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入学教育范文

时间:2024-01-30 17:56:4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小学数学入学教育,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小学数学入学教育

篇1

【关键词】特殊教育;现状;问题;加强;建议

特殊教育是使用一般的或经过特别设计的课程、教材、教法和教学组织形式及教学设备,对有特殊需要的儿童进行旨在达到一般和特殊培养目标的教育。它的目的和任务是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的要求和特殊儿童的教育需要,发展他们的潜能,使他们增长知识、获得技能、完善人格,增强社会适应能力,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一、我国特殊教育的发展现状

1、残疾儿童学前教育积极发展。进行特殊教育就是为了开发我国残疾幼儿的智力,在进行特殊教育的过程中培养残疾幼儿的认知能力、自制力和意志力等,我们还可以在特殊教育学校开设学前班,主要是针对年龄较小,或者是因为某种原因很难适应集体生活,对于暂时不能班级学习的残疾儿童需要开展特殊教育。在经过针对性的教育措施,使这些残疾幼儿(适龄儿童)能够适应群体生活,逐渐提高自理能力,逐渐接受课堂教学模式,为正式编入班级接受文化教育的残疾幼儿做好前期准备。通过对残疾幼儿进行特殊教育后,一半以上的残疾幼儿在短时间内的认知行为、自理能力和生活能力都有了明显的变化,家长看到这些变化后也对自己的子女有了信心,也会更加配合学校的各项工作,从而形成了良心循环,营造了积极的社会效应。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刚入学教育和管理的压力,让学校扭转了被动的局面。

2、特殊教育课程改革强力推进。我国特殊教育学校应该贯穿落实国家义务教育课程的设置实验方案,从开全学科、开足课时等方面进行设置。各特殊教育学校还应该根据不同学生的身心特点和特殊需求,在学生的潜能开发和缺陷补偿方面进行中试,还应该对残疾儿童的教育与康复手段进行有机整合,这样才能提高残疾儿童的生活自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融入社会、劳动和就业的能力。特殊教育学校还应该实施个别化教学,让不同程度和类别的残疾学生得到发展,为残疾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让聋生拥有自信,感受不一样的美好

1、与他们成为好朋友,给予他们对自身不足和优势的分析。让他们更好地了解自己,全面认识自己。在交朋友的过程中,教师也会了解到有些学生从小就喜欢拆装玩具,因而他的动手能力很强,有些学生喜欢用沙子堆砌小房子,那他的思维方式是独特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因为自己的特点和优势感受到自己的独特,从而树立了信心,自尊心得到了很好的保护,也更增强了他们对学习数学的信心。

2、用长久的眼光去看学生的成长。经常鼓励那些平时被冷落的学生,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让他们感受到温暖和希望,享受到点点滴滴的成功,并更加努力!

3、对学生要拥有一颗宽容的心,在他们心里总会有低落的情绪,他们做事缺乏勇气,总会在困难面前退缩,教师应该在学生心里种下自信的种子,对待学生心里的波动应该用宽容的心来善待他们。

三、更新教学方法,更好地指导学生学习

教师应该更新观念,摒弃传统思想,改变陈旧的观念。让学生更主动地学习数学,改变原来被动的学习状态。让学生掌握更多学习数学的方法,还可以用举一反三的方法,让学生创新思维,改进教学方法。教师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做起:

1、在预习方面,养成良好的习惯,让学生逐步适应,掌握预习的重点,学会方法。让学生在课堂上不再迷茫,带着问题去思考、来上课,从而学习更有针对性!

2、听课更有思路,传统方法学生只是一味地听,被动地学习,无法进行互动和交流。在新课程标准下,对教学有了很高的要求,它把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了双向互动,让学生不会产生课堂枯燥的感觉,同时还给学生促进思维的发散,为学生提供更多自主学习的机会。例如,在解几何应用题时,学生可以通过多个概念相结合考虑,从而得到不同的解题思路和答案,渐渐地就能熟练地运用知识和概念了。当然对图形的理解和分析在数学学习中也很重要,教师应该动态地把图形进行分开、移动和合并,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解决这类问题。让学生的想象力更为丰富,思维方式更为多样,更能喜爱数学这一学 科!

3、对学生作业情况多加指导。在平时,教师总是习惯了给学生布置作业,然后学生独立完成后再进行批改,省去了与学生交流的环节。而“特殊教育”就要求教师采用灵活多变的方法来加强学生与学生之间、与教师之间的互动、合作、交流,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可以通过查缺补漏的方式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对于一些较难的题,学生可以先自主探究,确定自己的思路和想法后,可以与同学进行交流,来感受另一种想法的独特魅力。从而让学生对完成作业不再是一种应付的心态,更能认真对待,积极完成。

4、对错误进行耐心指导。对于聋哑学生,在纠错过程中更应该充分考虑到他们的自尊心,对于作业错误,要面对面进行交流修正,要让学生感受到对的方面和错的方面,全面认识自己在做题过程中的好与坏,并加以指导和分析,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让教师对于作业情况有很好的反馈。

四、多进行心理指导,让学生思维更广阔

小学数学教学中,启迪学生的思维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情,因为学生处于打基础的阶段,对学生进行心理指导和辅助,让学生看到前方的路并不是迷茫的,更有信心走下去,让学生不再犹豫,不再害怕,敢于尝试,敢于不断挑战自己,教师为学生开启了一扇窗,让学生拥有更阳光的童年。教师在读题过程中,应该注意对重点的突出朗读,给学生心理暗示,让学生从中学会在题目中抓重点,更会审题、读题,这对学生解决问题有着很重要的作用,让学生能更好地自主做题。

五、在课堂上运用多媒体教学,让学生视野更开阔

通过 PPT,Flash 等多媒体的应用,让数学融入生活,走进我们身边,而不再只是书本上捉摸不到的、硬生生的知识点。多媒体让学生有兴趣学数学,拉近了数学和学生的距离,通过动画、声音让数学世界多姿多彩,丰富无比!同时,也让特殊教育中中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得到大大地提高,更加强了视听效果。

总之,特殊教育中要充分考虑到聋哑学生的特点,不断更新教学方式方法,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让课堂更为活跃,让学生更为积极。让阳光射入聋生的心灵,告别自卑,迎接灿烂的人生!

参考文献:

篇2

一、小学数学教学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的重要性

为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把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逐渐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通过对所学知识的应用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通过这个过程,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便是生动灵活的,而不是干涩生硬的课本知识。如果小学生的数学知识能达到学习―应用―再学习―再应用的良性循环过程,就会激发他们探索知识的动力,对小学生的发展是非常有利的,将会使他们受益终身。

二、小学数学教学与生活相结合的措施

1.动手实践和课本内容相结合

当前小学阶段的数学课本在版面设计上可谓独具匠心,彩色印刷、图文并茂,但课本内容在一定程度上缺少生活色彩和小学生所喜爱的内容,缺少小学生应有的时代气息。如何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数学教学既依靠课本又不局限于课本,从而促使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投入到教学中去呢?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勇于创新,积极引入生活实际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如,在讲解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这一单元时,首先给学生布置家庭作业,让学生量出家中茶几、餐桌、椅子及地板砖等物体的长度和宽度,并计算出这些物品的周长。在讲课时先让部分学生说出测量及计算方法,测量的结果及测量时的问题,然后让学生讨论计算方法的正误,最后老师结合课本知识对学生的测量及计算方法予以讲解。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便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形象,使学生对长度、宽度及周长的概念有了更清楚的认识,并熟练掌握了教学内容,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通过自己的动手实践使知识掌握得更加牢固。

2.生活实例与数学问题相结合

学习数学的目的是把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把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体验结合起来,以学生常见的生活实际为例解决数学问题,通过数学知识生活化的应用,增加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感性认识和实际运用能力。比如,学习“加减法混合运算”这一单元时,老师以学生平时乘坐的公交车为例提出问题:车上原有乘客10人,在动物园站有5人下车,6人上车,问车上现在共有乘客多少人?通过这一事例把学生引到新课内容上,会使学生感到原来枯燥的知识变得有趣了,感到数学知识就在身边,这样就会促使学生主动地学习数学知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进而使学生把数学知识自觉地运用到生活实际中,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数学知识和故事情境相结合

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小学生对动画故事感兴趣的特点,把数学知识融入故事情境中,这样就可以引起小学生浓厚的兴趣,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中。如学习乘法运算时,可以创设这样的故事情境:喜羊羊班级共有五名学生,用8元班费购买学习用品,每个作业本0.6元,每只铅笔0.3元,如果作业本和铅笔的数量相同,请你帮忙计算每只小羊能分到多少个作业本和铅笔?由于小学生非常爱看《喜羊羊与灰太狼》这部动画片,因此他们会积极地参与计算。这样,通过把故事情境和数学的结合,使学生很容易地学到了数学知识,由于小学生对这样的教学形式都感兴趣,因此学起来也就很轻松了。

总之,在新课改背景下,通过生活实际学习数学知识并把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对小学生来说是非常必要的。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接受知识的能力,适当地创设情境把数学知识和生活实际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进而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篇3

[关键词]小学数学;创新教育

数学教育是数学活动的教育,也就是思维活动的教育。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引导学生主动地创造性地学习数学,是当前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课题。我们认为,实施创新教育,就是创设自由、和谐、开放、民主的学习氛围,让每个学生注定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为每个学生提供创造发展的机会,让学生在合作、探索的情境中,获取基础知识和思维方法,使他们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创新能力。下面就数学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谈点看法:

一、激发主观能动性

教师必须尊重受教育者――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为此要尽一切可能创造条件,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刚入学的儿童具有好奇、爱动、争强、好胜的特点,他们的求知欲强,愿意参加形式多样的活动,喜欢研究新问题发现新规律。我在“口算、笔算相结合”教学中抓住学生的这种心理特征,一入学就把学具引入课堂,使学生充满了好奇和新鲜感。我首先教会他们如何操作。对于他们来说,小棒、图形不仅是一种学具和算具,还是一种“玩”。当他们得知这些学具可以帮助学好数学,深深地为它们所吸引。课堂上的自由摆、集体摆、小组比赛摆,既具有游戏的色彩,又富有比赛的气氛,学生摆小棒、摆图形,行动迅速,兴趣很高。时而看数摆小棒,时而听数摆图形,时而动口陈述操作过程,限、耳、手、口、脑多种器官协调活动,符合儿童单项注意力不易持久的心理特点,从而形成了广泛的信息通道,使其思维处于异常兴奋的状态。同时,三种计算方式的结合,相互交替的学习、练习和运用,使儿童的脑神经的兴奋与抑制相互调节,学习情绪高涨,气氛活跃,寓学于乐,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儿童的心理要求,从而激起他们浓厚的兴趣,调动了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把学生真正当成学习的主人

在教与学的关系上,虽然早就提出“主导主体说”,但在实际教学中往往仍是“教师中心论”。在许多数学课上,由于老师过分强调“主导”作用的发挥,而把学生实际放到了一种教育“客体”的地位。有的甚至把学生看作了“录音机”、“录像机”,当成了接受知识的“容器”,采用“满堂灌”、“题海战术”等教学方法以追求考试中的高分,把本来应该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教学异化为一种忽视人性发展的“训兽式”的活动。这样的课堂教学,严重压抑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影响了学生作为人所必须具备的自主性、主动性的发展,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根本就不可能得到培养。所以,实施创新教学,必须真正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一方面要想方设法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他们通过自己的主动探索和积极思维来获取数学知识,不断提高创造力。另一方面在人格上要尊重学生,平等对待学生,保护他们的自尊心、自信心,尊重他们的个性发展。一句话,就是要“严肃严格地进行基本功训练。诚心诚意地把学生当学习的主人。”

三、巧妙设计,激活创新意识

在数学教学中,只要把封闭式练习加以改良,就会变成有趣且富于挑战的开放式练习。由于开放题具有开放性、灵活性和多边性等特点,解答开放题就为学生提供了广阔大的思维空间,需要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开放性的探索,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思考。因此,通过解答开放性题目,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新意识,提高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数学应用意识。例如,在应用题的教学中,开放性题的设计可以缺少条件或缺少问题,让学生通过分析条件与条件或条件与问题之间的相互关系,从不同的角度补充条件或提出问题,从中唤起学生积极创新的意识,在教学三年级两步应用题时,将一道完整的例题用图片的形式改编成“为迎接儿童节的到来,同学们做了红花28朵,黄花比红花少8朵,做的紫花与红花和黄花的总数和同样多。”要求学生根据条件提出问题,编成一道完整的应用题。题目出示后,经过学生独立思考、相互讨论、全班交流,提出了许多新颖的、独特的、具有创造性的问题,通过编写应用题的开放性题目的设计,给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了更多参与的机会、成功的机会,激活学生的创新意识。同时使课堂的气氛显得很活跃,能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四、对学生的评价要创新

篇4

2001年国家教育部制订并颁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在其基本理念中,强调指出:“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为新一轮我国数学教育和教学的改革指明了方向,即在现代文明的传播和数学教学中,要渗透与数学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相关的知识。而且“标准”分别在第一、二、三学段的“教材编写建议”部分明确指出“介绍有关的数学背景知识”。从《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基本理念和现行众多“课标版”教材可以看出,数学史和相关数学知识的历史已得到广泛的重视。另外,从国际HPM(全称是International Study Group on the Relation Between History and Pedagogy of Mathematics,数学史与数学教学关系国际研究小组)的兴起到我国两次全国数学史与数学教育会议的召开,都说明数学史与数学教育整合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数学史融入数学教育的研究已成为近年来人们关注的一个热点。

一、数学史融入数学教育的资源开发

小学阶段,学生从最简单的自然数开始逐渐接触分数、小数等数系方面的知识。除了同一数学分支的学习在不断地纵向延伸拓展外,学生还开始慢慢接触多个数学分支,比如几何的初步认识,概率统计方面的初步认识,这些由“标准”的四大知识领域的划分就可以得到印证。但是长期以来小学阶段的数学知识主要是集中在其中的两部分,即: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这里将以小学“数与代数”知识领域的一些重要知识点为基础,研究其中比较基础的数学概念,编写一些适合一线教师在课堂可以直接使用的历史材料。

(一)自然数源于“比较”

毫无疑问,自然数是世界上公认的产生最早的一类数。英译为nature number,可见中文和英文的意思是一种直接的对应,“有自然而然产生出来的意思”。通常认为原始人类在运用匹配的方式计数以及考察动作的顺序时产生了自然数的概念,在自然数的概念产生的同时也产生了自然数的算术四则运算法则,随着运算的发展即自然数在生活中的应用,自然数的概念逐渐完善。

最初,原始人过着居无定所的“流浪”生活,靠狩猎为生。在长期狩猎与分配的过程中,他们逐渐形成了“有”和“无”、“多”和“少”的概念。在“有”中渐渐知道“1”和“多”的区别。例如,收获猎物与空手而归,就产生了“有”和“无”的概念;在分配猎物时,每人一个一个地分,以满足每个人得到的数量能相等,在每人分一个不够时和每人分完一个还有剩余时,就产生了“少”和“多”的概念。有研究表明:有些动物也有能辨别数目多少的才能。这种按人数一个一个地分配猎物,事实上就是匹配的方法,这里蕴含的是“对应”的思想,在历史上被称为“数学的第一次抽象”。或许这就是函数“对应法则”的最初原型吧。初入学的小学生和原始人认识自然数的思维过程是相似的。心理学研究表明,低年级学生的数概念已基本形成,能够理解数与实物的对应关系。所以,在低年级引入自然数的概念时,应该考虑到孩子的心理特点:先叫他们感受“有”和“无”的区别,然后再辨别数量的“多”和“少”。而在一年级教材中,也正是先让学生认识具体物体的个数,然后才抽象出数的概念的。教师在此阶段的教学中,不可急于求成,让学生慢慢地在“掰着手指头”“一一匹配”的基础上,感知事物数量的多少关系。

在生产实践中,人们匹配的对象不断扩展,例如手指、小石头、贝壳等等。尽管匹配的对象多种多样,但是人们发现它们在数量上有某种共性,例如一根手指、一块石头、一个贝壳等,都包含有一个共同的特征“一”,这样就抽象出了数字“1”的概念。英国哲学家兼数学家伯特兰罗素(Bertrand Russell,1872~1970)说:“当人们发现一对雏鸡和两天之间有某种共同的东西(数字2)时,数学就诞生了”。当然,也就随之逐渐地抽象出用来表示数字的“2”“3”等等,但是随着感知数量的增加,先民却很难突破大于3的数,大于3的数他们都理解为一堆或一群。对于儿童而言也是如此,所以一年级的小学生先学习0-9的认识和运算,在学生学习基本的点数动作语言之后,接着学习10-20的认识和运算。慢慢这些匹配的对象演化为人们的记数工具。由于这种记数工具不易携带和保存,人们想到用结绳的方法来记数,并逐渐发展为在石头、木、竹片或骨上来“刻痕记数”。但是人类把数的共同特征抽象出来,并采用与大多数具体事物无关的某个语音来代替它,或许经历了很长时间。既然如此,在运算教学中,应让学生借助大量直观的“匹配”活动,比如数手指等,慢慢形成抽象的自然数。而不能急于求成,直接将运算知识交给孩子。这对学生思维的发展是毫无益处的。

(二)分数源于“分”的需要

随着人类社会发展的不断进步、人类实践活动范围的不断推广,在生产分配过程中常出现不能均分的情况、在测量或计算时不能得到整数的结果,分数自然而然就产生了。在小学,分数概念的引入,也是出现在不能平均整分的情境下。分数的概念从对汉字的考证来看,原始分数的概念来源于连续量的分割。殷商甲骨文“八”字,据考释是“分”的意思;《说文八部》中的解释是“八,别也。象分别相背之形。”周代金文中已常用“分”字:“分,别也。从八而刀,刀以分别物也”。《新华字典》中的解释可取为“分开,划分开,跟‘合’相反,引申为取整数的一部分”。在英语中分数是“fraction”一词,也有“小部分,片断”的意思,它能追溯到拉丁词“frangere”,是“打碎”的意思。它是源自过去分词“fractus”的词干派生的后期拉丁语“fractio”,意为“破裂”或“碎成一片片的”。

尽管各个国家的语言文化背景和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同,但是对“分数”概念的理解却有异曲同工之处,基本都理解为“被分割的数,被打碎的数,破碎的数”。所以,分数在原始人的思维起源应是一种事物不能够均分为几份了,那么一个整体就要被“打破了”来分。

分数的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巴比伦人,他们采用六十进位制,但只不过限于简单的、、等。在量的意义上,他们把它当作“整体”来看待,而不是一的几分之几,因为分数是从量的度量(同另一量相比有这种对应关系)所得出的结果。例如,当把一元钱与一角钱对比时,就可以把一角钱写成,但是却把本身看成一个单位而不是一个分数,这是二者之间的一种“比较”,而不是“二者之比”。而我们今天通常把一元钱看成整体,把一角钱看成它的一部分,那么相对于一元钱就是一个分数了。埃及人表示分数的方式比我们今天要复杂得多。他们通常在整数上加一个卵形(或者是一个小圆点),表明它是分数。除几个特殊的分数外,他们的分数一般都拆成单位分数的和的形式。毫无疑问,对古埃及人来说这其实是一件极其复杂的事。古希腊时期(通常认为是公元前600年到前300年)人们把分数看成“两个整数之比,不提到整数的部分,而且只在比例里用到比”。而且认为:宇宙间一切现象都可以归结为整数或整数之比。事实上,这乃是毕达哥拉斯学派“万物皆数”的理念。经过时间的洗礼,希腊时期(一般认为是公元前300年到公元600年,或称亚历山大里亚时期)他们发明了特殊记号来表示分数。例如,在写分数时,他们在分子上加一个重音符号,然后再把分母写一次或两次并加两个重音符号。

从上面能看到古巴比伦、古埃及和希腊,都有关于分数的记载,但是多是关于分数如何表示,却没有关于分数起源的记录。分数在我国起源于何时,有待考证。但是可以说,我国古代数学在分数理论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卓越的贡献。有学者认为,中国是分数的故乡,分数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商代,即文字出现的初期。在两周的金文中、战国的铜器铭文中、秦汉时期的著作中,都已出现了表示分数的概念。在《九章算术》(公元50~100年)以及《九章算术刘徽注》(公元263年)中都有关于分数概念、四则运算和基本性质的详细阐述。书中包括“合分术”“减分术”“乘分术”和“经分术”。分数是在“合分术”中从除法运算引进的:“实如法而一。不满法者,以法命之。”“命之”可理解为命名为分数,即定义为分数。这句话的意思是:被除数(实)除以除数(法),如果不能除尽,则以余数作分子,除数作分母,定义一个分数。可以说,《九章算术》中用除法来引进分数,是对原始的朴素的分数概念的自然发展。在古书《孙子算经》(约公元300~400年)中记载:“凡除之法,……除得在上方。……实有余者,以法命之,以法为母,实余为子。”就是说,若除不尽有余数,便用一个分数来表示,以法作分母,以余下的实作分子。可以说“分子、分母”即是“上实、下法”“分子、分母”估计大概是形象地取“儿子、母亲”之意吧——儿子来之于母亲。

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古代用算筹来摆置分数,并没有分数线,那时也不需要分数线。据说分数线是阿拉伯人发明的。现在的分数表示法也是符合我国古代所提倡的“上实、下法”的规则的,只是在中间加了分数线而已。南北朝时期(公元420~520年)的《张丘建算经》给出了带分数的乘除问题以及分数的混合运算问题。可以说,中国在此时就建立起了完整的分数理论。

分数概念的形成与发展和数系中其他分支的演变一样,不同国家的发展轨迹不同,但是最后都能达到殊途同归。前面主要介绍了分数在几大文明古国中的历史演变,可见对分数理论贡献最大的非中国莫属。现在分数的表达形式也与古代中国“上实、下法”的形式一致。将分数的起源和历史演变讲给学生,无疑能加深学生对分数概念的理解和应用,同时能激发学生对分数的亲切感和对祖国悠久历史以及众多发明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中的应用

数学教师是数学教育的主要力量,是将数学史与数学教育从理论到实践转换的直接力量。已有研究表明,教师认同数学知识的历史能有效促进数学教学,能有助于学生的数学学习,能促进学生智力和非智力的发展。但是由于受多种因素的限制,比如课堂上没有时间;很多小学数学教师没有接受过专门数学史知识的学习和训练,自己对所教授知识的历史并不了解;一些教师力求在课堂上渗透相关的知识,但造成的结果只是流于形式;一些教师课业任务繁重,没有时间进行相关知识的充电以及真正的课堂上没有时间进行相关知识的补充。产生的结果是教师对数学知识的历史进入课堂的价值认可度很高,但在实际教学中使用率却很低的现状,即所谓的“高评价,低应用”。鉴于此,需要在数学史融入小学数学课堂的途径和方法方面作一些探讨。

综合国内外学者的观点,数学知识的历史进入课堂,大体可分为从历史到教学和从教学到历史两种模式。从历史到教学,即从阅读历史资料出发,思考其和数学教学的关系,反思是否可以为教学所用,若有联系可以运用的话,则进一步查阅历史文献,设计适合教学应用的形式应用到教学中,教学结束后反思教学效果并进行进一步修改和改进。从教学到历史,即从分析数学课堂教学目标出发,根据目标设计教学计划,根据课堂教学活动去查找与之相关的历史文本,将历史文本中相应的材料进行合理的“再创造”后,运用到课堂教学,教学结束后反思教学效果并进行进一步修改和改进。

三、结语

数学史不仅仅是单纯的数学成就的编年记录,数学史是研究数学概念、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的起源与发展,及其与社会政治、经济和一般文化联系的一门学科。而现行的数学教材既不是按历史发展来讲,也不是按难易程度来讲,而是所谓的“教育数学”,是为了让学生“更容易”接受数学知识而特意编写的。因此,一个数学概念在历史上是如何产生的?一个数学定理或公式是如何发现的?一个数学分支是如何起源的?对这一系列问题,教材的编者、授课教师都很少关注。这样以来数学成了一门枯燥、呆板的学科,影响了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和理解。在数学教育中融入数学史的教学中“通过生动丰富的事例,了解数学发展过程中若干重要事件、重要人物与重要成果,初步了解数学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体会数学对人类文明发展的作用,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加深对数学的理解,感受数学家的严谨态度和锲而不舍的探索精神。”以达到帮助学生通过学习数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认识数学的科学意义、文化内涵,理解和欣赏数学的美学价值。即使今后他们不从事数学教育或数学研究工作,可是正确数学观,以及对数学真切感受,会使他们受益终身的。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篇5

关键词 小学数学;创新思维;创新实践;教学情境;发散思维;实践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3)10-0093-02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其中提到的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是数学学习甚至人的终身发展必不可缺的素质,也是教师在新课改中要加强的教学要点。创新思维是创新实践的理论指导,创新实践是创新思维的验证过程,二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学生的创新学习。那么,教师应该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这种创新能力呢?

1 创设有现实意义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学生课堂学习的热情和学习能力的提高,与教师创设的教学情境、设置的数学问题有直接关系。如果教师照本宣科,只注重完成课本提供的教学任务,那学生的思维必然受到教师教学方向的影响,只注重掌握知识体系与解题的方法;如果教师创设的教学情境、设置的数学问题注重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灵活而多变,学生的思维必然活跃而富有创新精神。

比如,在学习“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时,在学生掌握了基本的课本知识后,笔者设置这样一个问题:“小明正在学习面积这一单元,他家的一个房间宽3米,长5米,现在要为这个房间铺设地板砖,地板砖是边长为6分米的正方形。他爸爸让小明帮他计算一下共需要多少块地板砖,你能帮帮他吗?”学生被这个熟悉的生活现象所吸引,快速进入学习情境,积极思考与探究。教师在黑板上画出引领学生思维的示意图,以形象思维激发、带动学生的抽象思维,提醒学生注意题目数据之间的单位换算。学生在解决问题意识的驱动下,在图形的形象激发下,学习兴趣大增,思维密度和速度都达到顶峰。

这类教学情境的设置,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还能引发学生的思维创新、实践创新,解决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比如在解决安排桌次的问题上,让学生结合实际问题思考和模拟安排,学生就懂得在普通数学问题中的“四舍五入”在此类问题中就不能使用,提高了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2 重视通过一题多解训练,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是创新思维的一种,也是提高解决数学问题能力的必要途径。因此,面对数学问题,教师要倡导、鼓励学生尽可能一题多解,实现学生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与独特性。学生思维的发散点越多、思维发散量越大,创新思维出现的概率就越高,创新思维的能力就越高。教师要善于从一题多解入手,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创新实践。

比如,一筐桔子,连筐一共重11千克。吃去一半的桔子,连筐一起称还有6千克。问筐重是多少千克?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画线段图分析各数量之间的关系,从不同角度思考、解决问题。

解法一:

先求半筐桔子的重量:11-6=5(千克)

再求一筐桔子的重量:5×2=10(千克)

最后求筐的重量:11-10=1(千克)

解法二:

因为半筐桔子和筐的重量为6千克,所以从6千克中减去半筐桔子的重量就是筐的重量。在上一种解题方法的基础之上可以列出更简便的算式:6-(11-6)=1(千克)

学生被这种更简便的解题方法吸引,变得异常兴奋,思维也变得活跃起来。此时,教师鼓励学生采用小组合作、探究法,从新的角度思考问题,教师可以提醒:11÷2是什么的重量?从这个角度思考,如何寻求一种新的解题方法。

学生很快找出第三种解题方法:

先求半筐桔子与筐的一半的重量:11÷2=5.5(千克)

让一个筐与半筐桔子的重量减去它,就剩下半个筐的重量,然后乘以2,就得出了筐的重量:

(6-5.5)×2=1(千克)

学生在思考这个问题的过程中,学会了从不同角度解决问题,而且受到了启发:解决问题的途径有多种。这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教师要鼓励学生从不同的方法中选择最简便、思维距离最短的方法解决问题,以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

3 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带动创新思维的发展

创新实践是提高创新能力、促进创新思维发展的有效途径。数学知识与生活联系紧密,鼓励学生通过生活实践验证、巩固所学的数学知识。学生数学实践分为课堂学习实践与课外运用实践,课堂实践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课外实践由学生自主完成。

课堂实践是为了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提高。素质教育已实施多年,课堂学习是素质教育的主要渠道。教师在数学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提高数学能力,还要搞清楚其中的数学原理,让学生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能力、发展智力、提高综合素质的目的。教师要以课堂实践带动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

比如,在学习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动手制作任意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然后将它们拼在一起,观察重新组成的图形是什么形状?学生发现有的是正方形,有的是长方形,有的是平行四边形。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三角形面积与这些图形面积之间的关系,然后带领学生推导出三角形面积公式。在学习圆锥的体积时,让学生用纸片分别做一个同底同高的圆柱和圆锥,然后让学生用圆锥装满沙子倒入圆柱内,数着计算几次正好倒满。学生通过动手实践的方法,直观了解了圆锥的体积V等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1/3。这种创新实践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提高数学能力的有效途径,也有利于培养学生以实践验证数学原理的习惯。

课外实践是学生数学创新思维发展的有利依托。创新思维的发展体现在对司空见惯现象的重新思考。教师要以课外实践为依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可以结合商场的打折销售、赠送小商品、购物返券、购满一定金额的商品后抓奖等活动,以及旅游景点门票的零售和团购价格差,设计具有现实意义的应用题,让学生与家长一起结合生活实际,利用数学知识进行探究。在这些问题的探究中,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如折扣的幅度、赠送商品的价值、返券后再次使用的必要性、抓奖的几率等。这种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但发展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还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4 改变教学策略,调整教学方向,促进学生发展创新思维、创新实践

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注重计算能力的培养,强调学生要细心。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繁琐的运算完全可以借助现代化的计算机完成,因此,教师要改变教学策略、调整教学方向,在培养学生基本运算能力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实践。尽可能避免那种以繁琐运算为主要内容的学习内容。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数学训练时,要注重数学原理的推导、数学知识的运用,将题目中的数据设置得简单易于计算,避免数据过大或者计算结果出现小数点后好几位,减少学生的计算时间,增加学生的思维密度。同时,尽可能多地联系生活实际,增加学生参与数学实践的机会,让学生有机会走出教室观察生活中的数学,测量相关事物的数据,对相关的数学知识有直观、感性的认识,成为数学思维发展的有利依托。

篇6

关键词: 小学数学 德育教育 数学学习

一、深挖素材

小学德育教材里关于思想教育方面的内容不是很明确,这就需要教师仔细揣摩研究现有教材,能够深刻把握教材的主旨,在日常教学的每个知识点中融入德育教育。例如,可以用我国经济水平增长的一些具体的数字或者人口增长的速度等带有具体数字的一些事例,让学生练习怎样读多位数,并最终掌握读法,这样的教学可以让学生学习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学生学习表示时间的单位时,可以趁机对学生进行珍惜时间莫虚度的思想教育。再如,在学生学习圆周率时,教师可以把圆周率的来源详细讲解给学生听,圆周率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数学家、天文学家祖冲之通过长时间的努力、探索研究计算得出的,并且告诉学生他第一次把圆周率的小数值精确计算到了后6位数,这在当时是前所未有的。这样引入,既可以让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提高自己的自信心,又可以增强他们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而这些感觉可能会让学生产生要努力学习,将来为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的决心、责任感。除此之外,也会让学生树立吃苦耐劳的奉献精神。其实数学教材中有很多类似的事例,只要教师足够用心钻研,将课本参透,就会挖掘出更多可以应用的素材。

二、塑造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品质

数学学科的基本特征之一就是有广泛的应用性,因此在教学中要多培养学生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加强应用。这样在数学应用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树立并形成对问题的应用意识及能力,同时可以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一定要针对他们的年龄特点,以及他们已掌握的知识水平,遵循他们特有的心理特点。不管哪一门学科的教学,都要从学生的心理为出发点,为学生的学习创造最好的心理状态,以这种最好的状态切入。而要在数学教学中融入德育教育,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这样才能适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教授了一年级学生《认识人民币》的知识后,我设计了主题为“小小商店”的三次购物活动,复杂程度由易到难,学生在这些活动中亲自体验了怎样使用人民币,并且锻炼了学生与人沟通、交往及合作的态度、能力。再如,在讲授“比例尺”之前,我先给学生讲解了在地图上如何根据“比例尺”,计算出“图上距离”或者“实际距离”,还进一步给学生介绍了怎样根据“比例尺”绘制图纸,同时告诉他们这个知识在科研、建筑、军事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通过简单明了、容易理解的语言介绍,让学生把平时所学的知识与自己的日常生活、以后的学习及祖国建设充分联系起来,使得他们能够端正学习态度,知道学习的重要性,充分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

三、通过评价功能融入德育教育

在学生道德行为的建设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的是评价的导向功能。所以说,教师把德育因素融入到教学的评价过程中,让评价能够蕴含德育教育的功能,一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1]。例如,老师经常用“如果先礼让别人,会显得你更有礼貌!”“你很有爱心,很棒!”等带有期许性质的话语,学生就会朝着更好的方向努力,自然而然就会显出体现出德育教育的效果。在日常教学中,将金融投资、市场竞争知识、生产生活等常识融入其中,教导学生在生活中做个有心人,并且可以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得到提高。

四、发现数学的美,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

数学学科里面蕴含着很多美学因素,它并不是人们想象的枯燥乏味。古代的数学家、哲学家曾说:“数学处处伴随着美。”数学的美感因素,主要体现在关于秩序、对称及和谐等方面。例如平面图形圆就是看上去很完美,但是不是因为表现在对称性方面,最主要的是它体现了某种精神,而且是某种伟大的集体主义精神,这是因为圆是由无数的点根据内在规律组成的封闭的图形,这些点遵守某些和谐的秩序,这就好像是美好团结的大家庭里的成员一样,它们各有各的作用,并且时时遵守集体的规则。因此,我在教学时启发学生,将每个人都比喻成圆圈里的一个圆点,而把整个班级或者社会这个大群体看做是一个大大的圆圈,而班集体的成绩和班级形象离不开每个学生的努力,如果某个学生不能正确认识这种关系,不遵守集体的纪律,就好像是圆圈里的圆点突出在圆圈外,而显得与班集体格格不入,这样就体会不到班集体大家庭的温暖和力量。这种方法就可以将集体主义教育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传达给每位学生。

五、引导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养成良好的习惯

小学的教育对象是小学生,小学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自然也要针对小学生的特点,从无到有,逐渐感知、认识,从具体到抽象的理念,都要按部就班,分阶段地进行[2]。这就要求学生在课堂进行学习时要格外努力、勤奋、勇于钻研,并且教师在教学时,要巧妙串联各个相关的知识点,培养孩子勤奋钻研的良好习惯。在研究探讨问题的答案时,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到问题和困难之间的某种联系。问题为什么会产生?归根结底是因为困难。同样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要树立一种狭路相逢勇者胜的顽强奋斗精神,要有不服输的毅力,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要坚持仔细认真、一丝不苟的严谨态度。比如,有的学生平时不认真完作业、写字很潦草等。这些问题,需要教师在检查、批改时,逐渐教育、引导其改正,告诉学生这样不认真对他们未来工作和发展都会非常不利。所以,教师要教育指导学生在日常数学学习中一定要养成良好的习惯。

走向科学的必经之路就是数学。教师只有从小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及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夯实学生今后学习好数学的基础,为祖国培养出更多的栋梁之才,为国家的建设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张付民.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学周刊,2013,06.

篇7

关键词:小学数学 德育 渗透

现在的学生由于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加上现在家庭的生活条件都比较好,所以他们大都娇生惯养,在家里说一不二,同时,有部分家长不重视对他们的德育教育,这样做很不利于这些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将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贯穿于教师的教学工作中,就成了摆在每个老师面前的一个任务。下面,我就将我在这方面的几点做法总结如下。

一、抓住德育因素自然、适量地进行渗透

数学教学是以教学数学知识为主,因此只能结合教学过程抓住德育因素有机自然、适时适量地进行渗透。在"认识东南西北"后,介绍一些北极星、树的年轮、指南针的相关知识,使学生知道指南针是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以此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再如:教学"时、分、秒"时,在学生初步建立了时、分、秒的概念后,通过让学生数脉搏、读书、写字、跳绳等,让学生感受1分、1秒有多长,到底可做多少事情。从而适时地教育学生珍惜时间,做时间的主人。在教学"元、角、分"时,可教育学生人民币是国家的财产,代表着国家的尊严,我们应该爱护好人民币。希望全班同学在平时的生活中都能做到勤俭节约,合理地使用人民币。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同时练习也是学习数学不可缺少的部分,学生们对于练是兴趣索然。尤其是低年级的孩子生性活泼,喜爱游戏,对自己的行为约束性差,注意力易分散,如何提高他们的兴趣并保持住他们的兴趣,是我们面临的主要问题。首先,要充分利用孩子们好奇心,设计形式多样的、有趣味性的练习,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寓教学与游戏,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到知识,让孩子们始终在心情愉快地情况下练习。其次,要在孩子们产生厌倦情绪时对他们进行必要的教育。教师可以经常给孩子们讲一些古人刻苦学习,努力读书的故事,让孩子们慢慢养成刻苦学习的习惯。

二、结合学生特点,渗透德育教育

数学课上,教师和学生的师范作用以及老师对学生的严格要求,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主要方法。教师的示范作用体现在,教师要通过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来感染学生,以自己严谨的教学风格和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来影响学生。例如:对上课认真听讲,学习认真刻苦,作业正确、整洁,思考问题机智灵活等方面的同学,教师要及时表扬,为其他同学树立学习的榜样。教学时,教师还要针对所教班级学生的特点提出不同程度的要求。例如:要求低年级学生在听课、写字时要有正确的姿势,回答问题要说完整话,写作业时字、运算符号要写工整,计算要正确等。

三、联系生活实际,渗透德育教育

数学是一门联系性极强的学科,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摄取有关德育信息,及时渗透思想品德教育。例如,很多老师在教学统计的知识时,都很善于联系生活实际,如调查改革开放前后家庭拥有电视机、电冰箱、摩托车、小轿车的数量进行教学;或者收集历届奥运会获奖的金、银、铜牌数进行教学,类似这样联系生活实际,摄取现实生活中与数学紧密相关的新颖信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不仅能让学生感受到改革开放的成果,听到经济飞速发展的心声,而且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为报效祖国而奋发读书的热情。

四、 结合实践活动,渗透德育教育

篇8

一、认真研究学生的实际能力

学生的实际能力就是学生在学习新知识之前所具备的知识能力。用已有的知识学习新知,既提高了课堂教学的科技含量,也消除了课堂上的无效空间,减少了学生的学习障碍。比如,在讲解新的数学概念时,教师应尽可能从实际中引出问题;同时,教师也应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让他们自己从日常生活中的具体事例中提炼出数学问题,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解决这些问题。数学教学一方面要使学生了解人类关于数学方面的文化遗产,另一方面要使学生建立起正确对待周围事物的态度和方法,学会使用数学的观点和方法来认识周围的事物,这两者都是不可偏废的,都是学生是否具备数学素养的重要标志。所以,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要认真研究学生学习新知识时已具有的能力,认真研究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方法,以学法定教法。这样的教学,起点低、层次多、要求高,适应了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只有这样,课堂教学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智力潜能,创造出适合每一个学生的教育。

二、加强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内涵丰富,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组织形式。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在小组成员间形成开放、包容的学习氛围,使小组成员相互激励、相互促进,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共同进步。因此,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教育改革的需要,也是新课标的需要。

三、注意小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李政道曾说过:“学问,就是学习问问题。”因为有问题,才会有思考,有了思考才有可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回顾我们的课堂教学,不难发现,具有问题意识的学生是少之甚少。有的学生做惯了“听众”,没有问题意识;有的学生虽有问题意识,但在师道尊严的课堂上却又不敢问。结合课堂实际反思我们的教学,问题意识的培养实在是太重要了。只有具有问题意识,敢于提问,敢于否定,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生命活力的一代新人。

四、加强小学数学语言的培养

数学学习活动是数学思维活动,而数学语言是数学思维的工具,所以掌握数学语言是顺利进行数学学习活动的重要基础之一。我们应当把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和数学知识的学习紧密地结合起来,将它看成是数学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样才能更好地锻炼学生思维的条理性、逻辑性和准确性。

五、注意小学数学语言的“三忌”

1.忌概念模糊。数学教学是帮助学生掌握和运用数学概念的过程。如果教师对数学概念的表述含混不清,教学就难以达到目的,更谈不上会有很好的效果。因此,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力求语言准确,措词恰当。而且,无论是教授新课还是复习旧课,无论是讲解概念还是处理作业,都要始终如一地对语言表达从严要求,努力避免概念性的模糊表达。

2.忌滥下结论。教师在教学结束时对教学内容作小结对于强化学生的印象,帮助学生进一步明确解题思路是很有必要的,而且也是很有帮助的。但是,如果为了强调某一特征或步骤而把话说得过死,那么,这类总结不仅无益,而且还会误导学生的数学思维,给学生造成理解上的混乱。如,有的教师在教学“除数或被除数是小数的分数除法”后总结:“碰到除数或被除数是小数时,都必须先统一化成分数或整数后再进行计算。”这样强调虽对学生形成计算这类题目的思维程序有一定的帮助,但同时也束缚了学生的思维,不利于学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因此,在教学总结中,教师一定要慎用“凡”、“必须”等带绝对性的字眼,不要滥下结论。

篇9

一、在生活中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数学知识的应用是广泛的,大至宏观的天体运动,小至微观的质子、中子的研究,都离不开数学知识,甚至某些学科的生命力也取决于对数学知识的应用程度。马克思曾指出:“一门科学只有成功地应用了数学时,才算真正达到了完善的地步。”生活中充满着数学,人们的吃、穿、住、行都与数学有关。例如,通过人们吃的糕点可认识到丰富的几何图形;在商场买衣买鞋时经常会遇到打折的问题;住房转让和新房购买时的收入和支出;行程中的路程、速度和时间的关系等,数学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的生活中抽象出数学问题,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二、表扬与鼓励相结合,激发学生学习

在学习活动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离不开学生的主动参与,有些学生往往感到某一方面很吃力,产生厌学的情绪,这时候教师不能单纯以“批评”论事,对学生应多一些鼓励,少一些批评,绝不能讽刺挖苦学生,以免刺伤学生的自尊心,形成敌对意识,产生逆反心理,加深厌学情绪。而应以“鼓励”为主,寻根问底,找出病源,对症下药。俗话说“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每个学生都有各自的特点,教师必须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减轻他们的心理负担。其实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学生感到吃力、乏味的主要原因则在于学习碰到困难时,得不到帮助和鼓励,从而对数学学习失去信心。对于这一类学生,尤其应该在思想上给予鼓励。要知道,有时教师的一句话,一个手势,都会对学生产生很大影响。赞许和表彰都能极大地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因此,教师应根据每个学生不同的心理状态和认知程度加以正确引导和耐心的辅导,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愉悦心情,从而强化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多种教学方法综合并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进步课堂效率课堂教学方法多种多样,不同的内容、不同的课程,教法方法就不同,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能进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小学生的思维方法具有形象性和直观化等特点,直观教学法是最有效最合适的方法之一。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充分利用资源来尽可能的直观的浮现知识点,如可以应用图表、线段图、文字、甚至漫画来浮现关系等。例如在学习米、分米、厘米等长度单位时,老师先让我们利用手中的尺子,量一量课本、铅笔、课桌椅等熟悉的事物,利用身边的事物使学生对抽象单位有形象、直观的印象,这样学生既轻松的控制了知识,又进步了课本知识与实际生活的接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投影、录像、多媒体课件等这些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既可以进步教学的形象化和生动性,又能使学生视、听并用,同时增长课堂的机动性和多样化,使学生控制知识更扎实,进步课堂教学效率。

四、转变思想,更新观念,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

要想真正在数学教学中实现素质教育,作为教师必须转变思想,更新传统的教育观念。在《新课标》的指引下,在现代教育的活动中,教师的角色要发生根本性的改变。《新课标》明确指出:“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这就要求教师在数学教学中从根本上改变“教师占据主导地位”的局面,教师要引导学生经历做数学的过程,要平等的交流和恰到好处的点拨。在教师备课时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设计好活动方案,课上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活动时间和空间,组织好学生的讨论与交流、重视学生的想法、并适时给以必要的启发和引导。而传统的课堂教学,是一种“教师填鸭式”的教学,学生是在教师的框框下思考回答,是一种思维不能积极单于的被动式学习,是师生之间单向或双向的信息交流,严重束缚了学生思维的发展,限制了学生的思维空间。相反,在《新课标》指引下的小学课堂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材、教具、学具之间进行开放式的信息交流,学生在这样的方式下学习,其效果是显而易见的。

五、鼓励学生质疑,培养学生的探索创新意识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数学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首先要鼓励学生质疑,培养学生思维的求异性,有位名人说过这样一句话“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同时还要注意学生独到的见解,独特的发现和特别的做法,注重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例如在各年纪的应用题教学时,教师应尽量提倡学生一题多解,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发挥学生的创新精神。

总之,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要创造性地运用教材、使用教材,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来观察周围的事物;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体验、探究;留有更多的空间去交流;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数学的能力,达到学中应用,让学生亲身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处处离不开数学。要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必须积极创造条件,努力培养学生主体意识。在课堂上要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来启发诱导,在课外要积极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让学生亲自探索、发现、解决问题,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参考资料:

篇10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素质教育

小学数学是九年义务教学中的基础学科,在小学阶段占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那么如何将小学数学教学纳入素质教育的轨道呢?本文将就此谈几点认识。

一、小学数学素质教育的目的和特点

1、小学数学素质教育的目的

素质教育要求教育摒弃过去呆板、教条、接受性的教育方法,代之以灵活、应变、求知性的教育方法。其目的就是要更好的揭示教育的本质,即“教”中有“育”,培养出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因此,小学数学教学就要以开发小学生身心潜能,培养和提高学生各方面素质为目标。

2、小学数学素质教育的特点

与传统的应试教育相比,小学数学素质教育具有以下5个特点:

(1)基础性。数学作为自然科学的基础学科,而小学数学又是基础中的基础。所以小学数学的素质教育必然着眼于小学生基本数学能力的培养,即数学基础知识、基本的思维方法和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

(2)全面性。全面性有两层含义:一是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而要求面向全体学生实施,不仅提高个体素质,更要注重于提高整体素质;二是针对具体的特定个体来说,要求其各个方面和谐发展,协调进步,不能出现严重的失衡现象。

(3)整体性。应该把素质教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而不能将其分割开了。要注重学生知识与行为的完整与协调,即素质教育各要素关联纵向衔接紧密,横向发展协调,从而收到救失及时、扬善到位的的良好效果。

(4)开放性。素质教育要求灵活、开放的教学方法,要求学以致用,这样就决定了素质教育必须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在开放的格局中实施和完善。

(5)长期性。显效慢、明显滞后的特点决定了素质教育的长期性。

二、小学数学实施素质教育的具体环节及方法

1、重视课前准备活动的引导作用。

课前准备活动的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引导他们养成初步的学习数学的爱好和习惯。鉴于小学生认识事物带有很大的形象性,小学数学教师就应该引导他们搜索生活中丰富的感性材料并不断积累,帮助他们逐步地学会联想与抽象。

2、重视课堂教学的阵地作用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学的主阵地,提高学生的素质是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在众多教学改革中,课堂教学的改革是最为重要的,可以说,数学的素质教育在课堂,如何让学生的学习活动有机地注入到学科知识的自主学习之中,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的兴趣,以形成学生主动发展的动因,提倡让学生通过观察,不断积累丰富的表象、感性认识,让学生在实践感受中逐步认知知识,为学好数学、发展智力打下基础,真正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数学素质。

(1)重视学生的心理活动过程,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注重情感效应,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和氛围。让学生从“要我学”转到“我要学”不单单是数学教学的手段,更是数学素质教育的目标。针对小学生好奇心大,自制力差等特点,在教学中要特别注重情感效应,努力营造宽松、和谐、有趣并有适度竞争的课堂教学气氛,目的是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形成良好的学习心态。

(2)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当今社会,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为了适应社会的需要,许多东西都要靠自己去学习,这就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能力。古语说:授之以鱼,不若授之以渔。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教师的责任不在于教,而在于教学生学。”作为小学数学教师,不仅要教数学,更重要的是教学生学数学,并指导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符合时展的要求。

(3)重视教学过程,发展学生思维,开发学生潜能

传统教育存在着“四重四轻”现象,即重教轻学、重结论轻过程、重知识轻能力和重模仿轻创造。这些都严重地影响了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因此,在实施素质教育,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时就要注重过程、注重发展学生的思维,注重开发学生的潜能。其中:

注重教学过程应该做到:概念的教学,重在概念的形成过程;公式的教学,重在公式的推倒过程;运算的教学,重在运算的审题过程,应用的教学,重在应用的分析过程;

注重发展学生思维应该做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从具体的感性认识入手,积极促进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认识知识的迁移规律,从新旧知识的联系入手,积极发展学生思维;抓住思维积极性、求异性、广阔性、联想性等特点,有意识地进行训练和培养,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抓住好奇心与创造性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其发展创新思维。

注重开发学生潜能应该做到:承认个体差异的客观存在,彻底贯彻个别对待原则,因材施教,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其在扬长避短的过程中全面充分的发展。

3、重视课后的减负增效,给学生相对宽松和舒适的课业氛围

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想通过布置大量的作业练习和频繁测验来提高学生解题能力却往往适得其反――“题海战术”扼杀了学生思维发展和创新精神。“微波炉原理”(依据物质发热的原理,用高频微波振荡使物质中的水分子运动加速,直接从物质内部“加热”,虽耗电量减少,工作效率却大大提高)给我们提供了重要的启示:作为教师应该重视解题思想方法的教学,精选习题并把握好练习的“度”,把学生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充分调动起来,与此同时增强学生学习的效率意识、优化意识和辩证意识,着眼于把学生的学习潜能充分发掘,大胆走出应试教育和“题海战术”的怪圈,给学生相对宽松和舒适的课业氛围。

4、重视长远,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