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教育学习范文

时间:2024-01-30 17:44:1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传统教育学习,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传统教育学习

篇1

在探讨远程教育教学与学习质量问题时,人们通常会着重从技术、设备的角度进行分析,如计算机教学,网络环境,媒体传输等。尽管由于这些新技术、新设备的出现才使远程教育的实现成为可能,但是我们对远程教育的研究还要从教育学的角度来分析论证,即从教育的本质、目的、过程、方法等方面来分析教育工作者和学员对这种新的教育模式的实施应该做出什么样的准备。远程教育不应只是利用了现代化通讯,它应具备新的特征:(1)开放性。建立适应各类学习者自主学习需要的新环境;(2)丰富性。面向全社会学习者的需要;(3)选择性。根据学习的需要直接选择信息。同时,远程教育依托于网络教学,网络教学是实现和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最佳途径之一,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法均应适应这种新模式。对于传统教学方法,我们不应简单的放弃,其优秀的地方一定要继承。为了适应新环境、新模式,提高教学与学习质量,远程教育的教法与学法应该是一种综合各种可供运用技术的方法,适应不同层次的求知者。它应具有如下特征:

1 教学资源实用性

远程教育学员多为在职的成人学员,他们来自各行各业,各有专长。远程教育授课方式采取的是网络和面授相结合的教学手段,这使得师生的知识结构呈现出一种全新的交集状态,教师在专业知识方面虽占明显的优势,但在某些方面也要拜学生为师。所以,教师的教学方法要不断丰富和更新,对于理论性较强的知识,可以通过文字性的材料来阐述;实践性较强的知识,就要通过一些多媒体课件或者是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搭建的虚拟平台进行模拟操作。只有具备这样的条件,学生才能根据学习需要,结合自身的喜好以及现有的条件选择合适的教学资源进行学习。(刘晓晴,2011)同时,要建设实用、高效、便于整合的优质远程教学资源,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最短的时间内让学生掌握最核心、最重要的教学内容,既可以节省学生的时间,又可以避免资源的浪费。(刘晓晴,2011)

2 教学设计多元化

远程教育的教学方法不能拘泥于某种固定形式,它要求更多地适应于不同的教学环境。对教学设计应该充分利用先进的教学设备,先进的教学技术,把传统教育中优秀的教学方法综合起来。例如:通过电脑技术制作课件时,可以使用演示法、图表法等教法;讲课过程中,可以使用讲授法;课下作业可以使用练习法、实习法等;自学时,使用读书指导法、讨论法。强调对学生的能力进行评价,评价的结果要能够反映出学生在学习前后的能力对比。可以通过笔试、在线考试、视频问答、电话交流、论文、在线模拟操作、实地操作等多种方式进行考查。(刘晓晴,2011)

3 学生学习自主性

传统教育是以教师和课本为中心,而远程教育是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习的自主性。Littlewood指出,自主学习主要是学习者独立做出选择的愿望和能力,但自主学习并不意味着教师退到教室角落去组织材料而让学生自己对学习负全部责任。(Littlewood,1996)交互性多媒体课件取代了老师的部分作用,网络则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无限的知识海洋。学习的角色从接受知识的对象向学习认知的主体转变,学习活动从集体听课为主向个别化自主学习为主转变。在教学过程中,不只让学生知道“是什么”,更要强调“为什么”,“怎么样”的教育。

4 教育方式个别化

传统教育中因材施教是一种非常优秀的教学方法。在远程教育中,应更加提倡因材施教,及时把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水平。远程教育中学员的层次差别极大,所处的工作岗位,所要达到的目标,年龄、学历等等极为不同。在这样的环境中,若用同一个标准套用所有类型,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达不到的。因此,教师应该在授课的难易程度、进度快慢、课时多少上分出类别,以适应不同层次的学员的需求,从而实现学习个别化。学习个别化的方针是远程教育区别于传统教育的一个特点。学习者个人自由学习科目,自由选择学习方式和手段,自由选择教师和学习伙伴。因需供教,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5 实践教学参与式

远程教育为实施参与式教学提供了可能,教学的重心将由“教”转移到“学”上,教师和学员在教学过程中的关系是共同参与和教学相长的组合关系。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可引导包括远程学员在内的全体学员,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交互讨论,切磋观点,交流体会,深入细致的对典型案例进行分析,然后由教师精讲辅导,这种参与式的教学模式,真正体现了关系平等、结合实际,使学员学会分析、学会研究、学会管理。

6 远程授课反馈式

在远程教育中,教师应及时收集反馈信息,了解学员学习情况。反馈手段可以是网上答疑,网上讨论,网上信息,网络课件下载,E-mail通讯,电话,信函等形式,在学员个体之间,或学员学习小组,或某一地区工作站间进行沟通。这样,远程教学充分体现了交互性,学员通过网络能够方便的同老师和同学联系,学员的各种问题都能够尽快的得到解答。同时,教师还可以根据反馈信息进行教学评估。通过教学评估,我们才能兼顾教与学的两个方面,促进教与学的双向交流,使教学环节及时得到调整和改进。

7 课后辅导系统化

篇2

通过这次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是一次很大的心灵震撼。从认识上加深了的理解。中华传统文化是以华夏民族为主流的多元文化,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融合、形成、发展起来的,具有稳定形态的中国文化。他包括思想观念、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学艺术、教育科技等诸多层面的内容。

一、对传统文化有了新的认识

在以前的学习和工作中从没有真正接触过国学方面的知识。然而,通过这段时间对《道德经》、《弟子规》、《论语》等的学习,认识有了新的转变。国学博大精深、历史悠久,几千年来一直是中国人安居乐业、安身立命之文化根基,也一直是中华文化的精神脊梁。任何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不管是对历史负责,还是对未来负责,都应保有自己的文化特色,保护自己的文化遗产。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的特色,是中国宝贵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是几千年文化的积累,其概念广泛、内涵丰富,是我们祖辈们的经历、体验、方法以及感悟结晶。因此,我要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整理,从中吸取精髓,使之代代相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二、对为人处世有了新的认识

人的一生是从学习开始的,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开篇即提出了以学习为乐事,反映了孔子一生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注重修养,严格要求自己的主张。知识可以增长才干,知识可以改变命运。因此,爱学习是一种快乐,想学习是一种幸福,求知若渴是一种喜悦。学习新知识,温习旧知识是一件愉悦的事情。所以我们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是《弟子规》的总纲领,只要我们认真去学习、去思考、去感悟,就会明白其中的许多道理。在为人处世就知道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就有了做人的准则,在生活、工作中,就会有正确的判断和及时纠正自己错误的言行。"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说话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就是指凡事说出去的话,首先要讲信用,不可以欺诈别人或者胡言乱语,话说得多,不如说得少,说话只要恰当,切题就行,不要花言巧语。尤其是我们面对学生,要为自己说过的话负责,"言既出,行必果",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三、对学校教育有了新的认识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礼仪之邦,有着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然而,在全球化的今天,孩子受到外来的影响,对中国传统文化变得冷漠起来:他们爱吃的是"肯德基"、"麦当劳";手里的玩具大多是芭比娃娃、奥特曼??;总是谈论着一些日韩卡通人物;大多数幼儿在家以看电视、玩电脑游戏来消磨时光,很少外出散步、与小伙伴们玩户外游戏。

在我们这样一个文化大国,孩子不仅对民族、民间文化的感受越来越少,而且他们离真实的民族文化也越来越远,这是不利于他们成长的。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会让人受到很好的熏陶,三字经、弟子规 、论语和四书五经等等,这些古人给后人传承下来的优秀文化遗产,特别值得我们深入的学习和思考。在学生的教育活动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能使学生体验到传统文化的精华,提高学生一定的素质和能力,唤醒学生对灿烂的传统文化的热爱,激起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一个人若能在孩童时期就汲取人类最好的精神营养,早早培养起自学能力,自主思考能力,走上卓越的人生之路是必然的。开展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根基的教育就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广泛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辉煌成就,这对于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提高日常道德修养大有好处。相信通过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根基的教育,能让每个孩子都能得到传统文化的滋养,给他们的成长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用传统文化的教育来点亮孩子的心灵。

篇3

关键词:微格教学;传统教学法;比较研究

一、前言

微格教学,英文 Microteaching,意为微型化教学,是一种以现代教育理论为基础 ,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将教学技能进行分解,依据反馈原理和教学评价理论,分阶段系统培训师范生和在职教师教学技能的一种科学训练方法。微格教学已形成了独立的学科体系,并成为不少国家师范院校教育中的一门重要课程。英国的教育学士课程中,开设微格教学达四十二周,每周五课时,共计开210课时。在澳大利亚的高等师范院校,采用微格教学培训教师的教学技能,开课率达80%。我国从80年代中后期开始引进“微格”教学。直到1994年12月,微格教学首次被引入我国体育教学领域。但由于我国国情和体育教学的特点所至,微格教学在体育教学中运用的进展速度非常缓慢,本文对微格教学与传统教学进行比较前线分析,丰富和发展微格教学的理论研究。

二、传统体育教学方法特点与微格教学法的比较

(一)传统体育教学方法的基本特点。

1.多种感觉器官参加工作。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师生双方不仅需要通过视觉、听觉接受信息,而且要在中枢神经系统的指挥下,运用动觉、位觉、触觉等来感知自己身体的动作。特别是通过本体感觉来感知自己身体运动时用力的大小、方向和动作的幅度,以便有效地控制动作。

2.运动与休息合理交替。众所周知,体育教学中身体活动和心理活动是分不开的。 学生只有通过感知动作,运用观察、思维、记忆等心理活动,才能掌握动作技术概念和运动技能。在体育教学中,学生生理和心理方面都要不断受到刺激,承受一定的负荷。较长时间的刺激和负荷,就会引起学生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产生疲劳。 疲劳的产生和积累,又会导致学习效率的下降,这就需要减轻和消除所产生的疲劳。

3.感知、思维和身体练习紧密结合。根据体育教学目标和教学程序,学生需要运用视觉、听觉等感觉器官,接收教师发出的信息(包括示范和讲解)。这些信息传到大脑皮层,经过大脑的分析与综合,再以指令的形式传出,指挥身体进行相应的运动。这实际上是感知、思维与练习三个环节的紧密结合,它反映出体育教学过程具有认识与实践、心理活动与身体活动紧密结合的特点。三个环节中感知是基础,思维是核心,身体练习是结果。

4.具有时空性的特点。从时空特征看,体育教学过程有开始、发展和结束。 在教学不同的发展阶段,师生之间的地位与作用在发生着规律性的变化。一般是:在开始阶段,教师主导地位与作用较明显,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的主体地位与作用逐渐加强。这个过程对于学生来说,是客体主体化的过程。

(二)微格教学的基本特点。

1.理论联系实际。微格教学中的教案的编写、教学实践、反馈和评价、修改教案后重新进行教学实践等一系列的活动使教育教学理论能够得到具体的贯彻和体现,激发了师范生对教学法课程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师范生学习教法、钻研教法、掌握教学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自觉性。

2.目标明确,施教真实。微格教学将教学过程分解为不同的教学技能后,再将它们放大分别加以训练。 这样有利于被培训者集中精力学习和实践特定的教学技能。 同时,微格教学从始至终涉及到正常状态下教学活动的全过程,授课教师要根据被培训技能选择适宜的教学内容,确定明确的教学目标和任务,收集教材、编写教案、准备教具和设计选择教学手段等,在这些方面授课教师都可真实地进行施教。

3.重点突出,内容集中。在微格教学过程中,师范可以通过各种教学手段来实现设定的一两项特定的教学技能和教学目标,而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上,注重了经验的直接获取,突出重点内容的操作与控制。

4.容易控制,反馈及时。微格教学过程减少了教学场景的可变因素,使教师能在有控制的条件下进行教学。 而每一节课的结束,被培训者都会通过记录、评价等方法手段获得及时的反馈,有助于得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5.自我教育,压力小且有安全感。微格教学可以通过录像了解自己教学行为的信息,发现和找到需要改进的地方,而且在这一过程中,师范生或在职教师不会有太大的心理压力,也不必为影响学校的正常教学而担心。

6.集思广益,有利创新。微格教学多为分组进行,是一种带有研讨性、观摩性和交流性的集体活动,大家在一起能够相互听课、评课,这充分为培训者提供了教学创新的教学机会,为教学的科学研究拓宽了一条新的渠道。

(三)两种教学方法的对比。

三、结论

(一)在体育教师教学技能培养中应用微格教学法,比传统的形式更有利于提高体育教师的讲解技能和直观演示技能,所以说在体育教师教学技能培养中实施微格教学比传统的教学形式更有利于提高体育教师的基本教学技能。

(二)在体育教师教教学技能培养中应用微格教学法,教学训练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易于控制和掌握,有利于提高体育教师教学技能,提高教学水平。

(三)在微格教学中采用电化教学的手段,反馈时间短,速度快,效率高,反馈及时、准确,有利于体育教师对教学技能的掌握。

(四)微格教学的评价系统比传统教学的更加完善,运用多种形式的评价方式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准确、合理,不但能客观的评价体育教师的活动,而且还可以提高体育教师的评价能力。

参考文献

[1]雷敏.微格教学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0,

[2]曹莉.我国高师体育专业实习教育的现状及对策[J].体育科学1997,6(17)

[3]曲宗湖.学校体育教学探索[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1.

[4]张秀华.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篮球教学技能微格教学的实验研究[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2003,( 2) .

[5]袁建国.中学体育教学法课程微格教学程序设计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报,2002,25(1).

篇4

关键词:网络教学;传统教学;互补

一、网络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对比分析

(一)理论基础的对比

传统教学模式迄今已存在了几百年,所以它的理论基础比较复杂。其中比较突出的有美国布鲁纳的发现教学法,前苏联赞科夫的“一般发展”教学思想,根舍因和克拉夫基的“范例”教学思想,布卢姆的“掌握”学习思想,巴班斯基的“最优化”教学思想。但真正能作为主要的理论基础的只有奥苏伯尔的“学与教”理论。奥苏伯尔对学习过程中的认知因素、情感因素及有效的教学策略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并取得了重要成果。其理论的内容主要有:“有意义接受学习”、“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和“动机理论”。网络教学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学习环境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构建者和促进者;要求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全新的教育思想与教学模式、全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主要围绕“自主学习策略”和“学习环境”两个方面进行。

(二)角色的转变

1、教师角色。教师的角色和行为方式在网络教学中发生了很重大的变化,教师将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与灌输者的角色中摆脱出来。首先,教师不再是主要的信息源,他的工作不再是直接向学生传授知识,而是信息资源的设计者和查询者、课程的开发者。通过网络课程的设计与教学,让学生充分利用网络所提高的信息资源。其次,教师在知识教学方面从传统教学的传道授业,即信息的直接提供者的位置上退下来,成为组织者、指导者、研究者,转变为学生意义架构的促进者、学生的学术顾问等多种角色。

2、学生角色。学生的角色和学习行为在网络教学中的变化主要表现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知识的探索者;自主学习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学生要学会学习、思考,能自我组织、自我安排学习内容和学习活动,能进行自我评价;学习者要根据自身的水平,寻找适合学习行为的起点,确定学习的目标和方向。

(三)教学手段的差异

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以垄断知识并传授知识为主要教学手段。教师以讲授为主,开展课堂讨论,并做个别辅导。网络教学模式中,为师生提供了新的世界图景――虚拟世界。在虚拟世界中,教学手段转变为交往合作的学习。学生处于学习的中心地位,教师则利用现代化的教育技术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培养学生的思维和创新能力。

二、两种教学模式优势互补的策略研究

(一)网络教学发挥资源丰富的优势,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

网络教学可以实现传统教学手段无法实现的任务,让学生利用网络教学优势,进行个人自学,并利用网络提供的资料、模拟功能和数据库,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如讨论、思考、领悟、学习和撰写论文。这不仅改变了传统单一班级授课模式,使得课堂教学形式和结构更为灵活多样,而且调动了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改变其被动听课的状态,提高了学习效率。

(二)在网络教学中发挥传统教学中教师的优势

在学生进行学习之前,教师应明确地告诉学生要完成的任务、需要的时间量;并对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答疑。教师应随时监督学生学习的过程,以避免控制力差的学生分散注意力。网络教学有利于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创造型人才的培养;其缺点则是限制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及忽视情感因素在学习过程中的作用。传统教学模式的优点是有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并重视情感因素在学习过程中的作用,使之在学习过程中能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但其突出的缺点则是强调传递――接受式,否定发现式,在教学过程中把学习者置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学习者的主动性、创造性难以发挥,因而不利于创新人才的成长。由于虚拟的联系并不能培养真实的人类感情,因此在实施网络教学的过程中,应该规定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内在校学习,这样有助于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也有助于同学之间的相互沟通、相互激励,巩固所学知识。

(三)网络教学结合传统教学,共同构建终生教育体系

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知识更新的速度不断加快,学生在学校所学的知识在进入社会之后可能已经面临淘汰的局面。因此,越来越多的人离开学校后需要不断地在工作和生活中学习各种知识和技能。传统的学校教育不可能无限扩大,因此有必要通过网络将现有的师资力量和其他教学资源进行整合,以满足终身教育体系构建的需要。

三、小结

网络教学与传统教学是一个有益的共存与互补的关系。我们应该将二者优势互补,取长补短,相互融合,针对不同的课程,选择不同的教学模式。现代的网络技术与传统教育相结合,就可以形成完美的给予网络的教学系统,既可以发挥网络的功效,又给传统教育提供了一个更广泛的生存与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施志毅,熊庆年.网络大学热的冷思考[J].中国远程教育,2001(7).

2、陈杰.论网络教学的特点及其模式[J].教育传播与技术,2001(4).

篇5

近年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国际交流日益频繁,汉语作为中华文化的象征,也流传到了世界各地,在世界的国际影响力显著增强,在世界掀起了“汉语热”。越来越多的外国友人来到中国,想要学习汉语、了解中华文化。这些现象是国际世界对中华文化认可的强有力标志。然而在自豪的同时,如何提高对外汉语教学质量,挖掘第二语言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如何提升对外汉语教学水平,更好地“接地气”,让学习者学到地道的汉语,成为当今对外汉语教学领域所面临的一大难题。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蕴含着无数的思想,从中筛选出对外汉语教学有指导意义的思想,是一条新的途径。笔者在众家思想中注意到一家思想与对外汉语教学的游戏法相贴合,具有共性和启发意义,其主张的“独抒性灵,不拘格套”不仅与游戏法存在共性,还与西方人文思想存在共同点。明代晚期公安派的“性灵”思想包括“真”“露”“俗”“趣”四创作理念。笔者将从这四大理念与对外汉语教学游戏法相结合,研究出一种由中国本土思想指导的游戏思想。

2研究目的

对外汉语教学中,游戏法教学有优点,同时也存在不足之处。在汉语教学中,学习者有不同的年龄层次,对于少儿教学,游戏进入课堂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对汉语的兴趣。生动有趣的游戏环节,能让学生和教师之间建立信任关系,能让学生可以更自主地融入到汉语学习中。在成年人汉语教学中,游戏教学理应适应成年人思维水平。成年人已经形成自我意识,游戏教学能促进学生自我思考意识,在课堂上做到举一反三。在游戏环节,学生与学生之间产生频繁的语言交际,促使学生口语能力得到有效练习,加快汉语语言系统的形成。游戏法在汉语教学中起到的不仅是辅助作用,还有先进性。在游戏法中融入中华文化,让学生在学习第二语言的同时,更加了解中华文化。然而要做到设计出一个能培养学生兴趣、激发学生主动性、蕴含教学内容,同时又要包涵中华文化的游戏体系是极为不易的。在传统文化中找寻利于游戏设计的关键思想,是本文的出发点。笔者关注到明代公安派的性灵思想与游戏教学的目的存在契合,从性灵思想的四个要点引入游戏设计思想,以此来激发游戏教学的良好效果,希望对对外汉语教学提供借鉴参考。

3“性灵”思想分析

3.1自然之“真”

“真”是公安派的存在方式,也是“性灵”说的核心。自然之中,万物皆有个性,而“真”就是源于个性之不同。公安派的诗文讲求真情实感,展现真实自我,表露真我。李贽的“童心”说是公安派“性灵”说之源,其推崇表露真心、个性和至情,而又表现过于激抗强调批判,袁宏道等人注重现实,追求个体精神自由与社会现实之间的契合点,诗文内容之“真”和形式之“真”突破“理”之束缚。在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中的一个基本原则和要求,就是讲求“真”。

3.2表达之“露”

公安派追求契合内心,以“直露”的理论指导创作,“真”蕴其内,“露”表其情。其中蕴含着中国古代儒者性情温和、温文尔雅、态度谦和的风度。传统诗教讲究“教化”,而实际中很难达到,张扬个性是“性灵”说的格调,虽有诗文轻率之风,却仍有律度,有法可讲。袁宏道等人以楚文化继承者自居,《诗经》内涵“生活的艺术”,是儒家思想之代表,《离骚》拥有强烈的浪漫主义风格,是“浪漫的精神”代表。公安派从传统思想中萌生,而又表达“露”的不单一,造就了风格之多样,文学美之多样化,打破明代以前的传统儒、道人格。

3.3言语之“俗”

“俗”与“雅”本是相对的,“俗”所关注的往往是百姓生活,因此,俗文学偏重民间,雅文学偏重文人。雅文学从古至今被认为是文学之正统,诗词歌赋之雅为正宗。而袁宏道等人突破“雅”之范畴,以“雅”入“俗”,用近俚语之言作诗,以地道的民歌来创作,展示“俗”之意,糅合民歌“变”的特点,打破旧俗,扫除清规戒律的束缚,实现了“唐诗为雅”“明诗为俗”的变化。在公安派诗文中,“俗”之内容无所不包,体现世间百态,“俗”之形式独具本色,从民歌中模仿,使通俗化逐渐地走向文学领域的中心。

3.4本性之“趣”

“趣”乃“性灵”说之重要一点,在“性灵”说中,“趣”得到了细化和深化,直指本质“人心自然之趣”。袁宏道的思想中,“趣”是一种自然本性,属于心理虚化和行为实化,属于个人,不借助外物,是心灵的获得,“趣”在人年龄增长、入世渐深中逐渐消磨,因此,此“趣”表现为无拘无束,自在度日,“趣”亦是自然而然,若孩童之趣,酒肉之趣,率性而为,皆属为“趣”。袁宏道的“趣”论独具慧色,由现象到本质,有超脱、性灵之感。“趣近乎谐”是陆云龙的观点,独以幽默诙谐为美之异态。

4游戏法中的“性灵”说

4.1“真”游戏

结合“真”的思想,在游戏设计时,注意要让学生自我表达,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是课堂的引导者,引导学生在游戏时体现自己的能力,西方社会注重竞争,游戏的设计离不开竞争,在竞争中,学生会自发地参与进来。教师在游戏时要关注学生自我表达时出现的偏误,要及时纠正指出,对于不妨碍理解的错误,要根据任务型教学法理念,不必一一纠正。在游戏中,教师也要表现自我对汉语、对学生的热爱,以“真”来获取学生的信任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4.2“露”游戏

“露”是中华文化的外在体现,游戏的设立内容要体现“真”,游戏在实际练习时要表现“露”,要蕴含中国的文化,如剪纸游戏、在龙身上贴“龙鳞”等,把中华文化融入课堂教学内容,融入游戏之中,但是要注意文化的难易,要针对实际的游戏形式,来构思游戏各部分的详略,要考虑学生的学习能力、语言水平,在游戏设计时,实现“i+1”是最为理想的游戏设计。学生进行游戏时,教师理应身体力行,在言行中“露”出中华文化,而学生在练习中也会“露出”薄弱之处,教师应从学生的表现上指出不足之处,来促进学生用第二语言交际能力的提高。

4.3“俗”游戏

“俗”在“性灵”说中体现为无所不包。课堂游戏的设计要跳出课堂,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具有多样性,古老的曲词、繁多的美食、高超的戏剧等等,都可以成为课堂游戏的内容。“俗”的另一个代名词就是“民间”,这就意味着地道。地道的文化是汉语学习者最想要了解和学习的,教师应该以此为出发点,从学习者学习汉语的初衷来设计游戏,让学习者不虚此行,在游戏中受益。教师所设计的游戏要蕴含中国特色,这对教师的文化素质提出了要求,同时,教师应该对西方文化也要有所了解,游戏设计要避免文化差异而引起的冲突。

4.4“趣”游戏

趣味性是游戏设计最关键的因素,失去趣味的游戏也就失去了意义,就不能激发学生积极性。教师设计游戏时,要在日常教学中,注重观察和反馈,了解学生感兴趣的是什么,以此对症下药。“趣”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游戏中,二是游戏后。游戏中,学习者能够在有趣味的汉语文化中学习,并往深层追问,这一点需要教师的引导。游戏后,教师要给学生给予适当的奖励,让学生更有学习汉语的热情,在课后还能有意识地进行练习,这是汉语进步的重要途径。教师设计的游戏要避免过于简单或过于困难的游戏,要从学生的实际考虑,要让学生在游戏中激发汉语思维能力。

5不足与改进

当前对外汉语教学课堂普遍采用游戏教学,但是在游戏开展过程中还是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笔者提出的以传统思想引导的游戏设计法也存在不足。从点的角度来说,不能涵盖游戏教学的所有要点,笔者只从关键几点展开论述;从面的角度来说,笔者对教师面和学生面只是简单地阐述,没有深入地展开;从创新性来看,以传统思想与汉语教学方法结合实践大胆地尝试,其中有着不足和漏洞,希望笔者在以后对中国古代思想更为深入探索中找到与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结合的新思想。

篇6

 

关键词:英语教学 高职高专 传统 差异

近年来,随着高职高专院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高职院校的英语教育也随之不断地改革,它既不是普通中学英语教学的复制,也不是本科院校英语教学的翻版。因为自身的独特性,它与我们传统英语教学在教学目标、内容、对象等方面有着相当大的差异,本文就此做了一些粗浅的分析比较。

一、教学任务上的差异

传统英语教学因为有升学压力,所以更侧重于应试教育,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表现为重语法,讲分数,课堂形式多呈现为“满堂灌”。在这种教育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多为应试能力较强,但很难做到灵活自如地操作和使用英语。然而高职院校的办学宗旨是为社会提供高质量的蓝领人才,其英语教学的准则是“实用为主,够用为度”,按照这一要求,英语教学侧重于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突出职业技能的培养,为将来的职场需求作准备。据调查,在很多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已经根据不同的专业要求,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使用适合学生专业需求的英语教材。以无锡科技职业学院为例,公共英语教研室把大学英语教师分为不同的项目组,如:信息英语组、电子英语组、机电英语组等,各个项目组相应的教师在平时英语教学过程中有计划、有意识地给学生灌输相应的专业知识,力求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尽可能多的符合其职业特色的英语知识。同时,每个项目组的教师都根据学生的专业要求自编了相对应的英语教材,在完成了基础英语教学以后,就把专业英语的相关知识衔接上去,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英语教学系统。

二、教学内容上的差异

因为有不同的教学任务,所以传统英语教学和高职院校英语教学内容也不尽相同。这种差异主要表现在教材方面,教材是教学的重要资源,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必要工具,就传统英语教学来说,对实用性、适时性的要求不高,而且教材的开发已经相当成熟,选择性较大,在使用过程中,教师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从而使整个英语教学进入了良性循环。然而高职高专的英语教学还处在起步阶段,学生在使用教材时须使学生所学的英语知识和自己的专业知识相挂钩,目前很难找到一本实用性很强,能够适合目前就业需求的高职高专英语教材。教师在开发教材时,若能从学生专业角度出发,使所使用的英语教材具有实用性和时代性,并与专业知识衔接。另外,高职高专的教材在重视读写能力的同时,还要努力培养听说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既增强学生英语学习的实用性,又能为将来学生优质就业做准备。

三、学生主体的差异

传统英语教学的主体是经过系统的英语学习,并且英语基础相对扎实的学生,他们往往学习目标明确,学习动机强,并且有良好的学习习惯。高职院校的学生虽然也经历高考,但是基础相对薄弱,英语能力参次不齐,多数学生因为没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学习观,致使他们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缺乏学习动力。此外,高职院校英语方面的毕业要求是英语应用能力三级,门槛较低,这都对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笔者认为高职院校的教师在做好课堂正常教学以外,应当不断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帮助学生改变以往陈旧、错误的学习方法,重新树立自信心,不断提高学习成绩。

四、教学方法、手段上的差异

传统英语教学方式多采用问答式、教师讲解为主,学生讨论为辅的的形式,而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宗旨是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道德的高技能人才,所以决定其英语教学手段必定是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在课堂中,多采用交际法教学:学生是主体,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和管理者,让学生主动去学习语言知识的同时,逐步提高他们学习语言的兴趣。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师应不断地变化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例如在学习“职业选择”一文时,教师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讨论,将学生自己对职业选择方面的见解和文章作者的观点进行比较和分析。课堂中应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对这一类问题展开讨论,并鼓励学生阐述论证自己的观点,最后教师应根据当前的职业现状,结合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进行归纳总结,这样既能培养学生英语的听说能力,又能指导他们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就业观。

五、结论

综上所述,因为高职高专院校英语教学的自身特性:作为一个新兴事物,它具有无可比拟的

活力和朝气,而且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潜力,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与传统英语教学确实存在很大的差异,但是它源于传统的基础英语教学,正因为它的复杂性和灵活性,我们在平时的英语教学中更应该不折不扣的遵循“应用为主.够用为度”的教学原则,根据英语教学改革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不同专业发展需求,开发适合不同专业学生的英语教材,培养他们英语语言的应用能力。此外,高职高专的英语教师还应该不断改变传统观念,不断创新教学方法,积极使用多媒体等先进教学设备,精心设计教案,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他们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同时我们还应不断地思考、探索,寻找最适合高职院校学生的教学方法,使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进入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 刘润清.论大学英语教学(on english teaching)[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文秋方.英语学习策略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

篇7

1 新理念、新转变

课程改革使广大教师以全新的观念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在农村边远地区受地域,教师业务水平的制约,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很不平衡,传统的教育教学设备已经不能满足教育需求,教师的观念落后,参与力度不够,所以只停留在少数、自发、分散的状态,使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的整合成为脱离实际的形式主义,具体表现如下:

1.1 追求电教热现象。有的教师不顾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的需要与否,片面追求多媒体形式的新颖。一个喇叭取代了课堂的组织者——教师,一块屏幕代替了直观演示器——黑板。教师处在机械操作的位置上,学生处在被动的接受状态,取缔了师生的双边活动。形成了电教—灌到底的课堂教学形式。

1.2 信息技术被拒之门外。一些学校或教师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片面追求升学率,课堂教学还停留在“教师讲,学生练习”的传统教学方法上,“机械重复,生搬硬套”的老路还在走。

综上表现的弊端重重。当前人类正进入一个全新技术发展时期,多媒体、网络、智能化为主导特征的现代信息技术的出现,为教学方式与教学模式的变革提供了新的物质基础。《纲要》指出:“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对这一全新理念的理解和吸收要求教师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加强学习,以“一切为了学生发展”为目标,对自己进行一次全方位“充电”,使所有教学技术手段展示自身的意义和价值,积极促进各种技术手段之间的协同互补,从而促进教学技术体系整体协调发展。

2 新方式、新视点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能力的主阵地。所以课堂教学改革直接关系到教改的成败,教师教学采用什么方法,运用什么手段,对激活课堂、调动学生自主探索、发展学生能力致关重要。如果我们能巧妙的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有机地融入教学之中,改善学生学习环境,集文、像、音于一体,使课堂教学充满活力。

2.1 教师要更新教学手段。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是把信息技术作为工具与课堂融合,最终实现使学生能以过去无法实现的方法进行学习,教师掌握信息技术的操作技能和获取、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是为了改善学习环境,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如多媒体显示技术及软件辅助教学,多媒体网络教室等教学设备的投入使用,这些更多的改善了原有的教学模式。教师抓住教材中蕴涵的创造性因素,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优势,把抽象的问题形象化,在主动的、开放的、交互式的学习中,真正形成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实践为中心的现代学习方式。

2.2 拓展学生学习空间。现代信息技术不仅是丰富的资源,而且是有力的教学工具,变革着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更变革着学生的学习方式。传统的学习方式过分突出强调接受与掌握,冷落忽视了发现与探究,从而使学生仅仅接受书本知识,学习成了纯粹的被动接受、记忆的过程。学生不但不能发展,反而对学生的发展产生阻力。在信息条件下,学生可以通过信息技术获得大量的相关信息。同时所有信息是开放的,不受时空的限制,也不受年龄、职业的限制。更多的群体能获得均等的学习机会,彻底的把学习的时间、地点、进度交给学生,拓展了学习方式,开展主动的探索型学习活动,促进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发展。

2.3 灵活运用有机结合。目前由于信息技术的大面积推广应用,促使有的教师把目光更多地投入课件制作,把着力点放在手段改革上,冲破了传统教学束缚,实现了由传统教法向现代教法的转变。有的片面追求感官效果,一些能用简短的语言说明白的问题,也要用大量复杂媒体形式来表现,显然不切实际。所以我们要认真思考和探索两者的最佳结合,只有用多样化的表现,巧妙组合的方法,才会收到和谐高效、简便的效果。

3 新起点、新突破

我国面对世界教育信息发展提出挑战,决定在中小学大力发展信息教育。河北科技教育网和河北远程教育网相结合建立起我省现代远程教育平台,全省90%以上的中小学开设信息技术教育课,对以上宏伟目标的实现还需一定时间。受地区教育经费的制约,基础设施不完善,应用系统的技术要求远高于教师技术水平的现状,迫使中老年教师在新起点上“充足电力”。在应用开发上对教师的要求超出了教师现有的教学能力、知识水平,导致不能自制课件等。最低级的还在使用“模式一、二”上课,信息技术发展处在萌芽状态,所以广大教育工作者要站在制高点上,把视点置于信息技术满足社会多样化的人才战略地位上,更新自己,打造自己。

篇8

【摘要】

学校是为祖国建设培育英才的基地,而初高中学生是我国重要人才储备,是在不久的将来,担负起国家发展大计的中流砥柱。为了将中学生培育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复合人才,学校不但要注重学生的文体课程教育,还要给学生进行道德培育,提高学生的人格修养和道德水平。本文,笔者结合自身道德辅导经验,分析目前中学生存在的道德素质问题,并创设一些提高学生道德水平的策略。

【关键词】

传统道德;中学生;教育策略

1.前言

中国是一个崇尚道德的文明古国,我国人民自古就十分注重对下一代进行道德教育。经过五千年的风霜淬炼,传统道德的精髓已经渗透到了每一个中国人的品性中。受先秦诸子百家多种思想派系的影响,我国传统道德的内容十分丰富,比如,中国人十分注重的孝顺、勤劳、团结、自强、仁爱、宽容、守信等都是我国优秀的传统美德。而中学阶段的道德教育,就是要激活学生的道德意识,让学生明辨是非,将道德作为自己为人处事的原则。

2.集中出现在我国中学生身上出现的品德问题

2.1受社会环境影响,部分中学生存在急功近利的情况

部分学生认为,在当今世上,只有金钱和利益能够给自己和他人创造幸福,并将金钱和财产作为判断一个人在社会上是否成功的主要准则。甚至有一些学生认为,在学校努力学习、争取优异的成绩,就是为了在毕业以后可以从社会上获取丰厚的利益回馈。而少数不喜欢学习的学生则认为,在课堂上努力学习根本不会得到任何实质性的利益回报,课本中的知识也不能创造出实际的利润与金钱价值。因此,当前不少中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喜欢追求名牌,相互攀比,甚至有一些功利心极重的学生在班级上只跟家庭环境好的同学交往。

2.2部分中学生耽于逸乐,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品质

程朱理学讲求“克己复礼”,要求人们对自己的欲望进行控制,并对自身的人格意志进行约束和磨砺。因此,片面追求享乐,是一种缺乏自控能力、意志不坚定的表现。学生在中学阶段没有工作能力、缺乏经济收入,却一味地沉浸于玩乐,这是一种道德缺失导致的行为。

2.3在家庭环境影响下,一些学生缺乏责任心

在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下,当前许多中国家庭有只有唯一的一个孩子,因此,亲人将所有的爱和关怀都倾注在这一个孩子的身上,导致中学生的养成依赖心理,缺乏独立能力。笔者在生活中发现,许多中学生在家里很少帮父母分担家务,甚至对长辈呼来喝去,予取予求。同时,在亲人的溺爱下,一些学生越来越懒惰,经常上课迟到,也不能按时完成作业,甚至有个别学生花钱请其他同学帮自己做作业,这些都是十分不负责任的做法。

3.引导中学生继承传统美德、提高道德素质的策略

3.1教师要成为学生的道德榜样

在中学阶段,学生在学校中度过的时间甚至比在家里度过的时间还长,并且学生每天都要跟班主任和各科老师相处,因此,教师对学生道德素质的影响很大。中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逐渐形成的时期,在这一阶段,学生经历的事、接触的人都会对道德观念的形成产生影响,其中,教师是学生模仿的对象,对学生造成的影响仅次于家长。在日常接触过程中,学生不但会模仿教师的言行举止,甚至会模仿教师思考问题的套路和待人接物的态度。因此,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道德修养,用自身的行动来影响学生。比如,教师可以多参加一些公益活动,然后跟学生说说自己参加活动的感想,让学生了帮助他人、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可以让他人感受到金钱无法带来的温情和关怀。同时,教师还可以向学校申请,定期带班上的学生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承担社会责任。比如,教师可以带学生到孤儿院给孤儿上课、讲故事,帮助孤儿走出童年阴影;还可以到养老院慰问孤寡老人,让他们可以度过愉快的一天。

3.2家长要协助教师对学生进行道德培育

中学生身上之所以存在不负责任、功利心重等劣性,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家长对子女的道德教育缺乏重视。每个孩子在刚接触这个世界的时候,都像一张前纤尘未染的白纸,而父母就是最初在纸上着墨的人,父母的教养决定了孩子的人生观和道德观。为了帮助中学生改正陋习,教师要多和家长沟通交流,交换对道德教育的看法,告诉家长宠溺儿女的危害。教师还应积极争取家长的支持与配合,让家长协助教师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具体来说,家长应端正自身的言行举止,做到诚信守礼、恭谨谦逊,不要在儿女面前骂人、撒谎、吹嘘,多做一些有意义的事,同时,家长要告诉儿女,自己的事应该自己做,不能一辈子依靠父母。此外,父母和教师要多与中学生进行沟通,站在学生的立场上为他们着想,经常了解他们内心的真实想法,平等地与他们交谈,让学生感到自己受到了尊重,这样学生才能学会尊重别人。

3.3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实践中学习传统美德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教师和家长的言传身教虽然可以对学生产生一定的引导作用,但让学生亲身体验,从实践中自行领悟出道德规范,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思想观念,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比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家里帮助家长做家务、到马路上帮环卫工人打扫卫生,或到公园中回收游客丢弃的垃圾,让学生亲身体会到他人的辛苦,认识到自己现在享受的一切都是他人劳动成果,从而学会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道德,是人对自身言行进行约束的准绳,只有具备良好的道德修养,中学生才能控制自己懒惰散漫、耽于逸乐的劣性。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省,在自我反省中,找出自己的缺点并进行改正。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准备一个本子,把自己每天的学习计划写下来,在一天结束之后看看自己是否完成了计划,并反省自己今天做了哪些耽误时间的事,改正自己的懒惰行为。采用这样的方法,可以使学生学会自我约束和自我规范,养成严谨守时的美德,摒弃散漫的坏习惯。

4.结束语

总而言之,中学生是继承、弘扬我国传统道德的重要载体。中学时期是学生人格修养和道德素质初步成形的阶段,为了帮助学生养成优良的人格素质,中学教师必须对学生采取合理的引导措施,帮助学生正视自己在道德方面的不足和行为陋习,并给予学生一些改正的建议。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多为学生开展传统德育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逐渐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参考文献:

[1]周静.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紧迫性与高校思想品德课的改革[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6):1213

[2]赵松林.强调个人品德完善道德建设[J].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01):5556

篇9

【论文关键词]传统教学模式 多媒体教学模式

引言

传统大学英语教学摸式存在的诸多问题及其带来的严重后果使我国英语教学跟不上经济发展的步伐和时代的需要。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为教育创建了多媒体教学的新平台,提供了改革传统英语教学模式的机遇和手段。本文将分析传统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其合理因素,以及多媒体网络教学的优势和不足之处,有针对性地进行思考和探索,提出如何采取科学可行的方法优化传统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使其与多媒体网络教学有机结合、互为补充,从而促进目前的大学英语教学。

1.传统的教学模式

我国大学英语教学长期采用的传统模式可用教师+学生+课本+粉笔(或投影仪、录音机)来表示,是一种以教师为中心纯传授语言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模式。经过改进的语法一翻译法(也称为“译读法”)是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最常见的教学法。

1.1这种模式的长处

1.1.1在课堂上,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因材施教,及时地修改

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并利用教师丰富的阅历和经验对课文进行声情并茂的讲解。

1.1.2教师可根据学生的表情和反应随时调节授课方式和内容,师生交流的机会较多,师生的关系较融洽。

1.2这种教学模式的弊端

1.2.1传统模式的先天不足在于无法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视觉和听觉刺激,信息输入有限,从而难以全面调动学习者的全部感官参与学习,取得最大的学习效果。

1.2.2这种以“讲授一接受”为主的教学模比强调语言知识的输入(input)而忽视了语言的运用(out—Put),既不利于调动和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更不利于学生英语综合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

1.2.3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多沿用“复习旧课一导人新课一讲解新课—巩固新课一布置作业”这种陈旧的程序,忽略学生学习主动眭的发挥。总之,传统教学模式有其成功的方面,但它的局限性导致它很难适应当前高速发展的形势,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势在必行。

2.多媒体教学模式

多媒体教学是特指运用多媒体计算机并借助预先制作的多媒体教学软件来开展的教学活动过程,它又可以称为计算机辅助教学(conr—puterassistedinstruction,即CAI)。

2.1多媒体教学的特点

将多媒体计算机用于课堂演示,是比较常用的形式之一。其主要特点是需要的硬件设备不多(投资省),而设备利用率高,产生的教学效率好。学生面对的将不再是教师单一的粉笔板书和口头讲述。

2.2多媒体教学模式的优点

2.2.1用多媒体网络技术进行大学英语教学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并能充分利用资源,丰富英语课堂教学。

2.2.2网络上有大量地道真实的英语材料。它们涉及到政治、经济、杜会、文化、科技等各个层面,网络还可以为广大英语学习者创设真实的英语学习环境,有利于提高其实际应用能力。学生通过接触到富有时代性的语言材料,在提高学习兴趣的同时又提高了英语语言能力。

2.2.3多媒休英语教学能够走出课堂、进入家庭,学生在家里可以通过多媒体软件进行学习、练习、辅导和测验,培养和锻炼自主学习的喜悦,有助于充分发挥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主体作用。

2.3多媒体教学模式的缺点

2.3.1但银幕上的东西毕竟转瞬即逝,不易笔记,不易巩固。可以说,看看具体生动,听听头头是道,回过头来,基础知识可能还是一知半解,这样就实现不了高科技带来的应有的效果。

2.3.2多媒体教学不利于发挥学生的想象。由于多媒体教学课件是由教师事先设计的,对教学过程、教学内容甚至问题的设计都早已安排好,上课时,教师只是按照准备好的流程机械地操作鼠标,完成各个教学步骤。

2.3.3多媒体教学不利于课堂师生情感的交流多媒体的应用使板书相对减少,师生忙于应付眼花缭乱的课件,学生没有思考的间隙,教师将目光移向课件的顺利衔接,阻碍了师生情感的交流。

2.3.4过于追求形式,华而不实。多媒体技术的一大优势就是可以模拟现实环境,利用听觉、视觉和多种感官的综合作用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刺激。其结果是喧宾夺主,冲淡了主题,分散了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注意,干扰了学生的观察,不利于他们看清问题的本质。

3。恰当运用多媒体,优化传统大学英语教学模式

多媒体网络教学这一新型教学模式具有很强的优越性,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传统大学英语教学模式,虽然存在着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但它并非完全一无是处。在摒弃其过时落后因素的同时,对其合理成分应当重新加以审视和适当应用。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井非完全对立,它们之间存在很大的互补性,只有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综合运用、各取所长、相互补充,才能培养出既有扎实的语言基本功又具备自由语言交流能力的全面发展的人才。

传统教学法认为,学习语言就是学习包括语音、词汇、语法三个层次的语言体系。语言教学的自的一方面是使学生牢固掌握语言知识,另一方面是使其熟练掌握语言技能。传统教学法注重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在利用多媒体进行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要引入传统教学模式中的有效成分,使二者相互朴充、相得益彰。如何将教师语言与计算机语言相结合,板书与投影片、幻灯片相结合、课件与粉笔、黑板相结合等。对于一讲就做的内容,显然没有必要费时费力创作多媒体课件去展示,而对于学生难以理解的内容,则需要教师在演示课件的基础上再加以讲解和板书进行详细的解释。在传统教学模式式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多媒体现代教学技术的特点,应该是今后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方法和主要手段。

应当注重在现代教学理论的指导下,在教学实践中对多媒体教学进行探索和研究,不断改进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只有在充分继承传统课堂教学长处的基础上注重从多媒体环境的优势之处进行挖掘,才不至于数经忘典、画蛇添足,才能实现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向教学实效的转化。

结语

篇10

关键词:  传统教学  多媒体教学 病理学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技术已应用到医学教学中,通过教学实践认为,单一的传统教学或多媒体教学都存在不足之处,不能满足现代病理学教学活动的需求。只有将两者有机的结合,才能更好体现出病理学的形态变化。

    1 传统教学的利弊

    病理学是一门形态学科,它着重从形态学的角度阐述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揭示疾病的本质。过去病理学理论教学采用粉笔板书和挂图方式,教学效果不佳。这种传统的教学手段需要做出必要的改革。

    1.1 传统教学的优点

    1.1.1传统教学互动性强,教师通过生动的语言能营造课堂气氛,引导和促进学生思维,促进师生的交流,并能充分展现教师的教学风格。教师的肢体表演加上风趣幽默的语言,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对课堂内容的兴趣。课堂提问是启发式教学的主要手段,使学生注意力集中,同时促进学生思考。

    1.1.2采用传统板书教学,给学生提供了思考和记笔记的时间, 能够跟随教师的教学思路展开思维,而学生通过记笔记加深记忆。

    1.1.3教师能根据学生掌握情况及反应出的问题及时调整教学进度,进行答疑、复习和辅导,提高教学质量。

    1.2 传统教学的缺点

    1.2.1传统教学采用的是说教模式教学,无论教师的语言艺术多么高超,也避免不了枯燥乏味。而对病变只用语言描述不是很生动,用挂图、幻灯这种辅助手段启发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具有一定局限性,教师力不从心。

    1.2.2教学效果不佳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写板书消耗了大量时间, 画模式图不是很形象,常常是达不到预期效果.特别是对疾病的发病机制的阐述,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是很难用语言来表达清楚,即使加上几张静态图片也勉为其难,学生不易理解。而多媒体教学图片、动画、录像等非常生动形象,学生记忆深刻。由此可见,传统教学方式很难将病理学相关知识清晰、透彻地呈献给学生,这就需要开发多媒体教学手段,起到答疑解惑、画龙点睛和事半功倍的效果。

    2 多媒体教学优势

    教学过程就是信息传递和反馈的过程, 多媒体教学是利用计算机把图、声、文集成一体,充分调动人体的多种感官参与教学, 达到提高兴趣、传递知识、开发智力、培养能力,提高学习质量。

    2.1 教学内容形象、直观,激发学生学习病理学的兴趣

    多媒体课件应用于病理教学,将发挥其更强有力的作用。它的声、图、文并茂功能,可以使教学过程变得生动活泼,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尤其是图形演示功能,可以使许多抽象的病理学概念、发病机制、病变等变得具体形象,提高知识的可接受性。特别是它的仿真模拟功能,可以使病理学教学中一些难讲解的病理变化、一些病理变化的内在联系、发病机制等变得容易理解。比如:动脉血栓形成这节课,我们采用了一段动脉血栓形成过程的视频,应用动画方式,让学生观察血栓形成过程,各类血栓形态及血栓对机体影响。学生看完这段视频后,有了非常深刻记忆而理解透彻。同时,视频中讲解员的声音也调节了学生只听教师一人讲解的疲倦感。 学生看到这些有趣的动画,在愉悦地学习知识的同时,也降低了学习难度,达到深入浅出的目的,提高教学质量。

    2.2 便于复习相关的基础知识

    病理学是基础医学学科,它与组织学、生理学、生物化学、免疫学、微生物学等很多基础学科有内在联系,在学习病理学之前,先把相关的基础知识复习一遍,这样学生易理解和掌握新知识。

而传统教学“一问一答”模式既耽误时间也不是很直观,多媒体课件就可以在短时间内将所需要的相关内容通过图片、文字等一一体现出来,表现出非常便利的优越性。

    2.3 丰富课堂内容,开阔学生眼界 

    多媒体课件的使用,节省了传统教学过程中写板书、画图的时间,就可以在课件中增加一些标本照片及动画,以替代挂图、幻灯等工具,既弥补了标本数量的不足,也节省了教研室建设经费。另外,多媒体课件储存信息量大,可以从网络或外校课件引进的新素材,既充实了课堂内容,也增加了学生学习的深度和广度。还可以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示病理学前沿的研究进展和新成果,拓宽了学生的眼界和知识面,对学生今后搞科研或临床实践都有很大的帮助。

    2.4 使实验教学更直观、更清晰

    在病理实验教学中,辅助教学手段有挂图、幻灯、电视与显微镜同步演示等,它们对实验教学无疑有很大帮助。但这些手段仍难以弥补病理实验教学的缺陷。如电视与显微镜同步演示中, 电视屏幕显现不是很清晰,这样既影响了教学质量,又使学生对镜下结构不感兴趣。而多媒体互动室就可以解决这些问题。学生人人面前都有电脑,教师选用病变典型的切片或照片,通过计算机呈现给每一个学生,实现了由一对一实验教学扩展到一对多,从而提高了实验课教学的效率。

 3 多媒体应用于病理学教学的弊端

    3.1 教室光线暗淡、缺乏师生互动

    多媒体课件放映时,教室光线较暗,学生看书、看黑板吃力,师生之间缺乏语言、表情等直观交流,时间长了学生听课容易犯困,影响教学质量。

    3.2 教师备课懈怠、缺乏知识更新  

    有些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时将课本内容几乎照搬上课件,导致教师课前懒于备课,几乎照本宣科,一个课件重复使用,不注意对原有课件内容进行补充和更新。长此以往,教师授课水平逐渐下降,跟不上医学发展新形势,也不利于学生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