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业资质改革方案范文

时间:2024-01-30 17:55:3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建筑业资质改革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建筑业资质改革方案

篇1

一、建筑业“营改增”给建筑企业带来的主要影响

(一)建筑企业发生的人工费、材料费支出的问题

建筑业的中的劳务主要是以企业外购模式,并且支出占到企业整个工程成本支出的30%左右。通常的做法是建筑企业的人工费用以普通行业外包的模式将劳务分包给有施工资质的单位。根据现行的劳务承包模式的营业税征税规定,建筑劳务企业按照实际取得的劳务分包款全额上缴3%的营业税,总承包方可以按照从项目的分包方手里取得发票进行当期营业税抵扣。

(二)设备的进项税、租赁费的进项税无法界定抵扣标准

引起设备无法抵扣的主要有以下两点:一是建筑企业在国家试行营改增之前购入的设备由于完全按照固定资产的会计准则计提折旧,不存在能作为增值抵扣的专用发票;二是建筑企业通过租赁取得的设备,由于相关租赁人是个人或者不具备相关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的资质,因此也无法界定抵扣的标注。

(三)现有的管理模式将变得复杂将导致“营改增”实际操作的困难

由于工期长,使得建筑企业的“营改增”与其他工业、商业有别,而目前的营业税是根据实际完成的工程量计算缴纳,如何解决在建工程中的“营改增”的有效衔接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因为建筑企业工期较长,很少有进项税的扣除;并且建筑企业会根据工程项目临时的组建项目部或者分公司会面临众多的税负,由于法人所在和企业实际施工所在地往往身处两地,无法确认纳税申报地点;由于是临时组建的工程项目部,人员流动性大,相关管理部门要根据税负加大税务管理,因此管理成本的支出会相应的提高。

(四)建筑企业“营改增”之后对现金流的影响

“营改增”后,建筑企业将面临新的税制规定按照企业在机构所在地确认当期收入并完成缴纳增值税的义务,而建筑施工单位就不能代为代扣代缴增值税。然而在现实中,建筑企业作为总承包方在实施“营改增”政策之后,必须当期缴纳增值税,但是工程项目中预留质保金通常以10%―20%比例从验工计价款支付中扣除,工程完工进度的滞后,相关的质保金收回拖延期较长,无法确认具体时间;建设单位的验工计价款往往滞后会产生建筑施工企业业经常拖欠设备供应商材料设备款。这以上行为都会造成建筑企业在“营改增”之后,对经营活动现金流带来较大的支付压力,加大资金紧张程度。

二、针对建筑企业试行“营改增”应采取的对策

(一)加大对建筑企业的增值税发票的管理模式

针对建筑企业在施工过程中,难以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的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针对建筑企业无法取得的人工成本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的问题,建议将其作为建筑劳务费处理,并且按其发生额征收6%的增值税;此外,根据建筑业自身特点,其涉及的上游、下游企业较多,如何制定“营改增”的征收办法反映企业实际情况是问题成功的关键;目前大量中小企业不具备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的资质,为了确保建筑企业相关成本可以合理抵扣,税务部门必须在全国范围内制定合理的发票管理制度。

(二)对施工设备支出抵扣问题的建议

建筑企业“营改增”后,以固定资产的剩余净值多少作为实施开始时,相关的固定资产增值税进项税。企业亟需密切关注“营改增”的实施时间,笔者建议企业应推迟购买大型设备的时间,尽量在实施之后再进行相关大型设备的采购;“营改增:后,要根据出租房的身份是否属于一般纳税人、能否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所租设备是否按简易办法征税,来作为分析比较,通过对比不同出租方的利弊,来确定最佳的租赁方案。

(三)加大对建筑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的倾斜

由于“营改增”环境下,建筑企业面临的项目税收成本提高,从原先的3%变为11%,原本建筑行业的营业税率仅为3%。因此,针对建筑企业的行业特点,税务部门应该针对性的降低建筑企业的增值税征收率,笔者建议按照6%左右的税率来进行征收,可以达到相对营业税的征税平衡。

(四)加大资金管理,合理确定增值税开票和纳税义务发生日

以实际收的工程款日为增值税开票和纳税义务发生日。加强资金管理,对于应收账款应确认相关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和违约责任,建立健全客户信用管理体系;“营改增”的顺利实施的重要步骤就是税务部门在政策制定上必须严格把关,根据企业实际的税负、全面考察、区别对待、深入一线调研,以一手资料制定建筑企业“营改增”的方案,贯彻落实好中央减免企业行政审批的手续,真正做到减轻企业实际税负的目的。对建筑企业而言,要把“营改增”看做是促进完善自身内部管控模式、建立健全合理高效管理水平机制的良好机遇。

篇2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现状;控制

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进步,城市化建设也日趋完善,人们的对居住条件也在不断的提高,由最初的只需要能够遮风避雨,防寒挡潮到如今的舒适、安全、健康等具有多元性的居住环境,这也给建筑业出了一道很大的难题。不管在建筑设计、建筑质量,还是施工安全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筑业的改革同时对建筑工程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需要在创新的基础上,提升管理者的管理水平,提高相关技术人员的管理技术,能够及时发现管理问题,尽力完善整个管理体系。

1 分析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

在我国目前的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着很多不合理的地方,建筑工程粗放式的经营管理模式不管对市场竞争还是对施工安全方面都是不利的;施工队伍中工人的施工进度差异较大,建筑工程管理人员的素质低下,没有专门的职业技能,对于现代先进的施工技术没有熟练掌握和应用等,导致工程不能如期完成,工程质量没有达标。据此,笔者对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做了如下的分析:

1.1 政府相关部门没有完善建筑工程管理机制

虽然在建筑工程管理的具体工作职责上政府和有关部门作了明确规范,但是仍然存在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不完善的管理机制,对整个建筑施工过程没有做到全面的掌握,使得工程施工效果并不理想。现有的建筑施工工程管理体系没有跟上当今社会发展的步伐,没有科学有效的管理体系,只是片面的追求形式主义,并没有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实践管理,施工效率低是必然的结果。在施工过程中,并不是从一而终的按照施工计划进行,常常会因为一些不必要的因素而改变施工计划,这样必然会给施工进度带来影响,甚至会降低施工质量,如果有一套完善而专业的建筑工程管理机制,便会减少甚至避免这些问题。然而在实际施工中是没有这样的机制。

1.2 对施工阶段的管理松懈

建筑工程行业是一个人群需求量大的行业,施工人员来自世界各地,复杂多样,这样组成的一个团队更是需要科学有效的管理,才能发挥巨大作用。但是,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往往会出现混乱的局面,这是因为没有进行有效的管理,有时还会出现没有资质的非专业人员在进行施工操作。此外,施工过程中没有合理分配人员工作,导致有些人才得不到重用,这都是管理不当造成的。只有在管理中进行科学分配,做到人尽其才才能有效保证施工进度,完成施工任务。但是,就我国目前的建筑工程施工情况来看,没有形成好的管理机制,人员没有根据自身优点而得到合理分配,造成人才的浪费;施工之前没有对相关施工人员进行专业培训。

1.3 没有进行专业的工程核算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工程核算的可操作性和对成本的控制以及指导的要求非常高。但是在实际的建筑工程中往往认为没有必要进行工程核算,而只是看中施工方案和施工进度,导致对成本管理的忽视。

2 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建筑工程管理出现的问题

2.1 积极改进并完善建筑工程管理机制

只有不断的改革和创新才能适应现代建筑工程管理的需要。建筑企业不能在用粗放式的管理模式,应该将其淘汰,创新出更好的现代管理模式,要有改革工程管理的意识,深刻认识到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性和对改革方案进行深入探讨。国家政府机构和相关部门对有光法律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把不符合现展需要的建筑工程管理有关法律制度进行修正,也可以直接摒弃从而制定出新的符合建筑业发展的法律法规,让企业在管理中有明确的方向,做到有法可依、有据可循,使建筑工程管理能够在施工过程中做到有条不紊、循序渐进的进行管理工作。此外,建筑企业也要建立符合发展的工程管理制度,并能有合理有效的方法应用到具体的建筑工程当中,使得工程管理能在整个施工过程中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可以通过借鉴国内外优秀建筑企业在管理方面的优势,在结合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建立适合自己的科学工程管理模式,从而在建筑工程管理中能够更加具有现代特色、科学有效的管理。

2.2 在施工过程要加强监督管理

为了让每个人都能认真踏实的工作,必须要有施工责任连带责任制,提出谁出错谁负责的体制,不仅让团队的协作能力得到有效提高,而且让每个施工人员增加一份责任。所以有必要建立健全的监督管理机制来加强对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的管理。如果发现在监督管理过程中,没有履行自己的职责,就要承担同等的责任,这样不仅对施工质量的管理起到了一定强化作用,而且能够有效提高工程的整体质量。在施工过程管理中,不但要对施工材料,还要对施工人员及施工所需要的设备等进行合理分配利用。施工材料关系着工程的质量,所以施工管理人员一定要对施工材料进行严格的控制把关,坚决不能允许以次充好的情况发生,否则会破坏工程的整体质量。加强对施工人员的专业培训,让其产生质量意识,提高施工技能,使原材料能够最大化的发挥其作用;采用现代化机械设备进行施工作业,有效加快施工进度,提高施工质量;还要定期检查施工设备,对有问题的要及时维修或者更换,保证施工安全。

2.3 进行工程核算,控制成本

工程核算在控制建筑成本方面起到了积极有效的作用,所以在施工前对建筑工程进行科学、精细的核算是很有必要的,可以避免施工过程中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在进行工程核算时,要科学的评估工程需要在人、财、物三方面的投资成本,根据市场变化及时有效的调整。在工程核算中,主要的就是成本,它虽然复杂,但是却十分重要,对工程所需的材料成本、施工设备成本、劳动力成本等要进行科学合理的估算。还有对市场调查原材料的价格上涨,对施工人员进行的专业培训所需的经费,有时增加劳动力,设备出现故障时的维修费等都是必须考虑到成本核算中,这样就能在具体的施工操作中有效的控制这些成本,是得建筑工程更加富有成效。

3 结语

我国建筑工程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很多:如政府相关部门没有完善建筑工程管理机制、对施工阶段的管理松懈、没有进行专业的工程核算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所以提高建筑工程管理非常急切,可以从改进并完善建筑工程管理机制、在施工过程要加强监督管理、进行工程核算,控制成本等方面入手,加强建筑工程管理。

参考文献

[1] 杨均.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分析及控制措施[J].江西建材,2014(08).

[2] 宋丽君.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分析及控制措施[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3(04).

[3] 韩向明.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分析及控制措施[J].建材技术与应用,2012(03).

[4] 李世凯.关于影响建筑工程管理的主要因素及对策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06).

篇3

关键词:工程质量;要点;问题;分析

近年来,化工工程建设工程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工程类型繁多,但由于质量管理人员水平参差不齐,导致项目在建设过程和运行过程中出现很多质量问题,影响了工期造成经济损失,部分项目甚至因为质量问题引发伤亡事故,造成严重后果。提高项目建设质量,项目前期的质量管理尤为重要,建设单位必须予以重视,项目前期有关质量管理的工作在项目发包、参建单位质量行为、设计文件审查、建设合同内容、标准规范选择五个方面最容易出现问题。

1项目发包

在项目发包环节,建设单位最容易出现违法发包和肢解发包的问题,一旦出现质量事故,处理非常困难,必然造成工期延误和经济损失。《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第七条规定:“建设单位应当将工程发包给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单位。建设单位不得将建设工程肢解发包。”在监督检查过程中发现,建设单位由于对法律、法规的不了解,最易出现将工程发包给不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或将一个单位工程分解成若干部分发包给不同的施工总承包或专业承包单位。例如在某项目中,建设单位将土建工程发包给了不具备资质的A公司。在另一项目中,建设单位将防腐面漆和底漆的涂刷发分别发包给了B公司和C公司。这两个案例分别对应了违法发包和肢解发包的情形。在此环节有两点需要建设单位尤其注意。(1)对“不具备相应资质”的理解,在监督检查中遇到过以下三种情况。第一种是承包单位不具备任何资质,这个最容易判断;第二种是承包单位有资质,但是资质类型与承揽工程内容不符,例如有机电工程施工总承包资质的单位仅承揽了办公楼的施工,具有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资质的单位仅承揽了设备、管道的施工;第三种是资质等级与承揽工程规模不符,例如30万t/a以上的合成氨工程,按照《建筑业企业资质标准》,应由石油化工工程施工总承包一级资质才能承揽,如果建设单位发包给具有石油化工工程施工总承包二级或三级资质的单位(2020年11月30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印发了《建设工程企业资质管理制度改革方案》,其中石油化工工程施工总承包资质分为了甲级、乙级。),就属于违法发包。后两种情况最容易出现问题的情形。(2)当不具备相应资质的公司是内部企业时,建设单位容易放松了合规性的要求,例如上文中的A公司就是内部企业,A公司常年从事海上项目建设工作,具备一定的技术能力,但是不具备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资质,由于建设单位对法规不熟悉,忽视了A公司应具备相应资质这个条件,将土建的施工内容发包给了A公司,在客观上造成了违规的行为,为项目建设埋下了隐患。因此,在发包环节,建设单位的需要严把资质关,避免违法发包和肢解发包,建设单位在发包前,应对照合同包内容、单位类型和相应资质标准,选择具备相应资质规模的参建单位,避免违法发包的行为。参建单位执行的资质标准见表1。

2参建单位质量行为

在此环节,参建单位容易出现违法分包、人员资格不符合要求、资格造假等问题,需要建设单位特别注意。

2.1违法分包行为

在监督检查过程中,发现施工单位常有以下违法分包情形。(1)施工单位将工程分包给不具备相应资质的单位。(2)施工总承包单位将施工总承包合同范围内工程主体结构的施工分包给其他单位(钢结构工程除外)。(3)专业分包单位将其承包的专业工程中非劳务作业部分再分包。施工单位是直接形成工程实体的单位,施工单位的质量行为将直接影响工程实体质量,因此建设单位必须予以重视,严格审查和动态监管施工单位的分包情况,如发现以上三种情形,应立即予以制止并责令施工单位消除可能产生的不良后果。在《中石油中缅天然气管道黔西南州晴隆段“6.10”泄漏燃爆较大事故调查报告》[1]中,施工单位就因违法分包工程而被追责,而建设单位因未能发现施工单位违法分包行为也被追责。

2.2人员资格不符合要求

人员资格主要是指施工单位、EPC单位的项目经理、监理单位的总监理工程、总监理工程师代表和专业监理工程师的资格,在监督检查过程中,人员资格不符合要求主要有以下情形。(1)人员无相应资格。(2)人员资格造假。(3)注册人员的注册单位与执业单位不符。(4)人员专业不能满足要求。以上问题在质量监督过程中均有发现实际案例,如某项目派驻的总监理工程师无注册监理工程师的执业资格;某项目施工单位项目经理提供的建造师资格证书复印件为伪造;某项目施工单位项目经理代表A单位执业,注册单位为B单位;某项目派驻的管道监理工程师专业为工民建专业。针对这四种发生频率较高的问题,建设单位应对参建单位的人员资格进行严格审查,查验其是否具备相应的资格。人员应具备的资格见表2。

2.3资格造假问题

应对参建单位报送的人员资格证书进行验证审查,防止人员资格造假的情况。在某项目的检查过程中,监督人员发现施工单位项目经理提供的注册建造师证书系造假,立即要求该单位更换了项目经理并对该单位记不良行为。人员资格的验证方法见表3。建设单位质量管理人员通过以上网站对各类资格证书进行核查,可以有效杜绝资格造假问题。

3设计文件

在此环节,参建单位应特别重视施工图会审、验槽和施工单位按图施工情况。

3.1施工图会审

这是项目前期非常重要的环节,在此环节尽可能的发现设计错误、设计漏项等问题,可以缩短建设工期,减少返工量,在施工图会审阶段,应充分考虑项目所在地气候条件、地质条件和安装、检修、操作便利性等因素。但很多项目往往不重视施工图会审,会审环节流于形式,由此造成的质量事故。2018年1月安徽合肥公交车站台倒塌事故,原因是参建各单位未考虑公交车站台降雪后的雪载;2018年6月某项目事故水池在连续降雨后上浮,原因是未考虑南方地区连续降雨后地下水位急剧升高;某LNG项目后期管道调整付出了大量成本,原因是在设计阶段未充分考虑后期沉降带来的问题,在项目投用过程中发生管道沉降,导致许多工艺管道与支撑及其他管道打架;某项目管道开裂损坏,原因是未考虑场地沉降;某项目海水管道采用碳钢涂塑钢管,因不能任意切割给现场安装带来了很大困难。

3.2验槽

这也是一个重要环节,勘察、设计单位必须到场,对基槽开挖后的地质条件是否符合勘察报告进行确认。在某项目行政办公楼验槽时,设计单位并未参加,监督人员发现基槽开挖后的实际地质情况与实际地质情况不符,未进行基础垫层施工的基槽,存在有多处高于基础设计底标高的孤石,实际施工时,仅将高于垫层以上的孤石剔除,垫层以下的孤石未做处理,基础垫层直接作用于下层孤石上,此做法不符合设计要求。若按照原设计进行地基与基础施工,将存在严重质量隐患,建设单位将现场实际情况反馈给设计单位后,设计单位根据地质实际情况对原独立基础的设计进行了变更。

3.3必须重视设计文件的严肃性

个别施工单位甚至建设单位在项目建设过程中,不重视设计文件的严肃性,不按图纸施工的行为,给项目质量带来较大质量隐患。例如在某项目检查中发现,已经通过施工、监理、建设单位验收的管道实际壁厚为8mm,而设计文件要求壁厚为10mm,严重违规。后经调查发现,壁厚为8mm的管道属于利旧管道,建设单位为节省投资,要求施工单位采用该规格管道,而无视施工图设计文件的要求,而大部分管道已完成焊接,整改难度较大。后经建设单位与设计单位沟通,设计单位出具了设计变更,同意使用壁厚8mm的管道,同时限定使用年限为5年。在另一个项目检查时发现,由于设计要求的管材采办周期长,建设单位在未取得设计变更的情况下私自更换管材,将S2507双相不锈钢更换为316L不锈钢,管道内介质对316L存在一定程度腐蚀,后经建设、设计、施工、监理共同商讨,设计单位出具了变更,同意更换管材,降低其使用年限并采取其他监控措施。以上两个案例,都反映出很多建设单位不重视设计文件的严肃性,而且意识不到这种行为带来的危害,这需要给质量管理人员引起足够的重视。

4建设合同内容

在监督过程中发现,建设单位很多建设合同内容非常简单,通用条款多、专用条款少,对于合同双方权利和义务约定不清楚,在产生纠纷时建设单位无法依据合同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不利于建设单位质量管理。建设单位在签订建设合同时,应充分考虑自身利益,特别要明确其他参建单位的义务,质量管理人员应熟知合同当事人的权力和义务,按照合同对参建方进行管理,保障工程质量和自身合法权益。建设单位可参照住建部、工商总局联合的《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2]签订建设合同,尤其是对于专用条款,合同当事人应根据不同建设工程的特点及具体情况,通过双方的谈判、协商对相应的专用合同条款进行修改补充。

5标准规范选择

在监督检查过程中,发现建设单位在选择执行的标准规范时,经常不知道有哪些标准规范、不知道标准规范的有效版本,由此造成了项目已经开工,但工程质量管理无据可依,质量标准不符合标准规范要求或者执行过期标准规范,导致工程质量不符合现行标准规范要求、工程资料严重滞后的现象。针对以上两个问题,建设单位在项目前期,为便于质量管理,应尽早确定执行的标准规范,以正式文件形式下发给各参建单位执行。选择需要执行的标准规范验证标准规范的有效性,应重点选择以下三方面的标准规范。(1)安装工程的总验收规范.目前有工业安装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T50252-2018)、石油化工安装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SH/T3508-2011)和石油天然气建设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通则(SY4200-2007),建设单位应根据项目类型和特点选择其中一个执行。(2)安装交工技术资料执行的规范。目前有石油化工建设工程项目交工技术文件规定(SH/T3503-2017)、石油天然气建设工程交工技术文件编制规范(SY/T6882-2012)、化学工业工程建设交工技术文件规定(HG/T20237-2014),同样建设单位应根据项目类型选择其中一个执行。(3)根据项目特点,选择设备、管道、电气、仪表、电信等工程执行的专业标准规范,并形成项目内执行的标准规范目录。在规范执行中需要注意以下三点。第一是推荐性标准,一旦被强制性标准引用或者被确定执行,该推荐性标准视为强制性标准;第二是当某一专业同时执行国标和行业标准时,遇到规定不同的情况,按照较严的标准执行,例如某项目在管道施工过程中,同时执行了GB50184-2011《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SH3501-2011《石油化工有毒、可燃介质钢制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前者要求对不锈钢材质复验比例为5%,后者为10%,同时采用这两个规范时,应按照10%的要求执行;第三是在规范执行过程中,还应特别注意规范的主控项目和一般项目的区别,没有明确主控和一般项目的,应注意规范用词说明,以区分不同条文之间的严格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