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教学的特点范文

时间:2024-01-30 17:44:1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现场教学的特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现场教学的特点

篇1

关键词:现场教学;特点;效果;实施;经验

现场教学的特点

现场教学是将课堂搬到生产现场的一种教学方法,通过在仿真或实际的生产现场实施教学过程,使学生更快、更好地学习、掌握知识和技能,具有亲验性、互动性、多元化、个性化的特点。其中,亲验性是指亲临现场,亲身体验,真实感强烈;互动性是指教与学互动,平等交流,共同研究;多元化是指集参观、案例研究、角色模拟等多种方式于一体;个性化是指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与主动性,发挥每个人的智慧特长。现场教学把课堂搬到了现场,把课堂中的问题带到现场,教师现场解决技术问题。该教学方式强调理论联系实际,重在解决实际问题;强调以企业需求为导向,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强调以提高能力、增长才干为核心,提高教学效率,保证教学效果。

现场教学的开展效果

近年来,我校园林教研室积极探索现场教学,努力提高教学效率,走出了一条教学改革的新路子,形成了自己的教学特色。从2004年9月开始,园林专业开展了200多次现场教学活动,共计1200多个课时,占所有课时的30%多。

三年来,现场教学成效明显。现场教学带来了学生思想面貌的深刻变化,从“要我学”转变为了“我想学”、“我要学”。同时,园林专业课程的现场教学得到了学校督导组的一致好评,他们在校报上对现场教学总结了五个优点:一是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课程难度大,三是教学效果好,四是教学要求高,五是节约了教学开支。目前,现场教学已成为最受师生欢迎的教学方法之一。

现场教学的实践证明,把课堂搬到了现场,对准职业岗位上课,提高了教学效率,保证了教学效果。

现场教学的具体实施

现场教学事实上也属于课堂教学的一种形式,只不过是把课堂搬到了现场,教学由灌输变成互动,现场素材就是教材。我们一般按照现场备课、课前动员、现场教学、课后作业和总结交流五个步骤进行。

现场备课每一次现场教学课都要精心备课。首先,必须选择好现场教学的场地,充分考虑现场素材与教学内容的对接以及交通条件等。其次,必须提前熟悉现场,确定现场教学的行走路线,根据线路上的知识点确定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再次,是查阅资料,写好现场教学方案。现场教学的备课很辛苦。例如,为了保证在园博园现场教学的效果,教师前后两次到园博园备课,每次连续走三个多小时,以确定讲课的线路,计算走路、讲解、休息的时间,还要边走边记录。自己不清楚的植物,甚至采集植物标本带回去研究,园博园有植物1300多种,要全部掌握,需要查阅相当多的专业资料。回来后,专业教师一同讨论遇到的专业问题,商量好最终方案,写出现场教学方案。

课前动员在进行现场教学之前,一般用10~15分钟对学生进行现场教学动员,介绍教学内容、教学程序,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学习要求和注意事项。

现场教学现场教学要根据天气情况、场地、交通等情况来决定,所以往往需要克服多方面的困难。在出发前、结束时和中途课间休息时需要清点人数,严格执行考勤制度。专业教师一般按照一定的线路,边走边讲,见到哪一种植物就讲哪一种植物。有时,教师一边示范操作,一边讲解专业理论知识,让学生掌握技术要点,然后安排学生现场练习,教师在旁边指导。例如,在现场讲授草坪机、高枝剪的使用,教师一边讲操作要点和注意事项,一边操作示范给学生看,然后指导学生操作。现场教学中间休息一次,让学生边休息边讨论。在休息期间,教师还要检查学生所做的笔记,督促学生做好记录。一般为学生安排20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自由调查、讨论和提问。一些学生会拿一些植物的叶片或杂草或病虫请教师辨认。由于这些问题跟生产问题紧密相关,所以学生特别感兴趣,做记录非常认真。有时教师会特别安排场地单位的技术人员为学生介绍情况、讲解技术问题,或者与学生谈心。现场教学结束时,专业教师要集中学生现场进行小结,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点评,并强调返校的安全问题。课后作业每次现场教学结束之后都会布置课后作业,一般是进行学结,不布置书本上的思考题,不允许学生抄书本,强调根据实际记录进行总结。

总结交流只有总结才会提高,我们一般将总结交流同讲评作业一起进行。教师对学生的发言进行点评,并介绍学习专业课程的方法,强调在现场教学中教师所讲的都是要点,学生要想深入了解就必须查阅课本或者到阅览室查阅相关专业书籍或者上网查找资料,同时要求学生学会利用QQ和电子邮件接收和发送资料,以适应今后园林部门的工作要求。

现场教学的几点经验

三年来的现场教学实践说明,生产现场的一线才是真正的大课堂。现场素材丰富、真实,学生在现场教学过程中把在学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提出来,请教师现场回答,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和讨论,加深了对于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便于更好地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总之,现场教学提高了教学效率,学生收获很大。三年来,园林专业课程的现场教学很成功。对此我们进行了四个方面的总结。

教学内容对准职业岗位是现场教学成功的基础教学改革的关键是教学内容的改革。现场教学只是教学的一种形式。教学内容如果没有对准职业岗位,没有针对性,形式再好也是徒劳无功。我们以学生就业为目标,对准园林职业岗位展开教学内容,注重教学内容与企业的对接,经常与园林企业沟通,把握教学内容的职业性、针对性和实用性。现场教学的备课是按照园林职业岗位(如绿化管理员、园林施工员、园林制图员、园林资料员等)的实际需要来准备教学内容的,而不是按照课本来备课。教学内容对准园林职业岗位是园林企业的需要,也是学生的需求。

教师扎实的专业知识、技能和良好的态度是现场教学的前提教师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是现场教学的必要条件和前提。现场教学的难度很大,要想做到走到哪里,就讲到哪里,见到什么,就讲什么,同时还要随时准确地回答学生所提出的各种专业问题,任课教师必须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我校园林专业的教师都有企业背景,非常了解园林职业岗位的需要。教师良好的态度是现场教学的根本条件。我校园林专业的教师都能够做到严格要求自己,为人师表,保持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的态度。

篇2

关键词:现场教学;完善;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0-0120-02

作为一所以基层干部培训为主要定位的学院,培训对象的培训期通常较短,一般为3~7天。而培训对象则是各级各类领导干部,年龄跨度大、岗位跨度大、级别跨度大,专业储备、知识储备、能力储备及学习风格等都有较大差异,这些特点决定了传统讲授式教学很难满足学员的多元需求。而现场教学作为将课堂从教室转移到现场的教学方式,通过现场展示所要研究、讲解的问题,学员可以根据自身的岗位类型、专业结构、年龄阅历以及认知风格等不同因素,从不同的视角选择适合自己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达到因人施教的目的。因此,现场教学是针对性教学、个性化教学,能够充分发挥出每位学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一、我院现场教学取得的主要成绩

1.组建了现场教学团队。通过一年来现场教学团队化的建设和实践,学院锤炼出了一支现场教学的专业师资队伍,实现了“教室讲授”、“沿途解说”、“实地参观”和“讨论总结”的一体化,打造了“车轮上的课堂”,现场教学讲解内容更具系统性,讲解形式更趋专业化。通过资料搜集、实地调研、交流研讨等方式,8个教学团队逐步深化对各自负责的现场教学基地的认识,提升了讲解水平。

2.规范了现场教学流程。2012年,学院制定了《干部教育培训现场教学组织实施规范(征求意见稿)》,对前期沟通、组织实施、总结反馈等三个阶段的每一个环节都作出了具体规定,进一步规范了现场教学流程,增强了现场教学过程的组织实施与效果控制,避免了走马观花式的参观,保证了教学工作的有序和协调,提高了现场教学的质量与效果。

3.关注了学员的需求。对于现场教学基地的开发维护,在挖掘代表苏州经验的示范点、典型点的同时,更多关注学员的实际需求。主动与现场教学基地进行沟通联系,要求每个教学基地都配有讲解员,能有基地领导干部进行现场交流研讨,能提供现场交流的场所,不断优化现场教学路线,整理学员意见反馈给教学基地,共同拓展现场教学基地的功能,提高参观考察的实效性,使学员在实地考察中受到启发,为解决实际工作提供思路。

二、当前学院现场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现场教学模式适合学院教学的对象、特点和要求,具有一定的特点和优势,学院组建的8个现场团队也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与此同时,也存在着较多的不足和有待完善之处。

1.现场教学模式对于班主任而言仍是一种考验。现场教学模式是新生事物,对大部分年轻的班主任来说是一个挑战,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我院大部分班主任老师缺乏基层工作经验,对现场教学的情况了解不够深入,难以掌握现场教学的基本环节、教学要点,操作难度大。二是班主任对现场教学所涉专题的掌控能力不强。现场教学包括现场式的“教”,这要求班主任老师针对教学现场中的事物所提炼出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要有较为深入全面的研究,引导学员参与时更具针对性。三是班主任老师对现场教学模式的组织、引导水平和能力不高。现场教学模式的互动过程中,学员的提问水平有赖于班主任老师之前的充分引导。这对班主任老师的组织、引导、协调水平提出了较高要求。

2.学员对于现场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于部分领导干部而言,习惯于传统教学模式――灌输式教学模式,接受知识方式一般是被动的,在现场教学中表现出对现场所涉及的问题和隐含的理论重要性认识不足,独立思维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不足。因此一旦采用现场教学这种新模式,有些学员难以适应,显得无所适从,敷衍了事的现象时有发生。

3.现场教学模式中教学点方疲于应付。现场教学点的选择一般都具有较好的示范性、典型性,对于初次去或者去的次数较少的教学点,主要领导都会出面接待,使学员感觉到充分的重视与足够的热情。但随着现场教学次数的不断增加,当地领导和现场教学点的领导不可能承担起大量的接待任务,更为重要的,现场教学模式并不能够给教学点经济发展及形象宣传带来明显效果,就容易出现应付式的接待,造成多个参观点的教学流程陷于“参观、讲解、看宣传片”的重复模式,学员便会产生抵触情绪或出现疲态,现场教学的效果大打折扣。

三、完善学院现场教学的几点对策建议

1.加强对现场教学的研究。目前,学院对现场教学的认识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化,缺乏系统性,相关的实践探索也仍处于初级阶段,还有很大的空间可以挖掘,因此,有必要启动关于现场教学的系统研究。一是在基层干部教育研究所内设置专项课题,提高课题经费资助力度,引导研究员做精做细现场教学,努力形成具有学院特色的观摩性现场教学模式。二是成立专门的现场教学研究室,专攻现场教学研究,并不断将研究成果转化到教学实践当中,力求突破现有现场教学“听、看、讲”的模式,结合其他教学方式,形成“大现场教学”的概念和实践模式。三是按照案例教学中案例编写的要求,融入三中全会改革精神和要点,对现有现场教学点或未来可开发为现场教学点的发展典型进行研究,编写以现场教学点为案例的现场教学案例集,并整理归纳到基层干部系列培训教材中。

2.注重现场教学过程的互动。现场教学中,发挥学员的主观能动性是提高培训效果的有效手段。要突出学员的主体地位,就要求现场教学的老师做好事前预热工作,通过下发调查问卷、发放相关资料及提出问题等方式使学员初步了解现场教学点,带着问题进行参观考察,并在考察结束后对相关问题进行交流互动,充分调动学员的积极性。在现场教学实施互动的过程中,班主任老师要发挥教学的组织、协调能力,注重协调教师与学员、班主任老师、现场教学点讲解人员,使他们密切配合,共同实施好教学,做到多方无缝衔接。

3.扩大知识储备面。作为现场教学点的授课老师,对现场教学点的了解不能浮在表面,需要通过不断深入现场教学点,与当地人员进行沟通交流,及时掌握教学基地发展变化的最新情况,做好教学储备。还要针对现场教学过程中提炼出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进行深入、全面、细致的研究,与学员互动探讨,并对学员的观点进行梳理、归纳和提升。只有具备深厚的知识储备,才能有效引导学员在现场教学过程中有启发、有收获。

4.建立与教学基地的共赢机制。现场教学的核心要素在于要实现与现场教学点的共赢。参照一些社会化程度高、较为成熟的现场教学点的考察流程与管理模式,学院应加快开发、孵化一批新的符合现场教学基地要求的村或社区,通过选派教师去基地上党课、选派专家学者下基层答疑解惑、共建党员关爱基金等多种形式,建立与现场教学基地长期的合作共赢机制,促进教学基地持续、稳定地发挥现场教学功能,为学员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

参考文献:

[1]陈胜利.应发挥现场教学在干部培训中的作用[J].北京交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01).

篇3

关键词:建设类高职,专业课程;现场教学;双教师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2-0103-02

为了培养适合企业需求的人才,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已经成为高职教育改革发展的关键核心。而这种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最终需要通过课程改革来落到实处。因此,校企合作共同开发课程也成为了校企合作的一个重要内容。如何通过这种校企合作的形式,已经成为高职教育课程改革的重点。

一、高职教育课程改革现状

我国高职教育课程改革发展20余年来,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至90年代初,高职的课程改革以强化实践教学内容为重点;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至21世纪初,形成了理论和实践并存的高职教育课程体系;2006年以来至今职业实践导向的特色化课程体系逐渐形成[1]。最近几年,课程改革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各种教学方法层出不穷,如任务驱动法、行为导向法、项目教学法,以及案例教学法、软件模拟教学法和现场教学法等,“教师为主”的讲课方式也更多地结合了以“学生为主”的参与式、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等,可以说到了百花齐放的时代。其中,作为校企合作的具体体现,现场教学法在建设类高职院校的部分专业课程中逐渐得到了一些应用。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通过对人才培养方案的深度介入,必然对课程改革提出新的要求。诸多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课程改革方面做了一些探索[2]-[5]。然而,很多课程教学改革只是在原来的基础上重新排列组合课程,课堂教学内容和结构并无实质变化或变化很少,新技术的应用在课堂教学内容中涉及较少。同时,授课的模式还是主要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上课没有足够的时间与老师或者其他学生之间产生互动,对于所学内容不容易产生学习兴趣;虽然很多课程考核过程中已经注重了平时的过程考核,但主要局限于有课程设计和实训的课程,对于以理论上课为主的课程,还是以终结性评价为主。此外,企业兼职教师教学经验不足,教学效果不够理想也是现阶段兼职教师课程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一个大问题。因此,如何充分发挥学校教师和企业专家各自的优势,建立一种学校与企业联合开发及实施的课程教学是当今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

二、建设类高职专业课程的特点

建设类高职专业课程由于教学内容涉及的应用对象都是大体量的工程项目,因而在将实践与理论相结合方面存在诸多的困难。例如,工程项目应用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必需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一定的实践能力,同时还要求熟悉相关领域的规范标准、法律法规。大量的条文式的规定既难以理解,也难以记忆,学生学习无兴趣,学习效果很差。这一点在建筑业法规、工程监理等课程别明显。以《安装工程监理》课堂为例讨论如下:《安装工程监理》课程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课程,不仅需要学生掌握专业技术知识在工程中的应用,而且需要熟悉大量的建筑业规范标准。该课程具有实践性强、与生产实际联系紧密等特点。在以往的教学中,这门课程主要以理论授课为主,教师会在课堂上讲授大量的规范、条文,即使涉及到一些案例和一些监理资料的整理与编写,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仍然感到非常枯燥,所学难以与实际工程联系起来,缺乏学习兴趣。正因为学生没兴趣学,教师教的积极性也倍受打击,从而恶性循环,教学效果很不理想。针对类似《安装工程监理》这类建设类专业课程的特点,现场教学法逐渐得到了一些应用。

三、现场教学法的特点

1.现场教学法的优点。现场教学方法的最大优点在于其直观性,并能充分体现理论联系实际这一特点。因为现场教学是直接在施工生产现场进行,它把课程内容与学生在现场直接看到的工程内容、施工方法紧密联系起来,改变了学生的认知活动结构,加强学生对事物的理解,深化其所学的知识[2]。现场教学能够使学生身临现场,真实的工程和场景让学生感受到整个教学内容与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联系,可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现场教学必然是与企业紧密合作的结果,因此往往在教学过程有企业兼职教师承担或配合教学。企业兼职教师丰富的实践经验可以更好地使课程内容的重点突出、新技术应用及时得到体现。建设类专业课程的很多施工过程的实践是无法在实验实训室完成的。现场教学把课堂搬到了现场,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实训设施的不足。

2.现场教学法存在的问题。当然,任何事情都不是完美的,现场教学法需要大量工程项目和深度的企业配合,比较适合有校企合作联合办学的专业。教学内容和过程如何能够很好地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工程现场的优势仍然有待于进一步探索解决。企业兼职教师往往工作经验有余,教学经验不足,大量企业兼职教师教学效果不佳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因为企业教师没有专职教师那么多的时间和机会提升教学水平。

3.现场教学法应与其他教学方法有机结合。事实上,现场教学法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课程教学方法,它只是在校企合作的背景下突出了课程教学与实际工程现场相结合的特色,因而现场教学法并不排斥其他课程教学方法。在现场教学法的实施过程中,应该结合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以及讨论式、探究式教学组织等多种教学方法,从而使现场教学法能够真正适合专业课程教学的需要。

4.《安装工程监理》课程的改革实践探索。针对《安装工程监理》的课程的特点,基于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与五洲项目工程管理公司校企合作成立五洲联合学院的平台优势,我们尝试采用双教师小班化的现场教学模式,探索全新的课程教学模式。该课程教学改革采用如下做法:(1)校企双方共同制定教学大纲和课程内容,五洲项目管理公司主要业务是建设工程代建和工程监理,在工程监理方面拥有大量有经验的技术人员。校企双方就安装工程监理课程如何进行校企合作教学改革、在施工现场进行有效的教学进行了多次沟通,制定了教学大纲。对课程内容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工程监理是专业知识在工程管理上的综合应用,而不应是简单地学习监理的相关规定。课程引入优秀的监理理念,不再纠结书本上烦琐过多的教学内容,不再强调“内容全、讲解细”,将教学内容整合成几个方面,每个方面都具有代表性;重视实际与理论相结合,主要体现在将某节点的安装案例与相应的规范条文紧密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学到知识。(2)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将课堂搬到工地上教学,使学生上课时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案例―讨论―穿插讲授―参观的等教学方法组合,将理论授课穿插在讨论过程中。将课内教学与课后自学相结合。为保证教学效果,采用了小班化教学,每班人数不超过30人。(3)校内外双教师教学模式的尝试,采用由企业、学校各出一个老师进行配合教学的双教师教学模式。为满足企业技术人员的工作需要,授课计划由企业与校内教师共同制定。课程教学以企业教师为主导,校内教师负责课后指导、现场教学的辅助指导、作业布置和批改。这种组合弥补了企业教师讲课经验不足、教学不够系统、指导方面不够完整的问题,有助于发挥企业兼职教师和校内教师各自优势,能够在教学过程中帮助企业教师逐步掌握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4)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注重过程考核。通过课上表现、课后作业、参观报告等多个环节进行过程考核来进行综合评分,摒弃了简单的一次性期末考试。参观报告是该课程考核的一个重要环节。为了避免学生走马观花式地参观,现场教学前先进行有针对性的专业技术理论交待;在现场教学过程中,当企业教师进行现场指导时,校内教师通过拍摄、摄影等手段将现场资料收集起来,通过网络共享给所有学生,并结合企业教师的讲解内容对学生的参观报告提出指导性要求。通过参观报告,把课程中学到的监理知识与专业知识、实践结合在一起,成为课内外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

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建筑设备工程技术专业的安装工程监理课程采用双教师小班化的现场教学课程已经开始实施第二个学年。由于课程都在企业进行,每一次课程的组织都需要校企双方的精心配合,相关企业领导和兼职教师付出了很大的心血。特别是企业兼职教师,在多次配合授课之后,教学水平有了长足的进步。而学生对于这种结合现场实景的教学方式也十分欢迎,并在听课过程中对联合办学的五洲公司也有了深入的了解。虽然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但这种新型教学模式已经体现出传统教学方法所不具有的诸多优势,值得进一步深入探索。

参考文献:

[1]李悠.我国高职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探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6),Vol.29,P23-P25.

[2]张芬.现场教学法在高职建筑类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科教导刊,2013.8(上),P115-116.

[3]王秀兰,杨庆丰.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教学方式方法的研究[J].职业技术,2007年第4期.

篇4

关键词:现场总线技术;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一体化教学方法

作者简介:周霞(1976-),女,江苏淮阴人,金陵科技学院机电工程学院,讲师。(江苏 南京 211169)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10-0083-02

“LonWorks现场总线技术”是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的必修课,同时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现场总线控制系统的相关技术,为专业技能培养奠定必要的基础。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对该课程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一体化方法进行了有益探索。

一、课程特点与教学现状

“LonWorks现场总线技术”课程的主要特点可以归纳为以下3个方面:

1.涉及面广,与其他课程联系紧密

现场总线技术这门课程是学生在掌握了基础的计算机网络与计算机控制技术之后的扩展性课程。本课程的核心在于现场总线系统的基础知识以及基于现场总线的控制系统的设计和实现,涵盖了电路、编程、网络通信等方面内容。

2.与应用联系紧密,实践性强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LonWorks已广泛应用于各种检测与控制系统,学生只有通过大量的实验与实践锻炼才能达到学以致用。

3.发展迅速,技术更新快

现场总线的国际标准在不断变化,开发模式也在不断改进。

金陵科技学院机电工程学院(以下简称“我院”)建筑电气智能化专业“LonWorks现场总线技术”课程教学课时为48个学时,其中包括16个学时的实验。该课程在已往的教学中主要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第一,教材内容不完善,跟不上技术的发展。目前可用于“LonWorks现场总线技术”课程教学的相关教材很少,没有教材涉及Echelon最新的5000系列神经元芯片与相应的开发模式。现场总线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教学知识点的更新只能由教师自己来完成。

第二,实践环节与理论环节完全分开,教学效果不够理想。传统的教学方式是在理论课教学完成之后,进入实践环节的教学。由于实践与理论脱节,很多学生实践能力薄弱,不能将课堂所学知识融会贯通。

第三,考核形式单一,不利于激励学生注重实践过程。课程考核一直采用以笔试为主、实验成绩为辅的方式。笔试以理论内容为主,实验成绩主要依据实验报告来评定,难以对实践过程进行考核,不能很好地通过考核来激励学生注重实践过程。

二、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

理论教学是为使学生系统地学习和掌握学科的概念体系,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而进行的教学;实践教学是相对于理论教学的各种教学活动的总称,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实际操作为主,获得感性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综合素质的一系列教学活动的组合。[1]

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是相互加强与互为补充的关系。首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是不可完全分割的,理论教学中必然存在实践因素,而实践教学中必然存在理论因素。在理论教学中需要联系实际,不可避免地要利用演示、观察或体验等教学手段,又需要学生通过操作、作业等实践环节加深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在实践教学中,实验前实验规程、方法等要依据理论来拟定,实验中学生要依据相关理论处理遇到的问题,实验后学生要用所学理论知识解释实验结果,这一系列实践环节都离不开理论教学的指导。[2]其次,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互开放、互动发展。理论教学的知识储备能够为实践教学提供必要的指导,也能够为实践中的现象提供合理的解释;而实践教学则能够加深理论知识的理解,并为理论创新提供经验素材。

在传统的精英大学教育中,理论教学一直占据主导地位。而随着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需求的兴起,实践教学日益得到重视。在进行课程教学时,系统的专业理论教学必不可少,实践教学必须建立在专业理论教学的基础之上,并在专业理论指导下开展。同时,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要促使学生对自己的直接经验多进行理论概括,争取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这样理性认识被有效地用于指导专业实践活动时,就会内化为学生自身的专业素质。

三、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一体化方法

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一体化方法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在理论教学中讲授相关实践问题解决的要点,在实践教学中处理理论教学中没有解决的具体问题。下面将针对“LonWorks现场总线技术”课程的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内容、教学实施方案、考核评价体系等方面分别进行详细阐述。

1.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内容设计

为实现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不再严格区分。在学生掌握了LonWorks的硬/软件资源技术基础知识之后,以实践教学为主线,在实践教学中根据需要进行理论教学,安排更多的时间让学生自主学习、自由讨论、自己动手操作,让他们在有限的时间里,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掌握更多的实践技能。

参考文献[3]提供的教材,以48学时为例,具体的教学内容安排如下:

(1)LonWorks的硬/软件资源技术基础(参考学时:10学时)。通过教学学生了解神经元芯片、网络接口卡、路由器以及互联设备等硬件资源;掌握LonTalk协议、LonWorks开发工具以及网络工具软件的使用。

(2)LonWorks的编程语言(参考学时:10学时)。通过教学学生了解Neuron C的特点,掌握Neuron C编程的基本要点与网络变量、显式报文的编写方式。

(3)LonWorks设备开发(参考学时:12学时)。通过教学学生了解LonWorks节点设备的软硬件组成,掌握LonWorks设备开发过程、熟悉开发工具的使用,能独立进行LonWorks节点设备程序、资源文件的编写,会创建设备外部接口文件,并进行设备的调试。

(4)LonWorks设备组网(参考学时:16学时)。通过教学学生掌握LonWorks网络的体系结构、网络组件和网络基础设备的选择方案,熟悉LonWorks网络的安装配置,了解LonWorks网络的优化方法。

2.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实施方案

(1)增强教学互动,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渗透式”结合。互动式教学可以采取课堂讲授、启发思考、提问回答、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多种教学方法。[4]对于学生通过已具备知识能解决的问题,教师可以不直接讲解,而是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组织课堂讨论,让学生就不同的观点进行辩论,教师将学生往正确的方向引导。互动式教学模式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让学生真正掌握所学知识。

为了提高教学效果,课程安排在专业的LonWorks现场总线实验室进行。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能将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作为一个整体来同时理解接受,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互相渗透,促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相关专业知识。

(2)实行项目教学,提高一体化教学效果。项目教学方式将课程按类别分为若干技术或技能单元,每个技术或技能单元作为一个教学项目实行单元式教学, 每个单元教学都以能够应用该项技术或技能完成一个作业来结束。[5]

在“LonWorks现场总线技术”教学中,对LonWorks的硬/软件资源技术基础之外的内容按项目划分为程序编写、节点开发与设备组网三个项目。在进行程序编写教学时,结合楼宇自动化系统中节点的程序编写进行Neuron C语言的基本语法与调度程序的教学,教学以学生能够进行节点程序开发为结束点;在进行LonWorks节点开发教学时,结合楼宇自动化系统中控制节点的开发进行节点硬件组成、设备功能标识、设备接口定义、资源文件创建、应用程序编写与调试的教学,教学以学生掌握节点设备开发基本流程为结束点;在进行设备组网教学时,结合楼宇自动化系统组网实践,进行网络体系结构、网络组件选择、网络安装配置与网络优化的教学,以学生能够独立进行组网为结束点。

(3)重视课程设计环节,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课程设计环节以楼宇自动化系统为背景,进行基于LonWorks现场总线技术的供配电子系统、照明子系统、给排水子系统和消防子系统的节点控制、监视和组网设计。课程设计要求学生能够独立进行节点控制程序的编写与底层监控网络的建构,并学会基于组态软件实现系统的集成。课程设计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通过课程设计,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4)组织学生参加技能竞赛,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为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我院每年组织学生参加“亚龙杯”全国大学生智能建筑工程实践技能竞赛。竞赛在楼宇工程实践模拟平台上进行,要求学生以模拟平台作为智能楼宇对象,进行智能楼宇的照明、视频监控、安防等子系统的设计,按照设计方案选择器件在平台上安装,并利用组态软件编程实现远程监控。通过技能竞赛的激励,更好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与团队协作能力,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3.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考核评价体系

由于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在课程体系上倾向于实践环节,因此成绩评定要以能力考核为主,知识考核为辅,较多地关注学生完成实践任务的过程,采用过程评价与成果评价相结合的方法来进行。

具体实施时,将理论考核贯穿于实践考核之中,在实践环节考核中综合评价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掌握程度。采用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包含随机抽查、书面考核、现场操作等,并将学生的学习态度、查找资料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因素赋予一定分值,纳入考核指标中。

四、结束语

本文针对当前“LonWorks现场总线技术”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实施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方式。探讨的内容包括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内容的设计、教学方案的实施以及考核评价体系的建立。所有这些都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得到了实践,有效地促进了课程的教学。学生的信息反馈表明,教学取得了积极的成果,这样的教学过程有利于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并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肖伟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4):81-84.

[2]甄阜铭.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同构关系[J].现代教育科学,2011,(9):79-80.

[3]高安邦,杨帅,陈俊生.LonWorks技术原理与应用[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篇5

流行病学是一门应用型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但是,流行病学教学主要采取填鸭式的教学,只重视理论的传授,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没有培养学生现场调查和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流行病学实习课仍然是以专题讨论形式为主,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不够,很少有机会到现场实习,造成理论和实际脱节。特别是中医院校的学生,流行病学的课时少,更加没有机会开展实习。这就导致学生在将来工作中面对现场调查时,缺乏调查技巧,动手能力差,难于发现问题所在。

应对措施:采用问题导入式教学法。问题导入式教学法(PBL)是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策略,PBL的核心是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中心。教师在熟悉教学大纲后,确定PBL的教学内容。设计教学问题,选择经典的案例,反应停与海豹畸形的病例对照研究、弗明汉心脏病的前瞻性研究、吸烟与肺癌关联的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及维生素C与坏血病关系的实验性研究等。课前1周将案例及问题发放给同学,并让其分组进行讨论,并做好作答准备。课堂教学时,教师首先简单地介绍案例,并循序渐进地提问,引发学生思考,并由某些小组作出回答,最后老师给予点评和总结。这些案例生动富有吸引力,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并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积极思考问题,从而提高他们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启发了思维,是值得推广的教学方法。与其他西医院校一样,中医药院校还应该开展现场调查,让学生参与老师的调查研究。比如培训学生,组织他们参与调查门诊体检人群的中医体质/亚健康调查,使学生真正了解横断面研究方法。

另外,增加课堂模拟现场的实习方式,将实习课堂现场化。比如在暴发调查的实习中,用现成资料来模拟真实的现场,引导学生使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及时探索可疑病因,提高了学生解决和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程设置存在问题

流行病学是一门方法学,是中医药院校学生需要掌握的一门课程。我校的专业中,除了卫生事业管理专业设置了流行病学课程外,中医临床(含七年制)、中西医临床(含七年制)、针灸(含七年制)、推拿、护理等专业也都开设了此课程。不同专业的课时数不一致,但总体而言,学时数一般为18学时,无法系统讲解流行病学的理论和方法。

应对措施:加强教材建设和调整教学内容。面对不同专业、不同培养层次的学生,设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时。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应根据所授专业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制定适当的教学方案。对我校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的学生,流行病学是主要的专业课程,安排学时多,系统全面地介绍流行病学的基本概念、原理、方法,使学生对流行病学有较全面系统的理解。对于中医相关专业的学生,重点讲授流行病学作为方法学学科的特点、基本的概念和常见的研究方法,让学生通过课程的学习了解科研的思路、内容和方法;另外简单介绍循证医学内容、传染病病种及防治原则。

目前流行病学的本科规划教材专业区分不明显,常用的教材主要针对预防医学专业和西医临床专业,而中医相关专业的流行病学教材缺乏,这就需要编写适合中医药本科生学习的教材。目前,我校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的学生,采用的是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流行病学(第六版)》;中医临床相关专业,采用的是普通高等教育中医药类的《预防医学》教材。另外,本校还开设了流行病学实验,比如选择疾病频率测量、横断面研究、队列研究、病例对照研究等内容开展讨论课,寻找一些典型的、实用性题目,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抽取代表发言,最后由老师总结,培养了学生动手动脑能力。

篇6

关键词:高职教学;商务英语;实践教学;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3)08-0139-02

教育部高教司《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关于高职教育的指导精神是:培养从事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人才。21世纪是以突出实践教学环节为重要特征的高职教育。职业综合能力的培养是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基础。高职商务英语应在学生英语语言知识扎实的基础上,加强商务专业技术应用方面的培养,把商务英语的专业教学和实践教学结合起来,把商务英语的专业教学和实际需求结合起来,把商务英语的专业教学和人才需求结合起来,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高职商务英语实践

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

商务英语的特点 商务英语是一门建立在商务专业领域的英语交际能力方面的系统性课程。与商务不同的是:交际语言是需要跨出国门的国际业务;与公共英语不同的是:教学重点不是普遍普通的生活交际,而是在商务业务方面的专业英语用语及英语语言技能,所以商务英语既高于商务专业教学又高于公共英语教学。

高职商务英语的培养目标 高职商务英语的培养目标,要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核心能力为本位。高职教育目标主要体现的是实用型专门复合型人才,是在化解商务英语专业人才供需矛盾的基础上,加强高职商务英语实践教学环节,要把学校教育和社会需求紧密联系起来,从根本上解决学生实际应用英语语言的能力和技能难以满足实际工作需要的现实状况,又要解决商务英语的实际需要和学校实际培养方案相脱节的现象。

高职商务英语实践

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高职商务英语要有高职特色 高职教育和本科教育是不同层次、不同培养目标的教育形式,高职教育是以重视培养实际技能操作为重心的教学层次,不是重视理论研究和理论推导的教育模式;高职商务英语的教学培养需要体现高职特色。高职商务英语要把实践教学放在首位,专心发展和挖掘实践教学的空间,提高教学质量,才能实现具有高职特色的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的培养模式。

高职商务英语实践教学模式的发展趋势 高职学生就业需求和商务实际工作相结合导致了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要全面开展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探索和应用。实践教学目标则应以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规格为依据,教学应主要围绕学生的专业技能和操作能力的培养展开。高职商务英语的实践教学能通过学生在校教育把英语知识的学习及英语语言交际能力与商务专业知识的社会需求相统一,以两年学习之后能够面对市场要求。高职商务英语的实践教学还能充实在校的教学形式及教学方法,可以从专业学习的实际出发点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加学生对就业环境的认识,增加学生对专业知识学习的认识,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英语运用能力,从而也提高高职商务英语教学的质量。

高职商务英语实践教学模式分析

商务英语需要学生不仅有较强的英语基本能力,有较强的听说能力,还要有一定的商务专业知识运用方面的能力,高职商务英语实践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了较好的“学以致用”的训练和过程。

(一)非真实的高职商务英语实践教学模式

高职商务英语的实践教学模式是围绕学生专业学习应具备的专业知识水平和技能操作能力而设计的。在培养商务英语素质能力的过程中要重视非真实的高职商务英语实践教学模式。非真实的高职商务英语实践教学模式是对商务英语专业一个很好的教学补充,也是对商务英语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方式,还是商务英语专业基础准备的教学基石。

案例教学 把商务英语的案例教学作为模块教学,对商务案例的分析和设计训练做到尽可能全面和深入,以便于学生全面理解并掌握。在设计训练时要注意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让学生在学习的基础上,加强训练,能够很好地牢记商务专业的知识点并加以运用。在经过几个案例的学习之后,学生就会掌握一定的教学规律,并很容易进入状态,积极配合教师,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轻松掌握每一个案例的特点和所运用的重要知识点。

表现教学 在商务英语学习中,教师设计的教学要有表现角色,也就是商务活动的角色扮演,教师教学为引导,学生学习为过程。要以学生实际学习的内容为主,让学生真正融入到商务活动中,还需要学生作为学习的主角,担当重要的商务学习角色。教师要根据学生人数进行分组设计表现角色,模拟商务现实,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通过几人的对话及角色扮演,对商务英语教学的实际效果会非常好,学生会自己主动牢记商务活动中的知识所需,并在课堂上表现出来,很容易培养学生对商务英语的认识和领悟能力,为未来就业打下扎实的基础。

场景教学 商务英语的场景教学实际就是商务英语的模拟教学。如果学校资金允许,最好建设相关商务英语的实践教学模拟实训室。如果条件不允许,就只能把课堂作为模拟教学基地,模拟教学,要有模拟场景,学生和教师可以适度装扮教室,以作为场景烘托的一部分,环境存在对学生心理感觉的影响是不同的,完全靠学生想象来完成是有难度的,不如在一个良好的环境中感受,让学生在轻松的气氛中有说有笑地完成,学生会在数年后都记忆犹新。

(二)真实的高职商务英语实践教学模式

以专业内容为教学核心来提升专业化的语用能力与外语化的专业能力,在对语言文化和专业知识的体验过程中,特别注重学习者的语言、认知和情感等交际因素。所以,真实的高职商务英语实践教学模式是实战式的教学方式,对学生未来就业将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对学生真正的接触、理解、感受都是很重要的。在高职商务英语教学计划中,一定要充分体现实践教学模式,不仅是商务英语专业的特色体现,也是商务英语专业教学的重要环节,不可缺失的亮点部分。

现场教学 商务英语的现场教学是到相关企业和公司,现场进行讲解和说明。现场教学人数不宜过多,不宜打扰现场工作人员的正常工作。现场教学可以穿插安排在教学计划当中,分批分次进行,教师要做好组织工作,安排好现场教学的准备阶段、过程阶段、总结阶段。现场教学和参观教学是有区别的,现场教学要做到让学生真实地感受到未来就业的岗位特点,还要感受到商务专业知识的实际应用,现场教学最好选择大众场合。

实习教学 商务英语的实习教学是工作的前奏,是学生到相应的企业和公司去感受商务英语的实际工作特点,是即将毕业走向社会的重要一环,是对学生在校学习过程的一个检验和重新认识的重要环节,学生应抱着认真刻苦的学习态度,找出个人与理想之间的差距,通过自身努力去弥补差距,实习单位和学校要从学生出发,尽量满足学生走向未来工作要面临的工作种类和工作性质,在有限的时间里,提高学生对商务英语的充分认识,为学校教育画上圆满的句号。

顶岗实习 顶岗实习是学生在企业或公司的具体工作岗位上真实工作,和正常上班的职员一样。一般实习单位在安排顶岗实习的学生时,要详细安排工作培训、工作时间、工作岗位、工作内容、工作主管师傅或主管人员,主要由实习单位负责顶岗实习的学生管理并给予考核,实习单位对表现突出的学生尽可能提供留用机会,对学生而言,是很好的锻炼机会和实习过程。

总之,对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而言,实践教学的模式是学校教育和实际工作相衔接的最好手段。学校教育不能和实际工作相脱节,否则,用人单位就需要对就业学生进行岗前培训,既花时间又花精力,对双方都不利。因此,应通过实践教学模式,将两方面进行有效的统一和联系,解决理论教学和实际工作之间的矛盾,提高学生在校学习商务英语的专业能力,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参考文献:

[1]赵迎春.高职《商务英语》课程“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

[2]王可飞,朱正浩,戎燕.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实践与探索[J].职业教育研究,2010(12).

[3]崔秀敏.谈构建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实践教学体系[J].中国成人教育,2007(7).

[4]谭明霞.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简说[J].职业教育研究,2008(7).

[5]王进,高伟.依托式体验英语教学模式的理论意义和实践经验[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9(3).

篇7

关键词:园林树木;实践课;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园林树木》既是园林类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又是园林生产技能极强的专业课。由于这门课实践性较强,教学内容跨度大、涉及面广、容易混淆使学生学后印象不深,因此,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近年来园林类就业趋势显示,用人单位越来越看重人才的实践技能,而高职院校也深刻意识到,实践教学薄弱已成为制约专业人才培养的瓶劲,因此,加强和改革实践教学已成为迫在眉睫的任务[1]。本文针对目前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园林树木》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的改革方法。

1、存在的问题

1.1教学内容跨度大,涉及范围比较广。

本门课的实践性强,教学内容跨度比较大,涉及面广,不同院校的园林树木的教科书尽管大同小异,但都要求至少掌握150种以上的常见园林树种的识别要点、生态习性、观赏特性。由于各个分类单位(科、属、种)的特征较多,对于本课程初学者来说容易混淆,难于记忆[2],如果没有扎实的植物形态学基础,是很难学好这门课的。《园林树木》是学生在学完《植物与植物生理》课后接触的第一门直接与专业相关的课程,它是连接基础课与专业课之间的重要“桥梁”。因此通过学习这门课能正确合理地应用园林树种,为后续专业课程学习以及从事园林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1.2教学模式单调不注重学生实践能力。

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讲授为主,一般利用PPT课件及讲稿,为“灌输式”的教学方式,目前,《园林树木》重点介绍各个科、属、种的特征,而不是只讲解一个个物种,科、属、种的特征主要涉及花和果实等方面的特征,因为PPT只能演示图片,无法具体观察到各科属的识别要点,因此听起来十分枯燥,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院《园林树木》课程总学时为88学时,其中理论教学44学时,现场教学14学时,综合技能训练30学时(教学实习一周),按照《园林树木》教学标准的要求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比例一般为1:1,虽然注重学生实践技能在课时安排上得到了体现,但是实际却达不到现场教学的效果,导致学生实践技能得不到训练。

2、改革方案

2.1 突出重点,改变教学模式

在教学时数短的情况下,理论课教学必须是突出重点,经过课程组评价和筛选要求,从全国着眼,以乔木为主,灌木和藤本中具有明显园林价值者列入课程教学大纲,包括乡土树种在内,数量通常在150种左右。与此同时,根据本门课程学习内容的特点和需要,改变“现场教学”的教学模式,采用“3+1”即三节理论讲授加一节现场教学课。“现场教学”模式的改变体现了教与学的过程中注重理论同实际的结合。现场教学由教师带领学生在校内外,或者附近山林(或林场、植物园、公园等)选定适当场所进行现场讲授,引导学生观察、记录并总结树种特征,既开拓学生眼界又以此逐步引导学生来思考问题,改变了传统的“输灌式”教学方法,引入“启发式”、“引导式”的教学方法,老师减少讲的时间,而是引导学生自己去观察、记录、完成实验报告[3]。达到启发学生思维,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习变被动为主动的目的。

2.2 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强化实训基地建设

结合本课程特点,我院课程组按照高等职业教育要求主编了《园林树木》现场教学指导书和综合实训指导书。同时,我院还重视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经过多年的建设,校内建立了完善的植物标本室、植物实验室、植物园、林木种质基因库,完全能满足学生的教学实习和实验教学。现我校植物标本室收集有万余份腊叶标本,为江苏省高职高专腊叶标本数量和种类最多的标本室。标本直观,形象,深化学生们的印象,通过室内看图片、看标本、室外看实物,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加牢固。我院植物园已引树木1000种多种,已成为我院《植物与植物生理》、《园林树木》等种植类课程的主要教学基地,弥补了现场教学“看得多、练得少”的不足,也是教师提高业务水平的极好场所。

2.3加强实践技能训练,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现场教学可以先看后讲,或先讲后看,使理论和实践密切结合。综合技能训练时间为1周,为不影响实习的效果,教学实习安排在每年的5月和10月底进行,综合技能训练是《园林树木》教学过程中的重点,在教学实习中,通过“裸子植物的识别与应用”、“被子植物的识别于应用”等实训项目的实训,使学生掌握一定数量的当地树种的形态特征,再通过“树木物候期观察”、等项目实训,使学生掌握园林树木的生态和生物习性;最后通过“园林绿地树种调查”、“园林树种的选择与配置”等较复杂的项目[4],让学生达到“会用树”的教学目标。教学实习周分为三个阶段:一、制订实习计划,确定调查范围并分组开展树种调查采集活动,包括乔、灌木树种的分类、鉴定及分布、生长习性和用途等方面的调查记录。二、标本的采集压制,编制分种检索表。在教学实习中,教师只进行启发性的讲解,大部分时间让学生利用采集到的标本,对照工具书中的检索表自己观察,进而编制检索表,进行树种配植设计。三、对一周的实践进行考核,实训报告和鉴定树种考核是检验教学成果的唯一途径,并加重实践成绩在期末成绩中的比重(由以前的30%增加到50%),引导学生重视实践技能的训练,最后成绩的结果也能比较真实地反映学生对课程的投入程度与实践能力。

3.改革后的效果

通过近5年对《园林树木》实践教学的改革,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学生识别树种的技能提高了,园林树木的配置与应用更贴近园林生产,学生到园林企业中适应能力提高了面对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园林专业教学模式,我们还需要不断探索新的实践教学模式,以进一步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真正实现由知识应用型教学模式向知识应用与能力培养相结合的综合型教学模式的转变[5]。

参考文献:

[1]于晓南、张启翔. “园林树木学”实践教学的改革探索.中国林业教育 2010(3)

篇8

关键词:土力学学科特点;教学改革;实验;实践;寓教于乐

中图分类号:TU4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24-000-01

本科院校的《土力学》教学改革探索已经存在很多,并有一定的发展研究,但针对三本院校甚至是高职院校的生源来说,普遍的教学改革不是很实用,针对这一情况,在已有发展研究的基础上,对三本院校的《土力学》教学进行相关的探索。

一、土力学的学科特点

土体是漫漫地质历史的产物,在各种地质作用下,不同的地域,不同场所,不同厚度的土体,其特定的成岩,风化,搬运和沉积过程极少重复。这也是导致土体具有碎散性,多相性和变异性的三大特性,并区别与其他一切介质。也正是因为土体的这些特点,使得几乎只经过数理化教育和经典力学训练的低年级学生在《土力学》这门学科的学习过程中不知所措。因此在教学中,必须时刻要强调与灌输土力学的特殊性,培养学生学习并掌握土力学概念的正确思维方法,调动各种生活经历经验,重视实践,联系实际来适应这门课程的学习,并为他们顺利转到专业课的学习和今后的实践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土的力学性质源于土体本身的结构的不确定性。松散颗粒间的排列顺序、间距以及彼此之间的相互关系决定了土体的性质,不同作用力的大小改变颗粒间的相对位置也就使得土体的性质发生变化,甚至是在不同的时刻,土的内部结构及性子也都发生了变化,这也是土与其他材料的最大的不同点,使得土体的应力变形关系表现出非线性、弹塑性、剪胀性和应力路径有关。必须让学生树立树立这种观点,在教学中,培养学生树立全面的、系统的、发展的思维方式,也是理解和认识复杂事物的正确的思维方式,针对土体的性质,培养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能力也是非常必要及重要的。

二、土力学的教学改革

1.课堂

一般来说,理论课堂的发展已经很好了,但作为《土力学》这门课来说,学科的特点决定其必须与实际相联系。

《土力学》主要包括三大问题:强度问题,变形问题,渗透问题。土体强度是核心问题,变形是重要的工程问题,渗透是关键问题,在教学的过程中,根据三本学生的好动,基础相对薄弱,对教材老师的依赖程度较高的特点,在绪论讲解中,借助PPT引用相关的实际工程案例,包括强度问题(地基破坏引起的建筑物倒塌,挡土墙的滑移及倾倒,边坡失稳,滑坡及泥石流,地震液化等)、变形问题(建筑物的倾斜开裂,路基沉降,土石坝的变形与裂缝等)渗透问题(水工建筑物的渗漏问题,堤坝溃决、基坑倒塌等)进行介绍,使学生对三大问题产生深刻的印象,并对本你课程产生兴趣。其次,在绪论中也要介绍相关的《土力学》学习方法及学科技巧,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些。同时,在课堂中也不能缺少更贴近实际的,简单易懂的案例,让学生自己分析讨论得出自己认为的结论,并结合课程理论进行修正,增加学生的自信心及成就感,方便后续的学习。

2.实验

土体是一种感性的材料,并由于其自身的复杂性和独特个性,土工实验就显得尤为重要。课堂实验作为本科《土力学》教学的很重要一部分,必须严格执行并要求质量的精良,在考察学生的能力和成绩时,土力学实验的比重也比较大。因为实验是一种认识和揭示土体性质和特点的有效途径,更是取得工程技术设计参数的常用手段。在《土力学》这门课的教学中,所讲授的土的性质,土工原理和概念等也只能通过实验手段才能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在土工实验中,除了按照课程安排进行颗分实验,击实试验,渗透试验,直接剪切实验和固结压缩实验外,还安排学生进行三轴剪切实验的观摩及动手实验,大大促进了学生对土的性质和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并开展现场实验的演示,帮助学生理解各种现场土工设备的结构,原理及运用操作。

3.工程实践

在《土力学》的教学中,工程实践的教学相对来说是比较少的。除去现在学生吃住都在学校,对社会的接触过少,跟实际工程的接触更少外,还因为三本院校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较低,对动手能力强,但严重缺乏自学能力,对这方面的相关内容也不会过多的关注。但针对津桥学院来说,我们对土木水电两个专业的学生在认识实习及地质实习时,已带领学生去正在开挖基坑的工地进行实地的参观,通过自己的眼睛和现场工人的操作,工地相关人员的讲解,让学生对这方面的知识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并在大四上学期对这两个专业的学生安排为期8周左右的生产实习,让学生自己去联系一个正在施工的建筑工地,并亲身参与一定的工程任务。学生吃住在工地一到两个月的工程中,通过与技术员,工人的接触,聊天,参与实际的工程项目,并体会工程的复杂与高标准高要求,让学生了解工程地质情况,工程的相关设计方案,施工步骤及施工技术要求,甚至是对施工问题的处理等相关过程,并记录在案。实习结束后学生提交生产实习报告及日记,并进行答辩,才能获得该实习的学分。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

4.寓教于乐

这是一个正在创想阶段的改革,我们这代人之前的人,有属于自己的童年,这个童年中跟泥土是分不开的,玩泥巴,玩沙,捏泥人,垒长城等等,对土体从小就有了一个感性的认识。但对于现在的90后来说,从小在呵护中成长,这种游戏已经很陌生。那么我们就可以开放土工实验,并可以在进行土工实验制样的过程中让学生参与,了解了一定的土工知识和操作技术后,就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设计进行实验,玩出水平玩出新意,玩出与我们的课堂教学不一样的教学效果。这是一种潜移默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极重要的方法,收效甚大。

三、结论

土力学的学科特点决定了土力学教学及研究的特殊性,不能用一般力学学科的思路和和方法进行土力学的教学。在土力学教学中,应在重视概念、重视原理、重视理论的基础上,重视实际工程案例,重视实验教学和现场教学,更应该提升学生在娱乐中学习思考的能力,提升综合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李广信.岩土工程-学科特点与进展.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篇9

关键词:高职 土木工程专业 毕业设计方案 改革

积极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大力推进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是国务院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对象是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为了适应社会的需求,适应现场工作的特点,突出人才的实用性与针对性,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成为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重头戏。在教学内容上,应以培养应用能力为主线来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使毕业生既具有适度的基础理论知识,又有很强的技术应用能力。而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也必须以“实用”为主旨,突出其实用性与针对性。

毕业设计是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计划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毕业设计同毕业实习一样,在高等职业教育中具有重要地位,它是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前的一次大练兵,是对几年来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设计方向选择是否恰当,内容确定是否合理以及设计工作量的多寡都会对高职学生能否迅速适应现场工作产生很大的影响。在由中专学校改制的高职院校中,毕业设计方案不容易脱离原有中专的模式。实际上,毕业设计内容既不能照搬原来中专的模式,也不能在本科教学的基础上进行压缩饼干式的处理,而应该是在原有中专教学的基础上进行毕业设计方案的重新设计与改革,吸取中专教学中成功的经验,革除原有设计方法中的弊端,使其向实用性方向发展,向施工现场的实际靠拢。

现以土木工程专业为例,就高职高专教学中的毕业设计方案谈谈笔者的几点看法。

一、传统毕业设计的不足

以土木工程专业的铁道工程方向为例,传统的毕业设计是以结构设计为主,少量辅以施工组织设计及概预算的编制。从实际情况看,与毕业实习的内容往往不一致。例如,有的学生实习时是在隧道工地,回到学校后做的却是桥梁设计,这样二者就产生了脱节。这种脱节现象主要是由于实习工点数目以及各工点所能容纳的学生数量有限造成的,这在某种程度上在所难免,也是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结构设计发展到今天已经相当成熟,加上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已经有了一套完整的、定型的设计程序,形成了标准设计被大家广泛选用。从设计目的和结构的发展趋势来看,我们设计的各种建筑物应该朝着更美观、更大方,造价更低廉,结构更新颖的方向发展。而且在建设过程中应该大量地采用新理论、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这些要求对于高职高专类的毕业生来说,限于其所学知识的程度,几乎没有推陈出新的可能,只能照搬前人的经验,这样在毕业设计中只能是照猫画虎,甚至是抄袭,根本达不到预期的目的。

二、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要求

首先,从目前土木工程专业的高职类毕业生所从事的工作性质来看,进行结构设计与当前土建类多数毕业生从事的主要工作也是不相适应的。他们分配到现场以后,主要是搞工程的施工,对正确识读图纸、测量操作技术、实验技术要求较高,而对结构设计的内容很少涉及。从实用的角度讲,在毕业设计中进行结构设计的意义不大。

其次,在现场施工中会经常搭建一些临时设施。为了保证施工安全、质量与进度,必须将临时结构设计得安全、合理、经济,达到节约施工成本、缩短施工工期、提高质量效益的目的。而这些工作依靠已经掌握的力学知识和有关规范基本上已经能够胜任。

另外,现场施工往往采用项目化管理的办法,项目化管理的特点是施工队伍相对精悍,而管理人员素质较高,通常要求他们具有一定的项目管理经验,也就是必须掌握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临时结构的设计与施工,劳动力、材料、机械的合理使用与调配,施工测量与实验甚至财务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基本上相当于一名项目经理,要求具备的综合素质相对较高。倘若毕业生仅仅掌握关于结构设计的知识,与现场实际的要求会有差距。

因此,为了适应市场要求,应该在培养技术型、工艺型、管理型的高职人才上下工夫,教育教学方法必须从实用性和训练性出发,改原有的结构设计为施工设计,才合乎以应用为主旨的要求。

三、施工现场的特点对毕业设计的要求

(一)现场施工的特点和施工设计的特点

施工现场条件的多样性决定了施工设计的复杂多变性;施工设计具有数量多、形式多、随机性大的特点,其重要性也不言而喻。 施工设计的数量多是指施工中不可预计的临时工程很多。现场的地形地貌是多种多样的,施工方案、工艺必须合理地、因地制宜地选择才能保证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费用最低、进度最快、施工最安全。

施工设计的形式多是指现场临时设施的种类多,可供选用的材料多。例如,桥梁施工中用到的现浇膺架、模板、支墩、抱箍、导梁、便道、防洪设施等等不一而足,而且可用的材料种类不一,有木材、钢材、混凝土、万能杆件、式军用梁等,这些都必须做出合理的选择。

施工设计的随机性大,重要的是要根据实际情况随时调整施工方案,合理地确定施工工艺 一种临时结构最终能否用于施工,使用过程中安装拆除是否方便,是否利于多次倒用等,事先不可能考虑得非常周全,只有通过实际应用才能发现问题,进一步摸索出改进方案,有时还可能变更设计,经过多次反复才能最终达到目的。临时结构的重要性无需多言,为了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必须使每一结构安全可靠,否则将酿成重大事故。

篇10

1 安全培训意义

对于企业职工而言,做好安全培训十分必要,是员工了解和掌握安全法规,提高员工安全技术素质的重要途径,更是增强职工安全意识、保证安全生产的主要方法。目前,我国各行业规范中都明确地规定了安全培训的重要性,明确指出未经过安全培训的员工不得在高风险岗位工作,可见安全培训的重要性,这不仅是安全工作生产的需要,更是贯彻和落实国家法律规规的重要举措。经过大量的事实证明,任何安全事故的产生都离不开人这一基本因素,都是因为人的不安全行业或是物的不安全状态引发的,而物体的不安全状态也大多都是人为因素造成的。由此可见,安全事故的产生归根结底是人的原因。只有在工作的过程中,员工的行为得到有效的规范,不出现胡乱指挥、违章操作的局面,那么整个安全风险必然会大大减少。因此在员工工作之前,做好安全培训工作十分关键,是提高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以及操作水平重要途径,是增强自我防护能力的主要手段。

2 现场教学分析

2.1 现场教学特点

所谓的现场教学主要指的是老师组织学生到实际的事故现场去进行培训的一种方法,这种培训措施是根据事故发生现场存在的危险隐患以及产生原因,有针对的对事故的产生原因、引发后果作分析。从而达到培养员工安全防范意识的目的。这种教学方法大多都是根据教学大纲和材料内容的不同来断定的,但是各种现场一般都不受其他因素的限制,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会出现太多,只能是课堂教学的辅助措施之一。

2.2 现场教学的类型

根据安全培训教学要求及教学活动性质,现场教学一般有下列几种类型。

2.2.1 生产性的现场教学

结合专业技术特点及其要求,组织学员到生产一线,对口专业工厂、校办工厂的生产劳动场所,既对安全生产劳动进行参观调查研究,又向生产劳动者学习,并参加一定的生产实际操作,以增长生产劳动知识,掌握一定的安全生产劳动技能。一般时间较长,学习与生产同步。

2.2.2 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性质的现场教学

结合安全培训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需要,到有关的工厂。第三产业部门的现场,在有关技术人员的帮助下,边参观边学习,有助于学员理解理论知识,了解其在实际生产中的社会生活中的应用,开阔眼界。

2.2.3 参观性的现场教学

根据教学需要,组织学员到有教育意义的先进单位、事故现场参观,提高学员的认识,进行生动活泼的培训教育、虽然时间较短,但印象深刻。

2.3 现场教学的方式方法 现场教学大体有以下几种方式

2.3.1 辅助学生学习新内容、新教材的现场教学

一般是在学习新教材之前,老师组织学员到现场去参观和观察,在此基础上,教师讲授新课,使学员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形成新概念,掌握新理论、新工艺。

2.3.2 巩固和加深知识的现场教学

在学员学习了解新知识之后,组织他们去现场进一步调查。参观或观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并了解其在生产部门的应用情况,以巩固所学知识。

2.3.3 掌握安全生产劳动技术有现场教学

学员初步理解劳动生产的基本原理之后,到生产现场参加一些实际生产操作,使学员初步掌握安全生产劳动技能。

2.4 现场教学应用需注意的问题

开展现场教学活动注意做好教学前的准备工作。实际现场指导工作和教学后的总结工作。

2.4.1 现场培训理论联系实际,有明确性和针对性

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不断涌现,要求职工要不断学习,更新知识和掌握新技能,采用现场教学法,可及时灵活地解决一些技术难题。例如在某联合站对集输工安全培训时,受训职工通过对联合站工艺流程的分析讲解及各岗位职责的说明,不仅明白了工艺流程及原理,更主要是知道了为什么要这么干的道理,掌握了书本上没有的操作技巧。

2.4.2 走出重知识、轻技能的误区

传统的培训观念是给学员灌输新知识,希望通过更新知识来达到提高技能的目的,经常采用教学方法是课堂上者讲,学员听,至于学员是否能听懂,掌握多少,效果如何,所讲内容是否适用学员实际工作或学员是否掌握会用很难判断。实际上工人安全操作技能的获得是较慢的,知识的遗忘是相对较快的,而技能一旦获得就不容易失去。因此走出一条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既重知识又重技能提高的培训路子就显得非常迫切。采用现场培训职工理论和技能都能得到提高。如进行焊工安全培训时,大部分学员仅在理论上了解灭火器的选择和使用,一旦进行实践就无所适从。培训时设计模拟环境让学员选择灭火器和模拟操作灭火器,再设计仿真现场实例进行操作,最后通过讲评让学员自我鉴定,从而使他们的消防知识和灭火技能得以提高,学员结业时安全技能全部达到岗位技能要求,效果非常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