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育的主要目的范文

时间:2024-01-30 17:44:1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体育教育的主要目的,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体育教育的主要目的

篇1

【关键词】信息技术 物理教学 表现方式 创新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20-0135-01

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本文作者依据新课程理念,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就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程整合的目的以及整合时应注意的问题,谈谈对信息技术的认识。

一 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整合的目的

1.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

多媒体技术使得学习更加生动,信息媒体的多样性使得原本抽象的概念和复杂的物理过程可以用动画加以综合显示,也大大提高了教学中的直观性,增加了学生的理解,更好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并提高实践能力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能力,素质教育要求学生不仅要学会知识,而且要学会学习、掌握方法和培养能力。因此,在中学课堂教学应用过程中,要鼓励学生开动脑筋、自己动手,利用信息技术获取信息、解决实际问题,以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促进学生个性化的自主学习

21世纪已经进入个性化的学习时代,因此要开发每个学生的潜能,使学生通过自我学习各得其所,各得其乐,形成良好的学习心理与学习习惯。

二 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教学整合中应注意的问题

1.注意科学地选择教学媒体

物理学科本身的特点决定要特别注意内容的科学性,课堂教学中,学生是主体,教师起主导作用,多媒体只能起辅助教学作用。一定要注意“以人为本”,遵循“适时、适当、适宜、适量”原则,切不可贪多求快。在一堂课中,是否使用多媒体以及使用哪种多媒体,应根据教学内容来确定。信息技术要在广泛运用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在学科教学中的适应度,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规律,控制好课堂节奏,真正发挥信息技术的载体与中介的作用。

2.“整合”要注意实用性

“整合”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不是为“整合”而“整合”,不是摆样子图虚名,因此,在进行“整合”时要讲究实用,不能脱离实际,要把教学质量搞上去,这种“整合”才是有价值的整合。

3.不能忽略对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

物理学科最大的特点就是以实验为基础。实验是研究物理最基本的一种手段,一切的物理原理都不能脱离实验。没有了实验,物理理论只能是空中楼阁,是站不住脚的。例如,在教学“电磁感应现象”一节时,课堂的知识目标是让学生产生感应现象的条件。上课时,授课教师通过课件创设物理情境,让学生观察到电磁感应现象,大大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但仅仅靠用计算机制成动画模拟,不如拿实际仪器来操作更有说服力,(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促进其探究能力的形成),计算机模拟教学将教材中本来用于培养学生能力的部分下降为单纯的记忆内容,这与中学物理教学的目标背道而驰,教学效果不但没有明显提高,甚至不如采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得到的效果好,教学任务没有切实可行地完成。

4.不能以课件代替一切教学手段而忽视传统教学手段

目前,许多教师在课件制作和网络化教学的过程中以课件代替一切教学手段,忽视了物理学科教学的特征,也没有注意到信息技术与中学物理教学整合的正确途径,即利用信息技术所具有的优势去弥补传统教学手段的不足。滥用信息技术手段,源于教师没有考虑到这些手段的使用究竟应该达到怎样的教学目的以及使用这些手段是否恰当等问题。

5.树立现代教育理念

篇2

论文摘要: 羽毛球专修课是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专修课之一。专修课的教学模式科学与否极大影响羽毛球专修课的开设质量。本文从指导思想、教学内容、教学理念等方面对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羽毛球必修技术课的教学模式构建做探讨。

羽毛球的教学是高校体育教育专业重要的专业课程,并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现代羽毛球运动是意识、技战术、体能、心理素质的综合较量,由于羽毛球技术复杂,教学内容多,羽毛球教学对学生体能和心理能力都有很高要求,但现阶段的情况是大部分学生羽毛球技术基础薄弱,很多教师教学过程中往往只注重学生技、战术的学习和运动水平的提高,而忽视了学生各方面综合能力的培养,结果学生技术水平提高较大而教学实践等能力低下。高校体育专业学生羽毛球课的教学与训练中如何在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扎实的基本功同时注重加强对羽毛球意识的培养是当前高校羽毛球必修课教学与训练的新方向。新的羽毛球教学指导纲要中强调指出:“在教学实践中要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和审美能力,并突出教学能力和自学能力的培养。”因此,分析研究原有的羽毛球必修技术课传统教学模式,发现其优势和弊端,并对其进行补充和完善,建立新的羽毛球必修技术教学模式体系意义重大。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目前现行的羽毛球必修技术课教学经常采用的主要教学模式是以传授运动技能为主要目的,这种教学模式对于学生在较短时间内系统掌握知识和技能有着积极作用,但是这种模式中学生不是教学活动的中心,课堂的中心是教师和教材,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讲解、示范、纠正错误,学生被动接受学习。从教学内容到教学方法均不同程度地体现了教师的“一言堂”,学生对教材教法缺乏“创意思考”的余地。整个教学过程缺乏探索性课题,缺乏师生问答、小组讨论、验证学习等环节,在相当程度上束缚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用“练”的规律制约了“学”的规律;以“教”的尊严限制了“学”的主动,不利于学生个性心理品质的健康发展,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创造能力和独立学习能力。结合我国目前的国情和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笔者建议采用“以培养基本教学能力为主要目的的教学模式”和“以培养学生基本技能为主要目的的教学模式”相结合。

一、教学基本内容系统全面,突出个性发展。

在羽毛球教学实践中,除了关注学生基本技能的培养,更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基本教学能力,经常采用“以培养基本教学能力为主要目的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在课的开始和准备部分安排学生进行羽毛球战略战术、正手反手高远球等基本内容的“教学实习”,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基本教学能力,加速由“学”到“教”的转化过程可以起到积极作用。在具体的教学内容方面,羽毛球的运动基本技术,如发球技术、发球的站位方法、接发球技术、接发球的准备姿势、接发球的站位方法、接发球的方法、基本步法、羽毛球步法的特点、击球技术等都应该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内容。同时,关于羽毛球的一系列相关内容,如羽毛球运动的基本战术及其运用,包括战术指导思想、单打基本战术、双打基本战术、混合双打基本战术等,也要让学生充分掌握。

在传统的教学中,羽毛球教学方法包括有语言法、直观法、完整与分解法、预防纠正错误法、游戏法和比赛法。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针对不同的授课对象、授课内容等创造出新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的运用都必须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和教学阶段灵活变换。任何一种教学方法的作用都是相对的,没有一种是毫无用处的,也没有一种方法是万能的。作用大小是随不同对象、不同教学阶段而不断变化的,所以教学方法应根据不同的对象、不同的教学阶段进行不同的组合。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通过简明、生动的口头语言,向学生系统地传授体育知识、传授运动技能。并且用重复训练法,按照示范让学生学习、模仿,从而达到学会和掌握规范动作的目的。相似动作模似练习法是指运用动作技能的迁移规律在教学过程中把一些动作结构和用力环节基本相同或相似的技术进行归纳总结,从中找出共同的规律并加以科学引导和合理安排教学的方法。这种教学方法可以快速、有效地使学生牢固地掌握技术动作,加快教学进程,提高教学质量。为促进技术动作更快掌握,用学生所熟悉的其它相似羽毛球技术动作练习,加深羽毛球技术动作环节的掌握,如掷羽毛球、掷垒球、掷石子等动作都相似羽毛球上手击球的动作,加深“抬臂、举臂、闪腕”等一系列动作环节的感性认识。此外,为了促进学生理解动作,用形象的比喻。如:握拍如握手;握拍的松紧如同抓住小鸟要既不让它飞走也不捏死的感觉。再如网前正、反手的挑球动作,主要是前臂完成内旋、外转动作,为了强化前臂内旋、外转动作,要求学生在自己的体前作划“∞”的练习。从而有得于学生快速地掌握技术动作。 徒手挥拍的练习,也是羽毛球必修课上的一种有效教学方式。羽毛球运动的挥拍速度,主要和击球技术动作的正确性、协调性和前臂、手腕、手指的快速力量素质有关,击球动作不正确、不协调,必然会影响人体在击球时的发力,挥拍的速度也就受到影响。所以,进一步纠正和完善自己的技术动作,提高自己身体的协调性,是提高拍速度的首要环节。徒手挥拍的练习就可进一步纠正和完善自己的技术动作,提高击球动作的正确性、协调性,从而提高挥拍速度,以及提高学生的力量素质。多球练习法用定点发球或给球的方法让学生掌握技术动作的一种方法。实践证明,多球练习对掌握技术、提高技术水平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多球练习不会因为场上运动员击球失误而中断了连续击球的机会。多球练习法可以用于不跑动或少跑动的情况下熟练基本技术;也可在跑动当中练技术、练球路配合和提高身体素质。多球训练是羽毛球项目常用的提高专项耐力的训练手段。多球训练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球数、组数和不同的轮换人次均会对训练效果产生不同的影响,表现出不同的专项特征。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一技术(包括手法和步法)结合起来进行练习称为组合练习。这种练习的特点是通过一定的套路配合,把手法与步法、进攻与防守等技术在前场和后场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从而提高基本技术在比赛中的实效性。进行组合练习时,最初应将移动路线和击球落点固定下来,以便掌握综合技术,然后再过渡到不固定移动路线和击球落点上的练习。

二、以学生为主体,师生相互促进。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羽毛球必修课教学模式应坚持人本理念,体现个性差异,满足学生对知识、技术、技能的不同层次的需要,给学生提供羽毛球项目的完整的概念,突出学生在接受体育教育过程中的个性培养,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在教学别要强调培养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自学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和一定创造能力的体育教育专门人才。具体有以下几点要做到:

(1)创建良好的教学条件。在教学过程中设置适合该项目的教学条件,是保证在短时间内形成正确动作技能的有效条件,起到一种非自然强化作用。

(2)培养部分学生骨干,让其在教学中起到“小先生”的作用,提高非自然强化反馈信息的传输量和利用率。

(3)确定练习的适宜难度负荷。在教学中,根据大多数学生的基础水平,来设计练习难度负荷,使练习的方法和手段与学生的实际相适应,从而发挥项目的自然强化作用。

(4)利用标志点、物等教具来调整练习难度。标志物、点等教具在教学中可用来对学生练习中的行为进行适当的帮助和限制,以突出强化作用事件,使本来完成困难的练习变得轻松自如。

(5)充分利用身体各感觉机能的相互作用。各感觉机能相互作用是动作技能形成的先决条件,充分发挥视、听、位置、皮肤感觉与身体感觉的相互作用,能强化正确动作,消除错误动作。

(6)适时进行教学效果的评价。对学生动作技能形成过程的评价,有助于学生的练习始终处于积极的认识活动之中,防止机械练习,可使学生及时看到自己学习的进步程度。

(7)充分利用多种教学比赛。使学生在比赛实践中体验运用技能成功的感觉和失败的教训,有利于强化作用事件的发生,以教学比赛来强化所学技能。

运用“以培养基本教学能力为主要目的的教学模式”和“以培养学生基本技能为主要目的的教学模式”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进行羽毛球必修课教学,无论是对学生技术的掌握,还是对理论知识的掌握,都有相当的促进作用,且均优于常规教学模式。运用这种教学模式,教师成为教学内容的决策者和教学实践的指导者,学生由被动的和消极的“客体”变为主动的、有个性和自我追求的“主体”。因此,能够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知识的阶段性和系统性,促进教学环境的和谐并提高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此可见,“以培养基本教学能力为主要目的的教学模式”和“以培养学生基本技能为主要目的的教学模式”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羽毛球教学中的效果优于常规教学模式,其在羽毛球必修课教学中的运用是可行的和有效的。

[参考文献]

[1] 李建等. 浅论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羽毛球教学中学生能力的培养 [J].教育战线,2000

篇3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在体育教学中,学生对即将进行的学习有无参与的欲望和兴趣,对练习的效果会产生直接影响,而游戏法是解决这一问题比较好的方法。创造良好的游戏情境,寓教于乐,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磨砺学生意志,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对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更新教学观念方面有着重大意义。

2.体育游戏的概念

体育游戏是游戏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分支,它是在一定规则的约束下以锻炼身体为基本内容,以游戏为形式,以增强人的身体素质、娱悦身心、陶冶情操为主要目的一种体育活动。

3.体育游戏的重要性

体育游戏是体育教学和训练的重要内容,是体力活动和智力活动的结合。它是富有浓厚的娱乐气息和鲜明的教育意义的活动。体育游戏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趣味性浓厚,竞争性强,场面生动活泼,深受广大青少年学生的欢迎。它不仅可以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还可以培养学生们学习习惯的养成。同学们在游戏的运用过程中,可以创造性的发展游戏的内容,制定游戏新的规则,以及不断创造新的游戏,提高体育游戏的功能,发展游戏者的体力和智力,增强学生体质使学生完全自觉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4.游戏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目前,体育教学倾向游戏化方向发展,提倡快乐体育,且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的价值日益显著,体育游戏是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但现阶段,中学体育教学方式比较单一,体育游戏很少插入到教学中去,这也是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逆反心理的重大因素。

总之,本文从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重要意义及现状入手,对体育游戏的作用及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特点作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并且提出在体育教学中应用体育游戏的方法及对策。体育游戏可以把学生从枯燥无味体育练习导向活泼、多变的游戏中,变消极为主动,使教师和学生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希望每位体育教师可以不断学习、设计、编排出更多体育游戏,丰富教学内容,完善教学方法,提高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的作用,进而推动学校体育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体育教学中游戏运用的方法与技巧【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4.

【2】金瑞静,肖玉红??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体育世界.学术2006.3

【3】张孔军等。 谈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辽宁体育科技2004.2

【4】尹军。趣味田径游戏 【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4.

篇4

关键词 中专体育 课堂教学 师生互动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素质教育是新时期我国教育的发展方向,符合现阶段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趋势,也是我国有社会主义特色的教育事业发展的走向。中专学校的体育教学怎样做好师生的互动,在民主的课堂气氛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每一名体育教师应该关注的课题。

1中专体育教学的特点

中专学生学习生活有别于基础教育阶段的初高中学生,他们以学习专业技术为主要目的,这个特点决定了他们的学习不是以升学为主要目的,而是为了将来从事一些需要体力的技术工作,所以有个健康的体魄对于中专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运动能力,通过各种体育活动来凝聚学生,提高团体活动能力,增强体魄,培养生存意识,使其养成良好的体育习惯,拥有健全的心理品质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是目前中专学校体育教学的特点。

2中专体育教学中师生互动的含义

互动的概念应用在中专体育课堂中,就是指教师在教学中通过语言、神态、形体姿势等,为达到预定教学目的而采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其目的是通过这些形式实现教学设计,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师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能使师生在互动的愉悦气氛中,感受竞技体育的乐趣,使枯燥的体育运动变得更有生机和情趣,更加丰富多彩。在互动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掌握体育活动方法,并且通过这些方法达到终身体育和终身受益的最终目的,实现“教是为了最终的不需要教”。教师在课前预先设计好师生互动的教学形式,在一定的情境中和学生交流沟通,及时掌握学生对运动技能的掌握情况,对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3中专体育教学中师生互动的形式

3.1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

体育教学中的师生互动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教师主体和学生主体间的交流和互动,应该成为课堂教学形式的主要内容。师生互动通过课堂问答、示范纠错、个别指导、评价与反馈等过程实现。在这样的过程中,教师通过语言、动作、评价等方式,和学生达到交流的目的,这种互动非常清楚地显现出师生双方的情感倾向。

3.2课堂教学中的生生互动

学生个体间的互动是体育课堂教学中的另一种互动形式。具体体现在学生之间为了一次竞赛或一个体育动作的演练,或者示范表演,相互间进行交流与合作。此种互动方式常见于课堂讲解示范、课堂交流讨论、课堂练习等过程。

4体育教学中师生互动的特征

4.1教师主导性和学生主体性特征

体育课堂是师生共同活动的场所,这一特点决定了体育课堂的师生互动具有双边性,所有的课堂教学结构主体都是师生,这两者间的双向交流、相互影响的行为直接决定着教学的效果。互动的体育教学形式,能够融洽师生感情,活跃课堂教学气氛,增强学生学习体育的乐趣。愉快、民主的教学气氛,是优质教学质量的催化剂。

4.2非语言行为较多

体育课堂教学中的非语言行为也就是肢体语言,较之其他课程要多很多。通常所说的肢体语言指的是手势、姿态、动作、表情、眼神等,这些非语言行为在体育课堂教学中起着非同一般的作用。表情语言、体态语言、手势语言、距离语言等,成为了师生互动的主要非语言行为。

5体育教学中师生互动的建议

5.1科学评价、优化互动

建立体育课堂教学师生互动评价机制,确立科学的互动评价观。教师要对师生互动后的效果及学生反馈的意见进行分析整理。

5.2民主平等,改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

课堂教学中运用师生互动的方式和方法,可以树立教师的良好形象,而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在教学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体育教学中要坚持民主教学的原则,通过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实现教学目标和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熊光.浅谈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师生互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9(3).

篇5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校的体育教师,而体育教师又担负着培养我国下一代体育人才的重要任务,因此,检验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教学的标准是能否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体育人才。而田径课程作为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主干课程,不仅是具有重要的锻炼价值,而且对于培养体育教学师资有着特殊的作用。随着课改的推行,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课程教学的改革也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在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掌握锻炼和教学方法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缺陷与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学目的不明确新时期下

高校体育教学专业的主要教学目标是培养优秀的体育教师,使体育教师具有良好的教学能力。而作为一名田径教师不仅要学习拥有学习和掌握田径运动的基本知识,还要能够在增强学生体能的基础上,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另外,通过田径教学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与团结合作精神,从而提高学生适应社会变化的能力。现在大部分高等教学专业的目的仍然把教学课程的目的局限在技术知识的培养,而忽视了能力的培养。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课程教学目标仍然不明确,田径教学不是以健身内容为核心目标,而且并不能满足21世纪对新型高素质体育教师的需求,田径课程教学实质性内容十分匮乏。总而言之,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课程教学缺乏独立性,没有时代性,不能充分体现田径教学的实质性价值。这是导致人才培养规格不高的主要原因。

(二)教学内容的局限性与杂乱无序

随着体育教学目标逐渐向多元化与全面化的趋势发展,必然导致体育教学的内容的改革与发展,不然教学目标就等于空头支票,无发兑现。所以教学内容必须适应教学目标的需要,抓住学生的兴趣,将一些落后的,不符合教学目的的,缺乏实际的教学内容淘汰掉,使教学内容能够满足时展的需求。然而,现如今的体育教学仍然未能摆脱传统教学的约束,教学内容也仅仅涉及运动技巧运用与基本知识的传授,忽视了田径教学与健身和心理健康等的联系。过分强调理论教学的同时,而忽视综合素质的提高会使得教学重点不够突出,而且学生也难以接受。另外,体育专业田径课程的教学内容比较杂论无序,存在很多重复的教材。从中学到大学,在教学内容上并没有太大的差异,知识之间缺乏连贯性。高校田径课程教学与中学相比,递进性较差,不符合课程的基本原理,这样就很难构建完整的体育教材体系。

(三)教学方式的枯燥性与单一性

一直以来,我们一直认为体育教学应以教师为中心,而忽视了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体育教学方式也多是以教师为主导进行组织与授课。课堂教学枯燥无味,强制性的将知识传授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以传授知识为目的进行教学,而学生也仅仅因为学而学,学生始终处于学习的被动状态。这种注重书本知识,缺乏生活实践的传统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而且这种单一的、枯燥的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发展,限制了学生将来教学过程中主动创新能力的培养。那么,将来当这些学生成为田径体育教师的时候,那么他们也会成为教学的奴隶,在授课过程中,不会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模式,那么田径教学改革则寸步难行。

(四)田径课程的评价体系不健全

目前,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课程的评价体系缺乏全面性、综合性与合理性,整个评价体系并不健全。考核内容与教学目的不相符,而且对课程评价的目的理解不正确,他们认为教学评价的主要目的是筛选优与劣,并没有了解评价的真正目的是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现状,让学生树立自我改进与竞争的意识,不断进行提高与创新,也为教师提供反馈信息,从而及进行教学的改进与创新。另外,田径课程评价仅仅是一种重结果而轻过程的评价,没有对学生整个学习过程进行客观考核与评价。将最后的一次性结果,忽视了学生的平时表现,这样很难体现学生的真实能力。而且在考试过程中,学生也仅仅死记硬背,考后对自己所学内容失去记忆,这样就容易造就高分低能的学生。学生的创新能力与综合素质的培养也会很难实现。

二、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课程教学改革的建议

随着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教学改革也应随着进行。本文通过前面分析的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引用外国一些先进的经验,应用于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教学课程的改革中,并对我国高校体育专业田径课程教学的改革提出以下建议。

(一)对田径课程的教学目标进行重新定位

一方面,在高校体育专业田径课程教学的改革中,我们应紧随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的步伐,明确自己的重任是为中小学体育教学提供优秀的教师队伍,而中小学的体育教师队伍直接影响着下一代的体育人才的培养。所以,随着课改的提出,对师资得得要求也逐渐从重数量上转移到重质量上。培养具有主动性与创新性的师资队伍,有利于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所以田径课程的教学目标应是促进生理与心理健康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中小学体育课程标准已经把体育作为健康目标的一门课,那么以教学为主要目的的田径教学课程目标也应做适当的调整。改变以往的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目的的教学模式,把理论知识的传授与综合素质的提高与创新能力的提高结合起来,使学生明确在将来授课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主体,重视学生的身体练习,使田径能够起到健身的作用。这样能使学生真正理解田径这门课的真正价值所在,也会使教师及学生真正爱上这门课。另外,高校体育专业田径课程教学改革应密切联系社会现状,拓宽田径教学目标,挖掘田径教学的潜在价值,使田径教学不仅成为学生的学习课程,也能够成为学生的娱乐项目,使孩子真正热爱田径,那么,将来他作为教师使将这种对田径的热情传染给他的学生。

(二)对田径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优化

首先,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根据体育课程改革的要求,高校体育专业田径课程的教学内容要针对中小学田径教学的实际情况,从具体的实践出发,其内容应更加注重培养竞技能力、健身能力、创新能力与团结能力,在重视学校体育的基础上,要将学校体育逐步转变为终身体育。以此为高校体育专业田径课程的教学内容,培养出基础体育教育需要的体育教师队伍。其次,要对教学内容进行拓展,在对高校体育专业田径课程进行内容优化时,可以增添一些户外活动,这样可以增强学生生存的能力,而且更加有利于学生运动技能的提高。也可以将田径教学与其他教学结合起来,比如将田径与健康、养生、物理等学科联系起来,使教学内容更加灵活,也增加了学生对田径教学学习的兴趣。最后,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创新,激发孩子对田径课程学习的兴趣。田径运动的活动形式是多种多样,要增加田径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对一些传统的田径方法进行比较改革与创新,使田径也能玩出新花样,充满娱乐性。

(三)对田径课程的教学方式进行改进

1.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高校体育专业田径课程的授课过程中,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的个性发展,挖掘学生的潜在优势,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对所学课程进行探讨,通过开展专题讨论,教师吸收学生的宝贵观点与想法,使学生能够将理论教学应用于实践中去,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2.选择现代化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授课能力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抛弃传统的教学方式,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呈现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将创新能力的培养与实践能力的提高放在首位。在手段上,可以利用多媒体、互联网等开放性的教学手段,并将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引入到田径教学上来,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开阔学生的眼界,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另外高校体育专业田径教学的重要目的是为中小学教育培养优秀的体育教师,田径教学能力是高校体育专业学生作为未来体育教师必须要掌握的基本能力的教学能力。所以开放性的教学方式,对于未来学生的授课能力的提高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四)建立综合性的评价机制

田径课程的评价体系应的改革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着手。在评价内容上,要对学生的能力进行综合性的评价,注重结果的同时更加注重过程。将评价内容分为基本理论知识考核与实践能力考核两大部分,将学生对知识的学习与个性发展、心理素质和创新能力进行结合,从而得出综合性的评价结果。在评价方式上,要打破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的传统评价模式,将学生的自我评价,专家评价及教师评价进行结合,从多个方面对孩子进行评价,使评价具有科学性、可行性。另外,也可以采取灵活的评价方式,比如将开卷与闭卷相结合,也可以通过小组讨论对学生进行考核,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更加注重实践评价,这样能够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五)强化实践练习,不断进行总结

学好田径课程并不仅仅是理论知识的记忆,而是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不断进行锻炼的结果。教师应该更加注重在生活中练习,将理论知识的学习运用到实践中来,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积累的同时,也会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知识系统化。另外,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也要对自己的教学目标、教学方式及教学内容进行及时总结,同时要求学生进行自我总结,这样可以改正自己所犯的错误,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

三、总结

篇6

关键词:体育教学;保护;帮助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13)10-0041- 01

一、保护与帮助的区别

保护是一种以维护练习者安全为主要目的的措施[1]。在体操教学训练或比赛中,练习者可以借助他人、依靠自身或利用器械设备等必要的安全措施以保证自身的身体安全。比如,杠铃负重时在杠杆与肌肉接触的位置垫上柔软物就是一种保护的过程。

帮助是一种直接或间接协助练习者完成动作或提高动作质量为主要目的的方法[1]。在体操教学训练或比赛中,练习者在帮助者的助力或阻力、信号、标志物或限制物、器械设备等外在因素的影响下建立正确的动作概念,掌握正确的用力时机、动作节奏和本体感觉,以便更好地改进和提高动作技术。

保护与帮助中保护的形式和方法以及帮助的形式和方法上也是不同的,我们在实施保护与帮助的时候应做到形式和方法正确得当。

二、保护与帮助的联系

1.保护与帮助是两种形式一个过程

虽说保护与帮助各自的形式和方法不同,但是二者却必须在同一个动作完成过程中同时体现出来。比如,跳高学习过杆技术时用松紧带替代横杆,不仅是一种保护措施,而且是一种帮助方法。这个措施保护的是学生免受机体与横杆碰撞之痛,帮助的是学生克服心理畏惧,缓解紧张情绪。因此,可以说保护的过程就是帮助的过程,同时,帮助的过程也是保护的过程,二者同体。

2.运动技能形成与保护与帮助的关系

体育课堂上学生运动技能形成离不开保护与帮助的保驾护航。运动技能形成的不同阶段实施保护与帮助应有所侧重,舍得放手,让学生自己体会动作技术,形成本体感觉(表1)。

3.学习方法与保护与帮助的关系

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方法是新课标倡导的新型学习方法[3]。体育教学中应用自主学习、探究学习或合作学习方法组织教学更应重视对学生进行保护与帮助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学会保护与帮助的形式和方法并应用于学习过程中。因为,在自主学习、探究学习或合作学习过程中对学生进行保护与帮助的重担主要落在小组内的学生中,并且要求每个学生都要学会保护与帮助(表2)。

总之,体育教学中我们不仅要看到保护与帮助在形式和方法上的区别,更重要的是要看到这对好兄弟在运动技能形成过程、学习方法的应用以及学会保护与帮助的现实意义中的内在联系,确实掌握好保护与帮助的形式和方法,服务体育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体操教材编写组.体操[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3.

篇7

一、终身体育教学思想在高校体育教学当中存在的意义

1.终身体育教学的意义。

学校教育是培养学生文化知识的重要基地,也是实现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主要场所,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不仅要掌握日常的科学文化知识学习,还要接受文化知识培养之外的身体素质培养,所以,学校有权利也有义务对学生开展终身体育教学的培训。终身体育教学在提升学生身体素质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终身体育教育概念产生于体育教育概念,是针对学生的身体素质进行延伸和发展出来的概念,在体育教学当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终身体育教学主要有以下两点好处:第一点,终身体育教学可以提升一个人的身体素质,这是仅靠体育课上的体育锻炼所不能够达到的效果。所以,学生需要在日常生活中保持相当的、有效地体育运动锻炼,提升自身的身体素质。在这个过程当中,科学的指导以及有效的身体训练是提升身体素质的关键。第二点,学校体育教育过程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身心素质。

2.高校开展体育终身教育有哪些好处。

长久的体育锻炼可以从点滴中提高自身的身体素质,学生的成长一般都是在学校进行的,高校体育教学更是体育终身教育的基础,体育终身教育在学校的体育教学当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合理的课程教学以及教学计划可以帮助学生实现健身计划。学生在学校的期间,身心发展都处于非常重要的时期,良好的、科学的体育锻炼会快速的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与身体机能,帮助学生投入更多的精力到学习中去。学校的体育培养可以给学生灌输终身体育的意识,传授给学生科学的锻炼方法和锻炼知识,帮助学生们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为学生今后的工作与学习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高校实现终身体育教育几点建议与措施

高校为学生提供丰富的体育教学活动,主要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与运动意识,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身体综合素质,提升健康指数。但是,要想在学生中刮起运动风潮,首先要将体育运动的意识植入学生的思想当中,最终在具体的教育活动当中熟练地应用这种教育思想。

1.高校体育教学的主要方法。

高效终身体育教学的侧重点一般在学生的终身体育教育内容之上,通过对体育课程的合理化以及创新化形成合理科学的体育课程。终身体育教育课程一般是以学生的身体特征以及思想特征作为安排和设计的基础,结合相关的教育资源实现整个课程的设计。教育活动的主要目的就是强化基础的教育内容并实现学生运动能力的提升,这些是体育教学的主要内容。终身教育主要是针对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基础上进行自身基本技能联系的加强,锻炼学生身体的全面素质。体育终身教育应该以学生为教学的主体,为学生提供更多有目的性的自由空间,此外,教师还要为学生留出一定展示自我的空间与环境,这样学生才能够更好的提升自身的学习积极性,这也是为终身体育教育提供的保证。

2.高校体育教育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终身锻炼意识。

高校体育教学对学生身体素质的培养不仅仅指一段时间,还指培养学生体育锻炼思想的重要阶段。体育教育的过程中,学生应该重视体育锻炼,这样的教学效果才是体育教学最终所要达到的目的。在此之中,学生能否自主的进行体育锻炼是决定学生今后发展的重要因素,高校体育教学要锻炼学生的自主锻炼能力。体育教学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需要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进而利用不同的运动项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学习动机,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这样才能够真正的实现终身体育教育的最终目的。其次,教师还要在体育教学活动当中努力地提升学生对体育活动的了解程度和认知水平,让学生明白体育运动对自身健康的重要意义,形成学生主动锻炼的效果,帮助学生形成终身体育锻炼的思想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运动习惯。

3.高校体育教育过程中实现理论与教学相结合。

理论与实践活动相结合的培养方式可以提升学生的整体身体素质,高校体育教育的过程当中,有目的的对学生进行体育意识培养显得十分重要,但是仅仅局限于课堂活动当中的体育意识培养显然有更多的局限性,所以高校体育教育的过程当中还要更充分、合理的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加重体育运动在大学生生活中的比例。

三、结语

篇8

关键词:职业高中;素质教育;体育教学

随着素质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职业高中体育教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这对于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具有重要意义。但是我们应该理性地看到当前职业高中体育教育中还是存在不少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学生的体育目的模糊等几个方面上,针对这些问题,职业高中在发展过程中应该立足于素质教育改革,在此基础上从体育教育的特点出发来解决现在存在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促进职业高中体育教学水平不断提升。

一、职业高中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从当前职业高中体育教学的现状来讲,主要存在学生对体育目的认识模式、教学内容忽视了学生兴趣的培养等几个方面,具体问题分析如下。

1.学生对体育目的的认识非常模糊

在职业高中当中,体育课的主要目的是以体育运动和身体锻炼为手段,在提高学生综合体制和运动技术水平的基础上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一些学生简单地将体育锻炼看做是锻炼和放松身体的活动,这种认识上的差异导致他们对待体育课的态度和行为存在明显的差异。一些学生参与体育课的积极性非常低,很多学生是被动参与,还有的学生干脆逃课。从这一角度讲,目的认识上的模糊极大地影响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行为。

2.教学内容忽视了学生兴趣的培养

从当前职业高中体育课程的教学内容上来看,大部分学校是以职业教育教材委员会审定通过的《体育与健康》作为教材,但是实际上,在教师运用的过程中,教学的内容具有很强的随意性。一些学生喜欢教学项目,而另外一些不喜欢这些教学项目的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在不断地下降,一些学生甚至对枯燥无味的竞技性体育活动产生了厌倦,这一点在女生身上表现得更加明显。

3.体育教学活动过程中的随意性

在体育课堂活动当中,在活动组织过程中必须遵循体育锻炼的原则和基本规律,比如说在活动之前学生应该进行生理和心理上的准备活动等等。但是从当前职业高中体育课堂活动组织的过程来看,教师组织过程中具有明显的随意向,而学生的参与也具有明显的随意性特征,在实施的过程中教师没有要求学生进行必要的调节控制和整体放松,基本上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想怎么做就怎么做,至于动作是否规范,存在哪些问题,教师根本不对学生进行规范和纠正,导致现在的体育教学活动根本达不到锻炼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二、职业高中体育教学问题的对策

针对职业高中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应该从转变思想观念,提高对体育教学作用的认识人手,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来解决上述问题,具体来看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转变思想观念,深化对体育教学的认识

体育是职业高中课程体系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学校领导和体育教师充分意识到体育教学在职业高中素质教育实施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充分认识到体育教学不仅能够提高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还能在体育活动当中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健康思想和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从而为学生将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调整和优化体育课程教学内容

在这一方面,职高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到职高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兴趣爱好,教学内容不应该拘泥于《体育与健康》规定的教学内容,而应该根据学生学习的情况积极调整并优化教学内容,不应该将教学内容限定在竞技性体育项目,而应该扩充到所有学生感兴趣的,能帮助学生提高身体素质的体育项目。

3.加强体育理论知识的教学

篇9

关键词:初中体育;教学改革;主要问题

一、初中体育教学的内容

在初中体育教学的主要内容中,我们可以选择能够帮助我们完成目的和目标的锻炼项目和内容了,锻炼项目和内容的选择必须做到科学合理。首先,在初中体育教学的内容中,锻炼项目和内容的选择各有不同。由于同学们的身体条件和身体素质是不一样的,所以在选择项目上要首先根据自己的身体条件合理选项,使锻炼项目的选择适合自己;其次。锻炼项目和内容的选择也要因地制宜。由于同学们居住的环境和条件是不相同的,不同的环境和条件就要求同学们要选择适合于自己练习的项目和内容,这也要求同学们要学会充分利用自己家乡和居住地的各类可锻炼资源;另外,锻炼项目和内容的选择还必须考虑到它们的经济性。眼下,收费锻炼愈演愈烈:场地器材的使用、专职教练的指导、各种技术、技能的培训等等都与金钱挂上了钩;最后,锻炼项目和内容的选择还必须要注意它们彼此之间的合理搭配。为了使自己的锻炼目标能够得到很好的实现,同学们的选项往往会超过2种以上,对这些项目进行合理的搭配,可以使身体的发展更充分,更协调,更全面,锻炼的效果也更好。

二、初中体育教学主要存在问题

(一)课堂结构单调无味

当前的初中体育教育主要就是由传统继承已有知识为中心的封闭教育向着重培养学生创造思维、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开放型转变;由单一的知识教育向全面的综合素质教育转变;由学校体育向终身体育转变。传统体育教学,教师往往搞“一刀切”,不顾学生的潜能差异、生理、心理差异,简单施教,强迫灌输;不能根据学生不同的生活经验和不同的知识背景、思维特点,科学选择教学的内容和方法,这样无论是学生学习效果还是学习主动性都较差,学生甚至产生逆反心理和抵抗行为。

(二)教学目标严重误解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由于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以往的体育课程教学通常都是把“身体活动的技术教学为主的传习式的方式,用“注入式”的方法进行“重复锻炼”,以实现运动技术教学的目标;把学校体育教育与竞技运动的概念完全混淆起来,用“运动训练”的规律统帅体育课程教学领域,以传授运动技能教学为主的指导思想组织教学过程。

(三)教学设备简化陈旧

当前社会,由于当前初中体育教学的具体设施,特别是农村学校极不完善,操场上仅有的单杠、攀栏,早已不能挽留住学生的目光,体育课上破旧的球、绳让学生从视觉上、心理上都感觉不到兴奋。甚至由于体育设施的老化,致使体育安全事故经常发生,也给学生带来了对体育锻炼的畏惧情绪,再加之家长的负面教育,使学生更容易产生对体育课的“逆反心理”。

三、对初中体育教学改革的建议

(一)教学方法力求新颖独特

在初中体育教学改革中,由于教学方法的问题,我们必须要以学生的发展现状和发展需要为出发点,要根据学生好胜和兴奋易转移的特点,不断创造性地运用新颖灵活地教学方法,富于变化地体育教学组织形式与手段。如在加速跑练习中,组织他们进行组与组、队与队之间的“迎面接力赛跑”、“团结接力赛跑”,课堂就会出现你追我赶,争上游的活泼气氛。再如中长跑教学,采用变换队形跑,不同形式的接力跑、追逐跑、赶超跑、分组对抗赛等,也能使学生兴趣增强,情绪高涨。

(二)课堂语言力求幽默激励

在初中体育教学改革中,由于课堂语言力求幽默激励,在课堂上教师要用亲切的教态、幽默、风趣、激励、期待、具有个性的语言来感染学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及求知欲,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和谐、活跃的课堂氛围,有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

(三)明确初中体育教学的目的

初中体育教学的现状中,我们在进行体育锻炼之前首先要弄清楚自己的锻炼目的,只有在明确的目的指导之下,我们的锻炼才不会盲从。根据我们的调查显示,初中生从事课后体育锻炼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强身健体”是大多数初中生在课后从事体育锻炼的主要目的。由于平时在校学习负担重,忽视和缺少体育锻炼,体质状况普遍不太好;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年轻人谁不渴望有一个健美的体型?身材匀称是体型美的重要条件;除了增强体质之外,越来越多的学生还把学习和掌握某些技术、技能,拥有一技之长作为自己在课后从事体育锻炼的主要目的,他们不再仅仅满足于体育锻炼的健身功效,他们渴求“一举多得”,他们希望通过锻炼学到一些重要的技术、技能,以便能终身受益。

(四)教学模式力求灵活多样

在初中体育教学改革中,我们要力求教学模式的灵活。在教学中可多设计些带有趣味性的竞赛来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这样不仅使学生得到了表现自我的空间,也能使教学质量得到了进一步得升华。他们能够很放松的进行学习,降低他们对练习所产生的疲劳感。而在高年级的教学中,利用电教手段,将一些技术细节和技术关键通过慢镜头的反复回放于边看边讲解相结合,学生不仅能准确理解动作要领,高质量地完成学习任务,而且通过这种形式,更能有效地利用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以及学生对新异事物的好奇心,引发学生学习体育知识,参加体育活动的广泛兴趣。

参考文献

[1] 楚继军,汤起宇,《普通高校群体运动竞赛内容的改革》,[M]1996(4).

篇10

我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中明文规定: 要对学生进行终身体育教育, 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技能与习惯。职高生作为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体育教育毫无疑问也要以此为教学指导思想。但是从目前的职高体育教育的现状中可以看出,这个指导思想并没有得到彻底的贯彻和落实,多数职高的体育教育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正视和完善。

一、学生的身体素质一般。从职高生的身体测试数据来看,职高生的肺活量、柔韧性等身体指标呈逐年下降趋势。由于大部分学生在家都是独生子女,家长对于孩子过分溺爱,学生在家很少参与劳动,也不注重体育锻炼,没有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导致职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一般。

二、职高学校对于体育教学态度不够重视。由于职高生的教育是就业教育,更多的学校把工作重心倾向于学生专业技能的提高和招生就业上,对于体育教育疏于管理,职高的体育教育处于流于形式的教学状态。

三、职高体育教育的评价不完善。目前职高对于体育教育的关注主要偏向于学校竞技项目的比赛名次,对于体育教师的教学评价也以此为主要依据,这种做法导致体育教师对于体育教学的重点也由全体学生的体育锻炼转移到比赛项目的竞争上,使得学校的体育教育处于一边倒的状况。

四、教师和学生对于体育课不重视,课外体育活动不积极。从教师的角度看,因为学校的体育教学考核主要以比赛名次为依据,所以体育教师对于职高的体育教育主要以竞技为主,对于通常的课程安排则疏于管理;从学生的角度看,大多数学生对于体育对于个人自身的素质提高并没有太多认识,从心理上对体育课不够重视。教师和学生的消极态度造成了教与学的两个主体对于体育课认知上存在偏差,造成了学校的体育课或者体育活动基本上处于消极开展的状态。

现代教育的主要目标是要“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对于即将进入社会就业工作的职高学生而言,这个目标更具有现实指导意义。体育锻炼可以让学生拥有健康的身体、健康的心态及各种体育精神,所以体育教育对于实现现代教育的主要目标具有重要的推动和基础作用。健康的身体是学生工作和生活的基础,健康的心态可以让学生正确面对现实生活中的挫折,团结协作、坚持等这些体育精神可以让学生在生活和工作中走的更为稳健。由此可以看出,职高的体育教育对于职高学生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职高教育的工作者尤其要重视这一点。

根据对职高体育教育的观察和思考,笔者认为要从根本上改变目前职高教育一盘散沙的消极状况,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明确职高体育教育的目标

职高教育的主要任务是:1.提高全体学生的身体素质,德智寄于体。健康的身体是学生工作和生活的基础,这也是体育教学的基本目标;2.培养学生一两项体育技能,这些技能可以使学生在毕业以后的生活中进行科学的体育锻炼,或成长为学生的兴趣方向,或为学生投入到一些团体活动提供基础;3.了解体育基本常识,作为一门学科,掌握一定的基本常识是学生学习中的必须完成的学习任务;4.通过体育活动使学生改变内在的心理状态,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职高的教育工作者只有从根本上明确体育教育任务,才能重视体育教学活动。

二、确立职高教育的指导思想

职高体育教育的任务是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培养学生的体育习惯等,所以体育教育的指导思想也要有所转变,职高学校要调整目前的竞技体育教学状态,使更多的学生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这种阳光体育、终身体育的指导思想将会使职高的体育教育呈现出崭新的风貌。

三、灵活安排教学内容

对于职高学生来说,学生的情况有多方面的差异,如性别差异、专业差异、身体基础差异等。这些差异要求职高的体育教育不能拘泥于现行的教材,搞“一刀切”的教学活动。首先,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可以结合学生的身体素质差异进行分层次教学,比如篮球活动,有的学生对于篮球的基本知识还不是太清楚,有的学生篮球水平已经达到一定的水平,教师在教学中就要根据学生的情况分别对待;其次,由于专业安排差异,有的班级女生较多,有的班级男生较多,教师可以结合班级情况,在教学内容上进行偏重。教学内容灵活,符合学生实际情况,才能真正满足学生体育需求,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外,职高学生并不是全年在学校上课,很多专业都有外出实习的安排,对于这种时间错位,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年时间安排,提前对于教学内容进行适当调整,并在事后对于教学效果进行及时的追踪,使体育教学真正达成教学目标。

四、合理评价教育成果

因为学校和上级单位的考核评价引导着教师的教学方向,所以对于体育教师的教学成果评价,也要从多方面进行综合评价,不能仅仅限于奖牌或者比赛名次,可以从前后期学生的身体素质测评结果对比、学生掌握的体育项目、班级的学生风貌转变等方面来综合考核。只有这样,才能使体育教师的教学活动回归到正常的教学内容上来。

五、注意通过体育活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