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教学设计教案范文
时间:2024-01-30 17:56:2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九年级化学教学设计教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改革教案,提高教学效果
笔者在培训中,通过听南京各名校一线教师的示范课后,悟出了自己课堂教学与这些优秀教师课堂的差距在哪里。根本原因是:笔者平时缺少对课堂教学的精心研究和设计,把教学设计这一重要的环节只关注了常规格式的完备和字数的多少上,没有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思考研究教与学方式的转变、方法揭示和教学策略的优化等问题。
案例一: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碳及碳的氧化物》的单元复习课。笔者以前的教学方法是引领学生先回顾一遍知识点、强调考点,然后就做练习册后面的单元测试题,总认为复习课就是做练习。教学的方式多半采用自己不停地讲,让学生认真地听。但南京新城中学莴老师的复习课设计就像“新授课”一样,以父女夺宝的故事创设情景引出学习内容。学生课前自己构建单元知识树,教师通过学生练习设计的展示活动,对典型的课前复习内容设计,引导学生自己开展学习评比活动来完成对本单元知识的概括总结;然后精选不同类型的试题,进行分类分层练习指导,查漏补缺,强化练习,突出复习课的重点,在学练结合中渗透中考知识点。分析这位老师的教学,教学理念新,做到了心中有教材。
案例二: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烧与灭火》中的课题二“燃料的合理利用和开发”新授课。由于平时的教学过程很关注考试成绩,结合中考知识点,对本课题实施没有重视,由此,在教学设计中,只是从知识层面上让学生了解,忽略了学生的情感培养。但南京金陵河西分校包老师的新授课做了充分有效的课前设计,并在上课前与资深教师共同探讨教学方案设计,采用了集体备课。她在课堂中先以最新的与本节课有关的“新闻展示”的方式进行情境创设,随后用生活中常见的物质来引入并代替课本实验,通过多媒体动画演示让学生了解化石燃料的形成及合理利用。包老师的教学过程,不但培养了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树立环境保护的意识,尤其对情感目标的完成恰到好处,达到了学科育人的目标。
目前,很多年轻教师课前只是草草完成教案,以备学校检查,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精心设计,这一核心环节缺少的就是课前的思考分析。课堂的精彩来自学生的精彩,学生的精彩同样来自教师课前对教学设计的反复思考。有效课堂的实现,必须从教案的有效改革开始。
树立科学态度和操作探究能力
我们的课时安排是每周四节课,考虑到教材内容多,课时紧这一现实,平时的实验教学只能赶进度。在实验前还对缺少仪器和药品长时间放置变质等原因的考虑,经常采用教参书后面配备的视频光碟或下载的视频做间接实验,以视频实验代替了学生实际的操作实验,忽略了体验实验过程带来的快乐感和成就感。在培训期间,马宏佳教授和龙琪教授向我们传递了一个重要的思想――“要重视实验教学,没有实验就不是化学课”。他们的专题讲座给笔者感受是:不管进度如何紧张,还是实验仪器的严重缺失,我们要努力从生活当中寻找替代品来让学生感受实验的魅力。受训后,笔者积极用培训期间学过的知识来完成课本当中的相关实验,根据修改后的教学设计有效地完成了教学内容,并且让学生做家庭小实验带到学校来评比,甚至把他们做的家庭小实验来代替课本中的实验。这样一来,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大有提高,有些以前不喜欢化学的同学也有改变。
案例一: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七单元《金属》中的课题二“金属的性质”新授课。笔者教学设计是通过视频播放让学生观察现象总结知识点。而南京中华中学上新河分校林老师采用以学生自主实验探究的方式完成了教学内容。整堂课老师讲的很少,都是学生在做分组实验,合作探究。为了节约时间,她巧妙地把小组合作学习分成两大部分:一部分是金属与稀盐酸反应;另一部分是金属与稀硫酸的反应。在课前每一个实验桌上都放好了所需的仪器和药品,学生通过有序地“玩实验”,把金属活动性顺序给归纳出来了,并且以游戏的方式对顺序进行排列。整堂课气氛活跃,学生们学得很轻松!
学习与反思的重要性
以前,笔者很少连续写教学反思,在南京培训中听了专家的讲座,触动很大。现在,每上完一节课后,根据课堂的效果,特别对笔者感觉对“糟得很”和“好得很”的课及时写下简要反思,以备后用。笔者觉得坚持写教学反思,对自己很有帮助。只有在不断反思中,自己的专业水平才能不断地提升和进步。
篇2
《课题3离子》是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教材,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3的教学内容。《课题3离子》的教学重点是离子的形成,难点是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
【教学设计】
【导课】跟原子、分子一样,离子也是构成物的一种粒子,要搞清楚离子,先得从原子内部结构说起。
【新授】创设原子内部结构情境
1、 核外电子的排布
【视频展示】(核外电子的排布) (设计意图:化抽象为直观)
【提问】核外电子是否都经常出现在同一区域?【归纳】能量低,离核近,能量高,离核远。
【追问】核外电子在不同电子层内运动的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
【归纳】分层排布
【提问】稀有气体化学性质表现如何?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有何特点?
【明确】稳定结构 【学生活动】请同学们画出氢、氧、钠原子的结构草图。
【讨论】该图是否表示出原子核及其带的电荷数、核外电子的运动。
【归纳】化学上把表示原子结构的图形叫做原子结构示意图。
【讨论】1-18号元素哪些元素属于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稀有气体元素?三类元素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特点及其结构是否稳定?
【小结】元素的性质与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特别是最外层上的电子数目有密切的关系。
2、离子的形成
【设问】原子得失电子的结果是怎样的?
【动画展示】氯化钠的形成过程(设计意图:化抽象为直观)
【讨论】如何表示离子?【点拨】离子符号右戴帽,先写数字后写号。
【提问】2 中数字表示的意义是什么?
【练习】写出下列离子符号
①氧离子② 硫离子③ 氯离子 ④铝离子 ⑤钙离子⑥钾离子
原子得失电子后元素种类是否变化?为什么?
你知道镁离子与氯离子形成化合物时,原子个数比吗?
水是不是也是由离子构成的呢?为什么?
3、原子和离子的比较
【课堂小结】离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离子化合物是由离子构成的。元素的性质与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特别是最外层上的电子数目有密切的关系。
【布置作业】1、写出常见离子符号2、元素、分子、原子、离子、物质间的关系。
【教学反思】
篇3
并采用不同的方法提高我校九年级学生化学学科的科学素养。
【关键词】科学素养初中化学教学合作学习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正在步入一个以智力资源的占有、配置,知识的生产、分配、使用为最
重要因素的知识经济时代。国家的存亡、民族的兴衰越来越依赖于有高度科学素养的国民和有杰出创新能
力的科技英才。世界各国己经越来越重视公众的科学素养,各国在调查和测量公众科学素养的同时,也在
设法提高公众的科学素养,其中最主要也是最有效的途径就是通过教育来提高,所以提出了:在科学教育
领域,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科学素养是人对自然界的总的看法,其核心要素是人的科学观,是"每个人所应具备的对科学的基本理解"
,属哲学层次的观念。科学素养的构成,主要有以下五大要素:科学知识、科学技能、科学方法、科学意
识和科学品质。在这五个构成要素中,科学知识和科学技能都是认知素质,科学知识起着基础性的作用,
是培养和形成其他要素的载体;科学技能是核心,包括各种科学思维能力和科学实践能力等内容;科学方
法是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要素,它不完全是非认知素质,包括认识科学、从事科学研究与探索的一般方法
,如观察与实验、比较与分类、分析与综合、归纳与假说及其检验、科学抽象与模型方法等等;科学意识
和科学品质是科学素养的重要表现形式,是非认知素质,其中科学意识包含科学的世界观、在社会生产及
生活中有理解和应用科学的意识等内容,科学品质主要是指科学态度、精神以及对科学的兴趣、情感、动
机等内容。
国教育部于2001年7月正式颁布的《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提出了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以提高
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
的科学探究能力,使学生获得进一步学习和发展所需要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认识化学在
促进社会发展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作用,通过化学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提
高未来公民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
1、把握好新教材,是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前提条件
教材是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一切教学材料,它包括教科书、音像材料、讲义以及学科图表等。化学教科书
是学生获得化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发展智能、培养科学世界观的重要工具,是化学教师进行教学的主
要依据。教师要备好课、上好课,就必须在钻研《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分析教材、领会教材进而把握教材
,才能结合实际处理好教材,这是教师顺利完成教育任务、在教学中切实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必备条件
。我市初中使用的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该教材较好地体现
了《课程标准》的思想,符合新课程的理念--以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为主旨。
2、开放化学实验室,提供探究平台,提高学生科学素养
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对实验室的作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验室不但要在实间、空间上保证完成新的教材
所要求的教学任务,而且需要拓展实验室的功能,让实验室成为开展科学探究的场所,即不仅仅是完成教
科书中所要求的实验,还需要出实验方案,在规定的实验内,按学生个性化要求来准备仪器将面临着一定
的困难,我们如何解决这一矛盾呢,可以通过开放实验室,轮流实验的方法,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完成自己
设计的实验以补充时间及设备的不足,实验时可以以两人或四人小组为单位,开展探究实验研究。开放实
验室要求有专职教师负责,负责老师要有科学探索精神和一定的科学探究能力,能指导学生对实验结果进
行评估、分析,指导学生进行实验的改进和创新。开放实验室,让学生在实验室开展他们的探究,这无疑
会使实验室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发挥新的作用''。研究者在第四章的教学案例中也作出
了这方面的尝试。
3、开发家庭小实验,鼓励学生探究
家庭小实验是让学生利用家庭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的物品作为实验仪器和药品,由学生在家里独立完成
的一类实验。这部分实验主要是让学生对课堂上所学化学知识加以应用。这类实验相对比较安全,实验所
用仪器和药品也比较易得,而且操作也比较简便,但是这类实验要求学生能创造性地运用所学知识,具有
一定的独创性。家庭小实验可以是能让学生积累更多丰富、细致感性材料,验证、拓宽、加深课堂教学内
容的配合小实验,也可以是进一步引发学生兴趣的趣味实验,还可以是使学生把所学化学知识应用于实际
的应用型实验,以及提高学生探究兴趣和能力的研究型实验等等。化学教师应不断从生产、生活实际中挖
掘素材,研究开发适合于探究学习的化学家庭小实验,充分发挥化学实验的探究功能。
4、自主、合作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在教学中长期以来形成的教学模式难以转变,"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一直以口号的形式
存在,教学中还是以教师的说教为主,没有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纠其原因并非是教师不想改变,而是在改
变的过程中遇到了重重阻力,效果不是很明显。再深层次地分析是由于教师过多地强调个人的教学设计或
忽略了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自主性,教师应该安排的是学生的学习程序,而不是自己的教学程序或设计
,如果以学生的学来进行教案和学案的设计,更加符合学习的实际情况,教师自然而然就成为了主导,学
习任务就完全还给了学生。
同样的教学内容如果设计方法不同,学生的学习效果就会完全不一样,在当前的教学中我们没有在使用教
师的教案,而是以教案和学生的学案为一体使教和学融合在一起,学习效果显著。
5、利用媒体丰富学生知识以及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化学科对刚进入九年级的学生而言,总是以为化学与生活格格不入,难以将所学的化学知识应用于平时的
生活实际之中,因此在教学中引入一些相关的实用录像,如:液氮的应用、参观污水处理厂、参观自来水
厂、不同材料引起的火灾与自救、火灾逃生、科学探索、发明与生活等相关知识。
如在讲解《燃烧和灭火》这一课题中,我给学生以两类媒体。1、以Flas,向学生介绍①灭火的方法
,以各种不同类型的燃烧,采用不同的灭火方法:②在火场逃生的原理以及方法选择。这是一种集音啊和
夸张、搞笑的方式向学生展示出了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使学生乐于接受同时在头脑中保持很长的时间。
2、以小电影的形式向学生介绍、展示火的产生和危害以及防治措施。使学生更加生动形象全面地了解到
燃烧,如果只有动画有的学生认为这只是电脑制作的有掺假的嫌疑,而真实的小电影使学生进入深层的思
考真正地相信科学、尊重科学、掌握科学、利用科学为人类服务。在各次的测试中有关燃烧的灭火的考试
题,学生在解答时都感觉较容易,而且准确率都很高。
参考文献
篇4
随着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发展,英语变得越来越重要。如今,英语的学习已经成为21世纪人才的基本要求。因此,英语作为一个学科,其在中小学的教育地位也越来越重要。虽然许多中小学已经开设了英语课程,但是其教学还存在许多问题。
2014年3月31日,我到xx中学报到,开始了为期一个月的教育实习,对xx中学的英语学科教学的调查也由此展开了。
本次调查活动秉承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原则,主要以观察和访谈等调查方法为主,对xx中学英语学科教学进行了多方面的调研,力求客观地反映其英语学科教学状况,最大限度地寻求有效的解决方案,提出切合实际的建议。本次调查活动将对改善xx中学英语学科教学状况有一定的实际意义,同时,也将对改善农村英语学科教学状况有一定的借鉴作用,从而促进农村英语学科教学的发展。
二、xx中学概况
xx中学的教学设备较落后,只有一间录播室和一间多媒体教室。录播室是近年来连州市教育局要求建立的,其设备较先进,而多媒体教室里的设备已经很陈旧了。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1. 英语教师、教学方面
xx中学共有7位教师负责英语学科教学工作,2男5女。每位教师负责两个班的英语教学工作。其中,中学一级教师6人,中学二级教师1人。据了解,有一位教师是非英语专业出生,其发音非常不准。
实习期间,通过听每位英语教师的课发现,在教学方面,教师通常采用讲授法,特别是七八年级。九年级现处于中考复习阶段,教师偶尔会采用自学辅导法。经调查发现,他们极少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基本都是传统教学,即教师在台上讲,学生在台下听,极少师生互动,更不用说安排课堂游戏活动了。
在教学过程中,大部分教师都对朗读教学工作很重视,学校也对朗读教学工作非常重视,每天都安排晨读,早读和晚读活动。但据某教师反映,有个别教师却不注重语音的教学。此外,有少数教师还较注重学生的英语书写。在作业要求方面,学校要求教师每月至少要布置12次作业,不包括抄写单词。
从教学态度上来讲,教师有优差生之分,对考试成绩差、上课不认真的学生可以说是完全放弃了。上课期间,不管那些学生是睡觉、玩手机还是讲话,教师都不闻不问,自顾自地照常上课。但是,对好学的学生,教师还是很有耐心。
2. 学生方面
初中阶段,学生正处于青春初期,心智尚不成熟。经观察发现,每个年级的学生都有其与众不同的特点。总体来说,七年级学生非常活跃,有时是过于活跃;八年级学生较安静,但是上课睡觉的同学较多,有些已经完全放弃了英语的学习;九年级学生较听话,想升学的学生很努力复习,其他都是在学校混日子。对此,学校其他教师也有同感。
在和学生的日常交谈中发现,大部分学生都对英语学习没有兴趣,缺乏英语学习动机。学生的英语基础差,成绩不理想。据了解,三月份月考,满分120分的卷子,题目都是平常做过,教师评讲过,可是仍有大部分学生及格线都达不到,不少学生只得十多二十分,男女生都有。
此外,学生对作业的态度极不认真。虽然大多数学生都能够及时地上交作业,但是大部分都是相互抄袭。据了解,有极少数学生一个学期都没交过几次作业。在英语书写方面,总体来说还是比较规范。普遍存在的问题有人名地名的书写、英文字母T,g,y,r的规范书写以及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
总之一句话,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积极性和主动性都不高。
3. 英语学科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师积极性
xx中学教师的积极性普遍不高。影响教师积极性的因素有多方面,如教师教龄、教师待遇、学校管理、学生表现等。
据了解,教师的教龄较长,对学生的各种表现早已习惯,因此,对学生的期望并不高,甚至打算或已经放弃某些学生。有个别教师已经厌倦教学,无心研究学科教学,几乎不写教学教案,用于应付学校每月检查的教案、听课记录等都是从网上下载,或是以前用过的。而每次例行检查,教师都会被通过,因为领导也如此。这就是学校管理的问题了。
再者,在农村地区,由于各种原因,学生的知识基础本来就不扎实,教师经过一段时间努力后发现有些学生是无药可救,觉得自己无能为力了,慢慢地就变得无动于衷,没有了激情和信心。
(2)教学方法
xx中学英语学科的教学方法比较单一,教学设计乏味无趣。据调查发现,在课堂上,教师无法引起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甚至导致学生放弃学习英语。一节课45分钟几乎都是教师在讲,而不是以学生为主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通常是毫无表情变化,说话声音较小,缺乏激情。师生缺乏互动,学生在课堂上讨论交流、开口讲英语的机会极少。
目前,虽然xx中学已有两间教室可以进行多媒体教学,但是大部分教师都不愿意去多媒体教室上课,一方面是因为教师自身不会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特别是不会制作多媒体课件,另一方面是教师已经习惯原来的传统教学,不愿改变。
(3)考核制度
英语是一种语言,它要求学生要能听,能说,能读,能写。可目前,考核评价学生的方式仍旧很单一,主要是以笔试的形式进行。每月进行一次月考,然后按成绩高低依次进行全级排名公布。据调查发现,不少学生并不在意考试,对考试及不严肃。所以这个唯一的考核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是毫无意义。
四、策略与建议
根据调查结果与分析,在此主要对学校和教师提出一些建议。
1. 学校方面
(1)提高教师积极性
学校要努力提高教师的积极性。教师的一言一行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对教学的积极性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同时也会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其实,教师负责与否,对教学工作积不积极,学生心里都清楚。因此,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学校要努力提高教师的积极性。
(2)严于律己,以身作则
学校领导要严于律己,以身作则,把学校管理好。领导起了好的示范作用,其他教职工也会受到正面影响,为教师积极钻研学科教学工作提供动力。
(3)严格要求教师,把工作落到实处
学校要严格要求教师,把工作落到实处。学校重视朗读教学,每天都安排了晨读、早读和晚读活动。可是,这些活动并没有落到实处,朗读教学效果不大。
据调查发现,晨读时间,通常只有一两个班的学生在朗读课文,因为晨读期间班主任通常不会按照学校要求,按时到教室监督学生的朗读。早读和晚读时间的朗读教学工作也没有完全落到实处。因为一个科任教师负责两个班的教学工作,而班主任又不到场监督,没有科任教师和班主任的监督,大部分学生是不会自己积极主动地认真朗读课文。
因此,学校要严格要求教师,把工作落到实处。只有把工作落实了,教学质量才能有保障,教学效果才会提高,学生学习才会进步。
2. 教师方面
(1)不断学习,提升自己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师应该要不断学习,提升自己,跟上时代的潮流。如,积极主动学习使用多媒体教学,学习先进的教学观念、教学思想等,而不是安于现状,等着退休。
(2)积极钻研,改善教学方法
教师要积极钻研学科教学工作,改善教学方法。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敢于尝试,敢于探索,不断寻找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多采用游戏、对话表演、小组讨论交流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此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自己的教态,面部表情、肢体语言要尽量丰富,并时刻微笑自信地面对学生。
(3)不放弃一个学生
教师要热爱学生,坚决不放弃一个学生。可以说,教师是学生心中的神,特别是对中小学生来说。因此,教师对学生的一言一行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对一个关心学生、热爱学生的教师所任教的课程,学生会十分认真听课。教师对学生的坚持,总有一天会感化学生。
五、结语
非常感谢xx中学给我在那里实习的机会,让我有机会亲身体验英语学科教学的工作。同时,也非常感谢xx中学的领导、教师和学生对我实习调查工作的支持。
篇5
化学老师个人工作总结1
匆匆的两个月在手指间轻松地滑过,回头翻看这一个月的每一天,满满的全是充实忙碌的身影和沉甸甸的收获,感悟。很幸运选择了顶岗实习,不仅锻炼了自己,也使生活充满乐趣,惊喜,有滋有味!
记得第一次面对五六十个调皮可爱的孩子时,我慌了神,手足无措。之前学的一些方法根本没办法在他们面前实施,只想逃开。最希望其他老师让我去干别的工作只要别让我面对孩子。我实在没有什么好方法让那么多小孩子的注意力全都集中到我的身上。工作的前两天指导老师让我先干保育工作,一边让我熟悉工作流程,一边指导我工作。孩子离园了还跟我交流教我一些管理孩子的好方法,在她们身上我受益匪浅。
近两个月的教育实习已经结束了,这短短的一个多月实习,使我真正体会到做一位老师的乐趣,体会到了一个作为老师的责任。同时,也使我的教学理论变成为教学实践,使虚拟的教学变成为真正的教学。
刚来到学校,首先是对实习学校有初步的了解,对学校的基本情况和基本作息有所了解。其次是对所带班级的学生进行初步了解,认识班上的每个学生以及他们的学习情况(通过班主任或班委或直接到班上去了解)。再次是听课。现在的听课和以前完全不一样了:以前听课是为了学习知识;现在听课是学习教学方法。目的不一样,听课的注意点就不一样,现在注意的是指导老师的上课方式,上课的思想。接着,根据在大学所学的教育知识和在中学实习听课所学到的,再根据具体的教学目的和学生的学习程度备课,试讲。做好上讲台的准备。经过几天的准备,终于把我的第一节课备出来了,并且通过了指导老师的审阅,可是在试讲并不成功,因为教学并没有根据学生的学习程度来合理地教学,对于刚接触化学的初三学生来说,并没有把知识点讲清楚。为了弥补自己的不足,我严格按照学校和指导老师的要求,认真仔细地备好课,写好教案,积极向其他同学和老师学习,多多向人请教,在老师的指导下,并在听了同类课程的公开课之后,修改自己的课件和教案,终于得到了指导老师的肯定准备走上课堂。经过一周的备课之后,开始走上讲台。
刚开始由于经验不足和应变能力不强,课堂出现了很多问题。如:由于讲课太快,没有给学生留下作笔记的时间;由于讲课不熟练,上课时没有好好关注学生,针对出现的问题,指导老师要求讲到重要内容时候要留下时间给学生作笔记,上课要多关注学生,对于不专心的学生要注意提醒,并且还指出了教学过程中没有注意的很多细节问题。每一节课指导老师都认真地听我讲课,并且提出了很多作为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师的宝贵意见。每节课结束,我都根据老师的建议修改课件和教案,不断地完善。
化学老师个人工作总结2
一、调研基本情况
为掌握学校课堂教学情况,推进“轻负高质”教学研究,2009年11月2426日,淳安县教育局教研室对汾口镇中进行了为期三天的集体调研。调研期间,科学学科教研员听了九年级的课6节、八年级的课4节、七年级的课2节,共12节。听课后,按年级分三次与开课教师进行了座谈交流,并参加了最后的调研情况反馈会议。因种种原因,原定要进行的备课、听课和作业批改等教学常规检查没有进行,使本次调研的效果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汾口镇中科学组以中青年教师为主,他们专业知识比较扎实,有一定的教学经验,教学水平较高,没有明显弱势的教师。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教师教学观念较先进,新课程理念在教学中的落实水平在县内处于较高层次。具体听课情况见下表:
二、教学中的优点和亮点
1、新课程理念在课堂教学中的体现处于县内同学科的较高水平。大部分老师的课的设计都能努力争取三维目标的实现,自觉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有机地结合到教学过程中。学习过程注重自主、合作、探究,课堂中学生参与度高,教学效果良好。
2、对课堂教学常规的认识和落实普遍较好。教师能够充分认识到教学常规对提高教学效率的意义,自觉落实课堂教学常规。重视课堂的引入和小结,精心设计学生活动,注意各环节的时间分配,教学过程有序展开,教学效率较高。
3、多媒体的选择使用恰当,与板书结合较好。教师能合理选择、编辑和使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避免了多媒体的错用、滥用现象,使多媒体真正起到了辅助教学的作用。教师在使用课件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还能注意板书的结合,避免了“放电影”现象。
三、教学中的不足及建议
1、加强学习,完善专业知识。初中科学的“合科”教学对科学教师是一个不小的挑战,由于所学专业的限制,初中科学教师或多或少地存在专业知识有缺陷的问题,致使课堂教学中存在讲不到位甚至讲错的情况。汾口镇中初三科学一直是“分科”进行教学,因此这一问题可能更严重一些。学校有必要建立合理的机制,促进科学教师进一步学习,弥补自身专业知识的缺陷。
2、以“能”带“新”,消除“短板效应”。汾口镇中科学组有一批教学理念先进、自身素质较高、教学水平优良的教师,同时也存在一定的落后面。要提高学校科学教学的整体水平,就要想方设法发挥“能人”的带动和指导作用,促进“新手”的更快成长,消除因部分影响整体的“短板效应”。
3、强化教研,凝聚集体智慧。汾口镇中科学教师教学水平在县内初中处于较高层次,但单兵作战、各自为政的现象比较严重,影响到教师教学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学校要加强教研组和备课组建设,建立科学的教研活动机制,完善集体备课制度,凝聚集体智慧,扬长避短,促进全体教师教学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4、以生为本,优化教学设计。教师在课堂中比较重视学生活动的设计,但许多活动或不具有挑战性引不起学生的兴趣,或难度太大学生无所适从,或看似热闹实则意义不大,或为活动而活动流于形式。造成这些现象的根本原因,是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没有把学生放在首要的位置,没有了解学生的需求和实际,没有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进行相关活动的设计。
5、重视实验,提升科学素养。实验在科学学科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对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科学知识,提升科学素养有重要的作用。然而,忽视实验,变学生实验为演示实验,变演示实验为纸上谈兵实验的现象普遍存在。建议学校加强科学实验室和实验人员的建设,切实提高实验在科学教学中的地位。
6、关注思维,培养探究意识。对科学知识强调识记,对学生思维的关注度不够的现象在课堂中还是时有发生。科学知识,不论是物理、化学,还是生物、地理,都有其逻辑上的来源,教师在向学生传授这些知识时,应该关注知识的产生过程,提出恰当的问题,促进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的探究,寻求知识间的相互联系,使科学知识在学生的头脑中有鲜活的印象。
化学老师个人工作总结3
本学期,我担任高一(17)(18)(19)(20)共三个平行教学班的化学教学工作。按照教学计划以及教学大纲,本人已经如期地完成了教学任务。本学期完成了人教版化学必修一的教学任务,复习工作也顺利进行。做到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引导学习进行复习,并做好补缺补漏工作。无论是教师的编写提纲,还是课堂上的精讲多炼,处处都体现了师生的默契配合。一个学期来,我在教学方面注意了以下几个问题,现总结如下:
平时积极参加全校教职工大会,每周积极参加升旗仪式,从不缺勤、从不迟到及早退。服从安排,人际关系融洽。在教育教学主面,本人认真备好每一节课、认真上课。因为是初为人师深感力不从心,所以积极参加组里听课、评课,以及积极向老教师请教,不断完善自已的知识体系,课余时间阅读大量的教学理论书籍来指导自已的实践。批改作业、讲评作业,做好课后辅导工作。晚自习时总在教室认真辅导,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及易误解和混淆的地方,分析原因,及时给以解决。特别彭励学生提问题,那怕问的根本就不是一个问题,从而习惯成自然,教会学生学生提问题。对学生的每一个问题无论巨细,都给以耐心的解答。
另外,化学教学是研究化学教学规律的一门学科。它的研究对象是化学知识系统和化学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的联系、相互作用及其统一。它的中心任务是使学生掌握知识、发展智能、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怎样才能在教与学的统一中完成这个中心任务呢?通过对学生的研究,发现学生差别很大,主要表现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学习方法上和信心上三方面。针对这种情况我采取以下分层教学对策:
一、弹性调节难度
教学要坚持因材施教原则,一定要适合学生的胃口,对不同层次学生有不同要求。若要求过高、过难,学生接受不了,会产生厌学情绪,成绩更差;若要求过低,学生会感觉太简单、无味,不投入精力学习,成绩平平,甚至后退。所以我对不同层次学生掌握知识的深度、广度要求不同,进行弹性调节,使每个同学都能得到很好的发展。
二、加强方法指导
对原有知识基础较好、学习方法得当、学习信心强的学生,重点是指导学生把知识向纵、横两个方向发展,开拓学生思维,让学生学有余味;对原有知识基础一般、学习方法欠佳、学习信心时弱时强的学生,重点是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坚持由学生自己阅读,有利于学生积极思维,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
三、课堂、课后有分别
不管是难度和广度的调节,还是学习方法的指导,主要通过课堂教学来完成,教师的教法直接影响学生的学法,课堂教学是完成教学中心任务的主战场,是减轻学生负担、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主渠道,所以提高课堂效率也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备课时坚持启发性和因材施教的原则,根据化学学科的待点,多做实验,联系生活,从各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时候适当利用课件加强教学直观性。注重课堂的节奏、容量大小,充分发挥教师语言的特点,形成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课后对不同的学生采取培优补差的方式。
经过一学期的工作、学习,自己从中得到一些经验:
一、抓基础知识,就是要抓化学课本知识,教学中力求每章节过关。由于各学生之间的智力差异和学习基础不同,学生对化学的知识的掌握能力不同,教师应针对学生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尽量降低落后面。那种为了留更多的复习时间而在平时教学中拼命赶进度的做法,必然造成学生对知识的“消化不良”,甚至使部分学习跟不上的学生对化学失去兴趣。
二、抓基本技能,要抓好化学用语的使用技能和实验基本技能。平时的实验教学中,要让学生真正了解每个实验涉及的化学反应原理、装置原理和操作原理,多给机会让学生动手做实验,体验通过实验进行学习的快乐。在上课过程中,发现许多同学从初中升上来时,实验基础很差,有的同学居然连天平也不会用。在初中只是看老师做演示实验,根本没有动手的机会。
三、要重视获取知识的过程和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
要提高学生的能力,就要在教学中加强学生科学素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平时教学与复习,都不能“重结论,轻过程,重简单应用的机械操练、轻问题情景和解答思路分析”。而应该重视获取知识的过程,让学生掌握学习化学的“基本学科思维方法”。在教学中要注重能力的培养,讲题不要面面俱到,要注重思路的分析。
四、还要多联系生活的实际经验,激发学生的兴趣。
篇6
一、关于目标的依据与叙写
在本文所涉及的八节录像课中,有四节课是教师一开始就通过课件给学生呈现了课堂学习目标,有两节课是教师在课堂结束的时候呈现了学习目标。其中,《〈钠的几种重要化合物》的学习目标包括四点:⑴能正确书写氧化钠及过氧化钠与水、与二氧化碳、与酸的反应方程式,并知道两者所属的物质类别;⑵能说出碳酸钠与碳酸氢钠性质上的异同点,并书写相应的化学方程式;⑶学习运用观察、实验、査阅资料等多种手段获取信息,并运用比较、归纳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整理;⑷能够发现和提出有探究价值的化学问题,敢于质疑,提高思维能力与合作能力。《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专题复习课则罗列了"高考化学知识内容表"中有关的全部内容和对应要求。其实,《钠的几种重要化合物》学习目标中有关"过氧化钠与酸的反应"是中学化学教学所不要求的,而有关"获取信息”和"敢于质疑”的要求在《钠的几种重要化合物》的教学中并不典型,而且不是一节课所 能实现的。对于《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专题复习课,虽然教案设计的教学时间为两课时,但要在两课时内完成"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全部内容的复习教学任务还是很困难的,也是不需要的。所以,有关"学习目标的依据与叙写"以及学习目标是否有必要呈现给学生,是值得教师在学科教学中思考的问题。
制定学习目标是开展教学活动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性工作。一般来说,学习目标的依据主要包括政策要求、学情基础和教学实践等几个方面。其中,政策要求主要包括课程标准、教学指导意见、教材和考试说明等文本材料,政策要求决定教学目标的统一性和规定性;学情基础是指学生的个人背景、已有知识基础和学段关联知识要求,学情基础强调教学目标的差异性和个性化;教学实践主要包括教师长期积累的教学经验和具体教学实践尝试,教学实践检验教学目标的操作性和持续性。所以,"教师只有经过对政策、学情和实践等多重依据进行研究,打通政策要求、学情基础与教学实践的联系,才能制定出科学合理而又切实可行的学习目标〃。
课程标准是规定某一学科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的教学指导性文件,限于篇幅等因素,课程标准中的"内容标准"相对比较笼统,如就"钠的重要化合物"而言,没有单独的条目,而是与铝、铁、铜等金属及重要化合物合并描述,具体为"根据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实例或通过实验探究,了解钠、铝、铁、铜等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所以,教师首先"要学会分解课程标准,即如何根据课程标准、教材、学生与资源等具体情况,将课程标准特别是内容标准部分分解成具体的、可操作的、可评价的学习目标"。为了防止教师个体对课程标准的理解差异可能导致的教学结果明显不同,各地教育行政部门(一般是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都组织相关专家对课程标准作了初步的分解,并制定了相应的教学指导意见或教学要求。在江苏版的课程标准教学要求中,有关"钠的重要化合物"的学习要求有"了解钠……重要化合物的主要物理性质","了解氧化钠……分别与水、酸等物质反应的情况”,"比较碳酸钠、碳酸氢钠的溶解性、热稳定性、与酸的反应,初步学会鉴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方法",以及"通过……|性质的实验探究,增强学习化学的兴趣,发展科学探究能力”,"通过对……转化关系的比较和归纳,体会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的一般方法"等,另外在教学建议中还指出,"过氧化钠与水、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的反应可在过氧化钠特殊用途中列举"。
课程标准和教学指导意见等政策要求的语法结构主要是"行为表现"或"行为条件+行为表现"。完整的学习目标通常需要清晰地回答谁来学、学什么、怎么学和学到什么程度等四个问题,所以学习目标的基本要素就应该包括"行为主体、行为表现、行为条件和表现程度"。其中,行为主体就是学习者,规范的学习目标的句式应该是"学生应该(能)……”,不过书写时可以省略。行为表现包括希望学生完成的任务或达成的结果,叙写学习目标的行为表现可以陈述学习成果,也可以陈述学习任务。行为表现通常又由行为动词和核心概念(名词)两部分组成,行为动词用以描述学生所形成的可观察、可测量的具体行为,核心概念(名词)是行为动词指向的对象。行为条件是指由学情基础和教学实践等组成的影响学生产生学习结果或完成学习任务的特定限制或路径。表现程度是指学生达成目标的最低表现水准,可用以评价学习表现或学习结果所达到的程度。
关于"钠的几种重要化合物",分解学习目标过程中所涉及的行为动词、学情分析、行为条件、行为表现及程度等有关要素如表1所示。由此制定的学习目标为:⑴通过与氧化钙的比较了解氧化钠与水、二氧化碳等反应的性质;⑵通过实验探究和与氧化钙的比较了解过氧化钠与水、二氧化碳等反应的性质,并知道两者性质和类别的差异;⑶通过对比实验以及与碳酸钙的比较了解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在溶解性、与酸反应、热稳定性等方面的异同以及两者的转化关系,初步学会根据性质的不同鉴别两者的方法;⑷通过有关的探究实验,增强学习化学的兴趣,并从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和形成结论等方面发展科学探究能力;(5)通过对钠的几种重要化合物的学习,知道观察、实验、比较等是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的主要方法。《有机合成》
卤素原子、羟基、羰基或醛基、羧基等官能团的常用方法。⑶逆合成分析法。研读课本第66页,体会"逆合成分析法"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用"逆合成分析法"分析二乙酸乙二酯的合成,并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其合成机理。全部学习过程仅用210个汉字进行设计,而且除了"知识回顾"以外,"有机合成"中的问题与教科书第65页"思考与交流〃中的问题基本相同,"逆合成分析法”让学生阅读教科书后所要分析的合成机理与指定阅读范围内例题的思路完全一致。161《原电池》学案中的学习过程包括:⑴知识梳理。"同学们,你对原电池已有哪些了解呢?请回顾整理。"⑵随堂练习。将反应"Cu+2AgN〇3=Cu(NO3)2+2Ag”设计成原电池,画出装置图并写出相应的电极反应方程式。⑶科学探究。从两极材料、蔬果种类等方面控制相关变量"探究影响电流大小的因素"。如果不是学习目标中有"认识盐桥的作
综上可知,学习目标的制定和叙写,既要综合考察政策要求、学情基础和教学实践,又要全面考虑行为主体、行为表现、行为条件和表现程度,这样才能使学习目标既具有可操作性又具有可测量性。由于学习目标的达成必须依靠教师教学实践的预设与调控,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主体性的发挥也受到教师预设与调控的限制,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开始时就给学生呈现学习目标是没有太大意义的,如果一定要给学生呈现学习目标的话,可以安排在课堂教学结束时,这样一方面便于学生自我检测与修正,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从中体会到获取有关知识的路径,并实现学习能力的同步提高。
二、关于学案的编制与呈现
现在的各级各类公开教学活动几乎都要使用学案,本文所涉及的八节录像课也无一例外。其中,仅凭学案中的学习过程很可能被误判为化学2中原电池的第2课时,而不是选修4。所以,关于学案的编制又是一个值得教师在学科教学中思考的问题。
学案是在教案的基础上衍生出来的,是20世纪90年代从基础教育的实践领域兴起的。虽然有学者对学案持否定的态度,但由于学案在促进学生明晰学习目标、形成知识结构、优化学习方式、培养学习能力、巩固学科知识以及在促进教师智慧共享和专业成长等方面具有积极的意义,所以,目前学案在基础教育各科教学中的运用已经非常普遍。2011年2月和11月,《化学教学》编辑部分别在上海市和江苏省扬州市主办了有关学案的专题研讨会,就学案的内涵、意义、功能和任务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不过,学案至今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格式和规范。一般认为,学案只要能体现"以生为本""学生是学习主体"的教学理念,"遵循主体性、适切性、丰富性和选择性等原则”,并包括"学习目标、知识结构、学习资源、学习内容、学习方法、问题探究、学业检测等"内容,就能发挥其应有的教学价值。上文所提到的《有机合成》和〈〈原电池》的学案就存在着相对单一和不够完整等缺陷,对学习活动起不到应有的引导作用。
与课前、课中及课后相对应,学案有预习案、课堂案和巩固案之分。[91《有机合成》和《原电池》的学案中虽然都有知识回顾和反馈评价的栏目,但都是在课内完成的,所以它们实际属于课堂案。《金属的化学性质》(第2课时)的学案明确地分为两个部分:⑴课前学案。包括知识链接(金属的化学通性)、新课学习(阅读课本第49-51页)和科学探究(铁与水蒸气的反应)三个部分。⑵课中学案。包括探究钠与水的反应、探究钠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探究铁与水的反应和小结金属与水反应的共性与差异性。《乙醇》学案也由课前学案(旧知回顾:钠与水反应的现象和机理;新知学习:常用的几个概念--烃的衍生物、官能团、羟基、有机物的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初步认识乙醇--物理性质、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被酸性高锰酸钾或重铬酸钾的氧化、生活中的用途)和课堂学案(活动1:实验探究乙醇与钠的反应,认识乙醇的分子结构;活动2:实验探究乙醇的催化氧化;活动3:梳理有关乙醇的知识框架,指出乙醇发生不同的化学反应时各自的断键位置等)两个部分组成。所以,《金属的化学性质》(第2课时)和《乙醇》的学案都包括预习案和课堂案两个部分。《钠的几种重要化合物》的学案中有"课前自主学习"、"课堂学案"和"课后拓展"等三个部分,虽然这些内容只有_张八4纸的容量,但同时包括了预习案、课堂案和巩固案。
在八节录像课中,没有给学生分发学案的镜头。但从学案的结构可以判断,由于《钠的几种重要化合物》的学案中有"课前自主学习"的内容,因为只有一张A4纸的容量,所以只能连同"课堂学案"和"课后拓展"一起在课开始前或上课前一天分发给学生;而《金属的化学性质》(第2课时)和《乙醇》的"课前学案"和"课中学案"或"课堂学案"是分开印制的,所以可以在课开始前或上课前一天给学生分发"课前学案”,课开始前再分发"课中学案"或"课堂学案";其他的学案都属于课堂案,应该都在课开始前分发。有时实际情况并不如此,许多时候笔者观摩一堂公开课,学生课前已经在学案上书写得密密麻麻,也就是说,不管是预习案、课堂案还是巩固案,教师都一并事先分发给学生,让他们进行预习,也就是所谓的"先学后教"。其实,教学这门艺术也是讲究时机的。"教学最佳时机是由时间、空间、内趋力及要害问题四大要素构成的,其呈现出临界点、关键契机、枢纽部位和重要关节四种表现形态。教学最佳时机具有必然性与偶然性、内隐性与外显性、易逝性和可重复性、发展的多向性与个别差异性等特征。"M教学最佳时机的形成是由多个方面决定的,不得其时、不得其地、不得其力、不得其问题之要,都不能构成教学最佳时机。把握教学最佳时机,则事半功倍,四两拨千斤;失去教学最佳时机,则事倍功半,甚至一事难成。所以,学案的呈现时机也是值得教师在学科教学中思考的问题。
从教学最佳时机的角度考察,并不是所有的学案都需要在课开始前或上课前一天分发给学生,特别是像"证明醋酸为弱电解质的方法""乙醇分子结构的推导"等实验方案或探究程序,不应该通过学案向学生在事先和盘托出或明确提示,而是要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参与设计,并在师生的讨论中不断完善而"生成",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能使学生保持旺盛的学习热情,因为探究是学生与生俱来的需要,否则他们会对提前公布的"食谱"由于缺乏"探究性"而失去"期待"或"食之无味"。另外,像《有机合成》《原电池》等只有粗略教学流程的学案(有的可能是隐藏了关键的实验方案或探究程序留给课堂"生成"),也没有必要分发给学生,因为那最多只能充当"课堂笔记"或"答题纸"之用。
三、关于内容的选择与组织
化学教学由于受课程标准、教学指导意见、教材和考试说明等政策要求统一性与规定性的限制,以及学科对象、方法等所具有的客观性特点,决定了教师在教学内容的选择方面已经没有太大的空间,而主要的权力是教学内容的组织。但从八节录像课以及笔者所见的其他课堂教学来看,关于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组织仍然是值得教师在学科教学中思考的问题,其中,理解课程标准的政策要求、理解教科书的设计意图以及理解学科知识本身是教师进行教学内容选择与组织的重要前提。
(一)教师要理解课程标准的政策要求
《原电池》的第三个学习任务是从两极材料、蔬果种类等方面控制相关变量"探究影响电流大小的因素",教师提供了"黄瓜、西红柿、猕猴桃、土豆、锌片、铝片、铜片"以及"检流计、导线、小刀"等材料。学习活动包括在教师的引导下猜想可能的影响因素、设计实验方案、实施方案并形成结论等。开始不到三分钟,学生就猜想出了蔬果的种类(教师纠正为"电解质溶液的浓度"、电极材料、电极插入的深度(教师纠正为"电极与电解质溶液的接触面积"、电极之间的距离等四种可能的因素。最后形成的结论是"电解质溶液的浓度越大,电流越大;电极材料活性差异越大(负极越活泼),电流越大;电极之间的距离越小,电流越大;电极与电解质溶液的接触面积越大,电流越大"。整个过程耗时约十六分三十秒。一节课共设计三个学习任务,其中一个学习任务占用1/3左右的时间,这本身是无可厚非的,但应该思考的是这个教学内容的选择是否合适。在选修4中,课程标准对原电池的要求与电解池合并描述,具体是"体验化学能与电能相互转化的探究过程,了解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能写出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方程式"[111。江苏版的课程标准教学要求具体为"通过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探究活动,了解原电池工作原理,能正确书写简单原电池正、负极的电极反应式及电池反应方程式"[121。可见,"探究影响电流大小的因素"不是高中化学的学习任务,虽然人教版教科书在原电池部分设置了"科学探究"的栏目,也只是局限于"用不同的金属片设计、制作原电池并进行实验"[131。当然这并不是说,高中化学教学就不可以组织学生去"探究影响电流大小的因素”,但在课堂教学中用这么多的时间来探究一个非课程标准所要求的问题是不适宜的。如果让学生在课堂上用不到三分钟的时间提出猜想,课后再实施具体的探究,应该是一个更好的处理方案。所以,理解课程标准的政策要求是选择与组织教学内容的一个前提。
(二)教师要理解教科书的设计意图一次笔者应邀参加初中化学教研活动,执教教师提前发来了《溶液的形成》的教案,其中,关于溶液概念的教学设计了四个活动:⑴初步认识溶液。由蔗糖、食盐溶于水的实验,建立溶液及溶质和溶剂的概念;由蔗糖溶液、稀硫酸、稀盐酸认识溶质的状态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液体或气体。⑵探究影响溶解的因素。由碘和高锰酸钾分别在水和汽油中的溶解实验,认识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是不同的,不同的物质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性也不同。⑶证明乙醇能溶解于水。由乙醇溶于水的实验证明乙醇能够溶于水。⑷说说溶液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笔者没有初中教学的经历,对其中安排"证明乙醇能溶解于水"学习活动的原因百思不得其解,为此,找到了一位特级教师发表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上的同题教学设计(获得全国一等奖第一名),其中也有"酒精能否溶于水"的探究活动,看后更加重了笔者的疑虑。《溶液的形成》是人教版化学教科书九年级下册第9单元的课题1,从教科书来看,几个关于溶液实验的设计意图如表2所示,其中在"蔗糖溶于水"基础上的"乙醇溶于水"实验,主要是用以说明溶质的状态可以是液体,而不是为了探究乙醇能溶于水的性质。"硫酸"则在教科书中"溶液"之后的第10单元,学情基础表明学生并不能准确说明硫酸的状态,平时实验中所见到的只是硫酸溶液。原来这个不符合教学逻辑的设计,是教师没有理解教科书的
人教版初中化学教科书中有关溶液实验的设计意图,特级教师的课如此,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一定也存在类似的现象。因此,理解教科书的设计意图是选择与组织教学内容的又一前提。
篇7
工作计划是行政活动中使用范围很广的重要公文,也是应用写作的一个重头戏。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的各级机构,对一定时期的工作预先作出安排和打算时,都要制定工作计划,用到“工作计划”这种公文。以下是收录的一些范文,希望能为大家提供帮助。
教导处工作计划(一)
一、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实施素质教育,规范办学行为;注重教师的师德建设,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加强教学教研工作科学化,规范化管理;有效、全面地推动我校“创名校、树名师、育名生”工程实施,促进“成功教育”深入开展。
二、工作任务与措施
(一)落实常规制度,深入实施素质教育
1.每学科按要求有具体的备课。精心备好每一节课,备课至少应超前三课时。教案一律书写,不能打印。
2.各类型的课都要备,如:语文有作文指导、讲评,实践活动等;数学有巩固练习、整理复习等;综合学科应有作业布置。
统考科目期中期末有检测、有试卷分析,试卷分析写在<学习工作手册>上(但不计算教学反思篇数),另外还要交一份到学校;非统考学科(术课),各年级按照学科安排教师备课,并有期末测试卷和考查学生成绩记载。
3。按要求用心撰写教学反思,养成课后反思的良好习惯。要求每单元有具体的教学反思,写在<学习工作手册>上。
4.教师每学期听课不少于10节。听课时要认真作好听课笔记,把听课意见或推荐写在听课本上,听课、评课记录少于100字为无效;用心参加说课、评课等各项教研活动。
(二)强化教学管理,监控教学过程
1.做好教学常规检查和反馈工作。除平时抽查外,还将进行期中、期末两次教学常规全面大检查。全学期评出教师总数的三分之一为教学教研方面优秀教师,评出教师总数的三分之一为作业布置与批改方面优秀教师,其他则为“合格”或“不合格”。
2.进一步加强随堂、跟踪听课及推门听课。随堂、跟踪、推门听课与教学常规抽查结合起来,听各学科、各年级的课,了解老师上课、备课、作业批改等状况,并及时和上课老师交换意见。
3.继续实行巡岗制度,加强课堂教学巡查,主要检查课程计划执行状况、教学秩序状况,了解教学常规落实状况和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相应作出评价,提出要求,不断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
(三)加强学习方法指导,养成良好习惯
1.用心引导教师将新的教学观念转化为教学行为,注重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的培养,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向课堂四十分钟要成绩。
2.布置作业要精选习题,难易适当,做到有利于学生知识的理解和巩固,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有利于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
班主任要协调好各科作业量;作业布置和批改要及时规范,使用激励性的批改符号和批语;提倡分层次布置作业。
3。结合“四项活动”要求学生写好规范字,书写整洁、规范,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各班对作业规范书写进步快的学生(学期初与学期末进行比较)给予表扬和奖励。
4.任课教师要做好学生课外辅导纪录;三年级以上学生个人建立作业错题集;写好期中、期末考后反思或平时学习体会,逐渐培养学生对学习过程进行反思的习惯。
(四)加强综合学科教学管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加强对体育、美育、科技、劳动等学科的教学管理,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2.加强地方、校本课程的教学和管理。结合巡课,有效监督,保证各门学科课程完成教学任务;地方、校本课程都要进行期末考查。
3.组织教师编写校本教材。
4。透过开展兴趣小组活动,激发学生的潜能,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努力培养合格加特长的全面发展的学生,争取在各级各类竞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5.认真贯彻落实<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切实抓好课间操质量,开展阳光体育活动,促进阳光健身,提高学生身体素质。
6。加强毕业班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开展“我爱母校,难忘恩师”主题活动;加强毕业班教学质量分析和监控,力争在毕业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教导处工作计划(二)
一、指导思想
以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促进公平、提高内涵、发展特色管理理念,进一步加强教学管理、对学校常规教学工作实施全员管理。以评价为导向,以发展为动力,真正把握住教学这个生命线。作为学校的职能部门,教务处将紧紧围绕学校本学期工作思路和工作重点,强化制度建设,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认真贯彻落实新课改精神,认真做好本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
二、工作思路:
牢固树立向管理要质量、向课堂45分钟要质量的指导思想。初中教务处工作计划。以课堂教学为中心,凸显教研组功能、提升学科教学的整体水平,加强教学环节的督查与指导,切实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加强教学常规管理,重视常规教学检查。做好日常教学督查、六认真检查、月考、期中和期末考试等。
2、加强对教师进行现代教育理念的渗透,继续推行教育教学理论学习,突出理念、学情与教学质量提高的结合。
三、工作中心
教学质量是学校工作的灵魂和生命线,学校教学质量的高低,关系到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关系到广大教师的切身利益,因此,全体教师要树立质量意识,认真牢记“学校工作以教学为中心,教学流程以课堂为中心,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质量观,切实把提高教学质量工作抓紧抓好。为此,要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要充分发挥学科教研组的作用,教研组长是该学科的带头人,要对本学科的教学质量负责,组织和带领本组教师积极主动地开展好教研组工作,研究教材,分析考纲,制定计划,统一要求,安排活动,做好教研组活动记录,便于学校定期检查。
第二,各教研组要以务实教研为宗旨,带领教师加强业务学习,转变教育观念,加强信息交流,积极实施新课标。教研活动以教材、考纲、教法和学法为重点,积极鼓励教师运用现代教学手段进行课堂教学,各教研组推出特色课,安排一项特色教研活动。初中教务处工作计划。教研组要有活动记录,期末要有教研总结。
第三,学校的骨干教师担当着学科教学质量提高的艰巨重任,是学校发展必须紧密依靠的中坚力量,骨干教师在做好教学工作的同时,要加强自身学习,不断给自己“充电”。青年教师应该虚心向骨干教师学习,在教学过程中务实进取、提高青年教师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加快教师专业化培养进程。
四、工作内容及措施
(一)做好教学常规工作,加强教学常规管理
制定各类计划。包括教研组工作计划,教师教学工作计划,毕业班工作具体日程安排等。
1、加强教学检查
第一、领导带头深入课堂,以便随时掌握教学动向。第二、加大教学工作管理力度,经常深入教研组、定期检查工作(检查教案、作业等),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第三、定期召开教师座谈会,学生座谈会征求意见,以便改进管理方法认真贯彻落实备课、上课、作业批改、考试等教学环节的常规管理。
具体要求:上课要有教案,教案要能体现一定的教学理念;作业要同步,且作业内容设置科学合理;教研组活动的以县教研室的教研要求为指南,做到有计划、有过程、有总结。
2、开展教学调研活动。本学期教务处将安排召开学生座谈会。组织安排好各年级教师的教学分析会,学情分析会,了解教与学的情况,做好教学工作的反馈、调控与总结。
3、组织好各级各类考试。组织安排好毕业班的模拟考及非毕业班的期中和期末考试,及时做好有关考试质量的分析与反馈,达到以考促教,以考促学的目的。
(二)加强对学生学情与教学质量提高的督查
1、学校重视教学管理,教务处将继续强化对日常教育教研活动中的先进事迹以黑板报的形式在校园宣传栏登出。
2、组织好各类考试,及时做好考试质量的分析与反馈,达到以考促教,以考促学的目的。
3、组织教师和学生座谈,随时了解教学情况,及时了解他们的教育和学习情况,继续做好学困生转化工作。
(三)增强毕业班质量管理意识,确保中考突破120人。
毕业班工作历来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本学期面临中考,时间紧,任务重。毕业年级备考工作中,毕业班教师要在抓好每轮复习的同时,注重信息分析与整合,注重团结合作,协同作战,相互配合,同时认真做好学生思想工作,培养学生稳定的应试心理和应试能力,使班级间的差距缩小的同时一同提高。教务处在本学期着重做好服务,做好信息搜集与整理,安排好九年级的各类模拟考与分析,安排好学生会或家长会,做好九年级学生的的中考报考、职中报考工作。
(五)做好“三心”服务工作,全力以赴为学校教育教学服务
教务处将各项工作做到定人定岗,责任到人,集中管理,明确职责,加强对实验室物品的使用与登记。加强多媒体教学设备的管理,尽量为处在第一线的教师提供必要的服务。
加强学习,转变观念,严格制度,按章办事,不断提高教辅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服务意识,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尽职尽责,努力工作,积极完成各项任务。
教导处工作计划(三)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教导处将根据区教育局教学工作会议精神,结合我校具体特点,以“规范办学行为、提升教学质量”为指导思想,继续深化教学改革,促进教学建设,加强教学质量监控,不断提升教学管理的规范性和科学性,突出体现教学管理在学生身上下功夫,在细节处下功夫,在过程管理中下功夫,做到常规工作更扎实,工作重点更突出,以务实的工作作风和创新的工作思路,努力实现教学质量的持续攀升,力争使我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再上新台阶。
二、总体思路
1、围绕“有效教学”与“中考备考”两个主题,确保教学质量稳中有升。
2、加强“教学七认真”与“教学研讨”两项管理,力争缩小与城区其它学校的差距。
3、突出“师资建设”与“校本培训”两个重点,提高师能,壮大骨干教师队伍。
三、工作重点
(一)规范课程开设,发挥课程实效
1、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开齐规定课程,上足规定课时,不私自调课,不占用常识课;切实提高音乐、美术、体育等科目的教学质量;逐步开发校本课程,与我校特色建设、文化建设和课题研究相结合,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彰显我校特色。
2、推进素质教育,继续开始展读书月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净化学生的精神世界,逐步形成阅读的阶梯性、计划性,增加、提高学生阅读的数量和质量,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3、加强理科实验教学,提高实验开设率,强化教学效果,让学生在做中学,做中体验,切实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和实践能力。
(二)加强常规管理,促进有效教学
1、进一步明确教学“七认真”的要求,狠抓教学质量
①备课。要集中精力备课,做到一课一研、一练一研、一题一研,做到不研究好的课不上,不研究好的讲义不发,不研究好的题目不练。精心优化教学案,个人备课与集体备课相结合,进度统一,重点统一,习题统一,检测统一;个人教案要加强二次备课,备课环节须齐全,内容须简明,格式须规范,教后须及时记录好反思。
②上课。要讲究课堂教学艺术,走进学生,走进心灵,优化教学手段。用好一体机,用好大数据,杜绝满堂灌,要引导学生投入学习过程,加强学生思维和动手能力的培养,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要保质保量地做好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
③作业。以“减负增效”为原则,要切实减少无效、低效作业,逐步探索“教学案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基础知识扎实练,重点内容反复练,关键问题突出练,易混习题对比练,拔高题目综合练。课后练习要适量,且有明确的要求和具体的检查督促措施。初三要注意认真编好“自编讲义”,做到精批精讲,并及时送与相关领导检查。作业批改要规范,要有等第(优良中差、ABCD;作文用百分制)、时间、激励性评语等。反馈要及时,订正的内容要有二次批改的痕迹。
④检测。继续进行每月一次的知识练习。监考要严肃,考后及时分析,让教师真实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时发现问题,找出对策,落实措施,改进提高。
⑤提优补差。要把辅导作为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辅导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相关记录。在提优方面,要在班主任的统一协调下,任课教师共同选定对象,发挥集体培育优势,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充分扩大优生群体;在补差方面,根据原有成绩确定学习困难的学生,设定不同知识和能力的阶段性目标,在平时教学与辅导中,逐个盯紧,不放松,不放弃,全面提高各科均分。
2、教学“七认真”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前提条件,是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途径,是师德师风的具体体现。本学期教导处将按照《区二中教学常规检查量化考核方案(试行稿)》对备课、作业批改进行重点督查,并将检查结果适时公布、存档。
3、继续进行“教学案一体化”模式的探索,优化课堂教学内容和结构,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逐步形成二中“自主、合作、体悟;自主、探究、体悟;自主、思辨、体悟”的教学模式,精心打造出具有学校特色的品牌课堂。
4、精心组织各类考试。本学期,考试规格高、要求严、次数多,需要学校各部门的精心配合。教导处将严谨认真地组织好初三体育、英语人机对话、初二地生会考等工作,确保各类考试正常进行。
三、落实年级管理,提高教学成绩。
1、初一年级要继续抓基础,做到:面向全体,抓好帮促;立足课本,落实规范;注重积累,拓展视野。要根据初一实际情况,注意查漏补缺,关爱每一位学生,盯紧每一位学生,调整教学方法,上好每一堂课;要研究初一学生的心理,关注差异,教育学生要规范学习,要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上下工夫,为初二、初三的学习奠定基础。
2、初二年级要继续防分化,做到:分类指导,分层推进;夯实基础,强化规范;学导结合,发展思维。要花大力气做好提优补差工作,在强化教学的同时,要重视学生的思想和心理的变化,防止两极分化的加大。尤其是要做好提优补差工作,以实现学生的均衡发展和成绩的整体提高。
3、初三年级要抓突破,做到:目标明确,责任落实;计划到天,高效复习;强化基础,提升能力。初三年级要强化年级组的协调功能,做到精心组织,合理安排,定期召开学生、家长、任课教师会议,有问题及时解决;全体毕业班教师要站在学校全局的高度,通力配合、全力以赴,不断寻找增长点,要借鉴17届毕业班教学的成功经验,立足18届毕业班的教学实际,加强对中考的研究,不断收集信息,把握命题方向,提高备考效率,为18届再创佳绩打下扎实基础,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对我校教育的满意度。
四、注重自身发展,提高业务水平
切实加强教务处内部建设,要以内涵立处,苦练内功,不断提高综合能力;以质量立处,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师资队伍质量和素质教育质量;以形象立处,不断增强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要明确分工,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各尽其能,团结协作;要早思考、多创新、求实效,广开思路,提升理念,更深刻地了解教、学、研、考的内容与技巧,从而更好地引导学校教学,提高教学管理水平;要勤学习、勤听课、勤积累、勤总结,改进工作作风,强化服务意识,努力在学习、研究、指导和服务上实现新的突破,更好地满足教学的需要
教导处工作计划(四)
指导思想:
根据区教育局的总体要求、学校的中心工作。以落实课程实施为重点,以课堂教学为抓手,进一步完善学校教学常规和课堂教学的管理,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关注学生快乐成长,关注教师内涵发展。
具体措施:
一、加强常规管理,提高教学质量
1、严格执行新课程标准和课时计划。严格执行“三表”,不私自调课,不擅离教学岗位,因公因私需外出时,执行请假制度并到教导处安排好课务。按时参加教研活动,用心主动参与讨论交流。
2、加强学籍管理,健全学籍档案。为一年级新生及新插班生建好学籍,严格把好转学、休学、复学、借读等手续的办理,学生信息及时录入全国学籍系统。
3。加强教学“六认真”。
认真备课、认真上课、认真布置和批改学生作业、认真辅导、认真组织考核、认真组织课外活动。严把“备课、上课、作业和批改、辅导学生”四个关。
完善备课形式。深入学习课标,认真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案。教学目标要体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统一,教学设计要突出学生的主体性,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合作学习和探究方式,教学反思要提高质量。各教研组要认真开展群众备课。练习册、补充习题册、单元测试卷等老师要事先做,作文课前老师要先写写下水文,准备一些优美的词句、片段,为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作铺垫。新教师及35周岁以下教师的教案要突出规范性和有效性,有经验的教师的教案要突出研究性和创新性,要背详案,格式规范,教学过程描述详细有具体的问题设计,练习设计,尤其是教学重点资料的展开需详尽。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要发挥学科带头作用,负责指导青年教师备课、撰写教案,45周岁以上老师可适当备简案,格式规范,教学过程描述相对简略有主要环节标注及教学资料的安排,或在教科书进行标注。注重二度备课和教学后记的撰写。
加强课堂教学管理。向四十分钟要质量,提高教学效率。努力构建快乐课堂、智慧课堂,落实有效教学。提倡“少教多学、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学教互动”,探索“问题情境——观察探究——交流探讨——归纳提炼——变式训练”的“以自主学习为主体,以问题探究为载体”的课堂教学模式。追求开放民主、活泼灵动、扎实高效、彰显智慧的课堂教学,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教师要善于创设学习的环境,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引导学生体验、感悟,主动、快乐和谐地学习。各科教师要进一步强化课堂常规管理,具体做到:提前两分钟候课,做好上课一切准备;上课关注学生的听课常规,倾听的习惯、发言的习惯,学生听课要专注。教导处将继续加强随堂课听课力度。
加强作业管理。认真落实“减负增效”精神,精心设计作业。严格按照《新安小学小学作业批改规范》的要求认真批改学生作业,尤其是学生作文,要做到及时批,及时评讲。学生家庭作业要严格遵照《减负十项规定》中的要求执行,一、二年级一般不留书面家庭作业,三—六年级的学生家庭作业总量不超过一小时。每一位老师都要不折不扣地执行,不能我行我素。教导处组织期初、期中、期末常规工作检查,重点查教师的备课和学生的作业格式,教师的批改。
加强质量调研。每位教师要做好提优补差工作,对于后进生,我们尤其要多一点爱心、多一点耐心、多一点关心,做到“不放下、不抛弃”。教导处、教研组长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继续对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状况进行调研。语文:调研学生的拼音和字词的掌握状况、写话、阅读和写作;数学:调研学生口算及列式计算、解决问题的潜力;英语:调研单词、短语及句型的掌握状况;其他小学科根据教材的资料进行阶段性调研。各学科还能够有计划地开展经典诵读等单项比赛。六年级要加强学科综合素养调研。
二、落实校本教研提升教师素养
2。落实教研组听课活动。教研组长筛选出针对性强、具有研究价值的小专题,各教研组围绕小专题开展活动。透过合作交流,探讨反思,使各科教师在活动中得到锤炼。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务必为本教研组上好一节示范课,每位老师每学期至少要在本教研组上一次公开课。每位老师每学期至少听课20节。45周岁以下教师,本学期人人上一堂校级公开课。中层领导要做好教师的表率。教导处将上课老师的上课时间和资料安排在每周工作安排上,欢迎其他教师听课。
3。邀请名师,协作发展。继续邀请名校教师下乡送教、交流。多方争取机会,让老师们外出参加学习培训,理解专家引领,与名师同台竞技。在与名校、名师互动交流的过程中,相互促进,提升教师的教研潜力。
4。校本教研,课题牵动。青年教师要用心进行校级小课题申报。并将课题日常活动融入到校本教研中,以研究为抓手,以课堂教学为重点,推动校本教研活动的深入开展。本学期还要完成快乐课题的结题工作。
5。实施“青蓝工程”。发挥骨干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凡是教龄未满三年的新教师均拜师学艺,加快青年教师的成长。实施“名师培养工程”。把素质好、潜力大、肯钻研的青年骨干教师确定为本校名师培养对象,确定教师培养梯队。每学年重点培养1—2名骨干教师。
6、教学基本功训练不放松。
开学初教导处联合德育办对新教师进行一日培训。如何备课、如何上课、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35周岁青年教师每周写一张钢笔字交给张校长。每一天练写粉笔字。本学期继续举行青年教师基本功竞赛。
三、组织学生活动,提高学生素质。
1。加强“书香校园”建设。
加强学校的图书馆建设,学校图书馆向师生全面开放,做好每一天教师的阅览和学生的图书借阅工作,继续抓好学生的午读和晨读,以学校图书馆为主阵地,开展“书香班级”和”阅读之星”的评比活动。开展读书节,引导教师选好书、读好书,上好每一节阅读课,指导学生阅读经典,提高阅读水平,让朗朗读书声充满校园。
2。用心有序开展兴趣活动及阳光体育活动。
按照《国家学生健康标准》,推进学生卫生行为习惯养成和身心健康发展促进行动,广泛开展“阳光体育”冬季长跑和体艺“2+1”活动,杜绝挤占、挪用现象,保证学生每一天一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不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抓好秋季禽流感等传染疾病防控工作。多层次、分学段开展心理健康专题教育,提升学生身心素质。
3。开展学科学生知识潜力竞赛。
用心组织好上级部署的各项学科竞赛活动,加强指导,精心组织,力争取得好成绩。透过各种活动竞赛促进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如语文方面开展低年级学生讲故事、中年级学生经典诵读、高年级学生写作比赛等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数学方面高年级数学知识潜力竞赛、低年级数学口算竞赛;英语方面高年级英语故事会,以及英语沙龙等活动来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英语综合素养。
教导处工作计划(五)
一、指导思想
以“成人教育”思想理念为基础,以学校工作计划为指导,坚持以课改为重点,以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以教育科研为抓手,更新观念,深化改革,追求规范,崇尚创新,进一步探索有效教学模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努力实现教学质量的有效攀登。
二、主要工作
第一:教学工作
目标: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突破口,努力摆脱教学质量垫底的现象。
措施:
1、严格执行课程计划。按照国家课程计划开齐、上足、上好各类课程,不得任意增删课时。加大课程管理巡查力度,对各教师执行课程计划、按课表上课等情况进行督查,发现问题要严肃处理。
2、严格备课管理。坚持在每学期初备课程标准,备学期教学计划。坚持提前备课,重视教材和学情分析,体现班上优、中、后进生应该达到的目标,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以精心备课为有效教学奠基。坚持每周一则有效的教学反思。
3、抓好教学工作,规范教学行为。重温教学常规,深入课堂,了解教师的教情和学情,增强教师的质量责任制意识。杜绝教师满堂讲的现象,要给学生留够充分的练习时间,做到“变讲堂为学堂”。
4、精心设计及批改作业。学生作业做到“因材施教、四精为辅”,四精即:精选、精讲、精练、精批。按“六认真作业书写要求”规范作业书写。充分运用文字、符号、图案等激励方式。
5、加强质量监控。组织好阶段性检测,重视单元检测及分析。深入开展学科教学调研。各教研组掌握每个学段学生素质发展的要求,精心组织学生素质成果展示活动。
6、抓好学困生辅导。采取面批或个别辅导的办法。帮助他们弥补缺陷,克服困难。教师要有爱心、热心、耐心,始终对学生充满信心,了解学生学习心理,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
7、抓好教学常规检查。加大对备课、作业布置及批改、月教学反思、阶段性检测及分析等常规工作的检查,及时反馈与交流。行政成员加强随堂听课,每周不少于2节。
第二:教研工作
目标:顺利实施课程改革,努力推进素质教育现代化进程
措施:
一、加强理论学习,确立新课程、新观念、新方法、新实践的理念
1、抓学习。认真学习《纲要》和《课程标准》、转变观念和方法,赢得实施工作的主动权,确立现代课程观,通过讨论、交流、听讲座等多种形式,激发教师参与课改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把体验成功,精讲多练、联系生活,激励创新四个策略用于各科教学之中。
2、重实践。学习研究新教材,把握其内容结构体系,以新课程的理论为指导,在科学合理的处理运用教材上下功夫。切实改变课堂教学方式,激发课堂教学的生命活力,探索新课程背景下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方式的整合应用,建立适应学生素质发展的评价体系,提高课程实施实效。
3、贵提升。各学科合理安排业务学习内容,努力探讨新课程实施中的经验和困惑,关心青年教师的成长,为优秀青年教师脱颖而出创造条件。
二、苦练内功,提高教师队伍素质
1、加强集体备课,从源头备课抓起,定时、定人、定内容,领导随时检查指导。
2、在全校开展教案评比交流活动,使广大教师中的一些“新、特、优”的做法得到及时推广。
3、提倡写教学反思,在反思中吸收有益的养料,从而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
4、加强教师之间的相互听课,要求每位教师每月听课不少于4节,坦然交流,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各备课组要在同年级同课时上多研讨,相互切磋交流。
第三:教师教育
目标:建立完善相应的工作制度,制订相关工作规划和方案;强化三级培训主体责任,明确三类培训工作目标任务,全面深化教师全员培训;提升骨干教师的综合素质和影响力,充分发挥他们在推进素质教育和教师全员培训中的示范引领作用。
措施:
1、制订新一轮教师培训工作,进一步明确人才培养目标,优化培训方式,整合优质资源,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2、规范继教工作管理,坚持一次活动,一次及时总结,表彰先进,鞭策后进,以促进各类培训活动扎实有效地进行。
3、建立网上交流平台,以达到经验共享和互促提高的目的。
4、建立三类培训体系。第一是基础培训,以学校为主体,以校本培训为主要形式抓好全员培训,重点抓好教师师德建设培训和教育教学实际能力的提高;第二是专项培训,以曾都继教中心为基地,举办各类专项培训班,一方面完成国家、省下达的培训任务,第三是提高培训,以“国培计划”为依托,大力加强骨干教师研修提高,培训一批高素质教师,以发挥引领示范作用。
5、加强现代教育技术培训,教会教师使用电教设备,提高教师查找、利用网络教育资源的能力和水平,学校安排易高波老师负责抓好全员培训。
6、加强教师继教档案建设。
第四:学月活动
目标:以素质教育为中心,以学科活动为载体,切实提高学生素质,丰富学生学校生活。
措施:
1、期初制定各科学月活动计划
2、按计划分学月进行活动
3、美术、音乐、体育、每学月进行一次活动,语文、数学、科学、信息技术每期与学生处合作进行不少于1次的活动。美术(刘体蓉、王越)音乐(谭芳、唐文彦)体育(朱珠、何凯、陈咏龙)语文(魏利牵头,全体语文教师参加)数学(谭兴龙牵头,全体数学参加)科学(张波、卢建勇)信息技术(范福伟、安静、邓俊)
4、活动时,注意照相,每次活动之后,必须撰写对应的新闻稿件,然后发送稿件和照片到教务处存档。
5、期末撰写学月活动总结。
组织好学生系列比赛,如趣味运动会、古诗词背诵、讲故事比赛、队列队形比赛、键盘输入比赛、解方程比赛等。活动的开展不仅展示学生的风采,也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
第五:课外活动
目标:课外活动是学校课堂教学的延伸性活动,是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实施、推进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体现。课外活动的正常开展,既可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也可为学生提供一个自主发展的时间与空间
措施:
1、本期课外活动分组不变,学生不变,教师不变,时间不变,地点不变;
2、从正式行课那天开始进行课外活动
3、教师必须严格执行上课要求,杜绝放羊式。
第六:功能室管理
目标:发挥作用,规范管理,及时记载,月月抽查
措施:
1、各功能室负责人期初自行检查各记录本是否够用,及时添补
2、对各功能室清洁进行打扫
3、各功能室物品摆放务必整齐
4、期初上交各室工作计划,包括电子文档
5、加强对各专用室的管理,提高各室和教学学具的使用率。规范使用微机室、实验室、体育器材室、音美室、阅览室、图书馆等专用教室,对现有的教学媒体要充分使用,进行教学常规工作检查必查本项工作,使其限度地为教育教学服务。
三、体、艺、卫工作
目标
1、加强运动队管理,力争在各项体育竞赛中取得好成绩。
2、积极开展趣味体育擂台赛,全面提升广播操质量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切实抓好学校的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加强健康教育,努力提高师生的健康水平。
4、以学生活动为抓手,开展多样化的艺术展示活动,切实提高学生艺术情趣与实践能力。
5、完成学期体育、艺术2+1项目考核
措施:
(一)体育工作
1、落实课程,加强体育课堂常规管理。
根据课程计划,每周安排课外体育活动,保证学生每天有一小时的阳光体育活动时间。体育课教学以良好的课堂习惯为重点抓手,制定并完善体育课堂常规,使学生掌握大纲规定的基础知识及基本技能,学会科学的锻炼方法,养成锻炼的习惯。
2、科学训练,提升课余训练水平。
科学确定运动队辅导员队伍,尽可能做到项目对口。加强宣传,做好运动员选才工作,制定体育奖励制度,稳定运动员队伍。充分合理利用大课间时间、明确规定训练地点、重视训练器材的保管与保养、指导教师落实活动点名制度,确保活动质量,行政加强课余训练的过程监控。组织外出培训学习,提高课余训练水平。
3、立足常态,开展多样化体育竞赛。
学校体育组要围绕体育传统项目特色和体育艺术2+1活动,有计划组织开展普及性群众体育竞赛活动,合理利用大课间、课外活动时间,以年级组为单位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体育竞赛活动,以擂台的形式开展体育特长之星的评比活动,磨练学生意志,激发学生体育兴趣。
4、提高体质,认真做好体质健康监测。
坚持贯彻《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认真做好学生达标测试工作,达标合格率要达到97%以上,优秀率达15%。
(二)、卫生工作
1、加强学习,转变观念。
组织教师学习《学校卫生工作条例》,把学习活动与教育教学工作结合进行,促进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根据上级要求重点做好慢性病防控创建工作。
2、加强健康教育管理工作。认真落实健康教育课程,将预防慢性病教育深入课堂。每月能充分利用橱窗、板报、班队会等丰富多样的形式加强健康教育宣传。
3、做好预防接种管理工作。积极向学生和家长宣传预防接种知识,对无证或有缺漏种的学生进行登记并及时通知家长补证补种,做好补证补种结果登记及统计上报工作。
4、做好学生体质健康检查。做好学生特殊体质情况调查工作,配合上级部门做好学生体检工作。针对小学生体质发展特征,结合本校学生体质健康现状,认真组织开展眼保健操比赛,小胖墩俱乐部活动,有效控制近视发病率和肥胖超重现象。
5、强化档案资料建设。建立学生健康管理制度,定期对校内公共场所进行消毒,认真做好常见病、传染病登记、监察工作,及时填写《学校卫生管理档案》。
(三)、艺术工作
1、认真贯彻落实课程设置方案工作,保证开齐开足艺术课程,认真抓好教学六认真工作,专人负责艺术装备管理,人人认真完成信息化管理输入工作。通过同课异构等扎实有效的教学研究方式,致力于提高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和艺术表现力,有效提高音乐堂课质量,促进学生艺术素养的提升。
2、抓好艺术兴趣小组活动。加强绘画组、鼓号队等兴趣组的培训工作。
3、认真设计民俗节活动方案,做好学生体育艺术2+1年度考级工作。
四、其它工作
1、做好学籍管理工作
2、做好各种迎检工作。
篇8
一、搭建课改平台,实行人本管理
课程改革的宗旨是促进师生的发展和学校的发展,进而促进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在课程改革实验的过程中,我校始终把师生的发展放在首位,尽可能的为师生创设舞台,提供机遇。在几年的新课程改革实践中,我们发现教育即管理,管理即教育;教育的内涵不在于一味的教和育,而在于管理教和育的过程中学生的自我内化和提升。管理的根本目的是在教育者的导引与促进中学生的自我潜能开发,既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学生自我发展的途径是在教育者创设的生成性教育情境中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和感染。为此我们提出了“以人为本,人人参与”的师生管理教、学模式,为师生实践新课程理念搭建平台,让师生在参与中得到全面发展。
1、以人为本,强化自我管理。我校在推进新课程的过程中,想方设法挖掘和盘活学校人力资源,科学扩大管理空间,充分调动师生参与教、学管理的积极性,构建民主和谐的人本管理机制。一是构建人本管理网络,为师生发展建造实习基地。我校构建了五级人本管理组织,即自我管理相互管理责任人管理集体管理干部管理,让师生在教、学活动过程中,通过自我约束,相互监督,集体威慑来营造和谐美好的新课程实践环境。二是建立责任追究制,为师生发展完善保障机制。我校把责任追究作为自我管理的一个重拳来抓,建立了责任追究明白卡,详细地记录师生一天内的教、学活动,让师生明白自己的言行,从而自加压力,即进行自我管理,确保新课改顺利进行。三是强化服务意识,为师生发展营造舆论氛围。学校每学期都要召开两到三次师生大会,向师生讲述“干部”的内涵或宣传新课程改革理念,通过宣传发动强化师生干部的服务意识,为新课改营造舆论氛围。针对学校干部或学生干部的监督管理,学校把其放在人本管理的第五级,引导他们实行智力管理,通过他们的纽带作用,不动声色的促进学校内部团体的自我管理、相互管理和集体管理,逐步形成了以自我监督为中心,以集体监督为核心,以干部服务为连心的上下联动的教、学管理体系,营造了浓郁的“做中学,学中做”发展氛围。
2、制度创新,突出生本管理。构建现代化的管理理念,大胆放手实施师本管理和生本管理,尤其突出生本管理,是我校在推进新课程改革中摸索出融洽师生关系,促进师生个性发展的一条捷径。学校在保障传统机构正常运转的管理制度健全的前提下重点构建《长寿一中五级人本管理制度》。制度规定学校里的每一个党、团、办、室组织里的每个成员都应管一件事,管好一件事,人人参与管理,人人都来当官员。在班级管理中尤为重视生本管理。班级里的学生都有一件事来管,每个学生所管的事都不一样,每周轮换一次,一年下来班级所管事件每个人都能轮换一回。这样师生人人参与管理,人人都管同样的事,在探究性的管理中品尝到了管人和被人管的滋味,慢慢的形成了自觉、自律、自信、自强的习惯,使自己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发展,提高了教、学的管理水平,实践了新课程“在实践中发展即研究性学习”的核心理念。教师在生本管理中主要搞智力投资,及时发现学生中的问题,调整班级所管事件,指导学生化解矛盾。
二、挖掘学校潜力,打造优良队伍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课程改革,成败与否,关键在教师,具有全新教育理念的教师队伍是新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因此,学校对师资队伍建设非常重视。开展实验以来,我们认真组织教师开展新课程、新教材的研究,按照“边试验、边培训、边总结、边提高”的原则,不断对实施新课程的教师进行指导和帮助。通过“教、研、训”有机结合,促进教师走进新课程。在师资队伍建设中,我们以校本培训为主要方式,通过师师互动、师生互动,打造与时俱进、开拓进取、团结协作、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
1、建立科研、教研、教学并进师师互动学习模式。学校对校本培训活动进行分层管理,构建了“教科室,教研组,备课组”三级培训网络,学校通过校本研究来传播现代教育理念,教科室主要负责规划教师的现代教育理念、教育方式的培训、学习以及科研方法的学习等,培训各科骨干;教研组主要负责各项培训活动的组织、实施、评价和检查等,进行专题培训;备课组主要负责一线的研究和试验,进行自主培训。形成了精英带骨干、骨干带成员,科研导教研,教研促科研的全面开花、互动发展的培训格局和以实验教师为中坚,以师生自主、合作学习和活动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的群众性学习队伍。
2、构建教学、试验、反馈相结合师生互动学习模式。学校让教师在科研、教研和备课中学习,在组织教学,管理社团,开展活动中应用书本知识、程序知识和缄默知识;在学生的课堂学习、社团活动和活动参与中发现问题,反思学习过程和优化学习过程。学生作为教师学习实验对象和促进者来检验教师的学习成效。学校还在学生中设立了教师教学建言书,通过善意的评教来促教师富有成效的学习、教学。在有学生参与的学习即课堂教学中,师生互促学习,在没有学生参与的学习中,教师通过建言书来改进自己的学习行为。通过互动、合作学习,教师学得轻松,学得愉快,学得扎实,学得成效高,还拉近了师生间的感情。
三、立足课堂教学,夯实课程改革
课堂教学是课改的立足点,是重中之重。参与课改的教师在教学中力求为学生创造一个时空,让学生自己向前走;创造一个问题,让学生自己去解答;创造一个机遇,让学生自己去抓住;创造一个未来,让学生自己去把握。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我们主要从课堂育人观、学习主体和学生参与率三个方面优化课堂教学,夯实新课程改革。
1、树立课堂科学教学观,突出学生个性发展。学校要求广大教师追踪现代教育步伐,树立全新的教育观、人才观和质量观,把关注学生成长,培养学生特长,张扬学生个性,促进全面发展放在首位,做到教学理念前瞻,教学形式多样,教学方法科学。一是面向全体学生,促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自主发展。学校要求教师结合实际探讨新的教、学方式,在课堂上尽量为学生提供自主活动的空间,让学生在做、悟中感受学习,并得到发展。二是不分重点班,促进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公平教育。学校提出学校里的一切教育资源都属于每一个师生,任何组织或个人都无权独自享有,学生在学校接受教育时应受到同等待遇。学校每年在新生入学时,都要对学生的身体、品质、知识与能力进行全方位的考核,并根据考核量化的结果按名次把学生平均分配到各个班中。班级教师的配备也按优中劣搭配,确保师资力量的均衡。三是不歧视差生,促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公正教育。学校要求教师用管理和发展的眼光来对待教育教学,公正的对待班上每一个学生。学校每学期举行四次教学管理研讨会和两次学生评教活动,研讨和评教的主题都定为公正教育,并把研讨和评教的结果纳入工资分配,极大的调动了教师研究每一位学生,根据学生的需要来组织实施教学的积极性。
2、优化课堂教学结构,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学校以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口,狠抓了四个转变,突出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训练主线、成才主旨,把课堂变成了学堂,推动了教育改革的深化。一是在思想上,抓教师角色的转换,变过去的灌输者、指导者和尊崇者为现在的启发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完全把课堂交给学生。该学生完成的事情教师决不能包办代替,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二是在方法上,抓课堂组织形式的转换,变过去的统一、单一的教学为现在的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学校要求教师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分层次的设计出富有个性的教学环节,组织教学,作业也应达到个性化的。循环往复(课堂教学中,一个层次的学生还在思考这个环节上的问题时,另一个层次的学生可以进入下一个环节的学习。当高层次的学生又进入了下一个环节的思考时,教师再返回到上一个环节指导低层次的学生学习。如此循环,整体推进。)的课堂教学流程照顾了全体学生,使他们都感受到了课堂的乐趣、学习的兴趣。三是在效果上,抓培养目标的转换,变过去的升学教育为现在的英才教育。我们把补短教育作为英才教育的一种有效手段,根据学生的特点,用克服缺点来促学生优点的发展。学校设立了偏颇学生接待日,每周举行一次,周三进行。制定了学生矫正卡,发给教师,让教师随时对学生进行矫正,课堂上必须有补短环节,潜移默化的对学生进行矫正。四是在评价上,抓评价方式的转换,变过去的终结性评价为现在的过程式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逐步建立了“发展了就是好学生”的评价理念。四个转换的逐步实施使教师明白了自己在课堂上是学生学习的管理者、引导者和促进者,课堂是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的阵地,而不是教师演讲施展才华的舞台,从而自觉地去维护学生的主体地位。
3、加大课堂研究力度,突出学生参与意识。教育科研是学校教育的龙头,是学校持续发展和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是提升学校整体办学水平的必然选择。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依赖教育科研,这既是现代化教育教学的重要标志,也是实现教育教学现代化的重要前提。因此,为了提高教师实践新课程的课堂教学能力,全面提升学生课堂活动的参与率,学校以省“十一五”立项课题《新课程背景下学生课堂主动活动能力培养方法研究》为轴心,向各教研组、备课组,各位教师,各个班级辐射,形成了多层面多维度的课堂教学研究平台,引导教师进行课堂观察、课后反思、整合教案形成教学案例,指导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计行动计划,并按计划边行动边研究边改进。这样教师每天都坚持写教育日志,有的到了一定的时机后还分析、整合行动计划和日志,形成了教学案例报告。总之,教师在行动中明白了教育科研就是对平常的教育教学的再认识和再升华,并在教育实验中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了学习,真正实践了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学生的每一个方面。
四、开发校本教材,优化德育教育
“德育为先,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教育氛围”是新课程改革又一核心新理念。为了贯彻这一方针,学校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开发校本教材,创设德育活动情景,在活动中通过身体力行对学生进行明理导行、社会公德的养成教育和劳动教育,帮助学生健全人格。
1、以教学为依托对学生进行明理导行养成教育。学校以《思想政治》和《德育》读本这“两课”教学为经线,其他学科德育渗透为纬线,课外的专题德育为补充,形成了德育教育网,使养成教育系列化、点滴化和完整化。在“两课”教学中,学校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认知结构,确定七年级重在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和良好心理品质的养成教育,八年级重在国情国史及法律知识的教育,九年级重在理想教育和初步认识社会发展规律的教育。此外,学校还制定《长寿一中学科德育渗透实施和评价手册》和编写校本教材“德语读本”,努力使德育教育更贴近我校的学生实际。在课外德育延伸中,一是通过国旗下讲话和夕会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二是开展以“文明班级”、“文明寝室”和“文明个人”评选为轴心的十大系列教育活动来促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落实。三是采取教师蹲点包片的方法,通过家访、告家长书、建村级教育基地等形式和家长联系,配合教育子女。
2、以活动为手段对学生进行社会公德养成教育。一是通过班团会、活动课等阵地有计划、有组织的设置各种活动情境,让学生表演,给学生导行,培养学生热情待客,礼貌待人,办事认真,诚实守信的优秀品质。二是发挥校园人文环境这个隐形课堂的潜移默化作用,通过学生的耳闻目染和身体力行来激发学生热爱学校,热爱家乡,热爱祖国,努力学习,奋发向上的感情。学校注重挖掘校园里的一草一木、一房一屋、一言一语、一情一景的育人功能,构建了由过去到现在到将来,由地面到空中的全时段全方位的育人体系。三是开展固定和不固定标兵评选活动,以身边的榜样引路,激励学生做新世纪合格公民。学校每年举行十大固定标兵和适时举行不固定标兵评选,在班级推荐、个人演讲、无记名投票中对学生进行实实在在教育,效果十分明显,学生、社会认同率达100%。
3、以技能为载体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一是上好劳动课,让学生掌握劳动知识。二是开展劳动竞赛,对学生进行劳动规范教育。三是参与学校建设,让学生体验劳动乐趣。为此,学校配备了专职劳技教师;每年利用适当的时间开展植树、内务整理、野炊、插秧、割麦等竞赛活动,对学生力所能及的劳动技能加以检测,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劳动实践。另外,学校里凡是学生力所能及的小型劳动都让学生自己去完成,让学生在创建、维护和保持校园环境中体验劳动的乐趣,从而规范自己的日常行为,自己教育自己。
五、凝集众人智慧,取得课改成效
几年多来,我们按照《长寿一中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的主要目标和实施措施,有目标、有计划、多渠道地开展了课改实验研究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促进了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近年来,学校引入竞争机制,强化了教师的研究与学习意识,教师执教水平不断提高,新课程改革有序推进。目前,我校自主研究课题结题2项,协作攻关课题结题2项。50%的教师掌握了初步的研究性学习方法,少数教师精通了课题研究,并培育出1名荆门市学术带头人、2名荆门市学科优秀教师、2名钟祥市学生最信耐的教师和1名师德标兵。教师发表教科研论文国家级15篇、省级24篇,论文获奖30篇,优质课比武获奖6人次;辅导学生获各级各类奖31人次。学校整合的《生成性课堂教学摭谈》研究报告在省地两级推广;构建出了《长寿一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系列》,分阶段有侧重的对学生进行系统教育,学生品行优秀率达80%,合格率达100%,犯罪率为0。
2、优化了课堂教学。如,英语组教师根据“生成性课堂教学理论”,设计出的英语情景教学在市县两级教学比武中获二、一等奖。数学组教师根据“研究性学习的任务、情景驱动理论”,创设出数学思维情景课堂,大大的优化了课堂结构、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理化教师被研究性学习的实践性、过程性、生活化等特点所启发,在教学中加大了实验教学和理化知识的产生过程的推演,及它们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让学生在探究实践中主动学习,不仅中考成绩显著,07年在全国知识竞赛中还获6个国家级奖和6个省级奖。
3、促进了学校管理的人本化。一是我校在创设适应新课程改革的大环境时,巧妙的借鉴了我们在课题研究中的一些模式理论,变过去的封闭式强制管理为现在的开放式人本管理,构建了一整套学校、家庭和社会相联系的信息流通体系和对学生进行全程、全息(从到校到回家及在家里等)跟踪的管理体系,让学生的动态始终处在教师的掌握之中,以便教师更好的进行施教。二是在学校,我们也让学生参与学校、班级的管理,始终把学生的人格魅力、班级的凝聚力和团队的精神力量置于管理的最前列,让其不定时的警示学生,以便产生井喷效应,使学生真正成为学校、学习的主人,从而盘活学校,减少意外事故的发生,融洽师生的感情,为新课改营造了大环境。
六、规范反思行为,分解课改困惑
几年来,我们虽然初步取得阶段性的成效,但那只是刚刚起步,离课改的要求还相距甚远,存在的问题和困惑甚多。
1、教师的教育观念还没有完全得到转变,新课程理念还不明确,对这场改革的创新性认识不足,不少教师仍在等待别人拿出成功的模式供自己模仿。有的教师怀疑用现在的教法能否适应今后的升学考试,有的教师对课改成功的信心不足,思想上犹豫彷徨。学校还没有足够的经验和能力去完善《教师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和《学生全面素质发展评价》。
2、对课改与传统教学的关系把握不准,未能用继承和发展的思想方法参与课改。教学模式还不能完全打破旧框框,旧方法的束缚。教学设计一般化,教学中仍受教材约束,不是真正使用教研,仍停留在教教材的层面上,形成理论与行为脱节,并非真正是先进理念下的自觉行为。
3、一个教学班的学生人数比较多,学生的素质参差不齐,影响了他们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如何面向全体学生,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如何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引导、控制和驾驭好一堂课难度较大。
4、如何处理好“知识、技能”的学习掌握与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之间的矛盾。还没有真正确立新理念,教育教学实践有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主要原因是一方面受应试教育思想影响太深;另一方面,理论学习不够,对课改的意义认识不足,其次是对课改的成功做法学习不够。
5、新课标的评价理念和方向是“评价主体多元化”。它提出一方面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指导学生开展自我评价和促进反思,另一方面要鼓励同伴、家长参与到评价之中,使评价成为学校、教师、学生、同伴、家长等多个主体共同积极参与的交互活动。问题是,除了学习成绩的评价是刚性评价,由教师主导的文本评价和由学生主导的过程评价都是弹性评价,如何防止这两种评价流于形式或混入暗箱操作,如何保证评价的公正、透明,同样是课改实施中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