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教育制度范文

时间:2024-01-30 17:47:0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法治教育制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法治教育制度

篇1

一、现行教育法律制度存在的主要缺陷及其对中小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影响

我国现行的与中小学教育有关的法律主要有《教育法》、《教师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同时,作为国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教育部(国家教委)了许多部门规章,各地也制定了许多教育方面的地方性法规和政策规章,可以说,教育工作基本做到了有法可依。但是,由于各种原因,这些法律和政策制度中存在许多缺陷,成为横在学校和教师工作中的一道道坎,给教育教学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阻碍。这种缺陷和阻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育法律制度对学生重权利轻义务,保护过度,约束不力,造成学生法纪观念淡薄;而对学校和教师约束过多,权力过少,教师的尊严和安全失去保障

教育法律也好,教育制度也好,对学校和教师的义务与责任规定得比较多,要求很高也很详细,而能行使的权利却不多,尤其是没有有效的教育管理权,教师对学生说不得、批评不得、更是体罚不得,否则就要受到各种各样的处分,同时还会受到家长的威胁、辱骂甚至殴打。相反,法律对学生的权利规定得很全面,而对学生必须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却规定得很少很笼统,尤其是学生违纪违规所应承担的责任,法律制度几乎没有规定,使学生成了无所约束的自由主义者,导致部分学生法纪观念十分淡薄。家长对自己的子女百般宠爱,国家的法律和教育主管部门居然也对学生百般庇护,让家长有了一个很好的靠山,对教师有了个很好的呵斥理由。在这样一种极不对等的教育环境下,学生可以随意违纪,可以随便辱骂甚至殴打教师,而教师却不得还口,更不许还手。如果教师和学生之间产生了矛盾,出了问题,有关部门往往把板子都打到教师身上,给教师难看,教师的尊严受到严峻挑战,合法权益时常受到侵害。所以,对违纪学生教师哪还敢去管,安徽教师“杨不管”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出现的。教师没有惩罚违纪学生的权利,就不能维持好课堂秩序,就不能将知识完整、全面地传授给学生,从而就会失职,最后又是教师的错。教师管不是,不管也不是,两头受气。

2.削弱教师的教育管理权,剥夺教师必要的惩戒权,使教师难以维护正常的课堂秩序,把教师推向非常尴尬的境地

中小学生正处在生长发育之中,思想活跃、精力旺盛、表演欲强,但是自控能力比较差、是非观念比较弱,在学校里和班级中经常会做出一些违反纪律甚至违反法律的事情,需要教师加强管理和教育,必要时辅之以一定的惩罚措施,只有这样才能维持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完成教育教学任务,也才能使学生养成遵纪守法的习惯。在人们的思想觉悟和自觉性还不高的现实情况下,在国家和社会还没有为学校教育和教师提供强有力的后续保障措施的情况下,现在国家教育法律和政策制度就全面限制甚至完全剥夺教师的教育管理权,是不合时宜的。不管学生怎么违法乱纪,教师都不得体罚或变相体罚(连让违纪学生站在教室后面或教室外面、面壁反思、写反思等也被看作是变相体罚而应禁止),也不得开除,教师唯一能做的是苦口婆心的教育,如果学生不听,教师就什么办法也没有了,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学生继续违纪。极少数学生正是抓住学校和教师的这一软肋,肆无忌惮地违反纪律,无意中助长了学生的违纪欲望,使学生的私欲膨胀,变得无法无天。在这种极不正常的制度氛围下,学生成了无所顾忌的强势群体,而教师成了逆来顺受、敢怒而不敢言的弱势群体。这不仅严重影响教师的教学和学校的正常工作,而且也严重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

3.取消留级制度,弱化毕业制度,降低学习要求,给教育管理带来难度,影响义务教育的公信度

在义务教育实施以前,学校对学生的学习管理是比较严格的,学生如果有几门功课考试成绩不及格或思想品德不合格,就应该留级。这对学生的学习和表现是有一定的威慑力和促进作用的,也是符合教育规律的,有利于促进学生勤奋学习,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但是实行义务教育后,情况就完全变了,只要学生九年时间坐满就行了,至于他们到底学到了多少知识、思想品德如何,似乎一点也不在意了。义务教育成了学生混日子的教育。按照现在的教育制度,不管学生成绩怎么差,平时表现怎么差,时间一到个个都自动升级,个个都毕业,学生没有一点留级或不毕业的顾虑和担忧。这样,少部分问题学生根本不把学习当回事,也根本不把学校的规章制度当回事,肆意妄为,我行我素,给学校教学管理带来了难度,也使义务教育的地位和功能大打折扣。

篇2

1.建立由政府直接管理的教育督导机构

衡量一个机构设置是否合理的标准之一,就是考察该机构的层级关系是否清楚,是否符合统一领导与统一指挥的原则,避免多头领导与多头指挥。我国的教育督导机构虽然在形式上是由人民政府设立的,实际上却是由教育行政部门代管,其初衷是在“督政”时由人民政府指挥,在“督学”时服从教育行政部门指挥,兼顾“督政”与“督学”两方面工作。但在实践中这种情况常使教育督导机构处于十分尴尬的地位,教育督导机构与教育行政部门、政府及有关职能部门的关系很难处理,导致教育督导机构难以有效地履行自己的职责。鉴于此,应改变教育督导机构由教育行政部门代管的体制,推行教育督导委派制,教育督导部门应直接对同级政府负责,同时接受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业务指导和监督,并在政府主管教育的行政首长领导下,与同级教育行政部门协同工作、互通情报。这样,在行政隶属关系上,教育督导机构作为人民政府的一级机构,直接受人民政府管辖;在教育督导业务上,教育督导机构受上级教育督导部门的指导,与教育行政部门并列,教育行政部门以实施和执行为主,而教育督导部门以评价和监督为主。

2.合理划分教育督导机构与教育行政管理机构的职责

教育督导机构专门负责监控任务,行使国家督导教育的权力,对下进行监督、检查、评估、指导,对上进行反馈、参谋,其工作内容是广泛和综合的,但不参与日常行政工作的推动和执行。教育行政机构则专门负责决策和执行任务,行使国家管理教育的权力。由于教育督导机构和同级教育行政机构的性质、任务、职责范围各不相同,工作的角度、内容和方式也不尽相同,因此可以通过划分彼此职责,做到明确分工,各负其责。教育督导机构在督导检查前应与教育行政机构沟通信息,交流工作计划和安排,努力做到在工作内容和时间上不重叠。教育督导机构应主动邀请同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有关职能处(科)室负责同志参加教育督导检查工作。包括对于口头的或书面的回复意见、督导报告、督导通知书等督导检查的结果,教育督导机构要主动听取同级教育行政机构主管领导及有关职能处(科)室负责人的意见,力求取得认识上的一致,以形成正确的督导意见。教育督导机构和同级教育行政机构对各自了解和掌握的基层工作信息和动态,对一些重大的或带有倾向性的问题的评估与分析意见及准备采取的对策,要定期互通情况,交换意见。

二、确立平等合作的教育督导主客体地位

1.更新思想,确立教育督导新观念

长期以来,我国的教育督导表现为一种居高临下的行政视察,目的在于检查和考核学校和教师工作的优劣,造成教育督导人员与学校、教师的矛盾与冲突。借鉴国外教育督导的有益经验,我们应更新教育督导观念,确立督导主体与督导对象平等合作的教育督导观。为此,必须改革凭借等级的职位和权力进行督导的旧观念,以合作意识和集体参与代替强制和命令,以权力平衡代替消极的服从;必须改革单纯以检查监督或奖惩为手段的旧观念,用热情的关怀和激励、内行的指导或辅导,真心实意地与被督导者共同研究探索并鼓励其自我改进、自我成长的创新精神。

2.重视教育督导过程中教育督导主客体之间的协调与合作

教育督导的过程同时也应该是协调与合作的过程。督导主体只有发动督导对象积极参与,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才能保证教育督导工作的客观性和结论的科学性、全面性,最大限度地避免主观随意性。现代教育督导不应把督导对象置于被指责、控制的地位,不应用文件、指示、指标等对他们的工作进行简单的干预和限制,不应把督导对象作为检查、评价、调节、纠偏的主体,而应以合作意识、内行的指导或辅导对他们进行帮助和导向。这样,“督”与“被督”之间才会目标一致、情感相通,“督”的导向作用和“被督”的主体作用才能达到最优结合。在教育督导的过程中,督导人员要广泛听取督导对象的意见,与他们坦率真诚地交换意见,允许不同观点的争鸣,允许不同意见的争论。只有这样,才能增强“认同”感,激发自觉“参与”的积极性,使整个督导过程成为共同探讨教育思想、教育方针、培养目标、教学方法的过程,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三、建设内行专业的教育督导队伍

1.建立教育督导资格证书制度,确定教育督导职务系列

教育督导资格证书制度的建立是教育督导队伍专业化的必备条件。教育督导资格证书制度在我国几乎还是空白,因此,必须尽快建立我国教育督导资格证书制度,对教育督导人员的任职条件、获得资格的程序、在何种情况下取消其资格以及资格获得者的权利与义务等做出明确具体的规定。在此基础上,确定教育督导人员的职务系列。教育督导专业职务系列的设立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应该在充分征求劳动、人事、编制等部门意见的前提下,在不违背政策与职业分工原则的基础上设立。在设立教育督导专业职务系列时,应充分考虑教育督导人员兼具行政与专业的性质,适当兼顾两者的特点,先行试点,待取得经验后再行推广。

2.强化教育督导人员的专业意识,加强教育督导人员的队伍建设

教育督导专业化是教育督导人员个体专业社会化的连续过程,教育督导人员的信念、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其专业化的内在动因。教育督导人员应对自身从事的督导工作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培养专业意识和敬业精神,以主人翁的态度提高自身专业素质,进而促进教育督导队伍的整体建设。为此,要适当加强对教育督导专业精神的宣传教育,营造教育督导人员专业发展的氛围,为教育督导人员的专业发展创设必要的条件。

3.建立有效的培训机制,重视教育督导人员的培训工作

在培训方式方面,应以有利于工作、有利于教育督导人员的专业发展为着眼点,既可以与高等学校合作搞培训,也可以安排教育督导人员在专业的培训机构接受培训,还可以实行“当地为主”的培训方式;在培训内容方面,应区分不同从业人员的需要,提供相应的教育基本理论、教育督导理论、教育管理理论、教育政策与法规、教育督导技术与方法等方面的帮助;在培训时间的安排方面,应结合工作实践举办形式多样的短期培训和研修班,并为教育督导人员提供适宜的学习条件,创设学习氛围,鼓励教育督导人员养成边工作边学习、积极自学的习惯,使“工作——学习——研修”一体化,形成良好的学习机制。

四、实施科学合理的教育督导方式

1.形成性督导与终结性督导相结合

形成性督导即对中小学校教育过程的督导,其主要特点是注重过程的每一环节、每一岗位、每一阶段,而对活动的结果则较少注意。其主要目的是,在中小学校实施教育的过程中,边施教边督导,及时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改进工作和调整教育目标;终结性督导即对中小学校教育结果的督导,其主要目的是了解中小学校教育目标和管理目标实现的程度,为教育行政部门实施奖惩提供依据。这种督导不能改进本期工作,只能提供本期工作结果的反馈信息,但它对下一期工作的改进和提高具有借鉴和指导意义。

鉴于形成性督导与终结性督导各有优缺点,在对中小学校的教育督导中,要把两种形式结合起来。如果只从结果督导的角度衡量一所学校为社会提供人才的质量,就难以很好的指导学校的发展。因为结果是既成事实,不能改变。因此,教育督导除了考察学校教育活动的结果,还要考察其活动的过程,了解其原有的基础,从而准确地判定督导评估对象的进展状况,对活动结果做出更为客观的判断。

2.静态督导与动态督导相结合

静态督导就是对学校的已有条件和已经达到的实际水平的督导,如,对学校的校舍、设备、经费、现有领导结构、教师的素质、学生的质量等的评估;动态督导就是对学校正在发展的运动状态的督导,如,学校的发展规划、学校现有条件的运用和管理、各项工作的筹划和安排、学校教育教学的改革、师生积极性的调动等。

静态督导是对学校现有办学条件的督导,评价学校的已有成绩;而动态督导则是评估学校在已有条件下是如何运动发展、如何运用已有条件创造最大价值的。静态督导和动态督导在现实中都是不可或缺的,应该结合起来进行。如果不进行静态督导,就难以看出学校的教育活动的实施背景及其客观价值的大小,就会影响督导的客观性和准确性;如果不进行动态督导,就难以看出学校的发展和被督导对象的人为努力程度以及积极性的大小。因此,必须将两者结合起来,以获得对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的全面认识。

3.定性督导与定量督导相结合

定性督导是对事物的质的确定,即根据督导者的认识和经验对被督导者的状况从性质上进行分析和评价,它能够有效地处理教育过程中那些难以用客观方法定量描述的因素,突出事物的特点,使人们认识事物的性质和特点;定量督导是对事物量的描述,即对教育过程及其结果从数量分析的角度进行督导,其特点是资料翔实可靠,分析客观精确,因而具有较高的客观性和可靠性,也具有较强的说服力。

学校教育活动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其效用既有许多可测性,又有大量的不确定性。因此,在教育督导中,对于能量化的内容可以做量化处理,而对于一时难以量化的要素,则不必勉强量化,可以只做出定性分析。如果一味追求量化,势必使督导有失科学,并可能挫伤学校领导和教师的积极性。

4.定期督导与经常督导相结合

定期督导是以中小学的教育周期为时限进行的督导,如,学期督导、学年督导等,其特点是系统全面,结果可靠;经常督导则是在学校工作进行中,随时组织专项的督导,如,课堂教学督导、体育卫生督导等,其特点是简单明了,易于推行。为使学校教育督导工作正常、持久地开展,并取得相应的成效,在教育督导的过程中,应将两者有机结合。平时可不定期地进行一些经常性的、小型的单项督导,在此基础上,定期进行全面综合督导。定期督导工作结束后,要在一定范围内公布督导结果,帮助学校总结经验,汲取教训,研究改进措施。

[论文关键词]教育督导教育督导制度教育督导机构教育督导队伍教育督导方式

[论文摘要]我国教育督导制度的恢复重建,有效地推进了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但总体而言,我国的教育督导工作依然存在一些明显的弊端。只有组建权威高效的教育督导机构,确立平等合作的教育督导主客体地位,建设内行专业的教育督导队伍,实施科学合理的教育督导方式,才能有效地发挥教育督导的积极作用,贯彻教育方针、政策与法规,推动我国基础教育事业健康发展。

教育督导是在长期的教育管理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对教育、教学和管理活动进行检查、监督、评价和指导的一种基本制度,是现代教育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我国教育督导制度的恢复重建,教育督导工作不断得到加强和改善,有效地推进了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但总体而言,我国的教育督导工作依然存在一些明显的弊端———教育督导机构设置不合理、教育督导队伍专业化程度不高、教育督导主客体地位不平等、教育督导方式不科学等,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育督导功能的充分发挥。为加强和改进教育督导工作,有效贯彻教育方针、政策和法规,推动我国基础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必须进一步加强我国教育督导制度建设,使其与我国的教育决策、执行相协调,以适应教育督导实践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黄崴.现代教育督导引论[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篇3

1.1对法制教育的重视不足法律基础课尽管都写入了独立学院的教学计划,但学生必修课时、开课时间等都比较短,学生难以在很短的时间内了解必要的法律知识。已开设的法律基础课程是对大学生进行法制教育的第一步,但仅仅依靠课堂上的法律知识教育是远远不够的。另外,教材内容涉及法律知识比较少,应用性不强。

1.2师资队伍力量薄弱一是对法制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很多独立学院的法制教育并非聘请专业教师进行授课,而是由思想政治课教师、专业法学教师或党团管理人员兼任,他们的专业理论基础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影响了法律基础课的教学效果。二是部分聘请的专业法律教师由于数量较少的原因,同时还要承担本专业的教学任务,难以肩负全院的法制教育。

1.3法制教育的形式和内容单一一是教学方式单一。法制教育必须重视理论性和实践性并举。但是,在目前的独立学院法制教育中,教育形式仍局限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授课内容缺乏有针对性的案例分析,从而忽视了实践教学环节,学生难以获得参加有关社会实践的机会,很难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最终忽略法制教育的重要性。二是考核方式单一,把法制教育简单地理解为开设一门课程,考核方式主要是笔试,考核内容还停留在法律的纯理论知识上。

1.4参与度差独立学院现行的法制教育停留在课堂教育层面,缺乏实践性,因此,参与人员除了授课教师外,就是学生,没有相关专业人士的参与,法制教育的参与度较差。同时,枯燥乏味的教学内容很容易导致教、学双方参与积极性不高。

2独立学院法制教育模式创新

2.1全员参与,形成法制教育的良好氛围法制教育作为一项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在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和教育过程中应该成为特色鲜明的一项重要工作,身处于教育环节的每一个人都应当参与到其中,树立法制教育“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理念,认识到法制教育在独立学院高等教育当中的重要地位,发挥自身作用,为法制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动力。第一,开设专业课程。独立学院在人才培养方案的设置上,应将法制教育作为独立学院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在学分的设置上予以侧重。同时,在课程设置上必须体现实践教育内容。第二,独立学院的学生管理队伍,如党委、团委、学生工作处和辅导员队伍在对学生进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时,应将法制教育贯穿其中,成为一项常规学习内容,开设针对这些管理人员的法制教育培训课程,以提高其法制教育水平。第三,作为接受法制教育主体的独立学院学生,应积极参与到法制教育过程中来,加强主人翁责任感,积极探索和实践有效的自我法制教育和法制学习方式,培养法律意识,增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2.2全过程参与,开辟法制教育的第二课堂独立学院在教学理念上重视实践的理念有助于法制教育实践的开展,其独特的教育理念也有助于法制教育实践方式的践行。实践证明,多种形式并用的法制教育要比单纯的法律课程教学效果更好。第一,在进行法制理论教育的同时,运用丰富的多媒体手段进行直观、形象、生动的教学。第二,举办法律知识竞赛、辩论赛、“模拟法庭”,致力于将理论授课转化为实际运用。第三,开设法制宣传园地,开展法律知识咨询活动。第四,利用假期开展社会调查和社会实践活动,让大学生列席旁听审判过程,增加其对法律学习的感性认识。

2.3全方位参与,让法制教育融入学生日常生活独立学院的校园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大学生青年志愿者协会、学生会和各类学生组织较为完备。应当在这些组织的活动开展上进行积极引导,将法制思想、法制意识和法制学习贯穿其中。第一,在校园文化建设和学生活动开展时,可举办“模拟法庭”活动,检验法律基础课学习成果。第二,可请法律专家、法官、检察官和律师等来高校开设大学生法制讲座等活动,营造出浓厚的校园法律文化氛围。第三,积极与地方法律机关联系,联合开展“阳光法庭”等学校、机关合作的法制教育。第四,结合学院园区教育管理“六进”工作,独立学院的法制教育也应逐步深入园区,围绕同学们身边的事、身边的人,以简明易懂的方式将法制宣传和法制学习向园区内的学生们普及。开展诸如“预防销售诈骗”、“警惕电话讹诈”、“如何依法维权”等宣传学习活动,有利于建设园区文化的同时,将法制观念和法制教育深入人心。第五,积极开创内化式法制教育方式。将法制教育与校纪校风教育联系起来,协调统一。校园内部要有民主管理和依法治校的风气,并以人性化的制度方式体现,切实尊重和保障学生的合法权益。

3结语

篇4

关键词:教育供求;职业教育;教育发展

当前的教育包括职业教育在内面临着种种的问题与困境,在喊着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响亮口号的时候,具体的投入问题;行业企业参加的积极性问题;农村的职业教育的问题;职业教育本身吸引力的问题;都是突出亟待解决的问题,而就在前不久,2010年6月通过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里也明确提出了解决职业教育发展的综合配套措施,但要认真贯彻执行的前提下,按照社会主义市场规律办事也是必不可少的。毕竟我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国家,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这就自然而然牵扯到一个问题――供给与需求,在微观经济学看来:市场价值或生产价格决定价格,价格决定供求;反过来,供求决定价格,并通过调节不同生产条件下的生产,影响市场价值的形成与决定。因而市场价值或生产价格、价格与市场供求关系形成一种辩证关系。

一、社会发展需要与个人发展的现实冲突

1.社会视角

“2008年全国中等职业教育(包括普通中等专业学校、职业高中、技工学校和成人中等专业学校)共有学校14847所,比上年增加15所。招生812.11万人,比上年增加2.09万人;在校生2087.09万人,比上年增加100.08万人。”1但中职教育提供的教育机会相对于社会需求仍显不足中职毕业生满足不了社会经济发展对一线工人的渴求就是明证。长三角、珠三角乃至全国各地的“技工荒”已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目前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都还处于发展的关键期,各地纷纷上调一线工人工资,企业也面临转型的要求,工人要求从最初的生产线上的“一颗螺丝钉”逐渐向高技能高素质的真正意义上的制造业工人转变,迫切需要大批技术过硬的中高级各种类型劳动者。而这些“产品”大都需要中职教育来培养和提供,在这个供不应求的矛盾中。矛盾的主要方面是中职教育的供给不足,社会需求是矛盾的次要方面。在解决这个矛盾时应该增加中职的教育机会供给。

2.个体视角

从个人视角分析。从收集到的文献资料上看,包括一些著名学者在内的职教界同仁大致都认可这样一种观点,那就是:人们受官本位、“劳心者治人劳力治于人”等传统观念的影响甚深,再加之中职教育长期发展不足、中职生教育预期收益率低和毕业生的社会地位不高等原因导致个人对中职教育需求不高。中职教育提供的教育机会大于初中毕业生的需求。

在解决矛盾时应刺激个人对中职教育的需求,增加职业教育的吸引力,而这一点,实际上早在2006年柏林“职业教育和培训对话”亚欧会议,已经有所提及--如何全面增强职业教育和培训的吸引力。而不是减少教育机会的供给:中职教育发展的应然状态是供不应求,而实然状态却是供过于求。一方面。国家的经济发展和和谐社会的构建亟需大力发展中职教育以弥补技能型人才匮乏的缺口;而另一方面个人对中职教育的需求严重不足,这已经导致中职教育发展面临诸多困境。

二、平衡供求矛盾,摆脱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困境

有学者认为“市场调节促使教育资源合理配置,增大教育供给。”然而我们必需清楚的认识到市场调节作用的发挥是建立在一系列严格的假设条件之上,反之,当这些条件不具备时,市场机制就会失效,在教育领域,情况同样如此。市场对教育的调节之所以会产生失效一方面是由于市场自身缺陷的存在,另一方面也源于教育自身的特性。

在上述两个矛盾中。笔者认为主要矛盾是供过于求。该矛盾的主要方面是个人对中职教育需求不足,而造成需求不足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中职生的教育预期收益率低。

1.提高中职生的教育预期收益率

教育预期收益指个人在接受某一层次教育所预计可以得到的收入,预期收益率就是预期收益与教育成本的比率。如果个体认为教育预期收益率高,就会投资;反之就会少投资或不投资。理论上,提高中职生的预期收益率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降低中职生的教育成本。通过国家补贴扶持、增加奖助学金或接受社会捐赠等方法减少中职生的教育投入,另一方面通过市场调节或政府干预等措施增加一线技术工人的工资福利待遇,刺激适龄学生对中职教育的需求。

2.加大对中职教育的扶持力度

首先,加强中职教育的法律法规建设。努力构建以《职业教育法》为基本法,辅之以中职教育行政法规、地方法规而构成上下有序、内容全面、协调统一的中职教育法律法规体系。其次,尝试新的政策导向。鉴于我国中职教育发展滞后,适度的政策扶持还是必要的。政策支持包括职校和学生的政策倾斜。再次,增加对中职教育的投资,公共财政投入是中职教育发展的基本保证。

3.营造有利于中职发展的舆论环境

要改变人们对中职教育的偏见需要耐心细致的工作。首先,我们通过电视、网络与报纸等大众媒介宣传中职教育的意义。让公众了解中职教育的地位作用、人才培养模式以及国家所给予的优惠照顾政策等,使公众更充分地认识中职教育以及技能人才供不应求的现状。其次,积极打造中职教育品牌、推介中职教育典型。不断扩大中职教育的影响力。

三、结语

发展中职教育应采用渐进式,在保证质的前提下进行量的扩张。提高中职教育质量归根结底是提高毕业生质量。总之,既要努力增加中职教育机会的供给,也要注意提高中职教育质量,二者结合、多管齐下方能解决中职教育供求矛盾,使其走出发展困境。

参考文献:

[1]靳希斌.教育经济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年第4版。

[2]经济学原理/(美) N?格里高利?曼昆,梁小民译[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年版。

[3]朱家安,常婷.从教育供求视角对“知识失业问题”的反思[J],广西社会科学,2009年11期。

[4]李晓.试论职业教育经济学研究的基本内容[J]职教论坛,2009年12月。

篇5

关键词: 汉语拼音 直读法 音节

汉语拼音直读法是一种直接读出汉语拼音音节的方法。汉语拼音有90%的音节是由“声”、“韵”组合而成的。两类音素如何做到一气呵成一个完整的音节呢?“连着声母的发音动作读韵母”。潘自由先生如此总结,实施汉语拼音直读法教学,教师要研究和掌握直读法教学一系列重要策略,以便规范地开展教学。

一、从分析音节入手,找出直读规律

怎样才能使学生掌握汉语拼音的直读方法,关键在于教师对教材的理解运用。教学声母时,先是从分析音节入手,从零件到整体,再从整体到零件,使学生一开始就知道声母与韵母及音节的不同概念,找出直读规律。在教学声母“b”时,教材不但出现声母“b”,还相应出现插图和基础音节“bo”。学生练读“bo”后,先告诉学生这个基础音节是由两部分组成:声母“b”,单韵母“o”,组成音节“bo”,这个音节就是广播的“播bo”的读音,学生在练读中逐渐体会出声母的本音及呼读音,掌握基础音节“bo”的读音要领,然后使学生知道声母、韵母各是音节的一单韵母部分。当学生掌握基础音节“bo”后,举一反三,进行换韵类推练习。将“bo”的单韵母“o”去掉,换成“a”组成音节“ba”,再分别换成“i”组成“bi”,换成“u”组成“bu”标上声调进行不同读音的音节练习,引导学生在练读中找出规律:声母用本音与响亮的韵母合成音节,便一口呼出来。

二、多读多练,熟能生巧

强调汉语拼音“直读法”的训练与运用,“直读法”光靠老师讲是学不会的,是听不懂的,老师讲“法”要与孩子练“法”结合紧密,随练而讲,孩子才能“听懂”。严格地说不是“听懂”,而是悟出其中的奥妙和道理,一旦悟成,便一通百通。多练是成悟的关键,让儿童在练中意会。

在直读音节中,教师的领读最好少一些,不要让学生机械地模仿,而是让学生的视觉符号经过大脑的识别转化成口头语言。为了使学生的直读音节能力尽快地形成,除了完成每节课的基本教学任务外,还要充分利用音节表“横行”、“竖行”排列有序的特点练读。当学生初步独立认读时,就及时地指导他们利用音节卡片,打乱音节顺序地认读。在学生较熟练地直读音节后,再指导他们练读音节词,纯拼音句。在这些练习时,放手让学生自己认读,从而训练学生见形知音的能力。

三、重视音节直读法示范教学

汉语拼音直读法中的声母、韵母教学,特别要采用示范教学。即教师示范发音、学生模仿,在模仿中记清声母和韵母各的不同,并在音节学习中强化这种识记。引导学生通过听,听发出的不同音;通过看,发现发音的口型和发音器官的不同;通过比较发音练习,建立自己的感知。

老师为学生提供音节直读示范,使儿童得以正确的模仿。倾听老师的示范讲解,老师一边做示范发音,一边告知学生:基础音节中含有某个单韵母的发音(如pi中有i的发音),基础音节发音时,应该先做一个发音动作(如pi,发音时得先做一个嘴巴闭一闭的动作,这个动作就是“b”这个字母要求我们做的。),然后一打开嘴巴就读单韵母,这样整个音节就一口气读出来。

学生自己对自己的示范,这种示范可在平常的训练中进行,学生从许多次自我示范中获得感觉、获得心得。当然,在直读音节的自我示范中,学生往往会遇到一些困难。如对短音节词一眼就能看出来,也能一口只呼出来,但对课文中出现的含有介音的长音节词的速度就慢了。这就需要教师的引导,让学生先分出其中的声介合母与后随韵母,然后将两部分快速连读,就能读出音节,以教师的示范加上学生的自我示范,便可轻松掌握。例如:“kuang”这个音节,先让学生看前面的声介合母“ku”,再看后面的后鼻韵母“ang”,这样声介合母与韵母快速连续,学生就能较快地掌握有介音的长音节词。

四、巧用“换韵”

篇6

关键词 海峡两岸 调解制度 民事诉讼法

作者简介:丁明强,山东司法警官职业学院。

法院调解在我国有悠久历史,是民事诉讼中极富特色的制度之一,合乎诉讼经济、迅捷、效益原则,有判决难以达到的优势。有利于比较彻底的解决纷争;有利于提高效率,减轻法院负担和当事人讼累;有利于有效履行,避免执行困难。如能良好运作会产生巨大的社会效应。

海峡两岸同根同宗,同文同种,同受华夏民族和为贵习俗的影响,在民诉中对法院调解都很重视。比较二者的异同,借鉴台湾地区法院调解的有益之处以完善大陆的法院调解制度,有现实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一、大陆法院调解制度的现状

法院调解在大陆民诉中具有显著的作用,它是法院处理民事纠纷的裁判形式之一,与判决一起构成法院解决民事纠纷的双轨制。

(一)调解的适用范围

大陆民诉法规定在裁判民事案件时,人民法院应该遵循合法和自愿这两个原则进行调解;如若调解不成就要及时裁决。法院调解是民诉的基本原则之一,除了依特别程序等非讼程序审理的案件不能调解外,其它的案件均可调解。调解贯穿于除执行程序外的民事诉讼始终,无论一、二审程序还是再审程序都可调解。

(二)调解的运行

大陆民诉以专章形式对调解的具体程序作了规定,调解既可由当事人申请而开始,也可以由法院在事先征得当事人的同意后依职权提起。调解既可由审判员独自进行也可由合议庭来主持进行。调解可就近就地进行也可在法院办公地进行。法庭可将当事人、证人用简略的方式来通知参加,还可邀请有关单位和个人协助。调解要将事实查清楚,并在此基础上分清是与非,分清责任与过错,确定彼此的权利义务。调解协议不得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除法律明文规定的四类情形之外,法院应出具院方制成的调解文本,否则要以笔录的形式来制成文本,并要有参与各方的盖章或具名。调解书在当事双方签收后即具法律效力。

(三)调解的救济

依据大陆民诉的相关规定,调解书虽已生效,但如有证据可证明协议条款违背法律强制性规定或调解是在强制胁迫下进行的可提请法院再审,法院查实后应再审。

通过以上的阐述,我们可以发现,大陆民诉法对调解制度的规定显得比较笼统、原则而粗糙,对相关规定没有细化,对调解期限的限制等重要内容甚至没有规定,欠缺可操作性,这也是司法实践中调解适用混乱的重要原因。

二、台湾地区法院调解制度概况

我国台湾地区的民事诉讼法也以专章的形式对调解程序进行了规定,学者将之视为非讼事件,言明设此程序目的是为了劝谕两造杜息纷争,以免诉讼。

(一)调解的适用范围

法院调解仅适用于一审案件,且仅适用于当事人起诉前。在台湾地区民事诉讼中,申请调解与起诉之间是互相独立的。将适用调解的案件分成强制调解案件和申请调解案件。

强制调解指对某些案件,法律明文要求当事人起诉前必须经法院调解,否则不得起诉,即调解是起诉前置条件。这类案件大多为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及涉关身份关系的案件。依据台湾地区民诉的相关规定,以下类型的案件是属于强制调解的:涉及不动产相邻权益之争;涉及不动产分界之争;涉及不动产共有权益之争;涉及建筑物区分所有人权益之争;涉及不动产租赁收益之争;涉及道路事故之争;涉及医疗纠纷之争;涉及雇佣合约之争;涉及合伙之争;涉及亲属之间财产权益之争。并且要求争议标的额要在10万元以下,特殊情况下可低至5万元或上调至15万元。

申请调解指除强制调解案件以外的其它案件,当事人均可在起诉前申请法院调解。这种申请既可由当事人以明确的言词或书面提出,也可是以法律规定视为拟制调解的申请。这种视为拟制调解的申请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法律规定应该于起诉前先经法院调解的案件,但当事人直接起诉的,如果另一方据此抗辩抗辩,则将其之起诉视为调解之请求。二是如果案件是属于强制调解类型的,但在起诉状内没有表明可以径行起诉的相关法定或酌定事由的,也没有法院出具的或其他的相应证据来支撑可以径行起诉的,其起诉之请也会被视为是调解之声请。

除此之外,台湾地区民诉法对不得申请调解的情形也作出了规定。具体情形有以下几种:视法律关系的性质和两造的状况以及其他情事,已无调解之必要者;已经调解而未成者;票据之争者;属反诉类型者等等。在此情况下,法院可径行以裁定驳回调解声请,并且不允许抗辩。

(二)调解的进行

台湾地区民诉法规定了严谨细致的法院调解操作程序。简易庭法官具体负责调解的组织工作,不以开庭的方式来进行调解。法院设专门调解室专用于调解,但在必要时也可在其它处所来进行调解。调解的法官和书记官可不穿制服。并将一些具有专业知识、生活经验或信望素孚的社会公认正派人士列册以供当事人和法官从中挑选来参与调解,当事人对人选不满还可提出异议。法官可授权调解委员或直接依职权来确定调解期日,由法官通知当事人或其法定人,无正当理由而不到场者可处3000元以下罚锾。

调解开始后,前期先由一到三名调解委员独立进行,如果有相当大的调解成功希望时,再报告法官,由法官到场继续进行。在法官认为应当提前介入或者两造认可时,法官也可不经先期调解而直接予以调解。调解的组织人有权对调解标的进行现场察看并可进行相关证据调查工作。对于财产权类争议的调解,调解委员会可以商定调解条款,但需经当事人的同意并要求调解委员要投票且需以过半数通过才可;法官对于财产类争议的双方当事人虽达不成合意但双方的期望值已非常接近的,可以经与调解委员会协商后,充分考虑两造情况意愿后依职权提出院方的协议方案后交予两造考虑,如不同意该方案则需于10日内提出异议,如不提出异议则方案视为已生效。 对于强制调解类的案件,如经调解仍达不成合意的话,法院应以开具官方证明书的方式来结案,当事双方持该证明书即可以提起诉讼的方式来解决纠纷。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调解过程中,当事人为达成调解协议而作出的让步、妥协以及调解委员或法官在调解协商过程中对双方所作之劝导在调解失败后的提起的诉讼中,不能被法庭采信为不利于当事人的证据。

(三)调解的救济

根据台湾地区民诉的相关规定,调解成立之后,当事人认为调解具备法定的不合法或不合理情形时,可以通过向原法院提起诉讼的方式,要求法院对调解协议予以撤销或直接宣告调解没有效力,法院应该依再审程序对原申请调解事件进行审理并作出判决。

通过以上的阐述,我们可以发现,台湾地区民诉法对法院调解制度的规定细致、详尽而具体,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其成功的立法经验值得我们吸收和借鉴。

三、大陆与台湾地区调解制度差异的解读

通过上文对大陆和台湾地区法院调解制度概况的描述,可以发现二者在调解协议的效力、调解救济程序等方面存在着相似之处,但二者的差别却是更显著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适用的诉讼阶段不同

大陆民事诉讼法规定调解要在进入诉讼程序之后进行,且一、二审和再审均可进行调解。台湾地区民事诉讼法规定调解仅适用于一审程序且限定于起诉前进行。这是二者对法院调解性质认识的不同造成的,大陆视调解为审判权的行使形式之一,奉行不告不理的原则;而台湾地区视调解为非讼行为,认为调解应独立于起诉。

(二)适用的案件范围不同

大陆民事诉讼法没有对调解的适用案件进行划分,几乎所有的民事、经济类案件都可以进行调解,对于诉前调解奉行自愿原则,不具有强制性。与之相反,台湾地区的民诉法则将调解分为申请调解和强制调解两种形式。调解制度的本质属性就是自愿,无论一开始启动调解制度还是最终达成调解协议,都必须牢牢建立在尊重当事人意愿的基础之上。台湾地区民诉法的强制调解规定显然是不合理的。

(三)调解程序的启动方式不完全相同

大陆民诉法规定,除当事人申请调解这一调解的启动方式之外,调解还可以由法院依职权主动提起。而按台湾地区民诉的规定,调解只能因当事人申请而启动,法院不得主动来进行调解。在大陆,调解被作为人民法院行使审判权的一种方式,在这样的认知下,法院主动提起调解程序就无可厚非了。而在台湾地区,诉讼与调解是要严格分离的,调解被定义为非讼事件,不属于法院行使审判权的范围,因此法院也就不会主动来启动调解程序。

(四)调解程序的公开性不同

与审判的要求一样,大陆的调解以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这样设置的目的是为了使程序更加公正、民主。在台湾地区,调解不用开庭的形式,案件相关经办人员还要保守秘密。相比较而言,台湾地区的做法显得更为合理、科学。以公开的方式调解,公众可以旁听,碍于脸面,当事人会不愿让步,较难达成调解协议。

(五)调解成立方式不完全相同

大陆民事诉讼调解采用法院促成当事双方达成协议,制成调解书后由双方签收而生效。台湾地区除这种方式外,对财产类纠纷可主动依职权提出解决方案送达,如当事人在10日内没提出异议则生效。这种方式从本质而言依然属于调解范畴,但具有更强的引导意味。更迅捷而彻底的解决纷争是设立调解制度的根本目的,因而这种依职权干预是值得肯定的。

(六)调解不成立的法律后果不同

依照大陆民诉规定,调解一旦失败即恢复审判程序,调解进程中所采用的资料可为判决所采用。但据台湾地区民诉规定,调解不成立的当事人可于一年内起诉,当事人于调解过程中所作陈词及让步不得为裁判所采纳。二者对审判和调解关系定位的不同是造成这一差异的原因所在。

篇7

关键词:校企合作促进法;社会交换;高职教育

作者简介:王远东(1972-),男,天津市武清区人,天津职业大学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教育法学。

基金项目:本文系天津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天津市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法律制度研究”(编号:VE4011;主持人:王远东)及中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立项课题“顶岗实习过程管理研究”(编号:GZY0910LX057;主持人:王远东)的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3)05-0007-03

高职教育校企合作促进法应该建立在校企合作多元主体的共识基础上,其法律制度设计应该充分体现共识并助推达成共识。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的根本在于合作,但是无共识则无合作,进一步讲没有校企双方利益的充分交换则无共识、无合作。高职教育校企合作促进立法应当以交换制度为基本制度,对校、企以及其他参与者之间的利益充分交换做出制度安排,建立制度保障。

一、高职教育校企合作促进法中建立交换制度的必要性

首先,高职教育校企合作行为的本质要求在高职教育校企合作促进法中建立交换制度。校企合作行为是典型的社会交换行为。美国社会学家、社会交换论的代表人物布劳认为:大部分人类行为虽然是以对于社会交换的考虑为指导的,但并不是所有的人类行为都是这样受到交换考虑的指导,社会交换只是人类行为的一部分。布劳提出了判断行为是否属于交换行为的两个标准:“一是该行为的最终目标只有通过与他人互动才能达到;二是该行为必须采取有助于实现这些目的的手段”[1]。参照布劳提出的两个条件,显见校企合作的目标只能通过采取一定的手段、方法、措施在校企合作多元主体的互动中才可能实现,据此可以判定校企合作行为是典型的社会交换行为。校企合作促进法作为调整校企合作主体之间关系的法律规范,应然的要适应校企合作行为的本质建立相应的交换制度。

其次,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的实践要求在高职教育校企合作促进法中建立交换制度。布劳把社会交换界定为“当别人作出报答性反应就发生、当别人不再作出报答性反应就停止的行动”[2]。校企合作之所以存在“校热企冷”的不理想状况,企业之所以对校企合作消极、冷淡,甚至抵制,其根本原因在于企业在校企合作中较少得到报答性反应,无法从校企合作的相互交往中通过交换满足自身的需要。就我国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法律和实践的现实状况分析,校企双方呈现出明显的利益失衡状态。虽有零星的涉及交换的条款和做法,但是由于缺乏完整、有效的交换制度,难以从根本上改变利益失衡状态。高职教育校企合作促进立法应当建立交换的机制,通过交换改变各方所获得的利益的量度,扭转当前的利益失衡状态,使之趋于相对合理。

二、高职教育校企合作促进法应增强校企合作主体间的相互吸引

布劳发现人际间的社会交换开始于社会吸引,他指出社会吸引过程导致社会交换过程,互相提供报酬将维持人们之间的相互吸引与继续交往。布劳所指的报酬包括两种社会报酬:内在性报酬和外在性报酬。“内在性报酬,即从社会交往关系本身中取得的报酬,如乐趣、社会赞同、爱、感激等;外在性报酬,即在社会交往关系之外取得的报酬.如金钱,商品、邀请、帮助、服从等。[3]”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既具有内在报酬性,也具有外在报酬性。学校不但要求企业提供资金、产品的帮助,也期待得到社会声望;企业既希望获得社会认可,也希望得到学校的技术支持和帮助。

实事求是地说,从目前校企合作的实际情况看,校企双方互相提供报酬的能力是不对称的,企业往往不能获得所期望的内在性报酬和外在性报酬。一般情况下,企业有能力在较高程度上满足高职院校的需求,但是多数高职院校往往力不从心。企业希望获得学校技术支持和员工培训的需求难以满足。多数高职院校的科研力量不足,教师普遍缺乏企业工作经历,不熟悉企业一线工作流程和技术要求,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进行员工培训的能力还比较薄弱,很难给予企业实质性的帮助。

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立法应促进校企合作主体间的相互吸引,提高校企双方互相提供报酬的能力,特别要增强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能力,尤其是高职院校技术支持和社会培训两个主要方面的能力。

总理指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要注意把职业教育、职业培训与就业准入以及解决就业问题结合起来,把职业资格认定、职业等级评定和技能型人才的选拔结合起来。《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1]12号)提出了具体的要求:“高等职业学校要搭建产学研结合的技术推广服务平台,面向企业开展技术服务,推进科技成果转化;面向新农村建设,提供农业技术推广、农村新型合作组织建设等服务。建立专业教师密切联系企业的制度,引导和激励教师主动为企业和社会服务”。

上述政策规定提出了职业教育科技工作与职业培训工作的基本思路和要求,高职教育校企合作促进立法应予以参考或吸纳,并进一步具体化,制定校企合作科技工作制度和职业培训制度以及相关的教师专业实践制度。在具体制度设计中,可以考虑给予高职院校一定的倾斜性扶持。譬如在职业培训制度方面可以规定高职院校参与职业标准制定,进行职业培训包开发,建设职业资格培训基地等。高职院校通过落实以上的制度,社会服务能力得以增强,才有能力为企业提供切实有效的帮助,向企业支付校企合作的报酬。企业在校企合作中获得了所期待得到的帮助(报酬),必然得到激励,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到校企合作中来。

三、高职教育校企合作促进法应解决校企合作中的不对等交换问题

布劳认为并不是所有的社会交换都是对等的,以相互吸引、等价交换为基础的。如前所述,从目前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的实际情况看,校企双方互相提供报酬的能力是不对称的,即校企合作中存在着不对等交换问题。这也是企业对校企合作消极、冷淡的根本原因。如果能够对企业在校企合作中所遭受的损失(包括期待利益的损失)从另一个渠道予以补偿,那么企业就不必单纯期待从学校得到对等的回报,在不对等交换的情况下,也能够自愿参与校企合作。从目前校企合作的实践来看主要是政府应给予企业一定的财政支持和税收优惠。但在校企合作中这一社会交换过程中,政府对校企合作财政支持和税收优惠虽有所规定但又存在诸多立法空白,应该说是校企合作虽有发展却又难以深入的一大原因。校企合作促进立法应当对此做出完善,确立积极的财政支持和税收优惠政策。

(一)财政支持

2005年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 [2005] 35 号)要求:各级人民政府要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支持力度,逐步增加公共财政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各级财政安排的职业教育专项经费,要进一步落实城市教育费附加用于职业教育的政策。2009年颁布的《浙江省宁波市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条例》第十三条规定:“市和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设立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发展专项资金。校企合作发展专项资金用于:对企业接纳职业院校学生实习发生的物耗能耗给予适当资助;对与职业院校合作开展职工教育和培训并取得显著成绩的企业给予奖励、表彰等。”这些政策和法律规定表明政府已经明确自身在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发展中所应承担的责任。

企业在校企合作中应承担自身应负的社会责任,但盈利是公司(企业)的本位目的。我国《公司法》第五条第二款规定“公司在国家宏观调控下,按照市场需求自主组织生产经营,以提高经济效益、劳动生产率和实现资产保值增值为目的”。这是我国《公司法》所确定的公司的法定目的。营利性是公司(企业)的首要特征,校企合作不应给企业造成不必要的负担和损失,对于企业所受到的损失和作出的努力,政府应当通过财政补贴或给予一定奖励的方式进行补偿和回报。《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所表达的这一观点及其相应做法也应当在高职教育校企合作促进法中有所规定,并且在高职教育校企合作促进法的实施细则等配套法律中还应进一步明确校企合作发展专项资金使用和管理的具体办法。

(二)税收优惠

2005年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 [2005] 35 号)规定,对支付实习学生报酬的企业,应给予相应税收优惠。2006年颁布的《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支付学生实习报酬有关所得税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06]107号)和2007年颁布的《关于印发〈企业支付实习生报酬税前扣除管理办法〉的通知》(国税发[2007]42号)进一步具体规定,合作企业支付给学生实习期间的报酬,准予在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地方性法规规章中,2009年颁布的《甘肃省职业教育发展条例》第十九条规定,对支付实习学生报酬的企业,给予相应税收优惠。同年颁布的《浙江省宁波市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条例》第十五条的规定更为详尽,企业发生的职工教育经费支出和用于职业教育事业的公益性捐赠支出,可以按照国家规定在计算企业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企业委托职业院校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可以按照国家规定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合作企业享受税收优惠措施,实际上就是国家对企业参与校企合作所给与的回报和补偿,体现了国家对合作企业激励的意志[4]。目前这项措施在税收优惠的适用范围、实施条件、优惠幅度、操作程序等方面尚存在诸多不足和立法空白。

适用范围方面,部分规定的税收优惠仅限于企业支付的实习学生报酬,适用范围过于狭窄且本应在税前扣除,实际意义不大。《浙江省宁波市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条例》规定的税收优惠适用范围有所扩大,除其他法规规定的实习学生报酬外,新增加了职工教育经费支出、用于职业教育事业的公益性捐赠支出和企业委托职业院校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等税收优惠项目。这种适度扩大税收优惠适用范围的做法值得肯定,在制定校企合作法律制度时,应沿袭这一做法,合理划定税收优惠适用范围。本文认为除以上项目以外,税收优惠还应适用于学生报酬以外其他实习经费支出、企业设立职业教育奖学金助学金支出、校企合作企业及其他产学研联合体经营所得等。

税收优惠的实施条件方面,目前的法律规定显得非常谨慎。对税收优惠设置了较多不便操作、不甚合理的限制性条件,如要求企业或学校必须为每个实习生独立开设银行账户,企业支付给实习生的货币性报酬必须以转账方式支付。记账凭证应附有支付意外伤害保险费的缴付凭证等。这些限制性条件使得这项制度在实践中没有得到真正落实。[5]虽然在实施税收优惠这项措施时规定一些条件,这种做法本身的适当性、合理性并无疑义,但是不应因过分担心企业利用校企合作税收优惠政策偷逃税款而设置过于严格的实施条件。建议在修订《职业教育法》时,应更多着眼于落实税收优惠对校企合作的促进作用,对税收优惠的实施条件加以简化和完善,取消不合理限制,使其能够真正落到实处。

税收优惠的优惠幅度和操作程序方面的立法当前几乎仍属空白。《浙江省宁波市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条例》规定:可以按照国家规定在计算企业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或可以按照国家规定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此种规定涉及到立法衔接的问题,但其中所衔接的国家规定到底为何种规定则语焉不详。鉴于目前国家税法关于校企合作方面的税收优惠尚无明确规定,校企合作促进立法更应对此做出明确的援引或直接进行明确的规定,否则税务等各部门在落实该项优惠时恐怕会无所适从。

四、高职教育校企合作促进法应破解校企合作交换中的两难困境

在布劳的社会交换框架中,存在着两难困境。布劳认为在这种社会交换中,伙伴们既有共同利益也具有冲突性的利益。首先,交换伙伴中的各方总是希望在交换过程中得到的报酬比对方多,于是便在报酬方面产生了共同利益与冲突利益的两难。其次,交换伙伴又都希望对方承担较大责任。这样,便在交换成本方面形成了共同利益与冲突利益的两难[6]。

在高职教育校企合作中也存在这种共同利益和冲突利益的两难。校、企双方虽然以互利合作的姿态进入到校企合作关系中来,但是在处理具体问题上时时表现出自利的一面。如技术合作,一方面学校希望能从企业获得更多的研发资金,企业希望能从学校获得更多的技术支持,对于合作开发的技术成果双方都希望知识产权归属于自己。另一方面学校又不甘心将自己辛苦开发的真正有优势的技术与企业分享,企业也不情愿真正投入资金进行合作研发。再如学生实习,学校要求企业提供实习条件,却希望由企业单方面承担学生实习伤害风险。企业常常将学生作为廉价的劳动力,而不对实习学生进行充分的教育等。

布劳认为,由不相容的要求带来的两难困境所需要的不仅仅是折衷,面临这种两难困境的交换者一般是把他们的策略从注意一个角度转到照顾另一个角度上。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法律制度可以借鉴布劳对两难困境提供的解决之道,应当建立平衡机制,规定校企双方在注意自己利益的同时能够照顾到对方的利益。在制订某项主要对一方有利的具体制度时应当对有利的一方规定较高的义务以照顾另一方的利益。如学生实习制度,主要对学校有利,企业则承担着较大的风险,就应对学校规定较高的风险防范义务,要求学校对学生做好安全教育、保密教育等工作,尽可能降低企业面临的风险,这样就使得学校从单纯关注实习目标的实现,转而兼顾到企业风险的防范上。通过这种策略的转移,使高职教育校企合作交换中的两难困境得到破解。

参考文献:

[1][2][3][6]布劳.社会生活中的交换与权力[M].上海:商务印书馆,2008.

篇8

一、导――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在阅读教学实践中,很多学生阅读只是粗糙地浏览一下课文,没有深入到字词句中理解,于是在解决问题时也就只能似是而非地进行回答。而在对学生的调查中却发现,学生之所以不愿意去深入阅读,主要是对课文没有产生兴趣。在学生阅读前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对阅读内容产生兴趣,然后再引入所要阅读的课文,这样才能让学生深入到文本阅读过程中,为有效阅读奠定基础。

在创设情境过程中,教师可借助多媒体来呈现图片,也可结合教学内容以话题形式引导学生表达,也可提出问题进行引导,但几种方法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交互使用的。以《再塑生命的人》的教学为例,如果学生对海伦・凯勒没有了解,只是片面地从课文进行理解,就很难体会海伦・凯勒自强不息的精神,感悟安妮・莎莉文老师深沉博大的爱心。因此,教学中教师可以先呈现海伦・凯勒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和海伦・凯勒相关的故事,由此引出海伦・凯勒的简介,再提出问题“谁把海伦・凯勒带到了五彩缤纷的世界里,是谁给海伦・凯勒再塑了生命?文章主要是通过哪几件来表现的?”来引导学生初步阅读。这样,学生在了解海伦・凯勒的基础上深入去体会海伦・凯勒的精神,感受安妮・莎莉文老师深沉博大的爱心,整个阅读过程就会更加主动。

二、读――目标引导,学生自读

自读,即学生个体初步阅读文本。在初中阶段,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一定的阅读方法,但很多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依赖性依然较强,总希望教师进行讲授。阅读更多是学生的主体,要让学生获得感受,读是不可或缺的。在自读环节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提出自读目标,然后学生自主阅读,让学生初步感知文本内容,为合作探究奠定基础。

提出自主阅读目标引导学生自主阅读,目的是要让学生学会从接受式阅读转变为主动式阅读,让学生在目标的引导下通过自主阅读而初步感知文章的基本内容。在自主阅读中,学生首先需要解决相应的生字词,尤其是七年级阶段,要在自主阅读中利用工具书把握基本生字词。其次,要初步了解作品的基本内容。在记叙文阅读中,主要是让学生把握主要事件,而议论文则要让学生抓住论点进行阅读。因自主阅读阶段学生还处于初步感知阶段,教师在提出目标时要考虑学生的实际,以知识目标为主,要求不宜过高。如在《皇帝的新装》的初读阶段,重点是要让学生在初读中掌握基本生字词,然后把握故事的主要情节。为更好地促进学生阅读,教师可引导学生阅读后初步概述故事内容。

三、议――提出问题,小组交流

在学生自读的基础上,为让学生更好地分享自主阅读中的感悟,讨论交流自读过程中遇到的困难,需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以问题作为引导,让小组学生展开讨论。在讨论中需要注意,既要让学生充分进行交流,又要发挥教师主导作用进行点拨和释疑。

讨论交流是实施“四步教学法”的重要环节。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在小组内进行交流,也要在学生讨论过程中进行巡视,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指导。对学生讨论中存在的共同问题,教师要及时进行精讲。以《盲孩子和他的影子》的教学为例,教师首先提出问题“这篇童话讲了一个什么故事?”来引导学生概括故事内容。然后提出问题“盲孩子得到了来自周围哪些事物的关爱?盲孩子在恢复视力前后,作者的写作角度发生了什么变化?故事中盲孩子的心情发生了哪些变化?是什么使盲孩子的心情发生了变化?”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在对盲孩子心情变好的讨论中,教师引导学生紧扣“他的日子过的很寂寞”“盲孩子很受感动。他觉得影子的话带给他友情、带给他温暖”等关键词句进行,然后引导学生将盲孩子心情变好的词语进行总结(寂寞、快乐、感动、温暖、高兴、惊喜、惊奇等)。

四、拓――联系实际,拓展延伸

拓即拓展。要让学生在阅读中获得独特的体验和感悟,仅在课堂中以课文为主指导阅读是不够的,要以课堂为出发点,在引导学生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后,拓展到课外阅读,在丰富的阅读中体会和感悟,这样效果才会更好。

篇9

关键词:中职美术 课堂教学 应用性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2(c)-0236-01

中职美术课程应该依据新颁布的中职美术教学大纲为依据,打破以美术学科为中心的指导思想,以美术技能为核心,切合学生实际,务实而又灵活的为学生的专业服务。落实“加强基础,注重能力,突出实用,兼顾体系”的原则,灵活调整美术课的教学内容和课程结构。更好的满足未来社会的发展需要,促进学生在智力、道德和人格上获得发展,为社会输送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技术、管理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和中初级美术专门人才。教师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转变教育理念,以学生为中心,以“项目”为 主旨,以工作场景为实习基地。为学生营造一个民主、和谐的美术学习氛围,为学生创造动手、动口的实践机会,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主动地参与设计活动,在活动中掌握美术知识、获取技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实践活动中不断获取知识和技能,侧重培养应用性较广的商业美术和装饰美工的专业实践能力。鼓励学生自主运用电脑辅助美术设计,从而更有效地提高中职美术课堂教学的效率。下面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谈职业发展角度下美术的应用性教育。

1 中职美术教学的现状分析

1.1 教师准备不充分,学生缺乏积极性

中职学校忽视了师资,教学资源及教学理论的不足,把课程片面地设计为素描、水粉加电脑。教师从事相关美术实践的机会较少,教师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的联系不统一,对用人市场的商业行为掌握不足,不具备专业岗位人才培养的能力。教师课前准备不足,没有按照美术的应用性教育进行认真备课,部分教师教学态度不端正,备课只是照参考书随便抄抄,没有深入细致地探究文本。课前教具准备不足,疏于对课件的制作,即使运用电教辅助手段进行教学,教师也没有具体的研究课题,学生也没实例可做,与毕业后的工作没有根本联系。有的教师仅凭一支粉笔、一张嘴,就尽心课堂教学。由于中职美术专业的学生专业基础比较差,又习惯于“填鸭式”的课堂教学,对美术学习缺乏探究,不爱动脑思考,更不用说进行创新设计了,学习主动性极差,对作业采取消极态度,应付了事。[1]

1.2 课堂教学效率低,与实际应用脱节

中职美术课堂训练的基本方法是“教学做”一体化,实施校企合作,落实“以就业为导向”的基本教育方针。而许多中职美术教师对职业岗位上的工作流程知之不多,对工学结合认识还不全面,导致课堂教学中出现了教学内容和实际工作相脱节的现象。老师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往往是会照着书本的进度讲课,缺少创新设计,学生不感兴趣,只是机械地听从老师的指令去完成美术作业,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课堂教学缺乏效果,不利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

2 提高中职美术应用性教育的方法

2.1 教师要精心备课,打造“双师型”教师

中职美术教师应加强对中职美术课程性质和任务的理解。只有充分认识,才能足够重视。结合中职学校的办学特点,根据社会需要、就业需求,使学生在各自专业内掌握相应的美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要。教师要要认真备课,深入研读美术教材,挖掘其应用性内涵,积极准备课件,选择讲授式、学导式、讨论式和案例式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结合学生的自学、讨论和作业等环节,以美术教材为逻辑导向,实施校企联合的办学模式,优化师生关系,转变自身角色,让学生在运用中主动寻求未来岗位对美术知识能力的需求,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强化其今后就业时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岗位工作能力。如:在教学“构成―― 点线面”的内容时,教师身穿用点线面、黑白灰构成设计制作的衣服站在讲台上,从衣服上的形状和颜色导入课题。运用学生扎小辫分析对称与均衡、从舞蹈里的人物排列看出有规律的组合和一定轨迹以及方向变化等讲解点线面黑白灰构成中的排列方法,培养学生的立体造型能力和空间感,展现现代艺术设计的基础构成。然后教师要求学生动手设计制作一件漂亮的衣服,造型宜简不宜繁,要求画面工整,突出表现点线面和黑白灰的组合效果,富有创意。通过时装秀表演的方法,展示学生作品,让学生进行点评,促进学生间的交流。学生的奇思妙想也就越来越丰富了,而且兴趣盎然。课后拓展时,让学生运用点线面黑白灰的构成知识,设计美术书的封面。在创作上要让学生有更大的自由发挥的空间。教师要做到德艺双馨、为人师表,把自己打造成“双师型”教师。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美术学习习惯,树立美术学习的应用意识。[2]

2.2 运用多媒体课件,培养应用型人才

多媒体把形、声、光、色、动、静溶于一体,打破了时空限制,调动了学生美术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自主地参与美术设计活动,建立具有“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为特征的美术学习方式,诱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应用多媒体设计美术作品,是每位教师面对的课题.力求将“应用性教学”思想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利用多媒体课件,培养学生利用美术资源的能力。学生可以利用图片、FLASH、现成的模具库、名家作品……提取丰富的美术素材,丰富自己的创作思维,不断提高艺术修养。如:教学《中国民间美术》时,教师把民间美术作品、各地方风俗和服装饮食等做成课件,让学生在充分了解中国的民俗文化的同时,运用多媒体把美术情感与艺术形象完美结合起来。主动感受美术的艺术美和形式美,在欣赏优秀作品和美妙音乐的同时,产生生动的想象,如身临其境一般,激发强烈的创作欲望。使学生的审美能力、道德情操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得到相应的提高。让学生运用多媒体自行为企业设计广告,向企业和社会充分展示个人的能力,增强自信心,为毕业生的就业开拓了一条绿色通道。

总之,在中职美术教学中教师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更新教学方法,及时掌握市场对设计人才的需求情况,熟悉中职学生的学习心理,改革教学内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中职学生能力素质。调动学生美术学习的积极性,使美术课真正做到寓教于美,美中育人。

参考文献

篇10

做好顶层设计,明确工作思路

为适应宽领域、深重心的发展需要和专业性要求,依据区政府总体要求,海淀区政府教育督导室督学工作体系架构实现横到边,纵到底,网格化的全覆盖格局,即在规定动作中,挂牌责任督学工作范围要涵盖所有中小学校,在横向上实现全覆盖;而在区域自选动作上,学科督学要从纵向的角度,对全区中小学校国家课程落实、学科发展起到引领和督导作用。责任督学和学科督学工作相辅相成、互为补充,形成网格化的管理模式。

明晰学科督学的工作思路。通过对学段学科教学活动、过程和环节的随机监控、调研和抽查,以随机课堂观察、问卷访谈、实地考察、查阅文档等为主要方式,监督规范落实,加强引领指导。通过四导(引导目标意识、疏导解决问题、创导反思改进、推导行政通报)实践,实现把握状态、控制过程、反馈结果、咨询决策目标。学科督学承担起领跑者、指导者、监督者、协作者重任的同时,定期向教育行政部门、教研部门和教师培训部门反馈一线教师课堂教学的即时信息,为区域教学工作整体提升建言献策。

建立完善机制,提供制度保障

建立与完善工作制度、流程、评价标准和运行机制。在制度建设上,先后出台《学科督学工作守则》《学科督学工作手册》《XX学科课堂教学评议体系》《三级督学例会制》《学科督导工作流程》等一系列制度文件。在机制建设上,分别从学校层面、教研层面、政府和教委层面,明确了督导结果反馈的方式与途径。建立起如会前学习机制、学科督导结果运行机制、团队主题调研机制等相应的机制。同时,结合2016年初区域布局调整(建立17个学区管理中心),在互为资源、追求多赢理念的指引下,搭建起督导室与学区之间的合作机制(如实施学期学科督导计划通报制、学科督导资源共享协调机制、学科督导学区联络员制、因需重点帮扶机制等)。

依据《海淀区兼职督学聘任管理办法》《关于建立海淀区学科总督学制度的实施意见(试行)》《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印发北京市基础教育部分学科教学改进意见的通知》等文件精神,与相关部门携手,探索建构学科督导标准与结构框架。按照义务教育阶段和高中教育阶段学科教育体系,在国家课程中分类设置学科总督学。每个学段、学科设置学科总督学1名,学科督学若干。

建立学科总督学制度,涵盖学科(总)督学的选聘条件、程序以及聘任周期,工作运行机制流程,学科总督学的工作职责及要求,学科(总)督学队伍的管理要求等。从学科(总)督学团队的运转模式、操作方法,到学科人力资源统筹调配;从保障学科督导工作所需经费支持,到工作绩效的监督和考核,构建起学科督导工作的保障和考核机制。

此外,为更好履行学科督学职责,海淀区督导室还为每个学科督导团队建立成长档案盒,动态跟踪记录团队工作成效;设定任务包,在学期末工作会上对各学科团队进行部署;开学初在行政办公网公布本学期学科督导团队下校名单与督导流程,并实行学科督导日,便于学校安排课表;在总督学负责制下,明确要求团队在每学期入校前,确定好具有本学段学科特点的学科督导调研主题,提高学科督导成效;开展因需督导和精准督导,结合区域教育布局调整难点、薄弱点和教育改革发展热点(如中考新增学科),进行重点督导跟踪和整改回访等。

打造专业团队,提升专业化水平

聘任学科(总)督学,组建小初高三个学段、38个不同学科的专业化学科(总)督学团队。既要充分发挥学科督学的专业优势,面向基础教育各个学段,以调研、听评课等方式,实施一线常态跟进式督导,督执行国家课程标准规范落实情况,导双核(核心价值观、核心素养)的课堂实施,加强课堂教学质量诊断、专业指导和服务,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推动学校相关学科建设;又要在整体调研基础上,加强对学校国家课程课堂教学工作的过程监督、指导与服务,为政府、教育行政等部门进行相关区域学科建设和教育政策决策提供参考依據。

目前,海淀区教育督导室已建立起三个学段的语文、物理、科学、英语、政治(品德)和两个学段的生物、历史、地理共24个学科督导团队。在两年的实践中,学科(总)督学团队先后经历了小规模试点、区域展开、学区试点、重点学区/学科/领域试点等探索,覆盖了区域内所有中学和小学。仅在2016年,就以团队、小组、个体等方式,完成了1996节次的课堂观摩课评价反馈,实施学科教学评估、指导、调研等相关工作,深受学校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