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交通污染范文

时间:2024-01-30 17:44:4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城市交通污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城市交通污染

篇1

引言:

城市噪声,尤其是道路交通噪声已经成为公害,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与工作,引起了社会的广大关注。噪声对人的心理和生理、对听觉器官和体内营养代谢、尤其对孕妇和胎儿有着不同程度的危害与影响。本文在前人许多实验及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综合前人的经验及教训,通过对现状的分析和对噪声对人类产生的危害,提出噪音的防治措施,从而使工程对环境的不良影响降低到最低,有助于达到社会经济和人们生活的环境质量平衡发展的目的,提出了一些降低道路交通噪声的建议。

近年来,世界上众多国家为降低公路交通噪声采取了诸如应用降噪路面、种植降噪绿化林带、修筑声屏障等措施。除此之外针对不同的噪声污染类型必须有不同的真对性的解决方法。由于交通噪声对环境的影响愈来愈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噪声污染这一世界性四大环境公害之一,必须得到有效的控制。

1、我国城市交通噪声现状

我国人口众多,城市土地资源紧张,在城市交通干道两侧住宅十分普遍,而三分之二的交通干线噪声超过国家规定的《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道路交通噪声污染已经逐渐变成沿线居民最为关注的环境污染问题。近年来我国城市道路环境有所改善,主要原因有以下五点。一是噪声达标区建设工作稳步推进;二是“安静小区”创建工作取得成效;三是噪声源控制和治理工作得到重视,一些城市对施工噪声、工业噪声严格管理,降低了工业噪声源和施工噪声源的影响范围:四是城建改造工作卓见成效,全国大部分城市加大了市政建设的投入,通过对主要交通干线进行拓宽、扩建,及对城市结构和布局进行调整,工业企业外迁,降低了交通噪声和生活噪声强度;五是各城市重视控制噪声的法规建设,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实行统一监管,进一步强化了建筑施工噪声和对社会生活噪声的管理,突出控制交通噪声。噪声治理上,存在着资金投入不足、防控技术单一、法规有待完善的问题。

2、交通噪声的危害

长期以来,人们只注意化学物质对环境的污染,却忽视了噪声对人类带来的危险.一般人适应的噪声强度为15~30db。一般认为低于40db是噪声的卫生标准,超过40db会影响睡眠,60db以上会影响人们的工作、谈话及娱乐,70db开始损害人的听觉,85db以上人感觉不舒服,115db以上健康受损伤.因此,噪声对人体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1)听力损伤

噪声对人体健康显著的影响和危害是使人听力减退和发生噪声性耳聋。长期在噪声严重的环境中工作,则产生听觉疲劳,听觉敏感性随之下降,听力功能不能完全恢复,使听觉器官发生器质性病变,造成永久性听力损失,即形成噪声性耳聋。按照“国际标准化组织”的定义,500hz、1000hz、2000hz三个频率的平均听力损失超过25db,称为噪声性耳聋.在这种情况下,进行正常交谈时,句子的可懂率下降13%。有资料表明,处于90db以上的噪声环境中的人们,耳聋发病率明显增加。

(2)睡眠干扰

人类有近1/3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睡眠是人类消除疲劳、恢复体力、维持健康的一个重要条件,但一定强度的连续噪声会影响人们的睡眠质量和数量,使人多梦,缩短睡眠时间,引起神经衰弱.当达到50db时,入睡就有困难尤其对病人、儿童、老人干扰更大。突发性的噪声还会使人从熟睡中惊醒.当睡

眠受干扰而无法入睡时,会引起头疼、头晕、记忆力衰退、疲乏、失眠等症状使第二天的工作、学习效率下降,注意力分散,易出差错.在噪声环境里,神经衰弱的发病率可达50%一60%。

(3)对人体的生理影响

长时间接触噪声,对全身各系统如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等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受到噪声刺激,会使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的平衡状态失调,也有报道说,噪声对人体心血系统的影响主要是血管运动中枢失调,交感神经紧张性增强,从而出现心动过速,心电图异常、血压升高的情况。高强度噪声可致大脑功能低下,刺激肾上腺素分泌,促进心肌收缩,从而导致心动过速.消化系统受到噪声刺激,唾液、胃液分泌减少,肠胃蠕动减慢,胃酸降低,食欲不振。

(4)对人心理的影响

噪声引起的声波对心理影响主要是使人烦恼、激动、易怒、甚至失去理智。噪声干扰引发民间纠纷的事件是常见的。噪声也容易使人疲劳,因此会影响精力集中和工作效率,尤其是对一些做非重复性动作的劳动者,影响更为明显。另外,由于噪声的掩蔽效应,往往使人不易察觉一些危险信号,从而容易造成工伤事故。

(5)对经济效益的影响

交通噪声严重影响房地产、工厂、商厦等的经济效益和生产效益,噪声还直接影响到公路周围的土地价值。有资料表明:交通噪声每升高1 db,土地的价格就会下降0.08~1.26%,平均o.9%左右。反过来说,将交通噪声水平降低1db,则相当于沿线土地增值0.9%,对于土地批租来说,这是一个可观的数值。

3、防治噪声污染的办法

1、政府监管

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加强法制建设。进一步组织相关单位,包括城市规划,交通管理、道路建设等部门联合实施。

2、合理规划

选择建一是城区内交通主次干线应合理,密度应适中。路沿与第—排的敏感建筑物之间应有较大的距离,距离越大,噪声衰减越大,交通噪声对人们的伤害也就越小,一般应为15—20m。二是选择建筑物场所和理,应根据不同的使用目的和建筑物噪声标准,决定建立学校、医院、住宅区和工厂区的合适址。

3、绿化带减噪

路沿两侧种植绿化带。树木及绿化植物形成的绿带有吸声、隔声作用,能有效降低噪声。根据有关研究资料表明,当绿化林带宽度大于lom时,可降低交通噪声4--5db。

4、铺设降噪路面

在普通的沥青路面或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层上铺筑一层空隙率达20%一30%的沥青混合料,有助于吸纳噪声。同等条件下,与普通的沥青混凝土路面相比,此种路面可降低交通噪声3~8db。

5、低噪声车辆的研制

控制公路噪声最直接的措施是控制车辆本身的噪声。公路交通噪声,尤其是噪声峰值,主要决定于载重汽车、大客车等重型车辆,所以低噪声车辆研究以这类车辆为主。控制车辆噪声是治理公路交通噪声的最根本的方法。

结语

篇2

关键字:城市道路;交通污染;现状;改善

中图分类号: [TU99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道路交通在经济发展与人们生活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城市交通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引发了诸多环境问题,道路交通污染已取代燃煤成为我国城市主要污染源。其中汽车尾气的大量排放和噪音污染,以及土壤重金属富集等,已成为了城市环境污染的主要因素,使得城市居民的生活与工作环境日益恶化。

1我国道路交通污染现状

1.1汽车保有量快速增长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国民的物质需求不断提高,据统计,我国2010年汽车增长量是1990年的近17倍,是2000年的近10倍,较前一年增长1500万辆。尤其是私人汽车增长迅猛,2010年已达到近6000万辆,是2000年私人汽车拥有量的9.5倍,比上年增加了1370万辆,见图1,数据均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1991年—2011年。我国汽车数量急速增长,特别是私人汽车量迅猛增长,北京、上海等大城市表现尤为突出。

图1 全国汽车数量增长趋势

北京民用汽车和私人汽车数量各年数量见图2、图3,数据均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2000年—2011年。2000年北京市民用汽车数量为105万辆,2005突破209.73万辆,其中私人汽车107万辆,约占51%。至2008年突破313.68万辆,私人汽车208万辆,约占66.3%,增加100万辆汽车用时3年。2010年民用汽车近449.72万辆,私人汽车370万辆,约占82.2%,增加近150万辆汽车用时2年。

上海2000年民用汽车为49.19万辆,其中私人汽车5.07万辆,占10.3%,2005年民用汽车数量增长到95.16万辆,私人汽车占41万辆,占43.1%,2008年民用汽车132.12万辆,私人汽车72.04万辆,占54.53%,2010年民用汽车175.51万辆,私人汽车103.71万辆,占59.1%。汽车数量增加,尤其是私人汽车比重越来越高,这不仅给城市道路带来较重负担、造成城市的停车位等资源紧张,同时汽车排放的尾气及噪声等也给居民的生活健康带来极大的危害。

图2汽车总量增长趋势 图3 私人汽车数量增长趋势

1.2汽车尾气排放对大气污染

汽车发动机排出的尾气中有100余种害成份,2010年北京汽车排放尾气中可吸入颗粒物0.121mg/m3,二氧化硫0.032 mg/m3,二氧化氮0.057 mg/m3,上海可吸入颗粒物0.079mg/m3,二氧化硫0.029 mg/m3,二氧化氮0.050 mg/m3,如图4,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2004年—2011年,这些尾气一般集中在离地面1 m 左右,处于人们的呼吸带附近。尾气浓度过高可引起头疼、头晕等不适,二氧化氮含量过多会使人的肺功能减弱,引起纤维性细支气管炎等疾病,尾气中的铅化物通过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进入肌体,对胃、肾、心、肺、造血系统和神经系统都有很大的危害,在大脑的早期发育阶段影响尤为严重,直接影响人的智力发育,导致智力低下。因此控制汽车尾气排放量是不容忽视的。

近年来,北京、上海等地已对此提出了很多解决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污染气体的排放量。北京1999年起,开始实施阶段性大气污染控制措施,如淘汰高排放黄标车、严格执行汽车环保准入标准、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新购公交车优先选用电动车、混合动力车、天然气车、无轨电车等污染排放低或零排放车辆等。截至目前,京城空气质量已经得到明显改善,“蓝天目标”逐渐增多,如图5所示,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2004—2011年,2003年为224天,2010年已达到286天,增加62天。上海同时也在加强汽车尾气治理,引进或研制新型汽车燃料,减少尾气中污染物含量,更为严格实施汽车污染物排放标准,宣传鼓励市民选用公共交通出行。另外,上海通过私车牌照拍卖的方式有效控制了私人汽车的数量。上海的空气质量达到二级及以上的天数从2003年的325天,增加到2010年的336天,增加11天,空气质量同样好转。但我们同时也看到了2009、2010年两年相比,“蓝天数”增加幅度很小,汽车污染气体排放量减少幅度较缓慢,污染物的排放仍然影响居民的身体健康。

图4 各年汽车排放污染物数量

图5 北京和上海各年空气质量达标天数

1.3噪声污染

城市交通带来的噪声污染主要来自发动机的噪声、喇叭声、轮胎与地面的摩擦声,以及报警器等带来的噪声。2000年,对214 个城市的道路交通噪音监测结果显示,等效声级在56. 2~80.7dB之间,其中有22.4%的城市声环境质量较差,8.9%的城市声污染严重。2003年,统计的401个城市中,13个城市属重度污染,占3.2%,21个城市属中度污染,占5.2%,50个城市属轻度污染,占12.5%。据分析可知,城市的交通噪声直接影响区域环境噪声,近年来,上海的城市交通噪声在逐渐降低,城市区域环境噪声也相应降低,见图6,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2004—2011年,到2010年,北京和上海的交通噪声为70dB左右,属声环境质量标准中第4类。

图6 道路交通噪声与区域环境噪声

1.4交通对土壤的污染

交通污染不仅仅是指汽车排放的尾气所造成的CO、SO2、NOx等物质的大气污染污染,而且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汽车尾气排放已造成了Zn、Cd、Hg、Pb、Cu、Cr、As 等元素在道路两侧土壤中的积累[1,2],对道路两侧的土壤和植物产生重金属污染,并严重威胁着城市居民的身体健康和城市生态环境的安全。据前人分析,汽车重金属排放量较大的省份集中分布在东部发达地区。山东、广东两省汽车的重金属排放量最大; 其次是辽宁、山西、河南、河北、江浙一带,以及西南地区的四川、云南;西部各省份汽车的重金属排放总量相对于东部省市较低。2003 年,北京市和全国受公路交通影响的Pb 污染土地面积分别是2310 km2和28900 km2[3],道路周边土壤中其他重金属含量总体上均明显高于同一地区远离交通干道的清洁区土壤,其中Ni,Cr,Pb,Zn,Cd 最高分别较清洁区高1.17倍、1.59倍、2.20倍、1.77倍和1.96倍[4]。

2 减少城市交通污染的对策

减少城市交通污染,就要控制污染源,有效减少汽车有害气体排放和嗓声污染,同时还要加强汽车辆的使用管理和城市交通管理,最大限度地提高交通运输效率。下面提出了混合利用城市土地减少交通出行时间、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制定相关政策合理控制小汽车使用、加快新技术和新能源的推广运用等4项具体措施。

篇3

关键词:交通噪声来源及危害,开级配沥青磨耗层;多孔弹性路面; 胶粉改性沥青。

中图分类号:U41文献标识码: A

0  引言

随着国人环保意识的提高,城市道路交通噪声污染已纳入城市交通议题,加之汽车流量的增加,道路交通噪声对沿线居民的干扰程度和范围在不断扩大,考虑降低道路交通噪声成为城市道路结构设计的热点。

1城市道路交通噪声的来源

城市道路交通噪声的来源大致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行驶车辆自身发出来的噪声;另一方面是行驶车辆轮胎与路面摩擦产生的噪声,其主要噪声之一是来自城市道路路面的结构形式,这样对城市道路结构设计提出更高的要求。

2城市道路交通噪声的危害

1)听力损伤。噪声对听力的影响是认识最早的一种影响。

2)对视觉及睡眠的影响。在噪声作用下会引起视觉分析器官功能下降,视力清晰度及稳定性下降,130dB(A)以上的强烈噪声会引起眼振颤及眩晕。人在睡眠时受到噪声干扰会导致失眠或多梦,熟睡时间缩短,使人惊醒等。

3)对神经、消化、心血管系统的影响。长期在噪声环境下生活,会导致人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平衡失调,中枢神经功能。同时噪声还会引起人交感神经紧张,引起心跳过快、心律不齐、血压升高等症状。另外,由于噪声的掩蔽效应,往往使人心情烦躁、易怒、易激动、不易察觉危险信号,从而容易出现事故。

4)对交谈、通讯、思维的干扰。噪声对人的语言信息具有掩蔽性,当噪声低于谈话声级时谈话才能正常进行。当我们用电话通讯时,在低于50dB(A)的噪声环境下通话清晰可辨,高于60dB(A)时通话受阻。

5)对物质结构的影响。强噪声声源振动,常使金属疲劳而遭到破坏,尤其是精密仪表、仪器。当噪声级超过140 dB(A)时,强烈的噪声对轻型建筑物开始起破坏作用。

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网站进行的一项万人调查2770人参加)显示, 98.8%的人正在经受噪声困扰,仅1.2%的“没有” 噪声困扰。调查显示,噪声污染带来的困扰有:心情躁 (74.8%),影响工作、学习 (61.9%),睡不踏实甚至失眠1.6%),对听力造成影响(28.6%),引发其他病症(13.2%)等。

3 路面材料对车辆行驶噪声的影响

实践表明,刚性路面和柔性路面,两种不同的路面材料对车辆行驶噪声存在着一定的差别,尤其当车辆在中、高速状态下行驶时具有明显的区别,尤以小型车较为突出,小型车在水泥混凝土路面上行驶噪声值高于沥青混凝土路面上的噪声值。国内许多城市已开始有计划地将城区内主要道路改换成低噪音的沥青混凝土路面。

4 路面性质对车辆行驶噪声的影响

车辆行驶过程中辐射的噪声级和路面状况有关,尤其是小型车辆以较高速度行驶时其影响更大。研究表明,车辆在不同速度行驶时的道路交通噪声与路面粗糙度存在着一定的关系,研究最佳路面粗糙度对指导路面铺装技术、降低路面交通噪声意义重大。

5 低噪声路面的研究

轮胎与路面作用产生的噪声,是各种车辆的噪声源之一,当车速大于 45-55km/h 时,轮胎噪声就成为小客车与轻型载重车噪声频谱的主要成分。显示路面基本特性的平整度和路面粗糙度等,尤其是横向的和纵向的不平整度,对轮胎噪声有显著的影响。因此,路面结构形式、路面层混合料的成分以及路面的平整度、粗糙度等将是低噪声路面的主要研究方向。

6 多孔吸声和共振吸声原理

多孔材料内部具有无数细微孔隙,孔隙问彼此贯通,且通过表面与外界相通,当声波入射到材料表面时.一部分在材料表面上反射.另一部分则透入到材料内部向前传播。在传播过程中,引起孔隙中的空气运动,与形成孔壁的固体筋络发生摩擦,由于粘滞性和热传导效应.将声能转变为热能而耗散掉。声波在刚性壁面反射后,经过材料回到其表面时,一部分声波透回空气中,另一部分又反射回材料内部,声波的这种反复传播过程,就是能量不断转换耗散的过程,如此反复,直到平衡,这样,材料就“吸收”了部分声能。多孑L性路面就是利用了上述原理来降噪。由于路面存在许多连通的小孔,当轮胎滚动时被压缩的空气能够通畅地钻入路面内,而不是向周围排射。

7多孔水泥混凝土面层

应用具有较大的有效空隙多孔的水泥混凝土面层,采用变间距横向纹理构造,改变横向纹理的深度和宽度,变横向纹理为纵向纹理,采用缓凝集料水泥混凝土路面,采用撒铺嵌压碎石及多孔路面结构等。这些不同方式的降噪措施,不但能降低噪声,而且还能在降低交通噪声的同时减少雨天水膜的形成,减少水雾的产生,提高路面的抗滑性能。同时,多孔水泥混凝土较强的渗透功能,对缓解城市地下水供给,降低城市“热岛效应"以及维持城市微生态平衡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8 采用了新型PAC-13多孔隙沥青混凝土作为低噪声路面,就是在沥青路面或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层上铺筑一层具有很高孔隙率的沥青混合料,其孔隙率通常在15%~20%之间,有的甚至更高,而普通沥青路面的孔隙率仅为3%~6%。多孔沥青路面具有良好的宏观构造,这种宏观构造不同于一般防滑沥青路面,它不仅在路面而且在路面内部形成发达而贯通的孔隙,成为一种负宏观效应。其降噪量一般为2dB(A)~8dB(A),多空隙沥青混凝土具有显著的降噪效果。

结束语

篇4

传统城市交通规划方法具有其不可否认的严谨性和规范性,但仍存在不足。突出表现在单纯面向交通,没有充分考虑环境系统对交通发展制约作用,即忽略了交通环境因子这一约束条件。由此导致城市路网布局和密度的不平衡所引起的区域交通环境恶化十分严重。

基于交通环境因子的城市交通规划意指在城市交通规划中除了包括常规的规划内容之外还必须综合考虑交通环境问题。通过预测在不同政策、措施和技术条件下,各规划方案的服务水平和环境状况,根据交通环境容量和交通环境承载力这两个关键指标的约束[1],制定交通发展方案及相应的发展对策、建议。

1城市道路交通环境相关概念

1.1城市交通环境容量(Trafficenvironmentcapacity(TEC))

交通环境容量(TEC)是环境系统允许交通系统所占用的环境资源的最大值,即指在一定时期、一定区域,现实或拟定的交通环境结构不发生恶性质变的前提条件下,交通环境系统能发挥正常功能时能承受交通系统所占用的资金、容纳的污染物质和消耗的自然资源的最大值。TEC是一个总量特征值,它受以下因素的制约:交通系统所在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特征,如区域功能规划、产业结构等;交通系统所在的自然环境特征,如气候、水文、地理状况、植被状况、自然环境本底值等;交通系统所在区域的环境质量目标,如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等。

1.2交通环境承载力(Trafficenviromentcarryingcapacity(TECC))

交通环境承载力(TECC)是由环境承载力概念派生出的,是在一定时期和一定区域内,特定交通结构下,在交通环境系统的功能和结构不向恶性方向转变的条件下,交通环境所承受交通系统的最大发展规模,即交通系统的最大交通量。TECC主要包括以下四种交通环境承载力分量:交通环境污染承载力TEPCC(Tafficenvironmentpollutioncarryingcapacity);交通环境自然资源承载力TERCC(TrafficenvironmentalresourcecarryingCapacity);交通环境心理承载力TEMCC(Trafficenvironmentalmentalitycarryingcapacity);交通环境经济承载力TEECC(TafficEnvronmentalEconomyCarryingCapactiy)。因此,在交通环境容量确定情况下,交通环境承载力(TECC)主要取决于单位交通量的排污强度、资源消耗量以及区域居民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由于不同交通工具的特征指标有很大差异,所以,不同交通结构的TECC也是不同的[1][2][3]。

2城市交通环境承载力模型

城市道路交通主要环境问题包括机动车尾气、噪声、振动等要素,每种环境要素对居民的工作、学习、生活甚至身体健康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4][5]。在进行城市交通规划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城市交通环境承载力及人们的耐受力。

2.1城市交通尾气承载力(APC)模型

机动车尾气包括CO,HC,NOX,SO2,颗粒物等[6][7]。根据文献[1],计算城市机动车污染物的排放控制目标公式如下:PPPPPCEQSTQ×η×=式中,TQP——城市区域机动车第P种污染物排放量控制目标值(t/年);EQP——基年城市区域第P种污染物排放总量(固定源排放+机动车排放),(t);SP——规划年采取的第P种污染物空气质量标准限值(mg/m3);CP——基年城市区域内大气质量的监测值(mg/m3);ηp——规划年机动车排放分担率(%)。结合环境承载力,该计量模型为:(APCp——规划年第P种空气污染物交通环境污染承载力(万辆);xi——规划年第i种机动车交通方式所占百分比(%);βij——规划年第i种机动车交通方式中第j种车型所占百分比(%);Lij——规划年第i种交通方式中第j种车型年平均行驶里程(万km);EfijP——规划年第i种交通方式中第j种车型年的第P类污染物的平均排放因子(g/km)。整理后得到第P种空气污染物交通环境污染承载力值:

2.2城市交通噪声承载力(TNC)模型

根据不同车型在规定的限制速度下的噪声强度可以确定机动车对城市区域噪声污染的贡献程度即分担率ηN,声环境的现状监测值CN和基年的声环境总体噪声强度EQN,在此基础上结合区域环境噪声容许标准SN,可以确定噪声控制目标QN,而机动车的噪声控制目标TQP,则可以由区域噪声控制目标QN乘以机动车的排放分担率ηN得到。NNNNNCEQSTQ×η×=式中,TQN——城市区域机动车噪声污染控制目标值(dB);EQN——基年城市区域交通噪声强度(dB);SN——规划年采取的区域噪声容许值(dB);CN——基年城市区域噪声监测值(dB);ηN——规划年机动车噪声分担率(%)。结合环境承载力,该计量模型为:()=∑∑××××ijNNiijijijTQTNCxβLEf式中,TNC——规划年交通噪声环境污染承载力xi——规划年第i种机动车交通方式所占百分比(%);βij——规划年第i种机动车交通方式中第j种车型所占百分比(%);Lij——规划年第i种交通方式中第j种车型年平均行驶里程(万km);EfijN——规划年第i种交通方式中第j种车型噪声污染因子(dB)。整理后得到城市交通噪声污染承载力值:

3基于TECC的城市交通规划理论框架

3.1传统城市交通规划

城市交通规划是道路系统更新改造的重要理论依据。所谓城市交通规划,是通过对城市交通需求发展的预测,为较长时期内城市的各项交通用地、交通设施、交通项目的建设与发展提供综合布局与统筹规划,并进行综合评价。尽管我国城市交通规划方法的研究已有二十多年的历史,形成了一套较为系统的城市交通规划理论与方法。但是,传统城市交通规划理论存在图2所示的不足[1]。

3.2基于TECC的城市交通规划思路

在以往的城市交通规划和交通环境问题的研究上,没有从交通环境系统和交通活动强度两方面进行分析、研究两方面的协调程度和制约关系,即直接从交通环境本身特性出发对城市交通的发展进行控制。因此,当前的城市交通规划理论必须从更加全面、更加可行的方面对交通活动的环境影响进行约束[1][8][9],即在充分考虑环境对交通发展的制约作用的为了提高信息的真实性,用户在使用系统之前应该到公安部门等开具有关证明材料,系统为用户建立信用与可靠性档案。

篇5

Wang Tiedong; Fang Tingjian; Han Jianghong;

Wu Jian; Huang Yun

(①安徽计算机软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合肥 230088;②合肥工业大学,合肥 230001;③合肥炮兵学院,合肥 230031)

(①Research Centre for Software Engineering Technology in Anhui Province,Hefei 230088,China;

②Hef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Hefei 230001,China;③Artillery Academy of PLA,Hefei 230031,China)

摘要: 城市交通环境影响的探索和研究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城市交通在带给人们出行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如大气污染,交通拥挤,资源消耗等诸多问题,本文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介绍了合肥的METRASYS项目的内容, 该项目的主要任务是为现有和未来的都市开发制定具可持续性的出行方案,希望借此为中国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和交通提供有用的信息。

Abstract: This paper focuses on sustainable transport. It is well known that transport is the impetus of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and economy. Automobile brings the freedom of movement, but it also brings the decline of urban centers, urban sprawl, resource consumption, air pollution, traffic noise, traffic accidents. The scientificobjective of the METRASYS project is to gain comprehensive knowledge of energy efficient structures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sub mega cities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a supporting strategy on their way to real mega cities. The objective of this paper is to provide useful information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sustainable cities and transport systems in China.

关键字: METRASYS 可持续发展 城市交通 大气污染 环境保护

Key words: METRASYS;sustainable development;urban traffic;air pollution;environment protection

中图分类号:U1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32-0322-02

0引言

1987年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指出,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要的能力的发展”。这一概念包含的基本内容,目前为世界各国所接受和运用。[1]

城市交通的可持续发展是指城市交通、经济、环境和资源的相互协调,既能满足现在的需求,又不对未来构成危害的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城市交通目标应包括以下几点:充分满足基本的交通需求;减少对石油资源的依赖;消除不利的环境影响;减少对不可再生土地资源的消耗;保障各阶层居民享有公平的路权;保证安全的道路环境等。北京宣言的第一原则指出,“交通的目的是实现人、物的转移,而不是车辆的移动。”这说明交通方式结构是个大问题。控制或削减时空资源消耗大、公害严重、运效不高的交通方式,使交通方式结构趋于合理,是实现交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2][3]

1我国城市交通现状分析

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迅速发展,汽车保有量日益增加,进入21世纪,据一些大城市的调查,汽车生产和销售量增长速度更是以两位数高速增长,加剧了机动车对城市的污染。一些城市机动车排放的污染物对多项大气污染指标的贡献率已达到60%以上。我国目前的汽车密度虽远低于世界上一些发达城市,但由于车型、燃料、保养维护及其道路等原因,使车辆排放远高于国外汽车,有一些汽车的污染排放量是正常排放量的10倍以上。尽管我国的车辆拥有量远比发达国家小,但道路交通对环境影响的相对程度己经接近(有些指标已经超过)了西方发达国家的道路交通对环境影响的相对程度。目前全国约五分之一的城市大气污染严重,113个重点城市中三分之一以上空气质量达不到国家二级标准,交通工具排放已经变成一线城市大气污染物排放的主要出处,占45%以上,并且这一现象正在变得越来越严重。在2010年销售的1800万辆新车中,满足国Ⅳ排放标准的车辆还非常少,只有北京、上海、广州三个城市在执行这个标准,这样给环境特别是城市环境带来的压力还是很大的。英国建筑大师诺曼・福斯特在谈到城市发展模式问题时,批评了中国城市交通的现状。他提出,现在人们已开始反思美国的城市发展模式,但北京、上海等城市的市民对私家车的依赖性却在加强。如果我们无视“汽车时代”带给人类的沉重负担,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就需要投入巨大的人力、财力去弥补对环境造成的损害。[4-11]

城市交通环境影响评价研究在我国还处于探索阶段,尚无完整的体系。如何针对我国城市交通的具体特点,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就城市交通环境影响评价体系系统的探索和研究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尤其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新形势下,这一问题显得更加重要。但是,从总体上看,在我国对城市规划和城市交通发展所涉及的环境问题,尚缺乏系统的研究,就城市大气方面而言,交通产生的大气污染物占总污染物排放比例仍然呈上升趋势。因此,加紧我国城市交通对环境影响评价理论研究,从交通流与大气污染影响入手对城市交通流的变化对城市环境影响的评价建模工作显得尤为迫切。

2METRASYS的研究内容简介

城市化进程的持续深入和大都市地区规模的不断增长都对经济发展和社会平衡形成了挑战,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以及那些新兴工业化国家,这种挑战尤为明显。根据联合国的统计,到2030年世界总人口约60%为城市人口。中国将成为世界最大的城市人口国家。目前约6亿中国人居住在城市,而到了2030年这一数字有可能达到9亿。拥有五百三十万人口的合肥市代表了中国一大批正处于快速发展的中型城市,这些都将是未来的大型城市。与特大型城市相比在中型人口稠密城市有足够的空间来实施控制措施也使监控和评估新技术系统的实施效果成为可能。从中所获取的经验将有助于将这些成果移植应用到中国的其他的城市或世界上其它处于类似环境下的发展中国家与准发展中国家的城市。

(Mega Region Transport Systems for China简称METRASYS)项目正是顺应可持续发展的历史而提出的,它的目标是对气候的保护,以及对经济高速增长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对出行的保障。项目的主要任务是为现有和未来的都市开发制定具可持续性的出行方案,在该地区获得成功的创新方案、产品及服务,在今后也可以推广至其他城市和地区。METRASYS项目的科学目标是要全面了解掌握保证未来都市可持续发展的高效能源结构方面的知识。[12]

为此,METRASYS的一个重要目标是降低交通运输中的能源消耗与二氧化碳排放量并围绕这一目标在合肥制定和实施一个具可持续性的交通控制管理系统。

2.1 交通控制管理和技术开发开发与运行建立基于浮动车辆(FCD)的交通数据采集系统,这属于项目技术方面工作的开端。通过单一车辆传输的各种信息(如卫星定位位置、时间点、速度和行车方向),经数据汇总分析后得出合肥市道路交通的实时概况。为采集这些交通数据,目前已在在500余台出租车上安装了相关设备并开始提供数据。国际科学界探讨的交通控制管理措施带来的节能潜力目前在15%到25%之间。由于实施交通控制管理系统可以直接地并且大范围地影响机动车流,所以与单纯对机动车进行优化的措施相比它的效果相对更快。此外,基于交通控制管理系统上的措施还可以在其它方面带来许多好处,如减少事故数量和损失的时间,提高路网的利用率和更快的行车速度。这些效益即使未来车辆技术上实现优化后无污染的车辆依然是有效的。

2.2 能源效率与气候保护METRASYS项目针对目前国内城市对环境污染的检测大多仅限于点式或线式测量应用,不能动态、立体、实时地识别城市大范围气体污染物排放对大气污染的情况的现状,通过城市路网交通流量信息采集获得交通排放,结合与大气环境相关的可计量排放物来源和地理、水文、气象等因素,利用改进的REGOZON模型建立基于交通、工业、家庭污染源的城市环境时空三维仿真系统,研究交通系统对环境的影响和大气污染的综合评价体系,分析不同气候、地理、交通条件下城市大气污染物的扩散情形,解决多信息源条件下的数据融合显示等问题,最后在此基础之上探讨建立面向政府决策机关和群众的可视化服务的运行机制,构筑“数字城市”。该项目的实施可为改善城市环境、优化城市交通、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最直接的评价依据和测控手段。[13] [14] [15]

2.3 城市和交通规划以高密度集中土地利用为特征的城市土地开发强度大,利用密度高且布局集中,这种土地利用模式必将导致大量且集中分布的交通需求,从而要求有高运载能力的交通模式相适应,如公共交通模式。以低密度分散土地利用为特征的城市,单位土地面积产生的交通需求量小而且分散,公共交通不易组织,会促使私人交通模式的形成。

METRASYS项目的另一个主要目标是将交通控制管理系统的开发融入到合肥市总体交通规划和交通政策中。按照项目时间计划,将在2010年的下半年着手开始这方面的工作。合理的城市土地利用能够保证城市交通与经济、环境、资源的相互协调发展,不仅可以减少大量的无效交通需求,而且可以使有限的城市空间得到有效利用,从而有利于公共交通的发展,使城市交通系统建立在一个相对低的成本之上,减少油气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为此项目组与合肥交通局和规划局将一起制定一个可在短时间内实施的典型方案,方案的规划理念已经确定,即在该地区规划实现良好的个人交通与公共交通的衔接。从而使该地区成为一个所谓的“适于步行的城市”。环境优美的步行区和良好的步行系统体现了对行人的关怀和照顾,特别是在市中心区开辟步行区,因其效果独特,在欧洲城市中已成为一种非常流行和时髦的做法。步行系统一般在地面层安排,给行人最大的方便,只有在重要地段和交通枢纽有地下人行过街设施,很少见到天桥。在路口和路段上均有过街人行横道,大多由信号灯控制,在路段上无信号管理的人行横道,则按行人优先原则通行。为达到这一规划目标将在该地区规划大范围的、多层次交通工具的以及高密度的公交服务网络(地铁和快速公交系统),以实现大幅度减少机动车交通量从而节省资源的目标。“适于步行的城市”这一理念将在交通与城市规划中以一种典范案例形式加以制定和落实,从而使得这里的工作成果可以推广到整个合肥市其它类似条件的城区以及其他城市中去。

3结束语

随着世界对可持续发展的关注和环境意识的觉醒,建设环保型“绿色交通体系”成为了城市交通发展的新方向。我国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交通应逐步走上以环境为导向的发展阶段。在可持续发展的城市交通规划理论和方法的研究中,研究城市交通大气环境影响预测和评价技术,为城市交通规划中的环境总体容量分析和环境影响评价服务。在制定城市交通政策与规划时既要满通需求,同时能够宏观上尽量减少负面环境影响,探索出一条城市交通与经济、与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相和谐的新道路。METRASYS通过对道路交通与城市环境质量相关的科学研究,引导交通结构向低环境污染的合理模式转移,这对我国21世纪的城市环境保护有着重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World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 Commission,Our Common Future,1987.

[2]《环境绿皮书中国环境发展报告(2010)》,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3月,ISBN 978-7-5097-1332-7.

[3]环境与交通工作组.交通与环境[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1:7-12.

[4]Julian D.Marshall,Thomas E.McKone,Elizabeth Deakin,William W. NazaroffbInhalation of motor vehicle emissions:effects of urban population and land areaAtmospheric Environment 39(2005)283-295.

[5]Sean D.Beevers,David C.CarslawThe impact of congestion charging onvehicle emissions in LondonAtmospheric Environment 39(2005)1-5.

[6]P.Hoor,J.Borken-Kleefeld,D.Caro,O.Dessens The impact of traffic emissions on atmospheric ozone and OH:results from QUANTIFY Atmos.Chem. Phys.9,3113-3136,2009.

[7]Akie Takeuchi,Maureen Cropper,Antonio Bento THE IMPACT OF POLICIES TO CONTROL MOTOR VEHICLE EMISSIONS IN MUMBAI, INDIAJOURNAL OF REGIONAL SCIENCE, VOL. 47, NO. 1, 2007, pp. 27-46.

[8]王亚娥,张乐群,孙洪伟等.机动车尾气排放对兰州市大气环境影响分析[J].环境工程,2003(4):65-68.

[9]冯桂霞,张建军,秦燕.机动车尾气排放对城市交通环境的污染及防治措施[J].交通科技与经济,2002,14(2):45-46.

[10]訾琨,涂先库,黄永青.机动车排放污染与城市交通环境[J].交通环保道,2004,25(6):37-39.

[11]孙艳军,包芸,陈新庚,彭晓春.广州市机动车排放污染三维仿真模拟研究,环境污染与防治,第28卷,第3期 2006年3月.

[12]Wang Tiedong Fang Tingjian Han Jianghong Wu Jian METRASYS-Sustainable Traffic Management in Mega Cities for Hefei IEEE 2010 3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nvironmental and Computer ScienceVolume 3 p384-388.

[13].

[14]P.van den Besselaar. The Life and Death of the Great Amsterdam Digital City. P.Besselaar and S. Koizumi Eds. Digital Cities III,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Social.Capital - a Cross-Cultural Perspective, Lecture Notes in Computer Science, State-of-the-Art Survey, 3081, Springer-Verlag, 2004.

[15]K.Hiramatsu,K.Kobayashi,B.Benjamin,T.Ishida and J.Akahani. Map-based User Interface for Digital City Kyoto.The Internet Global Summit (INET2000),2000.

篇6

关键词:城市;交通规划;可持续发展

1 我国城市交通发展现状

1.1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过于集中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也不断增多,推动了交通事业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了城市的繁荣。然而城市可利用的土地面积逐渐减少,而投资项目和建设项目却逐年增多,项目过于集中,在城市中,随处可见正在开发建设过程中的工地,导致城市中粉尘污染严重,交通堵塞。不仅使得居民的生活环境被污染,同时居民的正常生活秩序也被严重干扰。

当前,工程建设的数目不断增多,然而依然存在施工能力不足,以及总体规划不合理的问题,进而导致各类工程问题的出现,如施工质量差、资金短缺、追赶工期等,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受到严重影响。

1.2 私家车辆的迅速增加

当前,随着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汽车保有量的逐年增加,汽车已经成为人们工作和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的代步工具,走进了千家万户。市场上,各个品牌的轿车供应量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汽车的价格也有很大幅度的降低,各种促销手段也层出不穷。

与此同时,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对于拥有属于自己的私家车的需求也愈演愈烈。因此,在种种因素的作用下,私家车的保有量迅速增长。然而由此而引发的各种负面影响却不容忽视,如汽车尾气排放造成的环境污染,能源的短缺,以及因车辆过多而造成的城市交通拥堵等。

1.3 城市土地资源利用与城市交通发展不协调

土地资源利用形态决定了城市交通分布形态,而城市交通供求形式同样由城市的土地资源利用形态决定。城市的交通发展模式在每个城市中都有其特色和历史成因,而城市的土地资源利用必须同这一模式相适应。城市交通需要解决基本的人们出行的需求,同时还要不断的发展,这就迫切要求合理利用城市有限的土地资源,防止土地的过利用。

近几年来,土地资源利用情况同城市交通发展不协调的现象在很多城市都出现过,尤其是一些大中型的城市,这种现象尤为明显。具体的讲,主要表现在城市交通量逐年上升,而道路与交通基础设施却存在严重供给不足的问题;在一些地区交通发展较为迟缓,导致没能合理地利用城市的土地资源;一些静态的交通设施,如停车场等地,在空间布局和规划上也是不够合理,不够完善。

1.4 环境污染与交通事故日益严峻

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问题已经成为当前人们普遍关注的话题,尤其近年来迅速增加的汽车保有量,汽车数量急剧上升而带来的尾气排放、大气污染问题更是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私家车在给人们出行带来便利的同时,所导致的能源紧张问题同样不容忽视,并且二者之间的矛盾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众所周知,汽车尾气对大气会造成极大的污染,尾气中的碳氢化合物、一氧化碳等都是有害物质,对人们的健康极其有害,并且直接引发酸雨、气候变暖、空气质量下降等生态环境问题。此外,交通工具还会产生电磁破,以及振动和噪音,这些都严重干扰了城市居民的正常生活。

2 城市交通规划的可持续发展对策

2.1 优化城市交通结构

建设和发展城市轨道交通,不仅能够为市民提供更加便捷的出行方式,还可以优化城市的交通结构。轨道交通的优点很多,如产生的污染小、运行速度快、运输量大等,主要包括有轨电车、铁路、地铁以及轻轨等。轨道交通对于当前普遍存在的环境污染和交通拥堵问题,可以起到良好的解和改善作用。

对于一些大型城市,应以轨道交通作为城市交通规划的导向。科学地规划和建设交通路网,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将轨道交通工作做得更细、做得更好。城市交通规划是一个系统而复杂的工作,在进行规划时,必须有机地结合周边城市的发展规划和土地开发计划,并且重点布局好轨道交通换乘点,合理布局大型枢纽。

而对于中小型的城市,由于经常受到土地利用等原因的限制,以及投资的问题,解决当前交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则是大力发展城市公交系统。结合城市的实际情况、自身特点,根据城市道路的规划和设计情况,来规划城市的公交线路。科学合理地协调和组织新老公交线路,对已有的公交线路进行调整和优化。提高公共站点覆盖率,逐步扩大公交网络,使公交线路的利用率得以提高。

2.2 大力倡导绿色出行

作为一种国际上公认的绿色交通工具,自行车具有很多优点,尤其是在环保方面,自行车有着独特的优势。然而,随着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目前使用自行车作为出行工具的越来越少,自行车已逐渐成为极少数人的出行工具。当前,世界上一些国家积极倡导自行车出行,致力于可持续发展。而我们在进行城市交通规划时,也应该积极倡导绿色交通,鼓励人们使用自行车作为代步工具。结合城市的规模和发展特点,来安排自行车的交通规划。以可持续发展为原则,充分考虑到自行车的实用性,安排好公共交通和自行车交通的衔接。

作为另外一种绿色的、健康的出行方式,步行交通往往在城市交通规划中被忽视。因此,应坚持以人为本,合理规划步行交通,根据步行者的出行需求,将机动车分离出城市的繁华地段或者商业中心,通过设置步行街区的方式,为行人创造安全的出行环境。

2.3 提高交通运行效率

首先应该合理规划道路等级,通常情况交通规划比较重视快速道和主干道。站在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城市交通规划应该尽量遵循公交优先的原则,进一步细化城市道路的分类,根据各城市的发展情况,结合旅游区、开发区等城市规划方案,设置符合发展需要的道路等级。

合理布置大型公共建筑,对于这些能够吸引大量人流的区域,容易给周围交通带来一定压力,因此对这些大型公共建筑的选址,应该全面考虑交通因素,避免与交通发生冲突。避免将大型建筑的主要出入口设置在交通干道上,同时,还应该适当增加后退道路红线的距离。

3 结束语

可持续发展是一种基于自然资源的,与环境承载能力相协调的发展理论。在对城市交通进行规划时,一定要站在可持续发展的角度上,科学统筹、合理规划,以保障城市交通健康、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侯亘,李小伟.关于可持续发展战略下绿色城市交通规划的思考[J].中国水运,2010,10(6):70-71.

[2]邓明君,曲仕茹,秦鸣.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规划中的一致性问题分析[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

[3]段红娇,陈丹丹.基于城市交通规划发展的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规划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25).

篇7

1困扰城市道路交通的环境问肠

1.1机动车增长速度过快,交通污染日益严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汽车产量年均增长13%,摩托车年均增长40%。1994年我国汽车产量138万辆(其中轿车25万辆),摩托车产量522万辆,社会保有量已分别达954万辆和1500万辆。预计200。年汽车和摩托车产量将为270万辆和860万辆,保有量将分别为2000万辆和4500万辆。

我国城市道路建设近年进步不小,1978一1993年,城市道路面积和长度分别增加3.7倍和2.9倍,但相对同时期城市机动车增长仍过于缓慢,使得交通更加拥挤、机动车行驶速度普遍下降,污染物排放更多。一般城市干道机动车运行速度只有15~20km/h,大城市中心区的车速已降至10~15km/h,交通不畅加剧了道路环境质量的下降。

城市道路环境间题集中表现为机动车废气和噪声污染。许多城市大气CO和NO二通常总体不超标,但交通干线的CO超标、NO二在某些城市长期超标,一些城市还观测到高浓度的03.北京市1988年三环路内30条街道的CO全部超标,O,最高浓度达3.94雌/耐;天津市CO日均值全年超标;深圳市NO二已成为重要大气污染物。城市中大气污染物主要来自机动车,以北京为例,大气污染物中CO的韶%、HC的73%、NO二的22%皆来自汽车污染。

城市道路交通噪声污染严重,多年居高不下。近10年城市道路噪声平均在72dB(A)左右,是城市各类噪声中污染强度最大的;80%的城市交通干线噪声平均值超过70dB(A)。一些经济比较发达的大城市(如广州、上海、大连、深圳、厦门)和某些基础设施不足的城市(如南昌、长沙、重庆、开封、宁波等)的交通干线噪声在73dB(A)以上,温州市1992年交通干线的噪声达82dB(A)。

1.2城市人口、交通、建筑密集,加剧交通污染危害

我国许多大城市人口、交通、建筑愈来愈密集,特别是城市中心地区密度过大、人车混杂、缺少绿地,不仅造成交通困难,而且由于人口密集使低空排放的机动车污染对人体造成的危害更大。

究其原因,一方面由于城市总体规划和交通规划不尽合理,发展的基本模式是单一中心的同心圆,城市象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不合理用地更加快了这种聚集效应。另一方面,交通流的混杂和相互干扰严重,道路交通环境意识不强。城市交通工具种类萦多、差异很大,不同性能和不同功能的交通流在统一平面上混杂并互相干扰,结果是性能好的服从性能差的、快速的服从低速的,特别是自行车干扰使机动车交通流速度降低、交通效率降低,加剧了废气、噪声对城市居民的危害。

1.3单车污染物排放量大,技术落后

我国汽车技术性能尚未达到较高水平,能耗较高。汽车单车污染物排放量大,国产轿车排气控制仅相当于国外70年代末水平,比日本生产的轿车排放量高10一20倍,大部分汽车燃用含铅汽油使单车污染更为严重。另外,对超载车和设备不良车辆的管理不严也是造成道路环境污染的一个重要原因。

2对策与趁议

2.1把城市道路交通环境建设纳入城市规划和城市交通规划

国外对城市道路交通环境向题十分重视.美国联邦政府把道路交通环境作为评审联邦资助城市开发项目的重要方面,法国道路交通设施投资的12%用于改善道路周围的环境质量。世界银行从1989年10月起对贷款申请的审查制度做了重大调整,环境评估已成为一项强制性政策,并把市镇道路建设列为首要的A类评估范围。我国虽将城市交通污染和城市噪声的防治和管理纳入法制轨道,但执行结果不如人意,现有城市交通规划也未能有效分析预测今后若干年道路交通造成的大气环境恶化程度。随着许多大城市机动车交通量逐年增加,道路交通污染将成为城市主要污染,若不及时控制将难以遏制,势必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要确立我国生态城市交通规划的观念,由面向交通对象改为面向生态环境,改变单一中心发展模式,科学处理集中和分散的关系,减轻交通压力,以最佳环境效益决定城市用地形态、交通网络布局及交通方式。

2.2加快城市绿化步伐,完善各级道路交通系统

为了防治城市道路交通的废气和噪声污染,必须加快城市绿化步伐,在城市道路两旁建造植物带。资料表明,绿色植物对环境有极大的保护作用,防护绿色植物带高为6tn、宽为10tn或高为12m、宽为25m可使大气灰尘徽粒和有毒物质的含量降低65%或75%。建议凡是可以绿化的地方都种上树木花草以形成生态系统循环。与此同时,实行交通分离措施,完善各级道路交通系统,将各种交通形态在空间上和时间上分离,并结合对古建筑、旧城区的保护以及城市居民购物、社交、游憩等活动的需要系统规划生活性道路,主要以步行和自行车为主,创造一个良好的城市生态环境。

篇8

新鲜叶片用于测定各项生理指标;取小部分于低温干燥箱内用于电镜扫描;剩余的则在105℃的恒温干燥、粉碎,密封袋中保存,用于叶片重金属含量、pH及电导率的测定。重金属测定方法取预处理样品1.000g于聚四氟乙烯烧杯中,分别加入HNO310mL、HCLO45mL于电炉上加热至棕色烟雾冒尽。稍冷却,再加入HNO35mL,继续消解,直到溶液透明为止。过滤并用蒸馏水定容于25mL的容量瓶中。采用火焰原子吸收法分别测定Pb、Zn、Cu、Cr、Cd5种重金属含量。pH和电导率测定方法称预处理样品2g于清洁干燥的硬质烧杯中,加入双蒸水25mL,盖紧,空气浴振荡器中速振荡48h,用DDS-307电导率仪测定电导率,用pHS-3C型精密pH计测定pH值。树叶生理指标测定方法植物树叶脯氨酸含量测定采用磺基水杨酸法,丙二醛含量测定采用硫代巴比妥酸法,可溶性蛋白含量测定采用考马斯亮蓝G-250法(Bradford法)[3]。叶片电镜扫描将树叶表面用蒸馏水清洗干净,凉干。剪取长、宽约1cm的叶片,夹在2个载玻片之间,30℃的恒温干燥箱干燥72h。用JSM-6390LV型钨丝灯扫描电镜观察叶片气孔。数据处理数据处理分析使用SPSS17.0软件。以均值±标准差的形式计量结果。组间和组内差异则采用ANVOA单因素方差分析,按P<0.05计算,无特别说明按显著性水平α=0.05计算。

1城市道路交通污染对乔木叶片中重金属含量的影响

城市行道树是保护道路交通环境的骨干,可以富集大气中的重金属[4]。对连云港城市9种主要的行道树乔木树种叶片中的5种重金属含量分别进行测定,结果见表1、表2。从表1可以看出,同一种乔木树种叶片中Cu含量:城市交通主干道普遍高于对照区,存在较显著差异,各乔木树种间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说明乔木树叶中积累了交通污染排放的Cu。其中,香樟、法国梧桐、美国洋槐和大叶女贞相对增幅较大,说明其对Cu表现出较强吸附能力。同一乔木树叶中Pb含量:城市交通主干道都明显高于清洁对照区,各乔木树种树叶中Pb的含量也显现出明显的差异。其中Pb含量相对增幅最大的是红叶李,高达98.41%;相对增幅较大的有广玉兰、法国梧桐、栾树,分别为47.98%、66.32%、65.32%。其余5种乔木都低于30%。由表2可知,同一乔木叶片中Zn含量,城市交通主干道均大于清洁对照区,且差异较显著。香樟、法国梧桐和大叶女贞相对增幅度较大,表现出较强的吸附能力,且三者间对Zn吸附能力的差异显著。同一种乔木叶片中Cr含量,城市交通主干道均大于清洁对照区,其中以红叶李Cr含量的相对增幅最大,但吸收量较少。而银杏对Cr表现出较强的富集能力。对于重金属元素镉(Cd),无论哪种乔木树种,其叶片Cd含量都约为0。Cd含量极少,可能与汽车废气中Cd排放量很少有关。总之,乔木叶片中Cu、Pb、Zn、Cr这4种重金属含量:城市交通主干道与相对清洁的对照区相比都呈上升趋势,即交通车流密度越大,重金属的含量越多,且各树种叶片Cu、Pb、Zn、Cr的含量由于树种和采样点的不同而有很大的差异。同时乔木叶片重金属含量大小均为Pb>Zn>Cu>Cr。由此可知,连云港市主干道铅和锌污染相对严重。

2城市道路交通污染对乔木pH和电导率的影响

城市主干道绿化乔木不仅受到重金属的危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也危害植物的正常生长发育,导致植物组织pH和电导率发生变化[5]。对树叶样品的pH和电导率测定结果见表3。由表3可知,城市交通环境污染越严重,电导率越高,pH值越低。由ANVOA单因素方差分析可知,银杏受采样点间差异(即交通车流密度差异)的影响显著,而香樟和马褂木等差异不显著;不同树种间pH值差异较明显;电导率大小为:交通主干道>清洁对照区,且除了美国洋槐、大叶女贞和栾树外,其余树种不同采样点都具有显著差异。可见,随着交通流量的变大,树叶pH值降低,电导率变大,但电导率的变化差异较pH值更加明显。这也许与大气中有少量的尾气排放的SO2有关。因为在SO2浓度比较低时,pH值可能不会发生变化,但电导率会发生变化。电导率比pH值受污染变化更加灵敏。

3城市道路交通污染对乔木生理指标的影响

篇9

【关键词】绿色交通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

AbstractWith the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population expansion and worsening environmental urban transport system is facing a severe test. In such a situation, how to effectively solve traffic problems, and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urban transport is the people's problems to be solved. In this form, green transportation planning concepts have been proposed, and aroused the universal concern of the government, experts, scholars and the public. Considering land use, urban planning and other economic factors, rational use of resources, reduce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to solve traffic congestion, and achiev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urban transport.

Key Words a green trafficUrbantraffic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F572.89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引言

交通运输系统作为现代国民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维持宏观经济的健康发展,保证人民的生活质量,以及合理控制生态环境污染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社会发展和城市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居民对出行的舒适性、方便性和快捷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指引下,构建绿色交通的体系是,促进交通与城市可持续发展全面融合,适应新时期我国城市与交通发展转型要求的必由之路。

2 新世纪城市交通的发展方向——绿色交通

传统城市交通的发展在满足人们交通需求的同时,城市交通所存在的问题也日益突出,道路建设的不合理影响土地布局的合理性,如路网可靠性降低、社会成本增加等问题。虽然在汽车环保及公路利用方面采取了各项措施,但随着城市交通需求的不断上升,这些问题将会继续恶化,并由此引发更严重的交通拥挤。可见,解决交通问题不再是单一的解决人们交通的需求,而应从绿色交通的角度作宏观考虑,综合分析土地使用、城市规划和其他经济因素解决与之相关的问题。

绿色交通是一个全新的理念,是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发展一套多元化的都市交通设施,包括道路、车辆、停车场等,减少个人交通车辆的使用,以降低交通拥挤,降低环境污染,促进社会公平、节省能源、降低费用的交通系统。最终强调的是解决交通拥挤、减少环境污染、合理利用资源,以减少个人交通工具之使用为手段。发展城市绿色交通,不仅是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的有效措施,也是改善城市人居环境,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3 我国现有城市交通的不可持续性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城市机动车密度较低,但由机动车引发的环境污染问题和城市交通堵塞问题比较严重。这就说明了我国在城市交通管理方面存在体制和技术等方面的问题。而且,现有的交通运输发展模式不注意考虑交通运输在环境、安全、拥挤等方面形成的负效果,产生了许多日益严重的问题,如交通阻塞、交通事故、能源过耗、环境噪声污染、温室气体排放等,造成了巨额国民经济损失,阻碍了城市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健康发展。

4 如何构建绿色交通

要以绿色交通理念进行合理的交通发展预测和分析。要以绿色交通理念确定客运交通结构。要统筹制定各项交通策略。把完善城市道路网建设和发展合理的交通方式放在实施绿色交通,促进城市交通和环境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第一位。以加强城市交通管理软件的建设改善交通环境,促进绿色交通的发展。整合交通,建立交通网络,不同交通工具之间的转换和管理,既可保证更有效地利用闲置的运输工具,又可以保证整个交通的顺畅。交通工具的合理分配和改变也实现了节能环保的目的。

5 构建城市绿色交通应树立的基本意识

树立交通规划意识,加强城市交通的规划工作,是实现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建立环境保护意识,减少汽车尾气也给人们的身心健康带来的影响,和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树立城市交通的环保意识,建设低能源消耗、低环境污染的城市交通运输系统。 树立科学技术意识,以创新的思维加快城市绿色交通系统的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推进智能化城市交通系统的建设。提高安全意识,强化安全是构建城市绿色交通、和谐交通的必要条件,一定把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放在城市交通工作的首要位置。

6如何实现城市交通发展的可持续性,打造和谐城市

建立绿色交通,实现交通发展的可持续性,首先要有一个长远的发展策略,为城市交通提供必要的管制和调控。同时调整城市规划和布局。在作整个城市的规划时,交通问题应该当作重点问题予以考虑。对于布局已大体形成的城市,不可能对现有布局作大的调整,但可以减少对现有中心商务区的投资,避免新增交通流的产生,发展轻轨交通的城市,可以根据城市规模及现有道路,选择采用轨道在现有道路面上设置或设计成与汽车共享式轨道设置,在城市主次干道上设置公交车专用道,确保公交车运行速度和准点率(例如合肥的BRT)。采取工程措施,保证公共交通优先权,轻轨交通应单独设置交通信号,在车辆接近交叉口处自动传感设置通行信号。特大城市、大城市公共汽车可单独设置通行信号装置,在专用道交叉口处自动传感设置通行信号,同时变更交叉口其它信号灯,减少其在交叉口处的等待时间。在城市交通规划中,还应考虑城市地下空间的综合利用,为城市公共交通留有发展空间,同时,应逐步建立健全城市道路设计、施工标准体系,不再以公路标准来设计施工城市道路。

8 结语

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和进步是人类永恒的目标,而在都市发展中贯彻绿色交通的理念正是实现这一目标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绿色交通应以为人的社会经济活动提供高品质的出行环境和促进城市现代化发展为根本,规划思想和设计体系应以全面反映社会公平、社会发展和宜居环境为基础。在经济全球一体化的今天,在经历了都市膨胀和过度汽车化带来的问题之后,我们应该开始认识合理的交通体系、健康的交通秩序和优质的交通服务对人类生存的意义。以绿色交通的理念来促进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是关系到国计民生、千秋功业的基本战略。

【参考文献】

[1] 王炜,陈学武,陆建.城市交通系统可持续发展理论体系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2]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交通工程技术中心.中国城市交通发展报告[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3] 过秀成,孔哲,叶茂.大城市绿色交通体系构建方法研究[J].现代城市研究,2010,(01)

[4] 王炜、徐吉谦.城市交通规划理论及其应用.东南大学出版社

[5] 庄严、罗辑.促进城市交通发展、走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之路.交通工程通讯

[6] 张坤民.可持续发展论.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7] 肖秋生,徐吉谦编. 城市交通规划[M] .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0

第一作者:龚晨

篇10

一、城市交通噪声污染的分类

(一)城市道路交通噪声

城市道路交通环境污染已成为各国城市发展的共性问题,城市道路交通环境污染主要有大气污染和噪声污染。据测定,汽车在行驶中的噪声为80~90,在城市快速道路上高速行驶的车流噪声接近100。

道路交通噪声计算,要根据交通量、平均行车速度、重车百分比、道路坡度和道路路面材料等因素得到一个基本的噪声计算值,然后计算由于传播、反射、吸收和屏障等影响所产生的修正,最终得到交通噪声评价值。现在还用一种叫机动车噪声污染分析处理系统的。该系统包括系统机动车噪声源强分析模块、路段噪声分析模块、交叉口噪声分析模块、环境噪声预测模块、环境噪声评价模块。其功能是:根据交通信号控制系统提供的交通信息数据,分别处理路段两侧和交叉口周围的噪声强度等级,综合背景值,做出噪声预测。根据环境质量标准,做出换环境污染指标(噪声污染指数)。将处理结果进行储存和更新。

(二)城市轨道交通噪声

随着城市的发展和经济的高速发展,人口日益增多,目前的交通状况已不能满足要求,发展轨道交通已成为人们的共识。我国城市公共交通的发展已进入一个新阶段,轨道交通由于其运量大速度快、乘坐舒适、安全、稳定、占地少及空气污染小等诸多优点,在城市交通建设中独占鳌头。

城市轨道交通地下主要有地铁,地面包括有轨电车、高架轻轨、城市铁路等形式。城市轨道车辆由于运行在城市中,其运行速度较低,一般情况下不允许鸣笛、且新的钢轨一般用焊接长钢轨,所以城市中的轨道交通噪声主要是以下四种:轮轨滚动噪声、牵引电机噪声、齿轮转动噪声及空压机噪声。地铁交通除列车运行噪声外,还有风亭及冷却塔噪声。高架轻轨噪声除轮轨噪声、车体辐射噪声、动车组牵引电机噪声外,还有桥梁结构噪声,与地面轨道交通相比,其噪声辐射面大,影响范围广。

(三)城市公路交通噪声

城市中对外公路交通噪声是指汽车在公路上行驶时所产生的噪声,交通噪声在现代生活中是很普遍的、最难避免的噪声源,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交通噪声污染的防治越来越受到道路设计者和使用者的重视。

汽车在公路上行驶时,轮胎与路面之间的摩擦碰撞、汽车自身零部件的运转(如发动机、排气管等)以及偶发的驾驶员行为(如鸣笛、刹车等)都是产生噪声的原因。交通噪声是宽频带的,即含所有可听范围频带的能量。交通噪声分析应考虑车辆产生最大噪声的交通条件,和最干扰公路两侧居民的交通条件,通常选用昼高峰和夜高峰两个时段来分析交通噪声的影响。

二、城市交通噪声防治措施

城市交通噪声的防治措施针对交通噪声的声源、传播及受声点3个关键环节,有多种措施可降低交通噪声对受声点的影响,在此我们称之为降噪措施。

(一)针对声源的降噪措施

选用低噪声路面。一般来说,汽车行驶在沥青混凝土路面比行驶在水泥混凝土路面噪声要低1~3。近年来欧洲许多国家相继开展了对低噪声路面的试验研究,外露集料表面的低噪声水泥混凝土路面的降噪特性可与传统的沥青路面相媲美,而疏水沥青混凝土路面的降噪效果更为明显,可降噪2~8。因此,使用低噪声路面可有效的降低公路交通噪声污染。运用交通管制措施禁止鸣笛,某时段内禁止大型车辆在敏感路段通行,调整交通信号使交通流顺畅因而车辆不需经常停顿等交通管制手段对城市道路的降噪效果较为明显,也易于采用,但这些措施不宜于野外公路,以免明显降低车辆速度和道路使用的方便性而影响野外公路的使用。

(二)针对噪声传播途径的降噪措施

在公路与受声点之间设置声屏障。声屏障是一个降低公路噪声的重要设施,也是道路设计者经常采用的降噪措施,对距公路200范围内的受声点有非常好的降噪效果。声屏障是一个明显干涉声波传播的阻挡物或部分阻挡物,它可以阻挡声的传播而形成一个声影区,其降噪效果随声程路程差的增大而增加。声屏障的形状和材料种类多种多样,可以用土、砖、混凝土、木材、金属和其它材料来构筑,修建声屏障除考虑其降噪作用外,还要注意其经济实用,并与其所处环境相协调做到视觉满意。

(三)针对噪声受声点的降噪措施

在公路受声点之间种植绿化林带。有关资料表明,非常稠密的树林(在声源与受声点之间没有清楚的视线),且树林高度高过视线4.5以上时,树林深入30可降噪5,如树林深入60可降噪10,树林的最大降噪值是10。种植林带除具有降噪作用外,还兼有绿化美化环境的功能,但会大幅度提高公路用地范围,当公路经过荒山丘陵地区时,该方法较为实用,由于我国耕地紧张,所以当公路途经耕地时,该措施具有明显的局限性。

增大公路与受声点之间的距离。在公路选线时,应充分考虑公路交通噪声污染问题,尤其对《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中规定执行《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中2类标准的学校教室、医院病房、疗养院住房和特殊宾馆等噪声敏感点,应先估算其噪声声级,如通过设置声屏障无法解决噪声污染问题,就需考虑调整线位,增大线位与敏感点之间的距离,降低敏感点的噪声声级。

(四)针对城市轨道交通的噪声

城市轨道交通的噪声防治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主要应从声源降噪和传播途径降噪两方面考虑,特殊情况下对受声点加以防护。噪声防治应从降低噪声源开始,尽可能降低列车动力系统噪声。首先从车辆构造设计上加强防振、吸声措施,采用阻尼车轮及盘式制动,车辆踏面整修和车辆两侧架设防声裙等。其次,在轨道及桥梁结构上采取减振降噪措施,如用超长无缝钢轨代替标准钢轨,以减少车轮对钢轨的撞击引起的噪声和振动,可降噪23;在承台上设置弹性聚合物砂浆垫层和配有弹性扣件的整体道床,以利吸收振动波,该整体道床与普通整体道床相比可减振降噪10;定期打磨钢轨,增加钢轨的平顺度,降低车轮与钢轨的摩擦、冲击、不均匀磨耗引起的轮轨振动与噪声,可降噪35。

三、解决方案

以上我们了解了几种城市交通噪声,虽然各自都有解决的方案,综合来说,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1.对噪声严重超标的车辆应限期治理,车辆的年检应增加噪声检测项目。严格执行国家《汽车报废标准》,对达不到要求的车辆,该报废的必须报废,不得延用,加快旧车淘汰;

2.加大执法力度,强化环境噪声污染的控制管理,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3.合理布置临街建筑物,可采用设置吸声墙面、隔声门、窗,实行立体绿化,或使临街建筑物为商店、楼亭等,尽可能减少交通噪声对居民的影响;

4.建设现代化的城市交通基础设施要对交通设施建设和城市建设提出严格要求,明确规定城市规划部门在确定建设布局时应当根据国家噪声环境质量标准和民用建筑隔声屏障设计规范,合理划定建筑物与交通干线的防噪声距离。与此同时,提出相应的规划设计要求,有可能造成环境噪声污染的,应当设置声屏障或采取其他有效的控制环境噪声污染的措施;

5.增加城市绿化面积,降低空气污染度为使城市居民远离交通噪声,要致力于在道路两侧修建斜坡,加宽沿街住宅的缓冲绿化带,并利用有限地带开发立体绿化,增加植被面积,充分发挥绿色植物在降噪和净化空气污染物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中须,贺聪.公路交通噪声的诸问题[J].环境科技,1995,(5).

[2]姚白鸥.城市交通噪声及其控制[J].城乡建设,1982,(9).

[3]雷晓燕.铁路轨道结构数据分析方法[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1998.

[4]施仲衡,等.地下铁道设计与施工[M].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5]刘书套.高速公路环境保护与绿化[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