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特色范文

时间:2024-01-30 17:47:2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体育教学特色,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体育教学特色

篇1

摘 要 本研究采用了文献资料法、教学实验法、问卷调查法以及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专业特色体育教学与公共体育教学的差异性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专业特色体育教学在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提升和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激发上均要优于公共体育教学,因此,在开展高校体育教学工作时,应给与专业特色体育教学应有的重视与关注。

关键词 专业特色体育教学 公共体育教学 差异性研究

专业体育教学是未来高校体育教学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专业体育教学的开展能够使得高校体育课程的建设更具时代性和科学性。因此,为了加深对专业特色体育教学的认识,本文就针对专业特色体育教学与公共体育教学之间的差异性问题进行了研究。

一、研究对象

本文的研究对象为专业特色体育教学与公共体育教学两者之间的差异性。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了文献资料法、教学实验法、问卷调查法以及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其中,实验历时一个学期,在开展教学实验时,利用分层随机取样的方式,从武汉东湖学院大一、大二、大三的学生中,选取了600人作为实验对象。并将实验对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均为300人。其中,实验组学生采用的是专业体育教学,教学内容融入了与专业相关的特色体育教学内容。对照组学生采用的是公共体育课教学,是以传统的公共体育课内容为主的。另外,在教学实验开始前和结束后,分别对两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身体素质测试,并据此对实验的结果进行了分析。

三、结果与分析

(一)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

在教学实验结束后,针对两组学生实验前后的体质健康测试成绩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两组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的成绩均有了一定的提升,但是实验组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成绩的提升幅度要明显大于对照组。结果见表1:

由表1可知,在教学实验结束后,实验组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成绩的分布情况出现了明显变化。其中优秀段人数,由实验前的18.00%,增加到了21.00%;良好段由实验前的45%增加到了49.33%;及格段的比例则明显降低由实验前的35%,降低到了28.33%。可知,在教学实验结束后,实验组学生的体质健康成绩的变化是理想的。

相对于实验组来说,对照组学生虽然在实验结束后体质健康测试成绩分布情况也出现了变化,且变化的整体方向也是好的。但相比实验组来说变化幅度并不明显。如:实验结束后,对照组优秀段的学生比例的提升幅度为0.66%,要明显小于实验组的提升幅度3.00%;再如,实验结束后,对照组良好段的学生比例提升幅度为1.00%,也要明显小于实现组优秀段的提升幅度4.33%。

由此可知,专业特色体育教学相较于公共体育教学而言,更有助于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提升。在体育教学中加入与专业相关的内容,对于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提升是积极的、有益的。

(二)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

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是影响其体育学习行为的主要动因之一,对于学生的体育学习成效会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在本研究中还针对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进行了研究。在教学实验结束后,针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了问卷调查(实验组有效问卷293份,对照组有效问卷290份)。结果见图1:

由图1可知,实验组学生的学习兴趣情况要明显好于对照组。其中实验组学生针对所开展的体育教学活动选择“非常感兴趣”和“感兴趣”两个选项的学生占到了74.49%,而对照组选择这两个选项的学生却仅占到了52.76%。由此可知,专业特色体育教学相较于公共体育教学而言,更有助于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激发。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据分析主要由以下原因造成的:一是,专业特色体育教学相较于一般性质的公共体育教学而言,科学合理的融入了与未来岗位相关的内容,学生出于对未来工作岗位的重视与关心,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往往就会得到大幅度的提升;二是,专业体育教学相较于公共体育教学而言,能够在教学内容中和教学的各个环节中,点滴渗透针对学生的专业思想教育,从而不但能够提高学生对于未来职业的了解和认识程度,还能让学生从根本上认识到专业体育教学开展的意义,从内部层次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篇2

关键词:职业教育 体育教学 教学内容 特色

一、问题的提出

笔者从事职业教育十多年,在中职体育教学内容的优化与选择上进行有益的改革与尝试,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教学效果。本文主要简述了中职体育教学内容所具有的原则。

二、专业性

所谓专业性,就是中职体育教学内容的安排要结合学生所学专业特点,进行针对性的体育技能训练;从而体现中职体育教学的实践性、专业性,为提高学生的从业能力做准备。目前中等职业学校办学可谓门类齐全、专业众多。例如,我校就有旅游与酒店管理,旅游与文秘;会计电算化等文科类专业。也有汽车维修、电工电子等理工科专业。笔者曾深入研究中职学生所学专业与所需专项身体素质的关系,这种专项身体素质对学生以后的从业非常有帮助。例如,会计电算化是中职学校的热门专业,科学研究表明:长期从事计算机操作,容易引起脑神经疲劳、视力下降;且人体长期处于坐姿,脊柱处于压迫状态,造成肩酸背痛和下肢静脉曲张等症状。我们要通过体育课的开设,特别是一些针对性的身体练习,如头部、颈部、腰部的健身操以及向学生传授倒立的技巧,提高与专业相关的身体素质,可以很好地防治上述症状。再如,旅游与酒店管理,汽车维修等专业由于职业特点,要求站立的时间比较长,因此,对下肢力量的要求较高。所以,我们就选择田径中的跑跳项目和体操中的跳箱作为主要教学内容。另外,中职体育教学针对专业的特点和需要,选择与职业相结合的内容和方法,进行职业所需要的身体基本能力的训练,还有利于提高学生对职业环境和条件的适应能力。

三、趣味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一点已被广大教师所接受,在体育教学上尤为如此。中职体育实践课应选择锻炼价值高,有利于身体全面发展、学生兴趣浓厚、体现学校专业特点的运动项目。目前绝大多数中职体育教学模式选用普高体育教材,多年的体育教学经验告诉我们中职没有必要完全上普通中学的教材。有些中学阶段学过的内容也不适合中职继续学习,如跳高、跳远项目,学生对这些重复性教材缺少兴趣,教学效果也不好。因为这些技术对今后的学习与生活几乎没有影响,另外从体育教学的角度讲改变一种错误的动力定型相当困难,我们不能把有限的课时白白花费在改进技术上。锻炼价值高,趣味性强的项目易于接受,当然不能以学生意愿为准,教材的确定要从实际出发,为学生的主体考虑。一般说,竞技项目和现代流行的项目多为学生所接受和喜爱。教师在安排教学内容上首先要了解学生的兴趣和爱好。通过调查,将学生喜爱的运动项目进行分类;然后按教学计划将这些运动项目安排到每一节课中,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避免学生喜欢体育而不喜欢上体育课的尴尬场面。我们的具体做法是:新生刚入学我们向学生公布我校近年已开设的体育项目,并向学生征求喜爱的项目,力求做到我校开设的运动项目满足学生的实际需要,使学生真正享受到体育课的快乐。

四、健身性

中职体育教学内容的安排要体现健身性。所谓健身性是指学生所从事的体育活动要符合青少年的生理、心理特点,具有增强体质、改善机能、愉悦身心的特征。通过体育的健身功能,培养青少年强健的体魄、学生的体育能力和良好的思想品质,成为具有现代化精神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他们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也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今年上海市中小学将原来的《体育与健康》改为《体育与健身》,简单的一字之差却寓意深刻,它更强调体育课程的首要、基本的特征,这一特征也是指导中职体育教学的根本原则。

五、实用性

中职体育教学内容的实用性特点是指学生在校学习与掌握的运动技能,走出学校以后,他们仍然能够有条件不间断地开展下去,达到学以致用。要实现这一目标,就要求教师在安排体育教学内容时,要充分考虑到健身项目的大众性、普遍性特点。近几年,我校已向苏南、上海输送千余名毕业生,笔者通过问卷回访毕业生表明:中职生工作之余可以开展的体育项目有乒乓球、羽毛球、篮球、舞蹈、健美操、健美、瑜珈、武术等。这为我们安排体育教学内容提供依据。实践证明,在苏南一些企业,我校许多毕业生已成长为本单位体育活动的骨干,组织指导本单位职工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这主要得益于学生在校所学习了一些实用的体育技能。

六、终身性

终身体育的教育的理念已经提出很多年了,中职是“终身体育”实施的中间环节,它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需要在校期间的体育与社会体育接轨,使学生终身受益。通过体育教学贯彻终身体育的意识,对中职体育教学的意义更加深远。我国中职教育的培养目标非常明确,就是通过2~3年的学习,使他们走向社会成为掌握一定专业技能的劳动者。学生毕业即就业,以后接受教育的机会相对较少。在中职体育教学内容安排上要突出终身体育理念,使中职体育教学充分利用学生有限的学习时间;在1~2体育普修基础上,根据学生的专业与爱好发展学生的专项技能,使每位学生走出校园之后能够掌握一两项科学的健身方法,并坚持开展下去,为终身体育锻炼与娱乐打下坚实基础。

篇3

一、现实状况

1、教学指导思想方面

由于受应试教育思想的束缚,在当前职业高中的体育教学中还存在着重育体,轻育心,忽视思想教育;重竞技,轻普及。忽视面向全体学生等观念问题。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体育教学势必成为单纯的以提高学生运动成绩为目的的应试教育。只重视了运动队中少数学生的选拔,而忽视了全体学生的发展;只注重了短期效果,而忽略了学生终身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

2、教学内客选择方面

翻阅了大部分职高教材和普高教材,发现二者内容几乎一致,缺乏职高教学内容的特殊性与特色。然而我们都知道,由于职高专业的特殊性对学生身体素质的要求也有所不同。如烹饪专业的学生要求有较强的臂力、腕力;服务专业的学生由于长时间的站立工作,因此要有一定的体力等等。专业的各种专项身体素质能力的特种需要,客观上要求教师据实变更学校体育教学纲要及教材,以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和体系。但我们在实际教学中并未发现教师对教材处理上的特殊性。

3、教学方法手段方面

从事“注入式、填鸭式”教学的教师,他们强调教学“以教学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往往采用“满堂灌”的方法上课,而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从事“新理念”研究的教师,他们强调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学”为中心,他们提倡体育教学中也让学生进行“自主的”、“研究性学习”,提倡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干脆来个“放羊式”,并采取“一个哨子几只球,晒晒太阳,吹吹牛。老师、学生都自由”的方式。

二、制定相应的对策

1、转变思想,更新观念

转变思想、更新观念是搞好职业技术学校体育教学的关键。从体育方面来看,既要完成大纲规定的各项任务,全面发展学生的身心素质,又要结合专业的劳动技术特点需要,发展学生的专项素质和特殊能力。因此,作为职业学校的教育工作者在考虑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措施等一系列问题时,也要从素质教育目标要求出发,面向全体学生,并结合专业特点,实施对体育教学的改革,使职业高中的体育教学更好地体现自身特点和特色。

2、结合专业,因材施教

重视人的个性教育就是要以人为本,满足人不同层次需要,为学生创造自我表现、自我需求和展示自我能力水平的机会和条件。在教学中不但要教技术,教动作,更要注重教方法,教学法,使他们会观察、会思考、会描述、会实践、会创造,从而形成良好的体育学习习惯和能力。比如,有的教师针对烹饪专业对学生技能的训练和上肢力量的要求,将炒菜等系列技术动作,按其动作技术规格要求编出一套或几套哑铃操,让学生进行经常性的练习,既发展了学生的个性又同专业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 因此结合职业特点教给他们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和体育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能根据主、客观情况而变化运动量的能力及自我保健、自我评价的能力。在全面发展学生身心素质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自己的专长和锻炼身体的习惯,使其终生受益。

3、加强学生的选课指导

提供和合理安排适量的选项内容,教师要加强选课教学的宣传,让学生了解选课的意义、方法与要求,然后通过对学生需求的调查与分析,结合学校体育资源和师资情况,确定适合本校实际的、满足本校学生体育兴趣、爱好和需要的体育选项内容,选项内容或项目过多会增加学校的负担,会造成学校体育资源的紧缺或浪费,选项内容或项目过少,又会造成学生选择余地小、选项人数太多,影响体育教学效果和学生的体育学习效果。所以学校在提供的选项内容或项目菜单中,一般控制在5―6项为宜,每个选项班的学生人数控制在40人左右。

4、注重课堂调控,提高教学效率

职业高中的学生由于教学要求的特殊性,很容易把体育教学看成是可有可无的课程,教师要善于把握学生的这一心理,对课堂进行有效的调控。通过调控,不断纠正教学中出现的偏离和失误,使师生双方始终保持信息畅通,实现教学的最优化。教师可根据以下途径有效掌握学生的学习心理,实现课堂调控,提高教学效率。首先,教师要学会观察学生的表情变换,以便掌控课堂。教师的教学活动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都可以从学生的面部表情中反映出来。如果大多数学生全神贯注,情绪高涨,说明教师的教学已经引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而如果大多数学生注意力不集中,说明对教师的讲解、示范不感兴趣,这就意味着教师要及时调整讲解、示范的方法和速度,及时调整教学内容或改变教学方法。假如学生表现出困惑或畏缩情绪时,说明学习和练习中有了疑难,教师必须及时处理,或降低动作难度,或降低器械高度,或采取诱导练习,或改变练习方法,以改变这种被动的局面。其次,教师要及时对学生的练习给予反馈。让学生明确努力方向,从而掌握教学进度。通过练习,师生才能及时发现教与学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补救措施。再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对学生的某些行为进行及时的评价,以掌控课堂。须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及时、客观、合理的评价是一种最基本、最有效的控制方法和手段。教师对那些回答问题和完成动作较好的学生应及时加以肯定,并指出不足;而对司空见惯的问题和动作较差的学生也不应作简单的否定,而要尽力挖掘其合理、正确的因素,并诚恳指出其错误之处。这样,学生才能在体育教学中获得自信,乐于积极参与体育教学,从而为高体育教学的效率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刘高祥.新视域下职业高中体育教学浅见[J].成才之路。

[2]王保成.学校体育教学内容的层次与选择[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篇4

关键词:体育教学;高职院校;职业特色;教学改革

DOI:10.16640/ki.37-1222/t.2016.23.207

0 前言

近年来,高职院校体育教育已经迈开了改革的步伐,但仍然在理论与实践上存在着欠缺。如何将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突出职业特色,不仅关系到学生在校园期间的成长,更对学生日后的职业发展产生影响,是教育改革需要着力探索之处。

1 当前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进程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发展,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改革早已迈开步伐,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包括教材体系的构建、课程内容的丰富以及教学器材及资源的增加等,这些都将高职院校体育改革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度。但美中不足之处却恰好是职业特色的不突出。当前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仍然停留在以基础体育教学为主的阶段,能够关注到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健康以及审美需求等方面的发展,但是与职业教育的融合程度反而不足,这就导致体育教学始终停留在基础学科地位,并且与学生的整体教育相分离,不能以实践支援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的养成,为教育工作者带来了诸多困惑[1]。

在具体方面,则有一些相应的方向上的不足。首先体现在教材体系上,高职院校所采用的体育教材,仍然与普通高效的教材相一致,具有普及性却缺乏特别性,不能突出职业院校体育教学特色。在教学体系构建上,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已经逐渐开设基础课程、选修课程以及专项课程等完整的教学体系,但对于学生的课程选择没有明确的指导,使学生除了兴趣使然外没有其它选择参考;在教学评价中,高职体育教学仍然采用最终的考核评价法,未关注到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发生的变化,使学生在“一刀切”的评价模式下只能看到分数,却不能发现自己的优势及不足[2]。

2 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如何体现职业特色

2.1 构建新型职业院校体育教学体系

当前职业院校选用教材与普通高等院校相同,内容主要为体育学科基础内容,并不能体现出职业院校特色,这种状况在短期内很难得到根本上的转变,因此高职院校在教学组织中要加强自身教学体系建设,形成与职业院校相适应的体育教学理念。在教学目标上,除了体育教学应当承担的学生身心健康维护,还要承担起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在教学内容上,除了教材中一些基本内容的保留,还要结合学生所学专业,探索与专业相适应的教学内容,包括所学专业的对某些身体素质的要求,体育精神与专业素质相适应之处,并进行有效开发,使体育教学中突出职业特色。在教学评价体系中,从学生的身体素质特征以及课堂学习效果、技能性评价等综合进行评价,打破传统上以单纯的某次考试作为评价的唯一依据[3]。

2.2 体育教学改革注重以人为本

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中强调职业特色,需要教学中更加关注到学生,关注到学生的发展。因为职业化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将体育与学生的未来职业发展相结合的过程,也许体育教学与学生相伴的时间是有限的,而对于学生的未来成长的影响却是无限的。体育素养、体育精神,以及在教学中探索出的体育对职业的影响,都将在不自觉中伴随学生整个职业生涯,而这种精神的养成是一段内化的过程,需要根据每位学生的个性特征进行培养。在传统体育教学中,由于体育学科对身体素质,包括体能与协调性等方面的关注,反而忽视了对学生个体特征的关注。在未来体育教学改革中,教师要更加关注到学生心理的发展变化,使体育教学不局限于外化的体育技能的训练――并将这一点毫无质疑的传递给学生。

2.3 设置一些专业课程

在高职院校教学中,可以适当增加一些课程设置,形成层级教学体系。通常情况下,体育教学已经包括基础课、选修课等,可以将这些课程内容更为细化,分化出一些专项课。专项课是指从某项体育项目,或者是某种体育课应当承担的素养入手,为学生提供专门的课程。在内容种类上,除了专门的篮球、排球、乒乓球等课程设置,还应该逐渐扩展领域,增加一些如网球、体育舞蹈等非常规项目,这些项目的融入,不仅是给学生的兴趣提供了发展的机会,丰富体育教学,更在于能够扩展学生视野,帮助学生选择与自己未来职业相适应的体育科目。例如在舞蹈专业对形体以及美感要求较高,还有一些服务业对于形象气质等要求,就可以选择体育舞蹈。一些与商业相关密切的专业学生,就可以选择网球等运动。在学生选择专项课程时,教师可以有意识的提示学生哪些课程能够对未来的职业有所帮助,但这种指导并不是强制,否则专项课与选修课就失去了本来的价值。

2.4 增强体育教师职业特色的传递

体育教学改革向着职业化方向发展,突出职业特色,不仅要对教学体系加以完善,更要通过对教师的培训实现。现有职业院校体育教师多数都是专业体育院校或师范院校体育专业毕业的学生,具备较高的体育专业知识,并且了解新课改的动态,但缺乏足够的专业知识的融合的经验。职业院校要想突出体育教学的职业性,就要帮助教师进行这方面的转变,在思想上认可并主动探索体育教学与职业素养融合的路径。定期的教学培训,是实现体育教师转变的重要方式。加之增强职业院校凝聚力,引导各学科教师向着实现“为社会培养具有专业技能的人才的培养”方向努力,形成职业院校特有的氛围。

3 结论

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中融合职业素养,这是职业院校体育发展的方向,需要从院校及教学工作者入手进行转变,进而在实践中探索与完善职业素养渗入体育教学的实践。实践经验的总结是在探索中不断积累的,职业教育各学科的发展,除了帮助学生建立专业素养外,也要帮助学生提高综合素质,增强自身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房庆华.基于职业体能特色的高职体育课程体系的构建[J].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2011,10(01):67―69.

[2]刘琼,杜雪玲.高等职业院校体育教学内容改革的研究――以北京市高等职业院校为例[J].中国学校教育(高等教育),2014,17(11):36-39.

篇5

创建学校特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学校办出自己的特色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主题。过去,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学校对学生的教育过程同指导应考过程等同起来,把不同层次、不同环境的学校都逼到单纯追求升学率和考分的独木桥上,造成办学一般化、简单化和“千校一面”、“万人一貌”的格局,湮没了学生的个性特长发展,扼杀了学校的个性特色,阻碍了学校教育的健康发展。面对21世纪的挑战和世界人才的竞争,只有实施素质教育,才能改变“万人一貌”的状况,培养各种类型、各种层次的人才;只有办出学校特色,才能改变长期以来“千校一面”的单一学校模式和畸形发展。由此可见,办出学校特色与实施素质教育是两个不可分割的方面,办学特色是素质教育的要求。

特色办学是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商品经济日益发展的形势下,社会各个行业、各种职业对用人的需求与计划经济时期比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与此相对应,人们的价值观念、人才观念、知识观念、择业观念等等,日臻多元化、实用化、世俗化、个人化。这种社会价值取向的转变,必然波及教育领域,学校不能不引起注意和思考。有孩子入学的许多父母也到处打听哪些学校有什么办学特色,千方百计地把孩子送到“特色”班去。“特色”似乎与优质教育联系起来。尽管人们对“特色”的理解不同,但是要求学校办学有个性、有特色却是时代与社会发展的要求,是人的多样化发展的需要。学校要满足社会的需求,确立学校在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从而推动学校整体的可持续发展。

就我国教育方针而言,在学校整个教育体系中,体育属于德、智、体、美、劳五育有机联系的整体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早就指出:“未来的教育对所有已满一定年龄的儿童来说,就是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人的唯一方法。”(《资本论》) 马克思认为体育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培养全面发展人材所不可缺少的。这就是说,体育同学校的其他教育一样,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手段。

因此,学校开展的体育特色教育既是落实素质教育理念的有效途径,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举措;此外,学校开展的体育特色教育,无论对于学校品位的提升,还是学校综合成绩的提高,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体育特色教育促进了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

稳定情绪,提高心理承受能力,调节身心状态,增进体育是积极的人生态度的显现,通过丰富多彩的体育形式和健身方法来发展人的身心,确立顽强向上的人生态度,提高人的生命质量。体育教学的内容比较丰富,适合于学生生理心理特点。在教学中,通过体育活动和体育比赛,能使学生在运动中寻求最佳心境,在各项运动中去感受运动带来的成就感;能充分享受体育运动的馈赠、洒脱,奔放的心灵愉悦和机体每一细胞进发而出的勃勃生机活力,从而陶冶情操,开阔心胸,形成豁达、乐观、开朗的良好心境。通过体育活动和比赛,不仅能增强学生的体质,还可以从中培养优良的个性品质,培养坚强的意志,培养心理耐挫力和良好的情感,防止和减弱消极的、不健康的情感,合理渲泄不良情绪,消除心理紧张,放松身心,调节心理状态,维持心理平衡。

二、体育特色教育培养了学生人际交往能力,促进心理相容

人际间维持一种融洽正常交往,就能给人带来一种存在的安全感,就会引起愉悦的情感体验,学生间建立一种亲密友好关系,生活在和谐氛围中增加集体凝聚力,向心力,不仅能提高学习效率,且能充分挖掘潜能,对身心健康大有裨益,有益于学生个性充分发展,形成健全人格。

体育课中存在着人际关系。体育教学过程,是由教师与学生相互配合完成的,课堂中存在多种人际交往活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到,师生之间因处在教与学的不同位置上,而必然有教与被教,组织与被组织的关系。如在队列练习、队伍调动、教师讲解时,学生应无条件服从命令听指挥。而师生之间还是一种民主、平等的协作关系。如学生在自由练习、活动性游戏时,要让学生摆脱羁绊,充分表现他们的个性。

教学过程中,还大量存在着学生个体之间、个人与集体之间、小集体之间的关系,应该培养学生摆正个人的位置,处理好与他人与集体的关系。可见体育教学中的各种活动在培养人际交往能力、促进心理相容、以及培养心理适应能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三、体育特色教育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

竞争是推动人类发展的一个重要机制。未来社会的竞争将会更加激烈。培养学生竞争意识正是为其步入社会做好心理上的准备。

体育中的各种竞赛,是在平等条件下的竞争,教师应通过比赛和游戏,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还应使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不断进取,并将这种意识渗透到学习、工作的各个方面。在比赛中总是胜利与失败并存,对学生进行胜负观的教育尤为重要。正确对待胜负,胜不骄,败不馁,在胜利中找不足,继续前进;在失败中找教训,以顽强的毅力去争取胜利。更重要的是使学生能正确对待学习中、各遇到的失败与挫折,振奋精神、克服困难、永远成为一个强者。

四、体育特色教育可以培养学生自信心,使学生正确认识自己

生活中不是每一个都能够正确的认识自己。心理不健康的人,有的自以为是,总拿自己的长处去比别人的不足之处;有的妄自菲薄,觉得自己一无是处,自卑的心理使之什么也不敢做,什么事也不愿去做。心理正常的人,应正确的认识自己,把自己放在群体中的一个恰当的位置上,和大家同心协力共同进步。

在体育教学中,由于学生机能、素质和运动能力的差异,会出现这种情况:运动能力强的总有表现自己的机会,课上练习时一般很活跃,精神状态较好。而那些能力较差的学生,跑不快,跳不高,投不远,什么运作也难以完成,他们往往把上体育课当成一种负担。若不注意这些学生的情绪,就可能在个别人中产生心理障碍。体育教师要从细微处发现他们的长处,要有意识地为他们创造展示其优势、特长的机会,逐渐树立他们的自信心。让他们知识,尽管我很多不够的地方,但事实上我也有比别人强的地方,使他们丢掉自卑感,在集体中平等相处,并主动地提高自己。

五、在特色体育教育活动中如何关注学生的发展

1、必须认真识别每个学生的个性。在体育运动中,学生最能表现出自己的个性。合群与孤僻、好动与好静、善斗与怕事、粗暴与文静……都可以一览无遗。对此,我们应该认真地思考、分析。只有在认识学生的基础上,才能施加引导和教育。

2、承认个性差异的存在。由于学生的个性不同,在体育运动中的表现也不尽相同,运动能力以及运动量的负荷也不一样。因此,对学生的要求不应强求一致,而应分类施教。

3、努力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自我意识是意识的核心内容,标志着个性的形成与发展的水平程度。在体育运动中,支配学生身体运动的自我意识,渗透着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道德和民族精神等因素的影响。作为教师应该有目的地培养他们的自我意识,用高尚的社会影响因素作为支配他们参加体育运动的内驱力,为个性的发展创造一个理想的环境。

4、在体育活动中渗入心理训练。有意识、有目的对学生心理施加影响,使身心达到最佳状态,以满足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和增进身心健康的需要。

5、教师在课堂上应该注意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尽可能地让他们独立进行活动,并提供更多的自由,变学生从事体育活动的被动驱使为主动追求。

6、建立一个良好的体育环境。首先应建立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良好关系。其次,教材的选用应生动有趣,适合学生的特点,引导学生在体育运动中锻炼自己的性格。以体育活动为媒介培养学生道德感、理智感和集体荣誉感。

六、发展体育特色教育要处理好三种关系

发展体育特色教育是一项艰苦而又细致的系统工程。特色的形成需要学校作长期艰苦的努力,不能一蹴而就。学校在发展特色教育的过程中,还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应处理好合格与特长的关系问题。应该明确,特色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将来更好地适应竞争的社会。但是合格加特长作为一个目标,现实中还应注意到学生的生理和智力因素,遗传及天赋因素,对学生应因材施教,切不可揠苗助长。应当很好地处理好合格与特长的关系,做到先普及后提高。在合格的基础上更好地发挥其特色优势。

(2)应摆正素质教育与升学教育的关系。理论上讲,素质教育与升学率的提高应是一致的,但是在当前由于“挤独木桥”的形势还没有从根本上改观,许多学校的领导、教师还是急功近利,热衷于“题海战术”、挤牙膏式的开发智力,只图升学率上去,一俊遮百丑,很难兼顾到学生特长开发;有些学校虽然搞了特色班,但其目的也是为了让其当升学的“帮忙田”。对这部分学生往往疏于管理,不注意品德方面及文化素质的教育,“特色生”也就成了“学困生”。如此特色教育是令人担忧的。所以办特色教育,要从办学思想和办学观念上,彻底转变到素质教育上来,否则会事与愿违。

篇6

中职是培养高素质劳动与中初级专门人才的基地,体育课程要致力于提高中职生与未来职业有关的运动技能、全面素质与综合职业能力。根据中职学校“职业”性的特点,在体育教学中提高中职生的终生体育意识,成为了体育教师的首要任务。所以,中职体育教学必须改变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走自己的特色道路,以适应中职体育教学的发展。

1中职体育教学的现状与改变方向

中职的体育教学的现状主要是:1.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体育认知能力差,进取动机差,意志品质薄弱;2.教材选择不够科学,未结合中职专业特点,创编内容较少;3.教学组织、教法单调;4.优化师资力量薄弱,教学设施不够完善;5.学生成绩的评价比较的单一。

中职学生在学校主要接受关于就业方面的针对性教育,所学的内容具有非常强的专业性和技术性,需要学生具备独立的动手和操作能力。这些学生与普通学校的学生相比较而言,具有针对性和特殊性。为了能够使得中职的体育教学工作适应职业教育的需要,学校的体育教学内容已经逐渐在发生着变化,正在向职业特色化的方向转变,这种特色化的体育教学富有新的理念,最大的特点就是寓教于乐,使得学生心理和身体以及社会适应等均实现健康。要实现体育特色化教学,就必须能够从根本上进行改革,站在学生的角度上来提出有针对性的、多元化的教学。

2中职体育进行特色教学的策略

2.1培养终身体育意识: 中职学校体育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为学生参加工作后的长期体育运动习惯做好准备工作,离开校门后,人生之路才刚开始,未来的生活中,体育锻炼习惯将影响他们一生的健康发展,所以在学生最后的学校学习阶段,要给予他们系统的体育知识和终身体育习惯的养成,结合中职特点,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内容,改变过去长期形成的以运动技术教学为主的教学模式,重新建立以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以增强体质、提高体育能力为目标,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为教学目的中职体育教学体系,既要育人也要育体,结合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需要,增强操作能力与终身受益的体育教学。通过教学培养学生主动运动,终身体育的习惯和意识,为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习惯做好最后阶段的教育工作。

2.2结合专业特点安排教学内容: 中职体育教学内容的安排要结合学生所学专业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体育技能训练;从而体现中职体育教学的实践性、专业性,为提高学生的从业能力做准备。为此,体育教师要联合专业课教师研究、分析确定专业或职业岗位群的职业活动特点及岗位对体能的适应能力的要求,从生理学、运动解剖学、生物力学、以及体育相关理论学的高度将体能素质的发展要素作为确立依据,设计训练手段,选择相关教材和竞技运动体育教材,制定教学目标,使不同专业的学生均要掌握本专业的专项锻炼方法,提高对职业的适应力,能够很好地就业工作,让学生终身受益。如:对于以后从事诸如机器维修人员、技术人员等综合型工作的学生需要身体各部位具有较高的协调性和灵活性。这些专业的体育课程可以多增添球类、健身跑、游泳、引体向上、俯卧撑和仰卧起坐等课程,以便提高学生身体各部位的协调性和灵活性,增强心肺功能,预防身体畸形。

2.3进行模拟劳动教学: 中职学生就业后,职业劳动会使他们呈现一定的姿势进行工作,成就他们一定的外在形态。我们根据学生日后的工作特征,以体育为手段,以体能锻炼为目标,进行模拟劳动技能的运动教学。这种教学方式既可以锻炼学生的体能,又为日后的工作做好了身体方面的准备,使他们工作后尽早适应岗位要求。为了锻炼焊工学生的臂力及灵活性,在教学中,我们开展了模拟劳动技能的训练,比如我们让学生在操场上站在不同间距、不同高度的位置上,围成圆圈,然后进行实心球的传接锻炼。进而锻炼了学生的双手及双臂的能力和耐力。另外还可以在操场的不同位置摆放不同重量的哑铃或者轻型杠铃,让学生快速移动搬运。分成组后以游戏的形式进行,增加了趣味性,学生非常愿意参与此类活动,教学效果良好。锻炼了身体,提高了劳动能力。

2.4预防损伤保健教育: 长期从事任何一种职业都会给人带来身体的不适,职业病和职业损伤是不可避免的。中职体育应该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内容,使学生工作后,避免或者减少发生劳动损伤。所以应该使学生了解未来职业的特点及容易发生的劳动损伤,学习职业与健康理论知识,避免发生由于长期职业习惯导致身体损害的职业病,使学生掌握科学合理的体育锻炼方法进行相应的锻炼和防护来避免职业病的发生,最大程度地维护自身的健康。例如:计算机、财会电算化等专业要求增强手指、手腕的力量以及眼手的协调能力,因此教学中宜多安排排球、乒乓球、篮球等运动项目类的活动;对于伏案型工作者,由于长期工作会导致颈椎酸痛、脑部供血不足、眼睛疲劳等现象,体育教师还要教会以后从事此类工作的中职学生学会工间操、伸展脊柱、眼保健操、倒立技巧、全身运动项目,如球类、健身跑、游泳等;对于以后从事护理、烹调、车床等站立型工作的中职学生,由于长期站立。很容易下肢肿胀酸痛、易患内脏下垂和腰肌劳损。体育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工问操、下蹲起立、太极拳、健美操、按摩、健身跑、跳绳、游泳等下肢节律性活动改善下肢血液循环,消除下肢肌肉紧张,增强心肺功能。

2.5优化师资力量和强化教学设施: 改革创新的关键是教师的业务水平能力,教师的素质高低直接关系到教育过程能否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因此体育教师应一方面不断更新自身知识体系和提升学历层次,另一方面加强体育教师素质培养,逐步优化师资队伍中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特别是中青年教师的技术应用能力和实践教学指导能力。中职学校在体育教学场地、器材方面,由于受办学条件和学校专业建设的影响,体育教学硬件和软件受到严重的束缚。应适当的增加对体育基础设施资金投入,促进教学设施和场地的改善,强化学校体育器材配备,体育课程改革的步伐才会加快,学校体育功能才得以发挥。

2.6确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 传统的体育教学评价主要采取统一的评定方式给学生评分,无法充分兼顾到学生的先天体质差异、兴趣爱好等因素,容易使学生丧失体育兴趣。因此,为了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对学生体育课学习的评价一定要科学、合理,符合学生的学习情况。这就要求加强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核与评价,加大平时成绩和技能成绩考核的比重,考核方式多样化,考核标准层次化。只有考核的过程化、多样化和灵活化,才能适应所有学生的实际,从而做到全面科学地评价学生,可以及时反馈其优点及不足,便于学生今后的学习和提高。

2.7构建和谐的校园体育文化: 校园体育文化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锻炼是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学校师生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中职学校应根据本校特点积极发展学校体育文化,树立科学的校园体育文化观。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转变是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关键。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应强调技能与文化的自然渗透与融合。

总之,中职学校体育教学只有通过改革和创新,不断完善和运用特色教学,优化体育课程设置,突出教学方法灵活化、考核评价多样化;优化师资队伍,积极创建和谐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之自觉地参加体育锻炼,课堂教学效率有明显的提高,达到了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综合身体素质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洪泰田,邓树勋等.体育教学与课余运动训练的生理学分析.运动生理学,1998

[2]吴为清.职业中专学校体育特色教学的实验研究[J].科技咨询导报,2007(21)

[3]姚绍伟.让中职学校体育教学凸显特色

篇7

项目名称:微课建设在湖北省中小学体育教育改革中区域特色形成的作用

引言

微课堂(microclass)是以在?的、相对完整的课堂教学录像记录课堂中某一知识点或教学主题的教与学活动,是一种供教师或教学研究者教学、观摩、学习、反思和研究的资源,基本形式包括以5-8分钟教学视频为核心的教学设计(微设计)、教学反思(微反思)、教学课件(微课件)等[1]。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教学的重点都是围绕某一知识点展开,在长达45分钟的课堂中,精彩的环节都是短暂的、瞬间的。而学生的注意力也往往只能保持10-25分钟,若长时间注意力得不到缓解、放松,学生就很难保持学习兴趣,从而很难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微课程的意义就在于它不是把所有的教学内容在一节课40分钟内呈现出来,而是利用5-10分钟的时间把教学的重点、难点、考点、疑点等内容给学生以视频的形式展示出来,而且5-10分钟的视频也很方便学生从网络上观看或者下载。

一、微课建设在湖北省中小学体育教育改革中区域特色形成的作用

(一)帮助学生建立技能感知,形成正确的动作概念

微课可以有效解决教师示范动作不专业、不到位的问题,通过视频链接,学生可以直观的看到专业教师的技能展示,通过微课中的示范动作或者利用优秀运动员录像动作的慢放、回放,使动作清晰而又准确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克服了教师自身无法完成的示范教学,有利于学生建立正确的动作感知,轻松完成体育任务的学习。对于专职的体育教师来说,所学专业,甚至年龄的不同,都会在给学生做示范时并不一定能完成各种运动的标准示范。微课就某一教学环节分解,通过视频把重点和难点教给学生,可以反复播放,给学生建立最有效的感知[2]。例如,篮球单手肩上投篮动作,如何蹬腿、协调发力、压腕等,为体育教师动作的讲解示范节省了时间,还有效避免了教师教授错误的情况发生,对湖北省中小学体育教育改革中区域特色形成也具有一定的作用。

(二)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湖北区域特色的体育教育

目前,由于体育教师的教学手段单一,教学内容简单,难以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微课却可以让学生通过直观的视频来完成体育学习,一段优秀的微课视频,不单单是技术、技能的讲解,还是对关键知识点的巩固,里面的画面动作在音乐效果的陪衬下显得格外生动有趣,优秀专业运动员的示范,配以文字和声音的讲解,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练热情,可以使学生对体育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有效解决体育教学中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3]。例如,在湖北省特色的篮球投篮教学中,教师在教学生投篮动作时,学生更感兴趣的是教师投出去的球有没有被投进,教师的讲解有可能被学生另外的兴趣所忽略。这时微课中一些湖北省专业篮球员的投篮视频,可以更好地诠释投篮动作,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投篮教学更轻松地达到预期效果。

(三)有机结合信息化教学和传统教学,促进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体育教师由于受专业素养、认知水平、运动能力等因素的影响,在很多繁琐的技术动作的示范中,难免不能做到专业和面面俱到,即使可以示范到专业水准,但由于动作的瞬时性,很难让学生看得明白,从而不利于技术重点的掌握。而微课可以有效打破传统 教学的弊端,利用微视频的慢动作将技术动作一一分解,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技术动作。此外,体育教学是实践性的,教师的讲解难免显得枯燥乏味,而且会占用学生大量的时间,而微课可以将传统的理论教学简单化,生动化,变抽象为形象,有效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活跃课堂氛围,大大提高体育教学的有效性[4]。对此,微课建设有利于信息化教学和传统教学的有机结合,促进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四)有助于分层学习,让学生逐层掌握湖北省的特色体育知识

湖北省中小学体育教学课堂中也会存在优秀生和后进生的问题,由于学生体育能力参差不齐,体育教师采取同一进度的教学,难免出现优秀学生“吃不饱”,后进生“吃不好”的现象。优秀学生一看就可以掌握的运动技能,后进生可能反复看、反复练都不能达到预想的效果。鉴于此,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把能力强的同学分层教学,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安排练习或游戏环节,对于后进生的问题,可以利用微课视频帮助其跟上学习进度。后进生通过课外看湖北省特色体育微视频,来提升自己的体育能力,从而有利于后进生的转化。这对把握教学时间,寓教于乐,因材施教等都具有不可比拟的效果。比如在湖北省特色的排球垫球教学中,有的同学很快就掌握了垫球动作要领,并能在练习过程中熟练应用,老师就可以给他们一只球,让他们更早地熟悉球性,而对于后进生,教师可以将他们单独分组,利用IPad中的视频,让其反复观看,最终达到学会动作技能的目的。

(六)有助于学生掌握更多的湖北特色体育知识

湖北省中小学体育教学内容涵盖了各种湖北省特色的运动技能、湖北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保健知识、湖北趣味活动等,但体育课上不能面面俱到。此时,微课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湖北特色体育的兴趣,还可以让学生选择适合自身发展或喜欢的技术理论来进行学习,进一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符合信息时代体育教学的优化调整。例如,湖北省特色“蹲踞式起跑”的教学微课,可以在教学微课开始部分介绍1896年第l届现代奥运会,美国的托马斯?伯克采用“蹲跪式起跑”方法获得了奥运史上第一个1OOm冠军,延伸到2009年8月16日,柏林田径世界锦标赛10Om决赛中,博尔特以9秒58获得冠军[5]。通过微课讲解“蹲踞式起跑”的动作,可以在微课视频中一页一页显示l00m记录的演变进步,让孩子们对“蹲踞式起跑”动作技能既有了全方位的理解,又了解了历史,一举两得。

篇8

我校艺体学生共开设四个学期的英语,统一征订使用的教材为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的《21世纪大学实用英语》全新版1~3册。第一学期,笔者在实验班并没有马上使用这个教材,而是以《新概念英语》第一册为蓝本,以基础英语和口语交际为主要教学内容,从48个音标开始,让学生首先学会自己拼读单词,并要求学生在第一学期内把初中课本中的单词全部复习背记,做到会读、会认、会写。掌握了一定的基础词汇后,再教给学生一些常用的日常口语和语言基础知识,他们的听力、口语水平逐渐上升,学习积极性有了明显提高。

二、改革课堂教学模式

1.采用情景教学法。

情境教学就是通过设计一些真实性和准真实性的具体场合的情形和景象,为语言功能提供充足的实例,并活化所教语言知识。这种情境的生动性与形象性,有助于学生把知识融于生动的情境之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以往英语教学枯燥无味的局面。情境教学是21世纪外语教学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在学习篮球章节中的投篮方式、篮球规则和裁判员手势时,我们把学生带到篮球场进行实地演习教学,学生很快就掌握了几种投篮术语和犯规动作的英语表达方式。然后再请一些学生当裁判,一些学生当运动员进行比赛。这样,既增加了学习英语的趣味性,又能将学到的英语运用到实践中。

2.采用任务型教学法。

在学习Swimming章节时,课前老师要求学生去自主学习了解SwimmingVocabulary(游泳运动的基本词汇)、theOriginofSwimmingasaSport(游泳比赛的起源)、theFourKindsofCompetitiveSwimmingandtheirFeatures(四种竞技游泳技术的英语名称及特点)、theSwim-mingCompetitionArenaEtiquette(游泳比赛的赛事观赛礼仪)等内容。还要求学生PleaseSaySomethingaboutYourFavoriteswimmingStar(s)(请说说你最喜欢的游泳明星)。课堂上教师先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就这些话题开展讨论交流,然后邀请部分同学在全班做简单陈述,然后老师再进行概括和总结。本章还学习了两段关于游泳的情景会话,学生便两人一组模仿各种情景开展情景对话活动。学生参与活动的时间占了2/3,很好地体现了学生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分析问题、归纳总结的能力,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培养。

3.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

多媒体不仅提供了精彩激烈的体育赛事,而且还营造了一个直观形象、加深学生理解记忆的英语学习环境。如在2014年巴西世界杯足球赛比赛之前,我们首先安排学习了足球的相关词汇和知识,然后再让学生观看上一届南非世界杯(2010FIFAWorldCupSouthAfrica)的相关视频,学生们对南非的一些主要城市和相关知识(如城市名称、气候、地理位置、海拔高度、人口、主要产业等)增加了了解,对进入世界杯决赛圈的32个国家的名称又有了一次复习和巩固的机会。大家还记得世界杯冠军西班牙队出师并不利,第一场比赛就爆冷输给了实力远不及自己的瑞士队,报道中是这么说的:AtthelastdayofthefirstroundofWorldCUP2010,SwitzerlandwonthegamewithSpaintoproduceanunexpectedwinner.(在2010年世界杯首轮小组赛的最后一天,瑞士队爆冷击败了西班牙队。)所谓“冷门”就是不受人关注,没料到会获胜,所以可以翻作anunexpectedwinner,出人意料之外的赢家。而“爆”就是制造的意思,所以是produce。对于爆冷门获胜的选手,我们往往会称他们为“黑马”,英语就是darkhorse。于是“爆冷门”又有另外一个说法:tobeadarkhorse,成为黑马。然后让学生翻译第16节亚运会的这条新闻:在50米蛙泳中,谢智爆冷击败了日本队在亚运会游泳项目中的最大焦点人物北岛康介。

三、改革考核方式

课程考试是督促学生学习、评价教学效果的重要工具,是教学工作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目前大学英语课程考试普遍存在重知识、轻能力的问题,因此,我们对实验班大学英语的考试方式也进行了相应的改革。改革的总体原则是重视形成性考核,淡化终结性考试,学生的课程成绩100分=形成性考核成绩60%+终结性考试成绩40%。形成性考核成绩由任课教师根据学生平时的作业完成情况、上课听讲情况和参与课堂活动情况综合评定而成;终结性考试即期末考试不参加学校组织的统一考试,只考查学生的英语口头表达能力和专门用途英语。如:给学生提供一个情景,要求他们用英语表达,或给他们布置一个任务,如设计组织一次社区运动会,用英语写出组织方案。有些任务要求他们独立完成,有些任务则要求他们以小组为单位完成。

四、教革特色

1.由重英语学科知识传授向专门用途英语转变,树立了满足学生职业岗位能力发展需要的意识。

2.由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改变,树立了个性教育、因材施教的意识。

3.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充分体现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意识。

4.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树立了训练意识。

5.充分体现学生主体、能力本位、综合素质的教育思想。

五、教改效果

1.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高。

两年来该班英语课学生的出勤率为100%,所有学生都能按时完成课内外作业,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积极回答问题,课堂气氛活跃。

2.提高学生实际应用英语的能力,学生的口、笔头表达比较流畅。

通过学生对所提问题的回答、进行的对话表演模拟裁判的工作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能用英语简单交流与自己专业相关的知识和表达自己的思想,对体育专业的学生来说,具有这样的口、笔头表达能力是难能可贵的。

六、存在的问题

1.体育专业学生的英语基础有待加强。

体育专业学生的英语基础确实差,词汇量太小,体育方面的专业词汇几乎为零,这在相当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教改试验的进程和效果。希望学生在中学阶段接受专业强化的同时,不能松懈或放弃英语学习。

2.大外老师的知识面有待拓宽。

篇9

为贯彻落实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和刘延东副总理讲话精神,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实现提高学生体质健康、运动技能和人格素养的总目标和总要求,提高校园足球普及水平,奠定中国足球发展的人才基础,我部决定在全国遴选建设一批校园足球特色学校(以下简称特色学校)和校园足球试点县(区)。现将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目标任务

通过特色学校及试点县(区)遴选,树立一批校园足球教育教学工作先进典型,推动广大中小学全面普及校园足球,不断丰富体育教学活动内容,进一步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推动学校加强体育师资和场地设施建设,确保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时间,切实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满足学生足球学习的需求。到2017年,计划遴选出2万所左右特色学校及30个左右试点县(区)。

二、范围和比例

面向各地及中小学(含中等职业学校)进行遴选,按省域内中小学总数的6%~8%进行总量控制,分3个年度完成。今后每年可按省域内中小学校总量的2%、3%和1%的比例遴选推荐特色学校(含已有定点学校),及若干个试点县(区)。

三、遴选原则

1.统筹兼顾,合理匹配。特色学校遴选要统筹城乡、区域和学校类型,按高中、初中和小学1∶3∶6的基本比例合理匹配,适当向寄宿制学校和九年一贯制学校倾斜。要有利于区域联赛开展和校园足球的普及。

2.注重衔接,便于升学。遴选特色学校要按照就近入学的要求,充分考虑单校划片、多校划片现状,优先遴选片区内小升初对口直升学校;可向优质高中和具有招收特长生资格的学校倾斜,要有利于学生升学和长期习练足球。

3.立足长远,因地制宜。着眼于中长期发展,从实际出发,量力而行,注重引导,鼓励多元化,吸引和鼓励更多的学校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努力争创校园足球特色学校。

4.做好存量,发展增量。要对区域内已有“校园足球定点学校”“体育传统项目学校”进行评估调整,并纳入遴选范畴,在建设好存量的基础上,逐步扩大遴选范围,培育种子学校,成熟一批,发展一批。

四、申报条件

1.特色学校:凡符合《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基本标准(试行)》(附件)条件的全日制普通中小学均可申报。

2.试点县(区):政府部门高度重视,有校园足球发展规划,加强措施,完善制度,加大投入,广泛开展联赛,区域内60%以上的中小学能达到特色学校标准的县(区)均可申报。

五、遴选程序

特色学校和试点县(区)遴选程序由学校和县(区)自主申报、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推荐、教育部综合认定三个阶段组成。

1.自主申报。凡达到基本条件的学校和县(区),按要求填写申报表,并将申报报告及相应支撑材料等(附电子版),经上一级教育主管部门同意后,报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审核。

2.部门推荐。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根据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基本标准要求和试点县(区)基本条件,组织专家组对本地申报学校和县(区)的申报报告及相应支撑材料进行审核,将达到标准要求的学校和县(区)列为遴选对象。在向社会公示的基础上,向教育部进行推荐。

3.综合认定。教育部在各地推荐基础上,组织专家进行遴选,并结合相关工作进行实地抽查,经面向社会公示后,最终确定特色学校入选和试点县(区)名单,并予以公布。

篇10

[关键词]特色 高职英语 合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5)02-0164-01

新课程改革以来,合作学习的方式已经越来越受到教师和学生的认可,被人们所熟悉和适应。《英语课程标准》提出我国基础教育阶段英语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要求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和实践活动,逐步掌握英语技能,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即培养综合素质人才,传统的简单教与学的体系已不足以支撑此目标,需要对教学方法的不断改革,以适应教学要求,其中合作学习是当今最热门的有关教育改革的话题之一,通过学生学习中合作体系的构建,以期达成教学目标,促进学生的个性及素质的协同发展。

一、合作学习的基本内涵和实施意义

合作学习体系改变了课程学习氛围,合作学习学生不再受到过多的管制,成为了课堂的支配者,使课堂不再沉闷,学生可以自由发表意见,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不断探索知识,获得更好的知识理解方式,记忆更加深刻。

合作学习能够显著调动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将其作为一种兴趣爱好来完成,促进自主学习能力,在活动中达到学习的目的,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开发学生交往潜能,促进学生之间的友好交流,在学习中发现自身的不足,从同学身上吸取宝贵的经验和知识。

通过合作体系的构建,使学生形成初步的综合应用运用能力,促进心智的发展,提高综合人文素。学生通过合作方法,学会利用团队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团体合作精神,形成师生互相影响、和谐互动的教学局面。

学生学习效果的显著提高。良好的学习氛围,高涨的学习态度,团队之间的配合,促使学生催生出的主观意愿推动了学习成绩的节节高升,效果显著,成绩是最为直观的反应。

二、高职英语合作体系的构建

合理分配小组成员。合理分配组员是合作体系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条件。此部分对教师的要求较高,需要其创设多种学习氛围,对学生的学习方法、能力、成绩、兴趣爱好等方面有着充分的掌握,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小组的分配。最理想的分组就是各方面条件都相近,竞争水平相当,能够有效减少组间可能产生的摩擦。在达不到理想情况下,水平差异性不宜过大,方可达到合理竞争,促进组间的相互帮助,实现共同进步。此外,分组合作时人数不宜过多,容易发生学生没机会发现自己的情况,人数过少达不到合作的目的,这就需要根据班级具体情况进行调节。

明确角色定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教学策略体系,主体是教师,合作学习要求教师与学员之间能进行有效互动,但更大程度上需要学员之间的积极协作,发挥学生的优势和优化组合,在学生协作学习过程中,教师需要进行准确的行为导向,起到监控和指导的作用。教师在课程开端,简单梳理英语教学的主要内容,给学生探讨的主题,鼓励学生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在过程中,采用科学、合理的介入方式,对通过交流之后仍未解决的问题,需进一步的讲解,教师也可根据学生的学习成果适当的调整教学节奏,对重点问题加以深入,做到简洁高效。教师弱化了自己在课堂上的角色,但也需保证课堂的有序的进行,充分发挥合作体系的优势的同时,真正的使学生学到知识,综合素质得到了提升。

注重合作学习内容的专业性、可行性和趣味性。合作教学目的是在教学内容上突出专业特色,在教学模式上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学生合作内容能与自身生活息息相关是最佳的,让每位组员都有话可说,每个同学都能有自己的意见,也在学习过程中提高了英语应用的能力,这就对内容选择具有较高要求。讨论内容以可行性与趣味性做基础,吸引了学生的目光,能积极投入到其中是关键,做出开放性解答,不存在绝对的对与错,但组员之间可以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增进组员之间的相互了解,和谐中发展教学。

制定评价标准,针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成果给予一定的评价,使组员之间、各组之间形成良性的竞争关系。把握标准和一定的激励机制对指导调节学习过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竞争是促进发展中最有效的良药,组间的成绩取决于各成员的努力成果,与每个人息息相关,这就需要组间成员的有效沟通,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在整个过程中,教师应贯彻肯定和激励为主的原则,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活动中来,让他们体验到成就感,使其口语表达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