土地的经济关系。产权的核心是所有权,其涵盖了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处分权。农村土地产权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演变使得农村土地所有权的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等内在权发生分离并独立为各个特殊权益,相应也呈现独立运作的状况。

(二)土地市场理论

土地市场作为要素市场之一,其根本目的是为了有效配置土地资源。从市场经济理论上讲,似乎所有的土地在一定的价格水平上均可出售。但从现实的土地市场交易来看,土地市场供给量只是土地总量的待售部分。加之土地位置具有不可移动性及区域性,难以形成均衡的市场价格,因此各个土地市场上土地的增值或贬值相互影响较小,土地的价格只受当地土地市场供给与需求的影响。土地市场的交易行为受法律法规约束,嗬义务的履行要有法可依。在土地市场上为交易双方提供服务的经纪人,有利于促进土地信息渠道的通畅及交易价格趋于公平合理。土地市场是以土地产权流转为特征,因而土地市场的法令条例和流通程序将会影响到土地产权交易。土地管理制度的创新能激活土地作为资源和资产的双重功能,增强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提高土地生产率,释放农村经济的发展的活力。

(三)体验经济理论

美国经济学家托夫勒在20世纪70年代预言:“来自消费者的压力和希望经济继续上升的人的压力,将推动技术社会朝着未来体验生产的方向发展”,“服务业最终还是会超过制造业的,体验生产又会超过服务业”,“某些行业的革命会扩展,使得它们的独家产品不是粗制滥造的商品,甚至也不是一般性的服务,而是预先安排好了的‘体验’。体验工业可能会成为超工业化的支柱之一,甚至成为服务业之后的经济的基础”,体验经济是被称为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服务经济阶段之后的第四个经济阶段,也被认为是服务经济的延伸,如今体验经济已经融入各行各业中。所谓体验,就是企业以服务为舞台、产品为道具,融入消费者情绪上、体力上、感情上、精神上的体验,围绕消费者的需求和感受,创造出令消费者回味无穷、难以忘怀的愉悦记忆。

(四)休闲经济理论

马克思在分析剩余价值时说道:“由于生产力提高一倍,以前需要使用100资本的地方,现在只需要使用50资本。于是就有50资本和相应的必要劳动游离出来;因此必须为游离出来的资本和劳动创造一个在本质上不同的新的生产部门,这个部门会满足并引起新的需要。旧产业部门的价值由于为新产业部门创造了基金而保存了下来,而在新产业部门中资本和劳动的比例又以新的形式确立起来。”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生产效率的提升带来了民众生活水平的极大改善,加之休假制度的完善,不断推动着以闲暇娱乐为主的休闲产业的发展。休闲经济研究人的休闲消费、休闲行为、休闲心理、休闲需求,从而满足人的个性化、多元化需要,侧重从人的体验、感受、情感等获取消费需求信息。休闲的本质是追求物质与精神的和谐统一,人与自然的协调。休闲可以被用来消费、愉悦身心,参与到经济的创造中。休闲经济基于“有钱”和“有闲”的基础,休闲消费的兴起使得休闲产业不断扩大,提供了大量工作岗位,也间接促进了财富的再分配。

(五)产业融合理论

产业融合是指由于技术进步、放松管制,发生在产业边界和交叉处的融合,改变了原有产品特征和市场需求,导致产业间企业竞争合作关系发生改变,从而导致产业界限淡化甚至重新界定产业界限。表现为不同产业或同一产业内的不同行业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相互促进,最终融为一体。产业融合的内因是技术革新,研发出具有替代性、关联性的技术及工艺和产品并渗透或融入其他产业之中,改变了原有产业的生产技术路线、成本或革新了原有产业的经营模式从而导致原有产品消费特征的改变或为原有产品创造了新的市场需求。产业融合的外因是经济管制的放松,经济管制理论认为自然垄断会因其资源的错配、生产的无效率及价格扭曲导致政府的不满而放松管制。同时也因技术创新及市场需求变化推动管制的放松而创造出良好的制度环境,促进相关产业在竞争中逐渐模糊边界,走向融合。

篇7

要充分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

近日,各地有关农村土地经营权的动作频出:河北省出台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农民承包土地经营权预期收益可以作为质押向金融机构贷款;上海市将试点建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公开交易市场;河南省南庄镇对全镇流转100亩以上土地的40多位种粮大户颁发了农村土地流转经营权证,拿到权证的种粮大户们乐得合不拢嘴。

以上种种,均是在我国土地经营权流转进程逐步加快、规模逐年增大这一大趋势下的新探索。据统计,截至今年6月底,全国家庭承包经营耕地流转面积3.8亿亩,占家庭承包耕地总面积的28.8%,比2008年年底提高20个百分点。

《意见》指出:“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实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引导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明确了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的原则和方向。

有序流转土地经营权,前提是农民想流转。土地承载了农民太多的希望和辛劳,是衣食来源,也是精神寄托,是生产方式,也是生活方式。想让农民流转,就得让他们知道流转的好处在哪里。近日,四川省悦兴镇金光村八组村民周光荣主动找到村组干部,要求把自家近5亩田地流转给眉山市岷江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一算账就明白了!”周光荣边算边说:“土地流转后,每亩租金可达900元,自己也‘解放’出来给种植大户打工,每天能挣80元,遇到农忙时节,每天工资是200元。”

有序流转土地经营权,支撑是农民敢流转,条件是农民能流转。土地经营权流转的日趋规范靠的是制度创新与突破,智慧在民间,农民首创和基层实践是无穷的,转包、出租、互换、转让、入股,在规则的框架内,有新招可以大胆试。土地经营权流转的最终目标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只要土地合法流转,农民无论是承包大块土地规模化经营,还是以土地入股获取分红,又或者以土地为抵押获得创业贷款,都将为其创造利润,从而提高收入。

农民是土地经营权流转的主体,市场经济下,土地流转合不合算农民自有账可算,要不要流转要由农民自己决定,任何组织都不能越俎代庖。不能因为上面有任务,考核有指标,就搞简单粗暴的强迫命令,工作做扎实做到位了,自然水到渠成。

积极稳妥推进适度规模经营

在“中国小麦第一县”河南省滑县,站在高标准粮田示范区里,瑞阳粮食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王卫东非常感慨:“你看,整个片区田成方、路相连、渠相通,几千亩地的玉米,几天就能收割完了。”

说起合作社的优势,王卫东如数家珍:小田变大田,就可以开展机械化生产,统一农资,降低种地成本;机械化耕作每亩节本110元,化肥每吨便宜200元,订单销售,每亩增收60~100元;合作社成立当年,就为社员减少生产成本30万元,增收340万元;更重要的是,在规模经营下普及良种、打造良田、推广良法,小麦单产最高可以达到1500斤。

近年来,农村土地规模化经营呈加快之势。以“中原粮仓”河南省为例,全省经营耕地面积在50亩以上的种粮大户达到3.9万户,家庭农场1.6万家。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浪潮,正如当年小岗村的“”一般,合理的生产关系一旦适应了生产力解放发展的需求,便如同雨后春笋,蓬勃发展。

土地规模经营的顺势而为,把握“适度”是关键。既要积极鼓励,把握规模经营的大方向,又要恪守原则,防止贪多求快,拔苗助长。

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五次会议讲话中指出,发展农业规模经营要与城镇化进程和农村劳动力转移规模相适应,与农业科技进步和生产手段改进程度相适应,与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提高相适应。

在较早探索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上海松江,2007年时家庭农场规模是户均130亩,到了2013年,规模非但没有扩大,还缩减调整到113亩。原因就是必须结合农村实际情况来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既要考虑农业技术、农业效率,更要考虑社会公平。

因此,既要明确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改革方向,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又要从我国人多地少、农村情况千差万别的实际出发,循序渐进,积极稳妥地推进。要充分认识到,土地在很长时间内,还是数以亿计的农民赖以生存的基础。

让农民成为体面职业

2014年的指针滑进年度最后一月,大江南北渐次从金秋繁忙的收获中沉寂下来。中原的麦苗刚铺出绿毯,龙江的黑土就已上冻开始孕育来年的丰饶。

当安徽省太和县种粮大户徐淙祥照例天一亮就去地里转一圈,琢磨着给小麦田管补苗时,黑龙江克山县仁发现代农机合作社理事长李凤玉正在一边安排烘干玉米,一边筹划下年作物落实;当上海松江区家庭农场主沈忠良正驾驶联合收割机收获最后几十亩晚稻时,湖北孝感市春晖集团董事长谭伦蔚正在思考,如何更好地对流转土地实行网格化管理、提供社会化服务。

尽管身处不同地域,但他们履行着一项共同使命――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有一个共同身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也都同样关注到了同一件事情――近日的《意见》里,明确提出加快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并且提出了一系列具体扶持措施。这必将加快催生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新变革,再次推动农村生产力的大释放,为“谁来种粮”的命题探索切实可行的路径。

但是,大户、农场主等这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也有着共同的“成长的烦恼”:土地流转稳定性差、价格高,尽管签署流转协议,仍有可能面临毁约、纠纷等风险;抵押融资贷款难,因为经营主体有效抵押物不足,即使能贷款,高利率可能消解了微薄的种粮收益;基础设施薄弱,农田水利设施条件差,投入大,个人根本承担不起;农业保险少、自然风险大,针对农业经营主体的扶持政策还不十分完善;服务体系不健全,亟需外部支持。

刚刚的《意见》让徐淙祥、李凤玉、沈忠良、谭伦蔚们更有盼头了。意见不仅明确提出稳定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规范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还明确提出“坚持家庭经营的基础性地位,积极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并出台具体实在的扶持粮食规模化生产的措施。提出加大粮食生产支持力度,新增补贴将向粮食生产规模经营主体倾斜;允许用粮食作物、生产及配套辅助设施进行抵押融资;粮食品种保险逐步实现粮食生产规模经营主体“愿保尽保”,并适当提高对产粮大县稻谷、小麦、玉米的保费补贴比例等。这对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来说,的确是一则利好消息。

工商资本下乡不得非粮化、非农化

近年来,我国农村缺资金、缺人才、缺先进管理的问题日益显现,改变农业经营方式的需求进一步加强。目前,越来越多的工商企业进入农业,从事农业产前农资供应、产后农产品加工销售等,有的还直接租赁农户承包地进入农业生产环节。

应当说,工商企业及企业家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他们的市场意识、科技意识、经营能力、资金实力等与现代组织方式相结合,有力推动了土地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把农业的组织化、标准化水平带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特别是在资源整合、技术吸纳、市场拓展、质量控制等方面的比较优势,让现代农业活力尽显。

但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在一些地方存在着工商资本长时间大面积租地经营的现象,挤压了农民的就业空间,“非粮化”倾向加剧,甚至在一些地方出现了借土地流转之名搞非农建设的问题。因此,对于工商资本下乡问题,社会各界存在不少争论,焦点是如何看待工商资本进入农业的生产过程,大面积租赁农户的承包地,以及直接经营农业的现象。

《意见》指出,引导工商资本发展良种种苗繁育、高标准设施农业、规模化养殖等适合企业化经营的现代种养业,开发农村“四荒”资源发展多种经营。同时《意见》也明确提出,要加强对工商企业租赁农户承包地的监管和风险防范。要求各地对工商企业长时间、大面积租赁农户承包地有明确的上限控制;建立健全资格审查、项目审核和风险保障金三项制度,严格准入门槛,加强事后监管;定期对租赁土地企业的农业经营能力、流转承包地用途等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及时查处纠正违法违规行为等。

“中央态度十分明确,就是要加大粮食生产扶持力度,鼓励和支持流转土地用于粮食生产,遏制‘非粮化’,严禁‘非农化’,绝不允许借土地流转之名搞非农建设。”农业部部长韩长赋说。

社会化服务是规模经营的有力支撑

今年秋收,江苏省如东县棉场社区的玉米种植户们不再为连阴雨天担忧,收获后的玉米拉到家庭农场主吴勇兵开办的粮食烘干中心,一昼夜就能烘干。0.14元/斤的烘干费让农户感觉比请人晾晒还划得来,最重要的是该烘干中心帮他们告别了“望天收”。

近年来,随着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的发展,有越来越多像吴勇兵这样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参与到农业社会化服务中,或提供统防统治等生产,或发展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服务。与此同时,涉农部门公益不断巩固,村集体、农村金融机构等主体也在充实着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为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发展提供支撑,推动规模经营的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进程。以农机社会化服务为例,在2013年,全国农机社会化服务面积占到农机化作业总面积的2/3左右。

虽然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不断发展壮大,但仍然无法满足广大承包农户、规模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要求。一方面,农业公益队伍不稳、体制不顺,比如基层农技推广“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的状况依然存在;另一方面,农业经营组织扶持不足、市场不规范,农业社会化服务支撑力的偏弱,将直接影响到规模经营的发展质量。

篇8

(一)要围绕优化农业供给目的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在“转型换挡”的关键时期,河南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推动河南农业从生产主导向消费主导转变。在保障粮食安全、改善生态环境、增加农民收入目标的基础上,围绕需求侧品质化、多样化和精细化的要求,改变和优化现代农业的供给目的。具体来说,一是要确保国家粮食安全这一红线,二是要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大宗农产品的品质需求,三是要满足下游加工业对优质农业原料的质量要求,四是要满足国内外市场对农产品及食品的需求趋势。要通过供给侧改革,满足需求、创新需求、引领需求。

(二)要围绕调整农业产品结构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目的是围绕市场需求进行生产,优化农业资源配置,扩大农产品有效供给,增强供给结构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调整的基础是改革种植业、养殖业结构。这包括农作物和畜产品的品种结构,种植业和养殖业的产业结构,以及突出地域优势、协调平衡发展的区域结构。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调整的关键是改革农产品加工业和食品工业结构。要促进农产品初加工向精深加工及综合利用加工发展,满足市场需求;要推动加工制品和食品由中低端产品向高端产品转移,引领消费需求。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调整的重心是完善“大农业”产业结构。要形成农业“产、加、销”纵向产业链创新发展、农林牧副渔横向产业系协调发展、围绕第一产业的一二三产业环共享发展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三)要围绕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在基础生产环节,在农业生产成本攀升、城乡要素流动加快、消费结构升级、国际市场冲击等压力下,农业生产与供给面临着新的重任与挑战,由粗放型生产到集约化、精细化生产的转变急需完成,进而推动农产品竞争力的持续提升、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生态的良性循环。在加工生产环节,当前农产品加工业同样经历局部市场饱和以及结构性产能过剩,承受着价格“天花板”和成本“地板”双重挤压,要以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优化结构、提高质量效益为主线,大力推进主食加工、精深加工、综合利用。要培育一批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打造一批“全链条、全循环、高质量、高效益”的现代农业产业化集群。要引导和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实施创新驱动,提高技术水平。要实施品牌战略,提升质量标准,适应消费升级,提高消费者信任度和市场竞争力。

(四)要围绕拓展农业功能形态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以科技化、市场化、生态化为特征的现代农业正逐渐成为朝阳产业、高成长产业和具有长期稳定投资回报的产业。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要紧抓这一机遇,不断拓展农业供给侧的功能形态。一是适应城乡一体化发展要求,依托城市、服务城市、带动城乡资源双向流动,集合农业生态、生产、生活三个方面的功能于一体的都市生态农业。二是利用农村田园风光、生产生活场所、自然生态环境,了解农业耕作、体验乡村生活、享受乡土情趣,深度开发农业资源潜力,推进新农村建设、精准扶贫的乡村休闲观光农业。三是引入农耕文化创意和乡土概念设计,使农业经营场所更具探究性、体验性、参与性,满足消费者心理需求、精神需求和文化需求的文化创意农业。四是以富硒小麦、富硒玉米、富硒苹果为代表的,用新的栽培技术、生物技术、健康理念支撑的,满足人的健康要求和营养需求的营养功能农业。

(五)要围绕现代农业科技创新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科技进步。用科技来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在要求。在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要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调整农业科技投入方向和结构,提高农业科技投入的比重和强度。要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建立协同创新机制,强化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突破农业科技前沿技术、农业重大关键技术、产业融合集成技术。要构建由信息技术主导、生物技术引领的,智能化生产、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和科技服务体系,提高现代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和技术装备水平,提升现代种植业、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的生产、经营、工艺、产品的高新科技含量,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和转型升级提供强劲驱动力。

四、河南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建议与对策

伴随着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中原经济区、航空港区、郑洛新自主创新示范区、自贸区五大国家战略的深入实施和“一带一路”建设的快速推进,河南现代农业的发展拥有着丰厚的基础优势、便利的现实环境和巨大的潜力空间。河南应借此机遇,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改革促调整,以创新促发展,激发活力,厚植优势,着力提高我省农产品的质量、效益和市场竞争能力,构建结构更加合理、保障更加有力的农产品生产加工供给体系。

(一)推动农村土地经营权的市场化改革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旨在通过矫正和优化土地、劳动力、资本、科技等供给要素配置,提高供给质量,扩大有效供给。2016年国家出台《关于完善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的意见》,河南在完成全省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之后,如何进一步放活农村土地经营权,盘活农村土地资源,让农地这一沉睡的资产变成流动的资本,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然要面对的基础性任务。“三权分置”本质上是在坚持农地集体所有、农户承包托底的前提下,用经营权的可流动性来实现农村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因此,在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过程中,要在赋予农民对承包地的占有、使用、收益、流转及经营权抵押、担保权能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农村土地经营权的市场化发展。具体来说,一是要完善经营权市场化改革的制度设计。包括政府主导下不同层级的农村土地经营权交易平台,属于第三方的农村土地经营权评估机构,工商资本租赁农地准入、监管和风险防范机制,以及金融机构参与农村土地经营权市场交易的途径和方式等。二是要探索承包期内经营权高效流动的实现方式。要研究和探索承包期内农村土地经营权入股、参股到各类种养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和股份合作制企业的具体实现形式;要探索在通过土地经营权转让、出租、抵押实现现金收益外,承包期内土地经营权直接入市变现的有效路径;要探索承包期内土地经营权的跨区域租赁、抵押、交易的实现方式,不断释放农村土地资源活力。三是加快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在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的前提下,要进一步扩大农民对集体资产股份、承包地、宅基地、住房等的收益权和处置权,尽快健全农村产权制度,完善交易平台。

(二)推进现代农业从业者的职业化发展

现代农业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劳动力要素优化的重要目标。农业人力资源水平和人才队伍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传统农业的转型程度和现代农业的发展高度。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高度重视和大力实施人才强农战略,要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向涉农领域的延伸和融合,并在农业经营领域所有者、经营者和劳动者三个方面,推动现代农业从业者的专业化和职业化发展。一是以培育新型经营主体为目标继续推进职业农民(农业资源的所有者)队伍建设。破除小农意识的“身份农民”对农业发展的制约,破解当前农民的“老龄化”“兼职化”“副业化”难题,为现代农业发展培育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现代观念,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爱农、懂农、务农的基础性、专业化生产经营队伍。二是以培育现代农业企业管理人才为目标大力推进农业职业经理人(农业资源的管理者)队伍建设。在农业经营领域,推进农业资源拥有者或投资人的所有权与企业具体运作的经营权相分离的现代企业经营形式和管理制度,通过农业企业职业经理人的人才培育和市场培育,为涉农企业和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具备现展理念、精通管理、善于经营的高级管理人才和高级经营人才,破除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转型升级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及种粮大户做大做强的管理瓶颈与人才瓶颈。三是以培育农业“大工匠”为目标,大力推进培育职业涉农“工匠”(农业资源的劳动者)队伍建设。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制造业强国,需要倡导、发扬、践行“工匠精神”。要通过农业供给侧改革提高农业效益,提升农产品竞争力,同样需要诚实守诺、精益求精、追求极致的“工匠精神”。要在农业生产经营领域,重塑崇尚科学、崇尚技术、崇尚劳动的价值体系,再造尊重技术、尊重产品、专注执着的职业文化,构建倡导“工匠精神”、尊崇工匠地位、落实工匠待遇的保障制度,培育一支高度职业化的农业“大工匠”队伍,激发广大生产一线劳动者的不竭潜能、创新意识、执着精神,创建农业优质品牌、生产优质产品。由以上三个方面,逐步构建成为以职业农民队伍为基础、以职业经理人队伍为引领、以职业涉农“工匠”队伍为支撑的多层次、系统化的农业人力资源架构,激活农业供给侧人的要素,为现代农业的当下和未来提供高水平的人力支撑和人才支持。

(三)加强农产品供给结构的多元化调整

一是以品种优质化为核心优化种植业结构。种植业处于农业产业链的最前端,是下游产业链和市场延伸开发的主要依托,要着力解决“多而不优”的问题。要根据现代化产业发展的多种需求,推动小麦、玉米、水稻、花生等主要农作物品种由高产型向高产优质和资源高效利用并重型转变,要着力抓好富硒、强筋、弱筋优质小麦和饲用玉米、青贮玉米、优质花生的种植推广。同时要推动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实施专种、专收、专储、专用的分类收储制度,实现优质化发展、差异化竞争,提高农产品竞争力和农业效益。二是以供给精准化为目标优化畜牧业结构。要根据市场需求及其变化趋势,调优、调高、调精畜禽品种结构与养殖结构和畜牧业区域结构与产业结构,发展规模化、标准化、生态化养殖,强化质量提升、品牌创建,形成优势产区和区域特色,提高畜牧业满足丰富、安全、优质、营养等消费需求的供应精准性和稳定性。三是以引领市场需求为导向优化加工业结构。农产品加工业和食品制造业相对种养业更具备市场灵活性,在供给侧改革中,其引领和创造消费热点与需求增长点的能力及作用应得到充分发挥,要逐步淘汰无效供给、低端供给和落后产能,改造传统产品,研发新型产品,摆脱当前同质性、低层次的产品竞争局面,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差异化、个性化需求。四是以“四优四化”为核心优化“大农业”系统结构。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性地位和“大农业”生产不同领域的相互交叉融合,决定了农业供给结构的调整有牵一发而动全身之势,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从“大农业”视角,注重农业系统结构的整体性优化和调整。要因地制宜、因品施策,发展优质小麦、优质花生、优质饲草、优质果蔬;要以“大农业、全链条”发展理念,推进生产布局区域化、经营规模化、生产标准化、发展产业化;要以“四优四化”为核心,统筹全省粮、畜、果、蔬等粮经饲产业布局和种植、畜牧、加工、食品等“大农业”发展布局,注重整体性、增强系统性、优化协同性,提高改革效率。

(四)深化农产品质量的标准化建设

农业标准化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基石,是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能力的重要保证,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方面。河南是农业大省、畜牧大省和农产品加工大省,深化农产品质量的标准化建设任务繁重且急切。一是要建立高水平的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要针对标准空白与欠缺的农产品种类制定相应的质量标准,终止无标准生产、无标准流通现象;要对已有的标准进行分类、细化与修改,注重与国际接轨,并明确接纳和采用先进标准的时间和梯度层次;要更加注重完善农产品质量标准配套的产地环境标准、种源标准、监管检测标准;要不断完善以国家标准为主体,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相互协调配套的质量标准体系建设,打破贸易技术壁垒,以高质量的农产品适应和满足省内外、国内外市场需求。二是建立强有力的农产品质量监管体系。要不断健全农产品检测体系,形成先进、普惠、适用的质量检验检测机制;要不断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形成从田间到餐桌有效的安全信息掌控机制;要进一步完善农产品质量监管体系,形成从农业生产的投入品、产出品、生产环境到加工、流通、销售的严密链条及全程监管机制;要创新互联网条件下的农产品流通、销售环节的质量监管办法,形成强力的农产品网络流通、销售监管机制;要进一步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队伍建设,形成高效的查处和惩罚机制。通过高水平的标准体系和严密的监管体系,推动农产品质量的标准化建设,给农产品质量安全贴上“护身符”。

(五)促进农产品加工的精深化转型

农产品加工业是河南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支柱产业,是保障民众安全营养健康的民生产业,更是促进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中枢环节。促进农产品加工业的精深化转型,是河南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头戏。一要推动加工主体的企业化发展。用现代企业的组织理念和市场理念、现代企业的产权制度和管理制度、现代企业的融资模式和营销模式,改造农产品加工主体传统的作坊式、家族式生产经营方式。二是推动加工产业的需求创新。在农业供给侧改革过程中,要破除习惯性的生产主导型管理思路,力避低端供给和无效供给。农产品加工业和食品制造业既要调整好“包子”的存量,又要引导好“蛋糕”的增量;要适应人们更健康、更营养的新型消费需求,通过创新为消费者提供多样化的供给服务;要逐步引领潜在需求,提升供给创新能力、消费引导能力,创造新的消费源和新的消费者。三是推动加工产品的精品化升级。农产品加工业和食品制造业要加大技术改造力度,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促进产品创新和品牌建设,根据需求进行创新,实施精深加工和精品制造,创造优质的中高端供给产品。四是提升农产品加工的国际化水平。要充分利用河南优厚的对外贸易政策,进一步落实促进食品农产品出口行动计划;要以农产品外贸倒逼农产品加工、出口关键技术的研究;要加快优质特色农产品出口生产加工基地建设和农产品对外出口项目建设,不断提升我省农产品的国际化水平和对外出口能力。

(六)强化农业生产经营的科技化支撑

一是注重农业高新科技的研发、转化与应用。要加强农业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在现代农业领域的研发和应用,尤其是要强化优质育种、新型肥药、技术集成、智慧农业、绿色增产、生态保护等方面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完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真正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各级政府要采取措施引导和转变科技成果转化的需求动因,拓宽科技成果转化的资金投入渠道,鼓励和扶持科研单位、涉农企业进行原始创新,加快成果转化的中介机构和技术市场建设,积极构建适合现代农业生产的现代化农业科技推广和应用体系。二是提升农业耕作、田间管理的科技化水平。要进一步加强保护性耕作技术、水稻直播栽培技术、旱作栽培技术、新型机械化耕作技术、生态种养技术的创新研究。要强化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经营管理中的推广和应用,不断提高河南农业生产、管理的精细化、科技化水平。三是提升农业机械化装备水平。要以先进农机的研制和推广带动河南现代农业生产模式的改进与升级。要加快完善农业耕作、种植、收获、管理各环节的优质优价现代农机的研发,推进原粮收获烘干一体农机、原粮保质保优储藏装备、大功率综合型农机的推广和使用,全面提高河南农业生产效率。要紧密结合现代农业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发展趋势,在农机的控制智能化、操作自动化、驾驶舒适化等方面,进一步提高机械装备水平。四是创新生态农业高新科技。要围绕农业生态建设、循环农业发展、生态系统恢复、农业污染控制等不同方面,推动农业生态系统环境治理与功能提升的理论与技术研究。要加快农业环境污染物检测与修复高新技术、农田减排技术、畜禽排泄物肥料化及沼气化新型技术的研究,推进新型环保高效缓控释肥、生物肥、环保型农药、生物防控等产品的研发和应用,突破一批关键技术,建立满足农业生态建设需要的技术体系。

(七)注重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化建设

一是继续加强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要继续推进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深入实施高标准粮田“百千万”工程建设,不断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和农田林网建设,完善配套工程和配套设备,健全设施管理和养护制度,持续探索粮食稳定增长与生态相协调的有效途径或模式。二是系统开展农业生态修复工程。要摸清农业生态环境污染情况,尽快制订全省生态修复专项方案。进一步发挥环境污染治理与生态修复科研单位和生态修复类企业作用,分区域分阶段开展农业生态修复项目工程,扎实推进山、水、林、田、湖的生态修复与保护工作。三是健全农业生态化发展补偿与评价机制。要明确补偿依据、优化补偿标准、扩大补偿范围、创新补偿方式,不断完善水环境、大气环境、土壤环境生态补偿办法,尽快健全耕地、山地、林地等生态补偿机制。同时,要将农业污染治理和生态建设纳入地方发展责任目标及考核指标,建立严格的农业生态建设责任制,健全农业生态建设评价机制,强力推进农业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现代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

(八)强化现代农业新业态的多样化拓展

一是创新农业功能业态。传统农业功能单一,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农业在生态、旅游、景观、文化、健康、科普等方面的功能日益凸显。在农业供给侧改革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农业资源优势,大力推进都市生态农业、乡村休闲观光农业、文化创意农业、营养健康农业、养生养老农业等形态的发展,满足人们对农业的多功能需求,发掘并形成新的农业增长点。二是创新三产融合业态。随着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壮大、相对成熟,农业蕴含的巨大潜在价值正受到二三产业的青睐。二三产业的发展模式也为农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一二三产业由原来的以农业为基础的平行发展进入反哺农业、融合发展的新阶段。要扎实做好新蔡、固始、新野、温县、商城、汝州、浚县7个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百县千乡万村”试点工作,积累试点经验,争取进一步扩大试点范围。要支持工商资本和社会资金进入农业领域,进而带动企业化管理思维、工业化发展方式和城市服务业经营模式进入农业领域,延伸产业链条,促进产业融合,提升农业的规模化、集约化水平,推动农业转型升级。三是创新农产品物流业态。互联网与农业产、供、销的全面融合,直接连通供给与需求两侧,推动着农产品物流业商业模式重构、业务流程再造与技术水平提升。要积极打造全省统一的农业电商大平台,充分发挥农业大数据作用,推动河南现代农业信息化建设。要大力完善冷链物流运输和加工配送中心建设,发展专业化的农产品仓储和物流,健全农产品信息集成、电子结算等配套设施,实现农产品市场信息的高效畅通和农产品流通服务的精准对接。四是提升集群培育工程。现代农业产业化集群培育要注重由单个龙头企业带动向龙头企业集群带动转变,进一步拉长产业链条,实现种养、加工、运输、仓储、销售等诸多环节一站式服务,使产前、产中、产后融为一体,形成上下游协作紧密、产业链相对完整、科技平台和优质品牌支撑、辐射带动能力较强、综合效益达到一定规模的经营群体。

(九)完善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制度化保障

一是强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法规保障。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既包含着现代农业的实践创新,也包含着制度创新。要强化农业供给侧相关方面的地方立法工作,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及时出台地方法规及相关政策,把党的改革部署、河南的改革举措和全省的改革成果上升为法律规范,通过制度建设和法治保障,破除影响供给侧改革的体制性瓶颈和政策。二是健全农村土地经营制度。要创新农村土地经营权的租赁、承包、入股、入市等多种土地流转的实现方式,构建土地经营权交易制度,推动农村土地经营权的规范、高效、自由流转,为农业集约化、规模化、组织化发展创造条件。三是健全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机制。农民专业合作社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生力军,要立足河南实际,借鉴发达国家农民合作社发展经验,创新合作社建立模式和发展模式,完善合作社与农户、企业的利益联结机制,不断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水平和主体地位。四是健全农村金融服务制度。要鼓励金融机构加大涉农贷款投放力度,切实扭转农村资金大量外流的局面。要稳妥推进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抵押贷款和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信用贷款试点工作。要创新农业担保形式,提升农业担保能力。要引导金融机构改善和创新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支持工商资本进入农村金融领域,丰富农村金融服务主体,规范发展新型农村合作金融,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金融服务格局,激活农村金融市场。五是健全农业保险制度。要积极开发适应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需求的保险品种,支持发展特色优势农产品保险、林业保险、设施农业保险,完善农业保险大灾风险分散机制,努力减少农业生产经营的自然与市场风险。六是健全农产品质量监管制度。要整合现有多方监管力量为统一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队伍,形成严密、强力、高效的农产品质量监管体系。七是健全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收储制度。要坚持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与政府补贴脱钩,形成市场定价、价补分离机制,加大市场调节空间。要加快完善农产品生产者补贴制度,按照分种分类施策方式,逐步完善农产品市场调控制度。要坚持粮食临储政策,同时加强收储主体的多元化与市场化发展,实现大宗农产品的专种专用、专收专储。八是健全农业创新发展制度。改革就要创新。要突破传统发展的思维定式和路径依赖,必须通过创新来引领。要形成促进产业创新和企业创新的制度环境和体制保障,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通过技术创新、产品创新、业态创新、营销创新、管理创新等,加速农业生产经营转型升级。

(十)积极争取河南作为全国农业供给侧改革示范区

篇9

关键词 现代农业服务体系;现状;问题;工作措施;山东汶上

中图分类号 F3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05-0253-02

1 建设现状

汶上县是农业大县,全县总耕地面积6.26万hm2,常年粮食播种面积10.67万hm2,粮食总产连续2年突破100万t大关,实现“十三连增”。县内物产丰富,水利设施完善,农机装备齐全,是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省平安农机示范县。近年来,汶上县围绕现代农业的科技化、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和信息化“五化”建设,坚持公益与经营相结合、专业与综合服务相结合,着力构建科技推广服务、改革创新服务、质量安全服务三大服务体系,有力地推动了现代农业快速发展。

1.1 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引领现代农业发展

1.1.1 健全农技推广网络。狠抓县、乡、村三级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形成了以县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为龙头,乡镇农业办公室为骨干,村科技推广员、科技示范户为基础的公共农技推广网络。积极对上争取并实施农技推广补助项目,稳定人员队伍,健全服务网络,增强服务能力。目前,全县有县级农技推广机构13个、乡镇级28个,共有农技人员540人,其中正高职称2人、副高职称25人、中级职称238人,有村科技推广员530人、科技示范户620人[1-2]。

1.1.2 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围绕农业新技术、新品种的研发、引进与推广,建有综合实验室1处,设立科技示范基地和示范园区4个,建设良种繁育基地4万hm2,逐步增强了农技人员的科技创新能力。围绕农机农艺融合、良种良法配套,整合现代农业技术,创新探索出汶上县绿色高产创建技术模式。启动实施3.33万hm2粮食绿色高产创建示范方建设,集成推广小麦深耕深松、宽幅精播、“一喷三防”等10项技术和玉米“一增四改”“一防双减”等8项技术,开展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全程机械化技术、高产高效栽培技术、高产优质多抗品种引进筛选、节水节肥新技术、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6项攻关,实现了粮食产量、质量同步提升[3-4]。

1.1.3 完善智能信息建设。强化农业物联网建设,已建设测土配方施肥查询系统、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系统,安装智能太阳能杀虫灯300余盏。2016年在绿色高产高效示范方建设农业四情监测点4处,在县棉花原种繁育场农技推广服务中心建设智能控制系统。强化灾害预警,建设病虫害观测场1处、观测点15处,设置土壤墒情监测点500处,年病虫害防控信息18期、土壤墒情信息20期。积极提高“12316”农业服务热线、农事气象信息平台、农业信息网的运行质量和效率,及时将农事信息、灾害预警信息、“三农”政策和实用技术宣传到千家万户。

1.2 改革创新服务体系驱动现代农业发展

1.2.1 鼓励引导农村土地流转。全面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及时将土地承包合同和经营权证书发放到村到户。推动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鼓励引导农民以转包、互换、出租、入股、托管等形式流转土地。建立农村土地流转“有形市场”,完善县乡土地流转服务平台,设立村土地流转服务站,及时收集、登记、土地流转信息。规范土地流转秩序,制定出台规范的土地流转程序,全面推行“一栏、三簿、六制度”,统一农村土地流转合同文本格式,对土地流转合同内容进行规范。建立矛盾纠纷调解仲裁机制,设立县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仲裁庭和14处乡镇调解庭,及时调处土地流转纠纷,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目前,全县土地流转面积2.30万hm2,占耕地面积的36.74%。

1.2.2 培育新型农业经营服务主体。着力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积极培育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扶持壮大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开展产前、产中、产后全产业链社会化服务,有效解决“谁来种地”的问题。截至目前,全县种植规模达3.33 hm2以上的种粮大户564家,家庭农场238个,农民专业合作1 035家。其中,国家级示范农民专业合作社1家、省级3家、市级12家,市级示范家庭农场15家,植保专业化服务组织22家,农机专业化服务组织25家。

1.2.3 扶持壮大农业特色产业。围绕“一区三片多园”整体规划,深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积极发展地方特色农产品,常年收获高价值经济作物1.67万hm2,食用菌35万m2,核桃、白莲藕、大荸荠、牛蒡等享誉省内外。积极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拓宽农业龙头企业销售渠道,全县规模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90个,其中市级重点龙头企业达到27家,金秋食品、现代牧场、欧亚木业已达到省级标准。休闲农业、会员制农业开始兴起,发展农家乐7家,休闲农庄4家,休闲农业园区7家,民俗村2个,同时苑庄镇前小秦村、白石镇相继获评省级“一村一品”特色村、“一乡一品”示范乡镇。

1.2.4 加强农产品流通。完善r产品市场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整合信息资源,创新服务模式,健全农业信息收集和制度,及时将农产品市场价格等信息传送到农民群众中。鼓励农业龙头企业“走出去”,引导企业积极参加博览会、展销会、招商会等活动,对农业品牌产品进行整合宣传。

1.3 质量安全服务体系保障现代农业发展

1.3.1 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以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示范县建设为依托,狠抓初级农产品生产、收购、储存、运输环节的全程监管,从源头严把农产品质量关。落实属地管理责任、部门监管责任、生产主体责任,统筹发挥县级监管中心、乡镇监管站、村级监管员的作用,构建覆盖县、乡、村的立体监管网络体系,从而确保工作中不漏死角、不留空白。健全检验检测体系,加大检验检测力度,依法推进农产品基地准出和市场准入检测,2016年已检测样品86个,合格率在98%以上。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建立追溯点26处,实现了生产记录可存储、产品流向可追踪、储运信息可查询。

1.3.2 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针对农业发展情况和生产实际,积极制定、修订和完善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截至目前,已出台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3个。鼓励、引导生产企业和基地积极开展“三品一标”认证,同时帮助其做好材料的审核把关和组织申报工作。全县“三品一标”认证总数达到150个,其中汶上芦花鸡、牛蒡为中国地理标志产品,绿色食品认证10个,有机食品认证11个,无公害农产品认证127个。当前,绿科西瓜、丰泽农业的绿色食品认证正在积极申报中。

1.3.3 全面净化农业投入品市场。强化农业执法队伍建设,加大执法力度,在春耕备播、“三夏”生产、“三秋”生产等关键时节对农资生产经营企业开展拉网式排查,重点查处假冒伪劣农资和违规添加禁限用、高剧毒农药的行为。2015年全年查处农资违法案件48件,结案48件,查获各类不合格农资123 t。完善农资配送网络,建设县级配送中心1处,建设乡镇配送点14处。严格实行农药经营备案制度,备案率达到100%;实行高毒农药定点经营和实名制购买,7月起县域内全面禁售高毒农药,从源头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2 存在的问题

2.1 投入严重不足

汶上县粮食连续高产,资源大量消耗,农业发展面临生态环境束缚和资源环境压力。但财政投入力度与发达农业县市区建设水平相比、与发展现代农业的一系列新的要求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尤其在农业物联网建设、社会化统防统治作业、新型农机具推广、耕地质量提升等方面都亟须增加投入。县乡基层农业专业技术人员普遍短缺,30岁以下农技人员仅占10.8%,存在知识断层、缺少新生力量等现象,农技推广队伍的素质和知识更新能力不高,服务水平难以满足现代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

2.2 农业规模效益不明显

种植模式仍以一家一户为主,传统农业经营模式占主体地位。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转移,务农劳动力素质结构性下降,“谁来种地”“如何种地”的问题开始凸显;同时,近年来天气复杂多变,冻害、大风、干旱等自然灾害和农作物病虫草害频繁发生,给农业生产造成较大威胁;化肥、种子、农药等农资投入成本逐年上涨,农业生产成本不断升高;受多种因素影响,粮食等农作物价格波动频繁,农业比较效益低、规模效益不足,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受挫。

2.3 农业产业化水平低

农业优势产业不突出,支柱产业不强,加工转化能力较弱,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不够,对农民增收的拉动作用不明显。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经营规模偏小,生产基地分散,规模效应、示范带动作用不强,规范化建设还有较大差距,经营体制机制还不能很好地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农业产业化经营内容单一,产业链条较短,基本停留在农资供应、生产管理、产品销售等环节上,主要经营模式是生产、销售初级农产品,在产品加工、仓储、运输、品牌创建、营销网点等环节上还比较欠缺,从事系列产品和高附加值的精深加工产品经营的少之又少。

3 下一步工作措施

3.1 强化农技推广体系建设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打牢农业发展基础,落实农机农艺融合、良种良法配套,集成推广高产高效、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技术模式,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对绿色高产创建示范方进行技术跟踪服务,争取实现粮食生产“十四连增”。加大农业专业技术人员招聘、培养力度,确保农技人员引得来、留得住、干成事,解决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构建新型农技推广体系,不断提高推广人员技术素质和区域科技水平,提高专业技术人员服务能力,增强服务效能。

3.2 发挥农业规模效益

逐步健全农产品市场体系,强化宏观调控和政策支持,积极争取各项与农民切身利益相关的各项补贴政策,全力保护农民利益,维护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逐步扩大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覆盖面和投保率,帮助农民减轻灾害损失,解决农民种地的后顾之忧。加强土地流转监管,提升土地流转质量,鼓励土地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形成土地、劳动力、农业技术、农机设备、经营管理的组合优势,实现农业生产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发挥规模经济效益。

3.3 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

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大力发展社会化服务组织,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新型农业服务主体成为建设现代农业的骨干力量,对规模大、服务能力强的主体进行重点扶持,引导具有一定区域规模、产业基础较好、市场前景广的特色农产品产业走集约化生产、区域化布局和产业化经营的发展路子,发挥其在发展特色产业、推进规模化经营方面的积极作用。范农产品生产基地管理,增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大力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实施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坚持招大引强与自我发展相结合,培根基、壮龙头,增强农业龙头企业辐射带动能力,提升农产品精深加工水平,提高产品档次和附加值。

4 参考文献

[1] 熊鹰.成都推进现代农业服务体系建设的研究[J].农业经济,2009(9):37-39.

[2] 杜保德,王力红.促进三大转变 构建现代农业服务体系:以北京农业职业学院社会服务工作创新实践为例[J].农业工程,2012(9):66-69.

篇10

一、共享经济的概念及特点

2016年中央首次在:十三五规划中首次提出了“共享经济”这一概念。共享经济是传统商业模式向新型企业金融模式的转变,其实质是企业基于互联网平台的融资行为,将闲散资金集中利用的资源优化配置过程。共享经济与融资存在一定区别,融资的资金融出方以获取资金收益为目的将资金出借,并存在与收益相当的风险,例如购买股票、基金、债券等;而共享经济给予资金出借方的不是资本收益,而是消费需求,以共享单车为例,出行需求方将资金以押金的形式“出借”给企业,低于市场价的出行成本则作为出借资金的回报。

共享经济是以消费者需求为主导的商业模式。这里的消费者需求是指深入消费者衣食住行的主导性需求,消费者具有绝对的主动权,由于交易高度透明,商家无需过多营销。正因为消费者在共享商品时具有高度选择权,共享商品市场才更加简单,确定、稳定。

共享经济实质上是一种使用而不占有的循环经济,即传统的理性人经济转变为分享、担当、透明的良性循环经济。消费者用低于市场的价格购买商品的使用权,而非所有权,商品的使用权没有排他性是循环经济的重要成因之一。在循环过程中商品的供给者集合了闲置资金获取额外收益,该收益也是降低消费者购买成本的主要原因。

共享经济推动了经济与就业的发展。2015年共享经济领域市场规模达到19560亿元,参与服务者直接员工500万人,间接服务人员达到4600万人。目前较为成功的共享经济案例主要包括百度知道、知乎等知识共享;网易公开课、极客学院等技能共享;P2P网贷、京东众筹等金融共享;滴滴出行、摩拜单车等出行工具共享。

二、共享经济与现代农业的关系

当前农业产业正积极响应着国家提倡的供给侧改革,基于互联网+的农业生产模式是农业供给侧改革、农业经济共享、农业发展现代化的有力手段。电商的兴起为农业产业经营的上下游共享提供庞大平台基础,降低了信息不对称,提高了交易透明度。

共享经济对现代农业发展来说是一把双刃剑,如农业生产能够形成良性的循环经济,有利于解决产前资金技术问题、产中土地流转问题、产后侧供给问题等,对进一步形成土地规模化流转、农产品产销渠道多元化、农业金融等现代农业发展模式提供了高效透明的经济环境。但共享经济又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现代农业发展。由于农业本身弱质性和农民个体差别,高度透明的共享使得原本存在的地域差别完全暴露,加深竞争程度的同时可能会导致优劣极端化,从而阻碍了现代农业的整体发展进程。

三、共享经济在现代农业中的应用

1.设施共享

设施共享主要指的是农业生产过程中机械设备的共享,由于农业机械设备不同于其他产业设施,使用频率具有集中性的特点,一年中有许多时间农机设备处于闲置状态,又由于农机设备对于农户需要大量资本投入,我国许多小型农户仍处于手工作业的生产阶段,这无疑阻碍了机械化和规模化的现代农业发展。为了适应农业规模化生产和土地规模化流转,我国农村越来越多的农民自发组成合作社,初步达成了农机共享的生产模式,但该共享是限于合作社成员之间的局部共享。目前国内已经出现了与打车软件原理类似的为农机需求供给双方匹配的第三方服务平台,但由于供给方分布不均匀,三方平台服务范围也受到了限制。由于农业产业的弱智性,农业设施可以效仿城市单车的经济共享方案,村政府可以先投资建设农机服务供应站,再以收取合理租金的形式免费为农户提供农业设施的使用权,从而为现代农业发展奠定设施基础。

2.劳动力共享

我国农村劳动力尤其是青年劳动力不足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我??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所取得收入远远高于务农取收益,许多信用社纷纷出现了有地无人耕的现象,这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农业规模化经营和现代化发展。从共享经济的角度,可为农民工制定一个劳务平台,基于信用社发出的劳动力需求,鼓励农民工在闲暇时间反乡务农,所反之乡不一定是农民工自己的家乡,但必然是所在城镇附近有劳动力需求的乡村。

3.物流共享

农业物流共享是基于订单农业的发展而形成的。无论是种子肥料等生产原料还是农业畜牧业产成品,可在多个村设立一个共享物流的中转站,根据物流中转站辐射的多个村的多个订单进行混合集中配送,通过发挥中转站的地理优势,来减少单一且长距离的运输成本。

4.技术共享

技术共享包括农业技术共享和农业知识共享,由于农民的生产技术水平和文化知识程度参差不齐,大部分技术掌握在少数人手中,多数农民需要专业的种植指导与农技服务,因此可利用这样的水平差和人数差,形成多数需要指导的农民筹集资金“聘请”少数有经验的技术人员来给予知识共享的模式,该资金分摊到每个农户的资金远远低于获取技术支持的市场价格。搭建农技知识共享平台,不仅可以改善个体农户之间的技术水平差别,还可以缓解城乡之间技术需求和供给不对称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