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限制法范文

时间:2024-01-30 17:56:1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土地限制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土地限制法

篇1

一、土地闲置的行政调查

《办法》第5条规定,市、县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发现有涉嫌构成闲置土地的,应当在三十日内开展调查核实,向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人发出闲置土地调查通知书。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人应当在接到闲置土地调查通知书之日起三十日内,按照要求提供土地开发利用情况、闲置原因以及相关说明等材料。《办法》第6条对闲置土地调查通知书包括的内容作了规定:1.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2.涉嫌闲置土地的基本情况;3.涉嫌闲置土地的事实和依据;4.调查的主要内容及提交材料的期限;5.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人的权利和义务;6.其他需要调查的事项。《办法》第7条规定,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对闲置土地调查的方式包括:1.询问当事人及其他证人即证人证言;2.现场勘测、拍照、摄像即勘察笔录和视听资料;3.查阅、复制与被调查人有关的土地资料及其他审批资料即书证;4.要求被调查人就有关土地权利及使用问题作出说明即当事人陈述。进行行政调查的主体是市、县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并非人民政府。行政调查对土地使用权人并未产生权利义务的实质影响,因此,土地使用权人对行政调查不可以申请行政复议也不可以提讼。

二、土地闲置的行政确认

根据《办法》第2条第1款规定,闲置土地是指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人超过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有偿使用合同或者划拨决定书约定、规定的动工开发日期满一年未动工开发的国有建设用地。为防止土地使用权人采取假动工手段而规避法律,《办法》第2条第2款规定,已动工开发但开发建设用地面积占应动工开发建设用地总面积不足1/3或者已投资额占总投资额不足25%,中止开发建设满1年的国有建设用地,也可以认定为闲置土地。《办法》第30条第1款规定,动工开发是指依法取得施工许可证后,需挖深基坑的项目,基坑开挖完毕;使用桩基的项目,打入所有基础桩;其他项目,地基施工完成1/3。《办法》第9条规定,经调查核实,符合闲置土地条件的,市、县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对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人作出闲置土地认定书。闲置土地认定书是行政确认的一种表现形式,对相对人的权利义务产生实际影响,市、县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应当向行政相对人送达该法律文书,其拒绝签收的,可以采取留置送达、公告送达、邮寄送达等有效方式进行送达。《办法》第10条规定,闲置土地认定书应当包括:1.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2.闲置土地的基本情况;3.认定土地闲置的事实、依据;4.闲置原因及认定结论;5.其他需要说明的事项。《办法》第11条规定,闲置土地认定书送达后,作出认定的国土资源主管部门通过门户网站等形式向社会公开闲置土地的位置、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人名称、闲置时间等信息;属于政府或者政府有关部门的行为导致土地闲置的,应当同时公开闲置原因,并书面告知有关政府或者政府部门。上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应当及时汇总下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上报的闲置土地信息,并在门户网站上公开。闲置土地在没有处置完毕前,相关信息应当长期公开。闲置土地处置完毕后,应当及时撤销相关信息。行政确认的主体是市、县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并非人民政府。闲置土地的确认是行政处罚的前提条件,因此,该行政确认对行政相对人的权利义务产生直接影响,行政相对人不服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直接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三、土地闲置的行政处罚

土地闲置是一种违法行为,根据《土地管理法》和《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的规定,以人民政府名义对其进行制裁,因此,征缴土地闲置费和收回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属于行政处罚。《土地管理法》第37条规定,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闲置、荒芜耕地。已经办理审批手续的非农业建设占用耕地,1年内不用而又可以耕种并收获的,应当由原耕种该幅耕地的集体或者个人恢复耕种,也可以由用地单位组织耕种;1年以上未动工建设的,应当按照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规定缴纳闲置费;连续两年未使用的,经原批准机关批准,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无偿收回用地单位的土地使用权;该幅土地原为农民集体所有的,应当交由原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恢复耕种。《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26条规定,以出让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进行房地产开发的,必须按照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约定的土地用途、动工开发期限开发土地。超过出让合同约定的动工开发日期满1年未动工开发的,可以征收相当于土地使用权出让金20%以下的土地闲置费;满两年未动工开发的,可以无偿收回土地使用权;但是,因不可抗力或者政府、政府有关部门的行为或者动工开发必需的前期工作造成动工开发迟延的除外。《城市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条例》第15条也有相关规定。上述法律行政法规对处罚的具体形式和操作未做细化规定,《办法》第14条规定,因土地使用权人开发资金不足或者囤地、炒地造成土地闲置的,按照下列方式处理:1.未动工开发满1年的,由市、县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报经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向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人下达征缴土地闲置费决定书,按照土地出让或者划拨价款的20%征缴土地闲置费,土地闲置费不得列入生产成本。《办法》第30条第2款规定,已投资额、总投资额均不含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价款、划拨价款和向国家缴纳的相关税费。2.未动工开发满两年的,由市、县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报经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批准后,向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人下达收回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决定书,无偿收回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闲置土地设有抵押权的,同时抄送相关土地抵押权人。《办法》对处罚主体进行调整,规定市、县国土资源主管部门代替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人民政府,违反了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在职权的问题上,作为下位法的规章不得改变职权。事实上,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报经人民政府批准后作出处罚决定区别于人民政府直接作出处罚决定,职权法定是依法行政的重要内容。因此,《办法》第14条规定的职权对执法实践是误导,将导致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超越职权,难以得到司法审查的支持。

《行政处罚法》第42条第1款规定,较大数额罚和其他较重的行政处罚应当进行听证,征缴土地闲置费和收回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都属于较重的行政处罚。听证主体即处罚主体人民政府向行政相对人发出拟征缴土地闲置费决定告知通知书和拟收回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决定告知通知书。而《办法》第15条规定,市、县国土资源主管部门作出征缴土地闲置费、收回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决定前,应当书面告知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人有申请听证的权利。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人要求举行听证的,市、县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应当依照《国土资源听证规定》依法组织听证。笔者认为,《办法》规定的听证主体违反行政处罚“谁处罚谁听证”原则。人民政府作出处罚决定之前应当:1.告知当事人有要求听证的权利;2.当事人在限期内提出听证要求,当事人应当在行政机关告知后3日内提出要求;3.告知当事人听证时间、地点;4.公开听证;5.非本案调查人员主持听证;6.听证委托;7.当事人进行申辩和质证;8.制作听证笔录;9.审查听证结果报告,作出处理决定。《办法》第16条规定,征缴土地闲置费决定书和收回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决定书应当包括:1.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2.违反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事实和证据;3.决定的种类和依据;4.决定的履行方式和期限;5.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途径和期限;6.作出决定的行政机关名称和作出决定的日期;7.其他需要说明的事项。

《办法》第8条规定,属于政府、政府有关部门的行为造成动工开发延迟的情形包括:1.因未按照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有偿使用合同或者划拨决定书约定、规定的期限、条件将土地交付给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人,致使项目不具备动工开发条件的;2.因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依法修改,造成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人不能按照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有偿使用合同或者划拨决定书约定、规定的用途、规划和建设条件开发的;3.因国家出台相关政策,需要对约定、规定的规划和建设条件进行修改的;4.因处置土地上相关群众事项等无法动工开发的;5.因军事管制、文物保护等无法动工开发的;6.政府、政府有关部门的其他行为。因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导致土地闲置的,依照前款规定办理。属于政府原因或者不可抗力原因导致土地闲置的,土地使用权人应当向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提供土地闲置原因说明材料,市、县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经核实后应当与土地使用权人协商一致,选择下列方式处置:1.签订补充协议,重新约定动工开发期限、竣工期限和违约责任。从补充协议约定的动工开发日期起,延长动工开发期限最长不得超过一年。2.按照新用途或者新规划条件重新办理相关用地手续,并按照新用途或者新规划条件核算、收缴或者退还土地价款,改变用途后的土地利用必须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规划。3.待原项目具备开发建设条件,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人重新开发建设。闲置土地由政府安排临时使用,从安排临时使用之日起,临时使用期限最长不得超过两年。4.协议有偿收回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5.对已缴清土地价款、落实项目资金,且因规划依法修改造成闲置的,可以为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人置换其他价值相当、用途相同的国有建设用地进行开发建设。涉及出让土地的,应当重新签订土地出让合同,并在合同中注明为置换土地。6.市、县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规定其他处置方式。《办法》第13条规定,市、县国土资源主管部门与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人协商一致后,拟订闲置土地处置方案,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土地出让合同定性为民事合同,出现政府原因或者不可抗力原因导致土地闲置的,按照变更、解除合同原理处理。

《办法》第13条第2款规定,闲置土地设有抵押权的,市、县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在拟订闲置土地处置方案时,应当书面通知相关抵押权人。闲置土地业已设立抵押权,征缴土地闲置费、收回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有害于抵押权保护。拟订闲置土地处置方案或者作出征缴土地闲置费、收回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处罚决定不仅仅是书面通知相关抵押权人的问题,而是应当衔接好抵押权的有效保护。根据税收征收管理法及企业破产法原理,税收优先于民事债权,民事债权优先于行政处罚。人民政府作出征缴土地闲置费、收回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处罚决定不得对抗抵押权。

《办法》第17条第2款规定,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人对征缴土地闲置费决定书和收回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决定书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根据《行政诉讼法》和《行政处罚法》规定,行政相对人和利害关系人对具体行政行为不服,有权申请行政复议和提起行政诉讼。这既是对行政相对人的权利保护,也是对政府依法行政的监督。

四、土地闲置的行政强制执行

《办法》第17条规定,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人应当自征缴土地闲置费决定书送达之日起30日内,按照规定缴纳土地闲置费;自收回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决定书送达之日起30日内,到市、县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办理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注销登记,交回土地权利证书。《办法》第18条规定,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人逾期不申请行政复议、不提起行政诉讼,也不履行相关义务的,市、县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可以采取下列措施:1.逾期不办理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注销登记,不交回土地权利证书的,直接公告注销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登记和土地权利证书;2.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众所周知,《土地管理法》没有赋予人民政府或者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强制执行权,行政强制法对行政强制执行权的设定进行了规范和限制,因此,以部门规章的形式设定注销登记强制执行权缺乏法律行政法规依据,在相应的司法审查中难以获得法院的支持,因此,收回土地使用权应当由法院强制执行,即法院作出执行裁定后国土部门再行注销登记;征缴土地闲置费属于金钱罚,法律没有明确授权的情况下,金钱罚的强制执行主体也是法院。根据《行政强制法》规定,在处罚决定期限届满后3个月内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篇2

会议的主题是:认真贯彻嘉兴市政府会议和文件精神,全面部署全市闲置土地清理工作,进一步落实宏观调控精神的具体措施,挖掘用地潜力,保障有效需求。

一、集中精力推进闲置土地专项清理工作

开展闲置土地专项清理工作是国家加强土地宏观调控的客观要求,是嘉兴市政府近期下达的一项阶段性任务,也是缓解当前用地指标紧张形势的重要工作举措。自20*年国家加强土地调控,清理整顿各类开发区以来,我市按照上级统一部署,曾经开展了闲置性工业用地清理处置工作,也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本次闲置土地专项清理工作是在国家进一步加强宏观调控的形势下开展的又一次阶段性集中整治工作,从本质上讲是对前阶段清理处置工作的延续和深化,按照宏观形势发展的基本判断,预计也将成为一项经常性的长效管理工作,希望我们各镇乡街道和开发单位充分认识本次闲置土地清理工作的重要性,切实引起高度重视,从贯彻落实宏观调控要求的层面狠抓落实。

一是要明确本次闲置土地清理工作的任务。本次闲置土地清理不同以往的新任务主要有三个方面:1、闲置土地清查的时间界限是20*年9月前发生的闲置用地行为,在以往清查的基础上向下延伸了一段时间。2、闲置土地清查的范围除工业用地外,扩大到经营性用地,是对各类用地的全面清理。3、闲置土地清查的内容除已供未用的闲置用地外,增加了已用但空闲面积在10亩以上的空闲土地。希望我们国土资源部门会同各镇乡街道、开发单位切实按照本次专项清理的目标任务,抓好调查摸底和分类处置工作。

二是要各司其职推进闲置土地清理各项工作。本次闲置土地清理分自查、研究处理方案、处置实施、清理总结和复检验收五个阶段,11月30日前要完成自查,自查情况要于12月10日前上报嘉兴,明年1月10日至20日,嘉兴市政府将组织复查验收。我们国土资源部门和各镇乡街道、开发单位要切实按照上述时间要求,按期完成各个阶段的工作任务。各镇乡街道和开发单位要确定分管领导负责,抓紧对本区域内的各类用地情况进行全面自查,将自查情况于11月30日上报市国土资源局。市国土资源局要抓紧对各镇乡街道和开发单位上报的自查情况进行复查确认,明确分类处置的意见,指导做好清理处置工作。市发改、规划建设等相关部门要积极配合,按照各自职责协助开展清理工作。

三是要切实强化闲置土地处置的长效管理。在处理原有闲置土地的同时,市国土资源局要会同发改、财政、规划建设等相关职能部门进一步完善土地出让合同,建立长效机制,加强用地批后管理。今后所有的工业项目用地,都要将投资强度、土地利用强度、开工竣工期限、违约责任和赔偿标准作为土地出让合同的补充条款,在土地招拍挂出让成交与土地出让合同一并签订,并要严格执行项目竣工验收制度和违约责任追究制度。关于项目竣工验收复核问题,要严格执行有关文件规定,由市发改局和经贸局牵头,会同外经贸、国土资源、规划建设等部门对土地利用情况、投资规模、投资强度等进行复核。

二、高度重视预征土地的善后处置问题

预征土地从客观上讲是征地环节的重要一环,反映的是各开发单位对经济发展的信心和招商引资的热情,但在法律上不被承认,与当前的宏观调控要求不相适应。从国土资源部门前阶段的初步调查摸底情况看,截止20*年9月底,全市协议预征土地总面积约45000亩,其中不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土地面积为19742亩(规划基本农田17201亩、规划园地2541亩),主要分布在:经济开发区2624亩、振东新区8100亩、复兴路指挥部1119亩、梧桐街道1890亩、崇福镇490亩、屠甸镇900亩、石门镇977亩、洲泉镇890亩、大麻镇2496亩。对这些面广量大的预征土地,务必请我们各相关单位引起高度重视,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稳妥解决,尽可能降低负面影响。

当前存在的预征土地,必须按照以下途径分类解决:1、所有协议预征土地在正式批准农转用、征收前,必须继续交由被征地农民或由镇乡街道、开发单位组织进行耕作,一律不得抛荒;对已破坏水利设施或耕作层的2117亩预征土地,必须限期恢复耕作条件继续进行耕作。预征土地复耕工作必须在12月底前全面完成,国土资源局要在近期组织专项检查,对在规定期限内不完成复耕的,一律不予办理项目报批手续。2、只签订征地意向协议,未支付过征地补偿费用的,原则上应解除意向协议;不解除意向协议的,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前,不得支付征地补偿费用。待规划得到调整后,若仍需征收该土地的,必须按正式征收时规定的征地程序、补偿标准和安置办法实施征地。已部分或全部支付了征地补偿费用,且已实施店面安置或社保安置的预征土地,待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后,按规定报批土地征收。3、对符合规划的预征土地,要抓紧处理好与被征地农民的关系,积极寻找建设项目,限期上报办理农转用审批手续。

三、全力以赴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对土地的合理需求

加强土地宏观调控,严把土地闸门,并不是要限制发展,而是为了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这一指导思想必须予以明确。我们各镇乡街道在积极贯彻落实宏观调控要求的基础上,要联系实际,创新思路,拓宽渠道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合理用地需求。所谓保障合理需求,主要有三层意思:

一是不违背现行土地利用政策。要将土地利用与耕地保护,特别是基本农田保护相结合,切实抓好三项工作。1、切实抓好耕地保护目标责任制落实工作。将新增建设用地指标纳入土地年度利用计划,继续加大土地整理和宅基地复垦工作力度,以实际耕地保有量和新增建设用地面积作为土地利用年度计划考核的依据。2、切实抓好土地管理问责制的落实工作。对各自区域内发生土地违法违规行为造成严重后果的,对土地违法违规行为处置不力的,要追查相关责任人责任。3、切实抓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镇规划执行工作。决不允许擅自调整基本农田,擅自将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擅自扩大建设用地规划。确实需要调整规划的,必须按照规定程序上报审批。

篇3

目前,政府规划调整、企业资金缺乏、政府和企业圈地囤地、征地拆迁难致未能及时供地等土地闲置的直接原因[3-6],以及土地闲置的政治成本和经济成本很小而利润巨大[3],地方经济发展机制、政绩考核机制及法制不完善等深层次原因[4,6-7]已受到学术界的高度关注。针对闲置土地治理难题,现有研究也从完善法律法规、强化动态监管、加大执法力度、增加违法成本等方面提出了相关对策[3-11]。不过,这些研究主要停留在理论和宏观层面。具体到开发区闲置土地研究上,何书金等阐述了我国开发区闲置土地的成因机制,并划分了开发区闲置土地的规划控制、区位不理想、经济实力欠佳、开发效益较低和技术支撑不够等5种类型[12];王兴平等则认为我国开发区空间扩张中存在非产业因素的促动,形成了其土地利用中独特的以土地闲置为特征的“光圈”效应和“蜂窝”效应[13]。总体而言,当前开发区土地利用研究主要集中在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方面,尽管也有文献提到了开发区土地闲置问题,但同样是停留在理论探讨层面[14]。

综上分析可见,当前开发区闲置土地理论研究比较多,基于闲置土地调研数据的分析比较少。究其原因在于:一方面,闲置土地认定难[8],数据收集存在客观困难;另一方面,闲置土地数据对地方政府而言比较敏感,相关部门不愿意公开相关数据。因此,本文基于我国北方A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闲置土地的深入调查,试图对开发区闲置土地的成因及其治理路径进行翔实、典型分析,以弥补现有研究的缺憾。

1开发区土地闲置现状:以A市高新技术开发区为例

A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下文简称A市高新区)是位于我国北方A市的一个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该开发区成立于20世纪90年代,并于21世纪初期进行了整合,目前该区面积超过100 km2。2013年3-4月,本课题研究人员对A市国土局、规划局、住建局以及高新区国土资源分局进行了高新区闲置土地情况的调研,并对闲置土地进行了实地勘察,获得了高新区22块闲置土地的面积、用途、闲置年数和闲置原因等方面的具体数据。尽管本研究数据来源于国土管理部门,但并不是仅仅按照《闲置土地处置办法》(2012年国土资源部第53号令)的规定认定,而是按照土地实际使用状况认定,即事实上的土地闲置现状,不包括低效利用的土地。从数据情况看,该高新区囊括闲置土地的大部分类型,具有明显的代表性。通过对数据的整理,得到A市高新区闲置土地现状(见表1)。

由表1可总结出A市高新区闲置土地现状特点如下:

(1)闲置土地总量大。A市高新区闲置土地面积264.13 hm2,占该区建设用地面积的36.86%,并且这一面积也高于A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总面积。按照2012年A市高新区的供地总面积34.8 hm2计算,闲置土地可供给约7.6年。由此可见,相对于高新区建设用地面积以及土地供给速度而言,该区土地闲置已非常严重。

(2)征而未供土地、工矿仓储和商住用地闲置比重大。从表1中闲置土地不同分类结果看,征而未供型闲置土地占闲置土地面积的80.14%,表明大量已征收土地没有形成有效供给;商住用地闲置占闲置土地总量的26.68%,工矿仓储用地占54.69%,表明这两类土地有效需求不足,闲置严重。这些土地闲置比例大也与开发区以工业仓储用地和居住用地居多的现实相符。

(3)土地闲置时间长。闲置7-9年的土地达177.07 hm2,占闲置土地总面积的67.04%。这与开发区热衷于先期圈占大量土地以吸引项目投资的偏好相符,但当土地需求不足时,就容易造成圈占土地长期闲置。同时,2年及以下闲置土地比例较低,调研表明这主要源于两方面原因:一是这类闲置土地认定难,国土管理部门无法提供准确数据;二是国土管理部门对近年新供土地监管严格,土地闲置数量确实少。

(4)闲置土地导致开发区土地利用监管新问题。一是大量征而未供的土地既未用于工业建设带来工业经济效益,也不能用于农作物种植产生农业效益,造成资源浪费;二是闲置土地成为城市生活垃圾、建筑垃圾等的堆积地,也有部分居民在闲置土地上开荒种植,既不利于环境整洁,还会增加政府土地利用监管费用,并且未来开发建设又会面临作物损失赔偿问题;三是大量闲置土地存在会导致未来用地指标被削减,对开发区后续发展造成实质性影响。

2开发区闲置土地成因分析

2.1直接成因

通过对A市高新区22块闲置土地数据的统计分析,归纳出导致土地闲置的政府、企业和其他方面的直接成因(表2)。结果表明,A市高新区因土地出让不畅导致土地

长期闲置的比例最高。通过进一步调查了解显示,这主要源于两个方面:一是工业用地底价偏高,导致进驻园区的企业较少。据测算,该高新区中心地段征拆成本为3 600万元/ hm2(即240万元/亩),2012年8月按照征拆成本价格进行拍卖出让,土地流拍;二是商业用地规划条件高,容积率低,无企业愿意投资开发,导致土地闲置。同时,政府规划调整导致的闲置土地面积位居其次。A市高新区成立后重新编制了土地规划,但A市城市规划批准在前,且批准后也一直没有进行规划修改。由于两宗土地规划用途有冲突,导致供地计划无法落实,该土地长期闲置。一般而言,因规划冲突原因导致的闲置地块面积都比较大。另外,A市高新区因土地用途争议导致闲置,则是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时高新区国土分局将该地块用途由农用地变更为建设用地,但市国土局认为此地块不是建设用地,由于市、区两级国土局存在不同的认定,致使该地块闲置。表2还表明,因政府原因(规划调整、大量征地却出让不畅、用途争议、拆迁未完成等)引起的土地闲置面积远远多于企业原因(拖延开发、破产等)导致的土地闲置,这也符合开发区建设由政府主导的特点。

2.2内在成因

A市高新区土地闲置的直接原因只是反映了开发区土地利用的表面问题,而其背后隐藏着深刻的内在原因。这些深层次原因也反映了开发区土地闲置的必然逻辑。

(1)开发区科学发展机制缺失。A市高新区是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理应发展知识密集、技术密集、人才密集的高新技术产业,属于土地占用少,经济效益高的新兴行业,不应圈占大量土地。但实际上,A市高新区占地面积在100 km2以上(与一些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不相上下),除了高科技工业园区之外,还包括大量物流港和商住用地,明显不符合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定位。当前,由于部分开发区不积极追求其本应具有的内涵定位,反而成为地方政府圈占土地的重要方式,严重制约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提升。同时,2012年高新区仅办理建设项目用地初审3宗,面积87.20 hm2;完成预审项目审查5宗,面积11.70 hm2,土地需求量小。因此,这种不以园区定位和企业实际用地需求为前提,不注重内涵发展,一味大规模外延扩张囤地以待企业入驻的不科学发展机制,已成为开发区土地闲置的内在原因之一。

(2)土地财政的强力驱动。A市高新区在闲置土地较多的情况下,2012年仍向国务院、省、市政府申请各类农用地转用和集体土地征收184.20 hm2,完成农用地转用和集体土地征收方案项目勘测定界面积约204.6 hm2。对于地方政府而言,开发区建设带来的土地财政收入不仅仅是土地出让收入,还有因土地开发以及企业经营而收取的税收。长期以来,土地出让给地方政府带来大量财政收入,也使地方政府有了持续囤地的动机。尽管开发区工业用地出让价格一般较低,但低价出让工业用地能够扩大税基,并带动与之相关的上下游产业的税收收入[15],深受地方政府青睐。因此,在土地财政的强力驱动下,地方政府建设开发区往往多征地、多占地,并将大量土地提前纳入储备计划,从而导致大量土地闲置。目前,这一趋势还在我国大部分开发区继续。

(3)土地价格偏离市场需求。A市高新区位于城郊结合部,大部分征拆土地原来用于乡镇企业建设和农业生产。如果按照土地原用途进行补偿,平均征拆成本约为50-60万元/ hm2,但高新区中心地段征拆成本达3 600万元/ hm2。由于不同地段土地征收补偿价格不一,农民对征地拆迁补偿不满意,拆迁工作无法顺利进行,导致土地无法及时供应而闲置。同时,土地征收完成后,土地出让价格一般按照市场价格定价,但A市高新区2012年以征拆成本价进行工业用地出让即出现流拍。实际上,在2012年18宗供地中,划拨5宗、协议出让4宗,无拍卖成交。这意味着,在土地征拆成本越来越高的情形下,按照征拆成本价以市场方式出让工业用地已无吸引力,而以低于征拆成本价的方式供地则会使政府无法获益。因此,对于开发区而言,土地价格形成机制偏离市场需求时,土地征收和出让就会不畅,闲置土地相应增加。

(4)土地闲置违法成本较低。调研显示,A市高新区2宗闲置了8-9年的企业用地并未按照相关规定无偿收回,并且近年来高新区拖延开工的企业也未受到严厉处罚。特别是闲置土地的企业总会用虚假动工或者投资掩盖闲置事实,加之政府、政策等复杂原因(如A市高新区1宗闲置约9年的土地使用权因是台商取得,涉及国家对台的特殊政策),土地管理部门查处起来难度极大,企业闲置土地长期得不到处理。由于企业土地闲置违法成本低、收益大,又无占有土地的其他经济成本,企业资金不足或者市场萧条时就倾向于囤地或者延时开发,加大了企业闲置土地的可能性。同时,开发区囤地则基本上不受任何约束,开发区大量征地、收储土地甚至为地方政府所鼓励,这种毫无成本的土地闲置行为自然有其存在的土壤。

3开发区闲置土地治理的现实障碍

依法认定、有效查处、合理再利用是开发区闲置土地治理的三个关键环节。结合A市高新区的实践,发现当前开发区闲置土地治理面临法制、体制和机制等一系列现实障碍。

3.1闲置土地认定的法制障碍

根据表1和表2,A市高新区闲置土地绝大部分是征而未供、储备的土地,政府原因占主导地位。按照《土地管理法》,已经办理审批手续的非农业建设占用耕地如果不能按时建设,应分情况采取继续耕种,或者交纳闲置费,或者无偿收回等方式进行处置,A市高新区所征收的、未建设的农民耕地应依此规定处理。问题在于,《土地管理法》的这一规定并无具体可操作的执行细则。目前,闲置土地处置最具可操作性的依据是《闲置土地处置办法》,按照其规定,闲置土地是指未按期动工开发、或者已动工开发却未满足一定条件的国有建设用地,如此看来,开发区大量征而未供的土地连“闲置土地”都算不上。这就意味着,现行闲置土地处置的相关法律规定对于这些政府征收和储备的未供应的、事实上处于闲置荒芜状态的土地,缺乏有效的强制约束力,仅仅依靠清理闲置土地的行政命令作用有限。因此,对于开发区内大量征收、储备的尚未供应土地,是否应当认定为闲置土地,法律依据何在,是开发区闲置土地治理必须重视的法制问题。

3.2闲置土地查处的体制障碍

按照我国政府部门的行政体制,开发区管理部门多数是人民政府的派出机构,管理人员和行政职权上都实行高配。A市高新区既是A市所辖的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也是A市所辖的行政区,与A市国土资源局同行政级别,同时高新区又设置有国土资源分局。按照《闲置土地处置办法》,闲置土地的调查认定和处置工作的组织实施部门是市、县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并且闲置土地处置方案的实施应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由此可见,由A市高新区国土资源分局查处A市高新区闲置土地属于下级部门查处上级部门,纵使由A市国土资源局查处也是查处同级部门,何况最后还要由A市人民政府批准。因此,在我国现行行政体制下,这种下级监管上级或者同级监管的闲置土地治理方式实际上很难起到真正的效果。目前,我国大部分开发区都是人民政府极力扶持、大力发展的经济特区,在土地利用上享受巨大优惠政策,经营土地甚至是开发区的重要职责,这种超出常规的开发区地位和作用,为开发区闲置土地治理带来了极大阻碍。

3.3闲置土地再利用机制障碍

根据A市高新区调查,征收后未供或者已供但处于闲置荒芜状态的土地和企业闲置建设用地是可供再利用土地的两种主要类型。但实际上,征收而来的农地一般已被平整,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和土地耕作层部分被破坏,并且谁来种,收益归谁,土地投入在土地被用于建设时如何补偿等等问题,都增加了土地再利用的难度。开发区管理部门还担心,将这些已批准转用、征收的农地重新用于耕作,不但会激起原土地使用人的不满,引发土地利益纠纷,还会使上级部门认为其建设用地指标充足而削减其用地指标。与此同时,对于企业用地而言,转让或者出租是再利用的可行方式,但按照《闲置土地处置办法》的规定,认定为闲置土地的企业建设用地不可能符合土地转让应具备的条件。特别是我国土地一级市场一直由政府垄断,闲置土地只能由政府收回后重新出让,闲置用地企业无法直接转让土地,也就没有通过流转方式实现闲置土地再利用的积极性。由此可见,由于土地再利用机制的缺失,使得闲置土地二次开发利用面临重重困难。

4开发区闲置土地治理的具体路径

尽管我国开发区数量众多,但各类开发区建设具有明显同质性。本研究所考察的A市高新区闲置土地状况,也是全国开发区闲置土地的一个典型代表。针对开发闲置土地形成的原因及其治理面临的现实障碍,提出开发区闲置土地治理应遵循的具体路径。

4.1创新开发区供地和用地机制,减少闲置土地来源

控制开发区建设用地总量和建设速度,强化开发区入驻企业条件审核,消除闲置土地得以形成的空间载体基础和经济基础,是闲置土地治理的釜底抽薪之举。

(1)科学编制开发区发展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以开发区内涵发展为目标,科学核定开发区建设规模,编制开发区土地利用规划,并与城市规划充分衔接,将其作为开发区土地供应审批的依据,从根本上避免开发区面积过大、重复建设浪费土地资源的弊端。

(2)新增征收土地不纳入政府储备。开发区一般位于城郊结合部,开发建设用地主要来源于征收。今后,有必要缩小土地储备范围,将新征收而来的土地排除在政府土地储备范围之外,促使地方政府少征地、快供地且仅储备存量土地,减少储备土地的闲置现象。

(3)允许通过集体土地流转方式获得工业用地使用权。在符合规划的前提下,以集体土地出让、转让或者出租等方式供应工业用地,既是缩小土地征收范围的要求,也是对新增征地不纳入储备的有益补充。通过这一创新性的土地供应方式,将使真正有用地需求的企业获得土地使用权,也将大大降低地方政府长期储备土地等待企业入驻导致闲置的可能性。

(4)建立开发区用地企业综合审查机制。创新开发区土地出让方式,改革纯粹价高者得的土地供应机制,建立用地企业资金实力、产业技术含量和发展前景、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与土地价格相结合的综合审查机制,确保有经济和技术实力、诚信度高、能够按时开工建设并投产使用的企业获得土地使用权,最大限度地减少因企业资金不足、拖延开发等原因导致的闲置。

4.2完善闲置土地处置法制体制,严格查处闲置土地

对于已经处于闲置状态的开发区土地,则应严格依法认定和查处,增加闲置土地违法成本,形成执法威慑效应。

(1)修改闲置土地认定标准。应按照《土地管理法》第三十七条“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闲置、荒芜耕地”的要求,修改《闲置土地处置办法》关于闲置土地的认定标准,将“没有按期供应或者建设的已经办理审批手续的非农业建设占用耕地”也纳入闲置土地范围,使地方政府无法以储备增量土地的名义合法闲置土地,减少开发区圈占土地行为。

(2)建立多部门联合执法查处模式。围绕闲置土地处置各环节,建立国土、规划、建设、法院和开发区管理部门联合执法模式,明确各部门职责,有效采取缴纳闲置费、无偿收回土地使用权直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等措施,提高闲置土地处置的执行力,强化闲置土地监管。

(3)建立闲置土地查处的公众参与机制。开发区的地位和规模决定了不能单纯依靠行政部门查处闲置土地,有必要建立公众参与的闲置土地查处机制,快速发现和认定闲置土地,提高闲置土地处置效率。

4.3健全和创新闲置土地处置机制,加速闲置土地再利用

对于事实上闲置或者已经认定闲置的开发区土地,则应加速其二次开发利用,提高开发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程度。

(1)落实征而未供、供而未用的耕地恢复耕种的制度。落实《土地管理法》、《闲置土地处置办法》的规定,将依法收回的、耕作条件未被破坏且近期无法安排建设项目的开发区闲置土地,交由有关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单位或者个人组织恢复耕种,并由市、县国土资源主管部门与耕种者约定受益范围和事项,签订协议,避免日后土地纠纷。

(2)建立企业闲置建设用地的流转机制。对于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企业拥有合法土地使用权证书的闲置建设用地,应允许其通过土地二级市场转让或者出租土地使用权,而非一定要适用政府收回后纳入政府土地储备的方式,以鼓励开发区企业积极盘活闲置用地。

(3)建立闲置土地利益纠纷协调解决机制。对于已经认定的闲置土地上的抵押权或者其他担保物权和债权,应建立利益纠纷的第三方协调解决机制,确保土地抵押权人或者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得到有效保护,减少闲置土地处置纠纷。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周伟苠.开发区土地利用与管理问题初探[J].中国土地,2006,(2):11-13.[Zhou Weimin. Study on Problems of Land Use and Management in Development Zone[J]. China Land, 2006, (2):1-13.]

[2]王炳春.黑龙江省开发区土地利用管理研究[J].理论探讨,2008,(3):101-103.[Wang Bingchun. Research on Land Use and Management in Development Zone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J]. Theoretical Investigation, 2008, (3): 101-103.]

[3]王宏新,周拯.城市闲置土地的生成机理及治理[J].城市问题,2012,(9):78-82.[Wang Hongxin, Zhou Zheng. The Inner Mechanism of City Idle Land and its Governance[J]. Urban Problems, 2012, (9): 78-82.]

[4]孙英辉,邹谢华,于丽娜.从政策与政府因素看土地闲置[J].中国土地,2012,(1):31-32. [Sun Yinghui, Zou Xiehua, Yu Lina. Study on Idle Land from Policy and Government Factors[J]. China Land, 2012, (1): 31-32.]

[5]楼江,邓浩强.城市闲置土地市场化配置的博弈分析[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5(1):129-132.[Lou Jiang, Deng Haoqiang. Game Analysis on Marketing Allocation of Urban Undeveloped Land[J]. Journal of Tongji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 2007, 35(1): 129-132.]

[6]杨遴杰企业主动闲置土地的种种根源[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3-7-2(03)[Yang Linjie. Causes of Enterprises Active Leave Land Unused[J]. China Land and Resources News, 2013-7-2(03).]

[7]崔雪萍.谈谈农村“闲置土地”的成因及利用[J].中国土地,2013,(2):45-46[Cui Xueping. Discuss on Causes and Utilization of Rural Idle Land[J]. China Land, 2013,(2):45-46.]

[8]赵小风,黄贤金,马文君,张兴榆.闲置土地的认定思路及处置建议[J].中国土地科学,2011,25(9):3-7.[Zhao Xiaofeng, Huang Xianjin, Ma Wenjun, Zhang Xingyu. Identification Method and Treatment Suggestion for Idle Land[J]. China Land Science, 2011,25(9): 3-7.]

[9]袁健,李炯.土地抵押权保障与闲置土地监管的冲突与协调[J].中国土地科学,2012,26(12):12-15,21. [Yuan Jian, Li Jiong. Conflict and Treatment in Guaranteeing Land Mortgage Right and Supervising Idle Land Use[J]. China Land Science, 2012,26(12): 12-15,21.]

[10]龙开胜,刘澄宇,陈利根.农民接受闲置宅基地治理方式的意愿及影响因素[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22(9):83-89.[Long Kaisheng, Liu Chengyu,Chen Ligen.Analysis on Peasants’Willingness-to-accept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of Governance Patterns About Rural Idle Residential Land[J].China Population,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2012,22(9):83-89.]

[11]高道友.城郊闲置土地复耕后二次补偿纷争成因与规制:以芜湖市为例[J].城市问题,201l,(12):61-64.[Gao Daoyou.The Causes and Regulation of Disputes for the Second Compensation of Rehabilitation of Idle Land in Suburban Area:A Case of Wuhu City[J].Urban Problems,2011,(12):61-64.]

[12]何书金,苏光全.开发区闲置土地成因机制及类型划分[J].资源科学,2001,23(5):17-22.[He Shujin, Su Guangquan. Causal Mechanism and Classification of Idle Land in China’s Development Areas[J]. Resources Science, 2001,23(5): 17-22.]

[13]王兴平,崔功豪.中国城市开发区的空间规模与效益研究[J].城市规划,2003,27(9):6-12.[Wang Xingping, Cui Gonghao. The Study on the Space Scale and Economic Returns of the Chinese Urban Development Zone[J]. City Planning Review, 2003, 27(9): 6-12.]

篇4

关键词:昌吉州;土地执法监察;效果

中图分类号:F36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23-0194-02

一、昌吉州土地执法监察情况

2012年昌吉州未批先建面积2 388.44公顷,占用农用地1 280.83公顷,其中占用耕地229.72公顷,占用未利用地1 107.61公顷。

2012年以前,批文的未批先建用地共779.36公顷,占到未批先建总用地面积的32.63%,其中占用农用地327.13公顷,占用未利用地452.23公顷;没有批文的未批先建用地共1 609.08公顷,占到未批先建总用地面积的67.37%,其中占用农用地953.70公顷,占用耕地132.93公顷,占用未利用地655.38公顷。如表1和图1。

二、昌吉州土地执法监察成效

(一)违法案件数量逐年减少

近年来,昌吉州土地利用规模越来越大,违法案件也是时有发生。2010―2012年,昌吉州违法用地案件由193件下降到56件,年均减少46.13%(见图2)。

(二)违法用地规模不断缩小

2010―2012年,全州共下发疑似违法用地图斑由1 980个减少到337个,年均减少58.74%;疑似违法用地面积也由67 391亩缩小到13 938.00亩,年均减少54.52%(见图3)。这说明昌吉州用地缺乏合理解释的区域在不断减少,土地利用更加科学规范。

(三)违法用地整改效果明显

2010―2012年,全州违法占用耕地面积占新增建设用地占用耕地总面积的比例由整改前的58.70%下降到7.78%,年均下降63.59%;但整改后违法占用耕地面积占新增建设用地占用耕地总面积的比例却由0提高到1.56%(见图4)。

三、优化昌吉州土地执法监察效果

(一)强化人员配备,增强执法能力

昌吉州各个土地基层所虽然都新招入了一些大学生,但由于他们缺乏工作经验,再加上可能专业不对口,他们对当地现阶段基层土地管理情况的动态发展也不是很了解,因此,他们往往只能做一些室内的工作。今后要以帮扶、带学为主,将这部分有专业知识的人员与实地操作结合,发挥人才优势,增强执法能力,实现执法专业化、科学化。

(二)完善执法装备,实现快速反应执法

完善全州乡镇国土所土地执法专用车辆、数码照相机、摄像机等器材,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加装土地执法检测车,综合运用PDA、GPS定位系统等较先进的巡视工具,实现土地执法监察的高效化、精细化,提升执法速度和效率。

参考文献:

[1] 王吉拉.海南省实施土地违规违法问责提醒预警制度[J].国土资源通信,2008,(3):8-12.

[2] 胡敬远,王业成.国土资源执法监察环境剖析与建议[J].山东国土资源,2006,(5):11-14.

篇5

[关键词]俄罗斯 土地法典 民法典 流通法典

在俄罗斯现行法律体系中,对土地进行规范的法律法规主要有:联邦宪法,俄联邦国际协议,总统令、政府规范性文件、联邦政府执行机构规范性文件,联邦主体的法律、规范性文件、地方自治机构的规范性文件等。再加上民法典中针对土地的相关规定,作为土地法渊源的专门法律规范,调整自然资源保护和环境保护关系的法律规范以及其他法律规范等,共同构成了俄罗斯现行的土地法律调整机制。这些法律法规对转型时期土地的所有权、使用权、土地流通等重要事项进行了规范。1991年《俄罗斯联邦土地法典》

在前苏联时期,基于现实的需要,俄罗斯苏维埃在1991年4月25日颁布了《俄罗斯联邦土地法典》(以下简称土地法典)。该土地法典正式取消了单一的公有制,承认国家所有、私人所有、集体所有、集体股份所有等多种形式并存的土地所有制结构,使俄罗斯的土地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土地成为私人所有权的客体,所有权人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在不改变土地用途的前提下占有和使用土地。该法还确定了永久使用权和可继承的终身占有等其他土地权利,使俄罗斯私人土地权利体系基本成型。不过,土地法典没有赋予私人土地权利人以处分权。土地权利人不能买卖、赠与、调换土地。

1993年《俄罗斯联邦宪法》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联邦成为国际法意义上的苏联的继承国。1993年12月12日,《俄罗斯联邦宪法》(以下简称宪法)实施。该宪法第八条规定:“在俄罗斯,私人的、国家的、自治地方的和其他形式的所有权得到承认,并享受同等的保护。”私人所有权第一次被排在了国家所有权前面,改变了几十年来法律对私有制的敌对态度。宪法第九条第二款规定:“土地和其他自然资源可以以私人、国家、地方或其他所有制形式存在。”该条款突破了前苏联时期土地和其他自然资源只能属于国家所有的限制,改变了以往强调“社会主义公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原则,而代之以“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在保护私人土地所有权的同时,为了防止对权利的滥用,宪法第三十六条还规定:“如果不损害自然环境、不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公民及其联合组织有权拥有作为私有财产的土地,对土地的占有、使用和处分由其所有者自由实现。”1993年宪法的颁布,为私人土地权利提供了宪法依据,成为俄罗斯现行法律体系中对土地进行规范的最重要的法律。

1995年《俄罗斯联邦民法典》

在土地所有制从单一的公有转为包括土地私有在内的多种土地所有制并存的情况下,1995年1月1日生效的《俄罗斯联邦民法典》(以下简称民法典)在第十七章“土地所有权和他物权”中对多种所有制并存的状况进行了确认。

首先,对土地所有权的主体进行了规定。依据民法典对财产所有权主体的一般规定,土地所有权的主体可以为国家、公民、法人、自治地方、各联邦主体。其次,明确了土地成为所有权的客体。如果法律未有不同的规定,土地所有权亦及于该地界内的土地表层(土壤层)和地界内水体、土地上的森林和植物。土地所有人有权按照自己的意志使用该土地地表上方和地表下面的一切物,但矿产法、大气空间利用法、其他法律文件有不同规定的除外,并且以不侵犯他人的权利为限。第三,明确了土地所有权的内容。土地和其他自然资源的占有、使用和处分在法律允许流通的限度内由其所有人自由行使,但不得对环境造成损害,也不得侵犯他人的权利和利益。对土地享有所有权的人,有权出售、赠予、抵押或出租土地,或者以其他方式对土地进行处分,但有关土地依法被禁止流通或者限制流通的情形除外。第四,对土地他物权予以确立。除了土地所有权外,在土地上还存在土地永久(无期限)使用权、终身继承占有权、地役权等他物权。

2001年《俄罗斯联邦土地法典》

1995年的民法典虽然明确规定了土地所有权和他物权,但是根据总统令,民法典第十七章关于土地所有权和他物权的规定只有在国家杜马通过的新《俄罗斯联邦土地法典》(以下简称土地法典)施行之日起施行。由于在农用土地能否买卖、外国人能否购买俄国土地的问题上,始终存在一些长期争论不决的问题,一直到2001年10月,新的土地法典终于在拖延了7年之后颁布实施。

土地法典的颁布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它使土地私有化的结果得到承认和维护,使土地走向市场进入流转有法可依。其次,土地法典表明了国家对土地进行监控、管理土地开发建设的立场。第三,土地法典对土地划出了严格的边界,并明确了使用要求。第四,土地法典还就保护土地和生态环境,因国家、地方政府的建设需要而终止土地权利等问题分别做了相应的规定。

2003年《农用土地流通法》

2003年1月27日正式生效的《农用土地流通法》,为农用土地的自由流通奠定了法律基础,从而使俄罗斯以土地私有化为中心内容的不可逆转。《农用土地流通法》(以下简称流通法)共4章20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确定了农用土地流通法的调整对象和农地流通的原则。流通法是调节农用土地占有、使用和支配法律关系的规范,它确定了农用土地及共有农用土地中的份地的流通和交易规则及其限制,确定国有或市有农用土地的提供条件以及将其收归国有或市有的各种条件。流通法规定了农地流通时应该遵循以下原则:保持土地的专门用途,俄联邦主体或地方自治机关在符合法律规定情况下享有优先购买权,向外国人提供农用土地应遵循流通法的特殊规定,在合法情况下,可将国有或市有农用土地有偿或无偿提供给公民和法人原则等等。

第二,确定了农用土地买卖的主体和客体。农地买卖的主体是公民、法人、俄罗斯联邦、俄罗斯联邦主体、市级地区。外国公民、外国法人、无国籍人士以及外国公民、外国法人、无国籍人士有50%以上参股份额的法人,只能以租赁权拥有农用土地。并且,无论他们是在流通法生效前还是生效后购得该农用土地或土地份额,都应在一年之内出让,否则负责对不动产产权及其交易进行国家登记的司法机关应当将此情况书面通知俄联邦主体国家权力机关。

作为农地买卖的客体,流通法对农用土地地块的极限面积及位置都做了明确的要求。例如,农用土地地块的最小面积可由俄联邦主体依据俄联邦土地规划法的要求立法确定。如果农用土地地块的交易结果会出现面积和位置均不符合要求的新地块,则上述交易不允许进行。如果从人工灌溉的农用土地中分出的共有份地地块小于俄联邦主体依据俄联邦土地规划法而规定的改良土地所需

地块的最小面积,则上述分地不允许进行。

第三,除了买卖方式外,对于农地的租赁和继承也进行了规定。凡经国家登记的农用土地地块,包括有份额所有权的地块,均可交付租赁。一个承租人同时租赁的农用土地地块面积不受限制。农用土地地块租赁合同中可以约定,租赁的地块在租赁期满后,或者在租赁期满之前交给承租人所有,其条件是承租人支付合同中规定的全部赎金并符合流通法的特殊规定。如法律或租赁合同未作其他规定,认真履行自己义务的承租人在租赁合同期满后,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有续签新的租赁合同的优先权。

农用土地地块租赁合同的有效期不得超过49年。凡有效期超过流通法规定的最大期限的租赁合同,均应被视为与该最大期限等同的合同。出租给公民或法人的地块,如自租赁合同签订之日起已满三年,且上述土地使用情况良好,可由承租人按地块市场价格予以购买并为其所有。

第四,对于法律的适用进行了规定。由于流通法是2003年生效实施的,必然存在对其他法律如何选择适用的问题。对此,流通法规定,对于农用土地及共有农用土地中的份地的流通关系,由俄罗斯联邦宪法、土地法典、民法典、流通法、其他联邦法以及依据上述法律所通过的其他俄联邦和联邦主体法律来进行调节。俄联邦主体不得通过对农用土地流通含有补充规则和限制的法律法规。在按照专门用途和土地保护要求使用农用土地时,如发生流通法调节范围之外的关系,则适用其他联邦法律规定的标准。

从农用土地中提供给公民建造个人住房、车库,进行个人副业和乡间别墅、畜牧、果菜园等作业的土地,以及建筑物所占土地的流通由《俄罗斯联邦土地法典》加以调节,不受流通法的调节。对于在流通法生效前签订的份地租赁合同,应在流通法生效之日起两年内与俄联邦民法典、流通法的相关规则取得一致。否则上述租赁合同应适用财产委托管理合同的规则。

土地流通法的颁布结束了俄罗斯社会十余年来关于农用土地自由流通方面的激烈争吵,也为俄罗斯建立一个健康、有效的土地流通市场,实现俄罗斯和社会转型的既定目标提供了法律基础,并使俄罗斯农业实现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根本改变长期落后的局面成为可能。(作者单位:贵阳学院法律系)

注释

①②黄道秀,李永军,鄢一美:《俄罗斯联邦民法典》,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年,第二百六十一条、第二百零九条、第二百六十条。

篇6

广州市人民政府令第5号

《广州市闲置土地处理办法》已经2003年2月19日市政府第11届115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予,自2003年6月1日起施行。

市长张广宁

二00三年5月7日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本市土地管理,依法处理和充分利用闲置土地,切实保护耕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市行政区域内闲置土地的处理,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市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市闲置土地的处理工作,组织实施本办法。县级市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辖区内闲置土地的处理工作。

计划、规划、建设、农业等行政管理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协助本办法的实施。

闲置土地所在地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协助土地、农业行政管理部门做好闲置土地的调查处理工作,并对复耕的闲置土地及复耕状况进行检查监督。

第四条、市、县级市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建立闲置土地检查制度,组织农业、建设、规划等部门对土地利用状况进行定期检查。

单位和个人可以对闲置的土地进行举报或反映情况。

第五条、本办法所称闲置土地是指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土地:

(一)、超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约定或《建设用地批准书》规定的动工开发期限未动工开发建设的;

(二)、《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未约定或者《建设用地批准书》未规定动工开发建设日期,自《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生效或者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建设用地批准书》颁发之日起满一年未动工开发建设的;

(三)、已动工开发建设但开发建设的面积占应当动工开发建设总面积不足三分之一,或者已投资额占总投资额不足百分之二十五且未经批准中止开发建设连续满一年的;

(四)、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超过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核发的通知用地单位办理建设用地手续各类文件的有效期或规定期限,用地单位未取得《建设用地批准书》的,视为闲置土地。

闲置土地分为国有闲置土地和经批准征用的农民集体所有的闲置土地。

第六条、本办法所称动工开发是指房屋建设项目已实施基础施工,其他建设项目已实施通水、通电、通道路和场地平整工程。

前款所称实施基础施工是指经依法批准,实施建筑物向地基传递荷载的下部结构的施工。

第二章、闲置土地的认定和处置

第七条、闲置土地由市、县级市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认定。

市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可以将市辖区内闲置土地认定的调查工作,委托区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进行。

认定和处理闲置土地以宗地为单位。

第八条、市、县级市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开展闲置土地调查工作,可以采取下列措施:

(一)、询问当事人及其他证人;

(二)、现场勘测、拍照、摄像;

(三)、查阅、复制被调查单位或者个人的有关用地审批文件、土地权利文件和资料;

(四)、要求被调查单位或者个人就有关土地权利的问题作出说明。

第九条、市、县级市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开展闲置土地调查过程中,应当向用地单位发出闲置土地调查通知书。

用地单位应当自闲置土地调查通知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将土地开发利用情况及其相关证据,书面报送调查部门。

第十条、市、县级市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对经调查认定的闲置土地,向用地单位送达闲置土地认定通知书。

用地单位自闲置土地认定通知书送达之日起三十日内,可以按照本办法第十一条规定的方式向闲置土地认定机关提出闲置土地处置方式申请。

除本办法第十四条规定情形外,市、县级市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可以根据闲置土地的具体情况,拟订闲置土地处置方案。处置方案经原批准用地的人民政府批准后,由市、县级市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实施并向用地单位送达闲置土地处置决定书。

闲置土地上依法设立抵押权的,市、县级市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拟订闲置土地处置方案时,应当通知抵押权人参与处置方案的拟订工作。

用地单位在闲置土地处置方案拟订前,已依法办理闲置土地转让手续的,应当告知市、县级市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

第十一条、处置闲置土地包括下列方式:

(一)、补充办理建设用地手续,领取《建设用地批准书》继续开发建设;

(二)、延长开发建设时间,但最长不得超过一年;

(三)、改变土地用途,办理有关手续后继续开发建设;

(四)、安排临时使用,待原项目开发建设条件具备后批准开发;土地增值的,由政府收取增值收益;

(五)、收回闲置土地,注销建设用地批准文件及土地使用权证。

第十二条、本办法第五条(一)、、(二)、、(三)、项规定情形的闲置土地,用地单位申请延长开发建设时间的,按照以下程序办理:

(一)、用地单位应当自闲置土地认定书送达之日起三十日,向闲置土地认定机关提出延期申请,并提交开发建设计划、资金实力证明等相关资料。

(二)、市、县级市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受理延期申请后,对继续开发建设的计划、继续开发建设的资金实力证明等资料进行审查,并在三十日内提出审查意见,拟订闲置土地处置方案,报原批准用地的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第十三条、本办法第五条第(一)、、(二)、、(三)、项规定情形的目有闲置土地,用地单位申请安排,临时使用的,经原批准用地的人民政府批准后,用地单位应当与市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签订临时用地合同,领取临时《建设用地批准书》。

国有闲置土地临时使用期限最长不得超过两年。

临时使用期限届满,用地单位应当在十日内自行拆除临时建筑并动工开发建设。

第十四条、本办法第五条第二款规定情形的闲置土地,市、县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按照本办法第十一条第(一)、项规定的方式拟订闲置土地处置方案。

用地单位应当自闲置土地处置决定书送达之日起六个月内,与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签订国有土地有偿使用合同,缴纳相关税费并按照合同约定支付土地使用权出让金等有偿使用费,领取《建设用地批准书》。

征用农民集体土地闲置的,用地单位在与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签订国有土地有偿使用合同之前,应当办结征地补偿安置手续。

用地单位未办理上述手续的,应当按照本办法第十六条第一款第二项的规定处理。

第十五条、闲置土地自闲置土地认定书认定闲置之日起满一年的,由市、县级市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按照本市土地闲置费征收标准向用地单位下发缴纳土地闲置费通知书。

土地闲置费按月计征,闲置期间不足一个月的,按一个月计算。

用地单位以出让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的,对其闲置土地闲置费的征收总额累计不得超过该宗土地使用权出让金的百分之二十。

用地单位应当在缴纳土地闲置费通知书规定的期限内缴纳土地闲置费。

第十六条、闲置土地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政府可以无偿收回,并同时注销用地规划许可文件、建设用地批准文件及土地使用权证:

(一)、本办法第五条第一款第(一)、、(二)、、(三)、项规定情形的闲置土地,闲置期间累计满两年的;

(二)、本办法第五条第二款规定情形的闲置土地,用地单位未按照本办法第十四条规定补充办理建设用地手续,且闲置期间累计两年的。

土地闲置是因政府或者政府有关部门的行政行为造成的,政府收回闲置土地后,应当给予用地单位适当补偿。

闲置土地被收回后,原用地单位仍然应当承担其原有的经济责任。

第十七条、市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按照下列程序收回闲置土地:

(一)、调查取证,认定事实;

(二)、拟订闲置土地处置方案;

(三)、公告经原批准用地的人民政府批准的闲置土地处置方案;

(四)、注销建设用地批准文件及土地使用权证。

在闲置土地处置方案拟订前,应当告知当事人有要求听证的权利,当事人要求听证的,应当举行听证会。

第十八条、收回经批准征用的农民集体所有的闲置土地,按下列方式处置:

(一)、未进行征地补偿的,土地归原农民集体土地所有者;

(二)、未全额支付征地补偿安置费用的,由政府征地机构对被征地单位进行补偿安置后,政府重新安排使用;

(三)、已全额支付征地补偿安置费用的,由政府重新安排使用。

第十九条、按照本办法第十八条第(二)、项规定,由政府征地机构实施征地补偿安置的,政府征地机构与被征地单位重新签订补偿安置协议,征用土地应补偿总额小于用地单位实际已支付补偿费用的,政府征地机构不再向被征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支付征地补偿安置费用。征用土地应补偿总额大于实际已支付补偿费用的,政府征地机构按征用土地应补偿总额与实际已支付补偿费用的差额,向被征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支付征地补偿安置费用。

征用土地应补偿总额按照批准征用土地时的补偿标准和征用土地面积计算。

第二十条、收回的国有闲置土地按下列方式处置:

(一)、未实施房屋拆迁补偿安置的,土地由原土地使用权人使用;

(二)、已实施房屋拆迁补偿安置的,由政府重新安排使用。

第二十一条、已实施房屋拆迁,尚未完成补偿安置的,由市房屋拆迁主管部门责令原拆迁人在限期内偿付临迁费并补偿安置被拆迁人。原拆迁人在限期内仍未偿付临迁费并补偿安置被拆迁人的,政府可以指定拆迁机构对被拆迁人进行安置,并向原拆迁人追偿。

第二十二条、依照本办法第十六条第二款规定收回闲置土地应当给予用地单位适当补偿的,可以采取以下补偿方式:

(一)、政府收回经批准征用的农民集体所有的闲置土地,应补偿总额大于用地单位已支付的征用土地补偿费用的,按照最高不超过实际已支付补偿费用的百分之七十补偿给用地单位;征用土地应补偿总额小于用地单位已支付补偿费用的,按不超过征用土地应补偿总额的百分之七十补偿给用地单位。

收回国有闲置土地,按照不超过用地单位支付的建筑物、构筑物和地上附着物补偿投入总额的百分之七十予以补偿。

(二)、置换其他等价闲置土地或者现有建设用地进行开发建设。

(三)、用地单位与政府签订土地使用权交还协议等文书,将土地使用权交还给政府。原用地单位需要使用土地时,政府依照土地使用权交还协议等文书的约定供应土地。

(四)、用地单位已支付部分土地有偿使用费或者征地拆迁费的,按照规划要求和实际支付额占应支付总额的比例折算,确定相应土地给用地单位使用,其余部分由政府收回。

按照前款第一项进行补偿的,政府征地机构和政府指定的拆迁机构可以委托审计机构审计确认用地单位实际已支付的征地补偿费用和建筑物、构筑物、地上附着物补偿投入总额。所需审计费用从应当支付给用地单位的补偿费用中扣除。

第三章、罚则

第二十三条、闲置土地能够复耕,用地单位不履行复耕义务的,由市、县级市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仍不改正的,可以处以每平方米十元以上土地复垦费二倍以下的罚款。

第二十四条、用地单位拒不交出被决定收回的闲置土地或者临时使用土地期满拒不归还的,或者不按照批准的用途使用国有土地的,由市、县级市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责令用地单位在十日内交还土地,处以所占土地每平方米十元以上三十元以下的罚款。

第二十五条、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工作人员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四章、附则

篇7

一、清理范围及重点

本次清理的范围是年月日至年月日全县具体供地项目。重点是县城、新城区、工业园区和三个工业功能区内的供地项目。

二、认定标准

(一)闲置土地:根据国土资源部《闲置土地处置办法》(国土资源部第5号令)规定,闲置土地是指土地使用者依法取得土地使用权后,未经原批准用地的人民政府同意,超过规定的期限未动工开发建设(进场施工)的建设用地。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认定为闲置土地:

1、国有土地有偿使用合同或者建设用地批准书未规定动工开发日期,自国有土地有偿使用合同生效或者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建设用地批准书颁发之日起满1年未动工开发建设的;

2、已动工开发建设但开发建设的面积占应动工开发建设总面积不足三分之一或者已投资(不包括土地受让金额)占总投资不足25%,且未经批准中止开发建设连续满1年的;

3、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国有土地有偿使用合同约定分期开发的,按分期开发范围核定闲置土地面积。

因不可抗力或者新城区、工业园区、乡(镇)政府、有关部门的行为或因动工开发必需的前期工作造成动工开发建设迟延而闲置土地的,顺延计算动工开发建设日期。

(二)低效用地:指土地利用效率较低的建设用地。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认定为低效用地:

1、已动工开发建设的面积虽然已超过占应动工开发建设总面积三分之一以上,但是仍有5亩以上面积空闲的土地;

2、企业实际投资占总投资(不包括土地受让金额)超过25%以上,但未达到总投资75%的土地;

3、前三年年上缴税收少于《关于切实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意见》(政〔2005〕49号)规定的亩均税收标准的企业用地;

4、未达到《土地出让合同》、《补充协议》及招商引资入园时约定的《投资协议书》标准的企业用地;

5、其他建而不产等项目用地。

三、工作步骤

本次闲置土地和低效用地清理工作分三个阶段进行:

(一)自查阶段(月-月)。各乡镇、园区、部门组织人员对有闲置土地和低效用地项目进行自查。主要内容有:项目供地基本情况、土地利用合同约定情况、土地利用合同履约和实际执行情况、建设进展情况、有无土地闲置和低效用地情况等,提出初步处置意见并征求企业意见。

(二)核查阶段(月-月)。县闲置土地和低效用地清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人员进行核查,对调查出来的闲置土地和低效用地进行分类、提出处置方案。

(三)处理阶段(月-月)。根据企业用地的具体情况,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逐宗确定处置方案;各乡镇、园区、部门根据确定的处置方案进行处置工作,并将清理情况、有关数据汇总上报县闲置土地和低效用地清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四、工作要求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全面开展闲置土地和低效用地清理工作,是实施"腾笼换鸟",促进全县工业用地重整,有效缓解土地后备资源不足状况,保障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和重要举措。各乡镇、园区、部门要统一思想,充分认识清理工作的重要意义,坚持"依法依规、分类处置、以用为先"的原则,积极开展闲置土地和低效用地清理工作。

篇8

《IT时代周刊》对话IBM软件集团大中华区市场总监刘秋美

一场争夺中国SOA(Service-Oriented Architecture,面向服务的架构)市场的战争,已然拉开序幕!

2007年11月15日,金碧辉煌的上海希尔顿酒店2楼大厅,IBM召开了“IBM 2007 SOA创新高峰论坛”。IBM大中华区副总裁及软件集团大中华区总经理Bete F.Demeke、软件集团大中华区市场总监刘秋美等公司高层悉数到场,隆重了一套指导客户实施的“智能SOA”方法,并同时高调宣布了与中国国内软件厂商合作的“SOA合作伙伴联盟”计划。这一切都昭示着,IBM在该领域的解决方案已经在中国正式落地,并率先发起了以大规模推广和实施SOA为目的的市场争夺战。

SOA概念从2005年下半年开始受到跨国IT厂商们的热捧,但国内客户企业的冷漠相对一直让它留存纸上。基于此,IBM为什么在此时将SOA落地,是时机成熟还是为了先发制人?针对中国市场的特殊性,他们将采取哪些措施以保障“智能SOA”的顺利推广?这些举动将对中国企业的信息化进程产生怎样的影响?带着这些疑问,《IT时代周刊》独家与刘秋美展开了深入对话。

这位做过程序员的女性市场总监,身材纤弱,性格上却富于干练和直爽,她开门见山地说:“未来,所有企业都会把它的业务和流程放在SOA架构下。而IBM必将在其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刘秋美自信的语气让人不禁联想起,这位看似柔弱的女子,创下了大多数强壮男人难以企及的业绩――在她的带领下,IBM大中华区门户软件收入年增长率达到惊人的89%。

IBM SOA率先落地

《IT时代周刊》:这次论坛的目的是“智能SOA”,以及公布“SOA合作伙伴联盟”计划;但多位IBM高管都在自己的讲话中,称之为“IBM SOA落地”。“智能SOA”和“SOA合作伙伴联盟”,与SOA落地是什么关系?

刘秋美:“智能SOA”是IBM在全球5700家SOA客户的实施经验中总结出来的一种实用方法,能有效指导客户实施和扩展SOA。“SOA合作伙伴联盟”计划则是IBM与国内ISV(独立软件开发商)和SI(系统集成商)在该领域合作的一个重要支持计划。我们将与多家中国国内软件厂商合作。

好的实施方法、优秀的合作伙伴,再加上IBM领先的SOA产品、工具和服务,就可以为企业实施SOA造就完整的生态系统,这表明我们的方案进入产品化和大规模实施阶段。因此称之为“落地”。

《IT时代周刊》:有方法、合作伙伴以及产品,但如果没有市场需求,SOA仍将无法落地。目前中国企业在这方面需求如何?

刘秋美:当前,SOA正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企业商业模式与应用开发的变革潮流,中国也在这一潮流之中。

自从11年前SOA概念提出以来,中国企业界就一直对此保持着关注。特别是最近2年,随着媒体宣传的深入,越来越多企业认识到SOA的优势,并开始了尝试。

中远集装箱运输有限公司(下称“中远”)是个典型的例子。其EDI(电子数据交换)系统连接着全球41个国家和114个口岸,承载着中远集运的核心业务,是维系企业贸易活动的命脉。与此同时,它也是最容易被业务变化所牵制的部分。因为涉及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不同地区的海关流程各有不同,在原有固化的系统中,只要某个国家的海关提出特殊需求,中远往往要另起炉灶,专门进行定制开发,费时费力,反应缓慢。例如,“9・11”事件后,美国出台了“提前24小时报关”的新规定,就使该公司的原有业务流程受到重大影响。直到2004年,中远与IBM合作实施了基于SOA的新EDI平台,才有效解决了这些问题。

随着中国企业的发展,业务变更频繁,许多企业都面临中远类似的问题,迫切希望能利用SOA来解决。2006年底,埃森哲咨询公司联合其他机构进行了“中国SOA应用调查”,发现1/4的企业已经针对SOA采取了行动,包括进行内部SOA相关培训、规划SOA系统架构蓝图、测试SOA应用,以及把SOA作为主要流程架构在企业内部署等。而尚未采取行动的企业中,有80.9%的公司表示将采取积极态度部署SOA,73.7%的公司表示在未来2年内有SOA项目的部署计划。这都说明中国市场有很大的SOA需求。

《IT时代周刊》:SOA被认为是未来的趋势,被众多软件厂商看好。目前,微软、SAP、BEA、甲骨文、惠普等多家IT巨头也在这一领域投入重注。与IBM相比,它们投入的资金不菲、技术基础也雄厚,为什么IBM SOA能率先落地?

刘秋美:美国企业管理学会曾经指出,大多数软件厂商只能跟随潮流,只有少数公司能真正引导潮流,而IBM就是这少数引导潮流的公司之一。IBM把它的顾问、服务和科技、产品紧密结合,能够准确把握每一个不同行业的脉动,把竞争对手抛在背后。在SOA领域,IBM每年投资超过10亿美元,2005年至今,完成5次相关收购,拥有相关专利300余项。此外,我们在全球建立了多个SOA中心,拥有4200多家合作伙伴和5700多个客户。这些使IBM SOA更成熟完善、实施经验更丰富,是其他厂商无法企及的。

在中国,IBM是最早成立研究中心的跨国企业之一,并在早期就成立了SOA设计中心和方案中心。2006年11月,IBM全球首家SOA方案中心在北京成立。针对国内SOA人才不足,IBM还启动了“百千万计划”和高校SOA创新大赛。在资源和力度上,我们都走在了国内最前端,领先落地在情理之中。

SOA本土化实施无瓶颈但有优势

《IT时代周刊》:众多国外软件厂商登陆中国都曾遭遇本土化难题。虽然IBM SOA在全球积累了5700家客户的实施经验,但在中国只有百来家客户。“智能SOA”会不会遇到本土化的问题?

刘秋美:首先解释一下,SOA是一种软件系统架构,而不是具体的应用软件。管理财务的财务软件、管理人力资源的人力资源软件、管理仓库的进销存软件等,都是具体的应用软件,解决企业中某个方面的具体问题。而SOA是提供一种架构,将这些软件集成在一起,使之交互和协同,并不涉及具体的业务。

这就如同城市与高速公路之间的关系。应用软件是城市,没有SOA之前,它们各司其职,但不便于相互联系。就好比城市之间只能建立一对一的联系,如果南京和杭州需要联系,就修一条直通公路;南京和上海需要联系,就修一条沪宁公路;杭州和上海需要联系,就修一条沪杭公路,三地间保持互通,须修建3条公路,十分烦琐。企业的应用软件越多,那么需要建立的胡同线路就越多,IT就越复杂。而SOA就是高速公路,修一条高速公路,然后通过各个出口连接各个城市,南京、杭州、上海3地就只需要一条路;并且有了高速公路,各城市之间联系紧密,许多资源可以共享。

当然,现实中这条高速公路随着城市的增多需要不断地延长,虚拟世界则简单得多,各应用软件直接接入SOA就行了。南京、上海具有中国特色,但是南京与上海之间的高速公路,和洛杉矶到纽约的高速公路区别并不大。同样,应用软件需要注意本土化问题,但SOA不用顾忌太多。

《IT时代周刊》:在此前的“IBM 2007 SOA与企业成长高峰论坛”中,IBM了电信、保险、银行、零售、医疗保健和制造业6大行业的SOA路线图。这都是些IT建设比较成熟的行业,是不是意味着“智能SOA”的应用只针对IT建设基础较好的企业?

刘秋美:不是这样的,“智能SOA”不仅适合IT基础较好的企业,也适合IT建设刚起步的企业。因为它是基于企业业务需求,而非企业IT基础的。只要企业有需求,无论IT基础好不好,都可以实施。

IBM将企业实施SOA的阶段总结为“SOA演进图谱”,即基础整合、跨部门扩展、企业转型、随需而动4个阶段,针对每个阶段的客户,我们都给出了具体的指导原则,并了相关产品。基础整合是指企业在特定部门或单一业务流程进行整合,是企业实施SOA的起步阶段。对这一阶段的企业,IBM提供了实现SOA落地的5个切入点的产品组合,即人员、流程、信息、复用以及连通性。根据企业的业务需求,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让企业快速体验SOA的回报。这不仅适合有IT基础但刚开始构建SOA的企业,也适合在IT起步阶段布置SOA架构的企业。

与发达国家相比,国内企业的IT建设还比较落后,这反倒在SOA建设中是一个优势。基础好则负担重,在SOA实施中要兼顾原有的IT系统,花费的成本和代价巨大;而基础差没有那么多负担,可以循序渐进,打造相对完美的SOA。

率先育人方能先发制人

《IT时代周刊》:虽然SOA概念在中国流行了多年,许多企业也表达了这方面的期望,但是真正有所行动的企业寥寥。您认为是什么制约了中国企业SOA的发展?IBM将如何应对?

刘秋美:最主要是人才问题。IBM最近做了一个调查,56%的企业表示,缺乏相关技能是它们实施SOA的最大阻力,特别是奇缺那些兼备IT技术和业务流程知识的人才。2004年,IBM与中远合作采用SOA搭建了新的EDI平台。现在,中远内部每个IT人员几乎都被业内当作专家,他们已经开始向其他企业提供相关的咨询服务。只有企业具备了足够的IT能力,才能带来SOA真正的发展。

IBM很早就开始有意识地去解决SOA人才问题。2006年,我们发起的“IBM杯中国高校SOA应用大赛”吸引了全国61所高校241支团队,为培养SOA后备人才打下了很好的基础。2007年6月,IBM推出“创新8”的3D BPM模拟游戏,借助游戏的轻松风格和身临其境的体验,帮助使用者了解业务运营和流程,培训或开发新技能。此外,IBM也在积极与政府教育部门合作,联合设计SOA课件,推行SOA认证等。在未来3年,我们希望通过这些合作,帮助其他企业培养100个高级架构师,1000个设计师,10000个开发者。这些都是竞争对手目前没有做的,也可以说是IBM先发制“人”了。

作为行业的领先者,IBM首先注重的是市场需求。因为市场需求和技术都成熟了,所以IBM SOA落地了。

篇9

基于LrGIS平台,在底图上,鼠标点击位置或在开发的涌水量菜单中输入点坐标,即可计算出并显示该处的钻孔出水量,并可显示相关的其他水文地质信息,实现了LrGIS水文地质计算模块的开发,使矿山非专业人员也能很便捷的了解或使用这些水文地质信息。

关键词:

LrGS;水文地质计算模块;水文地质信息显示I

一、前言

目前水文地质图如等水位线图、富水性分区图(等值线图)等都是将已知数据列表,人工成图或是应用gis、surffer等软件导入数据成图再人工分析,图形是静态的,不能随机点击或输入坐标即计算和显示各项水文地质参数及成图,需水文地质专业人员人工分析、叠加、或借助计算器、电脑进一步计算,对于矿山非专业人员不能很便捷的了解或使用。本次基于LrGIS平台,以钻孔出水量为实例,进行LrGIS水文地质计算模块开发。以钻孔出水量为目标,在底图上,鼠标点击位置或在开发的涌水量菜单中输入坐标,即可计算出并显示在该位置上钻孔出水量,并可显示相关的其他水文地质信息。实现了矿山非专业人员也能很便捷的了解或使用这些水文地质信息[1]。

二、开发环境

LrGIS是北京龙软公司开发的是针对煤矿地测、生产、安全等工作的专业地理信息系统,其实现了地质、测量、采矿、通风、设计、供电、安全等专业功能的组件化[2],但是没有水文地质计算专业组件,本次水文地质计算模块的开发,为LrGIS水文地质计算模块开发引导了方向。

三、开发过程

先建立一个出水量计算菜单,在此菜单中,输入一些计算相关参数(如钻孔半径等),再调取自动水位监测的水位资料,再应用水文地质公式计算钻孔出水量,最后在点击位置显示出包括钻孔出水量在内的相关的水文地质信息。实现方法:(1)建立sql数据库,管理水位监测数据,或直接读取水位监测数据。①通过接口程序直接导入数据②用户统计录入数据库中(2)在地测平台下开发水文数据库配置菜单。(3)根据水位监测数据生成任意日期的水位标高等值线。(4)矿区的原始水位等值线图。(5)目的含水层底板等高线图。(6)出水量Q的计算菜单。①设置原始水位等值线图层、当前水位等值线图层。②在当前图形中任意选点,自动获取两曲面的高程值H、h,自动计算显示h值,数值可调整、互算。③输入渗透系数(这个参数也可由抽水试验数据计算出来,差值分布到全区,后面计算时系统自动调取)、钻孔半径。④设置计算按钮,点击自动计算水量Q及影响半径R,见公式1-1,并在对话窗口显示Q、R值[3]。⑤在图形中生成各参数列表,提供复选框,选择各参数是否生成⑥设置确定、取消按钮。确定后根据点生成参数及数值列表。Q—出水量,m3/d;k—渗透系数(本次手工输入),m/d;r—钻孔半径(手工输入),m;H—原始水位标高(数据库调取),m;h—自动监测水位值(本次通过接口程序导入自动监测仪器的数据),m;bh—含水层底板标高,m;可手工输入,也可数据库调取,本次数据库调取;s—水位变化量,m;H、h、s三者知两者可求第三者;R—影响半径,m。

四、结论

通过LrGIS二次开发,实现在底图上,鼠标点击或输入点坐标,即可计算并显示该处的钻孔出水量,并可显示相关的其他水文地质信息。清晰明了。在LrGIS中实现了矿山水文地质计算模块开发,为水文地质计算模块开发引导了一个方向,其他研究者可开发研究更多、更复杂的水文地质模块。另本文特别感谢伊敏露天矿李希耀高工,龙软哈尔滨分公司辛永刚经理及相关人员的指导与支持。

参考文献:

[1]张宁,马中升等.伊敏露天矿2015年地下水动态趋势研究.2015年

[2]张大顺,郑世书,孙亚军等.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及其在煤矿水害预测中的应用[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4年

篇10

关键词 温室气体排放清单;低碳发展路线图;低碳技术需求评估;城市

中图分类号 X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16)01-0016-07 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601003

城市是应对气候变化、发展低碳经济的主要载体。许多城市都是通过制定城市低碳发展路线图(或规划和实施方案)引领本地区低碳发展和应对气候变化工作[1-4]。然而,从低碳城市建设实践看,虽然温室气体排放清单在国内城市低碳发展路线图编制中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普遍缺乏建设项目与工程减排潜力评估和技术需求评估的内容。即便路线图的编制利用了清单编制的结果,很多清单报告的结果对于部门(行业)目标的确定不能给予科学支撑,从而,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低碳发展路线图实施效果。因此,为了促进低碳发展路线图的科学编制和有效实施,需要把温室气体排放清单、低碳技术需求评估的方法与低碳发展路线图的编制内容和要求协同统一,即改进温室气体排放清单分析方法,把低碳适用技术评估纳入城市低碳发展路线图的情景分析和低碳发展潜力评估环节,以提高城市低碳发展路线图指导效能,服务于城市低碳发展目标的实现。

1 城市低碳发展路线图编制的技术要素

城市低碳发展路线图是根据城市市情,结合国家和地区发展战略,对城市发展转型所制定的低碳战略目标、发展规划、重点领域(部门)行动方案的全景式描述[1-2]。如何建立碳排放核算框架、设定一定时期内温室气体减控目标、制定本地区行动方案,以及对减排方案的实施效果进行监测评估是国内外研究的主要关注点[1-5],然而对于如何促进城市低碳发展路线图“落地”缺乏有效的解决办法。尤其是对排放清单和低碳发展部门职能不尽对接、“技术/项目减排潜力评估缺失”等问题在低碳发展路线图的编制技术上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总体来看,城市低碳发展路线图的编制与实施一般需要从了解城市当前碳排放现状开始,通过研究城市未来中长期的碳排放情景设定减碳目标,进而编制重点领域行动方案,评估技术/项目减排潜力,提出政策建议和保障措施。

1.1 城市温室气体排放核算

对城市温室气体排放进行核算和编制温室气体排放清单,一是为了清晰了解本地区温室气体排放部门(行业)状况,为应对气候行动提供基本定量数据支撑,二是有助于监测评估低碳城市建设进展。从国家层面到省级层面和城市层面,进行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主要参考的方法学中,IPCC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指南推荐的参考方法和部门方法在不同方法学研究中均有所包含[6],《省级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指南》方法学[7](以下简称《省级清单》)和《ICLEI指南》方法学[5,8] 是中国城市温室气体清单编制研究参考的重要方法;然而,由于编制模式、编制定位、清单框架、清单边界和适用范围不同,以上方法学在城市层面温室气体核算应用中既有适用性,也有局限性[9]。《中国温室气体清单研究》提出了改造能源平衡表的创新工作方法[10],以适应清单编制工作需要;《中国城市温室气体清单核算工具指南》 [11]在借鉴《省级清单》基础上,结合城市温室气体排放源和汇的特点,提出了适用于编制城市温室气体清单的方法。总体上,根据行政管理和温室气体减排行动需要,编制城市温室气体清单,为制定减排行动目标、衡量减排行动效果、开展碳排放试点交易提供数据和量化支撑。

1.2 城市温室气体排放情景分析

碳排放情景分析主要是通过情景描述、参数设定和量化模型工具进行一定时期内能源消费总量和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估算。其中,情景描述是根据与温室气体排放相关的经济增长、能源消费等宏观影响因素,设定不同排放情景,以全面反映所研究客体一定时期内温室气体可能的排放情形,通常包括为情景描述提供分析基准点的常规情景(BAU)、低碳情景和强化低碳情景;相关参数主要包括本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产业结构水平、人口水平、城镇化率和能源结构等宏观经济指标和政策参数指标,部分模型中还考虑主要工业产品产量、环境保护、清洁能源、交通和建筑等领域相关物理表征指标和技术水平指标的参数值;中国综合政策评价模型、能源和气候经济学项目技术优化模型、环境影响评价模型、环境影响评价拓展模型和随机环境影响评估模型、指数分解模型是情景分析中确定温室气体减排目标的常用工具[4,12-16]。以综合政策评价模型(IPAC)为例,通过围绕国内生产总值及其增长率、产业结构水平、人口和城市化水平设置了基准情景、低碳情景和强化低碳情景进行情景描述,通过统筹考虑不同程度的经济规模、产业结构、能源结构、环境减排和重点技术进步情况进行参数量化、拟合和校正,以描述相关宏观经济变量与温室气体排放(主要是二氧化碳)的时间序列关系,为目标地区整体上低碳发展潜力描述和低碳发展目标设定提供客观参照[12]。

3 结论与建议

可量化、可核证以及标准化是科学深入推进低碳城市建设的基本要求,需要以温室气体清单为支撑。为此,本文根据城市低碳发展路线图编制要求,改进清单工具的报表形式,并与重点领域低碳技术需求评估结合起来,建立了“三位一体”城市低碳发展路线图的研究框架。同时考虑到我国环境保护工作中“温室气体和主要污染物减控”治理的双重性阶段特征,该分析框架的建立也有助于为大气污染源国家法规排放清单编制方法学和减排技术评估方法学统一规范提供研究借鉴。在未来的实践工作中,还需做好以下工作:

(1)改进清单工具分析质量,为城市低碳发展路线图制定和低碳发展决策服务。通过清单编制,科学、系统地分析城市温室气体排放的时间分布和部门分布,是温室气体清单最核心的直接功能。因此,从方法上,如果只是根据能源平衡表改造对接清单编制工作,很多行业的信息会缺失,看不出清单报告中部门的减碳潜力。应根据活动水平数据需求导向,探索采用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结合的方法,从生产侧和消费侧出发,基于分部门、分能源品种的能源消费统计数据编制能源平衡表,形成清单导向的长效工作机制,围绕碳排放效率配置加强碳排放预算管理。

(2)发挥温室气体清单为规划、考核和决策服务的衍生功能,需要提升温室气体清单编制质量与时间序列上的连续性,统筹考虑排放总量、排放增长速度和减排空间、部门(行业)经济发展等因素,识别温室气体关键排放源,与国家目标对接,细化部门目标,结合清单时序分析功能,推动形成科学的温室气体排放统计考核制度,协同考虑大气污染源国家法规排放清单和减排支撑技术。推动城市低碳发展路线图编制从“温室气体排放清单核算”到“减排目标设定”、“低碳减排重点领域识别”和“部门(行业)适用技术支撑”基本方法程式化,结合城市主体功能分区和区域联防联控中需求管理差异性,根据城市比较优势和发展特色制定低碳发展路线图。

(3)发挥温室气体清单的衍生功能,需要与路线图研究(包括低碳技术/项目需求评估)整体考虑。基于技术的减排量评估是推动城市低碳发展路线图动态管理基本依据,通过对试点城市低碳适用技术减排效率测度可以看出,试点城市低碳发展效率与其当前的经济发展阶段、排放构成、产业发展等关系密切,因此,技术需求评估要能估算预开工重大项目和基础设施产生的碳排放、减排项目(工程)可减少碳排放量,这些信息对于既定蓝图架构下路线图的“检查”、“再优化”等决策非常重要。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潘晓东.中国低碳城市发展路线图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20(10):13-18.[Pan Xiaodong. Roadmap for Chinese Lowcarbon City Development[J]. China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10,20(10):13-18.]

[2]庄贵阳,等.中国城市低碳发展蓝图:集成、创新与应用[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Zhuang Guiyang, et al. A Blueprint for Lowcarbon Development for Chinese Cities:Integration, Innovation and Application[M]. Beijing: Social Sciences Academic Press, 2015.]

[3]武旭.低碳城市建设的国际经验借鉴与路径选择[J]. 区域经济评论, 2014,(1): 40-47. [Wu Xu. International Experience and Path Selection for Lowcarbon City Construction[J]. Regional Economic Review,2014,(1):40-47.]

[4]周南,Lynn Price,Stephanie Ohshita,等. 低碳发展方案编制指南(第三部分):制定低碳发展规划[J]. 科学与管理,2013,(6):62-69.[Zhou Nan,Lynn Price,Stephanie Ohshita,et al. A Guidebook for Lowcarbon Development at Local Level(Part 3): Develop a Plan for Lowcarbon Development[J]. Science and Management,2013,(6):62-69.]

[5]ICLEI. Cities for Climate Protection(CCP) Campaign[R].2008.

[6]IPCC. 2006 IPCC Guidelines for National Greenhouse Gas Inventories[M]. Kanagawa, Japan: The Institute for Global Environmental Strategies, 2006.

[7]省级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指南编写组.省级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指南(试行) [R]. 北京: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11.[Provincial Greenhouse Gas Inventory Writing Group. The Provincial Greenhouse Gas Inventory Guidelines(Pilot Version)[R].Beijing: NDRC,2011.]

[8]ICLEI,C40. Global Protocol for Communityscale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GPC Pilot Version1.0)[R]. World Resources Institute, C40 Cities Climate Leadership Group, ICLEI Local Governments for Sustainability, 2012.

[9]白卫国, 庄贵阳, 朱守先. 中国城市温室气体清单研究进展与展望[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3, 23 (1): 63-68.[Bai Weiguo, Zhuang Guiyang, Zhu Shouxian. Progresses and Prospects of Municipal Greenhouse Gas Inventory Research in China[J]. China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2013,23(1):63-68.]

[10]国家气候变化对策协调小组办公室,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中国温室气体清单研究[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7.[The National Coordination Committee on Climate Change, Energy Research Institute of National Development and Reform Commission. China Greenhouse Gas Inventory Research[M]. Beijing: China Environment Science Press,2007.]

[11]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中国城市温室气体清单核算工具研究[R].2014. [Institute for Urban and Environmental Studies 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Chinese City Greenhouse Gas Inventory Accounting Tools Research[R]. Beijing: IUE/CASS, 2014.]

[12]刘强,姜克隽,胡秀莲.中国能源领域低碳发展路线图[J].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10,6(5):370-375.[Liu Qiang, Jiang Kejun, Hu Xiulian. Low Carbo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Roadmap for China [J]. Advances in Climate Change Research, 2010, 6(5): 370-375.]

[13]邹骥,傅莎,王克.碳强度目标给经济社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N].中国经济导报, 2009-12-02(1902-A03).[Zou Ji, Fu Sha, Wang Ke. The Carbon Intensity Target Brings What Kind of Influence on Economy and Society[N]. China Economic Herald,2009-12-02(1902-A03).]

[14]York R,Rosa E A,Dietz T. STIRPAT, IPAT and ImPACT: Analytic Tools for Unpacking the Driving Forces of Environmental Impacts[J]. Ecological Economics, 2003,46:351-365.

[15]王韶华,于维洋,张伟.基于IIPAT模型的我国低碳情景分析[J].生态经济, 2014, 30 (4):19-23.[Wang Shaohua,Yu Weiyang,Zhang Wei. The Scenario Analysis of Lowcarbon Based on Improved IPAT Model in China[J]. Ecological Economy, 2014,30(4):19-23.]

[16]马丁,陈文颖.上海市低碳发展状况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23(8):26-32.[Ma Ding,Chen Wenying. Development Status of Lowcarbon in Shanghai [J].China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13,23(8):26-32.]

[17]陈劭峰,刘扬,邹秀萍,等.碳排放的历史考察与减排驱动力分析[M]//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2009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探索中国特色的低碳道路.北京: 科学出版社,2009:36-74.[Chen Shaofeng,Liu Yang,Zou Xiuping,et al. Review of Carbon Emissions and Analysis of the Driving Force of Reduction[M]//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trategy Research Group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2009 China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trategy Report: The Exploration of Lowcarbon Path of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Beijing: Science Press,2009:36-74.]

[18]胡秀莲,苗韧.对IPCC第5次评估报告部门减排路经和措施评估结果的解读[J].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14,10(5):331-339.[Hu Xiulian, Miao Ren. Interpretation of the Assessment Findings on Sectoral Mitigation Pathways and Measures from the IPCC AR5[J]. Advances in Climate Change Research, 2014,10(5):331-339.]

[19]IPCC. Climate Change 2014: Mitigation of Climate Change[M/OL].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4.[2015-04-10].http://IPCC.ch/report/ar5/wg3/.

[20]庄贵阳.节能减排与中国经济的低碳发展[J].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08, 4(5): 303-308.[Zhuang Guiyang. Energy Saving and Emission Reductions: Their Significance to Chinas Transition to a Lowcarbon Economy [J].Advances in Climate Change Research, 2008,4(5):303-308.]

[21]庄贵阳.破解城镇化进程中高碳锁定效应[N].光明日报, 2014-10-02(08).[Zhuang Guiyang. Addressing Highcarbon Lockin Effect in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N]. Guangming Daily, 2014-10-02(08).]

[22]Tomas N, PerAnders E. 2009通向低碳经济之路: 全球温室气体减排成本曲线(2.0版)[J].麦肯锡季刊,2009,(12).[Tomas N, PerAnders E. 2009 The Path to the Low Carbon Economy: Global Greenhouse Gas Abatement Cost Curve(Version 2.0) [J].McKinsey Quaterly,2009,(12).]

[23]IEA. Energy Technology Roadmaps: Charting a Lowcarbon Energy Revolution[R]. Paris: IEA, 2009.

[24]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2009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探索中国特色的低碳道路[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132-171.[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trategy Research Group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2009 China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trategy Report: The Exploration of Lowcarbon Path of Chinese Characteristics[M]. Beijing: Science Press, 2009:132-171.]

[25]吴昌华.低碳创新的技术发展路线图[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0,25(2):138-145.[Wu Changhua. Roadmap of Technology Development for Lowcarbon Innovation[J]. Bulletin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2010,25(2):138-145.]

[26]庄贵阳,王苒.靠法制把一张蓝图绘到底[N].人民日报,2015-04-21(023).[Zhuang Guiyang, Wang Ran. Make a Blueprint Drawn Exactly by the Rule of Law[N].Peoples Daily, 2015-04-21(023).]

[27]蒋小谦,房伟权.中国城市温室气体清单应用的领域、挑战和建议[R/OL].北京:世界资源研究所,2015.http://.cn/cityinventorychallenges.[Jiang Xiaoqian, Fang Weiquan. Chinese City Greenhouse Gas Inventory Application: The Field, Challenges and Suggestions[R/OL].Beijing: WRI,2015. http://.cn/cityinventorychallenges.]

[28]庄贵阳, 白卫国, 朱守先. 基于城市电力消费间接排放的城市温室气体清单与省级温室气体清单对接方法研究[J]. 城市发展研究, 2014,21(2):49-53.[Zhuang Guiyang, Bai Weiguo, Zhu Shouxian. A Study on Linking Method of Citys GHGs Inventory with Provincial GHGs Inventory Based on Citys Indirect Emissions of Electricity Consumption[J]. Urban Development Studies, 2014,21(2):49-53.]

Formulating Lowcarbon City Development Roadmap:

Technical Elements and Recommend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