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管理计划范文
时间:2024-01-30 17:47:0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经营管理计划,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今年,我委的教育培训工作将以“提升行业服务质量、推动产业健康发展”为主线,以项目开发、培训指导、交流学习、测评考核等为主要手段,进一步凝聚多方面的教育培训资源,创新思路、加大力度,提高教育培训工作的质量与综合效益,为我区旅游业加快发展提供更为坚实的人力资源保障。
二、主要思路与内容
(一)针对企业管理人员的教育培训
抓好旅游企业中高层经营管理者职业培训,树立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理念,提升旅游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依托“东方讲坛8226;上海旅游讲坛”、旅游管理前沿讲座等培训项目,构建行业中高层管理者学习的平台,加强旅游企业总经理、部门经理岗位职务培训。
(二)针对专业技能人才的教育培训
开展高技能人才和紧缺人才专项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技能等级,为我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保障。加强厨师、调酒师、宴会服务师等高技能人才培养;加强旅游营销、电子商务、产品开发、节事活动策划等领域紧缺人才的培养;加强会展旅游、商务旅游、乡村旅游等新兴领域旅游人才的教育培训工作。
(三)针对一线服务人员的教育培训
以职业素养、专业技能和外语水平提升为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企业员工的岗前培训和在岗培训,全面覆盖餐饮、客房、前厅、导游、计调等一线服务人员,进一步提升旅游服务接待能力,增强服务意识,调动员工积极性,培养出高素质的服务人员。
(四)针对机关干部的自身学习
通过主题论坛、专题研修班、同行交流等途径,提高机关干部的政策水平和业务能力,更好地服务旅游企业。
三、具体工作计划
(一)引入“东方讲坛&8226;上海旅游讲坛”进大型旅游企业
引入上海市旅游行业最权威的旅游培训项目——“东方讲坛&8226;上海旅游讲坛”进入我区大型旅游企业,为松江区旅游企业从业人员提优质的培训资源和便捷的培训机会。
(二)积极创建“上海市旅游人才开发示范基地”
积极参加“上海市旅游人才开发示范基地”创建工作,争取借助市旅游局的资金及政策支持,在我区创建2-3家市旅游人才开发示范基地,培养一批有素养、有能力的旅游专才。
(三)组织“松江区旅游行业人力资源工作联席会议”
预计于4月,联合区旅游协会、区人才交流中心、在松旅游院系负责人召开旅游行业人力资源联席会议,邀请区内各旅游企业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参加,通过资源整合,构建旅游人力资源建设的新平台。
(四)精心策划“旅游管理前沿讲座”
根据我区旅游业发展的阶段性重点工作,结合旅游企业的实际需要,邀请着名旅游专家学者开设前沿讲座,对旅游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进行提升培训。
(五)举办“季度性专项技能比武”活动
我们将于每个季度围绕特定主题组织开展一次专项技能比武,年末组织一次全面的技能比武决赛。3月份的专项技能比武内容为中、西餐摆台,将于3月下旬正式举行,实行赛训结合的方式,请专业老师实地教授,通过比赛检验培训成果,赛训结合。
(六)探索购买上海市旅游培训中心的专题培训项目
联合区旅游协会,通过购买上海市旅游培训中心的专题培训项目,为松江旅游企业提供更多的优质教育培训资源。
(七)探索举办“松江区旅游服务人才专场招聘会”
联合市旅游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和区人才交流中心,探索组织举办旅游服务人才的专场招聘会,为旅行社、饭店、景区(点)三大类旅游企业搭建起一个平台,解决部分企业用工难的问题。
篇2
摘 要 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是关系着国家经济命脉的电力企业仍然掌握在国家的手中,受国家的计划经营管理。因此,如何使电力企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潮中保持计划经营稳步前进,又能立于不败之地,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笔者就电力企业在计划经营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概括,并就如何加强电力企业计划经营管理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 电力企业 计划经营 管理
就目前我国对于电力企业的深化改革中,计划经营是极其重要的一环,它对于不断优化电力企业的资源配置,降低电力企业运行的成本以及增强企业的竞争力,提高工作效率,促进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都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计划经济也存在一定的弊端。
一、建立企业计划经营管理的组织机构
企业由于无法冲破传统落后的管理思想的束缚,导致“分工合作”的这种合理管理模式难以得到真正的落实,所以企业一定要建立起负责计划经营工作的专业管理机构,并且要分工明确,设立决策层、管理层、执行层,分级对企业内部进行操作【1】。决策层是企业的领导者,他们负责企业的一切工作的制定,如负责审批综合计划管理方案并给出可行的意见、监管其实施及对计划实施中出现的一些重大问题给与调整和处理;管理层是企业的管理者,他们主要负责传达决策者的声音,代表决策者管理公司,如定期向决策层汇报计划的实施情况,上传、下达各种常态事务性工作等等;执行者则主要根据决策层和管理层的要求负责实施行为。这样,通过各个层的配合与分工,可以提高企业内部的办事效率,加快企业的发展,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共同发展。
二、完善计划经营管理体制
(一)健全管理制度
我国当前的电力企业内部的管理制度还不够完善,这就要求建立一套完善的计划经营管理体制和管理制度,对企业进行全方位、有计划地管理。最主要的就是将企业各部门的工作落实到每一个人的头上,明确每一个人具体负责的工作与职责,具体分工,规范员工的行为,规范管理流程,让电力企业有序、顺利地进行,形成规范化、制度化、标准化的模式。企业之间的各部门、各计划加强联系与互动,如停电计划、科技项目计划、企业需求计划等,确保各个部门、各个部门能够顺利完成任务,为企业创造更大的利益、价值。
(二)建立一个完整的闭合系统
为了避免有头无尾、重头轻尾等现场的发生需要建议一个完整的闭合系统,包括制定、平衡、上报、实施、控制、监督、调整以及开合应该进行的全面的、科学的、有计划地管理【2】。具体可以是:管理者制定好指标计划方案,汇报给决策层,决策层进行审批,提出相应的意见和要求,达成一致后由管理者下达给执行者执行,这样企业的工作就能够有条不紊的进行下去。同时,管理者对其进行监督,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保证其有效地实施。决策者则对管理者和执行者进行的工作进行定期的考核,督促他们及时准确的完成上级交给的任务,保证企业健康发展。
(三)健全综合计划各个指标体系
当前,电力企业的指标涉及到各个方面,其主要有资产质量(电费回收、不良资产总额等)、电网发展(电网项目核准、教育培训投入等)、经营业绩(售电量、售电单位、目标成本等)以及供电服务(农网综合供电电压合格率、城市供电可靠率等)这四大类指标。电力企业要想更好的对项目进行管控,就需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创建一个更全面、专业和更加符合市场的综合计划各个指标的体系,以确保各个指标之间的相互衔接和相互协调,以加大综合计划所覆盖的广度和深度。
三、建立综合计划管理信息系统
综合计划管理信息系统主要是为了充分发挥综合计划管理的效率和水平,但是目前我们的综合计划管理手段相对落后,这是比较单一的功能模块,难以形成一个统一的、系统的信息系统,如某些电力企业实用软件进行编制这也致使形成了某个编块的计划编制模块功能,最终还是缺乏科学性、缺乏有效的管理监控,也就无法形成合理的计划执行考核结果[3]。所以,需要建立一个综合计划管理信息系统,以实现各个部门各个单位对于计划信息的交流和传递,充分发挥统筹平衡、协调的作用,提升电力企业的控制力。以综合计划管理信息系统为平台,实现信息的资源共享,通过它对企业计划经营的编制、审批、下达、执行、调整、考核、跟踪分析、信息等过程进行控制和管理。以实现企业计划管理由条块分割向协同高效的根本性转变。
结束语:电力企业的计划经营需要我们在市场经济中一步一步地摸索着前进,需要我们的不断探索与完善,相信在不久的未来,我国的电力企业的计划经济管理一定会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 方旭升.电力企业计划管理如何适应电力市场[J].华北电业,1999(07):18-19.
篇3
根据嘉农经管(20*)1号精神和县委、县政府“一城三地”工作部署,结合我局20*年度工作思路,现将20*年全县农村经营管理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认真做好贯彻落实工作。
20*年农村经营管理工作要围绕农民增收和农村社会和谐为目标,继续抓好农村三大管理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的指导、服务、协调工作。
一、以合作社作用的发挥为重点,抓好合作社的规范化建设。以法律、法规为指导原则,重点从数量的增加向质量的提升转变,在稳定发展的基础上加强规范化建设,发挥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作用。年内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5家,规范化合作社7家,“五化”合作社7家,省级示范性合作社1家以上,对县、市二级的示范性合作社实行动态管理,重新认定县级示范社10家,以充分发挥合作社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中的作用。
(一)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联合会作用,建立*名、特、优农产品直销店2家以上,积极探索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销售网络建设,增强联合会的凝聚力,增强合作社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能力,提升竞争力;
(二)开展合作社财务制度和会计核算的培训,建立合作社财务报表体系和报表上报制度,加强对合作社财务活动的监督;
(三)深化合作社的规范化建设,按照合作社规范化、“五化”、市级和省级示范性的建设标准,指导合作社对照、完善、提高。对已被认定为规范化和“五化”的合作社开展复查;
(四)完善对合作社的资金扶持政策,加大对合作社的扶持力度,开展对合作社的授信活动,解决合作社资金短缺问题;
(五)积极培育、发展服务型农民专业专业社,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统一服务水平;
(六)开展合作社农产品生产档案记录的专项检查,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
(七)开展合作社规范化、“五化”、示范性的检查、验收,提高合作社的规范化建设水平;
二、以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为重点,加强农村土地承包管理。以《*省贯彻落实农村土地承包法实施办法》为指导,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建立土地承包长效管理机制,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抓好土地承包仲裁机制建设,争取在年内制订出台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政策措施、建立土地承包仲裁机构、新建土地股份经济合作社1家,土地流转中介服务组织1家,实现新增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面积2000亩。
(一)进一步做好土地承包档案的信息化管理,全面完成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稳定完善工作,并开展专项工作检查;
(二)加强土地承包权证的动态管理,做好权证的变更、换发、回收、注销等日常管理工作,确保地证相符;
(三)建立农村土地承包仲裁机构,完善土地承包管理体制;
(四)制订出台加快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政策措施;
(五)做好因土地承包与流转而引发的纠纷调处,维护农民合法权益,促进农村社会的稳定。
三、以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为重点,加强集体资产和农村财务规范化管理。加大对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政策扶持,加快经济薄弱村的转化速度;100%的乡镇、村财务管理达到规范化要求,深化、完善农村财务公开;充分发挥县、镇二级农村财务监管网络,并向村级延伸,争取实现三级联网的村达50%;完成35个村的农村审计,完成1个以上农村社区股份合作制的改革。
(一)继续开展省级财务规范化管理示范点的创建活动,总结于城镇的创建成效,充分发挥示范点的示范效应;
(二)继续做好经济薄弱村的转化工作。加强对07、*年重点扶持项目的指导、服务和监督,确保安全,加快建设进度,争取提前完成这一轮的全部重点扶持项目,出台下一轮的扶持对象,并落实好扶持项目,加快经济薄弱村的转化步伐;
(三)组织开展农村财务管理规范化建设检查,确保农村财务管理制度的落实到位;
(四)召开农村审计工作座谈会,总结交流农村审计工作经验、问题,充分发挥农村审计在推进财务管理规范化建设中的监督作用;
(五)组织开展股份合作制改革村之间的交流活动,推进股份合作制改革进程。
四、以建立长效管理机制为重点,加强农民负担监督管理。探索农民负担长效管理机制建设,加强农民负担监督员队伍建设,在于城、秦山、通元三镇设立农民负担监督员,并继续坚持月报告制度,健全预警体系,加强对各类涉农收费的监督管理,确保不出现因农民负担问题而引发的恶性案件和。
(一)召开全县减轻农民负担工作会议,部署今年的工作;
(二)完善农民负担监督员制度,健全减轻农民负担预警体系,确保农民负担管理规范化、正常化;
(三)组织开展农民负担暗访活动,对发现的案(事)件按规定严肃查处;
(四)组织开展农民负担年度工作考核,落实部门责任制,确保农民负担不反弹。
五、以加强农经队伍建设为重点,强化农经基础业务工作。
(一)围绕农村土地承包管理、农村集体资产与财务管理、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等农村工作中的热点、难点,积极开展调研;
篇4
关键词:水利企业 经营管理 标准化 应用
水利企业经营的是水利资本,即投入用于特定水利事业的资本,以及人力资本所表现的资源份额。以水利事业发展为主体,其经营目标取决于水利事业内在潜质所规定的目标。标准化管理是随着社会化和工业化大生产的不断发展而产生的。获得最佳效益和最佳秩序是企业标准化管理的目的,以企业生产经营与技术等各方面活动中大量重复性事物为研究对象,以生产实践经验和先进的科学技术为基础,以制定企业标准、贯彻实施各级标准并对实施进行监督等为主要工作内容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等一系列科学管理活动的总称。实施水利经营管理标准化,符合当前水利部门在水利战略和治水思路上的重大转变要求,也是科学发展观对水利的客观要求。基于此,本文对水利企业经营中的标准化管理及其应用进行了探析。
一、水利企业经营标准化管理的必要性分析
企业管理标准是企业实现生产经营活动有序进行以及技术标准有效利用的重要措施,它把企业管理的涉及到的各个方面以及相关部门、单位岗位有机地结合起来,统一到企业产品质量管理上,以求得到最大的企业经济效益。从这个角度看,水利企业的标准化管理就显得相当的重要和迫切。
(一)水利企业标准化经营管理有利于社会效益的提高
水利工程是国家和人民的巨大财富,是发展和保障社会主义,建设和繁荣社会主义经济的不可或缺的物质基础。水利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因标准化经营管理而得到提高,为国家和人民提供的水利服务更优更好, 对当地乃至整个国家的农业生产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极大的提高了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二)水利企业标准化经营管理与水利企业经营未来的发展方向相一致
标准化、精益化、规范化是未来水利企业的主要发展方向, 国家相关部门也会严格的监管,如果企业自身的管理水平不能有效提升,未来的发展需要将很难适应, 相应的社会责任也很难承担。
(三)水利企业标准化经营管理能有效促进企业管理水平
标准化管理实施后,水利企业管理人员在参加培训, 学习业务方面的热情会很高,员工认识到如果不加强学习, 水利企业的管理工作就会受到影响,并直接影响到个人的经济利益。因此,水利企业在标准化管理的基础上其管理效率会得到很大提高。
二、水利企业经营管理标准化的具体应用策略分析
(一)科学制定水利经营管理标准体系
与国内其他行业相比,在计划安排、指导思想到标准的制定、修订和实施等各环节,水利企业标准化工作的差距明显。此外,制定标准的周期也较长,更新速度较慢,标准的信息化水平也不高,水利事业的快速发展与对水利行业标准化制定的滞后矛盾突出,进而造成实施标准以及对实施的监督达不到效果。所以,水利企业经营管理标准体制的完善和相关调整已非常迫切,前提是要基于国家出台的相关行业标准体系,有效借鉴国内外先进标准体系,提高水利企业经营管理标准的水平和质量,为促进我国当前水利发展和改革提供合理有效的经营管理标准支撑。
(二)创新水利经营管理标准机制
企业没有与市场需求相适应的新的标准化管理观念,创新行为就无从谈起,企业标准化管理创新的依据和前提是观念创新。企业经营与管理都需要机制,而机制又要基于相关的标准。水利经营整个管理体系中,由于各构成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制约关系及其相关功能是由水利经营内部机制进行反映,其也对微观管理与经营的方向进行了规定。所以在水利企业管理经营中要机制也要标准化。依据水利企业管理经营的基本实践,创新水利经营管理标准机制沿着以下对策导向进行:一方面水利特色要在水利经营管理标准中突出,以水利文化统筹水利企业经营活动的整个过程,将资源资产融合起来。另一方面水利经营的内在要求要在水利经营管理标准得到反映。将水利经营制度创新环节与行为融入到市场经济体系中,通过对水利经营行为进行规范,使水利发展政策和战略的有效衔接得到实现。
(三)企业经营管理标准要与市场经济相适应
推进水利企业经营管理标准的改革必须要与市场经济相适应,建立良好科学的与市场相适应的标准化管理机制,营造良好的企业市场经营管理环境。一个企业倘若没有制定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经营管理标准机制来调动和激发职工的创造性和积极性,提高员工的标准化意识,经济效益也无法产生。市场经济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水利企业经营管理标准机制的改革必须要加快,要制定合理有效的水利企业经营管理标准,水利企业经营管理标准体系只有适应市场机制,才能获得更好的发展,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效率才会不断提高。
三、结束语
随着中国改革的不断深入推进,尤其是在党十后中国改革进入深水区,水利企业也面临深入的改革,而中国水利企业资产总量的日益扩大以及经营规模的不断拓展,要求水利经营管理的方法、思路、手段和形式都应有科学的经营管理标准。更多的水利企业也因此认识到水利企业经营标准化管理的重要性,然而中国水利企业必须要根据中国的具体国情进行标准化管理和改革,不能盲目而上。
参考文献:
[1]胡孟等.标准化形式在水利行业中的应用分析[J].水利水电技术,2012
篇5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出台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国石油市场面临着的不仅仅是机遇而且还存在着挑战,随着全球各个国家队石油的需求量的增大,石油的价格一直处于涨幅不定的趋势。对于正处于发展中国家的我国来说,这种状况会严重的影响我国石油企业的发展和国家经济的壮大,使得石油企业在对石油的经营管理上处于不进则退的处境,如果利用好这种形式,那么石油企业就能把握住这次机遇,否则就会导致石油企业的发展出现滞留甚至面临倒闭。
关键词:
石化企业;经营管理;机遇和挑战
随着我国工业化的不断发展,对石油的需求量越来越多,然而目前的石油企业所面临的市场正在处于一种非常巧妙的状态,不仅存在着机会而且还可能存在着巨大的挑战,这对于我国石油企业的在经营和管理上无疑是一种考验。随着全球石油价格的不断下跌和原油开采成本的不断提高,这无疑对赚取其中差价的石油企业来说是一种经济打击,石油企业如果没能在这种诡辩莫测的市场上做出科学合理的判断,那么自身企业的各方面发展就会受到阻碍,当然如果自身的经营管理上出现问题,那将对于石化企业来说就是致命的。
1石化企业在经营管理上的现状
在当前石油市场形式下,我国的石化企业在经营管理上承受的压力非常的大,经营管理上仍然还存在着不足,在这种外界压力和自身不足的情况下,石化企业的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2]。由于我国大部分的石油企业是国有企业或者是有国有企业改编成的其他形式的企业,但是这些企业的战略方针都会受到市场计划经济的影响,导致石油企业在发展的时候太重视经营管理的形式而常常忽视最后的效果,以及太过于追求企业的最大利益不重视企业的综合性发展,有的石化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仍然不能与时俱进,对于市场的发展状况不能及时的做出判断从而会导致石化企业的发展受到阻碍。
2石化企业在经营管理上的机遇和挑战
2.1国际上的石油价格下降
随着各个国家对于石油的开采量的增大,造成石油在供需上出现失衡,从而引发了国际上的石油价格持续下降,使石油企业市场的竞争变的原来越激烈,随着石油开采难度的增加,石油在开采的阶段上的技术手段和人员的经济开支很高,造成石油开采成本的增加,对于从中赚取差价的石油企业来说压力非常的大。面对这种状况,石油企业在经营管理上加强对石油市场的发展状况的研究和对石油开采上的成本支出的预算管理,这样石油企业才能利用这种市场形势在竞争激烈的状况下保持快速发展和壮大。在国际石油市场形势下,石油企业需要保证石油质量达到客户的需求并且在石油开采的时候做好管理工作,建立完善的开采管理制度,使得在开采阶段的经济支出达到最低,从而实现石油企业的最大化利润。
2.2国际原油需求量的减少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石油作为一种能源物质,虽然可以为工业化建设提供能源动力,但是石油会对地球上的环境造成破坏,为此科研人员通过不断的探索,创造出的新型能源既可以满足工业化建设,也不会对环境造成威胁[5]。因此随着新型能源的开发,国际上的一些国家对于石油能源的需求量降低,给石油企业带来了严重的打击,造成石油的供应量大于需求量,使得一些石油企业的出口量收到限制影响到石油企业的国际战略的开展。由于购买石油的客户减少,石化企业需要控制好对石油开采量和质量,及时了解石油市场上的动态状况并科学合理地经营管理好是有的开采量,这样才能避免出现供大于求的情况给石油企业的经济带来损失。
2.3国内的石油需求量比较稳定
由于我国正处于发展中的国家行列,工业化建设不断的在扩大并且由于科学研究的局限性,造成我国大部分企业在工业建设上又要依赖石油提供能源,所以造成我国各个行业对于石油的需求量一直处于稳定的状态,这样可以帮助我国的一些石油企业有一个喘息调整的环境,以便于给好的发展。这就需要我国的石油企业抓住这个难得的机遇来建设自己的企业,完善的经营管理制度可以推动我国的石油企业在我国的市场形势下更好的发展和壮大,从而使我国的石油企业的未来发展道路更加的顺畅。
3新形势下的石油企业在经营管理上的战略
3.1石油企业加强对市场的敏感度
石油市场变化多端,石油企业需要做好市场调查工作来调整和制定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一些战略,石油企业需要从实际中来到实际中去,实际的调查结果落实到经营管理上的改变上,石油市场可以帮助石油企业提供未来发展趋势的信息,石油企业需要培养具有市场敏感度的人才,市场人员及时掌握石油市场的信息,可以更便捷的推动石油企业的发展方向。
3.2石油企业制定长期的可实现的目标
随着国家对石油市场的不断干预和管理,相比之前的石油市场现阶段的更加的及健康,为石油企业的竞争提供了一个良好竞争环境,石油企业要想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下实现可持续发展,不仅需要增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而且还需要制定一个长远的可实现的目标。
4结语
综上所述,如果石油企业在这种国际和国家形势下发展和壮大,需要石油企业自身增强综合实力和国家对企业的支持,石油企业的发展需要顺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趋势,把握好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现阶段的石油市场比较的规范,但是竞争太过于激烈,石油企业在这种环境下发展受到的压力非常的大,需要企业及时制定解决战略,把压力变成动力,推动企业的健康长久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苏敏.新形势下石油企业经营管理面临的机遇和挑战[J].化工管理,2016(23).
篇6
关键词:承建;国际工程;属地化;管理
随着我国“走出去”战略的发展,大批建筑企业“走出去”的步伐明显加快,投入到国际工程建设承包领域,寻求新的发展商机。但随着各国建筑企业加入数量的增加,国际工程承包领域的竞争日趋激烈。我国建筑企业如何在国际工程承包中创新出新的经营管理模式,来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保证在国际工程领域健康发展必须研究的课题。通过探讨,承包的国际工程项目实行属地化经营管理,是国际工程承包商提升项目管理水平、降低项目管理成本、扩大利润空间的有效手段,本文在此论述。
1国际工程项目属地化管理的必要性
国际工程项目实行属地化管理,并非简单的在建设项目施工阶段根据施工组织,雇佣项目所在国当地的劳务,采用当地的材料和施工机械开展施工。而是应该从前期市场开发阶段的市场调研、招投标及中标施工过程中,综合考虑和利用项目所在地的材料设备资源、施工机械资源、人力资源、社会关系等,运用科学的管理手段和方法,取长补短,为我所有,降低工程项目成本,扩大利润空间,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国际工程项目实行属地化经营管理涉及到的内容很多,不仅涉及到工程项目所在国的政治、经济、法律,而且还涉及到语言文化、风俗习惯和信仰等方面。但经营管理的重点内容是要通过在项目当地建立材料设备、施工机械与配件、中转和维修维护中心等实现机械设备及物资的属地化;通过充分利用项目当地的人力资源,充分发挥他们在语言、文化、社会关系、沟通协调上的优势来实现人力资源的属地化;通过努力拓展所在市场的信息、公关甚至是融资渠道以实现渠道的属地化等。只有这样才有利于进一步熟悉国际工程市场、承揽建设项目,提高建筑市场占有率;有利于降低经营管理成本和工程项目成本;有利于提高建筑企业的综合实力,实现可持续发展;有利于推行我国的建设和技术标准,在国际工程的基础设施建设、资源开发、装备制造、实业投资等领域取得更大的成就。
2国际工程项目属地化经营管理模式
国际工程的属地化经营管理大体可分为市场开拓、项目招投标、中标项目的实施,以及贯穿始终的企业在项目当地的企业文化等阶段。
2.1市场开拓阶段
2.1.1获取国际建筑市场项目信息
对承包国际工程建设的企业来说,是否能进入一个国家的建筑市场,其关键是看该企业承揽建设项目的实力和该国区域是否有拟建的工程项目。所以,在准备进入一个国家的建筑市场前,应通过该国驻华使馆、经济商务参战处以及我国驻该国使馆和经济商务参战处,了解该国相关行业的发展情况、近远期发展规划及建设计划等信息。在此基础上,通过适当渠道与该国相关行业的政府规划部门、主管部门或企业进行沟通,进一步了解或获取相关行业发展规划和拟建项目信息。如有拟开拓的行业建筑市场或有拟建的行业工程项目,我国建筑企业应充分利用在项目所在国的属地化经营管理渠道全面了解和获取建设项目信息,为下一步的建筑市场开拓奠定基础。
2.1.2市场调研
在通过合法渠道获得一个国家相关行业的建筑市场信息和拟建工程项目信息后,在决定进入该国建筑市场前,还应对与工程承包相关的属地化管理市场信息进行详细调研,内容主要包括该国国情、经济、法律、语言文化、风俗习惯和信仰,与工程承包相关的法律法规、劳动用工政策和制度、税收情况,与工程项目成本有关的材料设备价格、人工价格、施工机械租赁价格,与工程承包专业领域内知名的设计和技术咨询公司情况等。另外,在进行市场调研过程中,还应收集和积累进行属地化经营管理的资源。与相关行业的政府主管部门、企业、保险公司、律师事务所等建立起关系。并与我国在该国的企业商会或华人华侨商会建立起获取属地化经营管理的关系。
2.2项目招投标阶段
2.2.1招投标资格预审及现场考察
承建国际工程项目均需通过招投标和评标来确定承包商。因此,我国的建筑企业在获得一个国家的工程招标信息,并决定参加该工程项目的投标后,首先应按照项目所在国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招标公告要求,向项目招标人(业主单位)提出投标申请,并按其招标公告要求和投标程序提交资格预审文件,以便获得投标资格。在编制项目投标文件及投标报价前,项目招标人一般会组织拟参加项目投标的承包商(项目投标人)进行现场考察(这种现场考察仅仅是指导性的,对项目的投标报价没有实际意义)。为此,在参加完项目招标人组织的现场考察后,在正式编制投标文件和投标报价前,投标企业还应自行组织一次由其商务人员、拟派遣的项目管理人员和在项目当地雇用的人员等组成的考察队伍,有针对性地调查项目所在地的经济发展情况和物价水平、交通运输情况、气候条件、施工环境、水电供应,以及项目当地的风俗习惯和信仰等,因为这些因素和条件及环境直接影响到项目的投标报价,建设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成本控制。尤其是建设项目所用的钢筋、水泥、砂石料、燃油及消耗性材料,更要详细了解和掌握其来源和价格、供应量、运距及运价等。在对关键材料的检测上要充分利用属地化的检测机构,通过检测确保所用材料性能和质量。
2.2.2投标及策略
我国建筑企业在参加国际工程项目投标过程中,除了充分发挥自身综合实力和具备的竞争优势外,还应充分利用我国政府对走出国门的建筑企业在融资渠道上的大力支持,充分利用我国政府提供的“两优”贷款(援外优惠贷款和优惠出口买方信贷)和与项目所在国政府签订的框架协议等资源,进一步强化投标企业在项目当地的竞争优势。以拉美建筑市场为例,委内瑞拉和厄瓜多尔两国都与我国政府建立了双边基金,故在这两个国家的工程项目投标过程中,我国建筑企业都应利用这一优势,与其他国家参加项目投标的企业进行竞争,从而获得中标。另外,在对工程现场调查、编制投标文件和投标报价过程中,还应充分利用开展属地化管理的各种资源,如与项目当地综合实力强的设计单位或技术咨询公司合作,利用他们熟悉国情和法律法规、建设和技术标准、当地各种资源及市场价格、施工环境及条件、有效沟通各方面的关系等优势,参与现场调查、编制投标文件、确定投标报价,实现转移相关投标风险,达到中标的目的。
2.3工程设计和施工阶段
2.3.1设计阶段的属地化
在中标后的设计阶段,要与项目当地实力强的设计单位或国际性设计公司合作,利用他们熟悉和掌握本国建设和技术标准、规程规范要求等进行联合设计。分工可由我国设计单位承担总体设计方案和主要专业的设计,他们承担其他有关专业的设计和按本国技术标准进行复核。在开展设计的同时,要总结出我国建设和技术标准与项目所在国技术标准的差异,为后续工程项目的开展积累经验。另外,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我国的建筑企业(包括设计单位)在掌握我国建设和技术标准的基础上,要收集项目所在国的技术标准和要求及采用的国际技术标准,经过积累建立起一套国际技术标准和我国技术标准(英文版)数据库,以满足承包国际工程的技术要求,同时也为大力推广我国技术标准奠定基础。
2.3.2材料设备采购的属地化
在国际工程项目的材料采购中,其主要途径有3种:一是在项目所在国采购;二是从我国采购;三是从第三国采购。对项目所在国的属地化建筑材料,如钢材、水泥、砂石等,不但在价格上占优势,而且品种多、料源充足,采购灵活、时间短,供货方式可有厂家直接供货或由商供货,是材料采购的首选。对所需的特种材料,如果项目当地价格高、货源不足,可以考虑从我国或第三国采购,但应满足工期要求。国际工程项目所需的设备一般分为常用设备和特殊设备(或关键设备)。对常用设备,如果项目所在国的价格便宜,且性能指标满足使用要求,首先考虑在项目当地采购。对特殊设备,应从技术性能与价格方面综合考虑,如果技术性能满足工程要求,且价格较为便宜或适中,首先考虑在项目当地采购;如果技术性能满足不了工程要求,应考虑从我国或第三国采购,并进行技术经济方面的比较,然后决定采购地点。
2.3.3施工阶段的属地化
2.3.3.1劳务人员的属地化
在工程施工阶段,如果所有参建人员(包括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工人(劳务人员))都从我国派遣,那么参建人员所需的费用(包括国际机票、签证费用、福利补贴等)一般高于很多发展中国家的当地雇员支出。尤其是在一些技术含量低,复杂程度不高的工作岗位,完全可以在当地雇用劳务人员代替中方的工人,这样可以节约人工成本,也可规避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相关风险。另外,在项目当地雇用人员还具有先天的语言优势和文化传统,他们比中方人员更善于与当地居民和地方政府等进行沟通和交流,解决有些中方人员无法解决的有关问题。另外,许多发展中国家对职业教育比较重视,通过教育和培养造就了一批具有专业技能、动手能力强的人才队伍,他们比中方工人适应能力更强。而且,项目所在国政府也希望国际工程承包商在实施每个工程项目的同时,能够为当地培养一批熟练的技术工人和管理人员,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当地人均收入水平,为所在国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一定的基础。
2.3.3.2施工机械的属地化
在国际工程项目施工中所使用的机械设备有常用机械,也有特殊机械。对常用施工机械是购置还是租赁,这要根据各类机械的使用数量、使用频率、使用的时间和所需成本等综合考虑,并进行技术性能和经济方面的比较。在满足施工要求的情况下,如果购置使用费远大于租赁费用,就考虑在项目当地租赁;如果租赁成本大于购置成本,就考虑采购。采购需要考虑从哪里采购,如果在项目当地采购价格便宜或适中,就在项目当地采购;如果价格运高于从我国采购或从第三国采购,那么再经过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如果费用相当应首选从我国采购。对使用的特殊机械,同样要根据使用的数量、使用频率、使用的时间和所需成本及以后是否有后续项目等综合考虑,并进行技术性能和经济方面的比较。如果租赁不到或租赁费用大于购置费用,就考虑采购。采购同样需要考虑从哪里采购,如果在项目当地采购不到,就需要考虑从我国或从第三国采购,是从我国采购还是从第三国采购,在满足建设工期的前提下,同样需经过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如果两者价格相当或差距不大,应首先考虑从我国采购。另外,对于使用频率不高,临时需要的施工机具,采用在项目当地租赁方式更能满足施工要求,所以这些施工机具应在当地租赁。随着国际工程市场的发展,施工机具的属地化租赁将成为控制国际工程成本因素之一。
2.3.3.3社会关系的属地化
在国际工程项目的实施过程中,会涉及到项目当地各方利益的相关方(如政府和主管部门、治安部门、业主、监理、当地供货商、当地居民、当地雇员等),这些利益的相关方都是项目当地属地化管理的社会关系资源。处理和利用好这部分社会关系资源,就能得到他们的帮助和支持,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否则,就会不同程度的影响到施工的顺利开展。
2.3.3.4企业管理制度的属地化
在国际工程项目建设中,所谓企业管理制度的属地化,就是要按照项目所在国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运作方式开展施工、规范操作,在项目管理的各个层面与当地的规章制度、操作规范和文化背景相接轨,使所制定的制度和管理办法能充分体现属地化和国际化的特点。这样执行起来才能最大限度地赢得当地人民的尊重和理解。才能保证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达到企业在国际工程中持续、稳健和健康的发展。如果做不到管理制度的属地化,就会造成许多人为的矛盾,执行起来就会相互推诿扯皮,增加施工中不可预见的风险,不但影响到施工的顺利开展和项目效益,还会阻碍企业在国外的发展。所以,必须打破在国内工程建设中思维定式的影响,不要把国内的企业管理制度直接搬到国外,而要在主观意识上与项目所在地的传统文化保持一致。如按项目所在国的法律规定,设立和注册实体分支机构,建立符合当地法规和传统习惯的的合同管理制度、人员聘用制度、财务管理制度等;又如项目当地雇员的节假日加班,需支付双倍或者多倍的加班工资;再如在委内瑞拉(以下简称委方),按其劳工法的规定,聘用的中方人员和委方人员必须保持1:9的比例,委方员工每天工作8h,每周工作时间最多44h,加班每天不能超过2h。周末和节假日加班,加付工资50%的加班费,雇佣期满一年,享受15个工作日的带薪休假,并额外支付7个工作日薪酬的休假补贴等。
2.3.3.5企业文化理念的属地化
在全球经济化的发展时代,要想在国际工程领域得到生存和发展,除了创新市场开拓、工程设计和施工阶段的经营管理思路和模式,实施属地化管理外,还应注重企业文化理念的属地化管理。即立足于国际层面来运作所承包的国际工程项目。也就是说,树立起一个有综合实力、有责任感、可信赖的国际工程承包商形象。具体表现是要改善与项目所在国及当地政府、业主和当地雇员等之间的关系,营造和谐的外部环境,积极参与项目当地的社会公益活动,营造良好的形象,获得项目所在国政府和人民的认可,以此扩大企业的影响力。只有这样,才能促进企业尽快融入国际工程市场,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3结束语
随着我国“走出去”战略的发展,不少建筑企业投入到国际工程承包领域,寻求新的发展商机。但如何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通过承包项目的属地化经营管理,提高项目管理水平、降低项目成本、扩大利润空间,达到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目的。本文在阐述国际工程项目实行属地化经营管理必要性的基础上,分市场开拓、项目招投标、设计和施工等阶段,阐述承建国际工程项目实行属地化经营管理的方法和手段,以及如何实现企业管理制度和企业文化理念的属地化,保证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树立起一个有综合实力、有责任感、可信赖的国际工程承包商形象。以此扩大企业的影响力,在国际工程领域得到生存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傅聪.对海外工程承包企业“属地化”经营之浅见[J].哈尔滨铁道科技,2012(2).
篇7
关键词:文化风险并购文化审慎管理策略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企业跨国经营和并购活动日益频繁,企业不可避免地面临着外来竞争以及多元文化的冲突,所有的管理者都需要用全球化观念来考虑本企业的经营与管理,都要考虑文化差异给企业带来的影响。是否重视跨文化管理正在成为影响现代企业经营成败的关键因素。如何正确认识和识别企业经营中的文化差异与风险并积极采取应对策略,以增强企业的抗风险能力,是现代企业面临的重要课题。
文化因素对企业经营活动的影响
关于文化的概念最早定义来自英国文化人类学家泰勒,他认为文化是指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道德、风俗以及人类作为社会成员所获得的其他能力和习惯的复杂整体。在跨文化管理产生以前,关于文化及文化的差异性和相似性的研究仅限于文化人类学家。在企业界,尽管人们已经认识到文化环境与公司决策的相关性,但在国内经营环境中,很少有企业把它作为一个主要的因素加以考虑,管理学界也很少注重文化的研究。然而经济全球化趋势推动了企业界和管理学界对文化与经营管理关系及其重要性的认识不断深入。
(一)霍夫斯泰德的理论
20世纪80年代,随着霍夫斯泰德提出民族文化的四个维度以来,文化对企业经营活动的影响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霍夫斯泰德从文化比较的角度提出文化不是一种个体特征,而是具有相同的教育和生活经验的群体所共有的心理程序。不同的群体、区域和国家的这种程序互有差异,这是因为他们的“心理程序”是在多年的生活、工作和教育环境中形成的。群体本身无法感受到自身文化,文化需要比较才可以显示出各自的特色。霍夫斯泰德提出了描述和表征民族文化类型的四个维度,即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权力距离、不确定性规避、生活的数量与质量。他对40个国家的文化特征进行了研究,其成果有助于管理者认识民族文化的差异。
(二)特龙彭纳斯的理论
上世纪90年代特龙彭纳斯对工商管理活动中文化的多样性进行研究,提出关于民族文化分析的七个维度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普遍主义与特殊主义。普遍主义认为可以对“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对的”加以界定,并总是可以据此加以运用;特殊主义则与此相反,在特殊主义文化中更看重关系和环境的特定责任,不很看重抽象的社会符号。从这一维度来看文化对企业经营活动的影响,普遍主义主张普遍地按规则和程序去做以保证公平和一致性,特殊主义鼓励灵活性以适应特殊情况的要求。
个人主义与公有主义。个人主义鼓励个人的自由和责任;公有主义鼓励个人为群体的利益而工作。在个人主义文化中人们崇尚个人成就和独立承担责任,而在公有主义文化中决策经由代表传回组织后再决定,人们崇尚集体成就,集体承担责任。
情感内敛与情感外露。不同文化对表达情感的接受程度是不同的。在北美和西北欧,商业上的关系是典型的工具性关系,情感被认为是干扰。其前提假设是我们应该类似机器一样,以便使其运转更有效。但是在有些文化中,商业是个人的事情,人的全部的情感被认为是恰当的。
具体专一与广泛扩散。在专一型文化中管理是与报偿相关的目标和标准的实现,私人和公务上的日程是彼此分开的;在扩散型文化中管理是一个不断改善的过程,而且质量也借此得到改善,私人的和公务上的问题彼此渗透。
成就与归属。成就主导文化要求对人们依靠技能取得的成就给予回报;归属主导文化尊重人们基于以往经验的身份和地位。
对时间的态度。各个国家看待时间的方式也不同。在一些国家,人们过去取得的成绩并不那么重要,更重要的是要知道他们为将来制定了什么计划,而在另一些国家则与此相反。这些是对公司活动会产生很大影响的文化差异。在一些文化中时间被认为是以串联着不同事件的直线方式向前流逝的,其他的文化把时间看作是过去、现在和将来以环形方式在运动,这造成了在制定计划时实行的战略、投资、对国内培养人才及引进人才等方面的看法上有很大差异。
对环境的态度。对环境的态度方面也可以发现重要的文化差异。从其对企业经营活动的影响来看,内控型文化主张将精力集中于我们擅长的事情上;外控型文化主张要适应顾客的要求。特龙彭纳斯在比较差异的基础上,提出了每一维度的两个对立面如何走向协调的方法,并将其归纳为具体的经营技巧和管理技巧。特龙彭纳斯的研究表明,文化对企业经营的影响是广泛、具体而深刻的,不仅影响到产品的销售,而且影响企业内部的组织结构、决策方式、领导风格、管理技术应用、信息沟通等一系列活动。
文化风险的成因与根源
在探讨文化对企业经营活动的影响时,人们多运用“文化冲突”这一概念,本文中笔者运用“文化风险”的概念旨在说明文化这一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给企业经营活动带来损失的可能。赫斯切认为文化风险产生于那些追求全球投资战略的公司。因不同的社会习惯而存在的产品市场差异,使人们难以预测哪种产品会在外国市场上受欢迎。他举例说在美国、加拿大和英国,早餐麦片极受欢迎,是最盈利的行业之一。但是,在法国、德国、意大利以及其他很多国家,早餐麦片就不怎么受欢迎,利润也不高。企业经营中的文化风险直接作用于产品和市场,从其成因来看,文化风险则存在并作用于企业经营的更深领域,主要有以下方面。
(一)跨国经营活动引发的文化风险
跨国经营使企业面临东道国文化与母国文化的差异,这种文化的差异直接影响着管理的实践,构成经营中的文化风险。在一种特定文化环境中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应用到另一种文化环境中,也许会产生截然相反的结果。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各国公司、企业跨文化的经济活动日益频繁,大量跨国公司的出现使一个公司内部的跨文化经营管理活动大量增加。由于文化不同,跨国经营管理中产生了许多误会和不必要的摩擦,影响了公司工作的有效运行。如20世纪70年代肯德基首次进入香港市场的失败,迫使其重视和利用文化因素,注重将自身产品和服务与当地民族文化、地区文化结合。正如英国市场营销专家史狄尔先生所评价的:“当年家乡鸡进入香港市场,是采用与美国一样的方式。然而,当地的情况,要求它必须修改全球性的战略来适应当地的需求。产品的用途和对产品的接受程度,受到当地的风土人情影响,食物和饮品类产品的选择亦取决于这一点。当年的鸡类产品不能满足香港人的要求,宣传的概念亦不适当。”文化因素是各国企业特别是跨国经营企业走向经济全球化时面临的巨大挑战,企业必须具备识别和处理文化风险的能力,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二)企业并购活动引发的文化风险
并购活动导致企业双方文化的直接碰撞与交流。近年来企业并购活动异常活跃。以我国企业为例,既有一国之内的企业并购,也有跨国并购,如海尔自1995年兼并青岛红星电器,到1998年底总共成功兼并了18家亏损企业;2004年年末,联想以17.5亿美元的价格并购了IBM公司的PC业务。根据联合国贸易发展委员会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我国企业累计以并购形式发生的对外直接投资,从1988年到1996年年均仅有2.61亿美元,从1999年开始,并购额逐年增加,2003年达到16.47亿美元。企业并购能够更有效地配置社会经济资源,然而并购成功与否取决于多种因素。在并购活动中许多企业往往把注意力集中在金融财务和法律方面,很少关注组织文化可能带来的问题。而许多并购案例证明,文化整合恰恰是并购过程中最困难的任务。尤其对于跨国并购而言,面临组织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双重风险。因为一个组织的文化是其所有成员共同遵循的行为模式,是保证其成员的行为能够确定地指向组织目标的某种思想体系,如果一个组织之中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组织文化,对于任何一个成员来说,识别组织的目标都将是困难的,同样,在为达成组织目标而努力时,判断应当针对不同情景做出何种行为也会是困难的。因为在这种情况下,组织的价值观直至其行动惯例都会是模糊不清的。所以企业并购活动中,如何正确评估所面临的文化差异的基本特征及风险,探询科学有效的管理策略,是企业并购必须面对和解决的一个重要现实问题。
(三)组织内部因素引发的文化风险
组织文化的变革、组织员工队伍的多元文化背景会导致个人层面的文化风险。越来越多的组织从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招募员工,广泛开展跨国跨地区的经济合作与往来,从而使组织内部的价值观念、经营思想、与决策方式不断面临冲击、更新与交替,进而在组织内部引发多种文化的碰撞与交流。即使没有并购和跨国经营,企业也会面临组织文化与地区文化、外来文化的交流问题以及组织文化的更新问题。所以,由于员工队伍多元化、组织文化变革等内部因素引发的文化风险虽然不如并购和跨国经营中的风险显著,但由于其具有潜伏性和持续性,也会给企业的经营活动造成十分重要的影响。
文化之所以会构成企业经营中的风险,其根源在于文化差异。特龙帕纳斯在分析文化的概念时认为,社会互动或有意义的交流,以人们相互交往前就存在处理信息的共同方式为前提,它们对于跨文化经营与管理有着重要的意义。交流双方相互依赖,因为他们共同构成了一种相关联的意义体系:一个群体对一种情境共有的解释。在经营管理中进行有意义的互动要有一个绝对的前提,即存在共同的预想。当交流对象的预想一致时,双方对其意义便有了相同的理解。一种特定的组织文化或职能文化不过是群体若干年来在解决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时形成的自我组织的方式。文化通过人们期望的和归结于环境所共享的意义的不同而相互区别。文化一旦形成便具有很强的稳定性和继承性。每个国家、地区、组织甚至每个人都是一个文化系统。所以当各种文化系统在企业经营活动中相遇时,这种文化差异便潜在地构成了无法避免的文化风险。企业经营中的文化风险若不加以控制和规避,会酿成文化冲突并导致决策效率低下、组织涣散、沟通中断,使企业蒙受巨大损失,最终可能使企业走向衰败甚至灭亡。因此,企业必须积极面对文化风险,制定正确的风险管理策略。
企业文化风险的管理策略
(一)文化整合
文化整合不仅是影响企业并购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而且对促进企业文化的变革具有重要作用。所谓文化整合,就是指组织要适应外部环境、社会文化氛围、组织制度的变化,将构成组织文化的各异质文化要素统合为一个有机整体。对于企业具体的并购活动而言,通常采用的文化整合策略主要有:注入型,如海尔经常采取注入式的文化整合模式,在并购活动中第一步是“克隆”海尔文化及其管理模式,使被兼并企业了解、适应,直至自觉按照海尔的组织文化和管理模式进行思考和行动,从而激活“休克鱼”,使其与海尔集团融为一体。融合型,并购双方认识到构成组织的两个或多个文化群体的异同点,但并不是忽视或压制这些文化差异,而是通过文化间的相互补充和协调,形成全新的统一的组织文化。促进型,当强文化与弱文化相遇时,在尊重文化差异的前提下,强文化吸收弱文化中合理的部分,并做出适应性调整,使原有的文化功能更加完善。隔离型,在跨国并购中,若双方文化背景和组织文化风格迥然不同,甚至相互排斥或对立,在文化整合的难度和代价较大的情况下,正确识别文化差异,彼此尊重对方的文化,保持双方文化的独立性。
(二)跨文化培训
进行跨文化培训是跨国经营企业在全球化背景下开展业务活动中规避文化风险的有效工具。为了加强员工对不同文化传统的反应与适应能力,促进不同背景的员工之间的沟通与理解,必须进行跨文化培训。跨文化培训的内容应包括:对对方民族文化及原组织文化的认识和了解;文化的敏感性、适应性的培训;语言培训;跨文化沟通及冲突处理能力的培训;对对方先进的管理方法及经营理念的培训。通过跨文化培训不仅可以规避文化风险,而且可以提高决策效率、促进信息沟通、增强企业的凝聚力。
(三)文化审慎法(CulturaldueDiligence)
文化审慎法主要用于对企业并购中的文化风险进行评估,它包含五个步骤:第一是收购前筛选,主要任务是组建文化审慎小组来收集目标企业文化物件、价值观和假定方面的信息;第二是宣布收购后的综合性文化测评,即在第一步基础上对双方企业的组织文化、经营方式等进行定量与定性分析;第三是认知冲突、风险、机会和成本,根据第二步所收集的综合信息,测量两家企业的文化差异,确定这些差异带来的风险和成本;第四是设计并实施合并后的行动计划,主要任务是选择并实施文化整合的具体策略;最后是合并后对所发现事实的监控和证实,这个阶段文化审慎小组要继续关注并排解企业文化问题,监控整个并购过程的有效进行。
篇8
关键词:集团财务;管理;形态转变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8)11-0207-01
1 集团化经营,促进集团财务管理的转变
1.1 集团化经营
集团经营区别于非集团经营的最大特点是:业务上的关联交易和财务上的“金字塔”型财务结构。这些特点有利于实现集团的规模经营,增进成员企业的“团队作业”,降低营业成本和总体税负;“金字塔”层层连锁控股使其可依据同样的股权资本、不动产等取得不同的借款,从而对其控制的资产和收益发挥很大的杠杆作用。集团经营是指以总部(主力公司)为中心,发挥集团化经营优势,共享资源和品牌,提高整体业绩。集团总部可以完成产业组合管理、机构重组、技术转移、活动共享等下属系列公司在能力水平上很难做到的战略性任务。
1.2 财务管理应转向以配合集团化经营、支持集团战略发展
在集团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财务会计工作,根据国家及企业的具体要求,曾经扮演过不同角色,承担过不同的使命和责任。在传统阶段,集团公司的财务会计主要侧重于单个公司具体会计业务核算和常规的财务管理,相对来讲比较具体和简单。在现在,面临全球经济一体化,常规工作职能已经不能满足企业应对竞争、长足发展的需要,集团财务管理,将会逐步形成站在集团的高度开展管理的思路和形态。除集团总部的常规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外,还包括:产权管理(管理和运用资产产权)、战略管理(战略导向)、投资管理(方向引导;规模控制;资金筹划;项目审定;方案评价;风险控制等)资金管理(发挥集团优势融通资金;集团成员企业资金闲紧调度;资金监控)预算管理(投资支出;资产收益)财务监督指导与服务等等。
1.3 集团化经营企业的财务管理的必要性或意义
这种简单的、基础的、具体的传统财务会计管理模式是不能适应集团发展要求的,我们需要高级形态的财务管理来确保集团战略目标的顺利实现,需要集团财务的“雁行飞行”。具体来说,可以跟随集团领导的战略思路、经营理念;可以与集团发展战略、成长步调一致;可以与集团经营模式一致(投资型、多元化);可以整合集团财务资源,发挥集团优势。
2 集团财务管理,建立符合本集团管理模式的财务战略,并且实施动态管理为配合支持集团发展战略
2.1 积极参与“十一五”集团战略相关工作
根据财务管理要求,建立自身财务系统战略,具体思路包括定位主要管理职能(战略管理、投资管理、预算管理、财务监控),制定动态管理模式(建立、控制、反馈、修正、风险预警等),建设实施(管理框架涉及集团多方面、各流程,分步骤、分阶段逐步实施,需时较长)。
2.2 根据集团产业结构、产权布局和有关管理规定,协同相关部门做好相关工作
调整进退相关成员企业投资产权,配合其产业链上的业务及股权的规划调整,提升集团产业项目的整体经营及获利能力;配合推进有关成员企业上市准备工作,妥善处理关注财务问题,并联系、协调政府主要管理部门,理清工作程序,争取政策支持,认真计划,顺利实施。
2.3 对重点成员企业在行业中长期融资模式创新探讨
根据工作安排,联合相关部门和人员成立专项工作小组,近期工作取得一定成效:结合房地产异地开发、资金全局调度管理的现实需求,工行的异地银团贷款模式基本落实,同时以集团总部所在地扩张发展,以期符合人民银行有关企业跨区经营规定;联合有关金融机构完成创新融资品种,公开发行募集资金,为该企业在财政和货币政策紧缩环境中、其生存发展所必需的流动周转资金,成本合理;同时充分利用集团总部富足充裕信用资源与违约风险互换,获得年利适当的投资汇报。
2.4 集团化资金管理模式的延拓下放、优化调整
协助房产集团针对集团化资金管理需求,参考同行管理经验,通过实地调研,初步设计提出房产集团资金管理模式,务求合用和实效。后待沟通、调整并准备实际应用。
2.5 税务工作重心从报税向策划安排转移
在集团进行投资时,财务能配合其他部门做好对投资产业的宏观经济分析,并从财务专业的角度提供可行性论证、投资方案评价、投资的税务策划、资金筹划、预算管理、对被投资企业的财务管理与控制等。并且在投资过程中实施风险管理。
在开展融资工作时,在对经济环境、金融环境、国家政策法规等深入分析的基础上,结合集团的实际情况,财务能够提供融资方向和融资组合方案。在日常管理中,持续加强集团的资金管理和商业信用管理。
在集团开展资本经营时,从财务角度,通过相关投资和融资活动,积极参与、协助做好工作,拓宽思维,提供建议,同时注意风险。
逐步建立财务预警体系。为进一步深化内部控制管理,在可以提供财务支持和保障的同时,希望能够防患于未然,加强财务安全。在《企业财务通则》中,也要求各企业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建立财务预警机制。在国内环境并没有达到科索委员会(COSO)要求的企业整体风险管理的程度时,我们可以先意识到以财务预警作为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中间形态,在持续加强和巩固内部控制工作效果的基础上,在适当时候逐步建立集团财务预警体系。
3 在体制内,巩固基础工作成效,逐步完善必要条件,注重财务环境建设,保持稳健提升意识,从财务角度服务集团发展
3.1 加强预算管理工作,在搭键框架之后,充实内容,深化效果
以战略为导向的预算管理是集团化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是实现战略规划、经营计划与日常管理有机连结的重要管理工具。当前,我们仍处于基础性的财务预算的建设阶段。在以往只对利润作预算的基础上,以适当方式扩充资本预算和现金流量预算,建立全面预算管理雏形;同时,针对转向工作项目,包括:零星及基建项目、集团总部费用、政府立项项目资金和绩效管理等,建立专项台账进行计划和过程管理。
3.2 完善集团公司《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和部门内部实务操作指导规范(内部称“工作通知”),保证会计管理工作体制的规范及严谨性,不断加强制度体系保障
为适应企业现代经济活动管理要求,集团公司《内部会计控制规范》以财政部颁布的相关规范为框架,结合集团公司经营管理实际情况,2005-2006年共颁布内部会计控制规范试行稿文件12项,其中2006年颁布8项。分别是:“货币资金”、“对外投资”、“筹资与担保”、“工程项目”、“实物资产”、“采购与付款”、“销售与收款”、“成本费用”、 “纳税”、“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会计核算”、“基本规范”。除财政部已颁布项会计循环控制外,调整循环口径后,总部财务会计部门还针对集团总部管理现状另外增加颁布了3项:“会计核算”、“纳税”、“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切实做好制度保障工作。
3.3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注意专业知识、业务技能培训效果,提升财务人员专业能力和业务水平
一是引进高级人才专门从事高级策划工作。二是着手集团财务队伍的专业化建设,有意识地在培养财务会计各方面的专业管理人员。
3.4 强化基础性财务会计工作,为逐步的、有效的转向形成稳固基础
强化会计核算的合法性、合规性,保证财务结果真实可靠。强化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和职业道德建设;改进会计工作质量;强化会计信息的及时性;完善业务流程;强化日常资金管理;完善档案管理等。
篇9
关键词: 公共体育场馆;民营化;瓶颈问题
中图分类号: G80-05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 1007-3612(2011)05-0004-04
Reflections on Bottlenecks Problems of Operating Manageme nt the Privatization Reform of Public Gymnasiums and Stadiums
ZHUANG Yongda,LU Hengbo
(Dept. of P.E., Ningbo University, Ningbo 315211, Zhejiang Chin a)
Abstract:The privatization reform of public gymnasiums and stadiums as the ref orm of public utilities in sports, which is a beneficial attempt. However, as th e advance of the privatization reform, we meet some bottleneck problems, such asbackward ideas, the ethics anomie, institutional destroy and the lack of regula tory. Based on the typical cases of the privatization reform of public gymnasium s and stadiums in China, this paper analysed some bottleneck problems in the pro cess with the methods of interviewing experts and onthespot investigation, t hen put forward the correspondence reflections, for supporting the privatizationof public gymnasiums and stadiums.
Key words:public gymnasiums and stadiums; privatization reform; bottlen eck problems
著名经济学家保罗•萨缪尔森将公共产品定义为“那些在消费上同时具有非排他性和非 竞争性的产品”[1]。从公共产品理论可以看出,公共体育场馆的产品大都属于非 竞争性弱 和非排他性强的公共服务,属于介于纯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之间的准公共产品。[2] 一些具 备准公共物品属性的诸如高速公路、桥梁、公共体育场馆等产品,适当地依靠市场机制进行 资源配置,可以有效地缓解政府的经济压力。这为公共事业民营化改革,尤其是公共体育场 馆民营化带来了理论的支持。
民营化是指将国有、公营的公用事业的所有权或经营权转移到民间,引入真正的市场机 制。根据E•S•萨瓦斯的分类方法,主要有三大类即为委托授权、政府撤资和政府淡出。委 托授权是公共物品供给民营化最常用的方式,它通常通过合同承包、特许、补贴、法律等形 式来实现。
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公共体育场馆一直是各级体育行政部门所属的事业单位 ,实行统一收支、统一管理,致使其功能单一,使用率低。同时,政府对公共体育场馆无所 不包、无所不管,充当着无限政府的角色,然而,由于缺乏科学的经营管理,公共体育场馆 长时间低效率的运转和无底洞式的消耗成了各级政府的一个沉重包袱。近几年,随着我国公 用事业民营化的成功实践,这种改革方式已悄然被引入到公共体育场馆的经营管理中。当前 ,我国公共体育场馆经营管理制度的改革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以委托经营为代表的公共体 育场馆民营化模式已在全国各地相继出现,改变了过去政府或者体育职能部门运营的单一的 传统模式,通过将所有权和经营权剥离,以市场化途径和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来改变原有的公 共体育场馆运营和管理体制。“政府引导、民资营馆”已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民营化改革可 选择的模式。[3]然而,我国公共体育场馆民营化改革中遭遇了诸多难题,严重影 响了民营 化改革的进程。如何找准民营化若干瓶颈问题,如何分析与破解瓶颈问题,已成为公共体育 场馆民营化改革亟待解决的问题。
1 研究方法
1.1 文献资料法根据论文的研究内容与研究目的,阅读大量的 公共经济学、社会学著作,同时通过CNKI中文数据库、中国期刊网以及其他互联网查阅大量 国内外有关公共体育场馆民营化领域等文献资料,为论文构架奠定理论基础。
1.2 专家访谈法根据研究主要内容,针对省、市体育 局等行政部门领导以及公共体育场馆民营化领域内的专家学者设计了相应的访谈提纲,对我 国公共体育场馆民营化遭遇的若干问题进行了探讨,为研究提供了原始材料。
1.3 实地考察法根据研究内容,选取国内较早采取民营化模 式运营的宁波市游泳健身中心、绍兴市游泳健身中心、
金华市义乌梅湖体育中心等公共体育场馆作为典型案例,进行了实地 考察。通过 与场馆运营方的直接交流,了解场馆运行管理的实际情况,为论文的撰写提供详尽的第一手 资料。
2 公共体育场馆民营化瓶颈问题的剖析
2.1 理念滞后的问题 公共体育场馆经营权转让后,政府及相关体育职能部门更多的是扮演服务者、监督者的 角色。经营主体的转换以及完全市场化的运作,带来了理念的全新改变。在政府层面上表现 为民营化理念、服务为核心理念等相关理念的浅薄,导致了系列问题。
2.1.1 民营化理念浅薄 公共体育场馆采用民营化机制对于许多政府官员、国内私人投资者以及消费者来说,都 是“新生事物”,他们不仅对于民营化机制所涉及的商业、技术、法律和政策各层面的种种 复杂问题缺乏必要的知识储备和经验,而且在理念上也存在不少误区。主要表现为:1) 有的地方政府认为公有制是公共体育场馆效率低下的原因,只有引进外资或者民间资本,改 变其所有制性质才是真正的改革;有的地方政府对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责任认识不清,将 公共体育场馆改革当成“政府甩包袱、财政脱负担”的手段,错误地认为把公共体育场馆推 向市场后,政府的责任也可以“一推了之”。2)公私双方短期化倾向严重,缺乏长期合 作精神。政府方面对当地公共体育场馆往往是一脱手就了之,对公共体育场馆在民营化实施 过程中支持、协调和监督的作用认识不足。同时在民营资本方面,投资行为也存在严重短期 化的倾向,忽视了公共体育场馆投资与收益长期化的特点。3)对公共体育场馆的产业特 殊性以及民营化所涉及的商业、技术、法律、政策等问题的复杂性认识不足。在具体运用上 往往是急功近利、顾此失彼,对各种可能面临的风险评估不足。政府和私人投资者的决策非 常草率,缺乏充分论证,一旦出现问题,各方就表现出机会主义倾向。
2.1.2 服务为核心的理念浅薄 在公共体育场馆民营化进程中,政府依然扮演着管理者的角色,拥有高度的调动和配置 社会资源的权力,主导着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而这种过于集中的权力导致政府对社会生产 生活的过多控制,从而限制公众的个人行为,使得社会公共服务仍然停留在管理的层面上。 美国学者E•S•萨瓦斯在《民营化与公私部门的伙伴关系》的著作中提到“西方政府治理的 新理念,在政府角色和职能的定位上,表现为市场价值的回归,表现为公共服务的市场化和 社会化;在政府管理的价值选择上,新理念包括市场优位、顾客至上、服务意识……”,提 出了“管的最少的政府就是最好的政府”的理念。这一理念的本质,便是由公共社会管理向 公共社会服务转变,不但适用于政府,更适用于具有政府性质的公共组织向社会市场组织的 转变,其中就包括了公共体育场馆。
公共体育场馆委托给企业经营,企业就是政府服务的对象。如何帮助企业,服务企业经 营公共体育场馆,并在政策、制度、监管、宣传、市场开拓等方面提供良好的服务,成为政 府应扮演的角色。然而,在实践中,政府或出现了“甩包袱”现象,放纵任其自流,或出现 了“管卡压”现象,处处严厉管制,这种状况有悖于政府的服务理念。
2.2 制度缺损的问题 随着市场化程度的深入,本就不完善的制度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主要表现在宏观层面 上的专门性法律法规的缺失以及微观层面上的绩效评价体系的缺损两个方面。
2.2.1 专门性法律法规的缺失 目前,我国公用事业民营化的过程中颁布了《公共文化体育设施管理条例》、《关于加 强市政公用事业监管的意见》、《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全国城市物业管理 优秀大厦标准及评分细则》、《政府制定价格行为规则》、《政府制定价格成本监审办法》 等系列的法律法规,为我国公共事业改革保驾护航。这些相关的法律法规成为了我国公共体 育场馆民营化过程中的经营、投资等方面,主要的法律依据。但是无论是国家层面颁布的系 列法律法规,还是地方行政法规均未直接涉及公共体育场馆民营化的相应领域,可以说,与 公共体育场馆民营化经营相关的制度及法律法规基本上属于空白。目前,我国公共体育场馆 民营化很大程度上都是借鉴的其他公用事业的相关法律法规及相关规定办法,并无明确的关 于公共体育场馆的立法,用于平时操作性的文件大多只是以政府性发文为主,在执行依据上 尚得不到保证,更不无法确保相应过程中行为的规范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专门性法律法 规的缺失还会在后期监管上带来一个严重后果,使得名正言顺的相关监管行为无法可依,导 致公共体育场馆民营化进程严重受阻。
2.2.2 绩效评价体系的缺损 民营制度选择中风险存在是客观的,然而能否有效地规避,除了过程的管理外,更注重 结果管理,而绩效评价问题是衡量公共体育场馆民营化效益的重要指标,也是民营制度 选择 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绩效评价不但是检验最终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重要手段,更是提升 内部管理、企业凝聚力等的有效手段。通过定量分析准确地评定体育场馆设施的工作成绩, 是现阶段对我国体育设施实施有效管理的措施之一。对公共体育场馆进行公益和经营的绩效 评估非常必要的。企业的经济效益的评估,可以直观地体现在相应的收入、利润、税收等方 面,比较便于数据的收集与整理。作为以现代企业形式经营的公共体育场馆,必然存在相应 的财务报表等,便于经营绩效的评价。与之相比较,公益性质的社会效益由于缺乏相应的评 估指标与评估体系,其社会效益评价一直处于被人们忽视的状态。当前,对民营化模式的绩 效评价体系学术界也未达成完全的统一。在实践评价中更是缺乏依据与权威,导致了绩效评 价体系的缺损,严重地损害了公共体育场馆民营化的进程。
2.3 伦理失范的问题 市场机制的引入,引发了一系列有关公共体育场馆民营化的伦理失范问题,主要集中于 受托方的企业经济伦理和以及委托方的政府行政伦理两大领域。
2.3.1 企业经济伦理失范 经济伦理是指人们在经济制度安排、经济活动中产生的道德观念、道德规范以及对社会 经济制度和经济行为的价值判断和道德评价。[4]公共体育场馆提供服务是其获得 经济效益 的手段和途径,因而它具有明显的利己性。企业必须追求利润,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是每 一个企业的天然的追求。民营化后的公共体育场馆,委托方政府所追求的是社会效益,而受 托方企业所追求的是经济效益,双方所追求的效益与目标函数不一致,从而导致了公共体育 场馆民营化后产生了经济伦理失范。其主要表现三个方面:其一、公共体育场馆民营化的过 分求利现象。民营化的公共体育场馆以市场化为导向,其价格虽然由工商、税务等部门的协 调监管,但是由于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的真实成本难以确定,广大消费者难以知道企业内部 确切成本,门票等服务价格的定价相对较高,容易产生企业的过分逐利情况,导致经济伦理 的失范;其二、公共体育场馆民营化的公平与效率缺失。政府在提供公共体育服务的提供时 ,必然以社会效益为根本出发点,追求社会效益最大化的目标。作为准公共产品的公共体育 场馆,即使转换了相应的经营主体的亦不发生目标的改变。对于企业而言,是以追求自身经 济效益的最大化为目标的,其为了保证充分地获取经济效益,有时会忽视社会效益的获取, 破坏了公平与效率。例如,减少规定的开放时间,以降低相应的人员支出与设备的运营费用 。其三、公共体育场馆民营化的不道德竞争。公共体育场馆民营化管理企业是一种从私利出 发,基于对回报的期望的合作,在法律、行政、经济等约束手段还尚未形成的过程中,公共 体育场馆民营化竞争机制和合作机制往往出现了违背社会经济伦理的现象。有些公共体育场 馆委托给企业运营没有经过公开竞标,也有公共体育场馆委托经营仅有少数几家企业参与竞 标,甚至存在不道德竞争。
2.3.2 政府行政伦理失范 公共体育场馆民营化改革中,政府行政起着推动与保障作用,但是在改革过程中我国公 共体育场馆民营化却遭遇了若干行政伦理问题,阻碍和减缓了我国公共体育场馆民营化改革 进程。我国公共体育场馆民营化进程中所面临的行政伦理失范主要表现在政府行政组织伦理 的缺失、行政人员行政职业伦理缺失以及公共政策制度伦理缺失。政府行政组织伦理行政活 动主体及行为的伦理,而其伦理原则表现在政府行政管理所追求的基本伦理目标――公正、 廉洁、高效。[5]目前,我国公共体育场馆民营化过程中,涉及相关权益的转让或 者审批, 但是相关事宜的最终决定因素却不是法律法规,而是部分行政职能部门或者行政领导的权利 。在公共体育场馆民营化改革的领域中,各类腐败问题层出不穷。行政人员责任意识的缺乏 ,使得在工作中,不以工作为己任,出现工作拖拉,工作效率低下等问题;其缺乏服务理念 ,使得其工作中与人与事态度傲慢,官本位思想更加根深蒂固;忽视日常的道德自我教育, 久而久之使得其行政效率降低,更会产生诸多腐败、等不良现象。公共政策伦理是 制定良好公共政策的前提,以美国、英国等为代表的欧美发达国家就在公共政策伦理的理论 支持与实践下,制定了有关产业民营化的系列法规与政策,其内容详尽,切合实际,并且与 时俱进,不但符合民营化政策要求,也符合公共政策行政伦理的要求。相比之下,我国政府 在法规与政策方面的作用还没凸显出来,具体表现为法规制度供给不足,法规制度的规定过 于宽泛,不够具体,缺乏可操作性等,在公共体育场馆民营化领域内缺乏专门的法律和法规 ,导致行政人员在执行过程中无从着手,对政策法规制度认识,对现有政策法规有机可乘、 投机取巧,影响法规制度的执行力度。
2.4 监管缺失的问题 我国的公共体育场馆民营化是在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经济转轨时期中逐渐 发展起来的,取得相应成效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和缺陷,主要表现在监管主体单一、 监管内容混乱、监管手段缺失等方面,这些问题和缺陷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这种运营方式的 进一步发展和成熟。
2.4.1 监管主体单一 在我国公共体育场馆民营化的相关监管过程中,直接参与公共体育场馆委托经营的监管 主体还是以政府为主,缺少行业协会、大众传媒等多元监管主体,目前的政府还是不能脱离 建设者、委托方、监护人的三重角色,并且担负着监管基本上全部的责任,导致监管缺乏全 面性、科学性和客观性。目前,对民营化的公共体育场馆进行监管的大部分职能分散在政府 部门,尚未建立起职责明确的专门监管机构,而相关政府部门又缺乏监管的专门人才和监管 经验,也缺乏科学合理的监管内容与标准,导致监管效率低下、监管成本高等问题。我国目 前的情况是政府在监管过程中缺乏与中间组织的必要的信息沟通和交流,这是导致扭曲性管 理的重要原因。监管作为政府管理委托经营性公共体育场馆的一种手段,其对经营企业所施 加的影响是多方面的,监管主体不仅仅是政府相关行政部门,如在涉及到价格听证的情况下 ,媒体等也就成为行为主体。大众传媒不仅能够影响政府决策部门的政策制定,而且可以起 到政府监管机构所不能起到的作用。公共体育场馆涉及的在委托经营过程中涉及到多方面的 改革和创新,涉及到的消费者甚众,仅仅依靠政府部门有限的人力物力显然是不够的,需要 借助社会力量,借助市场的力量。其中,大众传媒作为各类行为主体披露和传递信息的主要 载体,能够影响和反映广大消费者和整个场馆日常运营的方方面面,因此,提高市场化改革 的透明度,发挥大众传媒的作用,既能够辅助政府监管部门实施有效的监管,又能够强化市 场化机制的约束作用。此外,大众传媒还可以对监管部门的监管者进行监管,促进监管部门 及其监管者依法行使监管权力,防范腐败的产生,还可以反映民意,成为政府监管部门与社 会公众之间相互沟通的桥梁。
2.4.2 监管内容混乱 在公共体育场馆在民营化过程中监管的主要内容随着民营化的深入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从限制进入的经济性规制转向社会性规制,相应的监管应该更多的强调了公共体育场馆服务 产品的质量、价格服务水平以及合同的规范程度。目前,我国各级监管主体,缺少对于监管 内容的明确认识,相应的监管机构不了解监管的内容,导致了现有的监管内容混乱,主要表 现在:第一、忽视安全监管。公共体育场馆民营化的前提就是必须确保其正常安全运行,这 是政府有效规制的首要内容。公共体育场馆及其产品一旦发生安全问题,影响范围广,影响 程度深,并且将直接威胁到整个社会的安定。因此,安全规制必须放在最为突出位置;第二 、忽视价格监管。由于价格规制直接涉及到企业和消费者之间的利益分配,因此价格的规制 监督是规制内容中的核心部分。工商部门等政府组织缺少通过不同的类型价格监督的选择, 使得公共体育产品的价格的监管形同虚设;第三、服务质量监管。公共体育场馆民营化的目 标之一就是提高服水平和服务产品质量,促进企业参与市场竞争,获得利益最大化,同时 使公众能够享受到高品质的服务。因此服务的水平和产品的质量如何,是否达到了品质标准 ,是否令公众满意,直接关系到对民营化的评价。民营化之后,服务水平公共产品质量不但 没有显著进步,反而有所下降,民营化的种种努力就失去了意义,公共体育场馆的民营化也 必将遭遇瓶颈;最后,缺少合同监管。合同监管是公共体育场馆委托经营模式下的新型 的规制模式,通过委托方与受托企业订立合同的方式,将双方的责任、权利、义务以及实施 过程中相应的事项都进行事前详细的规定,这是一种双方约束机制。目前,合同监管严重缺 失,企业合同监管缺少对于进入许可、资格审查以及随时监督和促进合同的履行,缺少切实 的合同的条款来规制受托方企业的绩效。
3 实现公共体育场馆民营化的思考
3.1 树立深层次的民营化理念以及公众服务理念 在政府层面上,应当深入研究学习民营化的相关理论,并借鉴国内外公共事业领域改革 的成功案例,树立系统地、科学地、深层次的民营化理念,认识到民营化不但是一个过程, 而且是充分发挥市场作用的重要手段。对于企业而言,整个经营活动要求站在公众的角度, 以公众的观点和想法来分析考虑其健身休闲、体育运动等消费行为的需求。以公众为主体的 理念转变,提升公共体育场馆设施的服务质量,带来更多的经济与社会的双重效益,为其今 后进一步民营化发展提供了新的理念支撑,是“以人为本”理念的体现。
3.2 完善民营化法律制度结构与绩效评价体系 在宏观层面上,在不断完善公共事业改革领域内的相关法律法规的同时,出台相关的公 共体育场馆民营化领域内的专门性法律与法规,为其运营、监管等提供法律支持,做到有法 可依,执法必严;在微观层面上,应该采取系统全面的绩效评价体系,构建以公共服务为导 向的绩效评价指标,通过科学合理的评估,为公共体育场馆民营化改革提供相关评估制度的 保障。
3.3 规范民营化经济伦理与行政伦理 针对受托方的经济伦理,通过树立合作的理念来保障双方的共赢,达到利己与利他的统 一,通过对公共服务进行规制,并加强伦理建设,通过社会监督树立诚信的经济伦理;针对 委托方行政伦理,通过树立政府的现代公共服务理念,完善政府行政的相关制度与机制,加 强行政人员的职业道德的自我修炼,加强行政人员的职业道德的培训与教育,实行全面严格 的行政人员的准入制度,从行政伦理层面上保障公共体育场馆民营化改革的顺利推进。
3.4 明确多元监管主体与监管内容 对公共体育场馆的监管应贯穿于其民营化的全过程,从安全、价格、服务质量、合同等 全方位地进行监管。同时,引入行业协会、媒体等多元的监管主体,推广第三方参与监管方 式,以提高监管的客观性与公正性,从而提高监管的效果。
4 结 论
1)公共体育场馆民营化是我国体育领域内公共事业改革的一种有益尝试,但遭遇了理念滞 后、制度缺损、伦理失范、监管缺失等若干瓶颈问题。
2)公共体育场馆民营化遭遇的理念滞后问题主要是民营化理念浅薄、服务为核心的理念浅 薄等方面;制度缺损问题主要包括专门性法律法规的缺失、绩效评价体系的缺损等方面;伦 理失范问题主要有经济伦理失范和行政伦理失范的等维度;监管缺失问题主要体现在监管主 体单一、监管内容混乱等方面。
3)针对公共体育场馆民营化遭遇的若干瓶颈问题,提出树立深层次的民营化理念以及公众 服务理念、完善民营化法律制度结构与绩效评价体系、规范民营化经济伦理与行政伦理、明 确多元监管主体与监管内容等破解瓶颈问题的思考与对策。
4)公共体育场馆民营化是不断发展与完善的过程,随着市场化与民营化的深入,还会遭遇 新的瓶颈问题,将在后续研究中不断加以深化与探究。
参考文献:
[1]保罗•萨缪尔森.经济学(第18版)[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8.
[2] 张桂宁.公共体育场馆的属性及其产品供给方式[J].体育文化导刊,2009,2:60- 61.
[3] 陆亨伯,谢萍萍,郑栋.我国公共体育场馆民营化经营模式的选择_基于典型体育场馆 的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31(1):5-7.
篇10
关键词:管理会计;精细化管理;多维度
一、利率市场化下农村商业银行面临的挑战
(一)利率市场化加快,盈利能力持续下滑
自2012年6月央行放宽存款利率浮动上限后,2013年放开贷款利率管制,2015年取消存款利率浮动上限,利率市场化改革基本完成。在保持原有资产负债结构不变的情况下,农村商业银行持续面临盈利增速放缓、净息差收窄的严峻形势。要在未来激烈竞争中求生存、谋发展,必须全面、真实、详细地分析自身盈利能力,找准增长点和突破点,服务全行转型大局。
(二)金融脱媒加剧,传统经营模式承压
随着互联网金融、民营银行等兴起,农村商业银行以存贷利差为主的传统盈利模式受到挑战。金融脱媒导致农商银行传统业务利润空间压缩,利差收入占比下降。金融脱媒加剧,农村商业银行亟待推进综合转型,通过业务联动、产品创新、渠道拓展等构建新型经营模式。
(三)资本约束加强,资本管理难度
增加2013年,银监会正式推出《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分别要求不低于10.50%、8.50%和7.50%。近年来,农村商业银行业务发展提速,资产规模逐年增长,但风险加权资产增幅高于资本净额增幅。在宏观经济下行、经营风险上升的大背景下,内生资本耗用居高不下,已濒临监管指标,内部资本能力空前承压,需探索资本节约型发展模式。在上述多方面带来的挑战下,银行丞需积极寻求商业转型,挖掘客户需求,提升管控水平。这就需要通过管理会计来支持银行的转型,对自身盈利能力进行多维度的分析,精确定位自身的优势和劣势,提供更好的产品定价、成本管理等价值经营能力。
二、农村商业银行管理会计的应用现状
A行在省行的统一管理和指导下,于2014年底上线管理会计系统,启动内部资金转移定价(简称FTP)、成本分摊及多维度盈利分析功能,初步构建管理会计价值分析体系。
(一)实施内部资金转移定价机制资金转移定价
(FTP)指根据银行内部考核的需要,向资金的使用部门收取利息,并向资金的提供部门支付利息的内部定价机制。FTP定价机制的建立是A行为应对利率市场化改革迈出的重要一步。实施FTP定价机制后,可以核算到产品、机构、部门、业务条线、客户经理、关键客户的FTP盈利情况。通过调整FTP价差,引导支行优化资源配置,调整业务结构。1.科学选择定价曲线为精确反映全行筹资成本,A行选择合适的FTP基准收益率曲线。存贷款FTP曲线,以存贷款基准利率为基础,计算同期限存款、贷款利差,对该利差以五五的权重比例进行分割;资金业务FTP曲线,一年以内(含)采用SHIBOR曲线,一年以上采用国债收益率曲线;外币业务曲线,一年以内采用银行间市场拆借利率,一年以上采用掉期曲线。2.差别制定定价方法A行综合考虑产品的期限特征、本金属性、利率属性等,对账户实行分类定价。对于有确定期限的固定利率产品及大部分存贷款业务采用期限匹配法。对于无确定期限产品采用赋值利率法,例如活期存款确定的FTP利率为4.63%;对于垫款,采用锁定利差法,按照“FTP价格=产品利率+/-锁定利差”反算FTP价格;对于无固定期限的交易账户资产,采用利率代码差额法,如固定资产。3.动态调整最终定价为提高定价的真实性,A行考虑了客户行为、风险、地域、战略性等因素对价格的影响,设置了调整项,可对按照收益率曲线及定价方法生成的价格作适当调整。如准备金调整,存款准备金收益率(目前为1.62%)低于存款FTP基准利率(一年期存款FTP基准利率),由此造成准备金收支差额,暂定由资金来源方承担。
(二)实现成本分摊管理
成本分摊是将本行财务核算系统各核算层级核算的业务及管理费等分摊至受益对象的过程,直接受益对象是各核算层级的责任中心,最终受益对象是产品。为推进成本精细化管理,A行按照“谁受益、谁承担”的原则,实现了直接费用的归集与间接费用的分摊,将成本分摊到部门、产品、关键客户、客户经理等,为各维度的盈利分析提供了准确的成本数据。
(三)实现多维度盈利分析
FTP的应用和成本分摊机制的建立,为A行建立包含资金成本、运营成本、税金成本、风险成本和资本成本的多维盈利分析体系提供数据支撑。A行引入经济增加值EVA和风险调整后的资本回报率RAROC为经风险调节后盈利评价的核心指标。通过实例演示,下表中从财务会计角度分析,Y支行账面利润大于X支行,主要由于利息净收入高。从管理会计角度分析,X支行指标优于Y支行,主要由于X支行本期收回大量不良贷款,资产质量较好,风险成本较Y支行少1,369.08万元,耗用资本较Y支行少637.85万元。因此,X支行EVA指标优于Y支行。
三、A行在管理会计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一)数据缺准度
A行管理会计系统数据主要取自财务管理系统、信贷管理系统、核心业务系统,由于手工操作和系统对接等方面存在漏洞,数据质量有待提高。一方面,手工录入数据的准确性和真实性无法保证。每日需手工导入人民币存贷款曲线、外币曲线、存放同业明细,差错无法校验,若出现录入错误,直接影响分析结果。另一方面,核算口径与业务实际不相吻合。如利息收入和利息支出,管理会计系统中对提前支取的存款仍计算利息支出,核心系统中存款支取后不再产生利息支出,导致数据偏离度较大。
(二)理念缺高度
管理会计需要各部门、全行员工共同参与,目前A行大多数员工管理会计观念薄弱,仍盲目追求规模和速度。一是支行成本管理意识淡薄。在新设机构和营业网点时,未测算支行盈亏平衡点之下的存、贷款保本规模,很大程度上导致利润流失。为实现存款规模扩张,投入较多的业务宣传费等,支行管理者未能以FTP利润指导经营网点。二是部门成本考核缺位。A行年初由各部门共同参与制定预算,但未定期对预算执行情况跟踪评价。业务部门只以高管层下达的任务为目标,未考虑投入成本。三是人员素质有待提高。管理会计要求财务人员和管理人员具备较强的业务素质和财务战略理念,在实施内部资金转移定价机制下综合考虑全成本因素对全行内部经营分析。A行在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上还任重道远。
(三)分析缺深度
A行虽初步搭建了多维度盈利分析框架,但在当前全行进行部门战略整合以及业务产品多样化的发展模式下,丞需提高分析深度。一方面,业务分析维度多元化。对于实施事业部管理的金融市场部,下分债券、同业、票据、理财、投行等业务条线。但A行目前只能对金融市场部和资金整个业务条线进行盈利分析,不能延伸至二级部门。另一方面,成本分摊规则精细化。财务管理核算系统中尚未将各项费用计入到具体使用人员,对于同一项费用由几个部门共同使用时,无法合理分摊。
(四)应用缺广度
从A行绩效考核管理办法来看,绩效指标设计不符合管理会计理念,管理会计分析结果在考核中未予以应用。一方面,管理会计核心指标地位不突出。A行绩效考核项目中占比较高的仍是各业务条线常规数量指标,如:贷款户数增量、存款日均增量、不良贷款等,未将管理会计报告中经济增加值(EVA)、风险调整后的资本回报率(RAROC)等纳入考核。另一方面,未建立以价值创造为依据的内部资源配置机制。A行按季形成管理会计分析报告,但考核评价结果并未应用到绩效考核中。对支行的考核,已初步实现基于内部资金转移定价下模拟利润来考核;但支行内部二次分配时,仍存在平均主义现象。对业务部门的考核,尚未引入全成本因素实施精细化考核。
四、在农村商业银行应用的对策和建议
为充分发挥以价值经营为导向,构建以EVA、RAROC为核心,覆盖规模、价格、收入、成本、利润、效率等全要素的管理会计核算分析体系。笔者认为A行需采取以下措施来提高管理会计应用能力。
(一)强化数据治理,提高基础数据质量
一是优化数据源。结合工作实际,与具备成熟实践经验的管理会计系统设计公司合作,优化系统取数源,提高数据质量。二是防范手工操作风险。完善手工录入数据操作流程,确保双人操作、换人复核,并追究操作人员责任,保证手工录入数据准确。三是统一核算口径。针对原管会系统中利息收入、利息支出等与财管系统不一致的情况,调整现有核算与分摊规则,确保利息收入、利息支出、业务及管理费与财务核算口径一致。
(二)强化队伍建设,提高管会人员素质
一方面,培养管理会计应用理念。加强对管理人员的针对性培训教育,树立运用管理会计指导工作的理念,理解掌握管理会计系统中核心指标含义,鼓励管理人员用足用好管理会计工具。另一方面,培养管理会计专业能手。梳理全行具备扎实业务基础,重点关注具有会计师、高级会计师、注册会计师的员工,有计划的培养管理会计应用专业人员,不断充实财会精干力量。
(三)强化信息挖掘,提高系统分析水平
一是完善管会体系。积极构建产品、客户、业务条线、机构等分析对象的价值中心,通过FTP、成本分摊等管理会计工具计算各价值中心的盈利贡献。二是细化条线分析。A行共有85家支行,分为重点支行、中心支行、小微支行和二级支行。总行机关部室中,部分业务部门下设二级部门。为精细核算各机构、各部门盈利情况,需依据部门性质、业务特点设置差异化核算规则。三是加强直接分摊。A行每月通过财管系统的费用明细核算,能够将受益对象的费用直接归集到责任中心。在日常财务报账、资产入账环节应做好直接成本费用归集,通过搜集多维度受益信息,在财管系统中填录费用报销单的成本页签完成成本受益对象的指认,提高直接成本分摊占比。
(四)强化结果运用,提高考核指导效能
一是优化考核指标。根据A行发展战略和经营规划,应适当降低业务发展类指标占比,加大经济增加值、风险调整后的资本回报率等综合贡献类指标权重,引导全行推进业务结构调整和期限优化。二是定制考核方式。对基层支行根据类别调整考核指标权重,对机关部室采用预算与模拟利润相结合的考核方式,转“规模导向”为“价值导向”。三是强化产品业绩考核。通过对产品价值核算与评估,建立健全产品专项激励机制,突出营销计价应用,促进产品创新发展,提高产品盈利贡献度。综上所述,管理会计体系建设是一项长期工程。在当前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和金融业态下,只有坚持全员参与、创新应用,不断优化与完善业务模型,改进与提升系统应用能力,真正发挥管理会计工具的价值,才能推进农村商业银行加快推进综合转型,尽快实现跨越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景斌,李敏.中小商业银行管理会计实践探索[J].新会计(月刊),2015(10).
[2]陈晓媛.商业银行管理会计下多维度盈利分析研究[J].财会观察,2015(9).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经营管理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