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管理方案范文

时间:2024-01-30 17:47:2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环保管理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环保管理方案

篇1

创建各类重点污染源档案和各级污染源信息数据库,推进污染源信息共享机制的建立,掌握污染源的总体样本,为建立科学的环境统计制度、改革环境统计调查体系,根据普查结果,建立新的十二五”环境统计平台。提高全区各部门、各街办环境保护管理能力,健全环境统计、监测、监督和执法体系。通过普查工作的宣传与实施,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广泛参与污染源普查,提高全民环境保护意识。

二、普查时点、对象、范围和内容

(一)普查时点

普查时点:今年月日。

时期资料:今年。

(二)普查对象与范围

污染源普查对象为区行政区域内所有排放污染物的工业源和生活源。

1.工业源。

主要普查《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第二产业中除建筑业(含4个行业)外39个行业中的所有产业活动单位。工业源普查对象划分为重点污染源和一般污染源,分别进行详细调查和简要调查。

重点污染源范围是(1)有重金属、危险废物、放射性物质排放的所有产业活动单位;(2)11个重污染行业(纸制品业、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3)16个重点行业(饮料制造业、医药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水的生产和供应业、金属制品业、专用设备制造业、计算机及其它电子设备制造业)中规模以上企业。

一般污染源是指工业源中除重点污染源以外的工业企业。

2.生活源。

主要普查第三产业中有污染物排放的单位和城镇居民生活污染。

第三产业普查范围主要是具有一定规模的住宿业、餐饮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包括洗染、理发及美容保健、洗浴、摄影扩印、汽车与摩托车维修与保养业)、医院、具有独立燃烧设施的机关事业单位、机动车、民用核技术利用和大型电磁辐射设施使用单位。

我区居民生活污染普查以各街道办事处、区农村工作局和各总公司为单位进行生活能源消耗量和生活污水、生活垃圾排放量的调查。

(三)普查内容

1、工业源。

(1)企业的基本登记信息及其它相关情况,包括企业排污口情况、排水去向等。

(2)原材料消耗情况,包括水的使用和消耗量,能源(煤、油、电、气等)结构和消耗量,燃料含硫量,主要有毒有害原辅材料消耗量等。

(3)生产产品情况,包括该企业主要产品的种类、产量等。

(4)产生污染的设施情况,包括排放大气污染物的锅炉、窑炉等设施,产生废水、固体废物的设施,以及这些设施的种类、数量和规模。

(5)各类污染物产生、治理、排放、综合利用情况,各类污染治理设施建设、运行及投入情况等。

(6)污染物排放监测情况,包括监测点位、时间、频次,污染物种类和排放浓度、排放量等。

2、生活源。

(1)排污单位基本情况,包括第三产业单位注册的基本登记信息、能源消耗情况、各类污染物的产生、排放情况、污染治理情况等。

(2)医院基本情况,能源消耗、各类污染物的产生、排放、污染治理、医疗废物的处置等情况;医用辐射设备使用情况。

(3)配合市上完成以全市为单位的机动车排气污染情况,包括燃料油使用、在用车分年度和类别的使用情况等。

(4)城市生活能源结构及其消费量、污染物排放情况,生活供水量、排水量及污染物浓度等。

(四)普查污染物种类。

按照全面普查、突出重点的原则,本次污染源普查的污染物种类为对环境影响较大、对污染防治具有普遍意义的污染物。具体是:

1、废水。化学需氧量(cod)、氨氮、石油类、挥发酚、汞、镉、铅、砷、六价铬、氰化物;造纸、农副食品加工、食品制造、饮料制造业废水中增加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城镇污水处理厂增加总磷、总氮、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

2、废气。烟尘、工业粉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电解铝、水泥、陶瓷、磨砂玻璃行业废气中增加氟化物;机动车污染普查增加一氧化碳和碳氢化合物。

3、工业固体废物。包括危险废物(按照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分类调查)、冶炼废渣、粉煤灰、炉渣、煤矸石、尾矿、放射性废渣等类别。

4、脱硫设施产生的石膏、污水处理厂产生的污泥和危险废物焚烧的残渣。

5、伴生放射性矿物开发利用和民用核技术利用企业产生的放射性污染物,放射源。

三、普查技术路线和步骤

(一)普查技术路线。

按照现场监测与物料衡算及排污系数计算相结合,技术手段与统计手段相结合,国家和省、市指导,区政府组织调查和企业自报相结合的原则确定普查的技术路线。

1、对工业源中占全市污染物排放量65%的污染源、集中污染治理设施,同时采用现场监测和物料衡算与排污系数等方法,并按照规定程序核定污染源排放量。

对其他工业源,采用分类抽样监测的方式,核对物料衡算与排污系数测算的污染物排放量。对污染物排放量小、排放形式简单的,也可以用排污系数法直接计算排放量。

2、对生活源,第三产业中的调查单位采取面上对基本情况进行调查,结合分类抽样监测与排污系数测算的方法核定污染物排放量。

居民生活污染源调查根据统计人口、生活用水量、能源结构和消耗量,通过排污系数测算污染物的排放量。

(二)普查步骤

本次污染源普查分三个阶段进行。

1.准备阶段

(1)成立机构。

成立区污染源普查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以下简称“普查机构”),抽调专职人员从事污染源普查工作。

(2)落实经费。

区普查机构根据工作需要由区财政部门编制污染源普查经费预算,核定经费,按时拨付。

(3)普查指导员、普查员的聘用。

区普查机构从环境管理、科研、监察、监测等部门及行业、企业环保专干中抽调有一定业务能力、责任心强的人员任普查指导员,负责指导与审核普查员的工作;普查员可从街道办事处环保专干和大专院校在校学生以及具有一定学历的社会人员中选聘,经考核合格后聘用。根据我区实际,拟聘普查员150人,普查指导员15人;建立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信息网络和分片包干责任制;区普查机构于今年月日前完成普查指导员、普查员的聘用工作。

(4)培训及考察。

培训工作由区普查机构负责,普查工作人员都必须经过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5)污染源清查及普查前的准备工作。

区普查机构清查企业及其它污染源普查对象,月开展模拟普查试点;普查对象要整理原始纪录和台帐,核查主要生产设备的状态和生产能力等情况。区普查机构于今年月日前完成普查清查单位名录库(或名录册)的建立,同时报市级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6)宣传动员。

制定印发区《第一次污染源普查宣传方案》,开展宣传动员工作;建立定期简报制度,及时向普查领导小组和相关普查单位通报普查进展情况。宣传工作要贯彻普查工作的始终,包括全面普查和总结阶段。

2.全面普查阶段

(1)区普查机构于年月日前,完成普查前期所有准备工作。

(2)年月至月,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采取分组、分区域、分行业、分类型、分片区包干的方法,对排污企业和普查对象实施现场调查,月底完成入户调查。

(3)年月至月,区普查机构审核、填报普查表和进行数据录入,月底前区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将本辖区污染源普查数据,报市污染源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4)在普查实施全过程中,区普查机构将组织对普查分组质量进行检查、审核、监控和验收,对抽查不合格的地区要重新进行普查。

(5)年月底前,配合市普查领导小组完成对全区污染源普查数据的审核和汇总工作。

3.配合全市验收阶段

配合市污染源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接受国家审核验收。

4.总结阶段

建立全区污染源数据库,普查数据,开发利用普查成果,总结验收普查工作。

四、普查组织及实施

(一)基本原则。

全区统一领导,各部门分工协作,地方分级负责,各方共同参与。

(二)组织机构。

区第一次污染源普查领导小组(以下简称区普查领导小组)负责普查的组织和实施工作。区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环保分局,负责普查工作的业务指导和督促检查,主要职责是:

1.组织拟订全区污染源普查方案,报市政府普查领导小组审定后组织实施;

2.制订和组织实施全区污染源普查各阶段工作方案;

3.组织开展全区污染源普查工作的宣传报道和培训;

4.对全区污染源普查工作进行具体业务指导、督促检查和验收;

5.向市普查领导小组提交普查报告,根据市政府普查领导小组决定普查数据。

(三)部门分工。

普查工作在区普查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下,加强部门分工协作。环保分局牵头会同有关部门开展全区污染源普查工作,负责拟定全区污染源普查方案和不同阶段的工作方案,制订有关技术规范,组织普查工作试点和培训,负责污染源的监测,对普查数据进行汇总、分析和结果,组织普查工作的验收。领导小组其他成员单位参与编制和审议污染源普查方案及各阶段工作方案,并按照部门职责分工,负责指导和督促检查区污染源普查工作,推动本系统参与污染源普查工作。

环保分局负责工业源、机动车排气污染源、医院、具有独立燃烧设施的机关事业单位、民用核技术利用和辐射污染源,以及危险废物处置厂的普查;

区统计局负责审定污染源普查表,参与普查总体方案设计,协同环保分局做好数据统计和分析工作;

各街道办事处负责对辖区内生活源中的住宿业、餐饮业、居民服务和其它服务业及城市居民生活污染的普查;

(四)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的选聘。

选聘合格的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是搞好普查工作的基础,区污染源普查机构要认真、细致地做好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的选聘工作。

1.普查员的数量配备原则。

(1)每10个重点工业污染源至少配备2名普查员;

(2)每40个一般工业污染源或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至少配备2名普查员;

(3)每60个农业污染源至少配备2名普查员;

(4)每80个生活污染源至少配备2名普查员。

2.普查指导员的数量配备原则。

每10名普查员配备1名普查指导员

(五)污染源清查。

单位清查是污染源普查的一项基础性工作,确定普查总体样本数,确保普查对象不重不漏,保证普查顺利实施。

清查所需基础资料由区普查机构中相关成员单位(工商分局、区统计局、发改委、环保分局等)共同提供,同时电力部门、水利部门、税务部门等相关单位也要给与配合,以各地基本单位名录库为基础,经区普查办公室进行整理和核对,形成我区第一次污染源普查清查基础资料库(册)。

以清查基础资料库(册)为依据,按照地域原则进行清查登记,所有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个体经营户一律按经营所在地进行清查。参考工商企业名录、经济普查产业活动单位名录、中小企业名录、本地污染源监管记录等信息,按行政区域逐户发表清查。

(六)培训。

培训教员可从区污染源普查机构的业务骨干中选调。以教员面授为主,结合讨论、练习、测试等方式进行。培训中要着重对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进行调查技能的训练,以达到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普查员培训不得少于2天,普查指导员培训不得少于3天。力争做到所有普查工作人员都经过培训。

培训内容主要是:污染源普查方案的内容,普查范围和主要污染物,普查技术路线,普查方法,各类普查表格和指标的解释、填报方法,普查数据录入软件的使用,数据库的管理和普查工作中应注意的问题等。

(七)质量保证

区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制定专门的普查数据质量控制文件,确定普查工作评价的标准,指导全区普查质量控制工作。

按照全市的统一规定,建立全区污染源普查数据质量控制责任制,设立专门的质量控制岗位,并对污染源普查实施中的每个环节实行质量控制和检查验收。

制定污染源普查各项技术规定,吸收相关行业或领域的专家参加,对污染源普查方案和重要技术规定进行评审和论证,确保污染源普查各项技术方案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区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统一组织污染源普查数据的质量核查工作,在各主要环节,按一定比例抽样,抽查结果作为评估全区污染源普查数据质量的依据。数据质量达不到规定要求的,必须重新调查。

(八)宣传动员。

区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要按照《通知》要求,深入开展污染源普查的宣传工作,为污染源普查顺利实施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要根据普查不同阶段宣传的重点,加强领导,明确责任,精心策划,落实经费,采取生动活泼的形式,确保宣传效果。要突出主流新闻媒体的作用,组织开展一些有影响力的宣传活动,把宣传动员工作贯彻污染源普查工作的始终。

广泛动员和组织社会各界力量积极参与并认真做好污染源普查工作。重点调查产业活动单位应当设立污染源普查机构,负责本产业活动单位污染源普查表的填报工作。其他各类法人单位应当指定相关人员负责本单位污染源普查表的填报。各有关单位应当积极推荐符合条件的人员担任普查员。

五、普查经费

普查所需经费由市、区财政共同负担。区政府将污染源普查所需经费列入相应年度的财政预算,按时拨付,确保到位。普查经费,用于本级普查方案制订,组织动员、培训,入户调查与现场监测,设备购置,数据录入、校核、加工、检查验收、总结、表彰等。

篇2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规范危险废物环境管理、保障环境安全为出发点,以实施各项危险废物环境管理制度为抓手,通过加大执法监管力度,从产生、收集、贮存、转移、处置和利用等各个环节实行全过程管理,督促产生企业加快危险废物的综合利用和无害化处置力度,处置利用企业严格依法经营,坚决杜绝危险废物排放行为,实现全区危险废物产生、处置和利用企业的规范化管理,为改善环境质量、保障环境安全做出贡献。

二、实施范围

全区所有产生危险废物的企业单位,从事危险废物经营活动的企业单位。

三、方法步骤

(一)准备阶段(年3月)

根据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试点工作经验,制定在全区推行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工作实施方案。

(二)部署阶段(年4月上旬)

召开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工作会议,在全区范围内进行动员和部署,明确实施目的、内容和要求。

(三)组织实施阶段(年4月中旬至9月)

1.启动(年4月中旬至4月底)

区环境监察大队根据各自职责,以年度申报登记数据和日常监管情况为依据,摸清现状底数,制定实施方案,明确方法步骤,进行广泛宣传发动。危险废物产生企业危险废物管理情况统计表(见附件)及实施方案应于年4月30日前报市局。

2.整治(年5月至6月)

在全区范围内对所有危险废物产生企业和从事危险废物经营活动企业开展危险废物环境管理专项整治,对照需要规范的内容,督促企业制定上报整治计划,并跟踪督促落实。

3.查处(年7月至8月)

区环境监察支队根据各自职责,对违法情节严重的单位或拒不整改的单位,依照有关法律法规严厉查处,以查处促整改,促提高。

4.自查(年9月)

区环境监察支队对所管辖的企业规范化管理情况进行自查,写出自查总结并报市局,同时按照一企一档要求,建立健全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档案。

(四)市级验收阶段(年10月)

由市环保局组成检查验收组,采取查看档案、现场抽查等形式,进行检查验收。经检查不到位的,限期完善。

(五)省级验收阶段(年11月)

在市级检查验收的基础上,形成全市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工作自查报告,报请省环保厅进行验收。

(六)总结表彰阶段(年12月)

根据省、市检查验收情况,对全区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工作进行总结,并对该项工作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通报表彰。

四、需要规范的内容

(一)如实申报危险废物产生情况,认真落实危险废物信息季报制度。

(二)制定年度危险废物管理计划,并报当地和上一级环保部门备案。管理计划应当包括贮存、利用、处置措施,危险废物环境污染防治责任制度、管理办法以及按月(季、年)转移(频次)计划。管理计划内容有重大改变的,应及时变更申报。

(三)建立危险废物产生台帐。要确定危险废物产生源,根据危险废物产生后不同的管理流程,在产生、贮存、利用、处置等环节建立有关危险废物的台账记录表(或称生产日志)或危险废物转移内部联单机制。

(四)建有符合相关标准的贮存设施和场所,产生的危险废物实行分类收集后置于贮存设施内,贮存时限不得超过一年,并设专人管理。

(五)绘制生产工艺流程图,标明危险废物产生环节、产生量及去向并在车间、贮存(库房)场所等显著位置张贴。危险废物环境污染防治责任制度以及管理规章制度在厂区显著位置张贴。

(六)产生的危险废物必须纳入集中、无害化处置,或者自行采取无害化处理处置措施。利用自有设施采取资源化利用措施的,要说明利用的技术、设备、产品以及利用过程中的污染防治情况;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处置利用的,必须严格执行危险废物转移计划报批和依法运行危险废物转移联单。

(七)盛装危险废物的容器和包装物以及产生、收集、贮存、运输、处置危险废物的场所,必须依法设置相应识别标志。

(八)建立和完善突发危险废物环境应急预案,并报当地和上一级环保部门备案。定期组织实施应对危险废物环境突发事件演练,提高应对危险废物环境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与处置能力,确保环境安全。绘制地形示意图,标明单位的地理位置和周边的道路以及危险废物贮存设施和场所的位置并在场区显著位置张贴。

(九)坚持职工培训制度。每年培训有关职工不少于二次,有培训教材(结合本单位实际自编),讲课有记录,并有影像资料,资料保留齐全。

(十)从事危险废物经营活动的企业单位还要按照《环境保护部年号公告》要求,认真执行危险废物经营情况记录及报告制度,每季度第一个月向市局污控处和区环保局报告上一季度经营情况。

五、保障措施

(一)提高思想认识。在危险废物产生、处置和利用企业开展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工作,是加强环境管理、保障环境安全的重要举措,是推动企业科学生产、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手段。必须切实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认真组织实施。

(二)明确责任分工。区局管理科负责组织开展全区危险废物产生、处置和利用企业规范化管理工作;区环保局管理科负责组织所管辖产生企业开展规范化管理工作;区环境监察大队负责组织危险废物处置利用企业和所管辖产生企业开展规范化管理工作,负责对区规范化管理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指导,并建立全市规范化管理工作档案。

(三)加强宣传教育。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工作涉及企业众多,政策和技术要求较高,在工作开展过程中要切实加强宣传教育,对危险废物的特性、危害,危险废物的环境管理要求、技术标准进行广泛宣传,教育引导企业自觉发挥责任主体意识,积极投入到规范化管理工作中来。

(四)严格执法监管。开展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工作必须与严格执法监管结合起来,对工作开展中发现的违法问题,应及时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改正,情节严重的要依法实施行政处罚,以严格执法监管推动规范化管理工作顺利开展。

(五)加强档案建设。为确保顺利通过市环保局及省环保厅验收,自此项工作开展之日起就要高度重视档案建设工作,工作中形成的各类文字、声像、图片等资料注重收集、整理、归类、保存。

六、工作依据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二)《医疗废物管理条例》;

(三)《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

(四)《国家危险废物名录》;

(五)《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办法》;

(六)《危险废物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七)《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

篇3

关键词: 矿山 矿山地质环境问题 地质灾害 治理 保护

Abstract: This paper briefly describes the blue background Formation mine mine geological environment,mining history and status, a detailed analysis of the mine geological environmental problems and hazards,and the corresponding protection measures of governance and governance programs and the importanceand urgency.

Key words: Mine, mine geological environment, geological disasters, management, protection.

1 兰家沟矿区概况

兰家沟矿区位于葫芦岛市区西北方向37 km,行政隶属于连山区钢屯镇。

矿区面积约13km2,属于松岭山脉的大虹螺山山系,所处地貌单元为低山丘陵区。矿区南北走向为一条沟谷,宽约200 m~500m,两侧为低山,形成两山夹一沟。沟谷及两侧的坡地多为耕地,山地多为林地。

矿区属温带季风性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9.98℃,年平均降水量637.6mm,无霜期145天~175天,最大冻土深度1.2m。

矿区属女儿河流域,女儿河是葫芦岛市第二大河流,全长98.61km。女儿河中游有一座大型水库―乌金塘水库,设计蓄水能力为31700万m3,曾是葫芦岛市重要的饮用水水源地。矿区位于女儿河上游偏下40km、乌金塘水库上游15km处,矿区内有一条季节性河流―甲河,全长13km,河流纵穿矿区后汇入女儿河。

矿区于1977年―1984年间进行勘探,共探明矿体206条,探明钼矿石量1.66亿吨,钼金属量21.68万吨,是一座大型的钼矿床。

矿区自1980年开始,主要由原杨家杖子矿务局和镇办企业开采,进入20世纪80年代末,由于受“肥水快流”思潮的影响、杨家杖子矿务局倒闭和国际钼产品价格上涨等因素的影响,先后出现了乱采滥挖、违法承包、非法转包、越界开采等混乱局面,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引发了诸多地质环境问题。

2004年年底,辽宁省、葫芦岛市、连山区集中力量实施了杨钢地区矿业综合整治工作,依法收回矿区内所有坑口,将原来的35家采矿企业整合为七个采矿子公司,生产经营统一由新组建的葫芦岛连山钼业公司以市场经济手段来运作管理。矿区整合后,采矿秩序恢复了正常,生态环境有所改善,但历史遗留下的诸多矿山地质环境问题仍很突出且亟待解决。

2 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及其危害分析

2.1 地面塌陷

兰家沟矿区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至今,地面塌陷不断,目前矿区范围内已有塌陷坑近20处,破坏土地面积约12hm2。塌陷坑规模大小不等,最大50×500m,深度15m。造成1人死亡,多处厂房、民房受损,不能使用或居住。

2.2 地裂缝

目前矿区内发育着7条较大的地裂缝,长130m至350m,裂缝宽度0.1m至1.2m,可视深度8m至20m,垂直位移0.7m至1.7m。其中两条地裂缝分别处于居民区内,造成20余户房屋裂缝,不能居住。

2.3 地面沉陷

自矿区采矿以来,先后发生四个区域地面沉陷, 沉陷区总面积约2.5km2,其中冒落带面积0.63 Km2。沉陷区严重地段,地表塌陷坑遍布,地形地貌景观、地表植被遭到严重破坏。其中有两个沉陷区位于居民区内,造成多数房屋裂缝,受灾户数450户,受灾人口1860余人。

2.4 崩塌

兰家沟村东侧发育着一处崩塌地质灾害点,崩塌体长约100m,宽约40m,垂直位移量0.1~0.9m。是由于岩体下大面积采空,岩石应力失去平衡而引起的。如果岩体继续沉陷有可能产崩塌,严重威胁其下面的居民和过往人畜。

2.5 滑塌

矿区范围内存有多处毛石堆,由采矿废石依沟谷或山坡自然堆放而成,坡度在45°左右,高度3~10米,在外力或雨水的作用下极易发生滑塌可能。

2.6 泥石流

泥石流隐患主要来自于矿区及周边的尾矿库,目前矿区及周边35km2范围内有大大小小尾矿库45座,其中三类库两座,四类库一座,其余均为五类库。这些尾矿库为矿区整合前的采矿企业或个体修建的,建库方式均为尾矿堆积法。多数尾矿库未按正规设计施工,坝体质量低下,溢洪设施不完善。2005年矿区整合后,除两座三类库允许继续使用外,其它尾矿库政府已下令禁止使用。由于缺乏日常的维护和管理,多数停止使用的尾矿库处于病险状态,一旦遇连续降雨,可能形成溃坝泥石流地质灾害,严重威胁下游的厂房、民宅和耕地。

2.7 地下水位下降

矿区经过近三十年的开采,大量的疏干排水已形成较大范围的疏干漏斗,地表水平均下降幅度达50米左右。致使十多个村庄井水干涸,上万群众吃水困难,同时对地表的植被也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2.8 矿井废弃地压占破坏土地

经2008年9月葫芦岛市国土资源局的调查,矿区内共有矿井224个。矿区整合后能利用的矿井58个,其余的166个矿井将废弃。废弃的矿井多数为斜井和少部分平硐。这些废弃矿井有的进行了简单的封闭,有的未封闭,废弃矿井旁遗留下的废石堆、办公用地、火药库等压占破坏土地面积约200公顷,生态环境破坏严重。

2.9 停用尾矿库压占破坏土地

目前矿区及周边约有43座尾矿库停止使用,压占土地面积约100 hm2。尾矿库是由尾矿砂堆砌而成,尾矿砂颗粒较细,有机质含量少,并含有不利于植物生长的重金属元素和选矿药剂,保水能力差。这些因素导致尾矿库的坝体和滩面寸草难生,白沙漫漫,尘土飞扬。

自2004年年底矿区开始停产整顿以来,由于无矿石可选,选矿企业便开始回选库中的尾矿砂,有的异地回选,有的就地回选,致使尾矿库的坝体和排洪设施遭到严重破坏,加剧了引发泥石流的可能性。

2.10 土地水体污染

土地污染的主要污染源为尾矿砂、矿山和选矿企业生产粉尘。目前矿区及周边35km2范围内,平均每0.78 km2就有1座尾矿库。多数尾矿库滩面已干涸,且未覆盖,在季节风的作用下,时常发生局部的“扬沙或尘暴”,造成周边土地污染和沙化。目前矿区及周边被污染的土地面积约30km2。致使土地利用功能下降,给农业和林业造成巨大损失。

水体污染的主要污染源为尾矿砂的无序排放,矿井水直接排放地表,毛石堆、矿石堆经雨水淋滤后造成的污染等。目前矿区及约30km2范围内的地表水严重污染已无法饮用。更为严重的是造成矿区下游乌金塘水库严重污染,致使葫芦岛市区居民生活用水紧张。

2.11 河道於塞

一些矿山沿甲河两侧进行采矿活动,井下产生的废石沿河两岸排放,致使河床变窄抬高,影响了河道行洪安全,威胁两岸的居民生命财产安全。

3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方案

3.1 地面沉陷、地面塌陷、地裂缝治理方案

地面塌陷、地面沉陷、地裂缝是相辅相成的,地面塌陷往往分布在地面沉陷区内,地裂缝分布在地面沉陷和地面塌陷的四周,可以考虑同时治理。对于人畜过往较频繁的塌陷坑和地裂缝应及时回填,并用安全网进行隔离,旁边立醒目标志,避免人畜靠近。其它地段的塌陷坑和地裂缝应先调查地下有无采矿活动,评价其稳定性,对达到稳沉状态的塌陷坑和地裂缝应进行回填,并进行植被。对未达到稳沉状态的塌陷坑应先进行圈围处理,控制人畜误入。

对于地面沉陷区,应首先调查沉陷区地下采矿情况,同时采取地面变形监测措施。若地下采矿活动对地表无影响或影响较小,地面基本达到稳定状态时,应遵照“宜耕则耕,宜林则林,宜草则草”的原则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恢复土地使用功能。若地表未达到稳定状态,不具备治理条件时,可暂时采取保护措施。

3.2 崩塌治理方案

对兰家沟村东侧崩塌隐患点应进行爆理,消除安全隐患。对爆破后形成的岩面可采用客土喷播技术进行绿化。

3.3 废弃尾矿库治理方案

废弃尾矿库的治理应区分已经回选的和未经回选的两种情况。

已经回选的尾矿库,对于危害较大的、治理难度大或后期维护费用较高的应将库中剩余的尾砂全部清走,恢复原地形地貌,彻底消除安全隐患,并恢复植被。对于危害较小的,将剩余的尾矿砂放回原尾矿库中,并进行整平或成台阶式,下游坝体依据各库的具体情况进行加固,建立新的排洪系统,并进行覆土植被。

未进行回选的尾矿库,应按照闭库要求进行闭库处理,并进行覆土植被,恢复生态。

3.4 矿井废弃地治理方案

矿井废弃地治理采取的措施主要有废弃矿井回填与封堵,对办公用地、毛石堆、运输道路压占破坏的土地进行综合治理。

废弃矿井回填与封堵,斜井应采取直接回填毛石法,斜井筒应尽大地回填毛石,为了避免井口塌陷和充填的毛石塌落,距井口原岩处向下灌注2.0m厚水泥砂浆,砂浆面距地表段回填耕土。平硐可以采用回填毛石法,也可以采用崩落法,即距离井口约15m~40m区段,在顶板和边帮打眼,然后进行爆破,炮眼的深度应根据巷道的规格和岩石的松散系数进行计算,以能充满巷道和爆破产生的空间为准。距井口向内15m区段回填毛石,井口处用混凝土封堵,混凝土厚1.0m。

废弃地综合治理,首先拆除废弃建筑物,建筑垃圾或就地处理或异地掩埋。对回填矿井后剩余的毛石,采取削坡、整平、砌筑挡碴墙、覆土绿化等技术措施进行治理。对于办公用地、运输道路可采取乔―灌―草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绿化。

矿井废弃地的治理应统筹兼顾、尽量连片治理。

3.5 河道治理方案

河道治理主要针对甲河上游进行治理(下游已经治理),治理长度3220m。

拆除河床内及两岸的废弃建筑,清除毛石及生活垃圾,使河床宽度和深度达到泄洪要求,两岸修筑浆砌石或石笼防洪堤坝。河床地面沉陷地段应作钢筋混凝土防渗层,控制地表水下渗。

4 矿山地质环境预防保护措施

4.1 规范采矿活动

各采矿子公司在钼业公司的统一调度下应严格按照《开发利用方案》科学合理地制定开采计划与采矿方案,规范采矿活动,控制矿山地质灾害和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发展。

4.2 地裂缝、地面塌陷防治措施

地裂缝、地面塌陷地质灾害主要由地下采区引起的。建议矿山全面查清地下采空区的位置、规模、形态、稳定状态,查清现有坑道的围岩稳定状态。对危重采空区,应进行回填,控制采空区塌陷;改进采矿方法,抛弃重炮速采,合理回采矿柱、矿壁;禁止地表下100m深度内的复采和残采活动,并对废弃的坑道进行回填封闭。

4.3 含水层破坏防治措施

该矿区的赋矿围岩为细粒花岗岩,细粒花岗岩致密、坚硬,抗风化,裂隙不发育、不含水。矿区地下水类型主要为松散岩类孔隙水和基岩裂隙水,矿坑充水的主要因素为大气降水通过岩石的节理裂隙向下渗透。所以在采矿过程中,对出水量较大的松散岩和基岩裂隙可采用防渗帷幕、防渗墙等工程措施,堵截含水层地下水的溢出,尽量减少疏干排水量。

4.4 土地资源破坏预防措施

建议矿山在生产过程中尽量利用原有的坑口和工业场地,避免压占破坏新的土地;不准随意砍伐、破坏矿区内和周边的树木和植被。严格按照《水土保持方案》进行水土保持工作,按照《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方案》进行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实现建设“绿色矿山”的目标。

4.5 水体污染预防措施

及早对矿区及周边采矿废弃地、废弃尾矿库、河道的治理,消除污染源。

生产矿山井下排出的水尽量回收利用或修筑废水处理池,经处理后再排放地表。

5 建议

5.1 兰家沟矿区已经纳入《全国矿产资源规划(2008~2015)》、《全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规划(2009~2015)》矿山地质环境重点治理区范围,应及早立项申请国家专项治理资金,使矿山地质环境及早得到治理改善。

5.2 兰家沟矿区历史遗留的问题较复杂,应在市、区政府的领导下,建立专门机构,协调组织该项工作。

5.3 兰家沟矿区矿山地质环境问题较多,可根据轻重缓急分期治理。

参考文献:

1 辽宁省国土资源厅编. 土地复垦汇编

2 连山区人民政府. 葫芦岛市兰家沟矿区地质环境综合治理规划

3 葫芦岛国际工程咨询中心. 连山区钢屯地区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篇4

省人大农业和资源环境保护委员会收到省人民政府提请省人大常委会审议的《浙江省森林消防条例(草案)》后,于5月8日召开全体会议,对条例草案进行了审议。此前,我们就森林消防管理问题,由常委会领导带队赴吉林、辽宁、江西、福建进行学习考察,4月中旬组织力量赴杭州、宁波、温州、湖州、绍兴、衢州、丽水七市及部分县(区、市)征求意见,4月下旬又在杭征求了省级有关部门的意见。现将调研情况和审议意见报告如下:

森林火灾是一种突发性强、破坏力大、处置救助较为困难的自然灾害,是目前世界上破坏森林资源安全、威胁人类生存环境最为严重的灾害之一。近年来,我省森林火灾居高不下,呈上升趋势,给森林资源、生态环境和人民生命财产都造成了极大的危害。1989年10月省人民政府颁布实施的《浙江省森林防火实施办法》,虽对预防和扑救森林火灾起了积极作用,但随着形势的发展,有的条款已不相适应。为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更加有效地防控森林火灾,制定《浙江省森林消防条例》很有必要。

农业和资源环境保护委员会认为,省政府提请审议的条例草案,总结了近年来我省森林消防工作一些好的做法,借鉴了外省森林消防立法一些成功经验,内容基本符合上位法的规定和我省的实际情况,建议提请本次省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同时,对条例草案提出以下修改意见。

一、关于森林消防责任问题

认真落实森林消防责任是搞好森林消防工作的关键。调研中,各地反映,森林消防工作属于抢险救灾性质,直接关系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是一项涉及面广但又很重要的社会性工作。条例草案中对森林消防责任虽已作了规定,但在各级人民政府、森林消防指挥部、森林消防主管部门和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四者所承担的职能和职责上,还存在着职能重叠、交叉、责任主体不清等问题。建议条例草案进一步理顺以上四者关系,明确其职能和职责,以确保森林消防责任落实到位。

二、关于野外用火管理问题

加强野外用火管理是森林消防工作的重点,也是个难点。调研中,有的地方提出,野外用火事关群众的生产生活,一方面,随着林区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以及林业种植结构调整和林农耕作习惯的改变,生产性用火已由原来的集中用火转向分散用火,季节性用火转为常年性用火,堆烧用火转为随意点火;另一方面,春节、清明节、“五一”、“十一”等节假日期间,燃放鞭炮、祭祀活动、野炊烧烤等非生产性用火增多,给森林防火带来困难。条例草案中只对森林防火期及防火期内生产性用火作了规定,对防火期外及非生产性用火却没作具体规定。为了更好地分类施治,科学管理,建议条例草案在正确处理好全年森林防火和森林防火期关系的同时,对传统、零散、随意的非生产性用火也作相应明确的规定,以便规范非生产性用火行为。

三、关于森林消防队伍建设问题

森林消防队伍建设是搞好森林防火的组织保障。近年来,发生在我省重点部位、扑救比较困难、燃烧时间较长、过火面积较大的森林火灾,90%以上是由专业(半专业)森林消防队伍扑灭的。但由于目前我省农村专业扑火力量不足,加上缺少必要的培训和演练,难以应对突发的森林火灾。处置森林火灾具有高度危险性和时效性,专业扑救显得格外重要。条例草案第十一条已对森林消防队的建立作了规定。为确保这支队伍建设落到实处,建议条例草案明确由省人民政府制定森林消防队伍建设与管理办法。

四、关于首席消防员制度问题

建立首席消防员制度是减少火灾损失和防止人员伤亡的重要举措。调研中,不少地方提出,森林火灾扑救工作时效性和专业性强,危险性大,稍有不慎,将直接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而首席消防员一般熟悉本地区森林植被、地形地貌,精通森林防火业务并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指挥扑救火灾能力。尤其在各级党政领导负有主要责任而又不熟悉森林消防工作的情况下,当林区初现火情时,就如何加强扑救森林火灾的科学指导,听取首席消防员的意见,提高指挥的科学性,即快速出动、高效扑救、安全撤退,把森林火灾损失降到最低程度,就显得十分重要。为确保这项制度在我省有效实施,建议条例草案增加对重点林区建立首席消防员制度的有关规定。

五、关于森林消防设施建设问题

加强森林消防设施建设是搞好森林消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调研中,不少地方提出,森林消防工作是一项社会公益事业,需要各级政府投入和支持。而我省重点林区又都地处欠发达地区,由于地方财力有限,森林消防设施相对比较薄弱,无法满足当地森林消防的需要。条例草案中对此虽已作了规定,但对欠发达地区来说仍然比较困难。为确保欠发达地区森林消防设施建设到位,建议条例草案明确由省人民政府制定森林消防救助办法,以最大限度地满足欠发达地区森林消防的实际需要。

篇5

关键词:市政 环境 保护

我们在进入一个新工地前,针对工程施工期间面临的敏感环境问题、敏感点和产生的主要环境影响,要做出具体的环保工作安排,使施工期间的环保工作有序、有效地进行,减少施工过程对周围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

一、确立环境保护目标和指标

目标:在工程施工期间,对噪声、振动、废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进行全面控制,尽量减少这些污染排放所造成的影响。文明施工、保护文物。

指标:在工程施工期间,噪声、振动、废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的影响满足国家和有关地方法规的要求,保护城市生态。

二、主要环境污染及其特征

1、 噪声

施工噪声包括现场施工产生的噪声和车辆运输产生的噪声。 此外,一些施工作业如搬卸、安装、拆除等也产生噪声,夜间施工噪声扰民问题比较突出。

2、大气污染

堆放石灰或砂石料场、沥青或水泥混凝土料拌和厂会产生大量灰尘,建筑材料在运输过程中若防护不当也易产生灰尘或粉尘,挖土、拆除、装卸、运输、回填、夯实等施工过程和开挖面、露天堆场等区域会产生大量扬尘,扬尘在大风天气和旱季较为严重,是主要的大气污染。此外,各种施工机械、运输车辆和炉灶等燃具也排放废气。

3、 水污染

包括施工过程中的水污染,如冲洗建筑材料、清洗施工机械、施工油料和燃料存放不当、有害物质的不当处理等;还有生活用水造成的水污染。

4、固体废弃物

主要有工程弃碴、建筑废料和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

三、施工中环保管理措施

1、施工准备阶段

①建立环保监督机构。建设单位应主动与环保行政职能部门相配合,成立环境保护管理办公室,负责对施工单位施工阶段的环境保护措施及其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和监督,对于不利于环保的措施和操作程序提出意见,并监督进行整改。

②进行施工期间的环保监测。施工期间,由环保行政职能部门对施工过程中的毁林占地、水土流失、噪音污染、大气污染、水质污染、景观破坏等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对于出现超标或不利于环保的严重行为及时通知施工单位整改,采取补救措施,严重者应追究法律责任。

③发挥监理工程师的监督作用。监理工程师在环保管理中的作用很重要,不仅要抓好合同、进度、质量和建设资金使用的管理,还要负责对施工单位的环保工作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工程设计中不利于环保的各种工程隐患;检查环保工程设计是否得以实施、质量是否达到要求;检查环保工程资金的使用是否落到实处;配合环保职能部门做好施工期间的环保检测和监督工作。此外,对于施工单位存在的造成环境严重破坏和污染的施工活动,监理工程师必须依据相关环保法规、政策规定加以严格控制,并责成施工单位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整改。

④明确施工范围内各施工阶段应遵循的环保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

⑤制订培训计划,建立培训、考核程序,定期对直接参与环境管理的人员进行环保专业知识培训,对各层次工作人员进行必要的环保知识培训,对关键岗位员工进行岗位操作规程、能力和环境知识的专门培训,新工人进场和人员转岗都要进行相关的环保培训和教育。

⑥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和分阶段《施工方案》时有相应的环境保护工作内容,主要包括:根据施工特点,围绕敏感点,制定的噪声、振动控制方案;制定预防扬尘和大气污染工作方案和工地排水和废水处理方案;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方案;保护城市绿化的具体工作内容;管线迁移和防护方案;施工范围内已有的列入保护范围的文物名称和具体的保护措施等。

2、 施工阶段

①指定专人负责施工现场和施工活动的环境保护工作,完成施工环保设计方案和环保工作方案中的各项工作。

②将环保工作和责任落实到岗位、落实到人,在日常施工中随时检查,出现问题及时纠正。

③根据不同的施工阶段及时调整环保工作内容,保证工作质量。

④每周对环保工作进行一次例行检查并记录检查结果,对存在问题予以纠正。

⑤指定专人负责应急计划的执行,每季度进行一次应急计划落实情况的检查工作,一旦发生事故或紧急状态时,要积极处理并及时通知业主。

⑥在事故或紧急状态发生后,组织有关人员及时对事故或紧急状态发生原因进行分析,编写事故或紧急状态分析报告,并根据分析报告制订减少和预防环境影响的措施,报送业主批准后组织实施。同时,根据事故或紧急状态发生后,内、外部条件的变化,对有关的应急计划进行评审、修订。

四、施工中环保工作措施

在工程施工中重大环境因素主要为:施工噪声、振动的环境影响,对城市生态的影响,施工产生的废水、扬尘和固定废弃物的环境影响。

1、噪声

①凡在居民区稠密的地方进行施工作业时,必须严格控制作业时间,建立施工不扰民措施,若遇到特殊情况需连续作业时,因按规定办理有关夜间施工许可证明。

②产生强噪声的成品、半产品加工和制作作业应放在工厂、车间完成,减少因施工现场加工制作产生的噪声。

③加强施工现场的管理,特别是杜绝人为敲打、叫喊等造成的噪声,最大限度地减少噪声扰民。

2、水污染

①凡需进行混凝土、砂浆等搅拌作业的现场,必须设置沉淀池。排放的废水排入沉淀池内经两次沉淀后,方可排入沟渠或污水排放管道,也可回收用于洒水降尘;未经处理的泥浆水,严禁直接排水河流和污水管道。

②施工现场临时食堂排放污水时,要设置简易有效的隔油池,产生的污水经下水管道排放要经过隔油池,平时加强管理、定期掏油,防止污染。

③施工现场要设置专用的油漆和油料库,油库地面和墙面要做好防渗漏的特殊处理,使用和保管要专人负责,防止油料的跑、冒、滴、漏而水体。

3、大气污染

①施工现场垃圾要及时清运,适量洒水,减少扬尘,严禁随意抛洒而造成扬尘。临时施工道路面层可采用礁渣、细石沥青或混凝土以减少道路扬尘,同时要随时修复因施工而损坏的路面,防止浮尘产生。

②在施工现场,水泥等粉细散装材料,因尽量采取库内存放,如露天存放应严密遮盖,卸运时需采取措施以减少扬尘;现场搅拌设备,必须设封闭式围挡及安装喷雾除尘装置。

③运输车辆不得超量运载,运输工程土方、建筑渣土或其他散装材料不得超过车斗上沿,运输车辆驶出施工现场前应将车斗和车轮冲洗干净,防止带泥土的运输车辆驶出现场并遗撒渣土在路途中。

④施工现场要制定洒水降尘制度,配备洒水设备,设专人负责现场洒水降尘和及时清理浮土。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恶臭防治;清洁大修;吹扫废气

中图分类号:X5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3)26-0074-02

1 概述

随着天津石化炼油部(以下简称炼油部)加工原油硫含量的逐渐增加,装置区各种储罐和尾气中的硫化物、油气等恶臭组分浓度越来越高,装置吹扫、装置大检修期间恶臭气体排放等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日渐突出,对环保工作带来很大的压力。现有的环保治理装置和设施已经不能完全满足企业环境保护的要求,恶臭污染治理刻不容缓。

近几年来炼油部将恶臭污染防治工作作为环保工作的重点,不断增加投入、加强管理,增上了一系列除臭设施。大项目建成投产以后,炼油部从低硫原油改为炼制高硫原油,原料油中硫含量高达2.892%,使原油储运和炼制过程中所产生的污染物更加复杂,对生产及环保处理设施造成很大压力,恶臭污染的影响也越来越严重。2012年装置停工大检修是炼油部大项目运行后的第一个检修年,由于加工原油硫含量的增加以及炼制规模的扩大,在装置停开工状态下,易造成恶臭污染等环境影响。2008年大修停工吹扫过程中,炼油部就曾因采取措施不当造成厂区周边产生恶臭污染问题。集团公司内部装置停工吹扫恶臭污染事件也时有发生,因此制定停开工污染防治措施,下大力气治理检修恶臭,保证吹扫废气无异味,实现清洁大修是环保工作的重心,也是企业的责任。

2 防治措施

2.1 加强全厂范围内清洁生产的宣传

在全厂范围内宣传清洁生产,宣传恶臭防治知识,加强全体员工的环保及清洁生产意识。

2.1.1 制定大修环保管理网络图,将责任落实到各部门、车间,通过经理办公会、HSE例会、部室会、生产调度会、大修协调会通报解决恶臭防治问题。

2.1.2 通过编发的《安全环保简报》、《HSE简报》普及恶臭防治信息及环保知识,宣传环保方面好的做法,加强全员学习。

2.1.3 在大修前期制定装置密闭吹扫措施,挑选出做得较好的装置进行桌面演练,得到认可后做成课件以班组小课堂的形式在全厂推广。

2.2 制定大修期间环保管理制度及方案

2.2.1 提前制定《炼油部2012年装置停开工检修环保管理方案》,包括废水、废气、固废的处理原则、排放标准及处理措施,为清洁大修奠定基础。

2.2.2 制定大修排污期间监测计划并绘制装置大修排污流程图,逐个装置进行对接,确保大修排污心中有数。

2.2.3 制定《大修停工管理流程》,对装置大修所产生的“三废”落实专人专管,对废水、废气、固废每天跟踪统计、监测、现场监督,防止发生污染事件。

2.2.4 要求各装置在开停工方案中加入环保专篇,安全环保部将具体要求以模板形式下发,并审核环保专篇的时效性和针对性,确保能够指导装置大修期间的环保

工作。

2.3 做好大修环保技术措施准备工作,避免恶臭污染

2.3.1 制定密闭吹扫措施。2012年炼油部大修停工吹扫设备616台(套),通过排查,大部分设备可以利用现有流程能够实现密闭吹扫,吹扫蒸汽通过水冷或空冷器冷却,排入火炬系统,不会产生恶臭污染。还有154台(套)需要增设临时管线实现密闭吹扫,引入火炬系统。炼油部对此进行了立项,共涉及8套装置,投资411.5万元,这些项目在大修前完成,为密闭吹扫创造条件。

2.3.2 制定清洗除臭措施。对于高含硫介质的塔器实施清洗除臭措施,统计需要清洗除臭的设备152台(套)。检修前组织各清洗除臭厂家与车间进行对接,制订除臭方案并由相关部门以《设备钝化、除臭清洗排放验收表》的形式确定会签,在大修期间进行监测,并逐点检查验收,确保除臭效果。

2.3.3 完善恶臭治理系统。为了防止停工退油吹扫过程中产生恶臭污染,对恶臭治理系统进行完善。

将未经治理的污油罐区601#和655#罐顶释放气联通后引入已有的污油罐区恶臭处理装置;在天立罐区污油吹扫罐(425#和427#罐)新增了一套碱洗脱硫工艺恶臭治理装置,接收老区停工扫线废气;将罐区退油线扫线气分区域引到天立罐区和污油罐区恶臭治理设施,对退油扫线恶臭气体进行治理。

以上项目在装置停工前全部完工,在装置停工吹扫期间接收新、老区各装置吹扫废气,确保了装置在停工过程中的扫线废气得到治理。

2.4 做好大修开工阶段环保工作,为装置开工护航

2.4.1 在各装置开工阶段,炼油部认真落实开工方案中的环保措施,确保环保装置(设施)提前投运。炼油部3套污水汽提装置早于其他装置提前具备接纳上游含硫污水的条件,确保了开工生产期间含硫污水的密闭处理。炼油部提前投用现有恶臭治理装置,包括油品车间南罐区、污油罐区以及1#、2#污水汽提装置配套恶臭治理设施,保证装置配套恶臭治理废气的合格排放。

2.4.2 炼油部在开工前组织对含油污水管线(井)进行了疏通和清理,保证正常生产期间含油污水管路的畅通。另外组织对假定净水边沟进行了清理,对清污分流阀进行了检查,保证装置现场的清污分流。

2.4.3 严格现场环保检查,以各车间自查及安全环保部每日抽查的形式,落实开工生产阶段的各项环保措施,强化各级员工开工生产期间的环保意识,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执行。并每日将环保抽查情况进行曝光,督促相关单位落实整改,保证装置开工运行阶段的环保工作。

3 治理成效

3.1 促进清洁生产工作上水平

炼油部在大修期间通过制定管理制度以及增上的一系列环保技术措施,提升了炼油部清洁生产工作水平。在大修期间炼油部实现了密闭吹扫、废气无异味排放、废水达标排放、固废100%处置的目标。炼油部以此为契机,推动新一轮清洁生产审核工作的开展。

3.2 实现了清洁大修的目的,提高了职工的环保意识

炼油部在大修期间增上了密闭吹扫措施,天立罐区恶臭除臭设施以及污油罐区扫线系统完善等项目,实施效果显著,本次大修较之以往没有产生恶臭影响,在职工中产生了较好的反响。通过宣传培训、检查考核等手段,增强了全体职工的环保意识,自觉杜绝现场跑、冒、滴、漏现象,避免了恶臭污染事件的发生。广大职工精心操作的积极性明显提高,有效提升了全员对环保工作的重视程度。

3.3 为下一次清洁检修奠定了基础

篇7

1.减少工程设计的变更次数

减少变更的主要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针对工程设计的实际进度及时进行环境影响评价,随时做好更新。相当一部分公路工程在对环境影响进行评价的时候,实际的工程已经进展到了对设计进行审查的阶段,也就是说,公路工程的设计工作已经完成了一大部分。如果这时候在对设计进行变更,就会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而且有可能耽误整体的进度。所以,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编制单位应改变传统的工作模式,针对工程设计的实际进行及时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发现问题及时改正和更新,这样后期的变更就会比较少。更具工程设计的进度,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进行不断更新,使环境影响评价不仅可以对工程是设计进行有效的指导,而且让工程设计在设计的过程中就能体现醋环保。但是,环境影响评价要注意尽量对重要的环境敏感目标尽量减少变更,对于穿越城市规划区、自然保护区等比较重要、特殊的区域,在一定要准备比选方案,并进行同等深度的评价,防止后期出现不必要的变更。二是加大工程设计在某方面内容上的设计深度。由于编制设计与编制工可的单位有时会不一致,所以造成后期设计与前期选线阶段的环保理念衔接不紧密。工程是设计中要求的需要加强设计内容与深度的与环境工程密切相关的工程方面往往与环境影响评价阶段的要求严重不一致,这就要求相关人员进行协调和沟通,使经费得到相应的保证,也可以使某些工程设计的在工可阶段完成,如对环境敏感目标路段方案的设计进一步加强涉及,并选取多个方案进行必选和论证。三是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中要明确规定工程无法确定因素。对工程设计有实际指导意义的要求和具体原则是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比较侧重的内容,这样在进行实际的工程设计时就能够较好地满足环保的要求,对设计进行合理的优化,使工程变更加有利于环保,或者向更加有利于环保的方面逐步改变。因此,对于工程还无法确定因素,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中要明确提出原则性要求,使工程设计按照原则性要求进行设计,这样也可以减少后期的变更。

2.对工程方案变化带来的环境影响进行日常管理

环境影响评价审批后,还应出台控制引起环境影响的工程变更的措施或相应政策。在施工开始前,应加强对环境监理计划的有效监督和管理,同时严格审查环境影响评价方面的内容。需要注意的是,可以从多个阶段实施环境影响评价的行政许可手续。如传统的环境影响评价审查模式一般就有一次审批,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和不科学性,现在可以改成一次审批加上一次审查。一次审批主要是体现在工可阶段对环境影响评价的文件审批,一次审查,主要指在工可阶段对路线方案进行严格和重点审查,对项目设计提出具体的环保管理要求和目标,对该阶段工程项目的不确定因素或内容进行弱化审查,而对环保管理要求和禁设区则要重点提出,对重要敏感区,如自然保护区、饮用水保护区等要进行详细的评价和分析,使其的重要性更加突出。另外,在项目开工前,要积极审查《项目环境监理实施方案》,将来对项目环保进行验收时,可以将此作为重要的依据。在审查完环境影响评价后,工程将要开开始之前,交通行业主管部分还要审查施工图设计、初步设计和招投标文件,在审查的过程中,地方环境保护行政部门要尽量参与其中,监督和督促建设单位在各阶段的设计文件中加入具体的环保要求,这样,即使设计阶段工程方案发生了变更或变化,其对环境产生的影响或破坏也会得打有效的减缓。在设计阶段,如果必须作出变更,相关人员也要将这些变更分为轻微变更、一般变更、较大变更和重大变更等不同级别,同时还应将这些变更分为不同的内容,从而进行有效的管理。实行环境影响评价单位责任制,并将其作为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这样,即使敏感目标有变动,在验收的时候也可以对其进行详细的分析,如果发现是环境影响评价单位由于工作失误造成对敏感点的漏失,就可以追究环境影响评价单位的责任。

二、结语

篇8

关键词:环保;责任;对策

中图分类号:C29 文献标识码:A

企业是造成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的主要源头。本文通过分析企业环保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加强和改进环保的建议。

一、企业环保问题分析

1.企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依存关系

1.1企业发展影响环境

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在带给我们富裕、丰富多彩的生活的同时,也造成了大量资源的浪费和严重的环境问题。同时,企业是经济发展的主体,作为一个盈利组织,其本质是追求利润、谋求发展,目的就是增加产量、降低成本、追求利润最大化。企业的发展必定要向环境索取原料、燃料等各种资源,在产品生产的过程中,忽视对各个环节的污染控制,或者企业自身的工艺设备落后,污染严重,向环境排放废水、废气,带来噪声等污染,甚至造成污染事故。企业增长方式和环保管理水平低下是造成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生态破坏的主要原因。然而要解决这些环境问题,企业就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进行技术改造、产业升级或污染治理,这与他们追求利润最大化形成矛盾,所以企业想尽办法逃避环境问题,从而获得更大经济利益,结果导致经济发展与环境问题更加突出。

1.2环境制约企业的发展

环境破坏的同时制约着经济的发展,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环境保护的意识逐渐加强。现在的消费者更加重视企业的环保水平,那些采用绿色原材料、生产过程更加环保的企业更受消费者的青睐,从而增加企业的收入。健康的环境也是企业健康发展的前提,无论是资源密集型企业还是劳动力密集型企业亦或是知识密集型企业,都离不开一个健康的环境。自然资源对资源密集型企业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自然资源作为企业的原材料,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失去了这宝贵的资源,企业将寸步难行。

国家在2011年制订了《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对污染控制提出了更高的目标,在国家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淘汰落后工艺和产能的背景下,企业面对的环境保护压力更大,环保工作不到位,将会受到更严的限制甚至被淘汰。

2企业环保存在的问题

(一)环保理念尚未深入人心

环保问题归根结底是理念问题。当前,环境形势依然严峻,任务重、压力大、难题多,在企业当中,环保理念不强和环保制度不落实以及环保知识的普及缺乏,影响员工环保意识的提高。人们对环保的忧患、责任及参与意识不强,特别是在付诸行动上还有差距,许多人对如何做好环保工作和参与环保工作并不清楚。

(二)清洁化生产管理仍然粗放

企业重生产、轻环保的现象比较普遍,有些企业在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等方面,存在管理不精细、控制不严格、排放不达标等问题,更达不到清洁生产的基本要求,特别是一些突发性环保事故,对环境影响较大,与可持续发展总体要求相差甚远。

(三)环境保护管理上存在不足

企业的环境保护管理面广,涉及内部多部门,虽有分工和协调,但遇到问题,往往是环保部门独自处理,其他部门主责发挥不够,行不成合力。面对“末端治理”的生产工艺,环保管理难度大,仅靠企业内部环保部门的管理难有根本性改变。

大多数企业制定了环保制度,但不落实或执行难,其主要原因环保管理成本会或多或少的增加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对于经济效益好的企业可以承受,反之,经济效益不好或亏损的企业,则环保管理处于表面应付的状况甚至处于无管理状态。

凡有污染物排放的企业,其自身污染治理所需投入的资金有限或不足,国家在支持企业污染治理的资金存在不足,要让企业自筹资金进行污染治理,主动性不高或力不从心。

(四)企业经济转型能力较弱

我国许多从事生产经营的企业尚没有长远发展战略,缺乏适应市场竞争的经营管理理念和科学有效的控制体制,企业规模与结构不尽合理,人员素质较低,产品技术含量低,工艺设备落后,规模偏小,标准化程度低,不能适应国家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要求,也不能很好地满足环保日益严格的规范要求。

二、加强企业环保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环保已成为影响人民生活幸福感的重要因素

环境问题与每个人息息相关,已成为重大民生问题。据统计,2000年以来,全国环境投诉和上访每年分别以25%、35%的幅度递增,成为社会投诉热点之一。2002年-2010年,全国“12369”环保举报热线接到群众投诉387万件。在一些地方,环境问题已经严重破坏、威胁生态环境和群众健康。

(二)国家把环境保护摆在更加重要的战略地位

进入“十二五”,国家提出紧紧围绕科学发展的主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线、提高生态文明的水平等新要求,积极探索代价小、效益好、排放低、可持续的环保新道路,以解决影响科学发展和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统筹排污总量削减、环境质量改善、环境风险防范和城乡均衡发展关系,优化经济发展和保障改善民生。国务院出台《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十二五”各地区节能目标、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控制计划等一系列重要文件,从节能减排的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强化节能减排目标责任、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

三、提升企业环保管理水平的对策

(一)切实增强环保责任意识和法制意识

企业是落实环保责任的主体,深刻领会和执行国家环保政策,结合企业特点及生产工艺,持续开展有成效的环保法律法规教育,增强全员环保责任意识和法制意识,把清洁生产、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排污违法的理念融入企业活动的各个方面,才能更好地转变生产方式,实现企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加强环保管理,从严把控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依靠健全的制度规范作业行为,通过规范的作业行为控制污染物的产生。要牢固树立“清洁优美、持续发展”的理念,以经营可持续、社会责任可持续、环境可持续为总体目标,坚持“宁可让生产停工,也要保证环保达标”的思路,增强全员节能减排和保护环境的意识,将环保责任内化于心、固化于制、外化于行。

(二)不断完善环保管理机制

企业环保管理必须遵守国家环保法律法规的要求,履行企业主体责任,结合企业的实际,不断的完善企业内部的环保管理机制,从清洁生产、综合利用入手,从严控制或消除生产过程中各环节所产生的的污染物,以对企业负责、对社会负责的责任心,认真做好环保管理工作,促进企业环保工作取得长足进步。

1、要调整优化结构,加强源头预防

源头控制和预防是搞好环保工作的前提。要根据原材料、生产工艺、设备运行、能耗、综合利用、经济技术指标、国家产业政策调整等方面的情况,适时开展环保达标评估,有针对性地优化生产结构,合理利用资源,发展优势产业,收缩或退出高污染、高耗能产业。

对产业升级、技术改造的建项目,要充分做好前期市场调研、技术论证、环境影响评价,加大清洁原料应用力度,采用无污染或低污染的清洁生产工艺和可靠的环保设施,提高环保本质水平。严格执行项目建设环保“三同时”要求,对新项目实施全过程的环保管理。

2、要落实环保管理责任,加强过程控制

过程控制是强化环保管理的关键。要强化环保责任,加强设备运行、维护和生产操作管理,严格执行工艺规程、技术规程、操作规程,确保生产和环保设备、设施稳定长周期运行,减少或避免生产波动导致的异常排放。要全面落实环保达标责任,加强精细化管理,抓好环保瓶颈攻关,加大节能增效和污染减排考核,杜绝“跑冒滴漏”,降低能耗物耗。要建立环保应急管理体系,逐级落实防范和应对环境风险的责任,加强日常应急演练,合理储备应急物资,提高异常情况下环保应急保障能力。

3、要保证资金投入,加强末端治理

末端治理是实现环保达标的保证。要抓住环保达标排放、废物总量控制的关键环节和薄弱环节,保证环保资金投入,推进环保科研开发,加大环保专项攻关。要完善环保设施,推进资源梯级利用,实施污水深度处理,加强废气排放治理,合法处置固体废弃物,减少排放总量,确保排放达标。要加强污染检测和监控,提高信息化水平,构建预警机制,及时削减风险,杜绝环保事故。

(三)要着眼长远,统筹规划,努力建设环境友好型企业

环保已成为产业升级、经济结构转型的重中之重。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加强环保管理,要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立足现状、着眼长远,突出抓好企业环保顶层设计。

1、要制定清洁生产规划

清洁生产的目标是节能、降耗、减少生产过程污染物的产生与排放量,从生产工艺上强化管理,最大限度的提高资源利用率。企业要认真贯彻国家清洁生产的标准,对照清洁生产的规范,分析生产工艺上存在的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在谋划企业发展规划和制定企业年度生产经营计划时,应将实施清洁生产的措施列入计划,落实资金,明确责任人和完成时限。实现清洁生产正常化。

2、在有条件的企业,积极推行ISO14000标准,提高企业环保管理水平

ISO14000标准是企业建立环境管理体系和通过审查认证的准则,在国际上具有很高的权威性。该标准从原材料、生产工艺、节能减污、综合利用、新产品开发等多方面实行全方位的管理,使企业经营发展处于较高的水平。有条件的企业依照ISO140000标准,建立环境管理体系,从长远上、根本上推动企业更高层次的持续发展。

3、要主动履行企业社会责任

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要把落实环保责任同加强员工思想道德建设相结合,教育全员自觉参与环保,自觉履行社会责任。要敢于接受社会民众对企业环保的监督,努力建设“以人为本、服务社会、科学发展、环境友好”的企业。

结语:

“谁污染谁治理”是环境保护的一条重要原则。要真正落实环保工作职责,把环境保护工作作为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纳入到日常生产管理中,对企业现有的可能造成环境污染和其它公害的污染源和污染物都必须提出治理规划,通过建设项目技术升级和技术改造有计划,有步骤地加以实施。

参考文献:

\[1\]张根文.我国环保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25).

\[2\]2010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2010.

篇9

1.1强化环保水保后续设计工作

在环境影响报告书和总体设计报告的基础上,建管局委托设计单位开展了各种后续设计并陆续组织实施。设计单位先后编制完成了《龙开口水电站生活垃圾处理方案设计报告》、《龙开口水电站鱼类增殖站设计报告》、《龙开口水电站环境友好工程实施方案》、《龙开口水电站燕子崖砂石加工废水处理系统改造方案设计报告》、《龙开口水电站进场公路绿化工程设计报告》、《龙开口水电站鱼类增殖站展厅设计方案》、《龙开口水电工程枢纽区景观提升方案设计》、《龙开口水电站永久放流码头设计方案》等一系列后续设计方案和报告。后续设计对环保水保报告书要求进行了细化,同时又促进了各项环保水保措施的落实。

1.2重视环保宣传教育工作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龙开口建管局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工作,在鱼类增殖站设置了水生生态保护科普教育基地,采取张贴宣传画、组织讨论、各单位交叉检查等多种形式开展环境保护宣传活动,做到集中培训和现场操作相结合,普及培训和专题培训相结合,以此来提高全员的环境保护意识。建管局牵头定期组织施工区管理人员学习环保知识:每月强制性地要求各单位按所报计划在龙开口培训教育中心开展自身的培训教育工作;不定期组织各单位交流自己的经验做法,共同学习;邀请政府环保和水行政主管部门、科研设计单位来工地集中进行法律法规及有针对性的环保知识培训。

1.3严格督促环保设施运行

龙开口水电站十分重视已投运环保水保设施的运行管理,与运行单位签合同前即要求其制定运行管理制度,明确分管领导和责任人。砂石系统、拌和系统等设施的运行管理包含在所在标段的承包合同内,由承包单位运行管理,监理单位及业主进行监管。承包单位定期对设施运行情况进行自检,建管局每月对设施运行情况进行考核,不运行则不予计量并给予处罚,考核不合格的进行整改;从而提高了设施的运行管理水平。业主营地和承包商营地饮用水水源、生活污水、垃圾填埋场运行等,采取单独委托承包单位签订运行合同的方式,保证了环保设施正常有效运行。同时,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第三方监测单位开展监测工作,保证了监测数据的可靠性。监测工作一直按环评报告要求进行。建管局还制定了相关的考核、评比、奖罚制度,并设立环境保护奖励专用基金,定期对各单位和其实施项目进行检查考核,保证了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

1.4实行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单项工程验收制度

按照国家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水土保持验收管理的相关要求,结合龙开口水电站环保工作实际,由建管局牵头制定了《龙开口水电工程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单项工程验收管理规定》,对具备验收条件的环保水保单项工程组织验收,对不满足要求的项目进行专项整治。实行验收制度,既可以检查环保、水保项目的实施到位与否,也为以后的环保阶段检查验收和环保竣工专项验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保障了环保水保工作的有序推进。

2工程施工期的环保措施

(1)鱼类保护措施。2010年,龙开口水电站投资2000多万元在业主营地建成了面积1.33hm2的大型珍稀鱼类增殖放流站,在建成的当年便实现了短须裂腹鱼的人工增殖和放流。2011年,在云南省首次成功完成岩原鲤的人工增殖。2012年,建成了展示厅科普教育基地。今后,该电站将逐步扩大放流规模,每年向金沙江放流32万尾的珍稀鱼苗。电站还持续开展鱼类捕捞过坝放流工作,以保证大坝上下游鱼类种群间遗传基因的交流。截至目前,龙开口水电站已进行了十余次捕捞过坝放流工作,放流数量36800余尾,总质量达2150多kg,放流的对象为在大坝下游江段捕捞的28种主要金沙江水系土著鱼类。

(2)创新措施保废水零排放。根据龙开口水电站基坑内现状情况、基坑施工用水特点,利用右岸冲沙底孔明渠段布置施工期废水处理设施,采用混凝沉淀/中和组合工艺。废水经沉淀池、调节池、中和池处理后,回用于绿化用水及施工场地冲洗,日处理量500t。该废水处理设施具有工艺运行稳定、操作管理方便、处理效果良好等优点。混凝土拌和系统废水采用絮凝沉淀工艺处理,废水经沉淀池沉淀处理后进入清水池,重复利用于拌和楼冲洗及系统场地冲洗。砂石加工系统采用预沉/混凝/机械脱水沉淀法处理方案,主要设施有沉淀池、干化池、洗砂机和细砂回收装置、高效污水净化器、陶瓷过滤机、回收水池及泵房等,处理后的废水回用于骨料冲洗。业主营地和承包商营地采用地埋式污水成套设施,处理后的水通过回用水泵与绿化用水管网相连用于周围草坪绿化灌溉。这些处理措施的合理运用,使得生产、生活污废水处理率达到100%,成为龙开口水电站环境保护工作的一大亮点。

(3)绿色电站。龙开口水电站建设过程中,对施工区、生活区及与周边村庄接壤的区域进行了绿化,对渣场进行了综合治理,并将库区内的珍稀植物红椿树移栽到业主营地内予以保护。截至目前,工区内已完成绿化面积50万m2,种植各种树木2万余株,极大地提升了工区的整体形象。

(4)垃圾处理无害化。生活营地和施工区均设置有专门的垃圾收集场所,并安排专人进行管理。工区建有专门的生活垃圾填埋场,投资约200万元。填埋场库容约9200m3,使用年限76个月;渗滤液采用外置式膜生化反应器处理工艺进行处理。施工区所有的垃圾都运到此集中填埋,垃圾每填埋40cm就覆盖一层土。垃圾场的底部有防渗层,在垃圾池下还有渗滤液调节池,将渗滤液集中,然后统一用渗滤液处理装置进行处理。

(5)声环境和大气环境保护。施工期间,建管局制定了施工区道路交通管理办法,明确夜间禁止运输活动;在大坝工程二次筛分系统生产车间设置隔音墙,在砂石料加工系统安装了离线分室脉冲袋除尘器;对周边三堆石村一户居民实施了环保搬迁,对周边居民采取了经济补偿;在交通沿线设限速标志、禁鸣标志、减速坎等。施工过程中,洒水降尘、设置除尘装置、加强施工管理并进行道路绿化等措施的实施,减少了施工扬尘的影响。

(6)在开发中节约资源。通过优化施工总平面布置,合理安排工程占地;燕子崖砂石系统采用6700m多长距离运输洞代替运输道路,减少了耕林地占用面积;龙开口工区设有多个弃渣场,用来集中存放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弃渣;为了节约用地,将位于淹没区外的6号弃渣场进行了综合治理,建成了集绿化、美化环境、体育健身设施于一体的“花园”式渣场;对淹没区内的3号、5号等弃渣场加以治理后用作施工场地。目前,工区大部分加工厂、修理厂、仓库都修建在弃渣场上,大大减少了工程临时占地。碎石类、土石方类的弃渣,则采用加工成混凝土骨料、地基填埋、铺路等方式加以再利用。

3施工期环保工作管理成果

龙开口水电站工程在环保管理中所做的工作,得到了行政主管部门的认可。2011年7月,由长江水利委员会水土保持局、云南省水利厅等单位组成的检查组对龙开口水电站工程进行了水土保持监督检查。检查组对工程建设中已建成的水土保持设施和工程建设中水土保持工程建设、管理、监理、监测等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2011年8月,环保部西南督察中心督察组组织到龙开口水电站进行现场督察,云南省环保厅等多家单位参与了此次检查。检查组认为,龙开口水电站在有序开展工程建设的同时,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环境管理体系健全且运行有效,严格执行了“三同时”制度。龙开口水电站环评批复落实较好,环境保护工作达到预期目标。2012年8月,环境保护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在龙开口水电站召开《金沙江龙开口水电站蓄水阶段环境保护验收调查报告》技术审查会。审查组查看现场、查阅资料、认真讨论后,高度肯定了龙开口水电站的环保工作,认为龙开口水电站环境保护工作在国内同类电站中处于领先水平,具备了下闸蓄水环保验收条件。龙开口水电站自开工以来,环境保护工作一直随主体工程同步开展,有的工作如环境监测、植被恢复超前考虑,还有的工作如基坑废水处理由龙开口建管局牵头开展探索研究。正是这种高度重视环保工作的理念和施工中及时采取的环保措施,环保工作才取得了丰硕成果,也得到了主管单位的认可。

4结语

龙开口水电站施工期环保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总结出以下几点值得借鉴的经验:

(1)领导重视、认识到位是基础。从龙开口水电站筹建伊始,建管局就对工程建设过程中的环保工作的重要性有着清醒的认识。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各参建单位各级领导也高度重视环保工作,落实各级管理人员尤其是保障部门人员的责任,使环保工作贯穿于工程建设的全过程;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持续跟踪、监督、复查,使环境保护措施落到实处。

(2)管理体系到位是前导。在工程建设之初就明确,环保工程项目实施由建管局领导分工负责,合同中约定各单位必须建立单独的环保管理体系,建管局与各承包单位签订《环保水保、文明施工协议书》,明确各级人员的责任和相关要求。工区成立了环保管理委员会,检查环保措施的落实情况,对施工单位定期进行考核,对考核结果优良的单位进行奖励,对考核较差的单位下发限期整改通知,对考核不合格的单位进行经济处罚。在周例会和月计划会上,把环保工作列入议事日程,并根据工程进展情况,多次组织自查自纠,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3)落实各项措施是关键。龙开口水电站在招标阶段,即将环保工程作为一项重要的合同内容纳入招标范围。各施工合同,均明确了环保工作的责任要求和规定。在工程项目开工前,施工单位根据各标段对环保工程的要求,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明确环保措施,经监理部审批同意后方可开工。在施工过程中,龙开口水电站环保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定期、不定期地对全工地环保情况进行巡视检查,并对检查中存在的问题限期整改,由相关部门和监理工程师跟踪落实。建管局还主动邀请或积极配合行政主管部门到施工现场进行监督和指导。工程所有施工期环保监测项目,如环境监测、水土保持监测、生态监测、人群健康调查等工作在筹建期就已经全部启动,从而保证了在抓好已投运环保设施运行管理的同时,能够用监测数据指导环保水保管理工作,改进运行中存在的问题,确保环保水保设施发挥实效,达到预期目的。此外,电站工区绿化和有条件区域的植被恢复与主体工程施工同时进行。截至目前,已完成了施工区内共三期绿化、进场公路绿化和渣场综合治理、机电安装工程临建仓库等施工迹地的植被恢复等项目,美化了施工区环境。

篇10

2020年安全环保工作年终总结

一、安全管理工作开展情况

1、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情况

项目成立了安全管理组织机构,配备安全专职人员2名;签订目标责任书份40份;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28项和各项规章制度25项、安全操作规程19项,编制综合应急预案、疫情防控应急预案、现场处置方案;开展危险源风险评估,并将路基、砌体施工主要危险源已公示;定期开展安全会议、安全宣传教育培训;安全生产专项费用严格按工程总价的1.5%提取,目前投入使用30万元,确保资金投入满足安全生产条件需要。

2、开展各项专项检查工作情况

工程自2020年9月开工以来开展了路基土石方、涵洞、挡土墙、构造物施工工作,项目根据各分部的施工生产特点、季节性特点,结合集团公司各项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行动开展自查工作,在对施工现场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检查中,及时发现安全隐患问题,立即下达安全隐患整改通知书,并限期整改落实复检,杜绝发生安全事故,积极开展安全教育培训,开展安全生产会议、安全宣传工作,组织演练等多形式提高全员对安全工作的重视,在现场张贴安全宣传标语,设立安全宣传警示牌。各便道口设立安全警示牌及导向标志,各作业面设立安全操作规程牌及危险源公示牌,所有施工人员佩戴安全帽,身穿反光马甲。每个施工班组进场前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和岗前安全教育培训。现场基坑开挖,高边坡施工,便道都设置了临边防护及警示设施。

3、冬期施工安全管控情况

进入冬季,项目部重点对冬季施工安全施工早安排,早部署,完善冬季施工安全生产防护措施,保证施工现场具备必要的冬季生产条件,确保冬季施工安全。加强冬季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工作,加强工地消防安全管理,加强机械设备安全管理,加强宿舍安全管理,加强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加强停工项目安全管理。落实隐患排查制度,完善应急体系,确保施工无事故,停工无隐患。

二、环保管理工作开展情况

施工过程中主要采取,硬化施工便道、洒水、覆盖减少扬尘、施工弃土渣运至指定弃土场。

1、制度化管理

项目部建立环保管理机构、明确工作责任部门、工作职责及负责人,设立专职环保人员,严格落实环保制度、应急预案、应急值班制度,并签订保护责任清单,按照责任书履行职责,切实把各项环境保护工作落到了实处。施工过程中,开展施工中严格落实环评和杜绝环境污染及水土流失。

结合“8月环保管理提升月”专项活动,开展了环保教育培训,加强环境保护宣传工作,在施工现场醒目的位置,悬挂环保标语,对一线作业人员进行了1次环保技术交底,签订环保目标责任书25份;开展了环保专项提升整治行动,严防施工范围内出现生产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杜绝环境污染事件的发生。

2、施工现场环保管理

(1)土石方施工过程中,主要针对沿线扬尘控制情况进行管控,硬化施工便道、洒水、覆盖减少扬尘、施工弃土渣运至指定弃土场,对施工路段进行洒水,并根据气候不同改变洒水车洒水频率,有效控制扬尘现象,运输车辆限速行驶,弃土弃渣运输车辆禁止转载过满,运输过程中禁止扬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