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管理与管理科学的区别范文

时间:2024-01-30 17:57:3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科学管理与管理科学的区别,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科学管理与管理科学的区别

篇1

【关键词】管理科学 管理哲学 联系 区别 互补

管理科学与管理哲学从来都不是分别独立的。从管理科学诞生之日起,该学科中就一直渗透着哲学的因子。随着知识文化和人才精英逐渐成为管理的主要对象,管理呼吁更多的人性化和主动性,于是,管理哲学逐渐作为一个独立的课题进入人们的视野。

一、管理科学与管理哲学的联系

管理科学是研究与管理有关的理论,研究管理实践活动的一般规律的科学。管理哲学是对管理中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研究和探讨。

管理科学和管理哲学相容于现代管理科学。现代管理科学在以往管理科学注重效率,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基础上,添加了对人性和人的需要的关怀,它使管理对效率的追求发生了从机械控制向激发人自身积极性的转变。而这种转变正是哲学智慧的产物。可以说,现在管理科学就是管理科学的哲学化,就是在专门研究管理本身这件“事”的基础上增加了“人”的因素,在考虑技巧性的管理的同时,考虑到艺术性的管理,赋予管理以经济学意义上的“价值”和哲学意义上的“价值”。

自1923年,英国管理学家奥利弗・谢尔登(Oliver Sheldon,1894―1951)出版《管理哲学》以来,从哲学层次上考虑管理实践的尝试从未间断过。从由自发式管理发展到自为式管理,再由自为式管理跨越发展到自觉式管理,这无疑是管理史上的两次飞跃。管理科学往管理哲学的转向,即管理科学的哲学化,是伴随着心理学、社会学、伦理学以及管理学自身等学科的发展而具有必然性发展趋势,这种趋势体现的是“以人为本”理念在管理上的印证和深化,是人类社会的发展,以及在这种发展中所产生的更为深刻的人类生理、心理发展需要,社会物质和精神进步的需要。

“管理哲学的崛起意味着管理新时代的到来,它将在‘否定’和弥补现有管理科学缺陷的基础上,实现管理思维由‘工具理性’向‘价值理性’的转化”。管理哲学是对管理科学精神的升华,是现代管理科学史上的一次较大进步。

二、管理科学与管理哲学的区别

(一)分别引领两种趋势

管理科学求真,而管理哲学求善。两者分别将现代管理引向两种趋势,即管理的科学化趋势和人本化趋势。

科学更注重实证,通常要对研究对象进行观察、实验和分析。管理科学的研究是通过对一些自发式的管理行为进行归纳、总结,得出具有一般性的即规律性的知识,上升到理论层面,形成管理科学的基本理论。此外,管理科学通过规范性研究,得出“更好地进行管理”的方法,为获得更优良的管理提供指导。总之,管理科学的研究是为了求真。管理的精确化使得管理科学成为一种可重复进行的研究活动。管理科学的作用正在于掌握这种可重复的规律。

管理哲学是对人的行为、目的、价值、心理、情绪等因素的研究,其研究目的是为了在人的这些对管理产生主观影响的因素中找寻有利于管理的因子。管理哲学涉及管理的终极追求。它在精确化管理的基础上增添了模糊化的管理,使管理具有灵活性。同时,管理哲学更趋向于以人为本。因而,管理者能够在它的指导下,提供更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这体现出管理哲学的作用,即为管理者提供一种价值导向,为管理活动提供一种价值方向。管理哲学的出现,致力于使管理成为一种善行,而不是“以恶治恶”。

(二)分别属于两种命题

管理科学包含着逻辑的、理性的、对称性的特点,其产生动力源于管理者在实践活动中不断地寻求更高效的管理方法。自20世纪初,美国古典管理学家泰勒创立“科学管理”理论以来,管理科学在大约一个世纪内,适应着现代化大生产的需要,得以蓬勃发展。基于科学管理的工厂管理理论经过爱默森、库克的推广传播,在法约尔、韦伯的理论补充下,形成了古典组织理论。梅奥的“霍桑实验”作为管理史上的一个分水岭,将管理科学带到一个新时期。在组织管理日益成熟之际,知识和技能管理成为管理的核心问题。在后现代管理学时代, 员工不再只是简单的被管理者, 更应该成为自我管理者。

“在工商界、政府和其他组织的主管人员中间,长时期来还盛行着这样一种观念,即认为管理是不受理论影响的――因为管理完全是一种艺术,而不是一门科学”这种观点更偏向管理哲学方面的理解。而理哲学艺术,是非逻辑的、非理性的、非对称性的,它既是一种人生经验,也是“对管理经验所做的一种反省”,这种在实践活动中不断积累下来的经验和反省总结到最后就成为一种管理智慧。管理的智慧关系到对人的思考,包括对人的心理上的物质和情感需要、人际关系、人的个性等因素的哲学思辨。管理哲学是一种智慧的总结,管理科学“欲要达到其最高峰,必须借助于哲学的理论思维”,这种思维是情感性的,而非科学性的。

(三)分别处于两个层面

篇2

[关键词] 运筹学 管理科学 商学院 分级教学

本文得到上海市教委2009年《运筹学》重点课程建设项目资助。

引 言

在商学院多年从事运筹学教学的基础上,笔者比较并深刻体验了使用中文教材和英文原版教材两种语境下的各种不同。使用中文教材时,课程与教材同名都叫“运筹学”。而使用英文教材,则是因了联合国国际贸易中心(ITC)的推荐,课程和教材统统改为“管理科学”(Management Science)。两种语境,教学侧重点的差异十分明显,教学心得和学生反馈亦迥异。本文比较它们的异同及该课程在我校的定位和教学实践的变迁并提出个人思考。

商学院运筹学课程的定位

“运筹学”在我国高校早已普遍开设。虽然何谓运筹学,至今尚无统一且确切的定义,但与英文“管理科学”类似,包含规划论、排队论、决策论、对策论、图与网络分析、存储论等内容基本是固定的,只是因专业或课时不同各有取舍而已。虽然近年亦常见名为“管理运筹学”、“物流运筹学”等明显偏重应用的教材,但与英文教材不同的是,中文同类教材直接用“管理科学”称呼的几乎没有。既然“运筹学”与“管理科学”内容基本一致,为什么中文课程名称多舍后者而就前者?笔者认为,差异较多地来自对运筹学与管理学关系的理解不同,课程体系的偏重不同,表现为称呼不同。

中文语境下“运筹学”明显地偏重定量方法自身,数学色彩浓厚,数学化处理方式明显:概念、定理、算法和推导构成课堂的主旋律。

英文语境下的管理科学则有狭义和广义之别。狭义上,管理学界存在所谓管理科学学派(亦称计量管理学派)。该学派认为管理科学与运筹学是同一语:为解决复杂系统的管理决策问题,可以借助各类模型和计算机作为工具,寻求最佳的计划或方案,以达到企业优化目标。Stafford的解释更干脆:所谓管理科学就是运筹学在商业方面的应用。

再看广义。首先,管理理论是指管理学学者经过反复验证修订后,用以解释管理现象的理论。管理学界公认的分支就有:企业管理(含生产、营销、财务、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等)、管理工程(含质量控制与可靠性管理、物流管理、战略管理、决策分析、管理信息系统等)、工商管理、管理心理学、管理思想史、计量管理学等。广义管理科学已经渗透到管理的各个领域,形成了内容广泛、门类齐全的与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并列的第三类科学。其中许多分支仅将运筹学作为最重要定量分析工具之一,如物流系统工程。其次,运筹学模型难以量化在管理实践中最复杂也是最重要的人的因素,仅仅利用侠义的管理科学定量方法解决复杂经营环境下的组织问题必然会面临诸多实际困难。英国兰卡斯特大学管理学院对此的最新解释是:管理科学专注于建立和应用已经被证明确实能帮助说明管理问题的模型和概念,并解决实际管理问题。

在美国历史上曾出现过两个与运筹学有关的专业团体:美国运筹学协会(ORSA)和管理科学学会(TIMS)。前者专注于建立数学模型和模型的优化算法、模拟及随机过程分析方法。后者考虑的问题则要宽泛许多,强调对更一般性问题科学方法的应用并研究管理问题本身,涉及运筹学、统计学、会计学、金融学、信息系统和组织心理学等。只是到了1995年才在争议中合并为运筹学和管理科学学会(IFORMS)。

可见,“运筹学”与“管理科学”关系紧密但却有区别。侠义的管理科学既不注重运筹学的数学基础,也不探究管理学原理,而是侧重依据客观数据、最优化标准和各种数学方法处理管理问题,追求经济和技术上的合理性,是将科学方法和工具应用于管理过程。而广义管理科学能为系统地改善组织的决策过程提供更广泛的工具,运筹学等“硬”决策工具的应用可使之具有更鲜明的科学性,也是现代管理实践基本功之一。但运筹学远不能涵盖广义管理科学全部内容,特别是其中的“软”决策方法,作为一门课程也不可能作此要求。

所以,在管理学越来越清晰呈现出定性与定量交叉化趋势下,商学院完全有必要开设“运筹学”课程。不过,即便从培养目标看,也不宜突出其数学特性,而应将之作为管理问题的数量化工具,凸显其在优化资源配置方面的作用。也就是说,将“运筹学”定位在狭义管理科学上更合理。绝大多数英文“管理科学”教材在大量删减运筹学数学理论的同时增添大量实用管理模型和案例就是一种说明:既鲜明突出了运筹学在管理学中的应用价值,又使“管理科学”的称呼更适合于商学院的氛围和应用导向,便于学生突破对数学的思考范畴,同时提升对管理学进行科学思考的水平。

商学院运筹学课程的设计

既然商学院运筹学课程应淡化数学色彩,恰当地予以设计十分必要。

1.运筹学的核心是应用

运筹学被公认是一门从起源到发展脉络都体现出极强实践性的学科,其精髓在于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库存、运输、项目、财务、人力资源管理和生产计划等领域都是其擅长之处。对商学院而言,学校目标是“培养应用型人才”,其中经管类学生有机会了解广义管理科学的诸多分支,知识面庞杂,思维活跃,特别欢迎实践性强的知识但手中较少有效的定量工具。所以,运筹学的教学若能充分体现学以致用的原则,对不同专业学生设计出有针对性的内容模块,则可体现该课程的定位,亦容易激发学习积极性。

2.运筹学不是数学课

我们在多年教学经历基础上探索的结果是:作为管理学科学化标志之一,运筹学打通了管理学与数学的界线,在培养商学院学生习惯于利用定量工具思考管理问题(图1所示步骤),从而提升作为科学人的素养方面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多年的教学互动和来自学生的反馈也提醒我们:运筹学课程最后的着力点应在管理(步骤 I)。

这是因为,首先,运筹学包含的内容十分丰富,而商学院相应学时数一般并不多;其次,经管类各专业学生的经济、管理类知识比较齐全,对图1步骤 I 比较容易上手,在对计算机运算结果给予合适经济和管理含义解释方面也有一定优势,但数学基础普遍不很扎实,要在十分有限的课时内接受并熟悉运筹学复杂的数学推导、精巧的算法思路和计算机编程(图1步骤 II 和 III)并不容易;第三,不同层次、专业和类型的学生,专业培养目标不尽相同,学生对本课程的认知和诉求也存在明显差异。例如,理工类专业学生就比较擅长图1中步骤 II 和 III。所以,若偏重算法和编程却轻视应用,像数学课那样罗列一大堆定理和公式,对算法予以严格推导,运筹学就会在商学院学生面前失去其多学科横向交叉联系、强调解决实际管理问题的特色,出现厌学、为考试而学习、无法实现从理论到应用的过渡等现象也就不足为奇。

3.运筹学离不开计算机

现代企业管理中影响某一事务的因素往往错综复杂,即使能建立起定量模型,其后续计算大多极为繁复。若仅仅依靠传统的算法获得模型结果往往需要相当长时间,就会使定量模型的意义大大下降。计算机的出现极大提高了模型的求解效率,使运筹学模型在日常管理中的应用成为可能。正因为此,在企业管理实践中,不再是是否应当使用计算机,而是计算机怎样才能更好地用于支持决策。所以,在商学院运筹学教学过程中强调并深度融入相应计算机软件的使用是必要的。

教学探索与实践

表面上看,同样一门课,我校经历了“运筹学”到“管理科学”的名称变动,但实际上体现了从数学化的运筹学到应用为主管理科学的教学实践的演变。

1.分级教学

从学生实际出发,因材施教是将几乎处于同一水平的学生放在一起分别教学的一种教学手段。这种教学体系,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按照不同科目的不同学习能力的高低将学生群体划分成不同的级别或层次,有针对性地进行分班教学。有效的分级教学,能使教师节约精力、突出重点、积累经验。能让学生尽可能地在各自的“最近发展区”得到充分的自由发展,谋求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促进学生的素质得到全面提高。所以说,分级教学是建立在“以学生成才为本”理念基础上,为实现教学目的的一致性和教学过程的互异性所进行的重要实践,因材施教是分级教学的核心思想。教育部在最新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也指出,要注重因材施教,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

针对不同课时数的不同专业,我校将运筹学课程分成了A、B两级进行分级教学。具体来说,A级教学中数学处理手法较多,兼顾模型的建立和算法的分析。B级则更注重启发学生在面对管理中存在的大量最优化问题时运用运筹学方法建立模型而非算法分析。例如,其中的一个案例问题是:虽然已经具备现代化定位和通讯设施,若要上海出租车调度系统充分发挥效能,可以利用哪些运筹学模型作为后台支撑?

实践中,我们的分级教学使用不同教材,还对内容进行了较大力度的取舍处理。规划论各专业必修。其他一些分支,则各有增减。如工商管理专业适当增加项目管理内容;物流专业增加存储论部分内容,介绍延迟策略及其模型;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会增加绩效评估内容;信息管理类专业,则增加计算机模拟和信息价值评估方法等内容,受到学生欢迎。

2.厚积薄发,突出运筹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

我们始终把运筹学课程看作是对思维方式的一种培养,是为商学院学生提供“打开一扇窗”的机会:除了要有科学管理意识,更需掌握管理科学的方法。

面对知识面较广的商学院学生,要想上好运筹学课并凸显其实用性,教师需具备充分的定量和经济、管理学知识。例如,库存模型通常将需求区分为固定和相对复杂的随机两类。当学生对需求满足特定分布的假设产生疑惑时,教师就应当能够适时介绍需求数据的获取及利用统计学软件对其分布加以判断的方法,这可加深学生对运筹学交叉性的理解。再比如,对偶价格与资源价值、运输模型算法与经济学帕累托最优原理、敏感性分析与市场波动、数据与市场调研等相关概念都体现了运筹学与经济、管理千丝万缕的联系和交叉,教师足够的知识积累才能应对裕如。唯其这样,不少现代管理方法,如绩效评估、MRP、JIT技术、设备管理计划、ABC分类法等,才能在管理类专业的运筹学课程中得到充分展现。这样做,除突出了运筹学的实用性,也有利提高学生对该课程及其相关课程的兴趣,有益于他们对管理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全面了解。

3.让头脑思考,让机器运算

利用计算机软件辅助教学,体验运筹学“人―机系统”的特质,在各高校早已不新鲜。我们发现,这一教学模式也可能使商学院学生处于被动地位。主要原因是,这种训练方式的前提是学生需要对各类算法和程序(图1步骤II 和 III)十分熟悉,然后才可能或利用EXCEL软件或自行编程实现算法从而完成模型的求解。这种要求显然不是我校学生的长处,若刻意要求,只可能伤害学习积极性。

我们在探索后认为:既然商学院运筹学课程的重点在应用,熟练使用专业软件比了解程序本身更重要。所以,我校坚持采用专用软件“Management Scientist”。除了该软件极端易学节省时间外,还有助于突出教学重点(图1步骤I),使教、学双方都将有限的课时集中在管理模型的修改、合适性方面。具体的做法是,在课后练习中专门安排部分开放性习题,要求学生对管理问题自行设定不同的优化目标和约束并给出最优的决策方案。这就需要学生在建立不同的运筹学模型后对最优解进行比较。如此一来,一方面由于计算量大,若没有软件辅助,几乎不可能完成上述要求。另一方面,学生也能从中领悟到:通过比较软件输出的结果,可以反向思考我们对管理目标和约束条件设定的合理性及可行性,体验“让头脑思考,让机器运算”的现代管理实践。

参考文献:

[1]胡运权.运筹学基础及应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61.

[2]Stafford Beer. Management Science: The Business Use of Operations Research [M]. Aldus Books. 1967, 87.

[3]贺仲雄,王伟.决策科学[M].重庆:重庆出版社,1988,114-122.

[4]兰卡斯特大学网页. lums.lancs.ac.uk/departments/ManSci/DeptProfile/WhatisManSci/

[5](加拿大)Peter C. Bell. 管理科学(运筹学):战略角度的审视[M].韩伯棠等.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118.

[6]姚翔飞.工科高等数学分级教学模式的探讨[J].高教论坛,2008,(3). 85-87.

[7]李志猛,祝江汉,邱涤珊,徐培德.启发式教学在运筹学课程中的应用与实践[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8,(4). 58-59.

篇3

关键词:管理学;学科属性;元管理学;认识论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892(2010)09-0052-07

一、“管理学学科属性”的世纪争论

(一)问题的缘起

2007年《管理学报》发表了特约评论员的文章《试问管理学――管理学在中国侧议》,文中提出了“有没有普适的管理学?”的疑问,考证了一些长期以来模糊不清的名词如“管理学与管理科学”、“管理学与一般管理学”、“指导性与实践性”、“管理文化与管理组织”、“管理哲学与管理学”,结果发现这些关乎管理学学科结构的基础性概念几乎都没有定论。在文章的结语部分,作者指出,这些疑惑对于综合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的管理学,其学科结构会有什么特点?管理学的学科结构与“创建管理科学的中国学派”是怎样的关系?在“创建管理科学的中国学派”的历史进程中,学科结构值得研究吗?教育部科技委管理学部刘人怀院士(2009)对于管理学理论的基本架构也提出了19个具有普遍性问题,包括:“为什么要对管理、科学和管理科学等基本概念做一番正本清源的探讨”、“什么是管理科学,管理科学与管理学是什么关系”、“什么是管理,什么是管理活动什么是管理工作什么是管理者”等。

事实上,关于管理学的学科属性之争从来就没有停止过,有的学派强调管理学的科学属性,有的学派强调管理学的人文艺术属性。泰勒认为,管理学主要研究如何通过科学的手段来提高生产效率。泰勒由此创立了科学管理理论。较早明确提出对“管理科学”持不同意见的是利昂・普拉特・奥尔福德(1877~1942)和亚历山大・汉密尔顿・丘奇。奥尔福德和丘奇(1912)认为,泰勒方法的缺点是“以精心设计的机制或制度”取代了领导艺术,他们认为泰勒的所谓“科学管理”过于机械,他们对“科学管理”一词表示遗憾,因为它意味着“一种科学,而不是管理的艺术”。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赫伯特・西蒙认为管理学是科学与艺术的综合,他指出“我们对已取得的成就感到振奋……正在朝着创造活力的管理科学和基于科学的艺术迈进”。

不仅如此,有关管理学学科属性之争的另一个主要议题是:管理学究竟是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或者管理学是否具有普适性?丹宁布灵(Dannenbring)(1981)等认为,管理学需要应用自然科学方法对管理者面临的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解决方案,尽管管理科学可能不如物理学那样精确,但这并不构成管理学与自然科学的本质性区别,管理学应追求其普适性,能够运用数学语言是学科成熟的标志。管理学知识体系目前缺乏统一性,这只表明管理学尚处于初期发展阶段,每一学科的初始阶段都会表现出这种特征。惠特利(Whitely)(1984)则认为,管理学与自然科学有本质上的不同,管理学是一门实践导向的社会科学,社会实在不同于自然现象,社会科学比自然科学包含着更多的价值判断和选择。管理学应重视文化、价值观和习俗的作用,应走出过分数学化的误区。林羲(2006)认为,自然科学注重的是发现研究客体的因果律,因此自然科学具有很强的预测性与普遍适用性;而与自然科学相比,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这使得社会科学不仅很难在严格意义上重复进行,更使其结论的普遍适用性受到挑战。彭贺(2009)和郭毅(2010)认为,管理学作为一种知识体系。其必然包括普适性知识体系与地方性知识体系,显然这一论断也是基于管理学的社会科学属性的。一般认为,在自然科学领域不存在地方性知识。

自泰勒1881年开始著名的“工时研究”创立现代管理学,有关管理学学科属性的定义与争论一直持续到今天,管理学学科属性问题成为跨越三个世纪的难题。

(二)对“管理学学科属性”研究的传统路径――从“管理现象”到“管理学”

考察以上争论,我们可以发现,在上述“管理学”学科属性之争中,对于“管理”或“管理活动”的定义其实并没有太大的分歧,对于管理活动的本质也不存在太大的疑义。美国管理协会对管理活动的定义是:通过他人的努力来达到目标。这一简明扼要的定义给出了管理活动的本质,或者说给出了“管理活动”区别于人类其他活动的根本特点。谭力文(2009)认为,管理活动产生的原因主要应归结为人类为战胜恶劣的自然环境与凶险的内外势力,为维护自我生存与发展而产生的一种特有的“群聚”现象,并指出人类协作而产生的“群”就是管理理论中的“组织”。在组织这一概念的基础上,谭力文继而援引马克思的话,“一切规模较大的直接社会劳动或共同劳动,都或多或少地需要指挥,以协调个人的活动并执行生产总体的运动”。谭力文认为,这种协调活动的本质就是管理。上述对管理活动的本质的认识不仅得到主流管理学派的认同,在复旦大学水教授所创立“东方管理”、黄如金教授所创立的“和合管理”、南开大学齐善鸿所创立的“道本管理”中均有类似的描述。例如,东方管理学认为,“管理就是组织人力与物力以实现正式组织的目标与过程”;齐善鸿(2009)的“道本管理”认为,管理的基本目的就是解决组织中人群冲突和建构目标效率秩序。就对“管理”或“管理活动”的定义而言,韩巍(2009)认为,组织管理的基本要素及其关联,已经被泰勒、法约尔、韦伯、巴纳德,包括德鲁克等西方学者确立起来了,这些基本问题(即对管理活动的界定)已经轮不到无论是哪一国的当代学者置喙了。由此可见,尽管学术界对于管理或管理活动的定义存在表述上的区别,但其核心与本质“组织”、“协调”、“目标”等并没有根本性的差别,对“管理活动”的看法基本上是统一的。

然而,大量的争论从何而来,这正是本文要讨论的关键问题。在笔者看来,这一争论来自于从“管理活动”到“管理学”这“惊人一跳”。或者说,“管理活动”并不能必定推导出“管理学”应如何进行研究,在这“惊人一跳”过程中,绝大多数观点持一种“应然”的判断。我国著名管理学者席酉民(2010)持论应属公允。席酉民认为,管理研究的主要任务就是探索和寻找相对确定、有效地实现管理的目标方法、技术和思维方式等。旧然而,即使从这一持论相对公允的判断来看,其中亦包括“应然成分”。例如,为何将“管理学”限定在“相对确定”的范围内?这种限定一定会将某种出于直觉的管理艺术性思维排除在管理学研究的范围之外。此外,如何把握“相对”的“度”?从对席酉民教授上述定义的深入分析可以得知,无论“度”在何处,总会将一些“相对不确定的、然而却是真实”的管理思想排除在外。可以肯定的是,这种限定对于席酉民教授创立的和谐管理理论没有影响,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对于管理学的某一具体学科,这种限定甚至是必须的。然而,对于以“管理学自身”为研究对象的元管理学,这种限定就是主观和有害的了。

在《论管理学的普适性及其构建》一文中,谭力文教授(2009)在对管理活动的概念进行了详细的探讨之后,得出管理学“可以得到具有普适性的管理理论”。这一表述没有问题,但关键在于“可以”二字,管理学可以得出普适性的结论,不等于说管理学作为一门学科必然是普适的,作为一个总体,管理学究竟是不是普适的,的确是一个问题。谭力文教授在该文末尾所认为的,“管理学的普适性问题得到基本解决,可以达成基本的共识”似乎过于乐观。我们前面所列举的关于管理学学科属性的种种争论,它们大多也属于“应然”的判断。例如,泰罗认为“管理的主要目的应该使雇主实现最大限度的富裕”是一种应然判断;奥尔福德和丘奇认为管理学“应该”包括艺术的成分,丹宁布灵等认为,管理学应该需要应用自然科学方法对管理者面临的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解决方案。惠特利则认为,管理学应重视文化、价值观和习俗的作用,走出过分数学化的误区等。

事实上,学术界大多还是注意到管理活动中存在的社会的、人文的、直觉的、艺术的成分,这些成分无法包含在“管理科学”或“普适性的管理学”之中。例如,在国内学术界引用较多的林曦的《管理学的学科属性与学科定位》一文中,林曦(2006)认为,管理活动及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管理理论在一定程度上是关注人的尊严与价值的,管理活动所涉及的对象、场合、时间和地点是具体的,或者不具备更强的一般性,因此似乎将管理学完全定位于“普适性的科学”并不合理。因此,对于大多数管理学者而言,不得不承认“管理学既是科学,又是技术和艺术”或者“管理学既有人文的属性,又具有自然科学的属性”。

对于“应然”这一路径而言,“管理学是科学和艺术”或者“管理学既具有人文的特质,又具有科学的特质”是一个终极判断。这一判断实际上早就被诺贝尔奖获得者赫尔伯特・西蒙甚至更早的亚历山大・汉密尔顿・丘奇所提出,丘奇提出的这一观点的时间几乎与泰勒创立管理学这一门学科的时间一样久远。然而,这一终极判断并未结束这一跨越了三个世纪的争论,《甚理学报》特约评论员就敏锐地指出,“对于综合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学的管理学,其学科结构会有什么特点吗?”换言之,管理学知识中的“科学与人文”是如何统一起来的,这对于“管理学属性”的传统研究进路而言,是一个真正的难题。

二、元管理学: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上述目前没有定论的争论使我们可以宣称存在“元管理学”这样一个研究领域。韵江(2007)、罗珉(2005)、杨栋(2009)都曾提到过“管理学的元研究”。韵江在《管理学合法性的反思――基于跨学科的视角》一文中提出了管理学“元研究”的必要性。罗珉认为管理学范式理论是以管理学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具有元管理学的性质。杨栋认为,管理学科学属性是管理学元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吕力(2009)认为,元管理学是对管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目标、研究方法、学科性质、体系结构进行系统反思和研究的学科。认为,元管理学将重新定义管理的本质以及明确各类管理学知识的应用范围。

(一)种种“元理论”及其学科性质

“元”的西文为“meta-”,意即“在”“之后”或“超越”。“元”在与某学科名相连所构成的名词中的含义是:这种更高一级的形式,将以一种批判的态度来审视原来学科的性质、结构和其他种种表现。“meta”起源于“metaphysics”一词,后人在整理亚里士多德的著作时,将其《物理学》之后的著作称为拉丁文的“metaphysiea”,直译为“物理学之后”,它探讨的是世界本体的原理,其含义与我国古代关于“道”的学问相近。《易・系辞》有“形而上者谓之道”的说法,于是“metaphysics”就被译为形而上学,形而上学回答的是世界的本原等问题,代表了一种整体性反思。

在“metaphysics”之后,很多具有整体性反思性质的学科都被冠以前缀“meta”。例如,德国著名数学家希尔伯特(Hilbert,D.)提出的元数学概念就是希望用有穷的方法来证明无穷的数学系统的协调性,它把整个数学理论完全形式化为无内容的符号体系,其中包括作为符号的基本概念、作为符号系列的公理以及作为符号系列变形规则的基本推理规则;然后把这种符号体系作为研究对象,用另一套理论来研究它的协调性。这种用于研究数学理论的理论便是数学的元理论。

元逻辑学是在希尔伯特的元数学概念和形式化思想的启发下发展起来的,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元逻辑学是指对逻辑理论整体性质的研究,而对某个具体的逻辑法则并不感兴趣;广义的元逻辑学是指对于一般形式系统的研究。换言之,元理论意味着用一种理论――元理论――来审视另一种理论,这是元理论独立性的一种体现。

1951年,沃尔什(Walsh.W.)率先提出了“分析的历史哲学”一词,㈣实际上就是历史学的元理论。

1925年,波兰社会学家兹纳涅兹基(znaniecki.F.)首先创造了具有元科学性质的“科学学”一词,它不仅将全部科学知识作为研究对象,而且还涉及了科学家的学术活动、科学的社会作用等知识与社会交叉的问题,从而使科学的自我反思从科学自身扩展到了与社会的关系上。在科学元理论的启示下,1970年,古尔德纳(Gouldner.A.)将元社会学定义为“社会学的社会学”,即把社会学看成一种社会活动加以研究。

从数学到哲学、科学、乃至不少具体学科,各种以元理论为标题的研究逐渐诞生并发展起来,这些不同的元理论构成了一个元理论家族,从中可以看出元理论体现了整个学术领域“自我意识”的萌动。当某一学科尝试建立元理论时,它就是在对本学科进行反思、探索,而其中隐藏着变革。

(二)元管理学的研究对象

元管理学对管理学自身的研究,因此元管理学的研究对象不是管理现象或管理实践,而是现有的全部管理学认识,元管理学本质上是一种认识论。借鉴刘人怀院士(2009)的说法,管理学是研究管理现象与管理实践的全部知识的总和,是―个内容丰富的知识体系,元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就是这个知识体系。

管理知识里既包含科学的成分,也包含人文的、艺术的成分,甚至包括只能体验得到、不可言传的技能(或者说所谓意会知识tacit knowledIge)――元管理学既然是对管理学自身的研究,就应全面涵盖上述不同类型的知识。在研究对象方面的模糊不清,必然导致研究结论的根本性错误。例如,认为“管理学是一门普适性科学”的观点,大多忽略了管理知识中人文的、艺术的、直觉的成分;而认为“中国管理学应建立全新体系”的观点又忽略了管理知识中科学的、普适的成分,这两种观点之所以经不起反驳,其错误的源头均在于片面地界定了研究对象。

管理学知识中既存在明确的、普适的科学性知识,也存在不明确的、地方性的、体验性的、感性的、直觉的知识,在“明确”与“不明确”之间存在大量“相对明确”,同时也“相对不明确”的管

理学知识。如何确定“相对明确”的“度”?在本文看来,不如事先搁置这一争议,而就全部管理学知识做一番考察,不论它是明确的还是几乎完全不明确的。

在管理活动领域,存在着大量的“普适性”之外的管理知识,这些知识同样对于人类的管理活动非常重要。迄今为止,还没有任何人敢于宣称,只要掌握了现今主流管理学教材中的理论就完全能胜任实际的管理工作――这是因为还存在着大量的实用的、不可言传的直觉性知识,还存在着大量的有关管理实践的艺术。管理学的一门常规分支,可以宣称只研究其中的一部分,但以管理学本身为研究对象的“元管理学”就不能不以全部的管理学知识为研究对象。

究其源头,求知的最终目的是求得人类更好的生存。既然直觉的、不明确的、艺术性的知识在管理领域中具有相当的实践价值,管理学就不应将研究视角总是固定在可以重复、可以验证、可以明确表达的知识上,作为对管理学自身进行反思的“元管理学”更应将研究范围扩展到全部的管理学知识领域,惟其如此,才能实现反思,才有可能在反思的基础上发展管理学自身。

(三)元管理学的研究内容

如前所述,认为“管理学是研究管理实践中普适规律”的观点实际上是对管理学研究的一种“应然”规定,它限制了管理学知识的来源,同时决定了对管理学知识真实性的检验手段――这种检验手段就是基于大样本的所谓实证主义方法。这样一种观点显然不为管理学界大部分学者所接受,管理学的全部知识域中无疑包含着人文、艺术的成分,那么这部分知识的来源是哪里?它产生的机制如何?这部分知识和所谓普适性规律二者之间的关系如何?上述问题正是元管理学关注的核心问题――它本质上是一个认识论问题:元管理学研究管理学知识的性质、来源和产生的机制,以及对管理学知识的可靠性和客观有效性进行检验。

哲学上传统认识论的发展经过了三个阶段,一是关于认识的性质、前提和基础等问题,近代哲学对这类问题的提出和解决具有本体论哲学的特点;二是认识的来源、过程和机制即认识的发生学方面的问题;三是认识的可靠性、真理性、确证性和客观有效性等知识论问题。

具有本体论哲学特点的认识论以洛克的经验论、休谟的怀疑论以及康德哲学为代表。洛克的经验论以承认对象的客观实在为前提,而休谟则质疑对象的实在性,他认为,“我们所确实知道的唯一存在就是知觉……除了知觉之外,既然从来没有其他存在物呈现于心中,因此我们永不能由知觉的存在或其任何性质,形成关于对象存在的结论”。阎康德认为,一个具有先天认知能力和形式的先验主体是认识的中心,康德以此来解决认识的本性和来源问题,从主体的认知能力来划定认识的范围和可靠性,认识就是主体运用先验的感性直观形式和知性范畴对感性材料、表象进行综合整理而得来的。

在现代科学和哲学看来,由于传统认识论中的命题不能被经验所证实或证伪,因此这一研究思路逐渐被淡忘,关于认识的来源、机制等认识发生学问题被逐渐经验科学化。20世纪重视认识论研究的哲学家都不同程度地表现出使认识论问题经验科学化的倾向。现代西方哲学大多把科学发现和认识发生问题看做经验心理学问题。当代认知心理学、脑科学与人工智能、神经生理学等新兴学科也都体现了认识发生问题的经验科学化倾向。

与此同时,哲学认识论发展的另一条进路是科学哲学,即将科学作为研究对象,关注科学发现和发展的方法和逻辑、科学与非科学的划界、知识的检验及其标准、科学知识的演进和模型方面的内容,把认识论转向对科学认识论和方法论的研究。

基于以上考察,本文将以上认识论研究的两种思路应用于管理学,将对以管理学全部知识为对象的元管理学研究划分为以下两大部分:

(1)从管理学认识的心理学发生机制上研究管理学知识的性质、来源和产生机制。现代的认知神经科学已经可以从自然科学的角度部分揭示认识的来源、过程、机制与结构问题。认知神经科学是在脑神经科学(Neuroscienee)和认知科学(cognitive Science)的基础上发展而来。

在认知神经科学产生之后,一些社会科学家试图使用认知神经科学的手段研究社会科学问题,取得了丰硕的成果。2000年12月,在普林斯顿大学的一个研讨会(Princeton workshop on NeuralEconomic)首次使用了神经经济学(Neural Economic)名称,并在以后的时间内逐步被广泛认可。与神经经济学相对应,中国学者马庆国提出了神经管理学的概念。

显然,认知神经科学作为一种有效的手段,既然可以研究被管理者的神经心理因素,也就毫无疑问地可以研究管理者的认识来源、产生机制和结构,后一研究就是元管理学所关注的。因此,借助于认知神经科学,我们就可能回答管理学知识中的直觉、意会性知识的来源,及其在管理实践中被应用的情况。这就是从管理学心理学发生机制上研究管理学科的性质、来源和产生机制。

(2)从对管理学知识的检验与确证方面来研究全部管理学知识的体系结构。在知识问题上,当代哲学思潮的特点是“不考虑心灵怎样或是否可以真正认识外部世界的问题,而是一开始就预先假定,我们已经以各种方式获得了知识,并且在任何情况下能去认识这个世界”,从而问题就变成了这种知识的发现和证明的逻辑的问题。

这一观念影响到各种元理论,具体到元管理学,它的基本问题就不是我们能否获得管理学知识,而是预先假设我们能够认识管理实践,管理学知识可能存在或已经存在,而无论它们以什么知识形式存在。我们的任务是通过描述这种既包含普适性规律又包括特殊的人文艺术因素的知识,是如何在实践中被检验、确证与应用的,从而探查这些不同类型的管理学知识是怎样在管理实践的过程中被逻辑地组合成一个有机的管理学知识体系的。

众所周知,当前的主流实证管理学早就确定了知识的“检验标准”,这就是形成假设、获取数据、检验假设的一致性等一系列规范的步骤,毫无疑问,如果遵循如此严谨的操作,得到的将是“真知识”。然而,这一套操作可能是获得“真知识”的充分条件,但不一定是“真知识”的必要条件。在管理知识领域,相当多的意会性知识也是“真”的,或者说在一定条件、一定的范围内是“真”的,但是这些“真知识”很难通过如此一套标准。例如,意会性知识在这套操作的起始阶段,即“形成假设阶段”就会有很大的麻烦,意会性知识在很多情况下难以形成表述清晰、逻辑严明的假设。主流西方管理学因为这些意会性知识的麻烦,断然将其排除在主流管理学研究范围之外。主流管理学尽管“主流”,但也只属于管理学研究的一个流派,这样做无可厚非,但如果一定要坚持“主流帝国主义”,将其作为一种通行标准强加到其他研究范式上,则欠妥当。元管理学既然以全部管理学知识为研究对象,就还需要考虑普适性之外的地方性、本土性、个性化的管理知识,根据其在管理实践中被应用的情况,为各类管理学知识确定“真”的标准。

三、元管理学对于中国本土管理研究的意义

如果管理学是一门纯粹的自然科学,就不会存在本土管理学――本土管理学之所以存在,正在于它是普适与特殊、科学与人文艺术的混合体。假如丹宁布灵(Dannenbring)的观点正确,管理学研究

的目标如果是追求单一的普适性的理论体系,则本土管理学从根本上就是一个错误的命题。因此,本土管理学所以存在、如何存在及其研究方法论正与管理学的学科属性、学科结构等密切相关,而这正是元管理学的研究主题。

在2009年第二届“管理学在中国”学术论坛上,北京大学巩见刚(2009)提出,管理学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科学,因此管理学研究中发现的规律很难保证有普适性和重复性。华南理工大学张树旺(2009)在《普适性与民族性的真正对话的开始――“管理学在中国”论争的方法论意蕴》中认为,科学主义管理是以实证研究为研究底色,其研究特点是严格的科学性、普适性和逻辑性;人本主义管理学以解决实际管理问题为研究底色,其研究特点是艺术性、民族性和有效性。此双方近20年来(实际上为100多年来――本文注)互为诟病,难以对话,这一学术对立源于“管理学既是科学又是艺术”或者“管理学的普适性与非普适性”的经典命题。

情境化是著名管理学者徐淑英教授(2008)所首倡的一个概念,徐教授对情境化的定义非常简明:情境化(contextualization)是指将研究置于一定的情境中。徐淑英认为,情境化在管理研究中越来越重要,它是在中国进行本土研究的关键要素。徐淑英教授指出了情境化的4种方法,第一种方法是决定研究什么,即研究者不仅应该关注已有的(西方化)主题,而且要问一些中国的公司,管理者和员工所特有的或重要的正确的问题。第二种方法是理论的情境化,即将西方理论和假设进行适当的修改使之适用于中国的环境。第三种方法是测量工具的情境化,使在西方环境下开发的构念在中国情境下仍然是有意义的。第四种是方法论的情境化,就是在中国情境下使用新的方法论来观察、记录和分析数据。

篇4

论文摘要:运用的经济学原理,分析了劳动价值论对管理行为科学性的重要作用,进而为科学管理的实现寻找依据。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指商品的价值山抽象劳动创造的科学理论。这一理论论证了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价值规律,第一次揭示了被物品外壳掩盖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阐明了价值形式和货币的全部历史发展过程。劳动价值论小仅为剩余价值理论的产生奠定了基础,而且也是实现科学管理的直接基础。其核心内容,是侧卜究抽象劳动如何形成商品的价值,进而揭示在物的外壳掩盖卜的人与人之间的真实关系。皿然这一理论是马克思在资木主义社会完成的,但其中的内容具有普遍的意义,对人们的一般活动具有普遍的指份作用。因为从这一理论的内容中我们可以悟到:劳动创造价值这个道理是小变的,只是它在小同的社会形态中具有小同的表现方式罢了。其实在人类社会中,人们的活动都直接或间接地与创造价值的劳动相联系。管理活动是人类社会中的一项重要活动,从总体上说,它是整个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重要条件,这小仅说明了管理活动木身的重要性,而且也说明了管理活动与创造价值的劳动之间的密切联系。我们把创造价值的劳动的外延加以扩展,那么,劳动价值论对科学管理活动具有一定的指份作用。

第一,劳动价值论是管理的主体实行科学管理的基础。管理过程是管理主体与管理客体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主要表现为管理的主体对管理的客体的指挥、调动和支配的过程。其目的就是创造各种有利条件去实现既定的管理目标。其实质就是利用较少的投入去获得较大的产出。对管理的客体的科学分类,是在静态的条件卜对管理的客体所做的区分,从而对管理的客体的各个部分或方而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以便找到正确的管理方法,顺利地实现对客体的管理。这是实现科学管理的重要条件。管理过程则是在动态的条件卜对各个管理要素的具体运用,主要追求在充分发挥个体作用的基础上实现整体的最佳效果。这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管理一词的主体内容。管理活动也是一种劳动,作为劳动就必须衡量投入与产出。这是管理的主体所应完成的主要仟务,也是科学管理的重要基础,主要体现在两个方而一是具体化为管理的客观规律之中;一是物化为管理的主体的必备素质。在管理科学领域存在着许多客观规律,但小论哪一条客观规律,其最终的目标都是为实现管理效益的最大化服务的,这是一切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客观规律是我们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是我们对客体正确认识的结果,其目的是指异管理实践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顺利实现既定的管理目标,获得预期的管理效益。认识实践和管理实践是相互交织在一起的,两者统一于管理目标的最终实现,统一于管理仟务的最终完成。管理的主体素质是决定整体管理活动基木状况的决定因素,是管理这种实践活动的投入能否获得预期效益的关键。因为认识实践和管理实践都需要管理的主体来完成。管理的主体与管理的客体的对立统一是管理实践中的主要矛盾,在这一矛盾中,管理的主体是矛盾的主要方而,居于主异地位,担负着对整个管理过程的指挥、调动、协调等仟务。这些仟务完成得如何,主要取决于管理的主体内在素质。山于管理过程是一个综合过程,所以管理的主体必须具有较好的综合素质。这些综合素质概括起来主要的是一般的基础知识(包括具有关于社会、自然等方而的一般知识水平和在世界观和方法论范畴内的观察、认识、分析、判断、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管理科学领域中的专业知识(其中包括管理学的基木原理和胜仟具体专业岗位的专门知识)。这些综合素质对于管理活动的实际效果具有决定的作用。例如,管理的主体是否具有正确认识管理的主体与管理的客体之间的辩证关系的能力,是能否正确处理两者关系的前提,而这一点是管理的主体能否进行科学管理的基础。

第二,劳动价值论是对管理的客体进行科学分类的基础。从哲学角度讲,客体是进入认识和实践活动范围的客观事物,即人们所要认识和改造的对象物。从管理学的角度讲,客体是指进入某一具体管理活动范围,归属于管理主体指挥、调动、支配的对象物。它一般具有归属性、受动性、手段性的特点。就是说,作为管理的客体,它一定是属于某一特定的管理主体的管辖和支配,并以此来实现管理主体所确定的管理目标。应该说,管理活动是从管理客体开始的,要使管理活动得以顺利进行,我们首先要明确管理的客体,对管理的客体给子必要的界定,在这个基础上,管理的主体才能形成相关的管理方式、管理路径、管理目标等其它的管理要素。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对管理的客体进行科学分类呢?劳动价值论在这个过程中起不什么作用呢?肯定地说,它是管理的客体进行科学分类的基础。从管理的客体的具体存在形式上来看,我们一般可以把它分为人、则、物。这种分类法木身就是以管理的客体在管理活动中的小同作用为出发点的。说到作用就要涉及到大小、正负,而这其中的内容就是效益或价值。总体上说,皿然人、则、物在管理活动中是小可缺少的,各自的作用也是小尽相同的,但我们对它所作的这些区分,始终是以效益或价值作为标准的。正是山于小同的管理的客体在实现效益或价值的过程中具有小同的作用,所以我们才能对其进行必要的分类,反过来说,这种分类始终是以效益或价值作为最终标准的。

第三,劳动价值论是正确制定劳动收入分配制度的基础。劳:办吹入分配制度是管理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它是调整管理过程中人的基木状况的重要杠杆,对于管理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影响。在管理活动中正确地运用这个杠杆,可以极大地调动劳动者的主观积极性,是正确处理管理的主、客体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保证管理过程中主体客体化的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对于切实保证劳动者的应得收入和基木权利更是具有深层次的意义。正确地使用这个杠杆的基础是劳动价值论。在确定劳动者的收入分配时,首先应对其劳动状况和劳动付出进行科学的研究和确定,这样才能正确地确定劳动者的劳动收入。我们把劳动收入分配制度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才能使劳动价值论真正发挥其指异作用。要在实践中正确地运用这一原则,我们必须准确地把握两点一是劳动者所创造的价值量的大小,一是劳动者所从事劳动活动的性质。一般地说,价值是由劳动创造的,但并不是所有的劳动都能够创造价值。价值是一般人类劳动的凝结,这种凝结要真正成为价值,还有一个条件,那就是必须得到社会的认可。也就是说,作为社会中的人,其劳动如果小能得到社会的认可,那么他的劳动也就没有创造价值,从而成为无用的劳动。确定劳动的性质应该把握住两点:一要区分劳动的简单性和复杂性,一要确定该劳动在其所处的整体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简单劳动是指小用经过专门训练、一般劳动者都能胜仟的劳动,这种劳动的价值含量较小。复杂劳动是指必须经过专门训练的人才能胜仟的劳动,这种劳动的价值含量较大,等于多倍的简单劳动。显然,对于从事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的劳动者,劳动收入必然存在明显的差别。另一方而,我们还必须确定劳动在其所处的整体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因为从系统论的角度来看,实现母系统的大效益是一切活动的根木目的,一种劳动(或活动)在这个过程中的具体作用,当然是我们在确定劳动者收入分配时所必须考虑的重要问题。一也就是说,该劳动在这个过程中所起作用的重要程度,与该劳动者的劳动收入的多少成正比例关系。缺少这一方而的衡量标准,对于确定劳动者收入的科学性就是小全而的。比如说,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的区别比较明显,在实际操作中也容易区分。但在两者内部进行区分时就小是很容易,必须加上上述的条件。当我们对两种简单劳动或两种复杂劳动难以区分时,就应该引入上述条件,即看它们各自在整体系统中所起的作用的大小,这样就为正确区分相近劳动的价值量的大小提供了保证。在实际工作中,劳动的上述差别,都具体表现为工作岗位的差别,那么从这个分析中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小同的劳动所创造的价值量小同,小同的劳动者就应该得到小同的劳动收入。这种情况具体表现为工作岗位的小同,小同工作岗位的人员就应该具有小同的报酬,对于高科技人员和高级管理人员实行高薪制是合理的,符合劳动价值理论的基木要求,也是具体实践劳动价值理论的一个重要表现。

篇5

对于很多研究生教学刚刚起步的学校来说,院系教学秘书通常更熟悉本科生教学管理工作。无论是本科生教学管理还是研究生教学管理,都属于教学管理范畴,二者之间有一定的共同点,但是区别也很大,需要在工作中引起重视。从数量上来看,研究生要远远少于本科生。并且与本科生不同,通常院系不单独设研究生辅导员,因此在教学管理中,教学秘书是直接与研究生沟通进行管理的。比如以笔者学校实行的研究生“三助”管理机制为例,该项制度的具体岗位是由教学秘书负责安排的,这就要求教学秘书要对每位学生有大致的了解,然后才能协助任课教师确定具体岗位。并且要通过一学期的接触,在期末对进行助管工作的学生进行考核。与本科生相比,研究生的平均年龄比较大,生源结构复杂,思想独立,具有比较成熟的思维和处理问题的方式,因此教学秘书在与研究生进行沟通的时候应注意方式方法,以便管理工作顺利进行。由于在工作及学习中与学生朝夕相处,比较容易使研究生对教学秘书产生信任和依赖的心理,教学秘书可以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全心全意为研究生服务。通过与研究生的接触,教学秘书有责任及时把学生的问题、意见反映给院领导,切实为研究生解决困难。同时教学秘书也对研究生在校的生活和学习给予直接或间接的指导,起到了育人的作用。

二、强化服务,科学管理

教学秘书是教学管理工作者,更是服务工作者。管理是过程,服务是意识,服务贯穿于整个管理过程中。可以说,教学管理工作的核心就是为教师和研究生服务的,具体表现在:为院系领导的管理服务、为导师的教学科研服务、为研究生的学习服务。教学秘书在研究生管理工作中应强化服务意识,做到管理和服务的有机结合。服务质量的好坏,效率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教学秩序能否顺利进行。要变被动服务为主导服务,想师生之所想,急师生之所急。服务中要做到对工作有责任心、对同事有热心、对学生有爱心,增强服务意识,提供服务质量,把一流的服务提供给广大师生。服务的同时也必须坚持管理,科学的管理会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学秘书需要将本职工作目标与学校发展目标紧密地结合起来。制定了科学的目标,工作才能有条不紊、细致有效、循序渐进地进行。明确的目标会让教学管理工作有的放矢,避免盲目性和被动性。只有根据工作目标规范自己的教学管理行为,才能组织教学计划的执行和课程教学等各教学环节的实施(如档案管理、信息管理等),避免教学管理的主观性、盲目性和随意性,保证学校院(系)教学管理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总之,在研究生教学管理工作中,教学秘书应增强主动服务的意识,同时也要严格执行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做到服务和管理的有机统一。

三、提高自身素质

做好研究生教学管理工作需要认真、细致的态度,也需要一定的工作水平和业务能力。为了适应高校研究生教育发展的需要,教学秘书应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一)提高业务素质。

在工作中,教学秘书要熟知和掌握有关工作程序和规章制度,掌握现代化管理手段,善于总结分析和归纳一定的工作规律及方法,去处理和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教学管理并不仅仅是一般的行政管理,它是兼有学术管理和行政管理双重职能的一门管理科学,研究生教学秘书应该熟悉教育教学规律和相关管理知识。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采用科学有效的方法保证教学环节的顺利实施。

(二)提高综合素质。

教学秘书需要具备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理解能力、沟通协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创新能力等等。同时也需要具备优秀的心理素质,面对繁琐的日常工作,保持平静的心态,遇事不慌、不烦、不怕。沟通协调贯穿于研究生教学管理工作诸多方面,这个作用发挥得好坏,关系到工作能否及时高效运转。这些能力是在平时的学习工作中努力培养出来的,只有在工作中不断学习新知识,保持对于本职工作的新鲜感,才能与时俱进,更好地为院系师生服务。

四、小结

篇6

我国水资源问题更加严重。目前我国600多个城市中,400多个城市存在供水不足问题,其中比较严重的缺水城市达110个,全国城市缺水总量为60亿立方米,影响工业产值2300亿元,农业灌溉每年缺水达到300亿立方米,直接影响粮食生产稳定和发展。据预测,2030年中国人口将达到16亿,届时人均水资源量仅有1750立方米,水资源开发利用将达到极限。水污染加剧了我国水资源供需矛盾,目前,50%的地下水被污染,70%以上的地表水属于四类以上的水质,90%以上的城市水域污染严重。此外,地下水超采引起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部分地区出现海水倒灌,如华北地区形成的地下漏斗世人瞩目。

上述问题的解决,一靠科学技术,二靠科学的管理。技术的发展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加强科学管理能起到投资少、见效快、效益大的作用,何况水利科技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也受到管理的制约。

应该承认,目前我国很重视水资源管理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必须承认,目前的水资源管理工作,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与现实的要求相差甚远,开展水资源管理系统研究,系统总结水资源整理水资源管理的知识体系,建立水资源管理学,指导我们的工作,迫在眉睫。建立水资源管理学是十分必要的。

2、水资源管理学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2.1水资源管理与水资源管理学

关于水资源管理的概念,尽管我们用的很多,但目前学术界尚不统一。《中国大百科全书》是权威的工具书,在不同的卷中,有不同的解释。

水资源管理是“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组织、协调、监督和调度。运用行政、法律、经济、技术和教育等手段,组织各种社会力量开发水利和防治水害;协调社会经济发展与水资源开发利用之间的关系,处理各地区、各部门之间的用水矛盾;监督、限制不合理的开发水资源和危害水源的行为;制定供水系统和水库工程的优化调度方案,科学分配水量”(陈家琦等)(水利卷)

为防止水资源危机,保证人类生活和经济发展的需要,运用行政、技术、立法等手段对淡水资源进行管理的措施。水资源管理工作的内容包括调查水量,分析水质,进行合理规划、开发和利用,保护水源,防止水资源衰竭和污染等。同时也涉及水资源密切相关的工作,如保护森林、草原、水生生物,植树造林,涵养水源,防止水土流失,防止土地盐渍化、沼泽化、砂化等(李宪法等,)(环境科学卷)。

运用、保护和经营已开发的水源、水域和水利工程设施的工作。水利管理的目标是:保护水源、水域和水利工程,合理使用,确保安全,消除水害,增加水利效益,验证水利设施的正确性。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在工作中采取各种技术、经济、行政、法律措施。随着水利事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水利管理已逐步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现代化管理手段(李石等)

作者认为,目前关于水资源管理的概念很多,但在内涵和外延上存在不同的差异。水资源管理具有时代的内涵,不同时代,水资源管理概念是不同的。在古代,偏重于干旱洪涝灾害的管理,此时一切活动都围绕其进行,大禹治水的故事流传至今,不仅仅说明了大禹治水的精神可颂扬,在一定程度上也说明,洪涝灾害依然是威胁我们中华民族生存的大问题。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多,经济的迅速发展,淡水相对于人的需求供给不足,水向水资源转变,水具有了经济内涵,此时,人类面临的问题除了干旱洪涝灾害之外,增加了水资源短缺问题,为了增加水资源供给,人类加大了水资源开发力度,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水资源的供需矛盾,但同时带来了新的问题:生态环境的恶化,生态环境恶化正在蚕食人类的文明。目前,人类同时面临着干旱洪涝灾害、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等多重危害,水资源管理必须解决这个问题。如果仅仅以水论水,解决我们面临的困境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水资源管理中的“水资源”,不仅仅包括通常我们所说的可供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而且应该包括能够被人类可利用的一切水,如海水、污水、微咸水、洪水等,只有将水资源管理放在与水有关的复合系统之中,从综合的角度出发,采取协调的手段才能解决人类对水资源需求问题。

从这个角度来看,上述概念都存在存在时代的烙印,与现代水资源管理要求存在一定的差异。陈家琦的定义偏重于开发利用,而且对水资源管理的内容进行了部分阐述;李宪法的定义,是以解决水资源危机为出发点的;李石的定义最终落实在“开发的水源、水域和水利工程设施”上,范围更加狭窄。用现代认识水平来看,这些概念既有一定的合理性,也存在完善补充的问题。

从整体上来看,这些定义以水资源开发作为主线,保护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开发,保护为开发服务,“保护”处于被动的地位;其次,视野相对狭窄,此概念大多只局限于水资源本身,缺乏复合系统下对水资源的综合认识,以水论水;第三,生态环境的概念缺乏;第四,资源高效利用问题没有提到应有的地位;第五,概念尚需要进一步精练,在解释水资源管理概念的同时,有的将水资源管理的包含的内容也纳入进去,需要进一步提炼。

作者认为,所谓的水资源管理,就是为了满足人类水资源需求及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的总和。

目前,关于水资源管理,我们开展了系列的工作,进行了理论上的探讨,积累了不少的经验,形成了大量的知识,但水资源管理否能已经成长为“学”呢?,尚缺乏系统的探讨。作者认为,水资源管理学是否成立,主要取决于水资源管理学是否具有明确的区别于其它学科的研究对象,只有明确的研究对象,水资源管理才能渐渐成长为水资源管理学。

作者认为,水资源管理学已经清晰的研究对象,就是研究水资源高效利用保护的各种措施规律,水资源是管理的对象,也是水资源管理学管理的核心。水资源管理学是管理水资源知识体系,其理论基础包括系统论、可持续发展理论、超生命周期理论等。

2.2水资源管理学研究内容

水资源管理学作为一门正在成长的学科,研究内容至少应包括以下诸方面:

(1)水资源数量管理和质量管理

其包括水资源数量管理,水资源质量管理,以及水资源数量和质量综合管理。

(2)水资源法律管理

水资源法律管理,是通过法律手段强制性管理水资源行为,在水资源管理学中,水资源法律管理占有重要地位,其主要内容包括国内外水资源法律的比较、水资源法律演进、水资源法律具体内容、水资源法律存在的问题与改进等等

(3)水资源权属管理

水资源权属管理是水资源管理学的重要内容,包括水权的分配、交易、管理等。

(4)水资源行政管理

水资源行政管理,是通过行政手段对水资源管理的行为,是以水资源管理行政体制为研究核心,重点研究中央和地方行政关系、以及涉水管理部门协调管理的问题,实现政府管理“到位”而不“越位”等。流域管理和水务管理理论与方法也是行政管理的重要研究内容。

(5)水资源规划管理

水资源规划,是对水资源开发利用未来科学描述。水资源管理学中的水资源规划,主要研究水资源规划的理论与方法,如水资源规划的内容、原则、水资源规划的方法、水资源规划实施的保障等。

(6)水资源配置管理

水资源配置,是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核心内容之一,他是以水资源承载力为基础平台的水的的分配,在水资源配置过程中,由于我们长期挤占了生态用水,必须给予认真的考虑和回补。水资源优化配置的理论与方法能为水资源配置提供理论基础和指南。

(7)水资源经济管理

水资源经济管理就是通过经济手段对水资源利用进行调节和干预。包括水资源价值理论、水资源经济管理体系、节水效益分析、水资源折旧、排污收费等等。

(8)水资源投资管理

水资源投资是维护水资源的重要保障,水资源投资管理主要包括与水资源投资有关的资金的筹措、资金的利用效率、资金的回收、资金的增(保)殖、资金投入对国民经济的影响等等。

(9)水资源风险管理

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既有自然风险,如干旱、洪水等,也有由于人为的作用产生的人为的风险,如设备出现故障导致供水中断等,水资源风险管理研究这些风险的产生、降低甚至消除,提出风险发生情况下采取的应急对策措施。

(10)水资源利用保护技术管理

主要包括城市节水技术管理(工业、城镇生活节水)、农业节水技术管理、污水处理技术管理以及水资源配置技术、水利技术发展战略等等。

(11)水资源工程管理

我国的水利工程遍布江河南北,这些工程布局是否合理缺乏全局性的分析和研究。水资源工程管理就是结合社会、经济、环境等特点,研究水资源工程如何布局的理论与方法。在水资源工程布局过程中,要将产业布局、产业结构、产业制度和产业规模等作为重要因素加以考虑,谋划优化的水资源工程布局,取得高的综合效益。

(12)水资源数字化管理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水资源的管理必将有传统的管理走向数字化管理,“3S”技术在水资源管理中将日益普及。水资源数字化管理就是如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管理水资源,提高水资源管理的效率。数字河流(湖泊)、工程仿真模拟、遥感监测、决策支持系统等是水资源数字化管理的重要内容。

(13)行业水资源管理

水资源具有多种功能,不同行业由于水资源利用方式、利用技术、利用效益等诸多因素的差异,对水资源管理也不相同,水资源管理具有一定的行业特点。行业水资源管理就是分行业研究水资源管理,如农业水资源管理、水资源景观管理、工业水资源管理等等。

(14)国际水资源管理

世界有众多的国际河流,国际河流的开发利用,由于涉及到相关的国家,上下游之间的矛盾处理更加复杂,水资源管理更具有特殊性。国际水资源管理,是以国际河流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开发、利用、保护和协调等相关问题。

(15)水资源综合管理

涉及到水资源部门、行业和领域极其广阔,对水资源管理不能就就水论水,必须将其放在社会、经济、环境等复合系统中进行处理。森林管理、湿地管理、妇女在水资源管理中作用、WTO条件下水资源管理、水资源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根据水资源状况通过国际国内市场进行水资源贸易(包括间接贸易,如进口高耗水产品,出口低耗水商品等),等等,是水资源综合管理的重要内容。

3、水资源管理学与相关学科关系

3.1水资源管理学与水资源学的关系

水资源学是一门综合叉性学科,目前该学科还没有完全定型,正处于成长时期。通常认为,水资源学是对水资源进行评价并制定综合开发和合理利用规划,解决水资源供需矛盾,以及对水资源实行科学管理和保护经验的系统总结所形成的知识体系。水资源学的基本理论体系是建立在水资源本身存在、运移、转化和调控的基本规律与系统论的基本观念和方法的结合上,研究的重点是建立在系统论基础上对水资源系统评价、开发和最优调控的基本规律。

水资源管理学与水资源学既有区别也有联系。他们在研究方向上有一定的交叉性,交叉点是水资源管理。水资源管理学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综合叉科学,在形成水资源学的过程中,也渐渐形成了水资源管理的知识体系,水资源管理学渐渐成长。他们的主要区别在于水资源管理学所涉及的面更广泛,而且水资源管理学与管理学存在密切的关系。

3.2水资源管理学与管理学的关系

管理科学是一门应用多学科与多领域理论、方法、技术和知识的综合叉科学,其目的就是研究人类利用有限资源实现组织目标的管理活动方面的动态、复杂和创新的社会行为及其规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1995)。人的管理是管理学重要研究内容。

水资源管理学中的管理对象是水资源,而管理学中管理的对象是人,这是两者的主要区别,但管理是要靠人的智慧。因此,管理学的原理可以为水资源管理学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水资源管理学的发展为管理学延伸提供新的增长极。

水资源管理学也是管理学的一个分支。

3.3水资源管理学与水文学的关系

水文学是研究地球上水的时空分布与运动规律并应用于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的科学,作为水利科学的一部分,水文学的重要内容是地面水与地下水的观测、评估与预测,并为规划与管理提供依据。

水资源管理学需要水文学的支持,水文学为水资源管理学提供基础数据,水资源的管理就是以水文学提供的各种数据为依据进行调控管理水资源,水资源管理学的基础是水文学,两者关系非常密切。但水资源管理学所涉及的内容比水文学研究的范围更广泛。

4、结语

水资源管理学是多学科交叉的年轻的学科,其发展具有很大的现实推动力和潜力,目前学术界尚未引起高度重视,相应的研究成果也不多见。作者初论水资源管理学,意在抛砖引玉,希望引起学术界的关注和探讨,推进水资源高效利用和保护。值得说明的是,作者及其同事合作成果《水资源管理学导论》即将完稿,并出版发行,但愿能为《水资源管理学》的发展贡献微薄之力。

参考文献

姜文来,水资源价值论,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

姜文来,杨瑞珍著,资源资产论,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王浩,王建华,秦大庸等,现代水资源评价及水资源学学科体系研究,地球科学进展,2002,12(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水利科学,北京:科学出版社,1994

篇7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 新时期 科学管理

中图分类号:G25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5(c)-0209-01

公共图书馆,是为了收集、整理、保存、传播文献而成立的教育研究机构,是一个集开展社会教育、传递科学情报、开发智力资源与保存人类优秀的文化遗产多功能于一体的公共场所,担负着为科学研究服务与大众服务的双重职能。公共图书馆可以为广大群众提供文化服务,满足大众的文化需求,对我国的文化建设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在新时期,面临一系列的挑战,如何做好公共图书馆的科学管理工作,如何发挥公共图书馆的文化职能,使其成为我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的有力帮手,成为了当前公共图书馆科学管理工作中的首要问题。

1 公共图书馆的科学管理特性

科学管理理念是由一位美国的管理学家泰勒在19世纪末期提出。科学管理理念的提出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它将管理经验升华为管理科学,影响了随后几十年管理学的发展进程。数学派系中数理学派、决策学派和系统学派的随后兴起,进一步发展了科学管理的管理理念。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当今的科学管理理念已初具模型。在公共图书馆中,运用科学管理的管理方式就是要遵循科学的原则,运用合理的方法实施对管内工作的管理。

在公共图书馆日常的管理工作中,科学的管理理念要求我们做到以下几点。第一,针对科学管理的目的,强调数量意识,将图书馆的管理工作形成具体的量化指标。管理工作要以精确性为原则,杜绝也许、大概、差不多等不确定的量词出现在公共图书馆的科学管理工作中。第二,采取科学的方法论,合理分析管理对象,层层分解管理工作,具体划分量化指标。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将科学的分析方法贯彻落实到管理的每一个环节,严格遵守量化指标,形成严谨、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第三,在管理工作中,要采取多种手段进行协调控制,形成有效的指挥组织。要采取规章制度的道德约束手段与法律法规的强制约束手段,形成管理工作中的硬性规定,所以,科学管理常以硬性管理的形象出现在图书馆的管理工作中。

通过对公共图书馆的科学管理经验来看,科学管理具有众多的优势,包括:采取科学的管理方法,避免了个人的主观臆断;图书馆的科学管理工作要借助数学模型或计算机技术,提高管理质量;要以严格的制度管理工作、以奖惩并举的方式,提高图书管内的管理效率。

2 公共图书馆的科学管理的改进措施

目前,我国公共图书馆的科学管理已经逐步步入科学化、规范化、合理化的轨道上,为公共图书馆乃至整个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文化效益。但是,在现在的图书馆的科学管理工作中还存在着许多的不足之处。根据对我国公共图书馆科学管理现状的调查分析,我们可从以下几点优化、调整、完善科学管理工作。

2.1 引进人文管理中的优势,弥补科学管理中的不足之处

我国的公共图书馆的科学管理中存在着功能局限、特殊政策短效性、无法有效调动管理工作者主观意识的能动作用、无法有效充分发挥图书馆内部与个体管理人员潜在的积极因素等内在缺陷。为了弥补新时期下科学管理中的众多缺陷,我们要在公共图书馆的科学管理中引进人文因素,在图书馆的管理工作中将人文管理与科学管理结合起来,促进公共图书馆的管理质量。

人文管理具有以人作为管理对象、管理民主化、重视服务群众、非强制性与人性手段的采取等区别于科学管理许多的不同之处,被称之为柔性管理。正是如此,人文管理与科学管理可以互补各自的不同之处,有效提高管理的效率。人文管理与科学管理并不是两种互不相干的管理提,前者正是在后者的基础之上建立起来,是对后者的进一步完善,人文管理是公共图书馆的科学管理工作中的一种新模式。

2.2 加强公共图书馆文化的安全性建设,促进科学管理水平

公共图书馆文化的安全性从侧面反映了我国公共文化建设中的价值观,承担着发挥图书馆文化职能的重要责任。图书馆文化的安全性建设有助于提高公共图书馆的科学管理水平,要根据科学管理的需求形成安全观念、安全行为、安全制度、安全物态的安全文化建设理念,通过安全文化的建设促进公共图书馆的科学管理事业。公共图书馆中收藏着众多的宝贵书籍,承载着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面对信息网络的冲击,共公图书馆科学管理的安全性受到了中大的冲击。因此,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潮流,公共图书馆的安全性建设要满足新时期下公共图书馆的生存与发展的需要、满足公共图书馆的科学管理安全性需要、弥补公共图书馆科学管理的安全漏洞。

2.3 落实科学发展观,完善公共图书馆的科学管理中的评估手段

评估手段,在公共图书馆科学管理工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良好的评估可以使公共图书馆长久的生存、最大限度的发挥其社会职能、检验公共图书馆的科学管理工作的不足之处。因此,建立起一套完整、有效的评估体系,对图书馆的科学管理工作方向具有指导作用,我们十分要重视对评估体系的科学性、规范性。

在新时期,公共图书馆科学管理的评估手段急需我们采取科学发展观的理念指导我们的工作。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评估准则,建立起公平公正的评估体系。在建立评估体系时,要坚持评估设计能够满足图书馆管理文献的需求、评估内容能够体现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理念、评估手段公平公正,实现可持续发展。另外,评估指标的科学合理与否直接决定着评估体系科学、合理、有效性。评估指标作为公共图书馆评估内容的重要载体,要充分发挥其在引导我国公共图书馆的科学管理中的实践作用。

3 结语

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公共图书馆的科学管理问题变得越来越重要。我国的文化水平飞速发展,使得公共图书馆的科学管理所面对的挑战也越来越严峻。公共图书馆的科学管理水平对我国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至关重要,因此,图书馆的管理人员必须要认真管理,将科学管理作为工作中的重点,保证公共文化的建设。

参考文献

篇8

Chen Xiuyu;Wang Shenglong

(Shaanxi Tiandi Geologic Co.,Ltd.,Xi'an 710054,China)

摘要:新经济与传统经济存在着本质的区别,因此其管理内涵与研究方法也迥然不同。新经济条件下管理的特点可以概括为:动态性、人本性、融合性、个别性、目标性及经济性。与之相适应的管理可以概括为以全球化为背景、以人为中心、以知识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主导、以网络为载体、以融合东西方管理思想为趋势、以组织更具个别性为特征、以实现组织目标为目的的活动。新经济条件下组织的特征也与传统经济组织特征截然不同,因此其研究方法更趋于全球化、更趋于融合东西方思维方式、更趋于个别性。

Abstract: The new economy is different from traditional economy, so, its connotation of management and its research method are utterly different. The management features in the new economy is summarized as: dynamic, humanism, integral, individual, economic and purposeful. Then the management can be defined as a series of activities,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organization's objectives, taken at the background of globalization, on the basis of the human-centered, the knowledge-based, 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oriented, and the network-mediated. The organization characteristics in new economy are also different from traditional ones. So its research methods in the new economy will be more global, more integrated between East and West and more individual.

关键词:新经济 管理内涵 人性假设 研究方法

Key words: new economy;management connotation;human assumptions;research methods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19-0007-02

1问题的提出

在管理科学研究中大量使用数学模型已经成为一种主要的研究范式,但国内外学者对这一研究范式存在颇多争议。一个典型的现象是,1963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气象学家洛伦兹(Lorenz)为了准确预报天气,用计算机求解仿真地球大气的13个方程式,为了更细致地考察结果,他把一个中间解取出,提高精度再送回。然而让他吃惊的是:本来很小的差异,结果却偏离了十万八千里!于是,洛伦兹(Lorenz)认定:“初始值的极端不稳定性”,对结果产生极大的偏差,即所谓的“混沌”,又称“蝴蝶效应”。此效应说明,事物发展的结果,对初始条件具有极为敏感的依赖性,初始条件的极小偏差,将会引起结果的极大差异。新经济条件下管理的内涵与传统经济条件下的管理有着本质的区别,因为新经济更具不确定性。本文拟就新经济条件条件下管理的内涵及管理研究的方法问题提出拙见。

2新经济背景下的管理内涵

新经济的提出是上世纪末的事情,这些年来少有人关注。其实今天我们才真正进入新经济时期。所谓新经济的构成要素是:第一,以技术为主要推动力,特别是电脑网络技术,在技术层面组织和整合其他技术构成了强大的经济发展动力;第二,以人的智慧(思想、主意和决断能力)统领技术,构成新经济的灵魂和关键;第三,以和谐的关系整合企业内外的人和社会的力量,和谐整合发展是新经济的生存环境[1]。在总结以上论述的基础上笔者认为,新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主导、以网络为载体、以全球化为导向的经济,是突破了传统经济增长模式的一种经济。

如何理解新经济背景下的管理首先需要理清传统经济条件下管理的概念。许多管理学家给管理下了不同的定义。科学管理之父泰勒给管理下的定义是“确切了解你希望工人干什么,然后设法使他们用最好、最节约的方法完成它” [2]。他认为管理就是指挥他人用其足够好的方法去工作。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赫伯特・西蒙把管理概括为“管理即制定决策” [3]。西蒙认为,管理者所做的一切工作归根结底是面对现实与未来、面对环境与员工而不断地做出各种决策。法约尔认为 [4],管理是所有人类组织都有的一种活动,这种活动由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五要素组成。在法约尔看来,管理等同于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美国商学院1970年代流行的教科书认为管理“就是由一个或更多的人来协调他人的活动,以便收到个人单独活动所收不到的效果所进行的各种活动”。

所有的管理理论、概念、定义都是建立在一定的人性假设基础上提出的,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时代特征,也具有各自的优缺点。人性假设理论是从传统的“X理论、Y理论、Z理论”到工业化及后工业化时代的“社会人理论”、“复杂人理论”的演变过程。泰勒的“任务管理制”是建立在“X理论”基础上的,体现以工作为中心,凸现物本管理思想。法约尔从整个企业的角度推行科学的制度与方法,其实同样是把人置于大机器的地位 [5]。行为科学管理理论突破传统的人性假设理论,从以物为中心逐步走向以人为中心,而行为科学把焦点集中于人的类属性上,掩埋人的个性与自由。新经济背景下的人性假设将凸现不同于传统经济的特征,将更加强调和尊重人的个性与自由性,所以在新经济背景下管理有着更广泛、更复杂的本质与内涵。笔者认为新经济背景下管理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第一,动态性。管理活动的动态性主要表现在三方面:一是组织的外部环境如宏观经济、政治、文化、技术及法律在新经济背景下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组织要努力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二是组织内部环境如组织文化、制度、资源等也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三是由于组织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对人的心理和生理所产生的影响,促使组织管理活动做出相应调整,因此在新经济背景下不存在通用的管理模式。

第二,人本性。一是管理活动中的人,即作为管理活动的主体与客体的人在管理活动中的主体性。一方面探究管理问题要考虑主体的特征,管理的研究方法要考虑管理主体在进行管理决策等活动的规律;另一方面是作为管理客体的人,管理活动的实施是通过人的行动完成的,但是作为管理客体的人有着不同于管理主体人的活动规律。因此,人已经成为组织的主体,在管理活动中要充分体现人的主体与中心地位。二是人的个性与自由性。在新经济背景下,人成为组织的核心,是组织生存发展的根本,人依靠自身的个性为组织创造价值,人把实现自身价值并获取自由作为自己的追求。管理将更加尊重人的需求,更加关注人的全面发展,这是人本性要求的具体体现。

第三,融合性。管理活动的融合性在技术层面表现为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推动的全球供应链体系的建立;而在深层次则表现为文化与哲学的融合。虽然东西方管理文化在本质上依然保持各自的独立性,但在新经济背景下,管理的很多方面既保留东西方文化的各自特色,又表现为逐步的融合,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个人主义与人本主义的融合;二是和合与 “二元主义”的融合;三是经验与逻辑的融合。

第四,个别性。新经济背景下的管理活动越来越不具有普遍性了,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新经济背景下的组织不再具有传统经济条件下的一般特征,强化了管理活动的个别性;另一方面新经济背景下组织中人的个体差异表现得更加突出。

第五,目的性。管理活动是为一定的目标服务的,而目标的实现需要资源,资源的有限性及人力资源的特殊性决定了管理需要对资源的不断创新以实现组织的目标。

第六,经济性。管理的经济性首先反映在资源配置的机会成本之上,管理者决定一种资源配置方式是以放弃另一种资源配置方式的为代价的。其次,管理的经济性反映在管理方式方法选择上的成本比较,因为在众多可帮助进行资源配置的方式方法中,其所费成本不同,故如何选择就有个经济性的问题。再次,管理是对资源有效整合的过程,因此选择不同资源供给和配比,就有成本大小的问题,这就是经济性的另一种表现(表1是新经济背景下的管理的特点与传统经济体条件下管理特点的比较)。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在经济条件下的管理是以全球化为背景、以人为中心、以知识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主导、以网络为载体、以融合东西方管理思想为趋势、以组织更具个别性为特征、以实现组织目标为目的的活动。

3新经济背景下的组织特点

和传统经济条件下的管理内涵相比,这种界定不仅凸现了以人为本的特征,同时也凸现了新经济背景下的组织不同于传统经济条件下的特征。

与新经济相吻合,其组织特点也是有明显的新经济特征。首先,新经济背景下的组织强调知识在组织中尤其在经济组织中的核心地位。其次,新经济背景下的组织更有个别性。再次,新经济背景下组织还具有网络化和全球化特点。最后,新经济背景下的组织还具有开放性。

4新经济背景下的管理研究方法

管理研究的对象是组织,组织的特征决定管理研究的方法,而组织特征很大程度上由组织内部的人来决定。在新经济背景下,组织面临的内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复杂性及人的个别性决定管理的研究方法也会相应地呈现出综合性和多样性。新经济背景下管理研究方法应该与笔者前面所述管理的内涵相一致。

管理的研究方法争论由来已久,一部分学者认为(其实也是主流派学者)应通过实证研究的方法研究管理问题使其研究成果如同自然科学研究成果一样具有普遍性、可验证性和重复性。另一部分学者认为 [6],管理学科属于人文社会科学范畴,其研究方法不应该简单地拘泥于实证分析方法。德鲁克认为[7],管理研究所探讨的应该是组织及其管理中的个别具体事物的联系,它具有不可重复性,也没有一般规律。他进一步讲,管理绝不能成为一门精准的科学。另一部分学者认为 [6],管理研究的对象的复杂性决定了管理研究方法的多样性,管理研究方法的多样性又决定了管理学科属性难以界定。还有一些学者认为[8],管理学是一门综合性、实用性学科,其研究方法有多学科移植交叉性。管理学的科学性会逐步提高,但永远也不会成为一门像自然科学一样的、十足的科学。在传统经济组织中,企业的管理决策,企业生产的产品、所面对的顾客都具有同质性,这是大批量生产的基本条件,因此,企业的生产经营决策可以通过建立数学模型的方法来解决,应该说这种管理研究方法适用于所有的传统的基于大批量生产的企业。但在新经济背景下管理研究方法需要从新的视角进行分析。

4.1 与经济全球化的时代特征相适应,新经济背景下的管理研究方法也趋于全球化管理长期以来被认为是西方人的“专利”,因为管理学科的产生是工业革命的结果。中国长期以来被置于管理学科的门外,但是今天的经济全球化使任何人或任何政治组织都无法将中国置之于外,中国也不可能将自己置身于全球化的边缘。中国的企业如同西方发达国家的企业一样将在全球配置资源,包括资本、市场、人力、技术等。管理的研究方法一定会融合东西方文化的特点、东西方组织的特点、东西方思维的特点。西方人巧于实证研究方法,中国人长于思辨研究方法,两者结合在一起的研究方法是研究新经济背景下管理的基础。

4.2 与管理的内涵相吻合,新经济背景下的管理应以人为本,管理研究方法也应以人为中心在管理思想的发展历程中,人始终是最核心的,是认识一切管理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对人的研究更重要的是关注人的全面发展,既注重研究人在组织中的激励与约束,同时也注重对人的喜、怒、哀、乐、情、仇、爱、恨等多方面、多层次、全方位的研究,在研究方法上采用多学科研究方法,即心理学、社会学、管理学及计算机科学等学科研究方法的综合应用。

4.3 与新经济背景下组织的个别性相对应,管理研究方法也应该强调个别性新经济背景下的组织不仅要强调人的重要性,同时强调组织与外部资源网络关系,每个组织不仅提供不同的产品和服务,而且由于每个组织处于不同的供应链中,其产品和服务的提供方式可能完全不同,因此,管理研究的成果也更具有个别性,而缺少一般性和普遍性。对于某个组织存在的问题应有针对性地找到相应的解决方法,同样的问题可能由于组织特点不同、组织中人的特点不同,需要以不同的视角、不同的方法去审视、处理,比如研究同类型企业中研发人员的激励约束问题,我们难以判断它们是否面临相同的问题。因此,在具有个别性的组织中管理研究方法应该呈现出个别性。

5结论

新经济背景下的管理和组织与传统的管理和组织的区别决定了其管理研究方法的差异。新经济将赋予管理更广泛、更复杂的内涵,同样其组织也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因此,其管理研究方法将融合东西方管理研究方法以及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同时还强调研究方法的个别性。

参考文献:

[1]朱光烈.新经济.生产方式的革命[N].中国经济时报,2000-08-04.

[2]丹尼尔・A雷恩.管理思想的演变[M]. 李柱流;肖聿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149.

[3]H.A.西蒙.管理行为 [M]. 詹正茂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27.

[4]哈罗德・孔茨.管理学 [M].张晓军等译.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23.

[5]高小玲,刘巨钦.从人性假设的视角探究管理思想回归的内在历史逻辑[J].管理科学,2003,16(4):25-31.

[6]白景坤.从实证到思辨:对管理研究方法的反思[J].广州大学学报,2006,5(09):8-11.

篇9

关键词:柔性;管理;人性

伴随着科学技术及劳动生产水平的逐步提高、生产及经营技术的日益现代化、知识及创造成分在商品中所占的价值比例越来越高,人在生产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管理科学的研究日益关注于人的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潜力的开发,关注于对人的管理。对人性的假设也逐步由“经济人”到“社会人”再到“复杂人”直到“自我实现的人”,“人性善”的观点成为主流。“以人为本”的思想不仅仅只存在于党政方针,而且在管理实践中也得到了确认和实际使用。一个新的管理模式应运而生了,这就是“柔性管理”。

一、柔性管理的产生

柔性管理的发展可谓历史悠久,无论西方传统的许多哲学流派所宣扬的民主政治、公平、爱民等思想,还是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家思想、道家文化等无不体现着柔性管理思想的精髓。但是柔性管理作为一项理论纳入到有意识的研究过程中,还是近段时期的事情。现代管理所涌现出的很多理论在企业传统管理理论逐渐表现出很多弊端之后,相互交叉、摩擦,产生了一个新的管理理论——柔性管理。

二、柔性管理的内涵

柔性管理最早是在企业界提出并得到应用的,是相对于刚性管理而提出来的。刚性管理在某种程度上是沿袭20世纪在企业界通行的泰勒管理模式。它们代表着两种不同的管理思想。

柔性管理是在研究人们心理和行为规律的基础上,采用非强制的方式,在人们心目中产生一种潜在的说服力,从而把组织的意志变为人们的自觉行动。可见,这是一种充分体现理性、贴近人性的管理。

柔性管理概念本身涵盖了四个基本方面:依据心理和行为的规律;方式方法是非强制性的;对人的影响是潜在的;最终目标是人们的自觉行动。它的本质既体现了一般管理的本质——控制,以及管理的核心——协调,又体现了柔性管理的本质特征——“柔”原则和“软”控制,而且是在顺应人们心理和行为规律的基础上进行的。

三、柔性管理的特征

柔性管理既具备一般管理的内涵,但又具有自己的特征。

第一,在质的方面,柔性管理表现为模糊性。管理对象的内心感情和思维是一个模糊不确定的值,表现于其外在的行为也同样是模糊不确定的。因此,作为侧重于人的心理工作的柔性管理必须相应的作模糊化处理,在管理中只能追求相对模糊的“满意解”,而不是明确的唯一的“最优解”。

第二,在量的方面,柔性管理表现为非线性,即不可加性。因为柔性管理实际应用中本质上的模糊性,因此在管理中量的方面同样呈一个波形变化,而不是简单的直线叠加,是在一个总体方向上分不同阶段、时期,不同管理对象的非线性管理。

第三,在方法上,柔性管理强调感应性。作为“软”控制的柔性管理区别于“硬”规定的刚性管理,在实际管理过程中运用的手段和方法突出感应性,不可能有规范的、程序化、机械化的方法,它靠的是双方微妙的内心互动感应。

第四,在职能上,柔性管理表现为塑造性。人的思想,是一个活的东西,受外在不断变化的世界的影响,随时处于调整过程中。因此,柔性管理面对的管理对象活动、变化的思想状况,要随时用先进的思想、观念对被管理者的思想加以塑造引导。

第五,在效果上,柔性管理表现为滞后性。思想观念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其表现为外在的行为也迟于内心思想观念形成的时间。因此,在柔性管理中,管理效果的出现明显区别于通常的管理,因其需要见之于内而达之于外,有一个认同、接受的过程,从而才能使被管理者自觉的行动,也从而才能获得可见的柔性管理效果。这个明显滞后的落差过程是柔性管理的又一典范特征。

四、柔性管理的职能

柔性管理的特征决定了它的职能与一般管理的差别。柔性管理的职能有教育、协调、激励和互补四个方面,这是柔性管理较一般管理所具有的特殊性所决定的。

教育的职能是由柔性管理的最终目标——把组织意志变为人们自觉的行动所规定的。对于组织的奋斗目标以及各种规章制度,人们是自动执行、维护还是被动地不得以而为之,其效果是大不一样的。如何由被动变主动?最明显和有效的措施,就是对管理对象施以教育,使之从道理上理解问题的所以然。

柔性管理中的协调与一般管理中的协调是不完全相同的。一般管理中的协调也强调众人步调一致,但协调的手段主要是指挥和控制,协调的内容主要是工作活动和生活利益方面。而对于人的道德的知行、知情矛盾方面的协调,靠行政命令、规则是解决不了的,这就是柔性管理协调职能发挥作用的领域。

激励职能表现了柔性管理的主动性。柔性管理无时、无处不在,它随时随地能在人们日常工作、生活、交往中,不断添加“兴奋剂”,如及时检查、评价,不失时机,恰到好处的批评与表扬,必要的奖励与惩处等等。从各方面牵动、感染人们的思想情绪,对其施加影响和控制,来激励人们向着一定目标奋斗。

互补的职能是相对于刚性管理的强制性和不可抗拒性而言的。刚性管理中以强调外在的规范为主,它主要通过各项政策、法令、规章和制度形成有序的行为。管理者的意志通过这些具体条文来体现,人们的一切行动都有章可循、有据可依,是非功过的评说都有统一的标准,统一尺度。因此,刚性管理在管理中是初始的,必须的。但是,由于这种管理的形式化和外在性使它又有机械、肤浅和简单化的负面效应。而柔性管理正好弥补了刚性管理中的这些不足,使之成为相辅相成的,全面协调的和完善的管理。

参考文献:

篇10

论文关键词:现代企业教育;现代企业制度;现代企业教育制度

一、问题的提出

现代企业教育是指企业以现代人力资源开发理论为指导、在市场环境中为应付日趋激烈的竞争而采取面向企业全体员工开展形式多样、有针对性的有效培训,使企业员工的思想意识、行为模式和知识技能等综合素养均得到提高和完善的活动。

现代企业教育与传统企业教育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区别:在对象上,现代企业教育面向企业全体员工,以全体员工素质的普遍提高换取企业的全面进步,而传统企业教育则存在很大的局限睦;在形式上,现代企业教育长、短期结合,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并举,企业内部正规培训与企业外部的非正规培训并重,而传统企业教育则形式较为单一;在内容上,现代企业教育面向市场、立足企业员工增强能力、完善自我的实际,因此,它尊重员工不同的学习背景和智力、非智力等因素的差异,教育内容既买用又丰富多彩,而传统企业教育则显得较为空泛;在方法上,现代企业教育采用个别化教育思想,针对每个员工的不同条件,因材施教,而传统企业教育则多采用集中灌输的粗放式教育方法;在手段上,现代企业教育力求充分运用多媒体及虚拟现实等高科技成果来提高企业教育活动的效率,而传统企业教育的手段则较为落后。

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贸易全球化的进程正在加速,综合国力的竞争愈演愈烈,而国力的竞争说到底是国与国之间企业实力的较量,归根结底是企业人才综合素质的竞争,企业教育已真正成为企业发展的“百年大计”。

20年的改革开放已使我国社会经济生活悄然发生着深刻变化,然而,处于风口浪尖的国企改革却使企业教育陷入困境。

首先,国企领导思想观念较为保守落后,致使企业教育在整个企业管理过程中处于从属地位。大多数效益较差的国企领导的经营思想仍停留在传统的产品经济时代,只重生产,不重开发,看不到产品生产与人才培养之间的相互关系,更不能深刻认识到企业教育在企业改革的发展过程中所起到的基础性“增量”作用。

其次,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造成企业教育与企业发展脱节,企业教育的真实价值不能实现。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教育只是企业生产管理过程中的一个附属环节,企业粗放式的生产经营方式导致对企业人才素质提高的严重忽视,企业教育在此氛围中苟延残喘,消极被动,不能积极主动为企业发展分忧解愁,很多国有企业甚至把企业的教育培训任务当成是例行公事式的行政命令程序,既不考虑完成教育培训任务的质量,也不考查企业员工对企业教育的实际需求,致使企业教育丧失了其生存发展的内在动力,也断送了企业对企业教育的支持基础。

第三,企业教育管理的内外环境并未得到显著改善。有效的法律环境是企业教育生存发展的基础。尽管近些年我国已陆续颁布了<劳动法>、<职业教育法>等法律文件,对劳动者的素质鉴定和技术业务培训做了强制性法律规定,但由于没有相应的“企业教育法”,当国企发展困难重重之时,就易使经营者在主观上有意无意地“弱化”企业教育。

二、国有企业教育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

国有企业教育的发展不能够离开国有企业发展的现实“土壤”。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国有企业走出困境标明了航道。现代企业制度是以公司制度为主体的市场经济体制,其基本特征是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是建立现代企业的产权制度、组织制度以及管理制度。伴随着国有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国有企业教育发展重现生机。

现代企业制度首先明确了法人的主体地位,使企业教育在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凸显。在计划经济时代,国有企业法人“虚位”,企业经营好坏与企业经营者的实际利益没有太大关系,导致企业经营者外无压力、内无动力,随处可见企业经营者的短期行为,自然对具有效益显示滞后特点的企业教育在企业发展中到底起何等作用不感兴趣。一旦企业经营确立了法人主体,经营者当然会使出浑身解术考虑企业未来长远的发展。当经营者抛弃短期行为、审慎思量自身的根本利益的时候,他会领悟到企业的百年大计还是以企业教育为本,谋求企业持续发展就成为企业教育发展的内在巨大动力。

现代企业制度是以人为本的经济制度,企业发展必须建立在不断提高劳动者素质的基础之上。以人为本,一方面要求企业的一切经营行为都围绕消费者的利益、以满足消费者不断增长变化的需求为出发点,更为重要的是企业发展将愈发依赖企业全体员工的聪明才智。据统计:1996年我国国有工业企业员工60%以上为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大多数青年员工只有初级技术,与此同时,企业员工的政治思想、职业道德和管理水平等都亟待提高。显然,拥有这样素质的员工队伍是很难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绝处逢生的,加强企业教育、造就高素质的企业员工队伍就成为当务之急。以人为本,还要求现代企业不只是把企业员工单纯看作是劳动者,而应该尽力提供良好的条件,满足他们求知、探索、自我实现的各种合理需要,使他们成长为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企业建设人才,而企业员工的全面发展更是企业自身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基于企业员工较高层次的心理需求,培养全面发展的企业建设者,又为兴企业教育提供了一个崭新舞台。

现代企业制度是以知识创新为特征的企业制度,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将成为企业发展生生不息的主旋律。经历2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经济正在完成由粗放型量化增长向集约型质量增长的观念转变,更加注重经济发展与社会环境、自然生态之间的协调统一,企业生存更加依赖于技术进步和科学管理所创造的高质量、高性能、高附加值产品;同时,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和升级换代,经济结构正在向更高级、更优化方向迈进,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必然引起就业结构的相应变化,对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要求,也为企业教育寻求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指明了道路。然而,目前我国国有企业员工中所拥有的科学管理知识却极为有限。据统计:尽管在国有大中型企业的高级管理层人员中具有大学本科以上文化程度的已占77.2%,但其中只有1.4%的人员所学专业为经济管理或企业管理,为此,在国有企业的各级备类员工中普及并提高管理科学知识,就成为企业教育发展的新的有力支点。

应当看到国有现代企业制度的逐步建立,确实为企业教育创造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企业教育的需求和企业教育大发展可能的实现方式都是前所未有的。但如同国有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充满艰辛困苦、步履蹒跚一样,企业教育在新形势的更高要求中是辉煌的期盼,更是挑战的颠峰,我们期待着企业教育新世纪曙光的到来。

三、面向市场建立现代企业教育制度

毫无疑问,建立国有现代企业教育制度是国有企业教育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的根本出路。

现代企业教育制度是指具有依法自主办学的实体,具备依托企业、服务企业、辐射社会并且机制灵活、功能完备、管理科学特点的企业教育制度。

依托企业即指企业教育的发生、发展都受制于企业的发展。在我国的现实国情下不能将企业教育完全推向市场,既不能把企业教育“企业化”,成为脱离企业“母体”、自负盈亏的办学主体。更不能将企业教育“产业化”,成为谋求物质利益最大化的纯粹的经济行为。

服务企业即指企业教育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企业发展培养规格齐全、质量上乘的各类建设人才。企业教育行为的起点和归宿是企业的发展,企业教育必须与企业发展贴紧、贴近、贴实。企业教育也只有在服务企业的过程中得到发展壮大。

辐射社会即指企业教育作为社会大系统的一个组成成员,不能自我封闭,游离于社会环境之外,而应与社会的发展协调一致,树立回报社会、关注社会冷暖、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力所能及帮助的崇高意识,这样,其发展才能得到广泛的社会支持。

机制灵活是指企业教育要建立较为完善的有效激励和制约机制,高效运行的企业教育机构。能对影响企业教育发展的内外因素做出敏锐反应的决策体制,适应社会经济波动发展的收缩自如的应变预警防护体系。机制灵活也是指在企业教育的运转中做到“刚性”制度与“柔性”操作的完美统一。

功能完备是指企业教育能够为企业发展培养人才提供质地精良、模式多样、特色鲜明的教育途径。现代企业教育再也不是过去脱离企业发展实际、整齐划一、一成不变、让人生厌的老框框,而是从企业的现实出发,以企业员工的求知需求为中心展开的个性色彩浓烈、不断调整变化、长短结合、脱产与在职形式并存的“点菜”式综合性教育。

科学管理是指企业教育活动的实施以现代企业教育管理的科学理论为指导,深刻认识企业教育的本质属性.深入探索企业教育的规律.围绕稳步提高企业教育质量和效益这个核心,密规划、设计涉及企业教育的各个环节,积极开发针对性强、表现形式多样、类型广泛的课程体系,研制能够极大提高企业教育教学效率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制定企业教育行为有效规范的质量监控和评估方案,使企业教育永葆青春与活力。

总之,现代企业教育制度是以人才培养的市场为导向、以个体化的终身教育为理念、以满足企业和企业员工身心全面健康发展为目标的企业教育制度。

建立现代企业教育制度就要以人才培养的市场为导向,即企业教育行为的起点和归宿都是为企业培养适用人才。企业员工已经具备的知识技能与产品升级换代、产业结构调整以及新技术、新工艺的运用等对企业员工素质提出的更高要求之间存在的差距,就是企业教育赖以为生的重要市场。“差距”时时都有,因此,企业教育的市场将永远不会消亡。与此同时,以人才培养的市场为导向还意味着企业教育要更加关注企业教育的人文价值,关心企业员工自身的全面发展,并在服务并满足企业员工综合素质提高的过程中求得发展。

建立现代企业教育制度就要加强企业教育的法制建设。企业教育立法是现代企业教育行为规范的总和。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尽管这些年我国相继颁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等,它们均有涉及企业教育的法律条款,但这些只言片语客观上对处于特殊低迷时期、情况异常复杂的企业教育来说是杯水车薪的。尽快出台“企业教育法”,就能从根本上杜绝长官意志的人为干扰,减轻由于企业效益波动可能对企业教育带来的负面震荡,真正建立起企业主要领导直接负责的企业教育组织管理体制、有约束力的企业教育资金投入机制,这样就能确保企业教育按照法制化轨道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