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生态经济范文

时间:2024-01-30 17:47:1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县域生态经济,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县域生态经济

篇1

关键词:县域生态经济;类型;发展模式

中图分类号:F124.5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22-0122-02

一、生态经济发展模式的国际借鉴

生态经济是20世纪60年代初期提出旨在摆脱现实社会面临的诸多困境的一种理念、一个目标和一条路径。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有学者开始对生态经济发展模式进行了不少探究,比较有借鉴意义的生态经济发展模式有:

1.太空人式经济。美国经济学家鲍尔丁在《未来的太空船――地球经济学》中提出了太空人经济。太空人经济体系,是指把整个地球看成为一个宇宙飞船,地球所需要的能量由太阳提供,另外,人类的一切物质都通过良性循环得到满足。这样的经济系统,能够有效地把一种垃圾,变成另一种适用的材料,以实现最大限度地适用资源,减少资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污染,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经济模式。

2.B模式。美国著名学者布朗在《B模式2.0:拯救地球、延续文明》中提出B模式。这种B模式同样是针对当前资源紧张、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的提出的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经济模式。B模式由三部分组成:重构全球经济、消除贫困、恢复自然界系统。

这两种模式的终极目的都是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二、生态经济的基本特征

生态经济是把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使二者互相促进的经济发展模式。它要求在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思想的指导下,按照物质能量多层利用的原理以及经济系统和生态系统整体协调、良性循环的原则,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在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实现经济增长,形成环境优良、资源再生产能力强、经济快速发展的良性循环,实现经济、社会、环境三个效益的高度统一和协调发展。与传统经济相比,生态经济具备以下特征。

1.系统性特征。生态经济作为一个系统,是由诸多要素组成的,但在这众多要素之中,生物是第一位的,也就是说这种系统性是以生物为中心的,没有生物的存在就不存在生态系统,而生物与环境也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它们通过物质流、能量流和某些信息流使得生物得以跟环境进行交换,从而形成开放系统。这种开发系统的存在,使整个自然界处于良性循环状态,而经济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自然界的正常循环,否则经济的发展就会产生诸多难以解决的后患问题。再者,生态经济的系统是由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等要素构成的大系统,其要求人在考虑生产和消费时不能再置身于这一大系统之外,而是必须将自己作为这个大系统的一部分来研究符合客观规律的经济原则,只有这样,生态经济的系统性特征才能凸显出来。

2.协调性特征。协调是一种普遍规律,无论在自然社会还是人类社会,都起着其他要素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只有存在协调,才可以表现出整体效应,才能反映出1+1>2,但协调的关键是什么呢?就是人类不仅要懂得正反馈还要懂得负反馈,既要懂得加也要懂得减,因为在一个系统里只有有加有减才能保证它是最稳定的,才能得到良性循环。

3.循环性特征。整个自然界存在着一种循环,而这种循环也是其靠自身的力量来完成的,在这一点上,外力的作用很是有限,但人们可以在一定条件下,干预这种循环的进行,由此也才形成了“恶性循环”和“良性循环”的概念。在传统工业经济的各要素中,资本在循环,劳动力在循环,而唯独生态没有形成循环。而生态经济则要求必须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经济活动,因为如果经济活动超过资源承载能力的循环是恶性循环,就会造成生态系统退化,而只有在资源承载能力之内的良性循环,才能使生态系统平衡地发展。

此外,生态经济还具有一定的新的价值特征。生态经济在考虑自然时,已不再像传统工业经济那样仅将其作为“取料场”和“垃圾场”,也不仅仅视其为可利用的资源,而是将其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是需要维持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在考虑科学技术时,不仅考虑其对自然的开发能力,而且要充分考虑到它对生态系统的修复能力,使之成为有益于环境的技术;在考虑人自身的发展时,不仅考虑人对自然的征服能力,而且更重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三、中国的县域生态经济发展模式类型

在中国,县域经济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重视县域生态经济发展,是中国整体生态经济模式构建的必然要求。县域生态经济是什么?县域生态经济,是在县级区域内,利用生态经济发展模式,来发展该地域的经济。这种生态经济发展模式,是将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相结合,遵循循序生态原理和经济规律,建立和发展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一种经济模式。中国在发展县域生态经济时,发展模式是多样化的。这主要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针对不同的经济类型,采用不同的发展模式。

1.以绿色环保为方向,培育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狭义的农业就是我们一般意义上的农业,即种植业,广义的农业还包括林业、渔业、牧业、花卉业、观光农业、畜牧和农业手工业。在发展生态农业时,要根据县域的具体情况,进行生态模式的构建。其一,要重视生物立体的共生型,比如可根据生物类型、生物因子的数量,划分立体种植型、立体种养型和立体养殖型。其二,要实现有机物多层利用型,这主要是在物质中实现循环生产,实现废物的再利用,达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目的。其三,全面规划发展型,对县域的具体情况进行深入地了解和认识,根据当地的资源优势,合理配置农业的生产计划,以最优的种植方式实现种植结构的优化。其四,山区资源开发型,重视对山区生态环境的改变,营造良性的山区经济,比如在水土流失地区修建防护林等等。

2.以循环经济为目标,培育生态工业发展模式。资源的有限性、人均占有量低、利用率低等问题的存在,使人们不断在探索新的工业发展模式,而发展生态工业发展模式就是其中一种。实现生态工业发展模式,就是要以节能、降耗、减排为基本目标,坚决取缔高污染、高能耗、低效益的夕阳产业,大力引进和发展高效、节约、循环的现代企业,推动县域工业发展生态化。可以从几个方面入手:其一,发展科技,提高资源利用率,这样就能最大限度地使用资源。其二,加强管理,优化资源配置,这样做主要是解决资源的浪费现象。其三,建立节约型的工业生产模式,实现高效的工业生产。其四,发展循环经济,循环利用资源实现废品再利用。

3.以生态资源为依托,培育生态旅游业发展模式。旅游业是环保的、可持续发展的产业,但在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依旧有许多需要注意的地方,只要将各个环节都做好,才能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才能构建生态旅游业发展模式。发展生态旅游业模式必须注意以下几点:其一,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构建和谐的生态旅游环境。生态环境是旅游业的生命所在,没有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没有生态旅游业的发展。其二,旅游环境的保护还在于对游客行为的规范,杜绝人为的环境破坏和污染。其三,开发和建立合理的旅游景点,因地制宜地发展旅游业,不要人为地构建,不顾当地生态发展的现状。

四、发展县域生态经济需要注意的几点问题

1.加强全民生态教育,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在现代社会中,人与自然的关系有三种态度,一是热爱自然的环保主义者,二是凌驾自然的征服者,三是自然与社会持久发展的必由之路。因此,要发展县域经济,首先要加强公民的生态意识宣传,变“征服”为共生,化“掠夺”为互助,保护自然,是实现人类生存与社会发展的根本,也是实现县域生态经济的首要条件。

2.保护自然资源,维持生态平衡,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系。县域经济也是生态经济,不能只重视发展经济,而忽略环境的保护。因此,发展县域经济,工业就要走循环经济道路,农业要发展生态农业。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求发展,才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选择。这就要求中国发展县域经济时,必须处理好合理开发利用资源、清洁、节约的绿色增长和环境保护、生态平衡的关系。保护自然、改善环境,与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增加社会经济实力是密不可分的。充分利用自然资源,既使生态经济系统的物质、能量的利用率高,或物质、能量的消耗少,同时,又使生态、经济社会、技术和谐发展,保持生态经济系统动态的平衡和持续运转。

3.依靠科学技术,改革传统产业结构,发展新的生态经济产业。追求生态经济高效和谐模式,需要依靠科学技术。一方面要探索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的理论与方法,并付诸实践。另一方面要改革传统产业,使之走向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的轨道。这种新型产业的功能,既能缓解消除污染、净化和消化废物,改善环境质量;又能提高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进而不断提高生态经济生产力;更重要的是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自然与社会条件。

总之,构建中国县域生态经济发展模式,是从小处入手、从具体出发,将人类活动的各个环节纳入生态生产的发展过程中。当然,这种模式的实现和推广,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费月升,林洪涛.县域经济主导产业发展模式[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6,(3).

[2]王广成.县域海岛生态经济模型及其发展模式研究[J].生态经济,2007,(11).

[3]多金荣.县域生态经济研究[D].北京:北京农业大学,2009.

篇2

(一)生态文明的内涵

生态文明是继工业文明、农业文明之后出现的一种新型文明型态,生态文明产生的重要现实背景是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工业文明虽然带来物质的极大丰富,但同时也导致环境的严重污染,在这种背景之下,人们开始反思工业文明,提出生态文明建设这一概念。生态文明的核心思想是尊重自然、保护自然、顺应自然,人与环境要和谐相处。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路径是大力发展绿色生产、循环经济、低碳发展,从而减少各类资源的消耗,减少污染物排放,将人类活动控制在生态环境承载力的范围之内。

(二)生态文明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生态文明与经济发展之间是相辅相成、互为依赖的关系,而不是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经济发展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基础,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没有经济的发展壮大,生态文明建设也就没有必要的物质保障。生态文明建设是经济发展的现实路径,西方发达国家以及我国一些地区的经济发展经验已经证明,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行不通,没有生态文明,经济发展必然会严重受阻。生态文明与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一致的,二者并不存在所谓的冲突,这是实现二者和谐发展的基础所在。

二、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县域经济发展问题颇多,这些问题与生态文明建设要求之间存在冲突与相悖,对于未来县域经济的健康发展是巨大威胁。

(一)发展理念落后

我国县域经济在发展理念方面比较落后,长期以来,在政绩考核重心为GDP的情况下,各县级政府都将经济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片面追求经济总量的提升,忽视环境保护以及经济发展质量,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举例而言,一些县级政府在招商引资方面,往往不顾本地区的生态承载力,一味引进三高一低的产业,给地区生态环境带来巨大的危害。

(二)生态经济滞缓

生态经济发展滞缓是很多县域经济发展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生态经济本身属于朝阳产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广义层面的生态经济是指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自然生态与人类生态高度统一的,具有可持续发展特性的经济。县域经济在生态经济发展方面重视不足、基础薄弱,生态农业、生态观光等产业发展比较滞后,县域经济发展缺少新的增长极。

(三)发展模式粗放

我国县域经济发展模式比较粗放,只重视经济总量,忽视经济质量。这种经济发展模式与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构建资源节约型产业相悖,容易导致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不强。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粗放还表现在低水平重复性建设、传统产业占比过高、科技水平整体偏低、生产设备落后等方面,这些经济问题往往意味着更多的资源消耗、更多的环境污染,会给生态文明建设带来更大的阻力。

(四)人力资本不足

我国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是人力资本不足,尤其是一些新兴的高科技行业发展更是严重依赖于人力资本。当前我国县域在人力资本方面储备不足,不仅难以吸引优秀人才的流入,同时本地区一些优秀的人才资源也不断流失,给地区经济发展转型、产业升级、生态产业发展等带来危害,不利于生态文明建设。

三、生态文明视角下县域经济的发展路径

生态文明建设为县域经济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本文认为应重点从多个方面推进县域经济的发展。

(一)更新发展理念

在生态文明建设这一大背景下,县域经济发展要更新发展理念,树立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并重的理念,进一步提升生态保护工作的重要性,不仅要“金山银行”,更要“绿水青山”。在政绩考核模式方面,政府要将绿色GDP纳入到政绩考核中去,将环境保护作为一个坚决不能突破的底线,在生态保护方面进一步发力,力争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齐头并进。

(二)发展生态经济

县域经济发展要将生态经济作为一个重点,将生态经济打造成为拉动地区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极,重点发展生态旅游、生态农业、高科技新兴产业等,壮大生态经济规模,发展生态经济的带动及辐射作用。在生态经济发展中,政府要创造良好的生态经济发展环境,从财税、土地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推动生态经济更好地发展,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更多的活力。

(三)转变发展模式

县域经济要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模式,摒弃以往粗放的经济发展模式,推进集约经济模式。经济模式的转变要从产业布局、技术创新、设备更新等方面着手,从产业布局方面来看,要逐步淘汰落后产业,引入高附加值产业;在技术创新方面,要依托技术创新来提升生产效益,减少污染;在设备更新方面,要鼓励企业进行设备更新,从而提升生产效率,实现发展模式转变。

(四)加强人才引进

篇3

    关键词:县域经济 金融生态 建议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2004)最早将生态学概念系统引入金融领域,提出了金融生态这一名词,它是一个仿生概念。本文利用已经存在的金融生态概念对县域金融生态进行界定,所谓的县域金融生态是县域经济中各种金融主体与其所赖以生存的环境以及内部金融组织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通过分工、合作所形成的具有一定结构特征,执行一定功能作用的动态平衡系统。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最基本的构成单位,因此重视和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意义重大。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金融生态环境不仅关系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软环境和文明程度,而且也直接影响到该经济体的经济金融发展水平,从一定意义上讲,金融生态环境就是竞争力。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最基本的构成单位,重视和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意义重大。县域金融作为我国金融发展中的“弱势群体”,对其金融生态环境进行研究,解决其金融生态环境中存在的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我国县域金融生态现阶段存在的问题

    (一)县域金融主体缺失

    在县域经济发展中虽然存在农业银行等商业银行、信用合作社、邮政储蓄等多极并存的局面,但实际上商业银行由于商业化的改制,作为“理性人”受利益的驱使而逐渐撤并营业点,影响了县域经济发展资金来源;信用社由于规模小,资本金弱、融资能力差,使其对县域经济发展力不从心。邮政储蓄只存不贷,将吸收的资金转向大城市或者相对比较发达的地区,从而分流了县域经济发展所需的资金。由于正规金融机构不能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最基本的资金来源,因此就出现了非正规的金融融资,但是由于政府缺乏对这些非正规金融的合理引导,只是进行严厉管制,致使其组织松散,运行不规范。另外其他的配套措施也不够健全,比如中小企业贷款担保体系等。这一系列的因素导致了县域金融体系效率低下,很难为县域经济的发展提供助力,而只能使县域经济发展所急需的资金逐渐流向发达的城市,出现县域资金“城市化”的现象,致使县域金融运行的整体生态环境恶化。

    (二)地方政府过分干预

    县域金融生态状况受政府行为的严重影响,目前由于政府的行政体制改革依然缓慢,政府职能转换依然没有到位,习惯用计划经济的思路以行政手段来干预经济的发展,地方政府对金融的理解停留在计划经济阶段,仍以财政划拨看待银行信贷资金的供给;依然片面追求单纯GDP目标的实现,急功近利,普遍存在行政力量介入和干预金融的现象,影响了金融机构正常业务的开展。

    雷和平、林之诠(2005)调查说明:陕西省周至县2004年底农村信用社贷款余额716亿元,不良贷款117亿元,不良贷款率近25%,而其中的十三类突出的不良贷款余额为4608万元,党政干部和政府的贷款(或担保贷款)1656万元,占近36%。行政力量利用直接或间接方式介入农村金融占用资金进行非财政性运作,使得原本有限的资金创造出现断层,不利于县域金融业的正常发展。

    (三)法制不健全

    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市场经济的缔造、交易规则的确立、交易秩序的维护,均需要依靠强有力的法制环境为后盾。但是在基层县市法制建设严重滞后,相关法律法规不够完善和健全,如在银行信贷资产管理方面,对企业改制、重组、市场退出的金融债务处理没有明确规定,导致企业借改制大量逃废金融债务;对县域金融生态环境造成了不利影响。“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相当普遍,执法行政主导和行政干预的现象较为严重,司法独立性不强,执法效率低下、司法执行难、执行周期长的问题也十分突出。

    (四)道德风险普遍存在

    我们一般地从伦理道德和制度层面把诚信理解为诚实守信,根据制度经济学的市场契约论,也可以将诚信理解为签约双方对契约和承诺的遵守。在基层县市对于这种契约的履行更是不到位,对经济建设和金融业的发展产生了诸多危害。

    我国基层县市征信系统建设不完善,社会信用服务的市场化程度较低,中介服务极不规范,提供虚假资信证明甚至协同贷款欺诈,严重破坏了县域金融的信用环境。此外,社会信用观念和信用意识淡漠,部分失信者存在“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的思想,失信效仿现象比较严重,使金融机构处于一种被动的尴尬境地,产生了“怕贷、惜贷”思想,制约了信贷资金的有效投放,不利于县域经济的发展。

    据有关方面的统计,在安徽省68.39亿元的基层政府金融债务中,不良贷款占比高达51.6%,已形成区域金融风险。地方政府拖欠金融债务,不仅损害了地方政府在公众和金融机构中的形象,而且引起了社会上其他欠债主体的效仿。如果听任这种失信行为风行下去,由于失信行为自身的“外在性”和“传染性”,县域经济将会陷入“所有人对所有人的战争”即霍布斯丛林。

    (五)县域经济基础薄弱

    县域经济是县域金融生态系统的繁衍和生息的物质载体,没有坚实的物质基础,金融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就是一句空话,县域经济总量小,支柱产业少,产业结构不合理,基础相对较为薄弱,致使金融生存空间狭窄,因而也就不能很好地推进金融部门的发展,从而阻碍了相关金融制度的完善,降低了金融生态系统的内部运行效率,导致了基层金融资产质量低下,出现大量不良贷款。

    对安徽、江西、河南、江苏、浙江、山东六省1995~2004年期间的县域金融生态状况进行了一次专题调查显示,县域GDP占全省比重呈下降趋势,县域经济发展速度逐步放缓。自1995年以来,无论是经济高速发展的江苏、浙江、山东三省,还是经济发展相对较慢的安徽、江西、河南三省,县域经济都得到了较快发展,但县域GDP占全省GDP的比重均呈现出长期下降的趋势,安徽、江西、河南、江苏、浙江、山东县域GDP占本省GDP 的比重分别下降了8.81、12.35、6.62、5、3.05、0.31个百分点。

    (六)金融中介机构发展不足

    县域中介组织不全,信用担保公司实力不强,创业基金规模小,融资担保能力未能充分发挥;企业信用等级评定不真实,大部分金融机构为了获取手续费,采取银行内部评定,没有让企业交给真正的中介机构去做;资产验资、资产评估等中介机构缺乏行业约束,报告失真,少有问责,没有形成应有的市场淘汰机制与行业品牌,公信度不高。

    建设良好县域金融生态的建议

    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应该是投入较少的金融运作成本,而获得较高的资金运行效率,并且对金融生态主体的行为要有良好地激励和约束功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在很大程度上是靠推动县域经济的发展来实现,而县域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又对县域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建设理想的金融生态:

    (一)健全金融体系

    适应县域发展多层次需求,构建政策性金融、商业金融、社区互助金融相结合的金融体系。国有商业银行应改革和完善现行的信贷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适当下放贷款审批权限,简化贷款审批程序、积极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强化农发行的政策性金融服务功能,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在条件较好的县创建农村合作银行或农村商业银行,鼓励其通过市场运作、自由组合方式对周边地区的农村信用社进行兼并和重组。组建邮政储蓄银行,切断邮政储蓄资金强制性回笼渠道和农村资金外流渠道,将吸收的资金反哺县域经济。在有一定市场经济基础、信用环境较好的县域组建社区银行,补充现有县域金融体系的不足之处。

    (二)地方政府发挥对金融生态建设的积极作用

    地方政府应克服政府行为的本土化、行政化、企业化的倾向,使自己的行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逐步市场化。加快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社会经济环境建设,提高服务意识,优化地方投资软硬环境。

    地方政府应该发挥在县域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中的主导作用,会同人民银行、金融监管部门、地方经济综合部门、公安部门、司法部门、新闻部门等共同参加的金融稳定协调机制。改变过去单纯靠GDP衡量政府政绩的标准,将改善金融生态环境纳入对各级政府部门的考核内容,打造“诚信政府”。

    (三)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以县央行建立的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和个人信用信息系统为基础,整合县域内金融机构信用交易信息,加强基础信用信息系统建设,完善银行信贷征信系统。由当地政府协调法院、公安、工商等单位部门,开展非银行个人信用信息系统建设,为实现向社会提供全方位的信用信息服务打下基础。健全信用服务监管体系和完善社会失信惩戒和守信激励机制,加大对失信行为的披露和惩戒力度,充分发挥政府各相关职能部门的作用,制定配套的政策措施,鼓励诚实守信,惩戒失信行为。

    (四)加快县域信用中介机构建设

    针对县域内信用中介服务机构少,资质低的现状,应积极发展具有较高执业资质和道德水准的信用中介服务机构,开展专业化信用服务。广泛开展企业和个人的信息征集、资信评估、资产评估、市场调查等信用服务。巩固和完善信用担保体系,为信用交易提供担保服务。由政府牵头,引进和发展担保公司,创新担保业务品种,扩大担保服务范围。同时依托现有金融体系,推进信用业与保险业的结合,为转移信用风险提供信用保险服务。

    (五)构建优良的金融法制环境

    加大金融诉讼案件的执法力度。地方政府应积极协调人民法院,加强金融案件审判工作,充分发挥司法审判职能作用,提高审判执行工作的质量和效率,维护正常的社会信用秩序,简化金融诉讼案件审判程序,加大不执行金融债权的惩罚力度,提高执行回收率;降低金融维权成本。加大对各类金融违法犯罪活动的打击力度,各金融机构应与公、检、法机关密切配合,并建立长期协作机制严厉打击各类非法金融机构和非法金融活动;依法严厉打击各种方式的金融诈骗等违法犯罪行为,维护正常的社会经济金融秩序。

    总之金融生态建设是一项系统性的需要各个部门的通力协作,地方政府作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主体,应当意识到推进金融生态环境是金融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也是进一步改善和优化区域投资环境,吸引信贷资金和外来投资,增强地区比较优势和竞争力的关键所在。县域经济处于全面实施“十一五”规划起步和老工业基地振兴改造的重要时期,实现经济加速发展,需要有持续、有效的资金投入作为支撑,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打造优良地区金融生态环境,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需要和维护金融体系安全的重要保障,是实现县域经济金融良性互动、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李扬,王国刚,刘玉辉.中国城市金融生态环境评价[M].人民出版社,2005

    2.徐诺金.论我国的金融生态问题[J].金融研究,2005

篇4

xx县人民政府县长xxx

xx县位于山西省东南部,太行山东南端,是一个干石山区、革命老区和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也是一方历史悠久、民风淳朴、山川壮美、气候宜人、区位优越的宝地。改革开放以来,xx县委、县政府坚持把推进生态环境建设作为改变全县贫困落后面貌的一项基础工程、治本工程、造福工程来抓,20年如一日坚持不懈,29万人民群众齐心协力,取得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步提高、协调发展的突出成效。站在新世纪新阶段,回顾我县生态环境建设的历程,展望我县生态经济建设的前景,我们倍感自豪,也更加充满信心。

发扬艰苦奋斗精神,生态环境建设迈出大步伐

一是持续大搞荒山绿化和退耕还林。改革开放20多年来,xx县八任书记、十任县长紧紧围绕“在万分之一的国土上搞绿化、做贡献”的战略决策,持续开展绿化接力赛,带领全县人民群众树绿化志、干绿化事、创绿化业,将原来只有7万亩次生林的荒山秃岭建设成为近90万亩的涛涛林海,使全县150多个山头无山不绿,3368条沟壑沟沟有林,森林覆盖率达到47.6%。为加强对森林资源的保护,从2000年起,我们发动群众肩扛手抬,用石头垒起了7000多华里的森林防护墙,被誉为“天下第一墙”,并夺得上海大世界吉尼斯纪录。

二是突出狠抓小流域治理和水土保持。我们坚持把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和小流域治理作为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建设良好生态环境的一项重要举措来抓,沟坡岭河滩科学规划,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累计新修基本农田8万亩,完成小流域治理面积20万亩,打井建水窑7000孔(眼),建成各类饮水工程184处,解决了全县287个村庄、9.7万人的饮水困难问题。

三是积极开展城镇绿化和小城镇建设。我们以打造中国北方绿城为目标,按照风景化、园林化、林荫化、多样化的要求,见缝插绿,拆墙透绿,持之以恒地大抓县城绿化工作,县城及县城周边绿化总面积达到2406亩,绿地面积达到1267亩。建设园林化庭院、园林化单位、园林化小区80多个,县城绿化覆盖率达到20.54%,绿地率达到11%,人均公共绿地达到21.81平方米,山水园林县城初见雏形。与此同时,积极推进园林化乡村建设,全县涌现出了常平、晋庄、桥上等一批园林化乡镇和小逢善、河西庄、西柏林等一批园林化村庄。

四是大刀阔斧治理工业污染。近年来,我们采取“关、停、并、转”等办法,先后取缔中小企业65个,淘汰关闭落后生产能力企业8家。投入巨资对重点企业进行污染治理,大力推行清洁无害化生产,使企业内部变废为宝,化害为利,吃干榨尽,实现循环生产。目前,全县工业废水污染排放达标率达到96%,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87%,工业污染防治工作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探索绿色经济路子,生态环境建设带来新效应

在大力推进生态环境建设的同时,我们依托全县良好的生态优势和丰富的自然资源,努力实施绿色战略,积极发展绿色经济着力培育绿色产业,初步走出了一条发展绿色经济的新路子。

第一,生产生活环境明显改善。从1978年到2004年的20多年间,全县森林覆盖率由5%提高到47.6%。水土流失面积由83%下降到15%以下,年侵蚀模数由4300吨下降到了150吨,年降雨量达到近600毫米,气候相对湿度提高了15个百分点,无霜期延长10—15天,旱、洪、雹、霜等自然灾害减少43%,豹、鹿、红豆杉等濒危珍稀动植物重现高山深峡,全县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我县也因此荣获了“全国造林绿化先进县”、“全球环保500佳提名奖”和“全国生态建设示范区”等荣誉称号。

第二,绿色产品开发初见成效。全县绿色种植基地面积达到20万亩,有7个农产品通过国家绿色认证,奶牛、肉驴特色养殖发展势头良好,全县建有奶牛、肉驴养殖小区36个,奶牛达到1650头,肉驴达到2900头。农业产业化进程明显加快,九牛寨乳业、郭氏羊汤、紫团饮业、辛寨陈醋、西街裕丰酿造、西柏林豆制品等农业龙头企业规模进一步扩张,带动了一产发展,促进了农民增收。去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136元。

第三,旅游产业开发快速发展。地外我县东南部的太行山大峡谷,绵延百里,景色奇异,是国家森林公园和国家地质公园。近年来,我们充分依托景区良好的生态环境,加大综合开发力度,制定了整体规划,修建了旅游循环路,改善了通讯设施,开发了旅游商品,兴建了接待设施,打造了八泉峡、红豆峡、黑龙潭等一批精品景点,尤其是在北京、郑州、石家庄、太原等城市举办了宣传推介会,去年5月份成功举办了“中国长治·壶关太行山大峡谷国际攀岩邀请赛”,进一步扩大了太行山大峡谷的知名度。

第四,企业技术创新步伐加快。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绿色经济的大力发展,大大加快了全县企业的技术改造和环保治理,促进了企业技术创新、产品更新换代和产业升级。常平集团200万吨炼钢一期工程采用世界一流的四机四流连铸技术,环保严格按照国家要求采用二次除尘,转炉采用全电脑控制,实行清洁式生产,是长治市第一家环保型钢铁企业。壶化集团4000万发钢性药头电雷管自动生产线项目的设计规模、生产工艺、自动化程度居世界领先水平。环海集团20万吨热轧不锈钢带项目科技含量高、环境污染小,具有国内一流水平。庄益通公司1000吨电子精细硅微粉项目在科技含量上更是达到了一个新高度。在这些高新项目带动下,县域经济实现了跨越式发展,2005年全县生产总值达到17.8亿元,财政收入达到2.5亿元。

坚持科学发展理念,生态经济建设再创高水平

搞好生态环境建设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去年我县被中国国土经济学研究会确定为山西省首家全国中小城市生态经济建设实验区,为我县加快生态环境建设,促进县域经济持续快速发展,赢得了难得的机遇。我们决心以此为新的起点,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生态环境建设为基础,坚持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建设、环境保护相结合,坚持生态建设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努力推进生态与经济双赢共进:

一要在生态环境建设上实现新飞跃。牢固确立生态环境不仅要保护和修复,更要注重建设的理念,把建设“绿色壶关”作为最大的生态工程,在发展中优先保护生态环境、在建设中优先建设生态环境,继续大搞植树造林,切实抓好低效林改造相混交林建设,全面加快草地发展、城镇绿化、通道绿化、园林化建设等生态环境建设基础工作,力争利用3—5年时间彻底绿化剩余的近20万亩荒山面积,使全县有林面积达到10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50%以上。

二要在生态农业开发上实现新突破。坚持走“公司+基地+农户”发展之路,实现规模化经营,多元化发展,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重点培育壮大紫团、壶化、开源三个乳制品加工企业,玉米加工、小杂粮加工、陈醋、羊汤、豆制品加工等8大龙头企业,积极引资建设肉制品加工项目。突出抓好优质玉米、小杂粮、无公害蔬菜、中药材和食用菌基地建设。大力发展优质奶牛、生猪、肉驴、羊、鸡和特种养殖。认真搞好农业高科技项目的引进推广工作,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同时,要继续抓好小泉小水、小流域治理、中低产田改造、节水灌溉、农村交通、沃土工程和农村沼气等农业基础工程建设,不断改善农业和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农民增收,加速农村发展。

三要在做大旅游产业上实现新目标。牢固树立抓旅游产业就是抓生态经济的新理念,按照开发与保护并重的原则,搞好太行山大峡谷自然风光旅游区各景区详细规划,建设旅游专用交通道路,加大精品景点开发力度,完善旅游服务设施,强化旅游宣传促销,增强旅游知名度和美誉度,力度在太行山大峡谷拥有国家地质公园、国家森林公园两块牌子的基础上,把大峡谷建成国家aaaa级景区,培育成全第市一、全省一流、全国有名的旅游胜地。

篇5

抢抓机遇

吹响金沙经济的发展号角

抓住机遇是能人,丧失机遇是罪人。金沙县蕴藏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储量达44.97亿吨,上个世纪,金沙立足资源优势,抢抓“西电东送”的大好机遇,率先在毕节地区实施了“以火电为龙头”带动县域经济发展的举措,形成了以煤电为支撑的工业经济体系。目前,全县有煤矿118个,总设计生产能力1959万吨/年,2009年实现原煤产量1236万吨,煤炭税费11.3亿元。2008年成为毕节地区第一个人均GDP突破1000美元的县。1987年到2009年,全县生产总值从2.17亿元增加到72.6亿元;财政总收入从1782万元增加到17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从387元增加到3700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到2009年达到12979元,并荣获“贵州省经济强县”等荣誉称号。

在新一轮的改革发展中,金沙将紧紧抓住国家实施第二轮西部大开发和各派中央、全国工商联支持毕节试验区建设的重大历史机遇,以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跨越为目标,找准区域、发展、目标定位;注重提高改革创新能力、规划建设科学性、党员干部队伍素质、人民群众满意度;突破城市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招商引资、服务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戮力同心推进大发展,众志成城建设新金沙。

生态建设 留住了青山绿水

经济的发展,势必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怎样走可持续发展道路?金沙的决策层想到了这个问题。

为此,历届县委、县政府确立了“以保护森林资源、建设良好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走向良性循环”的生态建设思路,把开发利用资源与生态保护有机结合起来,采取“四荒”拍卖、个体承包、联户经营等方式,充分调动社会多种闲散资金投入林业生态建设。先后实施了“长治”、“天保”、“退耕还林”、“荒山造林”等生态工程,1988年到2009年,森林面积由33.7万亩增加到158.31万亩;森林覆盖率从18.9%增加到41.75%,比毕节地区(38.75%)高出3个百分点,比全省(41.45%)高出0.3个百分点;森林蓄积由69万立方米增加到384.58万立方米。全县生态环境得到较大改善,创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工作通过验收,到2015年,将建成毕节地区生态大县,森林覆盖率达到44.7%。

激发活力 绘就美丽蓝图

金沙县通过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调动了农民经营山林的积极性,实现了“山定权、树定根、人定心”,“一人承包、全家就业”的林业发展新格局,积极发展特色经济林、果、药、茶等产业,并逐渐向规范化、规模化推进,通过短期内以金银花、梨、大枣促农增收,长期发展核桃、茶叶等致富,形成了“林药结合、以短养长”模式,加快了山区农民致富的步伐,不少农民高兴地说:“改革路子对头,农民尝到甜头,小康有了奔头。”

与此同时,还涌现出了金沙县高原营林生产合作社和马脑石石漠化治理的全省典型。“高原营林生产合作社”创建于1984年,入社农户314户1319人,营林面积53000亩。在生产经营中注重发展目标的长、中、短相结合:短期项目,实现当年增收;中期项目,收入稳定增加;远期项目,有长远的财富。现已探索了一条“粮食、人口、生态”协调发展、群众摆脱贫困、迈向小康的成功之路。该合作社所在村的森林覆盖率从20%上升到79.8%,生动地展示了“山上是银行,山下是粮仓;百鸟齐争鸣,花草遍地香;流不尽的金银水,吃不完的丰收粮”的希望之路。

篇6

关键词:新常态;安徽省;县域经济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12-0-01

2015年,安徽全省62个县(市)地区生产总值总量突破万亿大关,增长速度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占全省比重提高到49%,县域经济已经占居安徽的“半壁江山”。但是随着国内经济进入新常态,由于县域经济的整体素质不高,抵御风险能力较弱,县域经济首先受到的冲击。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如何加快推进县域经济转型升级,对保持安徽省经济平稳健康较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安徽省县域经济存在的主要问题

1.区域发展不平衡

安徽省县域经济发展总体呈现东高西低、南强北弱的格局,即皖江县域发展水平较高,皖北、皖西发展较低。2015年皖江示范区37个县(市)以占全省县域44.7%的人口创造了62.4%的GDP、67.4%的财政收入,人均GDP比全省县域高30.6%;而皖北17个县总人口数占全省县域44.5%,其GDP、财政收入分别仅占29.5%和25.1%,人均GDP仅相当于全省的69.3%左右。

2.产业层次偏低

从农业看,一产比重比全省高6.8个百分点,其中,25个县(市)一产占比超过20%,定远、阜南等6个县一产占比超过30%,临泉高达42.4%。从工业看,主要集中在煤炭、建材、纺织、服装等过剩产能行业,且多处于产业链低端,中小企业偏多,抗风险能力较差。从服务业看,县域服务业发展严重滞后,三产比重比全省低7.3个百分点,多集中在餐饮、批发零售等传统低端服务业领域,金融、物流、文化创意等生产业发展不足。

3.县域城镇化质量不高

一是人口集聚水平较低。2015年县域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38.7%,比全省低11.8个百分点。二是土地城镇化快于人的城镇化。城镇化发展仍然存在“拼土地、拼资源、拼成本”的不可持续问题。三是城镇功能严重不足。大量小城镇基础设施薄弱,配套服务不足,难以满足广大城镇居民生产、生活的需要,限制了城镇人口和产业的容纳能力。

4.资金短缺问题凸显

从财力保障看,全省县域财政支出高出收入80%,对财政转移支付依赖较重。62个县(市)中只有肥西、繁昌、宁国、铜陵、凤台5县(市)财政收入大于支出,其他财政均收不抵支。从信贷看,县域金融C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占全省比重比县域GDP所占比重低21.6个百分点,存贷比低于全省19.3个百分点,信贷供需矛盾较突出。从招商引资看,很多县(市)对县外资金吸引力较弱,2015年县域投资额占全省的45.9%,均低于经济及人口占比,人均投资也仅为全省的一半左右。

二、加快安徽省县域经济转型升级的对策建议

1.加快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激发县域经济发展活力

进一步扩大县(市)和重点镇的经济管理权限,赋予其更大的发展自和决策权。健全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加大对贫困县、革命老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深化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改革,提升县域骨干金融企业竞争力。推动县城镇管理体制改革,支持经济强县、重点镇和文化旅游名镇加快城镇化步伐,引导其逐步向小城市发展。大力支持县域民营经济发展,引导民间资本参与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为民营经济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2.积极推进区划调整,拓宽县域经济发展空间

沿海发达地区和我省巢湖市区划调整的实践表明,中心城市的带动和辐射对县域经济发展作用明显。当前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应继续推进我省区划调整,适时推进县改区、县改市。进一步扩大中心城市行政区划,带动和拓宽县域经济发展空间。同时,应借鉴浙江经验,把培育特色小(城)镇作为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切入点,通过政府推动、政策扶持、体制创新、市场运作等,加强特色小(城)镇建设,大力发展文化旅游、大健康、休闲体育、生态农业等优势特色产业。

3.加快县域园区转型升级步伐,促进产城融合

县域省级开发区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和关键力量。当前,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当务之急是促进县域开发园区转型升级。要围绕核心企业、龙头企业,发展相关配套产业,着力打造特色产业集群。要进一步强化开发区城镇功能和服务功能,积极推进县域开发区产城一体化发展,加快县域城镇化步伐,增强县域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双轮驱动力。要把提升招商引资作为进一步推进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要更加注重服务业招商和产业链招商,不断提高招商引资的质量。

4.大力发展服务业,塑造县域经济发展新支撑

顺应经济转型发展趋势,将大力发展服务业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着力点。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发展生产集聚区,引进培育一批服务业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促进服务业与现代农业、现代制造业以及城镇化的互动发展。以社区服务、信息咨询、文化旅游、健康养老等生活业发展为切入点,加快县域服务业转型升级,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更多地投向县域服务业领域。

5.加强南北结对合作,提高皖北县域经济发展能力

皖北是安徽县域经济的“洼地”,应进一步深化南北结对合作,提升合作的领域和层次作为突破口,继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大力推进园区合作共建,共同构建产业配套体系,积极引进优质企业和资金、人才资源。同时,要着力发展特色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加快打造一批上规模、有实力的农业龙头骨干,培育发展一批新能源、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极具潜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增强皖北县域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参考文献:

[1]安徽省统计局.县域经济壮大 占居“半壁江山”[EB/OL].http:///tjj/web/info_view.jsp?strId=1461832711565334,2016-4-28.

篇7

1.生态消费观念的形成

随着人类社会不断发展,人们的消费观念和模式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在工业革命之前,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较弱,社会消费模式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工业革命后,社会生产力得到了显著提升,社会产品日益丰富。马克思曾指出:“资本主义社会在不到100年的时间里创造出的生产力,比过去创造的所有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快速发展的生产力在创造巨大的物质财富同时,也带来了生产过剩问题。如何有效化解这个问题,实际上就是生产与消费矛盾问题,学者们提出了两种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一种观点是从生产维度出发,提倡控制生产规模;另一种观点是从消费角度出发,采取各种手段刺激社会消费,以解决需求不足问题。第一种是马克思提出的对策,后一种则属于凯恩斯经济理论思想。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凯恩斯的观点被广泛采纳,资本主义国家纷纷通过刺激消费来寻求经济发展新路径。凯恩斯主义成为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指导理论后,政府制定了大量经济刺激政策,资本家们也纷纷在媒体上鼓吹消费。这使得农业时代消费的贬义被完全剥离,而且还逐渐演变成了追崇物质享受与消遣的“消费主义”。而消费主义是一种奢侈的、浪费的消费模式,它鼓励人们在短时间内尽量消费更多的商品,这种消费观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导致自然资源被掠夺式开发和过度消耗。

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不断推进,社会发展速度不断加快,以至于地球生态环境不堪经济活动,生态环境危机日益加剧。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不能只为了自己的需求满足,而忽视生存发展环境的破坏。客观的来说,凯恩斯理论是化解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危机的有效方式,但是建立在这种理论基础上的消费主义会带付出沉重的代价,那就是资源快速消耗、生态环境严重污染。为了扭转这种不利形势,人们转而寻求科技手段来开辟新的发展路径。人类社会需要通过创新、创造来改造环境,以促进经济发展与自然生态协调发展。但是从生态学角度看,这种模式同样会带来更加复杂、剧烈的生态环境破坏。因此,这种盲目迷信科技的发展模式只不过延缓了不良后果出现时间,无异于饮鸩止渴。此后,人们开始寻求一种更加健康、和谐的消费模式,这就是生态消费。

2.生态消费观的内涵

消费观主要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从需要角度来看,满足人们的生存需要;从劳动角度来看,反对异化消费和劳动;从自由人角度来看,鼓励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消费观强调:“人和自然的和解”,“人和人的和解”。从中可以看出,消费观鼓励和提倡以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相处的消费习惯和模式,其实质上就是一种生态消费观。这种消费观在价值取向上,反对“物质至上”的消费观,主张精神与物质消费均衡协调,摒弃“消费至上”的消费观,提倡“生产确立人的本质”的人本消费观;反对“个人至上”的消费观,强调人与自然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当前大学生生态消费现状

为了全面客观了解当前大学生的消费情况,本课题组设计了一套调查问卷,问卷内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内容:资源节约利用、一次性产品使用、绿色节能产品消费以及废弃物处理方式,对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习惯进行观察和了解,以此考察大学生消费观念和行为是否与生态文明建设相符合,是否有利于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是否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处。

本次调查随机抽取了118名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其中男生65名,女生53名,分布在不同年级和院系。按照统计数据,将高校学生每月的消费额划分为几个档次:主要包括超过2000元、1501元到2000元、1001元到1500元、801元到1000元、600元到800元、低于600元。详情见图3-1,其中,在调查样本中,月消费低于600元的所占比重为1.4%,月消费在600元到1000元之间的所占比重为69.3%,月消费在1000元到2000元之间的所占比重为25.5%,月消费超过2000元的所占比重为3.8%。就整体情况来讲,消费额呈正态分布,一部分高校学生有较强的消费能力。

1.大学生“非生态化”消费行为比较突出

通过调查发现:大学生“非生态化”消费行为比较突出,生态消费观念十分淡薄,只有36.4%的受访者消费习惯完全符合生态文明要求,27.6%的人完全不符合生态文明要求,另外36%的大学生属于“半生态化”状况。

在资源节约利用方面,有71.8%的大学生能够自觉节约用电用水用纸等;有18.6%的大学生会使用一次性用品;只有21.1%的大学生会购买和使用绿色环保产品;还有37.8%的大学生能够按照垃圾分类标准处理废弃物。

2.存在过度消费、奢侈消费和攀比消费的问题

从消费行为来看,当前大学生普遍存在过度消费、奢侈消费和攀比消费的问题。在消费过程中产生了严重的浪费。由于物质生活环境存在差异,以及心理因素作用下,大学生消费比较盲目、随意,例如不计后果的购买不符合本人经济条件、身份地位的消费品;许多学生认为购买名牌衣物用品才显得“高大上”“有品位”。

3.消费支出结构不合理

从消费内容来看,大学生消费支出结构存在明显不合理,其消费支出主要集中在社交、休闲上面,作为在校学生,其合理消费结构应该以学习、生活支出为主。这种不合理消费习惯不仅会削弱学习动力,还会养成懒惰、贪图享受的不良习惯,不利于大学生成长成才。

三.大学生生态消费观培育实施对策

1.设置生态消费课程,夯实教育基础

要以学科建设为中心,以课堂教学为手段,开发设计生态消费观教学课程,课程内容包括生态环境理论、生态文明、生态消费观等内容,弘扬和宣传先进的消费价值观和方法。通过开展课程学习活动,正确认识到生态消费观的重要性、科学性和必要性,不断提高学生生态消费观念,帮助他们从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建设高度认识到生态消费观的重要意义,自觉抵制过度消费、超前消费、奢侈消费等行为观念,从“浅生态思想”到“深生态思想”转变发展,理性调整和控制个人消费观念和行为。与此同时,还可以在校园内开展生态消费文化建设,在校园内形成一种人人崇尚生态消费观的浓厚氛围,引导在校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2.高校、家庭与社会共同组建大学生生态消费观教育体系

在高校层面来看,高校要发挥自身教育宣传作用,向大学生普及和灌输生态保护知识,不断强化生态消费理念;发挥教育引导功能,深入发掘传统优秀文化中的宣传素材,提倡大学生艰苦朴素,勤俭节约,在校园内形成反对不良消费习惯的氛围;举办和组织各种理财讲座,帮助大学生制定合理的支持方案,优化消费结构,养成良好的理财习惯,从源头上控制不合理消费。在家庭层面,由于父母是大学生生活费主要来源,他们也要认识到普及生态消费观的重要意义,配合学校对大学生消费支出进行控制,教导其养成节约、勤俭、绿色、环保的消费习惯。在社会层面,政府要通过政策制定、媒体宣传等手段,为大学生营造生态消费环境,在全社会内开展生态消费宣传,不断提高大学生社会责任感,自觉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当中来,在实践中不断养成生态消费观。

3.通过制度设计引导和推行生态消费行为

一是在校园内建立完善的节能、减排、绿色消费管理机制。在每一间宿舍、每一间教室,都要实行严格的水电管理制度,提高学生节约用水用电意识;鼓励学生参与节能环保技术创新活动,开发设计技能技术、节能方法;建立班集体生态消费谈话制度,辅导员、班主任和班干定期组织大学生开展谈心活动,了解其绿色消费行为,发现问题要改正,先进做法要表扬。

二是建立完善的生态消费评价机制。将大学生生态消费行为纳入到德育考核范围内,坚持个人自价、同学互评、教师评价相结合原则,从不同角度和维度来评价大学生生态消费行为,并将评价结果纳入到评先、入党、考研加分等重要参考指标,通过发挥考核机制的激励引导作用,让大学生自觉养成良好的生态消费观。

4.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生态消费主题实践活动

一是在校园内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通过吸引大学生参与,大力宣传低碳、节约、绿色的生态消费理念,对大学生形成潜移默化引导。例如举办节能建筑创意比赛、绿色卫士比武、环保主题演讲比赛、文艺晚会等活动,让学生深入的了解和学习节能环保、绿色消费知识和理念,掌握相关的技能和方法。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自觉使用绿色、节能产品,自觉抵制奢侈消费、过度消费、炫耀消费。还可以组织开展废物再回收活动,将废品变卖成资金捐赠给灾区、失学儿童,利用废弃物品制作小发明等,提高废弃资源二次利用能力。二是组织成立生态消费义务宣传队伍,鼓励大学生走入社区,向居民宣传低碳、节约、绿色、环保的生态消费观念,以实际行动推动生态消费发展;另外,还可以组织大学生去绿色节能企业、生态文明建设先进单位观摩学习,加强对生态文明的认识和理解,养成生态消费观念,在活动中理论联系实践。

四.结束语

通过对某高校大学生开展生态消费观调查发现,大学生在的消费观念和习惯与生态消费观还有较大的差距,非生态消费观例如过度消费、奢侈消费、攀比消费情况比较突出,导致大学生容易陷入到非理性消费当中。高校作为社会人才培养重要阵地,必须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手段和措施,引导大学生树立理性的、正确的生态消费观,营造良好的校园消费环境,不断促进大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作出有益贡献。

 

参考文献

[1]张磊,包艳,马娟娟.消费主义对大学生消费观念的影响及对策[J].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01).

[2]魏晓慧,李方园.当代大学生消费行为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探析[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6(02).

[3]蒙秋明,李浩著.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与生态文明建设[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

篇8

关键词:生态平衡;生物多样性;自然;和谐

1 从城市绿化大环境和居民居住小环境来说明这个问题

1.1 绿地景观是城市的一张名片,可充分展示城市特色

从大环境来说,传统意义上的城市各部分的绿化基本上是从交通线来展现的。因而,街道绿化更能彰显城市的“个性”和特点,也能体现一个城市的历史文化。作为“牡丹之乡”的菏泽,可以以“牡丹”为媒介,在主要城区干道绿化栏里面种植易于管理的品种牡丹。这样,在国际牡丹花会期间,慕名而来观赏菏泽牡丹的游客,不仅能在牡丹园观赏到牡丹花,而且,在刚进入我们的城市时,便能感受到牡丹花香、牡丹的魅力,加深了“曹州牡丹甲天下”的印象。因此,有特色的绿化,也是一张城市名片。当然,因为牡丹花开放的季节性,我们可以在绿化栏里面插种一些四季常开的花的品种,以达到城市居民的审美需求。

关于交通线上的绿化设计,树种的选择应该主要考虑生态价值较高、观赏价值较高及养护管理容易的品种。①选择生态价值较高的树种。a选择吸收有害气体能力强的树种:汽车尾气是城市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而植物就像“空气净化气”,可吸收有害气体。比如:黑槐、榆树等。b选择滞尘能力强的树种:据测,在有绿化的街道上,距地面1.5m高处空气的含尘量比没有绿化的街道上含尘量低56.7%。c选择杀菌能力强的树种:街道的空气含菌量较高,园林植物能有效地减少空气中的细菌数量。松树、樟树、柏树的减菌能力较强。d选择降噪能力强的树种:园林植物具有明显的降噪作用。冠幅大、枝叶稠密、茎叶表面粗糙不平、分枝点距地面低的树种减噪能力较强,如刺槐、油松等。②选择观赏价值较高的树种。a选择观花和花期不同的树种:花团锦簇的景象使人流连忘返,所以应选择一些观花树种。b选择彩叶及有特殊观赏价值的树种,如白桦、金柳等。③选择养护管理容易的树种。

城市园林绿化不仅给城市居民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休闲娱乐场所,而且也是维持和保护生态平衡的一种有效体现。建设园林城市,可以使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同发展,并能维护生物的多样性。总之,园林绿化具有以下生态作用:①改善气候,调节温度。②吸收有害气体,净化空气。③降低噪音,提高环境质量。保护生态平衡的核心是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所以,城市绿化中,应该多种植一些适合本地气候的树木种类和各种花卉。

1.2 从城市居住的小环境来说,居住小区绿化,也越来越被人们重视

小区绿化分为广义绿化和狭义绿化。广义的。泛指只要增加了植物,改善了小区的环境的种植栽培园林工程等行为都可以算是小区绿化。狭义的是指在广义的基础上增加了人为的评判标准,如该植物的存在,对环境的利弊分析。小区绿化设计,追求艺术与环境相结合、文化与自然相融合,充分体现生态与人文精神的结合。如果只是大面积种植草坪,树木种类过于单调的绿化配置,致使生态效益低,是不符合住宅小区绿化建设的生态含量要求的。因此,小区的植物种植品种也要多样化,既要乔木、灌木、草坪相结合,又要有色叶植物、香源植物和木本花卉,还得考虑鸟类等的需求,适当配植果树,如枣树、桃树、石榴树,既能观花,又具有经济实用性,还能吸引鸟类等生物。在植物的配置上要根据季节变化,绿化本着达到“四季有花,四季常青”(冬季期间,腊梅花)的绿化效果,创造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居住环境。

住宅小区的绿化景观规划布局的方法:①点、线、面相结合。以公共绿地为点,路旁绿化带为线,住宅建筑的宅旁绿化为面,三者相结合,有机地分布在小区的环境中,形成完整的绿化系统。②平面绿化与立体绿化相结合。立体绿化可以选择攀爬性或者垂挂植物。③绿化与水体相结合布置。在住宅小区的河流、池塘边种植树木花草,修建小游园或绿化带。水中可种植荷花。④绿化与各种用途的室外空间场地、建筑及小品相结合布置。结合建筑墙面、基座等布置花坛等,利用植物间隙布置休息小场所。

著有《环境之美》一书的芬兰美学家约·瑟帕玛说:“只有两种类型的风景是可以接受的,一种是人类尚未触及的,另一种是已经达到了和谐的。”人类尚未触及的,是纯净的自然之美;已经被人类所触及的,只有达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才能称之为风景。所以说,我们的绿化设计应该彰显生态与人文精神。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 经济新常态;县域经济产业转型;主线;重点

当前,中国经济进入了新常态,新常态是我国经济经过30 多年发展后走上的一个新平台,是21世纪中国经济一种趋势性的、不可逆转的发展状态,表现为经济相对稳定、增长速度适宜、结构优化、社会和谐。

一、新常态下加快经济产业转型的意义

1、新常态由中国经济现实条件所决定,是经济内在发展条件成熟的必然结果

从结构层面看,产业结构方面,第三产业逐步成为主体;需求结构方面,消费逐步成为需求主体;区域结构方面,城乡区域差距逐步缩小;分配结构方面,居民收入占比上升,收入差距缩小。从发展方式来看,粗放型增长切换到创新型增长,增长动力更加稳健,周期性波动明显缩小,经济质量稳步提升,资源环境保护机制、社会保障趋于完善。从就业情况看,经济总量持续增大,结构不断优化,吸纳就业的能力日益增强,劳动力人口持续减少,适当放缓速度不会影响就业。

2、县域经济在区域经济转型中地位极其重要

我国县域经济的规模总量、就业吸纳能力、投资和消费等一般占省域经济60%以上,认识、适应和积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县域经济发展的大逻辑。“新常态”不是被动的容忍过程,而是经济“破茧成蝶”,由大变强这一历史性转变的过渡阶段。不但要关注县域经济发展数量的增长,更要关注县域经济发展质量的提升。把握机遇,主动发力,在广度和深度上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构建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经济制度,才能充分奠定“全面小康”的体制机制基础。

二、新常态下县域经济改革的主线

“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是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历史性突破,更是新常态下经济体制改革的主线,这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市场的决定作用是主要方面和目的;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是重要前提和条件。

1、完善现代市场体系

市场体系是市场体制的首要内容,建立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必须形成完善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1)建立公平统一、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作为现代市场体系的首要之义,公平统一、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对有效约束市场主体行为,遏制垄断和不正当竞争,维护市场秩序,规范市场运行,保障市场竞争具有根本性意义。主要路径就是要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2)完善市场决定价格机制。灵活的市场决定价格机制是价值规律的直接体现,也是完善现代市场体系的关键所在,更是市场有效配置资源的机制基础,只要“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还没有完全确立,我们的市场体系就不能称之为完善的现代市场体系。

(3)深化要素市场改革。要素市场是现代市场体系的核心,也是市场体系建设的薄弱环节,要素市场化程度大大低于商品市场化程度,成为完善现代市场体系的瓶颈。因此,必须把培育要素市场作为完善市场体系的主攻方向。作为县域经济,特别是要把统一城乡建设用地市场、健全金融市场体系作为重中之重。

2、消除地方市场壁垒

市场壁垒是市场经济的障碍,行业垄断是公平竞争的天敌。消除壁垒、打破垄断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重要职能,是保证市场有效运转的必要前提。为了实行地方保护,县级政府往往通过许可证制度、核发执照、限制服务等行政手段,限制异地新的市场主体。导致一些行业由于满足于这种行政壁垒带来的好处而形成路径依赖,而不去追求以竞争为导向的行业企业优势,从而规模经济、客户忠诚度、成本效益,社会效益等都无从体现。只有消除壁垒、打破垄断,才能公平竞争,让各行各业充满生机活力;企业只有公平参与市场竞争,才能有源源不断的动力追求技术进步、产品创新,为经济转型提供“源头活水”。

有效的市场,有为的政府,政府与市场各司其职;“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得手”各负其责,两手形成合力。前者主要进行资源配置,后者主要提供发展环境、公共产品与服务。这是政府和市场的关系的理想状态,也是我们致力追求的目标。然而,形成这样的理想状态,政府必须要简政放权,这就不可避免地触动权力部门的利益。有的部门利益甚至通过立法加以固化,改革难度非常之大。正因为如此,需要我们以极大的政治勇气与智慧推进改革。

三、新常态下深化县域经济产业转型升级的重点

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这一主线,新常态下深化经济产业转型升级需要顶层设计,协调推进,以转型升级和创新驱动为引领,着力在以下方面实现突破。

1、合理布局,发挥自身比较优势

第一,要以更加宽广的眼光和战略思维审视县域经济的发展,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集中精力把优势特色产业做大、做强、做精。进一步强化产业建设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着力打造优势特色产业体系,大幅提高承接产业的主动性和实效性。

第二,提高投资质量,对县域经济投资仍然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拉动力。要切实改善投资环境,提高行政效能和办事效率,着力做好产业项目谋划生成工作,着力做好招商引资准备工作。立足功能定位和产业发展方向,精心策划项目,聚焦重大产业项目、重点产业链项目、外资项目和企业总部项目,培育一批具有竞争力的企业和产业集群。

2、有序推进服务业市场扩大开放

新常态下,我国进入消费新时代、人口城镇化的新时代,加快推进工业主导向服务业主导的转型是大趋势。进一步扩大开放服务业市场,对于完善要素市场,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意义重大。目前,我国服务业比重和高收入国家、中等偏上收入国家相比明显偏低,作为县域经济,服务业的比重更低。另一方面,全社会的服务需求全面快速增长。当前,服务业已超过第二产业成为我国最大产业,是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动力源、扩大就业的主渠道。因此,服务业市场的开放与制度创新势在必行。这是加快服务业发展速度、提升服务业发展质量的关键。

3、做好金融产业发展

“围绕服务实体经济推进金融改革”,既是实体经济稳定、可持续增长的核心问题,也是金融业自身持续发展的前提。金融服务业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扩大金融业开放,构建更具竞争性和包容性的金融服务业。二是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大力发展股票市场、债券市场等资本市场,拓宽企业直接融资渠道,优化社会融资结构,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三是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使市场在资金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不断优化资金配置效率,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为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提供动力。四是加强和改进金融监管,依法综合施策维护金融安全稳定,确保不发生系统性和区域性金融风险。

4、深化大企业改制发展

现有大企业,势力雄厚,具有发展优势也必须主动适应新常态,适应未来的竞争和发展趋势。在资源集约利用逐步成为主流,人力资源成本不断上升的情势下,以往那种依赖投资保增长,依赖政策获得效益的模式,不可能再持续下去。继续深化改革,应当着力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大混合所有制改革力度。打破行政垄断,放开的竞争性业务,放松对文化传媒、金融、医疗、教育等传统服务业的行政管制,尤其是在激活社会资本上取得更大的突破。二是建立企业自我完善、自我革新平台,完善资本市场。三是充分发挥市场决定作用,解决“一股独大”问题,推进现有资本战略性调整。

5、完善法治市场经济

法治是现代市场经济的重要基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治经济,完备的法治体系是市场健康运转的前提。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作出部署,强调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制度。其核心问题,就是要紧紧围绕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为发挥市场的决定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创造优良的法治环境。改革的着力点和主要突破口:一是建设法治政府。县级政府要用法律界定政府与市场边界,逐步实现市场监管职能法定化,加快市场主导的经济转型。二是完善包括知识产权在内的产权保护制度,以法律形式明确界定和充分保护市场主体的经济权益。三是健全完善法治化市场规则,以法治手段规范治理市场,以法治方式解决市场秩序问题。

【参考文献】

[1]河南省社会科学院课题组.县域经济发展质量的评价和反思[J].区域经济评论,2014.1.85-92.

[2]高国力.当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新走向[J].新华网,2015.

[3]刘吉超.中国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研究评述及其反思[J].企业经济,2013.02.154-158.

[4]程钰,刘雷,任建兰,来逢波.县域综合交通可达性与经济发展水平测度及空间格局研究―对山东省91个县域的定量分析[J].地理科学,2013.09.1058-1065.

[5]刘玉,潘瑜春,陈秧分.山东省县域经济发展的时空动态研究[J].经济地理,2012,05.43-48.

篇10

关键词:循环经济;生态模式;对策建议;福建

中图分类号 F320.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6)03-04-01-02

为落实将福建省建成生态强省的梦想,福建省老科技工作者协会农业分会能源生态研究中心与福建省农科院农业生态研究所、福建省农林大学农业生态研究所合作组成9名专家课题,分赴全省9个市区市,开展生态农业循环经济模式调研。在2015年历时7个月调研中发现了福建省发展建设现代生态农业循环经济认识尚存在的一些不足和问题。因此,虽有十二个类型成功的典型模式,但至今没有大力宣传推广,在政策、资金上支持力度也不够。1998年成立的由福建省发改委、农业厅、财政厅等8个涉农厅局组成的生态农业试点县领导小组及由8个厅局与福建省农林大学、福建省农科院组成的专家组也停止了活动。为此,在循环农业建设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或瓶颈也未能及时协作攻关,建设的示范场普遍存在农业机械化与标准化水平不高等问题。为做大做强福建省现代生态农业循环经济,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1 福建发展现代生态农业循环经济的必要性分析

1.1 福建农业资源潜力分析 福建省属多山省份,丘陵约占国土面积的90%,福建省农业用地比重小,人均耕地面积不到全国人均水平的50%,耕地资源紧张、人多地少的问题十分突出[1]。福建省果园面积541.91khm2,茶园面积242.93khm2[2]。福建省丘陵区水热资源十分丰富,年降水量达到1 400~2 000mm,全省年平均气温15~21℃,全省有70%的区域年积温都在5 000~7 600℃。福建省农业生物物种也十分丰富[3],现有果树有品种3 000多个,野生果树资源282个,药用植物有600多种,粮食、蔬菜、茶树种质资源也十分丰富。丰富的光、热、水资源,使得福建省丘陵区成为全国土地生产潜力最高的区域之一。

1.2 影响福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

1.2.1 丘陵区生态脆弱,自然灾害频发 南方丘陵山地普遍存在“旱、瘠、酸、粘”的缺点,加之许多不合理、过度的开发,加剧了水土流失、地力衰退等生态系统退化过程,2011年福建省的水土流失总面积达到1.22万km2[4]。另外洪涝、台风、霜冻等自然因素造成的灾害发生频率也比较高。外来物种入侵造成的生态灾害也呈上升态势,目前影响较严重的入侵物种主要有大米草、空心莲子草、水葫芦、松材线虫等。

1.2.2 农业面源污染严重,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效率不高 农业面源污染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日益突出,2014年福建农业生产化肥使用量达122.61万t(按折纯量计算),氮肥使用量达到47.47万t[2],每hm2实际施肥量已经超过1 400kg,农药和地膜使用量也逐年增大。2014年福建省生猪存栏数达1 149.35万头,牛存栏数为67.79万头[2],生猪和牛产生的粪便量约达4 200万t,畜牧业产生的废弃物是形成农业面源污染的祸首之一。农业面源污染造成的水体富营养化、有害物质超标等问题已对农业生产、食品安全、居民生活带来了严重影响。此外,福建省每年产生的稻草、花生藤、甘薯藤等秸秆量约达700万t,这些秸秆资源主要被用于栽培食用菌、饲喂家畜或秸秆还田,但目前还约有30%的秸秆未得到有效利用。总体来看,福建省农牧废物资源的利用空间还比较大,必须有效开辟农牧废弃物资源化转化途径,提高农业废弃物资源的利用效率,从源头上解决农业发展对环境造成的污染、生态破坏等难题。

1.3 以循环经济理念来指导福建现代农业发展 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随着国民生态保护意识的不断提升,新时期也面临着产业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的任务。基于福建省农业发展的现实情况,以循环经济理念为指导,发展生态农业循环经济是推进福建省新农村建设、摆脱贫困的重大需求,也是现代农业实现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必要途径。现代农业循环经济不仅是局限于第一产业的循环,而应是第一产业与第二、第三产业的相关联、相融合,是各产业间的协同发展。为此,必须结合福建省区域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依据区域资源和农业发展的自身特色,将循环农业技术作为一种强有力的技术支撑,着力解决区域农牧废弃物资源循环利用、污染防控与生态经济效益提升等难题,进而不断创新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农业生产模式,促进农村经济综合实力的全面提升。

2 福建现代生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从近几年福建省生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来看,主要有以下12种典型的生态农业循环经济模式类型,包括丘陵山地农林复合型生态农业循环经济模式、生态茶园循环经济模式、林下经济开发的生态农业循环经济模式、水田高优生态农业循环经济模式、以沼气工程为纽带的生态农业循环经济模式、生态立体养殖循环经济模式、农田秸秆菌业循环农业模式、畜(禽)-生物垫料-有机肥(种植业)模式、沿海低湿地立体生态农业循环经济模式、东南沿海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循环经济模式、亚热带休闲观光生态农业循环经济模式、家庭休闲农场促生态修复治理水土流失模式。这些模式的应用和实施,不乏有许多的成功的实例,但从总体来看,福建农业循环经济总体水平较发达省份仍有差距,农业机械化、标准化水平还有待提升。例如,在福建南平地区,一些奶牛场采取了“牛-沼-草”的循环模式,通过牧草种植、草地消纳沼液及牧草利用,实现了沼液生态达标排放和资源循环利用。但由于牧草种植区域均分布于小片山地中,牧草收割时缺少有效的机械化手段,利用人工每收割1t的牧草,需要200元的成本,生产成本也大幅上升。另外,一些循环农业模式也缺乏较为严格的技术规程和生产标准,实施过程人为性、任意性很强,不利于农业产品质量监管,也不利于市场竞争和产业发展。

此外,循环农业实施过程往往涉及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生物质能源等多领域产业,各产业之间的链条衔接较为复杂,各产业链在协同运作过程经常会遇到各种的技术难题和技术瓶颈,往往由于某个循环链节的实施不成功,反而降低了企业的效益,这些都对企业发展循环经济带来了不小的挑战。在政策保障方面,还未能形成一系列相互配套、切实有效的法律和政策激励,如生态补偿机制、绿色国民经济核算机制等,政府管理部门在典型示范宣传推广、资金扶持等方面均有待加强。

3 对策建议

3.1 加强顶层设计,制定长期规划 根据福建省建设生态强省总体目标和任务,以循环经济理论为指导,编制福建省农业循环经济的长期发展规划,完善顶层设计。同时,在建设全省三大农业产业带的基础上,因地制宜,确定各地区的重点发展模式,构建不同区域特色的现代循环农业产业体系。如在自然生态条件较好的闽西北地区,发展以水田、果茶园为主的高优生态农业循环经济模式和种养结合的立体生态农业模式,构建生态高值化的绿色产业带。在经济较为发达、物流设施完善、生态相对脆弱的闽东南地区,发展农牧废弃物资源高效利用、农产品加工等循环产业模式,形成产业集聚。

3.2 完善法规政策,推动机制创新 应制定实施一系列相互配套、切实有效的循环农业法规政策和产业政策,创新相关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建立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循环农业评价指标体系、生态补偿技术指标体系。将发展现代生态农业循环经济纳入地方政府产业规划和协调监管职责范围之内,形成循环农业产业发展过程政策、法律和技术的多点支撑,逐步推进福建省区域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3.3 扶持生态家庭农场,推动规模化与产业化 近几年来,以家庭农场单元为基础的生态循环模式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但有相当部分的家庭农场存在管理水平低、科技水平低、生产效益低以及规模小的问题。因此,加强对独门独户的小规模的家庭农场进行调整和改造,探索适合当地产业发展的经营模式,推行规模化、标准化和产业化发展是当前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此外,要加大对家庭农场在技术和政策方面的扶持,注重产品商标注册和品牌保护,并结合农业合作社、“公司+农户”等经营模式,实现农业产业化转型升级。

3.4 注重标准化生产,提升机械化水平 循环农业模式往往是多个循环链条和多个产业的融合和联动,只有实施较为严格的技术规范,方能实现不同生产环节的废弃物资源的优化分配与高效利用,因此应注重企业标准、地方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制订与实施。同时,注重农业机械的研发和利用,如食用菌培养料上床机械、适合于丘陵山地生产的施肥机械、小型收割机等机械研发。通过大力推广节能、节水等减量化农业机械的应用,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进而提高劳动生产效率,缓解劳动力紧缺的矛盾,推进企业、农户增产增收。

3.5 加大科技扶持力度,促进成果转化 循环农业要发展,农业科技是推动力。各级政府应统一组织协调,加大循环农业科技研发过程人力、物力的投入,建立灵活、有效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加快循环农业模式关键技术的研发与突破,同时要积极引进农业新技术,培育乡土人才。各级政府应积极搭建科企合作和科企农联动的桥梁,对于成功的技术模式和科技成果,加快力度推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实现市场化、产业化。

3.6 紧抓典型示范,带动全面发展 循环农业在全省已有发展成功的先例,建议每个设区市抓1~2个典型示范场,以点促面,以典型带动全面发展。并积极开展循环农业在全省的宣传与普及,加强循环农业技术的推广和应用,让企业或农户能主动融入循环农业的发展建设过程中,推动增产增收,形成整体效益,构建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农业产业结构,进而推动福建生态文明建设。

参考文献

[1]翁伯琦,雷锦桂.以发展现代循环农业推动生态强省建设的思考[J].鄱阳湖学刊,2012(5):93-102.

[2]福建省统计局.福建省统计年鉴2015[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