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教学汇报范文

时间:2024-01-30 17:47:1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护理教学汇报,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护理教学汇报

篇1

事后,孩子在自己的日记本中写道:“幸好我的自尊心不强,要不然就完了。”这一句话足以刺痛每一个有良知的人的神经和心脏。在为这个孩子强大的心理承受能力欣喜的同时,我们也需要反思孩子的自我保护能力不够。

作为教书育人的场所,学校本不该出现如此暴戾的场景。当然,这样粗暴的老师肯定是不配为人师的,这样混乱的学校也一定存在管理方面的问题。虽然这并不代表绝大多数,但是现实中,总会遇到这样的老师,总存在这样的学校。

通过分析这次事件,我觉得至少有三个地方是值得我们警醒的:1.为什么一个12岁的孩子,被别人殴打,却不知道躲闪、逃避?2.为什么孩子在被打以后,回家没有第一时间告诉家长,而是通过弟弟,家人才了解到孩子被打了?3.为什么班级里面的50个孩子,没有一个人拒绝殴打小明,甚至没有一个人站出来反对老师,更没有一个人敢于站起来保护自己的同学?

对于12岁左右的孩子,应该已经具有一定的判断是非的能力了。但在这种大是大非面前,我们的孩子却集体丧失了独立思考的能力,更没有了说“不”的勇气。这不能不算是对教育的巨大讽刺。我们努力地让孩子听家长话,听老师话,却没有培养他们的独立思维。在一切都要孩子听话的指引下,在一定要做一个好孩子的要求下,无形中却把孩子教育成了“脑残”。

学校尚且如此,而我们的社会远比学校更为真实、更为残酷。暴戾之气无处不在,暴力事件无时不有。我们不可能保护孩子一辈子,更不可能让孩子生活在与世隔绝的真空中。

既然如此,与其抱怨和指责这个社会的不良之风,不如教孩子面对危险时如何保护自己。如果孩子具备一定的自我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虽然无法完全排除所有风险,但至少能够尽量把风险降到最低。

那么,作为家长,应该如何来帮助孩子面对这些危险呢?又该如何让孩子学会保护自己呢?

首先,要提高孩子的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孩子对老师是信任和尊敬的,特别是年龄越小的孩子,越容易把老师的每一句话都当圣旨。但老师不是圣人,老师的话也不全对。

一方面,当然需要老师意识到,他们得到孩子和家长的信任、尊敬,很大程度是他们的职业而不是他们的行为。他们应该对这个职业充满敬畏之心,认真对待这份职业。

另一方面,家长需要在生活中逐步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不要在家也搞“一言堂”。我们可以根据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尽量让孩子参与家庭的一些决策,鼓励孩子发表不同的看法。长此以往,孩子就会逐渐具有自己的价值判断,当别人的所作所为不符合自己的价值观,孩子就会拒绝,不会盲从。

其次,家长要经常跟孩子交流,及时了解学校和老师的情况。家长需要把孩子当朋友,经常跟孩子进行充分交流,多聊聊学校的事,无论开心的事还是伤心的事,都要洗耳恭听。通过日常的交流,我们或多或少就能掌握孩子在学校的一些情况,也可以及时了解学校和老师的不妥做法。如果发现什么问题,就可以提前预警和干预。

特别对于幼儿阶段的孩子,老师的每一句话和每一个举动,都可能给孩子带来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孩子的自信和自尊,大多来源于成年人的鼓励和赞美,无论明示或暗示。每一个孩子都是一心向好,希望得到大人的肯定和认可。很多时候,成人对孩子行为的反应,会影响孩子对自己的认知和评价。

此外,家长还要善于跟老师沟通,不要盲从老师。要想知道孩子的学校生活怎么样,还可以跟老师充分沟通,多方面了解孩子和学校的情况。但沟通的技巧和方法一定要得当,否则会适得其反。

毋庸置疑,我们也需要尊重和支持老师。但抱着尊重的态度对待老师,并不是完全无条件地服从老师。如果老师的处理方式有问题,可以善意地提出来,当面进行交流。如果老师的所作所为已经触及了原则和底线,在无法交流的同时,也可以利用学校的正规渠道反映问题。当校方故意拖延或者渎职的时候,建议先给孩子办转学手续,然后再利用其他渠道反映情况。

篇2

[中图分类号] R47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4-266-01

PBL( problembased leaning ) 即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 该法于1969 年由美国教授Barrows 在加拿大的麦克马斯特大学首创, 是一种以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以学生自主学习加小组讨论为主、教师指导为辅的教学方法[1]。今年,我校在教学改革中,老师将PBL教学模式引入了社区护理学的教学中,改变了传统的老师满堂灌的教学模式,让同学们带着问题学,以期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本人也参与了此教学过程,体会颇深,现报告如下。

1 对象及方法

1.1 对象 湖州师范学院医学院08级224名护理本科生。

1.2 方法

1.2.1 教学准备 《社区护理学》的第三章节共有八个学时,前四个学时采用传统教学模式,通过老师授课,让同学们了解社区护理常用的模式以及如何运用护理程序的五个步骤找出社区中存在的健康问题,做出社区健康诊断,并提出相应的措施。后四个学时采用PBL教学模式,师生共同学习PBL教学模式的相关知识和实施方法。

1.2.2 人员分配 以每班学习委员为主要负责人,将各自班级人员分成6个小组,每个小组6-8个人,其中一名为小组长,主要负责任务分配及成果总结。

1.2.3 任务分配 查阅资料,确定调查内容并将其分配给各个小组。社区资料分为社区地理环境和人为环境特征、社区人口群体特征、社会系统特征三个方面,每个大方面里面又包含几个小点,例如:物理环境、卫生保健、教育、交通和安全、信息传递、政府、经济、娱乐等。小组长将这些小点合理地分给每个成员,每个成员分到2个左右小点,分工明确、小组合作。

1.2.4 社区评估 每班分两批前往社区,每个成员根据分配到的任务,有针对性地向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工作人员了解相关情况,并积极在社区进行实地评估,获得一手资料。

1.2.5 小组汇报 各成员根据获得的资料提出问题和解决办法,在小组内以个人汇报的形式开展讨论,小组内成员可以对其他汇报者的内容进行点评和补充,由一个同学记录并整理,将各个成员的意见及建议整合成一份完整的实验报告。

1.2.6 团队汇报 各团队在小组汇报的基础上,采用访谈、播报、说课、表演等多种形式将自己的成果向其他小组进行汇报。各组代表和其他团队代表对汇报小组进行评分。最后老师对各小组汇报进行点评,表扬汇报中的精彩环节同时指出不足之处。

2 结果

对参与本教学方法08级224名护理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运用统计学方法将调查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有73.53%的同学对PBL教学方法持认可态度, 63.47%的同学觉得这样的新型学习促进了课堂教学的多样化,激发了同学的学习兴趣。

3 PBL教学参与体会

3.1 有助于学生掌握更全面的知识 在传统的教学中一般都是以老师为中心,采用灌输式教学,因为时间有限,教师只能将有些知识简单地传授给学生,学生是被动的,学习积极性不高,知识点掌握不牢固,且很快就会遗忘。而PBL则是在现场环境或模拟环境中进行教学。使学生变为主动,学生在课堂中学习的基础知识能以实践的方式牢牢保存在记忆中[2]。

3.2 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PBL 教学法是一种合作式的学习,是激励学生在小组工作中合作学习以寻求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3]。PBL教学方法给了学生更多探索以及与同学接触和合作的机会。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无论是小组讨论还是团队汇报,都加强了学生团队合作和互相分享学习成果的理念,培养了人际交往、语言表达和组织沟通能力,同时也增强了信心,提高了综合素质。

3.3 有助于挖掘学生各方面的潜能 PBL教学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目的,强调知识的运用能力和学习的能动作用[4]。学生也不只是听者,更多的是以探索者、研究者的身份参与学习过程。通过查阅文献、独立思考、多角度思维、讨论分析等各种方法发现自我,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挖掘自己的潜能。PBL教学法使教学以学生为主,使学生的学习热情始终维持较高水平且课堂活跃的气氛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有促进作用[5]。但是学生都已习惯传统的教学模式,要完全适应PBL教学模式需要一个磨合期。在这期间老师的鼓励和引导相当重要,只有让同学在思想上接受这种教学方法才能真正发挥PBL教学的优势作用。但因为种种原因,PBL教学法不宜完全替代传统教学法,而应该让两者互溶其中,有效运用到教学过程中去。

总之,PBL是目前国际上流行的教学法[6],在社区护理学中的应用也受到了大部分学生的肯定,希望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有选择性地运用PBL教学模式,取长补短,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成绩,为培养未来优秀的护理人员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胡荣,姜小鹰,杨雪珍. PBL在急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护理教育, 2005, 19( 2) : 265- 267.

[2] 许霞,李自亨,张囡囡. PBL教学模式在《护理学基础》技能教学中的探索[J].2010,10(7):1371-1373.

[3] 宋洁,张淑香,杜静.急救护理学实验课程教学方法改革探讨[J].护理学杂志,2006,21(15):12- 13.

[4] 胡民勤.PBL教学在护理教育中的应用与思考[J].当代医学,2010,16(3):157-158.

篇3

【关键词】 CBL教学法;外科护理;临床创新思维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5)12-0158-02

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进步,在外科护理中对具有创新能力的复合型医学人才的培养变得尤为重要。针对这一情况,只注重教材知识传授的传统的教学方式已不能满足外科护理的要求[1]。有关研究显示,CBL(Case-based Learning)这种以病例为基础的教学法模式相比传统教学方式而言,能有效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增强其思考的积极主动性,提高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2]。为探讨CBL教学法模式在外科护理措施中的应用效果,特选取了我校169名护理学院学生的教学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现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169名贵州省铜仁市铜仁职业技术学院2014级护理学院学生的教学数据,按照教学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中有86名学生,平均年龄为(22.7±0.3)岁,入学成绩为(192.32±16.79)分。对照组中有83名学生,平均年龄为(21.5±0.8)岁,入学成绩为(197.69±17.63)分。两组学生在年龄、入学成绩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学生均采用相同外科护理教材,由统一老师进行教学,课时安排同为总共108课时,包括72课时的理论课程和36课时的实践课程。

对照组的83名学生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外科护理教学,即按照教材内容对学生进行教学。

观察组的86名学生采用CBL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具体方法为:①根据大纲选取临床真实案例。根据先易后难的原则,授课前选取简单普遍的病例,授课后再选取较为困难和复杂的病例。②要求学生对病例进行预习,必要时安排老师对学生进行指导。③授课时,先介绍选取的案例,随后再根据选取的案例提出相关问题。提出的问题要与教学知识点有衔接,层层递进,激发学生思考。④鼓励学生查阅案例相关文献并对案例进行分析讨论,研究出问题的解决方法,随后整理为汇报材料。⑤安排各小组的汇报和讨论时间,要求学生对各自小组的方案进行陈述与汇报,然后让其他小组对汇报进行评价讨论。⑥汇报讨论后对不足之处进行总结分析,并对学生进行辅导,以修正其错误。

1.3 观察指标

1.3.1 分析比较两组学生的考试成绩 对成绩的评价采用我校自制的期末试卷进行统一考核评分。试卷满分为100分,试题均为从试题库中随机抽取的客观题。考试共2小时,且为闭卷考试。试后成绩评分≥60分则判定为及格,成绩评分

1.3.2 分析比较两组学生的教学满意度 采用自制的调查问卷调查两组学生的教学满意度。共发放169份调查问卷,回收169份,问卷有效率为100%。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学生理论考试客观题总成绩的比较分析 观察组理论考试总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学生教学后满意度的调查分析 观察组教学各项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现代医学越来越注重理论联系实践的理念,而在注重专业性和实践性的外科护理中,传统的教学方式局限于理论知识,只是在课堂上传授书本相关的基础知识,而忽视了临床实践的重要性,不利于学生培养临床创新思维[4]。

有学者表示[5],CBL教学法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更能培养学生的临床自主思维能力。本研究也发现,采用CBL采用CBL教学法进行教学的学生的客观题总成绩为(85.3±6.74)分,明显高于采用传统教学方式进行教学的的学生(78.41±7.25)分,且采用CBL教学法的学生各项满意度都明显高于传统教学法。说明CBL教学法的教学能够在巩固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具备临床思维,并有助于学生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来处理分析问题。在CBL教学的过程中,学生会因为教师讲述的临床案例而被带入较为真实的情境之中,激发其对临床问题的好奇心,从而产生学习的兴趣,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分析临床案例,接触临床实践。但是在使用CBL教学法的过程中,还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选取案例时要注意难易适度,且难易程度要根据讲授进程层层递进,这样有助于学生对案例的理解和掌握;二是选取的案例不能脱离实际,最好是真实且有代表性的案例,这样有助于学生掌握更多的临床数据,有利于学生发散思维;三是结合重点知识点进行案例讲述,以免在有限的课时中不能完成知识的讲授;四是注意将理论和实际相结合,两者缺一不可。

本研究显示,采用CBL教学法进行教学能促进学生思维模式的转变,提高其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在临床护理措施中的应用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教学方式。

总之,CBL教学法模式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临床反应能力,有利于外科护理措施的实施,值得在临床应用中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 钟正伟,刘丹丹,唐旖旎,等.外科护理教学中引入典型案例的应用研究[J].重庆医学,2014,(14):1815-1816.

[2] 岳琳,牟绍玉.PBL结合CBL双轨式教学在《外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激光杂志,2011,32(4):92-93.

[3] 陈凌,任振华,王佳茵,等.案例分析在临床神经外科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3,23(21):105-107.

篇4

【关键词】角色转换;Sandwich教学法;护理本科教育;妇产科护理学

doi:10.14033/j.cnki.cfmr.2017.31.070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6805(2017)31-0140-03

妇产科是临床主干学科之一,涉及内容广泛,理论性、整体性及操作性较强,此外,由于妇产科涉及女私,产科是公认的高风险科室,愿意配合临床教学的患者很少,进一步增加了教学难度。在当前形势下,传统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现代医疗发展的要求。因此,如何提高妇产科教学质量,培养出满足当前要求的妇产科医疗/护理人才,是教学中值得重视和思考的问题[1]。

笔者所在医院前期教学实践与研究表明,以本科阶段医学生为中心的角色转换模式在临床教学中优于传统的教学法[2-3]。该教学法对教师和学生的要求比较高,以“学生为中心”,强调“角色转换”,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但是对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强调不足,部分学生还是习惯于做旁观者而不是积极参与者。Sandwich教学法,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不断交流、沟通,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及教师的积极性[4]。王莉等[5]发现Sandwich教学法对提高本科护生妇产科临床护理教学效果有积极作用。鲍玉新、龙海燕等[6-7]发现Sandwich教学法在成人健康护理学和护理管理教学中均优于传统教学法。

本项目拟探讨角色转换结合Sandwich教学法在护理本科教育中的应用效果,为探索妇产科护理学最佳教学模式提供新思路,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江南大学护理专业2013级两个班的本科生51名作为研究对象,均为女生,以护理一班27名作为试验组,护理二班24名作为对照组,试验组年龄(21.0±0.3)岁,对照组年龄(21.1±0.2)岁,两组年龄、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根据五年制医学生的《妇产科护理学》教学大纲要求,由资深妇产科医生和护师组成教学团队,研究教学内容和时间的分配。试验组采用角色转换结合Sandwich教学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法,对本科护生进行妇产科护理学教育。在理论教学阶段,授课老师先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即教师授课、学生听课、穿插少量互动、答疑的形式。试验组选择妊娠合并症、功能障碍性子宫出血的章节采用角色转换结合Sandwich教学法进行教学。先将27名学生分成5个小组,每组5~6人,授课老师根据教学内容提出本次课堂的学习目标,提出5个有针对性的问题,供5组学生进行分组讨论,时间5~10min;每组分别讨论1个问题,时间20~25min;小组讨论结束后,进行交叉学习,每组学生进入到新的小组,在新小组内汇报各自原来小组的讨论结果,每个新小组的每位成员能分享5个问题的讨论结果,并获得新的意见,时间20~25min;再回到原来的小组进行汇总和整理原来的问题,选派一名代表发言,汇报各组的讨论结果,时间15~20min;老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情况围绕本次教学目标进行补充讲解和难点重点分析,进行互动反馈及小结,并结合临床提出新的问题,启发学生进一步思考和讨论,时间15~20min;在分组讨论期间要求学生角色转换成护士-医生-患者-家属-老师,从不同视角来分析和讨论。

1.3评价指标

比较两组学生的理论考试和综合能力成绩,问卷评分调查学生对教学模式的满意度及教师对学生的满意度。理论考试总分为100分;综合能力考核成绩通过模拟诊疗从主动学习能力、诊疗思维能力、团结协作能力、沟通解决问题能力等4个方面评价,每项0~5分,总分20分;满意度通过问卷调查评分,包括学生对教学模式的满意度(包括对老师是否满意、教学方式是否满意、能否开拓思维、能否提高诊疗沟通能力、是否有助于通过执业考试等5个方面,每项0~2分,合计0~10分)、老师对学生的满意度(包括有无爱伤意识、团结协作能力如何、主动性如何、诊疗能力如何、沟通能力如何等5个方面,每项0~2分,合计0~10分)。

1.4统计学处理

选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理论考试和综合能力成绩比较

试验组理论考试和综合能力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满意度比较

试验组学生对教学模式的满意度和教师对学生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目前,国外已经发展起了“学生表达”与“学生作为研究者”的相关理论研究与实践,这为实现学生的主体角色转换提供了现实可能性。近年来,关于认知技能的发现与研究,也在理论上证明了学生具有可以监控、判断和管理自己的“知识”(包括认知与知识)的主体性[8]。如Bovill等[9]研究结果所表明的一样,学生完全可以成为教学方式、课目设计(Coursedesign)与课程开发(CurriculumDesign)的合作伙伴。

笔者所在医院的前期教学实践与研究表明,以本科阶段医学生为中心的角色转换模式在临床教学中优于传统的讲授教学法[2-3]。其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中心”,强调“角色转换”,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师起指导的作用,它把学生置于教学、诊疗情境中,并让学生成为该情境的主人,让学生自己去分析问题、学习解决问题所需的知识,一步一步解决问题。老师采用引导的方式,不断地激发学生去思考、探索,最终解决问题。尤其对于护理专业本科生而言,站在医生的角度思考和解决问题对提高个人能力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该教学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但是对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强调不足,由于没有每个人都要参与讨论和汇报的压力,部分学生还是习惯于做旁观者,而不是积极参与者。

三明治教学法是一种在25~30人的小班教学中,穿插同学小组讨论、交叉学习、学习汇报等环节,使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不断交流、沟通,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自我学习、思考及探索新知识能力的新型教学方式。德国海德堡大学医学院将三明治教学法的教学理念应用于医学小班教学,建立了三明治医学教学方式,并逐渐向其他国家医学院校推广。三明治教学法形象地将教师多次分段讲授的内容比作“面包”,将学生多次分组讨论及交叉汇报比作面包片之间的香肠和奶酪,这样就使学生在讨论过程中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并有向其他同学汇报的压力,促使学生必须掌握学习内容,在反复讨论交流学习中锻炼自学能力、总结综合问题的能力及语言表达的能力。三明治教学法较为公认的优点包括课堂氣氛活跃、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参与度、在合作学习(co-operativelearning)中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培养学生表达沟通的交流能力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多次重复后知识掌握较为牢固等;存在问题包括难以充分针对讨论问题检索文献、问题涉及面比较窄、讨论相对肤浅不易深入、问题的解决也较为局限等;难点主要是教案撰写、讨论问题设计、教师指导参与度与驾驭课堂节奏的掌握、教室设计等[10]。

江南大学医学院一直走小班化、精品化道路,每个班不超过30人,在人员上适合开展Sandwich教学;每个独立的临床教学单元至少两堂课,每堂课45min,中间有10min的课间休息,在时间上保证了Sandwich教学法的应用;集体备课、医护联合教学、培训和督导制保证了教师团队的高水平。学生们在大一开始接触和接受PBL、角色转换等培训,有了初步的自学、讨论能力。本项目将角色转换结合Sandwich教学法,通过学生和教师的互动配合,更加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气氛,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思考、讨论、合作能力。继续强调以学生为中心,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积极表达、交流、沟通、合作,注重团队协作,积极交流学习经验,善于讨论研究,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成为优质的“香肠和奶酪”。同时调动教师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充当指导者,在教案撰写、讨论问题设计、教师指导参与度与驾驭课堂节奏的掌握、教室设计等方面及时总结归纳。在一个学习阶段结束后根据每名学生的情况进行综合评估,从诊疗思维、临床操作、团结协作、沟通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等方面考查,进行客观性、综合性考核。长期随访追踪学生情况,及时进行资料汇总和分析,及时调整完善。让教师成为优质的“面包”。

2012年教育部联合原卫生部颁发了《关于实施临床医学教育综合改革的若干意见》,提出通过不断创新的医学教育改革,进一步提升医学教学水平,使新时期医学生能更好地服务于祖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11-12]。教学方法是随时代和科技发展不断革新的,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教师应当因地制宜,灵活选用适宜的教学方法,综合考虑以达到最佳的授课效果[13]。综上所述,在护理本科教育中应用角色转换结合Sandwich教学法可以提高妇产科护理学学习效果,是一种有效的尝试。希望师生共同努力,教学相长,为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立足笔者所在医院放眼世界的医学生本科教育之路而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蔡东阁,刘海莉.妇产科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的思考[J].卫生职业教育,2016,34(1):50-51. 

[2]王元,邵茵.角色转换教学法在护理本科教学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5,30(11):116-117. 

[3]王元,邵茵.角色转换模式在医学本科教育中的应用探索[J].卫生职业教育,2015,33(11):21-23. 

[4]王春旭,王绪武,雷红英,等.Sandwich教学法教案编写的体会和建议[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4,29(3):99-100. 

篇5

【摘要】情景模拟教学法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方法灵活多变,更加形象、生动,取得了传统教学无法比拟的效果。本文对呼吸内科近年来在护理教学查房中采用情景模拟法的体会进行总结,以提高本科室的教学水平。

【关键词】 情景模拟;查房;护理教学

情景模拟教学法是通过创设不同的情景,将认知与情感、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教与学巧妙地结合起来,注重直观、形象、生动的知识表现和丰富、深刻、具体的实践锻炼,改变学生被动的教育状况[1]。目前情景模拟已经在临床教学活动中得到了广泛的开展和应用,已成为一种常见和重要的教学手段。现将我院呼吸内科近年来在临床护理教学查房中实施情景模拟法的体会和思考进行如下总结。

一 情景模拟法在临床护理教学查房中实施的必要性

目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人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取代了传统的整体护理模式,患者对护理的技术操作和服务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对我们护理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具有娴熟的技术,同时还要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灵活多变的沟通技巧等等。但是对于刚开始接受职业教育的护生来讲,他们早已习惯于学校老师填鸭式的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模式,独立思考能力、表达能力以及动手能力等均较差,尽管进入临床实习了,但是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与患者的交流沟通能力,临床问题处理能力、应变能力等都没能得到有效的锻炼。

护理查房是一种很好的能够体现护生的综合能力的教学方法,但是传统的护理查房,只是简单地文字叙述,不够形象,直观,也不能给护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但是情景模拟式护理查房,能够借助环境氛围、动作表演等创造一种类似护士工作的场景,有助于护生从整体上感知和把握学习内容,锻炼护生的综合能力,缩短从理论到临床实践的适应期。

二、 情景模拟式护理教学查房的具体方法

情景模拟式护理教学查房采用一种小品表演的模式,寓教于乐,更能给护生以深刻的印象。首先,带教老师与护生共同选择一份病历,从这份病历中摘取一个重点,作为查房的内容,制定出查房的剧本。接下来老师指定一位护生作为组长,同时担当查房组织者,组长选择一位组员担任患者的角色,选择另三位组员担当护士的角色。组长负责主持整个查房过程,一位护生负责问诊、查体、汇报病例,第二位护生介绍治疗情况,第三位护生讲解患者的日常护理以及注意事项,整个过程以一种表演的形式呈现,护生要真正把自己当做护士和患者,把整个场景当做实际工作过程,自然地表现出来。结束后,带教老师针对查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给予指出和纠正。

例如,针对一个胸腔闭式引流术后的患者,首先由组长宣布本次查房的重点: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护理,并共同制定出剧本。然后护士甲首先向患者(护士丁)询问病情,并进行简单的查体,然后汇报病例,组长接下来会要求护士乙向患者简要介绍胸腔闭式引流术的适应症、操作过程以及操作过程中患者需要注意的事项,最后由护士丙向患者讲解插管后的注意事项,包括活动、饮食等等。通过这样的一个过程,整组的护生对于胸腔闭式引流术的相关知识就有了一个比较直观的印象。在这个过程中,同时会借助很多的道具,包括胸腔闭式引流瓶,病号服,氧气瓶等。同时,在护士讲解的过程中,患者也会向护士发问,这样更像真实的工作场景。而且,护生在学习过程中,会自觉地查询大量的相关知识,这样更能拓宽他们的知识层面。

三、 情景模拟式护理教学查房的优势

一般的传统教学方式都是以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较难调动,缺乏趣味性,而情景模拟教学营造了让学生自觉探索知识、发现知识的氛围,变被动为主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趣味性大大提高了,师生互动也增加了,在课堂上偶尔还能碰撞出新的思想火花[2]。此外,传统的教学方法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不够,而情景模拟教学刚好能弥补这一不足。通过设置不同的情景,让学生面对这些将来可能会遇到的临床问题和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病人,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学会与病人的沟通技巧,学会如何观察病人,安慰病人,如何消除病人的顾虑,尊重病人的隐私,从而取得其信任等。这都为其将来走向实际的工作岗位提供了很好的锻炼。

四、 情景模拟式护理教学查房的要求

情景模拟式护理教学查房具有很多传统教学法无法比拟的优势,但同时它也对带教老师的综合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情景模拟式护理教学查房让学生产生求知欲望,激发学习兴趣解。这就要求教师事先作好精心准备,内容的选择需要教师精巧构思,模拟剧情需要教师指导,更贴近临床实例。教师不仅要有先进的教学理念,扎实的、全面的专业知识、人文知识,还要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经常深入临床了解最新护理动态,要有敏锐的触觉,不断与国际接轨,要让自己的教学跟得上临床学科的发展。教师要有良好的组织能力和应变能力,要善于鼓励学生表达自我,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等等。指导学生设计真实的临床情景,驾驭课堂。因此教师要通过不同途径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水平,才能更好的教导学生。

篇6

1Jeffries护理模拟教学理论框架

1.1Jeffries护理模拟教学理论框架简介随着模拟教学的广泛应用,护理教育工作者和临床教学专家强调,需要创建一个具备连续性的、实证支持的理论框架指导模拟教学的设计、实施以及评价教学效果。Jef-fries护理模拟教学理论框架由护理、医学和其他医学相关专业甚至非医学专业的理论和实证的研究发展而来,由美国护理联盟和挪度公司合作开发并经初步测试[12]。该理论框架由5个部分组成,即教师因素、学生因素、教学实践活动、模拟教学设计特点和预期结果。在教学实践活动中,该理论框架强调应遵循7项方法原则,即主动学习、及时反馈,师生互动、协作学习、多元化学习、建立高期望值和及时完成任务[13]。在教学设计中,有5项特点,即目标、仿真度、解决问题、辅助学生、反馈和总结。理论框架中的预期结果包括所学知识、技能、满意度及自信心、评判性思维。

1.2Jeffries护理模拟教学理论框架的应用Jef-fries模拟教学理论框架被广泛应用于模拟教学中,用于指导模拟教学的设计、实施以及评估教学效果、分析教学效果的影响因素。Maas等[14]以哮喘为案例开展的高级模拟人教学课程中,详细地阐述了以Jeffries模拟教学理论框架为依据的设计、实施以及评价过程,用于培养学生的临床技能及评判性思维能力。Smith等[15]的研究中,以Jeffries模拟教学理论框架为基础,分析了教学效果影响因素,结果显示,模拟教学设计的5个特点均与学生的满意度和自信心相关,其中相关性最大的是清晰的目标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因此,建议在高级模拟人教学时,应当精心设计教学方案,将5个特点考虑其中,尤其是制定清晰的目标与教学过程中正确解决问题的方法。

2教学内容

目前,教学内容主要是涵盖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和消化系统等较常见的危重症疾病临床案例。Weller[16]使用过敏反应、胸痛、不明原因的昏迷和外科创伤4个案例对护生开展模拟教学。Liaw等[17]使用肺炎、休克、低血糖血症和感染性休克4个案例作为教学内容,每个案例以简短的情景故事呈现给学生。Rhodes等[18]以失血性休克为案例对学生的临床技能及评判性思维开展模拟教学。沈玲等[19]构建了符合危重症护理基本特点和要求的高级模拟人临床情景案例,内容包括高血压危象、高血糖危象、低血糖危象、上消化道出血并发低血容量性休克、肺部感染并发感染性休克、输注青霉素并发过敏性休克、急性心力衰竭、急性呼吸衰竭、急性肝功能衰竭、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并发心搏骤停和颅脑外伤并发脑疝等,应用于临床实训具有较强的可行性。教师在进行模拟教学前应根据教学目标及教学大纲选择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内容。

3教学方式

高级模拟人在危重症护理教学中大多采用多种教学方式相结合的教学手段,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主要方式包括小讲课、角色扮演、小组讨论、总结汇报及反馈等。目前,尚未有不同教学方式对教学效果影响的研究报道,这方面的调查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支持。

3.1小讲课的方式在情景模拟之前,教师一般采用小讲课的方式对学生进行环境及案例的介绍。Rhodes等[18]介绍小讲课的内容包括了危重症所需的技能,但是为了让模拟更真实,学生没有事先被告知案例的相关细节。罗春梅[20]的研究中,情景模拟前,教师进行操作演示及小讲课,认为这样有利于基本知识的全面回顾和梳理,为后期技能的综合运用奠定扎实的基础

3.2角色扮演的方式角色扮演是一种使人暂时置身于他人的社会位置,并按这一位置所要求的方式和态度行事,以增进对他人社会角色及其自身原有角色的理解,从而学会更有效地履行自己角色的社会心理学技术[21]。Rhodes等[18]介绍学生在模拟教学过程中扮演的角色包括记录员、小组组长以及给予治疗和护理的医护人员。Hoffmann等[22]介绍了学生7~8名为1个小组进行角色扮演,以培养其独立和相互依存的决策能力。Brooks等[23]将5名学生分为1个小组,以角色扮演的方式完成情景模拟教学。Garrett等[24]建议3~4名1组。Traynor等[25]将6名学生分为1个小组,2名在模拟病房中角色扮演,4名在操控室观看,结束后评价参与角色扮演的学生的表现。Hennema等[26]报道,学生在角色扮演时不喜欢有多余的人观看。

3.3小组讨论的方式小组讨论法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围绕某个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从而互相启发,寻找需要研究的问题,并达到最终学习目的的一种教学方法。Rhodes等[18]的研究中,小组讨论前进行一段录像回放,便于学生对信息的梳理,小组讨论的内容包括学生对于自己行为表现的想法、操作的原理以及对于整个教学过程的评价。Traynor等[25]的研究中小组讨论的内容分为2种,参与角色扮演的组员讨论的内容为病情评估和干预措施,而观看的组员讨论的内容为情景中产生的关于情境意识、临床技能、交流和团队协作方面的问题。Hoffmann等[22]报道了小组讨论由核心原则指导,包括知识(药物治疗和护理)、沟通、计划、决策和资源管理等原则,小组讨论由2名教师指导,1名指导参与角色扮演的组员,1名指导观看的组员。

3.4录像回顾及反馈的方式Issenberg等[27]指出反馈可能是影响学习效果最重要的因素,因为它能够让学生对自己的能力自我评估,操控获取和维持技能的进程。Rhodes等[18]介绍,反馈的目的是收集学生对自己表现的看法、行为的理由以及对整个活动的评价过程包括录像回顾、讨论及评价,而录像回顾可以帮助学生梳理整个模拟过程。Henneman等[26]阐述了3种反馈的形式,即教学结束后学生直接口头汇报感受和疑惑;通过录像回顾,学生完成问卷;学生与教师一起参与讨论。Hoffmann等[22]报道了反馈由核心原则指导,其内容包括知识(药物治疗和护理)、沟通、计划决策和资源管理。Parr等[28]的研究中,没有进行录像及反馈,但也未说明其影响。

4小结

篇7

[关键词]微课;民族地区;外科护理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603(2017)06-0052-01

一、中职学校外科护理教学使用微课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一)从教师的角度进行分析

1.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手段,其具有表现形式多样化的特点,既可以作为新课的导入环节,也可作为对教学内容重点、难点的强化补充,甚至是对教学内容掌握程度的评价。在课堂中教师以多元化的方式应用微课,既可以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又可作为学生课后复习的重要资源,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

2.教师制作的“微课”视频,包含了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设计,是教师教学经验和教学智慧的结晶。教师在制作“微课”视频的过程中,扮演着编剧、导演、演员等角色,这一过程要求教师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知识、临床知识及信息技术知识,不断地扩展自己的知识面,对教师自身也是不断进步和提升的过程。

3.微课作为一种可循环利用的优质资源,课堂中几分钟短小视频的播放,既让学生走出了枯燥的听讲場景,也让教师从传统教学中整堂课“口若悬河,滔滔不绝”中得到短暂的调适和休憩,有助于在后续教学环节中继续以良好的教态进行教学。

4.微课具有可操作性强、针对性强的特点,教师可通过微课设计中的随堂测验及教学小游戏环节了解学习效果,不断地改进教学。

(二)从学生的角度进行分析

1.微课不同于传统的教学录像或视频,信息量大,传统教学法相对枯燥,学生难以掌握,一个教学视频往往要通过1个学时详细地阐述一个疾病的治疗及护理。中职生普遍存在学习能力差、理解能力弱、自控能力不强等特点。微课具有短小精悍的特点,时长一般为5~10分钟,主要以视频为手段进行教学,教学内容更加具体形象,学生更容易接受。一个微课视频往往只阐述一个知识点,重点突出,既将教学的重点讲解到位,又避免了长时间播放视频所产生的视觉疲劳。

2.针对民族地区学生汉语听、说、读、写能力不佳的特点,在微课的内容设计上辅以慢语速的解读及字母,让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广泛受益,既增进专业知识,也有利于汉语应用能力的

提高。

3.微课的学生可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学生可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学习,针对自己学习的疑点反复观看,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能力。学生进入临床实习后,也可通过微课及时解决他们在临床上遇到的困惑。

(三)从学校硬件设施方面考虑

1.学校的教学设施已进行了更新,所有教室可进行多媒体授课,并全部实现了网络进课堂,这在一定程度上为微课的开展提供了基础条件。

2.外科护理学实验室处于建设阶段,实验开出率低,不能满足实践教学的进行,学生对外科护理技术的应用处于抽象认知阶段,微课的持续推进有助于学生实现从抽象认识到直观认识的升华。

二、微课在中职外科护理教学应用中的初步构想

(一)专业教师队伍的建设方案

对外科护理教学团队教师进行微课制作培训,方式为集体培训和个体辅导,内容涵盖微课的设计及制作软件的应用等,同时鼓励教师自主学习,如每天进行5个优秀微课视频的学习。在2个月的培训后,每位教师上交微课作品参与系部微课大赛。通过不断的学习及激励机制,促进专业队伍微课应用能力的提高。

(二)外科护理学外科微课资源建设的构想

微课在外科护理的教学中,主要应用于四个方面:(1)课堂的导入。在沿用如今案例导入的基础上,辅以微课视频的导入。(2)教学难点的阐述。如在阐述腹外疝患者的临床表现这一难点时,可辅以卡通动画的形式,让学生形象地认识斜疝和直疝等临床表现的差异。(3)教学效果的考核。在课程教学结束时,以随堂测验小游戏的形式进行考核,答对升级进入下一个题目的答题,答错则出现错题解析,即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效果,解析学学生的疑惑。(4)优质护理思维的培养。通过微课动画对患者的临床表现进行直观的展示,模拟临床护理环境,通过学生模拟护士对护士角色的模拟,引导学生职业意识的培养,通过对学生护理措施应用的点评,指出学生护理中的优、缺点,培养其优质护理服务的意识。

(三)微课建设的经费和组织保障

教学经费的投入是教学改革得以进行的物质基础,而学校制度的支持则可以创造良好的运行环境。通过教学汇报,向学校领导汇报微课在我校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同时在教学中选择两个班级进行试验,比较微课在教学中应用的效果,用数据及事实争取学院领导的支持,从而获取校内的建设经费投入。此外,也可通过申报省级教学项目争取经费支持。

综上所述,微课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其利于教、利于学、利于师生互相交流的独特优势,将会在教学领域中不断得到发展和应用。

参考文献:

[1]焦建利.微课及其应用与影响[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4):1-14.

篇8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临床科室2012年9月~2013年2月份的住院精神疾病患者护理教学查房50次,规范率为48%,不规范率为52%。3月份成立品管圈,统计开展品管圈活动后3~11月护理教学查房的规范率,进行对比分析。

1.2方法

1.2.1成立品管圈:本圈由9名成员组成,圈名为:“精护圈”,精:代表精神科,意指精益求精、精心;护:护理;希望我们精神科护士工作能精益求精,给患者身心带来精心的呵护。以无记名投票方式选出圈长为护理部主任,辅导员为业务院长(主任医师),圈员7名,其中:主管护师1名,护师3名,护士3名,均为自愿参加。组圈过程中每位圈员认真学习了品管圈活动理念、程度和方法,熟练掌握了QCC的使用技巧。

1.2.2选定主题:本圈应用5M选题法,圈成员分别通过对可行性、迫切性、圈能力、上级政策四个方面对选择主题进行评估,按每项5分、3分、1分进行评分,最后选定总分最高的“提高精神科护理教学查房的规范率”作为品管圈主题。选题理由:①近年来我院经验丰富的护士流失快,新护士多,导致整体护理业务水平有所下降,护理教学查房中存在很多问题,有待于解决和规范。②通过精神科护理教学查房让新护士掌握更多专科疾病知识和如何开展查房。③目前许多护士普遍存在缺乏问诊技巧,从而无法全面、有效的收集资料,影响护理计划的制定。

1.2.3现状把握:调查方法:品管圈活动开展后,圈员讨论设计了《精神科护理查房标准调查表》的问卷,对问卷调查表信度效度进行检验,Cronbachа在0.7以上,对50人进行了问卷调查,其中:47名护士和3名医生。问卷共有20个项目,共100分。包含:护士查房前准备、护士问诊技巧、查房过程安排、患者的合作性、组织讨论等方面的内容。圈员将我院2012年9月~2013年2月的50例护理教学查房分析记录进行汇总,对护理教学查房中不规范的原因查检。每次查房中存在着2个以上的不规范原因,我们将得分最低的项目称为主要原因。得分≥70分为规范,规范率=得分规范的查房次数/总查房次数。(24/50)=48%。将根据品管圈柏拉图(80/20)法则,护理教学查房中:查房前准备不充分、问诊技巧缺乏、收集资料不全面、护理诊断排序不正确共占82%,把这四项作为改善重点。

1.2.4设定目标:目标值=现况值-改善值=现况值-(不规范现况率×改善重点×圈能力),根据柏拉图80/20原则,由表1得到改善重点的累计百分比为82%,由圈员讨论确定圈能力为71%,将数据代入公式:目标值=52%-(52%×82%×71%)=21.7%,计算出QCC活动后护理教学查房不规范率降低为21.7%,既规范率提高为78.3%,故设定本次活动的目标值为精神科护理教学查房的规范率由48%上升到78.3%。

1.2.5要因分析:经过小组成员头脑风暴,应用“鱼骨图”分析法从护士、患者、方法、组织四个方面进行要因分析,找到了20个末端原因。①护士方面:环境、物品等准备不充分;缺乏经验和技巧;精神科知识缺乏等。护士要能够对服务对象的健康和疾病状况进行准确的评估、计划、干预和评价;还要具备沟通、口头表达及书写能力;分析、综合和运用知识的能力。由于我院护士流失快,新来护士缺乏精神科护理知识和经验技巧,不知道如何准备护理教学查房和进行问诊;并且提出护理诊断时没有考虑到精神疾病的特殊性诊断顺序没按首优、中优、次优排列。②方法技巧:一些护士缺乏与患者沟通技巧;制定护理计划时按部就班没有针对患者个体化的护理;问诊没有时间观念,缺乏层次感。③组织:护理教学查房组织衔接松散,没有整体性;中间穿插对疾病基础知识的复习连贯性差;最后的点评和评价不到位等。④患者方面:精神疾病患者,多数在急性发作与相对稳定期两种状态之间波动交替,患者这种时好时坏的状态导致他们不合作,使问诊受阻;而有些患者的症状特别丰富,当护士问诊时患者就东拉西扯;有的老患者故意隐藏症状。应用因果关联分析图及柏拉图分析,按照80/20原则选定要因,再进行真因验证,最终确定4个真因:查房前准备不充分、问诊技巧缺乏、收集资料不全面、护理诊断排序不正确。

1.2.6对策实施:从2013年3月起针对柏拉图归纳出的因素以PDCA的方法进行整改。每项对策实施均需有圈成员专人负责,规定具体时间和场地。

1.2.6.1护理查房培训:查房前准备要到位包括:环境、物品、患者、资料等。查房的环境安静明亮,按查房次序入座。提前让患者熟悉一下环境,消除陌生感。需要的笔记本,投影仪要提前准备好。查房前与患者沟通以取得合作,注意保护患者的隐私。熟悉患者的病例,禁止照本宣科。并且提前复习疾病相关知识,为患者和家属做健康教育打下基础。组织学习精神科护理教学查房标准,在全院开展护理教学查房观摩会,用《精神科护理查房标准调查表》现场进行打分,将查房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解决和完善。

1.2.6.2理论知识培训:护理部制定培训计划统一对新护士进行精神科基础知识、疾病护理、护理程序、护理查房等进行培训并考核。

1.2.6.3技巧的培训:聘请我院年资高、经验丰富的胡主任医师给护士们讲解与不同精神疾病患者的沟通接触技巧;尤其是问诊技巧。智力测试时可借助道具等,比如计算卡片、具体物体等,使问诊不显得枯燥,并能全面收集资料。

1.2.6.4以护理部和科室两手来抓:临床科室将护理教学查房纳入科室护士能力考核一项重要指标;护理部抽查科室护理教学查房水平,并纳入科室绩效检查的一项重要指标,双管齐下,督促护士提高业务水平。

1.2.6.5分享会:参加QCC活动的护士们,将自己的经验所想及时分享给科室其他护士,并带动其他护士组成自己的品管圈,一起进步。

1.3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17.0对各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有形成果:QCC活动后,将2013年3月~2013年11月的业务查房用《精神科护理查房标准调查表》进行打分,再次对我院临床科室护士进行问卷调查,下发问卷50份。问卷对象基本同前,只有2人不同。调查内容及方法与QCC活动前,收回问卷50份。得分≥70分,共43份,规范率=86%(43/50)。QCC活动后我院护理教学查房规范率提高至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3.511,P<0.01)。

3讨论

篇9

高职护理教育属于职业教育范畴,培养面向医疗卫生服务第一线的技术性应用型专门人才,与普通高等医学教育相比更强调实践性,着眼于实际应用[1]。近几年来,构建了以培养临床护理能力和基本素质为主线、以临床护理能力为本位的人才培养模式。然而,本应与高职高专教育教学改革同步配套推进的考试改革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考试改革明显滞后于整体改革进程,现行考试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知识本位”模式,与能力培养的目标存在着诸多不适应,在很多方面严重掣肘了教学改革的深化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本研究针对高职护理专业的重点专业课程――基护,进行理论和技能考试模式研究。

本文以我院2013级高职护生12-13班、14-15班共220例为研究对象,12-13班110人为实验组,14-15班110人为非实验组。学生年龄范围为17~19岁,全部为高考统招生,他们在入学条件、教学环境以及授课教师方面均没有差异。我们针对其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的基护考试进行改革和探索,14-15班非实验组沿用传统的期末闭卷考试方式,并且期末考试成绩即为最终成绩,而12-13班实验组则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考试内容和形式的改革。

一、 实验组平时成绩占考试总成绩的一定比例

对于实验组来说,把学生的平时成绩也记入总成绩中,占该课程总成绩的20%。其中,表现优秀为18~20分,表现良好为15~17分,表现一般为10~15分,表现极差为10分以下,此成绩在学期末由任课教师评出。平时成绩主要有两部分构成:①学习态度占10分, 主要通过学生在课堂的听课表现、纪律情况、回答问题等给予综合评价。②实验报告书写和开放实训课到课率占10分。实验报告由任课教师批改,根据报告书写情况打分。实训课到课率通过实训老师考勤登记。

二、理论考试改革

实验组的理论考试由原来单一的期末考试,改为病例讨论、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三项共同组成理论考试的成绩,该成绩占课程最终总成绩的60%。其中,(1)病例讨论分析占10%,主要采用2种讨论形式:一种是课堂病例讨论,教师针对课堂内容设计病例,让学生在课堂上以小组为单位,利用所学知识分析病例,解决问题;另一种是课后的病例讨论,教师给学生下病例分析任务,让学生在课下利用网络、图书馆等资源查阅信息,汇总分析病例,等上课时每小组汇报病例分析结果。病例分析讨论内容包括对病人的病情评估、护理目标、护理措施的实施等,最后由教师根据汇报情况总结评分。其中分析的科学准确占40%,逻辑性占40%,语言表达占20%。另外,根据小组合作情况可适当加分和扣分。(2)期中考试占20%,考核内容偏重于对基护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题型为传统题型,包括名词解释、填空、选择和问答题,从点到面考查学生的学习效果。(3)期末考试占30%,护理教研室建立试题库,期末考试时从试题库中抽取试题,由学院教务处统一组织考试、读卡器统一阅卷。试题均为选择题,包括单选和多选,考查内容多且琐碎,对学生的要求较高。结合三项的成绩即为理论考试成绩,综合考量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技能考试的改革

技能测试占总成绩的20%。其中,阶段技能测试占10%,主要通过设置病例进行考核,例如:静脉注射技术的操作考核、无菌操作技术的考核等。考核由基护教研室组织完成,基护技能操作学习1项测试1次,考核成绩汇总取平均分为该项得分。另10%为期末综合技能考核,把多个技能操作串连在一起演绎成小的情景剧,从而考核学生的综合操作技能。在所有的技能操作评分标准中应加入人文关怀、病例分析判断和操作熟练程度的分数。

实验组经过一学期的考试改革,基护成绩平均分比对照组高1.2分,虽然差距不大,但效果还是有的,除此之外,实验组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态度较对照组有明显提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习努力程度和自学能力的提高

考试改革前实验组大部分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课前不预习,课堂听课兴头不足,课后不复习,平时不努力,期末考试打突击挑灯夜战。自考试改革后,学生的学习状态发生较大变化,开始有部分学生课前预习,大部分学生上课遵守课堂纪律,注意听讲,能够正确回答老师的问题,学习努力程度明显提高。同样,考试改革后临时抱佛脚的情况大大减少,绝大多数学生能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去图书馆查阅资料、扩充课堂知识,还有部分同学去开放实训室练习护理技能操作。这都有效的提高了课堂学习效率,同时也发展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2]。

2.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的提高

高职护理教育主要面向社会培养实用型、技能型人才,需要学生具备最基本的交流与沟通能力。考试改革前学生的学习是属于被动接受的填鸭式教学,遇到不会的、较难的问题就跳过,很少有自己翻书查资料的情况,和别人进行沟通交流讨论的情况更是少之又少;另外,护理技能操作考核更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严重忽略了护生在与患者沟通交流方面能力的培养,这些都不能全面的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而考试改革后高职护生的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均有了很大提高。教师在课堂中有意识的增加与学生的互动环节,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把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有更多的表现机会。另外,教师需要根据考试内容,把人际交往深入课堂、融入实践。在病例分析讨论环节,要求各小组讨论组织好语言发表自己的观点才能有这部分成绩;实验实训课各小组利用现有条件模拟临床环境[3],学生可根据不同的情景进行护患之间的交流,护士和护士之间的合作,护士和家属之间对话等,让学生在日常的护理学习过程中语言表达和沟通交流都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和提高。

篇10

【关键词】 评判性思维;护理教学

评判性思维是作出决策和解决问题的基础,是现代护理人员必须具备的品德。“护士具有评判性思维是保证成功护理实践的关键”已成为共识[1]。培养学生评判性思维能力,使学生学会分析、推理、评价自己的观点,成为积极、主动、自信的学习者,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现将我校护理系在教学中培养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做法介绍如下。

1 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 学生不习惯运用评判性思维 由于我国在评判性思维教育方面实践的薄弱,学生从小就接受“听话是好孩子”的教育模式,长期缺乏评判性思维训练,形成了被动听讲、理解和接受的惯性,缺乏主动思考,过分相信教师的权威,不相信自己的质疑和判断。一旦给予独立判断的机会,就会变得无所适从[2]。这种习惯性思维是培养评判性思维的极大障碍。

1.2 教师对发展学生评判性思维能力不够重视 学生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在教学和日常生活中没有得到足够重视,是阻碍学生评判性思维能力发展的一大因素。传统的教学模式使有些教师只关心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不重视甚至不愿意和学生讨论、评价和判断所教的知识,因为这会对自己的评判性思维能力提出挑战。

2 做法

2.1 启发、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学习中善于用评判的眼光观察、分析问题 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有许多思想、观点都值得我们思考、评判其合理性或探究其根源,但往往被我们忽略。老师应及时启发学生进行讨论、评价,提出疑问,以培养学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

2.2 激发教师更新观念 要培养学生的评判性思维,首先要求教师有评判的态度。即愿意用自己的观念和实践迎接学生的挑战。教师最重要的作用在于示范如何进行评判性思维,即教师必须愿意让自己的价值观、信念和思想接受评判性分析[3]。

2.3 提供典型病例 为了弥补被动接受知识的传统教学方法的缺陷。对以往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在重点、难点讲解时提供典型病例,以小组形式进行讨论。每6-8人组成1个小组,学生自己选派1名学生作为组长,于讨论后汇报。老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开放性、创造性思考,进行多角度的思维训练。对作出推理假设的学生,引导其陈述假设的理由。努力营造自由、宽松、平等的课堂气氛。讨论的目的不仅是为了得到正确答案,而是强调所持观点的理由。必要时,老师可站在反方立场上与学生进行辩论,鼓励学生持有不同观点,充分调动其积极思维。

通过启发学生寻找潜在性问题,老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入的讨论。通过病例讨论展现学生知识和经验的综合运用能力;培养学生自信、不盲从的意识,以审慎的态度做出灵活公正的评价,培养学生自我调整的能力。

3 效果评价

3.1 提高了学生评判性思维能力 评判性思维能力对于护理专业学生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在当前我国尚不能设置单独的课程进行评判性思维培养的今天。把评判性思维的培养与各科教学有机结合起来,通过正常的课堂教学发展学生的评判性思维无疑是简洁、合理、有效的途径。我们通过学生进行评判性思维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学生为了能得到更丰富、准确、全面的资料,主动到图书馆、网上等查找文献,既锻炼了利用文献的能力,又扩展了知识面。

3.2 创建了良好的课堂气氛 在开展教学活动过程中,老师注重创造和谐、民主、平等的课堂气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注重整个过程的积极参与、表现和价值判断水平的体现,不局限于得到正确答案;激发学生探求新知识、解决新问题的热情,鼓励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思考,注重学生价值观的体现,创造活跃的课堂气氛,由原先很少有学生提问,到教师与学生双向互动,学生体会到学习中的快乐,教师体会到“授之以渔”的乐趣。

参考文献

[1] Morrison S,Free KW.Writing multiple-choice test items that promote and measure critical thinking.Journal of Nursing Education,2001,40(1):1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