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经济的特点范文

时间:2024-01-30 17:47:3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生态经济的特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生态经济的特点

篇1

[关键词]矿山生态环境影响特点对策

[Abstract] cement limestone mine environmental impact caused by many aspects, mainly caused by blasting dust, waste gas, noise, vibration and so. Influence from the mining damage, its greatest impact to ecological environment. So whether the construction period and operation period, the mine should be in accordance with the approved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Scheme" and "min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governance program" requirements, to carry out restoration work, and make the mining side edge treatment measures.

[keyword] mine ecological environmental impact characteristics Countermeasures

TD8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水泥需求量越来越大,市场需求刺激了各水泥企业不断扩大生产规模。水泥行业竞争,归根结底是资源的竞争,即其生产所需的主要原料——石灰石的开采。由于水泥生产所需石灰石量最大,占其原料的80%左右,而石灰石又是天然资源,具有不可再生性,因此在水泥生产中石灰石开采尤其重要。石灰石矿山的开采尽管国家连续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尽可能使其规范,但是由于其开采毕竟对山体属于破坏性进程,因此对生态影响非常大。本文根据多年对水泥行业环境影响评价案例经验,主要分析石灰石矿山开采中生态环境影响的特点及对策。

1、石灰石矿山开采的特点和生态影响因素

1.1 开采工艺

石灰石矿山开采均采用多台段自上而下水平分层开采,即在首采区剥离出开采面后,按照岩石走向逐层采剥,每个平台高度为15米;岩石分离首先采取炸药爆破方式,用潜孔钻机等设备钻炸药放置孔,采用微差爆破工艺进行爆破,爆破后的大块石灰石用装载机装入自卸车车斗,然后运输至矿区石灰石下料口,进入下一步石灰石破碎环节。

从以上工艺可以看出,石灰石开采对生态环境破坏极大。由于石灰岩地区特殊岩溶地质构造,地表水渗透性强,地表植被发育不良,而且采石场几乎没有挡土墙等防止水土流失的措施, 大多也未进行复垦绿化, 因此会造成水土流失、泥石流、滑坡、河道堵塞等生态问题。又由于在开发过程中受开采工艺限制,尽管国家规定边开采边恢复的生态保护措施,但是由于土方工作量太大, 耗资也大, 使生态恢复工作难以开展。有专家估算, 被破坏的植被靠天然恢复至少要一百年时间。

目前大多石灰石采石场正面临着十分严重的生态环境退化问题,环境恶化、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锐减等向生态恢复的理论与技术提出了严峻挑战。

1.2 生态影响因素分析

矿山开采引起的环境影响是多方面的,主要有爆破产生的废气、粉尘、噪声、震动等。其对生态影响因子见表1。

表1环境生态影响识别与因子筛选

根据以上分析,主要评价内容主要是:土地利用、植被分布、生物量和物种多样性、景观及水土流失等。较大影响来自开采所带来的破坏,开采前,要将欲开挖石方上的植被、软土进行处理,砍伐树木,焚烧没有用途的草木,去除石方上的软土、松土,这些都会使得植被大量减少,使得土壤的水土保持能力降低。

开采过程中,会剥离部分表土,从而对原有植被造成一定的影响。同时,主要矿层被采空,会造成严重漏水和上覆岩土层结构破坏,使植物失去生存条件;大量开采石料,破坏了山体及地表植被,加速了水土流失的发展。开挖坡脚、切削边坡,造成山体失衡。随着开采的逐步扩展,面将进一步扩大,同时临时弃土堆表面的扩大亦将增加面,这一切都将加剧水土流失的发生。开采过后,在山坡大量堆积固体废弃物,加重了负荷,导致滑坡不断发生。这些废土被冲走,在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严重的水土流失。加上人们对植被等情况不重视,被破坏的植被无法得到恢复,一定程度上使得水土流失加剧、生态环境恶化、自然景观受到破坏。

在开采过程中,由于降雨,会使得失去植被保护、水土保持能力下降的土壤进一步被雨水侵蚀,造成水土流失。如果遇到暴雨等恶劣的天气状况,极有可能造成泥石流,导致严重的水土流失、生态环境恶化。

2、石灰石开采的生态影响及其特点

2.1、确定评价等级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HJ19-2011)中对评价工作分级的规定确定评价工作等级,随之也确定了将要工作的内容和深度。

2.2、生态影响环节分析

无论其评价等级如何确定,一般影响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2.1、植被破坏

植被破坏也是生态影响最主要方面。由于石料的开采,可能会使矿区部分树木、草地被砍伐,破坏了大面积的植被和地貌景观。采完之后如不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恢复,将造成严重的土地砂化和水土流失以及塌陷和地表裂缝等严重者在雨后导致泥石流和山洪暴发。

开采区的植被如果遭到破坏,其后果将是很严重的,由于石灰岩矿区一般土质不十分肥沃,而且地表水渗透强,植物生长较缓慢,土层较浅,所以植物一旦破坏,将带来数年甚至数十年不能恢复的后果,而且植被、森林砍伐到一定程度,就会从一定程度上改变原有的生态,导致大量物种消失。

2.2、水体污染

由于开采过程涉及炸药爆破,在爆破过程中会产生一些硝酸盐类等化学与物理污染物,这些污染物会随着地表水或大气降水,极易渗入地下或者周边河流,从而导致河流和地下水受到污染,使得水质下降。

2.3、土壤破坏

开采过程就是石方与土方分离,石方破碎过程,使得本来就匮乏的土壤结构和层次受到破坏,土壤生态系统的功能更加恶化。

2.4、水土流失

石灰石开采的建设和运营会造成一定程度的水土流失。不仅采石本身要挖山体,而且还要砍伐树木,剥离表土,产生的废土、废石的堆放也要占用一定的空间,这些都可能对植被造成破坏,并造成当地的水土流失。通常情况下,一般采石场毁坏的植被面积大约是采坑面积的五倍左右,可见采石场造成破坏的严重性。

篇2

1农业生态旅游经济特点

1.1农业生态旅游经济的基础比较薄弱

纵观我国乃至世界农业生态旅游业的发展,其依托仍然是比较传统的农业生产活动,广大的农村地区是经济发展相对比较滞后的地区,因此,农业生态旅游发展的经济基础相对比较差。

1.2发展农业生态旅游资金来源相对有限

在众多农业生态旅游的研究中,一般都认为农业生态旅游是以农业自然环境、农业资源、田园景观、农业生产内容和乡土文化为基础,通过整体规划布局和工艺设计,加上一系列配套服务,为人们提供观光、旅游、休养的场所,增长知识,了解和体验乡村民俗生活,再结合季节性的果、菜、花实地自采现尝,趣味旅游活动以及参与传统项目,观赏特色动植物和自娱等融为一体的一种旅游活动形式[3-4],其发展仍然是以农户为基础。相对分散的农户难以集中较大的资金开发深层次的旅游产品,造成农业生态旅游发展存在一定的瓶颈。

1.3农业生态旅游地域特点性强

我国地域面积广阔,从南至北,农业种植以及生产环境变化较大,因此,不同地区发展农业生态旅游所具有的自然资源不尽相同,以至于不同地区发展农业生态旅游的形式多样。以昆明团结乡生态旅游经济为例,其发展的基础是以多样的民族民俗和人文资源为依托[5],发展特色旅游,由于其当地四季温暖的气候特点,使其景观特色以热带风情为主。在我国气候条件比较寒冷的大兴安岭地区,由于人烟稀少,农林业发达,其农业生态旅游发展的重点为北方特色的林区淘金方式,而田园式体验旅游发展较少[6]。尽管不同地域发展方式存在较大差异,但是均取得了成功,这也凸显了农业生态旅游经济地域特点性强的特点。

1.4农业生态旅游经济发展所依托的基础环境脆弱

农业生态旅游发展与生态旅游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主要表现是这两者依托的均是良好的生态环境基础。相对于生态旅游发展而言,农业环境生态更容易遭到较大破坏。以农业生产为例,由于长期的耕作,农田土壤肥力低下,在日常的农业生产中,难免会使用一些化肥促进作物生长,使用农药防止病虫害的发生,相对于传统的生态旅游而言,其脆弱性不言而喻。

2农业生态旅游经济发展对地区旅游经济的影响分析

在一些生态旅游发展比较好的地区,农业生态旅游甚至成为了当地旅游产业的龙头旅游产品,作为旅游产业的龙头产品进行经营。大兴安岭地区农业生态旅游接待各类游客达到了20万人次,总收入达到了8596万元,每年旅游人数与经济效益增长速度达到了13.8%和24.2%[6];在恭城农业生态旅游的发展过程中,2年中红岩村累计接待游客达到了36万人次,被确定为“全国生态农业旅游示范点”,农业生态旅游经济成为当地旅游经济的主力,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7];在团结乡的农业生态旅游发展过程中,仅仅“农家乐”一项旅游产业8个月内接待游客人数达到了17万人次,实现营业毛利490万元,经济效益非常显著[7]。整体上来讲,农业生态旅游仅是旅游产业的一个分支,其经济效益的增加说明其在地区旅游经济中所占比重有所升高,促进了地区旅游经济的发展。

2.1农业生态旅游经济的发展对旅游市场发展的影响

旅游经济的发展一般由3个市场支撑,分别是入境旅游市场,出境旅游市场,国内旅游市场。在这3大市场中,农业生态旅游影响最大的是国内旅游市场这部分,其次是入境旅游市场。旅游市场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4个方面:人口、购买力、购买欲望、购买权利。农业生态旅游由于产品的特殊性,对游客的购买力影响最小,不会影响游客的购买权利,因此对市场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人口以及游客的购买欲望上。对于不同地区而言,农业生态旅游在旅游业中的地位不同,造成对市场的影响不同。在众多旅行社旅游线路的安排上,农业生态旅游区一般安排在最后一站,作为游客的纪念品购买地,成为旅游经济的有效补充。由于地域的限制性,农业生态旅游一般主要接待入境旅游市场的人员以及国内旅游市场的人员,很少接待出境游客。

另外,不同的旅游团或者游客对农业生态旅游的兴趣不同,也会影响到旅游市场的发展。在大多数旅行社旅游线路的安排上,农业生态旅游区较少作为主要游览景点,一般作为旅游商品消费地点,或者农业生产体验区、游览休憩地点,并且由于游客年龄、性别、文化水平与职业的不同,对于这样的安排满意度差异较大,旅行社在线路安排上存在较大的风险,所以除了特别的要求,农业生态旅游市场仅作为地区旅游市场的附属或者扩展区,但是由于在扩展市场也会发生消费,总体而言,农业生态旅游经济的发展可以促进旅游市场的完善和发展,促进旅游经济的快速和健康地发展。

2.2农业生态旅游对旅游产业宏观和微观经济效益影响的分析

旅游经济效益的评价主要是指在一定的人力和财力支持下,如何尽最大限度的满足旅游者的需要,主要包括宏观经济效益和微观经济效益2大部分。影响宏观经济效益的因素主要包括宏观成本和宏观收益2部分。农业生态旅游所依托的是固定的农业生产资源,相对于较大的风景区建设而言,其投资相对较小,并且交通、水电投资仅是在原来农家舍基础上加以改造,一般为体现原生态特点,改造幅度有限,这便会大大降低成本,并且对环境,传统文化以及艺术品破坏最小,安全隐患较小。从宏观收益上讲,农业生态旅游的主要收入群体为当地农民以及经营者、政府税收,对于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从旅游经营者的角度讲,农业生态旅游经济发展可以为其积累较多的资金,为扩大再生产提供原始积累,为地区旅游经济繁荣提供资金支持。从政府角度讲,农业生态旅游发展顺应了政府为主导的旅游经济发展,并且有利于促进当地文化、教育、科技、卫生事业的全面发展,提高人们生活的幸福指数。

微观旅游经济效益与宏观经济效益不同,它主要分析的是劳动耗用与经济效益的数量对比关系。在成本上,微观经济效益主要分析营业成本、营业费用、管理费用与财务费用,由于农业生态旅游经营的个体性,造成营业成本较低,并且农业生态旅游没有专门的管理人员,这便大大降低了微观经营成本。从农业生产的角度讲,无论是否开发农业生态旅游,田地每年都是必须要耕种的,农业生产必须要进行的,而发展农业生态旅游则是在固定投入的基础上增加了经济效益,从这点看,无论农业生态旅游经济收益的高低,相对于农业生产而言收入是额外增加的,增加的这部分收益对于旅游业来说,是使用较少的投资获得了较大的收益,总体上有利于旅游经济的发展。

篇3

 

随着我国农业进入新阶段,农业生产从注重数量转向注重质量和效益。在这种背景下,生态农业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

那么,何谓“生态农业”?它有什么特点?

据农业专家解释,生态农业是指在保护、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遵循生态学、生态经济学规律,运用系统工程方法和现代科学技术,集约化经营的农业发展模式。生态农业是一个农业生态经济复合系统,将农业生态系统同农业经济系统综合统一起来,以取得最大的生态经济整体效益。它也是农、林、牧、副、渔各业综合起来的大农业,又是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综合起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现代农业。

生态农业要求农业发展同其资源、环境及相关产业协调发展,强调因地、因时制宜,以便合理布局农业生产力,适应最佳生态环境,实现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农业能合理利用和增殖农业自然资源,重视提高太阳能的利用率和生物能的转换效率,使生物与环境之间得到最优化配置,并具有合理的农业生态经济结构,使生态与经济达到良性循环,增强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1渐进发展的经济模式

 

我国农业的发展面临着一个耕地有限与人口众多的矛盾。例如,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只有0.1hm2,只占有世界人均耕地面积的44%。可以看到,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与发达国家相比较,存在着很大的差距。这体现在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仅为美国人均耕地面积的1/6,加拿大的1/5,俄罗斯的1/8。目前,我国的土地总面积中,山地占66%,可大规模耕地的平地只占34%。在土地用地中,工矿、城市、难利用的土地、交通用地、可利用的农林牧土地占74%。在这74%的土地中,还包括一些生态环境脆弱的土地。

 

除此之外,我国还面临着劳动生产率偏低与农民收入急需增加的矛盾。占据全国46%的农村居民,食品消费支出却只占总消费支出的37.7%。2013年,我国农村的贫困人数为8249万人,每一个劳动力养活的人数为3~4人,而美国一个劳动力却能养活75人,德国一个劳动力能养活67人。

 

根据我国自然资源匮乏与农村劳动生产率偏低的现状,我国农业生态经济应该采用渐进式的经济发展模式。这一模式应该是点、线、面二级阶段的发展。对于大多数国家来说,在发展农业生态经济的时候通常强调可行性,并且以解决民生问题为首要任务,在经济效益方面有一定的倾斜,在坚持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改善生态环境,或者以经济效益来推动生态建设。在这种渐进式的经济发展模式中,经济效益是目的也是手段,是通过经济效益的激励杠杆,推动经济发展与实现生态目标,获得“双赢”。

   这一种渐进式的生态经济发展模式,发展序列应该从乡村的一个个点开始,并且在吸收传统农业向空间要经济效益的经验,利用生物种群互养、互补的特点,达到最有效地利用农田的一切资源,达到促进单位土地生产力提高的目的。迂一种生态经济模式是一种传统的套种、间种的耕作制度。还有一种生态农业经济模式的布局特点是垂直空间的形式,通过各种要素的优势互补,形成一种资源的良性循环。基、桑葚、鱼塘、菜基等不同的物质循环型与养殖业、种植业、沼气等结合为空间物质循环形状。通过这种循环模式,实现农业资源多层次、多级地循环采用,推动农业生产与生态建设的互相融合。同时,在发展农业的过程中,强调互相之间的协调,建立一种“线”上的资源循环,拉长产业链,从而引导农业资源中的各个要素,多角度、多层次、立体扩展到平面,从而促进农林牧渔与种养类的互相结合,推动农产品多次增值转化,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推动生态功能与生产功能的共同提升。构建可持续的、可行的生态经济协调发展模式,能促进农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结合与良性发展。

 

我国农业生态经济在空间和格局上是复杂化与多样化的。农业生态经济的发展,从南到北,分布在热带、赤道带、亚热带、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等维度,以及青藏高原的高寒地区。农业生态经济从东南向西北开始,分布在干旱、半干旱、湿润、半湿润等地区。根据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东部地区的农业生态经济占45.2%,西部地区占25%,中部地区占30.2%。这表明,农业生态经济在各个地区的差别很大。因此,农业生态经济活动应该坚持分类引导、因地制宜的原则,力求生态经济模式与生态空间互相配合,避免“一刀切”的线性思维方式,以及简单挪用外地经验管理模式。任何农业生态发展模式,只有与本地具体的生态空间相结合,才是最好的。因此,农业生态发展模式应该是多元化的,这种多元化来自于区域之间的互相比较与分析,以及系统结构功能的持续发展与整体优化。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本地优势资源向优质产品转变,让生态资源成为维系农业经济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条件。

篇4

关键词:林下经济;林下资源;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F326.2 文献标识码:A

我国林业经济结构单一,主要以木材资源的开发为主。林区经过多年的无序开发,严重破坏了林业生态,森林质量和面积大幅下降,对于水源、空气、水土的生态保护功能退化严重。因此,需在保护林业资源的前提下,大力发展林下经济。林下资源也是大自然赐予的宝贵财富,主要以林下经济植物和菌类构成。林下资源因林区的地理特点,在种类上不尽相同,但分布较广,品种较多。因此,合理的开发利用林下资源将对生态保护和林业经济结构调整产生重要意义。如今林下经济已成为林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经济增长点。这样既能保证林业资源的生态需要,恢复生态功能,又能够补充林业经济。实现区域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推进林下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利用。在多年工作的基础上,总结出如下几点:

1 因地制宜,科学发展

林下经济作物大规模人工栽培应根据本地的气候、土壤、温度、水分等自然条件为基本依据,经过广泛的论证和实验,选择适合当地自然条件,符合当地整体生态环境的作物。确保林下经济作物与整个生态系统的兼容。同时,根据本地的地理条件,资源总量和分布,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规划和统筹。如林下经济的发展方向、效益规模、市场潜力、深加工处理等。根据市场情况和自身的加工处理能力,把握好种植规模,不可一哄而上。因地制宜的搞出地方特色的林下经济作物产品,才能得到市场的追捧。这是林下经济发展的基础和根本。

2 更新观念,与时俱进

在思想上要转变一木独大,以木为主的观念,要本着保护林业资源,科学开发林下产业,促进林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构思。在经营方式上可采取多元化、统一经营、租赁经营、承包经营等多种形式并存的模式。同时,加强分散经营的资源管理工作,进行科学引导,技术扶持。散户承包者有一定的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但缺乏市场触觉和整体意识,如不加以引导,在作物的栽培上容易盲目跟风。或是作物的选择上不适合当地林区的生态特点和自然条件,这样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产业布局应按照原料供应,加工利用产品销售一体化商业模式,延伸产品线的深度和广度,提高产品附加值,带动区域经济及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人数,利于产业的规模化、集群化、现代化。

3 强化管理,打造品牌

完善管理制度,健全规章规范,保证林下资源在生产和加工等环节的品质;对于租赁经营和承包经营的散户,要做好科学引导管理和落实责任相结合的方式。租赁经营和承包经营的散户在林下资源经营和管理方面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因此,承包对象最基本的条件是要有相当的管理经验和水平,确定承包经营者的使用年限及承担责任;合理布局种质面积,抚育保护野生资源。技术部门要做好林区内野生资源的建档归类,对现有森林资源做好调查和监测,依照生长习性确定合理的种质基地和面积,加强保护和抚育相结合的管理工作。对于野生资源的保护应采取施肥、抚育、平茬复壮等多种方式,通过人工操作营造适宜生长的环境,扩大种植面积,改变和提高种群数量和质量,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注重品牌建设。现今社会,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人们对于健康,绿色生态产品的消费已成为时尚和社会发展的主流。林区原生态无污染的自然环境,天然绿色的野生产品必将得到社会的青睐和市场的追捧。因此,做大做强品牌有广泛的市场基础,品牌的认知和推广将为产业的腾飞插上翅膀,有利于产业的升级创新,快速发展。

4 政策扶持,助兴产业

在政策上,国家层面也对发展林下经济高度重视,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加快林下经济发展的意见》,为林下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明确了重点。然而林下产业的发展受林区经济规模、技术条件、管理水平的影响,在产业纵深的发展上往往力不从心,有的林区只能从事原料的简单存储加工,利润微薄。这时应依托资源优势,借助外部的力量,提前构建产业布局,做好林下资源的精深加工,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在招商政策上,向能够带动林下资源产业发展的企业给予倾斜和帮助,助推产业延伸。产业的发展必然带动林下资源的供需关系的改变,市场要求提供数量更多,质量更好的相关产品。

5 协调发展,确保供应

篇5

关键词:区域生态经济 生态效益 经济效益

一、引言

由于人口较多和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使得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造成资源的浪费和大量缺失,并伴随着当前经济的不断发展,各种环境问题日益凸显,使得资源与环境问题受到社会各界普遍关注。在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下,党的十报告中提出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重要措施,使得生态文明建设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重视经济发展的同时,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实现生态和经济的共同发展。其中,区域经济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生态经济效益对于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良好的区域生态经济效益能够更好地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良好发展,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国各个地区开始利用各自的特点和优势发展地区经济,统筹区域发展,各个地区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充分发挥国民经济的整体优势,促进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区域经济建设成为我国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加上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提出,国家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全国生态农业县和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工作的开展和深入,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有机结合,使得区域生态经济效益评价问题成为当今社会的主要热点问题之一,也成为了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的热点。

其中,对于区域生态经济建设指标体系的建立以及区域生态经济效益的衡量是我国学者当前对于区域生态经济的主要研究内容。纵观现有的研究成果,我国学者多用指标体系来描述和分析区域生态经济效益,但是缺少能够整体反映人文要素、自然资源、环境、经济社会效益等协调、合理布局与分布的空间统计分析指标,致使现有的区域生态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不能够真正评价生态效果,导致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割裂。本文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探讨建立更为全面的区域生态效益评价指标体系,使其能够真正的将区域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体现出来,达成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更好地促进区域生态经济的发展,从而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国家的生态文明建设。

二、评价指标的构建原则

(一)科学性和系统性原则

指标体系作为一个科学的有机整体,要建立在一定的科学基础上,使之能充分反应区域生态经济的发展内涵和经济实质,目标明确,测算方法准确规范。[1]与此同时,区域生态经济效益的评估也是一个多维度的综合性系统,在确定指标体系时应该从系统的角度出发,注意指标体系的层次性和同级指标之间的互斥性,分级分层次的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使得指标体系的构建合理。

(二)可操作性和实用性原则

指标体系中选取的指标要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使其数据采集较为方便合理,选取的指标尽量采用定量指标。定量指标可通过数据对经济效益进行客观评价,并便于检测指标体系构建的合理性。定性指标则很难获取相应数据,使得评价指标体系不能较好的反映以及比较各个区域之间的差别。且采用的指标一定要具有实用价值,如果构建的体系较为完整和规范,但不适用于大部分区域,体系的推广不可能完成,使得其对区域生态经济的发展没有较大意义,研究成果没有任何意义。另外不要过分追求指标的覆盖范围,要考虑其实用性和可行性。

(三)全面性和综合性原则

选取的指标应在考虑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的基础上,尽可能选取全面的、综合的可以反映区域生态经济的各方面影响因素,可以体现其大致的发展现状并将相对重要的指标归于其中,使得指标体系覆盖全面,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三、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建立区域生态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是进行区域生态经济效益评价的主要关键,可根据区域生态经济系统的特性和共性、可持续发展理论,区域生态环境基础的发展状况(地质地貌、大气、土壤等)、资源的质量和利用状况、环境的污染和治理状况、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等方面进行分析,按照其指标的构建原则,构建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2]。通过建立区域生态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能够较好的对区域生态经济效益进行评价,分析影响其生态经济效益的各类因素,从而实现区域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促进区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现将衡量区域生态经济效益的指标从经济、社会、生态三个角度进行分析,具体划分为综合经济发展、人均影响、社会影响、公众影响、资源节约、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综合生态指标几个方面,建立如表1所示的评价指标体系。

(一)经济因素

其中,综合经济发展中的绿色GDP是指区域GDP减去社会生产生活的资源消耗与环境破坏损失,它能够客观的评价区域经济效益。资源消耗可由单位GDP能耗、单位GDP水耗计算得出,环境破坏损失由生产生活中的废水、废气、固体废物排出量得出。绿色GDP/区域GDP越大,证明该区域经济受生态环境的影响较小。而符合生态条件的产业占区域总产业的百分比、生态产业产值占区域产业总产值的百分比这两个指标则反映生态对其区域是否存在重要影响,生态产业的经济效益是否较好,比值越大,说明生态经济在此区域占有重要位置。另外,区域财政收入和国家对地方的财政补贴则从不同方面反映了区域经济的发展状况。

(二)社会因素

社会影响方面的指标,城镇化率、人口密度可以体现出一个区域的发展状况,可以直接获取数据。城市用地面积由城市建设用地和城市公园建设用地来计算。公众影响方面的公众生态保护意识可以由有节能消费习惯居民比率来反映,而公众对于其环境的满意度这一定性指标,虽然无法用定量指标来表达,但可以对其进行赋值,公众对其非常满意为2分,对其不满意为-2分,认为环境对自己无影响的为0分,用其进行定量分析。

(三)生态因素

其他生态指标中的资金利用率=生态回收/生态投入,这一指标能够较好的反映该区域生态保护是否到位。生态投入则可根据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两个方面的投资进行计算,生态回收根据资源回收利用产值的金额,此比值越小,说明该区域的生态经济效益较好。区域生态效率是经济发展水平和环境影响价值的比值[3],经济发展水平可用该区域工业总产值计算,环境影响价值可以生态投入来计算。突发灾害损失则可根据各种自然灾害和突发灾害造成的损失进行计算。而资源利用这一因素中的单位GDP能耗、水耗和单位土地面积较好的反映了该区域的大体能源消耗,人均用水量、人均土地面积、人均能源利用则反映出该区域的自然能源是否丰富,能否在生态环境允许的情况下,保证居民的正常生活。

由于各区域之间存在较大的不同,所以该指标体系根据前人研究的基础,基本选取了适合各个区域大致特点的指标,可以适用于各类区域。评价一个区域的生态经济效益,在确定了指标体系后,下一步则应确定指标权重和评价方法,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措施,使其快速健康稳定的发展,将经济、社会、生态三方面效益进行结合,同步提高,实现社会、经济、自然环境的同步协调发展。

四、评价指标体系中指标权重的确定

对于区域生态经济效益指标体系的评价方法以及指标权重的研究,学者们大都采用专家调查法、综合指数法、层次分析法以及主成分分析、因子分析等评价方法。对生态经济效益进行评价,首先应对建立的指标体系中的具体指标赋予其权重,对其数据进行分析,针对各影响因素对区域的影响程度进行比较。本文认为现阶段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初级阶段,经济因素和生态因素的影响较大,社会因素的影响程度相对较弱,所以对其指标体系中的社会因素赋予权重0.15、经济因素0.35、生态因素0.5。其中,经济因素中的综合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均影响这两方面对整个区域经济发展都较为重要,都能表现出生态经济对于其区域整体发展所带来的影响,所以两个方面各占整体经济的0.175。社会因素中的城市建设可以明显的反映出区域城市建设对整个区域经济所做的贡献,占整体经济的0.09,而公众影响对初期生态经济建设的影响相对较少一些,因为它所带来的效益是长期的,在初级阶段影响较为浅面,所以它占整体经济的0.06。生态因素作为评价指标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资源的利用、节约、环境的保护等方面对区域生态经济效益的影响较为明显,资源合理利用,节约资源都对经济效益产生较大作用,环境保护则为保护生态环境贡献较大,使得区域的生态效益得到提高。所以资源节约、资源利用、环境保护所占比重较大,分别占整体经济的0.1、0.15、0.15。具体指标权重如表2所示。

将具体指标赋予合理的权重,寻找合适的评价方法,对整体的区域生态经济效益进行评价,分析其主要的影响因素,再根据各个区域的特点采取相应的措施,在保护其生态、社会效益的同时,使得其经济效益达到最大化,从而提高区域生态经济效益,为全面实现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限于论文篇幅,将在下文述及。

五、结语

构建较为全面、具体、可操作性强的效益评价指标体系,能够为下一步提高区域生态经济效益奠定良好基础,促进经济、社会、生态的协调发展,加快区域经济建设的步伐,促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实施,加快实现我国“青山绿水、美丽家园”的美好愿景。

参考文献:

[1]肖翠仙,唐善茂.城市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生态经济,2011(1)

[2]李崇勇,陈森林,范源.区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7(4)

[3]郭莉,郭亚军.区域生态经济评价模型及实证研究[J].技术经济,2006(8)

篇6

摘 要 低碳是现在环保领域的一个新兴概念,是我国可持续战略现实运用的产物,而低碳经济是低碳概念与现代经济发展融合的结果,是解决现代环保问题的重要途径。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每年在农业生产上投入大量的资源,可是收效并不大,造成大量资源浪费的同时也严重污染了生态环境。因此,如何在我国的农业生产中实施低碳经济,对我国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就农业生产的新方向,低碳农业经济做几点解析,希望能给我国的农业发展有些启示。

关键词 低碳 低碳农业经济

一、低碳农业经济概念

当前世界农业生产正从传统高投入低产出,环境污染大的“高碳”经济模式,向低投入高产出,无污染的“低碳”经济模式转变。据有关部门的调查结果显示,传统的农业生产是导致环境污染,尤其是导致全球变暖的温室气体的第二大来源,达到全球排放量的13.5%。而低碳农业经济不仅可以较少农药、化肥等产生环境污染的主要化学品的使用,降低农业生产的成本;还可以促进农业生态系统的建设,对于治理环境污染,尤其是导致全球变暖的温室气体,起到良好的缓解效果。目前世界已有超过二百个国家在积极研究低碳农业经济生产模式,并致力于推广实行,低碳农业经济时代即将到来。

二、发展低碳农业经济的必然性

发展低碳农业经济是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必然。

(一)发展低碳农业经济是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体现

我国有十三亿人口,其中有八亿分布在农村,农村人口超过全国人口的百分之六十,是一个名符其实的农业大国。可是由于近代以来我国各项技术发展的相对落后,造成现代的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化肥、农药等化学品来促进农作物产量的增加,以满足高速增长的人口粮食需求。由于我国农民的科学素质低下,缺乏专业的实验分析技术,对农业化学品的管理不善等因素,使得我国现代农业生产严重存在着高能耗、高排放、高污染、低产出的问题,成为“高碳”农业经济。

其实,农业生产的农作物只要合理的加以引导管理,通过合理的布置搭建完善的生态系统,不仅可以减少农药、化肥等化学品的使用,还可以发挥农作物自身的固碳、固氮能力,大大降低对环境的污染。我国政府在充分了解农业发展现状后,结合最新的农业技术以及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提出了低碳农业经济的发展构想。通过农业技术下乡活动,提高我国农民的农业生产技术;建立生态农业示范基地,推广生态系统搭建技术,大大改善了农业生产现状。

(二)环境保护和食品安全的要求

环境保护是近些年来提及最多的一个公众关注话题,只是相比于工业发展,农业生产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没那么严重,一直以来不被人所提及,其实农业生产对环境污染影响也很大。农业生产的化肥大部分都是露天撒散在土壤表面的,而且极易挥发,造成环境的污染,像尿素、硫酸钾复合肥,挥发出大量二氧化、二氧化硫碳,造成气候变暖、酸雨现象;农药的大量使用,使得农作物产品药物残留增加,甚至出现大批食物中度事件。低碳农业经济采用模仿自然的农业生态系统,利用生态系统自身的食物链解决病虫害,通过土壤的地址循环减少化肥的使用,可以大大降低化肥、农药等化学品的使用,对环境保护和食品安全有着重要作用。

三、发展低碳农业经济的要点

发展低碳农业经济是一个复杂的体系,涉及到许多专业的技术,每一个要点操作失误或是遗漏都会影响低碳农业经济发展的效果。

(一)加强低碳农业经济的宣传教育

低碳农业经济是一种新兴的农业经济形式,大多数农民对这一新兴的农业经济形式缺乏了解,加强低碳农业经济的宣传教育,让农民认识低碳农业经济,了解发展低碳农业经济的必然性,意识到发展低碳农业经济带来的好处,提高对低碳农业经济的思想认识,积极的去学习、研究、实验低碳农业经济这种新兴农业经济。

(二)依据地区气候特点进行合理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低碳农业经济的一个主要措施,就是模拟自然生态系统基于不同农作物,搭建农作物间的生态系统。因为生态系统有着明显的地区性,不同地区气候条件不一,相应的生态系统也不一样,因此,依据当地的气候特点进行合理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通过合理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选择合适的农作物,进而搭建适应当地气候特点的农业生态系统,达到低碳农业经济的实施。

(三)农业技术的推广培训

发展低碳农业经济涉及到较多的农业技术,而我国农民的素质大多低下,不具备相关的农业技术,成为限制低碳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瓶颈。因此,组织专业农业技术人员,开展下乡交流示范工作,对农民进行农业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的技术修养很有必要。

(四)建设低碳农业经济示范园区

发展低碳农业经济是一个复杂的体系,一个综合各方面的系统工程,只靠技术人员的下乡交流示范,很难让素质低下的农民完全了解低碳农业经济的运作方法。而建设低碳农业经济示范园区,让农民在示范园区进行实地的观察、培训,可以大大增加农民掌握技术的效率。

发展低碳农业经济是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必然道路,是实现我国可持续的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虽然我国农业相对世界发达国家来说,有着很大差距,但是只要我们积极的去探索、学习、大胆的去尝试、实践,就可以取得低碳农业经济的成功。

参考文献:

篇7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开始逐渐关注生态环境问题,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在不断寻求排放少、污染少的发展模式,力求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作出贡献。煤炭企业是我国市场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能源消耗量大、污染高等特点极为突出,在低碳经济的背景下,煤炭经济亟需进行改革创新,为此煤炭经济生态圈模式得以提出并逐步展开实践。文中将对该生态圈模式在发展中所需的基本元素进行分析,并提出发展中应当注意的关键点。

关键词:

低碳经济;煤炭经济生态圈模式;要素;关键点

为了促进社会的健康发展,我国提出要建立煤炭经济生态圈模式,努力使低碳经济成为现实。生态圈模式建设以绿色发展理念、生态效益理念、节约环保理念等为核心,将煤炭企业发展与生态发展相结合,使煤炭企业能够与相关产业协调发展,优化资源配置。在低碳经济的基础上建设煤炭经济生态圈模式是煤炭企业及相关行业发展必然趋势,对这一问题进行探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基于低碳经济的煤炭经济生态圈模式发展的基本元素

(一)主体

首先是主体要素,这一要素包括三部分,第一是煤炭产业,它在生态圈的建设中占据着核心地位,煤炭资源集中或企业集聚的地方都可算作是煤炭产业,在生态圈中,这些企业应当进行明确的分工,协调开展各项工作;第二是与煤炭有密切关联的产业,这类产业涉及的范围较广,电力产业、钢铁产业等都可纳入其中;第三是辅助机构,如政府部门、科研机构等。在建设生态圈时,各主体应当综合发挥自身的作用,努力实现在资源与信息等方面的共享,在运作中进行优势互补,共同实现对煤炭资源的开发与开采。辅助机构应当帮助企业进行技术创新与设备创新,为煤炭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必要的技术保障,使得生态圈内的经济能够协调发展。

(二)资源

资源要素主要包括社会资源与煤炭资源。生态圈中各主体开展的各项活动都是紧紧围绕资源进行的。该模式的生态性主要表现为对社会资源以及煤炭资源的合理开发与使用,只有不断提高资源的有效利用率才能最终实现煤炭产业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煤炭资源在整个生态圈建设中占据基础性地位,它是生态圈建设、形成的重要保障。在生态圈建设与发展的过程中,各企业负责人与科研人员应当对煤炭资源进行综合分析与研究,共同制定开放方案,使煤炭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工作能够更加规范化与合理化。

(三)环境

环境要素主要指生态环境要素、市场环境要素以及政策环境要素。企业的发展与环境变化是有着密切的关联的,煤炭经济生态圈也不例外,因此在其建设与发展的过程中应当对环境要素予以密切的关注,同时管理人员应当意识到企业与环境之间的影响是相互的,煤炭企业发展势必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而生态环境、市场环境以及政策环境的变化都会影响煤炭企业在未来的发展规划与发展方形。因而生态权在建设的过程中,煤炭企业应当对环境予以足够的重视,努力降低污染,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同时还要根据政策与市场环境的变化情况,调节自身的发展方向,力求平衡好经济发展与生态发展之间的关系,为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做出贡献。

二、基于低碳经济的煤炭经济生态圈模式发展的关键点

(一)集约化生产

在生态圈模式的建设与发展中,企业应当意识到开展集约化生产的重要意义,对生态圈内的资源进行有效整合,采取集约化的生产经营模式,实现资源配置的最优化。生态圈建设要求各相关企业能够通力合作,在资源、信息等众多方面实现共享,并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实现互补,促进各自经济效益的共同提升,开展集约化经营是实现这一目的的必然途径。

(二)处理污染物

在生态圈的建设中,煤炭相关企业应当协调好自身发展建设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平衡好经济发展与生态发展之间的关系,努力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共赢,因此一定要对企业生产中产生的污染物进行必要的处理,与科研机构进行合作,利用新型技术、新型设备生产,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同时要利用技术手段技术处理已产生的污染物,或对其进行再利用,以减少其对环境造成的破坏,使生态环境效益能够得到提升。

(三)创新技术

节能、环保是低碳经济强调的重点内容,因此生态圈内的煤炭及相关企业应当加强在技术创新方面的投入,充分提高煤炭资源的实际实用效率,减少对能源资源的开采,对资源进行必要的保护。另外各种生产技术也应当向着低排放的方向发展,避免污染物的大量排放,为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共赢奠定良好基础。

(四)清洁开采

集群效应是生态圈模式的突出特点,无论是信息、资源还是技术都能够实现高度共享,因此煤炭企业在发展中应当充分利用共享资源,获得相关企业在技术等方面的支持,实现对能源资源的清洁开采,将生态环保理念落实到每一个工作环境中。

三、结束语

从低碳经济的角度出发建设煤炭经济生态圈模式是势在必行的,它符合社会发展的趋势,对社会经济建设、社会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来说都有着重要的意义。该模式中包含主体、资源、环境三大要素,各要素在生态圈建设中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建设过程中,相关人员还应当把握好关键点,使相关企业能够开展集约化生产、清洁开采,并对技术进行必要的创新,对生产环节以及生产污染物做出相应改善。

作者:郑爱华 单位:山东省邹城市兖矿集团有限公司南屯煤矿

参考文献:

[1]高英.基于低碳经济视角的煤炭经济生态圈模式研究[J].民营科技,2016(07)

篇8

关键词:林下经济;兴林富民

中图分类号:F307.2 文献标识码:A

一、林下经济的特征

林下经济投入少、见效快、易操作、潜力大。发展林下经济,对缩短林业经济周期,增加林业附加值,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开辟农民增收渠道,发展循环经济,巩固生态建设成果,都具有重要意义。发展林下经济让大地增绿、农民增收、企业增效、财政增源。十年树木是林业生产的基本特征。相对漫长的林木生产周期,对林业发展以及对林改后农民发家致富是一个重要的制约因素。只有让林地早点下“金蛋”,才能更好地促进林业生态建设及产业发展,才能更好地以良好的经济效益巩固林改成果,在兴林中富民,在富民中兴林。

二、林下经济的模式

发展林下经济是保护森林资源、实现绿色增长的迫切需要,是促进农民就业增收、实现不砍树也能致富的成功实践;是满足社会需求、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发展林下经济是全面深化林改、巩固林改成果的重要抓手。由于林下经济具有独特性、附属性和综合性等特征,现就我县现有技术条件、生产经验和市场前景看,适合我县林下经济发展的模式有以下几种:

(一)林下种植

1、林菌模式。在已郁闭的林荫下,种植香菇、平菇、双孢菇、金针菇等食用菌。

2、林菜模式。根据林间光照程度和蔬菜的喜光性选择种植种类,也可根据二者生长季节差异选择品种,如利用冬春季节林间光照种植蒜苗、菠菜等。

3、林药模式。在林荫下种植耐荫性的中药材丹参、板蓝根、金银花等。

4、林粮(油)模式。在幼林期林下间种豆类、花生等高效经济作物和油料作物。

5、林草模式。在郁闭度0.6以下的林地,种植不同种类的优质牧草,如紫花苜蓿、黑麦草等。

(二)林下养殖

1、林禽模式。在已郁闭的林地,饲养土鸡、肉鸭等,自然放养、圈养和棚养均可。

2、林畜模式。在林下可规模饲养牛、羊、猪、兔等。实行放养或圈养。

3、特色养殖模式。利用林地养殖梅花鹿等食草动物;在林间试养狐狸、貂、獭兔等特种皮毛动物;孔雀、鸵鸟等特禽类动物;蜜蜂、蝉等昆虫类动物。

(三)森林景观利用。充分发挥我县现有森林资源优势,发展农家乐、森林人家、森林庄园等旅游观光、休闲度假等开发富有地方特色的森林食品、果品、茶叶、药材等旅游产品,逐步形成功能比较完善的森林旅游区。

三、发展林下经济的措施

发展林下经济可以缩短林业经济周期,保护生态的稳定与安全,提高林业经济附加值,所以开展林下经济是大势所趋。发展林下经济要要注重做好对生态环境及森林资源、绿色品牌和林农利益的保护,以利于林下经济快速、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一)、坚持生态优先,保护好生态环境及森林资源。 林下经济是一种环境友好型林业产业,它是以林业生态作为环境基础,两者互为依托共生共荣。从某种意义上说,林下经济与其他经济相比,具有更加直接、更加重大的保护生态环境的义务和责任。因此,我们要坚持在自然生态的要求下发展林下经济,以发展林下经济来护育生态、发展生态。遵循统筹规划,因地制宜的原则,整体推进促发展。要注意林下经济物种的共生性。要根据各地自然生态的特点,选择有利于当地生态协调发展的物种来作为林下经济的品种。林下经济是林业经济的“扩宽拉长”,是森林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因此,发展林下经济,要保护好森林资源,不能以牺牲森林资源为代价。要保护好林地、保护好林木资源及保护好野生动植物资源。

(二)、实施品牌战略,保护好绿色品牌。要实现林下经济大发展,必须实施品牌战略。林下经济本身就是一个品牌,即“绿色有机无公害”,这是其区别其他种养模式的最大优势。发展林下经济就必须精心打造好这个优势品牌,保护开发好、利用好这个品牌。第一、采取“无公害”设施。切实做好“无公害”的硬件和软件配套,使用“无公害”工具。第二,采用“无公害”生产方式。在林下经济的整个生产、加工、运输、销售等各个环节,都要做到绿色环保“无公害”。例如,施用禽畜粪便等有机肥,而不使用化肥;进行物理生物防治,而不使用农药,特别是高毒残留时间长的农药;根据林下面广的特点,尽量做到分散种养,小范围小批量多场次生产,自然阻止病虫害的传播;尽量采用老式传统的、仿原生态的种养方法,不用浓缩饲料,不用添加剂、防腐剂、生长素等化学品,用谷物、牧草喂养;多放养、圈养或棚养,而不关养,等等。林下经济要特别注意体现其天然性、半野生性,生产出真正的“土特产”。第三,严格进行产品安全检测。林下经济产品的各种残留物及有害成份在上市前必须进行检测,公布检测数据,杜绝超标产品进入市场。

(三)、多措并举,保护好林农利益。大力推广“龙头+基地+农户”、“公司+合作社+养殖大户”的产业化发展模式,提高林下经济组织化水平和抗风险的能力,组建各种养殖、种植协会,由协会给农户提供市场信息和技术服务。鼓励企业搞林下经济产品的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条。落实政策扶持。要充分发挥现代农业发展基金、林业科技推广示范资金等专项资金的作用,重点支持林下经济示范基地与综合生产能力建设,促进林下经济技术推广和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充分挖掘和利用林业资源空间优势,积极引导和扶持农民发展林菌、林禽、林畜、林药、林油、林蝉、林菜等林下种养业的发展,提高林地综合利用率和产出率。

篇9

关键词:林业生态工程;林业养护;复合经济;可持续发展

森林是自然界中的一个重要的生态系统。我国是一个森林资源十分丰富的国家,林业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基础性作用。然而,由于长时间的木材生产,使得我国的生态环境遭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虽然近年来实施了植树造林、退耕还林、天保工程等项目,恢复和改善了现有的生态环境,但森林资源和林业发展仍面临着严峻的形势,为此,我们要继续加快实施以追求生态经济最佳平衡为核心目的的林业生态工程,使其所具有的经济、生态、社会效益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一、林业生态工程概述

1、内涵

林业生态工程是随着林业发展战略转移、国家生态环境工程建设需求而通过继承、交叉形成的一门新的工程。它是根据生态学、生态经济学、系统科学与生态工程原理,针对自然资源环境特征和社会经济发展现状,从生态、环境与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进行的以木本植物为主题,并将相应的植物、动物、微生物等生物种群人工匹配结合,进而形成一种稳定而高效的人工复合生态系统的过程。

2、特点

从林业生态工程的概念中,我们可以看出,林业生态工程的核心就是在对生态理论充分理解的基础之上,根据生态理论,以生态环境改善为目标,通过工程措施即进行系统设计、规划和调控人工生态系统的结构要素、工艺流程、信息反馈关系及控制机构所进行的林业生态建设。此工程旨在坚持土地资源优化组合的原则,通过大力植树造林,全面保护和科学经营现有森林,合理调整森林的分布格局和功能结构,来充分发挥森林改善生态环境、抵御自然灾害的生态功能。

3、内容

林业生态工程包括以下内容:我国林业生态工程的总体布局与规划,六大林业生态工程的基本情况与特点,我国主要生态环境问题与空间分布,生态环境工程建设面临的问题与林业生态工程发展战略,立地划分与适地适树,不同区域山丘区环境、资源、水土流失及土地利用特点,树种选择与林分组成,整地与造林方法,合理密度与密度控制,幼林抚育、防护林的林分定向培育,以山系、水网、流域等为单元的生态防护体系的构成与特点,水土保持、水源涵养、农林复合、农田林网、河岸道路防护、灾害地植被恢复、海岸防护等防护林的配置与构建技术,干旱、盐碱、风沙、干瘠、钙积层等技术问题。

二、我国林业生态工程的建设

我国林业生态建设是从解放后开始的,1978年“三北”防护林工程的实施,标志着我国林业生态工程进入了大规模的建设时期。几十年来,随着此工程的不断成熟与完善,使得我国的生态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并构筑起覆盖普及、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的林业生态体系,亦为经济社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和推动作用。然而,从工程实施的过程与结果分析,目前,我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仍存在诸多不尽人意的问题,如当前的经济发展核算方式不能有效激励政府部门投资和管理林业生态工程,林业生态工程尚未形成科学的工程建设管理体系,缺少科学的统筹规划,工程的质量控制、进度控制、资金控制等缺少有效的制度保障,工程所涉及部门之间缺少有效的协调,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成为制约我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瓶颈。为此,我们在赋予林业重要地位的同时,应通过各种有效措施和手段来进一步推进林业生态工程的发展。

三、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指导思想

“十一五”期间,我国林业生态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这也为“十二五”的建设奠定了基础。为了实现党的十七大所提出的目标要求---“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时,我们这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和发展中社会主义大国将建成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在实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过程中,我们要做到“三个坚持”:第一,坚持“按客观规律办事”,即在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的基础上,从我国的国情、林情出发,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因地制宜;第二,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即要做到建设与管理、保护与治理、兴利与除害并重、并举,以此实现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改善生态环境、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建设目标;第三,坚持“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即将增加资源总量、优化资源结构、提高林分质量和加强资源保护做为工作重点,把林业生态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

四、林业复合经济发展的探索与研究(下转第108页)(上接第106页)

1、现实要求新时期林业发展必须走一条复合式新道路

从我国林业发展的实际情况考虑,走新型林业复合经济发展道理主要是基于以下三点:首先,生态工程建设要求林业走复合发展的道路。越是那些经济落后、位置偏远的地区,生态环境往往越恶劣,这是因为传统“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思想造成了对生态环境的过度开采,缺乏科学布局和规划导致的直接后果,只有从生态环境建设大局考虑,才能统筹好养护与利用的关系,林业发展才能步入健康的发展之路。其次,林业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的支持。林业发展是一项巨大的工程,需要不断有资金投入,仅仅依靠国家投资是远远不能满足需要的,这就有必要依靠全社会的支持,支持和鼓励民间投资,发动全社会的力量来共同促进林业的长远发展。最后,这是我国当前国情的需要。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的经济总量已经位居世界前列,但我国人口众多,再多的收入只要一平均,得出的数字就会少得可怜,因此,从发展的长远角度考虑,无论做什么事,我们必须本着勤俭节约的精神,做到少花钱多办事,这些都是由我国的现实国情所决定的。

2、林业养护与发展林业复合经济的关系

当前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为林业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新条件,但如何利用好这种难得的发展机遇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严肃课题,要利用好这样的机会,首先要对林业养护与发展复合式的林业经济之间的关系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林业养护是林业经济发展的基础,离开这个基础,林业经济的发展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过去那种只知道开采和利用地发展方式对环境造成了毁灭式的破坏,已经不能适应当前林业经济发展的需要,从促进林业经济发展的长远角度考虑,必须把林业养护作为主要手段,既要向林业要经济效益,又不能破坏林业的生态效益,养护是为了更好地利用,对于这一点,必须时刻保持清醒的认识。复合式林业经济发展离不开对林业的养护,林业经济要持续发展,林业产品是基础,对于这些产品的深加工以及对产业链条的延伸是主要手段,而这些都要依靠林业养护来保证,没有良好的林业养护做前提,林业经济的复合发展只能是纸上谈兵。

3、做好林业养护工作,才能为林业经济的复合发展提供物质基础

为了把养护做好、做扎实、做深入,应该围绕两个方面开展研究。一是科学调整林业结构。改变以往林产品结构单一,竞争力缺乏的状况,努力开拓林业新产品。通过科学研究,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有重点地培育经济性树种,通过对自然生长树种的选育、引种、驯化、嫁接等的加工利用,探索树种新的功用。从生态经济效益出发,考虑多树种综合配置的种植方式,改善各植物种群的互生关系,在保证经济效益的同时,提高林业的生态效益。在增加种植面积时,要充分掌握市场信息,有针对性地种植一些有市场潜力的新品种,避免盲目发展。二是注重林业生态效益。当前的林业发展中,人们越来越注重林业经济的综合效益,因为林业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紧密相联,密不可分。首先,林业的生态效益是以经济为落脚点的,它通过经济效益来保证经济发展速度和总量,效益越高,速度越快,总量也就越多。其次,它属于一种劳动再生产,生态效益必须有约束条件,这个条件就是它必须保持环境系统的良性循环,绿色产业是它的支柱产业,具体方式包括以林养林、林农结合等。

篇10

【关键词】生态文明;县域经济;发展路径

一、引言

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的经济发展保持了极高的速度,并在短短几十年内就完成了发达国家用一百多年才能完成的工业化历程,这让众多国家都为之侧目。然而,这荣誉的背后,是我们牺牲了良好的生态环境才换来的,这样的经济发展属于不可持续性发展的传统经济增长方式,一旦生态文明恶化到一定程度,那么经济势必要受到影响,甚至出现负增长。因此,县域经济的发展必须要注重生态文明建设,如何才能使生态文明和经济共同发展?

二、生态文明研究综述

1.生态文明的涵义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即工业文明之后的文明形态;工业文明的发展使人类的物质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但人们发现所居住的环境却变得极其差,为了恢复以前良好的居住环境,人类开始思索,于是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因此,它是人类在不断的进步发展中,结合与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另外,它反映的是一个社会的文明进步状态。

2.生态文明的核心

生态文明是在人类认识到自然环境对经济、社会以及人类本身具有不可磨灭的重大意义后提出的,它要遵循的核心就是尊重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共同协调发展,实现进步。

3.生态文明的发展模式

在目前全球生态严重恶化的大背景下,我国生态文明的主要发展模式是以提升生态文明、产业文明为发展方向,将生态文明发展放在战略首位,来提高文明产业化社会,走生态文明发展的国家发展道路。

三、县域经济的概念

1.县域经济的含义

县域经济主要是根据我国的具体实际情况,分出的以县级区域为地理中心的区域经济,它具有浓重的地域特色。

2.县域经济的特点

县域经济不仅仅是指农业经济或者县城经济,而是由各种经济成分和不同产业构成的相对独立的综合性区域经济。

四、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1.县域经济特色不突出,发展观念相对而言比较落后,导致市场竞争力不足

目前,我国很多县域经济没有突出的特色经济,只是一昧的追求经济发展,忽视了坏境的影响,甚至是通过破坏生态环境来获得短期内的经济增长。片面的追求GDP的增长,其结果就是经济效益在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中消失殆尽。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就要从源头抓起,转变思想观念,更新发展理念,树立起生态坏境和经济发展齐头并进的观点,

2.发展模式粗放,使生态经济发展缓慢

生态经济发展缓慢是众多区域经济发展中都存在的问题,生态经济属于新生经济,前期投入多,进展缓慢,而县域经济的发展,只重视经济发展的总量,往往忽略了经济发展的质量,造成了发展模式比较粗放,生态经济得不到足够的重视。这致使传统的产业占据县域经济的主要发展项目,传统的产业又会因设备落后、科技水平偏低等原因消耗更多的生态资源,给生态文明带来严重破坏的同时又阻碍了经济的发展,形成了恶性循环。要使两者形成良性的循环,应该要转变发展模式,放弃以往的粗放式,推进集约型现代经济模式,以促使生态经济发展。以产业更新、技术变革、科学技术为依托手段,逐步的把集约型现代经济模式引入正规,从而使生态经济得到更快更好的发展,逐渐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指标。

3.专业人才的缺失是县域经济发展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制约条件

我国众多县域的条件一般化,导致了各种工业产业在县域经济中横行霸道,而县域政府没有足够的认识到专业人才对县域经济发展的作用,自然就忽略了吸引、培养人才,只是单纯的依靠人力和物力资本,这不但不能提高经济的发展,还会因不当的排放不利于生态环境的排泄物,造成生态文明的破坏。有伟人曾说过:人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在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的条件下,要想经济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引进专业的精英人才,并为专业的人才提供有力可施、有才可用的环境氛围。只有这样精英人才才会通过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把经济环境和生态文明相结合,使其共同可持续发展。

4.管理体制和运营体制方面的不合理给县域经济的发展增加了禁锢

县域经济管理体制一般都是由县域政府制定并统一实施,其明显的特质是政策与发展水平不能与时俱进,往往制约了经济发展,有些企业为了提高经济效益,经常会忽视周遭生态环境的制约,以生态文明的破坏来实现经济效益的增长。面对这个问题,县域政府应该把握一个大的方针,即经济效益重要,生态文明同等重要,两者应共发展,同进步的方针,简政放权,使经济管理权利下移,松开体制与政策禁锢,才能使县域经济轻装上阵,加快发展。

五、结语

低碳生态文明建设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而生态文明和经济建设发展是相互依赖、共同发展的关系。经济建设给生态文明带来足够的经济基础,而生态文明又回报给经济建设更多的经济效益,两者同时发展,共同获利,这并不矛盾。在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中,县域经济的发展存在了不少问题,要想完美的解决这些问题,就要求县域经济的发展必须遵循自然规律,适应生态环境的需求,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念,使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共同进步,以期更好的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李旭霞.生态文明视角下县域经济发展路径的思考.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