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改革实施方案范文
时间:2024-01-30 17:55:2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课程改革实施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小学新课程;改革发展;健康快乐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县的经济也发展迅猛,老百姓的口袋也鼓了,他们也懂得把孩子的教育投入放在第一位。人们都认为孩子在小学阶段是接受各类兴趣培养的最佳时期,时间和精力都有充足的保证。社会上各种兴趣班应运而生,学生家长们在校外为了给自己孩子找个恰当的培训机构而绞尽脑汁,但又很盲目,结果是家长花了大笔钱,孩子累得气喘吁吁,周六、周日也得不到休息,造成了孩子做事拖拉,厌倦,没有应有的朝气。而我们各个小学校这个资源大库在这方面却显得苍白无力被闲置着,各个小学校仍实施着旧的教育模式和考核方案。
我认为应该充分利用好每个小W的教师资源,把小学的兴趣活动课办得有声有色。让每个小学生都有兴趣爱好,在不同程度上有所发展,给孩子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从中发现人才,培养出优秀人才和杰出人才,同时还给孩子一个愉快轻松的周末。大力提倡每个小学校办特色教育,这样学校会得到更好的发展,教育评价也会降低难度。我建议如下:
一、国家标准的新课程结构主要内容
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小学低年级开设品德与生活、语文、数学、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等课程;小学中高年级开设品德与社会、语文、数学、科学、外语、综合实践活动、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等课程。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二、在国家新课程统领下,办出地方特色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以《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Ц僖》为纲,以各科《课程标准》为标尺,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扎实有效地开展新课程改革,切实转变教师的教学行为,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深化教育改革,使素质教育取得突破性进展,开创教育改革和发展新局面。教材改革是改革教材的编排、选择和逻辑,目的为了学生的发展,为了提高学生的能力,包括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教法的改革是从方法上的改革,重建课堂结构,转变教学模式,提高和优化教学效果,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成长,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终身发展。我研究了我校各年级的课程安排,严格按照了国家新课程标准安排的。可在实际教学中,语数外的课时比例是占了绝大多数(特别是语文和数学),很多课程形同虚设。如何打破这种格局?怎样对孩子实施有效的教育呢?我认为在国家新课程指引下,办地方特色教育。
在小学阶段应淡化主副科目之分,把学什么的选择权交给孩子。采取多头并进齐发展,让孩子在学习中寻求快乐,身心健康发展。
1.课程安排:上午主要安排文化基础课程:如――语文、数学、英语、德育等。下午开设兴趣活动课程:如――体育、艺术、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上午的时候精力相对旺盛,记忆力较强,注意力相对集中,所以把孩子积累知识的时间都安排在上午。人在下午的动手能力较强,但容易疲倦,兴趣活动课孩子实践的机会多,容易激发孩子学习的积极性,能够集中注意力,所以,我认为在下午安排兴趣活动课程。
2.兴趣活动课程的具体实施方案。放手让各学校去发展,充分利用和开发各学校的潜能,调动好学校教师的积极性,给予各学校的发展空间,办出特色教育。几年后,要求上学的孩子们就会根据自身情况和兴趣爱好选择就读学校。兴趣活动的具体实施。分年级组进行,先由每个年级组根据各年级组孩子的年龄特点商讨可设的课程,然后由每个年级组内的教师根据自身素质和爱好选择愿教授的课程,确定好后,由每个年级组长写出可行性报告上交学校,学校审核后才能实施教学。教学时要求每个教师写出教学方案和计划、教学设计、教学反思和总结、自行设计配备对孩子的考核方案,以验证教学效果,把各相关材料上交以备教师考核用。教学中要进行查漏补缺,进行有效教育。
3.各兴趣活动课程的具体实施办法。担任兴趣活动课教学的教师实施办法。每位教师选择好要教学的兴趣课后,首先写好教学方案和计划,然后写出本兴趣课的解说词和宣传稿,对孩子及家长进行本兴趣课的宣传,让每位孩子及家长清楚明白各兴趣课的内容及发展目标。做好孩子的选择工作。以年级为单位,由孩子自由选择参加的兴趣活动。孩子及家长知晓了各兴趣课的内容后,家长及孩子根据孩子的个性、兴趣及家庭情况等因素自主选择要参加的兴趣课,然后进行学习。在第一个月中,孩子的选择可调配,一个月后一般孩子不变动,第二学期可重新选择。
4.设立魅力星期五。为了解除孩子生活环境的红色警报,释放孩子的能量,也为了让孩子真正去感知大自然,增强认知能力,促进孩子交往能力、团结协作能力,同时也要培养孩子吃苦耐劳的精神。每周五设为魅力星期五。
篇2
【关键词】 陕西中医药大学;现代文学课程;现状分析;改革构想;实施方案
一、陕西中医药大学文学课程现状
20世纪90年代以来,社会转型导致社会价值观念的转化,文史哲学科遭遇冷落,文学课程也出现边缘化倾向。高校扩招以来,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转向大众化教育,高校教学为适应社会和市场需求,加大课程改革力度,淡化专业,强化素质教育,增加大量通识课和选修课,导致专业课课时压缩。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陕西中医药大学文学课的教与学急需加强。
文学课程是高等院校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专业必修课,包括中国古典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等不同内容。陕西中医药大学文学课程有一支精良的教学团队,他们不断革新教育理念,根据学生特点,不同程度地进行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贯彻“以学生发展为根本”的教育理念,以适应当前素质教育的目的,为社会培养优秀的语言文学工作者。
本课题组授课教师积极参与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方案实施的各个环节,认真开展各项教学和实践工作。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本专业知识现状和需求;转变教育理念,调整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变革课程评价体系;督促学生阅读文学原著,查阅相关论著论文,撰写读书笔记;充分运用现有教学条件,开展多媒体、影像等多种教学手段,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撰写学术论文和教改论文多篇,并将科研成果应用于教学中,以期达到教研相长的效果。
二、陕西中医药大学现代文学课程改革构想
自2014年校级精品课程建设开始以来,本课题拟继续加强汉语言文学专业文学课程的教学改革,加强实践教学环节,让每位学生参与教学环节,贯通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
基于课程自身的性质、特点与规律等,本课程组不断探索与实践,提出并实施的教改措施、拟解决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现代文学课程综合改革》
本课题从陕医大现代文学教学发展足迹和现状出发,对现代文学第一课堂在教学机制、师资状况、学生素养等方面存在的局限和不足进行逐一剖析,努力查找并分析原因,试图寻求促进现代文学教学第一课堂的有效方法和途径,构建现代文学教学第二课堂内容体系,实现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有效贯通。
2、《现代文学课程多元考核评价体系的建构》
鉴于本课程的特点,改变单一的闭卷考试方法。可以就学生感兴趣的问题进行讨论;或指定作家或篇目,以论文方式考核。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加大平时成绩的比例。将平时成绩和卷面成绩比例调整为4:6,即平时成绩占40%,除常规的出勤、提问、讨论外,重点是将学生的读书笔记、学习心得、课堂练笔等计入平时成绩;卷面成绩占60%。
现代文学课程改革的目的是将成绩测试与水平测试、能力测试有效结合,旨在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创新精神。
3、《现代文学教学中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探索与实践》
主要是解决现代教育技术包括多媒体、课件、影像材料等在教学中的内容、方法、比例等应用问题。逐步实现现代文学课程的网络化教学。
4、《现代文学课程第一课堂教学研究》
主要是解决现代文学课程与美学、文艺学、语言学等学科融合的教学问题,引导学生用所学理论分析文学作品,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和感悟能力。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实施
1、建立精讲――实践――自主研究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精讲是指授课教师根据教学大纲要求,系统讲授知识点,着重解决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实践是指根据教学重点难点,教师设置问题,以分组讨论、学生讲课等方式开展教学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夯实基础。自主研究是教师引导学生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学科动态,对学科热点焦点问题进行思考,并形成自我观点,撰写相关论文。
2、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
(1)原著导读法:文学课程的学习最基本的要求即是尽可能广泛地阅读原著,文学专业学生的作品阅读不是纯粹的娱乐,应该带着问题阅读,运用知识储备,分析作家作品的创作意图、主题和艺术性等相关问题。
(2)启发式教学法:授课教师适时地提出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帮助学生掌握学习重点,突破难点,既活跃课堂气氛,又增进师生的了解。
(3)多媒体与影像教学法:这两种教学方式最大优点是直观形象,能够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本课题根据实践教学大纲,适度安排多媒体和影响教学,辅助以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力求两者相得益彰,相辅相成。
3、建立量化考核评价体系
改变单一的闭卷考试方式,加大平时成绩所占比例,将学生平时表现进行量化打分,如课堂讨论、试讲、平时作业等进行综合评定,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综合能力。
我们在学习借鉴兄弟院校经验的同时,结合陕医大学生特点和现有条件,尝试着在教学内容上进行整合,加大实践教学力度,改革单一的考核方式,将提高学生文学鉴赏能力放在重要位置,通过设置问题、课堂讨论、学生试讲等环节,充分调动学生自觉能动性,形成学生积极参与的课堂氛围,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中国现代文学是陕医大人文管理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一门专业基础课,它囊括1919-1949年所有的文学现象、文学流派和文学思潮,内容庞杂,作家作品众多。在有限的课时内,按部就班地完成教学任务,授课教师明显力不从心。如何根据教学大纲,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需要任课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化繁为简,精讲多练,重视方法的传授,引导学生自学,了解学科动态及最新研究成果,探讨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突出实践教学环节,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情况,提高学生的文学感悟和鉴赏能力。
四、已有基础与改革目标
1、已有基础
(1)《中国现代文学》课程是陕医大2014年精品资源共享建设项目之一,已开展多次实践教学,包括学生讲课、小组讨论、作业讲评等形式,学生学习积极性明显提高,对所学知识能够独立思考,具有一定的个人见解。
(2) 《中国现当代文学》教案2012年分别荣获院级、校级一等奖、二等奖;《中国现代文学奠基人―鲁迅》荣获陕西中医药大学2014年多媒体课件比赛中二等奖;在全国多媒体课件比赛中荣获高校文科组三等奖。
(3)学校设立专项资金支持“汉语言文学特色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教学改革工作。鼓励专业课教师进行教学法研究,开展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内容的改革与创新,建立了教学改革优秀论文奖励机制;开展教案展评活动;举行多媒体课件大赛等,调动教师尤其是青年骨干教师的积极性,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和科研能力。
2、改革目标
高校文学课程的主要特征是审美性和人文性。文学课程的教学,不仅要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分析和写作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它要全面地培养和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使之成为一个知识结构合理、文理兼顾,更适应当今时代需要的高素质综合性人才。
短期目标:调动学生对文学课程学习的兴趣。
长期目标:培育学生的人文素养。
只有重新燃起学习兴趣,学生才能主动学习。学会欣赏文学与文化精品,不断丰富自己的感受力、想象力,养成高品位的阅读和写作习惯,甚至让阅读成为一种生活方式,终生受用。使学生进一步接触到中华民族的文化,植根于我们的灵魂、支撑我们的精神文化,更深入地了解中华民族优良的历史文化传统,并增强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
这就需要授课教师改变“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模式,根据不同教学内容灵活运用多种教学形式,通过传统教学方法系统介绍基本知识的同时,融入启发式、讨论式等教学方法,寓教于乐,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引导学生加强对作品的分析鉴赏能力;及时更新教学内容;要求学生积极参与教学环节,积极发言,各抒己见,认真对待各个教学环节,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和文学素养。
短短一学期的授课和学习,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尽如人意。本课题组成员力求引导学生养成文学阅读和鉴赏的习惯,培养和提高学生撰写读书笔记、学术论文的能力。将文学课程的教学和社会现实,和人的思想,和人生本质结合,即儒家思想的“学以致用”。
篇3
坚持“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以促进我市普通高中课改深入实施为目标,坚持集中培训与自主学习相结合、理论学习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的原则,以省级培训为龙头,以市级培训为重点,以校本研修为主体,通过培训,使教师进一步更新教育观念,了解和掌握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的实施与评价;了解和掌握新教材的编写思路、体例特征、结构特征、学科关系及教学要求;提高实施新课程的教学实践能力。
二、培训对象
普通高中的全部任课教师。
三、培训内容
鉴于我市全部高中教师已于20*年完成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通识培训、课程标准培训、教材培训,因此,20*年高一、高二年级教师培训的主要内容将侧重于课程标准的深入解读和新教材的课堂教法研究,高三年级教师培训的重点是高考复习、备考指导。
四、培训组织形式和培训方式
1、省级骨干培训:指标由市教育局统一分配下达到各学校,由教育学院高中教师教育中心相关学科教研员带队参加省级培训。
2、市级培训:在*市第二十高级中学、*市第二十三中学、*育明高中、*教育学院设培训点,分年级、分学科进行。培训由市教育局基础教育一处负责,由教育学院高中教师教育中心具体组织,各承办学校负责后勤保障和相关管理。
3、培训方式:高一年级以学科教材编写专家为核心力量,高二年级以我市参加省级培训的培训者为主要力量,高三年级以聘请专家、高考先行省学科教学骨干和我市的教研员以专题讲座、案例分析、经验介绍、集体研讨等形式完成。
五、培训管理与考核
1、市教育局和*教育学院负责参加省级培训人员的推荐、组织和考核。
2、市教育局负责制定培训方案,筹集培训经费,指导各县区、学校开展校本培训。
3、*教育学院负责市级培训的具体实施。
4、各区市县教育局负责对本区各高中校本培训的管理与指导。
5、各高中应配合教师培训做好教学安排,组织和督促教师按时参加各学科培训活动;同时完善校本培训制度。校长作为课改第一责任人,负责学校实施新课程的工作计划,整合与开发校本培训课程资源,组织实施校本研训,建立学校实施新课程的有关制度。
6、参加培训的教师在培训结束后,应完成不少于5课时的教学设计。
篇4
关键词:《广告实务》;课程改革;设计;实施
0 前言
《广告实务》的教学目标是在学生所掌握的媒体理论与技能的基础之上,增强其广告调查、策划、文案、广告制作等能力。近几年,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广告实务》课程改革也随之成为了艺术设计专业所要思考与解决的问题。
1 《广告与实务》课程改革的方案设计
1.1 教学内容的改革
该课程由理论与实务两大部分构成。其理论着重让学生理解各个行业在广告实务方面的操作原理和流程,实务部分则通过校外实践的形式展现,一般会联系到服饰广告实务、餐饮广告实务等方面的实务内容。其目的在于让学生进行动手操作与实地调查,从而使每位学生都能够参与到广告实战之中。其中,理论方面主要对广告实务的基础性原理及操作进行整体把握,内含广告调研、广告定位、广告操作方式、监测广告效果、广告媒体的组合方案等。服饰广告实务主要对实体服装店进行调查,如对店面的装修设计、服饰陈列、广告特点、经营或服务理念、促销方式等进行掌握,或参与一些品牌服装的博览会和会,根据所要搜集的内容对服装专卖店进行选择性考察。
1.2 实验教学手段的应用
实验课程要避免单纯地课堂讲授法,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以团队的形式完成教师安排的教学任务。各个模块的教师应注重监督实验过程,当学生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时,教师应予以指导,在实验教学方面,需进行以下改变。其一,实验室教学主要为演示体验性实验。教师对实验过程进行设计,达到情境再现的效果,学生按组进行演示,并使每个人充分加入到演示当中。实验期间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其迸发出出更多有新意的建议,增强实验的创意性。其二,与实验基地协作,加大创意设计型实验。设计具有创新性的实验需要学生将设计理论和应用型课程作为基础,利用设计原理设计出各种类型的广告,并在理论与规律的指引下形成新的点子。当遭遇瓶颈时需要及时解决,以实现广告传播的目标。
1.3 人员安排与学时的调整
实验课程由原来1位教师完成变成由4位教师分别完成授课和实训任务。此外也较大幅度地增加了实验学时,广告实务课程由48学时增加至50学时,理论课由原先的32学时缩短为12学时,实验课有原先的16学时增加至38学时。
1.4 成绩评定方式的改革
对学生的考核主要是开放性考核,摒弃原先以撰写实验报告来进行考核的方式,改革后分成以下四种考核形式:实地调研报告、实际销售成果、团队模拟竞标、策划推广方案。每个广告实务环节均依据上述4个方面进行评分,计算4项的综合分数,也就是各个广告实务部分的分数,各部分最高分为25分,因此4部分累计后,总分为100分。此考核形式不仅体现了广告实务这门课程的性质,而且还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创新性,使其出勤率与学习效果得到大幅度提升。但该考核方式存在的不足则是考试难度偏大,师生均要承受较大的压力。
2 课程改革的实施
2.1 改革前的准备
课程组织成员要切实完成课程设计与实施工作。首先是所有成员共同制定教学改革方案,确定课程改革的目的与意义,同时确定每位教师的任务和职责。实践场地的布置由专门的人员负责。另外要保证校外实践的每个部分都能够有效开展,并与教务处以及学院进行协调,落实课时的安排工作,由专门的人员负责对信息进行收集、整理与反馈工作。
2.2 实验项目的实施过程(以可口可乐为例)
(1)准备环节。首先教师安排题目,让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在考察的过程中学生应掌握该品牌的一手资料。[1]主要包括以下几点。该品牌价格区间、广告的形象代言人、主}、消费者的年龄范围、销售情况等。运用访谈法与观察法进行观察与记录。其次是收集和整理资料,着手撰写调查报告和文案。登录品牌的官网,对该品牌的特色与定位进行初步了解,有效运用官网上的资料,从而加深对品牌发展过程、定位等信息的掌握。如可口可乐的目标消费群定位在年轻人群体,以白领、学生或其他职业者,当然也不排除老年人,但年轻化是其主要趋势,其销量每天约为18亿瓶。在广告宣传方面,可口可乐多选择明星代言,并将品牌与各类大型体育赛事(如2016里约奥运会)相结合,从而扩大宣传氛围,增强其影响力。并根据市场的特点,在广告创意中充分融入中国元素,如“舞龙篇”“泥娃娃阿福贺年”等,从广告语的变化中也能够捕捉到其定位的转变。
(2)撰写与策划。其一,为品牌官网中的“品牌故事”栏目撰写一个品牌故事。要求以该品牌的身份来写,且故事应满足品牌的个性,体现品牌的品质。其二,根据实地调查完成调查报告,并将其作为推广策划案的借鉴。其三,设计并撰写品牌网络推广方案。该方案应包含推广目的、创意亮点、营销背景、营销策略、营销效果、实施过程、媒体表现、市场反馈。方案目标确定后,应将其作为中心,设计出详细的营销策略。在选择网络媒体与时间的确定上应具体化,并确定目标受众。其四,在方案设计中融入广告。确定开展推广工作时,该网络广告的播放时间、广告的大小、网页的位置、广告链接等。其五,进行方案设计时应重视对新媒体的应用。在设计环节应考虑到品牌的定位与独特之处,[2]适度融合当下的时尚元素与热点话题,综合应用多方媒介,实施具有一定深度的传播营销。品牌故事被称为最好的软广告,以可口可乐为例,造早在1893年可口可乐的创始人便称可口可乐独特的风味源于其中的“7X”物质,随后又补充到“7X是永远的秘密”,而正因其公众性与神秘性使可口可乐成为百年关注的焦点,并由此博得了不计其数的忠实消费者。可见品牌故事是稳定市场定位的重要手段,并且能够使消费者在无限遐想中认识到品牌的独特之处,从而真正使品牌摆脱平庸。
(3)提交作品与考核环节。作品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提交,在提交之前应设计策划案的封面。附件包括实体店的调研报告、网络广告、品牌故事文案。另外要进行模拟竞标。学生提交作品之后,应对调查方案和方案设计开展全面总结,并以此为基础撰写推广提案,评委组则由各组代表和教师或外聘教师构成。评委对学生的提案进行评分,并将此次得分作为实践项目的最终成绩。运用实地调查、撰写策划方案、上交提案的形式进行考核,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其积极性,使其表达能力与实践操作能力得到提升。
3 结语
《广告与实务》课程改革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度调整,并采用增加实验课程的学时,创新教学方法,改革评价模式等手段达到提升学生实操能力的目的。通过反复训练,使学生不断向行业水准靠拢。此外将教学体系与行业发展相结合,充分体现课程设计的职业化与先进性。
参考文献:
[1] 孙玮.广告专业实验教学创新研究[J].才智,2013(28):91.
[2] 杨漾,赵辉.情境化教学的布局、执行及控制――以《广告实务》课程为例[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篇5
关键词:安全教育;自卫;实践教学;改革;对策
《安全教育与自卫防身》课程教学内容体系借鉴了美国大学自卫防身教育的经验,从理论和技、战术两个方面进行教学,首先对学生进行情商教育;其次是通过智力防范罪、智力脱身;最后,若理性判断问题严重,提前出击,先下手为强,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找准时机,一招致胜,尽快逃离。课程通过理论知识和各种案例分析,使学生提高身卫防身意识、预防能力及临场应变能力。在实践方面是将拳击、武术、散打、摔跤、柔道、跆拳道、空手道、合气道、擒拿格斗等动作进行实用组合教学,在实践中让学生初步提高身体素质。
一、自卫防身术课程开设现状
在现行高校体育教学中,确立“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在安全教育的方方面面体现人文精神,这是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大势所趋。2002年教育部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中,明确提出要做好现有运动项目的改造和对新兴、传统体育项目的利用,开发运动项目资源。作为新兴体育项目,自卫防身术以其特色鲜明的实用功能、丰富多彩的内容和形式,独特的风格,较强的思想性、趣味性,集实用、健身、娱乐等为一体的活动方式深受大学生欢迎,具备在普通高校开展的现实可行性。基于国家指导性文件、安全教学研究与体育课程发展趋势和国内外研究现状等外部环境,依据教育学、体育学、法律学、行为学、心理学等有关理论,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逻辑分析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普通高校自卫防身术选项课的开展情况、现任和潜在课程师资的整体情况、学生对课程 的期望视野、评价以及建议进行调查和分析,发现了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对策,旨在为普通高校自卫防身术选项课的发展提供理论与实践的依据。
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现行刑法扩大了正当防卫的权限,同时减少了防卫过当的认定,进一步鼓励公民勇于同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进行斗争,积极实施正当防卫行为。大学生作为社会个体,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可能遇上各种形式的暴力犯罪,在普通高校开设自卫防身术选项课已具备国家政策倡导、师资队伍齐全、场地器材充分、 学生兴趣浓厚等基本条件,可行性和必要性较强。同时,自卫防身术教育的受益者不应该仅限于女生。2、目前普通高校自卫防身术选项课总体开课率不高,存在教材匮乏、教学内容针对性不强、教学方法和手段相对保守、师资力量有待整合等问题。
二、改进“安全教育”课程教学的相关措施
(一)课程设置更加规范
重视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就必须认真研究制定符合本校实际的教学大纲,使课程设置更加系统、完整和明确。重点关注大学生活适应性、网络安全和信仰等安全教育,通过专题讲座的形式开展就业安全、廉政教育等多方面教育。教师要结合学生的专业、年级特点,课程贯穿于大学生整个学习期间。同时,要通过多种途径保证此课程的课时量,而不能让课程论为形式,因此,教务在课程安排时,保证“大学生安全教育课”具有足够的课时。
(二)教学内容应该更加全面
教师要根据不同年级和不同专业学生的需求来讲授不同的内容。
(三)教学方法应该更加丰富
当前高校大学生基本都是“95后”,在网络时代和新媒体环境下,改变以往传统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吸收就显得格外重要。“安全教育”课程教学中可以运用的新方法有以下几种1、实践性教学法。2、案例教学法。3、新媒体教学法。
(四)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
1、充分尊重学生兴趣和需求,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 推动自卫防身术选项课在普通高校的全面普及;2、加大专项资金投入,完善职后教育机制,廓清师资培训和交流渠道,形成良好的技能交流、互补与整合态势, 提升师资整体实力;3、总结经验,设计方案,有针对性地化解不利因素的干扰,完善教学内容体系;4、集思广益,修订教学文件,博采众长,编写高质量的教材;5、针对自卫防身术选项课学生突出的防身动机,应结合课程特点,适当多选用实战训练法、案例分析法、模拟场景法等教学方法与手段实施教学;6、在对学生的考试评价上仍应 注重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基于发展学生体质、培养学生的健身习惯、最大程度地获得自卫防身能力来构建科学的考评体系等建议。
三、结语
“生命健康权”是人类最基本的权利,人身安全是人们生活安康最基本的条件。即使在和平时期,各种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等不可预见的突发事件也随处可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校园暴力事件及各种刑事案件频频发生,即将步入社会的在校大学生是极易受害的群体。对在校大学生进行自卫防身术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自卫防身术顺应大学生生理、心理特征。它的特点是运用反常思维和超常规手段,以最少的力量,最简单直接的方法和最简单的武器,在最短的时间内重创侵害者和施暴者,而保全自己。
参考文献:
[1]董世彪.高校武术自卫防身术课程内容构建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9.
篇6
关键词:大类招生;程序设计基础;实践教学
作者简介:孙全玲(1976-),女,安徽六安人,安徽建筑工业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讲师;严辉(1962-),男,安徽合肥人,安徽建筑工业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副教授。(安徽 合肥 230601)
基金项目:本文系省级重点项目“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20100764)、安徽建筑工业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示范专业专项基金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34-0065-02
大类招生一般来说就是按学科大类进行招生,是相对于按专业招生而言的。按大类招生是目前教育先进国家高等教教育培养的新模式。从教学培养的角度来看,按大类招生有利于强化学生的基础。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以下简称“我院”)从2011年开始按大类招生。我院的大类招生是将原来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四个专业合并为电气信息大类进行招生,前两年统一学类基础课。因为学生进校时是没有专业方向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基础课程的教学方法专业课程教师很难把握,学生层次相差很大。如何达到教学目标,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院领导与专业教师在教材选用、教学方法等方面都在努力改革。
一、计算机学科能力与就业
计算机学科有四大学科能力[4]如图1所示。
在计算机相关专业的就业领域中,大部分需求来自于工程及应用类型的企业。而程序设计能力是社会人才需求中需求量最大的能力之一,也是检验计算机类毕业生质量高低的标准之一。程序设计能力由计算思维能力、算法设计与分析能力、程序设计与实现能力和系统分析开发能力四部分组成。笔者在多年的教学中发现学生在学习理论及实践课程过程中,对于程序设计能力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课堂上主动性不够,课下动手实践能动性不强;在学习中过于重视教材中的只言片语及示例代码,缺少开放性思维,学习方式受初高中学习方式的干扰较多,需要教师一步一步地领着学才行。所以学生难以自主解决实际问题,在遇到稍微有点变化的题目时就不知所措。
提高学生独立解决一般计算机应用问题的能力就要加强实践课程建设,就需要在基础阶段,如在程序设计基础类课程中提高实验课程的效果。要做到人人都实践,人人都提高。
二、我院在基础类课程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理论教学中对实践课程重视不够
教学过程中侧重于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以及基本算法教学,学校的实验设备较落后,实验人员素质及数量达不到指导学生实践的要求,导致学生动手能力和训练不足,影响其后续程序设计类课程学习,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较弱,难以达到计算机专业的目标要求。
2.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不足
由于在教学过程中侧重理论,而网络的普及使学生见识到多种计算机方面的相关应用,但是又不能将理论和应用联系,同时又没有合适的程序设计训练环境,使学生感到学习的知识没有用,感到困惑,学习兴趣不高,宁愿去外面报些培训班,对理论知识更加轻视。
3.教师的作业及实验报告的批改工作量大
计算机程序设计类课程的作业和实验多以程序设计为主要形式。由于课程容量大,需要布置大量的作业和实验内容,而这些程序完全由授课教师来批改,工作量过大。
4.实践能力评价体系不完善
目前的课程考核多采用笔试,学生的实践能力只能通过平时的作业和实验给出主观性的评价,不客观。如果做的实验内容一致,通过实验报告的书写也很难判断是学生动手做的还是抄袭,这样导致学生对实践评价的时候做与不做的结果一样,如此就难以激发学生实践方面能力自主训练的激情。
三、改革方案
1.在教学中注重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
计算机程序设计的教学关键是培养学生的程序设计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薄弱是制约程序能力培养的重要因素。在教学中碰到的普遍现象就是,在讲授某一个程序的设计思路及方法时,学生好像都能听得懂,但合上书本让他们写程序时就不知从何下手。
针对程序设计的特点,教学中授课教师要充分考虑初学者的认知特点,从学生的角度来理解他们的学习心态,从问题着手,按照程序设计的方法逐步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展现程序设计的过程,从而帮助学生养成程序设计的思维习惯。可以采用自顶向下、逐步求精的结构化方法,将复杂问题进行分解,帮助建立明确的程序设计思路。或者从直观入手,帮助构造复杂的程序结构,理解计算机解题的特点。
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很大程度上与其感性经验相联系。他们习惯于直观、具体的思维方式,而程序设计的思维是抽象的、逻辑性强的思维,所以在程序设计教学中要采用形象直观的方法,利用学生已具备的知识,逐步诱发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的跃变。
2.加强实验课程的教学及管理
实验课程对训练学生的程序设计能力是最基本的方式。要达到实验课程的目标,首先要重视实验课程的教学管理。每一次实验都要有基本的目标要求,要有基本的训练项目,同时要根据实际情况分层次设计。在课程实验刚开始的时候,要重点训练学生解决问题的规范性;在中期阶段,重点训练学生的编程能力,对于每个实验课题都要求学生全部做完,并以报告形式说明其程序的设计方法;在后期实验阶段,重点训练学生思维的开放性,鼓励学生提高创新能力,熟练运用不同程序结构解决类似的问题,训练学生从不同的侧面来考虑问题。
程序设计基础课程的实验课时较多,实验报告的批改工作量也很大,对于指导教师是个不小的负担。我院采用指导教师和实验教师分工工作制,指导教师主要负责学生实验课程的教学及辅导,实验教师负责批改实验报告。这样不仅减少了指导教师的工作量,使其有更多的精力在实验的指导工作上;实验教师在批改实验报告时更注重实验报告程序书写的规范性,可以从编写程序的规范上评价学生的实验成绩。这两方面结合使学生的实验操作和程序书写有较公平的评价。
3.开放实验平台,给学生提供课后自主学习的环境
在大类招生情况下,学生在进校时不分专业,在同一公共基础课平台和专业基础课平台进行培养。在两年后,学生再根据自己的兴趣、专长、发展方向和社会需求在大类所含专业中重新选择具体专业。根据目前全球IT行业的发展看,经过几年的低迷发展,IT行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日益显现出蓬勃生机。从中国情况看,从事计算机软件开发的人才数量远远少于发达国家。中国计算机软件人才短缺,将严重束缚中国IT行业的发展。与此同时,由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导致中国东部与西部之间、城乡之间出现很大的差距,特别是中国经济发展比较落后的地区急需计算机方面的专业人才。
所以在专业选择上,将会有多数学生选择计算机专业。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显示:对于工程及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量较大。根据我校的办学宗旨和师资力量,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培养是定位于工程应用型,更注重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学生有较强的程序设计能力,因而程序设计基础课程显得尤为重要。
而程序设计基础课程的实践要求比较多,初学者很难理解书本上的程序是怎么运行的以及运行的结果,这就要求学生要多做练习、多实践。课堂安排的实验课时毕竟有限,很难讲解课本上方方面面的知识点。学生通过大量的实践将会理解书本的程序原理,对于课堂教学更有帮助,也可以提高学生对计算机程序设计的兴趣。我院提供了实验平台供学生在课余时间巩固、复习或预习课堂知识。
四、总结
计算机曾经的主要任务是帮助人们解决科学与工程的计算问题,后来逐渐深入到社会生活的每个角落,成了日常用品。计算机应用的重心将会向社会科学和社会发展领域转移,在其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今后的教学中,通过参与或学习让学生对计算机应用方面的知识有一定认识,特别是对计算机应用的业务流程有一定认识,加强对学生专业素养的培养,对学生将来的工作及学生本人都是很有益的。
我院还没有大类招生情况下的毕业生,相信只要在我院师生的共同努力下进行相应的教学改革,定会取得良好效果。
参考文献:
[1]王海舜,蒋巍巍,刘师少.基于程序设计能力培养的软件设计类课程群架构[J].计算机教育,2012,(3):23-26.
[2]韩建民,王丽侠,贾洞.大学生程序设计能力的层次化培养模式[J].计算机教育,2012,(3):18-22.
[3]教育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暨专业规范(试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4]教育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发展战略、规范及认证[Z].
篇7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技术;思想政治理论;课堂实践教学
1课程思政教学项目研究意义
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按照计算机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中属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网络工程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其内容在人才培养方案专业课程设置中承上启下,至关重要作用;且从就业而言,网络工程专业在计算机专业中就业需求量最大,因此学生学习兴趣浓厚、重视度较高。中华民族处于一个新的时代,为实现中华民族的腾飞梦,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尤为重要。以在理论指导下,坚持知识传授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相结合,运用能够培养大学生理想信念,价值取向,政治信念和社会责任的主体和内容,进一步将其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提高大学生的推理辨别是非能力,使其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在教学大纲编写中,以专业课程知识教学为载体,以德育为基础,充分挖掘专业知识中蕴含的道德元素,实现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结合,渗透到整个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核心价值观。通过运用德育主体思想,提炼专业课程中蕴含的思想,使其转化成为具体而生动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教学载体。
通过隐性渗透、寓道德教育于各门专业课程之中,通过润物细无声、滴水穿石的方式,实现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有机结合。思想政治课的内容过于理论化,容易使学生在课堂上产生枯燥、乏味的情绪。因此,我们应该把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加入到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队伍中,共同努力挖掘课程的思想政治价值,真正实现全过程、全方位的教育。课程思想政治改革是立德树人的必然要求,也是全面育人的重要途径。作为一名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专业教师,要充分意识到改革的重要性,不断加强自己的道德修养,积极探索改革方式方法,及时总结经验与问题,努力走出一条具有专业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之路。
以“思想政治课”为目标,通过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运用哲学方法论,引导学生正确做人、做事,结合以下内容进行设计各教学主体和教育活动。核心价值观--富强:实现科学技术现代化,提高综合国力,圆中国梦。核心价值观--爱国: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展现时代精神;核心价值观--敬业:努力学习,刻苦钻研,有研究和创新精神;为此,本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有着相同的方法,最终目的是教学生如何做人和做事。因此,以本课程为载体,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衔接密切,可以很好地发挥两者的协同教育作用。
2课程建设基础
我校信息工程学院十二五期间加强应用型人才培养,尤其是计算机网络工程系列技术人才的培养;十三五”期间将建立起较为完善的本科人才培养体系和结构合理、特色鲜明的学科专业体系,同样是以计算机网络系列技术作为主要课程体系。
《计算机网络原理》是信息工程学院本科和专科生的一门专业核课程,同时也是进一步研究TCP/IP体系结构与网络互联的前导课程。本课程围绕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组成和体系结构,系统地讲述计算机网络系统及其体系结构的基本功能、TCP/IP分层、网络性能指标、以太网和高速以太网、网络路由、传输层协议、网络应用等,同时通过课堂讲授、课程实验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系统地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工作原理,熟悉计算机网络和互联网组成,掌握计算机网络协议的基本分析与设计方法,为进一步学习后续课程,培养对计算机网络系统的认知、设计与应用开发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国内外许多大学已将计算机网络语言列入了本科教学计划,掌握计算机网络已经成为共识。《计算机网络技术》是计算机网络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网络工程专业等相关专业的一门重要的网络技术的基础课程,也是网络工程本科教学体系的核心课程。
我校网络工程专业设定的是计算机网络系列课程教学,分别包括网络工程设计,网络操作系统,网络安全技术,路由交换技术,及其相关无线网络技术和数据存储课程等。
这两年,我校信息工程学院同华三和华为公司合作的课程内容,也是计算机网络数字通信系列课程和网络安全、无线网络等课程。其中2019年初的集中实训采用了宝德等公司方案,引进了该公司的讲师,对我校网络工程专业学生进行了构建中小企业网络设计,构建高性能园区网、无线网络技术等课程的集中实训。计算机网络系列课程教学在我校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和网络工程专业规划的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
目前,《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开课时间分别是:15-16计科开在第4学期,15-17网工开在第2学期,17计科开在第4学期,18网工开在第2学期。由此可见,开课学期逐渐提前,该课程在专业课程建设中具有重要地位。
3课程建设工作目标和实施计划
诸多学科组成的专业课程是高校教学的重要载体。如何在专业课程中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要素,并在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广泛实施,是当前高校德育工作亟待解决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学校以教师教育为基础,立足陶瓷文化为特色,构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现。在专业教育体系中率先开展课程思政改革全过程,多模式,广覆盖,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和做人做事原则融入专业教学。本次研究项目以提高计算机网络技术课教学效果为落脚点,有效整合教学资源,构建全新的计算机网络技术课教学体系,进行思政改革融入到教学实践中:
首先应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整个教学过程中培养礼仪意识。现代社会要求大学生不仅要“知书”,更要“达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润物细无声地向学生渗透礼仪教育。通过课程导入部分,不仅要把课程内容说清楚,而且也要介绍课程的德育目标内容,让学生们知道未来肩负的民族使命是什么,要求什么样的从业道德,国家对岗位在全球化竞争中的要求,以及有哪些是未来从业不能触碰的部分。该部分可以结合实际案例,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在思想政治方面的水平与觉悟。提高计算机网络技术程教学效果,项目实训中培养创新创业意识。在专业课学习过程中,根据各学科和专业的特点,要求学生能够做到学以致用。在这部分将结合实际的思政教学案例进行培训授课,对国家鼓励创新、创业的政策进行讲解,通过和校企合作企业团队的项目实训,让学生有目的的提前感受在创业中的激情,掌握专业技能,参悟领会到团队协作的重要性,树立爱岗敬业的核心价值观。
篇8
首先我代表xx中学,对莅临我校检查指导工作的各位专家和领导表示热烈的欢迎!
自2012年秋季x省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以来,我校严格按照《x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实施意见》和x市、x区两级主管部门的文件精神,认真实施高中新课程改革。下面我将我校新课程实施情况作以简要汇报,敬请各位专家和领导给予批评指导。
一、组织建设
为切实加强我校高中新课程改革工作的组织领导,确保各项改革工作的顺利进行,学校建立了组织管理与业务指导机构。一是成立xx中学新课改领导小组,负责对学校新课程的改革做出决策和部署,并负责学校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建设,审定课程的设置,落实国家普通高中课程实施方案,保障在经费投入、制度建设、师资培训等。二是成立学分认定委员会,负责为每个学生组建学分档案,制定学分认定标准,统一学分认定程序,认真监督学分认定过程中的各个环节,确保学分认定的公正、公平、公开。三是成立选课指导小组,制定学生选课的各种政策,向学生提供学校详细的课程安排、任课教师名单与课程说明,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个性特征,发展趋势,为学生选课、补修、重修、改修做好参谋。四是成立综合实践活动课领导小组,负责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五是成立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领导小组,负责制定本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细则,组织实施评价工作,审定评价结果。
二、制度建设
为保证新课程的顺利实施,根据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试行)》、《甘肃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试行)》等相关文件精神,结合本校实际情况;高中新课程实施和研究指导小组制定了《xx中学高中新课程实施方案》、《xx中学新课程改革三年发展规划》、《xx中学高中新课程三年课程方案》、《xx中学集体备课实施方案》、《xx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xx中学研究性学习课程实施方案》、《xx中学校本课程和地方课程实施方案》和《xx中学高中新课程学分认定和管理办法》等方案和办法,全面指导高中新课改的实施工作。目前选课指导委员会正在完善《xx中学高中新课程学生选课指导手册》,保证了新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
三、课程设置
四、课堂教学
我校的教学研究有着优良的传统,教学研究蔚然成风,新课改以来,教研活动更加活跃,特别是集体备课和学生学案两项工作有声有色,体现了教师们之间互相协作的良好氛围。
(一)重视集体备课,发挥集体作用
高中新课程课堂容量大,单凭教师个人的力量是无法备好一节课的。学校在高三级试行集体备课的基础上,修订了《xx中学集体备课实施方案》。集体备课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集体备课可以有效凝聚集体的智慧,二是集体备课有利于共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三是集体备课能够更好地服务于教学。通过集体备课形成的教学方案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它与个人备课相比,教师对教材的把握更加准确,对学情的分析更加细致,对课堂教学过程的设计更加规范,因此,集体备课的教案更切合学生的实际需要,更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适应高中新课改。我们学校集体备课的流程是:
组长主持在前学期期末制定本备课组的集体备课实施细则(含备课计划)草案,并提交备课组讨论通过 主备课人提前一周准备教案简案(备课提纲)和学案,并打印下发全体参备人员(一备) 组长主持召开议课会(主备人发言,参备人员讨论),全体参备人员修改教案简案(备课提纲)和学案,任课教师可根椐各班的学情,在不离开“五统一”的前提下,撰写详案(二备)教师们做好课后反思,下一次集中时,把在上次教(学)案实施中反映出来的重点问题提出来,供以后借鉴(三备)。
备课组长要在前学期期末制定本备课组的集体备课实施细则(含备课计划)草案,将备课任务提前合理地分配给组内成员——主备人(中心发言人),并督促主备人做好准备,认真组织开好议课会。主备人(中心发言人)接受备课任务后要分析教材,提出教学目标。准确把握所备内容的重点和难点,备教法和学法,备教具及多媒体,设计教学活动,并且编制教学简案和学案,在议课会前下发全体参评人员。参备人(本学科组教师)要认真听取主备人的发言,质询主备人的观点和设计思路,列出补充和修改意见,不当“局外人”。
根据集体讨论的意见,参备人修改教学简案和学案,要充分体现“五统一”的原则:教学目标、教学进度、重难点处理、作业训练、检测评估必须统一,同时提出改进教学方法的建议。可根椐各班的学情,在不离开“五统一”的前提下,发挥各人特长,在教案本上撰写教案详案。集体备课既要强调共同研讨,统一认识,又要突出个性特色和自主发挥。教师特别要在教案后记录好课后反思,下一次集中时,把上次教(学)案实施时反映出来的重点问题提出来,供以后借鉴。
集体备课,营造了研究氛围,增强了课程实效性;同时发挥了集体作用,展示了集体智慧,还解放了教师思想,树立了创新精神,进而培养了教师的超前意识和反思意识。
(二)重视学案编写,促进自主学习
篇9
建立三级课程有效实施的行政管理机制
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如何有效实施?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地方教材的开发,学校校本教材和课程的日益丰富,迫切需要对三级课程进行统筹规划和管理。为此,2010年,区教委成立了课程管理办公室,挂靠在区教科所,负责全区中小学的课程管理工作。
针对三级课程在落实中遇到的困惑,课程管理办公室出台了《怀柔区三级课程管理办法》,将工作重点放在三个方面:一是指导学校处理好三级课程的关系,督促学校认真落实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二是引导校长从学生发展需求出发,立足学校优势资源研发学校课程,作为国家和地方课程的必要补充;三是激励教师在课程教学改革中寻求自主发展,立足课堂改革教学方式,满足每一个学生的学习需求。
与此同时,课程管理办公室按照怀柔区课程开发规划对本区地方课程进行统一管理,组织力量编写《怀柔地理》、《怀柔历史》、《怀柔生物》、《怀柔经济》、《美丽的怀柔》等地方教材,目前已有四册通过北京市地方教材初审,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特征,怀柔汤河流域人文历史与经济、九渡河人文与地理、怀柔旅游、怀柔影视等内容纳入其中,起到了引导学生爱家乡的作用。
在学校课程的落实方面,倡导以讲义方式呈现学习内容,以选修方式满足学生兴趣,以选择方式体现因材施教,没有考试要求,只是作为学生学习知识的补充和完善。这样做的效果是学习内容多样化,学习方式多样化,学习选择多样化,引导教师更加关注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激励学生摆脱学习的盲目性,更加自主地学习,也培养了学生的选择能力。
聚焦课堂提升校长的课程领导力
学校校长如何提升课程教学改革的领导力?这是课程改革实施后不断研究探索的重大课题。众所周知,课程改革关乎学校的育人质量,课程实施的载体是课堂教学,而课堂教学的质量决定学生学校生活的质量。从这个角度看,学校课程教学改革的效果取决于校长的课程改革意识、课程改革的领导力,其领导力最终体现在课程教学改革理念真正为教师所理解并转化为教学行为。
为提高校长的课程领导力,区教委实行扁平化管理,按照教委主任、主管主任、责任科室、学校校长的纵向结构,建立课程改革的直接垂直领导关系,强化各级管理者的课改领导力和执行力。区教委先后制定《义务教育课程教学改革实施方案》、《义务教育课程设置计划》、《3-9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指导意见》、《地方课程开发建设规划》、《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施工作方案》、《实施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课程安排指导意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监控与评价实施办法(试行)》等系列文件统一思想认识。这些文件中明确了校长领导力的内涵:一是课改先进理念的领导,为了每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二是三维课程改革目标的落实,强化课程实施的育人功能;三是三级课程的有效管理,按照国家、地方、学校课程的比例结构完善课程内容;四是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转变,立足课堂寻找适合每一个学生发展的教育教学方式;五是以学定教、因材施教教学原则的体现,面对有差异的学生探索有效教学;六是课堂教学和教育质量的监控评价,发挥评价的导向作用。
在课程实施中,我区逐步形成了多个部门服务中小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工作局面。区教科研中心中小学教研室配合行政部门负责提升校长的课程领导力工作;教科所组建评价工作小组,制定学科教学的监控、测量、评价工作方案;进修学校办公室承担教师课程理念的培训和继续教育工作;电教馆深入学校与教师一起研究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校长课程领导力的提升推动了课程教学改革,促进了校长教师的不断反思、自主发展。
营造师生共同发展的有效机制
如何建立课程教学改革有效机制,促进教师和学生一起发展?我们进行了有益探索。
一是学科教学指导机制。主要由区教科研中心中小学教研室承担,其任务是对各学校、各学科课程改革进行教学指导、质量监控、教师培训、课堂教学问题分析、信息沟通与交流。具体包括“课程标准”的解读与辅导,新课程学科实施方案的制定,课堂教学视导与情况汇总反馈,教师教学反思、教学质量评估。
二是教育教学质量监控机制。主要由教科研中心、教科所科研人员承担。依据北京市课程改革质量监控标准,每月对区内各校进行全方位监控,了解学校干部、教师、学生及学生家长对课改的反映,了解教师在实施过程中的困惑,发现典型经验与问题。
三是教师专业发展培训机制。主要由教科研中心教师进修办公室负责。分学科、分学校类型组织教师听取课程改革理念、课程标准、实验区和实验学校案例等方面的专家培训和专题研讨,营造浓厚的教学改革氛围。各职能部门均设专人承担课程改革信息沟通工作,并利用区内教育信息平台及时传送信息,内容包括经验体会、成功案例、重要活动、课改动态等。
篇10
一、中小学要制订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实施方案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能否在中小学有目标、有计划、有效的常态实施,首要问题是学校能否规划一个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这就如同建楼必先设计一张图纸一样,没有图纸楼房是无法建造的。同样没有实施方案,没有整体实施计划,年级和班级,老师和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课必然会陷入盲目的实验状态中,这不仅影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常态实施,而且难于取得实效。
那么,学校怎样才能做出一个切实可行的综合实践活动常态实施方案呢?
1、由学校教科处牵头,从学校校级、中层领导以及骨干教师中,选择在教科研方面的精兵强将组成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究小组,组织小组成员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进行专题研究。研究着重从学校实际出发,从综合实践活动的课时安排、师资配备、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课程实施、课程管理、校本研训、课程评价等几个方面进行。要充分考虑方案的目标性、实用性、计划性以及可操作性。另外还要注意方案要详实、具体,如,课时的具体使用,教师的人员安排等。最终集大家的智慧,形成实施方案。
2、将实施方案,发放给广大教师,甚至一些学生家长和社会上关心学校发展的人士,广泛争求大家的意见,再进行反复修改,最终制定出一个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
3、特别提一下,注意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的主要内容应包括:学校发展目标、学校校情分析、课程的长远和短期实施目标、课程资源与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详细计划(包括年级活动主题、指导教师安排、具体课时使用方式等)、课程的校本研训计划和具体实施措施、课程管理要求和管理办法、课程评价方法和要求等。这里特别要强调的是,之所以把学校发展目标和学校校情分析放在方案前边,且必须要写,是因为这些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制订的基础和背景,也是以下项目内容的制订依据。而这些内容都需要一一的详尽的完成。只有各个项目内容详实,才能便于指导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常态实施。
二、为保证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实施,学校还须建立完善的课程管理制度。
为了保证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常态实施,光有方案是不够的,必须建立与课程相关管理配套制度,才能保证方案能够落到实处。这些管理制度,主要有:
1、教师任课制度。目前大部分学校没有专职的综合实践活动教师,是依赖学科教师兼职的。这就需要学校对教师的工作量做个合理的调配和安排,比如:学校规定每一位教师,在一学年中或两学年内,至少要独自或与他人合作承担一个综合实践活动,承担课时不少于9个课时(3周时间基本能完成一个小的活动主题)。先由教师填写申报表,申报活动主题,再由学校进行审定,最终确立年度或学期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确定学年、学期综合实践活动课承担教师。未申报成功或未申报的教师,要在下一学年或学期继续申报。这样用制度来保证教师既完成综合实践活动指导任务,又不影响做学科的教学任务。
2、奖励制度。学校可对承担综合实践的教师,尤其是开展活动质量高的教师给予一定的奖励。学校要对承担综合实践活动而超出课时规定的教师,按课时量应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如果不能给于补偿的,能否在年底考核、评优评先中适当加分和给予奖励。用这样的奖励制度来鼓励教师承担课程的积极性,就会对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起到较好的促进作用。许多教师还是很有积极性和能力的,就看学校的制度能否把教师的积极性调动起来。
3、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校本研训制度。这一制度可以仿照学科教学再结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特点适度修改,目的是为更好的促进教师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领域的专业成长和指导能力的提高。
4、综合实践活动档案管理制度。规定从活动开始,由活动承担教师,注意整理并保留教师与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的各项活动资料,如教师和学生的活动计划方案,学生搜集并整理和完成的各项信息资料,教师指导策略与做法,活动成果等,最终整理出有价值的档案资料,交给学校进行统一的管理。
5、综合实践活动评价制度。制定出评价制度其目的在于对学生综合实践活动、教师指导综合实践活动情况、年级落实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方案和班级落实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方案等作出科学与合理的评价。
6、综合实践活动安全保障制度。安全制度可以在学校原有的安全制度基础上修改、补充和完善,努力使制度更好地为综合实践活动服务。如可以制定综合实践校外活动报批制度,其制度,由教师提前申请,学校审定批准。活动组织制度,外出活动必须由哪些教师参与安全管理等等,以保证活动安全并正常开展。
- 上一篇:大学生村官培养
- 下一篇:小学生演讲的方法与技巧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课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