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化评比细则范文

时间:2024-01-30 17:56:0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校园文化评比细则,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校园文化评比细则

篇1

【关键词】农村高中 校园文化 校园环境 农村人才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1B-0063-03

校园文化是学校办学理念、师生精神风貌的综合体现,是学校未来发展的内在动力。农村学校是培育农村人才、建设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场所,加强农村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进一步优化校园环境,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促进学校更好地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高素质的农村人才,有着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立足于农村普通高中的实际,对隆安县第三中学的校园文化建设进行翔实的阐述,以期构建适合农村普通高中的校园文化建设体系,提升学校的办学品质,打造一流农村学校。

一、指导思想

隆安县第三中学是南宁市中小学三年培训项目学校,笔者作为学校文化建设团队的负责人,参加了该项目的培训,通过学习,深刻了解了校园文化的内涵、校园文化建设对学校发展的重大意义。在此基础上率领学校文化建设团队制定了校园文化建设思路及策略,确立了学校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一)严格遵循党的教育方针,努力践行上级部门的指示。遵照党的“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教育方针,确实贯彻《南宁市中小学校长三年培训方案》以及南宁市教育局制订的《南宁市中小学学校文化建设规划指导和督查方案》,结合本校办学的实际情况,营造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

(二)真抓实干,讲求实效。紧密围绕学校文化建设思路,由团队把握整体,充分调动各种有利因素,真抓实干,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调整,推动各项目标的达成,构建引领未来学校文化建设的指导性经验和模式,促进学校、教师、学生的共同发展。

(三)全局规划,持之以恒。学校文化建设力求做到全局规划,要充分结合近期目标和长远目标,避免因急功近利而缺乏长效机制,要持之以恒地坚持实行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路。

二、主要目标

(一)学生目标。通过建设切合农村学生成长需要的校园文化,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气氛和文化环境,拓宽学生视野,陶冶学生情操,开发学生各种非智力因素,提高学生综合素养。

(二)团队目标。加强学校团队文化建设,发挥团队在校园中的引领作用。

(三)活动设计目标。组织开展各项学校活动,增强校园活动方案的设计能力。

(四)学校办学目标。开展富有农村学校特色的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既要为学校积累深厚的文化底蕴,又要让学生在感受亲切新奇的特色文化中提升素养和能力,激发学生对自身成长追求的考虑,推动学校“特色办学”理念的全面深入实施。

(五)校园文化建设目标。提升校园文化品位,使学校成为健康和谐的育人环境。

三、主要内容及措施

(一)优化校园环境,建设和谐优美的物质文化。优美的校园环境令人如沐春风,有着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隆安县第三中学坐落在风景如画的右江河畔,美丽的外部环境极有利于校园环境的美化建设。根据当今的时代特点、学校的地域特色和自身条件,学校文化建设管理团队科学规划、巧妙设计,初步形成了有特色的校园物质文化框架。

1.整体规划,校园布局合理大气。学校整体布局合理,硬件设施日趋完善。教学楼、综合楼、宿舍楼均整齐地排列在学校的北面,饭堂好似蜻蜓点水似的靠在学生宿舍楼的尽头。相对集中的楼房布局既体现了学校整体布局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又有利于师生灵活调适紧凑的作息时间,还有利于班级清洁卫生工作的安排。笔直的学校主干道将宽阔的运动场划在学校的南面,绿草如茵的足球场和方块似的篮球场连成一片。运动场围墙外面,右江大桥像一轮彩虹横跨在江面上。不远处,著名的隆安榜山文塔雄踞在宝塔山顶上。站在足球场边的台阶上放眼望去,视野辽阔,有一种天高任鸟飞的气势,极具书生意气、挥洒青春的风格,又不失农村大自然的纯朴气息。下一步,学校管理团队继续根据实际情况从各方面有步骤地完善学校的设施,使学校育人功能逐步达到更高境界。

2.细心设计,校园环境美观大方。本着创新、独特、实效的原则,学校文化建设团队对学校环境景观进行精心设计,大到各个建筑物的命名及装修,小到角角落落的装扮修饰,均斟酌规划,力求校园环境更富有文化内涵。目前,在足球场和校道之间,已经修建了一排兼具时尚感和舒适感的休闲长廊,并有几个圆顶休息亭点缀其间。休闲长廊既可作学习之余、运动间隙的休憩场所,又可作为师生谈话、班团干会议的场所。充分利用一些小场地摆放各种健身器材,满足师生课余休闲锻炼的需要。每栋宿舍楼下,摆放一些艺术品般的石桌石凳,是学生看休息的好去处。学校标志性金属雕塑“腾飞”,高高矗立在校门内主干道中间,形成了一个小环岛,有效地规范了校内交通秩序。各个建筑物装修内外有别,外墙色彩明艳,内部光泽柔和,外观的明亮和内部的舒适相得益彰,体现了学校管理团队的人文关怀和较高的文化建设水平。人工雕琢的校园景致与大自然浑然天成,让来自农村山区的学生对学校的自豪感和热爱之情油然而生。

3.美化绿化,校园内花草树木错落有致。学校因地制宜地栽种各种果树花草,以绿色为主调,适当穿插各个季节的鲜花和果树,力求校园里常年绿意盎然、鲜花盛开、果实累累。春有桃花梨花,夏有芒果扁桃,秋有玉兰桂花,冬有绿叶青藤。果树和鲜花既有农村常见的,又有校园特有的,亲切感和新颖别致相结合。

(二)建设奋进、拼搏的校园精神文化。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农村学校进行精神文化建设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农村学生的人格素养,增强农村学生的信心和决心。隆安县第三中学在建设校园精神文化方面的措施主要有:

1.以办学思想引领学校发展。学校文化建设团队明确了学校的办学理念是“用榜样的力量点燃每一位孩子的梦想”;校训是“校以育人为本,师以敬业为乐,生以成才为志”;校风是“文明、勤奋、和谐、创新”;教风是“爱生、务实、严谨、进取”;学风是“尊师、好学、自强、奋进”。在学校大门内两边楼房的墙壁上,左边刻印着办学理念,右边刻印着校训、校风、教风、学风。金色的字体闪耀着光芒,彰显着学校坚定严谨的办学信念。

2.以警示语、励志语增强师生素养。高大的学校大门右边雕刻了“厚德载物”四个大字,给人庄严沉稳、凛心潜行的气魄。办公楼旁边直立着一块巨石,巨石一边雕刻着“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另一边雕刻着“自强不息”。综合楼下放置一块棱角分明的大石头,石头上雕刻着一个大大的“梦”字。楼梯口、墙壁上、绿化带边,都竖立有醒目标题的各种橱窗或牌子,张贴温馨而具有警示或者励志作用的标语、提示语。校园里,每一面墙壁、每一块橱窗都会说话,每一棵植物、每一块石头都传递着有意义的信息,提醒和敦促师生时刻保持积极健康、严谨勤奋的精神风貌。

3.建设“热爱家乡”的校园文化。学校文化建设团队大部分是土生土长的隆安本地人,对家乡有着深厚的感情,都有着为家乡培养人才的高度责任感。团队认为,培养农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也是学校教育的使命之一。在大家群策群力的创意策划下,团队大胆地把驰名区内外的隆安风景图画搬上了学校的围墙。美丽的龙虎山风景、布泉风光、乔建田园风光、敏阳牧场风光等大幅超长的画卷环绕着整个校园,极大地吸引了广大师生的注意力,师生们的眼里和脸上无不流露着惊喜神奇、自豪骄傲的神情。教学楼下的宣传栏,开设有向师生介绍隆安的风土人情、历史渊源的专窗。学校荣誉室,有校友及隆安各界人士的各具特色的成果展。主题班会、作文竞赛有热爱家乡的主题,把介绍隆安文化的隆安杂志《龙虎山》引进各班教室。学校努力通过热爱家乡的教育活动,激发学生内心深处对家乡的自豪感和责任感,在学生当中构建家乡情感文化。

4.强化班级文化建设。隆安县经济文化发展水平滞后,广大农村山区缺少优秀文化底蕴,一些地方甚至残留着落后的风俗习惯,因此农村学生的成长环境里缺乏优良文化的熏陶,不少学生没有养成好的行为习惯,思想品德素质较差。学校文化建设团队因此决定以良好的班级文化来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使学生获得健康成长。学校政教处负责总体筹划,在遵循《中学生守则》《教育法》等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制定各种管理制度和细则,如教室美化评比细则、班级量化评分细则、宿舍内务卫生评比细则、学生安全教育细则、手机管理细则、参加文体活动细则、班主任量化考核评比、学生仪容仪表规定、主题班会评比、法制教育等,使班级文化建设有根据、制度化、数字化,从而推动精神文化建设,构建严密的班级管理体系和丰富的班级文化氛围。各年级管理小组密切配合,对本年级各班的文化建设实行监督和量化考核。班主任联合班委,通过创造整洁的班级环境、制定严格的班级管理制度、开展形式多样的班级活动等来营造令人振奋、催人向上的班级精神文化,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实现班级文化建设育人功能的最大化。

5.打造“团结、进取”的团队精神文化。首先,打造教师团队精神文化。学校工会以活动等方式活跃教师队伍,促进教师队伍的凝聚力;科研处、教务处通过经验交流、培训学习、教研活动等形式来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提升教师的合作意识和敬业精神,以此打造尽责、合作、创新的教师团队精神文化。其次,打造学生团队精神文化。农村学生自小缺乏团队意识教育,因此,学校政教处、校团委、学生社团通过开展系列活动加强学生团队意识的培养。有校运会、艺术节、各种文艺汇演;有文学社、舞蹈社、篮球社、吉他社等各个社团的活动;有家长会、教师家访、心理健康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尊师重教等活动。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拓展了学生的视野,使学生获得各种熏陶和教育。既锻炼了学生的组织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在身心愉悦之中形成浓厚的学生团队精神文化。

6.于细节处产生精神文化建设效果。学校文化建设团队工作上胆大细心、考虑周全,于大处追求大的教育成效,于小处力求有“画龙点睛”的文化熏陶效果。正对着运动场的休闲长廊的上方,“青春似火、放飞梦想、强身健体、超越自我”十六个大红字就像十六个火炬在燃烧,营造出了拼搏竞争的运动场精神文化。学校办公楼顶上,“自强不息、勇创一流”八个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传递着不屈不挠的精神。教师办公室里张贴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工作制度要求、教师学习和管理机制,(下转第84页)(上接第64页)体现教师的工作职责和特点,以此突出教师生活、工作、学习的精神追求。就餐纪律体现讲究卫生、文明就餐、节约光荣的餐饮文化,运用餐饮文化培养农村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文明礼仪的规定体现着装整齐、言谈举止端庄文明、仪容仪表整洁大方的礼仪文化。在楼梯、楼道以及公共卫生间等场所创设以安全教育和文明卫生为主题的文化色彩,让来自农村的学生感受到良好生活习惯的教育。

(三)民主为先导,严格为保障,建设学校制度文化。“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健全的制度文化是维持学校正常秩序的有力保障,是校园文化的内在机制。建立和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是校园文化建设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学校各部门结合学校的实际,制定本部门的管理机制和规则,规范师生的行为,促进良好校风的进一步发展完善,营造“人人守制度,制度为人人”的制度文化,保证学校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四)坚定特色办学之路,建设学校课程文化。学校文化建设团队在学校发展战略上突破了单纯追求高考成绩、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盲目做法,在充分结合农村普通高中的发展状况和农村学生的实际能力的基础上,制定了“特色办学”的思路,通过研制和完善学校课程文化建设对学生进行科学精神和人文素质的培养,核心任务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学校教务处、科研处、政教处负责率领各个学科教研组改革研发符合学生实际的课程教学方案,在课程设置上体现实用,在班级设置上体现个性。目前,根据学生个人发展愿望和需求而开设的各种课程和各种班级正在完善过程中,其中,绘画、音乐、舞蹈、体育以及某些学科技能培养的课程基本走上正轨,并且初步产生了效果。今后,学校文化建设团队将继续深入挖掘整合符合学校实际的课程,建设学校课程文化,从深层次实践高中新课程理念。

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漫长而系统的工程,笔者和校园文化建设团队坚信,在上级教育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只要大胆探索、不断创新,真正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激发学校各部门和广大教职工积极参与,就一定能建设好有特色的校园文化,一定能推动学校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有效提高。

篇2

关键词:校园文化;整体性建设;实践

一、问题的提出

中小学生在各方面都处在发展阶段,他们大多时间在学校度过,良好校园文化氛围对中小学生的身心发展会产生积极的影响,但在建设过程中却普遍暴露出许多问题,表现为认识的片面性、设计的随从性、建设的随意性。

二、中小学校园文化整体性建设的内涵及其功能

中小学校园文化(以下称为“校园文化”)指的是以中小学校园为地理环境、以社会文化为背景、以学校管理者和全体师生员工组成的校园人为主体,在学校教育、学习、生活、管理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相对稳定的、高度成熟的文化。校园文化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它具有其他教育形式所无法替代的独特功能:①导向功能;②育人功能;③凝聚功能;④约束功能;⑤开发功能。

三、中小学校园文化整体性建设的原则

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把它纳入学校整体建设中,与学校的整体建设保持方向、步调一致;要将校园文化的建设与当地社会文化建设相适应,与传统文化、未来文化发展趋势相协调。校园文化建设要遵循纵向继承性原则、横向适应性原则、设计前瞻性原则。

四、中小学校园文化的整体优化

校园文化不仅包括物质文化,而且包括由校园人在学校教育、学习、生活管理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总之,校园文化是校园物质文化、校园制度文化、校园精神文化三者有机结合的整体。三者相辅相成,互为保证、互为促进。校园文化建设不能只满足于三者的简单相加,而是要追求一种有序的、有机的、优化的整体建设。

五、中小学校园文化的主体

中小学校园文化的主体是校园文化的直接继承者、建设者、创造者和反映者。我们认为中小学校园文化的主体不仅包括教师和学生,还应包括学校领导及其他管理人员,即校园内师生员工组成的集体。另外,校园的职工队伍也是校园文化主体的一部分,他们通过服务工作对校园文化建设产生非常具体的影响。

六、校园文化整体性建设的实践

1.确定目标发挥导向功能

针对以往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认识片面性、设计随从性、建

设随意性等问题,根据学校的历史和积极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

学校制订了今后的发展规划。

校风:刻苦拼搏 奋发进取

教风:爱、严、新

学风:勤、实、活

领导:团结协作、开拓创新

学校奋斗目标:以“德育为首位,科研为先导,教学为中心,五育并举”为办学方针;以“全面发展,提高质量,办有特色”为指导思想,努力创办“三特”(办学有特色、教学有特点、学生有特长)、“三园”(求知的学园、活动的乐园、生活的乐园),积极推进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重点、面向全体的素质教育。

2.健全制度发挥控制功能

根据学校的实际,我们制订和健全了一系列规章制度。我校领导根据县教委、县教委党委精神,制订《校长工作职责》《集体议事制度》,提出了“团结、协作、开拓、创新”的工作作风,既明确了个人的工作职责,又提出了今后领导工作的努力方向。同时,制定了一系列学生制度,如《楚门小学学生一日常规》《雏鹰奖章活动细则》《先进班集体、先进个人评比细则》等。

3.开展学生活动发挥开发功能

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有助于统一的教学与课外适合个人特点学习结合起来,相辅相成,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记忆力、思维力和独立的创造能力;有利于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的社会活动能力和实践能力等,培养各种人才。

4.优化校园环境发挥陶冶功能

几年来,为改变落后面貌,学校投入大量的资金改善校容、校貌,做到净化、绿化、美化校园。主要抓绿化景点文化、墙壁文化、橱窗文化,在校园所有的空地铺设了草坪,种植广玉兰、桂花等花草树木,在新建的运动场周围植树种草,建成长约20米的铝合金宣传橱窗,使之成为学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5.开展教研活动,提高引导功能

教师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表现为敬业爱岗,表现为做好本职工作――教书育人。校领导和全体教师充分认识到更新教育思想、提高业务水平的重要性,开展了各类教研活动。

6.开展群众活动发挥凝聚功能

工会是学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工会活动师德教育的一个重要阵地,开展了拔河比赛、“红五月”活动、“庆祝教师节”联欢会等活动,丰富了教职工的文化生活,增强了教师之间的凝聚力。

多年来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使我们深深地体会到只有树立整体观念,通过正确的校园文化体价值观念的导向和良好的文化氛围熏陶,才会产生极大的激励作用。也只有这样,才能把思想、性格、兴趣不同的个体融合在一起,为实现学校奋斗目标和自我完善而奋进。

参考文献:

[1]任树纲,张同善.大课程的理论和实践.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篇3

今年,我校树立“爱心育人”的办学理念,以春风化雨般的情怀,全力打造以“爱”为核心的校园文化,使“以爱育爱、爱满校园”的苏小精神成为全体师生共同的价值取向,成为学校和谐发展的灵魂支柱,开辟一条独具魅力的校园文化建设之路。

针对我校实际情况,我们创新性地开展了德育工作,探索出以“管理自治——活动自主——行为自律——精神自强”为基本内涵的德育管理路子。学校依托少先队组织,将“爱”文化教育渗透到每一位教师,每一位学生,每一节课,每一次活动。以“爱”文化打造师生成长乐园,构建和谐愉快的教育。

一、构建德育管理网络,做好德育工作的龙头

学校是培养人的道德情操的策源地。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确立“以爱育爱”的理念,规划引领,培植“爱心育人”校园文化建设体系

1.加强德育队伍建设

学校成立了校长负责——副校长主抓——德育处具体落实——学生干部参与的四位一体德育管理网络,德育、教务、总务三条线分别以管理育人、教书育人、服务育人为重心,配合少先队大队部组成一个严密的管理体系;既责任到人,又密切合作。

精细化的管理,激发了大家的聪明才智,发挥了德育队伍的整体效能,使大家心往一处想,智往一处聚,力往一处使,继而使全体师生员工能够协同一致,相互配合,精诚团结,形成合力。

2.完善和落实规章制度

制度规范行为。不断制定和完善一系列规章制度,并采取目标分解,以点带面,逐步提高的办法,狠抓制度的落实。相继出台了《**镇中心小学班主任工作量化考核细则》《星级班级评比办法》《班主任工作一日程序》等。

二、养成教育做龙身,净化学生心灵

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走进苏小校园,“求真楼”、“向善楼”六个大字映入眼帘,浓郁校风,“爱满校园”“大爱无言,润物无声”“做最好的自己”“请把我的歌带回你的家,请把你的微笑留下”等等温馨话语,我们就是要在学生的心田里播下爱的种子,让爱的种子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结出满园的文明之果。

1.经典导向

中华民族的文化源远流长,内涵深刻,意存高远,用简捷精练的语句中囊括了为人做事的众多道理,在小学教育中有积极的启发作用。

2.榜样示范

榜样是一把尺子,一盏明灯,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小学生模仿能力强,为了激励学生好习惯的养成,让学生学有方向,赶有目标,我们结合德育主题,每月评定星级班级,评选学生标兵。

3.学科渗透

学校要求各学科都要渗透养成教育,做到“事事在育人,时时在育人,处处在育人,人人在育人”,逐步积淀,形成“向善  向上”的校训,“求真  向善  唯美  明智”的校风,“博学笃行 润物无声”的教风,“持之以恒 厚积薄发”的学风。爱是真善美的和谐统一。我们的追求是:让真善美成为师生共同的人生信念,把学校建成传承文明、陶冶情操、充满人文关怀的快乐学园、开心乐园和温馨家园。

4.活动体验

契合“爱心校园”特色文化建设,对学生进行“爱”的教育,要求学生热爱祖国,必须从爱家乡、爱学校、爱班级做起,那就得有集体荣誉感,关心爱护同学,爱护公共财物,爱护花草树木,保持公共卫生,不撒谎,有错就改。通过“爱”教育,激发学生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5.重视学生规范教育,加强监督的力度

学校德育工作依托少先大队部,加强“小红帽”值日岗管理。坚持值日岗制度,对于检查的情况每天及时公布,每星期评比,及时通报。并根据实际问题,不断改进,做到有问题及时解决。

三、校园文化建设做龙尾,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篇4

“一主体”即以学生为主体。学校十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如每学期开展的企业杯专业技能竞赛,就是让每一位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给他们提供挑战自我、展示自我的舞台。“四主线”包括以激励导向为主线,以重大节日、纪念日及其他主题性活动为主线,以课外文化活动为主线,以学生社团建设为主线。

1.以激励导向为主线

学校以激励导向为主线,在全体学生中实施星级学生评比、奖励学分计划,在各部中实行星级班级评比活动。

实施星级学生评比,使学生学有榜样,赶有目标。职校的学生可塑性大,模仿性强。通过星级学生评比,能及时发现并激励学生个体的优势和长处,有助于帮助他们建立自信、乐观的人生态度。学校要求班主任、任课老师严格按照《学校管理办法》和《学生操行等次考核细则》对学生进行考评。

实行奖励学分计划指学校规定每名学生在校学习期间,需要累计取得3至5个奖励学分方可毕业(三年制取得3个学分,五年制取得5个学分)。奖励学分必须通过在第二课堂开展的文化、体育活动、专业技能竞赛以及社会实践活动中来取得,重视学生参与的过程。实施这一计划的目的是鼓励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培植创新精神,追求个性发展,鼓励学生抓住机会积极锻炼和提升综合素质,为他们的“成人、成才、成功”提供一个平台。

“星级”班级评比以教学部为单位,以十项常规检查成绩为基础进行,每月评比一次。由校办将包干区卫生、教室卫生、胸卡佩带、自行车排放、课间操、眼保健操、宿舍内务等成绩按月份汇总并以部为单位排出名次,按照1:2:3:4的比例分成A、B、C、D等,A等为五星级班级,B等为四星级班级,C等为三星级班级,D等为争创星级班级。校长在升旗仪式上为五星级、四星级班级颁发证书。通过星级班级的评比,使学校的管理水平得到持续提升,班级管理力度进一步加大,班主任工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进一步得到提高,学校常规工作不断上新的台阶。

2.以重大节日、纪念日及其他主题性活动为主线

每年三月份,学校都要开展“弘扬雷锋精神,传承中华美德,参与志愿服务”学雷锋活动和“手拉手,献爱心”募捐活动,“五四”青年节期间,要组织校园文化艺术节活动,十月份要组织“成人、成才、成功”十八岁成人教育活动,“一二九”期间要组织“青春激荡”演讲比赛、火炬传递接力赛和文艺演出等。这些主题性活动的开展,使学生了解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的发展历程,树立自尊、自信、自强的民族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学生都纷纷表示要珍惜青春、勤奋学习、全面发展、服务社会、报效祖国。

3.以课外文化活动为主线

在实施德育过程中,学生的课外文化活动是以愉悦、轻松的形态出现的,它能让人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增长知识、陶冶情操、提高修养。课外文化活动遵循自主性、实践性、愉悦性、发展性、参与性、教育性的原则,努力根据学生的天资所好,扬长避短,各得其所,各行其乐,变命令式为倡导式,变禁绝式为疏导式,变接受式为参与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自己组织设计,主动参与,寓教于乐。学校在实施德育过程中紧抓这条主线,做到“学期有计划、月度细安排、周周有活动”,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学生文化活动。

4.以学生社团建设为主线

学生社团是学生自发组织的群众性团体,是校园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学生社团活动日益成为实施德育的重要途径,成为学生发展个性、培养特长、锻炼能力的方式。学校的学生社团建设兼顾教育与情感、知识与娱乐、活动与休闲相结合的原则,其中既有踏实严谨、注重探索求知的专业类社团,如学生业余党校、团校、礼仪队、英语角;还有注重人文底蕴的文娱类社团,如合唱队、舞蹈队、管乐队;还有激励拚搏、注重交流的文体类社团,如排球队、田径队、读书俱乐部和《职中青年》编辑部等。

篇5

一、虚事实做

学校的德育工作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学校的精神文明建设。这项工作是对学生的思想意识、精神状态和行为习惯等方面实施正面影响的工作,因为实施影响的标的是无形的、抽象的,所以其工作的特点也往往是务虚的多、说教的多。但是新形势下,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正随着时代节奏的多变而波动。校园的围墙内那似乎已经老套了的道德说教好像失去了它原有的教育力量,而校园“外面的世界”却更多地吸引了学生们萌动着的心灵。铺天盖地的绵绵情歌、哗众取宠的搞笑剧作、利欲熏心的声色场所、无所不包的网络世界等已经在客观上冲淡了班主任老师的教育影响力。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重新审视教育对象,思忖新的环境,必须要采取措施把学生的注意力和兴奋点有效地收揽在课堂、集中在校园;必须要把德育这无形的、务虚的工作实在化、具体化。

“虚事实做”,主要是班主任工作要实在化、具体化。我校在班主任工作方法培训、工作能力养成、主要工作内容的定位和工作成绩的考核上,主要从“十项评比”、“活动组织”、“宿舍管理”、“公物保管”、“遵章守纪”、“资料建设”、“师德规范”、“安全防范”等八个具体方面着手,赋予了班主任以实实在在的工作内容。比如

我们把活动的开展作为德育“虚事实做”的重要载体之一,每学期都分阶段举办大型的德育活动,基本上保证了每个月都有重要活动,确保班主任每个月都有一到两个工作的重点。在每学年的第一学期,我们都通过科普周宣传、广播操比赛、运动会、星级宿舍评比、家长会议、大合唱比赛、冬季三项比赛等一系列活动为抓手,把学校德育的氛围营造得热烈而浓郁。班主任老师们在组织这些活动的过程中,形成了共识:实实在在的德育活动能够较好地凝聚人心、优化班风,既能对同学们的思想道德进行有效地潜移默化,又能为同学们提供锻炼能力施展才华增进了解建立友谊的舞台,而且还能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繁荣校园文化。

二、实事细做

“虚事”化为“实事”之后,关键便是做的问题了。如何去做?我们要求班主任在每一项具体工作中,都要着眼于“细、小”二字。细处着眼,严字当头;化大为小,以点带面:这是我们实施“实事细做”的指导思想。比如在校园常规管理方面,我们制定了“十项评比”制度,它包括“勤学、清卫、公物、排车、两操、板报、宿舍、就餐、胸卡、礼仪”等十项内容。每项内容下面还进一步细化,形成四至八条的考评细则。仅就“公物”一项为例,我们的考核细则有如下六条:(1)桌、凳、门、窗、玻璃一例损坏分别扣1分;(2)夜自修后,电源一次未关、门窗一次未关或未锁扣1分;(3)宿舍内部水龙头一例损坏或一次未关、下水道一次堵塞扣1分;(4)卫生包干区的公物、绿化管护区的绿化一处破坏扣1分;(5)教室、宿舍开无人灯、晴日灯一次扣0.5分;(6)期末总评中,公物零损坏、财产零浪费的班级加考核分50分。我们要求学生会各个部门分工协作,在日常工作中,从十项内容的各条细则上对班级管理进行全方位的微观的检查评比,其评比结果纳入班主任工作的量化考核。版权所有

我们对班主任的日常工作实施了以星期为单位、按月份为阶段的且与经济报酬和奖励评优密切联系的量化考核方案,从而在制度上能够有力地引导班主任工作向细处着眼,有效地调动了班主任从严从细地抓好小事的积极性。各项工作都细化了以后,我校的学生会和班主任工作起来就显得特别有事可做,更显得特别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事勤做

在所有的工作当中,最不能认为是一劳永逸的工作大概要首推学校的德育工作,尤其是当前新形势下的职业学校的德育工作。我们的学生已经能够通过多种形式,多边地接触纷繁的社会现象和芜杂的意识形态。这使他们的思想道德观念趋于更加不稳定的状态。很多班主任不无疑惑和苦恼地总结了他们的教育感受:一个平常表现良好的同学何以一时糊涂,出人意料的犯了错?一个默默无闻的同学怎么竟也在班里掀起了轩然大波?一个犯了错后刚刚当面作了深刻反省和强大保证的同学何以转过身去却又故态复萌?实际上,形势的变化必然致使学生处与经常性的变化之中。因此,只有反复抓、抓反复,严而细、细而勤,我们才能够在具体的工作中不留管理漏洞和管理死角。如此看来,寻求德育实效除了勤字而外别无捷径。

篇6

一. 主办单位:学工处 院团委

二. 承办单位:装饰艺术设计系

三. 参赛对象:

四. 参赛作品要求:

1.作品内容与大赛主题相关

2.为方便评选,大赛设:

a.绘画:国画、油画、版画、水彩/水粉画,尺寸均不超过对开

b.书法:尺寸不超过四尺宣纸,无需装裱

3.作品背面右下方请用铅笔注明作者姓名、专业、联系电话

4.投稿截止时间:2009年12月5日

5.投稿地点及工作时间:逸美楼309室:00

11:30—12:30或17:30—18:00

6.比赛规则:

a.每位参赛人员参赛作品不得超过4幅,单类作品不得超过3幅,以保证

作品的覆盖面。

b.严禁盗用他人作品参赛,一经查出将取消参赛资格,全院通报并给予

相应处分。监督电话:0737-4110131

五. 作品评比

1.奖项设置:

每组各设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二名,三等奖三名,优秀奖若干名。获奖

总人数不超过参加比赛人数的20%

2.评奖办法及细则:

a.初评:初评委员会选出入围作品。

b.复评:由复评委员会对初评入围作品进行最终评定,评出获奖选手。

3.评比细则如下:

作品整体效果:

40分

作品创意:

20分

作品内容:

20分

作品所表现的艺术功力: 20分

六.展评及颁奖

网络专栏:所有优秀作品均拍照、扫描、上网,建立艺术作品资料库。

媒体报道:推荐获奖作品登载于《旖旎风暴》、《益阳城市报》等媒体。

集中展示:所有优秀作品均将集中展览。

本次大赛由装饰艺术设计系学习部和宣传部组织,具体工作安排如下:

⑴总负责人:汪长庚、郑知

职 责:负责做好指挥和协调工作。

⑵采购组:张婷、尹亚文、汪长庚

职责:负责联系、接收各班送来的艺术作品,并做好记录工作,此工作

必须非常严谨,不能有任何差池。

⑶宣传组:①黄震、郑毅华

②黄璇、李奕坦

③何威、任长庚

④任丽、程蓉、雷美玲

⑤龙志燕、郑知、

职责:负责活动前的宣传工作,①组负责6栋 ②组负责尚美楼男生宿舍

③组负责3栋 ④组负责5栋

⑤组负责1栋

⑷艺展、场景设计组:郭欢、刘艺

职责:艺展的宣传海报及展厅设计和营造校园气氛。

⑸摄影组:刘艺、李奕坦

职责:活动展示的资料采集整理和拍摄照片并做好网上宣传工作。

⑹后勤保障组:黄震、郑毅华

职责:负责标好作品的班次名称及编号,保障艺展所需全部物品及时到

位;各种临时性维修工作;确保画展畅通开展;现场的环境卫生和布置。

另外,在评审方面,评审人员必须有深厚的艺术功底,不得有外行人员搀杂。

篇7

小学政教处工作计划

一、学生教育活动

以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为主线,以学生文明形象工程为载体,力求活动主题化,系列化,生活化,切实提高德育时效性。

(一)、继续强化行为习惯教育——打造“文明校园”。

1、继续以七项习惯教育内容为抓手,强化学生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教育。

2、通过专题队会和主题活动强化学生行为习惯教育,挖掘一批学生“典型”,以榜样的力量带动学生自觉形成良好的习惯。

3、继续通过专项检查促进习惯教育的深化实施。

4、完善习惯教育评价方案,纳入“文明班级”的考核。

(二)、深化校园文化建设——营造“温馨家园”。

挖掘校园文化的内涵,创设适合儿童健康发展的特色校园文化,营造丰富多彩、寓教于乐、文明向上、各具特色的校园文化。

1、继续开展“温馨家园”班级布置活动,以主题化、个性化和全员参与性的班级布置展示班级特色,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

2、继续实施宿舍文化建设。上学期已进行了宿舍环境布置,积极开展课余活动,丰富了住宿生的在校生活。本学期将继续开展各项针对住宿生的活动,努力形成"学校就是我的家"的心理氛围。特别关注一年级新住宿生的生活与心理,促进新生快速适应住宿生活。

(三)、实施环境教育——创建省“绿色学校”。

上学期我校已成功申报了江苏省“绿色学校”,本学期将积极迎接省教育厅的验收和评估。我们期待通过“绿色学校”的创建工作,真正落实环境教育理念,努力培养、全面提高师生的可持续发展素质。主要通过以下途径实施:

1、会同总务处共同做好校园环境的绿化、美化工作。

2、活跃环保活动,以学生“绿色征文”、主题队会、社会实践等教育活动的形式强化师生的环境意识,深化学校环境教育。

3、做好各项台帐资料,迎接省级“绿色学校”的验收。

(四)、丰富校园活动——打造“成长乐园”。

1、与少先队部、艺术组联合开展各类文体活动,活跃学生校园生活。

2、配合有关重大纪念日开展相关教育活动。

3、继续借鉴星辰“青春在线”的德育模式,依托“星韵网”和“学校与家庭”,完善学生“成长论坛”和“家长在线”教育阵地,分级部开展专题教育活动,每学期不少于三次。活动将与重大主题教育结合,与学生心理辅导结合,与增进家校合力结合,与“六个一”中“拥有一次演讲经历”相结合。

(五)、常规教育活动。

1、从学生实际出发抓好升旗仪式、班队活动、夕会课、电视台、红领巾广播等常规德育阵地建设。

2、安全教育常抓不懈。

3、加强对班级的管理与考核,完善“文明班级”考核办法。

二、德育队伍建设

(一)加强师德建设

1、树立“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观念,加强德育的学科渗透,强化学科教师的德育行为。

2、继续以师德讨论、师德调查等形式开展师德调研。

3、针对学生问卷中暴露的问题适时调整师德评价方案。

(二)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

1、通过专题研讨、专家讲座、经验介绍、班主任工作现场观摩等形式有计划地进行班主任工作系列培训,开展“我的教育故事”交流活动。

2、完善《班主任工作考核评优办法》,做好班主任工作的日考、月评、学期总评优工作。

3、表彰“班主任工作标兵”及“优秀班主任”,积极宣传“班主任工作标兵”的教育事迹,发挥“班主任标兵”的榜样带头作用,重点做好对新班主任的培训、帮扶工作。

三、深化德育研究

1、继续实施《校园文化中少先队文化阵地建设的研究》这一全国级课题,继续着力以“校园早新闻”和宿舍文化建设为抓手促进研究向纵深发展。

2、对“校园早新闻”这一文化阵地进行完善和挖掘,组建工作班子,拓宽新闻稿源,培训工作人员,使这一特色栏目更规范,更富有实效。

3、倡导个性化、多元化、人本化、模糊性的德育评价,对班主任考核评优、班级考核评比、学生评价等进行反思研究,并形成一定的理论依据。

4、对存在品德问题、心理问题的特殊学生进行个案跟踪研究,总结反思。

5、利用“夕会课”进行德育教育方式方法的研究,使之成为切实有效的德育阵地。

四、活动安排:

九月份:

1、9月1日举行新学期开学典礼暨首次升旗仪式。

2、分级部召开班主任工作交流研讨会,学习“师德标兵”与“班主任标兵”的先进事迹,研讨一年级班主任工作。

3、开展20**年度“红领巾读书读报征文”活动。

4、完成班级布置,要求主题化、个性化、学生全员参与,真正落实“关注每一个学生”这一教育理念。

5、研讨“文明班级”考核细则。

十月份:

1、学生行为习惯教育,营造“文明校园”。

2、安全教育。

3、高级部“成长论坛”主题活动。

4、结合“国庆节”开展小型多样的活动,实施爱国主义教育。

5、新班主任培训活动。

十一月份:

1、开展利用“夕会课”进行德育教育方式方法的研讨活动。

2、举行班级布置交流、评比活动。

3、组织有关人员讨论、修订“班主任工作考核评优办法”。

4、“家长在线”主题活动。

5、宿舍文化建设:开展宿舍活动,丰富住宿生课余生活。

十二月份:

1、安全教育。

2、组织习惯教育的评优活动。

3、特殊学生座谈会。

4、学习“‘八荣八耻’培养社会主义荣辱观”主题活动。

5、“我的教育故事”主题征文交流活动。

一月份:

1、对特殊学生进行个案跟踪研究的总结反思活动。

篇8

四月三日晚,由外国语学院团委学生会权益服务部组织的寝室卫生检查活动在嘉园宿舍楼开展。

本次活动面向外国语学院全体学生,旨在通过寝室安全卫生状况的检查,进一步推进寝室文明建设。

活动伊始,外国语学院学生会对查寝细则进行了宣传。随后,外国语学院学生会内部派出了几位成员,分组跟随老师们进行查寝活动。同时对各寝的卫生状况如实检查、记录并打分。最后,查寝人员和老师们开展了简短会议,汇总成绩并进行评比。自此,查寝工作圆满结束。

篇9

我校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得到各级领导的关怀帮助,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热心支持,更得到全体师生的不懈努力,因此,我由衷地向他们说一声“谢谢”!也通过这一声谢谢,带出我校所要汇报的话题:培植感恩文化,构建和谐校园。

一、思路・做法

校园文化建设,虽然我们过去都在不断的努力,上级也有明确的指导,但是,如何切入更有实效,更有特色?针对这一问题,我们进行了反反复复的思考。后来,有几件事启发了我们的思路。

记得2005年的夏天,一场大雨冲毁了学校的几段围墙,杜县长带领几位领导亲临现场视察,考虑到学校的困难,给予拨款修复,并对校园建设提出了建议,主动提出支持建设两个水泥篮球场,我们深受感动。一个县长对一所普通学校那么关心,我们能不感动吗?

我校地处农村,有许多学生的家庭经济十分困难。近年来,资助我校学生的单位、个人越来越多,还有些单位、个人与我校的贫困学生结成了对子。几年来,杨少云先生捐款28000多元扶助56名贫困学生。从2007年下半年开始,他又资助3名我校升高中的贫困学生每年18000元;为学生宿舍安装风扇捐款8000元,为学校安装电教平台捐款50000元。

近年来,我校有12届毕业生回母校聚会,探望老师,关心学校的发展。他们以及有关领导、社会热心人士共捐款30多万元修建学校的运动场、路道、名人铜像、雕像、地理园、石凳,以及植树育林美化校园环境。现在,我们的学校面貌焕然一新。

原镇委姚书记通过他的新单位支持学校40000元购置图书,我们非常感激。最近,黄伟强校友出资16000多元为学校和学生捐书500册;崔国华副县长为学校及老师送来自己的作品集,我们师生很受感动。

有感于上述事例,我们萌生了把“感恩教育”作为校园文化建设切入点的思路。我们的学校,我们的学生,不断地接受着社会各界人士的帮助,我们应该怎样回报帮助我们的人呢?首先我们要有一颗感恩的心,用我们的实际行动回报施恩者和社会的厚爱,让师生知恩感恩,使“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之情感生根、开花、结果。因为人生的杠杆是精神,精神的支点是感恩,只有有了感恩的思想,人才能焕发出无穷的力量。我们也深深地体会到了感恩的必要性,努力地将社会人士的爱心转化为丰硕的教育教学成果。因此,我们把“感恩教育”作为一个校级核心课题来进行研究,对全体师生实施“感恩教育”,精心培育学校的“感恩文化”。

具体做法是:

(一)设立课题,深入研究,领导亲抓,落实到位。我们于2006年2月开始成立《中学师生感恩教育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组,制订实施方案,明确分工,并向县教育局申请立项,由校长亲自担任课题主持人,课题组成员有抓德育工作的副校长、政教处主任、级组长、语文科组长、工会团组织负责人以及班主任。具体由抓德育工作的副校长、政教主任及各班主任负责感恩主题班会等活动研究。德育处、语文教研组长及各语文教师负责感恩文章、诗歌和警句等研究及成果的展示。团总支书记及图、音、体教师、班主任负责感恩文体活动和感恩文化环境研究,真正做到领导亲抓,层层分工,层层落实。

(二)内容充实,形式多样,注重体验,增强实效。通过各种感恩活动,培养师生拥有一颗感恩的心,以自己的行动回报各方。主要体现在:

1.感念社会的关爱。开展“爱祖国、爱人民、爱科学、爱劳动、爱社会主义”等教育活动,引导他们感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爱校爱家”演讲比赛、读书报告会等形式,使学生体会到社会对他们的关怀爱护。利用“学雷锋做好事活动”“五讲四美活动”“德育基地活动”“打扫卫生劳动”等形式,激发和增强师生“报答社会、感恩社会、报效祖国”的深刻情怀。通过热心人士捐建的名人铜像,各种园地,形成学校德育基地,激发学生对捐助者的感恩之情。

2.回报父母养育之恩。开展为父母多做事,对父母多说知心话,给父母送礼物,帮父母做做饭、洗洗衣、拖拖地,为父母揉揉腰、捶捶背、洗洗脚等,体会和感激父母的艰辛和不易,培养学生感激父母的养育之情。安排学生给父母写一封信,用邮寄和家长会的形式,转给家长。有的家长读信后,感动得当场流下热泪,深情地对老师说:“谢谢你们的教育,让我的孩子突然长大了。”我们每学期布置一项“感恩行动”的家庭作业,并以周记的形式说明完成作业的情况,由班主任检查,绝大多数同学都完成得很好。同时,要求老师做好感恩教育的表率。

3.感激老师的教诲之恩。开展学生向老师献真情活动,自选“八个一”(送一句话,写一首诗歌,谈一次心,写一封信,提一个建议,表一个决心,做一张贺卡,献一束鲜花等)来表达对老师的感激之情,从而营造和谐师生关系。目前,我们已将学生写给老师、家长的书信和诗文汇集成册。

4.感激同学间的爱心相助。开展以“激情飞扬、共同进步”为主题的作文比赛、演讲比赛,以及给同学做一件有益的事,给班级做一件有益的事等活动,掀起同学之间互帮、互助、互勉、互学的热潮,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如九(2)班召开的“激情飞扬”主题班会,学生在台上发言,说到动情时笑声哭声交织,增强了集体的凝聚力,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5.感念自然的赐予。开展爱护自然,爱护环境活动。每一个学生养一盆花,保护一片绿地,自觉成为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志愿者。开展讴歌大自然对人类恩赐的书、画比赛和演讲比赛,使学生能够形成感激自然给予的情感,使“爱护自然、保护自然”成为学生的自觉行为。我们利用课余时间,组织教职工进行平整运动场草地的义务劳动,大部分的教工都自觉参加,还吸引了很多学生参加,有500多人次。一些社会热心人士和本校的老师职工及班级为学校捐种树木40多棵,金额达6000多元,为学生树立了学习榜样。

6.营造“感恩”氛围。组织师生开展看感恩影片,吟诵感恩诗歌,传唱感恩歌曲,诵读感恩美文,多讲感恩之言的活动。学校可以利用国旗下的讲话时间和学校广播时间播放感恩歌曲和感恩美文,利用开学典礼、板报画廊、文学社作品集等传媒,多角度宣传实施感恩教育的目的、意义及实施步骤,着力营造感恩教育的浓厚氛围。2006年8月,“Ta13拥抱成长之星”大型公益活动在我校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50多名义工,100名学生和100名家长以及50多名老师,参加了这次别开生面的情感教育活动。长达8个多小时的活动,扣人心弦,发自心声的话语和动情的泪光渲染了整个会场,全场人员无不感动。

二、和谐・发展

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感恩教育只是一个切入点,是精神文化的支点。我们在切实抓好感恩教育的同时,要高度重视校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的建设,以取得精神文化与物质文化、人文关怀与制度规范、校园文化建设与学科教育的和谐发展,真正实现环境育人,管理育人,制度育人,服务育人,教书育人。

物质文化建设,力求有声有色,使之与精神文化和谐发展。校园环境建设,利用建筑物及其他物体装设校风学风标语、校徽图案、运动图画,有寓意的物体造型,以产生物语;石头上刻字,让石头“说话”;校园广播,定时播放感恩乐曲美文、简讯。校园色彩以绿白为基调,建筑物为白色,其他地方种草植树,绿荫铺盖,白色寓意心灵纯朴素洁,绿色体现积极向上勃勃生机。同时,切实抓好校园的“绿化、净化和美化”工作。学校每学期有计划地购置图书,现有图书,让学生借阅。学校通过社会热心人士的捐赠书籍的活动,掀起读书活动的。每学期开展“读书明志”主题读书活动,校园读书气氛浓厚,营造“书香校园”。我们还利用各届同学会和社会热心人士为学校建设路道、运动场、雕像、地理园、电教平台、石凳、植树等实物事例,加强人文精神的培养,以感恩教育的形式,使之和谐发展。

制度文化建设,健全制度,汇编成册,以法治校,制度育人。如建立健全《德育工作实施细则》《安全教育制度》《教学工作管理实施细则》《教职工考勤制度》《文明班文明宿舍月量化评比管理方案》《内宿生住宿规定》等一系列规章制度。

行为文化建设,切实抓好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以求人文关怀与制度规范的和谐发展。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组织学生认真践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结合校本课程《感恩教育》,组织学生学习文明礼仪三字经。开展创建“文明班”“文明宿舍”活动,树立榜样,表彰先进。通过值周班的值班管理,约束学生的不良行为。通过感恩教育,体现人文关怀,以产生善举,彰显美德。因为感恩教育是“以情动情的情感教育”“以德报德的道德教育”“以人性唤起人性的人性教育”的人文教育。通过组织多种形式的自律、他律活动,让师生注重文明礼仪,养成自觉遵守纪律的良好行为习惯,加强安全教育,建设“平安校园”。同时,发挥班级优势,打造班级文化。如:九(2)班在班级文化建设中,从七年级入学开始坚持让学生上课起立时齐呼“我奋斗,我成功,我自豪”的口号,三年来从未间断,学生的记忆深刻,并内化为行动,唤起自信,催人奋进。教室里设置图书角,让学生自愿捐赠图书,以便同学交流阅读,学生浓厚的学习气氛就这样营造起来,整个班级呈现出积极向上的风气,全校各个班级也竞相打造自己班级文化特色。

篇10

德育是教育的灵魂和核心,学校德育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多年来,我校始终把德育工作作为教育的灵魂和核心,坚持"成人成才"并举的措施,实施德育工程,紧紧围绕党的教育方针、德育目标,加强德育管理,夯实育人基础,在德育内容、方法上努力探索、积极实践,不断提高德育实效。

1.明确德育目标,保证德育实效

目标是学校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是调动学校成员积极性的手段,是提高学校管理人员自觉性的推动力。我们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当前社会实际,结合学校"让学生做成长的主人,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的育人目标提出了"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能适应未来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高素质公民"为德育工作目标。学校还根据学生年龄和心理特点,分别对低中高三个年级段的德育提出具体了要求:低年级着重良好日常行为习惯的训练;中年级着重进行集体主义和社会生活中的道德行为训练;高年级着重指导他们的意志、品质等方面的训练。

2.优化管理队伍,夯实育人基础

学校首先成立了由校长、分管副校长、教导主任、团队干部、班主任等组成的德育工作领导班子,构建了"以人为本――制度育人――榜样带动――以情感人"的德育管理模式。在班子成员中,树立了为人处事、品格高尚、做事踏实的学习标兵,业务上结成了新老帮扶队子,以此加强班子队伍建设,充分发挥班子成员中的引领、带动作用,同时通过中层干部、少先队大队辅导员、团支部书记竞聘等方式,不断优化领导小组结构。

其次抓好了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职业道德水平。通过组织教师坚持师德学习、撰写心得体会、开展师德讲坛等方式,提升师德素养,让全体教师人人成为德育工作者,并用教师的高尚人格去影响教育学生。坚持"常规为本,落实取胜"的原则,将德育工作细化落实到管理的各个方面,制定了《班主任工作一日常规》《教师值周一日常规》《班主任工作月考核细则》《教师月岗位考核细则》《优秀辅导员、班主任评选办法》等一系列制度、措施,不断提高德育教师的管理水平,真正实现了德育工作的全员参与。

再次,强化学生干部队伍建设,注重了小干部的培养。通过民主推荐,岗位竞选,组织培训,参与管理,民主考核等一系列措施,组建了纪律强、素质高、有威信、敢负责的少先队组织,下设纪检、卫生、宣传、礼仪等多个部门,为他们提供了锻炼成长的舞台,不断提高学生干部的素质和管理能力,制定工作制度和职责,规范其管理行为,大大提高了管理效果,实现了学生的自主管理。

3.加强文化建设,营造育人环境

学校文化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其内在底蕴的反映,办学理念的载体,精神内核的体现,办学品位的标志,更是德育目标的彰显。5.12大地震后,我们打造了以"生命阳光"为主题的特色校园文化。构建了"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美好生命"的文化体系,确立了学校以"让教育成为放飞生命的绿洲,让学校成为成长生命的乐园",教师以"构建生命课堂,启迪生命智慧,让每个孩子都有拥抱成功的机会",学生以"学会生存,学会奉献,快乐成长"的生命教育目标。校园内以"情智广场"、"生命广场"、"生命大道"、"阳光大道"彰显显性文化,发挥师生齐动手布置特色室内文化,同时在师生中广泛开展生命教育主题活动,使学生在可看、可知、可感的体验中不断内化自己言行,形成了良好的学风和文明习惯。校园文化的建设使整个校园的德育氛围更加和谐和浓厚。

4.开展德育活动,促进健康成长

学校立足实际,着眼未来,认真开展了各项德育活动,促进了学生健康成长。

4.1坚持常规活动。学校通过每天的德育教育、常规检查评比、红领巾广播站,每周的升旗仪式、主题班队活动、流动红旗评选,每月的黑板报手抄报比赛、社团活动、主题竞赛,每期的入队仪式、读书活动、作品展示、先进评选、节日庆祝,每年的校园艺术节、运动会、少代会等一系列常规性教育和活动,有力地促进了学生身心和特长的发展。

4.2抓好特色活动。学校始终坚持抓好了学生的安全教育、卫生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开设专门的课程,配备专兼职教师,开设卫生保健室、心理咨询室,确保了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学校还特别关注留守学生的成长,为他们建立档案,通过建立留守学生之家、开设亲情电话、设立家长、实施结对子关爱、开展交心谈心等活动,激发他们努力学习、健康成长的动力,形成了一定特色。近两年来,学校还通过感动校园人物评选活动,树立了一大批教师、学生德育楷模,充分发挥了榜样的引领作用。学校还不断创新德育评价方式,每期坚持自评--互评--家评--师评的评定程序,并为每位学生建立成长档案袋,详细记录学生成长信息,保证了德育评定的实效性。

4.3注重学科渗透。学校坚持课堂教育的主渠道,教师通过充分挖掘教材资源和校本资源,在备课上课中坚持渗透德育,寓德育于各科教学之中,不断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激发和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

4.4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德育环境。使学生置身于健康活泼的校园文化氛围中,受到熏陶,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从而培养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能力。如悬挂伟人画像,名人名言,设立宣传橱窗,兴建花坛、花园,植树种草,美化绿化校园环境。开放图书阅览室、科技活动室、团队活动室,播放德育教育影视片,举办图片展览等。让学生认识美、感受美、培养创造美的能力。

5.拓宽德育渠道,形成教育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