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人才培养建议范文

时间:2024-01-30 17:57:3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数字经济人才培养建议,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数字经济人才培养建议

篇1

摘要:公共文化事业是构建社会主义学习型社会必不可少的一环。文章首先介绍了公共文化综合服务管理平台体系理论基础,对公共文化综合服务管理平台的建设目标、总体设计、模块设计、技术支撑进行了探讨,最后提出健全公共文化综合服务管理平台的策略,以期促进我国公共文化事业的发展。

中图分类号:G25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6)12-0116-03

文化事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精神承载,发展公共文化综合服务也是文化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计算机应用的普及,公共文化综合服务管理平台的设计至关重要,它有利于让工作人员参与到科学的工作管理中,并建立公共文化事业发展过程与目标的完整评价体系。实际上,公共文化综合服务管理平台的设计涉及很多因素,既需要政府的支持,又需要依赖科学技术的发展。公共文化综合服务管理平台的搭建是一个逐步完善、不断优化的过程,它以“实用、适用、易用”为设计原则,以“便民、利民、惠民”为最终目的,同时兼顾系统性和拓展性。

1公共文化综合服务管理平台体系理论基础

1.1为人民服务:新公共服务理论

所谓新公共服务理论,最早由德国学者瓦格纳于19世纪提出。他认为,新公共服务理论(The New Public Service)是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治理概念,主张为人民提供公共服务,侧重宣扬“政府即公仆”的思想[1]。新公共服务理论是公共文化综合服务管理平台的理论基础,二者是密不可分的。首先,政府的作用在于为公众提供公共文化,建设和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管理体系,政府的服务功能并非是对人民的管制。其次,公共服务要求政府有效地对公共文化事业进行科学的管理,这是公共文化综合服务管理平台设计的理论要求,为政府对公共文化管理理念开辟了“改善公共服务质量”的新路径。

1.2文化产品公用:公共产品理论

当今社会上的产品大致可以分为四大类:一是纯粹的私人物品,带有唯一性、独有性的特点。二是公共产品,即不具有排他性与竞争性。三是公共资源,这类产品也不具有竞争性和唯一性。四是混合产品或准公共产品,介于私人物品和公共产品之间。基于产品属性的四种分类,学界认为公共文化产品属于具有广泛社会功能和效益的公共文化产品,对公共文化产品的综合服务管理有利于获取其真正的外部效益,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

1.3加强政府管理:公共选择理论

20世纪中期,布坎南等人基于个人利益最大化的概念,提出公共选择的理论,认为“经济人”经常采取个人主义的观点与政府做交易,探索政府管理对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2]。“经济人”的一举一动皆为了获取最大利益,因此,公共选择理论的内涵之一即公民存在理性的无知(Rational Ignorance),政府必须处理好公共文化综合服务的管理,否则其公共利益将无法达到民众的要求。该理论的核心思想是要通过政府的宏观管理,缓解政府、社会、人民之间的矛盾,在公私之间既存在竞争,又让公众保有基本的选择权利。

基于上述三种理论基础,公共文化综合服务管理结合了计算机技术,构建了科学的公共文化综合服务管理平台。

2公共文化综合服务管理平台设计

2.1平台建设目标

公共文化综合服务管理平台是研究高效文献信息服务平台的建设,将不同系统结构建立的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进行整合,实现数字资源智能发现与统一检索研究,采用自动收割技术实现对各类型数字资源进行自动收割、关联整合、智能定位,通过统一检索技术实现同构数字资源和异构数字资源的“一站式”服务。

2.2平台总体设计

公共文化综合服务管理平台从总体上看由五大部分组成,分别是应用服务、业务支撑、基础设施、展现层面与数据库系统。其中应用服务是五大部分的核心,也是实现服务的功能逻辑。基础设施层的建设主要是指服务器的配备安装,如交换机、路由器和磁盘列阵等,此外,安全设备和网络系统的建设也不容忽视。数据库系统设计是指数据库软件和数据备份系统的配备。展现层面是指底层系统的支持模块,如权限管理和缓存管理等部分。公共文化综合服务管理平台的主要作用在于为广大用户推送信息,满足公众的文化需求。对于信息推送服务,公共文化综合服务管理平台基本上又分为管理系统层、信息枢纽层、客户端层(见图1)。实际上,业务处理流程的三层维度是对公共文化综合服务管理平台的进一步抽象和简化。公共文化综合服务管理的工作人员通过对服务器的控制,实现对整个平台的管理,最后通过公众文化信息枢纽平台,将信息推送到大众的客户端和移动终端上。

2.3平台模块设计

关于公共文化综合服务管理平台的模块设计侧重研究其信息采集工作,这也是公共文化综合服务管理平台设计中最具创新的一个环节。要想实现信息的自动采集,就必须依靠“网络爬虫”的科学技术。“网络爬虫”的特点在于不需要人为的参与,服务管理人员只需设置好需要的信息参数即可由计算机自动完成信息采集工作。这种技术的优点很明显,即采集速度快,但与此同时也应注意到,它还存在着采集信息内容不准确等缺点。公共文化综合服务管理平台的设计上,要充分考量技术硬性指标带来的僵化结果,因此需要工作人员后期对公共文化信息的筛选,对信息的真实性进行筛选和判别、整理和分类等工作。“网络爬虫”的信息采集系统将会以周期性为规律进行采集任务,当公众用户信息到该平台时,这些信息将会触动采集机制,具体运行是先将公众的意见保留在一个临时生成的表格中,再由“网络爬虫”程序根据所设置参数初步筛选,将符合条件的信息反馈到后台数据库中,再由工作人员进行精选,从而完成数据库的完善和建设[4]。

2.4平台搭建的技术支撑

2.4.1云计算技术的应用。首先,利用虚拟化技术,建立一套基于虚拟化的自助服务交付公共管理平台,以满足区域内各类型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对于软硬件平台及技术的不同需求。在区域内的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用户可借助中心硬件资源,自主按需创建硬件资源供其使用,从而实现快速调配应用和确保业务策略的合规性,解决一些公共文化服务机构中不同程度存在的基础设施薄弱和技术人员缺乏等问题。其次,通过云计算技术,基于Hadoop架构,建立一个数据处理框架和一个分布式数据存储文件系统,在集群服务器上使用相关编程模型对大数据集进行分布式处理,提供资源存贮、数据挖掘、查询调试等相关的服务。再次,利用云计算技术,选择区域内实力较强的节点,建立资源分发系统和异地资源容灾备份系统。最后,利用互联网络、移动通信和数字电视为基层和广大民众提供全媒体信息服务,打造公共数字文化新业态[5]。

2.4.2数据挖掘技术的应用。一方面,通过分类、关联、预测、聚类等方法,使用数据挖掘工具如决策树(Decision Tree)、K-Means、朴素贝叶斯(Native Bayesian Model,NBC)、分类与回归树(Classification and Regression Trees,CART)等算法处理数据,提取相关知识形成新的知识库,并通过可视化技术与读者进行交互,并将与读者交互时产生的用户信息与读者身份进行关联处理,产生新的逻辑知识库,通过对逻辑知识库数据的二次挖掘,找出其中隐藏的规律,并用这些规律来预测未来或指导未来的工作。另一方面,对个性化智能推送技术进行研究,在云支撑平台基础上,结合大数据分析技术,研究各类型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的相关数据元素,建立统一标准和模型,并利用数据挖掘工具,生成知识数据库内容,形成区域内同构和异构公共数字文化资源的可视化模型,实现信息交互功能,最终实现用户利用资源时的智能个性化定制与推送,为相关文化主管部门制定发展规划、有针对性地提高资源利用率提供决策参考。

3健全公共文化综合服务管理平台的策略

目前的公共文化综合服务管理平台设计主要侧重于技术上的探讨,然而要想健全公共文化综合服务管理平台的设计和构建,还需建立科学的资金管理制度、建立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建立科学的内部监管制度。

3.1建立科学的资金管理制度

上述公共文化综合服务管理平台的设计,无论在总体上还是模块上亦或是数据库上,都需要强大的资金进行支撑。我国“十二五规划”曾指出:“到2015年,要基本建立覆盖城乡、结构合理、功能健全、实用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各级各类文化设施更加完善,使人民群众能够公平、就近、便捷地享受公共文化服务,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6]。因此,政府成为公共文化综合服务管理平台的资金来源和强有力保障,尤其对于我国中西部地区县城而言,其本身经济水平较为落后,公共文化事业没有很好的发展基础。针对此问题,我国提出要开源节流,一方面合理利用有限的资金,让其发挥最大的价值效用;另一方面扩大资金来源,设立公共文化综合服务事业专项资金,做到专款专用,增加文化事业的投入。此外,还需完善政府对财政资金的监督制度,保证“钱用在刀刃上”,大力创新资金的投入方式。

3.2建立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

人力资源因素相对来说是较为灵活的,无论是对一个小团队而言,还是对宏大的公共文化综合服务管理平台而言,人才队伍的建设都是必不可少的,发挥着能动性的作用。人力资源管理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关系到公共文化综合服务管理平台的工作效果,要想提高并完善公共文化综合服务管理平台的设计,就必须留住人才、培养人才。首先,要进行科学的人力资源规划,搭建合理的人才架构,确保人才的不断层、不丢失,依靠统筹分配的原则,将人力资源分配到公共文化综合服务管理平台的各个层面,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其次,要构建合理的人才培养机制,利用已有的人才模式,吸引更多的专业人才,尤其注重对年轻人的吸纳,优化年龄结构,将重点培养对象送到高校进行深造,为管理人员创造更多学习机会。最后,做好奖赏机制,对业务水平好、工作态度佳的管理人员一定的奖励,通过外部刺激培养更多的专业人才。

3.3建立科学的内部监管制度

科学的内部监管制度,是公共文化综合服务管理平台长久有效运行的必要保障,是促进公共文化服务导向、效率和公平的必要手段,有利于提高公共文化综合服务管理平台的质量、降低公共文化服务的成本。首先,要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制度,针对公共文化服务的特点和性质,强化公共文化综合服务管理平台的工作;其次,要重视日常的考核,在以往的公共文化综合服务管理平台设计中,更侧重于年终的考核,而忽略了即时性的日常考核,只有注重日常工作中的“小事”,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年终考核的成绩。笔者建议设计相应的表格,记录下平时的工作内容和工作反馈,将日常考核计入总体考核体系之内。

4结语

随着现代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大量的网络资源给人们的生活和学习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改变了人们的日常习惯。与此同时,我们也应注意到,我国公共文化综合服务管理平台还不能满足大众的需求。公共文化的宣传还有赖于对信息的推送,如何主动将信息推送给用户,节约大众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如何有效地设计公共文化综合服务管理平台,完善我国公共文化事业建设,都需在未来的工作与实践中不断进行探索。

参考文献:

[1]盛鑫.我国政府对公共文化设施管理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长春:长春工业大学,2012.

[2]王琳.关于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档案服务的思考[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4.

[3]马捷,吴琼,亓莉莉.公共服务管理平台知识服务内容解析[J].图书情报工作,2010(6):40-43,101.

[4]刘亮,高福安.关于创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与管理研究[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2(2):56-58,52.

[5]普映娟,段寿建,杨朝凤.公共文化示范区现代化管理平台的研究[J].福建电脑,2014(10):22-23,58.

篇2

关键词:东北地区; 产业转型; 沉没成本; 技术创新

中图分类号:F269.2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862X(2016)01-0032-004

东北地区的产业结构多以资源型产业为主,自2003年国家实施东北振兴战略以来,产业经济总体上保持较快增长,但面对“三期叠加”外部环境的刚性约束以及自然资源的过度消耗,经济下行压力陡然加大,东北地区(三省一区)的结构性、体制性、机制性等矛盾日益凸显,主要产业经济指标增幅回落幅度较大甚至出现负增长迹象。目前,东北地区GDP和工业增加值由改革开放初期的15%和20%下降到10%以下,远远落后于相对发达的省份和地区。鉴于此,要想改变这种振而不兴的现实困境,加快产业转型推进步伐刻不容缓。

一、东北地区产业转型发展的现存难点

所谓产业转型,即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现状和趋势,通过制定一系列相关政策,直接或间接调整现有的产业结构、产业规模、产业组织和产业技术装备,不断提升产业之间协调能力和绩效的过程。东北地区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因而绝大部分产业都属于资源型产业。有史以来,由于长期实行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自然资源的消耗速度不断加快,致使资源、环境与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继续推进产业转型面临严重障碍。

1.产业转型期间的经济增长动力不足

东北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使其形成了一大批以矿产资源开采、加工为主导的资源型产业。在绝对的资源优势和旧体制残余的双重因素影响下,以资源型为主导的国有经济成为了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的主力军。自改革开放以后,东北地区的经济实力和比重,在全国范围比较中却呈现出迅速下降和停滞态势。虽然近年来在产业转型方面与过去相比有所起色,但由于资源的急剧消耗和工业化程度不断加深,产业发展的后续能力严重不足,投资动力深度陡降,经济下行压力与产业转型难度持续增大。2014年,东北地区固定资产投资46096亿元,增长2.7个百分点 ,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3个百分点,分别低于东、中、西部地区12.7、14.9、14.5个百分点。其中,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增长速度分别为1.5%、15.1%、-1.5%,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5.7%)。[1]从长期沿袭的以GDP数字论英雄的政绩考核制度看,因产业转型在短期内会形成沉没成本、降低产值和增长速度,某些地方官员为了体现自己的政绩也不愿强力推进产业转型。此外,我国人口众多,就业负担特别繁重,作为提供大量就业岗位的资源密集型产业对劳动就业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如果不能妥善解决产业转型所带来的就业压力,将会直接影响我国社会秩序的稳定。所以,不论是产业转型期间的经济增长压力,还是摆脱就业困境,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产业转型的推进。

2.主导产业的雷同延滞产业转型步伐

东北地区产业雷同程度较高,且多集中在上游产业,地区经济结构呈现出明显的重型化特征。从东北地区各省产值最大的五个主导行业看,黑龙江省的主导产业有:石油天然气开采业、石油加工及炼焦加工业、电力热力生产及供应业、农副食品加工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吉林省的主导产业是: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有色金属矿采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农副食品加工业、电力热力生产及供应业;辽宁省主导产业有: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石油加工及炼焦加工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农副食品加工业。由此可见,东北地区在产业结构上有严重的趋同现象。自国家提出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战略》以来,地方政府也希望借机获得资金、政策、税收等多方面的支持,实现区域产业转型。但是,由于各省优势资源的相似性导致其主导产业结构雷同,且相关配套产业发展比较成熟,缺乏发展其他产业成为主导产业的可能性。所谓的东北地区产业转型,基本上都是从既有的优势产业出发,通过高新技术投入延伸产业链,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附加值。因此,这种意义的“产业转型”,既不能摆脱主导产业对资源的强烈依赖,也没有改善同质性的产业结构,无法达到产业转型的根本目的。

3.产业转型缺乏自主核心技术支撑

产业转型的关键是技术进步。技术进步不仅可以促进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培育出高新技术的新兴产业,而且还可为产业结构优化注入新鲜活力,以此加快产业转型步伐。东北地区的装备制造业曾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但整体工业水平在改革开放以后逐渐落后,产业发展主要依赖于资源优势,特别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业不多,大多数高新技术产业都依附于技术进口或承接基础零部件加工,核心技术和重要装备对外依存度较高。例如,光电子产业是东北地区高新技术产业中的佼佼者,但与广州、深圳、武汉的光电子产业等相比还有很大差距,特别是在工艺技术、核心材料、关键器件与生产设备四个方面处于劣势。自主核心技术和重要设备的缺乏使得东北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被动地位,最终只能停留在高新技术产业的低端环节,走依靠价格取胜的道路。由此可见,在引进技术过程中,不注重技术的吸收、改进和创新,就不会形成属于自己的核心技术。

4.产业转型技术装备水平落后

技术装备是产业转型发展的硬件保障。东北地区产业技术装备水平比较落后,由于长期未能得到系统性改进,产业转型缺乏高技术装备的有力支撑。总体上看,东北地区的技术装备大多还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投资形成的,多数设备都属于超负荷运转。例如,沈阳市只有 1/10左右的大中型企业技术装备得到一定程度的改造,其中具备国际先进水平的生产设备仅为 13.4%;长春市工业设备的平均役龄在20 年以上的约占 60%,在 2.4 万多台机床中,80 年代水平的约占 17%,70 年代水平的占 47.2%,60 年代水平的占 19.7%,50 年代水平的占15.4%。[2]落后和严重老化的生产技术装备,不可能制造出拥有高产出率、高附加值的符合现代市场需求的产品。

二、制约东北地区产业转型发展的深层原因探析

1.沉没成本形成的产业转型壁垒

沉没成本是指在经济学和商业决策过程中已经付出且不可收回的成本。绝大多数经济学家都将新古典完全竞争市场模型作为研究参照,假设“经济人”能够在现在和未来作出对自己效用最大化的最优选择,认为决策者在进行商业决策时只会考虑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不会将沉没成本作为参考依据。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东北地区产业转型涉及大量传统制造业,这些产业的前期投入十分巨大,并且拥有相对完整的产业链和销售渠道。由于专用生产设备和原材料成为了最重要的资产,当这些专用生产设备和原材料一旦从原有产业退出,就基本丧失了投资收益,形成庞大的沉没成本。所以,作为产业基本组成单位的企业在面临产业转型决策时,不仅会考虑过去已经发生的沉没成本,以及对产业转型新增成本的实际承受能力,而且还要进行沉没成本与预期收益的比较。由此说来,沉没成本是东北地区产业转型的首要障碍。

2.开放程度不高对产业转型的制约

对外开放不仅可以吸收境外资金、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而且还有利于产业的转型和发展。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由于较早实行对外开放政策,成功依托国际市场不断提高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和集约化程度,并将区域优势转化成了产业发展优势,而东北地区在这方面却表现明显落后。东北地区对外开放时间晚、程度低,加之人们在观念、意识和思维习惯等受计划体制影响较深,单纯依靠企业自我技术更新或产业发展难以完成发展模式转变。譬如,在东南沿海地区已经把大力发展外向型、技术密集型、非资源型产业作为经济发展重点时,东北地区仍然坚持资源型产业是地区经济发展支柱;当在东南沿海地区的传统产业开始向现代产业转变,将产业链由单纯的产品制造向设计研发拓展,实现生产业制造业互动融合发展时,东北地区还在沿用传统的粗放型发展模式。由此可见,东北地区对外开放的滞后和开放程度不高,既影响了体制改革的推进,又滞缓了产业的转型和发展。

3.人才匮乏对科技创新能力的羁绊

社会经济的发展历程表明,科技创新是经济和产业发展的核心动力,而人才又是科技创新的根本。近些年东北地区人才资源大量流失,高端管理人才和高级技工严重短缺。目前,东北地区高校数量达到88所,其中985、211工程大学分别只有4所和7所;在校博士生24189人,硕士生115162人,普通本科生1012357人,高校毕业生占全国的10%。但是,因为经济发展水平和就业待遇,大量的技术人才、企业管理精英流向了东部沿海发达地区。除了人才数量不足之外,高素质人才还呈现畸形化分布。以辽宁省为例,辽宁74.31%的专业技术人员都在事业单位,只有25.69%在企业;高级专业技术人员比重更小,只有21.05%在企业工作,而具有正高级职称的高层次人才仅有3.1%留在企业。[3]人才匮乏所带来的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不足已成为制约资源型产业转型的瓶颈。

4.地方政府对产业转型支持力度不够

产业转型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就目前而言,东北地区的产业转型过度依赖企业的自觉调整和市场导向。但是,在资源优势依然存在的产业中,市场机制无法引导企业主动进行产业转型。这是因为,在资源型产业仍然具有较强生命力条件下,市场信号会引导大量要素流入资源型产业,使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资源供给相对减少,此时必须通过政府进行适当调节和政策扶持,才能克服市场自动调节的缺陷。可是,东北地区某些政府部门,由于过多考虑产业转型显见的效益周期长,不能尽快形成经济增长点,加之手中掌握的财力不足,这注定了政府对产业转型的扶持力度十分有限,出台的某些措施虚多实少。因此,东北地区与国内发达地区相比,企业生产设备老化、产成品科技含量较低、质量相对落后的问题更加突出。

三、推进东北地区产业转型发展的主要对策

产业转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更是一个庞大的系统性工程。本文针对东北地区产业转型面临的难点及成因,结合东北地区“中蒙俄经济走廊”、“黑龙江省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带”、“吉林一带一路北向开放窗口”、“内蒙古口岸枢纽”等发展战略,建议如下:

1.重点提升市场化程度

市场化程度的高低是反映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特别是对于受计划经济体制影响较深的区域,更是衡量体制改革成效的主要考核指标。东北地区要实现产业转型,必须提高市场化程度,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引导资源从低效率向高效率产业转移,从传统产业向高新技术产业流动。[4]为此,一要健全市场相关法律法规,维持市场秩序,倡导公平竞争,为产业转型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二要保证市场信息的真实性,让企业能够准确估算产业转型所面临的市场风险、沉没成本和市场需求,为企业决策提供可靠依据。三要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减少权力寻租,打造服务型政府。通过进一步简政放权,正确划分政府与市场边界,为促进产业转型创造基础性条件。

2.着力打造外商投资平台

为培育开放型经济新优势,有效承接发达国家产业转移并完成资金、技术的引进,是促进产业转型的重要途径。东北地区要摆脱产业转型困境,必须采取如下措施:一是进一步开放外商投资领域。比如石油化工、天然气、有色金属冶炼等行业,通过引进外资带来的先进技术,推动东北地区某些行业的技术革新;适度放宽外资进入金融业的条件,通过竞争实现服务质量的提升。二是提高利用外资水平。要引导和鼓励资金、技术投向农业、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并结合原有产业优势深度挖掘产业链价值,开发密集型产业的后续发展能力。三是净化外商投资环境。通过加强基础实施建设,完善招商引资的政策法规,杜绝一切有关部门为实现权力寻租的乱收费、乱罚款、频检查等行为。

3.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能力

产业转型依靠技术创新,而技术创新的根本在于人才。所以,东北地区要把培养人才、引进人才作为产业转型的关键。首先,要切实重视产业技术人才的培训工作。对现有的产业技术人才通过制订有针对性的培训计划,根据产业特色和发展方向开展职业技能训练,以此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素质。其次,要建立一套完善的人才引进机制。通过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福利待遇,吸引海内外高层次管理人才和技能型人才来东北地区安家创业。最后,要加强本地人才的专职培养。东北地区拥有数量众多的高等院校,是人才培养的孵化器,但很多高校的专业设置和教学内容不能适应企业的实际需要。所以,只有调整专业设置、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多层次人才培育体系,才能为东北地区产业转型提供智力支持。

4.逐步加大政府支持力度

产业转型仅仅依靠企业和市场的力量是不够的,还需要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首先,政府要营造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产业转型不仅涉及民营企业,还有国有企业,一般说来,在资源稀缺和市场空间有限的条件下,国有企业可以凭借行政性垄断形成竞争优势,而民营企业就必然处于竞争劣势。这种不公平竞争的市场格局,一方面造成某些国有企业产业转型没有动力;另一方面,某些民营企业具有产业转型要求而无产业转型能力。所以,要想促进产业转型,营造公平的市场环境不可或缺。其次,要建立多元化产业转型融资体系。产业转型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企业自有资金量十分有限,多数企业无法支撑产业转型。因此,政府可以组织建立产业转型专项基金,选取具有广阔转型前景的企业优先获得资金支持,帮助其进行产业技术改造和升级。同时,积极发挥银行、信托等金融机构的融资作用,为企业转型发展提供资金保证。最后,加大财税支持力度。政府可以通过财政支出,对产业转型取得显著成效的企业直接给予资金鼓励;也可利用税率调节机制,对传统企业在产业转型时实行税收减免,以此鼓励企业推进产业转型。

5.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东北地区的产业转型必然涉及企业的重组和改制,短时间内会造成一定量的员工下岗待业,不仅会给东北地区的社会保障体系带来了巨大压力,同时还会使社会的稳定和谐面临一定挑战。社会稳定是产业转型的前提,要顺利实现产业转型,就必须加快和完善东北地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一是积极推进国家在东北地区的社会保障试点,实现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不断增强社会保障能力。二是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将农村和城市失业人员同时纳入失业保险范围,并将城市、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与失业保险有机结合,减少因失业可能产生的社会摩擦。三是扩大社会保障基金筹措渠道,除了依靠个人、企业缴费和国家财政补贴之外,还应通过减持国有股份、变现国有资产、发行长期国债、基金定投等多种方式充实保障基金,为参保人员提供更好的保障条件,解除因产业转型产生的下岗待业人员的后顾之忧。

总之,东北地区的产业转型问题情况复杂,其转型发展面临的难点问题不仅是经济新常态下“三期叠加”的反应,也是自身相对独立经济周期的修复,更是结构性、体制性、机制性等深层次矛盾的激化,所以,要实现产业转型的顺利推进和社会秩序的和谐稳定,就必须从市场、政府、企业出发,在经济体制、市场化程度、人才技术、对外开放等方面通盘考虑,才能促进产业转型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郑享清,金珍.中部地区专利产出比较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13,(7).

[2]张英.吉林省产业结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分析[J].科技信息,2012,(36).

篇3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社会保障

就业问题是关系到民生的重要问题,近年来,大学生逐渐成为就业大军殊的一个群体,为什么拥有高学历,接受了高等教育的大学生们却面对着就业困难的尴尬处境。大学生群体是享受了国家教育资源,素质较高的就业群体,但在目前的条件下却无法顺利就业,存在着人力资源浪费的现象,这不是我们高等教育希望看到的结果,也不利于国家现代化、工业化的进一步实施。要想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就必须深入分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因此本文旨在分析“大学生就业难”原因的基础上寻找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适当措施。

一、大学生就业现状

近年来,我国大学持续扩招,大学入学率逐年上升,高等教育从“精英”阶段进入“大众化”阶段。虽然大学教育普及能够使更多的青年学生获得受教育的机会,但同时每年的毕业生大幅增加,增加了劳动力市场的就业压力,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也随之出现并日益严峻。

教育部的数据显示,2001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为114万;2002年,145万;2003年,212万;2004年,280万;2005年,338万;2006年,413万……这是一组不断攀升的高校毕业生数字。然而,与之相对,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却连年下滑,2001年6月大学毕业生一次就业率本科超过80%,2002年底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率80%,2003年就业率降为75%、2004年73%、2005年72.6%。

大学生就业并不是近一两年的问题,根据教育部估算数字:2001年全国大学本科毕业生待业率为30%,约34万人待业;2002年约37万人待业;2003年约52万人待业;2004年为69万人;2005年为79万人。据人事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06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达413万人,比去年增加了22%,而人事部对北京等24个省份和广州等15个副省级城市进行的统计却显示,2006年统计地区预计需求高校毕业生166万多人,比去年减少了22%。除此之外,部分大学生就业属于临时就业,经常在就业与无业间徘徊,这就使得这部分大学生难以把所有精力完全投入工作,也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国就业市场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这更为大学生就业蒙上了一层阴影。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的2009年《经济蓝皮书》统计:截至2008年底,全国有100万高校毕业生未能就业,2009年有约611万应届高校毕业生面临就业,2009年共有约711万大学生面临就业危机。大学生就业呈现出更严峻的形势。

目前学界出现了一个新的名词“新失业群体”。“新失业群体”的特定含义是指受过高等教育,已经习得较丰富的知识,有一技之长并获得被社会公认的学历文凭,但在就业过程中因主观或客观原因没有获得满意的工作岗位或者害怕进入激烈的就业市场转而退出就业或处于游动就业状态的特殊群体。与其他失业人群相比较,大学生“新失业群体”具有独特的经济特点和心理行为特征:与城镇下岗职工相比,大学生们没有工作经验而且并不享受国家给予的社会保障;与中学毕业的待业青年相比,大学生有更高的眼光和追求,不屑于从事体力劳动的工作,希望发挥专业技能优势;就业失败使他们颇具叛逆性,加上生活空间漂泊不定,极易产生报复社会的行为。但与其他弱势群体不同的是,他们拥有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学习能力强的优势,实际上,大学生失业问题只是一种人才的相对过剩的现象,并不是总量太多。一方面我国中西部地区和基层希望加快发展,提高员工的素质,增强发展的后劲,需要大量的大学生参与地方经济建设,而另一方面,目前大学生就业眼光狭窄,理想就业范围局限于大城市、热门行业。这就造成了大学生就业上的结构矛盾。因此,探求各方之间的矛盾,缕清因果关系,才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前提。

二、大学生面临“就业难”的原因分析

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深入分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有助于采取更好措施来解决这一问题。

首先,大学生就业难深层次的原因其实是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结构不合理,城乡、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城乡及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差距过大,城乡之间、行业之间收入差距过大而导致。

行业之间,单位之间福利保障差异大限制了大学生的择业范围。大学生在面临就业选择时,大多数人倾向于选择经济条件好的地区,福利好的单位就业,在金融危机,经济萧条的情况下更是如此。公务员与事业、企业单位,事业和企业单位,以及不同企业单位,不同地区之间的福利保障差距,严重限制了大学生的择业范围。“公务员考试热”这一现象的产生,很大程度上反映了这个问题。大多数人最看重公务员薪资的稳定,且医疗、养老都有保障,而在金融危机使得众多中小企业和私人企业经营不稳定、医疗费用节节攀升居高不下、社会保障覆盖面仍较低的现状下,这对很多人而言都是一大诱惑。而2009年新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草案)》第九条第三款又规定:“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工作人员参加基本养老金保险的办法由国务院规定”,这就是说公务员或机关不参加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险制度,国务院将为他们单独制定另一套相关的“规定”,更加明确了公务员社会保障水平将与普通职工社会保障水平不同,更促使公务员成为大学生就业的首选。同样,不同企业之间福利保障水平程度也参差不齐,对于经济力量雄厚的大型企业,外资企业等,员工福利水平相对较高,自然更加吸引毕业生的眼球。而对于农村毕业的大学生,农村地区的基本公共服务不健全,经济发展落后,福利待遇低,职业流动性差,让他们选择徘徊城市而不愿意返乡就业和创业。

其次,缺乏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促进劳动力自由流动的劳动力服务市场,劳动力单位化还没有向劳动力社会化转变。在计划经济体制时期,我国劳动力就业主要是实行单一的“单位负责制”,也就是说就业单位接收劳动者后,劳动者就服务于该单位,很难流动。但是随着市场经济建设的推进,需要建立统一的能够自由流动的劳动力市场,充分发挥人力资源对于经济建设的作用。统一、自由流动的劳动力市场将有助于大学生自主择业,有利于大学生做符合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目前,我国的劳动力市场还不健全,劳动就业处于传统的“单位负责制”向劳动力社会化转型时期,影响了劳动力的统筹安排和自由流动。对于有志于到基层,到中西部地区就业的大学生来说,他们并不希望整个职业生涯被限制于一个较小的范围,希望获得职业发展的机会。但事实上,目前一部分回到基层和中西部地区就业的大学生只能长期的待在一个工作岗位,而且没有劳动力职业发展培训的服务,长时间之后,大学生的能力下降,视野局限,不利于大学生全面、自由的发展。

再次,基本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健全阻碍了统一的劳动力市场的建立,使大学生无法解除择业的后顾之忧,限制了大学生择业的范围。

大学生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人群参加养老保险的制度不完善,很多大学生自主创业人群对基本的养老医疗保障还都是顾虑重重。在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部分大学生在面临就业抉择时选择自主创业之路。然而对于自主创业,大学生们仍然面临许多问题,主要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统一的基本养老和医疗保险制度没有建立,往往是针对不同的群体制定不同的养老和医疗保险制度,而对于自主创业大学生的相关保障仍然缺失。同样的,目前蛘于灵活就业人员的社会保障制度,是在单位职工基本社会保障制度的基础上进行的修补,还没有完善的统一的覆盖全体公民的社会保障制度。绝大部分灵活就业人员仍然游离于社会保障制度之外。到2004年底,仅有不到30%的人参加了基本养老保险,不到10%的人参加了基本医疗保险。这就使得许多灵活就业的大学生的医疗和养老保障无法落实,不能解决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后顾之忧。

最后,对于大学生中的短期待业人群来说,其各项保障措施都不健全。由于金融危机影响,更多大学生将面临短期待业,劳动就业部门缺乏有效的保障措施帮助大学生短期待业人员找到合适的工作。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现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2006年9月4日出台的八项促进就业措施中有一条规定:自2006年9月1日起没有找到工作的应届高校毕业生可以在户籍所在地办理失业登记,对进行失业登记的毕业生,街道社区劳动保障工作机构将发放就业服务联系卡,对登记失业毕业生中家庭困难、求职困难的将纳入重点帮扶范围。但其实在实际过程中,这项措施对大学生帮助不大,在众多找不到工作的大学生当中,真正申请失业登记的学生并不多。许多人宁可等待家中也碍于面子不愿意进行失业登记。

三、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对策建议

面对大学生严峻的就业形势,国家、社会、企业、学校都应当承担保障大学生就业的责任。构建一个公正、公平、信息对称的劳动力就业市场。

首先,应当不断缩小不同行业之间的福利差距,缩小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的差距,扩大大学生应聘人群的择业范围。目前,公务员享受国家养老、医疗、工伤、生育等几大保障且没有失业的风险,而在企业中,则一般是由雇主和员工共同承担“五险一金”或“四险一金”的费用,获得基本的社会保障。相比之下,公务员的福利待遇要比企业员工要高得多。在就业市场上,大学生当然是理性经济人,大学生提供劳动主要依据工资和福利薪酬,福利保障的差距根本上决定了大学生就业趋向,限制了其就业范围,增加了就业竞争和难度。所以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应逐步缩小企业事业单位福利制度差距,同时,政府劳动部门要加强对企业福利保障监督管理,提高企业职工福利水平。面对大学生地区、城乡就业不平衡的问题,重要的是建立城乡统一的,覆盖全社会的基本社会保障制度,缩小地区间的差距。目前热烈讨论的废除退休“双轨制”,缩小企业和事业单位之间退休社会保障的差距,及加强对企业福利保障的监督指导,都是立足于缩小各地区各单位的福利差距,力图实现社会保障平等覆盖每个人,真正使得人们选择劳动就等于选择就业。总而言之,在金融危机的环境下,缩小行业间和地区间的福利差距有利于扩大大学生择业范围,积极促进民生。

其次,应当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消除自主创业人群后顾之忧。目前我国社会养老和医疗等基本的社会保障制度还没有完全覆盖全体的国民,自主创业的大学生被排斥在社会保障制度之外。因此,要解决大学生自主创业、灵活就业的后顾之忧,就应当建立一套完整的、与社会保障制度对接的灵活就业人员社会保障体系,将灵活就业人员纳入到社会保障制度中。可以参照个体劳动者参保办法对大学生自主创业人员的缴费基数、缴费比例、缴费时间、参加社会统筹险种等方面做出原则性规定,供需双方均可以随时缴费。简化缴费程序,可以借鉴有些发达国家的经验,实行弹性就业人员社会保险缴费个人账户制度。完善自主创业大学生的养老、医疗社会保障制度,消除大学生自主就业后顾之忧,更加灵活就业。

再次,增加促进就业的资金投入,实施积极的就业促进政策。目前我国对失业人员的资金投入,重点是投入到失业救济方面,对促进就业资金的投入却明显不足。大学生失业问题与农民工失业问题本质上还是有区别的,大学生失业属于结构性失业,主要是因为大学生期望职业、工作环境、福利待遇与实际不匹配。当大学生降低初次就业的职业期望时,就能实现就业。具有劳动能力和劳动技能的大学生“新失业群体”真正想要的是合适的就业岗位而不是失业保障金。目前多数工业发达国家都改变了过去单纯靠现金补助失业者的办法,而选择了事前防范失业和促进就业的积极劳动就业政策,即加大了对促进就业资金的投入,相应建立了促进就业基金、专业培训基金等各类扩大就业的专项基金。因此,我国各级政府应将目前保障失业者基本生活的工作重心转至促进其就业保障方面,尤其是应尽快建立规范的促进就业基金。

最后,应当强调在大学生就业问题上政府、高等院校、企业、大学生各方的责任,任何一方的不配合,都难以真正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政府切实承担起引导大学生就业的责任,真实、可靠的就业服务信息,总体上对大学生就业进行协调,制定政策引导大学生进入基层就业,规范和监督人才招聘市场的运作,保障大学生的利益,避免人力资源的浪费。而作为培养大学生的高等院校来说,应认识到本科阶段的培养主要以应用型人才为主,课程体系的设置符合用人单位的需求,做好人才培养与劳动力市场对接的工作,加大对大学生就业心理辅导,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价值观。企业作为用人单位应当建立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承担对人才培训和人力资源开发的工作,促进大学生成长,充分发挥大学生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张玉欣.论大学生就业保障机制[J].职业圈,2007,1.

[2]汪青雨,何晖,徐艳红.大学生就业保障机制的构建思路与对策[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

[3]李庆九.大学生就业保障途径的探索[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9,4.

[4]孔保罗.大学生就业保障与拉动内需[J].中国金融,2009,4.

[5]吴同,孙哲.对大学生就业困难现象及其就业保障的思考[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

[6]姜丽美.构建我国大学生“新失业群体”就业保障机制[J].生产力研究,2008,12.

[7]朱宏晋,邹谧.金融危机下大学生就业保障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09,8.

[8]叶汝坤.论大学生就业保障机制的完善[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11.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