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改革方案范文
时间:2024-01-30 17:57:2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现代职业教育改革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筹备召开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围绕“转方式、调结构、促升级、惠民生”战略的实施,按照适应需求、有机衔接、多元立交的总体原则,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会同有关部门编制国家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专项规划。编制印发《职业教育专题规划(2012-2020年)》。
统筹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全面落实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三年行动计划,编制高等职业教育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行动计划。贯彻《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 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加强中、高等职业教育的统筹管理和综合协调,促进各自科学定位、合理分工和协调布局。推动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完善“知识+技能”的考核办法,拓宽人才成长途径。完善职业学校毕业生直接升学制度。
保证职业教育规模。加强高中阶段教育统筹,按照普职比大体相当的基本要求,拓宽招生渠道和面向,努力完成中等职业学校年招生800万人的任务。优化招生专业结构,促进各专业招生数量与产业发展和企业用工需求相适应。会同有关部门推进扩大高职面向中职毕业生招生的规模。分区域、分产业推进职业指导和就业服务工作,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
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会同有关部门落实《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的意见》。推动农业职业学校和涉农专业建设。继续深入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农民学历继续教育,提升农村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就业创业能力。推进职业教育为“三农”服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试点。开展国家级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县(市、区)创建活动。按照中央关于实施教育扶贫工程的总体要求,实施好职业教育富民工程,推动对连片特困地区学生给予生活费、交通费等特殊补贴的进程。
完善职业教育区域合作机制。引导东部地区加大对中西部地区职业教育的支持力度。建立东部与中西部省、市、县之间职业教育协作机制,推动东西部职业学校开展招生合作、教学合作、就业合作。支持东北地区、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内的职业教育合作。建立开放合作平台和定期交流制度。加大对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的扶持力度,总结推广四川9+3免费职业教育经验。支持办好内地、新疆中职班。
二、加强职业教育国家制度建设
加强职业教育法规建设。配合做好《职业教育法》修订工作。研究制定校企合作促进办法。研究制定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意见。完善职业教育的基本教学制度和学校管理制度。印发《职业院校兼职教师管理办法》和《职业学校学生顶岗实习管理规定》。加强职业学校学生实习安全和风险管理制度建设。研究制订职业教育实训基地管理办法、职业院校技能竞赛管理办法和改革方案。
加快职业教育国家标准建设。适应产业调整升级和人才培养质量提高的要求,会同有关部门加快制订职业学校建设标准,制定职业学校专业标准、实训基地建设标准等,促进职业教育关键要素标准化。配合有关部门推进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和职务(职称)制度改革。配合有关部门研究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职工编制标准。
完善职业教育支持政策。加快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进程,进一步扩展免学费政策覆盖面。会同有关部门研究职业学校非全日制学历教育的经费支持政策。配合有关部门完善职业教育国家资助政策体系,推动中等职业教育提高资助标准、高等职业教育扩大资助覆盖面。推动各地制定和实施职业学校生均财政拨款标准,建立健全职业教育经费持续稳定增长机制。
三、推进职业教育办学机制改革
加强行业指导。推进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改革。落实《教育部关于充分发挥行业指导作用 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调整优化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机构,完善工作机制。针对不同行业的特点,分类指导行业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推动行业部门和行业组织在预测人才需求、指导专业建设、促进校企合作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召开全国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2012年工作会议。
完善产教协作机制。深入推进产教对话,联合有关行业主管部门和行业组织深化产教对话内容、丰富对话内涵。推动和支持若干行业召开行业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研究制定行业职业教育专项政策,推进国家重点产业领域技能型人才培养工作。召开全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工作现场会。充分发挥行业、企业、区域优势,深入推进集团化办学。召开全国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经验交流会。
深入推进国家职业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工作。按照国家教育体制改革的总体要求,加强对56项职业教育改革试点工作的指导,召开试点工作经验交流会。推动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在职业教育体系、体制、机制、模式等方面出经验、见成效。
四、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
加强和改进职业教育德育工作。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职业教育全过程。发挥职业教育在文化传承创新中的独特优势,加强和改进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和实践育人。办好第九届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文明风采”竞赛,广泛开展学雷锋活动。修订《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研究制订《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守则》和《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开展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思想道德状况调查。
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深入推进委托培养、定向培养、订单式培养,鼓励探索弹性学制、模块化教学等形式。推进专业课程改革,促进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相衔接,统筹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课程和教材体系建设。修订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管理办法。颁布一批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标准。实施“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启动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标准研究制订工作。研究制定中等职业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教学大纲。制定并印发“十二五”职业教育教材建设指导意见和“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出版规划。完成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示范教材遴选。组织实施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励工作。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召开职业教育教学工作会。办好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会同有关部门召开全国职业教育传承民族文化现场经验交流会。
推进职业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建设。坚持以能力为核心,推进评价模式改革。完善高等职业学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推动中等职业学校人才培养质量检查和评估工作。把毕业生就业率、就业质量、用人单位满意度以及学生持续发展能力等作为质量评价的重要指标,初步建立学校、行业、企业、研究机构和其他社会组织共同参与的职业教育质量评价机制。完善高等职业学校人才培养状态数据采集系统,建立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制度。配合有关部门加强职业教育督导工作。
五、推进继续教育整体改革发展
推进继续教育综合改革。落实全国继续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印发《继续教育专题规划(2012-2020年)》、《关于加快继续教育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加强对继续教育的宏观指导和统筹管理。推动继续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加快发展非学历继续教育,积极推进行业企业职工教育。继续做好职工教育统计工作。研制社会成人培训机构国家标准。稳步发展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出台高等学校继续教育宏观指导性文件。完善现代远程教育管理制度。推进高校和中等职业学校继续教育改革和资源开放,为社会成员继续学习、终身学习提供服务。
积极推进城乡社区教育。研究制定关于推进社区教育的意见、社区全民学习中心规程、社区教育工作者岗位规范、职业学校服务社区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开展各类学习型组织建设试点,办好“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
健全继续教育保障机制。组建继续教育改革创新指导委员会。会同有关部门制定标准,逐步建立政府、行业、社会多元评价相结合的质量保障监管体系。推进激励性制度建设。完善继续教育教师培训、考核、管理机制。启动继续教育法制建设调研工作。
六、加强基础能力建设
大力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组织好骨干教师培训、中等职业学校青年教师到企业实践、职业院校兼职教师资助和国家级职业教育师资基地建设等项目。做好职业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工作。创新“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机制,会同有关部门制定《职业院校教师企业实践规定》,遴选确定一批国家级职业教育师资基地和教师企业实践单位,创新校企合作培养培训模式。实施职业院校校长能力提升计划。
增强职业院校科学管理能力。筹备召开全国职业学校管理工作会议,推动职业学校管理规程等规章制度的落实。修订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评估指标体系,研究建立动态调整机制。完善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信息管理系统。提高职业院校管理信息化水平。切实维护职业学校安全与稳定,建设安全校园。建立健全突发事件防范和处置机制,推动并指导各地和学校加强应急机制建设。
抓好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项目的实施。以强化内涵为导向,改善职业院校办学条件。加强和规范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推进实施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项目并进行阶段总结和成果展示。积极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二期)、国家示范(骨干)高等职业院校建设等项目。研究启动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学校建设项目。指导推动各地加强职业院校基础能力建设。
加快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印发关于加快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意见。实施国家示范性职业学校数字化资源共建共享计划,建立全国职业教育数字化资源共建共享联盟。完善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项目管理信息系统。推进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办好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
推动继续教育优质资源开放共享。继续组织各类学校,特别是高等学校、科研院所面向社会成员率先开放学习资源和精品课程。研究制订数字化资源的建设规范和认证标准。推进继续教育资源平台建设,建设国家数字化学习资源中心。加强继续教育示范基地建设。推进终身学习、考试与评价公共服务平台及体系建设。推进继续教育课程认证、学分积累和转换试点。
七、加强科学研究和对外合作
提升科研能力。贯彻落实全国职业教育科研工作会议精神,会同有关部门制订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科研工作的意见》,完善职业教育科研体系,加强队伍建设,提高科研水平。加强职业教育科研规划工作,制订“十二五”科研规划,设立重大科研课题,提高科研的前瞻性、战略性和针对性。充分发挥全国职业教育科研(教研)院所联席会议作用,组织协同攻关,努力破解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中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召开2012年全国职业教育科研(教研)院所联席会议。支持有关部门和省份联合开展“院士职校行”活动,研究探索院士指导职业教育发展的机制。适应终身学习体系建设和学习型社会建设要求,围绕继续教育发展中的难点和重点问题,切实加强理论研究,深入把握继续教育发展的新趋势、新要求和内在规律,以理论研究支持继续教育综合改革。
扩大对外开放。广泛开展与世界各国(地区)、国际组织和区域性组织在职业教育领域的政策对话。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订关于进一步提高职业教育国际化水平的意见。做好第三届国际职业技术教育大会相关筹备工作。在职业教育国家政策制度研究、学生培养、学校合作、教师和校长培训等方面开展国际合作项目。实施中德职教合作联盟合作项目。落实中英职业教育政策对话会议达成的共识。积极开展继续教育对外交流合作,借鉴引进国(境)外的优质教育资源,推动国内优质教育资源“走出去”。
八、加强自身能力建设
篇2
[关键词]“双师型”职教师资;人才培养;对策研究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以及《深化新时代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等文件明确职教师资队伍建设的总目标:深化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培养造就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到2022年“双师型”教师占专业课教师总数超过一半,为实现我国职业教育现代化、培养大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提供有力的师资保障。结合国家对职业教育的整体布局及广西职业教育发展的现状,本研究对广西35所示范性重点中职学校的职教师资人才队伍开展了抽样调查研究,以便了解职教师资队伍的现状和不足,为职教师资人才培养提供理论依据及参考。“职教12条”中明确职业教育“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目标为:建立100所“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多措并举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是指同时具备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能力的教师,即能做到“理实一体”,充分做到理论指导实践,实践辅助理论的提升,是当前中职学校实施人才培养的中坚力量。
一、广西中职师资队伍现状分析
(一)中职学校生师比数值较小,中职师资缺口大当前广西35所国家示范性和广西区示范性重点的市县级中职学校的在校生和教师比例概况为:生师比在130以上的有3所学校,占8.57%;生师比在120—129之间的有23所学校,占65.71%;生师比在110—119之间的有7所学校,占20%;生师比在110以下的有2所学校,占5.71%。从调查结果可知,广西中职学校师资缺口较大,出现这样的结果的原因主要是:第一,中职学校办学规模逐年扩大,招生扩容量逐年倍增,并且扩容量远远超过新进教师的数量,导致生师比逐年扩大;第二,中职师资准入条件提高,如教师资格证和事业编制的审批流程等程序,一定程度上约束了中职师资人才引进和人才招聘;第三,中职学校属于事业单位,按照相应规定原则上工资待遇高于当地公务员,但实际上中职师资待遇较低,制约了人才引进,导致很多高校毕业生对职业教育认同感降低,加大了人才引进难度。
(二)“双师型”教师比例与国家设定的目标相差较远在广西35所国家示范性和广西区示范性重点的市县级中职学校中,“双师型”教师比例在30%以上有7所学校,在20%—29%的有16所中职学校,在10%—19%的有7所学校,在10%以下的有5所学校。从调查数据可知,广西区内示范性重点中职“双师型”教师比例普遍较低,远未达到国家职业教育师资匹配的基本要求。在“双师型”师资培养和引进方面需要解决的客观制约因素主要表现在:第一,“双师型”职教师资人才引进的政策不够灵活,落实过程当中遭受各种因素阻挠;第二,当前广西中职学校招收教师主要是面向应届毕业生,从应届毕业生到“双师型”职教师资的培养需要一定时间周期;第三,中职学校现有的教师队伍中,大部分都是从基础理论课教师转型到专业课教师,需要参加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的专业培训才能转型为“双师型”教师,需要的周期较长;第四,职务职称晋升、待遇问题等原因导致一些职教师资流失,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双师型”人才培养。
(三)新兴专业及热门专业教师和“双师型”师资缺口大随着国家经济高速发展和产业格局的调整,中职学校能紧跟国家发展方向和社会需求,设置的中等职业专业切实符合及满足经济发展的相关需要。中职学校开设的烹饪类、工业机器人类、高铁乘务类、空乘类、电子商务类、汽车类和学前教育类等专业都成为近几年来新兴的热门专业。本次调查的35所中职学校中,新兴专业和热门专业的教师数量不足,并且新兴专业的部分教师专业不对口。导致这种结果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专业设置灵活多变。中职学校专业设置较为灵活,能紧跟社会发展的趋势设置相应的专业以满足行业发展的需求,就很容易涌现出很多新兴专业,而高校的专业调整需要教育厅和教育部的审批备案,培养周期一般为三到四年,难以跟上中职学校新设专业的需求。第二,热门专业招生规模大。近三年中职学校热门专业招生经常超出计划招生数量,导致生师比数值变小,现有的师资无法满足中等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
(四)职教师资队伍年龄结构不合理35所中职学校中,有超过50%以上的学校存在年龄结构不合理的情况,主要原因是近几年广西大力发展职业教育,部分中职学校招聘教师基本都是从普通专业招收,学科专业化需要后期的专业培训和培养,同时忽略对教师的梯队培养,导致扩招之后职教师资队伍“老龄化”和“年轻化”两极分化的现象较为严重。(五)职教师资队伍高级职称比例较低35所中职学校中,高级讲师以上职称的比例均在50%以下,部分学校仅为10%左右,可见当前中职学校高职称教师数量较少,主要原因有:第一,学校和教师对个人的发展规划还不明晰,对职称的评定不够重视,工作后缺乏对自身的严格要求;第二,中职学校对缺乏教师年龄梯队培养和对教师梯队培养不规律,导致职教师资队伍的职称结构也存在不合理现象;第三,原有职称评定制度的制约因素。(六)文化基础课教师不足从近两年广西35所示范性重点中职学校从前几年重点招聘专业学科教师岗位到近年来专业学科、基础课学科教师岗位招聘并重的局面可知,当前部分中职学校基础课教师存在不足的现象。主要原因还是办学规模的迅速扩张,学生数量和专业数量的不断增加导致,侧面反映了近几年广西职业教育事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二、提高广西职教师资队伍力量的举措及建议
(一)坚决贯彻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方针政策国家对当前职教师资存在的现状、不足及问题根源掌握比较透彻,并通过实际政策对职业教育的整体布局做出了调整,在2019年针对职业教育连续颁布影响深远的文件,促进职业教育事业的健康有序发展,如《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和《深化新时代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为职业教育和职教师资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广西应以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总体布局为导向,结合实际坚决贯彻国家对职业教育和对“双师型”师资培养的方针政策,构建民族地区职教师资人才培养培训体系,提高职教师资人才队伍质量,为推动地区的职业教育事业发展提供师资保障和基础。
(二)多途径、多渠道、多举措完善“双师型”职教师资培养培训体系首先,本科院校和高职高专要充分发挥职教师资人才培养的职能,以职教师资培训本科高校、高职高专和国家级、区级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为载体,联合国内外发达地区“双一流高校”“双一流职教师资学科”多途径、多渠道、多形式、多举措完善广西区内“双师型”职教师资队伍的培养培训体系。其次,以国家级、区级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的各级培训项目为中心,加大、加快“中职名师工程”“中职名校长领航工程”“名师工作坊”“名校长工作坊”等项目的覆盖面,贯通“高校—中职”“双师型”师资培养双向通道,整体提升职教师资的质量。最后,贯通“学校—企业”“双师型”教师培养体系,加强中职学校和企业之间的交流合作,积极贯通“学校—企业”“双师型”教师培养体系,加快对中职学校现有的职教师资培养,提高“双师型”教师比例。
(三)构建“理实一体”培养体系高校要强化对职教专业的双证培养体系,强化中职学校师资队伍的“教师资格证+职业资格证”的准入制度。高校人才培养到中职师资人才引进的全过程要遵循“职教12条”推行“1+X”职业证书模式,即1为学历证书,X为职业技能证书。这种模式可以有效提高职教师资队伍“理实一体化”,同时结合时代创新的实质性要求,培育创新型“双师型”教师团队。
篇3
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职业教育是当前的热点话题,技能大赛作为促进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平台,得到了各级政府和学校的高度重视。在技能大赛常态化的背景下,通过推进技能大赛与教学改革有效融合,丰富技能大赛载体与平台,创新职业教育改革新模式,努力推进高职院校服装专业教学改革,从而更好地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关键词:
职业教育;技能大赛;教学改革;服装专业
中国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 (2015) 02-0157- 02
职业教育是当前一个热点话题,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要求,职业技能大赛从国家到地方得到各级政府和学校的高度重视,各个层面的职业技能大赛越来越多,比赛项目和内容越来越丰富,涉及的院校单位越来越多。各院校对比赛的组织以及参赛前的集训,不免对正常的教学活动产生一些影响。因此,处理好比赛和教学间的关系,将技能大赛化为促进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的一大助力,与专业教学有效融合,已经成为职业院校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作为“安徽省示范性高职院校”的六安职业技术学院,凭借省级服装艺术设计特色专业平台优势,结合我院“文化浸润,人格养成,能力为本,素质为魂”的四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寓赛于教,以赛促改”推进服装专业教学改革,在理论上和实践中进行了若干思考与探索。
一 寓赛于教,以赛促改一一推进技能大赛与服装专业教学改革有效融合
现代职业教育更需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实践技能、创业意识的培养,技能大赛无疑成为了指引职业教育发展方向、检阅职业教育发展成果的重要载体。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的关键在于人才培养模式是否科学、合理,也即培养目标是否符合人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培养手段是否符合教学的规律。技能大赛是检验学生能力的一种手段,也是展示学生的一个平台,更是促进学生学习知识、培养能力的一种方法。同时,服装职业技能大赛的竞赛项目是紧跟时代进步和社会需要的,而高职服装专业的项目化课程教学,也同样需要与社会实际和企业需求无缝对接。因此,通过及时分析技能大赛的赛项内容、技术方案及其对高职服装人才的要求,并将之在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方面体现出来,是推进技能大赛与专业教学改革有效融合一项重要任务。
1 修订人才培养方案
六安职业技术学院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以校园文化为底色,以‘3+3’课程模块为主体,以大学生素质拓展体系为延伸,培养既有科学人文素养,又有职业岗位技能,具有健全人格和良好职业道德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在这一基础上,通过技能大赛的评价标准进一步明确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目标,按照高职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规律,根据实践要求和服装业对人才的需求,以及我院服装设计专业的办学经验,通过调整专业建设思路,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培养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服装专业方面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2 重构专业课程体系
技能大赛的竞赛项目一般是按职业岗位的实际需求来设置的,以职业岗位所需要完成的工作任务来确定比赛内容和规则。而大多数高职院校服装专业原有的课程体系都是以知识体系为线索来构建的,不适合学生特点和职业教育规律。作为为社会输送高端技能型人才的高职院校,培养出能用、合用的人才至关重要。因此,在服装设计专业的课程体系构建上,须针对企业对服装行业人才的需求和企业岗位技能要求,从而改革原有的课程体系,重新构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分方向培养的服装设计专业课程体系。在专业课程体系中,通过“工作过程”这条线,串联重点课程,构建模块体系,从各级各类服装职业技能大赛中总结服装行业企业对职业岗位能力的要求和服装行业各岗位的工作过程,梳理出相应的职业技术基础课程和岗位核心课程,将服装专业划分为三个专业方向重构课程体系,实行分方向综合培养。
3 设计学习领域课程
技能大赛的项目选择体现了技能的实用性和应用性。以2013年安徽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服装设计”和“服装制版与工艺技术”两个竞赛项目为例,项目的选择突出体现了高职服装设计专业两大主要职业能力的培养――服装设计能力和服装制版工艺能力。而实践能力的培养,恰恰也就是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重点。因此,技能大赛的项目制订,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促进了教学内容由偏重理论学科体系向注重实践能力培养的转变。这种转变,符合高等职业教育的规律,决定了高职教学要从基于学科知识转换为基于职业能力来进行课程设计,从注重学科知识系统化到注重工作过程系统化,建设行为导向的学习领域课程,将基于知识体系的渐进的知识点构成的“章、节”改为基于典型工作任务分析转换而成的“学习情境”,工学结合可以在学习情境中实现,也可以以工学交替的形式实现,较易实现理实一体化。
4 转变教育教学方法
通过对技能大赛方案的制订和准备,以及大赛前的集训,教学方法从课堂教师讲、学生做,变为师生共同探讨、钻研;教学环境从教室改成实训室,从理论为主变为实践为主,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有针对性地解决。促进了教学方法由灌输式向探究式的转变,也促进了教学主体由“师本”向“生本”的转变。通过教学方法改革,在职业技术基础课程和职业岗位核心课程中,引进教学做一体化的现代教学方法,教师边授课边示范,学生边学习边操作,可以大幅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专业创新能力。
5 密切校企交流合作
技能大赛由高职院校和服装企业协作举办,赛事从选题、评价标准到竞赛环境都是依据企业的实际情况来设定的,能够做到与真实生产的紧密对接。因此,技能大赛不仅能够为高职院校的教学改革提供参照,明确教学目标和方向,进一步完善课程体系,也能够为企业培养更有用、更合用的技能型储备人才。通过职业技能大赛搭建的平台可以使高职服装设计专业与企业建立更加密切的合作关系,使校企合作实现深度耦合。
二 国赛,省赛,最终要落实到院赛――丰富技能大赛载体与平台
目前,我国已形成国家级、省级、市级、院校级等多层次、多形式、多专业的职业技能大赛体系。其中,院校级技能大赛作为职业技能大赛体系的最基础环节,实现的不仅仅是将比赛引入学院,从更深的层次来说,是真正将技能比赛与教学、生活融合起来,将比赛变成一种常态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而不是临时的突击和集训,从而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如果只是一味地以技能大赛为目的,为参加大赛突击训练,为了比赛而比赛,那么就不免沦为本末倒置的误区。技能大赛只是一种检验成绩和促进教学的手段,将这一手段变成了目的,为了比赛而将大众教育变成能够取得好成绩的优秀学生的“精英”教育,违背了举办技能大赛的宗旨。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院赛甚至比国赛、省赛还要重要。
我院开展的职业技能大赛中,“服装设计”和“服装制版与工艺技术”两项竞赛项目,是根据服装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的要求,与国家级、省级技能大赛紧密对接,围绕职业基础能力和岗位核心能力而设计的竞赛项目。竞赛项目是根据本专业职业能力定位而设置的,同时,由于技能大赛是站在专业的前沿、用具有前瞻性的眼光和符合目前本行业的主流技术和能力要求而设置的竞赛项目,因此竞赛项目的设置也促进了对本专业职业能力的重新审视,并促进了课程的改革和整合。
三 大赛套小赛,以赛促考,赛考结合――创新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新模式
课程考核改革方案年年修订、不断革新。在推行技能大赛的大环境下,把各、]课程所考核的职业能力提炼出来,用比赛的方式来进行考核,实现‘人人参与”的课程教学竞赛,也不失为―种行之有效的课程考核方式。这可谓是用国家级、省级、院级的职业技能“大赛”,套着各门专业课程考核的“小赛”,以赛促考,赛考结合,创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新模式。
就服装设计专业来看,以赛促考就是以课程教学为基础,在课程中,从课程内容到教学模式,再到课程的考核,都融入竞赛的理念。我院服装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已引入“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学习领域课程建设理念,以项目、任务为课程进行的核心和线索。因此,实际上在每一个项目中所提出的课程任务,也就可以看成课程竞赛的竞赛方案和内容,一门新课程所的课程任务书,就可以看成竞赛方案。
通过这种以竞赛为线索所进行的新的教学方式,以赛促考、赛考结合,并逐步地将竞赛由重点项目向重点课程,由专业核心课程向其他专业课程,由课程的阶段测试向期中测试、再到期末考试进行推广。在这种课程和竞赛高度融合的基础上,根据不同课程的特单分别采取阶段性竞赛、单项竞赛和综合竞赛等方式;在参赛形式上采用分组竞赛、个人竞赛或两者相结合的办法;竞赛的评委,由任课教师和企业技术骨干共同担任,也可邀请往届竞赛优秀选手以及获得国家级、省级等技能竞赛的得奖选手来担任;竞赛的评价标准,则以课程的培养目标或教学目标为主,并结合实际工作需要,主要考核技术技能,同时兼顾知识学习目标。
篇4
关键词:高职药学 中高职 衔接 研究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5(a)-0065-02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到2020年,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这就意味着,我国不仅要建立中、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体系,而且该体系还需符合地方经济和产业结构发展。因此,有效实施中高职衔接,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是我国职业教育持续发展的基石,也是新时期社会全面、快速前进的需要[1]。我校高职药学专业五年前开始招收中职学生,2013年获得湖北省教育厅批准,取得单独招收中职生资格。经过多年的实践,在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取得了一定成绩。
1 认真落实招生考试制度,完善了单独招生改革方案
按照教育部2011年关于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开展单独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有关精神,本专业2012年申报中高职衔接教育工作试点,当年获得省教育厅批准,我们结合湖北省教育厅的具体要求及中高职系统培养的实际现状,从指导思想、改革举措、组织保证、招生专业、招生计划、招生范围、报考条件、网报方式、时间及缴费、命题、考试、考试组织、评卷、录取、新生报到、新生复查及联系方式及11个方面提出单独招生改革方案,为本专业完成中高职衔接单独招生任务打下了基础。
2 组织好单独招生考试,建立科学选拔人才机制
2013年3月,全省药学专业对口中职单独招生考试在本专业举行,由本专业牵头,组织全省中职药学及相关专业300多名考生进行理论和操作考核,由本专业编制的《2013年鄂州职业大学单独招生药学专业技能操作考试办法》受到了省教育厅肯定,供本省同类院校学习参考;考试方案体现了公平、公正,设计科学合理,考核过程受到了湖北省招生办公室领导及校领导高度赞扬。顺利完成了药学专业单招任务,录取中职新生121名,由于成绩突出,2014年继续获得单独招生考试资格。
3 依据职业能力标准,研制并实施了中高职衔接的人才培养专业教学标准
中高职衔接的落脚点就是要把本专业招收的中职生转变为高职生,衔接教育的目标就是要形成中职与高职的一体化培养,重点是要抓好衔接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课程实施和教学管理及质量监控。通过对中职学校、行业企业的广泛调研,成立了行业企业专家、学校专业教师组织的中高职研究小组,进行了药学专业面向中职生的培养目标、专业内涵、教学条件等方面的延续与对接。
在职业能力上,确定了二个工作领域,即:药品营销和药学服务;七个小工作领域:药品调剂、药学服务、药品零售与营销、药品管理、药品招商、采购、药品零售与营销;29个职业能力,并分别就中职和高职的学习水平确定了递进的等级要求。在中高职衔接专业对应的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规格、职业领域、职业技能、教学安排、师资队伍要求、实习实训条件、素质培养等进行了整体设计、衔接并提出了实施建议,按高职标准培养标准。
4 转变人才培养方式,实施了“校企融合、课证融合、培养就业一体”的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结合教育部“双环境、双师资、双证书”的“三双”人才培养模式总体框架,实施了“校企融合、课证融合、工学交替、培养就业一体”的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校企融合”:药学专业与“葛店・中国药谷”、武汉生物医药产业园等所聚集的医药企业深度合作,共同培养技术技能型药学专门人才。
“课证融合”:药学专业核心课程与“执业药师”及“职业资格技能证”考试标准对接,要求学生毕业具备毕业证、技能证。
“培养就业一体”:通过“校内教学与岗前培训相结合,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相结合,学生角色与职业角色相结合,顶岗实训与就业相结合”,达到顶岗实习与就业同步实现。
“工学交替”:大一识岗,学生到“葛店・中国药谷”等企业岗位认知实习,提前了解企业;大二临岗、练岗,寒暑假学生在校内实训基地、“葛店・中国药谷”、武汉生物医药产业园等企业如九州通医药集团顶岗,运用理论知识,学习新技术、新工艺;大三顶岗,学生的准就业顶岗实习,并被录用为正式员工。“识、练、顶”三态交替实现了学校、学生、企业的三赢。
5 加强师资队伍培养
在师资条件上,明确了中高职专任教师的技术领域、学历、企业工作经历、教师资格、教学能力、职业资格、实践能力要求和兼职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专业知识、实践能力、学历和技术职务要求,特别强调了专业教学团队的双师素质结构要求和开发职业课程的能力;在实训、实习条件上,明确了药房、药学服务实训、GSP仿真实训室的实训开出功能和中高职配置要求。
6 重构了专业课程体系
本专业课程体系设计遵循“理论够用、突出实践、注重素质”的原则,既满足学生就业要求,又为学生的职业发展和继续学习打好基础[2]。根据2013提4月湖北省教育厅的《中高职衔接专业教学开发指导手册》要求,开发中高职衔接的层次递进的课程体系,研制了5门课程的课程标准,即:《药学概论》《人体解剖生理》《中医基础》《医药化学》《医药工作应用文写作》。其中,《药学概论》《人体解剖生理》是中高职衔接课程,要课程标准中已经就中职阶段和高职阶段讲授的内容、课时、实践技能进行衔接要求说明。
7 转变了人才培养方式,深化了教学改革
7.1 通过改革课程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了老汉的针对性和效果
积极探索和推进课程教学改革,通过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设计,重新组织课程内容,改革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以项目、任务、案例等教学方法组织教学,实现了“教、学、做、创”于一体。如《药物制剂》课程,设计了片剂、洗剂、粉剂等项目,学生分小组完成这些教学任务,展示实训作品。评价课程成绩时,50%的成绩来自于平时完成项目时操作全过程的视频分析、过程、结果。本专业,还有《药物分析》《药事管理与法规》《医药市场营销》《药学服务技术》等课程都是采用上述的教学改革方法和考核改革方法。
通过教学模式的改革,一是使学生摆脱了上课死记教材、考试死背教材、考完什么不知不会、工作时什么都不懂的被动局面,二是使学生在完成工作项目任务的同时,自主掌握课程、专业所必需的知识,提升专业技能,提高专业素养,增强就业竞争力,达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7.2 通过信息化手段,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积极探索了将企业实际生产过程、工作过程等通过仿真、视频等方式应用于校内教学。校企合作将医药制剂、检测、医药物流、GSP操作等制作成录像、视频、动画等形式用于校内课程教学,使教学过程与企业真实工作过程的对接;有效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信息化教学水平提高,实现了校企资源共享。
7.3 通过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提升了学生综合能力
为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检验学生专业技能掌握程度,本专业每学期组织二次“学生技能竞赛”活动,针对大一、大二学生选择合适的比赛项目。技能竞赛项目选取、内容确定由药学指导委员会讨论,要求与专业社会服务、省级及以上技能比赛相一致,确定校内专业技能活动项目内容,指派专任教师对竞赛活动进行全程策划指导,制定详细活动计划,前期宣传与动员,学生报名。根据计划安排,布置行动任务,完成现场比赛或明确学生提交作品时间。开展活动全程指导,活动评比以集中展示、教师评比、高年级学生评比、校企共同评定、学生投票等形式进行。两年来,共组织了10次大型技能比赛活动。
8 依据专业教学标准,形成了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为突出中高职衔接与普通高职在培养过程中的差异性,进一步完善教学管理、改革评价办法,先后出台了针对中高职人才培养的《药学专业中高职衔接专业教学管理制度》《药学专业中高职衔接专业评价办法》。在学生技能评价指标体系上,明确了5门专业核心课程的职业能力对应的考核评价方案,即:达到《药理(含拉丁)》课程“考试+实训”的考核环节要求才能合格;达到《药学服务技术》课程“考试+实训”的考核环节要求才能合格;达到《医药市场营销技术》课程“考试+实训+考证”的考核环节要求才能合格;达到《药事管理与法规》课程“考试+实训”的考核环节要求才能合格;达到《药房经营与管理》课程“考试+实训”的考核环节要求才能合格。
在职业技能证书上,开发了与高职衔接的职业岗位及对应的职业资格(见表1)。
在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上,明确了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由薪酬福利、个人发展和劳动关系三部分组成;提出了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方式和方法;引入第三方评价机构,通过麦可思公司对毕业生质量予以衡量。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五年制高职;英语教学;改革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0
一、引言
随着我国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高职生源已呈每况愈下之势,特别是五年制高职学生较之三年制高职学生更是难教难管。学生英语学习基础差影响了教学质量,他们的纪律和行为表现差又影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我校为了实现功能区域划分,进行了结构调整;将五年制高职学生分别由三个校区调整到南校区集中育教学管理后,班级多学生多,问题更加突出地显现出来。为了改变五年制教育教学出现的不利局面和挑战,我们从09级开始进行了五年制高职英语课程教育教学的全面改革,为此,笔者引领英语教研室全体教师多次开展相关研讨,谋划改革办法,制定改革方案,实施改革计划,一项项落实改革措施。经过两年的教学改革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下面就五年制高职英语教学改革工作的探索与实践情况与大家分享。
二、改革工作
1、改革课程(大纲)标准
以前的英语五年制教学大纲(中职阶段)以我院专业教学计划和课程描述为指导,要求中职、高职不断线并以最终参加全国高职高专英语应用能力A、B级考试为目标。其想法不错,但因学习内容量大、知识点多,这一要求和目标与学生的英语基础、学习能力、学院教学、教育管理、教学水平等方方面面现状都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教学实践证明不但在A、B级考试中通过率很低,就是本学院的各次期末总评后大面积不及格的现象严重。后来由于众多高职院校的专业系课时改革调整大量压缩了文化基础课时,英语课也没除外,我院又将原来英语课程由7个学期压缩为4个学期。这样再要求中职、高职不断线并以最终参加全国高职高专英语应用能力A、B级考试为目标,这对于没受过高中英语教育初三后的学生来说是谈何容易!英语课程(大纲)标准是英语教学纲领性指导文件,我们必须首先改革、重编适合五年制学生实际情况的新英语课程标准(大纲)。
分学期、按时间比例、编写课标的方式,具有集中、强化,具体、易操作、易实施等特点,充分体现了我院对五年制高职教育教学进行迫切改革的要求。其创新性特色有以下几点:
(1)打破传统大纲以知识体系为主线,无论实用与否线性编写的旧套路,以听、说、读、译、写等能力训练为主线,采用分时段(学期)集中突破性教学方式,使每一项技能都有足够的训练时段、时间量,待教学效果巩固后,再进行下一项技能训练。这是根据教育心理学"过度学习(over learning)"理论和艾宾浩斯研究遗忘曲线时得出的"学习程度不够时知识技能容易遗忘"的学说而制定的,既符合现代职业教育学生特质类型的学习规律,也符合现代语言学习的规律。
(2)新课标在选取教学内容时,以应用为目的,以实用为主,以够用为度,以就业为导向,学生可接受成度为宜;学一点,消化一点,总之以求真务实为原则。内容方面,选取实用性强,与学生日常生活、学习活动、社会接触活动紧密相关的喜闻乐见的学习材料,贴近学生生活和学习实际,结合职业实际需要,渗透与职业相关的内容。
(3)学习的内容与技能分专题教学是便于学生集中学习与突破,加深知识整体化、巩固化效应,有利于获得学习上的效率提高,这也是体现职业技能训练的特点。
在我院国家骨干校优秀课程建设中我们就是按听、说、读、译、写等为主线进行能力专项训练这一新的设计思路创建了英语优秀课程。
2、改革教材
在教材的选用方面,过去强调要求使用带有"高职高专"字样的教材,但这种教材大都面向全国范围,难度较大,不适合我院五年制学生。改革前我们就尝试开发了对我院南区五年制学生英语教学的校本教材,它贯穿了上面课程标准的思路,内容难度与五年制学生的实际基础匹配。之后正式出版,以此为主教材。另补充了英国剑桥国际英语,美国EN101网络资源课程,给学生以原汁原味英美英语的熏陶和体验。
教材的编写在教学内容设计时,采取相对集中的方式专项学习,使学生逐一地对某个领域有较宽泛的充分了解,并构成较系统的完整的知识群块。
为了充分利用有限学时,本课程标准将英语技能和内容形式都采取集中时间与精力分时段、分学期一练到底、专项突破的作法,以避免过去那种时间、内容过于分散,不能深入,导致虚而不实、学了后边忘前边的弊端。
3、改革教与学的方法
以前的课堂教学大都采用传统讲授法,教师讲,学生听,不是照本宣科,就是满堂灌,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改革后,采取任务趋动、内容讨论、小组合作学习、体验等教学方法,努力实现课堂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教师讲练结合,讲完一段(两单元)后,及时进行回顾复习,再讲一段,再回顾复习,循环往复,达到及时复习巩固防止遗忘的目的。这种教学法,依托艾宾浩斯防止遗忘的理论,也符合职业教育教学规律。
在教学形式上,合理利用多媒体、课件、语言教室、视听图书馆等辅助教学手段与教学设施,利用声、像、图、文等形式,发挥眼、耳、手、脑多感官通道输入与训练的作用,实现语言学习的最佳效果。
4、充分发挥第二课堂活动的作用
以往第二课堂活动开展得很有限,而且也是少数学习有兴趣学生的额外待遇。现在每学期开展1-2次竞赛活动,要求全体学生参加,并将每名学生的竞赛等次和成绩,按比例计入学期总评成绩中,这就提高了学生参赛的积极性。我们先后组织了百词竞赛、听力竞赛、朗读竞赛和英语综合竞赛,进而开展了英语演讲、英语朗诵、英语歌曲等英语才艺竞赛。
5、改革考核方式
在考试考核改革中,加强过程、形成性考核评价。多种考核方式涉及到学生多方面技能,如口语、听力、笔试中的语法、阅读、翻译和写作等,使学生从不同的强项体现出教学效果。
在开始我们就按照新的教学设计安排教学外,在期中、期末考试时加大听、说试题的比重,第一学期笔试卷:听力占40%,口语卷(单出)占30%。第二学期口语卷(单出)35%,笔试卷:听力20%。口语卷设计5套试题,学生抽签获取所考试题。采取教师与学生一对一或一对二在独立场所考试的形式,还进行了小组口语展示测试,考前准备时好帮差,强带弱,帮扶提高;考试时根据任务,分角色,分工合作。成绩评定师生双边参与,学生每组选出一位代表为各组打分,教师做评审员和裁判员。根据各组表现,平均分排名在前三名以上的组,按名次前后分别给予每人加4、3、2分等不同档次的奖励。这即是竞赛,又是考核,赛考结合。学生参与积极性高,很适合职业学校学生学习的特点,效果很好。
6、推动了教研活动,实现了教研为教育教学服务
在五年制英语教学改革课标(大纲)、教材、教法、考核方式、第二课堂教学氛围等多种要素的工作的同时极大地推动了教研、科研工作的发展。特别是以往的教研、科研与教学脱节的问题是多数些院校的通病。科研,教学无改变。
首先,加强教师团队自身的教育教学理论和教育教学方法的学习。走出去,到兄弟院校学习、到高水平机构听讲座等方式,提高英语教育教学法的理论研究与实践能力;请进来,聘请国内专家、外籍教师、教育专家介绍先进教学法和经验,与兄弟院校的专家等共同合作研讨五年制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精品课建设和他们的改革成果,交流了思想,收获很大。
其次,在教研室内开展教法研讨,进行课堂教学技能、教学法、教学基本功比赛;组织教师进行微格教学、反思性教学实践培训等;这些都极大提高了教师教学、教育管理能力。
其三,教师们做课题,搞科研。针对学生英语教学中的问题,进行北京市教委立项课题"高职生公共英语学习行为与心理调查"的研究并批准结题,从中发现问题提出解决措施。进行"高职体验式英语写作教学的实践研究"获得结。"多元智能理论在高职英语课中的应用研究"课题获我院级课题二等奖。教师们还编写了教材近20部,其中有"十一、十二五"规划教材。课题的研究、教材的编写需要我们对学生的学习情况、特点与问题、对课堂教学、对教师本身的教法等进行思考研究,对所需要的理论再认识、在理解、在研究,理论联系实际进行了应用,实际去联系了理论自身得到提升,极大地提高了教师们整体的教育教学和科研能力。
由于教师培养的老带新、传帮带工作的不间断、扎实工作,现在本教研室全体教师能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平均教学水平大幅度提高,在连续4个学期的学院互动教学比赛中,本教研室教师有6人报名参加且全部获奖。其中先后三人获互动之星一等奖,一人获二等奖,一人获三等奖,其中的一位教师还做了互动教学公开观摩课。
本教研室的师资团队作用已形成,凝聚力较强,教育教学教研氛围良好,师资队伍建设工作成效显著,为出色完成教育教学教研工作、学院布置的任务奠定了人力资源的保障!
三、结束语
这一改革与探索的实践也是对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张纲要中提出的中职与高职衔接,建构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建立健全职业教育课程接轨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拓宽毕业生继续学习渠道,体现终身教育理念的探索与践。
一分汗水,一分收获。英语教学改革工作唯有做实实在在工作才收到了实效,才能向前发展。改革推进了教学工作,也推动了英语教师个人素质和教学能力的提升,推动了英语师资队伍建设、团队的形成和整体的发展,最终促进了学生英语学习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篇6
展示设计课程是环境设计专业主干课程,其实践教学内容包括展示设计的运作(展示的策划、展示运作的程序)、展示设计与人体工程学的实践实施(展示设计中的尺度问题、视觉要素、视觉问题)、展示空间设计(展示空间的分割、空间设计的手法、流动线设计等)、展示设计的照明(展示照明设计的实施实践原则)、展示色彩设计的基本原则及心理作用、新技术(影视、声频、光电、计算机网络技术)在展示设计中的实践运用、道具设计、展示设计制图(工程制图、透视效果图、展示图纸绘制实例)、展示材料特性与选择、相关展会设计(展览会、商业展览、专卖店展示)、商业环境(购物中心、超级市场、专卖店)展示设计、橱窗展示设计制作等。展示设计课程实践教学内容丰富、针对性强,如何把这些实践教学内容进行分类、统筹,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进行授课,是环境设计专业教育工作者需要认真思考的课题。
二、以往的展示设计课程实践教学方法
以往的展示设计课程实践教学方法是按照教学大纲,分别对手绘、电脑效果图、成品模型设计三个教学环节进行训练。手绘设计的实践教学内容为大量临摹一些优秀的设计案例,强调学生对展示设计案例的绘画能力;电脑效果图设计同上,强调学生对设计软件的训练;最后进行建筑模型的制作。课程结束后,学生也提高了手绘、设计软件运用、模型制作的能力。但这一套实践教学方法存在缺陷,如不能完全涵盖教学内容、重动手轻设计、缺少与实际市场的结合等。而高校转型发展的核心内容为加快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此,教师应审时度势,大胆进行课程体系改革。
三、展示设计课程实践教学方法的改革内容
独立学院前期发展阶段,专业及课程体系建设一般是照搬母体院校的模式,其结果是与应用型人才培养机制存在偏差,课程教学方法陈旧。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及实际项目制作,针对展示设计课程实践教学提出如下改革方案。
1.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举
理论教学应采用多种教学方式穿插于实践教学,同步进行。理论教学应走出课堂,贯穿于各类实践实训现场。理论知识由学生在实践教学之后加以总结。
2.项目化实践教学方法
首先进行案例临摹,选择优秀的展示设计案例进行分析,把各设计制作环节分解,逐项临摹及课程总结。然后进行实际项目实践:确定项目名称(某类产品的展示设计)—提出设计思路(按要求书写设计思路、设计理念、设计流程、设计方法)—绘制设计草图(在规定时间内绘制多张设计草图,强调结构、线条、造型)—手绘效果图(按要求进行多角度的绘制并着色)—绘制项目施工图(展示项目的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电路图、结构图等)—绘制项目电脑效果图(展示项目的多角度的电脑效果图)—设计说明(按要求书写设计说明)—确定项目的材料及预算(要求学生进行市场调研并确立项目所需材料及最终预算等)—项目各环节的整体排版(将制作流程进行排版,包括手绘效果图、施工图JPG、电脑效果图、设计说明、材料预算等)—制作项目的建筑模型。在项目化制作过程中,要求学生进行现场调研、现场参观、现场实习、市场实习等课堂外教学活动。完整的项目化实践,能全面涵盖展示设计课程的实践内容。
四、展示设计课程实践教学方法的实际应用
在课程进行过程中,教师布置课程项目作业,把学生带到各实习基地,与企业设计师共同进行项目设计,通过完整的项目化训练,最终达到教学目的。为此,校方应多建立专业实习基地,大力开展“企中校”教学模式,把课程放置于企业当中并让企业设计师担任课程的实践教学导师,把企业项目植入课程作业,通过各种模式实现教学环节与市场相结合。
五、结语
篇7
论文关键词:高职;课程;改革与建设研究综述
从所掌握的资料来看,总体发展情况是:自2001年以来,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教育体制改革走向深入,国家课程管理体制和新的课程改革目标的提出,部分学者和研究人员开始关注高职教育课程改革。综述近十年高职课程改革与建设的研究成果,不仅对近十年我国高职课程改革与建设的研究现状有个更为清晰的了解,而且可以看到研究的不足,使学者们朝着高职课程改革与建设的正确方向进行研究与实践。
一、高职课程改革与建设的研究现状
(一)高职课程观
有关高职教育课程观的看法与讨论主要始于本世纪初,有学者从课程的定向性出发,认为高职课程观正在从知识本位课程观向能力本位课程观转变,蒋海燕认为:能力本位课程观体现了现代职教课程观从传统的“教程”向“学程”的转化,从“教育专家导向”向“消费者需求导向”的转化,强调应以受教育者个人生存发展的需要来组织教学内容,应重视课程开发前劳动力市场需求分析、职业现实需求与未来需求分析、受教育者基础与需求分析、相关专业与传统课程文件分析。于广云在深入分析高职教育课程观的哲学因素、心理学因素、社会学因素、培养目标因素的基础上,认为应抛弃单一的“学科本位”、“能力本位”,形成新型的“以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为中心”的课程观。李玉春、雷正光在对“知识本位”、“能力本位”和“人格本位”课程观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就业本位”课程观,认为,就业本位课程观体现了现代职教课程的“学生中心”模式,体现了现代职教课程的就业需求导向,体现了现代职教课程的“能力本位”与“人格本位”的结合。而向丽从“一般职业导向性”是高职教育的本质属性这一课程理念出发,认为“以职业为导向”的课程观与“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观有着一定区别,“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与“职业科学理论”为开发“以职业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奠定了理论基础。康荔认为,面对高职课程改革中出现的深层次问题,必须将以知识为中心的课程观转变为以促进知识内化为目的的内化课程观,才能保证高职教育课程改革的成效。
(二)高职课程模式
关于国内职业教育课程模式的研究是近些年来众多研究者吸收国外先进的经验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摸索出来的,从目前的研究成果来看,国内高职教育的主要课程模式有:“三段式”课程模式、“宽基础、活模块”课程模式、项目课程模式、工学结合课程模式、双证融通课程模式。
1.“三段式”课程模式。“三段式”课程模式也成为“学科式”或“单科分段式”课程模式,黄崇本认为三段式课程模式根据课程内容与实践操作的匹配和整合程度以及课程基础理论和应用理论的比例关系,分为准备型、交替型和渗透型。
“三段式”课程模式的主要特点是重视文化基础课;理论与实践课程并列;实践课单独设课自成系统。这种课程模式的优点在于逻辑性强,有利于学生有效地掌握人类己有的知识;同时,该课程模式多以传授知识为基础,较易于学校组织教学和进行课程评价,所以学校可用较低的投入,获取较高的效益。但是,由“三段式”课程模式重视知识的系统性,忽视知识与具体工作任务的联系,难以培养学生的“工作过程知识”和基本工作经验,因此一直以来遭到人们的批评。
2.“宽基础、活模块”课程模式。“宽基础、活模块”课程模式是针对我国职业学校现行课程模式的弊端而提出的,它的主要结构特点是把职业学校全部课程依据培育侧重点的不同,分为宽基础和活模块两个阶段。吴言认为,“宽基础”阶段的教学内容,不但面向一个职业群,使学生毕业后有较宽的择业范围,而且有助于其在一个职业群中顺利转岗,以适应市场经济变化的需要,强调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和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注重奠定学生继续学习的基础,以引导其“学会发展”;“活模块”阶段的教学内容,是在宽基础的基础上根据某一个或几个职业的实际需要予以强化,使学生毕业时具有符合用人单位需要的技能和相应的知识,取得相应的一个或多个职业资格证书,在就业市场上具有竞争力,强调提高学生的生存能力,重在引导学生“学会生存”。
“宽基础、活模块”模式优化了课程结构,创设众多“活模块”,增加了学生选择的机会。由于它遵循了现有的教学管理原则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所以特别容易被老师和学生接受。但是它混淆了一个事实,即学生职业能力的“宽专结合结构”是职业教育的结果而不是过程;职业教育课程宏观构造的依据不是“宽专结合结构”,而是技术知识的性质以及学生学习这些知识的心理过程。因而该课程模式仍停留在对传统学科课程模式的改良上,无法实现高职课程模式向职业世界的转型。
3.项目课程模式。项目课程可以简单地定义为是以工作项目为中心来组织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的课程,这些知识不是按照知识本身的逻辑,而是按照“工作项目完成的需要”进行组织的,个体通过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来学习相关知识,学与做融为一体。徐国庆将职业教育项目课程定义为“以工作任务为课程设置与内容选择的参照点,以项目为单位组织内容并以项目活动为主要学习方式的课程模式”。项目课程模式既不同于那些只是让学生获得一项项孤立技能的技能训练课程,也不同于只学会单个工作任务过程而不会对过程进行综合的任务本位课程,项目课程模式可以使学生获得真实化、综合化的职业能力,培养学生对工作过程的整体思维能力。
从现有研究成果来看,专门对高职教育项目式课程模式进行研究的成果并不多,有学者也开始试着研究高职具体专业的项目式课程开发,如卢洪胜在理清课程结构的基础上,根据课程结构进行“药物制剂技术”的任务设计,对其设计项目式课程开发。也有学者将项目式课程限定于一种对具体专业的教学方式进行研究,如吴昊以企业对信息技术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为依据,采用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针对高职计算机类专业的主干课程提出了项目式教学的改革方案,按这种方案重新规划了课程结构并进行了教学实践研究。
4.工学结合课程模式。赵志群认为在工学结合的课程中,学习的内容是工作,通过工作实现学习,他将工学结合课程模式的核心特征描述为:“理论学习和实践学习相结合;促进学生认知能力发展和建立职业认同感相结合;科学性与实用性相结合;学校教育与企业实践相结合”,学生通过对技术(或服务)工作的任务、过程和环境所进行的整体化感悟和反思,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的统一。
近年来,关注高职“工学结合”的研究成果较多,主要从以下几个层面进行研究:有学者从工学结合的基本概念入手,从概念的主体性、国外相关概念和国内相关概念三方面对工学结合进行了定;有学者从工学结合的内容上研究高职工学结合课程模式,并提出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教师传授与师傅知道的结合,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结合”的理念;有学者分析了工学结合中高职院校方存在的问题,如戴晓星认为:“部分学校为了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迎合评估优秀指标,生搬硬套、盲目变更教学计划牵强实行所谓的分段式工学交替教学,造成校外顶岗项目与校内理论学习内容严重脱节,实习期间放养学生、疏于管理等不良后果”。还有学者以工学结合课程模式为背景,对其进行微观层面的研究,如刘继修认为,工学结合课程建设的重点是打破传统课程结构框架,而课程体系和教材建设密不可分,教材建设要重视高职院校与行业企业合作,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现和教学内容,基于典型工作任务构建学习领域的课程,以学习情景为组织内容,构建指导手册与课业文本相结合的新型教材。
5.双证融通课程模式。“双证融通”是“双证书制”的进一步发展,通过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这两类证书内涵的对应与衔接,采取高职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培养模式,实现高职课程标准与职业资格标准的融通,实现学历教育与资格培训的融通,实现“一教双证”,是真正以能力本位教育观为指引,以职业标准为导向的,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课程模式。
有关双证融通课程模式的研究成果在2005年以后雨后春笋般涌出,各学者主要从以下几个层面进行研究:第一,对高职双证融通课程模式的问题与对策研究,如:周大农通过对高职院校实施双证融通工作的分析,并结合具体的工作情况,探讨了双证融通中学校应该采取的措施:重组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模式、建设实训基地、创新评价方法、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壮国桢通过对高职院校实施职业资格证书优势与难点的分析,提出了双证融通课程模式的途径:一体化融通、阶梯型融通和模块式融通。第二,对于双证融通课程的基本方式研究,有学者将其归纳为三种基本方式:直接对等互换式、拼接式和融合式。第三,对具体专业的双证融通课程模式探讨,如:周大农对高职教育数控技术专业“双证融通”课程模式进行了探索,杨海清对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双证融通,产学合作”的实施方案进行了探索,吴亚萍基于“双证融通”对高职文秘专业课业评价进行研究,蒋勇对高职财会类专业双证融通课程模式进行了思考。
(三)高职教育课程内容
近年来,职业教育学术界对高职课程内容越来越倾向于与工作过程相关的知识技能,其中包括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并逐渐表现出从弱化操作技能向侧重创造性智力技能的转变,主张课程内容的组织遵循工作逻辑。
徐国庆认为,职业教育专业课程内容应包括技术实践知识和技术理论知识两部分。实践知识包括职业规则、职业情境知识和判断知识。张智主要从高职教育课程内容本身的属性,基于知识本身的逻辑组织课程内容存在的弊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内在要求,劳动力市场与国际形势的客观需求,高职教育对象的特殊性等方面探讨了机遇工作任务进行课程内容组织的合理性和必要性。陈玉阁从多元智能理论和思维科学理论的角度出发,介绍了高职教育课程内容的选择标准和序化原则,并结合我国国情和当前高职院校课改的实际情况,就高职课程内容改革如何根据学生的智能差异进行调整,如何更好地关注学生的就业和全面发展两大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四)高职教育课程改革与建设的保障条件
高职教育课程改革与建设的顺利进行需要一定的保障条件,基于此的相关研究成果颇多,以下主要从师资队伍建设、高职课程评价、实训基地的建设三方面描述其研究现状。 1.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有关高职院校双师型队伍建设的研究成果较多,学者们主要从以下几个层面进行研究:第一,对高职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的现状调查研究,如徐英俊所进行的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民办院校“双师型”教师占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教师比例偏低;硕士以上学位占“双师型”教师比例偏低;“双师型”教师中从事专业理论课教学的人数偏多,从事实习实训课教学的人数偏少;具有高级技术职称和具有行业特许资格证书和专业资格或专业技能考评员较少。第二,对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的机制研究,如叶敏从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的激励机制、环境机制、评价机制和交流机制四个层面探索了高职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机制。第三,对高职院校“双师型”师资具体微观层面的研究,如徐平利从工学互动组合的新思路重构高职教育双师型教学团队,认为其落脚点在于,以校企更紧密合作的专业化、开放性教学(科研服务)团队为行动模式,实现高职教育的课堂教学与学生未来的工作实际“零距离接触”。
2.高职课程评价。有关高职课程评价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层面:第一,对高职课程评价的相关问题的研究,如何添锦结合课程建设与评价的实践,重点探讨高职教育课程建设与课程评价的目的和意义、评价标准和指标设计的原则、课程评价的指标体系及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第二,对高职课程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如陶红林从高职教课程评价的内涵及特征出发,根据课程设计、实施、建设的三个阶段,认为高职课程评价指标体系可从开发阶段的课程方案评价,实施阶段的课程效果评价和课程建设若干年后的课程建设水平评价三方面构建。第三,基于具体视野下高职课程评价的研究,如朱璋龙基于人文关怀的视野,认为高职课程评价标准体系的设置既要注重技能的培养,又要有利于健全人格的养成,评价实践中,要以人为本,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性作用,在课堂中实现高职课程评价的功能。
3.实训基地的建设。有关高职实训基地建设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层面:第一,对高职实训基地的基础研究,如朱伟萍在介绍、分析高职实训基地基本功能和综合功能的基础上,提出高职实训基地的新型模式:管理形式多样化,投资主体多元化,建立产学研结合的运行机制,开拓实训、培训、咨询全方位的服务功能,融职业教育、技能培训、科技与社会服务为一体,真正实现教学、培养、服务一条龙。第二,对高职实训基地建设的现状调查研究,如吴兴伟在辽宁、陕西、河南、河北、江苏、山东六省选择了9所院校进行了调研,总结出各高职院校建设校外实训基地的主要做法有:不求所有,但求所用;联合建设,共同使用;公共基地,充分利用。第三,对高职校内、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的研究,如郭家星从实训基地定位、开放管理和校企共建三个方面阐述了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实践。第四,针对具体专业的实训基地建设研究,如刘钢提出了保持信息技术实训基地可持续发展的设想和工作思路:校内拟建6个新兴实训室(嵌入式系统实训室、管理信息系统综合应用实训室、无线网络技术应用实训室、信息电子装备工艺实训室、航空电子设备技术实训室、控制工程系统实训室),并进一步拓展校外实训基地。
二、高职课程改革与建设研究的不足之处
近十年来,课程作为一个重要的视角涉入了高职教育课程改革与建设的研究领域,职业教育理论界与实践者对其做出的努力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有关高职教育课程改革与建设的研究成果突飞猛进。但是,到目前为止,高职教育课程并没有很好地解决职业教育与工作实际、工作过程实际相脱离的现状。在教学设计上,高职教育不仅学科本位的痕迹依然严重,理论与实践依然严重脱节,还存在着诸多其它的不足。如虽然引入了“双证书”制,但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间的关系缺少衔接,“两张皮”现象严重,学生获取职业资格证书常常是单独的取证行为;实施全面素质教育、培养综合职业能力虽已为高职教育界接受,看法、观点也很多,但实际固化在课程方案中的却很少;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提出了“分层化国家职业标准”的概念,但如何在此概念的导引下开发高职课程,还少有尝试。总而言之,我国高职课程改革与建设的理论研究任重道远,高职课程须摆脱学科型体系的桎梏已经成为大多数职业教育工作者的共识,这就需要我们共同努力,彻底解构传统的学科论课程体系,建构基于专业实用性的职业论课程体系。
三、高职课程改革与建设的研究展望
第一,多元整合的课程观与课程模式。有关高职教育课程观和课程模式的不同价值取向的观点较多,然而,不同时期、不同背景下提出的一种课程观或课程模式并不是一劳永逸、并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它应随着时代的变化或根据各个院校自身的特色而对其做出相应的调整。不同的课程观在一定范围内,均有其合理性,但如果为一种僵化的观念,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在实践过程中,几种课程观或课程模式并不冲突,而恰恰需要合适的几种课程观相互融合或课程模式的交叉使用才会有更显著的成效。加强“多元整合”的课程观与课程模式的研究,会大大促进高职教育课程改革与建设。
第二,更为开放的课程开发。课程开发的开放性是指课程的社会功能得到不断拓展并从社会中吸取新的营养从而获得持久的生命力。课程开发在高职教育改革与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目前对高职课程开发的研究还处在就开发谈开发,没有将其放在更为开放的社会环境中去研究。这是因为技术更新与岗位变化的快速导致职业领域的变化比任何时候都深刻,封闭课程越来越不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因此,高职教育课程开发的开放性应作为实践层面的显著特征,其表现为大多数课程应以社会职业领域由低到高的工作内容进行组织,参照相关先进的职业资格标准,同时不断更新课程内容,及时充分地反映社会经济、文化和科技领域的最新成果,使学生及时了解、掌握专业发展的新技术、新成果、新观点、新问题和新动向,适应国际竞争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篇8
关键词: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教育;学生;发展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C-(2013)08-0056-04
一、人文精神是职业教育产品的高附加值
如果不考虑有进一步深造机会的现代职教新体系的普遍建立,那么,一般来说学生从职业学校毕业后就会直接进入社会。换句话说,职业教育就是教育产品的成品阶段。学历证书、技术技能是这种特殊产品的标准参数,而人文精神则是产品的附加值。提高产品附加值,是供方、需方和市场共同的追求。
(一)人文精神教育是贯彻教育方针的需要
人文精神以崇高的价值理想为核心,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这与“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的教育方针高度一致。现阶段的教育方针的科学内涵包括坚持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根本任务,坚持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人民的根本要求,坚持德育为先的工作方针,坚持能力为重的指导思想,坚持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职业学校贯彻教育方针,应着力于培养与现代化建设相适应的、具有较高人文素质和较强专业能力的劳动者。他们具有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具有较全面的文化素养和专业知识技能,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具有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二)人文精神教育是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
进入职业学校的学生,处在身体、心理发育的重要阶段,同时也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初步形成的重要时期,对人生、理想充满着热情与期待。值得注意的是,这个群体在中考阶段受过挫折,这种挫折对于精神和心理的负面影响不可低估。相当一部分学生抱着消极的态度进入新的学习阶段,缺乏目标,没有学习动力,没有求知欲,没有上进心,思想苍白,精神迷茫,创造力被压抑。如果不积极引导,他们极易随波逐流,即使学好了一门专业技能,进入社会后,充其量也只是解决了自己的生存问题,很难担负起积极的社会责任。
以传承文明为己任的职业学校不能无视这种现象,更不能放任学生错过这个极其重要的人生成长期。要引领学生走出精神迷茫,树立人生目标,重拾发展信念,步入健康的成长轨道。要尊重、维护并全面关怀学生,积极营造人文氛围,培养学生健康的心智、良好的品德,提供成长的舞台,给予成功的体验,激发创造的斗志,引导他们关怀自身并贡献社会。
(三)人文精神教育是健全人格培养的需要
健全人格的理想标准是人的生理、心理、道德、情感各要素完美统一、平衡、协调,其才能得以充分发挥。健全人格的基本特征是具有正确的自我意识及积极向上的生活目标,具有和谐稳定的人际关系及良好的社会适应力,具有成熟健康的情绪生活,对工作、生活和社会有高度的责任心。健全人格的形成比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更重要。
人文精神是健全人格的基本元素,人文精神教育也是培养健全人格的基础工程。职业学校的人文精神教育就是通过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素质完美统一的教育,营造积极向上、仁爱友善、公正诚实的成长环境,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形成以自信、富有责任感为基本特征的健全人格,把一个人在体力、智力、情绪、伦理各方面的因素结合起来,使他成为一个完善的人。
(四)人文精神教育是促进社会发展的需要
以高科技为标志的现代文明促进着体制变革和社会转型,也使人文价值观念系统面临着消解和重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和审美追求这些人文精神的基本元素正在发生着深刻的改变。一方面,传统的价值观念不断地被改变;另一方面,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的价值体系尚未形成。新旧交替,鱼龙混杂。进步的价值观念不断被催生的同时,信仰迷失、道德失范、文化贬值、精神滑坡造成拜金主义泛滥、人文关怀淡漠、精神家园迷失。这些负面因素已经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进步的突出问题。
学校是人文精神创造、创新、培育和传承的重要场所,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担负着社会进步的重要责任。学校是通过传承传统文化、文明,创新、丰富人文精神来履行社会职责的。学校应对学生进行心智的熏陶和培育,培养学生的儒雅涵养,让弥漫在校园里的人文精神内化为学生的精神气质,引导他们以稳健的心智和价值取向面对纷繁的世界。职业学校的毕业生将是产业大军中的主力,他们的思想行为和价值取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社会风气。当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在以人为本这个立足点上相互融通之时,社会发展才是有序而健康的。
二、职业学校人文精神教育的体系建构
人文精神强调以人为本,尊重人的个性和追求,重视人的创造性的发挥,强调人的自身的提高进步和不断的自我完善、自我实现、人格独立。这样一种精神的培育是综合性的社会工程,而职业学校是培养人文精神的主阵地,必须做好系统设计。
(一)理念引领,系统落实
科学发展观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它为职业教育明确了方向。首先,要转变教育观念,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工作目标。在过去相当一个历史时期,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观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增长,同时也产生了一些负面效应。培养市场需求的专业人才成为职业教育片面追求专业技术培养效果的借口。一些学校在培养人才时急功近利,缩短学生在校学习时间,以所谓的工学交替肢解完整的学校教育,淡化、削弱人文教育。人文教育让位于专业教育的现象比比皆是,职业教育的功利主义倾向偏离了教育方针。其次,要确立育人为本、全面培养的理念,把人文精神教育贯穿到学校的一切工作中,做到“全员、全程、全方位”。
充分尊重学生是人文精神教育的基本要求。进入职业学校的学生更需要学校及教师的尊重,因为初中时代的学习生活让他们过多体验了压力和挫折的苦痛,很少有成功的喜悦和享受,强烈的失落和受挫感使他们对环境的反应非常敏感。教师用欣赏的目光去发现学生的每一个闪光点,用期待的心情去迎候学生的每一点进步,用赞赏的态度去评价学生的每一项成功,这对于树立学生的成长信心、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意义重大。学生是需要欣赏的,学生是需要鼓励的,学生是需要体验成功的。一旦这种内心需求被激活,他们身上所具备的发展潜质就能充分展现,个性就能得到健康发展,人文精神的花园就会群芳斗艳。
(二)教师垂范,言传身教
教师的人文修养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几乎所有学生对人文修养好的教师都会经久不忘,换个角度来说就是教师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能历时久远。教师的人文修养表现在政治思想意识、人生观、价值观、文化素养、人格修养、职业道德和创新精神等诸多方面,这些修养决定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教育的巨大作用。强化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影响力,需要教师注重两方面的修炼:(1)与时俱进,丰富自身人文内涵。教师首先必须正确把握时代脉搏,深刻领会方针政策,明确育人目标。其次要关注科技发展的最新成果,确保向学生传递科技发展的最前沿信息,引导学生不断进取。而不断学习,丰富自身人文素养则是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教育的最重要基础。要走出自身的专业局限,了解跨专业甚至跨行业的相关知识,以更为丰富的哲学、历史、文学、艺术以及其他多种专业知识充实自身的人文素养,提高对事物的判断和鉴别能力。只有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领域,才能提高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和创新的能力。(2)乐业敬业,率先垂范注重职业发展。教师是职业,教育是事业,教师的职业岗位是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坚定不移地在自己的岗位上为教育事业不断进取才能成其为阳光下最光辉的人。因循守旧难免误人子弟,按部就班适应不了快速发展的教育形势。知识在更新,社会在发展,职业要求也在不断提高。教师团队应注重新知识的吸收,深入开展教育科研,积极投身教育改革,勇于探索新的模式方法,乐于构建新型师生关系,以进取的姿态凝聚教师的人格魅力,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人文气息。
(三)课程建构,全面渗透
课程是教育的载体,各类课程蕴含的人文元素既各有侧重又相互关联,明确任务分类指导,能使人文精神教育收到在各类课程教学中相得益彰又全面渗透的效果。
职业学校德育课程改革是人文精神教育的重要举措。课程改革根据职业教育特点和学生实际,面向现代化,讲究课内外结合,理论、知识、能力、素质并重。新的课程体系不仅改变了传统德育课的内容和学习方式,还更新了理念,即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帮助学生充分、自由、全面地发展。
人文课程是集中表现人文精神的课程体系,它关注的是人类价值和精神表现,涉及人的情感、心态、理想、信念和价值观等内容。特别是文、史和艺术类课程,在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的框架下,强化人文知识教育,与人类创造的崇高精神文化对话,这既是继承传统文化的方式,也是使学生经历心灵洗礼的过程。有计划的、长期的熏陶,能拓宽学生的视野,养成他们的气质,厚实他们的人文底蕴。
专业课程蕴含着丰富的专业文化元素。人类出现以来,从未停止过对未知世界的探索,科学技术的每一个进步都凝聚着人类的智慧和勇气,也不断地丰富着人类认识世界和改变世界的策略和方法,科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也成为人文精神的有机组成部分。挖掘专业课程中的文化元素,让专业课成为人文精神教育的阵地,进行自然而不是强加、内在而不是外表的人文精神教育。这种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合于一体的教育有利于启迪学生的心智,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创造力,对学生今后的职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企业课程是专业课程的延伸。近些年,学校邀请企业专家参与专业课程改革和课程设计,在专业课程中融入了企业课程的元素。作为教育教学重要过程的顶岗实习则是学生直观地接受企业课程的过程。在企业顶岗实习过程中,学生不仅巩固并加强了劳动技能的训练,更重要的是初步形成了基本的职业品质,这在相当程度上弥补了学校教育的不足。职业品质的形成得益于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包含了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学生在实习中直观地接触和感受了敬业爱岗、诚实守信、精益求精等基本品质,促进了职业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内化,也充实了人文精神。
(四)文化导向,注重启迪
人文精神的教育不同于知识的传授,最有效的教育途径是熏陶和感化。因此,校园文化环境的构思和设计至关重要。校园文化通常体现在物质、精神和制度三个层面。
物质文化附着于建筑物及景点等硬件设施上,看得见,摸得着,时时撞击心灵,常常给人启迪。一些学校的校园布局和建筑物外观造型都蕴含着办学理念和学校的传统特色,校园里的景点和小品更是精彩纷呈,体现着令人震撼的人文精神。如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实训基地中的畜牧文化馆,用最先进的声、光、色效果展示了畜牧文化的发展历程;浙江信息工程学校受好莱坞星光大道启发而设计的“巧手撑起一片蓝天”(历届技能大赛获奖学生的手模)、“创业者的足迹”(优秀校友的脚模)和展现工业革命进程的“睿方”都给人感受到无穷的意蕴。
精神文化主要体现在校园文艺活动中。定期或不定期的文艺汇演、艺术展览、主题活动、职业生涯规划比赛等,多方位地弘扬了真善美,提升了学生对社会的认识能力和对美好事物的鉴赏能力,也激励着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鼓起了学生创造美好生活的热情。这样的人文精神教育方式以学生为主体,在学生的积极参与中润物细无声,能收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就学校管理工作来讲,人文精神教育不能停留在认识层面,把教育理念落到实处还体现在制度文化方面。首先是在管理思想上,保证人文精神教育的工作地位,予以充分重视。其次是在教育、教学和管理各项工作中加强对落实人文精神教育工作的考核,确保人文精神教育的工作效果。此外,应对精神文化建设进行科学规划、合理部署,以保证人文精神教育隐性课程的有序实施。
江苏省教育厅2013年也从制度层面对人文精神教育给予了有力保障:一是明确了德育督导的任务,保证了德育首位的素质教育理念的贯彻落实。二是确定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案,中职“2.5+0.5”,五年制高职“4.5+0.5”,从时间上保证了人文素质教育的地位。三是明确了学业水平测试的要求,从根本上扭转了人文素质教育被淡化和弱化的局面。这一系列保障措施的推行,为职业学校人文精神教育定下了基调。
三、职业学校开展人文精神教育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要坚持正确的教育方向
教育已进入国际化时代,人文精神的内涵也在不断地丰富和发展,兼收并蓄是发展的重要策略。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决定了人文精神教育的基本方向是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面对多种文化荟萃、各种价值观念碰撞的社会现状,学校必须有所甄别、有目的地筛选大众传播信息和文化知识内容,以主动选择代替全盘接受或盲目排斥,保证人文精神教育沿着追求崇高价值理想、崇尚文明、塑造健全人格、热爱和追求真理、形成良好思维品质并有利于弘扬民族精神、创新观念、推动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方向发展。
(二)要坚持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人文精神教育的出发点和终极目标是对人的尊重和关怀。校园人文精神教育必须以学生为主体,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贴近学生精神需求,提高学生参与教育活动的能动性和自觉性。引导学生在多样化和个性化的教育活动中享受快乐、体验成功,从而收到自我认识、自我发现、自我发展、自我评价、自我完善的教育效果。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现代科技发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