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园林景观研究现状范文

时间:2024-01-30 17:55:5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国内外园林景观研究现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国内外园林景观研究现状

篇1

关键词 园林景观;建成后评估

中图分类号:S759.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author's many years of experience, this paper elaborates on the assessment of landscape is completed, after the completion of the significance of landscape evaluation, landscape evaluation after completion status.

Keywords landscape; after the completion of assessment

1 园林景观建成后评估概述

园林景观建成后评估亦为使用后评估的一种,是对园林景观项目建成使用后产生的视觉、生态、经济、社会等各方面的效益与影响进行全面、科学、客观的评价;将使用后实际效果与使用前决策预想效果进行全面综合的对比考核,确定项目预期指标是否实现,是否满足使用需求,分析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并通过及时有效的信息反馈,对项目的未来使用提出科学的合理化改进建议,从而改善项目的使用效果;并对未来项目的建设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提高项目的决策建设水平。

2 园林景观建成后评估的意义

随着人们环境生态意识的增强,国家对环境建设的重视,各地园林项目建设方兴未艾,但相对于建筑等其他领域而言,园林还是一个年轻的行业,各方面建设管理机制还不够健全。许多项目存在重建轻管、重复投资、浪费资源、破坏生态等不良现象,导致园林景观建成使用后与决策预测效果相差甚远。引入园林景观建成后评估可以通过美感、功能、生态、经济、社会等多方面指标,有效地将园林建成使用后的实际效果与使用前决策预想效果进行全面综合的对比考核,对促进园林景观建设进入有序状态,真正实现园林建设的可持续性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一是把实证的科学精神注入园林景观建设中,强调用科学的方法来评价设计结果的合理性。二是园林景观建成后评估是一种科学的实践检验方式,使园林景观建设的程序和模式进一步科学化。一般的园林景观项目建设遵循“策划—设计—施工—使用”这样单一线性的程序,而引入建成后评估将使其变为“(使用后评估信息反馈)—项目策划—设计方案—施工—使用—使用后评估”的循环过程,从而使整个项目建设程序更为合理化、科学化。三是有助于政府行政管理和决策的科学性。它将管理要素建立在调查研究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能较好地克服管理、决策中的经验主义和主观主义,有利于政府加强对设计、施工、使用各阶段的有效监督与管理,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园林项目建设的效率。四是园林景观建成后评估考虑了使用者的需求,充分反映了社会大众的合理需求是否得到满足,有利于园林景观设计师在以后类似的项目设计中更好地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创造宜人的公共生活空间,提高大众生活水平。

3 园林景观建成后评估现状

目前,国内还尚未把园林景观建成后评估作为完整体系研究的重点内容,但已有不少学者专家意识到园林景观建成后评估的重要性,开始涉及园林景观的各个要素、内容建成后评估。通过借鉴国内外视觉、建筑、环境等其他领域的评估(评价)理论和研究成果,提出了园林景观美景度评估、园林植物景观评估、园林植物生态效益评估等理论研究及园林优质工程评比的实践操作。

3.1 园林景观建成后美景度评估

人类对外界的知觉中,视觉是第1主观反映。优美和谐的园林景观是通过园林各要素的合理搭配而实现的。园林景观的美景度评估即可以从侧面反映出园林设计方案的优劣。美景度的测量方法有很多种,目前公认较好的有2种:一是美景度评价法(Scenic Beauty Estimation,简称SBE),采用图片作为评判测量的媒介,依照SBE评价准则,让评判者给每一幅建成后的园林景观图片按评分准则逐项评分,最后给出一个反映美景度的表。二是比较判断法(Law of Com-parative Judgment ,简称LCJ),通过评判者比较一组建成后的园林景观照片得到一个美景度排序。采用SBE法进行评判时要综合许多评价因素,因此需要评判者有一定的文化知识水准才能胜任。SBE和LCJ在方法上没有本质的差别,但一般来言,照片样本数在25张以下时,采用SBE法较为省时高效,而对相似植物(如棕榈科植物为主)构成的园林景观采用LCJ法较好。通过对建成后园林景观美景度的测量,与建设前预测的结果进行比较,看设计的美景效果是否能够达到、满足视觉审美的需求。

3.2 园林景观建成后植物景观评估

园林景观建设中,园林植物是至关重要的构成要素,直接关系到园林景观的整体水平。唐东芹等人通过统计应用植物物种多样性、生活型多样性、观赏特性多样性、时序多样性、空间分布格局多样性等定量指标,以及园林植物与其(下转第54页)

(上接第50页)

他园林要素之间的和谐、与其生长环境的和谐、与整体环境的协调等定性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AHP法)构建了园林植物景观的综合评价模型,反映植物景观建成后的效果,总结植物造景的规律。

3.3 园林景观建成后植物生态效益评估

众所周知,园林绿地是城市的“绿肺”,是改善城市环境的重要手段。如何在有效的土地和空间中,最大程度发挥园林绿化的生态效益,成为园林绿地质量的重要衡量指标,但园林绿地对城市环境改善作用的大小,人们无法准确直接地感受和比较。早在20世纪90年代末,陈自新、苏雪痕等人就对北京城市绿化的生态效益进行了研究,提出绿量是决定城市绿地生态效益大小的最实质性因素,通过计算植物绿量回归模型,量化园林绿地生态效益。后有人不断进行研究,通过植物绿量计算统计,得出园林绿地的增湿降温、杀菌滞尘、抗污减噪等作用大小,建立评估体系,量化城市绿地生态效益。近年来,还提出了城市绿地的防灾避险功能。从生态学来看,这也是城市生态效益的一部分。

3.4 园林优质工程评比

目前,全国各省市为了更好地提高园林绿化施工水平、规范行业管理,行政主管部门和协会都纷纷组织专家通过企业项目资料审查、现场实地考察,评选出各省市的园林绿化优质工程,以更好地提升企业品牌,促进行业良性发展。

4 结语

园林景观建成后评估是园林建设发展过程的有效反馈,虽然现在已经有专家学者开始关注和研究相关理论,并有优质工程评选活动作为实践操作,但尚未形成完整一致的评估体系。科学而可操作的评估体系和完善合理的评估机制是园林建设发展的有效鞭策,也是园林规范化建设的关键。

5 参考文献

[1] 任淮秀,汪昌云.建设项目后评估理论与方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篇2

关键词:屋顶绿化、绿化功能、技术研究、发展前景

引言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类对于生活环境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然而由于土地利用率的不断增大,绿地面积相对减少,绿色越来越成为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要素。“物以稀为贵”,于是这块曾经被忽视,被遗忘的角落渐渐受到社会的重视。

一、“屋顶园林景观”的历史与概况

(一)屋顶园林绿化是随着现代化科技的发展,社会经济的进步,城市密度的增大及城市高层建筑不断出现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城市绿化发展在轴向上变化的体现,既扩展了绿化空间,也丰富了城市多维的自然因素。

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000年左右,在古代幼发拉底河地区,就是现在的伊拉克,在最古老的名城,苏美尔人曾建造了雄伟的叙亚古庙塔,在该塔三层平台上考古人员发现有植树过的痕迹,该地被后人称为屋顶绿化的发源地。而我国迄今为止记录最早的有关屋顶花园的描述,是相传在春秋时期吴王夫差在太湖边建造了姑苏台(又名姑胥台),位于苏州城外西南隅的姑苏山上,原是供夫差游乐的重要场所,周边不仅种载美丽的花木,而且还设有人工湖供划船用。

(二)从具体内容上看,它包括屋顶绿化和空中花园两大块。对于“空中花园”一词,到目前为止,都没有一个很明确的界定概念。和“屋顶绿化”一样,其形式就是在建筑物,桥梁以及构筑物等的顶面,通过园林绿化,植被铺设等所呈现出来的人为景观。

(三)屋顶绿化的具体类型

根据德国的标准,通常将屋顶绿化的类型看作三大类型:扩展型屋顶绿化、半密集型屋顶绿化、密集型屋顶绿化。

1、扩展型屋顶绿化

扩展型屋顶绿化就是根据建筑荷载相对较小的特点,利用草坪、地被植物、攀援植物等进行屋顶覆盖绿化。在国内被称为“简单式屋顶花园”,比较常用的方法是采用草坪铺盖。这种绿化方式在实际运用中较为常见,它就像大自然的“绿地毯”,具有耗时低、成本低、重量轻、效果佳的特点,几乎不用维护,只要适时进行检查即可,唯一的缺点就是不便于人在上面活动。

2、半密集型屋顶绿化

半密集型屋顶绿化的植被密度与厚度都要比扩展型屋顶绿化高,植物选择的范围也更广,但不包括乔木类的树木。适用于看得见的屋顶,需要定期的维护,半密集型屋顶绿化比较人性化的体现就是可以和人进行互动,可以留有小路和庭院供人行走、休憩。

3、密集型屋顶绿化

密集型屋顶绿化可以说是最贴近人类生活的绿化方式。它不仅是有植被,还包括亭子、水池、假山等各种景观小品,是另一种完全开放性的休闲空间。

二、屋顶绿化的功能

(一)改善空气质量

由于城市汽车尾气、扬尘等现象严重,导致近几年城市空气质量急速下降,而植被是大自然最好的空气过滤器,其蒸腾作用可以增加空气中的水分含量,导致相对湿度增加。同时,植被可以调节局部小气候,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最终释放氧气,净化大气。又可以防止光照反射,直接降低建筑物内部温度。

(二)缓解城市热岛效应

随着城市建筑物密度的增大,硬化表面加聚,不通风的状况导致城市温度明显高于郊区。这种热岛效应现象会使云层变密,增加有害气体的聚集,从而降低空气质量,造成大气污染。

传统的建筑顶面正是产生热岛效应的因素之一,绿化屋顶则可以阻止光照的直接摄入,降低温度,减慢风速,打破原有的空气流动方式,有效地控制热岛效应的出现。

(三)减少噪音

城市中的交通工具、工厂、工地的噪音以及喧哗声往往会降低人们的生活质量,并出现一系列的不良症状,包括听力下降、失眠、头晕等。据研究,由于植物本身是一种多孔材料,具有吸收声波的能力,能将感受到的声音进行反射、散射以及植物本身的微震使噪音减弱,是非常好的隔音材料,既环保又经济,相对与普通屋顶,绿化后的屋顶可以降低噪音2到3分贝。但是单株的植物不能起到很好的反射效果,因此大面积的绿荫或者多层次的植被才能有效减少噪音或者电磁波。

三、国外屋顶园林景观的发展与现状

就国外而言,各个国家对屋顶园林的重视程度都有不同程度的提升。例如德国、美国、英国、加拿大、日本等国家都很重视屋顶园林在城市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政府部门也是给予很大的支持与帮助。

德国(被认为是工业强国),也是世界上屋顶绿化技术相对领先的国家,其屋顶绿化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政府在资金上的支持鼓励了德国在这方面的建设和发展。不断出现的斜坡式、阶梯式以及金字塔式的建筑物更是证明了德国在建筑设计中的流行趋势,钢筋混凝土与绿色植被的完美结合已是不可或缺的设计理念,其绿化面积已经超过一亿平方米,80%的绿化都是开敞型。

美国:在美国当地的屋顶园林景观发展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芝加哥市。该市的政府起了很大的表率作用,不仅先从市政厅的屋顶绿化做起,而且也搬出了很多在屋顶绿化方面的优惠政策,使芝加哥的屋顶绿化范围逐渐扩展,理念不断加深,从政府,到企业,到商业,最后到居民住宅得到全面推广。最具代表性的有1959年建造的具有高技术含量的奥克兰市泽凯中心屋顶花园,被认为是现代屋顶花园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英国:英国在最近5年来的变化与以往大不相同,不再受过去建筑理念与城市规划文化的影响,开始对屋顶园林景观加以重视,林荫道等不断出现在伦敦很多新建楼房的屋顶。让人步入其中,鸟语花香,仿佛置身于森林之中,不仅有美化环境的功能,更重要的是能帮助忙碌的人们缓解工作以及生活上的压力,从而给全社会带来健康的功效。

加拿大:加拿大重视的是屋顶园林景观的宣传和教育,从灌输理念入手,扎根式地使居民意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在政府部门的帮助下,通过各种活动的组织与推广,专门建立网络交流平台,开展合作和培训活动。国家的这种重视程度给加拿大屋顶园林的发展开辟了一条完全绿色的通道,为加拿大居民带来了更为舒适的生活。

日本:日本在屋顶园林景观的实施方面覆盖的比较全面,不仅是用于居民楼,它还包括各种码头、车站、学校、工厂厂房、地下车库顶部等等。

通过对以上在屋顶园林发展方面具有代表性国家的举例描述,可以体现出在国外屋顶园林理念的受重视程度以及由此带来的经济、社会等各方面的隐形效益。

四、国内屋顶园林景观的现状

跟国外相比,国内在屋顶园林这方面还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大中城市普遍存在缺绿、少绿的情况。在20世纪70年代广州东方宾馆的屋顶花园是我国第一个大型的屋顶花园。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我国在这方面开始逐渐发展起来,近10年来,国内各大城市发展很快(例如上海、深圳、杭州、北京等),相继出现了各具特色的屋顶花园。

政府部门在相关政策扶持上也加强了不同程度的重视,例如在2002年6月1日,上海市静安区人民政府了《关于上海市静安区屋顶绿化实施意见(试行)的通知》,提出从2002年开始,凡是列入当年屋顶绿化实施的项目,每完成1平方米均奖励10元。在2002年的11月,上海市绿化管理局也了《关于组织编制屋顶绿化三年实施计划的通知》。

深圳市人民政府在1999年11月了《深圳市屋顶美化绿化实施办法》,和制定了全市屋顶绿化的规划及实施办法,并开展全市屋顶美化绿化的督促、检查和考评工作。在2000年,广东省了《关于我省城市屋顶美化和防护(防盗)网、空调器及室外管道规范装设的意见》,其中提出了建筑物屋顶美化绿化的相关实施措施。

在1996年,杭州市园文局向市政府提交了《关于大力发展屋顶绿化垂直绿化的请示》,该计划于1998年正式被批准实施。又加上“旅游城市”的头衔,杭州对绿化(包括屋顶绿化、垂直绿化等)方面的重视程度也愈加增大,已经将屋顶绿化以及垂直绿化作为各级绿化部门管理考核内容的一部分。

2005年北京市园林局了《北京市屋顶绿化规范》。2006年9月北京市园林局、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北京市财政局联合了《关于进一步推进本市屋顶绿化工作的通知》,强调屋顶绿化为十一五的重要工作,要确保北京屋顶绿化有条理的推进。

五、屋顶绿化需要考虑的技术问题及解决方案

由于国内屋顶绿化技术还处于起步与发展阶段,所以在开展过程当中常常会出现建筑荷重、结构、防水抗渗等问题(包括绿化覆盖的合适程度;是否会造成房屋结构的破坏;以及造成屋顶排泄不畅等一系列的疑问)。

针对这些情况,我国现在的绿化技术及建植手段(包括建筑荷载要求、建筑屋面耐根穿刺防水技术、屋顶绿化灌溉技术、屋顶绿化蓄排水技术、雨水综合利用技术、人工种植基质轻量化、植物固定技术、植物材料选择、园林小品建设技术等)已经逐渐步入成熟阶段。

我国地域的广阔所带来不同气候的差异对屋顶绿化的要求也不尽相同,比如年降雨量、温湿度等条件的变化,对植物的选材、类型以及土质等方面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鉴于对屋顶绿化的推广来说,在进行准备工作的阶段中,应该选用对屋顶绿化相关要求(包括建筑荷载、防水保温、绿化种植土、绿化类型、植物材料等)有比较深入的了解和研究的工程设计师,以免出现后期的麻烦;在屋顶绿化的实施过程中,防水工作一定要加强,防水材料本身必须过硬,要具备耐根穿刺性能;其次施工手法也要过硬,材料之间的搭接极为关键,因为接缝处是漏水和根穿刺的主要部位。

六、中国屋顶绿化未来的发展及新技术

篇3

【关键词】地被植物;校园景观;应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S688.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10-0261-02

通过对桂林乡土地被植物的分析研究,选择几种典型地被植物进行培育,了解这几种地被植物对周围环境的温度、光照、水分、土壤等的需求,培育出适应能力强、管理粗放,并有一定观赏性的开花地被植物。掌握它们的生态习性及生长速度,如阳性、阴性、耐旱、抗热以及耐酸碱度等生态特性,选择适合培育的校园场地进行培育栽种。估计典型地被植物的生长速度、蔓延生长后所占有的面积、覆盖地面所需的时间,以此来丰富校园景观建设。

一、地被植物在国内外高校景观建设中的研究现状

随着校园建设的不断发展,国内很多高校在校园景观建设初期,都会以大面积的地被植物来铺满的地面,这是因为地被植物有着易栽种、易管理、生长速度快的特点,可以快速地丰富校园绿化,填补乔木和高灌木下面的空缺,达到整个校园绿化层次分明、协调统一的效果。如福建师范大学校园内,各种地被植物和校园雕塑、座椅以及其他一些景观小品组成花坛、花境等景观效果,表现形式丰富,起到了衬托与造势的作用。在福建师范大学校园内有一片专门的植物培育区,以供校内绿化植物的补充和更换,这也是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地方。而清华大学,则以众多野生地被植物来美化校园,这些植物既能很好地适应当地环境生长,又能体现与众不同的校园特色,为园林植物提供了新的绿化品种。野生地被植物和现有的经过人工培育好的地被植物相结合的方式会成为今后地面绿化的主要方式。

国外很多高校运用地被植物生态学原理进行植物造景,科学合理地创造出了多层次、具有生态效益的校园景观环境。这是大学校园绿地景观规划与设计的重要内容,特别是丰富多彩的地被植物,具有易生长、形式多、花期丰富等特点,是丰富绿化层次的重要部分。将乔木、灌木、草本植物进行合理的复层搭配,同时很多地被植物有着明显的季相变化,能创造出稳定、宜人的生态校园景观。有些大学还在校园内建设了相当规模的植物园,结合教学丰富课堂内容。如牛津大学的校园植物配植丰富和谐,有观叶植物、观花植物、观果植物等,园中有着丰富的植物品种资源,具有很好的生态效益。植物园内培育的植物群体不但保证了校内的绿化建设和补充,还为校内的教学、科研、实习实践等环节提供了资源,得到了充分的利用。

二、地被植物在园林景观环境中的重要性

近几十年来,全球范围内,生态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已经威胁到人类的健康及生命安全。人们逐渐认识到地被植物在园林景观建设中的重要性,把发展地被植物作为改善环境和保护生态的有力措施之一。

为研究本土地被植物资源,人们通过适当的栽培方式对地被植物优良品种进行了引种移植和多方面的分析研究。19世纪80年代,主要侧重于对园林地被植物资源的调查和利用。科研人员曾在秦岭对野生地被植物资源进行调查分析,对50多种地被物种的形态特征、生长习性、季相变化以及绿化应用等作了深入的研究和分析,认为当地的园林地被植物资源非常丰富。在发掘和研究过程中发现,该地区野生地被植物种类繁多,能够用于园林景观绿化的地被植物也相当丰富。景观设计人员必须了解并掌握地被植物的形态特征和适应性特征等因素,在充分展现艺术化园林景观的同时,做到因地制宜、合理配置,从而达到和谐统一,具有生态效益的园林景观设计效果。

三、典型地被植物在校园景观建设中的应用研究

在校园景观绿化建设中,为了形成良好的校园绿化结构,更好地发挥乔、灌、草多层植物绿化效果,需要将地被植物与其他层次植物进行合理搭配。地被植物除了丰富校园景观外,还可以快速地覆盖地面,增加校园绿化绿量,形成有层次、有韵律的校园景观环境。在校园景观建设中,通常采用多年生观花观叶地被植物来衬托作为边缘植物的灌木,形成一个有层次变化的底层绿化结构。通过开花地被植物在疏林草地上的点缀,可增加绿化情趣,丰富校园景观。

(一)典型地被植物调查和适应性测定

经过调查选种,选择了杜鹃、鸢尾、月季、绣球四种地被植物进行培育研究。其中月季喜阳,适合点缀草地和绿篱,还可以用作花坛装饰。鸢尾和绣球喜阴,适合种在林下,而我校正缺少林下绿化,这两种植物的选择非常适合我校的景观建设。杜鹃喜阳,耐半阴,选择四季都有花期的品种,非常适合与落叶树木搭配,既能保证春、秋、冬季阳光的照射,又能避免夏季阳光的暴晒。这四种地被植物对土壤要求并不严,我校的校园土壤多为黄土,实验证明,除杜鹃需要掺和腐殖质土外,其他均能良好生长。

(二)典型地被植物培育和在校园景观中应用的美学价值评价

经培育研究,月季、杜鹃和鸢尾已有了一些成效,尤其是鸢尾,繁殖速度相当快,第一年单株种植,第二年会翻3-4倍增长,是一个相当可观的林下地被植物。绣球成效低一些,经过扦插,成活率虽然很高,但需要维护,并且要两年时间才能开花。虽然这四种地被植物的培育技术和繁殖速度各有不同,但它们都是非常有观赏价值的地被植物。在这四种植物中,杜鹃和月季是四季开花的地被植物,是点缀常绿景观植物较好的开花植物,可以为校园景观增添色彩。鸢尾的花季是3-4月,紫色的花瓣似蝴蝶,搭配发新芽的常绿植物,显得生机勃勃。绣球的花期是4-5月,由于花朵硕大,色彩富于变化,给人赏心悦目的感受,可以更好地丰富校园景观。

(三)典型地被植物快繁技术研究和生态效益评价

通过对月季、杜鹃、鸢尾和绣球的培育研究,鸢尾适合分根繁殖,速度较快,可达到3-4倍的效果。月季和杜鹃适合扦插和嫁接,在繁殖的过程中要保证土壤的养分和水分,还要防止病虫害。绣球适合分根和扦插,季节最好选在春季。4种地被植物相比较,绣球和鸢尾具有降温增湿作用,植株周围的空气湿度在上午和下午均要高于空地周围的空气湿度。在校园景观植物的配置中,应充分考虑植物的生态功能,以便发挥植物在改善校园环境中所起的作用。因此建立校园地被植物绿化生态环境效益评估计量指标体系,对校园地被植物绿化生态环境效益进行总体评估和计量非常重要。

四、结语

典型地被植物培育并应用于校园景观建设是丰富校园绿化的理想措施,通过培育和研究,在高、中层次的园林植物下配置低矮的地被植物具有较好的层次感和韵律感。通过培育研究,月季、杜鹃、鸢尾和绣球4种开花地被植物符合我校的景观建设要求。通过4种开花地被植物的点缀与衬托,既美化了校园环境,又能更好地提高校园景观的生态效益。

作者简介:

篇4

关键词:园林 园林景观园林城市

中图分类号:TU98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China's current rapid development of city construction, the construction of urban greening by leaps and bounds. And made great achievements in, but also have many problems, one of the most obvious is a large new urban landscape green space lost tube is serious. Mainly displays in due to copy blindly, copy is not suitable for the region's green design project; Landscape design on the landscape ecological science design form; In the design of no full consideration of people-oriented design principle, man-made destruction caused by severity phenomenon of the construction cost and the high cost of maintenance and management. Lead to green space, were not successful in late maintenance work, afforestation effect is very difficult to maintain, losing its original function into affect the image of the city land.

Keywords: garden landscape garden city

一、目前园林景观的现状与发展

1. 园林景观发展的历史在中国已经有几千年,适应现代园林景观研究只有四十几年。所以,很多人对园林景观的认识很肤浅。他们认为园林只是种花种草,挖湖堆山,置石理水。不考虑人性化空间和功能性空间,也就是只注形式不注重功能。不理解东方园林的风格和特色,古典园林和现代园林服务的对象。

2.当今,园林文化不再像过去时代里的那样只是个别少数上层阶级享受生活的一项奢侈品,逐渐变成为大众所用的一项公共必需品,而实用功能、类型等方面也逐步从只考虑人类本身转向整个自然界的协调共存。园林艺术的内涵与外延也逐步进行了相应的调整。现代意义上的景观规划设计,是因为工业化对自然和人类身心的双重破坏而兴起并开始发展的,主要目的是协调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原本不适应经济高速发展下永续利用的园林思想,只能渐渐淡出历史舞台。论及内在原因,在文明形态学的范畴内,任何一种文明都有盛衰,同时也是沿着曲线向前发展的,它的变化不仅受到相邻文明的影响,同时也受到外界媒介以及文明内部所需遵循的盛衰规律的影响。这样说来,衰败只是一种必然,转向何方的兴盛才是需重点考察的部分。当园林艺术沿着曲线波形发展到时间轴上标注着“现代”的这个坐标点时,受到外在及内在因素的影响,逐步向包容性、交融性发展,文明盛衰曲线也相互影响,逐步趋同。所以,从整个园林艺术的发展来看,各种文明所反映在园林艺术方面的表现形态不断地波动起伏,各自经历起源、生长、衰落与解体这4个阶段之后,伴随着相互之间的影响,它们波动的频率产生了共振,到目前逐渐彼此同化,走向交融与相互包容。

二、园林景观特点

现代园林景观考虑最多的是人性化空间,以“人”为本,经常见到大家提,真正运用到实际当中很少。各大城市都有广场,广场很大,人不能留足,原因树很少,城市家具少(座椅少),草坪大,不让人进。雕塑很大让我们窒息,比例关系和控制范围考虑不足。现代园林景观应多注重尺度“宜人、亲人”,尊重自然,尊重历史,尊重文化、文脉。不能违背自然而行,不能违背人的行为方式。所以我们的设计应符合人的行为方式。既要继成古代文人、画家的造园思想,又要考虑现代人的生活行为方式,运用现代造园素材。形成鲜明的时代感,如果我们一味的推崇古代园林,就没有进步。不同的时代要留下不同的符号。

三、建设园林城市

园林是“在一定的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作而成为美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园林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园林的内涵和外延,随着时代、社会的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也在不断地丰富和扩大。当前人们对城市环境的要求,也就是城市园林绿化的功能:1.要有健全的生态环境,使人们能在其中健康地工作和生活。2.有为居民进行锻炼、游憩、游览的户外活动场所。3.有美化的市容环境,优美的自然景观。4.使城市可持续发展和利用。

只有建成园林城市,才能达到和满足上列要求。园林城市――城市大园林,我的理解就是整个城市成为一个大园林,即不但要有一定比例的各种类型的公园、风景区,城市的所有绿地都应加以园林化。山水、植物、建筑是构成园林的三个基本要素,但是在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上,起决定作用的还是植物。所以,从规划上考虑和绿化上要求,各个部门、各个单位的绿地率都应达到一定要求,如30%一50%,甚至更高,而每人平均占有的公共绿地面积也应达到8平方米以上。在计算方法中,我认为应当把常住在本市的外地人口算进去,而且还应当把经常性的流动人口数计入,也就是应当控制城市人口数,不然每人平均占有的绿地面积指标将没有意义,也满足不了人们对园林环境的要求。创建城市大园林应有一个科学的、合理的城市绿地总体规划,而总体规划的实现要靠措施,要有人力、物力、财力的保证。要提高全民的认识,加强管理,长期坚持,只有大家共同努力奋斗,高水平的园林城市才能实现。

四、创建园林城市的几点议论

1.城市的各部门都应为建成园林城市而奋斗。城市是人类进步的产物,是人类依据社会发展的需要而创造出来的人工环境。在没有实现城市大园林之前,城市规模越大,则与自然距离越远。现在,为了满足人们对环境的需求和对自然的追求,各个部门都应当为了实现城市大园林共同努力。如城市中心区不宜过大,各种类型的建筑不宜过大。过高、尤其居民建筑更不宜过高,过高的楼房容纳人口数量越多,相对绿地比例就越小,本来楼高了相应的绿地面积应加大,但实际做不到。

2.传统与时代结合的形式。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前进,群众的需要和情趣也在变化。原有的古典园林作为文物遗产需要很好地保护,要建的新园林则必须在传统与时代结合上下功夫,要去创新,可以说新的形式正在形成之中,既要继承传统又要学习对我们有益的国内外的新形式。综观我们的生活(衣、食、住、行),我觉得还是传统的少,新的多、新的占了绝大部分,因此在建设园林时,还是应当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创造中国式的现代新园林。当然,在技法上是可以学习继承传统的,如自然山水园。叠山理水、注重寓意和意境、小中见大、借景等。

3.花草树木的合理搭配各得其所。现在城市绿化、应当花草树木合理搭配,既要有乔木,又要有灌木,也要有地被植物;既要有常绿的,又要有落叶的;既要有花,又要有草,使花草树木各得其所。建设城市大园林应从具体情况出发,因地制宜,如城市广场和建筑前面就可以多种花草,不但能造成开阔的景观环境,突出主体,还便于群众活动,也有利于空气流通;而郊区隔离片林就应以种植树木为主,留出林缘或适当空间种植少量花草,供人们休憩活动就可以了;而公园则应当依据功能分区,形式和内容应多样,花草树木可丰富多彩。

结后语

创建城市园林,建设高水平的园林城市,即建成适合人们高质量生活、工作、游憩的生态环境,也称为绿色城市。这是社会发展的要求,也是满足群众需求的唯一途径。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走进世界先进行列。

参考文献

篇5

在分析国内外植物景观季相设计的理论和发展现状的基础上,结合潮州市厦寺公园、凤城公园开发建设现状,从公园植物景观的季相配置入手,分析了2个公园植物景观季相变化的规律;并在此规律的基础上,运用园林学、生态学、造林学、植物景观等一系列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和分析方法,发现并找出植物景观季相配置改进的发展方向。并结合厦寺公园、凤城公园的实际情况,比如地形、公园用地情况、不同景点的不同要求、公园园林植物构成、林相状况以及植物景观的季相变化情况等,对2处公园重点景区的植物群落提出了林分景斑特色规划,最后在景区设计、植物品种选择、有害昆虫防治方面提出了适合这2处公园现阶段建设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

季相;植物景观;厦寺公园;凤城公园

当今,我国城市化的进程正在逐渐深入,越来越多的土地、农田林地被城市占据。而且大量的绿地也被城市中的经济活动作物占据,从而使得绿地的面积和质量严重下滑,取而代之的是城市建筑物。因此在满足了物质需求的情况下,人们越来越渴望回归大自然,渴望新鲜的空气,渴望好的城市生活环境。在此情况下,我们引入了城市公园的理念[1],来提高人们城市生活环境。通过我们的努力改善城市单一色彩,减少生活垃圾,减少噪音,减缓热岛效应。其中植物景观作为城市绿化中的主力军会起到重要的作用,不但能提升城市景观质量,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而且能够提高植物物种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和生态意义。然而我国在城市公园的引入认识上还不够清晰[2],理解上还不够深刻,在许多城市的规划中还不能有足够清晰的定位。这体现在很多方面,一是人们对林地规划随意性强,很多时候公园建设要为主要支柱性产业建设让步,二是早期的一些专著主要是针对天然林和人工林的林型划分,而在公园的植物景观及其季相变化上研究和分析较少一些。

1国内外园林景观配置现状研究

国外研究现状:西方的园林植物景观经历了漫长的演变发展过程,也是一个征服自然、改造自然和再创自然的过程,从规则的巴黎凡尔赛宫到19世纪中期的英国自然式风景园林,又发展到了今天的生态园林[3]。但19世纪后期,西方发达国家出现了严重的城市环境问题。20世纪70年代,改善环境,保护大自然和重视生态的思想开始萌芽,后来随着生态思想的不断深入,公园绿地和街头绿地大力发展起来。国内研究现状:中国园林有着悠久的历史,从公元前11世纪到19世纪末,在3000年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世界上独具特色的风景园林体系———中国园林体系。目前生态学方面的研究是我国对城市园林绿地研究的主要方面,这包括对城市绿化格局、演变机制、功能、生态效益以及植被结构等方面的研究。城市绿地是以人为中心的陆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长期受人类活动影响。

2对比分析多个公园植被现状

2.1潮州市气候情况从气候方面考虑:潮州气候温暖湿润,生态环境很好,日照充足、雨量充沛、温差较小、夏季长、霜期短,非常适合园林植被的生长,属于南亚热带典型的季风海洋气候。年平均气温20.8℃,气温在7~8月出现峰值,最高气温可达38.1℃,平均气温为28.0~28.7℃;最低气温一般出现在1~2月,平均气温13.3℃;绝对最低气温达到-2.6℃,一般在11月下旬~2月中旬,会有霜冻发生,偶尔也会出现很强的寒流,但没有降雪。本地区受季风海洋气候的影响空气湿度比较大,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6%。

2.2凤城公园植被现状分析从植物种类方面考虑:该公园植被种类丰富,核心景区的园林种植了乔木42种,其中常绿乔木25种,落叶乔木17种。灌木37种,其中常绿灌木20种,落叶灌木17种,藤蔓植物9种,多年生植物6种,而一年生草本及其他植物在园林中种植数量却很少。

2.3厦寺公园植被现状分析通过对厦寺公园的参观学习,并对该公园的园林植物进行多次调查,得出该公园核心景区的园林种植了乔木45种,其中常绿乔木30种,落叶乔木15种。灌木40种,其中常绿灌木20种,落叶灌木20种,藤蔓植物5种,多年生植物2种。由图3可以看出,该公园开花植物品种在6、7、8月份最多,也就是夏季开花品种最多,而春季和秋季相对较少一些,10、11、12月份植物品种则递减更快,12月份时开花植物种数最少。

2.4基于上述情况的总结以上2个公园的观花、观果植物种类总的来说还是非常丰富的,能满足人们一年四季观赏的需求,它们在花开放的颜色、果子成熟的颜色上四季都有变化。受相对温暖亚热带气候的影响,使得春、夏2个季节更适合植物瓜果的成长,颜色变化也相对比较明显和丰富,呈现出百花齐放,色彩缤纷,欣欣向荣的景象。而秋冬季节则起到了在当季给大自然补充颜色的作用,其颜色也主要以黄色和黑色为主。但总体来说对林相季相的表现作用还是较弱一些。因此,我们可以针对秋冬季节所展现出来的弱势[4],做一些弥补措施。比如,引进一些抗旱、抗寒的物种如冬青等种植,并增加一些代表季节特征的物种如梅花,还可以种植一些颜色随季节变化性较大的物种如银杏、枫树等物种,增强冬季植物季相的色彩变化,提升植物景观效果。

3公园植物景观季相配置改进目标以及具体措施

由于这2个公园的基本结构以及地形地貌气候环境等情况相似,建议集思广益,以植物生态学、园林景观学、造林学等为指导,对公园核心景区提出改造规划,并采取可行性措施,通过对林相和植物景观的人为干扰,提出营造生态高效、环境优美、季相明显的景观改进建议方案,因地制宜营造公园不同季节富有季相变化的景观林,从而既能提高公园的植物景观,又能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3.1公园植物景观季相配置改进目标

3.1.1提高核心景区植物景观季相变化性。引进颜色变化明显,层次丰富、季相变化明显的物种,并提高物种的质量和成活率,采用适合其生长的土壤,打造重点景区植物景观季相变化,改善林相构成,提高景观质量和生态效益。

3.1.2局部改造,整体优化。根据对林相状况的调查,重点改善植物种植稀少的区域,制定方案,提高植物种类,增强季相变化,对生态物种较好的地方增强保护[5],提升植物景观林的观赏性。

3.1.3采取防护措施。为保障植物景观的生态和健康持续发展,提出防护措施,预防虫害以及外来生物的入侵,预防山林火灾,张贴植物保护标语,增强人们的植被保护意识,减少对园林植物的破坏。

3.2改进公园植被配置的具体措施

3.2.1公园的主入口主要植物品种。在公园的主入口处多种植一些枝叶比较繁茂,且伸展性较好、树形优美的物种,这样首先给游客留下一种良好的印象。代表性树种:乐昌含笑、鸡爪槭、千年桐、枫香、红锥、红花荷木、黄樟;伴生树种:无忧树、宫粉紫荆、火力楠、蓝花楹、大叶紫薇、凤凰木;灌木:软枝黄婵、毛杜鹃、红花夹竹桃、野牡丹、杜鹃。

3.2.2公园游客游览主步行道主要植物品种。在主路的两旁、台地和谷地等处种植一些灌木品种,提高地表覆盖率[6];在现有林带重点增加一些季相变化明显的植被,如枫香、鸡爪槭、蓝花楹等提高观赏性,使游客在游玩的同时能够享受到大自然的熏陶,给人以美感。针对景观变化不明显的步行小路,建议增加本地乡土树木及颜色、气味、结果效果较好的植物,如“美丽异木棉+红花紫荆+黄槐”等。代表性树种:美丽异木棉、观光木、黄樟、黄杞、罗浮栲、荷花玉兰;伴生树种:黄槐、华润楠、山乌桕、鸡爪槭、珊瑚树、蛇莓;灌木:野牡丹、红檵木。

3.2.3公园主广场主要植物品种。凤城公园山顶广场上同样种植一些阔叶混交林、灌草丛等,增加植被厚度,防止水土流失。山顶广场视野开阔,面临韩江,建议配植花灌木和地被,周边小径适当配置季相变化明显,树形优美,枝叶扩散较好的品种,如腊肠树、枫香、樟叶槭、木棉、凤凰木等。代表性树种:三角槭、盐肤木、红花紫荆、中华椎、猫尾木、莫氏榄仁;伴生树种:红花油茶、金钱松、海南红豆、山乌桕;景观树种:凤凰木、木棉、无忧树、土沉香、腊肠树、银杏;灌木:杜鹃、黄槐、山指甲、李花鸳鸯茉莉。

4总结与建议

篇6

关键词:植物;引种驯化;实践;评述

中图分类号:S-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6-0302-1

0 前言

目前, 现代植物引种驯化理论的研究进入了一个空前的阶段。植物的引种驯化不但导致了农业的诞生和发展,并且不断推动发展整个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所以说没有植物的引种驯化就不可能有人类的文化发展。植物引种驯化成功给人类带来巨大而深远影响。

1 植物引种驯化的概念及意义

1.1 植物引种驯化的概念

植物引种驯化活动早在7000年就发生了,而随着历史的发展,不同的国家不同的研究学者对植物引种驯化的概念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例如国外的科学家达尔文认为:植物引种驯化是植物本身适应了新的环境条件和改变对生存条件要求的结果, 选择则是人类驯化活动的基础[1]。而我国具有代表性的研究专家程金水则把植物引种驯化认定为将野生或栽培植物的种子或营养体从其自然分布区域或栽培区域引入到新的地区栽培[2]。

国内外对植物引种驯化进行专业研究和定义的专家学者有很多,虽然他们存在着差异,但从总体上看大多数人认为植物的引种驯化都是在人工干预下将野生植物发展为栽培植物,将其引种到新的环境下生产繁殖。

1.2 植物引种驯化的意义

植物的引种驯化使农业得以产生和发展[3],促进人类文化的快速发展同时丰富了人类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植物引种驯化对人类的发展进化具有重要意义。

就当今社会而言植物引种驯化对人类社会最主要的意义在于它的经济价值。其主要包括:(1)优化当地作物品种:有些本土植物生长缓慢,产量低下,成活率低,影响经济发展,通过引种驯化可以以优良品种代替劣种,优化植物品种。(2)保护濒危植物:有些珍贵植物生长范围小,繁殖速度慢,存活几率小,人们对这类植物进行引种驯化可以扩大其生长范围,优化其生存环境,增加物种数量,使珍贵物种脱离濒临灭绝的境况。(3)新增作物种类:有些地区植物种类单一或是缺少一些对生态发展产生影响的物种,根据当地生态环境特点发展可能适合引种驯化的植物,丰富当地植物种类资源。如我国目前开展了茶树、柑橘北移,果树种类南移的项目,目前这些项目都取得很好的成果。(4)改善城市园林景观:园林景观主要利用大量不同种类植物特点规划成为贴近自然,丰富人们业余生活的人造景观,所以引种驯化可以丰富园林植物,提高园林景观艺术性,为当地创造经济价值.

综上所述,植物引种驯化不论在农业发展上和人类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上都有着重要的作用。植物引种驯化已经成为人类发展进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

2 植物引种驯化主要理论和实践

2.1 植物引种驯化理论

植物引种驯化理论在国外发展较早,主要以进化论,生态学 和栽培学等基本概念为基础.近代植物引种驯化理论主要以欧洲为研究中心,其主要代表为达尔文学说和米丘林所提出植物引种驯化理论及著名的“风土驯化学说”。其中达尔文经过五年的考察和研究,在进化理论的基础上,达尔文对生物世界做出了科学系统的解释,1859年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一书中指出了“凡是世间一切生物都是进化的产物”。而他认为植物引种驯化则是在人类驯化活动的基础下,植物适应了新的环境并改变了对生存条件要求。

我国对植物引种驯化理论的提出相对欧洲一些国家较晚,但发展迅速,目前我国对植物引种驯化理论研究已经有了质的飞跃,我国专家学者也非常专业的提出来相关理论,如梁泰然所提出的节律同步论;周多俊于1985年提出来“生态综合分析法”;董保华于1987年提出的了地理生态学特性综合分析方法等。

在国内外学者对植物引种驯化的认识都经历了漫长的岁月,不同的学者一次次补充和修正了前人所提出的关于植物引种驯化理论的不足之处,至今世界上提出的比较完善的植物引种驯化理论至少有20多种。

2.2 植物引种驯化实践研究

随着时代的前进,植物引种驯化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并获得了阶段性的创新,这些实践经验至今对世界仍然产生重要的影响,最早时期俄罗斯科学家米丘林提出的“风土驯化学说”对果树的引种驯化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米丘林的研究理论在应用上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他的“风土驯化学说”与多年研究的栽培技术、育种方法相结合培育出了300多个新品种,这一实践经验在我国也被广泛的应用,米丘林学所也存在着不足,在推广过程中也造成过损失,最主要因为其引种的品种易劣变。到上世纪70年代左右,国外也出现了一些其它关于植物引种驯化的理论,这些理论大多数围绕着引种经验统计分析法、果树嫁接法等。对植物区域引种、改良植物品质起到了很大作用。

我国在20世纪30年代过后,我国在的植物引种驯化方面取得了大量成果。从50年代到80年代初期我国植物引种驯化单位已达到30多家,有近千余人从事植物引种驯化科研事业。到80年代末我国从国外引进了大量先进农业生产技术,植物引种驯化实践工作在国内掀起了热潮。植物引种驯化技术的应用对推动了我国公民经济发展起到了一定作用,有效的保护了稀缺物资濒临灭绝的境况,在我国有很多药用植物严重缺少,经过引种栽培、筛选, 自力更生,完金解决了制药原料的问题。

当前, 植物引种事业尚处于不断前进之中,对她的科学研究仍然存在着不足,植物引种驯化这门科学仍然需要进行大量的实践和研究以弥补不足之处并且达到更高的创新水平。

参考文献

[1] 达尔文( 方宗熙, 叶晓译) .动物和植物在家养下的变异[M].北京:科学出版社,1963.

篇7

关键词:老年 休闲绿地 国内外 研究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6(b)-0222-04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普遍现象。联合国1982年在维也纳召开的“老龄问题世界大会”上,提出以60岁作为老年人的年龄起点,按照这一标准,60岁以上和65岁人数超过总人口数10%和7%的国家则为老年型国家。1999年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已达到10%,正式步入老年化社会的国家。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人口老龄化具有起步晚,来势猛,发展快、数量大、相应经济发展水平低和社会保障系统不健全等特点,其中速度之快、老年人口数量之多是人类历史上从未经历过的社会现象,给社会的长治久安和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了巨大影响。

在这一社会背景下,学者看待城市园林景观的视角发生了显著变化。当前老年人已经成为公园绿地主要活动群体[1],也是当代社会与居住环境关系最为密切的群体[2]。随着社会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如何创造适宜老年人的园林景观成为各个国家都必须面对的问题。

1 定义

目前在园林景观范围内针对老年人的研究没有统一的界定概念,翻阅1989-2011年的文献,可发现不同学者对其有不同的理解,各概念区别主要在于范围大小不同或者功能的侧重点不同。常见的概念有老年人公共绿地、老年人户外活动空间、老年人户外环境、老年人居住外环境、老年人休闲绿地等等。以下对各概念进行了辨析。

1.1 老年人公共绿地

韩炳越在1999年提出老年人公共绿地,即适宜于老年人的公共绿地[3]。“公共绿地”引自前苏联,建国以来在我国城市规划与绿地规划、建设、管理、统计工作中曾广泛使用。《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规定“公共绿地”为“向公众开放,有一定游憩设施的绿化用地,包括其范围内的水域”;《城市绿化规划建设指标的规定》(城建[1993]784号):“公共绿地是指向公众开放的市级、区级、居住区级公园、小游园、街道广场绿地,以及植物园、动物园、特种公园等”,突出反映其公共性质。“公共绿地”是政府投资建设和管理的带有社会福利性质的市政公用设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绿地建设的投资渠道、开发方式和管理基质均发生了变化,由园林系统外建设并向公众开放的公园绿地在各地均有出现,这些公园绿地与“公共绿地”在概念上有所不同,但功能和用途上是相同的。继续使用“公共绿地”不能如实反映我国绿地建设的现状和发展趋势[4]。因此,“老年人公共绿地”这一说法也欠妥当。

1.2 老年人户外活动空间

活动空间,又称行为空间,是社会空间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与工业空间和商业空间等城市的物质实体空间不同,活动空间的概念强调个人的主动行为,属于居民在使用城市设施、参与社会组织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无形空间[5]。目前学者在园林景观范畴内研究的老年户外活动空间包括休闲绿地活动空间[6]、公共绿地老年人活动空间[7]、居住区老年人户外活动空间[8]等,可见学者都先将研究范围定义于不同大小的园林景观范畴进行研究。户外活动空间一词单独使用概念依旧较为模糊。

1.3 老年人户外环境

人类生活的环境是一个包括自然环境、人工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整体。对于我们专业而言,我们研究的环境主要是可以进行设计改造的人工环境。本论文研究的是城市户外环境景观设计。城市户外环境是城市中由人类直接或间接创造而产生并可在其中进行各种活动的室外空间环境。不仅包括山林、水系等自然环境,还包括街道、广场、公园、绿地等人工环境,《雅典》提出的功能分区理论,将城市户外环境划分为居住、工作、交通及游憩四大空间类别,可见其涵盖范围很广。

1.4 老年人居住外环境

居住外环境指建筑周围或建筑之间的环境,是以建筑构筑空间的方式从人的周围环境中进一步界定而形成的特定环境。即是一个以人为本的特定的建筑外环境。老年人居住外环境是老年人居住为主体展开的各类生活序列的综合,是一个由内到外,由小到大,由低到高的多元性生活序列[9]。其构成要素包括:自然环境,人工环境,社会环境[10]。目前研究多限定于居住区内部的室外物质空间环境。因此该概念不能涵盖针对老年人的园林学科所有研究。

1.5 老年人休闲绿地

孙新旺于2001年提出城市休闲绿地,包括狭义和广义两重含义。广义的城市休闲绿地应该包括城市中所有带有休闲功能的绿地.请如城郊风景区、城市公园、城市广场、小游园、滨河绿地、居住区绿地等,而狭义的城市休闲绿地则是介于“城市广场”和“小游园”之间的形式[11]。按照功能分类,休闲绿地主要包括三部分—— 与传统意义上的广场相比,注重绿色环境营造和客观生态效益的城市绿化广场,具休闲功能的街头绿地,处于特定环境的休闲绿地(居住区、学校、医院、机关、工厂、风景区等)[12]。

2002年丁俊清将人口老龄化和休闲绿地的流行联系在一起,认为休闲绿地是对应老年型社会所产生的休闲生活方式的一种新的园林形式[13]。2003年孙樱提出充分利用城市绿地资源、建设城市老年休闲绿地系统的思想。认为老年休闲绿地系统是从属于城市绿地系统的一个子系统[14]。2009年郭子一和徐峰认为城市老年休闲绿地,即承载城市老人户外休闲活动的绿地场所,包括能为老人提供休闲活动空间的各种城市绿地[15]。

由上可知,研究范围较为全面的概念为老年人户外环境和老年人休闲绿地。前者研究文献较多,但随着休闲绿地的研究兴起,对于老年人休闲绿地的研究也逐渐增加。

本文认为休闲绿地这种新的园林形式对老龄化社会更具针对性。老年人的生活方式主要是休闲[16],休闲绿地的提法更能体现老年人强烈的活动需求,因此本文将老年人休闲绿地作为研究对象,对国内外研究进展和热点进行综述,以期明确发展趋势。

2 国内相关理论和实践的研究状况

1982年7月26日中国派代表团出席了在维也纳召开的老龄问题世界大会(world Assembly on Aging),这是我们第一次认识到我国人口的老龄化。1982年老龄问题国际行动计划载有七个领域的行动建议:保健和营养、保护老年消费者、住房和生活环境、家庭、社会福利、收入保障和就业,以及教育。面对社会老龄化的逼近,我国政府随后采取了积极的行动。本文将国内的相关理论与时间发展分为两个阶段进行综述。

2.1 城市老年休闲绿地研究的初始阶段

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比较晚,从1982年到2000年,我国完成了人口年龄结构从成年型向老年型的转变。从80年代初开始,国内一些学者如陶立群、邬沧萍、熊必俊等开始在社会保障、医学、社会老年学、社会医学、福利社会学、人口学、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研究老年问题[17]。

这一时期城市老年休闲绿地的相关研究涉及了老年人心理与环境,老年活动设施规划,老年人行为活动特征等。80年代后期,我国东部沿海城市率先跨入老龄社会,强烈的社会呼吁催化了各种社会养老设施的涌现,90年代初形成了建筑类型学的新课题,从而也吸引了我国建筑学界的关注和研究,因此这一阶段研究最多的是老龄化城市居住环境,集中在老人住所附近的户外空间,强调建筑及附属空间的无障碍研究等。

2.1.1 老年人户外环境及绿地研究

张剑敏于1997年提出老年人在生理、心理,社会三方面对户外环境的特殊需求,其中生理需求包括安全、方便、健康,心理需求为追求归属感,需要尊重,要求独立,社会需求体现在老有所为,实现存在价值。随后引述1992年扬·盖尔的《交往与空间》中从必要、自发、社会类型分析,将老年人户外活动大致分为同样必要、自发、社会性活动三类。

韩炳越于2000年归纳了现有公共绿地较为普遍的问题,包括对老年人考虑不够,活动场地狭小,缺少活动设施,互相干扰,服务半径不合理。提出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应对老年人活动场地给予足够重视18。呼吁规划合理的服务半径,注重周边环境,综合规划足够面积,保证老年人需要

2.1.2 老年人活动行为与活动设施研究

我国城市老年人生活、公共活动设施问题至80年代中期才被提出。于此之前,我国城市老年活动场所基本上是以自发的形态存在。

李锡然于1998年将“绿线”定义为在城市新建和旧区重建中,为保障“无障碍绿色步行系统”的逐步实现所制定的控制性通道的法定宽度,并提出绿线内要有脆弱群体专用的平滑地面、防滑道以及健康人群步行道,采用不同材料和颜色区分。文中论述了老龄化城市创建无障碍绿色步行系统的必要性,提出“绿线控制”的概念和立法制定绿线的内容,并指出无障碍步行系统是城市物质环境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必须求得城市整体中各部分无障碍设施的同步发展[19]。

2.1.3 老年人居住环境研究

在分析城市老年居住环境问题时胡仁禄指出社区室内外空间和公共活动场所尚未适应老龄化的悄然降临,提出了改善城市老年居住环境的初步构想,其中包括研究改进居住院落空间的规划设计,以创造更多更好的邻里交往空间,认为北京菊儿胡同创造的尺度宜人和形象亲切的院落空间,有利于亲密的邻里关系和互助活动的形成[20]。此外,还介绍了美国老年社区规划设计的基本思想和原则:以老年人为核心,创造易于识别、易于控制、易于到达、易于交往和无障碍的空间环境[21]。

2.2 城市老年休闲绿地研究的发展阶段

2000年以后,随着中国老龄化社会的来临,城市老年休闲问题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对城市资源,尤其是休闲设施的规划建设提出了新要求。绿地系统是城市资源的有机组成部分,除了美化城市环境、改善城市生态等功能外,在老年休闲活动中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一阶段对于老年人休闲绿地的研究逐渐丰富,相关的调查研究开展迅速,研究方向也愈加多元化。

2.2.1 老年人休闲活动特征与休闲绿地关系调查

任超于2005年以西安环城公园为例,针对老年人行为特点、休闲活动类型和影响参与程度的环境因素进行调查分析,探讨今后老龄社会环境下城市线形公园绿地中老年人活动场所及其环境设计问题。提出在设计线形公园绿地时,设计者应充分利用使用者对空间产生的方向感、方位感和环境的“掌握和控制”感,有效划分休闲空间,以道路为轴串联起各种活动场地[22]。

此外,武文婷等人于2009年建议对集约化发展下的城市住区老年人景观环境心理和行为需求进行研究[23]。

2.2.2 老年人休闲绿地设计原则及对策研究

刘颂,钱仁赞于2008年提出随着养老方式的转变,户外环境将承担越来越多的“养老”功能,因此需要大量弥补性景观。将弥补性设计定义为针对残疾人、儿童等特殊人群的生理和心理的特殊需求进行的人性化设计,弥补性设计营造出的人性化景观环境即为弥补性景观。特点:易于到达,易于交往,易于识别,易于控制,易于选择,无障碍化[24]。

2008年刘志强提出了老年人重视园林的保健性和能弥补其生理机能的衰退。从规划服务于老年人完善的园林系统、营造弥补性园林和创建治疗性园林三方面阐述了老龄化社会下的园林规划设计对策。空间布局上形成等级清晰、结构合理的园林系统。营造“弥补性”园林主要体现在园林的安全性和无障碍性。交通安全、空间安全、材料安全和对潜在危险的预防等,并保留适度的困难,以激励老年人的自信心,维护和锻练老年人的能力。此外通过亲近自然,发挥植物保健作用,开展体育运动改善老年人的健康状态创建“治疗性”园林[25]。

这一阶段关于老年人休闲绿地研究的硕士论文从老年人在生理、心理、社会方面对环境的特殊需求、行为模式特点出发,采用实地考察、调查问卷等形式,分析在不同地域环境下老年人使用休闲绿地时存在的问题,普遍得出就近方便、安全舒适、设施合理、动静结合、老幼互补、意境丰富的设计原则和建议。

尹亚坤于2008年以石家庄市公园绿地为研究对象,通过对4座公园的实地调研,总结综合性公园、居住区公园、带状公园绿地公园绿地不同休闲空间共性,提出设计遵从易达性原则、功能性原则、弥补性原则、安全性原则、可识别性原则和交往性原则[26]。

2.2.3 针对老年休闲绿地构成要素的研究

园林的构成要素指地形、水体、植物、园路、建筑。学者们在阐述老年休闲绿地的构成要素时往往侧重其中一个或几个方面,或者直接指出某些设施的重要性。

余树勋于2008年提出需要路面最好用软材料散铺,建议公园内设置问询处介绍园内现状,同时提供为老幼游人设“招手可上”的电瓶车。座椅设置上希望每走50 m就有椅子可坐,厕所需比正常设计多一倍。鼓励公园定期主办各种社团组织[27]。张芳燕于2009年等提出运用通用设计理念来指导城市公共环境设施设计努力形成一个全体参与、人人共享的和谐城市,通用设计主要遵循七项设计原则:公平性,灵活性,易操作性,易感知性,宽容性,省力性,空间性[28]。王江萍2009年在《老年人居住外环境规划与设计》一书对基于老年人的住区场地规划与设计,室外活动空间规划与设计以及道路、步行空间、绿化空间、作息空间、灯花色彩与小品标识等进行了系统的研究[29]。朱洁冰2010年将景观标识系统分为依赖于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的标识,从老年人生理特点考虑标识环境的基本条件[30]。

2.2.4 老年人对休闲绿地视觉感受的影响因素研究

张运吉和朴永吉于2009年对老年人进行单一色彩喜好倾向调查,明确了老年人更喜欢中明度组的色彩,同时选择红色的女性老年人比例明显高于男性。对老年人喜欢的绿地空间局部色彩配置进行了调查研究,老年人普遍青睐于艳丽、视觉冲击强、易于视觉感知的色彩或色彩搭配,并且老年人更偏爱暧色调与绿地的色彩配置[31]。

张运吉于2010年基于视觉,对老年人公园利用情况进行了研究,发现老年人的视野明显缩短,色彩明度大的会有更远的可视距离,在一定距离区分物体细节的能力降低。由此提出在适当布设舒适安全的休息设施,方便观景。植物模纹、地面艺术铺装、壁雕或壁画等,考虑到老年人视力的需求,尽可能用简洁的线条表现。从而在公园设景、视距预留、纹案表达提上实现人性化设计[32]。

2.2.5 老年人休闲绿地实例分析

李战修,张迟,靳桂隆于2006年对北京市老年社区一期园林环境设计进行了分析研究。该项目为老年人提供全新概念的养老生活服务的综合性社会福利项目,具有一定的示范性。共分三期工程,一期于2007年建成投入使用,全部建成后将成为目前我国规模最大的老年服务社区。

项目依据老年人的生理、心理和社会生活特点而设计,以增进老年人生理、心理健康为原则,设计内容包括两个入口区,两个集中休闲活动区(清娱园、绿秀庭),两处楼间观赏区,运动健身区,园艺栽植区。环境细部设计处处为老人服务,除所必须具备的各种无障碍通用设计外,还体现在过渡空间的设置,出入口和主干道设计,以及感官花园、鲜花散步路和植物种植设计等方面[33]。

3 国外相关理论研究状况

3.1 国外相关理论发展概况

法国早在1865年就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老龄化国家,1890年瑞典第二个老龄化国家。随后德国、比利时等国都步入老龄化。1938年美国出版了题为《老龄问题》的专著,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种种社会问题才开始引起世人的关注[34]。

早期关于老年人的设计研究主要局限在老年社区规划和老年住宅的建筑设计,如1981年Leon Goldberg的《老年人与城市住宅》,1984年Michael E.Hunt的《退休社区》,Rosetta E.Park的《老年住宅》等,主要介绍了美国社会对老龄问题认识的进步和老年社区规划的基本构思以及设计要点[35]。

国外比较有代表性的老年人户外空间规划设计著作有1985年出版的黛安娜·Y·卡斯坦斯的《针对老人的场地规划和设计》,这是第一本分析与户外空间规划设计相关的老人需求的综合型手册。作者通过阐述其观点,试图让设计师认识到关于老年人的感知、功能和社会角色变化。书中主要针对相对独立的老年人,提出关于空间组织、设计和户外空间细节处理的具体建议,并探讨了使老年人尽量能独立生活的设计方法[36]。

3.2 国外相关理论研究现状

翻阅近期关于老年休闲绿地的外文文献,可以发现国外研究热点主要在于环境、人、健康三大主题之上,具体研究范围为对环境与老年行为特征关系的研究,对环境、老年活动与健康关系的研究,对老年人特殊需求与环境评价研究,关于具体设计实例分析很少。

3.2.1 对环境与老年行为特征关系的研究

Hieronymus C.Borst于2009年对荷兰老年居民从特定起点和目的地之间的步行路线选择进行调查,建立环境连接阻力模型,描述街道环境特点对老人步行路线选择的影响。发现斜坡和楼梯,绿化带,盲墙(即没有窗户的墙),大街上和公园里垃圾的存在都增加老年人行走阻力.老年人倾向于选择有便道,一楼住宅有前花园,或沿路有商店的路线。研究结果还表明植物的存在(即绿化带)使得穿越公园的阻力增加。老人对高犯罪风险的感知也会减路线选择的动机。此外,最短路线的选择仅占总数20%,反映了人们找准最短的路线能力有限,其他因素可能对路线的选择影响较大[37]。

3.2.2 环境与老年人活动、健康关系的研究

Takemi Sugiyama等人于2007年在英国通过问卷调查发现邻里环境可能通过提供活动机会或交往和享受大自然的空间促进老年人的健康。发现邻里环境对健康的益处可能是由于社会交往与他人发生在室外环境中,与身体锻炼无关。目前的研究显示户外活动的数量和质量都与老年人的健康有关[38]。

Lai Poh-Chin等人于2009年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对香港旺角地区老年人跌倒与环境因素进行生态关联分析,可视化两者的空间关系。该研究确定了11个老人有独特环境特征的跌倒热点地区。提出在这些环境特征中,繁忙的街道和路口、露天市场和垃圾收集站与场地有很强的空间联系[39]。

3.2.3 老年人需求与环境评价的研究

Hieronymus C.Borst等人于2008年通过调查发现影响步行时道路的感知吸引力主要三个部分组成—— 即街道整洁程度,景观价值和有沿街活动或其他行人。具体来说斜坡或楼梯,斑马线,行道树,前花园,巴士和电车站,商店,商务大厦,餐饮场所,穿越公园或城市中心,交通量等街道要素都与感知吸引力呈正相关,而街道垃圾,高层建筑,邻里居住密度与感知吸引力呈负相关[40]。

Takemi Sugiyama等人于2009年提出邻里开放空间质量与老年人生活满意度有关,开放空间的步行与道路质量有关。邻里开放空间以及通往邻里开放空间的路线是提高晚年生活质量的环境干预措施的关键部分。其中满意度主要体现在开放空间给人愉悦感和安全感。愉悦因素包括距离邻里开放空间步行距离适宜,空间能满足儿童玩耍,天,参与各种活动(或观看),拥有高品质植物以及厕所和遮蔽设施等。安全感体现在邻里开放空间以及通往其的道路在夜间安全以及没有犯罪可能。道路质量与三部分有关,包括通过园路步行进入开放空间的容易程度,通往开放空间的道路给人带来的愉悦程度,以及无障碍程度[41]。

3.2.4 适宜于老年人设计实例研究

Margaret Nagel于2000年介绍了其在美国俄亥俄州克利夫兰郊区设计的老年社区的两处景观,以“祖母花园”为主题,设计意图唤起老年居民对于年轻时代的回忆,设计前考察了当地老年住宅景观,收集具有良好和长期景观效果的传统植物名录,具体绿化设计采用了适应当地条件的传统植物,同时种植现代流行植物以增添色彩和质感[42]。

4 结论

目前国内外研究多集中在实例调查分析,但调查研究的实践意义不同。国内研究多直接指导具体设计实践,而国外研究多根据老人特征及使用评价,为实践提供理论基础,间接指导规划设计。两者在研究范围、研究内容和方法上都有差异。

4.1 研究存在问题

4.1.1 缺乏宏观层面研究

国外研究调查范围广泛,涉及城市街道、社区环境、综合公园甚至在整个城市开放空间内展开研究。则往往通过实际调查,研究分析老年人、环境和健康三者相互作用的机制,提出老年户外行为模式,建立适于老年人开放空间的评价体系,都是基于实践提出理论模型,研究结果可以同时指导理论和实践应用的发展。

与国外研究现状对比,国内调查研究的结论往往局限于微观环境,大多是调查一个或几个居住区绿地、公园绿地,对于老年休闲绿地使用现状分析后针对景观细节元素和设施提供改造建议,并归纳设计原则,没有上升到绿地系统的高度。对于把握城市全局环境的老年休闲绿地系统研究仍然处于起步阶段。

4.1.2 研究内容和方法有待丰富

目前国内研究大多集中在适宜老年人的微观环境设计方法的研究,除设计理论外的研究较少。设计理论中对于补偿性设计研究相对较多,而激励性设计则关注较少。事实上,一些比较挑战体力的休闲活动同样受到老年人欢迎,比如北京的一些老年人每天都要去爬香山。在补偿设计中,缺乏绿地在不同季节对老年人的补偿作用研究,如研究提到冬季阳光对老年人的重要性,但针对老年人冬季活动补偿性设计的研究较少。此外,国内调查方法较为单一,大多是通过问卷调查进行统计分析。

4.1.3 缺少理论应用

具体采用研究成果的实践较少,调查结果与设计脱节。这也阻碍了对于老年人休闲绿地研究的发展。由于缺乏实际项目,只能对老年人使用城市休闲绿地进行评价,而应用研究理论老年休闲绿地的使用后评价研究较难展开,缺少理论与实践相互促进的反馈作用。

4.2 研究展望

4.2.1 建立老年休闲绿地系统规划体系

老年休闲绿地作为城市绿地系统的一部分,同样具有保护生态、组织城市空间、体现城市文化、科普教育、促进社区健康发展的功能,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游憩休闲功能的部分。综合考虑时间、地域、社会等因素,从老人的住所到社区环境再到休闲绿地的系统研究将是未来研究的发展方向,因此需要在绿地系统高度对其研究。例如可对连接各级别绿地的城市道路景观进行调查,研究老年人的游憩路线,从而为更好地联系绿地系统各部分提供参考。

4.2.2 调查分析老年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机制

当前老年群体应是城市园林规划设计意见的重要来源,建设休闲绿地应从老年人生理需求(安全、健康、舒适)、心理需求(和睦、归属、依存)和社会需求(学习、工作)等角度出发,深入分析老人休闲行为、休闲方式,空间分布与环境的相关性,分析老年人对环境的偏好,行为特征和健康状态受环境影响的机制,从而更好指导设计。此外,在设计中应该如何考虑和解决这些问题,对于中国这个未富先老的特殊老龄社会来说更显重要和必要。

4.2.3 调查方法和内容多元化发展

城市老年休闲绿地研究的理论方法有待于通过不断的研究实践进一步完善。系统的调查和数理统计分析仍将是主要的研究方法,对于调查范围、调查因子、影响因子的设定应不再局限于硬件环境,例如可以对于不同年龄层老年人的审美特点,不同天气对老年人绿地利用影响进行研究。此外,可以通过建立数学模型、采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或利用多学科相关理论进行调查分析。

参考文献

[1] 王欢.适宜老年人的公园绿地建设研究—— 以南京为例[D].南京林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6:11.

[2] 王江萍.老年人居住外环境规划与设计[M].中国电力出版社,2009,4:8.

[3] 韩炳越,李宝昌.老年人公共绿地规划设计[J].广东园林,1999(4):20-22.

[4] CJJ/85-2002T城市绿地分类标准[S].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5] 柴彦威.中国城市老年人的活动空间[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4:7.

[6] 贠禄.休闲绿地活动空间设计[J].中国城市林业,2008,6(1):51-52.

[7] 艾春玲,谷桂云.公共绿地老年人活动空间设计[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8(1):117-118.

[8] 王婷.居住区老年人户外活动空间研究[J].山西建筑,2009,35(5):25-26.

[9] 王江萍.老年人居住外环境规划与设计[M].中国电力出版社,2009,4:25-26.

[10] 李允雪.人性化居住区外环境设计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硕士论文,2003,3.

[11] 孙新旺.城市休闲绿地的定位[J].中国园林,2001(3):11.

[12] 孙新旺.城市休闲绿地类型的分析与设计[J].中国园林,2001(10):15-16.

[13] 郭子一,徐峰.城市老年休闲绿地研究综述[J].城市问题,2009(8):93-97.

[14] 张剑敏.适宜城市老人的户外环境研究[J].建筑学报,1997(9):11-15.

[15] 韩炳越.适宜老年人的公共绿地规划设计[J].中国园林,2000(2):63-64.

[16] 万邦伟.老年人行为活动特征之研究[J].新建筑,1994(4):23-26.

[17] 李锡然.老龄化城市无障碍绿色步行系统分析[J].城市规划,1998,22(5):47-48.

[18] 胡仁禄.老龄化城市居住环境初探[J].建筑学报,1994(10):39-41.

[19] 胡仁禄.美国老年社区规划及启示[J].时代建筑,1995(3):39-42.

[20] 任超.老龄社会环境下城市线形公园绿地的设计浅析—— 西安环城公园老年使用者实态调查[J].华中建筑,2005(1):136-138.

[21] 武文婷,任彝,田密蜜.城市集约化住区老年人景观环境心理和行为需求及其研究意义[J].新西部,2010(6):228.

[22] 刘志强.老龄化社会下的园林规划设计策略研究[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工程技术版,2008(6):59-62.

[23] 尹亚坤.适宜老年人的公园绿地规划设计研究—— 以石家庄市公园绿地为例子[D].河北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6.

[24] 余树勋.园林丛谈—— 向往的“老人公园”[J].中国园林,2008(2):27-28.

[25] 张芳燕,梁浩,刘珺.城市老龄化背景下的公共环境设施设计的思考[J].中国轻工教育,2009(4):22-24.

[26] 朱洁冰.老龄化社会的标识环境探索性研究[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2010(12):180-181.

[27] 张运吉,朴永吉.关于老年人青睐的绿地空间色彩配置的研究[J].2009(5):78-81.

[28] 张运吉.老年人视觉及其公园利用的研究[J].现代园林,2010(1):12-14.

[29] 李战修,张迟,靳桂隆.“接触自然、享受人生”—— 北京市老年社区一期园林环境设计[J],中国园林,2006(10):17-20.

[30] Stephen J. Johnston,Housing for the Elderly: A Diverse Literature,Journal of Planning Education and Research 1985,4:195.

[31] John Hiltner,Book Review,Environment and Behavior 1986 18: 678-680

[32] 克莱尔·库珀·马库斯,卡罗林·弗朗西斯,著.人性场所[M].2版.俞孔坚,孙鹏,王志芳,等,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33] Hieronymus C.Borst,Sanne I. de Vries,Jamie M.A.Graham,Jef E.F.van Dongen,Ingrid Bakker,Henk M.E. Miedema,Influence of environmental street characteristics on walking route choice of elderly people,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2009,29:477-484.

[34] Takemi Sugiyama,Catharine Ward Thompson,Older people’s health, outdoor activity and supportiveness of neighbourhood environments,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2007,83:168-175.

[35] Lai Poh-Chin,Wong Martin,Chan Ming-Houng,Wong Wing-Cheung, Low Chien-Tat,An ecological study of physical environmental risk factors for elderly falls in an urban setting of Hong Kong,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2009(207):6157-6165.

[36] Hieronymus C.Borst,Henk M.E. Miedema,Sanne I.de Vries,Jamie M.A.Graham,Jef E.F.van Dongen,Relationships between street characteristics and perceived attractiveness for walking reported by elderly people,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2008,28:353-361.

篇8

关键词:滨水城市;空间;设计;探讨

中图分类号:TU972+.2文献标识码:A

为了改善城市自然生态环境,最终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在城市的滨水区域,建成大量的公共绿地。这些绿地来看各有特色,服务对象不同,已形成的滨水开放空间景观,也不尽相同。回顾这些城市滨水开放空间的现状,颇有收益。1.为住宅小区居民服务的滨水供给绿地,往往紧邻城市住宅新村,绿地宽度小。建成的滨水开放空间景观,以植物造景为主,以一些景观小品为辅,景观特色多小巧玲珑;使用起来非常便捷,其服务对象是新村居民。

城市滨河道路绿地,一般都跟随城市道路而延伸,绿地宽窄不一,滨水绿地环境多是城市河边荒地、杂居地。经改建的滨水开放空间景观,也都是以植物造景为主,且都注意使用景观小品。作为街头开放性道路公共绿地,空间景观以植物造景为主。

滨水区域大面积拆迁危旧房,建成公园绿地。使滨水城市空间景观得道改造提高,美化了城市景观形象。利用滨水滩涂自然绿地,建成可供休闲娱乐的城市公共绿地。这类绿地的沿岸植物生长茁壮,绿化景观良好,并能较好地保护自然生态景观原貌。公园建设基地,自然景观资源条件优越,大树成荫,物种丰富。公园景观具有浓郁的村野湿地自然生态风貌。以上几种市域滨水区域,有效地提高了滨水绿地生态空间景观水平,改善了群众居住、休闲、娱乐、健身等环境。2.滨水绿地设计创意理念及形成空间景观效果2.1 创建优美的滨水人居环境景观处在城市居民新村附近的内河滨水开放空间,规划设计考虑为新村居民服务。这类滨水绿地的服务半径在500m之内,要求创建优美的滨水人居环境景观,提出“以人为本”的设计创意理念,并通过各种设计措施来达到目的。在滨水公共绿地空间中,设计按照人体行为工程学原理,安排多种健身设施与器具,创造舒适休闲建身空间环境。游步道宽1.2~1.5m,以便两个人相向步行,能宽松地通过在林荫下漫步。路面铺装应平坦,

尽量在临水面安排铺装广场,设置较舒适的坐椅,让人近水观赏,游赏水景。2.2 追求园林植物群体美景观,发挥大自然生态群落效应园林植物群体美,是现代风景园林美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是通过相近植物与同种植物按园林艺术美的韵律节奏与比例协调关系的组合布局,表现植物群体规模,以体现景观的气势雄伟,并且表现组合植物景观美。园林植物按生态规律布局,最大限度发挥植物自然生态群落效应,改善生态环境;并为城市输送大量氧气,成为“城市绿肺”,最大限度缓解城市热岛效应。

2.3 充分利用历史人文景观资源,展现滨水开放空间景观特色,结合合地形改造,发掘利用当地悠久的历史文化积淀,形成历史人文景观。2.4 根据亲水性的设计理念,创造各种亲水景观亲水是人类的特性;水是园林的灵魂。因此,充分展现人和水的景观关系,是滨水开放空间的又一设计理念。2.5 利用自然地理生态资源建造滨水旅游观赏景观在滨水开放空间中,有的地段对自然地理生态资源是可资利用、充分发掘,为风景旅游光事业服务。

上述的滨水自然地貌景观,都是自然历史遗留和演替形成的,经过人为加工整理、再生利用,形成著名自然地貌景观。还有一类滨水自然地貌景观,是大自然赋予的,要加以保护,才能永续利用——即滨水自然湿地景观。2.6 根据规划设计理念建设充满寓意的滨水造型景观一般园林设计者,通过各种设计思维活动创立理念,运用各种园林植物、园林景观小品和构筑物,及各种规划构图等,建成隐含各种意念的造型景观,即意象景观。

滨水区域开放空间的保护与再生利用,还是一项艰巨的历史课题,有待我们去研究。

3.生态规划设计的实质

3.1生态规划设计概念

生态规划设计在园林景观设计领域尚处于起步阶段,对其概念的阐释也是各有不同。概括起来,一般包含以下一个或两个方面:(1)应用生态学原理来指导规划设计;(2)使规划设计的结果在最大限度保护环境的同时又必须满足人类景观和功能需求。

目前,园林景观的“生态规划设计”尚没有一个更清晰的概念、完整的理论基础以及明确的原则与标准,需要通过进一步的研究探讨和不断的实践来充实完善。

3.2生态规划设计的内涵

传统的规划设计一般是以人的需求为前提,以功能性、艺术性以及社会文化性为原则而进行的,满足的是当代人的生理、安全、社交和自尊的需求。与传统规划设计理念相比,生态规划设计更多地考虑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即在满足当代人需求的同时,也不损害子孙后展的需求。对于后者,传统的规划设计基本上很少考虑,生态规划设计是应填补这项空白而出现的。

当然,在目前社会条件下,自然资源匮乏,科学技术水平也不能给生态规划设计提供足够的支持,生态规划设计还不能完全取代或演变为常规的规划设计手段。设计师们常常采用一种折中的或改良主义的手法,即与传统的规划设计手法相结合,在满足近期城市发展需要的同时,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引入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形成一种附加于传统设计手法之上的、要求更高的设计方法。但可以预见,随看社会的发展,生态规划设计的方法会被普遍采纳,到那时,生态规划设计就不再是附加于传统规划设计之外的,而是与传统规划设计融为一体的“常规”设计手法。

4.城市滨水绿地生态规划设计的原则

4.1保持基址的整体性与连续性

城市滨水绿地建设要站在滨水绿地之外,从整个城市绿地系统乃至整个城市系统等更高级的系统出发去研究问题。像中国古代军事家所说的那样:善弈者,谋势;不善弈者,谋子。“势”就是全局发展趋势。江河的形成是一个自然力综合作用的过程,这种过程构成了一个复杂的系统,系统中某一因素的改变都将影响到景观面貌的整体。所以在进行滨水景观规划建设时,首先应把滨水绿地作为一个系统来考虑,从区域的角度,以系统的观点进行全方位的规划,而不应该把河道与大的区域空间分割开来,单独考虑。

4.2遵从基址的生态环境特征,减少人为干扰与破坏

在地球表面进行任何的改造都会对其造成影响,但这并不表明人类就退出生物圈不再进行建设了,而是应该认识到人类的建设行为对生态系统影响的成因与大小,通过设计来减少或避免这种影响。保持生态系统的恢复能力,让环境充满生机与活力。任何园林景观生态系统都有特定的物质结构与生态特征,呈现空间异质性,规划设计之前应该对基址进行系统的分析,考虑基址的气候、水文、地形地貌、植被以及野生动物等生态要素的特征,并在规划设计过程中遵从这些生态环境特征,尽量减少人为干扰与破坏。

4.3生态、景观、防洪等多功能兼顾

城市滨水区的整治不单纯是解决水运、防洪等使用功能的问题,还应包括改善水域生态环境,改进江河、湖泊的水质,增加滨水绿地的游憩机会和景观效果,提升滨水地区周边土地的经济价值等一系列问题。仅从某一角度出发。均会有失偏颇,造成损失,因此必须统筹兼顾,整体协调。滨水景观的规划建设必须以系统工程为指导,在满足基本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合理考虑景观、生态等需求,把滨水绿地建设成多功能兼顾的复合城市公共空间,以满足现代城市生活多样化的需求。

4.4以绿为主,生态优先

城市滨水绿地在城市中重要的生态功能要求,主要是通过植物来完成的,这就决定了对城市滨水空间的规划建设,必须依据景观生态学原理,模拟自然江河岸线的自然生态群落结构,以绿化为主体,以植物造景为主体,强调以乡土树种为主,兼顾植物群落的生物多样性,运用天然材料,创造自然生趣的滨水景观。规划设计应以保护生物多样性,增加景观异质性,强调景观个性,促进自然物能循环,构架城市生境走廊,实现景观的可持续发展等几个方面作为滨水绿地生态规划的主要内容加以体现。

4.5景观结合文化,突出地方性特色

自然景观整治与文化景观(人文景观)保护相结合,是城市滨水绿地体现城市历史文化底蕴、突出滨水绿地文化内涵和地方景观特色的重要手段。特别是对一些具有深厚历史文化的名城,充分挖掘城市历史文化特色,利用园林景观表现手法加以表达,保持城市历史文脉的延续性,是滨水绿地生态规划设计的重要原则,它对恢复和提高滨水景观的活力,增强滨水绿地的地方特色、文化性、趣味性等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结语 城市滨水绿地的生态规划设计研究是一个大课题,涉及因素很多,诸如生态学、行为心理学、经济学、植物学、美学、文学等都是其理论参照构架。城市滨水绿地空间所涉及的问题是难以完全阐述清楚的,也不是仅靠园林师个人思考及主观愿望就能实现的。本文从理论研究的角度探讨我国大中城市滨水绿地空间建设引入生态规划设计的必要性,并通过对我国当前国情形势的分析和国内外理论、建设经验的总结,提出了滨水绿地生态规划设计的理论框架,以期为今后城市滨河绿地的规划设计、建设起到一定的参考与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篇9

水域生态景观风景园林教育模式水景设计多元化发展水是自然界万物之源,是所有生物结构组成和生命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更是连接所有生态系统的纽带。它不仅在日常生活中满足人们生理机能的需求,而且在调节生态和满足人们视觉需求上也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然而,近年来高速发展的经济却带来严重的水污染问题,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严重影响人居环境和人们健康与安全。自20世纪60年代来以来,全球湖泊、河道、水库等水域环境富营养化日趋严重,水生植物衰退、水质下降,水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同时,社会的发展带来人们对生活品质的不断追求,对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提高,更是对水域景观效果需求的不断提升,水域景观的塑造、景观水水质维持及水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成为时展之需要。

风景园林专业是用科学和艺术手段保持和营造人类及其活动与自然世界和谐关系的一门学科,也是一门古老而又常新的综合艺术,对社会、经济与环境的有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国园林专业高等教育始于20世纪30年代,发展于80年代末,涵盖面广,综合性强,涉及学科众多。随着人们对自然环境破坏程度的加强,及景观生态学研究的深入,当今风景园林专业还不足以充分反映学科的完整内涵,特别在水环境领域。为改善我国水质恶化等水域景观污染问题、满足人们亲水、乐水等需求,以及建设我国水域生态文明,生态设计水域景观已成为风景园林专业中必不可少的学科、风景园林工程项目中必须的技术技能。本文从当今水域景观在国内外风景园林专业教学中的现状着手,强调风景园林专业教育模式的综合性与多元化,特别是水域生态景观学科领域的交叉性,同时强调在教学中,应强化实践、提高动手技能;拓宽思路、创新理念等。分析水域生态景观在国内风景园林专业的价值及发展前景,探讨对我国风景园林教育模式及未来发展的影响。

一、国内水域景观现状

水在人类生命过程中发挥着积极的功效,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资源,更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生命线。现代城市,到处都充斥着水泥建筑与设施,供人们活动与休憩的自然环境越来越少,特别在水环境领域。水域景观能调节微气候,增加空气中的负离子含量,保持空气清新,使周边环境充满活力,改善人居环境;提高生物多样性,为水生动植物提供栖息生存、繁衍生殖、索饵育肥、逃避敌害等栖息场所;提升水岸文化、水工美学等人文景观价值,丰富地域风貌;优美的水域景观空间还能为人们提供休闲、娱乐的空间,具较强的游憩功能;优美的自然景观也可成为城乡开发中的旅游等资源,促进城乡景观繁荣昌盛,具较高的生态价值、社会价值与经济价值。因此,在城市绿地、公园建设和大型标志性建筑中,人工湖泊、人工河道及景观水池不断涌现;房地产开发中,水景住宅也成为一大亮点。但现代水景设计仍存在诸多问题:

1.大量的硬质驳岸削弱水体自净能力

现代景观设计中,大部分人造水景工程的驳岸都偏向采用硬质驳岸,削弱了水体的自净能力,不同程度地破坏了环境的整体协调性。硬质护岸割断了水、陆生物的联系,水边生物多样性的环境无法形成,水中的生物链无法建立,水体的自净能力大大削弱。

2.水生态系统构建欠合理导致水质恶化

很多水景工程的水净化缺乏科学性,从水生态系统的平衡、水体自净能力的提高等要求来衡量,景观水体中水生动植物多样性远远不够,种类搭配不合理,未构成合理的食物链,导致水体中生态系统混乱,水质逐渐恶化。从检测数据看,现代景观水体的水质大多数氨氮、总氮、总磷等含量过高,并且大部分水体水质在国家地表水水质标准Ⅴ类和劣Ⅴ类以上,水体自净能力差。

3.缺乏考虑后期维护导致水景荒废

部分园林水景在规划设计时并未考虑生态合理性,不重视理论支撑,盲目增加水体观赏性,导致水体产生负荷,水质恶化;不重视后期维护和管理,对于水生植物的季节性更换、水生动物的管理以及定期水体的监测工作不到位,导致水体发臭、污染严重等现象;观赏鱼投饵沉积、鱼排泄物聚积等,池水水质出现恶化现象,藻类泛滥,透明度变差、颜色变暗,甚至发黑发臭。或因工程概算不合理,欠缺水景后期维护费用,资金的不到位导致水景无人维护管理。水景工程最终成为摆设、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同时浪费了资源和空间。

以上现象均由景观设计与水生态环境建设的脱节造成,湖泊、河道、小区等众多景观水体中氮、磷等营养物质的富集使藻类大量繁殖生长,水体富营养化明显水域景观恶化面临的形式愈加严峻。自然黑臭水域难以治理,新的水域又不断受到污染,水质出现不同程度的问题,水域景观污染问题成为风景园林设计的瓶颈,更是制约我国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这一现状指明了我国风景园林专业教育改革的方向。

二、风景园林专业教育发展现状及特点

风景园林专业是用科学和艺术手段保持和营造人类及其活动与自然世界和谐关系的一门学科,也是一门古老而又常新的综合艺术,具综合性强、涵盖面广、涉及学科众多等特点。

1.各国风景园林专业教育模式及特点

在教学体系构建上,由于各院校背景知识的比重不同,不同国家、地区,不同类型的高等院校构筑起了丰富多元的风景园林本科教学体系。园林专业不是中国独有的学科,在中国从古至今不断完善发展园林建造的同时,国外各个国家也在不断修建属于各自特色的园林,形成自己的园林教育体系。也许名称有所不同,但本质上都是对自然环境的完美修缮和对生活环境的精心治理,都是为社会培养各种园林人才服务。

美国风景园林专业已有100多年的教育历史,涉及设计、规划、土地管理等内容,采取多层次学位教育模式,满足不同目标、不同知识背景的人在不同方向和多个层次上接受教育并获得相应的专业学位,已形成一套自己的风景园林教育体系,并处于世界先进水平。英国风景园林专业比美国稍晚,本科实行“4+1”教学模式,把专业课程的核心教育放在工作室的工作上,注意教学与实践工程的结合,重视园林的科学性和功能性胜于对园林形式美的关注。德国风景园林专业教育模式主要是“双元制”教育体系,即通过企业与职业学校的两个机构相结合、资金与法律的两种制度作保证、实训教师与理论教师的两种身份相匹配、技能实践与理论知识的两类教学内容相衔接、技能考试与资格考试的两种考核方式相制约,培养综合的、理性的景观设计师。日本风景园林专业称造园教育,分学校、单位、成人教育三种,各大学的造园专业主要设置在农学(林学、园艺、农林工学等)、工学(土木、建筑、环境、城市工程等)、艺术设计、生活科学及社会工学等领域,教育内容包括“六化”(国际化、社会化、特色化、多样化、定量化、细分化)与“三性”(发展性、系统性、实践性),同时为适应园林绿化事业发展形势,创立LA学会组织,更好发展本国造园教育体系。

我国风景园林专业教育始于20世纪30年代,当时只有浙江大学等少数学校开设了观赏园艺课程;60年代,由于受“”的影响,我国园林专业教育受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发展迟缓,有的甚至期间专业易名或撤销;80年代末,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风景园林专业教育才得以迅速发展,现我国大约有50多所院校开设园林专业或课程。虽然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但是我国风景园林专业教育仍处于摸索和发展阶段,更多的集中在创造诗情画意和造园的手法技巧上,课程设置在有关人文、自然等基础方面的课程仍然比较薄弱,环境生态效应、大众行为心理与实践技能方面有所欠缺。同时各类高校根据自身园林专业特点,独立发展制定不同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方向。目前,国内风景园林专业的人才培养有这样的几个特征方向:(1)园林植物特色方向,该职业从事园林植物栽培养护、品种选育、病虫防治等工作,以生物生命学科知识作为从业基础;(2)园林规划设计特色方向,该职业从事园林区域规划利用、园林建筑设计、园林工程施工、古园林建筑保护、城市生态环境等工作,以规划设计和建筑工程学科知识作为从业基础;(3)园林文化艺术方向,该职业从事中外园林文化、园林历史、园林艺术美学、园林景观设计等工作,以人文历史艺术学科知识作为从业基础。应该说,这样的专业发展现状是各高校根据自身的学科特色进行设置的,有利于各高校制定适合本校特色的专业培养方案,培养出有专业特色背景的人才,这也符合目前我国市场对风景园林专业人才的多样化需求。多样化的学科与专业解释,使得我国风景园林专业的培养呈现出多元化特征,但又不够细化、全面及规范,在一定程度上甚至造成混乱,不利于我国风景园林专业的更好发展。

2.我国风景园林专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1)理论教育内涵理解不够透彻

因风景园林专业所在高校背景依托不同,各类高校根据自身园林专业特点,独立发展制定不同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方向,尤其是是艺术类院校往往忽略自然和人文科学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将教育重点都放在了设计创作和表现技法上,更多关注作品的个性而忽视作品的科学、功能与内涵。

(2)实践教育薄弱

在理论学习上,因课时总量和学制的限制,学生无法在有限时间完全掌握园林依托学科学习内容之后再进入专业课程的学习,而共通领域内的知识和技能也只能学到些皮毛,不能领悟更不用说精通,所以在这类学校园林专业教育受到严重制约,难以获得真正的独立发展。

(3)涉及领域众多,课程设置松散

虽然风景园林专业涉及领域众多,且教育部门未对园林专业本科阶段课程作统一规定,但是各高校的本科课程设置了较重的园林规划设计课程,包括美术、制图、设计初步、园林经济等,但对于环境生态效应、大众行为心理等相关专业的课程设置却少之又少,更不必说水环境领域的生态效应与大众行为心理的融合了。

(4)部分学科与实践领域脱节

风景园林专业教育目前主要围绕规划设计展开,而园林工程属于多学科交叉型领域,广泛涉及规划、设计、建筑、园艺、水利水电、生态、环境科学等领域,因此目前的风景园林专业人才在水利水电、生态环境等方面的知识存在空缺,在工程项目中无法科学、较好的把握相关交叉学科间的关系,使水动力设计、水域生态景观设计等环节出现疏漏。

三、水域生态景观在国内风景园林专业的价值

水作为风景园林设计的重要组成元素之一,在景观规划设计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水污染趋于恶化的国家。因此,在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中如何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的水文化,如何处理好用水和节水的问题,减少对城市水资源的消耗,是每一个风景园林设计师必须认真考虑的问题。

1.景观水设计特征及发展趋势

水是自然界中最具魅力的元素,而水景则是所有景观当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风景。河流、湖泊、水库等水体是我们阅读景观的标点符号,他们营造独特氛围,或清新悦目、或激烈澎湃,赋予大地灵魂。在人类历史中,水的表现力,被应用于美化生活空间,迄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中国古典园林中,水是最富变化的造园要素;西方园林中,笔直的水道,几何形的水池,各种水景也随处可见。在变幻莫测的水有着许多与众不同的特性,使它成为环境景观设计中最感人的要素之一。(1)水体的形式属性。水本身并没有固定的形状,其观赏的效果决定于盛水物体的形状、水质、固定的环境。20世纪70年代,Craig S. Camphell就在他的著作《Water in Landscape Architecture》中强调水的表现力无限。(2)水体的形态特征。根据水的流动状态,分动态与静态水体两种。动水能增添不可缺少的动态美感,例如瀑布、海浪、喷泉等激烈程度的水体给人以强烈的视听感受;静水可成倒影,与实物虚实并存,沟通内外空间,丰富空间层次,例如湖泊、水塘则比较平静舒缓,静静的水而上轻轻地泛着涟漪,给人带来安详平和、宁静致远的心情和感受。(3)水体的声色特性。园林景观中运用水声、水色造景理水的方式很多。细流、瀑布、海浪等水体不同运动状态,发出不同声响,能弱化各种噪音,为人们缓解压力、放松心情,提供一个清新愉悦的声感世界;水色是水面反射或折射着的周围景物的色彩,并随着景物色彩的变化而变化,形成五彩缤纷的水色变化,使景观中的各种元素在水的倒影中更加和谐。(4)水体的文化内涵。缤纷多彩的世界孕育各国风格迥异的水景,而这些不同的水景又孕育不同性格的民族。水景不仅充斥着我们的感官,赋予我们美的享受;还能引发我们的情感,使我们的情怀得以抒发。

2.水域生态景观在国内风景园林专业的价值

基于目前城市水景观的现状,在现代城市水景设计中,风景园林设计师不仅要考虑水域景观的视觉效果,还要将意境的设计、水源管理系统、水生态、水处理技术纳入到景观设计中来,使之既能满足景观要求,又减少对城市用水的消耗。同时,水为植物、动物提供了生存之地,并且极具可塑性,成为所有景观设计元素中最具吸引力的一种[20]。城市水景设计已开始从单纯的水景观设计转向水景观设计、水生态处理及水资源管理并重的方向发展。而当今,水域生态景观在国内风景园林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却是少之又少。

(1)景观水独有特征的需要

水体是我们阅读景观的标点符号,是风景园林设计的主要元素,通过它们形式的可塑性、形态的多样性、声色的变化性、文化内涵的区域性,能营造风景园林独特的氛围,或清新悦目、或激烈澎湃。

(2)人类亲水近水的需要

随着现代环境设计的兴起,水景开始强调人的参与性,以满足人们对水亲近的心理,水景从单一装饰、美化的功能加入了休闲娱乐等富有人性化的设计。水域生态景观课程的设置,加大了水景设计的学科交叉,为水景营建与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3)水域生态环境保护的需要

水资源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据2004年统计,我国水资源总量24130亿m3,总用水量5548亿m3,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世界平均水平的31%,是全球13个人均水资源量最贫乏的国家之一。而国内风景园林设计时,更多追求的是视觉的美感,缺少对水体回归自然的生态保护意识,水质污染严重,换水频率过高,以致在本就严峻的水资源短缺、水质污染等系列水域环境问题上雪上加霜。通过融入水域生态景观领域,恢复水生态,设计自然、宜人、充满生机的水域环境,形成良好的水域生态景观。

(4)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国家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水问题,既是自然因素,也是发展的要求和长期以来不合理的社会经济活动导致人水关系改变的积淀。国家可持续发展迫切要求建立水域生态环境的保护体系,城市规划、设计时确保人类、经济发展与水环境的协调,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与保障。

四、水域生态景观在国内风景园林专业的发展前景

中国园林水景的造景艺术源远流长,最早可追溯到先秦时期,随着城市的发展与环境艺术的空前繁荣,水景设计与应用更加广泛,以各种形式出现于各地区与角落,成为城市空间中亮丽而又充满生命力的造景元素,但大多是从追求视觉美感、休闲、游憩、商业等功能的角度来对水景进行设计,缺少科学的内涵,而导致水体水质的恶化,以致影响整个设计。近年来,自然河道、湖泊等水系受工农业影响不断加大,人工水景二次污染也不断严重,经济发展带来的精神文明的追求,使得人们愈加关注身边的水环境状况。近年,水环境领域再度成为设计对象,生态恢复设计开始较多地运用。然而水域生态领域的人才并未接受国内风景园林专业的课程教育,对景观的概念模糊,运用能力差;风景园林专业的设计人才也没有水域生态领域的课程教育,对水体特性掌握不佳,景观设计不科学。

目前,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已经在进行河流、湖泊等水系回归自然的改造,以尽可能的恢复水域景观的自然状态。瑞士、德国等早在20世纪80年代末就提出了“亲近自然河流”概念和“自然型护岸”技术,力争将水域景观恢复到接近自然的状态,比较成功的例子如莱茵河,这个直到20世纪70年代还被称为“欧洲下水道”的河流,如今已基本恢复风光秀丽的水域景观风貌,污染大幅下降,现在已有63种鱼类出现在莱茵河,包括曾经绝迹的鲑鱼;日本在90年代初就开展了“创造多自然型河川计划”,在确保河流防洪、水资源利用功能的同时,创造出优美、和谐的水域景观;美国也90年代开始恢复曲流河道,20世界末,美国调整了在水领域的总体战略目标,由单纯的水污染控制转变为全方位的水环境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把恢复和修复水域景观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的自然完整性作为新的目标;荷兰近年亦提出“还河流以空间”的新理念;近年来,伦敦市政府在泰晤士河上拆除水泥驳岸,在岸边种植芦苇、菖蒲,恢复湿地,引鸟入河、入城,恢复河流生态系统。这些改造都充分表明,水域环境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人们所重视,也必将成为风景园林专业教育体系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水域生态景观能可持续发展,国内风景园林专业应加强水域生态景观领域的人才培养。在水域生态景观设计时,将其作为一个艺术品来对待,赋予其艺术的表现力和生命力,力求为人们创造高品质的修养身心的场所;作为一个自然科学来对待,赋予其水体原有的特性与魅力,力求让其能回归自然。

五、对我国风景园林教育模式未来发展的探讨

在风景园林教育中,如何使风景园林专业的学生最终成为具有多专、多能、多向度的风景园林师,理论知识综合性、多元化、规范化;动手技能等实践能力全面化;思路拓宽、理念创新化的教育模式是我国风景园林专业教育的未来发展模式。

1.扩展学科范畴,突出多领域特色

风景园林专业教育亟需加速学科专业教育观的转变,改变原有相对单一的教育模式,走向多元化发展之路。景观生态学、环境规划、水域景观规划设计、水域景观工程与技术等理论研究和实践项目的加入极大地拓展学科范畴,积极汲取日本等国外风景园林专业教育模式精华,不断细化专业分工,使行业实践工作呈现日趋多元化、规范化的发展方向。水域生态景观设计中,应突出水文化的历史滩涂回归;突出水生态的湿地生境营造;突出水动力的运营养护零碳化;突出水风景的环境品质提升;突出水戏法的亲水乐水项目等教育内容。在继续研究风景园林专业领域传统问题的同时,开拓专业视野,丰富知识结构体系,突出多领域特色。

2.强调综合性,重视学科交叉

风景园林学科具有综合性强的专业特征。知识领域的专业化和社会分工的细化成为当代风景园林职业的发展趋势,但是这种趋势与风景园林自身的综合性、多元化的本质是相矛盾的。由此,有必要将风景园林专业教育的基础性和专业性结合,着重培养风景园林师的跨学科交流和协作能力,立足综合性、多元化的本质,力求达到“宽基础”的就业适应性,包括水域景观规划设计、水域景观工程与技术、海滨景观生态工程等特色领域专业课程,重视学科间交叉,为风景园林学发展纳入综合研究的轨道,也为风景园林师的全能角色回归提供广阔的舞台。

3.理论联系实际,强化多领域实践教学

在人才培养层次上,应立足于培养应用型人才,走职业化和白领化的道路。知识是对实践经验的总结,而能力是在知识的支撑下通过实践的操作演练而产生的。风景园林专业需要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和获取新知识的能力。通过开设水草栽培与管理实验、水域生态学实习等集中性教学实验与实践,提高学生动手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重视水域设计的科学性和功能性。

4.拓宽思路,创新理念

创新不仅体现在设计本身的形式上,也可以体现在设计作品的功能性和科学性上,更可以是满足人类活动需求且回归自然的设计理念。水的功能性、可塑性、声色变化等特性,都能成为风景园林师最好的创新元素。通过暑期社会实践、创新项目等开展,立足水域景观生态,发挥对水的无限想象,设计研究水生态、水循环的应用。

六、结语

在科技飞速向前发展的今天,满是钢筋水泥的灰色城市里,人们已离大自然越来越远,迫切需要绿色元素来缓解我们日益紧张的压力。水景证实人与自然最好的纽带,在现代城市景观中,无论是公共环境,还是住宅小区,都在强调水景的作用,水景已经成为现代景观设计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然而水景的二次污染却成为风景园林设计的瓶颈。面对景观水域环境亟需保育与建设的现状,水域景观需得到更加科学合理的设计、建设与管理。因此风景园林专业人才在该领域的专业知识与技术水平亟待提高,提升风景园林专业价值。文章提出我国风景园林教学不仅要理论知识的综合与多元,还应强化实践、提高学生动手技能;拓宽思路、创新理念等,为我国风景园林行业提供良好的科学素养和系统的园林学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具有水域景观相应的理论和应用研究、规划设计、建设、管理能力与创新意识复合型高级人才。将水域景观专业拓展为一门具备时展趋势与前景的学科。

参考文献:

[1]王衍祯,李天骄,李铁.园林水景水量配置的理论探讨与建模[J].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11,46(3):83-88.

[2]倪乐意.富营养水体中肥沃底质对沉水植物的胁迫[J].水生生物学报.2001,25(4):399-405.

[3]张谊.论城市水景的生态驳岸处理[J].中国园林,2003,19(1):52-54.

[4]鲁敏,刘振芳,李东和.园林学科发展的现状与未来[J].山东建筑大学学报,2010,25(6):662-666.

[5]李纯,吕志坚,孙艳艳.国外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及对我国的启示[J].全球科技经济望,2011,26(11):61-65.

[6]张饮江,金晶,董悦等.退化滨水景观带植物群落生态修复技术研究进展[J].生态环境学报,2012,

[7]闫永久.景观水污染分析与处理[J].土木建筑学术文库,2011,15(1):579-580.

[8]边新丽.高校园林专业教育现状分析及教学模式探索[D].河北师范大学,2009.1-29.

[9]刘滨谊.现代景观规划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 210-225.

[10]祁素萍,王兆骞,陈相强.中美园林专业教育现状的研究与比较[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3):267-269.

[11]李树华,李玉红.日本LA教育体系与学会组织对我国LA教育与学会发展的启示[J].中国园林,2008,24(1):24-28.

[12]王永盛,岳玉庆.中美两国硕士研究生教育现状和特点比较研究[J].东方论坛,1997,(2):99-93.

[13]周卫生.中外园林专业概况及国内专业的就业前景[J].广东农业科学,2011,38(4):222-224.

[14]吴飞,王代钢,园林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现状分析.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2): 7020-7022.

[15]李嘉乐,刘家麒,王秉洛,中国风景园林学科的回顾与展望,中国园林,1999,15(61):40-43.

[16]昊军,黄诗敏,波等.城市水景规划设计模式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6):18298-18300.

[17]唐勉.广州大学城校园理水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05. 1-104.

[18]林静.浅谈景观设计中的水景设计[J].包装世界, 2011,(7):118-119.

[19]郭晶华,沈中伟.美德日景观设计浅析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四川建筑,2006,26(6):13-16.

[20]韦杰.景观中水景审美特性的应用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0. 1-33.

[21]郭卿学,蒋丽萍.国外水环境理念对水生态保护与修复的借鉴意义[J].水利科技与经济,2010,16(7):743.

[22]刘琼英,全华.水域景观治理研究述评.生态经济,2010,(3):149-152.

篇10

关键词:耐盐;地被植物;衡水;园林绿化;应用

地被植物一般指能够覆盖地面的低矮植物群体,铺设于空旷场地、阴湿林下和林间隙地等各种环境覆盖地面的多年生草本和低矮丛生及紧密的灌木等。在园林绿化中也将草坪植物归于地被植物的范畴。地被植物是现代城市绿化造景的主要材料之一,也是园林植物群落中不可缺少的景观组成部分。它在城市绿化的人工植被群落中形成绿色的地被层,不仅能增加植物层次、丰富城市绿地的色彩,在花期更具有独特的景观效果。它对改善环境、防止尘土飞扬、保持水土、抑制杂草生长、增加空气湿度、减少地面辐射、美化环境、节约养护成本等均具有良好的作用,对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是十分有利的。

1 衡水市的绿化现状

衡水市地处河北冲积平原,地势自西南向东北缓慢倾斜,海拔高度12~30m,土壤含盐量大,给绿化规划造成很大的困难。现在衡水城市绿化主要采取以下两种方式:一是用工程措施改良土壤,利用淡水洗盐、暗管排碱、铺设隔离层、抬高花池、客土置换等,可以降低地下水位,减少土壤盐分含量。二是用生物措施增加植被,筛选、培育不同耐盐程度的植物,以适应不同的盐碱地土壤。

2 地被植物在衡水盐碱地的应用情况

衡水属大陆季风气候区,为温暖半干旱型。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雨热同季,全年平均气温12.7℃,春季干旱少雨多风,晚春回暖迅速,夏季炎热多雨,秋季气温下降,雨水骤减,冬季天气干冷,寒风频吹。针对盐碱地城市园林绿化的特点,解决林下耐荫植物缺乏以及园林地被植物过于单一化的问题,我们引进了一些地被植物。在地被植物的概念、特点、分类、功能、配置和资源等方面已有很多介绍,而在盐碱地上的应用研究却很少。近几年,我们在这方面做了大量引种和种植,并对各类绿地(公园绿地、机关绿地、交通绿地、居住绿地)的地被植物种类和配置方式等情况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2.1 地被植物选择的标准

地被植物选择时要十分慎重,应该按照园林中所具有的功能来筛选。首先应选择适应性强的本地植物品种,尽量选择多年生、植株低矮、全部生育期在露地栽培且繁殖容易,生长迅速,花色丰富,花期长或枝叶观赏性好,具有一定的耐盐性。其次应适当、谨慎引入外来的优良植物。由于地被植物普遍都具有很强的生长势和抗逆性,因此在引种时要客观地权衡利弊,注意汲取国内外过去引种的经验教训,要以环境学、生态学、生物学等多角度来权衡研究其是否会造成损失或有潜在的破坏性。选择的植物还应抗性强,无毒、无异味,符合人们的审美要求。

2.2 地被植物的耐盐性

2007~2009年,我们共引进地被植物30余种,经过几年来的观察,只有16种能够在含盐量大于0.3%的盐碱条件下生存,而且也表现出不同的耐盐性。其中三七景天、千屈菜、铺地柏、小叶扶芳藤、黄菖蒲、紫花苜蓿、丹麦草、鸢尾、萱草、费菜、地被菊、大花美人蕉可以在含盐量0.3%~0.4%土壤中完全生长,肥皂草、蒲公英、马蔺、八宝景天可以在含盐量略高于0.4%土壤中完全生长。其中萱草在春季表现景观效果非常好,但在6月中旬开花之前,叶片出现发黄、下垂,开花也较少。但在多年种植的群落中很少发现秃斑、死亡现象。球根宿根花卉大花美人蕉虽然耐盐性高,但是其球根不能正常越冬,需要室内贮存或窖藏,工作量大。

2.3 地被植物的配置方式

2.3.1 空旷地被。在阳光充足的场地上栽培的地被植物,要求植物喜光向阳。绝大多数的一、两年生草花类和部分宿根、球根植物、矮生灌木类都可作为空旷地地被。如金鸡菊、黑心菊、地被菊、白三叶、小叶扶芳藤、鸢尾、大花美人蕉、红花酢酱草、紫花苜蓿、铺地柏、麦冬等球根花卉及1、2年生草花,可利用它们来增加色彩变化和季相变化。

2.3.2 林缘、疏林地被。在林缘地带或稀疏树丛下栽培的地被植物,意在形成乔、灌、草相结合的复层植物群落,要求具有一定的耐荫性,同时在阳光充足时也能生长良好,如马蔺、常春藤、小叶扶芳藤、鸢尾、萱草、黄菖蒲、紫叶酢浆草、千屈菜、铺地柏等。林缘的地被植物也可以由林下地被植物延伸种植。

2.3.3 林下地被。指在乔、灌木层基本郁闭的树丛或林下种植的地被植物,要求植物具有较强的耐荫性。在林下增加地被植物,不仅能够保持水土,利于林木生长,同时也能体现自然群落分层结构和植物配置的自然美,如玉簪、薄荷、鸢尾、爬山虎、肥皂草等。

2.3.4 立体绿化地被。垂直绿化指在建筑立面、坡地、堤岸、护栏、花架种植地被植物,不仅能保持水土、防止雨水冲刷,而且可以丰富景观,如凌霄、爬山虎、迎春等。

2.3.5 水系护岸地被植物。即在坡地、河岸、水溪边、池塘边、驳岸种植的地被植物。要求根系发达、枝叶严密、耐水湿、观赏性强,如马蔺、千屈菜、黄菖蒲、麦冬、荆芥等。

3 衡水地被植物应用存在的问题

地被植物在衡水园林建设中已广泛应用,但地被植物的发展目前还存在着不少问题。一是品种单一,特别是缺少新优品种;二是观赏价值高、适应强的色叶和常绿植物仍需进一步开发推广;三是缺少专业的地被植物生产基地;四是应广泛开展适应性强的野生资源的引种驯化工作;五是生产方、科研院所、应用单位仍然缺乏交流。因此,地被植物的生产基地、科研院所与园林建设部门、设计开发单位和工程企业等相关单位间要保持良好的联系,加强合作与交流。

4 耐盐地被植物的应用展望

地被植物关系着园林绿化的整体水平,随着生态园林建设步伐的加快,地被植物越来越受到了园林界的重视。今后地被植物的研究和开发,首先,应从种到品种发生转变,使种类多样化;其次,铺地性强、矮化、色叶、环保、药用和清香型、生长速度适中的耐阴性等特色地被植物是今后发展的新趋势;再次,生产栽培向容器栽培发展,因为利用容器栽培便于销售、推广、运输、市场流通。还有地被植物生产还可以朝家庭园艺这一个市场进行延伸,但这必然要求是容器栽培,便于销售和养护管理。深化对地被植物的研究、开发、生产、设计、施工等工作,以提升园林绿化整体水平,使城市森林健康发展。

耐盐地被植物在园林应用上具有一次栽培,多年生长,养护成本低、收效快、群体功能强、生态效益大等的特点,并品种类繁多,花期形态各异,色彩丰富多样是改善城市春秋缺花现状,实现三季有花的重要植物材料,应用前景广阔;同时在盐碱地上能够栽培的地被植物又要具备一定的耐盐性,能够成功栽培的就非常少了。只要做到科学、合理、实用,就能最充分的发挥其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