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方法教案设计范文

时间:2024-01-30 17:57:3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教学方法教案设计,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教学方法教案设计

篇1

本文根据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结合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初次专业课方案设计的引导方法进行的探索和思考。针对景观设计的发展现状以及艺术生的学习特点,提出基于景观设计专业初次方案设计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

景观设计;方案设计;初次引导;教学方法

景观规划概念产生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景观建筑学领域现代景观建筑学之父FrederickLawOlmsted基于纽约城中心公园的设计,于1858年首先提出“景观建筑师”一词。 景观设计主要服务于城市景观设计、居住区景观设计、城市公园规划与设计、滨水绿地规划设计、旅游度假与风景区规划设计等。在我国景观设计从传统走向现代的过程中,西方有很多经验值得我们思考。西方现代景观的产生和发展,有深刻的社会经济原因,涉及绘画、雕塑、建筑等其他艺术领域,范围也相当广泛。景观设计专业也是近年来越来越热门的专业之一,对于国内的学生来讲还是一门新兴的学科。艺术类院校的招生在学生入学前通过高考专业测试,包括素描、色彩、速写,学生对绘画有一定的功底,这也对将来的专业学习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在大一学年中,主要是对于绘画基础的扎实训练,开设设计素描、色彩、三大构成、透视、写生等专业课程,并且从理论上对景观设计原理、景观设计概论进行系统的讲授,逐渐渗透景观设计思想。直至大二开设景观设计专业课,接触设计方案及项目。但在最初阶段,怎样引导学生开启设计思路则是专业课教师最为棘手的问题所在。

一、教学过程中初次引导遇到的问题

1.不知如何构思

绘画到设计的转变是思维模式的转变,从大一开始,学生对专业的认知仅仅局限于素描、色彩、三大构成的理解,不少学生认为画好画表现好构图就是学习的全部,其实并非如此。对于设计专业的学习,好构思好创意才赢得一个精彩的开始,方案的设计是重中之重,表现固然重要,但设计思维的养成却需要从最初逐渐锻炼形成,这也需要专业课老师的正确引导与设计流程的准确渗透。通常第一门景观设计专业课是广场设计,地段不会太大,以长方或三角地带为主。在接触过草图大师、CAD的软件学习后,虽对软件的操作较为知晓,但当把地段图下发后学生仍然束手无措,不知如何构思。往往在这个阶段的教学是最难的,要把学生的思维从单纯的绘画中带到一个更加丰富的领域,绘画是基础,对美的认知是基础,如何构思则是需要突破的新领域。作为专业课老师,接触过大量的方案设计,对于设计有较为丰富的经验,而初次接触设计的学生从生活中提炼设计经验无疑是仅有的捷径。这就要求教师多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感受设计,带领学生去实地体验、调研考察,逐渐形成设计思维。

2.不知道要画哪些从哪开始着手

从思考到落实纸面经常是同时的,方案初期的草图阶段就是大脑思考过程在现实中的体现。不知如何下笔,往往是初次参与设计者的疑问,其实最简单的比喻就是画素描,从整体到局部。教师在这一阶段的引导是尤为重要,好的设计构思要从想法转变到实际,必须要有图纸表现,这时候就需要准确的告诉学生要画什么怎样画,例如起初要确定轴线、入口、功能分区、景观节点、道路等等,这些都是思考过后首先要确定到纸上的。

3.设计顺序的混乱

谈到从思维转变到纸面,就要谈谈学生设计习惯的养成问题。不少学生开始就直接思考平面图要怎么布置,填鸦一样的完成一幅形式美观功能分区齐全的平面图后就确定方案,当需要完成分析图作业时反过来在平面图上找景观轴线,为自己的平面图设计编造一个设计思路,这些设计顺序是完全错误的。其实这与教师的教学引导密不可分,尤其是在第一门专业设计课的方案过程中,一定要树立正确的设计顺序。

4.为完成作业而绘制图纸

这个问题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常常遇到的问题,学生对设计的认识度不够,经常是为了完成作业而绘制某些图纸,满足作业中图量的要求。设计图应该是为了方案的表达而存在的。

5.效果表现影响设计思路的表达

效果表现分为两大方面,一方面是手绘效果表现,一方面是软件的应用。而对于初学者来说,软件基础的学习后需要大量的案例操作才能熟练掌握。第一门专业设计课,软件即是新学的,设计方法也是生疏的,因此在效果表现上或多或少的会对设计思路的表达产生负面的影响。

6.脱离实际实际是指真实的情况,客观存在、现实存在的事物。学生的设计往往表现在表面,例如提到水景观就想到做水池,并没有去充分考虑现实的可实施性和可操作性。

7.现状调研抓不住重点

地块的现状调研是开始切入设计、体验尺度、观察地形的主要手段。但是对于初次接触景观设计的学生来说,外出考察无非就是走走看看拍拍照,甚至觉得去不去无所谓单纯的停留在纸上谈兵。教师要强调考察调研的重点,是对地形的了解,尺度的感知,气候的感受,植物的认知,周边环境的调查等等,只有清楚地掌握了这些才能进入下一步的改造或者设计阶段,才能符合实际,融入当地景观环境。

二、教学方法的研究过程

1.从临摹再到设计

如开始学画一样,教师的示范、讲解都不如落实到纸张,多画多想,同样临摹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世界,从优秀的案例中体会设计构思设计思路以及它的表现方法,能够最快速度的让学生理解设计的过程,体会设计师的设计思路。

2.给定主题进行设计

通过确定主题,给设计思路一个框架,平面图设计形式化、图形化。丹麦著名设计师安德松认为,景观设计是视觉艺术的一个组成部分,设计最基本的事情就是确定一个空间,这种空间是人们能够更好地使用的空间,是一个舞台,而不是一种布景。

3.功能分区与平面图形结合改进

在设计初期功能分区要首要确定,服务的对象服务的人群以及功能划分对布局的影响要统一考虑,平面图形式化的同时要考虑实际空间功能。

4.三维整体构思

草图阶段平面图与立面图、透视图结合设计,整体把握空间尺度,层次感。重视草图阶段的课程安排。

5.课时安排上构思大于效果表现课时

通常一门专业课程在开课之初便把作业地块确定下来,之后进行设计绘制,多数学生拿到地块就开始动笔,忽略了思考的过程,那么就需要专业教师在课时安排上尽可能多的安排构思草图的时间。当草图方案定稿后,软件或者手绘仅仅作为效果表现而安排,而并非边做边修改,让前期构思充分到位。

6.重构思轻表现提高学生创作热情

对于初次接触方案设计的学生来说,表现技法上还处于生疏的程度,尤其是对于软件的应用,手绘亦是,所以注重构思,放松对效果表现的要求才能使学生对设计产生更为深厚的创作热情,避免被软件应用遇到的困难影响设计兴趣的培养,这种学生学习的心理是老师需要更多关注的。

7.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相互交流促进完善构思

艺术类学科对于图形艺术总是敏感直接的,但语言表达上往往是弱势,方案的好坏不仅取决于设计图的表现同样也体现在对方案的推销,语言组织能力是不容忽视的,讲方案也是一种锻炼,设计说明的编写同样是对设计图的总结和概括,师生的交流互动对方案进行推敲是学生快速掌握设计方法的一种锻炼方式。

8.大量现场图片讲解以及现场考察的结合

天赋也是需要培养的,需要好的引导,对于这一点专业老师应在平时就积累大量相关案例、图片并在课堂进行讲解分析。掌握行业动态及设计前沿,这对学生进入设计者角色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现场考察也是不可或缺的,针对现状进行分析归纳,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本身就是设计的过程。因此,教师不仅仅是传授理论知识还是对带领学生走入景观设计之中的领路人。

三、结语

篇2

(上海市嘉定一中,201808)

本章内容是在学完第四章《发现与明确问题》后设置的,是学习下一章《设计图样的绘制》的基础。本章延续上一章的项目载体“课桌椅的改进”,分为两个单元,第一单元是“方案的构思及其方法”,主要内容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够运用构思方法对可升降课桌椅的改进方案进行分析及比较权衡,从而完成对课桌椅的改进。第二单元是“方案的交流与评价”, 分析比较出来的课桌椅方案,通过小组交流讨论,使之更加完善,为后续的设计图样绘制做好教学准备。

一、方案的构思及其方法

本单元是整个设计过程中的重要步骤,也是这章的学习重点。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方案的构思及其方法,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一起进行设计分析、方案构思和方案的比较与权衡。利用多媒体辅助设备演示课桌椅设计方案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及已有的“可升降课桌椅的改进”实例,让学生知道方案构思的方法,初步掌握方案的比较和权衡。本单元的重点是运用方案的构思方法,难点是方案的比较和权衡。建议1 课时。

(一)教学目标

知道设计分析、方案构思的方法,初步掌握方案的比较和权衡;通过“课桌椅的改进”实践,学会运用方案的构思方法及方案的比较和权衡;养成交流与协作的行为。

(二)教学流程

(三)教学建议

【活动1】引导学生进行课桌椅的设计分析。

此项活动教师应从设计的三因素来分析,即产品、人、环境。如产品可从功能、造型、材料、结构等来考虑,人可从年龄或者弱式群体等来考虑,环境可从环保、可回收等来考虑。在课桌椅的设计分析中,学生能初步学会设计分析。

【活动2】运用方案构思方法分析可升降课桌椅。

此项活动以小组为单位进行, 小组可以交流讨论,用刚学习的构思方法来分析可升降课桌椅。通过此次活动,学生能运用方案构思方法分析现实中的问题。

【活动3】交流讨论可升降课桌椅学习单。

此项活动在教师的引导下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和讨论。通过本次活动,学生逐步养成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讨论交流中学会了方案的构思以及方案的比较和权衡。

【活动4】填写课桌椅的改进学习单。

二、方案的交流与评价

本单元组织学生对“课桌椅的改进方案”进行交流与评价,采用小组学习模式,引导学生学会对已完成的设计作出评价。教学中,教师应运用多媒体辅助设备图文并茂地将各组的方案和构思进行展示,学生能一目了然地看出各种课桌椅改进方案的优点和缺点, 初步评价已完成的课桌椅的设计方案,在教师的引导下,能根据评价结果进行改进和创新。

本单元的重点是初步学会评价已完成的设计方案,难点是方案的创新。学生在参与评价课桌椅的改进方案的活动中体验设计的方法,感受设计的魅力。建议1 课时。

(一)教学目标

初步掌握评价已完成的设计方案,能根据方案评价进行具体的课桌椅改进创新;通过对课桌椅的改进的交流与评价,学会运用已有的知识评价已完成的设计方案;通过对课桌椅的改进的交流与评价, 增强创新意识、审美意识、节能环保意识、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流程

(三)活动建议

【活动1】组织学生交流展示并讨论,完成课桌椅的改进学习单(如下表)。

此项活动中,各小组将已制作完成的课桌椅改进方案进行展示和交流,每组完成展示后,教师应组织学生讨论,提出建议。活动过程中可由小组长组织小组讨论并执笔完成课桌椅的改进学习单,初步学会评价已完成的平面设计。教师要作好相应的点拔,引导学生提出课桌椅改进的优点和建议,最好能提出创新的想法。

【活动2】填写课桌椅的改进评价表(如下表),评选最佳单项奖。

每位学生填写课桌椅改进评价表并评选最佳单项奖,从而达到能根据方案评价结果对课桌椅进行改进的目的。

征稿启事

2014 年是我国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实施的第十年, 为了回顾十年来我国课程改革实验省区开设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的基本情况, 总结经验, 寻找问题,为今后的发展做好铺垫,确定方向,我编辑部拟从2014 年开始以“我的通用技术教育之路”为主题开展征稿活动,诚邀一线教师、教研员、教材编写者、教育研究者以及关注这方面教育的社会各界人士的积极参与。

一、征稿范围

来稿应以参与通用技术教育实际工作经验的反思与总结为主, 介绍各地通用技术课程开设的成功经验和科研成果,展示优秀的教学成果和教学案例等。可以围绕以下内容自拟题目进行论述:通用技术课程实施的目标是否达成;通用技术课程的理论建构和实施意义; 通用技术课程开设的政策保障; 各地通用技术课程实施的情况; 通用技术课程开设与落实情况; 通用技术教学实践情况、通用技术教师专业发展情况以及学生技术素养提升情况; 通用技术教材的追求与实施建议; 通用技术课程的价值与社会影响力。

二、投稿要求

篇3

关键词:安全人机工程;课程建设;注册安全工程师

作者简介:朱方(1983-),男,江苏镇江人,江苏大学安全工程系,讲师;刘宏(1968-),男,江苏江都人,江苏大学环境学院副院长,副教授。(江苏 镇江 212013)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大学教改研究课题项目“专业认证背景下的大学生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研究——以安全工程专业为例”(项目编号:2013JGYB032)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22-0136-02

江苏大学安全工程专业筹建于1984年,是国内最早设立安全工程本科专业的五所高校之一,坚持“行业引导专业、专业服务行业”的办学思想,培养工程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安全人机工程”是以人机工程学的原理和方法为基础,以安全为前提、以工效为目标,研究人、机、环境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探讨如何使机、环境适宜人的生理、心理特性,使人一机一环境相协调,创造舒适、高效、安全的劳动条件的一门交叉学科。从安全的角度出发,解决人机结合面的安全问题。本课程专业基础性强,为后续设备安全技术、职业卫生防治技术、通风除尘技术、噪声控制技术、工业防毒技术等专业课准备必要的知识;实践性强,所传授内容直接与工程实践的需要相衔接,有助于培养学生安全系统设计方面的综合能力。因此,本课程几乎被所有开设安全工程专业的院校列为核心课程。

为适应该课程的特点,笔者在课程建设与教学过程中进行了一些思考和探索,努力把科学的教育理念、先进的教学方法及手段相结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下面谈几点体会。

一、课程建设

1.结合注册安全工程师的要求整合课程内容

安全人机工程通过在人机间合理分配功能,在保证生产效率的同时,最大限度保障人的安全健康。随着经济、科技水平的发展,该学科发展很快。许多研究机构、大学、企业的专家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开展研究和运用,出版了许多安全人机工程学方面的著作。这些著作有些结合作者的科研成果,具有较多的航天、采矿、交通等行业特点,有些内容与后续的机械安全技术、职业卫生、噪声控制技术等专业课内容重复。

在教学实践中,尝试根据国家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要求来组织教学内容,编写了安全人机工程学电子教案、多媒体课件。围绕人机结合面这一中心,通过讲述人的生理、心理、生物力学特性,人机功能分配、作业环境布局原则,培养学生进行安全人机系统设计、人机系统安全分析与评价的基本能力。使得学生所学内容能够与工程实践接轨,构建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注册师培养三位一体的课学实践体系。学生进入工作岗位,能较快进入角色,承担相应任务。

2.重视实验教学

安全人机工程重点研究内容之一是人的生理特征,这部分内容较为抽象。结合课堂教学内容,设置了三个实验,人机动作协调实验、人的安全反应限度实验、人体疲劳测定,并编写了实验指导书,在实验原理和实验步骤上做了详细的说明。通过实验,了解人的协调、反应限度、疲劳情况,巩固和加强学生对理论的认识和理解。熟悉实验装置的结构、性能和流程,并通过对实验的操作和对实验现象的观察,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基本实验技能。通过独立设计实验项目和对实验数据的分析、整理及关联,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编写实验报告,处理一般工程技术问题的初步能力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3.构建多样的教辅资料

为了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训练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在教学中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给学生提供了多种辅助教学资料,帮助学生拓宽视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依托江苏大学图书馆丰富的电子数据库和馆藏图书,学生可以方便查阅各种有关安全人机工程方面的资料,如《Applied Ergonomic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dustrial Ergonomics》、《Ergonomics in Design: The Quarterly of Human Factors Applications》、《Human Factors》、《Journal of Cognitive Engineering and Decision Making 》等知名期刊;《人机工程学入门:简明参考指南》、《设计心理学》、《安全人机工程学》、《安全人机工程学》等参考书。

各种多媒体教学资料,如人体工作域、工作环境危险有害因素控制的flas,人体测量项目、人的视错觉、颜色的心理作用、作业环境的数码图片,《Objectified》工业设计纪录片,工作座椅设计实例等。

二、改进课堂教学方法和手段

1.互动式案例教学法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单纯采用教师满堂灌授课方式,学生的学习效率不高、兴趣不强、学习效果不好,探索采用互动式案例教学法,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具体做法是讲授完第二章人体的测量参数后,给学生布置设计工作座椅的课后作业,从学生提交的作业中选择一部分,结合人体测量数据的应用知识做成课件,进行工作座椅的安全人机学设计专题授课。分析工作座椅设计时应考虑的安全人机学因素,并根据学生的作业情况展开讨论,指出其设计不足,并提出设计改善意见。

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积累了大量的实验作业,丰富了多媒体课件,对于作业前、讨论中的教学内容安排有了一定的体会。互动式教学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性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在讨论过程中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参与积极性高,课题气氛活跃,教学效果良好。

2.现场参观学习

安全人机工程学中的工作环境设计教学,对于接触企业较少的大三学生来说比较陌生,单纯讲授知识点难以取得较好的授课效果。在实际教学中,结合认识实习环节,专门安排到作业环境设计考虑到人机因素的企业去实地参观,然后进行授课,既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加深学生学习认识,做到了教学、工程应用相结合。

中国国电集团公司谏壁发电厂近年在安全生产管理中,全面引进了NOSA(National Occupational Safety Association)安健环五星管理系统的理念和方法,对厂区内的光环境、温度环境、色彩环境、有毒环境、振动与噪声环境、安全标示等进行了安全人机学改造。通过认识实习,学生深入现场实际,由企业安全员结合NOSA安健环五星管理系统要求具体讲解厂区环境改造情况。在课堂上,根据人机学作业环境设计原理,分析厂区环境改造措施,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3.多媒体资源配合教学

课题教学如果仅有演示文档,课堂以教师讲课为主,再加上授课内容较抽象,学生只能被动地参与这个过程,教学效果不理想。而充分应用多媒体计算机这样的交互式学习环境,在教学过程中增加动画、图形、声音、短片等内容,展现生产实际情景,让学生增强感性认识,使枯燥的知识变成动态清晰表达的知识。

三、今后努力的方向

根据安全工程系教学团队多年的教学实践,积累了丰富的教学讲义、设计资料、实验指导书、习题库等教学资料。今后准备整合现有资源,建设课程网站,将电子教案整理出版。以科研促进教学,在教学过程中组织学生申请“江苏省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江苏大学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项目”,指导学生在科研中探索性、创新性学习。增强与企业的横向联系,建立稳定的课程实践教学基地。加强学生工程设计能力的训练,准备开设安全人机工程学课程设计,加强学生方案设计和工程设计能力的训练。

参考文献:

[1]刘辉,袁昌明,等.《安全人机工程》教学内容设置于教学方法研究[J].科学咨询,2011,(8):94-95.

篇4

关键词:心理障碍;公安院校;射击;治疗

中图分类号:G42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10-0234-02

射击是一项以静力性为主的运动项目,它要求射手应具备较高的稳定性、持久性、协调性和一致性。随着当今对警察技战术水平要求越来越高,心理训练就显得尤为重要。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由于学生的知识和经验不同、动机和态度不同、性格和气质不同、意志力的强弱不同、世界观和理想不同,即使学生学习的客观条件完全相同,学生的心理状态也会不尽相同,其获得的成绩也就出现了差别。因此,如何将运动心理学方面的研究成果在射击教学中得到最有效的应用,使学生在射击教学考核中具备和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射击教学中的学生心理障碍

射击教学中的学生心理障碍,是指学生在学习的认知与适应心理活动中产生的心理疾病的一种症状或轻微的心理异常。射击教学中的心理障碍有许多种,最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注意障碍。注意障碍是指心理活动对特定的对象难以指向,注意力不能从某一对象转移到其他对象上以及不能正确地分配注意力。从动作技能形成规律来看,动作泛化阶段由于大脑皮层兴奋处于泛化期,内抑制过程尚未精确建立,也难于把注意转移到主要动作环节以外的其他动作细节上,而产生注意力分配不协调的障碍。另一类是由于学生在学习某些动作过程中产生恐惧所造成。对具有一定难度可能引起伤害的动作会造成学生的惧怕心理,这时的注意障碍多表现在学生不能将注意力集中在动作技术方面。此畏惧心理如果不能及时消除,则会使学生长期将注意力排斥在学习动作技能以外,从而影响动作技能的提高,使学生丧失学习信心。

2.动机障碍。动机障碍是指射击教学中,学生的情感对射击运动的认识过低或过高。过低的动机会由于个人的主动性、积极性难于调动,导致机能潜力发挥不足,心理能量得不到充分释放,造成对射击运动不感兴趣;而过高的动机会引起机体兴奋性过高,注意力分散,情绪不稳定难以控制动作,造成技术动作质量下降或伤害事故发生。

3.恐惧障碍。恐惧障碍是一种与回避行为连同的对某一类特殊环境的非正常惧怕所出现的心理障碍。射击教学中最常见的是单纯性恐惧障碍,即对某一具体的环境或枪械对人的生命造成危害而产生惧怕心理。如学习跨栏跑因被栏架绊倒产生对栏架的害怕;学习单杠动作时,从杠上摔下来,产生对学习体操动作的恐惧和厌恶感。除潜在的伤害因素和怕苦引起恐惧障碍外,在射击教学中还存在一种丧命的恐惧障碍,即担心实弹射击时枪械走火、失灵对自己生命造成伤害。在射击教学过程中,每个技能动作都是在直接观察下进行,对动作技能掌握的好坏和快慢都直接暴露在全体参与者面前,对于易被别人评价控制的学生,不能完成动作时,便会采取回避的行为。假若原有的动作技能水平较低,又受到劣性评价,便会出现惧怕参加射击学习(在实弹教学中更加明显)。这种心理甚至还会延伸到对待其他事物的行为中。

4.疲劳障碍。疲劳障碍是指在射击教学和训练中,由于教学方法不当或练习过度而引起学生的生理和心理两方面的不良变化。生理上表现为肌肉功能失调、痉挛、感觉迟钝、乏力等,心理上表现为怠倦、精神涣散、厌恶、反应迟钝、紧张、情绪不安等。此外教学内容单调、教学方法乏味、射击教学环境不佳(如气温、气压、缺氧、噪声、场地枪械不规范)等也会使学生心情紧张烦燥、压抑、不安而产生疲劳。

二、学生心理障碍的治疗方法

心理治疗是应用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通过教师的语言、表情、姿势、态度和行为,帮助和指导心理有障碍的学生,改变和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以及由此引起的其他症状,从而达到治疗与预防目的。要调整好学生学习射击时所需要的心理状态,最关键的是教师应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同情心、细心和耐心,能及时针对学生的各种心理精神状态给予安慰、关怀、启发、诱导、鼓励,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配合教师完成好射击的教学任务。下面提出几种学生心理障碍的治疗方法:

1.心理疏导疗法。做好学生实弹射击前的心理准备,充分估计实弹射击中可能遇到的困难,调整好最佳的心理状态,树立实弹射击的自信心,激发斗志,保持平衡的心态,放开束缚,射出自己的水平。提高自信心,稳定情绪,多考虑实弹射击中如何发挥技战术,不要考虑实弹射击成绩的结果。此时教师要及时地给学生以调整,不要过分强调实弹射击的重要性和危险性。总之,稳定学生实弹射击的情绪,及时进行自我调整,放下包袱,一定能够克服紧张和害怕的情绪,取得实弹射击的好成绩。做到实弹射击的成绩好不骄傲,实弹射击的成绩差不气馁。这是一种常用的心理疗法,其特点在于使患者认识所存在的心理障碍,调动自我治疗的能动性和自信心,恢复乐观情绪,提高动力定型,掌握技能。

2.行为疗法。行为疗法也称为学习疗法。此种疗法是把动作技能分解成若干单个动作,在这些单个动作中,大多数技能是“患者”已经掌握的,新的动作技能较少,使“患者”在学习过程中把注意力集中在新的动作技能上体验成功的感觉。主要是锻炼“患者”坚韧的意志。意志对行动的调节,有发动和制止两个方面。前者在于推动人去从事达到预定目的所必需的行动,后者在于制止不符合预定目的的行动。意志不仅调节外部动作,还可以调节人的心理状态,把注意力集中到技战术训练中。此外,学生在射击过程中要经得起失败,不要因为小的失败而丧失信心和悲观失望。失败是成功之母,射击训练也是如此。

3.情绪激发疗法。情绪是人对周围事物的心理反应,不仅影响我们生活、学习中许多环节,当然也会影响到心理调整。情绪的变化所引起的人体的反应是十分复杂的,而且速度很快,有时候会起到立竿见影的作用。因此我们教师要通过各种各样的射击教学方法和手段、用系统而科学的理论、身体锻炼的结果、运动竞赛的效果、运动奖罚等来激发学生参加射击运动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4.娱乐、放松疗法。娱乐疗法是通过有趣活动使学生学习射击时将焦虑有效得到分散和转移,松弛自己紧张的情绪,将自身从困厄和冥思苦想中解脱出来,清除脑细胞的代谢产物,使部分疲劳的脑细胞得到休息。

放松是通过人的意念控制使肌肉放松、宁神静气、均匀呼吸,以达到抑制和减弱交感神经的目的,使人从肌肉到骨骼关节、从外部感官到大脑皮层都逐渐放松。由于这些具体放松动作能够使整个机体和心理活动都处于放松状态,从而可使学生在临场射击时生理机能与心理调节达到最佳效果状态。

5.团队支持疗法。团队支持疗法的核心是培养一个和睦、友好、互相鼓励的学习环境。由于引起心理障碍的部分因素来自于同学之间的不良评价,对于心理不成熟易为他人评价所左右的这一类型学生在学习射击时更需要团队的支持。

篇5

陈光海 韩晋川 汪 应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重庆江津 402260

基金项目:

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建设项目,项目名: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机制与应用模式探索,项目编号:1202086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重点课题,项目名:基于云技术的SPOCs 教学资源平台建设与管理的研究及实践,项目编号:JG141008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教改课题,项目名:共享型教学资源库基础网络设计与实践,项目编号:JG142028

【文章摘要】

本文从实例出发,对如何实施信息化教学,从前端多媒体教室建设到教学资源库平台开发、资源建设思路以及后台云计算服务平台的搭建,提出了具体的整体解决方案。

【关键词】

云计算;虚拟化;教育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明确提出要“强化信息技术应用,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水平,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针对教育信息化,教育部制订了《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 其目的是改革中国传统的传授式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具有高度创新能力的创新型人才。

教育模式的改革,必然使用现代多媒体教学系统,依托网络信息技术,构建云计算服务硬件平台和以仿真实训软件为核心的教学资源库软件平台,配合前端多媒体教室中教师授课空间设备和学生互动设备,形成实施信息化教学整体方案, 以丰富的教学资源为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条件。

1 教室建设方案

以前的多媒体教室就是计算机+ 投影,因有线话筒、键盘和鼠标的限制,教师离不开讲台,成了课件的放映员和讲解员,师生之间缺乏互动交流,气氛呆板、生硬。

为解决目前教学手段中存在的问题, 用多点触控电子白板替影幕布,同时,它必须具备键盘和鼠标的功能,无线话筒取代有线话筒,让老师远离讲台,超短焦投影仪方便老师回归“黑板+ 粉笔” 的原生讲课姿态而又使用现代“电教平台”。多点触控电子白板既可以像传统的黑板一样,用手指书写、批注,又可以利用丰富的教学资源。同时配备一块同等大小和材质、无互动功能的笔写白板,兼顾传统书写习惯。

触控技术的选择是涉及整个系统应用成败的关键,只有对投影对象的放大、缩小、旋转等手势的判断精准无误,才能替代键盘和鼠标,否则达不到预期效果。目前的触控技术主要有电阻、电容、压感、声波、光学、红外、表面光波、纳米电路等多种技术,表面光波基本原理是在白板表面形成纵横交错、不可见的光网,当手指触碰时,阻断了光线,从而判断出触点的位置,它能够真正实现4 点、10 点、16 点、32 点、48 点触控,触控点越多,对手势判断越精准,使用操作更轻松。

2 教学资源库提供教与学的互动平台

教学资源库是发展教育信息化、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核心和关键。教师是教学和教育改革的主体,要使网上教学资源真正建好、用好,教师是最重要的因素。因此, 教学资源的建设应以教师自己收集、整理和制作的课件及其相关资源为主,制作难度较大的仿真软件、成套的视频教程主要通过购买的方式获得。立足于课堂教学, 构建一个开放的、共享的、富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资源库。要建成这样一个师生广泛使用的优秀教学资源库,管理平台的开发是必须的,功能不一定要多么强大,主要要求是操作、使用简单,能实现各类文档的在线播放,要方便教师上传资源和学生上传作业,方便教师和学生查找和播放, 要集成仿真实训平台和远程辅导功能。

“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云综合平台”,教师采用工号、学生用学号登录,系统采用“学院——专业——课程——教师”的基本架构,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的空间,教师本人对自己的空间拥有完全控制权,其他人只有下载、播放权,教师在自己的空间中建立什么样的文件夹?如何存储自己上课要用到的资源等,完全由自己做主,对某些文件夹也可以屏蔽他人的下载和播放,对如“作业”之类的文件夹可以对自己任课班级的学生开放上传权、屏蔽下载权。

教师自己上传的资源更有针对性和适用性,资源的管理和使用更符合教师和学生的思维和使用习惯,必然会得到教师和学生的广泛应用。

对于制作难度大、成本较高的成套视频教程,可以购买专业公司制作的产品, 分学院存放,共同使用,不放在教师个人空间中。

虚拟仿真技术是当今非常流行的新型教学媒体,它解决了实操实训进不去、看不见、难再现、多污染、高消耗、不安全、设施设备不足、实训指导教师不足等众多难题,而且将趣味性、现场氛围、个性化导训、智能化考核、分层次实训等先进的教育思想融人其中,创造出智能化、信息化、现代化的实训环境。各类专业仿真实训软件的开发难度是很大的,可以购买专业开发公司的成熟产品,集成到教学资源管理平台中。

远程辅导是除作业提交、作业批改以外,师生课后互动交流的主要场所,远方的老师通过笔记本电脑或带摄像头和话筒的台式计算机,在规定的辅导日期和时间内,进入教师姓名对应的辅导室,学生可以在教室参与辅导,也可以利用自己的笔记本或手机在其它地方参与辅导,“白板共享”可以让老师和学生在同一块白板上书写,配合语音进行远程辅导,同时书写的人太多、太乱的话,老师可以取消任意学生的书写权。同时说话的人太多,也可以取消任意学生的话语权。“文档共享” 或“网页共享”,老师可以在远方打开一个任意类型的文档或网页让学生观看,同时配合语音讲解,可以更加清楚地解答学生的问题。“程序共享”,可以在远方打开任意的应用软件,如:auto cad、excel 等,并可以一边操作一边讲解,这对软件类课程的远程辅导非常有效。

3 云计算保障教学资源库的高密度访问

供全校师生大规模使用的教学资源库和仿真实训软件的应用,用过去的方式,把应用系统安装在某台物理服务器上,访问规模必然受限,数千人同时使用某一应用系统要么服务器崩溃,要么根本就登录不了。同一应用系统装在多台物理服务器上,数据的统一性、完整性存在很大问题,管理也复杂。为了解决这些问题, 应用服务器虚拟化集群技术是必然的选择,所有应用系统部署在若干虚拟机上, 一个虚拟机总是依赖于某台物理服务器, 当某台服务器超负荷时,云计算平台会复制一台虚拟机从另一台物理服务器上启动,供更多人使用,而对用户来讲好象没有区别,用户提交的数据必须使用统一的云存储,而不放在服务器的本地,这就解决了数据的完整性和统一性,系统结构如图1 所示。 4 应用虚拟化构建虚拟实训平台

云计算中的应用虚拟化,可以将应用软件变为可以通过互联网浏览器使用的服务,因此应用软件不再需要安装在本地,而是安装在虚拟服务器上,虚拟服务器可以建立很多,有冲突的应用软件可以分开安装,永远不会冲突。特别是对于单机版的仿真实训软件,不需要一台计算机购买一套,只要一套安装在虚拟服务器上,通过应用虚拟化后就自然成为了“网络版”,可供多人同时使用。当某一应用软件访问人数过多时,云计算平台会自动实现虚拟机的跳转,但许多仿真实训软件都有加密狗,加密狗是物理设备无法跳转,可以用一台物理服务器和若干USB HUB 作为USB 服务器,所有加密狗都插在它上面,虚拟机的应用程序都访问该服务器的加密狗,保证了虚拟机在动态迁移过程中的正常运行,系统结构如图2 所示。

5 结论

云计算可以解决过去许多无法解决的难题,是互联网产业中最具生命力的一项技术,在发展教育信息化、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各种先进技术,为教学手段的更新、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只有这样,我们的教育水平才能走向世界的前列。

【参考文献】

[1] 胡亚梅.《建设高等学校优质教学资源库》[J]. 江苏高教.2004(4):70-72

[2] 张莹,张兴.《以虚拟仿真资源为抓手,打造湖铁特色教学资源平台》[J]. 中国教育信息化.2012(13):47- 49

[3] 张鑫.《浅谈基于应用程序虚拙化的实验室管理》[J]. 科技信息.2011(6):251-252

【作者简介】

陈光海(1964-),男,研究生,教授. 研究领域:现代教育技术.

篇6

关键词: 教案设计 教学效果 思考建议

教案作为教师在备课过程中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而设计的具体教学方案,是教师实施课堂教学的基本依据。

教案本应是授课前所必须准备的教学材料,但是在教学实践中,有些教师认为教案在授课中可有可无,甚至认为只需准备好课件,不用教案也能上课。针对这种错误认识,笔者从教案的组成分析教案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剖析对教案错误认识的原因,并对如何设计满足教学需求的教案提出建议。

一、教案的组成与作用

教案也称为课时计划,是教师按照预定的教学目的和教学计划,经过充分的准备和缜密的考虑所制订的实施教学的具体方案,通常教案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进行设计,它是教学设计形成的书面成果[1]。

由于学科性质、授课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不同,具体的教案在项目、内容和编写方式等方面都会有所差别,但教案的基本项目是相同的。通常一份完整的教案包括纲要部分、教学进程部分和辅助部分三个部分。

其中,纲要部分反映课题的教学规定和总体安排,通过编写纲要可以让教师概略地了解教学全貌。纲要部分主要包括:课程名称、教学目标、教学对象、教学内容及要求、重难点、教学方法等。

教学进程部分是教案的主体,可以帮助教师控制教学节奏和进度,规范教学实施,保证教学质量。这部分内容主要包括:教学内容详细安排及教学实施步骤,教学手段和方法,教学时间分配,课后小结和作业等。

辅助部分因人而异,需要根据具体课程而定,主要是为达到预期教学效果而采用的各种辅助方法和工具等。主要包括:板书、教具和检查提问等。

教案的各部分在教学过程中都有其存在的意义,教师通过编写设计教案,可以进一步熟悉教材,能够把备课中所思考的各种教学设想,经过深入细致的推敲进一步条理化,并且明确体现在教案中,使得备课更加深入化、系统化和科学化。

二、教案设计存在问题的原因

针对一些教师对教案存在轻视的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对编写教案的投入精力不足。

教师除了完成正常教学任务外,还可能会参与科研、理论研究等其他工作,日常工作繁重。而教师编写一个好的教案花费的时间是一堂课的3~6倍,部分新教师甚至达到10倍[2]。编写教案通常被看成是一种隐性工作,这就造成教师在日常工作中不愿意为这种隐性工作投入大量精力。

第二,对教案的认识不准确。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教师在备课时主要是备教学内容,而不是备教学方法[3]。这就造成有些教师确实花费精力备了课,也认真写了教案,但实际得到的是讲义,而不是教案。

教案是教师在熟悉和钻研教材,深入了解教学对象,设计教法等前期工作的基础上,经过周密策划而计划出来的关于教学的具体实施方法[4]。讲义仅能反映教师的教学内容,却不能体现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方法和能力。

第三,对教学设计不够。

由于在备课过程中过于注重教学内容,而忽视了教法和学法的研究,造成教学实施过程没有从一般认知规律出发,编写的教案仅注重内容如何教,没考虑应当如何学,从而使教案显得过于教条,进而影响教学效果。

三、教案设计的建议

由于上述问题,造成教师不愿设计教案,或者即便设计了教案,由于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因此认为教案无用。对于精力投入不足的问题,教师应当合理调配时间,为备课和设计教案保证充足的时间。而后二者,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改进。

第一,钻研课程标准和教材,确定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既是授课前规定的总要求,又是授课后校验教学效果的总标志,只有明确教学目的,教师的授课才能有的放矢。教学目标的确定,必须结合教学对象的课程标准和教材确定。

第二,明确教学内容在整个教材中地位,确定教学重难点。

弄清重点,有利于教师把握授课重心,保持各知识点的连贯性,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难点通常是学生在学习中可能遇到困难的地方,教师应找到难点、分析原因,采取适当教学法帮助学生理解掌握。

第三,重组教学内容,合理选择教学方法。

教师应全面了解掌握各知识点的体系结构,明确各部分的作用和地位,重组教学内容,既要体现出重难点,又要将教学目标体现到教学内容中。而教学法的选择,要根据教学对象、目标和内容的特点选择相应教学方法,使教学内容和方法相互统一,以期得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第四,设计教学程序及时间安排。

合理设计教学程序、规划时间,能够避免没有完备教案所造成的“信马由缰”,让教师的教学思路清晰,加强知识间的逻辑关系,详略得当,突出重难点,便于教学对象的理解和掌握。

第五,设计好板书。

作为教学内容的总结和提炼,板书的设计应当布局合理、重难点突出,这样既有助于教学对象把握教学内容的层次,掌握所学的知识结构,更便于教学对象理解和掌握重难点。

第六,注重课后自我评价。

课后对自己的课程进行综合而客观的评价,记录其中的体会和疏漏,可以帮助教师知教知学,积累教学经验,对改进今后的课堂教学和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教案作为教学实施的基本依据,是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设计一份优秀的教案不仅标志着教师的备课质量,而且直接决定授课质量,更集中反映教师的职业道德和教学思想,是增强教师学识和技能的主要途径。要想上好每一堂课,就必须消除对教案认识的误区,充分理解教案的作用,精心设计,用心编写,绝不能敷衍了事。

参考文献:

[1]吕云峰.军校教员教学能力训练教程[M].北京:海潮出版社,2008.

[2]郑峻.高校教师教案质量问题与管理[J].福建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1):59-63.

篇7

关键词:教案设计 教师 学生分析

“学生分析”是指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分析,是教案设计中的重要一环。在传统的讲授式教学中,用统一的教学方式,统一的教学内容进行讲授,教师一般不考虑学生的差异和需要,因此,在教案设计中,很难看到“学生分析”。在新课程视野下,教师必须全面而深入地了解学生的差异和需要,对不同学习风格和特点的学生提供不同的指导服务,因此,教案设计中的“学生分析”非常重要。

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青年教师很多都不会写“学生分析”,那么,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写“学生分析”要做哪些准备工作呢?笔者认为主要有五个方面:

一、教师要了解学生对学科知识和技能基础的掌握程度。

二、教师要掌握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接受水平。

三、教师要对不同类别和特性的学生采取不同方式的学习指导,预计通过教学使学生的学习效果达到最佳程度。

四、教师教学中要体现出对个别差异学生使用特殊方法和方式。

五、教师要全面掌握学生学习的状态和情绪。

[案例一] 姜海丽老师在九年级人教版物理课《摩擦力》一节中进行了如下分析。

[学生分析] 1.学生已学过《弹力》和《重力》,初步了解了学习一种力要了解它的产生、三要素和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2.学生以往分组合作学习方式流于形式。每组5号、6号组员缺少自主、合作的意识,爱抄袭别人的学案。每组4号组员在分组实验中得不到操作的体会。

3.本节课因为要进行分组实验,所以要求4号组员进行操作,5号、6号负责记录数据和实验现象,正、副组长则应注重制订实验方案。

[案例分析] 该案例中,教师在备课过程中了解了学生对学科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掌握了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情绪,针对不同类别和特性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指导策略,课后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案例二] 关克敏老师在《金鸟》一课的教学设计中对学生情况进行了如下分析。

[学生分析] 全班55名学生,24名男生,21名女生。语文成绩参差不齐,优生占据25%,中等生占55%,学困生占20%,本课有50%的同学能够达到学习目标,张春颖、王子威、李明月、李亚会、王利东等学生学习有困难,要加强课下辅导。武朝阳是刚转来的新生,学习基础差,许多字都不会写。刘朋是休学后返校的学生,还没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这两名同学采用的策略是让小组长带着他们读熟课文,要求他们读准字音,能独立读懂课文。而对何星原等五名尖子生课下要留一些拓展性作业。

[案例分析] 该案例中,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全面掌握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接受水平,特别是对个别差异较大的学生使用了特殊方法和方式进行有效帮助,课后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篇8

一、精心设计教案,为打造有效课堂指引方向

教案设计是整个语文教学活动的首要环节,整个课堂教学都以教案为线索,灵活运用、有序推进。因此,教案设计的科学性与实效性对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具有重要影响,语文教师要重视教案设计工作。首先,在教案设计中要潜心研读教材,把握教材中的重点与难点,并寻求突破的角度和方式方法,以便对学生进行有效引导,增强突破效果。其次,在教案设计中,教师要注重教学对象的研究。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在思想、性格、情感方面具有一定的独特性,教师要注重选取学生容易接受的教学方法,在言语、态度等方面注意表达的形式,同时要针对学生参与愿望强、渴望自主开展学习的心理,改进教学模式,尤其要注意突破灌输教学模式的制约,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另外,在设计教案时,教师要融入现代科技的因素,体现信息教学手段的作用。无论是教学信息的搜集还是相关资料的查找,以及课堂的生动演示,都要将信息手段作为提高语文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抓手。

二、组织课前预习,为打造有效课堂奠定基础

有效课堂的一个前提与基础是学生进行充分的学前准备,在这样的基础上开展课堂教学,既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目标针对性,又有助于师生双边互动的开展。在语文教学中,笔者首先强化对学生的预习要求,重点改变部分学生没有课前预习习惯的习惯,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积极开展预习,熟悉教材内容,思考学习难点,为进一步的教学开展打下基础。其次,在课前预习中强化技巧方法指导,让学生学会高效预习。对于初中生而言,预习效率不高是一大难题,教师可以从相关教学刊物上搜集预习方面的经验,推荐给学生,也可以针对语文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成功的学习经验进行交流提炼,帮助学生提高预习方面的技巧水平。另外,教师还可以充分运用预习成果,要求学生提炼预习难点,在课堂学习中进行相互研究,将预习的成果进一步细化。

三、开展师生互动,为打造有效课堂增添活力

师生互动是现代语文课堂的重要特征,教师一定要转变理念,改变教师单向灌输的陈旧模式,与学生之间形成良性互动,发挥教师启发引导的作用,让学生更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活动中,与教师进行互动,提高思维能力与学习成效。首先,笔者优化教学载体,不再让学生进行单打独斗式的学习研究,而是要求学生建立合作小组,在小组里开展研究。许多问题借助集体的形式,集中大家的智慧,实现教学重难点的有效突破。其次,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兼顾不同层次学生的特点,运用提问手段活跃课堂氛围。除了教师向学生进行提问外,也可以由学生提出质疑的问题,在小组及班级范围内相互学习研究,增强学习成果。另外,师生互动还要表现在情感交流方面,教师的言语、眼神及其他肢体语言都是开展师生互动交流的方式与途径。教师强化对学生的鼓励,增强他们的语文学习积极情感,从而打造高效语文课堂。

四、实施分层教学,为打造有效课堂提供保障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基础与能力有显著的差别,有效课堂应当着眼于学生的整体,以最大限度地提升整体教学成效为目标,而不能局限于某一层级的学生得到发展。为了实现这样的目标,教师要在学习中落实分层学习目标,为学生量身构建教学体系。首先,笔者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科学分层,结合学生一段时期以来的综合学习状况,如卷面成绩、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学习情感态度等,对学生进行科学分层,为每一位学生选好坐标,从而为分层教学的有效实施奠定基础。其次,在分层教学目标的落实中,渗透到每一个教学环节,无论是课前预习要求、课堂提问难度还是课后作业布置,都兼顾学生的这一方面特点,分为难、中、易三个不同的层次对学生提高学习要求,这样的方式让学生的学习活动更切合自身的语文学习基础,有助于提升教学成效。另外,在语文教学考核中,教师要注重为学困生群体单独设置考核内容,侧重于考核学生在语文学习方面的基础知识,让他们的考核与学习目标保持同一水准,避免学生因为过难的测试而打击学习自信心。

五、进行当堂检测,为打造有效课堂获取信息

有效课堂不仅包括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且涵盖对下一步教学的及时洞悉和有效调整方面。为了实现这样的目标,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及时获取学生的学习反馈信息,尤其是通过当堂检测的方法,了解学生的学习实际状况。笔者在教学中精心设计课堂测试题,针对当堂教学的重难点,设计出较为简练的一组检测题,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状况。其次,在每一节课的最后环节都保留一小段时间进行当堂检测,这样学生完成的情况在教学活动结束后就能一目了然。采取这样的方式获取学生学习的反馈信息,既及时又准确,为教师的教学提供参考,避免不必要的时间与精力浪费。另外,在当堂检测环节,教师不仅可以搜集到学生的学习状况反馈信息,而且要求学生在检测的过程中学会反思:本节课还有哪些方面学得不足、存在短板,没有完成哪些学习任务等。并要求学生在课后针对当堂检测中出现的问题进一步回顾,达到知不足而后能弥补的效果。

综上所述,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广大教师要针对教学的每一个重点环节进行优化,从而打造有效课堂,为教学活动的深入开展发挥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张海英.对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方法的探讨[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2(05).

篇9

一、现阶段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具体来说,主要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教学手段和方法有待改进、教案设计过于详细、教学流程过于形式化。具体内容如下:

(一)教学手段和方法有待改进

随着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使得多媒体技术已经在学校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因此,很多教师都把多媒体技术作为自己教学的利器。然而,多媒体教学的过度使用,使学校教学流于形式,语文阅读教学也不例外,这是多媒体技术运用的通病。由此可见,教师应合理运用这种技术,从而使教学手段和方法更完善,更符合学生的实际需要。

(二)教案设计过于详细

很多教师在进行教案设计的时候,都设计得非常详细,以避免发生意外情况,语文教师尤其如此。这主要是因为,语文课堂更注重语言表达和文字叙述,语文阅读教案也是如此。但是,详细的教案设计会使教学流程过于死板,并没有和课堂的复杂性、多变性相结合,不符合语文阅读课堂教学的实际需要。

(三)教学流程过于表面化

传统的语文阅读课堂,注重对文章的分段、概括段意、这种教学模式分解了文章的整体美感,对文章的语言、韵味、布局以及文化素养都没有很好地品读和体会。可以说,语文阅读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二、有效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路径

有效促进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质量提升的路径,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内容: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实施情境教学法,把读、思、议、练这四项内容进行有机的结合,对学生良好阅读习惯进行培养。具体内容如下:

(一)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

教师应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并对教学手段和方法加以丰富。社会的不断进步,也促使了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因此,教师应与时俱进,顺应时代的发展潮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和专业素质,对阅读课堂形式进行创新。一般来说,阅读课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活动课、文学欣赏课、朗读课、积累课等等。教师在设计课型时,应结合教学目标,并根据教学内容的重难点进行课堂形式的选择。

(二)实施情境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的实施路径有很多,无论是采用哪种方法,不可否认的是,多媒体技术更方便教学情境的进入,通过视频和声频的播放,能够迅速地让学生融入到情境中去,学生会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加深了学生对阅读课文的理解,并对作者的感情体会得更深。比如,在讲到《蓝蓝的威尼斯》时,教师可以将威尼斯的图片和视频向学生展示出来,加深学生对威尼斯的认识,从而体会到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那就是歌颂了中意两国人民的深厚友谊。

(三)把读、思、议、练这四项内容进行有机的结合

在朗读的过程中,应结合文本,读出感情,形成正确的语感,这是学生获得文中信息的重要前提和渠道。所谓的思,也就是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对文章内容进行独立的思考。议,教师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让所有班级成员参与到文章的议论中来,让学生把自己的想法大胆地讲出来。因为,语文学科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应给学生多一些练习时间和空间,经常练笔,从而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四)对学生良好阅读习惯进行培养

对于语文学习来说,教师对学生进行阅读积累的引导是非常重要的,有利于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从而为他们的写作能力的提升夯实基础。对于教材中的好词好句,教师应要求学生必须掌握,对于课外的词汇,教师应要求学生记录在笔记本上,养成勤于积累的习惯。比如《春》这篇文章中就有很多优美的词句,教师就可以让学生积累下来。

篇10

1."翻版"现象严重,缺乏创新的理念

个别教案表面看来比较全面、合理、头头是道,无懈可击。实际上它只是参考教案的翻版,这种翻版教案,既影响了老师备课能力的提高,又无法将自己的学生备到教案中去,拿着这样的教案讲课,老师讲得吃力,学生听得也吃力,再加上大部分教案设计也显得陈旧,只注重了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能力的培养。因此,缺乏创新意识,跟不上素质教育的要求,忽略了因材施教,也就是说没有将自己的学生备到教案中去。针对这种情况我们一方面要自己动手、动脑,编写出切合学生实际接受能力的自己独特品位的教案来,这样用自己的思路编写出来的教案讲起来得心应手,听起来顺手,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一方面可以通过集体备课来解决,以年级组为单位,通过讨论,集思广益,将不同老师的教学设计、教学方法、经验融为一体。取其精华,从而科学、准确、具体、全面地确定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准确地分析学生、分析课堂,科学地设计教学程序,依据教学目标科学地选择教法,多角度的预测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可能的教学效果,设计适当的解决策略,使教案"翻版"变为属于自己的教案设计,不断提高备课能力。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板书形式单一,练习设计失当

大部分的板书形式单一,没有经过推敲和深思熟路。板书作为教学过程的重要一环,将对整个教学效果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设计板书一定要目的明确,围绕课文中心,突出重点和验证点,还要条理清晰,通俗易懂,文字简练概括。通过板书要让学生对本堂课的内容一目了然。既加深理解,又便于记忆。这就要求老师在备课中要反复推敲,力争达到最理想、最完美。

练习的设计有时没有代表性、针对性、缺乏趣味性。实际上,一堂课的练习设计要有让全班同学都能解决的基本练习,要有让大多数同学能解决的综合练习,要有让学有余力的同学解决的拓展练习。设计的练习还要有代表性、针对性、多样性、趣味性、阶梯性,切忌简单重复、盲目机械地练习。要想办法让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充满期待,充满好奇,乐学善思,乐此不疲,那才是真正好的练习设计。

3.忽略时间分配,遗漏教学后记

"学习无计划,盲人骑瞎马",一堂课上科学合理的时间分配是整堂课能否成功的关键,将对整堂课的成功打下基础。老师通过对复习、练习等环节的时间分配,动、静科学安排,使课堂每一分钟时间都在老师的预期中发挥作用,使四十分钟时间得到最充分的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