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的现状分析范文

时间:2024-01-30 17:55:4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大学生村官的现状分析,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大学生村官的现状分析

篇1

1.自主创业未实现品牌效应

安徽省城乡二元结构表现较为突出,城乡从业者收入差距较大。特别是一些偏远地区,经济水平落后,生活水平较低,因此,安徽大学生村官群体普遍缺乏扎根农村的理念,缺少在农村艰苦创业的决心,造成村官群体流动性较大,缺乏稳定性,多数大学生村官在任期间走“短平快”的创业路线,这与农业经济产业效益周期较长的普遍规律相悖,因此创业往往有始无终,难以形成特色农业品牌。

2.自主创业缺少科学规划

在创业的具体操作、实施过程中,缺乏科学引导,具有盲目性。2008年,中央在各地全面推进大学生村官工作以来,大学生村官作为安徽省新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新兴群体,在创业过程中缺少可借鉴的成功经验和发展模式。因为普遍缺少农村创业实践经验,对农村经济产业的整体认知能力不足,在自主创业过程中只能摸索前进,最后往往回归到传统农业的老路子,不能把丰富的文化知识转化为科技创新投入到农业生产中,难以形成科学合理的发展模式。

二、未来安徽大学生村官走自主创业发展道路的两种模式探索

1.联合当地企业,建立企业帮扶和产品外包的产销模式

通过农村当地具有规模的龙头企业与大学生村官直接合作的方式,让大学生村官进入到当地农业基地,由企业进行的技能培训、生产指导。在大学生村官具备一定的生产实践经验和创业基础后,企业对产品生产进行外包,由大学生村官创业自行生产,产品由企业收购。这种模式可以形成联动效应,是一种双赢的策略。让大学生村官避免了找项目难,找投资难的困境,可以在零基础的情况下直接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在创业初期可以稳步发展。企业也可以通过未来产品返销方式的方式获得利润回报。但这种模式不利于创新发展,大学生村官过度依附于企业,虽然为创业初期优化了发展路径,但有可能在未来出现发展瓶颈,无法获得自主产销的地位。

2.打造新型创业基地,建立网络订单产销的经营模式

篇2

关键词:“大学生‘村官’计划”;现状分析;存在问题;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C9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751(2013)08—0011—05

作为公开选拔到农村村级行政单位担任一定职务的大学生“村官”,既是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力量,也是地方党政机关后备人才的重要培养对象。在有关组织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协助下,本课题组于2012年上半年,对来自华中、华东、华南、西南、华北、东北等6个地区的550名大学生“村官”进行了抽样问卷调查,并对部分大学生“村官”及相关组织部门领导进行了深度访谈。本文在对当前“大学生‘村官’计划”的实施近况进行初步分析的基础上,试图从选拔、培养、监督、考核等几个方面对建立完善大学生“村官”长效管理机制提出几点对策建议。

一、“大学生‘村官’计划”实施的近况调查

课题组采用自编的《大学生“村官”工作现状调查问卷》,在大学生“村官”集中学习及培训时,采用匿名的方式进行集体施测,问卷使用统一指导语,填写完成后当场收回。调查问卷第一部分包括性别、年龄、户籍、受教育程度、院校类别、工作岗位、月收入等个人基本信息。第二部分包括单选题和限选多选题两种题型。其中限选多选题为限选两个选项。调查问卷的内容具体涉及“报考动机”、“期满后的职业生涯规划”、“所在工作部门的考评状况”、“工作意见的采纳情况”、“大学所学知识在‘村官’工作中的应用情况”、“影响大学生‘村官’作用发挥的主要外部因素”以及“在政策方面对政府的期望”等内容。调查采用非概率配额抽样和方便抽样相结合的方法,最终在华东(江苏如东、江苏无锡、浙江下沙)、华南(广东惠州、惠城)、华北(山西运城)、东北(吉林通化、通榆)、西南(四川宜宾)、华中(湖北鄂州)等地区共发放调查问卷700份,回收问卷632份,严格剔除废卷后,共获有效问卷550份,有效回收率为87.03%。在被调查的大学生“村官”中,男性为288人(52.4%),女性为262人(47.6%);专科学历126人(22.9%),本科及以上学历424人(77.1%);华东地区132人(24.0%),华南地区135人(24.5%),华北地区19人(3.5%),东北地区85人(15.5%),西南地区140人(35.5%),华中地区39人(7.1%)。被调查的大学生“村官”主要来自5种不同的岗位,其中,村主任助理249人(45.3%),村党支部书记助理170人(30.9%),社区工作者24人(4.4%),借调乡镇政府70人(12.7%),其他岗位37人(6.7%)。为弥补问卷调查法的不足,课题组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还对部分大学生“村官”及相应的组织管理部门领导进行了深度访谈,访谈内容主要包括“大学生‘村官’在工作中自身存在哪些方面的问题?并请举例说明”、“影响大学生‘村官’作用发挥的主要外部因素有哪些?并请举例说明”、“如何才能更好地保证大学生‘村官’计划的顺利实施”等内容。

(一)报考动机调查

课题组对大学生“村官”的报考动机进行了调查,在被调查的550名大学生“村官”中,有240名(43.6%)大学生“村官”表示当初是希望通过村官岗位这个跳板来考取公务员,有201人(36.5%)表示希望能够服务农村而选择了“村官”工作,另外还有一部分大学生“村官”(10.9%)表示当初是因为找不到工作或只是为了积累工作经验才去从事“村官”工作,并不是为了服务于农村,准备在农村长期发展。因此大学生“村官”群体中,绝大部分并不是因为想服务农村才报考大学生“村官”岗位。

(二)期满后的职业生涯规划状况调查

大学生“村官”服务期满后,究竟会有多少人愿意继续留在农村发展?对大学生“村官”服务期满后的职业生涯规划情况的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的550名大学生村官中,有一半以上的大学生“村官”(54%)选择任期满后会去考公务员,而只有不到三分之一(31%)的大学生“村官”表示任期满后将选择续约,愿意继续服务农村。此外,还有15%的大学生“村官”表示期满后将选择自主创业、去企业工作或者报考研究生等。

(三)所学知识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状况调查

大学生“村官”能否发挥自己的知识优势并做到学有所用,这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在知识应用方面,被调查的大学生“村官”中,只有30人(5.5%)认为,大学所学的知识完全可以用到工作实践中去;315人(57.3%)认为可以用到一些;181人(32.9%)认为很少用到,且作用不大;24人(4.4%)认为,所学到的知识在工作实际中完全用不到。调查结果反映了大学生“村官”所学知识与其工作实际存在一定脱节的现象。

(四)岗位考评状况调查

从大学生“村官”考评状况的调查结果看,有90.7%的大学生“村官”认为,所在部门采用了定期或者不定期的考评方式,可见大学生“村官”的岗位考评工作整体上状况良好。然而,仍有极少数(9.3%)大学生“村官”反映,所在部门采取了不闻不问或者偶尔过问的考评方式。这说明在一些地方仍然存在不重视对大学生“村官”考评的现象,这种现象虽然比例不高,但这应当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五)工作意见的采纳情况调查

我们还对大学生“村官”在工作中所提意见被采纳的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的大学生“村官”中有124人(22.5%)表示工作中所提出的意见经常被采纳;有261人(47.5%)表示提出意见且偶尔被采纳;同时也有56人(10.2%)表示所提意见未被采纳过,109人(19.8%)表示未提出过意见。此调查结果一方面反映了大学生“村官”所在工作单位的相关领导缺乏对大学生“村官”工作意见的重视;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大学生“村官”自身需要采取积极主动的工作态度,在工作中多提建议,学会用合理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工作想法和利益诉求。

(六)外部制约因素调查

“影响大学生‘村官’作用发挥的主要外部因素”的调查结果显示,有394人(71.6%)选择了“身份不确定”;有326人(59.3%)认为是“保障机制不健全”;另外有156人(28.4%)认为是“缺少相关培训和指导”;122人(22.2%)认为是“不受组织的重视”;而有100人(18.2%)选择了“缺乏村民的认可”;40人(7.3%)认为曾经“受到排挤”。调查结果表明,“身份不确定”和“保障机制不健全”是影响大学生“村官”作用发挥的主要瓶颈因素。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解决,很有可能影响大学生“村官”的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甚至直接影响大学生“村官”作用的发挥。

(七)政策期望调查

“您期望政府在政策方面能解决哪些方面的问题”的调查结果表明,有492人(89.5%)认为,政府应当给予大学生“村官”事业编制和待遇;有238人(43.3%)认为应当给予“当地招考公务员加分”的政策;有174人(31.6%)认为应当“享受当地住房优惠政策”;有142人(25.8%)认为应“给予较多的培训学习机会”;有140人(25.5%)认为应“给予创业优惠政策”。由此可见,大学生“村官”最希望解决的还是自身的“身份”问题。当然,这种想法也相对比较现实。

二、“大学生‘村官’计划”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现状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对访谈资料的认真梳理和进一步的统计方法检验,我们对“大学生‘村官’计划”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一)报考动机不纯,大学生“村官”流失现象越来越严重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不少大学生“村官”之所以当初选择“村官”工作,主要是想以“村官”岗位为跳板,进一步考取公务员;也有部分大学生“村官”是因为毕业找不到工作,不得已所采取的一种缓兵之计。进一步的统计分析表明,大学生“村官”的报考动机在学历和毕业学校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专科学历的大学生“村官”中,有42.9%的人报考“村官”是为了服务农村,而本科学历的大学生“村官”中,为了服务农村的人数比例只有34%。另外,毕业于不同院校类别的大学生“村官”在报考动机上也存在显著的差别。毕业于普通高校的大学生“村官”中,有37.7%的人选择“村官”工作是为了更好地服务农村,而毕业于重点高校的大学生“村官”中,这一比例却只有。诚然,“大学生‘村官’计划”实施的重要目的之一是为各级党政机关储备优秀干部人才,但是大学毕业生如果不能从基层做起,没有为基层服务的意愿,即便以后考上公务员,也不能很好地为人民服务。另外,报考动机不纯的毕业生,到了“村官”工作岗位上,必然不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农村工作中去,在工作中难免会缺乏应有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缺少必要的内在动力,最终必然会选择离开农村。调查数据的统计结果表明,当初的报考动机对大学生“村官”期满后的职业生涯规划会产生较大的影响。统计结果显示,当初愿意服务农村的大学生“村官”,有61.6%的人在任期满后愿意留下继续服务农村。当初是因为找不到工作而选择村官工作的大学生“村官”中,只有36.4%的人最终愿意继续签约。而当初选择考公务员的大学生“村官”,愿意续约的人则更少,只占到15.1%。

(二)专业不对口,所学知识难以应用于实际

有一部分大学生“村官”所学的专业与农村工作相差甚远,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也很难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比如有些艺术类、体育类和工科类专业的大学生“村官”不知道自己到农村能干什么,缺乏主观能动性,加上公务员招考时的专业又受到种种限制,最终会造成这部分大学生“村官”工作热情下降,工作态度逐渐变得消极。我们在调研中还发现,社会实践和职业生涯规划会对大学生“村官”知识应用情况会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统计结果显示,参加过社会实践的大学生“村官”中有64.6%的人认为大学里所学的知识在工作中完全可以用到或者用到一些,而未参加过社会实践的大学生“村官”,只有28.6%的人认为所学的知识可以应用于工作实践。另外,在大学期间是否接受过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培训,这对个体的知识应用情况也存在一定的影响。接受过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大学生“村官”中有73.7%的人认为大学里所学的知识在工作中完全可以用到或者部分用,而未接受过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大学生“村官”,只有53.3%的人认为所学的知识可以应用于工作实践。可见,社会实践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能够帮助大学生在校期间能够有的放矢的学习知识,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并为今后的实际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收入较低,保障机制不健全

由于“大学生‘村官’计划”实施的时间还比较短,大学生“村官”的保障机制还不够完善。一方面,大学生“村官”的工资收入相对较低,另一方面,大学生“村官”除了考公务员和竞聘村主任及村党支部书记之外,其他出路很少,前途缺乏应有的保障,这就造成大学生“村官”不能安心工作,影响了大学生“村官”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访谈,我们了解到有不少大学生“村官”把精力主要放在各类公务员考试上,而并非农村的实际工作上,这也需要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调查数据的统计结果也表明,保障机制(比如月收入)会对大学生“村官”期满后是否继续愿意留在农村发展产生一定影响。月收入在1000—2000元的大学生“村官”中,有32.3%的人愿意服务期满后续约,而月收入在3000—4000元的大学生“村官”中,则有68.1%的人愿意服务期满后续约。可见,只有提高收入水平,进一步完善保障机制,才能真正留得住大学生“村官”,才能保证“大学生‘村官’计划”的顺利实施。

(四)身份不受重视,随意借调现象严重

由于大学生“村官”目前的身份还不确定,职责还不明确,有的甚至最终沦为“打杂”的“临时工”,而得不到村民和领导的重视。在调研中,我们发现不少地方依然存在不重视大学生“村官”的现象。曾有大学生“村官”向我们诉苦,称某些地方作风比较严重,对大学生“村官”缺少足够的重视,缺乏支持性的民主氛围,大学生“村官”的意见根本没人理会,这就严重挫伤了大学生“村官”的工作积极性。还有些单位则对大学生“村官”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造成有些大学生“村官”出工不出力,消极怠工,“空挂”现象比较普遍。有些乡镇部门甚至随意借调大学生“村官”帮助工作,造成部分大学生“村官”村里镇里两头忙,无法专注于农村工作。统计结果也表明,考评方式在不同工作岗位上存在一定差异。在被调查的大学生“村官”中,有15.7%的被借调到乡镇政府工作的大学生“村官”认为所在单位采取了偶尔过问或者不闻不问的考评方式,这也远高于村长助理(8.0%)和村支书助理(7.1%)等岗位。意见的采纳情况也与大学生“村官”的工作岗位存在密切的联系。相对而言,村支书助理所提出的意见最多,被采纳的也最多(80.6%),而被借调乡镇政府的大学生“村官”中,只有51.4%的人承认自己提出的意见曾经被采纳过,这也远低于其他岗位的大学生“村官”。

(五)缺乏良好的“传帮带”制度

据有些大学生“村官”反映,部分当地村干部对大学生“村官”持有“戒备”或“抵触”心理,虽然这不是普遍现象,但也是客观存在的现实。部分村干部认为这些大学生“村官”是在抢他们的“饭碗”,所以不希望这些所谓的“空降兵”过多的参与村务管理,或者对他们的工作不闻不问。这会使得大学生“村官”在实际工作中缺乏直接有效的指导,毕竟大学生“村官”刚刚走出校门,对农村还缺乏了解,工作上还缺乏经验。只有通过工作经验丰富的老同志“传”、“帮”、“带”,才能切实提高大学生“村官”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水平,才能帮助大学生“村官”更好地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三、建立完善大学生“村官”工作长效机制的建议

(一)明确“村官”选拔对象,制定科学合理的选拔标准

进行大学生“村官”选拔时,在注重个人学历,政治面貌之外,应当根据当地农村人才需求的实际情况,考虑选聘对象的专业适当向农学、经济管理、行政管理等专业以及农村经济发展所需的专业倾斜,让大学生“村官”在农村工作中能够真正学以致用,充分发挥个人的专业优势,满足“村官”的岗位要求,尽量减少专业不对口的现象。在选聘“村官”时,也应该考虑到语言,风俗习惯等问题,尽可能优先选择原籍的大学生“村官”,这样有利于大学生“村官”入职后能够更快地融入农村,缩短工作适应期。此外,对大学生“村官”的选拔除了注重对知识、能力、品德的考察之外,还应加强对个人报考动机的考察,因为报考动机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大学生“村官”期满后的去留问题。

(二)建立完善大学生“村官”的岗前和岗中培训制度

岗前培训能够让大学生“村官”更好地了解岗位要求、当地的实际情况及相关规章制度,能够尽快投入到农村基层工作中去,实现大学生“村官”从大学生到农村基层干部的角色转变。诚然,要有效提高大学生“村官”的工作能力和水平,光凭岗前培训还是远远不够的,岗中培训才是整个大学生“村官”培训工作的主导部分。岗中培训需要从大学生“村官”的工作实际出发,不断完善他们的知识结构,提高个人的工作能力水平,实现大学生“村官”与农村工作实践的“无缝”对接,使之具备投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所必须具备的优良品德素质、知识素质、心理素质和综合能力,以符合农村工作的需要。岗中培训,除了采用通常的授课的方式之外,还应建立“一对一”的“传帮带”制度,为每位大学生“村官”安排一名来自村镇领导班子,具有丰富农村一线工作经验的专职“导师”,及时帮助大学生“村官”解决在学习、工作、生活上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尽快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水平。

(三)加强“村官”管理部门的监督工作

做好大学生“村官”的绩效考核的同时,也需要对这些“村官”所在的管理部门及其相关领导做好监督工作。一是对村干部进行有效监督。乡镇部门应做好对村干部的监督工作,防止村干部在工作中对大学生“村官”产生戒备和排外心理,积极配合大学生“村官”开展各项工作。二是对乡镇主管部门做好督促检查工作。县级组织人事部门对乡镇的管理工作应至少半年开展一次督查工作,开设各种信息反馈渠道,接受大学生“村官”与社会的来信、来访。三是对县级以上主管部门展开监督。上级监管部门应督促县级以上直接主管部门将大学生“村官”的各项政策落实到位,并对各项政策的落实情况进行定期评估,防止村官管理工作流于形式、政策落实不到位等现象。

(四)优化工作氛围,规范大学生“村官”的借调和考核制度

各级组织部门应当重视大学生“村官”的工作,所在组织应当为大学生“村官”创设民主、团结、互助的工作氛围,摒弃作风和官本位思想,尊重大学生“村官”的人格,认同大学生“村官”的身份,关心大学生“村官”的切身利益。鼓励大学生“村官”多参与决策,允许不同意见的出现,不要对不同意见者进行批判和恶意攻击。另外,在大学生“村官”的管理方面,应当明确大学生“村官”的身份和工作职责,不应随意改变大学生“村官”的工作性质。目前,大学生“村官”的“借调风”盛行,很多大学生“村官”被借调到乡镇政府后,沦为“临时工”、“打杂工”,这就失去了大学生“村官”深入群众,去农村基层锻炼的意义。为此,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规范大学生“村官”的借调制度:一是在大学生“村官”上岗第一年,任何理由不得借调;二是不可完全借调,大学生“村官”在被借调的同时,应该兼顾村级具体事务;三是乡镇借调大学生“村官”一次性不得超过两名,可根据个人意愿和期满职业发展需要,实行轮流借调方式;四是针对大学生“村官”所谓的“空挂”现象,要早发现早披露,坚决把投机者清出大学生“村官”队伍,确保“大学生‘村官’计划”实施过程的纯洁性与公平性。此外,各地还应根据当地具体实际情况,建立大学生“村官”绩效考核标准,并将工资与绩效考核结果严格挂钩,提高绩效优秀者的工资待遇水平,从而有效激励大学生“村官”的工作积极性。

(五)做好大学生“村官”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

组织管理部门需要认真分析大学生“村官”职业发展通道,结合组织目标和个人发展目标,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帮助大学生“村官”做好职业生涯发展设计,尽力为大学生“村官”的职业发展提供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机会,提供职业发展的相关信息,促进个人职业目标的达成。通过对大学生“村官”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让大学生“村官”充分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做好职业目标定位,理清职业发展方向,从而调动大学生“村官”工作和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另外,通过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的设计,进一步完善大学生“村官”的退出制度,对于工作能力突出,愿意服务农村的大学生“村官”,可以留在农村继续培养,或者通过支持其报考公务员、提拔农村干部的形式,为国家培养和输送党政管理后备人才;对于那些不适合“村官”工作,但是愿意留下来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大学生“村官”,可以进行调岗或者推荐到其他可以服务农村的岗位;对于工作表现良好,但不愿留在农村,选择考研、自主择业或创业的大学生“村官”应当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保证大学生“村官”既能“留得住”也能“流得动”。

参考文献

[1]段小力.大学生村官与新农村建设:公共选择视角[J].江西农业学报,2008,(10).

[2]吕书良.新农村视角下大学生村官及其政策考量[J].中国农村观察,2008,(3).

[3]马德峰.大学生“村官”扎根基层的客观影响因素分析[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6).

[4]赵晓凯.大学生村官计划实施中存在的认识误区及解决对策[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

[5]杨雪英,李义良.大学生村官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思想政治建设为视角[J].淮海工学院学报,2011,(9).

[6]杨应云.对实施大学生村官政策的理性思考[J].理论导刊,2009,(10).

[7]吕洪亮,吕书良.新农村建设与大学生村官政策[J].中州学刊,2009,(01).

[8]房国忠.进一步完善大学生村官计划[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9,(8).

[9]周玮,吴兆基.高校在大学生村官实践中的对策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07,(4).

篇3

关键词:人文素质;就业能力;现状分析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05-0234-02

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滞后将直接影响美术教育的核心价值体现,进而影响其就业能力的实现。当下,很多学生的知识结构单一及实践能力不足无法面对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进而在人生观、价值观、择业观、道德观上发生偏离,产生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拥有丰厚的人文底蕴不仅可以促使学生主动学习新知识增强其竞争力,也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在各地调查结果显示,目前高校应届生整体就业率大约为三分之一,毕业生数近600万,还有100多万历年未就业大学生,加之金融危机导致部分企业发展受阻,求职人数的激增、经济增长的放缓,使得今年中国应届毕业生在就业问题上面临着不同以往的难题,就业总体形势严峻。大学毕业生就业难不仅仅是总量上的过剩,更是结构性的问题,“人才过剩”只是相对的现象。

一、美术教育人文素质的现状分析

(一)知识结构层面

中国著名国学大师钱穆先生在《中国历史上的传统教育》一文中曾提出“担任这一业,也需懂得这一业在人生大道共同立场上的地位和意义,此谓之通识。”优秀的人才须具有宽厚的人文素养,须具有辽阔的学术视野,而当下的美术教育就知识结构层面而言,却表现为知识面狭窄及结构单一。据社会调查统计结果显示,美术专业学生不仅普遍缺乏文学、历史、哲学知识,而且对自然科学知识和当代科技发展趋势更是知之甚少。很多当代大学生依旧依循“技能至上”的思维定式,不重视自身文化素养的培养,一味强调“专业性”,忽视多学科理论知识与多种专业基本技巧的综合积累。与此同时,一部分在校大学生为了增加就业筹码而热衷于考取各种英语、计算机及各种实用技术的证书,而漠视追寻自身的艺术研究方向,在学业上没有自己的专长和个性。

以高校教学为例,其一教学方式采用应试教育,不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扼杀其创造力;其二专业划分过细,无法应对市场变化,难以引领市场走向;其三教师知识结构陈旧,授课内容政治化空洞化,降低学生了学习兴趣;其四专业设置重复、错位,专业趋同现象严重,阻碍其教育质量的提高。片面追求“专业化”,不重视人文素质的积累,将无异于迫使高校美术教育偏离轨道。

(二)实践能力层面

美术专业是应用型专业,其实践性是其最根本的特质,动手操作是其基本素质,语言表述是其主要能力。而当下的美术教育就实践能力层面而言,却表现为缺乏必要的人生体验及职业规划。一方面,主动参与社会活动较少,不去积极寻找展示自我的机会,有时甚至在阐述自己作品时言语枯燥乏味且漫无目的,缺少感染力。另一方面,缺少必要的职业规划,对自己没有一个清晰准确的展望,没有适时的给自己打下坚实的基础,特别是一些设计系的学生平时习惯了电脑操作,有时连基本的手绘能力都丧失了,一旦在实际工作中用到就无以应对了。

据调查统计,美术专业学生在校期间有过兼职经历的不足20%,大部分学生还不愿走出“象牙塔”。在兼职目的选择上,有78%的学生选择提升自身素质,有65%的学生选择赚钱,有8%的学生选择其他。数据表明当代美术专业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意识不强烈,但参与社会实践的目的明确,以锻炼自我为主。

(三)艺术修养层面

清代著名画家石涛在论及艺术时提出“山川人物之秀错,鸟兽草木之性情,池榭楼台之矩度,未能深入其理,曲尽其态,终未得一画之洪规也”,所指就是艺术修为,是博览群书后的睿智,是游历名山大川后的豁达,是一种坚韧执着的人生境界。而当下的美术教育就艺术修养层面而言,则表现为心态浮躁缺少艺术定力。受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思想的影响,当代美术专业学生在对待是非、真假、美丑、善恶等缺乏立场,进而出现人情淡漠、道德失范、精神虚无、价值错位,自我膨胀等人文精神相悸的现象。

集中表现为两个方面:一、重视物质生活缺少理想抱负,在艺术追求上得过且过,缺少精益求精的品质,没有“格物致知”的学术精神。二、重视个人享受缺少集体观念,不少学生在校期间关心偶像剧及港台的明星,无视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对身边发生的事情无动于衷,更无从谈起具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

二、美术教育就业能力的现状分析

(一)就业能力所面临的困境

1、学生观念落后

在择业问题上很多学生及学生家长还抱持着非大城市不去,非事业单位不进的思想,宁肯不就业也不“屈就”,局限于职业及地域,认为去了小城市就没发展,进了小企业就没保障。

通过调查发现,就业能力所面临的困境在地域方面表现为:大城市挤不下,小城市留不下。在政治、经济、文化优越的大中城市发达地区,人才蜂拥而至,相对过剩或大材小用,想要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很“难”。与此同时,国家急需的而又艰苦的地区,尤其缺少高学历的专业人才,没有人去,或者去了一段时间又很快回来的,想留人才很“难”。有一项对应届美术专业毕业生的调查表明,首选到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工作的高达74.8%,首选去中西部地区的仅有2%。

通过调查发现,就业能力所面临的困境在职业方面表现为:事业单位进不去,民营企业招不来。许多毕业生不急于找工作,在家准备农村特岗教师考试、招警考试、村官考试、全国公务员考试……。大家普遍认为,考上公务员就捧上了“铁饭碗”,但极低的录取率又把许多大学生拦在“考公”路上,于是一批批的高学历待业人员及“啃老族”涌现出来,产生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与此同时,部分民营企业求贤若渴,提供了大量的工作机会,却难以吸引毕业生的注意,很多毕业生认为起点太低,放弃了去民营企业工作的机会。

2、高校指导滞后

一方面,表现为缺乏系统性的就业指导,目前大部分高校的就业指导都是开设在大三大四阶段,而很少设置在入学之初,缺乏连贯性,不利于学生的自我职业规划和发展。另一方面,指导的老师自身缺乏实战经验,就业指导的教师往往就是本班的辅导员,而并非企事业单位在职人员,缺乏实战经验,教授内容过于空洞化和理论化,难以使学生产生鲜明的印象,掌握最新的行业动态。高校就业指导的滞后直接影响着学生就业能力的形成和完善

(二)就业能力所迎接的机遇

1、政府扶持

2012年河南省政府将改善学生就业环境,拓宽其就业途径作为一项重要任务,首先,加强缩短地区、城乡差异,不断改善不同所有制单位工资福利状况差别显著的状况,进一步完善了劳动人事、户籍、住房、医疗、保险等方面制度,并且对高校毕业生实行收费优惠政策,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

与此同时,河南省政府推行引导毕业生基层就业政策,结合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实际需要,根据各地城乡建设需求,积极引导毕业生到中原经济区建设一线就业,鼓励毕业生到城乡基层特别是城市社区的法律援助、就业援助、社会保障协理、养老服务和农村的教育、医疗卫生、文化、科技、扶贫等基层岗位工作,到小城镇或新型农村社区就业。

2、商业竞争

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剧及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逐渐产生了对艺术的崇尚和追求,在商业竞争中,美术设计的地位也越来越受重视。通过视觉来传达的艺术作品正随着科技的进步呈现出多种多样的发展态势。传统艺术正与计算机技术、工业、建筑、管理等学科不断交叉,衍生出许多新的专业。目前广告设计、工业设计、建筑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展览策划、动漫制作、游戏策划、游戏设计等专业的毕业生成为新一代文化产业急需的人才。

结语

总之,美术教育人文素质以人文基底的深厚影响着就业能力的形成模式和发展方向,以人文精神的消弱制约着就业能力的内在动因和外在助力;同时,就业能力以实业精神的笃定影响着人文素质的核心概念的演变和深化,以功利思想的滋生制约着人文素质的核心品质的净化和升华。

参考文献:

[1]孙荣山.就业能力结构述评[J].经营管理者,2011(05).

[2]王金玲.美术专业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05(06).

[3]马新凤.培育人文精神 提升人文素质[J].学理论,2009(05).

[4]李秋喜.提高绘画专业学生就业能力的思考[J].继续教育研究,2011(05).

[5]钱穆.国史新论[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0(12).

[6]石涛.苦瓜和尚画语录[M].山东画报出版社,2007(08).

[7]刘勰.文心雕龙[M].浙江古籍出版社,2011(05).

篇4

【关键词】90后大学生;就业;职业价值观

一、90后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形成背景分析

从2012年开始,“90后”大学生成为了大学生就业主力军。而有着“个性鲜明”、“自我意识强”、“有一定担当”等特点标签的“90后”在面对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不断变化、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就业压力不断增加的新形势下,这一群体的职业价值观不断转型,呈现新特点和趋势,这给广大高校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

所谓“职业价值观”是个人的价值观在求职时的体现,它决定了一个人的职业取向,使人们面对求职或职业困惑时做出各种职业选择。它是一个人职业生涯管理在求职时的体现,使得大学生在求职就业时有一定的倾向性和选择性,甚至对于求职决策也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另外,在一定程度上也关系到大学毕业生的工作态度,即入职后大学生将以何种姿态面对新生活和新环境,是否能在选择的职业上保持良好的职业精神和持久的职业内驱力。通过对这种动机即“职业价值观”的研究,从而引导当前大学生树立正确就业价值观,解决大学生就业结构性矛盾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采用自编问卷对上海高校90年后出生的大学生进行调研,发放问卷690份,回收有效问卷675份,问卷有效率97.8%。问卷内容参考陈霄在其论文《当前大学生职业价值观调查研究》中的调研问卷维度,从职业心理、职业意识、职业态度、职业理想、职业道德等方面进行设置,在调研中结合发现的问题和部分具有独特个性的大学生进行了针对性深度访谈。数据分析采用SPSS11.0软件工具进行分析。

二、“90后”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呈现的特点

(一)在职业理想上,强调自我发展和生活保障

调查发现,81.5%的大学生认为“在就业和择业时是否可以实现自身发展”是重要考虑因素。这一方面反映出“90后”大学生在职业价值观上总体呈现自主性强的特点,同时也展现出大学生在面对择业问题上较看重职业对于自身发展的长久性。另外,75.2%的“90后”大学生强调了选择职业时满足生活保障这一方面,究其原因,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学生们对未来生活质量的要求随之提高,当然也看中职业本身带来的现实物质回报,加之本文调研的对象为上海高校大学生,其中不少将来打算在沪就业的学生将面临大城市生活成本高,生活压力大等诸多现实问题,因此强调自我发展和生活保障所体现出来的较强自主性和较高现实性也是情理之中。

另一方面,在问卷和个案深度访谈中也发现,少部分“90后”因缺乏对自我的充分认识和对职业的充分探索,没有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职业价值观较模糊甚至没有独立的职业价值观,具体表现为完全听从家庭对其职业的选择、宁愿待家里也不愿意去接受一份自认为薪资水平不高的职业等,这也反映出当前绝大多数作为独身子女的90后,其家庭因素对“90后”大学生的职业价值取向影响越来越大。

(二)在职业意识上,呈现多元性

“在集体主义价值观长期处于意识形态主导地位时期,大学生的职业价值取向多统一于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这一点上,职业的声望地位因素是大学生最看重的因素。”① “先政府后企业,先国营后集体,先机关后基层”是普遍遵循的就业原则,“求稳怕变、重视正统、追求铁饭碗”是主流价值取向。②而随着国家就业制度的改革和经济结构的不断升级调整,大学生求职时凸显的职业主体意识不断提高,且呈现选择的多元性,多元性一是表现在面临就业机会选择上。调研发现,34.1%的“90后”大学生趋向于选择去国企或事业单位,23.8%趋向于去外企,40.5%的“90后”大学生在面临就业压力加剧的环境下趋向于民营企业,还有少部分大学生选择出国或升学。并且,访谈中发现,不少“90后”大学生在面对就业压力骤增的现实下,选择村官、西部志愿者等基层国家项目,也有少部分低年级大学生在面对目前国家优厚兵役政策时,认为当兵也是求职道路的一个不错选择。

(三)职业目标过于理想化和功利性

职业目标是人们为实现职业理想而自发确定的具有过程性和阶段性的目标体系。一个人的职业生涯发展离不开合理的职业目标,而合理的职业目标应该是长期目标与短期目标相结合,个人发展目标与社会发展相结合的统一的过程。研究发现,“90后”大学生当问及“你对未来的职业发展有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吗”这一问题时,有36.7%学生回答有明确的规划和清晰的目标。50.3%的同学没有清晰的职业生涯规划。当前大部分“90后”大学生大多把“满足自我需要”作为首要目标,在择业时不愿轻易尝试一份工作,而是把“上班路程短”、“工资和福利好”、“符合自身兴趣爱好”、“发展空间大”等要求附加在求职过程中,过于理想化。当然部分大学生毕业时不清楚自己爱哪一行,导致选择职业时呈现一定短视性和功利性,在工作中一旦出现不符合自己意愿或有更好的机会,便急于放弃和重新选择。这也导致“90后”大学生毕业不久后频繁跳槽。

(四)职业道德有待进一步加强

虽然“90 后”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总体呈现自主性强的特点,但调查发现包括诚信意识、法律意识等在内的职业道德却有待加强。在回答“你对就业中的伪造简历、伪造材料等大学生不诚信现象如何看待?”一项时,仍有11.7%的学生表示赞同,有37.5%的学生表示很不赞同,50.8%的学生表示不赞同。在回答“你是如何看待毕业就业时的违约、毁约行为?”一项时,有43.5%的毕业生认为不应该,有20%的同学认为学校应该理解,仍有15.7%认为只要求职成功毁约没关系。由此可见,目前“90后”大学生自身对就业过程中的不诚信问题比较宽容,未引起足够重视,不诚信问题在“90后”大学生就业过程中表现比较突出。

三、“90后”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家庭环境和教育对“90后”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影响越来越深远

家庭是每一个学生的第一个学校,父母是第一任教师。作为独生子女的“90后”大学生家庭对其职业价值观教育尤为深远,具体体现在大学生毕业时的求职选择上。研究发现,33.5%的大学生表示在面对选择职业时会将父母的意见作为重要的参考依据。北京师范大学李宜嵘的博士论文《家庭因素与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相关研究》一文中,得出结论:家长干预程度与大学生择业自我效能感之间存在相关系数高达0.388 显著线形正相关。由此可见,家庭因素对“90后”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形成、职业决策有重要影响作用。

(二)学校教育对“90后”大学生职业价值观起积极引导作用

以前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国高校在就业指导过程中主要强调就业形势与就业政策的宣传,强调学生求职技巧的引导,而对学生职业价值观的教育与引导相对比较缺乏,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学生职业价值观偏差的出现。现在越来越多的高校就业工作者意识到职业价值观的重要性,意识到大学生职业生涯管理的重要性,开始针对“90后”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新趋势和新特点不断改革和创新教育内容和形式,加强对职业价值观的引导。调查发现,88.6%的“90后”大学生参与过学校组织的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等活动,55.2%的大学生认为学校组织的职业价值观教育对自己有一定帮助。由此可见,学校的职业价值观教育在学生的参与度和时效性方面都较以往有较大提高。

参考文献:

[1]苏丽锋,孟大虎.人力资本、社会资本与大学生就业:基于问卷数据的统计分析[J].复旦教育坛,2012,(2):27-33.

[2]黄敬宝.人力资本与大学生就业――基于2010 年对北京18 所高校毕业生的调查[J].中国流通经济,2012,(1):115-119.

[3]马云鹏.浅析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与对策[J].中外教育研究,2010,(10).

[4]王云霞,戚朝霞.职业生涯规划与实务指导[M].西安:西北人宁出版社,2007.

注释:

①詹姆斯・科尔曼.社会理论的基础[M].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7:16.

②王翠艳.当代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现状分析.学生工作广角,第297期.

课题项目:

本文系2013年上海高校青年教师培养资助计划项目《“90后”大学生职业价值观调查研究》(编号:ZZSDJ13034)阶段性成果。

篇5

京津冀经济圈包括北京、天津、石家庄、保定、唐山、廊坊、秦皇岛、张家口、承德、沧州八个区市及他们的辖属区域。随着曹妃甸新区、渤海新区、天津滨海新区这几个区域的不断建设和蓬勃发展,京津冀经济圈即将成为一个潜力巨大的经济圈。随着京津冀一体化趋势的日益明朗,必将带动该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三地都对自己的发展进行了重新定位。河北省是中国重要的沿海省份,具有环渤海和环京津的双重区位优势,加快了本省的区域经济规划,设定了环京津、冀东和冀中南三大经济带,从区位优势出发提升经济发展水平。河北省已形成了完整的产业体系,在京津冀都市圈占有重要位置。

二、我省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河北省人口众多,高等学校数量较多,但经济发展水平又相对落后。作为高等教育大省,河北省大学生就业工作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在高等教育从过去的“‘精英型’”走向“‘大众化’”的情况下,尤其是自我国高等教育逐年扩招以来,大学生毕业生人数急速增加,大学生就业呈现出一系列新的问题,河北省每年不能按时就业的大学生占当年毕业生总数的20%左右,再加上失业人员,就业难的问题就更加突显。如何认识这些问题并进一步挖掘其背后存在的体制、制度和观念上的原因,使大学生这一特殊人力资源通过市场调节和国家调控得到合理而有效的配置,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三、河北省大学生就业问题原因分析

(一)毕业生人数增加与岗位数萎缩的矛盾

大学生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再加上往年未就业人员及失业人员,致使大学毕业生就业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曾经是接受大学毕业生主渠道的政府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伴随着机构改革及定位定编,很难再给大学生毕业生提供通畅的就业渠道。

(二)毕业生生源结构与就业区域的矛盾

河北省内高校大部分为省属院校,生源结构相对的单一,毕业生大都为省内生源。由于受到思想意识根源、人际关系、地理位置、水土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河北省的大学毕业生大都选择省内或周边地区就业,且更加青睐于北京、天津、石家庄、保定等大中型城市。而北京、天津等城市内自身高校众多,培养的人才不断涌现,外来人员竞争的加剧,造成此类城市“内消”困难,就业矛盾进一步凸显。

(三)毕业生的就业期望与现实就业环境不匹配的结构性矛盾

一方面,随着产业结构的转型与调整,河北省内的就业结构也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过渡,各类中小型企业跻身成为了吸纳高校毕业生的主力军。由于河北省城乡结构性矛盾的客观存在,中小型企业多位于城乡结合部甚至更为偏远的乡镇,其配套政策不到位、工作环境艰苦等诸多因素成为了毕业生前往就业的绊脚石。求贤若渴的基层单位门庭冷落与部分大学生找不到工作岗位的结构性矛盾进一步加大。

另一方面,毕业时,大学生普遍追求薪酬较高、工作稳定、工作环境优越的企事业单位,近几年出现的公务员热、事业单位热等现象都体现了大学毕业生在择业时较高的心理预期。且相比之下,大学毕业生更青睐于北上广等经济发达地区,很少有毕业生愿意到经济欠发达的地区或者中小企业、非公有制企业就业。

(四)用人单位高要求与毕业生素质的矛盾

从用人单位方面来讲,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日益成为市场行为,也是大学毕业生就业不可忽视的影响因素。用人单位过于看重眼前利益,一些单位领导存在短期行为。又与职工的利益与生产成本挂钩,职工人数的增加意味着成本的增加、利润的减少。用人单位需要增加劳动力时,往往选择让内部职工身兼数职,以提高劳动力的使用效率来满足需求。一些用人单位利用毕业生巨大的就业压力,刻意低薪吸纳大学生,限制了就业率的提高。

另一方面,在研究中发现,河北地方普通高校的毕业生较为缺乏良好的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和责任心。许多大学生工作马虎、不负责任,不肯吃苦耐劳,对自己没有准确的定位和良好的工作态度,不甘从底层做起,干一行怨一行,频繁跳槽。此外,许多毕业生还存在的问题是视野不够开阔,工作不够主动,只顾自己的工作,缺乏大局观念。

四、河北省大学生就业问题对策分析

为了促进大学生积极、顺利就业,各有关部门和各高校也在就业体制就业渠道等方面采取了大量行之有效的整改措施。例如,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扶持政策、丰富大学生就业市场;政府相关部门每年会组织大学毕业生学校报考公务员、选调生、大学生村官、西部支持计划等;高校举办各类校园大型综合招聘会,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牵线搭桥等。

(一)政府方面

1.明确河北省功能定位,树立区域性就业新观念

随着京津冀一体化的推动及河北省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的实施,必将促进河北省区域经济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对应人才需求的急剧增加。省委、省政府应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科学设计人才需求及培养方案,制订符合区域发展实际的人才战略目标,为大学生合理就业提供引导。高等学校应积极树立服务区域经济及社会发展的育人价值观念,紧紧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目标,适时调整学科专业设置及人才培养模式,以提供创新能力强、专业知识对口、实践能力卓越的优秀人才。

2.加强政府在促进大学生就业中的宏观调控及服务职能

在京津冀一体化的背景下,政府不仅要加强宏观调控,充分发挥其在就业中的主导作用,更要发挥其公共服务职能,尤其是要加强政府的协同合作,全力调动京津冀社会的各类资源,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合理规划京津冀地区高校的设置和发展,建立京津冀区域大学生就业协调机制,建设综合的毕业生就业服务网络合作单位。

(二)高校方面

1.确定科学的培养目标,构建“五高一低”体系

从就业分析的情况来看,个别专业方向的设置与市场需求不相适应。应立足京津冀一体化实行教育教学改革,合理设置专业方向,确定相应的培养目标,避免高校间互相照搬。针对社会需求及自身所处区域环境,结合自身办学优势合理进行自我定位,提出符合自身发展实际的培养目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突出办学特色。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标准是“适应社会需要”,因此,必须构建系统完善的毕业生职业素养培养体系,全面提升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才能培养真正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用人单位急需的是“专才”,而高校培养的“专才”不专,使得供需双方难以产生和谐的共振,造成就业困难。为此,高校要树立“严出”观念,积极走访,整合资源,改革培养模式,建立“毕业生合格率高、就业率高、继续深造率高、用人单位满意率高、毕业生满意率高、违约率低”的“五高一低”的指标体系,全面提高大学毕业生的工作态度、创新意识、专业基础、实践技能、人际关系、爱好特长、心理素质等综合素质,造就复合型人才,为毕业生打造“能力与信心”的铁饭碗,进而实现“人职匹配、人职和谐”的目标。

2.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促进教学方法改革要提高教学质量,提升专业建设水平,教师是关键。教师的专业指导能力不仅需要在专业指导实践中锻炼,更需要经常参加较新的实践技能培训。在加强与企事业单位合作的基础上,让教师到企业进行锻炼,建立一支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的“双能型”师资队伍。 同时,聘请行业高级人才为兼职教师,补充在职“双能型” 教师的不足。应鼓励教师进行教学方法改革,以学生为中心,课堂教学与自主学习相结合,教育教学方式、方法多样化,探索并实践研究性教学法、案例教学、体验教学法等,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用人单位方面

1.提高管理者对人力资源开发重要性的认识

实践已经证明,人力资源作为一种生产要素资源能力,已经远远超过了一切其他形态的生产要素资源能力的总和,对人的投资带来的收益率超过了一切其他形态的资本的投资收益率。人力资源与生产资料一样,也需要投资,以提高其产出率。人力资源与其他生产要素资源的最大区别在于,人力资源既是生产的手段又是生产的目的,既是生产的承担者又是生产发展目的的实现者。因此,提高管理者对人力资源开发重要性的认识,可以改善心理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状况。

2.建立科学的绩效管理与薪酬管理制度

用人单位的管理者应该提高对绩效管理的认识,重视绩效管理工作,为员工创造良好的绩效管理氛围,并有针对性地对具体的管理人员进行绩效管理知识、技术和沟通技巧等方面的培训,要建立针对不同层次人才需求的培训体系,即包括新员工培训、在职员工培训、管理人员培训、储备人员培训等。在根据培训的目的、对象和内容,选择恰当的培训方法。做好培训效果的评估,即用人单位在培训之后,要通过各种渠道收集有关培训效果的信息,评估培训效果,提高其绩效管理的水平。

篇6

2、农科大学生在新农村建设中大有作为。对于新农村建设,高等农林院校大学生在学科、专业等方面更有优势,投身于新农村建设将成为他们科学而合理的选择。首先,高等农业院校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对”三农”有着与生俱来的特殊感情,与其他高校的毕业生相比,他们更愿意扎根农村,更能艰苦创业,可以在广阔的农村找到自己的落脚点,为新农村建设建功立业。其次,高等农业院校学生知识结构与农业紧密相连,投身新农村建设可以很好地发挥他们的专业特长,带领广大农民克服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大力发展集约农业、规模农业、生态农业,推动我国的农业产业化和现化建设。第三,高等农业院校学生对信息时代与农业发展的关系有深刻和具体的理解,他们善于在瞬息万变的市场中捕捉机遇,掌握信息,帮助广大农民回避市场险。第四,高等农业院校学生投身于新农村建设,其影响力将会大大超出这一事情本身,不但会引导大量青年农民回到自己的家园,开创自己的事业,而且还会吸引大量的城市资本投入到农村,从真正意义上实现城乡之间的良性互动。(1)(P81-82)因此,高等农林院校的大学生投身新农村建设可以在推动农业科技创新、提供农业科技服务、开拓农村市场、加强农村基础教育、促进农村文化建设、增强农村的民主建设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二、当前高等农林院校大学生服务新农村建设的基本现状分析

1、高等农林院校大学生服务新农村建设已经取得的成效(1)建立了服务新农村建设的高等农科教联盟服务。如在教育部、科技部、农业部等部委的大力支持和领导下,由中国农业大学牵头,联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等八所农林高校,通过联盟协作方式,利用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平台等现有网络资源,采取“日校+夜校,一师兼两教”的模式所建立的农业教育培训和科作者简介:郭丹(1983-),女,南昌理工学院经济管理系教师。·40·技推广综合服务体系,即高等农科教联盟。中国农大等网盟高校在河北曲周、陕西、江苏等地建成了一批示范基地,开展了各类面向“三农”的科技与教育服务,探索出了一套新型的以高校为主体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模式。通过农科教联盟开展的各类科技与教育活动,十多万农民接受到了实用科教知识服务,农科教联盟取得了初步运行经验,为新农村建设作出了积极作用。

(2)各农林高校利用自己的优势积极探索服务新农村建设的各种方式与机制。各农林高校利用自己的人才、专业以及学科等优势在服务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其中较有特色的有:中国农业大学实施“村官”计划,2006年和2007年共有包括28名研究生在内的234名毕业生到平谷、密云、朝阳、怀柔、通州、门头沟六个北京郊区县的村镇担任村党支部书记或村委会主任助理。河北农业大学自1979年开始利用自身人才、科技优势,主动为“三农”服务,而开创以承担河北省太行山开发研究项目为契机,组织广大师生走出校门、深入太行山区,开始以科学技术全面开发太行山的探索和实践的一条成功道路,即“太行山道路”。十多年来,河北农业大学累计培训达1.2万人次,2003年开始启动“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到今年,已为农村培养1 8 2 6名大学生。“太行山道路”沿着“人才富民”的道路深化延伸。北京林业大学创造性地开展了以学生党支部与京郊农村党支部结对子和学生环保社团与京郊农村共建生态文明村两项活动为内容的红绿相映“1+1”实践项目,动员全校师生对口支持新农村工作。四川农业大学近三年到农业产业化企业就业的本专科毕业生约占总数的60%,400多名毕业生参加西部计划,128名选调生到基层服务新农村建设。当然,还有其它农业高校,如中国林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等高校也在服务新农村建设方面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2、高等农林院校大学生服务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近年来农林院校大学生与新农村建设的对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其缺陷也是明显的:即农林院校的大学生一般是在高校或“组织”的号召下,才投入新农村建设服务的。而且这种服务大都是具有一定的阶段性,比如三下乡”活动和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缺乏长效机制。目前,农林院校大学生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法律规范与政策配套措施还不完善,农林院校大学生自发、自愿、自觉地投入新农村建设思想动力机制还没有真正形成。最后,学界对农林院校大学生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方式、政策、机制等缺乏具体深入的探讨。因此,农林院校大学生与新农村建设的对接刚刚开始,新农村建设人才供给的长效机制没有形成,还远远不能满足新农村建设对所需人才的需要:一方面,从现实来看,目前我国新农村建设所需人才严重不足,处于“低谷”,尤其缺乏的是农林类人才;另一方面,近年来我国传统农林类高校毕业生一次就业率一直呈明显下降趋势。据有关统计,2002年为45%,2003年为40%,2004年为38%,2005年与前年同期相比又下降了10个百分点,而找到工作的农林科类毕业生中有95%的留在了城市,绝大部分从事着与农业无关的工作。据农业部对农业院校毕业生去向的调查显示:一般农业大学有26.7%毕业生去乡镇工作,重点农业大学有13.7%毕业生去乡镇工作,大部分毕业生都没有去农村。这就反映了高等农林院校大学生实际上还存在较重的“离农”现象,这种状况将直接制约新农村建设所需的人才供给,造成农林高校大学生的就业困难,对于新农村建设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将是十分不利的。

三、高等农林院校大学生服务新农村建设的障碍因素分析

1、传统就业观的负面影响。目前,我国传统的就业观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铁饭碗”观念。我国长期的应试教育和就业由国家“统、包、管”的分配体制,造成了“毕业即就业”的局面,大学生毕业就意味着端上了“铁饭碗”,而不认为参与新农村建设的工作是“铁饭碗”;二是“学而优则仕”的就业观念。认为读了大学就应当理所当然当国家干部,就应该有一份待遇丰厚的固定工作,片面认为留在大城市、大单位才能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才能实现自己理想和抱负。如果大学生毕业再回农村,就会有人说,这是人才浪费,这是教育的失误,这种传统的就业观影响着农林院校大学生参与新农村建设的动机与行为。

2、农林院校大学生自身能力素质的欠缺。首先,我国有一部分农林院校的大学生在校期间不注重自身能力的提高与完善,不注重系统的专业基础与理论的掌握,而且动手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比较差,他们并没有关注新农村建设对人才规格的要求。其次,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公共精神的缺失。比如,相当一部分部分大学生往往具有较强的功利思想,如学知识就关注计算机、英语等立竿见影的东西,考研就是为了更好就业,考公务员就是为了谋求公务员这一职业的稳定与待遇(公务员的本质涵义是为社会公众服务),而对社会责任、社会公德、公共利益等方面就表现普遍的弱化与淡漠,他们并没有从国家的前途与命运的角度去关注新农村建设,没有把新农村建设与社会的发展、祖国的前途、个人的命运有机结合起来。最后,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缺乏吃苦耐劳的品质,认为农村经济社会条件艰苦,无法满足自己的要求,无法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与理想,而不愿意到农村基层就业。

3、农林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滞后。一是教学内容陈旧且与生产实践相脱节,不少农林院校仍旧偏重于传统的理论灌输,忽视知识的应用性,缺乏对适应新农村建设相关专业与学科最新理论动态的把握。二是专业设置缺乏市场调研,培养与需求脱节。在高校扩招的大背景下,许多农林高校仍沉溺于计划经济的惯性之中。它们没有以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为依据来建设特色专业并适时调整优化专业结构,不少专业仍是过去计划体制的产物。三是实践性教学环节薄弱,毕业生动手能力差。大部分农业院校在人才培养目标中强调得多,而在教学环节中,却重视得不够。而且不少教师并没有对新农村建设进行深入的实地调查,缺乏相关的知识与经验,以至于培养的人才难以适应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4、基层政府的用人机制不当。首先,基层政府用人机制不规范和不透明,存在较为普遍的官僚主义作风。他们不是用人唯贤,而是用人唯亲,不是公平竞争,而是暗箱操作;其次,相当一部分乡镇政府还没有对农林院校大学毕业生资源的开发利用进行统筹规划,没有把毕业生支(下转第50页)·50·多、种类比较集中的县区市建立新的检测中心,引进先进的检测设备和方法,以优惠的费用对农产品进行监控检查,提高检验检疫的效率。或者,由政府牵头或者提供专项资金,由检测设备比较齐全、人员配备较为宽松的龙头企业提供服务,对区域内的出口农产品进行自主检查。

(3)短期内,给以农产品出口企业政策扶植,对生产出口农产品的农民进行直接的损失补贴,协助企业和农民为农产品寻找其他替代市场。可以一方面开发国内高端市场,另一方面在世界其他国家展开农产品营销活动。(4)对国内的“龙头公司+生产基地+农场工人”的模式,因地制宜加以引导推广,合理地促进其发展,但是要防止坑农害农问题的发生;对合作社的发展和联合,也要视具体情况合理地引导扶植,但是要采取措施尽量减少企业和合作社的外部交易成本。

(5)除了对国外针对农产品的检验检疫信息加强收集、整理、以外,还要合理地运用世贸组织规则,据理力争,并且联合其他受“肯定列表制度”影响的国家,与日本方面进行充分地交流磋商,要求日本给以一定的缓冲或者支援协助。

5、国家政策支持力度不够。一是目前国家对农林高校的投入力度不够。在国家的教育政策中,对高等农林教育政策的倾斜力度不大,尤其在经费投入、人才引进、事务管理等方面的支持性政策不够。这就直接制约了农林院校人才培养的质量。二是国家对农林院校大学生服务新农村建设的一系列支持性与保障性政策还不完善,还没有建立农林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绿色通道”。比如在打破就业的城乡待遇差别,为投身新农村建设的毕业生提供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提供一定的安家费和创业风险投资资金,在税收、贷款、行政事业性收费方面实行优惠,提供甚至包括土地在内的一定自然资源的优惠使用权,提供公务员录用、学习深造的优惠待遇等方面的政策急需配套实施。

6、社会舆论宣传引导不深入。首先,相当一部分新闻媒体对新农村建设中出现的典型案例以及热点问题缺乏密切与深度关注,从而在社会上难以形成一种关心与服务新农村建设的舆论导向;与此同时,农林高校对新农村建设的宣传还不深入和广泛。据一项来自浙江大学700名本科生的调查与分析,对新农村建设有所了解的城市和农村学生,依靠校内宣传来了解相关知识的分别仅为4.8%和6.86%。这种状况值得我们反思。对于新农村建设,如果缺乏正确健康而有效的主流舆论引导,势必制约农林高校大学生服务新农村建设的广度与深度。

四、结语

篇7

中图分类号:R2-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04(2013)01-0097-02

农村和社区医疗卫生服务工作的开展和实施是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的必然趋势,也是保障居民健康、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为此,2009-2011年,笔者针对农村和社区的中医药卫生人才培养问题展开了系列调查,旨在为农村和社区中医药人才的培养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本次调查在江苏省内的南京、徐州、连云港、宿迁、淮安、盐城、扬州、泰州、南通、镇江、常州、无锡、苏州13个地级市间展开,发放问卷1000份,回收786份,有效问卷736份。问卷采用SPSS Statistics 2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

调查对象的年龄16~84岁,家庭人口数1~8人,学历从文盲到大学本科以上。其中居住地为自然村304人(41.3%)、乡镇210人(28.5%)、城市社区222人(30.2%),居住当地时间在15年以上506人(68.8%),家庭年收入5万元以下612人(83.2%)。

本次调查针对社区和农村居民的医疗现状、医疗选择、去或者不去农村/社区医院就诊的原因而展开,并征求居民对农村和社区医院改进的意见和建议。

2 结果

2.1 医疗现状

2.1.1 年医疗费用支出 针对“您家庭一年之内用于医疗的费用约多少”这一问题,在736份问卷中,选择“1000元以下”302人(41.0%),“1001~2000元”226人(30.7%),“2001~3000元”135人(18.3%),“3001元以上”只有73人(9.9%)。

2.1.2 医疗模式 针对“您的医疗模式是哪种”这个问题,“公费医疗”41人(5.6%),“医疗保险”274人(37.2%),“合作医疗”124人(16.8%),仍然有297人(40.4%)需要“自费医疗”。

2.2 医疗选择情况

2.2.1 中西医的选择 面对“您家庭看病一般选择中医还是西医”这一问题时,选择“西医”387人(52.6%),选择“中医”只有88人(11.9%),选择“无所谓”261人(35.5%)。这表明在农村和社区居民中,中医的医疗市场只有11.9%,如果

我们努力争取,可以达到47.4%(选择“中医”和“无所谓”两项之和)。

2.2.2 医院的选择 当问到“您平时有小病需要看医生时会选择所在社区/农村的医院吗”,选择“总是首先到所在社区/农村的医院去”179人(24.3%),“大部分时候都选择所在社区/农村的医院”312人(42.4%),“偶尔会选择所在社区/农村的医院”186人(25.3%),“从来没去过所在社区/农村的医院”59人(8.0%)。也就是说,92.0%的家庭都会有在农村或社区医院就诊的经历。

2.2.3 选择去所在社区/农村医院看病的原因 关于“您选择去所在社区/农村医院看病的原因”,选择人数从多到少依次为:“方便”621人(84.4%),“便宜”237人(32.2%),“服务好”137人(18.6%),“医疗水平高”53人(7.2%),“医疗设备先进”22人(3.0%)。在“其他原因请列出原因”有“熟悉医护人员,好讲话”、“可以赊账”、“晚上或急诊时方便,离家近便于家庭护理”等。

2.2.4 不选择去所在社区/农村医院看病的原因 关于“您不选择去所在社区/农村医院看病的原因”,选择人数从多到少依次为:“社区/农村医院有水平的医生太少”288人(39.1%),“社区/农村医院的就诊环境差”236人(32.1%),“不相信社区/农村医院的诊疗水平”223人(30.3%),“社区/农村医院的医疗费不能报销”79人(10.7%),“社区/农村医院并不比大医院价格便宜”89人(12.1%)。在“其他原因请列出原因”有“担心大病被耽误了”、“医疗设备差,技术和器具都不到位,不适合对潜在病因的诊疗”、“医生水平低,药品种类少”、“服务态度差,医生素质差”等。

2.3 医疗卫生人才状况

问及“您觉得自己所在社区/农村医院的医疗卫生人才如何”时,认为“非常缺乏”157人(21.3%),“比较缺乏”456人(62.0%),“正好”110人(14.9%),“数量充足”只有13人(1.8%)。

2.4 对农村和社区医院的建议和意见

问及“您觉得现有的农村/社区医疗卫生人才的培养机制应在那些方面加以改进”时,选择人数从多到少依次为:“经济待遇的政策保障”401人(54.5%),“培养方向定向化”322人(43.8%),“相关政策的长效化、法律化”285人(38.7%),“招生就业政策的调整”281人(38.2%),“个人发展的政策保障”257人(34.9%),“家庭安居的政策保障”254人(34.5%)。在“其他原因请列出原因”有“建议医学院校毕业生到社区医院去”、“改进社区/农村医院人才的培养模式、培养方法”、“提高待遇,吸引毕业生到社区/农村落户”、“对社区/农村医院医生待遇应有政策保障,国家政策应给予倾斜”等。

3 对培养面向农村和社区的中医药卫生人才的思考

从上述调查结果可以看出:①大部分人都有在农村/社区医院就诊的经历,但明确表示会选择中医看病的人只有11.9%;②虽然大部分人都有在农村/社区医院就诊经历,但究其原因都是出于方便、便宜等“被迫无奈”之举,出于相信农村/社区医院的医疗水平等主动方面原因的人数微乎其微,也就是说,居民尽管到农村/社区医院看病,但对农村/社区医院的医疗水平、医疗设备心存疑虑。其中的原因,除了一些客观的因素外,“不相信农村/社区医院的诊疗水平”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对此,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3.1 以就业为导向,大力培养农村和社区中医药卫生人才

在逐步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的今天,预防、保健、养生显得尤其重要。而中医学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博大精深的丰富内涵,其重视整体、防重于治等健康观与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下的健康观以及人们对健康的要求有着惊人的相似。社区和农村医疗机构又是提供家庭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健康教育等内容的主要机构。由此可见,大力培养农村和社区中医药卫生人才不仅是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对农村/社区医院的要求,更是我国建立三级医疗卫生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但本次调查结果却显示,在农村/社区医院就诊的居民中明确表示选择“中医”看病的人群却少之又少。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一方面由于居民对中医的认识不足,另一方面在于中医的专科门诊在农村/社区医院的设置有限。

为此,中医药高等院校应该考虑,如何让中医药在农村/社区的医疗保健中发挥作用?如何培养适应农村和社区需要的中医药人才?笔者以为,高等中医药院校应该从农村和社区的实际出发,创新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

3.1.1 结合区域特色,大力发展区域中医药教育模式 中医药高等院校应该从各区域、郊县医疗卫生实际出发,结合中医药特色和学校的优势,设置中医保健、中医养生、社区护理、社区助产、全科医生、中西医结合等相关专业。《关于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苏卫农卫[2010]7号)指出:“从农村卫生和乡村医生的实际出发,合理制定人才培养规划。认真组织实施乡村医生中专学历补偿教育,促进乡村医生向执业(助理)医师转化。”[1]因此,中医药高等院校应该在提供社区学历教育时与职业培训相结合,在为农村/社区培养中医药人才的同时,为已在农村/社区工作的医疗卫生人员提供进修培训的机会,形成农村/社区中医药人才培养的特色。

3.1.2 “产教结合”的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 中医药高等院校可与各区域、郊县卫生院合作办学,共同制定培养目标和课

程设置、教学大纲等,发挥各自优势创造办学条件,共同培养农村/社区医疗所需要的人才。如此,学校可以发挥自身的技术服务、实践实训条件等优势条件,农村/社区医院可提供学生校外实习基地、实践指导教师等便利,农村/社区医院与高等院校优势结合,按照农村/社区医院的岗位要求培养人才。

3.2 结合农村和社区医疗卫生实际,改革中医药教育教学内容

通过本次调查,我们清醒地认识到,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越来越需要基础扎实、知识面宽、临床技术和适应能力都很强的复合型中医药人才。对此,中医药高等院校应该对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进行改革和整合,设立与基层需求相符的专业和配套课程,如强化妇幼保健学、预防医学、养生康复等知识,提供多样化的、适合农村/社区医疗实际的选修课程等。

3.3 通过政策保证农村和社区医疗卫生人才数量和质量

3.3.1 实行“大学生中医官计划” 参照“大学生村官计划”,推进实行“大学生中医官计划”。通过政策优惠和保障个人长期发展规划,鼓励优秀的中医药专业大学毕业生到农村/社区医院去,既可以很好地完成农村/社区医院健康教育、康复治疗、预防保健等任务,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村/社区医院人才缺乏、人才队伍不足等问题。

3.3.2 继续做好“免费定向”医疗卫生人才培养 “免费定向”医学生是解决农村和社区医疗卫生人才缺乏的有效途径之一,中医药高等院校也参与了“免费定向”医学生的培养工作。但由于当前农村基础教育薄弱,招生都是单列的,放低门槛,适当降低分数线[2]的现象普遍存在。所以,当前的主要任务是保证“免费定向”医学生的培养质量,并制定相关的配套政策,保证“免费定向”医学生能“留得住”。

3.3.3 农村社区人才培养政策应当法律化、长效化 在笔者之前进行的医学生服务社区农村意向的调查中,“经济待遇”和“个人专业成长”是医学生服务社区农村的最大阻碍因素[3]。本次调查显示,农村/社区居民也有54.5%的人认为“经济待遇的政策保障”是当前农村/社区医疗人才培养需要加强和改进之处。虽然目前政府对到农村/社区工作的医学生有适当补助和个人发展的优惠政策,但这些政策的长久性和持续性是广大农村/社区医务工作者所担心的问题,因此,农村/社区医学生的经济补助政策、继续教育职称晋升政策、相关奖励、社保、退休、家属照顾等政策应当法律化和长效化,这是农村/社区医疗卫生人才数量和质量的保障。

参考文献:

[1] 关于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苏卫农卫[2010]7号) [EB/OL].[2010-03-31].http:///gb/jsswst/index. html.

[2] 梁忆非,姚庆梅,高春英.对我国农村卫生人才队伍现状分析及对策[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08,28(10):755-757.

篇8

[关键词]ARM体系 嵌入式方向 课程设置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随着嵌入式系统的广泛应用,许多高等院校计算机、电子、软件等专业针对市场需求,开设了嵌入式方向相关课程,然而同嵌入式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巨大的产业需求相比,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下的嵌入式方向相关课程设置存在教学知识陈旧,缺乏实践锻炼,无法适应企业的实际需要等问题,本文首先结合我校办学特色和实际教学情况,阐述了基于ARM体系的嵌入式方向课程设置与教学方案,进而探讨了农业院校应用型计算机类嵌入式方向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对存在的问题给出了一些建议,对其他地方院校应用型嵌入式系统开发人才培养将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一、计算机专业嵌入式方向培养目标与课程设置

(1)计算机专业嵌入式方向培养目标

我校计算机专业嵌入式系统方向培养整体目标是注重工程能力培养的嵌入式系统人才培养目标,尤其侧重嵌入式系统工程应用编程等软件设计开发。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以及我校的办学特色,具体嵌入式系统的学习体现层次性、渐进性、注重操作性,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在农业领域中的嵌入式系统应用能力。

(2)嵌入式方向课程设置

我校于2012年购买了30套基于ARM体系的嵌入式开发实验平台设备,可实现每人一台的教学环境,其中嵌入式开发平台采用ARM11的UP-Magic6410核心开发板,所以嵌入式方向的课程设置都是围绕ARM体系展开教学内容。

嵌入式方向课程设置遵循四个“1”,即“一种主流嵌入式微处理器、一门开发语言、一种嵌入式操作系统、一套开发工具”,嵌入式微处理器采用S3C6410X(ARM11),嵌入式开发语言主要以C语言为主,其他如汇编语言、C++语言、Java语言等为辅;嵌入式操作系统采用Linux;集成开发工具以ADS为主,辅助Windows CE开发工具,这样就能达到系统学习嵌入式技术的要求。表1是我校嵌入式方向专业课设置时间和学时整体情况。

表1:专业基础及专业课设置情况

嵌入式导论课程:介绍嵌入式的主要应用领域、嵌入式软件开发的基本概念、嵌入式软件开发的基本流程和基本方法、嵌入式系统的特点。

嵌入式操作系统课程:介绍嵌入式系统基本知识,嵌入式操作系统与通用操作系统的差别。结合典型的嵌入式操作系统对操作系统的基本构成、工作机制、系统移植剪裁和实时任务调度等内容进行介绍。我校根据具体情况选择、Linux、WinCE等嵌入式操作系统进行教学。

嵌入式程序设计基础:介绍嵌入式系统体系结构、嵌入式系统设计的基本方法、软件编程及设备接口和驱动等。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了解和掌握必要的嵌入式系统设计方法学的概念、方法和工具嵌入式程序设计基础,掌握嵌入式系统的基本原理与设计开发思想,学生能完成简单的嵌入式系统的软硬件设计。

JAVA开发语言:介绍Java语言的体系结构、Java语言的基本概念和程序设计的基础知识、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的思路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编程能力,使学生能够运用Java语言作为完成应用程序设计。

嵌入式接口技术:介绍键盘接口、LED显示器接口、触摸屏、通信接口、中断接口、A/D和D/A转换、ARM的JTAG接口。

嵌入式高级编程:介绍Android嵌入式开发环境搭建的方法,项目结构;Android的体系结构,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嵌入式特性开发,多媒体开发,数据存储开发,联网开发等开发方法,学生通过实践能达到独立完成开发单机、网络嵌入式软件的能力。

嵌入式课程是实操性极强的课程,因此实践教学在嵌入式培养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既是理论讲解的验证与升华,又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独立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我校的嵌入式方向实践教学课程设置时间和学时大致如下表2所示。

表2:嵌入式课程实践教学设置情况

嵌入式操作系统实验内容:典型的嵌入式操作系统的基本构成、工作机制、系统移植剪裁和实时任务调度等。我校根据具体情况选择Linux嵌入式操作系统进行教学。

嵌入式程序设计基础实验内容:在现有的嵌入式开发平台上完成嵌入式系统设计的基本方法、软件编程及设备接口和驱动等,学生掌握必要的嵌入式系统设计方法学的概念、方法和工具嵌入式程序设计基础,掌握嵌入式系统的基本原理与设计开发思想,能完成简单的嵌入式系统的软硬件设计。

JAVA开发语言实验内容: Java语言程序设计的基础知识、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的思路和方法,学生能够运用Java语言作为完成应用程序设计。

嵌入式接口技术实验内容:包括键盘接口、LED显示器接口、触摸屏、通信接口、中断接口、A/D和D/A转换、ARM的JTAG接口等实验。

嵌入式高级编程实验内容:基于Android嵌入式开发环境搭建的方法;Android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嵌入式特性开发,多媒体开发,数据存储开发,联网开发等开发方法,学生通过实践能达到独立完成开发单机、网络嵌入式软件的能力。

二、三位一体的嵌入式课程教学体系建设

我校嵌入式系统方向学习侧重嵌入式软件设计部分,实验室选用UP-Magic6410嵌入式实验开发平台,着重培养学生在该平台下进行嵌入式Linux程序开发的相关环境搭建与软件设计方法的能力。针对各模块以及物联网的应用背景,按照由浅入深,不同课程层次对应不同实验项目等原则,循序渐进,逐步提高,以满足不同阶段的教学要求,为学生提高了动手能力,为进一步的实践开发和毕业设计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因此,我们提出了三位一体的嵌入式方向课程教学体系结构,如图1所示。

图1:嵌入式方向教学体系结构

(1)基础型

基础性包括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主要是为了满足基本的教学要求和教学目标,课程包括ARM体系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以及基础类实验的开展。

教师在基础性课程实施时,可以根据各自的科研项目按照模块化将案例分解到各个部分,鼓励学生对实例所采用的技术和方案进行不同角度的评价,变被动知识灌输为主动探索思考,使教学理论知识与科研实践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2)提高型

提高型包括ARM体系基础型知识的深化和提升,包括理论知识和实践内容的进一步深化,理论知识包括嵌入式编程的设计思想和设计方法的提高,实践教学包括设计类实验,每个实验课题规定1周或更长的时间让学生动手设计开发嵌入式应用程序,在强调基础性知识掌握的同时,鼓励学生创新的综合设计。使得学生既掌握了一些具体的通用的嵌入式系统的开发方法,也能发挥主观能动性,独立设计并实现较完整的嵌入式系统,激发学习、创造热情。要求学生课外查找资料进一步地学习,引导学生进行主动性学习,对某些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进而提出自己的设计思想,教师全程指导学生答疑指导工作,启发学生进行嵌入式编程,为学生提供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

(3)综合型

综合型主要指的是依托科研项目实践来锻炼和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科研项目可以包括教师的科研项目、学生的科研项目以及依托科研项目或实践基地完成的毕业设计项目。

嵌入式方向课程授课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参与到教师科研项目之中,如笔者主持的嵌入式系统温室环境监控系统应用项目,学生直接参与到前沿的课题和项目中去,成立了兴趣小组,将温室环境监控系统分解成若干子题目,交由各兴趣小组,模拟项目的形式实践开发,真正做到“在学中做,在做中学”,以务实的项目培养学生的实践科研能力。

近年来,北京地区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开展的力度逐年加大,笔者指导的学生主持的北京市大学生科研计划,利用嵌入式平台,对温室环境等参数检测,进而对温室大棚实现智能化控制,学生在该课题中,运用所学理论知识,系统的完成了整个项目,获得了北京市大学生科研计划成果二等奖,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毕业的学生在担任京郊村官期间,将课题成果应用于所服务的村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实践证明,鼓励学生参与课外科技活动,将会拓展学生的知识体系,并学以致用,对进一步提高学习兴趣以及培养合作精神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学生的毕业设计是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过程,学生从事的毕业设计已经不仅仅是课程实践教学,而且还是从事科学研究的过程。为了保证提供充分的毕业设计时间,提高设计论文和专业课的学习质量,做到有的放矢,我们将毕业论文提前到第七学期安排任务,进行设计任务的前期准备及调试工作。

三、建议

(1)采取层次化的知识体系

嵌入式方向的理论知识体系体现专业基础知识、专业综合知识、专业系统知识由易到难的渐进性和层次化。

专业基础知识包括嵌入式导论、嵌入式操作系统、嵌入式程序设计基础等课程,这些课程的学习包括嵌入式系统基本概念、典型的嵌入式操作系统的基本构成、工作机制、系统移植剪裁和实时任务调度等;嵌入式系统设计的基本方法、软件编程及设备接口和驱动等内容。学生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目标是掌握必要的嵌入式系统设计方法学的概念、方法和工具嵌入式程序设计基础,掌握嵌入式系统的基本原理与设计开发思想,能完成简单的嵌入式系统的软硬件设计。

专业综合知识包括嵌入式高级编程、通过实践课程获得的综合性知识。这些内容包括智能终端的嵌入式软件开发方法、编程开发流程;数据存储开发、联网开发等开发方法,学生通过学习能达到独立完成开发单机、网络嵌入式软件的能力。

专业系统知识包括基于行业背景的嵌入式软件开发知识,这一层次是通过专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的环节完成的,也就是通过实践综合完成的项目后获得的知识,这不仅涵盖了符合社会需求的嵌入式方向的新知识、新技术,还包括企业的项目实施机制等无法从学校课本学习到的知识,为学生顺利走向社会工作岗位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2)采取多方位的实践教学体系

嵌入式系统作为实操性极强的课程,通过强化夯实基础实验、丰富实践综合教学内容,获取更多的实践项目的多方位立体化实践教学模式对培养高素质嵌入式系统人才至关重要,目前,我院嵌入式实践教学改革还处在起步阶段,今后我们将在智慧农业背景下,立足于农业院校发展特色,将嵌入式系统实验实践体系作进一步完善,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独立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针对在校学生缺少行业背景知识这一问题,需要大力开展与企业的相关合作,直接把学生派到企业进行16周的专业实习甚至12周的毕业设计,在工程实践项目选择上,应该尽量选择企业的实际项目,尽可能覆盖嵌入式领域的内容,比如嵌入式项目一般包括需求分析、硬件平台设计、软件平台设计(包括嵌入式OS的选择)、应用程序的开发与系统测试等多方面,使学生能够通过查阅一定的资料,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工程实际中的问题。学生在实践工程项目中完成毕业设计和论文,综合能力得到极大的提升,同时学生可以掌握企业项目的实施机制,为毕业后快速进入项目开发打下良好和基础,从而实现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的无缝对接。

四、结语

随着嵌入式技术的高速发展,嵌入式方向课程体系也应不断改进与之相适应。本文从ARM体系的嵌入式方向培养目标出发,提出了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结构,采取层次化理论知识和多方位的实践教学方式,使学生在学校就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最后将学生送入实训基地做企业实际项目,为学生走向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最终达到计算机专业嵌入式方向的教学和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徐欣,于红旗,卢启中."嵌入式系统设计技术"课程教学研讨[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4,27(2):59-60

[2]徐远超,张聪霞,关永.嵌入式系统专业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与思考[J].计算机教育,2009(18):85-86.

[3]田泽.嵌入式系统开发与应用教程[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5:1-48

[4]李岩,王小玉,孙永春.嵌入式系统教学研究[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6,28(3):45-47,90

[5]李曦,周亦男,周学海."嵌入式系统设计"系列课程建设[J].教育与现代化,2004(4):48-51

篇9

关键词:基层计生专干;离职意愿;影响因素;二元Logistic模型

一、问题的提出

计划生育政策实行30多年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效,人口增长得到有效控制、人口素质明显提高。之所以取得显著成效,计生专干作为贯彻落实计划生育政策的基层执行人,对计划生育目标的实现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当前人口结构性问题日益成为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h和国家政府相继实施单独二孩政策和全面二孩政策,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目标转向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这是当前人口计生工作的重点。

人口计生工作的重点在农村,难点在基层,基层计生专干作为该级人口计生工作的具体责任人,为促进新时期生育政策的落实以及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的实现,必须充分发挥该队伍重要作用以做好基层基础工作。首先,基层计生专干在工作中应及时发现和反馈问题,协助上级部门进一步完善政策内容,确保生育政策落实到位。其次,基层计生专干通过深入开展细致的宣传工作,做好政策解读和舆论引导工作,营造政策实施的有利环境。最后,基层计生专干经常与群众打交道,在联系群众、服务群众中发挥重要作用,推动基层人口计生工作的顺利开展,以上几点对人口计生工作目标的实现和生育政策的落实具有重要作用。

虽然基层计生专干在整个计划生育政策实施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但是根据笔者掌握的调查数据显示,在1635名调查总体中,约61.4%的基层计生专干有离职意愿,说明该调查总体中基层计生专干的离职意愿较高。根据以往的文献及初步调查的分析主要原因可能在于以下几点:首先,基层计生专干多为女性,除做好计生工作外,在照顾家庭和务农上花费较多时间,工作时间和做家务的时间分配不合理,且工作时间灵活性大,基层计生专干多根据自身意愿决定工作与否。其次,基层计生专干的工资收入较低,务农成为家庭收入主要来源,加上该队伍的医疗、养老、退休等方面均得不到很好保障。再次,实行“一票否决”的工作考核制度,增大基层计生专干的工作压力,这增强了该群体调离岗位甚至离职的意愿,不利于基层计生工作队伍的稳定性。因此现阶段研究该群体的离职意愿更加迫切,这对于了解基层计生专干的工作现状,加强该群体的工作稳定性,做好新时期基层人口计生工作具有重要作用。

鉴于基层计生专干的离职意愿较高,而研究该群体离职意愿的文献甚少,本文在此重点分析基层计生专干的离职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并就如何降低基层计生专干的离职意愿提出几点政策建议。

二、文献回顾

关于离职意愿的研究最早源于西方,国外学者通过建立离职模型构建理论框架,研究离职过程和离职行为。莫布利(M0bley)扩展中介链离职模型主张影响离职意愿的主要有三个因素,即工作满意度、对目前工作的期望效用和对可能工作机会的期望效用,而影响工作满意度及工作期望效用的前因变量包括个人属性、组织因素及经济劳动市场因素,至今仍有不少学者运用该模型研究员工个性特征对其离职意愿、离职行为差异产生的影响。斯蒂尔斯和默德(Steers&Mowday)在莫布利等人的基础上,以寻找影响雇员离职的主要变量并考察它们在离职过程中的关系为目标建立离职模型,该模型认为工作期望和工作价值影响雇员对工作的主观态度,而主观态度(工作满意度、工作参与度和组织承诺)又会影响离职或留下的意愿,最后离职意愿导致实际的离职行为,但变量的变化顺序可能因个体的不同而不同。随后普莱斯穆勒(Price-Mueller)模型吸收了多个学术领域对离职的研究成果,增加了该模型的适用性和解释力度。该模型指出雇员离职主要是由环境变量、个体变量、结构化变量和中介变量四个变量决定的。基于以上离职模型,国外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研究结构化变量(如薪酬、培训、工作晋升)、中介变量(如工作满意度、组织承诺)等对离职行为的影响,且大多数国外学者认为以上变量在某种程度上会对员工的离职意愿产生影响,进而导致离职行为的发生。

基于国外学者的研究结论可知,离职意愿对离职行为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因此大多数国内外学者通过实证研究,分析影响员工离职意愿的因素,并对影响因素进行分类。艾弗森(Iverson)等国外学者认为离职意愿的影响因素可以分为四个维度:个体因素、与工作相关因素、外部因素和员工定向。随后,有学者从以上四个方面或者从工作满意度、组织公正等具体的方面来解释其对离职行为的影响,但是文献中的检验数据主要来自西方,对中国的适用性有待检验,在此不做具体阐述。总结国内学者关于离职意愿影响因素的研究文献可知,国内学者对离职意愿影响因素的分类更加详细,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因素:个体因素、组织因素、个体与组织匹配性因素、外部环境因素和工作态度因素。国内学者更侧重于从工作满意度、工作怠倦、组织承诺、激励因素、工作嵌入等因素人手,分析以上因素与离职意愿之间的关系。结合以往研究结论,一般认为受教育程度与离职意愿呈正相关关系,工资补贴、薪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制度以及培训次数对离职意愿有正向影响。

综上所述,国内学者的离职意愿研究对象主要涉及企业员工、医护人员、农民工、大学生村官等群体,且对以上研究对象的离职意愿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已有研究计生专干的文献,更侧重对村级计生专干队伍的现状、队伍建设和工作绩效考核进行研究,未对该群体的离职意愿进行深入分析。李晓泉、杨作志、胡俭芝等学者认为基层计生专干工资待遇低、发放不及时、工作环境等会影响该队伍的稳定性甚至离职,但这类文献均运用描述性分析方法,未运用实证分析方法,分析以上因素如何影响该群体的离职意愿。因此本文将结合山东、甘肃和湖北三省一定数量基层计生专干调查数据,运用实证分析方法,对基层计生专干的离职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深入探讨,着重分析相关因素对基层计生专干离职意愿产生显著影响的原因。

三、实证分析

1.数据来源及介绍

本文使用的数据源于2015年7-8月对山东、湖北和甘肃三省中13个县、区的村(社区)计划生育队伍基本情况的实地调研数据。该调查采用分层、多阶段、与规模成比例的PPS抽样方法,第一阶段从全国34个省级行政区中抽取山东、湖北和甘肃三省,分别作为东部、中部和西部的代表省份;第二阶段按照各个省份的县、区数量,共从三个省中随机抽取13个县、区;最后,从这些县、区中抽取一定数量的行政村作为最后的调查单位,经筛选共获得有效样本1635个。本文的调查对象为选取的行政村中,目前在职的基层计划生育工作人员(指村(社区)计生工作人员),调查内容为基层计生专干的人口学基本特征、收入与支出状况、社会保障与福利、计划生育工作开展情况等。

2.基层计生专干离职意愿现状分析

本次{查数据中,从基层计生专干有离职意愿人数的城乡分布来看,城镇计生专干中有离职意愿的人数为168人,约占总体样本的10.3%;农村计生专干中836人有离职意愿,约占总体样本的51.1%,农村计生专干有离职意愿的人数比城镇计生专干多近5倍,且超过总样本量的一半,说明农村计生专干的离职意愿非常强烈,其寻找外部工作和辞去目前工作的可能性更大。不同个体特征条件下,基层计生专干有离职意愿人数及所占比例,见表1。

从表1可知,不同个体特征条件下,农村计生专干有离职意愿的人数占比均高于城镇计生专干。其中,中专或高中学历的城乡计生专干有离职意愿的人数最多,其次是初中学历的城乡计生专干,这说明城乡计生专干的受教育水平总体偏低。此外,该学历的农村计生专干有离职意愿的人数占比远高于城镇计生专干,原因在于与同等学力的其他工作类型相比,计生专干的工资待遇普遍偏低,因此这部分农村计生专干寻找外出就业机会的意愿更强,而城镇计生专干的就业机会更多,因此该学历的城镇计生专干离职意愿较高。从工作年限上看,工作年限在5年及以下的城乡计生专干有离职意愿的人数最多,其次是工作年限在11-20年的城乡计生专干,相比而言,农村计生专干有离职意愿的人数多于城镇计生专干,这与城乡计生专干样本数量偏差较大有关。此外,说明工作年限较短的城乡计生专干,正处于劳动年龄的峰值年龄,在劳动力市场上更具优势,竞争力更强,因此这部分人离职意愿较高,而工作年限在11-20年的城乡计生专干,可能由于个人资本积累、个人职业发展需求,倾向于选择自主或合伙创业而离开工作岗位。

3.模型构建及变量选择

(1)模型构建。本研究的被解释变量基层计生专干是否有离职意愿,为二分类变量。因此,本文选择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分析研究,用1和0分别表示有离职意愿和没有离职意愿,则模型表示为:

式中,p表示离职意愿存在的概率,x1、x2x3,…x4为影响离职意愿的诸多因素β为常数项,β1β2、β3,…β4称为回归系数。

(2)变量选择及定义。结合已有文献的研究,本研究选择的自变量为受教育程度、家庭年收入、工资补贴、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培训次数、日平均工作时间、工作难度和干群关系。以上自变量中受教育程度为多分类变量,选择小学及以下作为参照组;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工作难度和干群关系均为二分类变量,均以回答“否”的组别作为参照组;家庭年收入和工资补贴取对数进行计算后加人模型;培训次数和日平均工作时间以实际数据为准,通过对以上变量进行预处理,使模型分析结果更加准确可靠,模型变量的定义及其解释请参见表2。

(3)模型分析。运用SPSS17.0软件对样本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处理,通过构建不同的模型,考查受教育程度、家庭年收入、工资补贴、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培训次数、日平均工作时间、工作难度和干群关系9个自变量对不同计生专干群体离职意愿的影响。

模型一表示基层计生专干总体、模型二表示城镇计生专干、模型三表示农村计生专干,模型分析结果见表3。

回归结果显示,三个模型都通过了显著性检验,且各自变量在不同模型中对不同计生专干群体的离职意愿影响程度不同,下面将具体分析各自变量对以上计生专干群体离职意愿的影响。

受教育程度在三个模型中均未通过显著性检验,而以往多数研究结果显示,研究对象的受教育程度越高其离职意愿越低。该变量的模型分析结果引发笔者深思,笔者认为产生这一结果的原因在于本调查样本中,农村计生专干数量居多,且多为女性,由于女性在劳动力市场中处于弱势,就业机会较少、竞争力较弱,尤其是在农村劳动力市场发展不充分的情况下,农村女性计生专干在劳动力市场上更加不占优势,因此这部分人更愿意留在原岗位继续从事计生工作,以上情况说明从受教育程度来看,其与基层计生专干的离职意愿关系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