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改革思路范文

时间:2024-01-30 17:57:2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创新改革思路,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创新改革思路

篇1

[关键词]电子技术;实践教学;创新;改革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是信息类、计算机类、电气类等专业的基础课程,通过对数字电子技术课程的学习,让学生掌握这门课程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及基本技能,清楚电子技术的发展进程,为以后的专业知识学习做好铺垫和基础。数字电子技术课程一般被分为理论和实践两个部分,实践部分作为理论教学的补充,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实践教学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进行设计及分析的能力,还能提高学生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如今,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程不断深入,数字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时间被一再压缩,这就对这门课程的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要让学生在有限的学时里领会数字电子技术的理论知识,并通过理论进一步掌握数字电子技术的实践方法,进而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和动手能力。同时,通过学生的实践活动,让其更加深入地了解电子技术理论知识的内涵。因此,应该重视实践教学的作用及地位,更加科学合理地安排学生的实践活动,并提高实践教学的要求。

一、完善实践教学方式

首先,建设多媒体实验教学系统。通过先进的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把教学所需的实验步骤、理论示意图、注意事项等制成精美的实验教学课件,对图像、声音、文本、视频等多媒体元素进行加工处理,加强教学效果,优化课堂教学,提高学习效率。这种方式避免了传统电子技术实践教学中枯燥、刻板的缺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其次,建设虚拟实验教学平台。虚拟实验教学平台能够增强学生对电路的认知,掌握各种电子仪器的使用方法及测试方法,让每个学生都可以动手实践,进行电子元件接线及设定仪器参数,一边连线测试,一边修改分析,还可以对比理论计算的结果。通过虚拟实验教学平台提供的能够随时修改和调整的仪器参数,分析其对电路的影响,在使用和测试过程中,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及对理论的理解。再次,不断完善网络实践教学平台。将多媒体网络课件、实践教育资源、网络教育平台等有机结合起来,组成立体化的网络教学资源,学生通过网络自行决定实验内容、实验时间,鼓励学生自由发挥,培养学生的自主实验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

二、改进实践教学环境

一般来说,电子技术实践的教学环境要满足从课题设计到课程实践各个方面实践教学的需求,它包括软件建设和硬件建设两个部分。软件建设以提高实践教学的创新和管理为主,包含资源共享、管理规范、操作要求等;硬件建设以完善实验室建设为主,包含实验设备、实验场地、实验配套软件等。首先,要充分利用现有的实验设备。现阶段,实验室一般都由各个教研组管理,大部分实验设备都是用作理论课程的实验,各个教研组之间各行其是,实验设备利用率不高。面对这样的问题,应该把实验室从教研组分离出来,建设统一的实验中心,把实验设备统一管理,提高利用率。其次,要及时更新实验设备。随着时代的发展,一些陈旧落后的实验设备已经无法满足实践教学的要求,因此,要及时购买先进的实验设备,使实践教学跟上电子技术发展的脚步,让学生了解最先进的电子技术与产品。再次,引入虚拟实验平台。ElectronicsWorkbenchEda(EWB)是一款小巧但仿真功能十分强大的计算机软件,它被称为虚拟电子实验室。虚拟实验是指借助多媒体、仿真和虚拟现实等技术在计算机上构造一个可辅助、部分替代甚至全部替代传统实验各操作环节的相关实验环境,通过仿真调试、电路设计及对数据和参数的分析,达到实验效果的一种新型的实验方法。将其作为传统实验的补充,能够使学生熟悉仿真软件技术,同时把理论知识和实验内容紧密联系起来,可以较全面地反映和概括所学的知识。这样一来,不仅利用了实验教学参与性强、操作性强的特点,还发挥了计算机资金投入少、直观、迅速的优势。除此之外,要创设开放式的实践教学环境。开放式实践教学是为了给学生创设一个轻松的学习及实践环境,给学生创造自主学习和探索的时间和空间。由于新入学的学生对电子工艺的知识和技术还不够熟练,应该安排教师辅导学生,实验室也应对学生全天开放。学生在实验室中能够熟悉电子仪器的原理和使用方法、焊接技术、小型电子产品的制作、印刷线路板的制作、电子线路的检测等,为以后的电子技术实验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开放式的实践教学还可以把科研活动与实践教学结合起来,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师的科研活动,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建设实践教学师资队伍

要想培养出高素质的实践型人才,必须有一支高水平的实践教学师资队伍,教师队伍水平的高低关系着实践教学质量的好坏。首先,要采用激励考核机制。学校应采用教学岗位聘任制,设置主讲教师、主讲教授。对主讲教师、教授给予高薪酬的激励制度,充分调动教师进行实践教学的积极性。其次,重视教师培训,构建合理的教师队伍。鼓励教师参加继续教育,深入产业第一线,了解行业的发展前景,丰富自身的实践经验,结合实践开展教研活动。鼓励教师参与教学改革、发表学术论文、定期参与教学研讨会,提高教学水平。再次,改革教育教学体制,改善管理方式。为了满足当今实践教学的需求,应深化体制改革,建立健全人事聘任制度、教学激励制度、工作考评制度,提高实践教学的水平和质量。电子技术实践教学的改革和创新,能够为学生发展个性、自主学习提供所需的空间和时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进而全面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四、优化实践教学内容

根据当今电子技术的发展进程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实践教学内容。应该给学生设置丰富且层次多样的实验项目,通过设计层次多样的实验项目,既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又有益于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首先,运用基础实验来巩固学生的理论知识。实践教学的第一层次是进行验证方法性或原理性为主的课程实验。通过一些验证性、演示性的实验,使学生加深对所学原理或理论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基础实践技能。在教学过程中,应尽量避免课程实验,真要做时,教师应指导学生熟悉电子电路的测试方法,引导学生注意实际操作中的突发状况等问题。其次,运用课程设计来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实践教学的第二层次是以理论和原理为主的课程设计。一般来说,课程设计需要应用不同课程的知识来解决一个实际问题,进而培养学生的理论知识运用能力。再次,运用综合应用实践,培训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教学的第三层次是综合应用实践,它需要综合应用不同课程的知识,设计出具有一定应用价值的项目,以达到综合应用的需求。这样就能够培养学生自主制定实验方式、实验过程及独立实验的能力,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除此之外,可以运用专题设计来提升学生的工程素质。实践教学的第四层次是专题设计实践,专题设计大部分以真实的工程为背景,让学生自行探索、自主进行实验研究,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提高学生的工程素质。综上所述,电子技术的实践教学是一种极其重要的教学方式,如今已被广泛运用于电子技术教学中,但是其课时短、任务重的特点又对实践教学提出了不小的挑战。因此,教师应不断革新实践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王波,张岩,王美玲.电子技术实践教学改革的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6).

[2]蔡立娟.电子技术课程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11(3).

[3]熊春宇,齐风河,高玉凯.电子技术实践教学模式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2013(19).

[4]翟洪波.电子技术课程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2008(9).

[5]张晓清,袁小燕.电子技术实验改革初探[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3(3).

篇2

关键词 中职学校;数控铣床加工;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08-0104-02

1 中职学校数控铣床加工课程教学现状

随着近年来数控技术在全国范围的推广,数控人才也成为国内的一个就职热点。教育部等六部门于2014年6月16日印发《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其中对产业人才提出两个新要求:一是技术进步导致的产业升级要求,一线劳动者能力升级,更多的劳动者需要接受更长时间的教育与培训,掌握更多的知识,掌握更多的技术和技能;二是由于大量新兴产业发展,需要人才结构与之相适应,需要培养大量新的人才和复合型人才。

目前,中职学校的数控铣床加工课程上普遍存在一些问题:专业师资队伍不足,专业素质不高,学生普遍学习兴趣低,课程设置单一,教学目标与企业脱节,实训效果不明显,设备数量少,教学资源不配套,等等。也正是由于这些原因,导致中职学校培养的数控人才大多数达不到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也让推广近40年的数控技术得不到广泛的应用。

2 对现行数控铣床加工课程进行改革和创新

对师资队伍的培养 中职学校数控专业教师往往分为几种:由师范院校直接毕业的教师往往讲得好、做不好;由工厂聘用来的教师往往是做得好、讲不好;讲得好又做得好的“双师型”教师在整个学校的师资队伍里面比例很小,大多数都是“双证型”教师。对于不同类型的教师需要通过不同的培养渠道进行强化:对讲得好做不好的教师,重点培养方向为下企业锻炼,实现教学与实践的紧密结合,由讲往做方面过渡,并通过各级教师技能竞赛验收培训成果;对于做得好讲不好的教师,重点培养方向为带领学生参加各类技能竞赛,由工厂中最为熟悉的“学徒制”开始,逐步增加学生人数,由做往讲方面过渡;同时,学校可以为这类教师搭建桥梁,让这类教师进入当地的行业协会,实现专业和行业联系起来,让行业专家进校园,让行业标准进课堂,将行业职教集团组建起来,课程形式更丰富,学生发展更为全面,让学校的专业紧扣住行业发展的脉搏。通过分类培养,使“双证型”教师都过渡成“双师型”教师。对于能讲又能做的“双师型”教师,可以考虑选送参加国家级、省级、知名企业和著名高校举办的各类培训班,将专业相关的最先进、最前沿的研究成果和理念及时引到学校。

对教学内容与教学设计的改革与创新 目前,大多数中职学校数控铣床课程的教学基本流程大体上是安全机床介绍坐标系基本操作、分中对刀面铣……其间穿插CAM或UG等编程软件的学习。很多教师把手工编程完全一刀切,这样非常不利于学生的后期生涯发展,但是根据中职生的学习能力与学习特点,将复杂的手工编程全部讲解,学生也无法接受。教师完全可以根据自己学生的学情来选择性讲解,哪怕只讲最基本的面铣。学习手工编程的目的不是要学生会编,而是让学生能够从程序中看懂基本的工艺路线及大体刀路,同时提高对数控铣床程序的敏感度,为日后的职业生涯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也符合企业对于数控人才的要求标准。

在教学中,数控铣床课程往往是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做教学设计时,要对任务的内容做重点考虑。当前,数控设备昂贵,大部分中职学校无法做到数控铣床一人一机,往往是教师在机器上演示,学生围观,其间必然有学生左顾右盼,开小差,再加之对任务工件不熟悉,不知道工件的用途,往往就偷懒,不动手操作,久而久之,开始觉得没意思,进而产生厌学情绪。所以初期对任务的布置以学生兴趣为主,尽量设置一些加工量较小的兴趣型任务,照顾到每个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能去操作。随着教学开展的深入,再慢慢由兴趣型工件转变为生产型工件,同时加大对产品质量的控制,严格按照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来进行质量检测,不要让学生形成“做出来就行了,尺寸差一点儿没关系”诸如此类的消极思想。宁可放慢步调,工件简单但合格,也不要盲目追求完成教学进度而马虎应付。

教学方向与教学思路上的改革与创新 当前,在中职数控铣床加工实训教学中,基本上所有的中职学校都很注重与企业的生产实际进行结合,但是对于学生进入高职或者接受更高层次中的学习没有考虑到。在中职数控铣床加工学习中,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与职业素质,而在进一步的学习中则不仅仅需要这两方面的内容,同时更加注重的是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1]。所以,在教学思路上,不能仅仅只是满足于一个工件的完成。完成工件的工艺路线有很多种,但是最优的工艺路线只有一条。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先制定一个并不完善的工艺路线让学生进行生产,在完成工件之后,对工件质量进行分析,进一步发现前面工艺路线的问题,再逐步引导学生改善工艺路线、优化加工参数和刀具路径,制作加工工艺卡,并通过对比两种工艺路线下产品的质量、加工效率,从直观上理性地认识制定合理加工工艺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既有利于学生毕业以后跟企业的无缝对接,又能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有利于学生进入更高层次的学习。

同时,在生产实习中,对数控铣床的机械系统和电气系统做一些基本的介绍,加工过程中遇到一些常见的简单机械故障或者电气系统故障,不要一味地去帮助解决,而是帮助学生分析故障原因,让学生自己尝试去解决故障,将学生打造成能操作、能编制加工工艺、能简单维修的复合型人才。

构建多体系教学资源 中职学校数控铣床加工课程每学期学时数大概在130节课,折算成企业上班时间还不足一个月,一学年的学习时间,仅相当于企业一个半月的时间。在如此短的时间内,仅凭课堂上的学习很难达到企业对数铣人才的要求标准,所以建立多元化、多体系的教学资源是当务之急。当前由于各地产业结构、经济水平的局限性,教师要对现有的教材及配套的教学资源进行调整,有些学校的教材、教学资源根本就不适合本校、本地区的职业发展,所以建立起属于自己地区的校本教材和教学资源是重中之重。教学资源包括但不局限于职业标准、数字化理论教材、实训指导书、任务工单、教学课件等,部分条件较好的学校还可以通过建立网络课程、图纸资料、动画资源、常用软件、教学录像形成专属的精品课网站,并以特定时间按特定比例进行更新。同时在班级上建立起专业图书角、企业文化角、优秀作品展示角等实体资源库[2],不定时邀请现已经在数控岗位任职的毕业生跟在校生交流工作心得,使学生在课堂内能操作,在课堂外能思考,在学校能上课,在企业能上岗。

3 结语

数控铣床加工课程改革是一个多层次、多角色参与的过程,考虑的层次也不要只是停留在生产实习,而是要在生产实习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帮助学生毕业之后的继续学习与职业生涯的发展。要保证课程改革落到实处,企业、学校、教师三方面都不可懈怠。企业分享行业资料与培训岗位,学校提供硬件支持与相关培训机会,教师进行精心设计,提高教学能力与教学理念,构成课改铁三角。此外,参考一些示范性的课程改革经验,确保改革后的课程学生可学、教师可用、地区认可。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托王 改革创新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216(2015)06C-0077-02

托王――托克托呼图鲁(1797-1868年),是一个具有传奇色彩的蒙古族政治人物。如今蒙古国的学者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各种角度研究托王,取得了重大进展。1996年,蒙古国创建了具有民间性质的研究机构――托王研究社。它汇聚了十几个国家和地区的200多名文化、传媒、艺术等领域的专家、学者,分别从十八种学科的角度进行联合攻关,力图复原这一历史人物的全貌。而我国对托王的研究才刚刚起步,代表人物是内蒙古师范大学的王风雷教授,他对托王教民致富的理论与实践进行了深入研究,并且在《蒙古族全史》教育卷中,首次把托王发展蒙古族教育思想和创新精神展现给了大家,从此拉开了我国学者研究托王的序幕。

一、托王开始改革创新的历史社会背景

托王所处的那个年代,官府横征暴敛,百姓民不聊生。在蒙古地区车臣汗部所属的中右旗(当时的托王担任中右旗的扎萨克),广大牧民承担着沉重的徭役赋税,连年的自然灾害犹如雪上加霜,使牧民更加贫困潦倒,阶级矛盾日益激化。最终在1837年爆发了牧民斗争。

这次牧民斗争虽然被平息,但是使托王的执政理念发生了巨大转变。他认为,要巩固自己的封建统治,必须改变目前牧民生活的贫苦落后现状。因此托王对经济政治等各领域进行了改革。

二、托王的改革创新思想

(一)政治建设实践中的改革创新思想

托王作为剥削阶级的一员,不可能从根本上改革政治制度。但是,为了恢复经济、减轻牧民的赋役,他还是对政治体制进行了改革。例如,托王剥夺了大喇嘛的政治权力,将车臣汗部中右旗分成四个苏如格,打破了以往“政教合一”的统治模式。而且他还减少了喇嘛的人数(一座庙的喇嘛人数不能超过30人)。据载,土谢图汗和车臣汗两部承担的赋役最沉重。对此有所意识的托王通过政治途径去改变赋役严重不均的情况(在道光年间车臣汗部所承担的徭役从15户增加到了70多户,但是经过托王的努力协调,又重新减少到15户)。托王的政治体制改革和减轻牧民赋役的举措,对经济复苏和改善牧民生活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经济建设实践中的改革创新思想

19世纪中期,连续几年,托王旗属的牧业生产遭受严重的自然灾害,几乎到了崩溃的边缘。要尽快恢复畜牧生产,必须使畜牧业生产方式实现重大变革。但是,当时的清朝政府严禁各民族在蒙古地区开荒种地、经商、发展手工业,仅允许发展传统的游牧经济。在这样极其复杂的政治背景下,托王为了恢复经济、提高牧民生活水平,瞒着清政府开始了以畜牧业为主、多种产业共存的改革发展道路。

为发展以畜牧经济为主的多种产业,托王鼓励广大牧民发展农业、狩猎、渔捞(鼓励人们食用贝尔湖的鱼类),收集野生植物(如野果子等)以降低使畜群减少的肉类消费。他又鼓励人们以当地的植物来代替茶叶(茶叶对牧民非常重要,但是全靠从汉商处购买,人们经常用牲畜来换取茶叶,非常昂贵),以减少生活开支。在此基础上他还提出,牧民在增长六畜数量的同时不能破坏生态。托王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思想,对于目前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理念也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三)社会建设实践中的改革创新思想

托王,把自己的属民按其经济收入分成富人、中产阶层(是指蒙古族当中的小牧主或者有部分牛羊有生活保障的群体)和穷人三个层次,其中中产阶层人口最多。托王认为中产阶层能够承担大部分的赋役,而且他们的稳定与否也是维护社会稳定、防止两极分化的重要因素。因此,托王为了保障他们生活生产的稳定,并进一步提高其劳动效率,对他们进行了分工教育。例如:“男人应该在外面干放牧、捡牛粪等重体力活,女人应该在家里做缝补衣服等家务活。到了冬天,男人在外面放牧的时候,女人应该把牛棚整理好,除了这些还要教家里的子女学会如何放牧等知识。教育孩子又不能娇生惯养,让孩子通过劳动获得自己所需的生活必需品”。

目前,对中产阶层的研究已成为国内外学术领域日趋重视的问题。而当时的托王已经提到合理的社会结构以及中产阶层(中等收入者)对巩固统治地位、社会稳定的重要性,并且把保障中产阶层的生活生产与勤俭持家精神相结合的思想早已超越了时空界限,成了全人类的精神财富。

(四)文化教育中体现的改革创新思想

托王把发展教育放在发展经济和脱贫致富的首要地位。托王于道光九年(1828年)在中右旗创办了一所能容纳300名学生的学校,并自己撰写了教科书,为学校解决了教材问题。对教育投入如此大的成本,可以想象托王多么重视教育。他还为自己的属民搜集了关于游牧生活的常识,编印成书,加以散发。

当时,贫苦牧民们不堪重负,大多背井离乡,再加上这次牧民斗争使整个社会人心涣散、社会秩序动荡不安。有鉴于此,托王利用佛学理论对牧民进行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以此来凝聚人心和稳定社会。他说:“人生在世应该遵守社会道德,并以事业为重;为了后代诵经祈祷,积德行善”。此外,托王还利用孔夫子的孝行说以及成吉思汗的必里克训言向蒙古群众实施道德教育。以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的教育来实现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的这种思想,对今天的社会也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托王虽然是19世纪蒙古族王公贵族的一员。但是,他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领域的改革实践对稳定社会、恢复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规范人们的行为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他不愧是以改革创新思想与实践成为蒙古民族的传奇人物――托王。

篇4

1、强化目标管理考核。围绕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和新型工业化发展中的科技类指标,按计划进度层层分解细化,加强县市区科技进步考核和各类科技类指标考核,不断强化科技的支撑引领能力。一是抓全社会研发投入。突出企业创新投入主体地位,围绕企业技术创新需求开展产学研合作、组建创新平台、实施科技项目;争取财政科技投入增幅高于经常性收入增幅,落实好激励企业自主创新的优惠政策。争取企业研发投入占到全社会研发投入的95%,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到GDP的2.4%。二是抓专利权申请。启动实施市级专利奖励和专利资助,抓好县(市)、工业园区、企业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加强专利行政执法,争取实现专利申请量2000件、授权量1600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6件。三是抓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围绕主导产业提质升级,大力创建国家和省级高新区,培育一批国家和省级重点高新企业,培育一批科技型上市后备企业和创税明星企业,开发一批科技含量高、竞争能力强、财税贡献大的高新技术产品,支撑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壮大。争取实现高新技术产值2300亿元、增加值600亿元,增加值占到GDP的20%。

2、转变科技管理职能。着眼全市改革发展大局,充分发挥科技的经济功能和科技部门的服务职能,主动为领导决策、企业创新和科技惠民搞好优质服务。一是辅助领导科学决策。围绕创新驱动战略实施和产业转型升级,立足产业实际,就传统产业改造升级、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扎实开展系列调查研究,为市领导决策当好参谋。二是支持企业科技创新。建立技术信息服务体系,编制《科技创新信息手册》,建立“市科技信息服务网”,为企业提供技术创新动态信息服务;建立项目申报服务体系,成立分工明确的工作机构、支撑机构和咨询机构,加强企业科技创新培训,为企业提供科技项目包装申报服务;建立成果转化服务体系,组建市级技术交易市场和技术转移中心,促进园区创业服务中心发展,为企业技术交易和成果产业化提供优质服务。三是抓好民生科技普及推广。突出科普基地、专家队伍、专题活动等三要素,创建一批省级示范科普基地,打造一支科技特派员队伍,加强12396科技服务热线工作,搞好科技活动周、送科技下乡、防震减灾日、知识产权宣传日等科技惠民主题活动,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科学素养。

3、深化科技创新合作。大力整合市内外技术创新要素,打造各类创新资源集聚洼地,不断提升“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水平。科技项目建设上,结合我市产业实际,找准国家和省科技项目支持重点,采取做好项目前期、推进“厅市会商”、实行“一项目一班子”管理等方式,申报实施一批优势科技项目,争取完成向上争资8000万元。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上,着眼“312”工程目标任务,立足特色产业基地、产学研战略联盟、园区创业服务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院士工作站,组建一批市级技术创新平台,创建一批国家和省级平台,进一步健全区域技术创新体系。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上,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原则,以产业为导向、企业为主体、项目为载体,加快引进一批院士等高端人才。设立院士工作站运行经费,强化科技创新合作奖励,探索实行市级领军人才、创新团队制度,加大对市内外科技人才的奖励力度。科技创新融资上,积极协调金融证券部门,为企业争取金融融资和风险投资搞好服务,缓解科技型企业融资难题;加大科技招商引资力度,引导企业加强与市外战略投资者开展合作,引进一批高新技术项目。

篇5

关键词:人力资源;企业;管理;改革

中图分类号:F272.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33-2738(2012)06-0254-01

现代企业竞争归根到底就是人才的竞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指的是企业根据企业发展战略和规划的总体要求,对企业的人力资源进行有步骤、有计划地合理配置,从而更有效地调动企业员工的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充分发挥企业员工的潜能,为企业的发展奠定基础。

一、新时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的必要性

1.科技发展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提供了科技成果。科学技术发展带来了信息化的高速发展,企业要想在市场竞争中占有重要地位,就要不断改进企业的技术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人力资源管理的技术水平。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性工作必须将企业员工的个人能力与企业的目标统一起来,寻求企业和人才的可持续发展。从知识经济时代以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得到了迅速的普及和发展,互联网的应用和发展改变了全球的经济模式,也使信息资源的共享和超越时空的交换成为可能。知识经济时代产生,社会生产力中的智力成分正在变成社会经济领域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掌握知识与信息的知识型员工已成为企业的主人,他们创造、支撑和发展着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领域,适应知识经济发展要求,进行人力资源管理创新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

2.现代社会组织结构、企业人才需求变化。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必然要求社会的组织结构与之发生变化。知识经济下,企业的发展更为重视企业的技术创新、顾客满意、优质服务等。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方向也就更加的注重这些方面。企业要逐步打破臃肿化的官僚组织,取而代之的是组织的扁平、精干和权利下放。扁平化的组织机构能够增强员工的创造性,员工积极参与社会性管理,采取措施,增强员工对工作时间以及工作自的要求,实现员工的自我价值。从企业人员素质方面来讲,现代社会对企业员工素质的新要求,有更高的要求。知识经济条件下,企业员工必须适应新情况,全面发展个人素质,提高各方面能力。包括获取知识处理信息的能力、团队合作能力、领导能力等等,由于企业组织的扁平化、信息共享,更有利于是想企业员工的自我管理,更有利于员工各方面能力的发挥。

3.企业文化的变革的迫切需求。现代社会更为重视企业的文化发展,优秀的企业文化可以为企业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氛围,促进企业发展,企业文化是促进企业成长无形的精神力量,是成功地实现组织目标的重要保证,同时,知识经济背景下的企业文化应该是基于人的充分解放和全面发展的、以知识的生产和使用为主要内容的精神文化。所以,知识经济时代的企业文化必须重视在企业内部知识的分享、学习和创造,形成一种带有激励色彩的开放性文化,使个人的技能和经验得以整合成组织的系统知识。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者就应该积极做好企业文化的变革,适应时代对企业文化的发展要求。

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改革面临的一些问题

1.传统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给改革带来的一些阻碍。由于长期受到计划经济的影响,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对我国现代企业的管理影响较为严重,目前来讲,大多数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主要职能就是解决聘请员工、支付工资和应付劳资纠纷等。所以很多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还是以“人事部”为名,企业的管理人员根不不清楚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职能是什么,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工作职能还是后勤支援,做一些行政类的工作。人力资源管理者不知道该如何做好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该如何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激励他们的工作热情和聪明才智,其结果就是导致了大量企业人力资源的浪费和流失。

2.当前企业组织机构不健全。目前,我国很多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不灵活,组织结构存在缺陷,我国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大多都属于刚性管理,大多是以规章制度为中心的,一般都是利用制度的制约作用来强制性地进行管理。这种管理模式,而忽视下属的感情和愿望,一方面会挫伤员工的创造性和积极性,另一个方面还抑制了员工潜能的发挥,给员工的创新活动造成不良影响。势必会挫伤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抑制了其潜能的发挥,阻碍了创新活动的进行。企业组织结构的缺陷主要表现在管理层次太多,人员配备不当,职责分工不清,劳动定额不合理等。企业组织的结构缺陷,影响了人力资源管理功能的正常发挥,同时由于很多企业的组织机构部健全,企业的管理层次多,封闭性也比较强,这些都不利于企业发挥潜能。

3.现代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职能狭窄。由于我国目前还没有一个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体制,企业的人力资源工作还是局限于原来人事部门的一些工作。现代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主要有两项职能,一项是企业的经营性职能,另一项则是企业的战略性职能。很多企业对于人力资源管理的这两项职能认识不清,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性职能不到位,缺乏对顾客的关注,忽视与顾客的联系,不懂市场需求变化,不能建立起与企业经营战略、市场环境相一致的人力资源管理战略。部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经营性职能发挥不出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职能只是局限在招聘员工、合同管理、考勤、退休等方面。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框架体系还不健全,整个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中的各个模块之间相互矛盾或不一致,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效能不能充分发挥出来,导致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不高,企业的现代化人力资源管理不到位。

4.企业的激励措施不到位。目前,许多的企业不重视对员工的激烈,认识不到激励手段的重要作用,激励手段单一,忽视建立和健全企业的激励机制。企业管理的形式和目的只是为了追求利润,根本不重视企业员工各个方面的需求,不能倾听员工的心声。有的企业没有设置专门的人力资源管理机构,其职能大多由总经理办公室兼任,部门的功能仍停留在传统的人事管理范围内,缺乏专业的管理人员,没有完善的激励措施,人力资源管理尚未实现正规化,需要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积极促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三、新时期企业人力资源改革创新途径

企业要做好人力资源管理改革创新,首先就是要对现有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建立合理科学的人才招聘机制,树立多层次、多样化的全面人才观,促进企业的快速发展;企业还要不断地完善激励机制,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企业在进行人才招聘时,应该坚持公平、公正的招聘程序,保证优秀人才的引进,及时发现人才和利用好人才。

其次是企业应该将人力资源纳入到企业的整个经营发展规划中,建立一种有计划的良好的内部培训、选拔机制,通过实践、通过工作来判断企业内部员工是否真正具有这种潜质,然后真正把他培养成企业的接班人。

再次,企业要把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发展战略相结合,通过制定和完善人力资源规划及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达到人力资源的整体性开发。突出整体性人才开发,建立人才开发体系,这样可以为企业的持续长远发展提供人力保障。最大限度地发挥人才的整体智慧和创造能力,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这样才能真正做好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最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应该注意实现人力资源配置市场化,按照市场需求进行资源配置,规范市场运行机制,保证人力资源在安全高效稳健的市场运行机制条件下进行优化配置。建设市场服务体系,打造人力资源流动的良好环境。

参考文献:

篇6

[论文摘要]中国齐老保障体系改革面临经济市场化、人口老龄化、风险社会化以及改革政治化等方面的背景,此前的养老保障体系改革取得了一定成就,但现行体系还存在覆盖面小、保障水平低、制度不健全、政府与市场职责不明晰等方面的问题,中国养老保障体系改革应在借鉴和吸取别国经验教训的基础,结合中国实际,加快体系、组织、机制、经营和政策等方面的创新。

[论文关键词]养老保障;改革;创新

一、中国养老保障体系改革的背景

养老保障与医疗、教育一样,都是重要的民生议题,不一样的是,一个有效率、可持续的养老保障体系不仅能够提供收入保障机制,保障国民老年的基本生活;而且能够作为一种动力机制,为经济发展提供大量积累基金,优化金融结构。中国养老保障体系改革面临来自经济市场化、人口老龄化、风险社会化以及改革政治化等方面的挑战,这些背景都将对改革的目标、路径和方式产生影响。

(一)经济市场化

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目标是要推动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更大、更好的基础性作用,这一点在十七大报告进一步得到强化。经济市场化意味着要运用市场机制和经济规律来解决经济社会发展问题,在经济利益导向机制的作用下,调动国民积极性,推动经济快速发展。1980—2006年间,中国GDP由45l8亿元增长到209407亿元,以等价购买力计算,中国进入世界经济前五强;财政收入由1159亿元增长到39344亿元。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是国民分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重要渠道,国民经济与政府财力持续高速增长,为推动养老保障体系改革提供了物质基础。

另一方面,在经济市场化的过程中,发展不平衡问题突出。无论是城乡之间、还是在城乡各自内部,均存在严重的贫富两极分化问题,并有扩大的趋势,社会公平问题突现,并成为影响我国社会经济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以城乡居民收入和消费能力为例,两者差距呈现不断拉大的趋势,2001006年农村居民全年可支配收入净增1221元,平均每年增加244元,而同期城镇居民全年可支配收入净增4899元,平均每年增加980元,城镇居民全年可支配收入的净增总额比农村居民高3倍,城乡居民收入比(以农村为1,下同)2001年为2.89,到2006年扩大为3.28,差距之大,已超过改革之初的1978年。此外,同一区域不同层次居民之间收入差距加大,基尼系数已经超过了警戒线0.4。据统计,2003年占总体20%的最高收入组,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7472元,比上年增加2012元,增长13%;占总体20%的最低收入组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295元,比上年增加263元,增长8.7%。最高组与最低组的收入之比由2002年的5.1:1扩大到2003年的5.3:1。收入差距的加大提高了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养老保障体系的紧迫性。

(二)人口老龄化

人口是养老保障的对象,人口结构的变化成为影响养老保障制度模式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变量。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使得中国在较短时间内遏制了人口的过速增长,完成了人口转变过程,加之预期寿命提高,共同推动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老年人口比例迅速提高。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65岁及以上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1953年为4.4%,1964年为3.6%,1982年为4.9%,1990年为5.6%,2000年上升到7.0%。按照人口老龄化的标准,2000年中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

与西方发达国家的人口老龄化过程相比,中国的人口老龄化呈现以下特征:一是老龄人口基数大,并呈现高龄化趋势。截至2005年,中国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7.6%,老龄人口总量约为1亿人;到2050年,老龄化比率将提高到23.6%,届时中国将有3.3亿老年人口,成为人口老龄化最严重的国家。二是“未富先老”。西方国家是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条件下进入老龄社会的,进入老龄社会时人均GDP一般都在五千到一万美元以上,属于“先富后老”或“富老同步”,而中国则是在尚未实现现代化,经济尚不发达的情况下提前进入老龄社会的,进入老龄社会时人均GDP才刚刚超过一千美元,属于“未富先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经济实力还比较薄弱。三是老年贫困问题突出。于学军(2003)的研究表明,按照恩格尔系数法,中国的贫困人口数量城市为1327.5万、农村为2337万;按照老年人基本生活标准,城市为1264万、农村为3222万;按照老年人贫困的主观感觉测算,城市为931.5万、农村为3353.8万。全国老年贫困发生率在28—35%之间,即约每三个老年人中有一个贫困老年人。

(三)风险社会化

养老保障体系为老年风险提供保障,老年风险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生命的不确定,活过老年(如60岁)还能活多久是不确定的;二是因年老而导致收入减少,不足以维持年轻时的生活或基本的生活。有关数据表明,2006年中国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以及城镇人口比重这三项衡量工业化、城市化水平指标,分别达到48.7%、39.5%和43.9%,这表明中国已经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

国际经验表明,市场化和工业化助推老年风险的社会化,风险从个人、家庭,向企业组织和社会转移。多年来我国实行“优先发展工业,在工业内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农村社会通过农产品剪刀差来支持工业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在这一过程中,大批农业人口向城市迁移,劳动者与生产资料迅速分离,导致社会结构和家庭结构发生重大变化,促使以家庭为主的传统生产与生存方式解体,削弱甚至破坏了传统养老保障方式的基础,家庭保障和土地保障功能不断弱化,家庭呈现小型化、核心化趋势,而且有越来越多的农民在工业化进程中失去土地,个人或家庭养老问题外溢,城市中雇佣劳动者规模及其老年人口的集中与扩大,老年风险不断集中并社会化。同时,城市的社会经济生产方式带来新的风险,如工伤事故、失业、疾病等。在这种背景下,一方面,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为制度建立积累了足够的物质财富,使得在全社会范围内基本解决养老问题成为可能;另一方面,建立一种多层次、社会化、责任共担的养老保障机制,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四)改革政治化

任何经济社会制度的改革与创新,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养老保障制度改革关系国家、企业或集体、个人之间的利益分配格局调整和每个国民的切身利益,是不同利益集团相互较量和妥协的产物。中国政治体制改革作为全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而不断深化,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等理念不断树立,人民参与体制改革与政策制定的积极性与程度不断提高。包括养老保障制度在内的社会政策改革呈现两大特点:一是决策民主化。这一点可以从近期进行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看到。2006年9月,由发改委、卫生部牵头,组成了十余个部委参与的协调小组,全面启动新医改方案的拟定。与此同时,协调小组委托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世界卫生组织、麦肯锡、世界银行六家中外机构,进行独立平行的医改方案设计;后来又增加了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两套方案——八套方案于5月底进行了第一次颇为热闹的“集体讨论”。在政策制定过程中,各利益集团的利益诉求和呼声得到在不同程度表述,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决策的科学性。二是强调社会公平。社会政策和社会建设强调以改善民生为重点,要使公民分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特别是要保证公民的基本生存权。对于社会保障体系,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强调了社会公平和对基本生活的保障。

二、现行养老保障体系存在的问题

任何一种制度的产生、存续与改革,都受到特定历史要求、社会经济条件的制约,并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发挥作用。剖析问题并不否认以往改革所取得的成绩和贡献,这主要表现在:一是在短短的二十多年时间内,对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进行了大量有益的探索,用创造性的思维探索有中国特色的养老保障改革道路;二是通过全面和渐进改革实现由传统保障制度向社会化的责任分担制度转变,彻底改变了居民依赖政府与单位的传统保障观念,提高了对市场经济的适应性;三是体系为一定数量的居民提供了保障,而且受保障的人群正在不断扩大;四是体系的运行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但总的看中国养老保障体系还不够完善,存在着不少突出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覆盖面小

尽管在扩大覆盖面上取得一定成绩,城镇职工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在9年间提高了l0个百分点,2006年达到了49.6%。但基本养老保险的覆盖水平仍然较低,城镇中相当数量的人群没有从制度层次上纳入保障范围之内,而体系所忽视。农民的社会养老保险出现徘徊,停滞不前,2006年的参保率比1998年下降了6个多百分点。按国际通行的计算口径,中国社会养老保险的覆盖率为33%左右。社会养老保险有效覆盖面窄,既有制度设计上的约束和激励机制不到位,导致单位和个人参保积极性不足的原因;也有部分单位和个人(如农民)不具备缴费能力等方面的原因。覆盖面小会大大降低制度的公平性,原本是保障社会公平的重要手段,反而成为加剧社会不公平和拉大收入差距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保障水平低

这一方面表现在养老救助、基本保险与自愿保险之间没有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没有形成保障网络;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刚刚建立,还在一定程度上带有随机性。2006年中国城市和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平均标准分别为173.9月/人和70.9月/人,分别占城市和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性支出的24%和30%。另一方面表现在基本养老保险金的替代率水平低,在自愿保险作用没有充分发挥的条件下,保障程度非常不足。“统账结合”的城镇职工社会养老保险设计的目标替代率为58%左右,而在实际运行中,保障水平远低于此。2006年城镇职工社会养老保险的平均年领取额为10565元,占职工平均工资50%;农民社会养老保险的平均年领取额为845元,占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年总收入16.8%。根据朱俊生、庹国柱(2007)的测算,基本养老保险高达80%以上的替代率仅仅是对工资单收入而言的,是名义的替代率,职工的工资单收入不到整个收入的60%,对于临退休的资深员工来说,这一比例更低。以此比例折算,职工基本养老保险金的实际替代率为30%左右,难以实现保障国民基本生活的目标。

(三)制度不健全

这既体现在支柱之间发展不平衡,也体现在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存在多重分割现象。从多支柱发展情况来看,中国在1997年就提出建立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的改革目标,但目前,仍然是基本养老保险单兵推进,第二支柱、第三支柱等市场化手段发展滞后,所占份额比较小,没有在体系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2006年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6310亿元,而同时期,企业年金规模约为900亿元,包括团体养老保险和个人养老保险在内的商业养老保险规模为626亿。中国人均持有长期寿险保单仅0.1件,远低于发达国家1.5件的平均水平。国民对政府提供的养老救助和基本保险依赖过重,基本养老保险负担过重,这种格局严重影响了养老保险体系整体功能的发挥。从基本养老保险层面来看,存在城乡、区域、人群等分割的局面,目前中国对公务员、城镇职工、农民、农民工、失地农民实行完全不同的制度,保障方式、保障水平、资金来源、保障性质和资金运行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

(四)政府与市场的职责不明晰

在很长一段时期,中国养老保障体系完全由政府包揽,在改革与转型过程中,政府逐步退出部分领域,如包括企业年金在内的补充养老保险市场,并鼓励个人养老保险发展。但在这一过程中,政府与市场、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等方面的关系没有理顺,职责分工不明晰,这主要表现在:第一、在制度设计与提供上,缺乏对养老保险制度的统筹规划,缺乏整体的思路和方案。第二、在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没有完善的条件,社会保险部门对补充养老保险介入过深,遏制市场发挥作用,限制商业养老保险的发展。第三、在农村养老问题,政府在制度提供与财政支持等方面承担的责任和发挥的作用不足,而过去在管理费提取的利益驱动下却表现出很高的经营积极性。第四、社会养老保险立法滞后,政府行为表现出较大的随意性,缺乏对政府行为的有效约束。第五、缺乏配套措施和政策,制度设计上缺乏有效的约束和激励机制,难以有效激励劳动者参保,也难以有效约束其不当利用制度的行为,影响体系整体作用的发挥,这突出表现在补充与商业养老保险的发展缺乏税收政策支持。

三、中国养老保障体系改革的思路建议

中国养老保障体系改革与建设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供抄搬,应走中国特色道路,但这并不意味在改革过程中不要吸取别国的经验与教训。各国养老保障制度改革的实质是对政府在养老保障制度中的行为与责任的调整,希望政府与市场在养老保障领域达到新均衡。这一点对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中国来说,显得尤为重要。全球养老保障制度改革大体可分为二种类型:一是制度转轨,包括从一种保障模式转向另一种模式、从没有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到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从针对部分人群向覆盖全民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转化等。其二是在保留原有制度框架的基础上,对部分内容的调整,包括对缴费责任和保障水平的调整。从趋势来看,改革主要有两大特点,其一是重新调整政府与市场、用人单位与个人的责任。积极调动各方的积极性,由政府、单位和个人等多方共同承担养老保障责任,但政府在纠正市场失灵和促进社会公平方面仍起主导作用;其二是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逐步融合、互补共促,制度多元化。部分国家推动基本养老保险的市场化,在传统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中引入或者加强市场导向激励机制,或引入市场导向的结构。

中国养老保障体系的改革应结合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及改革进程的实际,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指导方针,推进体系、组织、机制和政策方面的创新。

(一)体系创新:从分散到统一

统一并不等同于单一,而是在统一的制度框架下,根据不同区域或人群特点有所侧重,呈现多样化,以提高制度的适应能力。中国养老保障体系改革可以在前期改革的基础上,改造成以下六个层次,形成一个统一的体系:第一层次一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核心的养老救助;养老救助定位于满足公民基本生活的需要,但标准必须比国民养老金要低。发放救助时可以引人家庭收入调查等目标定位手段,以提高救助资金的使用效率。第二层次一以现有统筹基金为基础,逐步改造成中央政府负责、全民普享、均一的国民基础养老金,条件成熟时,可以采用税收作为这一层次的筹资手段。第三层次一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为基础建立强制养老储蓄账户制度;由地方政府负责组织提供,采取单位、个人共同缴费的方式筹资,全部缴费计人个人账户,并实行市场化投资增值。第四层次一以现行企业年金和商业团体年金为基础建立自愿性、税优型养老保险制度;这一层次应完全市场化,发挥保险等金融机构的作用。第五层次一市场化、自愿性的养老保险及个人储蓄计划,满足高层次、多样化的保障需求。第六层次一家庭保障、土地保障等其他养老保障。

(二)组织创新:改组社保部和保监会

组织创新是理清政府与市场、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等方面关系的关键。世界上几乎没有一个国家将基本养老保险与市场化的养老金放在同一个组织结构或部门内监管。建议:一是成立救助与社会保险部,专司政府保障的经营管理与监督。可在劳动与社会保障部的基础上,将劳动就业等职能划人人事部,另将民政部的社会救助、优抚安置等职能划人,而产生。该部门专门负责上述养老保障体系第一、二、三层次的组织提供和监督管理。二是成立保险与养老金监管委员会。

这可通过将企业年金等补充保险监管划人中国保监会而产生。该部门具体负责第四、五层次的监督管理,对于税优型养老保险计划,可以引人财政税收部门(而不是社会保险部门)对计划的公平性及适格性进行审查和监管。三是成立发改委、财政部、人民银行、救助与社会保险部、保险与养老金监管委员会等多部委参与的非正式协调小组,共同研究制定养老保障体系的制度框架及相关政策,推进养老保障立法工作。

(三)机制创新:政府主导下的市场化

目前大部分国家政府在养老保障体系中发挥了主导作用,同时让市场发挥作用。问题的关键在于要厘清政府和市场的责任边界,即要明确哪些事该政府做,哪些事该交给市场?政府管多少?应该怎么管?“政府主导”并不是说,让政府大包大揽,排斥社会资源进入,让政府主导筹资、统一提供或介人养老保障的各个层次,如果这样则无异于倒退回过去的计划体制。从各国的经验来看,政府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统筹养老保障制度建设,主导养老保障立法、体系框架设计及政策措施制定等方面的工作;二是组织、提供基本养老保险,为尽可能多的国民提供基本生活的收人保障;三是提供一定的财政补贴或税收优惠等方面的政策支持,鼓励或吸引企业或个人为老年生活进行理性规划。四是对基本保险和补充保险进行监督管理,维护受益人的合法权益和市场的稳定可持续。

政府主导下的市场化,就是要合理界定政府的责任与作用,优化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的关系。要从制度保证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基本保障之外的各项制度的经营管理应实行完全的市场化运作用,充分发挥各类金融机构的服务优势,如银行的账户管理、托管优势、保险业的精算、产品和计划设计、风险管理、年金化发放、资产负债匹配管理优势、基金公司的资本市场投资优势等。社会保险部门应该完全退出补充保险市场,专注于养老救助和社会保险,为全体国民提供最基本的养老保障。尤其是在现有形势下,扩大基本养老保险的覆盖面、提高制度的公平性,应该是社会保险部门的工作重点。即使对于基本保险层次,也可以积极引人市场机制和手段,甚至可以委托商业机构经办,以提高制度效率。

篇7

目前的人才培养模式还是独立,今后应以校企合作为依托,以校企合作项目为支撑,打破单个专业培养人才的局限性

目前“工学结合”职业技术教育模式得到了高职教育界的广泛认可,我国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并且把提高质量作为重点。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各高职院校已不同程度地进行了改革和探索,形成了灵活多样、各具特色的局面。但是由于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还不够成熟,同时随着当地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因此目前所实施的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笔者针对南通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专业“工学结合、双轨并进”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施5年来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今后改革思路。

实施过程中存在问题分析

“工学结合、双轨并进”的人才培养模式经过5年的实践证明,得到了学生、企业的认可,学生对口就业率及就业质量都得到大幅度提高。但是在实施过程中也逐步暴露出一些问题,今后的工学结合之路怎么走,改革似乎也到达了一种的瓶颈。现就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从近几年所招学生中发现男女生比例越来越不协调,13级女生与男生比例达到2.6:1。然而现代物流是运输、仓储、装卸、加工、整理、配送、信息等方面的有机结合,业务流程偏向于重型操作。因此,物流企业对男性的需求更多于女性,有数据表明可能达到7:3。与我们合作的林森物流集团订单班组建其中一个要求就是男生与女生比例达到2:1。目前1 3级的学生是无法达到此要求的。因此,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过程中不可忽略此问题。合作企业性质和岗位设定因考虑到目前的男女生比例。

在整个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过程中,一直更加强调学生的技能培训,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培养,让学生掌握一技之长,从而忽视了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但是通过多年的校企合作及社会调研中发现,企业更看重学生团队合作、沟通协调、综合素质等能力。在企业实习过程中,也发现一些学生做事情缺乏一种韧性和毅力,以自我为中心,不能和同事很好合作,有时甚至发生冲突;遇到问题后不会主动解决问题;不珍惜实习期间的岗位,轻易放弃;心理承受力较差,自卑心理也较严重等等现象。这些无疑都影响了与企业的长期合作和学生个人的职业发展前景。

目前工学结合是分三阶段进行实习的。第一阶段是大一暑假的识岗实习,第二阶段是大三第五学期集中跟岗实习,第三阶段是第六学期顶岗实习。目前大一暑假的识岗实习是不集中安排,是属于系部暑期实践活动的一种开展的。跟岗实习系部进行统一安排,安排合作企业到校集中宣讲,学生填报实习志愿,然后安排面试,确定好名单后分配校内和企业双指导老师。顶岗实习阶段主要是和导师确定毕业论文选题及撰写毕业论文,完成论文答辩。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真正对企业的了解时间可能要到第五学期宣讲后,这样对企业具体岗位、职责、待遇、发展前景了解就不够深入,导致部分同学进入工作岗位后发现自己并不喜欢或并不适合。这样他们就带着情绪在工作,不能真正融人到企业中去,学习和工作效果就不明显了。那如何在三阶段实习中更好发挥企业的作用,使得校企合作更加紧密对这一现象肯定有很好的改善。

目前的人才培养模式还是独立,今后应以校企合作为依托,以校企合作项目为支撑,打破单个专业培养人才的局限性,实现专业群各专业在人才培养方案、实训基地、师资保障、产学研合作、市场就业等多方面的资源共享,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校企合作水平和服务地方能力,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今后改革思路研究

由于近几年招生中出现了男女生比例失调的现象,因此在校企合作选择企业的过程中要考虑到这一因素。目前我们紧密合作的三家大型物流企业(林森物流集团有限公司、德邦物流股份有限公司、顺丰速运有限公司)对男生的需求比较高,一般两个班的男生基本不够分,岗位主要集中在物流现场项目管理和营业厅现场操作。今后可能要寻找更多更适合女生工作的企业及岗位。女生则更侧重客户服务、连锁经营等方面去发展。目前我们合作的江苏中和贸易有限公司为女生提供了很多的实习岗位。苏宁云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呼叫中心也为女生提供了客服岗位。今后在寻找新的合作伙伴时,要考虑到目前的男女生比例。

今后的人才培养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而这种培养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论上。要通过优质及多元化活动来促进学生的全人发展。借鉴香港职业训练局的全人教育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特质(包括团队精神、解难有道、沟通无碍、学习得宜、自家社之结合、事业形象与职业道德、表现自信、事业发展及工作态度),及建立四大核心价值(发挥创意、积极参与、关心社会及道德伦理)。一方面在人才培养模式中构建相应的全人教育课程,同时将学生参与活动纳入必须学分(比如毕业前必须获得15学分)。这样鼓励每位学生主动参与到社会活动中。另一方面,也可以和合作企业探讨,企业在员工培训时也比较注重素质培训。比如江苏中和贸易有限公司对新员工都会有素质拓展训练,可以将企业训练模式搬入校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强化校企合作深度。首先,在“工学结合、双轨并进”的背景下,可将识岗实习集中安排,有计划的安排参观所有的合作企业,对合作企业业务流程有个初步了解。也可以集中一周进行某项短期实习工作体验,比如配合电商的双十一活动,支持合作企业进行分拣、配货、分发等基础性工作。这样一方面积累一定的实践经验,同时也对我们合作企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为后期合作打下良好基础。其次,跟岗实习过程中,可以由实习单位根据岗位实际提供课题选题供学生选择岗位时选择,那么在实际工作中,学生就可以围绕课题内容有目的的工作、思考,而非为了工作而工作。同时,学校指导老师也应该定期到企业提高自身的实践动手能力,那么就可以和学生一起,同时更好指导学生工作。再次,目前的“双师制”更多体现在实习阶段,虽然有设想,一门课程的教学授课也应该由校内老师和企业兼职老师共同完成,比如核心课程的课内教学可以由校内老师承担,而企业兼职老师承担课程的实习,这样的效果会更好。但是目前缺乏了“双师制”授课制度,实施起来就困难。

以物流管理专业为龙头专业的现代商贸与物流专业群今后如何建设,如何也走“工学结合、双轨并进”之路呢?如何培养出企业所需的商贸复合型人才呢?在原来建设方案中提出构建“基础共享、核心分立、方向互选”的课程体系,前期的基础共享、核心分立都很好实施,现在实施难点主要在方向互选。主要集中在两种观点:第一种,结合地方经济产业特色和我院办学特色,拓展为第三方物流产业、农产品产业、服装家纺产业、电子商务产业等四个方向,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力促服务业与生产、流通业联动、融合发展。第二种,是校企深度融合,实施订单培养。拓展为江苏中和(八融食品)贸易班、林森(德邦、顺丰)物流班、淘金信息(淘宝、阿里巴巴)电商班等方向。课程安排、授课完全由企业安排。这样“工学结合、双轨并进”的创新人才模式得以在专业群建设中得以应用。

篇8

【关键词】高职院校;计算教学;改革

从现阶段来看,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逐渐表现出教学方法过于单一、教学评价体系不科学、教学内容严重滞后等问题,影响到了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成效。为此,为了有效缓解现有问题,应结合高职院校“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理念,不断修正计算机课程教学。即在Windows操作平台基础上,引入计算机网络、计算机信息检索、图像处理等内容,符合高职学生学习要求,调动高职学生积极参与到计算机课程教学环境下,优化自身计算机操作能力。

一、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改革原因

现阶段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改革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教学方法过于单一。即在高职院校计算机课程教学中,始终秉承着“灌输式”、“传授式”教学方法,“重理论轻实践”思想过于严重,由此影响到了对高职学生创新能力和应用技能的培养。同时,因“灌输式”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主体,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学习状态,所以,将表现出消极的学习态度;

第二,教学评价体系不科学。即在高职院校计算机课程教学中注重倾向于总结性评价方法,但此种评价方法过于简单,且不利于对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因而,将限制高职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提高。为此,在高职院校计算机课程教学中,必须落实教学评价方面的改革工作[1];

第三,教学内容严重滞后。即在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未及时更新教学知识,就此使得教学内容严重滞后,不利于学生今后的就业和个人职业发展。同时,因部分高职院校不愿意投入过多的资金用于操作系统、应用软件、机器配置开发方面。所以,表现出教学条件严重落伍的现象,影响到了对学生计算机操作能力的进一步培养。

二、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改革思路

1.创新改革教学方法

在高职院校计算机课程教学中,传统“灌输式”教学方法过于单一,无法调动学生计算机课程学习动力。所以,在计算机教学改革过程中,应创新教学方法。

其一,任务驱动法。即在计算机课程教学中,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应设计具体的教学任务,通过任务设置的完成达到学习目的。例如,某教师在“C语言程序与设计”内容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即将“1+2+……+N”程序分解成了三个任务。第一个任务是设定N=10,求“1+2+……+10”;第二个任务是,求N为任意数时的“1+2+……+N”;第三个任务是,求1-N的奇数和。最终通过学习任务的设置,让学生遵从“循序渐进”的原则,完成学习任务,并逐步了解C语言程序设计特点,达到高效性知识学习目的;

其二,实验教学法。即在高职院校计算机课程改革期间,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应利用实验活动的趣味性、创造性、实践性,开展计算机课程教学,优化课程教学方法。例如,某教师在“VB程序设计”课程教学中,为了锻炼学生创新能力,先为学生演示了界面设计流程和演示效果。然后,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设计一个比赛的评分系统,继而通过比赛评分系统的课外实验设计,提高学生计算机自学能力;

第三,分层教学法。即因高职院校的学生学习基础差异较大,专业不同,包括了经济类专业、文史类专业、理工类专业等等。所以,在具体的计算机课程教学期间,应注重采取分层次教学方法。如,班级建制动态显式分层、班级内按差异隐式分层、增加选修课等等[2]。其中,班级建制动态显式分层教学活动的展开,可根据不同班级计算机教学情况的不同,改革教学方法,达到高效性教学状态。而班级内按差异隐式分层教学,可通过“兴趣小组”组建形式实现。最后,为了充分考虑学生兴趣等的不同,可在计算机课程教学的基础上,增设计算机网络应用基础、Photoshop图像处理、Flas制作、C语言程序设计等选修课,就此实现对学生的分层教育,有针对性的提高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

2.创新改革培养计划

在高职院校计算机课程改革期间,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据表格、文字、图像等内容的操作和整理,应结合社会发展中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创新改革高职院校计算机课程培养计划。即以校企合作的培养形式,锻炼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并通过社会顶岗实习机会的供给,让学生在实践岗位中Photoshop图像处理、Flas制作等各方面技能均得到高效锻炼,最终成为社会所需人才。

3.创新改革课程考试评价

在高职院校计算机课程教学期间,为了达到高效性教学目的,更好的锻炼学生计算机操作技能,应改革课程考试评价。首先,在计算机课程考试评价改革过程中,应以操作应用题考核为主。同时,引入案例情景式考核内容,并注重通过无纸化的考核方法,达到考核目的[3]。其次,在具体的计算机课程考试评价中,应突破过于单一的考核办法,采取过程式的考核。同时,丰富评价重点。即将评价内容定位在Photoshop应用、网页制作、Flas制作等各个方面,就此通过多元化考核形式,更好的锻炼学生计算机操作能力。再次,在计算机课程考试评价中,也应引入学生互评的考核方法。同时,注重组织课堂测评环节,就此通过计算机课程学习全过程的考核,真实的检验学生计算机知识学习效果。

4.创新改革教育信息资源

在高职院校计算机课程教学期间,因原有课程教学内容严重滞后。所以,为了更好的锻炼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发展,应组织拥有计算机基础教学经验的教师,调查社会发展需求。即用人单位对各岗位的计算机操作技能要求,就此综合实践调查结果,定位教学信息,并坚守以实践应用为主体的理念,整合、序化计算机教学内容,满足不同层次学生计算机知识学习要求。此外,在高职院校计算机课程教学内容改革创新中,也应结合学生专业特点。例如,在文秘专业的学生教学时,可丰富统计表格制作、Word操作、Excel操作等方面的教学。而平面设计专业,则重点实施Photoshop知识的教学,由此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4]。即在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改革期间,注重创新教学信息资源是非常必要的,为此,应强化对其的落实,激发学生计算机知识学动力和动机。

三、结论

综上可知,在高职院校计算机课程开发期间,仍然存在着一些共性问题,限制了高职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为此,为了更好的贯彻高职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应从创新改革教学方法、创新改革培养计划、创新改革课程考试评价、创新改革教育信息资源四个方面入手,落实计算机教学改革工作,并根据学生特点,实现对学生计算机应用技能的培养,让学生通过实践锻炼,更好的掌握Windows平台操作知识等等,达到高效性知识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宋菲菲.信息化背景下探讨高职院校计算机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和路径[J].通讯世界,2016,21(20):226-227.

[2]郑显安.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改革[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5,22(18):80-81.

篇9

【关键词】新课改 高中体育 教学思路 创新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215-02

体育教学始终是高中素质化教育方针贯彻执行中的重要一环,作为现代专业化高中体育教师,必须竭尽全力探索出学生身体、心理素质双重化培养方针,令学生保留较强体魄基础上,形成社会规范标准下的心理素养和健全人格,至此朝着各类专业领域方面介入发展。究竟如何在新课改环境下培养出合格型人才,顺势贯彻落实体育综合化教育改造指标,这将是所有高中领导和体育指导教师需要全面关注的课题内容。

一、目前我国高中体育教学中遗留的弊端问题整理

(一)体育教学和文化学习关系无法精确化协调掌控

因为传统应试教育体制交叉限制,使得大部分师生都将注意力集中投射在文化课程研习质量之上,对于体育锻炼明显关注度不高,严重情况下会直接将体育课程取消,督促学生集中精力学习文化课程,使得体育教师对于自身职务贯彻实效性愈加不够上心。须知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高中生处于沉重的学习压力下,唯独经过适当的体育锻炼才有可能获得身心舒缓机遇。

(二)体育训练项目规划布置欠缺应有的科学性

体育教学是高中教学中主流构成单元,但是实际教学环节中,因为高考压力的束缚,使得愈来愈多的领导、教师,认定体育课程是对升学毫无辅助效用的学科。再就是一些高中学校在进行体育训练课程设置时,不能将学校实际状况和身心发展诉求等因素充分地融入进去,随后使得高中生对体育课程整体感知积极性受限,无法达到预设的身心开阔影响效果。

二、高中体育教学思路和引导模式创新改造的必要性研究

经过传统应试文化影响,学生主体适应地位开始遭受深度忽视,教育主体往往为了盲目性追赶课程教学进度,而忽视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结果。须知在新课改背景下,高中体育课程不管是教学思路或是引导模式上,都应该引起教育主体关注,如布置一些趣味性较高的竞赛、游戏类项目,鼓励学生彼此进行训练心得交流。长此以往,相信高中生介入多元化体育训练的积极性会愈加高涨,身心素质改良拓展之后,才能在今后沉重课业压力中愈挫愈勇。

三、新课改过程中高中体育教学思路和引导方式创新改造的措施解析

(一)树立起足够新颖的教学指导理念

最近阶段,教育机构公布诸多全新教育方针政策,为高中体育课程提供较为丰富的战略指导要素。为了确保在新课改大环境下,高中生能够得到全面化发展,灵活协调不同类型学科独有特征,就需要督促教师及时结合实际状况,进行学生思维体系拓展,令该类群体养成强烈的自我身心锻炼欲望。为了顺利达到此类目标,高中领导和教师需要全面关注体育运动、课程的重要地位,透过不同激励手段令学生在适当的身体锻炼中获取强健的体魄,进一步利用全新面貌迎接今后诸多工作挑战。

(二)强化对体育课程德育功能的重视态度和改革沿用实效

高中体育课程本身存在诸多优势特征,具体就是该类课程时常在户外组织,能够令学生尽快地透过枯燥繁琐的课堂之中获得解放,透过大自然亲近谋求自我放松的成果。同时,高中体育课程保留较强的积极和开放特性,和单调无趣的文化课程相比,更加容易激发学生感知介入兴致,同时透过各类竞赛和游戏类项目集体组织过后,和教师建立妥善的情感交流关系。正是在以上优势条件综合作用下,有关体育教师完全可以考虑切实地将体育和德育因素融合,这样不单单能够令高中生群体透过锻炼学习中获得乐趣,并且会透过集体活动参与中形成情感化性格。如教师可以借助明星励志性训练经历向高中生进行戏剧性讲述,令学生快速捕捉到这类运动员的人性闪光点,进一步真正理解体育精神并自觉修炼形成标准的人文素质。

另一方面,创设出全新样式的教学实践和交流平台。主要就是鼓励教师利用流行的网络媒介进行体育学科知识教学实践平台创建,同时鼓励师生在体育训练项目组织参与中平等的交往,在细致化解析明确战术和体育技能前提下,将自身对体育运动独特的见解表达完整,进一步发挥各自在体育锻炼领域中无限的才能。

综上所述,新课改大环境下想要尽快完成高中体育教学思路和引导模式创新改造工作,第一要务就是重新赋予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适应地位。另外,作为现代专业化高中体育教师,需要虚心学习各类创新教学技术设施操作规则和项目规划经验,确保将学校已有的教学辅助资源全面集中起来,令学生快速养成对体育运动的参与热情,在日后课上课下主动介入到不同类型体育训练实践之中,强健个人体魄、提升与别人交往合作技能和心理素养,最终在全面化发展道路上不断挑战前行。

篇10

关键词:排水 改造 研究

1、前言

海城市腾鳌镇西南湖排水站建于70年代,已运行30多年,现有设备大多已是淘汰产品,没有更换部件,机电设备老化失修严重,泵站淤积严重,影响泵站运行。电机、水泵超龄运行,带病作业,容易发生重大事故,事故一旦发生后果十分严重。

泵站正常安全使用期一般为20~25年,质量差的在10~15年。现在泵站更新改造的难度相对较大,所需投入的资金相对更多。由于泵站自然老化、原规划设计不合理、自然条件发生变化、不能满足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需要,因此有大批排灌泵站需要改造,泵站技术改造迫在眉睫。另一方面,70年代兴建的泵站自建站以来均担负着繁重的调水任务,运行时间长,特别是经过30多年的运行,泵站都在超期运行,机组、电气设备和工程设施老化严重,不少机泵和电气设备均已成淘汰产品,隐患缺陷较多。效率不断下降,泵站能耗严重超标、不断增加,工程效益逐年降低,成本不断上涨,管理费用不断增长,机组不少已经损坏,故障事故频繁发生,维修费用逐年增加,多数机组带病勉强运行,泵站存在许多事故隐患,不安全因素普遍存在,安全运行没有保证,严重影响了泵站安全运行和效益的发挥。

2、更新改造的重要性

2.1 泵站工程更新改造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需要

泵站服务的直接对象是农业、农村和农民,而“三农”问题已成为我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泵站更新改造是农村发展、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基础保障。对于排涝区,排涝泵站与堤防构成了防洪除涝的两个方面,“保命靠大堤,吃饭靠堤防”。在我市排灌泵站已经成为粮食安全的基本保证。国家现在对“三农”问题很重视,只有“三农”问题解决了,农业基础才能得到巩固,地区经济才能发展,社会才能稳定,人民才能安居乐业奔小康。

2.2 泵站工程更新改造是建设现代农业的前提条件

由于泵站工程是农业的基础设施,它可以为农业的现代化进程提供基础性支撑条件,为农产品质量档次的提高和结构优化提供物质保障,所以,没有泵站的现代化,就没有农业的现代化,也就无法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在这种形势下,泵站工程更新改造应充分体现可持续性发展的现代治水思路,建立完善的防灾减灾体系,发挥泵站工程的安全、保障作用。

2.3 泵站工程更新改造是安全运行的需要

鉴于该区泵站建设于20世纪七十年代,由于受当时资金、设备和技术条件的限制,泵站建设标准低,设备选型不合理,工程配套不健全,自动化程度低,管理手段落后,大型泵站老化、落后的状况已远远不能适应现代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需要。为了确保泵站工程的可靠、安全、经济运行,并尽可能地减少泵站的能源消耗,降低水费成本,更好发挥泵站工程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确保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加快泵站工程的技术改造步伐是非常必要的。

3、更新改造总体思路和总体目标

3.1 泵站更新改造的总体思路

通过对建筑物工程的加固与改造;主机泵及电气设备的更新;管理体制的创新和管理维修机制的改革等综合技术改造措施,努力在泵站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通过更新改造彻底解决主机组和电气设备老化和病险建筑物功能下降、泵站机组不匹配、进出水管道布置不合理等问题,提高泵站工程的运行安全系数和设备完好率,较大幅度地提高泵站装置效率和降低能耗,实行全程信息化和自动化管理。

3.2 更新改造的总体目标

将排涝泵站改造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备、高效运行、管理先进的现代排灌工程体系和面向现代科学管理的人才体系、管理服务体系。在良好的工程硬件设施的基础上,实现调度运用科学合理、工程运行在线监测、工程自动控制,确保泵站工程高效、可靠运行,为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和管理单位提供准确、及时、有效的运行、水情信息,为科学管理和防汛决策提供支持。努力实现泵站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通过更新改造解决主机组和电气设备老化和部分险段防洪建筑物功能下降等问题,提高泵站工程的运行安全系数和设备完好率,确保排涝保证率和运行可靠性。

4、综合评价

泵站的更新改造可以提高涝区排涝能力,增加粮食产量和农民收入,改善生活水平,增加植被覆盖率和区域大气湿度,调节小气候;泵站更新改造后,更加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极大地促进涝区农业经济的发展,其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显著。

4.1 工程效益分析

排水泵站其现有效益以排涝效益为主。本次更新改造工程效益可包括排涝效益、节能效益、减少运行费用及改扩建期间的停产损失等。其中,节能效益与减少运行费用效益在年运行费的计算中已经考虑。由本项目引起的间接效益因设计精度要求及资料情况暂不定量计算。

4.2 排涝效益

本工程担负着部分灌区的排水与涝区的排涝任务。泵站保护面积933hm2,人口8000人。治涝工程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包括直接效益和间接效益。其中,间接效益(间接损失)是由于涝灾给灾区带来除减产以外的其它影响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暂按多年平均治涝效益的5%计算。根据调查的作物的种植比例、单产及本次计算的影子价格计算涝区作物的综合亩效益;按泵站投资占排涝工程投资的比例确定其分摊系数后计算排涝效益。经计算,本工程的排涝效益为130万元,水利分摊30%,即39万元。

4.3 社会效益

泵站的建设对腾鳌镇农业经济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泵站更新改造后,通过充分合理地利用有限水资源,使有限的土地发挥了最大效益。它彻底改善了该区农业生产条件,增强了抗御旱涝灾害的能力,增强了粮食商品的竞争力,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产品市场的竞争力,促进了农业结构调整,使农业经济走向良性循环的发展道路,保护和改善了本区域的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