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运营体系范文
时间:2024-01-30 17:47:0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网络运营体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基于非线性制作网络系统数据库系统,实现集中、统一的素材管理模式。各栏目可以方便地共享使用素材库内容,用户可以按照用户名、上载时间、素材类别、素材名称等多种条件进行组合查询、检索和统计。
素材的删除管理
记者或编辑对素材所作的删除为一级删除,可以手动删除素材,自动删除软件。系统管理员对一级删除的素材所作的删除为二级删除。在删除素材时对所删素材进行引用性自动判断,自动提示有引用关系的节目素材,避免有用节目素材被误操作,进而确保素材的安全。
素材的访问权限管理
通过非线性制作网络系统管理员逐一就每个用户对素材的访问权限进行严格设置和管理,保证只有授权用户才能处置节目素材。
非线性制作网络系统数据库的备份
采用冷备份和热备份相互支持的方案。冷备份可使用在非线性制作网络系统中不同的终端。冷备份可以将数据安全恢复,保证数据安全,热备份对在使用中的数据进行备份,保证使用数据的安全。
安全管理
(1)有一个安全稳定的网络结构,是确保非编网络安全可靠运行的关键。网络结构的安全就是尽量消除非线性制作网络系统中的单点。长春电视台的非线性制作网络系统为双网络结构:即基于SAN结构存储千兆光纤网和基于IP技术的千兆以太网。光纤交换机、以太网交换机采用冷备份冗余设计,所有备份交换机的配置文件提前设置,用以保证当交换机出现故障,可以短时间内启动备用设备。而所有服务器全部采用主备方式和冗余设计,有效避免非线性制作网络系统的单点故障。
(2)非线性制作网络系统的应用软件应开发设计自动保存功能。数据库文件,包括制作素材文件及相应的时间线信息应定期自动备份,防止非线性制作网络系统突然瘫痪。
(3)设置了各类操作权限以防止网络系统遭受破坏,同时还隐藏了共享目录,防止用户误操作或恶意破坏删除重要的共享素材。
(4)素材盘保护功能。为避免非法数据写入,防止非法操作破坏素材的完整性,将FC-SAN素材盘符从系统资源管理器中去除。
篇2
1.1CRM本质上是一种现代化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思想
CRM是现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产物,它在强调“以客户为中心”、“培养与客户的伙伴关系”的同时,可以通过有效运行实现营销、销售和客户这三部分业务流程的信息化,进而提高信息处理的效率。
1.2CRM强调重视关键客户的价值
CRM要求区分客户价值的大小,以提供不同类型的服务。根据帕雷托20/80法则,企业80%的利润来自最重要的20%的客户。这就要求企业要对客户进行分类,确定对企业发展起重要作用的关键客户,并采取措施巩固与这些客户的关系,培养其忠诚度。这种区别对待的方式能够提高企业客户关系管理的效率。
1.3CRM的核心是以客户为中心
客户关系管理强调顾客服务、顾客价值以及顾客满意度,实施的必要条件是建立专属于企业自身的客户资料数据库。内容包括客户在企业的消费信息、客户的消费偏好、客户的个人资料等。只有掌握了这些,企业才能够分析客户的潜在需求并给予满足。对于旅游企业而言,由于企业属于服务产业,提供的产品中无形产品即服务所占的比重较大,因而建立客户数据库尤其重要。
1.4CRM的实施要求有先进的信息技术作支撑
从技术层面讲,CRM是一种信息管理系统。企业要实施CRM,必须具备相应的信息基础设施以及专业人才。其次,CRM的实施不只是上一个软件那么简单,它需要对企业的文化、组织结构和业务流程进行变革,以充分发挥CRM的效用。具体来说,实施CRM应遵循以下流程:首先,必须改变“人”的思想,在企业内部形成“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和文化;其次,在“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下对企业的组织结构进行重整;再次,对内部和外部“流程”重新设计简化,以便企业能快速响应客户;最后,才是选择合适的软件技术。
2旅游企业实施客户关系管理的必要性
2.1这是由旅游企业的特殊性所决定的
旅游企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为客户提供的产品不仅包括有形的产品,如机票、景区门票、餐饮等,还包括无形的服务,如导游服务等。旅游服务具有与有形产品不同的特点:生产与消费的同时性、评价的主观性和不可储存性。这些特点决定了顾客是否对所接受的服务感到满意将直接影响其重购意向。因此,较其他企业而言,旅游企业更应该注重对客户服务的管理,顺应时展,积极实施CRM。
2.2这是客户需求日益多样化和个性化的必然结果
只有通过实施CRM,建立客户资料数据库,并通过相应的技术手段进行数据挖掘和整理,才能更有针对性的区别客户的不同价值,并为之提供相应类型的服务。针对客户个人的需求为之提供个性化服务,将有利于提高客户满意度,并将有利于培养客户忠诚。2.3这是旅游企业提高效益的必要途径注重客户关系管理能为企业带来丰厚的利润。如希尔顿饭店公司早在1973年就让所有希尔顿饭店统一使用中央预订系统,为客户提供便利的服务,在当时是饭店客房服务的一大突破。
3旅游企业在网络营销中实施CRM的困难
3.1传统管理理念的束缚
传统的管理理念与现代管理理念最大的区别在于是否关注“人”这个要素,是否以客户需求为中心。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人们开始接触越来越多的信息,人们的消费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开始呈现出多元化需求。如果旅游企业还是固守传统的营销模式,很难满足客户寻求个性化、多元化需求的愿望,也就不能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3.2缺乏复合型人才
实施旅游企业网络营销需要既精通现代营销管理,又熟知网络知识,同时又对旅游业有一定了解,而且能够把他们有机地结合起来的人才。而要在网络营销中成功实施CRM,还必须有一定的信息技术基础、客户关系管理知识等,这样的复合型人才目前还十分缺乏,这也是旅游企业在网络营销中实施CRM效果不佳的重要原因。
3.3导入成本过高
CRM的引入将带来各个方面的费用和风险,包括高额的软件购买费用、服务器购买费用、安装调试的时间、专业人员的维护、应用成败的风险等。国内许多软件公司往往参照国外企业实施CRM的平均费用,报价在100万~200万人民币。如此的投资费用让许多旅游企业望洋兴叹。而且,在我国的旅游企业中,盛行的观念是成本控制。大多数旅游企业更注重眼前的短期利益,而对企业长远的发展则关注较少。
4旅游企业在网络营销中实施CRM的对策和建议
4.1转变落后的管理理念,全员参与CRM
传统旅游时代对旅游业的投入是以资源、资金、设备为主,有形资产起决定性作用;而网络经济时代的现代旅游业,营销、知识、智力、管理、创新等无形资产的投入起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旅游企业单凭改进硬件设施很难形成其核心竞争力,且这种低级的营销策略很容易被竞争对手复制。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旅游企业要想实现高市场占有率,就必须转变传统、落后的管理理念,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管理思想。实施客户关系管理仅凭管理层的努力是不行的,需在员工中宣导实施CRM的好处,得到他们的理解和支持,使他们自愿加入到实施CRM的行动中。
4.2培养大批复合型人才
旅游企业要想在网络营销中成功实施CRM,需要有既熟悉网络技术,同时又精通旅游专业知识、管理知识、信息技术的专业人才。培养这样的复合型人才有两种途径:①旅游企业可以通过与地方高校进行合作的方式,在高校招生阶段就介入,将旅游企业的用人需求、专业技能要求、知识储备要求等渗透到高校的培养计划中,并在学生毕业时为其提供实习和就业机会。②旅游企业在招聘员工时,需对其进行必要的岗前培训,或对在职员工进行继续教育。通过建立健全的培训系统,使员工可以通过学习新知识、新技能而适应时代变化发展的需要。
篇3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 社会性关系 业务体系 融合业务
当前,随着3G商用进程的不断加快和全业务竞争的逐步展开,中国的运营商相继以殊途同归的方式推出了形式不同的移动互联网业务,在互联网与移动宽带网络融合的进程中。研究和分析互联网业务模式发展历史和趋势,对于电信运营商在移动互联时代的业务体系重构具有重要意义。
1 互联网业务模式的发展趋势
1.1互联网业务发展进入“三维关系”的业务体系的重构时期
互联网的发展从以海量信息单向传递的Web1.0业务模式,向以用户生成内容的Web2.0业务模式的转变,并正在融合移动性向Web3.0模式转变。
Web1.0时代,互联网的主要业务模式是以门户和搜索为代表的资讯信息获取,以邮件、IM为代表的信息沟通,以网络游戏、视频点播为代表的娱乐,和以电子商务为代表的砖瓦结构的市场交易向电子化的转移四类业务模式为主。在Web1.0时代,互联网业务模式具有信息的海量单向传递、无中心、匿名以及无安全性为主要的特征。
进入Web2.0时代,互联网的业务模式“去中心化”趋势加剧,以博客、社区为代表的用户生成内容的业务、在身份控制和认证为基础上的以安全电子交易为代表的新的电子商务交易模式的出现和崛起极大地改变了整个互联网的业务发展模式。从Web2.0时代开始,互联网业务与个人属性的关联强度得到极大的增加。
互联网业务在Web2.0下,进入一个以“个体的社会关系”为中轴的业务发展阶段:以社区论坛、分类网站为代表的具有地域属性的业务;以SNS交友网站为代表的社交属性的业务;以B2C/C2C网站为代表的社会交易性的业务,在进入Web2.0时代之后,在迅速发展的技术支持下,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我们看到,互联网业务的发展趋势不可逆返地进入一个围绕“个体与个体、个体与团体、个体与系统”的三维社会性网络关系,满足个体社会性存在所需要的交流(C)、娱乐(E)、交易(E)、发展(D)四维需求的重组和构建的时期。
1.2移动性成为以三维关系为核心的互联网业务发展的自然需求
在个体与个体的社会性关系中,一方面,个体在社会活动中需要自然的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流动以及从一项活动到另一项活动自然状态迁移;另一方面。个体之间信息的传递和交流对个体之间的位置信息和状态信息的需求。使移动性成为互联网业务的必然要求。
在个体与团体的社会性关系中,以蓬勃发展的电子商务交易为例。快速、便捷、安全的交易过程中,既需要随时随地对交易数据的交互,也需要交易过程中对有关订单、物流信息的及时交换。
在个体与系统的关系中,比如个人与团体(例如雇主单位)的关系中,由于竞争加剧,一方面个体在代表团体参与经济活动中需要随时随地地获取团体提供的业务和交易信息的支持。另一方面,团体也需要从分散的位置不固定的个体获取现场的信息。
因此,在以个体与个体为主的三维社会性互联网业务重构的过程中,移动性需求将自然的成为驱动移动互联网业务融合的第一动力。
1.3信任缺失成为阻碍互联网业务发展的阻力
互联网在获得迅速发展的同时,也由于可隐匿性的存在使得整个网络成为良莠不齐的场所,病毒、木马、黑客、网络攻击、欺骗、信息滥用使得网络世界成为一个信用和信任严重缺失的虚拟世界。
这种信任与信用的缺失,在构建将现实社会性网络关系特征虚拟投射的互联网业务体系时,由于人们对信息滥用和交易风险的担忧,成为了由免费模式向可盈利的收费模式转变的最大阻力。
我们看到,互联网业务在应对信任和信用缺失的挑战时,也做出了一些尝试。比如在SNS网站注册中采取邮件帐号关联的方式,再比如中国的电子商务交易中以支付宝为代表的第三方信用担保商的出现。这些都是为了消除由于互联网的可隐匿性所带来的信任和信用的缺失的不良影响。
1.4技术和需求的进步加速驱动互联网向移动互联网业务转型
互联网的发展是从单向信息传递的Web1.0时代到以三维关系构建互动的、有限可信任Web2.0时代,正是技术的进步在驱动网络融合的基础上驱动着业务的融合。泛IP化、宽带化和计算技术成为驱动电信网与互联网向移动互联网网络融合的核心技术要素。
首先,以IP技术为核心的一系列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业务模式的创新,尤其是以门户、搜索、电子商务等为代表的互联网业务的出现,一方面极大地改变了世界范围内信息的制造、传播、消费的模式。另一方也成为驱动互联网自身和传统产业结构升级、经济增长的核心动力。
其次,移动通信技术的进步,尤其是以2G/3G/4G为代表的无线技术的出现和应用的普及。使得信息的获取和传播不再受到时间和空间的局限。
然后,在摩尔定律之下。计算和存储技术也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使得以无线宽带技术为主的通信网和以IP为主的互联网在实现网络融合之后。所提供的强大的计算能力,也为移动与互联网的业务融合奠定了终端技术的基础。
最后,经济的全球一体化和行业竞争的加剧,以及由于技术和经济进步造成的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使得原先割裂的电信业务和互联网业务已经不能满足市场综合的、创新的需求。
2 电信运营商构建基于社会性关系的业务系统的驱动力
2.1电信运营商融合业务的移动互联重定义
互联网的移动化已经成为互联网与电信网融合趋势,并正在成为驱动以3G为代表的移动通信业务和网络发展的需求驱动力。因此。笔者认为,电信运营商开展融合业务,必然是基于互联网业务的移动化,向移动互联业务的融合。
传统上,电信运营商之对于融合业务的定义,狭义解释为电信业务之间的业务融合,比如移动与固定的融合。移动与互联网融合中,广义的运营商融合业务,可以界定为电信业务与互联网业务、媒体业务、金融业务以及其他传统产业业务的融合。广义的融合业务的概念,其实质就是由泛IP技术和无线宽带技术驱动的,电信网与互联网在网络上的融合所带来的,承载在移动互联网的融合业务。
2.2稳定传统电信业务收入和创新利润新增市场成为运营商开展融合业务的战略目标
传统电信业务收入增长由于市场渗透率的提高、替代IP语音技术的出现,以及3G牌照造成的行业竞争的加剧,使得以语音业务为主的运营模式,其收入增长趋势必定呈现下滑趋势。电信运营商在守住终端用户之后,必须创新业务和服务,创造新的用户需求市场,从而以创造新的增长点的方式,实现运营收入的增长。
因此,捆绑稳定现有传统电信业务市场,和创造新的市场和新的利润和和收入增长点成为运营商开展融合业务的终极价值目标。
2.3三维关系型的互联网业务有助于运营商融合业务战略目标的达成
全业务运营后,产品的同质化趋势使运营商之间的竞争趋于价格战的红海,这迫使传统电信运营商在产品和业务层面采取更多的关联,并借助互联网移动化过程中对终端用户掌控的规模优势,构建具有分组域思维模式的移动互联业务体系。
而这种移动互联网业务体系的构建,从业务模式到商务模式,必须迎合互联网业务对移动性的需求以及三维关系模式的业务发展趋势,这样才能有助于运营商融合业务目标的实现:
从稳定传统电信业务收入上看,社会性网络关系业务系统是一个比条块分割的业务更稳定的竞争性业务系统。从稳定的目标看,运营商的核心战术选择指向应该是如何构建个人退出本运营商网络时的强大壁垒,提高运营商自身面的竞争时议价能力和利润保持能力。
互联网的业务发展趋势,已经进入了以关系为核心的业务体系构建过程中,个体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需求,进入一个综合化、深度关联化的、系统性的需求体系,人们渴求以更统一的入口和接入方式,满流、交易、娱乐的全方位的需求。
因此,按照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关系、个人与单位/组织之间的关系、个人与生产/管理/销售/商品之间的关系以及这些关系之间的关系构建的关系业务网络系统,所形成的是一个庞大的关系网,某一个环节的断裂,并不影响这个网络的稳定。这种稳定的以三维关系为核心的关系业务网络系统,使得个体在退出运营商的网络时,将面临巨大的退出壁垒。
从创造新增利润市场的战略需求来看,社会性网络关系业务是运营商从管道运营商向信息服务运营商转型中工具性的战略选择。从收入可持续增长的目标看,运营商的核心战术选择指向应该是成为信息内容的整合和分发者,作为信息中介,从增加三维社会性网络关系中信息传播的效率以及减少交易成本的双边价值中增值,以获取利润和收入的持续增长。
这就需要运营商一方面需要围绕三维社会性关系网络,为更多的关系性的需求提供服务,另一方面也需要在不同的关系之间建立系统性的关系,一是创造关系,另一个是打破关系之间的信息鸿沟,提高在整个社会性关系网中信息沟通的效率。
社会化性网络关系业务系统在竞争中的稳定性和围绕关系构建业务系统所能创造的新增市场,成为电信运营商向移动互联网转型,开展融合业务的必然选择。
3 基于社会性关系的运营商业务体系构建思路探索
3.1可信性是运营商构建可盈利的社会性网络业务系统的前提
互联网业务在向社会性网络的发展和演进中,娱乐和商务成为主要的盈利模式,但是由于互联网最初的可隐匿性,使得最初的娱乐和交易规模和营利性都由于存在风险而受到严重制约,我们看到,在中国正是由于支付宝等第三方信用担保机构的出现,才极大地促进了电子商务的发展。
社会性网络业务系统的发展,其根基就是以个人身份真实的可验证性,这是由于社会性网络业务系统是以现实的三维关系的社会性活动在网络世界的影响性的投射,失去了个人真实身份的真实性,社会性网络业务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土壤。
因此,基于身份认证的可信的移动互联网业务,是运营商开展融合业务,获取可盈利性的首要选择。
3.2运营商社会性网络业务系统体系的构建路径
目前中国的运营商都已经组建了面向个人、家庭、集团客户三个市场的组织、品牌和产品。但是,这三个市场所带给客户的都是割裂的原子化、分散化的业务。个人在使用这些业务的时候,由于业务之间关联的缺乏,而造成不必要的以个人关系为主要模式的社会活动之间的信息壁垒和障碍,个人在社会性活动中被人为的割裂。这种状态既增加了竞争的不稳定性,也给运营商滑向纯管道运营商增加了新的不确定性。
这种缺陷就在于现有产品体系的非社会性网络的关联性。因此,运营商在以互联网业务为标杆,开展融合业务的过程中,必须在盈利模式选择、市场选择方式、产品体系规划方面进行全方位的重构。
首先,从盈利模式选择上,需要认识到,基础电信业务的价值有趋于零或甚至免费的趋势。运营商在构建社会性网络业务体系时,首要需考虑的问题应该是以个体为中心的社会性关系的沟通、娱乐、交易、发展的需求,按照基础关系型需求业务和增值关系型业务进行分类,并以基础关系型业务的低资费甚至免费和增值关系型业务高资费的原则,重构资费体系,以确保收入和利润可持续增长。
其次,在市场选择方式上,需要认识到,市场已经进入一个以社会性关系作为主要区隔维度的定位和细分的阶段。传统的按照区域、功能需求、文化等特性划分客户、选择目标市场的方式已经在移动互联网时期不合时宜。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运营商的市场选择方式必须是以个人为中心,按照三维关系的层次化需求,在深度和广度的展开之后,按照社会性关系的属性分类,确定主要的目标市场。
最后,在移动互联网融合业务的产品体系规划上,运营商必须以“个人”为中心,按照个人在社会的三维关系中的交流、交易、娱乐、发展四方面的社会性活动需求,在重构现有产品体系的基础上,重新规划产品体系。而重新规划的核心在于对个人与个人、个人与团体、个人与系统三维关系的重新价值发现和定位。
因此,运营商在开展移动互联网融合业务的过程中,一方面需要按照以个人为中心的社会性活动网络,进行产品体系的重构;另一方面,需要在需求分析、功能设计以及各个业务平台之间,按照社会性业务网络的关系性构建需求,打破原来分割的、垂直的原子化的状态,实现系统性的关联。对此,运营商已经认识到这个问题。并开始了有益的尝试。
4 结束语
以个人为中心的基于社会性关系业务系统的融合业务的开展和运营是运营商在向信息服务运营商转型、互联网移动化趋势下,应对竞争、创造新增市场、实现利润持续增长的必由之路。我们看到,以中国移动的139社区、飞信、移动支付等移动互联网融合业务的实践。表明运营商的融合业务之路已进入新时期。
参考文献:
[1]陈禹,信息与社会[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2]吴功宜,计算机网络与互联网技术研究、应用和产业发展[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3]克尔马克斯基,(芬)拉塞尼恩,著;吕廷杰,孙道军,译,移动通信业务变革新趋势:从技术到商务管理[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7。
篇4
[关键词]IMS 全业务 固网运营支撑体系 FTTx xPON
1 引言
电信行业在进入全业务运营时代后,电信运营商面临着移动和固定业务均衡、合理发展的挑战,全业务经营成为了运营商重点研究和发展的方向。全业务网络和业务发展目标要求在网络和业务层面全面实现固移融合(FMC)。合理地选择核心控制技术为全业务网络提供固定移动融合网络架构,将帮助传统移动运营商完成从单一的移动业务运营到全业务运营的战略转型。移动运营商在全业务建设和运营的过程中,固网运营支撑体系的设计和实施是其关键点。
2 全业务实施关键策略分析
2.1 核心网的技术演进分析
IMS作为核心控制技术,它的特征包括接入无关性、更彻底的分离、网络更标准、统一数据库管理、完善的QoS机制和网络安全性设计等。对于传统移动运营商而言,使用IMS构建全业务运营核心网,不仅可以实现固定宽带接入、固/移/PC等多接入融合的语音通信,支持向用户提供会话类多媒体业务,还可以实现已有移动增值业务由IMS触发。更重要的是,IMS能充分整合现有网络,实现多网络融合,并支持未来的WLAN/3G/LTE等网络的接入,利于网络融合和未来演进。
2.2 传统移动运营商的全业务发展策略
国际上率先实现全业务转型的运营商,其全业务策略都是在立足优势、保持优势的同时,实现差异化的网络建设和业务开发,以此来补齐自身短板。所以不同运营商的全业务策略和实施关键是不同的,中国移动现有的全业务策略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立足移动优势,实现网络转型:立足移动的无线覆盖优势,大力拓展无线宽带;立足移动的基站数量、基站光纤自有率的相对优势,充分利用后发技术优势,建设FTTx光纤网络。实现到高ARPU区域、大客户的宽带建设;立足移动网络IP化改造完成,利用没有老旧传统交换机的历史包袱的优势.建设统一核心控制网络,实现多种接入能力、业务分离、统一控制:发挥技术后发优势,重点发展固定接入能力和固定业务传送与承载能力。
(2)立足移动优势,实现业务创新:立足现有成功业务,通过业务捆绑、业务延伸来实现差异化的新业务;发挥核心网开放业务平台的优势,实现融合通信业务、互联网业务创新。
(3)立足竞争态势,实现市场细分:聚焦高ARPU值、低离网率的政企客户价值市场;关注行业应用,关注行业ICT融合和信息化建设;采用创新模式实现家庭业务的渗透。
综上所述,在网络方面,首先建设以IMS为核心控制的核心网,进而建设FTTx接入网络,同时建设基于开放SIP协议接口的业务应用服务器的业务网络。在业务方面,在基于FTTx的接入网络基础上,开展固网业务,补齐短板,进行固网运营的经验积累和资源储备。
在以上策略实施过程中,针对固定网络和固网业务的运营支撑体系是传统移动运营商的薄弱环节和关注焦点,下文将根据实际实施策略对此进行着重分析。
3 基于IMS的固网业务运营支撑体系
全业务不仅是对我们的网络建设、营销能力的挑战.更是对我们支撑能力的挑战。基于IMS及xPQN方式的IP承载可实现端局设备的端口自动激活和配置,给建立端到端的运维支撑体系带来可能。本文从GPON的FTTB模式的业务流程出发,重点关注业务支撑模块与IMS业务平台、资源管理、综合网管、派单施工管理、客服等周边系统的交互和自动化,来分析一体化的业务支撑体系的实现。
3.1 FTTB模式业务流程需求分析
FTTB模式业务流程分为开通流程、预受理流程、拆机流程、移机流程和异常流程。其中FTTB模式业务开通/预受流程最为复杂(图1),举例分析如下:
第一步,客户到营业厅办理固话或者宽带业务,营业员根据客户反馈的地址信息查询需要办理的业务所需端口资源情况。图1中固网BOSS(业务支撑系统)与网络资源管理系统有双向的资源信息同步机制,在业务发放时会有资源预占信息同步给网络资源管理系统,在业务开通和确认施工完成后固网BOSS会自动更新S3.1“预占”的资源状态为“占用”并通过接口主动同步给网络资源管理系统。
第二步,营业员查询到有端口资源,便开始执行业务受理,操作如下:S3.1营业员选定资源,进行发放前的资源预占;S3.2营业员进行业务发放,BOSS自动向SPG/N2000/AAA(Radius)下发业务开通指令;S3.3固网BOSS根据客户所办理的业务自动派发工单给IMEP平台;S3.4网络工程部门根据IMEP工单提供的信息组织并实施外线施工;S3.5在IMEP平台同步工单状态给固网BOSS,固网BOSS检测到IMEP工单正常完成,即认为业务发放成功。
当营业员查询客户所在地区没有端口资源但符合预受理条件时,则启动预受理流程,执行操作如下:S5.1营业员执行预受理流程,向客户承诺预受理周期,记录用户信息且固网BOSS自动派发工单给IMEP平台;S5.2~S5.4由网络部或者工程部门组织预受理流程,并实施相关工程;S5.5网络部通过网络资源管理平台向固网BOSS同步新增的网络资源信息;S5.6网络部通过IMEP平台反馈预受理施工状态及结果,其中预受理判定取决于网络部同步的预覆盖标识。当营业员在查询客户所在地区的资源信息后确定无法进行预受理的.登记客户资料并拒单。
3.2 固网业务端到端发放体系总体架构
上文的业务流程涉及固网BOSS、网络资源管理系统、业务发放系统、网络维护系统和施工派单系统,以GPON为例的端到端业务发放体系总体架构如图2所示。
固网BOSS包含CRM、业务发放资源接口、业务发放模块三个部分,与外线施工系统(IMEPT单系统)实现接口联调,实现GPON用户的业务发放全流程的支撑:
(1)CRM模块面向实施业务受理的前台工作人员,维护用户信息,含用户的号码、住址、用户已经办理的业务等信息。
(2)业务发放资源接口为与网络资源管理系统的接口,实现业务发放时的资源查询以及与网络资源系统间的资源信息同步。网络资源系统面向网络部工作人员,维护整个网络中的承载、接入设备以及设备接口等物理信息和设备占用情况信息的统一数据库。
(3)业务发放模块负责与IMS业务发放网关、N2000连 接,实现用户开通时的指令自动派发到各大网元。关键网元说明如下表:
(4)营业厅开户过程中需要进行外线施工时,通过BOSS自动派发工单到IMEPI单系统。IMEP系统将工单分流到相关部门实现外线施工工单自动控制,同时反馈工单状态给固网BOSS。
3.3 网络资源的管理
与移动网不同,固网资源更多地体现出线路、端口等资源的独占性,管理海量的资源及资源与用户的关系,大大提高了系统的复杂度。因此,对于移动运营商来说,实现网络资源的有效管理,支撑业务开通和保障,服务于市场营销、客户服务、经营管理和运行维护显得尤为重要。以GPON的网络资源为例,分析实施需解决的关键问题如下:
(1)码号管理
号码段的管理指逻辑号段的管理。逻辑号段是IMS固话用户实际使用的号段,其属性信息包含区号、起始号码、结束号码。逻辑号段一般与接入网进行关联,其关联属性为所属管理区。系统上线前先导入存量号码,实现逻辑号码的生成管理,支持选择号段范围内的号码生成和选号:同时能提供给系统管理人员包括增加、删除、修改、查询、号段拆分合并、号码等级管理等功能的日常维护管理。
(2)标准地址数据的管理
建立标准、完整的地址资料库及末端设备地址覆盖是前端业务受理、资源配置、资源能力确认的重要辅助工具之一。为有效支撑前台资源确认,在业务资源管理系统中采用标准6级地址分级方式管理,并建立最末端接入设备与地址库的覆盖关系。
(3)设备资源管理
设备资源管理是指对固网宽带和语音等相关业务的资源信息进行维护和管理,它管理资源的整个生命周期,在业务资源管理中起着基础管理的作用。资源维护的效率及资料的准确度对其他功能组的性能有着重大影响。在设备清理和导入的时候应明确设备所具有的基本属性和设备连接信息,同时明确设备覆盖区域以及所属的维护管理区。
总之,宽带业务以及在此基础上所加载的IP固话、IMS等业务均是一种“非即开即通”业务,它的每一个业务的发放均涉及到网络资源的配合及外线的施工。上文以FTTB模式的小区GPON业务发放流程为中心,提出了“固网业务发放体系架构”。在这个架构上,我们明确了:一、宽带、固话的产品种类,以及业务受理、变更和投诉流程;二、资源管理的要素,确定了网络资源的导入模板;三、外线派单接口标准,突破了营业前台和外线施工的瓶颈;四、网管设备的部署,打通了固网支撑系统与BRAS、I2000、N2000、SPG等业务发放网元的接口。通过这四个方面内容的实现,来解决网络资源和业务衔接的问题。
篇5
[关键词]电子商务 课程体系 项目驱动 优化
[作者简介]韩林(1971- ),男,河南安阳人,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科技产业处副处长,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电子商务、网络营销和信息化建设。(广西 桂林 541006)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26-0130-02
随着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2010年应用网上交易和网络营销的中小企业比例达42.1%;全国网络零售交易额达5231亿元,约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3.3%,并呈现出加速增长态势,成为拉动消费需求、优化消费结构的重要途径。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带来了电子商务人才需求的缺口,数据显示,未来五年,在中国三千多万家中小企业中,将有半数企业在经营中尝试运用电子商务工具,国内对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量将达300万以上。面对电子商务人才需求的增加,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应准确掌握企业对电子商务人才的要求,以培养出企业满意的人才。
一、电子商务的岗位群
1.网络编辑与设计岗位群。网络编辑与设计岗位群,主要负责网站内容建设和网页美术设计,通过网络对信息进行收集、分类、编辑、审核,然后通过网络到互联网上供网民们浏览,代表性岗位有网站编辑、网站策划、网站设计等,此类岗位群对人才素质要求相对较低,一般为掌握基本的电子商务理论和操作、具有较强的文字表达和编辑能力、具有图片处理能力等。网络编辑作为互联网时代的新兴职业,2006年首次被列入国家职业大典。
2.网络营销与服务岗位群。网络营销与服务岗位群主要负责网站营销推广和网站客户服务工作,网络营销岗位与网络客服岗位息息相关、相辅相成,实现网站的经济收入。主要代表岗位有企业网络营销代表、网络营销推广专员、网络客服、电子商务商品专员等,其对人才要求有:熟悉搜索引擎、论坛、邮件、博客、SNS 等网络营销技能,具有网站推广经验,具有良好的网络沟通能力等,网络营销是网站运营的中坚力量。
3.网络建设与运营岗位群。网络建设与运营岗位群主要负责网站的策划、建设和运营,在建设方面往往需要计算机网络技术人员来实现,在运营期间也需要技术人员的不断维护和升级。而网站的运营是网站建设的核心,无论是网络编辑还是网站建设其目的就是实现网站的成功运营,主要包括网站内容更新和维护、网站流量监控分析、网络目标用户行为研究、网站营销活动策划与实施等任务,即网站运营是指网络营销体系中一切与网站的后期运作有关的工作。主要代表岗位有电子商务运营总监、电子商务经理、电子商务事业部总经理等岗位。
从以上岗位群的要求可以看出,从网络编辑到网络营销再到网络运营是对人才素质和技能要求不断递增的关系,岗位需要量呈金字塔形,电子商务既需要较高层次的网络运营人才,也需要大量的网络基础服务人员,这为高职类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广大空间。针对不同岗位的要求和数量,在课程体系中实现各岗位群对人才技能的要求,才能真正培养出符合企业需求的合格人才。
二、基于项目驱动的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的优化
1.项目驱动的作用。由于专业知识是以分课程的形式在教学中传授,许多知识被割裂开来,各课程之间相互缺乏联系、无统一的目标。如果只顾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就会出现课程之间要么内容衔接不上、缺漏知识,要么内容重复、讲法不一。另外,由于各课程之间缺乏沟通,也显现出学生专业技能水平没有达到标准,无法满足后续课程要求的现象。
要将项目驱动的思想扩展到课程体系的建设,以其理念和方法优化电子商务的课程体系,按照电子商务岗位群对各层次岗位的要求,制定贯穿各课程的实训项目,指导各课程之间的关系和提出统一的教学要求,避免知识技能被分割、教学标准各自为政的现象,形成坚实稳固的教学体系,以实现培养出具有完整的知识体系和熟练的专业技能的电子商务人才。
2.课程体系的优化。基于项目驱动的理念和方法,高职电子商务专业的课程体系可以从四个方面进行优化,即凝练技能目标、精化课程内容、选定课程类型、固化教学方法。根据现阶段电子商务人才岗位群的特点,我们总结出针对各岗位群的技能要求,在制定项目时,首先凝练技能目标,提出该项目的总体目标和要求,然后再分解成对各课程的教学要求,从精细化的角度对课程内容进行分解和整合,根据课程内容在项目中的权重程度选定课程类型,根据对技能掌握程度的要求更新并固化教学方法,从而构建起满足行业发展的课程体系。
凝练技能目标即根据岗位群的要求制定详细的技能培养要求,再有目的地分解成各课程教学中必须实现的教学目标,以项目带动学生整个专业知识技能的学习,让学生能够清楚地知道学习某个知识点是培养什么技能,达到什么水平,满足什么样的技能岗位,要想获得更好的职业岗位,就必须完成更高难度的项目,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精化课程内容方面,根据项目对每门课程知识点和技能点的要求,调整每个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技能指标,要对多个项目都需要的知识和技能进行重点讲解和训练,去粗取精,对于各课程衔接的内容点需仔细地界定各负责的内容,既要保证知识的完整性,又要保证重点突出,帮助学生将各课程的内容串联起来,促使知识技能的融会贯通,增强学生对自身技能水平的信心。
在课程类型方面可从两方面进行调整:一是将课程分成基本素质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拓展课和专业特色课;二是将课程分成必修课、选修课及讲座课,充分利用课程类型保障学生熟练掌握基本的岗位技能,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向更高的技能进取、向更广的领域拓展。
教学方法的固化并不是要求教师在讲授中,方法一成不变,而是总结出最佳方法后进行普及和定型,以避免不同的教师虽然讲授同一门课程,但在教学结果上却存在较大差异的现象,固化了的教学方法为保证教学结果统一性奠定了基础。
以“旅游电子商务网站中旅游线路的编辑与”项目为例,主要针对网络编辑和设计岗位群进行的教学任务,项目包含了计算机基础、旅游学概论、应用写作、旅游电子商务、市场营销、计算机图片处理、网站建设等课程的相关内容,如下图。
利用项目将各课程内容进行衔接,针对项目的要求制定相应课程教学要求,将项目的实施分成三个阶段:基本素质学习阶段、专业技能培养阶段、岗位技能实现阶段。基本素质学习阶段主要以基本素质课为主,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相应基本技能;专业技能培养阶段是重点阶段,以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为主,培养和训练学生的专项技能;岗位技能实现阶段则最终让学生能够实现在有需求的岗位上应用学习成果。
要针对岗位群制定出覆盖各岗位要求的岗位实训项目,形成全面、系统、可操作的项目体系。众多实训项目在串联起各课程的同时,必然也在某课程形成了交叉。对重点的知识和技能进行全方位的讲解和反复的训练,必将提高学生融会吸收和灵活运用的实践能力。
三、课程体系优化过程应注意的问题
1.实训项目的选择和制定。制定的项目将贯穿专业的整个学习过程,因此项目一方面要符合岗位群知识技能的需要,另一方面要将项目进行整合,保证每个项目的典型性、系统性和完整性。各项目之间要相互补充、相互支撑,众多项目形成的项目群要确保全面覆盖整个专业的培养目标,从学生的项目完成情况可以了解学生将来适应的工作岗位,也可以衡量项目选择和要求是否合理,以不断地改进和调整。
2.课程内容细化及衔接程度。课程内容的精化为课程之间的紧密衔接提供了保障,避免了某个知识技能方面的缺漏,同时也要有针对性地进行专项训练,对众多课程内容进行细化和整合,必然需要做大量的工作,组织各课程教师在预定项目的指导下,对各课程内容衔接点、技能要求程度进行反复的讨论和研究,最终形成各课程的教学目标,以达到高效率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
3.教学方法的整合与固化。同一门课程由不同教师来完成,就会出现由于教师专业方向和专业素质不同造成的教学效果不统一的问题,容易出现教学效果的波动。运用项目优化课程体系后,对课程教学方法也需要进行更新和提炼,在探索中寻求满足项目要求的最佳教学方法,并且进行固化,以保证各教师教学目标实现的一致性,从而保证整体目标的实现。
将项目驱动教学法扩展到电子商务专业整个课程体系的优化,在研究电子商务专业岗位群的基础上,利用项目来贯穿课程内容、课程类型和教学方法,不仅能够保证学生将所学习的知识和技能融会贯通,更让学生明晰学习目标,了解未来不同的工作岗位需要怎样的专业技能,高层次的岗位就需要更高的知识和技能,进而促使其学习积极性的提高。同时,各课程的教师有了明确的教学目标、统一的教学方法,既便于衡量各教师的教学水平,又可保证教学效果的统一。以项目来驱动课程体系的优化,必然会使课程体系更具系统性、合理性和全面性,培养出的人才将能够适应各岗位群的需求。
[参考文献]
[1]韩林.高职高专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6(20).
篇6
关键词:电信;网络安全;技术防护
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我国电信行业取得了跨越式发展,电信固定网和移动网的规模均居世界第一,网络的技术水平也居世界前列。电信已经深入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和日常生活的结合越来越紧密。电信网的安全状况直接影响这些基础设施的正常运行。加强电信网络的安全防护工作,是一项重要的工作。笔者结合工作实际,就电信网络安全及防护工作做了一些思考。
一、电信网络安全及其现状
狭义的电信网络安全是指电信网络本身的安全性,按照网络对象的不同包括了PSTN网络的安全、IP/Internet网络安全、传输网络安全、电信运营商内部网络安全等几个方面;广义的网络安全是包括了网络本身安全这个基本层面,在这个基础上还有信息安全和业务安全的层面,几个层面结合在一起才能够为用户提供一个整体的安全体验。
电信运营商都比较重视网络安全的建设,针对网络特点、业务特点建立了系统的网络安全保障体系。我国电信的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建设起步较早。2000年,原中国电信意识到网络安全的重要性,并专门成立了相关的网络安全管理部门,着力建立中国电信自己的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安全保障体系分为管理体系和技术体系。在管理体系中,包括组织体系、策略体系和保障的机制,依据组织保障策略引导、保障机制支撑的原则。随着网络规模的不断扩大和业务的突飞猛进,单靠纯粹的管理和应急相应很难完成有关网络安全方面的工作。为此,建立了网络安全基础支撑的平台,也就是SOC平台,形成了手段保障、技术保障和完备的技术管理体系,以完成中国电信互联网的安全保障工作。这个系统通过几个模块协同工作,来完成对网络安全事件的监控,完成对网络安全工作处理过程中的支撑,还包括垃圾邮件独立处理的支持系统。
然而,网络安全是相对的。网络开放互联、设备引进、新技术引入、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的存在等,造成了网络的脆弱性。当电信网络由封闭的、基于电路交换的系统向基于开放、IP数据业务转型中,安全问题更加暴露。从狭义的网络安全层面看,随着攻击技术的发展,网络攻击工具的获得越来越容易,对网络发起攻击变得容易;而运营商网络分布越来越广泛,这种分布式的网络从管理上也容易产生漏洞,容易被攻击。从广义的网络安全层面看,业务欺诈、垃圾邮件、违法违规的SP行为等,也是威胁网络安全的因素。
二、电信网络安全面临的形势及问题
2.1互联网与电信网的融合,给电信网带来新的安全威胁
传统电信网的业务网和支撑网是分离的。用户信息仅在业务网中传送,信令网、网管网等支撑网与业务网隔离,完全由运营商控制,电信用户无法进入。这种机制有效地避免了电信用户非法进入网络控制系统,保障了网络安全。IP电话引入后,需要与传统电信网互联互通,电信网的信令网不再独立于业务网。IP电话的实现建立在TCP/IP协议基础上,TCP/IP协议面临的所有安全问题都有可能引入传统电信网。IP电话的主叫用户号码不在IP包中传送,一旦出现不法行为,无论是运营商还是执法机关,确认这些用户的身份需要费一番周折,加大了打击难度。
2.2新技术、新业务的引入,给电信网的安全保障带来不确定因素
NGN的引入,彻底打破了电信网根据不同业务网分别建设、分别管理的传统思路。NGN的引入给运营商带来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但从网络安全方面看,如果采取的措施不当,NGN的引入可能会增加网络的复杂性和不可控性。此外,3G、WMiAX、IPTV等新技术、新业务的引入,都有可能给电信网的安全带来不确定因素。特别是随着宽带接入的普及,用户向网络侧发送信息的能力大大增强,每一个用户都有能力对网络发起威力较大的拒绝服务等攻击。如果这些宽带被非法控制,组成僵尸网络群,其拒绝服务攻击的破坏力将可能十分巨大。
2.3运营商之间网络规划、建设缺乏协调配合,网络出现重大事故时难以迅速恢复
目前,我国电信领域基本形成了有效的竞争格局。但由于改革的配套措施还不尽完备,电信市场多运营商条件下的监管措施还不配套,给电信网络安全带来了新的威胁。如在网络规划建设方面,原来由行业主管部门对电信网络进行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现在由各运营企业承担各自网络的规划、建设,行业主管部门在这方面的监管力度明显弱化。一旦出现大面积的网络瘫痪问题,不同运营商之间的网络能否互相支援配合就存在问题。
2.4相关法规尚不完善,落实保障措施缺乏力度
当前我国《电信法》还没有出台,《信息安全法》还处于研究过程中,与网络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还不完备,且缺乏操作性。在规范电信运营企业安全保障建设方面,也缺乏法律依据。运营企业为了在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更多地关注网络建设、业务开发、市场份额和投资回报,把经济效益放在首位,网络安全相关的建设、运行维护管理等相对滞后。
三、电信网络安全防护的对策思考
强化电信网络安全,应做到主动防护与被动监控、全面防护与重点防护相结合,着重考虑以下几方面。
3.1发散性的技术方案设计思路
在采用电信行业安全解决方案时,首先需要对关键资源进行定位,然后以关键资源为基点,按照发散性的思路进行安全分析和保护,并将方案的目的确定为电信网络系统建立一个统一规范的安全系统,使其具有统一的业务处理和管理流程、统一的接口、统一的协议以及统一的数据格式的规范。
3.2网络层安全解决方案
网络层安全要基于以下几点考虑:控制不同的访问者对网络和设备的访问;划分并隔离不同安全域;防止内部访问者对无权访问区域的访问和误操作。可以按照网络区域安全级别把网络划分成两大安全区域,即关键服务器区域和外部接入网络区域,在这两大区域之间需要进行安全隔离。同时,应结合网络系统的安全防护和监控需要,与实际应用环境、工作业务流程以及机构组织形式进行密切结合,在系统中建立一个完善的安全体系,包括企业级的网络实时监控、入侵检测和防御,系统访问控制,网络入侵行为取证等,形成综合的和全面的端到端安全管理解决方案,从而大大加强系统的总体可控性。
3.3网络层方案配置
在电信网络系统核心网段应该利用一台专用的安全工作站安装入侵检测产品,将工作站直接连接到主干交换机的监控端口(SPANPort),用以监控局域网内各网段间的数据包,并可在关键网段内配置含多个网卡并分别连接到多个子网的入侵检测工作站进行相应的监测。
3.4主机、操作系统、数据库配置方案
由于电信行业的网络系统基于Intranet体系结构,兼呈局域网和广域网的特性,是一个充分利用了Intranet技术、范围覆盖广的分布式计算机网络,它面临的安全性威胁来自于方方面面。每一个需要保护的关键服务器上都应部署核心防护产品进行防范,并在中央安全管理平台上部署中央管理控制台,对全部的核心防护产品进行中央管理。
3.5系统、数据库漏洞扫描
系统和数据库的漏洞扫描对电信行业这样的大型网络而言,具有重要的意义。充分利用已有的扫描工具完成这方面的工作,可免去专门购买其他的系统/数据库漏洞扫描工具。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运营管理 网络化发展 基准化分析法 关键绩效指数
中图分类号:C913文献标识码: A
2012年10月1日,天津地铁3号线开通,标志着天津城市轨道交通正式进入网络化运营时代。轨道交通网络的快速发展,寄给运营管理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也给轨道交通的安全管理、行车组织、客运组织、人力储备等各个方面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结合国内外先进轨道交通在网络化发展过程中的实践,天津轨道交通进行了积极思考,并且有效利用关键绩效指数(KPI)进行分析,提升运营管理水平。
1 天津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管理总体特征
1.1运营网络快速扩展
如图1所示,2013年底天津轨道交通网络开通数量达到4条,运营线路长度达到138km,车站数量达到82个。预计在2016年,5、6号线开通后,线网长度将达到223.2km,车站数量也将达到137座。
图1 天津轨道交通网络规模增长情况
1.2 客流增长迅速
随着2012年底2、3号线的贯通,天津轨道交通实现网络化运营后,客流也是逐渐上升,从2006年的日均不到10万人,截至2014年6月底,已到达日均85万人左右。
1.3 网络运行效率提高,专业管理复杂性强
城市轨道交通从单线独立运行到多线网络运行,不同制式和技术水平的专业系统得到充分衔接和整合,使网络系统整体运行功能得到体现;同时系统整体运行功能得到体现。但是由于网络系统存在线路特征个性化、技术水平差异化、设备制式多样化等情况,使各系统的运行维护和行车组织、客运组织等专业管理的难度都大大增加。
1.4 网络功能凸显,运营保障要求高
预计5、6号线开通之后,天津城市轨道交通将承担天津市城市公共交通日出行量的30%左右,成为城市公共交通体系的骨干网络。城市轨道交通将对城市经济、社会活动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对确保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安全可靠运行、快速有效应对各类突发事件和网络客流变化提出更高的要求。
2 天津轨道交通网络化发展对策
2.1主要思路
建立网络化运营组织和管理体系,实现运营“从线向网”转型。
2.2 参照MOPES的绩效指标(KPI)建立网络化运营服务质量和成本控制体系,提升运营服务质量、成本控制水平和综合绩效。
3 MOPES的绩效指标(KPI)在建立体系中的重要作用
3.1 MOPES介绍
Metro Operational Performance Evaluation System,即:地铁运营绩效评估体系。该体系由中国交通运输协会主办,由城市轨道交通专业委员会采集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天津、重庆、南京、武汉、长春、深圳、大连等17个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企业的运营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分析、对比。
3.2 加入MOPES的意义
一是受限于CoMET(国际地铁组织协会)的保密协定,北京、上海、广州、南京三座城市地铁不可能将国际地铁组织协会所得到的丰富运营经验向第三方。MOPES正是作为这样的中介,将国内目前所有的轨道交通运营方组织在一起,分析、发掘各自的经验,而也在北、上、广的中间接吸收从国际地铁组织协会得来的营养。
二是可以通过加强与国内轨道交通运营企业的横向比较,能清醒地认识和评价天津轨道交通的实际运营状况,进一步了解自身的优势和不足。
三是协会根据各成员的情况,定期提出一些可操作性的意见以供参考,改进各成员单位的运营水平。
3.3 MOPES的核心
MOPES的核心与CoMET(国际地铁组织协会)类似,采用基准分析法和关键绩效指数(KPI)。
3.3.1基准分析法
基准分析法的本质是将本企业各方面状况与竞争对手或行业一流企业进行对照分析的过程,将其他优秀企业的优秀业绩作为本企业的内部发展目标,并将外界的有效措施移植到本企业的经营环节中去的一种方法。一般而言,基准分析法的流程包括确定内容、选择目标、收集分析数据、确定行动目标、实施计划和跟踪结果等几个方面。
首先,确定要进行分析的具体项目后,选择具体的对象,通常,竞争对手和行业领先企业是首选对象;
其次,收集分析数据,包括本企业的情况和目标企业(可以是竞争对手,也可以是非竞争对手)的情况。分析数据必须建立在充分了解本公司目前的状况以及目标企业状况的基础之上,数据必须主要是针对企业的经营过程和活动,而不仅仅是针对经营结果;
第三,确定行动计划。找到差距后进一步要做的是确定缩短差距的行动目标和应采取的行动措施,这些目标和措施必须融合到企业的经营计划中;
第四,实施计划并跟踪结果。整个过程必须包括定期衡量评估达到目标的程度。如果没有达到目标,就需修正行动措施。
关键绩效指标
3.3.2关键绩效指数(KPI)
MOPES借鉴CoMET(国际地铁组织协会)的关键绩效指标,并与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实际情况相结合,制定出了适合中国国情的指标。具体如下:
Mopes评估指标体系
指标分类 指标名称 单位
线网指标 网络运营长度 公里
网络运营长度增长率 %
车站指标 网络车站总数 座
客流指标 客运量 网络日均客运量 万乘次/日
网络客运量增长率 %
网络出行量增长率 %
周转量 网络日均客运周转量 万乘次公里/日
换乘量 网络日均换乘客流量 万人次/日
网络换乘系数 无
运距/乘距 网络平均乘距 公里/人次
强度/负荷 网络客运强度 万乘次/公里・日
网络负荷强度 万乘次公里/公里・日
网络出行强度 万人次/公里・日
运行指标 基础数据 单位运营长度的企业员工数 人/公里
网络配属车辆数 列
辆
网络每公里配车数量 列/公里
司机配备率 人/列
司机生产率 列公里/人・日
全员生产率 人公里/人・日
里程利用率 网络日均运营里程 万列公里/日
万车公里/日
网络里程利用率 %
兑现率 网络日均开行列次 列次/日
网络平均兑现率 %
准点率 网络平均准点率 %
列车服务可靠度 网络列车服务可靠度 万车公里/件
清客频率 网络清客频率 万车公里/列次
成本指标 车公里成本 元/车公里
人公里成本 元/车公里
运营成本 无
车站指标 平均站间距 公里
客流指标 客运量 线路客运量增长率 %
运距/乘距 线路平均运距 公里/乘次
强度/负荷 线路客运强度 万乘次/公里・日
线路负荷强度 万乘次公里/公里・日
运行指标 基础数据 线路每公里配车数 列/公里
里程利用率 线路里程利用率 %
兑现率 线路日均开行列次 列次/日
列车运行图兑现率 %
准点率 线路列车准点率 %
4 天津轨道交通如何利用好关键绩效指数(KPI)
首先,天津轨道交通企业应认真对各个关键绩效指数(KPI)进行分析,在公司内部的指标体系考核中,根据MOPES制定的关键绩效指数(KPI)为参照系,进行指标的细化和分解,将公司内部的指标与MOPES的关键绩效指数(KPI)保持高度一致性。
篇8
移动互联网真的来了,OTT业务对语音、短信的替代作用越来越大。运营商如何灵活应用资费这一武器,应对互联网公司的竞争,是移动互联时代资费设计的重要课题。随着3G网络的完善和4G网络的发展,运营商经营流量的能力大幅提升。这为运营商通过调整资费体系,应对传统业务下滑,寻找新的增长点提供了新的契机。基于此,我们对标杆运营商的资费体系进行系统梳理,以期为运营商破解竞争困局提供线索。
2移动通信资费体系呈现五大趋势
美日等国4G商用较早,而国内运营商4G发展正处于起步阶段。研究美日韩等国运营商资费对国内运营商资费设计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深入分析标杆运营商的资费发现,运营商在不断调整资费体系,希望通过资费的变化,来应对行业内外激励的竞争,其资费有以下五个发展趋势。
过去,语音是运营商的核心产品,是主要的收入来源,资费设计以语音为中心。而如今,流量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资费设计是以语音为主还是以流量为主,不仅会影响运营商的收入,还会影响运营商在顾客心目中的形象。比如,在语音低值化的背景下,降低语音资费甚至语音免费,将大受欢迎。选择什么产品作为资费套餐的主元素,受到移动通信市场发展阶段的影响,是资费设计的核心。纵观历史,移动通信经历了语音驱动、语音+流量驱动两个阶段,并逐步走向流量驱动阶段。与之对应,移动资费套餐经历了以语音为中心、语音+流量并重两个阶段,并逐步过渡到以流量为中心。从国际主流运营商的发展情况来看,部分运营商已经进入以流量作为主元素的发展阶段,语音和短信走向随意打,不再成为资费设计的差异化元素。特别是流量共享套餐,完全打破了此前以语音为定价准则的主流趋势,把流量作为区分套餐档位的主要变量。由于语音走向随意打,这种资费设计容易在用户心中留下实惠的印象。还有部分运营商正处于过渡阶段,把语音和流量同时作为资费设计的主元素,语音低值化,但还在低价值套餐中发挥重要作用。目前LTE运营商,其4G资费完全以流量为主,如英国的EE和日本的DoCoMo。DoCoMo区分3G和4G,其4G资费体系以流量作为区分套餐档次的主要元素。AT&T和Verizon实行融合计费,不区分3G和4G,其资费以流量为主,语音走向随意打。部分没有推出4G的运营商也将流量作为资费设计的主元素,如沃达丰(英国)和ORANGE(英国)等。(2)大力精简套餐结构,发展自由组合套餐过去,运营商为了满足不同顾客的个性化需求,设计了大量套餐,在满足顾客需求的同时,也增加了顾客选择的成本。其原因在于,语音经营时代运营商主要采用预设型套餐,在语音产品基础上,通过细分客户群,设计多种类型的套餐。典型代表如OR-ANGEUK,根据用户特点设计了七类固定资费组合,分别以动物命名,每种组合又根据内容多寡分设置1档或多档。长期累积下来,运营商的资费种类臃肿不堪,如中国移动的资费套餐最多时可达几万种。复杂的资费体系增加了用户理解和选择的困难,同时也增加了运营成本。而在语音低值化的背景下,运营商纷纷借助网络和业务升级契机,取消或统一本地通话、长途通话、语音漫游等资费,大幅减少基于语音的定价要素,简化资费结构大幅。其中,自由组合套餐是精简套餐结构典型举措。它将资费设计中的核心要素模块化,如语音、短信、流量、数据业务等,客户可根据自己的需要,灵活选择。DoCoMo和AT&T是自由组合套餐的典型代表。AT&T一直采用自由组合套餐模式,用户可根据自身需要选择语音、流量、短信。Verizon在推出分享一切套餐之前,采用的也是自由组合模式。中国电信于2013年4月在全国推出统一了用户自选型资费方案———积木套餐,由语音、流量、短信和3G应用四部分组成,用户可自主选择并定制通信资费,语音部分仍为必选项。中国移动也于2013年5月,面向全网推出了18~48元的自选套餐,客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自主、自由地选择所需要的语音通话、上网流量和数据业务,从而组合出自己满意的资费套餐,做到由客户自由选择、自主组合。(3)将终端作为重要区隔元素当前,移动终端设备种类极大丰富,不同终端的功能不同,其对网络资源消耗能力和用户使用行为也存在较大差异。运营商根据终端类型(包括智能终端、非智能终端、平板电脑等),设计针对性的资费套餐,实行差异化定价。如Verizon和AT&T将终端作为重要区隔元素,此外,由于智能手机对资费水平影响较大,Verizon和AT&T还着重区分共享套餐是否包含智能手机(如图1所示)。Verizon的共享套餐将终端分为包含智能手机的终端、仅含互联网设备、功能机三大类,不同类型设备专属的资费套餐在资费门槛设置、套内流量单价等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除Verizon和AT&T以外,EE等运营商也推出了针对不同设备的套餐,终端成为用户选择资费套餐的第一要素。(4)流量共享日益受到运营商重视随着智能终端日益普及,用户普遍持有多种终端,如果不同终端可以共享流量,将会既方便又实惠。于是,不少运营商顺势而为,推出了流量共享套图1AT&T根据终端类型设计针对性套餐图2Verizon流量共享套餐餐。2012年6月,Verizon推出全球第一款流量共享套餐———分享一切(ShareEverythingPlans);2012年8月底,AT&T也推出了自己的流量共享套餐。在美国运营商的带动下,加拿大运营商Rogers也推出共享套餐;2013年3月,北欧运营商TeliaSonera将流量共享套餐引入欧洲;2013年6月,英国最大的移动运营商EE推出数据共享套餐Shared4GEE。Verizon是流量共享套餐的创始者,其流量共享套餐具有代表性。Verizon针对不同终端组合类型推出三种流量共享套餐,用户接入新的终端需缴纳接入费,不同类型的终端需缴纳的费用不同,智能手机接入费最高,连接设备接入费最低。(如图2所示)不同运营商的流量共享套餐在细节设计上千差万别,如AT&T流量共享套餐分为包含智能手机的流量共享套餐和不包含智能手机的流量共享套餐,再如EE分享套餐设备加入费区分“主卡手机+新捆绑副卡终端”和“主卡手机+自备终端”,AT&T则未做区分。但是,不同运营商的流量共享套餐在本质上异曲同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流量共享套餐都以流量作为资费套餐的主要区隔元素;•语音和短信走向随意打,用户可不限量使用;•套餐内包含的流量大幅提升,部分运营商套内流量高达50G;•不同类型终端接入费不同。(5)资费管理集中化通过分析发现,目前,标杆运营商的资费管理方式正从分散转向集中,先后统一了资费框架、资费水平和套餐外资费。AT&T于1998年从中高端客户切入,逐渐形成长市漫合一的资费体系,实现了从资费结构到资费水平的完全统一。Verizon则分阶段推进资费管理变革,从2000到2005年统一了资费框架,从2006年到2010年统一了套餐外资费。OrangeUK和Movistar等运营商也统一了套餐外资费,其中,OrangeUK的套餐外基本无可选包,方便了用户的查询和使用。
3移动通信资费设计四大原则
篇9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 网络化运营
中图分类号: U21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的建设及运营也进入到飞速发展阶段。据相关资料表明,截止到2010年,全国共有二十八个大中城市申报了轨道交通规划,计划近期要建设大约2700千米的规模,每年平均需建设的里程则超过了250千米。当前,我国北上广等特大城市早已先后实现了网络运营,但必须要注意的是,在城市建设过程当中,某些城市过于追求一些高标准,其设备配置及系统一味运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而对整个网络层面相关的问题重视度不够,从长远来看,随着计算机的普及,这对城市轨道交通的健康、持续发展极为不利。
一、关于城市轨道交通实现网络式运营的特征
通过对伦敦、纽约等西方城市的轨道交通运营网络研究可以发现,它们的城市轨道交通虽各具特点,但却又有相对的共性存在,现归纳如下:
首先,网络结构具有复杂特性。这具体有三方面的表现,第一:环线同其它的放射线或者直径线相交,且在环形上形成了许多的换乘式车站。第二,城市轨道交通其超长线路与郊区、市中心、市区、副中心相连接,主要用来服务相关的通勤交通。第三,许多的轨道交通是在既有的铁路线上演化而来,但与铁路的功能定位又不尽相同,但二者资源可进行有效整合。
其次,运营的需求具有多样性质。由轻轨、地铁及其它的系统所构成的城市轨道体系具有不同的功能、客流特点和技术条件,因而其网络系统的制式、功能及中线路形式也必将具有多样化的特性。此外,由于当前网络化所致的系统互通管理及乘客换乘等要求,其运营管理也呈现出多样化态势。
最后,换乘具有相对的便捷特性。一般而言,成熟的交通网络体系都将乘客换乘看得非常重要,尤其是大型客流其集散点换乘车站的布置。其大型的换乘枢纽其运营与设计都是重中之重,从其选址到设施设备与站型设计的换乘衔接,以及费区布置、乘客导向的系统以及票制等,都将人性化作为其首要的考虑原则。
二、当前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实现网络化运营所面临的挑战
2.1网络信息与行车调度
与单线运营不同,网络运营它所面对的行车调度是针对于全网络的。尤其对于某条线路在紧急情况或者运营故障出现之时,涉及到相关的线路问题如何采用其它措施之类的问题。因而必须建立起一套在全网通行的行车调度系统,与此同时,也必须建立起一套全网统一的客流信息平台。而根据我国现行的城市轨道交通审批程序,虽说相关的网络规则都由国家进行统一审批,但其每条线路都是独立进行的自行建设,其可行性报告同样也是单独进行审批的。由于其招标投程序都是分别实行的,因而也必然同全网络系统的各类技术标准不相一致。由于其所涉及的不同技术兼容及接口问题,会给网络运营的信息与调度系统的统一建设带来极大困难,如果不投入更多资金用于建设,那么就必然会将其使用功能牺牲一部分。同理,支持网络统一调度的无线通信系统与网络传输的系统也必须纳入全网统一体系。
2.2关于网络运营相关的管理及维护工程
如果在交通网络体系当中不同的路线有不同的技术标准与设备,那么不仅会致使其系统备品的种数和数量管理困难,而且还会给相关的运营单位的管理带来极大的挑战与困难。此外,由于设备技术标准的不尽相同,其功能呈现也必定所有差异,这样就给管理者在网络运营的过程当中的操作和使用带来麻烦,因而必须运用同一管理者使用不同的操作设备与方式,对网络运营体系进行管理及维护,这也就在无形当中对相关的管理者提出了更艰难的挑战,尤其是在紧急情况之下,如果设备出现问题,那么也将对操作而来无法预料的难度[1]。
三、当前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在实行网络化运营的过程当中所必须关注的相关问题
3.1关于标准化的问题
城市轨道交通包括运营管理、建设、运营需求三个方面的标准化。而如果说运营需求实现标准化是网络运营的前提,而其建设的标准化就是网络运营的基础,其运营管理实现标准化就是实现网络运营的保证。因而要想网络运营的标准化就必须首先建立起标准化的网络运营需求,而根据标准化的运营需求,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阶段,就要进行相关的标准化的设计与规划,在投入运营之后,也要投入标准化的管理体系,这样方能保障交通网络运行的可靠及安全,确保运营的高效。
从宏观的角度来看,要想实现城市轨道交通的标准化,就必须包含以下方面:第一,在交通网络系统中的制式要进行协调统一。第二,各专业的交通系统所运用的技术标准也应统一。但从具体的运营及建设的过程来看,要想实现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的标准化,首先就必须将运营需求的固化和统一,依照统一的标准化运营需求,形成标准化的技术接口与设计技术,并在此基础之上,建议包括维修规程、调度管理规程以及验收规程等一系列的标准运营管理模式。
再者,由于不同路线其同一系统与一条线当中的各个系统都是单独建设的,因此就会导致交通运营阶段不同阶段不同标准的标准不统一的情况出现。这不但致使交通维护和运营的管理难度不断加大,而且也会加大备品备件的数量及种类,从而增加网络运营成本。因而在第一条轨道建设之时,就应从全局的角度,依照专业的需求标准,且据此确立网络建设的专业间接口与技术标准,在交通运营的阶段就建立起一套全网络的维护及运营标准[2]。
3.2网络系统的专业匹配与集成化问题
一般来说,在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的过程当中,其专业间的系统及功能设计的不相兼容以及系统本身功能的不完善性的根本就在于系统集成化原因。在系统的建设过程当中,由于本身各自的专业分工不尽相同,相关的专业人员往往强调的是各自专业方面的重要性,各自为政的现象也屡见不鲜,对于交通网络的集成管理及专业接口的管理也相对较为薄弱,由此类似专业功能的不兼容现象也常会产生。因此,必须要使用集成化的系统,以此来打破的壁垒与界限。
3.3关于国产化的替代模式
国家规定我国的轨道交通建设的国产化率必须超过70%,但就目前的状况来看,有些系统的核心技术及关键设备仍没有完全被掌握,这也对轨道交通的运营的可靠性及安全性直接构成了影响。加之当前各项设备系统的发展也呈现日新月异的态势,各类产品其更新换代的周期也随之缩短,许多具有先进性质的产品不断运用到当前轨道交通建设之中来。因此,我们更应在交通设备的维修及替代方面下足力气,多花功夫。只有如此,方能从根本上改变由于传统技术更新换代而带来的备件缺失的情况。
总而言之,随着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运营的实现,为了确保其可持续发展,相关工作者在对我国轨道交通发展速度关注的同时也必须将目光投入到网络轨道运营的质量层面之上。而从当前网络运营的层面上看,轨道交通发展必须关注信息化、集成化、国产化替代及标准化等问题,从而真正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过程当中就可以为轨道交通的高效运营、可靠及安全问题提供强硬的技术支持。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 网络零售 运营管理 培养模式
一、引言
目前,我国网络零售业正处于一个快速发展时期,2012年全国网络零售总额超过1.1万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5%,网络购物用户达2.3亿。另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的资料显示,2012年国内网络零售企业数已超过5万家,连锁百强中有六成企业开展了网络零售业务。可以预计,随着互联网应用的不断深化,除了在线零售商外,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传统的制造商、品牌商、服务商、渠道商、零售商将传统渠道的触角向线上延伸,通过自建、收购或利用第三方网购平台等方式开拓网络零售市场。
二、网络零售业人才需求分析
1、需求结构
随着网络零售业的快速发展,社会对网络零售业务人员的需求量不断上升,以一个组织结构比较健全的网络零售商铺(网店)为例,其所需要的网络零售岗位人才结构体系如图1所示。
从图1可看出,网络零售商铺(网店)所需人才可分为五大类,具体见表1。从上述岗位需求可以看出,目前网络零售行业所需要人才的专业分工越来越细,涵盖了传统的电子商务、市场营销、新闻、统计学、界面设计、物流管理、会计及人力资源管理等专业。但由于网络零售市场在我国还处于发展初期,各相关专业并没有针对该领域市场进行专门的人才培养。从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来看,在上述岗位类别中可以选择的岗位只有店长、运营主管两个管理类岗位,以及活动策划、文案编辑、市场推广与数据分析四个运营类岗位。
2、需求规模及趋势
以店长与运营主管(经理)为职位名称在淘工作(http://)进行检索。2011年到2012年招聘店主(含运营主管/经理)的企业数如图2所示。数据显示,2011年,在淘工作进行店主(含运营主管)招聘的企业数为3088家,2012年有4180家,同比增长36%。由此可见,对于店长及运营主管两类网络零售的管理类人才而言,市场需求有不断增长的趋势。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进军网络零售市场,网络零售商家对店长类综合运营管理人才的需求量也越大,同时随着各企业网络零售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企业网络零售组织架构也不断扩大,导致专职负责店铺运营的主管人才需求量也不断攀升。但由于不少网络零售商还处于市场不断开拓阶段,因而其对店长及运营主管的要求除能从事管理岗位的工作外,还要求他们能承担一定的运营类岗位工作,如网络市场推广、网络活动策划、网络文案编辑与网络数据分析等。此外,网络零售企业对活动策划、文案编辑、市场推广、数据分析的人才需求也呈现快速增长趋势,以淘工作统计为例,2011年招聘上述岗位的企业数依次为1521家、1024家、4656家和178家,到2012年依次为1688家、1457家、5920 家和241家,招聘企业数增长26%,招聘各类人员总数增长超过30%。
综上所述,从我国网络零售市场发展趋势与企业网络零售人才需求状况来看,未来五到十年内,我国网络零售市场将呈现高速增长态势,企业对相关网络零售运营管理类人才的需求将会越来越旺盛。
三、面向网络零售的运营管理岗位能力要求
1、店长
(1)工作任务。负责平台商铺的整体规划、营销、推广、客户关系管理等系统经营性工作。(2)能力要求。熟悉网络推广、传播方式和渠道;熟悉电子商务模式与流程;熟悉网店装修、页面策划、文案、平面设计等工作;熟悉网店、页面优化及SEO。
2、运营主管
(1)工作任务。制定网上店铺的营销策划方案;负责推广方案设计、讨论和实施;提出网上店铺的页面优化改版方案;对推广效果进行跟踪、评估,并提交推广效果的统计分析报表,及时提出营销改进措施,给出切实可行的改进方案。(2)能力要求。熟悉平台店铺营销策划与推广及网购销售市场;熟悉网络零售平台运营环境、交易规则、推广及广告资源;熟悉各种网络推广手段,组织专业人员进行推广。
3、活动策划
(1)工作任务。协助规划和制定年度网络促销计划,撰写新品推广、产品促销活动方案;协助制定、梳理促销推广活动的管理规则和流程,把控促销方案落实;对促销效果进行跟踪评估;收集、分析市场促销需求、竞品动态,做好促销数据收集和分析,优化促销工具和方法,调整促销策略。(2)能力要求。有较强的网络市场信息收集、统计、分析能力;敏锐的市场动态感知能力和促销推广提案撰写能力;较强的沟通能力、逻辑分析能力以及组织协调能力;较强的客户意识,能够从客户角度出发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能熟悉网络零售平台营销与推广。
(1)工作任务。负责网络店铺宣传性软文、硬广、公司通告撰写;店铺大型活动的文案拟定;参与促销活动及品牌包装的创意、文案工作。(2)能力要求。具备扎实的文字功底,较好的文案撰写能力;了解网络消费者心理需求及消费习惯。
5、市场推广
(1)工作任务。负责网络店铺及产品在网络零售平台或互联网上的推广;制定推广方案并负责实施,对推广效果进行评估,对店铺及产品访问量、转换率数据进行分析;根据网络零售平台规则进行商品页面搜索优化。(2)能力要求。精通网络零售平台营销规则,熟悉网络消费者的购物习惯和心理;熟悉与掌握网络零售平台各种营销工具,熟悉网络SEO技术;良好的策划推广能力和项目执行能力;具有较强的数据分析能力。
6、数据分析
(1)工作任务。负责网络平台店铺的日常数据统计分析以及其他电子商务网站数据的收集统计工作;负责对网上店铺的流量、销量、转化率等数据的分析;负责对市场、行业及竞争对手的网络数据的采集、评估与分析;负责收集客户资源;负责营销管理问题的跟踪和交叉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2)能力要求。具备丰富的数据分析、挖掘、清洗和建模的经验;熟练独立编写商业数据分析报告,及时发现和分析其中隐含的变化和问题;具备利用数据分析解决商业、市场营销、风险问题的能力。
四、网络零售运营管理人才的培养目标与要求
1、培养目标
根据河南工业大学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结合目前网络零售市场人才需求特点,我们把网络零售运营管理专业方向人才的就业岗位定位为网络零售平台主管(包括自建网络商店与第三方平台网络商店店长)或运营主管,由于上述岗位一般需要至少一年的网络零售工作经验,因此,学生前期就业岗位也面向网络零售市场活动策划、文案编辑、市场推广与数据分析等具体运营业务岗位。
该专业方向的培养目标为:培养掌握电子商务及网络零售的理论知识和运作规律,熟悉网络零售市场特点,具备网络零售市场的整体规划、营销、推广与客户关系管理等环节的运营管理技能的综合型的网络零售运营管理人才。
2、人才规格
通过本专业方向的系统的学习,学生将具备表2所示的知识和能力。
五、基于能力要素的网络零售运营管理方向课程设置
1、对应关系
根据河南工业大学网络零售运营管理人才的培养目标及定位,我们对岗位能力与课程单元对应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将本专业方向的专业及方向能力分解为六大专项能力,具体对应关系如表3所示。
2、组织实施
根据上述的方向所需能力与课程设置的对应关系,我们梳理了专业原有课程体系。原有课程体系包括了网络营销基础、电子商务管理、网页设计、电子商务网站规划与建设、创业设计综合实验、网页设计课程设计课程设计、电子商务网站建设实训等。同时,为了保证本专业方向在原有电子商务专业培养体系上能够实施,在课程教学组织上保持原有的通识教育模块、学科平台模块以及专业平台模块中的必选课体系不变,在专业平台模块中的选修课中设置网络零售运营管理方向课程群,其中包括6门理论课和3门实践课,如表4所示。学生如果选择了该方向,就代表选择了该方向课程群的所有选修课程。
六、结论
在电子商务专业开设网络零售运营管理方向人才培养,符合社会对电子商务人才的专业化或行业化需求特点。网络零售运营管理人才做为一个综合性电子商务管理人才,既要具有足够的理论知识,也需要紧密联系网络零售市场发展,将一定的理论转化为实践能力。因而,在该类人才培养过程中,需要建立校企深度合作实践教学基地平台,实现学校人才培养与网络零售市场企业需求之间的无缝衔接。当然,要培养出符合网络零售市场需求的电子商务运营管理类人才,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进行改革与实践,探索出符合社会网络零售人才需求及各高校实际的人才培养体系。
(注:基金项目:河南工业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工程项目“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分类’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2011)。)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