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力的保障措施范文

时间:2024-01-30 17:55:3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劳动力的保障措施,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劳动力的保障措施

篇1

[关键词]新疆少数民族聚居区 经济增长 农村 劳动力转移

新疆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对于建设和谐社会有很强的现实意义,随着国家对欠发达地区的高度关注,学术界对其研究也有了很大进展,尤其是对于新疆少数民族聚居区经济的研究。发展少数民族聚居区的农村经济第一任务就是解决农村的剩余劳动力问题成为共识。这些年,新疆少数民族聚居的农村当中,劳动力转移规模逐渐加大,在外工作的收入也在不断增多,这样直接或间接的拉动了当地经济的增长。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对经济增长影响分析

新疆少数民族聚居区伴随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农村居民收入呈现连年快速增长的良好势头,增速不断加快。在劳动力转移的带动下,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高速增长,比重不断加大。2000年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679元,占纯收入比重为24%。2010年工资性收入1989元,占纯收入比重为39%,比重上升15个百分点。2010年比2000年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增长1310元,增长193%。伴随着劳动力转移,工资性收入已经成为农村居民纯收入的主要支柱,农民增收的重要亮点。两年份工资收入对比图如图1所示,两年份占工资收入占纯收入比重对比图如图2所示:

二、新疆少数民族聚居区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城市化进程落后于工业化进程,接纳剩余劳动力的能力有限

城市是农村转移劳动力的最终去处,劳动力的转移和城市的拓展是互相促进的。新疆少数民族聚居区的城市化进程进展缓慢,接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也有限。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给城市带来的是全新的课题。城市还没有作好接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准备,配套政策不足,在城市的管理上没有适应。突然增加的城市人口和快速膨胀的城市规模,给大城市的管理形成很大压力,交通拥挤,供应紧张,住房短缺,转移劳动力的政治待遇、社会福利和保障,子女就学等问题没有相应的保证措施。对城市居民的生活和工作带来的影响应对不力,尤其是在人员的安置上没有相应的接纳能力,造成的失业和就业困难。

(2)新疆少数民族聚居区劳动力转移表现为不彻底、低水平

目前,新疆少数民族聚居区农业劳动力转移有两种形式,一是转移后同农业保持着某种形式或某种程度的联系,称为兼业式转移。二是农业劳动力转移后完全脱离农业,称为分离式转移。目前新疆少数民族聚居区农村劳动力流动主要表现出临时性和兼业性,低市场性,劳动力转移不彻底,虽然他们离开了农村,但还没有融入城市,城市也没有接纳他们;而他们在农村还保留着土地或者家庭,还要经营家里的土地,在城市和农村之间来换,在一产和二、三产之间变化,或者以农业为主,兼业打工,或者以打工为主兼业务农;即使是当了小老板,也不愿放弃土地;虽然不能全力经营耕地,也要保留这份农民的低保;结果是虽然劳动力经过多年的转移,但是农业户数没有减少,甚至反而还有增加。同时,农民候鸟式的在城乡往返也带来了大量的福利损失。这种兼业化转移,占到流动的劳动力的90%。对于农民的兼业化发展, 缩小城乡差别、提高农民收入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农民兼业化也带来一些消极后果,主要是这种兼业式转移方式和专业化生产相背离,无法大幅度降低农业成本。而且这样形式转移,就使得农村流动的劳动力无法摆脱对农业生产活动的经济依赖,劳动力流动充满了不稳定性与随机性,这样,不仅不利于劳动力资源有效配置,而且对社会经济持续发展也会造成不利。

(3)转移劳动力普遍素质偏低,难以适应城市生活和工作

农村转移劳动力,大多数没有经过职业培训和专业技能培训,适应能力差,只能在脏、累、险的工种上竞争,在城市的工作和生活上适应性差,难以在城市长期扎根;而在专业和技术要求高的行业又往往出现“民工荒”。那些在农村转移劳动力当中,大部分都是农民,学历与技术水平都相对的偏低,城高的生活与工作步伐与他们之前的生活工作相对来说都要快的多,所以,短时间要想马上融入到城市的生活中是有一定的难度的,这样无形之中就加大了劳动力转移的难度。

(4)对城市社会管理带来压力

农村流动劳动力在城市外来人口的身份, 使得流动的劳动力在工资报酬上处于不利的地位, 同工不同酬情况时有发生。特别是由于一些大型城市在劳动力市场准入方面对以农村人口为主的外来人口有很多限制,造成流动民工就业岗位的获得不是市场选择的结果。农村劳动力受教育程度相对低,这些劳动力进入城市后,与城市劳动力形成了职业层次较为分明的分工。即使干的是完全相同的工作,与城市劳动力相比,外来劳动力得到的工资和其他待遇相对也会较低。外来劳动力与城市劳动力的工资收入差异也很明显。工资和待遇的差异使农村流动劳动力频频更换就业单位和岗位,流向不稳,形成就业不稳定因素,使得岗位专业性难以维系。对同工不同酬的心理抵触及在城市没有找到工作的农民工,引发治安案件成为社会不安定的因素。

三、促进新疆少数民族聚居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建议

(1)政策性保障措施。如针对每年到阿克苏等地拾棉花的大量季节性劳动力,可由政府出面负责协调组织,解决农民工资拖欠等问题;政府可以对首次外出务工的劳动力提供路费补贴,以帮助其跨越交通成本的门槛;促进现有的“三缘”关系为核心的自组织网络向“业缘”关系转变,以更好的保障出疆农村劳动力在外地生活习惯、以及其它事件的处理,保障劳动力的利益。

(2)发展县城的非农产业,促进农民就近转移。新疆少数民族聚居区的劳动力因为受生活习惯、语言、等各种客观因素的影响,短时间内实现农民较大区域范围的转移存在很大的困难,应切实探索县域经济发展的道路,如加强中心城镇的建设,发展特色手工业等民族特色产业等。

(3)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和汉语培训。新疆少数民族聚居区的教育比较落后,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能较低。一方面应有针对性的进行劳动技能培训,以解决目前大多数劳动力无一技之长的现状;另一方面应该看到由于历史和自然因素的原因,汉语普及程度高的地方经济比较发达,对劳动力需求量比较大。加强汉语的培训将有助于减少劳动力就业的摩擦力。

四、小结

总而言之,经过对新疆少数民族聚居区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分析,可以通过政策性保障措施、发展县城的非农产业,促进农民就近转移、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和汉语培训等方法来解决新疆少数民族聚居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所存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王光浑,李小路,李科砂等.对新疆的经济发展存在的不足之处及改进对策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10(5):24~26

[2]刘艳右,陶小顺,雷晨光等.对影响新疆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及有效措施的探究 [J].财经教育,2009(2):45~47

[3]苏明治,李光芝,路引因等.对新疆少数民族劳动力转移的障碍因素分析及改进方法[J].新疆农业科学,2010(3):154~156

篇2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就业能力;问题研究

中图分类号:F249.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161(2007)04-0081-04

1. 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能力的定义

农村外出就业的劳动力在我国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一方面,我国的外出农村劳动力身份特殊,走出了农村却仍然和农村有极大的联系,外出就业却处于在城镇就业的边缘;另一方面,农村外出劳动力基本摆脱了所熟悉的农业劳作技术,但又缺乏在城镇就业的其他职业技能,短期内无法提高其文化素质,只能通过劳动技能培训来提高其就业能力;此外,农村劳动力外出所处的环境、教育背景、思想意识等与城镇的融合必然引发一些不相容的东西,还有一些城镇利益集团的趋利性等等。

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能力是指城镇依据外出就业的农村劳动力的情况为其提供工作岗位,使他们能有效地和城镇其他要素结合,以充分发挥其劳动力的效能,并保证其就业能力实现的措施途径。

2.影响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能力因素分析

2.1 农村劳动力外出转移组织化程度低,转移多呈自发性、盲目性

当前,农村劳动力市场供需脱节、信息不灵、管理不规范、农民工不能平等就业等问题十分突出。农村外出劳动力有组织转移的不多,大多是自发的。主要依靠自己寻找门路和依靠亲戚朋友介绍外出打工,依靠自己或社会关系、血缘关系的广泛性和较强的亲和力寻求就业机会。2004年甘肃省当年外出打工的农民工中,自发外出打工占6.8%,依靠亲属亲戚朋友介绍打工的占86.9%,通过(政府、单位)组织外出打工的只有6.3%[1]。农民这种自发的个人行为,带有较大的盲目性,呈现明显的季节性、临时性,工作缺乏连续性、灵活性。政府部门对劳动力市场需求和劳动力素质要求的变化缺乏及时的了解和掌握,对农村外出劳动力转移缺乏有效的指导,没有帮助他们做好转移前的培训和准备,对实现转移后的人员关注也不够,致使一些农村外出劳动力进城后在户口、就业、子女入托、上学、工商登记等方面遇到自身无力解决的问题,迫使部分人又重新返乡务农。

2.2 外出农村劳动力因受教育程度较低、素质较差而影响就业

劳动力素质是决定其外出就业机会大小与劳务收入水平高低的第一要素,即文化程度越高,外出就业率越高,相应的劳务收入越高。据相关分析,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平均受教育程度与转移率(外出就业率)程度成正相关,其相关系数高达0.95[2]。国家统计局调查资料表明:外出劳动力从事的工种一般劳务占68.77%;个体工商业者占9.62%;企业一般技术人员占5.77%;企业一般管理人员和企业经营管理者所占比例分别占2.88%和0.96%[3]。而那些文化素质低的农民有85%以上没有接受过专业技能培训,使得其就业空间狭小,只能从事苦、累、重、险、脏的体力劳动,造成这些岗位就业竞争激烈,工资水平低下。从2004年调查的情况看,因找不到工作而返回农业的劳动力占返回农业劳动力的16%。从非农部门返回的劳动力中,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占17.8%,文盲半文盲高达21.0%,而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仅9.49%[4]。目前,在我国的大中城市,90%以上的岗位要求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其中20%的岗位要求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80%的岗位需要达到初级工以上水平,其中有13%的岗位需要具有中级工的资格[5]。劳动力市场正由单纯的体力型向专业型、技术技能型转变,而那些素质低的农民进城务工就业很难找到立足的岗位。再加上长期以来各级政府没有对农民工就业培训给予充分的重视,投入严重不足,对经济、社会地位相对较低的广大外出就业的农民这样的弱势群体较少关注和提供优惠政策,结果导致了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难的问题。

2.3 缺乏必要的外出就业保障

我国长期以来重城镇、轻农村,重市民、轻农民的就业观念和相关政策,出现了就业体制的二元化,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仍然是一个边缘群体。就业无保障,使得他们的权利出现了缺失。农民工是在保障缺失的情况下从事相当艰苦甚至高度危险的工作,工伤、医疗、失业、养老保险的覆盖面很低。据四川有关部门调查,在县以上企业就业的农民工,仅有3.41%参加工伤保险,0.84%参加医疗保险,0.83%参加失业保险,2.99%参加养老保险[6]。

2.4 农民就业能力培训问题突出

2.4.1 培训主体不明确。对于农村劳动力的培训,有的地方由农委主管,有的地方由科委或科协负责,还有些地方由农业局和成教局共同负责,此外,还有一些企业组织的自发性培训等。培训工作的部门不统一,领导机构不统一,直接造成对培训的责任不明确,落实缺乏保障。

2.4.2 组织管理结构混乱。培训的组织领导机构不确定,多数是一个或几个部门联合,依托一个部门成立一个临时性的组织,不同部门组织的培训,由于组织培训的系统(部门)不同,彼此缺乏相互联系和沟通。培训缺乏长远的规划,带有总体上的盲目。此外,在被培训农村劳动力跟踪服务上不能统一协调,使培训的效果不明显。

2.4.3 培训内容与市场脱节。在培训的内容上,不能和市场有效的对接,造成脱节和重复。不能很好地分层次实施培训,包括不能对培训者进行升级(或提高)培训等。培训的内容既不系统又有重复,急需学习的内容,如网络知识、市场知识、转岗就业技能等得不到培训。

2.4.4培训资金不足。农业部农村固定观察点办公室2003年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情况分析中,农村外出劳动力选择可接受的培训费用在500元以内的占91.7%(其中,选择培训费用在100元以内的占54.3%,100~500元的占37.4%),500~1 000元的占6.7%,1 000~2 000元的占1.6%[7]。现阶段农民还不愿意或没有能力自己拿钱培训。农民培训不同

于其他行业的技术和资格培训。

3. 提高农村外出劳动力就业能力的措施

人力资本的积累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劳动力的文化程度会对劳动的就业开拓能力和就业选择能力产生直接的影响,进而通过就业对其家庭经济收入产生间接作用。文化程度越高,从事农业生产者越少,面向第二、第三产业就业的比例则越大,且差距比较明显。同时,劳动力文化程度越高,从事农业以外的劳动时间也越长。所以,加强培训,提升农村劳动力的人力资本积累,就成为提高农村外出劳动力能力建设的必然。

3.1 加快农村外出劳动力就业能力培训方式方法的改革

3.1.1 加强培训师资队伍建设。

培训师资由教育培训机构通过“校企合作”“教劳结合”来解决,拥有一批稳定的教师队伍,专职从事农村劳动力转业职业培训工作,从职业学校和成人学校、科研单位、企业、技术推广部门聘请兼职教师,提高教师的实践职业技能。定期组织开展师资培训,不断提高教师业务水平。

3.1.2 改革培训方式方法,增强培训的针对性。

培训方式由“理论培训”为主向“实践培训”为主转变,培养动手实践能力,提高职业技能。增强培训的针对性,搞好培训劳动力与企业的“对接”。培训单位应将引进企业的用工与农民的转移培训结合起来,按照企业用工的素质和技能要求提供有针对性的培训服务,使培训后的劳动力符合企业的用工标准。这样既解决了企业难以招到合适工人的问题,也解决了外出劳动力培训后的就业出路,使培训合格后的人员能够尽快实现就业,从而激发外出劳动力参与培训的积极性,达到增强培训效果和提高外出劳动力就业竞争力的目的。

3.1.3 规范培训工作,严格培训管理。

培训机构的选择应采取招投标的形式,政府不能指定,而由社会单位共同参与。竞争可以提高培训质量和效果,也可以有效避免经费流失和浪费,确实使宝贵的培训经费用得其所。在管理上要科学,严格防止垄断。不能谁培训谁组织考试发证,而应由政府组织专门人员对此项工作严格管理,规范操作,培训者不组织考试,考试者不能参与培训,培考严格分离,确保培训实效。

3.2 加快农村外出劳动力就业能力培训相关配套制度的建设步伐

3.2.1 推行劳动预备制度,实行就业准入制度。

组织农村外出劳动力参加职业技术培训,应使其掌握一定的职业技能,经过相关考试、考核的应授予相应的培训证书或职业资格证书,用人单位招收员工,鼓励优先从取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的农村劳动力中录取。对用人单位因特殊需要招用技术性较强,但尚未参加培训劳动力,可先招收后培训,取得相应职业资格后再上岗。

3.2.2 健全农民培训相关法规。

现有针对农村外出劳动力转业职业培训出台的相关政策、法规尚不完善,权责不明,相关部门重视程度不够,尽快出台各项管理和监督法规条例及相关配套制度,明确各部门职责权限,理顺上下关系,加大监督处罚力度是主要的关键。重点建设农村外出劳动力转业职业培训中教育、财政、就业法规建设,可以从法律上明确农村外出劳动力享有接受职业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3.2.3 完善培训资金筹集机制和培训资金分配机制。

由于需要转业培训的农村劳动力数量巨大,培训工作持续期将会相当长,而国家财力有限,必须多渠道筹措资金。建立农民转业职业培训基金,中央财政拨给启动资金,地方财政拨给配套资金,收缴农地征收、征用补偿费,吸纳社会捐资,组织农民自筹资金,成立基金管理中心,稳妥经营,使基金保值、增值,为农村外出劳动力转业培训提供资金支持。

在资金使用上,应统筹兼顾,合理分配,突破地域、户籍限制,让更多农村外出劳动力在输入地或输出地就近接受培训;突破所有制限制,符合条件的教育培训机构如企业、学校、政府培训机构、非政府组织、民营培训机构均可获得农村劳动力转业职业培训扶持资金支持,提高社会参与度。

3.3 加快形成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

3.3.1 大力发展社会中介组织。

发展多种形式的劳动就业中介组织,逐步形成包括就业信息、咨询以及职业介绍、培训在内的社会化的就业服务体系,帮助劳动力对转移成本、收益、风险做出正确的判断,以减少因盲目性导致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而遭受的损失。并且大力发展连接劳动力供求双方的职业介绍机构,加快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建设;采取政府和民间等多种形式,开展农村劳动力的专业技能培训、文化培训和职业教育,增强农民的就业适应能力;建立和完善劳动法规和劳动力市场管理制度,规范市场主体行为,使企业和劳动者双方的合法权益都得到保障。

3.3.2 建立获取职业信息的支持网络。

各级政府相关部门要加快劳动力市场信息计算机联网的步伐,建立劳务输出信息库,以农民为单位,对适龄外出劳动力逐一进行登记,对已外出劳动力的姓名、工作单位、收入、合同履行等情况进行摸底统计,广泛搜集外地可靠用工信息,对不同区域、不同职业(工种)、不同等级的农民工职业供求和工资价位进行调查分析,根据市场需求信息,合理设置培训专业,及时调整培训课程,提高输出人员的就业率。

把信息服务作为农村劳动力外出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的重点,建立和完善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制度,提高信息的准确性和权威性,使信息真正能够指导劳动力就业,帮助农村劳动力按市场需求组织外出;推进外出培训方式创新,提高农村劳动力外出的就业能力。

3.3.3 培养农民信任和能进行就业指导的经纪人。

农村中介组织和农村经纪人(专业大户或者村中的能人)是发展农村经济的重要力量,是扩大农民就业渠道,是带动农民增收的“小龙头”。充分发挥农村经纪人(专业大户)的带动作用。他们情况熟悉、信息灵通,群众信任,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尤其是他们利用地缘、亲缘广泛的人际关系,具有较强的带动力和亲和力。因此要积极鼓励支持涌现出更多的农民经纪人(专业大户或村中能人),发挥出政府和部门不可取代的作用,让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外出开展劳务创收,增加收入。

3.4 提高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能力的保障措施

3.4.1 农村外出劳动力户籍问题的解决。

按照在居住地登记户口的原则,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从根本上打破“二元结构”户籍管理模式。以条件准入取代进城人口指标控制,逐步放宽户口迁移的限制,以具有合法固定住所、稳定的职业或生活来源为基本落户条件,最终实现户口自由迁徙。积极稳妥地放开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实现人口自由迁移,在特大和大城市实行相对迁移控制,优先解决当地发展所需人才和劳动者的户口迁移。

3.4.2 农村外出劳动力土地问题的解决。

农村土地流转不畅是农民不放弃土地耕作进入城市的重要原因,从而成为城市化的重要障碍。在这种制度背景下,农村社区居民的主要权益是土地的均分承包权及子女在社区内对土地经营的平均继承权,再加之农村居民在城市永久性就业与定居的种种制度性限制尚未消除,土地事实上还有着不可替代的就业保险功能。这是广大农民在现行制度约束下谋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理性选择。把进入城市就业的农民纳入与城市居民统一的保障体系,才是解除外出农民后顾之忧的关键,并且可以更好地保障他们就业能力的发挥。

3.4.3 农村外出劳动力教育问题的解决。

农村初、高中毕业生是我国产业工人的后备军,要把提高他们的职业技能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任务。支持各类职业技术院校扩大农村招生规模,鼓励农村初、高中毕业生接受正规职业技术教育。保障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城市公办学校对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要与当地学生在收费、管理等方面同等对待。输入地政府对委托承担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的民办学校,要在办学经费、师资培训等方面给予支持和指导,提高办学质量。输出地政府要解决好农民工托留在农村子女的教育问题。

3.4.4 农村外出劳动力社会保障问题的解决。

(1)建立外出劳动力就业的工伤和医疗保险制度。

农村外出劳动力所从事的多为脏、累、重、险的工作,工作条件相对比较恶劣,一旦发生事故,由于其所处的相对弱势地位,权益往往得不到有效保障。因此有必要尽快建立针对农村外出劳动力的工伤保险制度。对农民工的工伤保险,这种保障项目不存在账户积累与保险关系接转问题,成本亦不高,对农民工是一种职业风险的分散机制,对用人单位则是符合国际惯例和建立在《劳动法》基础之上的工伤赔偿机制,政府部门负责组织赔偿也比较容易操作,且无需政府付出特别的成本。

医疗保险也是农民工社会保险中非常急迫的险种。因为疾病尤其是重大疾病,不仅会导致农民工失业,而且极易使家庭陷入贫困境地。首先应当建立大病医疗保险。最终实现与城镇医疗保障制度的并轨。

(2)确立农民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国家基于保障人权的需要对特困居民实施的一种无偿救助制度。农民工作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不可缺少的一个群体,当其基本生活难以维持时,国家当然有义务对其救助。首先,应该为进入城镇落户并将承包土地一次性出让的农民提供最低生活保障。其次,鉴于大多数农民工流动性较强且年纪普遍较轻,因此,对他们的社会救助不应是单纯的经济救助,而应是提供劳动机会。可以考虑建立一种特殊的最低生活保障体制,即“公共劳动”形式的最低生活保障体制[8]。再次,有必要为农民工建立相应的社会救援制度。

(3)分类建立养老保险制度。

根据是否有固定住所和单位、在城镇工作时间长短等条件将农民工分成三类,按照其所属类别分别制定不同的制度,予以保护。

一是在城镇里工作达十年以上,并有固定住所和相对稳定的工作和收入的农民可以直接将其纳入城市社会保障体系,政府建立一个“以土地换保障”的制度,即鼓励农村外出劳动力将其原先承包的土地交换给国家,再由国家重新分配给有能力扩大生产的农户。国家还应以统一标准给予转让者一定数量的经济补偿,并将这部分资金直接纳入农民工的个人账户之中。

二是大多数农村外出劳动力在城镇中的生活并不那么稳定,不能确定是会留在城镇还是回到农村。因此,对他们建立一个流动起来比较方便的个人账户。当农民工在不同的城市间流动时,其个人账户应该跟随他一起流动,带到另外的城市,重新纳入当地的社会保障系统。从而保证养老保险基金有充足的积累年限,最终实现将其纳入社会养老保险体系的目的。

三是有一部分季节性外出劳动力最终要回到农村的。如果能够实现城镇和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成功对接,当他们回流到农村时就可以将其个人账户中的资金直接带入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使其社会保障权益得到一视同仁的保护。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经济增长中贫困家庭反贫困能力变化的调查研究”(05BJY067)部分内容。

参考文献:

[1]甘肃省统计局抽样调查资料,2004,12.

[2]陈凌,董华英,熊艳艳.就业机会与就业能力――杭州滨江区农转非人员就业的调查研究[J].浙江社会科学,2004,(01).

[3]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总队.中国农村经济调研报告(2004)[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4]阳俊雄.当前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对策建议[J].调研世界,2004,(05).

[5]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统计司、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规划财务司. 2005中国劳动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

[6]刘维佳.中国农民工问题调查――以四川、浙江为例[DB/OL].人民网.

[7]农业部农村固定观察点办公室2003年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情况分析[EB/OL].nmpx.省略/gongzuoyanjiu/t20040309_14804.htm.

[8]于学江.中国农民就业保障体系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5.

[作者简介]韩建民(1966-),男,新疆石河子人,甘肃农业大学人文学院教授,生态学博士。

篇3

【关键词】就业能力;失业;人力资本

就业能力(employability)是20世纪中后期开始在西方被广泛探讨和使用的概念。对这一概念的关注侧重点从上世纪50-60年代的劳动者态度、70年代结果导向的劳动力市场干预政策和80年代公司层面的人力资源开发,发展到90年代以后对就业能力需求面与供给面决定因素的争论。由于讨论视角和研究重点的差异,迄今为止西方学术界还没有形成一个关于就业能力的统一的解释与框架。传统的关于供给面与需求面的争论并不能够较为全面的解释就业能力。比较全面的概念是从影响个人获得就业的全景性因素这样一个视角来研究的。相应的,就业能力被认为是包括三个相互关联的组成部分:以个人就业技能、幸福状态等为主的个体因素;由家庭环境和资源可及性等构成的个人环境因素;以及由宏观需求因素、就业政策等构成的外部因素。

总的说来,就业能力的涵义实际上是包含两个层面的,它不仅仅包括字面理解上个人层面人力资本的增加,还包括劳动力市场层面上对于失业者收入增加和重新就业的辅助作用,是个人特征与劳动力市场之间的相互作用。也就是说,在强调个体主动性的同时,就业能力与劳动力市场机会、制度和规则有关,雇主和劳动需求在决定劳动力就业能力上发挥一定的作用。

谈到就业能力,其研究对象主要关注于失业人员。一些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相对比较优厚,所以失业者只需领取失业保障金或者失业补助就可以满足自己的生活需求,当他们发现不需要工作就可以保障自己正常生活的时候,其工作的欲望和需求就大大降低了。这样的“搭便车”现象不仅会影响整个国家的就业水平,引起一定程度上的财政赤字,还可能会影响其他就业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这样的保障俨然成为了“年度收入补助制度”,更别提其能否发挥再就业功能了。

加拿大在1996—1997年期间实行了新的就业保险法,取代了以前的失业保险法。这种名称的变化实际上是具有重大意义的,因为这样可以将人们的注意力由“获得救济的资格”转向到了“获得更多的工作和保持就业”上面来。然而我国能否借鉴这样的方法却是一个值得商榷的问题。加拿大新就业保险法的一个主要特征是小时制。也就是说,加拿大失业保险费的缴纳是以工作时间来确定是否缴费的,而获得保险金也是要将一定额度的工作时间作为基本资格的,并且工作时间是以小时为单位来计算。直接将计时制度搬到中国来,可能会造成混乱,若将加拿大的计时制度和我国的按照平均工资缴费的制度结合起来,对缴纳保险费和对保险金的领取进行双相衡量,或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但这需要进一步的量化验证分析。将计时制度引进到中国来,一方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员工主动增加工作时间,以获得参加失业(就业)保险的资格,并且在将来可能的失业后领取更多的失业(就业)保险金;而另一方面,雇主为了减轻缴纳失业(就业)保险费用的压力,很可能会强制或者非强制地减少员工的工作时间,对于一些比如农民工的低收入群体,缴纳失业(就业)保险的双重门槛会使得他们失业后获得保障的几率彻底消失。这样导致的结果可能会使得有保障的保障力更强,而在边缘的人彻底失去保障,还可能会引发社会问题。然而,对于已经失业的人员来说,为了降低申请失业(就业)保险金的难度,他们被鼓励通过工作的方式来增加规定额度的工作时间或信用,这样的措施恰恰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还可以增加失业时的收入。所以对于失业者而言,将加拿大方式引入中国确实是利大于弊的,因为它不仅能够保障失业人员失业期间的基本生活,还有效的提供了的失业人员的就业能力。

就业能力始终是失业(就业)保险核心价值观中的核心问题。然而,失业(就业)保险的目的并不是要寻求全部答案,也不是要解决所有问题。劳动力市场的有效规划亦是提高人们就业能力,促进失业人员再就业的一项重要任务。就市场而言,引起失业率较高的一个主要原因便是市场劳动力供求不平衡。实际上,我国对劳动力的需求很大,市场劳动力的供给也同样很大,然而市场信息的不均等正是导致供求互相不能满足的罪魁祸首。因此,政府在通过一系列举措提高失业人员的就业能力时,还应该确保市场信息一定程度上的公开,这样既可以减少因信息不对称而造成的各种招募、筛选与培训成本,又能够弱化因失业人员的机会主义行为而导致的风险成本。与此同时,政府所制定的保障措施也应进一步适应劳动力市场,并在可能的情况下,以预防和针对个体的方式,使之成为提高失业人员收入的辅助措施。

篇4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重要思想和党的*届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围绕本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目标,坚持以人为本,按照城乡统筹发展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扎实推进城乡统筹就业工作,逐步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对农村劳动力合理流动的各种壁垒和障碍,加快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实现城乡劳动者充分就业,全面推进我区的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建设,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二)工作目标。深化就业体制和相关制度改革。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覆盖城乡的新型劳动保障制度和政策体系,促进城乡劳动者素质全面提高和就业稳定,社会就业比较充分,就业结构比较合理。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资源管理制度,实现城乡就业的统筹规划和调控管理;建立城乡统一的就业制度和就业促进政策,实现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就业服务体系,为城乡劳动者就业再就业提供良好服务;建立城乡统一的职业技能培训体系,提高城乡劳动者素质和就业竞争力;建立城乡统一的用工管理制度,切实维护城乡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加快完善各项社会保障制度,妥善解决城乡劳动者的社会保障问题。

通过开展城乡统筹就业工作,加快城乡劳动力市场和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促进城乡新成长劳动力就业,做好被征地农民的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改善农民进城就业环境。至*年底,全区农村劳动力在第一产业的从业人员比例低于25%。

二、实施内容和工作措施

(一)实行城乡统筹的就业管理制度,统筹开发利用城乡劳动力资源。

1.实行城乡统一的就业政策。根据我区城乡统筹就业发展要求,取消地域、身份、户籍、行业等政策限制,逐步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对劳动力流动的各种障碍,把城乡统筹就业、控制社会失业率、实现城乡劳动者充分就业作为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措施和政府工作的重要目标。不断加强部门间的协调配合,制定和完善城乡统筹的就业政策体系。同时,结合*实际,制订出台促进农村劳动力特别是被征地农民就业的相关政策。

2.组织开展农村劳动力资源调查工作。通过调查,全面掌握农村劳动力资源总数、年龄结构、技能水平及就业和社会保障等情况,为制定和实施城乡一体的就业规划提供依据。加快推进城市化、城镇化进程步伐,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不断拓宽就业渠道,推进农村劳动力转岗转业。

3.切实维护进城务工农民的合法权益。继续深化“三春行动”,依法督促用人单位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加强农民工的管理和权益保障工作,改善农民工进城就业环境。建立健全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监控和预警制度,保证农民工工资按时足额发放。妥善解决外地农民工子女的就学问题,保障农民工子女享受义务教育的权利。进一步完善劳动保障监察机制,加大劳动监察力度,及时受理农民工劳动保障违法案件,依法纠正和查处用人单位侵害农民工利益的事件,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

(二)建立完善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提供城乡统一的就业服务。

1.完善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按照劳动力市场建设“新三化”要求,利用就业2000服务平台,整体推进全区劳动力市场及信息系统建设,基本实现区、镇、社区就业服务网络联网,并向行政村延伸,初步建成覆盖城乡的劳动力市场和就业服务网络,为用人单位和城乡劳动者提供就地就近的就业服务。到*年完成区劳动力市场的改建,建成4所镇劳动力分市场。进一步完善以区、镇、社区公共职业中介为主,以社会职业中介为补充的四级职介服务体系,为用人单位和求职者提供优质就业服务,发挥促进城乡劳动力就业的积极作用。

2.实行城乡统一的就业和失业统计登记服务制度。在全区实行农村劳动力就业、失业登记和统计制度,从*年起将户籍在本地的农村劳动力纳入统计范围。通过农村劳动力就业、失业登记和统计,基本掌握农村劳动力总体的就业及失业状况,并结合社会整体失业情况,制订有关政策实行宏观调控。

3.提供城乡统一的就业服务。按照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不断完善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充分发挥就业管理服务机构和公共职业介绍机构的作用,按照就业服务制度化、专业化、社会化的要求,不断完善就业服务体系,提升就业服务水平,以统一的服务内容和标准为城乡劳动者提供统一的就业服务。认真做好社区就业岗位和社区公益性岗位的开发、组织和管理工作,为城乡失业人员自谋职业、自主创业提供帮助,对困难就业群体的再就业提供就业援助。

(三)健全职业培训体系,全面实施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

1.完善农村劳动力培训服务网络。整合全区职业技能培训资源,不断加强农村劳动力培训网络和基地建设,依托湖州现代工业技工学校、区职业技术培训中心、各镇成校、企业培训基地等平台,构筑起学校学制培训、企业自主培训和社会化培训互为一体的大培训格局,进一步健全培训服务网络。

2.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全面实施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发挥技工学校、就业培训中心和社会培训机构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中的骨干作用,大力加强职业教育特别是职业培训工作,全面提高劳动者的就业能力和技能素质,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就业。加强对失地农民的职业技能培训,注重加强培训的针对性、实用性和有效性,切实提高失地农民的就业竞争力。将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纳入规划,每年培训本地和外地农民工1.5万人。

3.开展职业技能实训和技能鉴定服务工作。将技能培训与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相衔接,以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为导向,以市场需求为主导,进一步加强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工作,不断扩大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覆盖面,提高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技能。

(四)逐步完善社会保险制度,妥善解决农民工和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

1.切实解决农民工的工伤待遇问题。认真贯彻落实《工伤保险条例》和相关法律法规,将与企业建立劳动关系的农民工全部纳入工伤保险范围,依法督促企业及时为农民工办理参保手续。协助做好农民工的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的鉴定工作,确保农民工依法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2.妥善解决农民工的医疗保险问题。以“五费合征”为契机,依法扩大医疗保险覆盖范围,积极为稳定就业的农民工做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参保工作,不断提高农民工的医疗保障水平。探索建立农民工大病医疗保险基金,重点解决农民工务工期间的住院医疗保障问题。

3.探索解决农民工的养老保险问题。不断完善我区的养老保险制度,积极做好将已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范围的企业农民工的参保工作,提高农民工的参保率。认真贯彻《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劳动保障部关于做好被征地农民就业培训和社会保障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精神,不断完善已出台的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多渠道筹集养老保险资金,合理确定保障水平。

(五)建立健全基层劳动保障服务机构,加强和改善对农民工的就业服务。

1.推进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向社区(村)延伸。按照机构、人员、经费、场地、制度和工作“六到位”的要求,全面构建基层劳动保障工作平台。*年底之前,社区要有劳动保障服务机构,行政村要有专人负责劳动保障工作。社区(村)劳动保障服务机构负责辖区内的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工作。

2.加快基层劳动保障服务网络建设。全区各镇在*年底前、社区(部分村)在*年底前与区级劳动保障、公共职业介绍机构基本实现联网,全面掌握辖区内劳动力资源的基本情况,并运用计算机网络,做好人员基本情况数据库建立等基础工作,实现信息资源共享的目标,形成覆盖城乡的劳动保障服务网络,有效引导劳动力有序流动。

3.完善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服务功能。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全面向城乡劳动者开放,对求职就业的城乡劳动者实行同等待遇,对登记求职的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实行免费的信息咨询、职业指导和职业介绍。实施以下岗失业人员为对象的“再就业援助行动”、以进城务工农村劳动者为对象的“春风行动”,不断提高就业服务的针对性。

三、组织实施

(一)*年主要工作任务

1.建立领导小组,制定工作计划,部署和启动工作;

2.在全区范围内启动劳动力资源状况普查工作;

3.制定实施城乡统一的就业政策,取消农村劳动力有关就业限制性政策;

4.建立城乡劳动者统一就业和失业登记制度;

5.实现区、镇劳动保障服务机构及公共职业介绍机构信息网络联网;

6.全面实施就业准入制度。

(二)*年主要工作任务

1.全面推行城乡劳动者基本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制度;

2.完善区劳动力市场的硬件和软件建设,制定镇级劳动力市场建设规划,指导4个有条件的镇进行劳动力市场建设并投入使用,实现区、镇劳动力市场联网;

3.在行政村培训并聘请农村劳动保障协理员,实现行政村有专人负责劳动保障工作;

4.在社区和有条件的行政村建立公共职业介绍服务窗口,并实现区、镇、社区(村)联网;

5.建立健全培训组织管理体系和覆盖城乡的培训网络;

6.初步建立起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的长效机制。

(三)*年主要工作任务

1—6月,对统筹城乡就业工作情况进行自查和总结,在此基础上进行完善和补课工作。7—12月,接受省、市验收。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城乡统筹就业是一项事关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系统工程,各镇(*经济开发区)及有关部门必须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扎实工作。为加强对城乡统筹就业工作的领导,区政府建立由分管区长负责的城乡统筹就业工作领导小组(见附件),各镇(*经济开发区)也要建立相应组织,认真研究,周密部署,做好辖区内劳动力资源调查、就业、社会保险、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培训服务等统筹就业工作;区劳动保障部门对推进城乡统筹就业、规范劳动用工关系、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出规划意见,并负责组织实施;区经济发展部门要将城乡统筹就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及年度计划;区公安部门要不断深化户籍制度和常住人口管理改革,加快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区教育部门要积极主动地做好职业教育由职前向职后延伸工作,为各类人员提供职业技能培训,为各类从业人员子女提供同等的教育条件;区财政、税务部门要对开展城乡统筹就业工作给以经费保障,并建立与此相关的督查制度;其他区级有关部门要根据城乡统筹就业工作需要,发挥各自职能,各司其职,合力推进城乡统筹就业工作,不断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

篇5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建设为目标,坚持科学发展、统筹城乡、以人为本,加强机构、制度、基础设施和队伍建设,把乡镇村劳动保障工作平台建成设施完备、制度健全、职责明确、运作高效、服务到位、覆盖城乡的工作新体系。

二、工作目标

12月底,全县乡镇劳动保障工作平台,全部配齐专职工作人员;建立村级劳动保障工作平台,力争县乡镇村级建站率达到90%(2010年达到100%),逐步形成城乡一体、上下贯通、联系到户、服务到人的公共就业服务工作体系。

三、乡镇村劳动保障所(站)建设标准

(一)机构设置

统一冠名为依兰县××乡(镇)劳动保障事务所、××村劳动保障工作站。乡镇劳动保障事务所和村劳动保障工作站隶属乡镇政府和村委会领导,接受县劳动保障部门业务指导。

(二)工作职责

乡镇村劳动保障事务所(站)主要工作职责:乡镇村劳动保障工作机构,应承担乡镇、村就业服务和劳动保障的基础统计、信息查询、政策宣传咨询、用工求职登记等服务工作。积极开展农村劳动力资源调查,建立农村劳动力资源台帐和数据库,全面了解掌握有转移愿望和已经外出务工人员的基础情况,做好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动态管理、培训、转移、维权等工作,积极开展乡(镇)、村就业困难人员的各项就业援助工作。

(三)人员配备

乡镇劳动保障事务所所长由副乡镇长担任,配备1名专职劳动保障工作人员;村劳动保障工作站站长由村会计担任。乡镇、村劳动保障工作人员名单、联系电话需报市、县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备案。

(四)工作制度

由县就业局帮助建立完善乡镇村劳动保障所(站)工作职责、服务项目、服务规范、工作流程、工作台帐、工作考核等工作制度,并对专兼职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培训。逐步实现乡(镇)村劳动保障所(站)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高效化。

(五)办公场所

各乡镇劳动保障事务所面积不低于40平方米,村劳动保障工作站要有一定面积的固定公共服务场所,配备办公桌椅、1台计算机、1台打印机、电话等。建立“一站式”服务窗口,窗口有服务柜台,有政策宣传栏、信息公告栏。有条件的乡镇村劳动保障工作平台要与市、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就业部门、人力资源市场实现网络连接,纳入全市劳动保障信息网络系统管理。

(六)资金渠道

按照省人保厅文件要求,村兼职工作人员每人每月补贴100元由再就业资金解决;乡镇、村劳动保障工作平台网络建设费由再就业资金解决。

四、推进步骤

(一)准备阶段

制定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乡镇村劳动保障工作平台建设实施方案》,成立乡镇村劳动保障平台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局长担任,副组长由县财政局副局长、县劳动就业局局长担任,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劳动就业局,抽调专人负责乡(镇)、村劳动保障工作平台推进工作。

(二)实施阶段

按照工作目标及建设标准,组织实施好乡镇和村劳动保障工作平台的建设工作。确定专兼职工作人员。县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要积极组织实施对乡镇和村级兼职工作人员的配备考核和培训工作,并将劳动保障平台建设的实施情况在每月25日上报市就业管理局。完善现有的工作设施和办公设备。乡镇劳动保障事务所要在原有的基础条件下,提高软硬件的建设标准,村级劳动保障工作站正式挂牌并开展工作。

(三)检查验收阶段

对照方案要求,对乡镇、村劳动保障平台建设工作情况进行自检自查,并于12月10日前形成数字准确、客观真实的自检自查报告上报市就业管理局。

五、保障措施

(一)统一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加强乡镇、村劳动保障工作平台建设,是事关加快统筹城乡劳动保障事业发展全局的大事,要加强组织领导,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按时完成乡镇、村劳动保障工作平台的建设目标任务。

篇6

阳光工程2004—2010年培训规划

为搞好我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提高我县农民工的素质和就业技能,加快富余劳动力向非产业和城镇转移,实现稳定就业,按照省阳光工程办的有关会议和文件要求,制定本培训规划。

一、基本情况

##地处赣西北边陲,与湘鄂赣三省九县毗邻,总面积4504平方公里,为全省之最,总人口78万,其中农业人口66万,是人多地少、山多水少的国家级贫困县之一。全县劳动力总量达35万之众,年外出务工达17.4万之多,其中农民工13.4万,主要分布在广东、浙江、福建等地方从事手工制造或苦力打工等低技能工作,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占70%,月工资在300—800元不等。由于农民工文化少、技能低,尤其是沿海发达地区由于产业不断升级换代,相当一部分农民就业无门,有的流浪街头,有的往返反复,有的即使找到了工作,但工资报酬、劳动保护却没有保障,有的农民工由于缺乏法律知识或城市生活常识,自身的合法权益也得不到保护。针对农民外出务工存在的这些问题,可见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已是迫在眉睫。

二、有利条件

一是农民工素质低,无一技之长,希望政府给予扶助,乐于接受培训;二是我县农村外出农民务工人员达13.4万之众,渴求参培对象多;三是县阳光工程办招标认定的8个培训基地,都已具备法人与技能资格,有固定的教学场所及相关配套条件。

三、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任务,坚持公平对待、合理引导、完善管理、搞好服务的原则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提高就业能力和就业率为目标,运用财政扶持政策和竞争激励手段,充分调动农民、培训基地及用人单位的积极性,主要开展转移就业前的引导性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坚持短期培训与学习教育相结合、培训与技能鉴定相结合、培训与就业相结合,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加速农村劳动力转移,促进我县农民增收。

四、目标任务

2004年,培训转移农村劳动力2500人,在县阳光工程办招标认定的8个培训基地开展培训;2007—2010年在全县开展较大规模的农民工培训,建立起健全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机制,加大培训资源的整合开发力度,主要开展就业前引导性培训及职业技能培训,同时对进入非农产业就业的农民进行岗位培训,六年计划培训30000人。其中计划2007年完成3000人,2008年3500人,2007年4000人,2008年5000人,2009年6500人,2010年8000人。2004至2007年主要开展引导性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2008至2010年,同时对已进入非农业就业的农民工开展岗位培训。

五、效益分析

农民通过职业技能培训,提高了劳动技能,全县2004年至2010年实施阳光工程后如完成培训计划32500人,就业率按85%计算为27625人,按平均每人年增收4000元计,至2010年可为全县农民增收11050万元,增加就业岗位2万余个,而实施阳光工程,都是利用现有的培训机构,无须另行投资教学场地及其他配套设施建设,只需在原有基础上“锦上添花”,投资回报率很大,是一件多么“阳光”的事。

六、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

为加强阳光工程的组织领导,县里成立由主管副县长任组长,由县农业局、县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县财政局、县教育局、县科技局和县城乡建设局共同参与的“##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协调小组”,具体负责组织实施阳光工程综合协调和项目监管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设在县农业局办公室,各乡镇均成立相应的机构组织,落实专门负责人,配合搞好农村劳动力的培训与转移工作。

2、强化项目管理

一是坚持“管培分离”的原则。农业部门主要负责项目办公室工作,拟定项目管理办法和实施方案,牵头搞好培训单位的招投标,认定培训基地,监督检查培训基地的培训实施情况,开展学员就业情况抽查和培训效果的评估验收,建立项目档案等。财政部门主要负责落实培训补助资金和工作经费,监督检查培训补助资金的使用,制定资金管理办法,参与对培训工作的督促检查等。其他相关部门按照职能分工,各负其责,密切配合,为农民工培训提供优质服务。培训基地主要负责具体培训任务、日常培训工作、培训后输出就业工作。

二是坚持“农民受益”原则。获准使用农民工培训扶持资金的培训基地,须相应降低农民工学员的培训收费标准;农民工自愿参加职业技能鉴定,鉴定合格者颁发国家统一的职业资格证书,鉴定机构视情况适当降低收费标准。

篇7

一、德令哈市劳动力资源基本情况

截至2010年3月,德令哈市三镇一乡(尕海镇、柯鲁柯镇、怀头他拉镇和蓄集乡)总人口为25737人,其中,怀头他拉镇3031人,尕海镇4516人,柯鲁柯镇16270人,蓄集乡1820人。总人口中,男性14772人,女性10965人;总人口中,所有劳动力人数为16645人,其中,男性劳动力9966人,女性劳动力6679人。综合以上数据,德令哈市劳动力资源具有以下几个特点:劳动力资源比较丰富:男女劳动力人数基本持平:劳动力资源分布不均衡。

二、德令哈市劳动力资源现状对就業工作的影响

劳动力资源状况决定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劳动力资源问题关系到各项劳动保障工作,尤其对就業工作带来直接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劳动力资源丰富,带来就業的总量矛盾比较突出,就業总量矛盾不减,甚至有所上升。一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是一个人口出生的高峰期;二是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经济增长模式发生了重大变化,出现了高经济增长与低就業增长的模式,特别是正规部门创造的就業岗位明显减少。第二,劳动力素质偏低与择業要求过高的矛盾,带来就業的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产業结构升级,大都需要专门的人员,对劳动者素质特别是专業技术要求比较高,许多劳动者难以胜任。第三产業特别是服务業的发展,创造了大量的就業机会,但由于传统就業观念的影响,以及在这些领域存在的劳动与报酬不相称的实际问题,致使许多岗位难以招用到人员,由此造成了有岗位无人干、有人无活干的局面。从市职業介绍中心近几年来组织介绍就業的情况看,许多用人单位特别是一些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企業,往往出现招用不到人员的问题:有些国有集体企業的苦脏累险岗位,主要通过使用农村劳动力来补充,也出现招不到人、留不住人的现象。第三,劳动力资源丰富,直接影响了用人单位的用人观。劳动力总量过剩,造成了劳动力市场上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地位的不平等,用人单位在用人上选择余地、自主性要远远大于劳动者。这种主体地位的不平等,使不少用人单位产生了使用廉价劳动力的用人观念。一是用人单位在招用人员时,利用劳动者求职心切的情况,往往以签合同、高工资、缴保险等为条件,但在实际执行上却以种种理由不予兑现;在城镇招不到人员就招用农村劳动力。二是在使用过程中,往往以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作为降低成本的手段,许多企業,职工身份界限仍然存在,既有合同制职工,也使用大量的所谓“临时工”,同一岗位上,身份不同,各项待遇大相径庭。不少企業特别是非公有制企業中,不签合同、不缴保险、加班加点、压低工资甚至拖欠工资等侵权现象加重,而许多劳动者迫于工作、生活需要,只能忍于接受这一切。三是对弱势群体的保障措施不够健全,对老职工、伤残职工、就業困难人员等弱势群体往往一推了之,引发矛盾。第四,劳动力资源分布不均,劳动力市场不健全,影响了劳动力区域间流动就業。下岗失業人员、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分布都相对集中,本地难以解决其就業问题,需要实现劳动力的转移就業。而目前劳动力市场还不健全,以及受区县之间跨度比较大、恋乡情结等因素的影响,劳动力在市内区域间流动以及跨省市外出就業上还不顺畅。第五,农村劳动力比重较大,统筹城乡就業一体化的任务重。农村劳动力与城镇劳动力相比,在文化素质、技术水平、择業能力、权益保护等各方面都还存在不小差距,统筹城乡就業,逐步消除城乡二元结构,不论农村力实现就地消化,还是向非农产業转移就業,在技能培训、就業观念转变、就業引导和服务等方面,需要花费更大的人力、物力、财力。

三、优化劳动力资源配置的对策

优化富余劳动力资源配置促就業是就業再就業工作的核心。坚持政府调控、市场配置,特别要注重开展对困难群体的就業再就業支持,最大限度地实现富余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经济发展。

篇8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与发展,我国各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出现了严重的不均衡现象,劳动力要素的自由迁移已成为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的必然趋势,但与之伴随而来的社会保险转移接续问题也愈发突出。现阶段,如何将社会保险的转移接续工作顺利完成,已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本文从做好社会保险转移接续工作的重要意义出发,分析了当前社会保险转移接续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一系列处理社会保险转移接续问题的建议,旨在完善社会保险转移接续工作,促进社会保障制度的不断健全。

关键词:

社会保险;转移接续;问题及建议

现阶段,我国劳动力在全国范围内的迁移流动极为普遍,这致使着我国社会保险的转移接续工作暴露出一系列问题,影响着社会保障工作的顺利开展。而且,由于我国社会保险缴费的最低年限为15年,这就使得社会保险机制在运作过程中具备一定的持续性。对此,我们应当重视社会保险转移接续工作,及时发现保险接续转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进行解决,从而实现我国社会保险事业的长远发展。

一、做好社会保险转移接续工作的重要意义

1.做好社会保险转移接续工作有助于社会经济的进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其要求各行业领域中的劳动力进行自由流动的同时,并做好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目前,我国已有一点程度上的社会保险保障基础,但这一基础大部分是地区性的,各地域之间的社会保险难以转接,这就对我国劳动力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起到了阻碍作用,并限制了劳动力流动的范围与规模。因此,只有不断完善好社会保险转移接续的工作,减少劳动力人员流动的阻碍,增加社会保险工作的灵活性,才能更好的实现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以及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稳定快速发展。

2.做好社会保险转移接续工作有助于人才资源的自由流动。在社会迅猛发展的过程中,人才是必不可少的生产力,他们能准确的掌握社会发展的重要脉络,完成好社会发展的必要工作,推动社会进步。然而在较长的一段时间里,人才的流动在面对社会保险跨地区转移接续工作时也会望而止步,这在极大程度上影响着人才的跨地区工作,难以实现各地区经济的共同发展。所以,我们只有将社会保险转移接续工作做好,才能为人才营造出一个良好的流动环境,才能让优秀人才在工作时无后顾之忧,全心全意的投入工作中,不会由于社会保险转移接续工作的开展而劳神费力,犹豫不决。

3.做好社会保险转移接续工作有助于社会保险事业的发展。现阶段,由于我国社会保险转移接续工作受到了多方面因素的制约,这致使了众多参保人员的频繁退保,影响了自由劳动力参保几率的降低,难以实现社会保险事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对于此,要想科学有效的提高流动人员的参保率,就需要妥善处理与解决社会保险转移接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优化社会保险转移接续工作,简化社会保险转移接续工作运行的众多流程,才能从根本上拓宽社会福利的覆盖面,促进社会流动人员参保数量的增加,从而推动社会保障工作的不断发展与完善。

二、当前社会保险转移接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跨地区社会保险转移接续工作中的退保问题严重。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以社会保险基金为构成形式,以各主要省市为基础,为保护当地社会保险基金不致流失而存在。因此,当自由劳动力发生跨地区间流动时,其所在的地区会采取保护性措施,只将劳动力的个人社会保险账户转移至外地,而对劳动力社会保险中的经济组织支付的那部分社会保险予以保留,这一做法就致使了众多投保人在向外省流动时会实施退保举动。退保问题的存在,不仅影响了社会劳动力参与社会保险的积极性,让投保人的合法权益难以维护,还动摇了我国社会保险基金的基础,让社会保险基金的缺口不断拉大,对社会保障制度的实现带来了极大的不利影响。

2.跨地区社会保险转移接续工作中存在保障真空现象。伴随着城镇社会保险制度的不断完善,我国农村社会保险制度也相继推行,但由于缺乏一定的经验,我国农村社会保险制度在实行时,会忽视农村劳动力社会保险的复杂性,以致于农村劳动力在社会保险的转移接续工作中会出现社会保障真空。同时,由于我国各地域经济发展情况存在不平衡的现象,这就使得各地区间的投保基数含有一定的差别。其中,经济发达的地区社会保险投保基数较高,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社会保险投保基数会较低,因为这一现象的存在,就会导致当劳动力向经济情况相差较大的地区间流动时,会出现社会保障真空的现象。例如:当一个从甘肃到福建打工的工人,在福建地区按照当前的社会保险转移接续政策在当地进行投保后,如果投保期限不足15年,那么他所缴纳的社会保险将会向甘肃当地进行转移接续,但由于福建与甘肃的经济发展情况不同,投保基数存在差异,这就使得他缴纳了福建地区较高的社会保险基金后,仍无法享受到福建当地的社会保险待遇,只能获得甘肃地区的社会保险保障水平,从而致使着该工人在福建地区的社会保险福利保障成了真空;反之亦然。

三、处理社会保险转移接续问题的合理化建议

1.科学消除地区间社会保险转移接续工作中的障碍。要想让劳动力在全国范围内做到合理流动,国家就应当对以地区为单位的社会保险统筹关系进行改变,做到社会保险的全国性统筹管理,实现人力资源的最佳配置。其中,在实现社会保险全国统筹的基础上,我们可以根据不同地区劳动力的需求,制定相应的社会保险全国统筹标准,让社会保险不再受制于地域的限制,得到全国范围内的推行。例如:当经济发展落后地区的劳动力前往经济发达的地区工作时,经济发达地区应当尊重劳动者的个人意愿,让劳动者自行选择投保的地区与投保基数,而不是完全按照经济发达地区的投保标准进行缴纳费用,从而防止社会保险工作的开展出现保障真空的现象。

2.建立中央财政社会保险转移接续的结算机构。在对社会保险进行全国性统筹管理的过程中,我们应充分发挥中央财政和省级调剂金的职能。首先,我们需在对省级调剂金的规模进行提高的同时,协调各个地区间由于社会保险转移接续工作引发的利益变动。其次,中央财政可以通过转移支付手段的使用对由省际社会保险转移接续工作引起的利益变动进行协调,并在建立地区间社会保险权益结算机制的基础上,科学合理的对中央调剂金制度进行建立,以期实现社会保险统筹基金的收支平衡。最后,我们建立起全国社会保险转移接续基金清算中心,通过相关部分的引导定期对社会保险转移接续的基金进行清算与管理,从而让社会保障制度落到实处,真正的做到为人民服务。

3.制定符合农民工工作特点的社会保险转移接续机制。由于我国农民工的就业以及社会保险都具有连续性的特征,这就要求我们在确定农民工社会保险关系的时候,应不断的对农民工社会保障转移接续机制以及农民工的社会保险制度进行规范与完善,提高农民工参保的积极性,为农民工真心实意的谋福利。但现阶段,我国农村社会保险机制仍在不断完善中,这时,建立一个专门的农民工社会保险转移接续机制迫在眉睫。农民工社会保险转移接续机制的确立能有效的为社会保险的转移接续提供保障,让农民工放心的参与投保。同时,我们可以成立一个专门的农民工社会保险机制,在制定一系列统一农民工社会保险参保基数的基础上,确定相应的农民工社会利益保障措施,这样既能有效解决劳动力不断退保的问题,还能对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进行维护。

四、结语

综上所述,做好我国社会保险转移接续的完善工作,不仅有利于社会参保人员享受全部投保福利,还有利于我国社会保险事业的发展与进步。因此,我们应当致力于消除区域间社会保险转移接续工作中存在的障碍,建立好中央财政社会保险转移接续的结算机构,制定出符合农民工工作特点的社会保险转移接续政策,从而推动社会保险转移接续工作的发展,为广大群众谋取福利。

参考文献:

[1]杨风寿.我国社会保险关系转移和接续问题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01).

篇9

关键词:家政劳务 就业

赣州市现有18个县级行政区划,人口总数达870余万人。劳动力资源非常丰富,农村人口781万人,其主要劳务流向为广东珠江三角洲和闽南三角洲一带,主要工种集中为服装加工、家政服务、建筑劳力等方面。截止2003年6月底,全市实现跨县、市和跨省、市流动就业的达120.68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人数的31%,劳务输出的数量是可喜的。全市农民的总体收入有所提高,但是存在着务工者组织化层次较低,文化素质不高等多种因素。就这个问题笔者以发放问卷、实地走访的方式,对全市在外从事家政劳务工情况进行了重点调查。调查内容涉及年龄结构、文化程度、组织方式、收入情况、所遇困难、建议要求等9大项,有效样本总数134份,通过科学分析的方法对调查资料加以分析整理得出如下结论:抽样调查显示,这134名从事家政劳务人员,17-35岁80人占调查总数的59.7%,35-50岁45人占调查总数的33.5%,50岁以上6人占4.5%;其他3人。

从教育程度看,初中文化程度的最多为102人占总数的76%,高中及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占总数的16.5%,小学文化程度10人占总数的7.5%。

赣州家政劳务开发实践问题分析

政府参与力度不够

政府参与的主要体现 提供相关政策,建立保障机制。通过政府相关职能管理部门制定有关政策法规,构建起区域家政劳务开发与输出的运作框架,建立相应的保障机制,保证剩余女劳动力的健康就业。对培训经费予以资助。广大农村剩余女劳动力及城市下岗女工本身就属于职场中的弱势,相关的岗前培训必不可少,这都需要大量的经费做支撑。面向市场,着力做好就业推介工作,政府可以利用信息资源和诚信形象,建立对经济发达地区家政劳务用工情况预报系统与机制,及时如家政服务信息、举办家庭用工供需洽谈会等推荐就业。

政府职能部门参与性缺陷 我们在对已在广州就业的家政劳务输出人员的调查中,高达78%的受访者认为政府参与力度不够,未能发挥其应有作用。就连在已获得赣州市劳动就业局帮助就业的人员中,亦有29%的人认为政府作用需进一步加强。首先,我们通过对赣州市政府负责家政劳务培训与外输的主管职能部门――市劳动就业局的机构和人员的考察,其无设置专门的劳务培训与输出科室,而只是挂靠在就业训练中心,存在人员少任务重的矛盾。其次,少数政府部门领导只看到家政劳务输出给部门管理带来的难度,看不到家政劳务输出给本地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巨大效益,认为劳务输出造成计划生育难管理、税费难收缴、消费市场萧条,财政收入受影响。因此对引导剩余劳动力特别是妇女外出务工持消极态度。再次,赣州因处革命老区,还有许多县市还是国家级贫困县,财力吃紧,就业培训经费捉襟见肘,2003年全部用于就业工程的专项款额只有600万元,这对赣南这个人口大区只是杯水车薪,相关职能管理部门只是花完了国家的钱也就完成了任务,没有责任和意识去多方筹集资金,解决培训资金严重紧缺的问题。

组织化程度较低

调查的134人,有108人是经亲朋好友的介绍或引路而实现,占调查总数的80%多;只有26人通过政府或社会职业中介服务机构组织实现劳务输出,不到流动总数的20%。强烈要求集体组织外出的呼声日渐高涨,在调查中选择要求政府组织引荐和技能培训的占被调查总数的88%。这种依托传统血缘、地缘、人际关系网络为主的流动方式,具有一定的盲目性,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是多方面的:

它给各级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进行劳动力宏观调控,开展有组织劳务输出和城乡统筹就业等工作增加了难度,降低了劳动资源利用率。

增加了流动成本,一些急于实现流动就业的农村妇女和下岗女工等,不从自身条件或家庭条件出发,也不办理相关证件(如务工证、计生证),仅凭个人意愿或偏信虚假劳动信息而盲目外出求职,其结果是皆因各种原因或“无业”而返,或上当受骗,造成大量人力、财力、物力的浪费和不应有的损失。

家政劳务培训缺失

尽管家政劳务输出使我市广大人员扩大了知识面,逐渐提高了妇女的社会地位,也造就了一批“百万富翁和女企业家”。但是,被调查的134名家政劳务人员中,曾接受培训的只有29人占调查总数的22%,未接受过培训的105人占调查总数的78%。我市外出从事家政劳务人员的整体素质相对较低,即使有一技之长很大程度上的一部分人的技能是通过拜师学艺获得的,适应社会发展要求和市场抗衡的能力不强。特别是技术型人才的匮乏,导致大批既无文化又缺技能的劳动力只能以打工者的身体在外做苦力,且从事的职业相对集中,就业面相对狭窄,主要从事洗衣、做饭等佣家型劳务为主,既降低了劳务人员的经济收益,也严重影响和制约了她们的自身发展。

外出务工面临的实际困难多

在对广州等地从事家政劳务人员所遇到的困难调查发现,工资没有固定保障的42人占总数的31%,没有人或组织引荐的28人占总数的20%;没有一技之长的24人占总数的18%,家里有困难的13人占总数的10%,没有了解信息的11人占总数的9%,其他16人占总数的12%。由于没有技术和特长,加之缺乏有组织引导。我市在外家政劳务人员中,面临的实际困难较多:如收入低、无保障、小孩读书困难、不了解信息、流动盲目性较大。在外务工人员大部分从业于经济发达地区的私人家庭中。由于法制不健全和执法不力,目前,一些家庭劳动用工很不规范,私招乱雇现象尤为严重,且招用工后大都不与劳动者依法签订合同,以致发生劳资纠纷或工伤事故而得不到及时有效的保护,蒙受不应有的损失。

解决赣州家政劳务开发存在问题的对策与措施

强化政府参与力度

把政府服务作为扩大家政就业的当务之急 扩大妇女就业,既要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又要发挥政府的促进作用。今后,我们的当务之急是围绕实现城乡劳动力充分就业,加大支持和服务力度,推动就业与再就业工作,全面构筑促进就业的新平台。一是架设家政就业信息桥梁。加快就业服务住处网络建设,完善和规范赣州市家政职业中介一条街,及时就业政策、招工信息和求职信息,畅通信息沟通渠道,提供便捷的就业信息服务,在就业对象和市场需求之间建立起一座信息的沟通桥梁。二是提供家政就业培训。坚持“以培训促就业,以创业促就业”的原则,大力加强对新增就业培训。坚持“以培训促就业,以创业促就业”的原则,大力加强对新增就业人员和失业人员的教育与培训,帮助他们更新择业的观念,认为家政服务不是下等人干的事。同时增强创业意识,提高就业技能。在抓好政府有关部门提供免费就业技能培训的同时,鼓励社会力量和办学机构举办家政职业技能培训,增强培训的实际效果,提高家政就业人员的就业能力。三是制定并落实优惠政策。结合我市实际,制定出台并认真落实鼓励创业、促进家政就业的税费减免、财政贷款担保和就业援助等政策,以激励待业人员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的积极性。四是规范家政就业市场。依法加强私人及家庭劳动用工管理,实行家庭用人强制合同制,以保证家政就业的制度化和规范化。

政府承担部分劳务开发成本,开展“订单式”培训 政府作为公共管理的首要责任者,应多方筹集资金,加大劳务开发力度,同时为规避家政就业风险,可以加强经济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两地间政府合作,开展订单式培训,既解决了经济发达地区请保姆、请钟点工难等问题,又帮助了经济欠发达地区解决培训经费和就业问题。如在家政服务订单培训中就可根据用人单位的要求,增加家庭礼仪、居室保洁、烹调技术、孕产护理、初级保健等适应强的科目。

完善赣州劳动就业的保障体系 赣州市每年新增农村劳务输出近10万人,其中女性占51%左右,其中有组织的输出占35%左右,比去年同期增长近5%,预计到年底将达到10万人以上。各级劳动保障部门都建立了以劳动力市场为龙头,街道(乡镇)劳动保障服务站(所)为主体的信息网络。在赣州市劳动局和市妇联的共同努力下1-6月全市共采集家政用工信息4567条,提供家政就业岗位6976个,进场洽谈人数2万人次,其中家政劳务输出信息447条,输出成功率逐步提高。目前全市共有各类家政服务中介机构48家,家政劳务派遣组织6家,劳务经纪人500多人,与2002年相比,各类中介机构与劳务派遣组织增加114家,劳务经纪人增加近100人。2004年12月劳动局请省工商局、劳动保障厅在赣州举办了第一期家政职业介绍人员资格培训班,培训学员68人,进一步充实了我市劳务经纪人队伍,这样的活动还将继续下去。

强化家政劳务输出引导

无论是现在乃至今后一定时期内,转移就业仍将是我市解决就业问题、加快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首先,要积极发展家政经纪人和家政劳务输出中介机构,提高我市家政劳务输出的组织化程度。其次,要积极寻求驻外办事机构的支持,来用多种方式和途径,在流动人员相对 集中的地区或城市建立相应的家政管理、服务组织或跟踪服务,帮助他们具体解决工作和生活上所遇到的各种实际困难,如劳资纠纷、劳动争议、突发事件处理等等。第三,要扩大对家政劳务输出中先进典型的宣传,运用多种形式、方法和途径,挖掘全市在外务工典型事迹和我市地方经济发展的动态情况;第四,要建立起对经济发达地区家政劳务需求的预报机制,市政府可以整合各种资源,解决家政劳务市场中“市场失灵”的现象。如对外佣型家政人员的素质要求、能力结构有及时的信息反馈,努力做到有针对性的家政劳务输出,减少其盲目性流动。

切实解决外出务工人员遇到的困难

作为政府部门要进一步搞好家政劳务输出的服务工作,要制定鼓励政策措施,切实解决外出务工人员遇到的实际困难,一是要改革户籍管理制度。放宽户口准入条件,允许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在入学、就业、参军等方面享有同城镇居民同等的待遇;二是创新土地流转制度。对外出务工人员在“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下,采取保留土地承包权,进行土地转包、转让、租赁、反租倒包、入股等的流转,解除外出务工人员的后顾之忧;三是健全计划生育机制。给予外出务工人员计生等有关证明优先出具权,允许育龄妇女在务工地进行“双月检”,并上门做好服务;四是完善后方保障措施。要在贷款、公差勤务、以资代劳、家庭安全、老人照顾等方面出台相应的保障措施,加强对劳务输出的全过程服务,设立并公布维权热线电话,使 劳务输出人员能够安心、放心。鼓励在外务工创业,从而使劳务输出渠道越来越宽,输出人数越来越多,输出范围越来越广,输出组织程度越来越高。

参考文献:

1.何平.香港“菲佣”与“菲佣现象”探析.东南亚,2000

2.劳动部中国就业培训中心.中国家政服务现状白皮书,2003

篇10

这样的现象对经济发展的稳定性、持续性发展造成了不利影响,需要引起相关部门的足够重视。

一、企业用工紧缺的原因分析

导致企业“用工荒”和“招工难”问题出现的原因有很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我国经济回升向好,企业用工量增加

金融危机过后,世界经济逐渐好转,加上国内的经济刺激计划,我国经济的发展实现了快速的反弹。内需不断扩大,外贸持续增长,促使企业用工需求的不断增长。此外,民工大量返乡也增加了招工的难度。

2、沿海地区就业优势减弱,民工就业的选择趋向多样化

随着中国实施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中西部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用工需求在增加,给当地民工提供了更多的就业选择机会,吸引相当数量的农民工在家乡实现就业。这就使得东部沿海地区的用工优势逐渐被削减和弱化,农民工也不愿背井离乡,希望在自己的家乡实现就业和发展。

3、自主创业和就业渠道增加,城市化进程加强

随着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可供给企业的农村劳动力的人数在逐渐减少。现在的年轻劳工,家里大多有钱了,这些人不太愿出远门,都窝在近一点的家乡打临时工。所以年轻人越来越少,而年纪大一点的劳动力衰退,又不能适应快节奏的工作方式,总体上造成了劳工荒这种现状。

4、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预期较高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实现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城乡间的差距也在不断扩大,致使大中城市消费水平持续走高,增加了外来民工的生活成本。然而,外来民工在社会福利等方面,遭受很多不公正的待遇。随着民工权利意识的不断增强,新生代农民工对工资等就业的预期不断增加。如果企业还想延续低工资招工或者招工手段比较单一的传统,“招工难”的问题将很难得到解决。80后和90后群体已近成为当前劳工的主体,仔细分析后不难发现,他们外出务工或就业,不单单是为赚取工资那么简单,他们更多的是想体验或享受生活、丰富个人视野、实现个人人生价值等,如果我们的企业还象当初对待一代民工那样来对待这些80、90后民工,显然已经不合时宜。

二、针对企业用工短缺的策略和建议

随着经济的回暖,生产需求不断增加,但是由于民工短缺等问题致使企业开工不足,严重影响了企业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的提高,对整体经济的发展造成了不利影响。所以解决“招工难”和“用工荒”的问题,已经成为政府和企业共同面对的难题。对此,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1、正确分析用工需求,未雨绸缪,建立储备人才

企业应当尝试新的招工合作渠道,促使自己的人才储备能力的提高,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应该发挥更大的作用,在做好企业员工储备工作的同时,应加强与当地政府以及劳务输出政府的联系与合作,为企业招工寻求帮助,扩大招聘的区域范围。比如中劳网这样的全国性网上劳务市场,能低成本的将企业的招工简章到全国。

2、建立健全用工体制

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的用工机制存在很多弊端,例如户籍问题、孩子上学问题等等,因为长期以来,没有解决民工的归属感问题,使民工的流动性比较大。政府应当提高更多的政策支持和配套保障措施,出台相应政策帮助外来务工人员,使他们享受更多的待遇,消除使他们在子女教育、个人养老、医疗、工伤等方面的后顾之忧。此外,要完善用工的预警机制,对用工信息进行及时的收集和检测,并建立相应的应对措施,使劳务和用工双方都能及时了解用工需求准确情况,便于双方及时进行接洽。

3、健全城乡一体化就业登记制度

经相关调查发现,很多地方政府的相关职能部门,对外来务工人员的数量、就业率、就业结构等都缺乏相应的调查和了解,使自身面对“招工难”和“用工荒”问题时不知所措,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城乡一体化就业登记制度的缺陷。相关职能部门要想很好的解决“用工荒”的问题,首先必须对农民工就业的实际情况进行详细的调研和分析;其次要成立相应的预警监测机构,建立统一就业信息的机制。实现在全国范围内对劳务需求、劳务输出和用工岗位专业情况的监督和预测,及时有关讯息,实现劳务提供和劳务需求的有效对接。

4、注重新生代农民工求职群体的诉求

对于新生代的农民工群体,我们需要做的:(1)提高他们的工资待遇。企业要想在招工过程中处于有利的竞争地位,就需要给应聘者提供具有竞争力的薪资待遇,考虑到员工的预期和难处。例如,员工对福利待遇的需求、生活成本、家庭困难等等(2)实现人文关怀,人性化管理。传统的员工管理模式已经很难适应现代企业的需要,企业的管理需要实行更多的人性化管理,改善员工的生活条件,做到尊重人、关心人,突出企业自身的人文特色。一个实行人性化管理的企业,必然会增强自身的凝聚力,增加自身的招聘能力,降低员工流失的风险。(3)提高员工生活质量。企业要想招聘到更多的优秀员工,避免人才的流失,需要做好生活配套设施的建设工作,同时要丰富员工的文化娱乐生活,为员工提高更多的生活保障和精神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