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用地评估方法范文

时间:2024-01-29 18:01:2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科研用地评估方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科研用地评估方法

篇1

自2009年8月财政部颁布《高等学校会计制度(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新制度)以来,高校会计制度改革这一主题引起了学界的高度关注。当前高校实行的是1998年颁布执行的高校会计制度(以下简称旧制度),旧制度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这一制度造成很多弊端,比如会计信息失真,具体而言资产、负债反映不真实、收入和成本不真实等,制约了高校的发展,高校会计制度改革势在必行。相关学者意识到了这点,并展开了大量的研究和论证。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高校新旧会计制度的对比研究,主要从会计核算基础、会计科目、会计报告等方面展开对比;二是现行高校会计制度实施的困难与对策研究,主要是高校财务管理人员从实际工作出发,具体阐述现有制度弊端,进而提出会计制度改革的相关建议;三是将会计信息质量、财务风险防范、预算管理等视角与高校会计制度改革相衔接,旨在阐明新制度下,如何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如何防范财务风险、如何加强预算管理,这些研究都有较强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高校会计制度改革,其中一点就是要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对无形资产进行摊销。但在旧制度下,固定资产均未提折旧,而无形资产,尚有大部分未入账核算。据来自广东高校的调研数据显示,83.33%的高校对于本校的专利、技术未入账核算,80%的高校对于本校的土地使用权未进行核算。在这种背景下,如何对固定资产、无形资产进行新旧制度核算转换?我们认为对资产的重新估值就变得关键。现有文献中尚无针对高校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新旧制度转化估值的相关研究,这就成为我们的研究任务。本文主要解决高校新旧会计制度转化过程中的三项资产估值问题,以期能对实践工作有所启发。

二、资产估值基本方法概述

资产的种类多种多样,其估值方法也有所不同。本研究主要关注高校固定资产(房屋及建筑物、设备及设施)、无形资产(专利、技术)以及土地使用权的评估(以下简称高校三项资产)。在会计核算中,土地使用权严格意义上应归属于无形资产类别,但高校拥有的土地使用权是由政府无偿拨入,其无偿性是区别与其他无形资产(专利、技术)的显著特点,在评估方法的选取上有差异,因此本文区别对待。

传统的资产估值方法主要有三种:市场法、成本法、收益法。市场法也称市场价格比较法,是指通过比较被评估资产与最近出售类似资产的异同,并将类似资产的市场价格进行调整,从而确定被评估资产价值的一种资产评估方法。市场法是一种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市场法运用的必须具备一定的前提条件:即需要有个充分发育、活跃的资产市场;此外,参照物与其被评估资产可比较的指标、技术参数等资料是可搜集到的。现实中,与被评估资产完全相同的资产是很少见的,这就要求对类似资产参照物进行调整。有关调整的指标、技术参数等能否获取,是决定市场运用成功与否的关键。市场法的运用,能够客观反映资产目前的市场情况,评估结果易于被各方面理解和接受。但前提是需要有公开活跃的市场作为基础,有时因缺少可对比数据而难以应用;此外,该法不适用于专用机器设备、大部分的无形资产,以及受到地区、环境等严格限制的一些资产的评估。成本法是指在评估资产时按被评估资产的现时重置成本扣减其各项损耗价值来确定被评估资产价值的方法。成本法的关键是测算被评估资产的重置成本以及各项损耗价值,具体有实体性贬值、功能性贬值、经济性贬值。成本法是当前比较重要的资产估值方法之一,主要在于比较充分地考虑了资产的损耗,评估结构更趋近于公平合理;其次,有利于单项资产和特定用途资产的评估;再次,在不易计算资产未来收益或难以取得市场参照物的条件下可广泛地应用。但是,采用成本法的缺点是工作量较大,而且它是以历史资料为依据确定目前价值,必须充分分析这种假设的可行性。另外,经济性贬值也不易全面准确计算。收益法是指通过估算被评估资产未来预期收益并折算成现值,借以确定被评估资产价值的一种资产评估方法。收益法的关键是测算资产未来预期收益和贴现率,运用此法评估的资产价值,易为买卖双方所接受。但是预期收益额、贴现率预测难度较大,易受较强的主管判断和未来不可预见因素的影响;另外收益法的适用范围很小,一般用于企业整体资产和可预测未来收益的单项资产评估。

三、高校三项资产特殊性

高校存在的目的与企业存在的目的不同,企业以发展和盈利为目的,而高校的存在是为了教书育人、发展教育、振兴科技,提供的是社会公共物品,而不是以盈利为目的,这就决定了服务于高校的资产与服务于企业的资产具有很大的不同。高校三项资产的特殊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高校资产未来收益难以计量 企业的资产,只要能产生独立的现金流,就可以很好的估计该资产的价值,而高校是非盈利性质的,高校资产发挥的作用是难以用财务上的现金流或其它财务收益指标来衡量,比如服务于教学、科研的各项资产,不能简单地用向学生收取的各项费用来测量资产的收益,这有悖于高校存在的初衷;高校进行的科学研究,其中基础性研究获得的科研成果,难以市场化,很难有收益,但不能因此然为基础研究成过就没有意义,因此,用财务收益来衡量高校资产是有失偏颇的。

(二)高校资产历史成本计量偏误 企业资产的历史成本,以获得该资产所付出的对价为依据,比如企业的固定资产,其历史成本包括买家、相关税费、运杂费、安装费等,而高校当前的固定资产的历史成本确定过于简单,只将资产的买价作为入账依据,相关税费不做考虑。这种差异从源头上已经决定高校固定资产的价值有偏误。此外,高校对账上的固定资产均不提折旧,这些规定造成了严重的账实不符。

(三)高校零成本账外资产较多 高校零成本账外资产较多,尤其是对于公办高校,比如土地。高校所占用土地都是政府无偿划拨的,且在当前的会计账簿中未做反映,形成账外资产。此外,对于一些研究型大学,其专利、技术、发明等研究成果非常多,但由于管理制度上的欠缺,高校财务很难确认研究成果的价值,因此这些成果要么没入账,要么其入账依据仅仅是专利、技术、发明等的申请费用,而其实际研发成本却未考虑,因此形成大量的零成本账外资产。

四、高校三项资产估值方法选用及修正

如前所述,资产估值的方法主要有市场法、成本法和收益法等多种方法,而在具体选用估值方法时,还需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如资产估值方法的选择必须与资产评估价值类型、资产评估对象相适应,资产评估方法的选择还要受可搜集数据和信息资料的制约,还要考虑不同的评估途径等。

鉴于高校的非盈利性以及高校三项资产的特殊性,本文认为难以从现有的估值方法中直接选取某种方法来进行高校三项资产的估值,必须对现有估值方法加以修正,方能利用。

首先如前所述,高校资产难以找到合适的资产收益指标来测定,因此本文不建议使用收益法,而建议针对不同类型的资产分别使用市场价格法和重置成本法。

(一)固定资产估值 高校固定资产大体可分为两类:房屋建筑类和设备设施类。总体思路上,高校的固定资产如果在市场上能找到同样功能、同样新旧程度的资产,直接用市场价格作为高校该项资产的价值最为方便和简单;如果不能满足上述条件,高校固定资产的估值将采用成本法,即在市场上找到与现有资产功能类似、结构相同的资产,然后考虑实体性贬值、功能性贬值、经济性贬值,计算出高校固定资产价值。

(1)房屋建筑类资产。本文认为房屋建筑类资产采用成本法进行估值。理由是高校的房屋建筑物与市面上的商用、公用房屋建筑物的功能、作用不同,不能参照商用、工用性质的房屋建筑物来估计,因此市场法不可取。

房屋建筑物评估的成本法是基于房屋建筑物的再造费用来考虑,通过估算出房屋建筑物在全新状态下的重置成本,再扣减由于各种损耗因素造成的贬值,最后得出房屋建筑物的评估值。其计算公式为:房屋建筑物价格=房屋建筑物重置成本-实体性贬值-功能性贬值-经济性贬值

一是房屋建筑物重置成本测算 对于房屋建筑物重置成本的测算方法有多种,如预决算调整法,重编预算法和价格指数调整法等。而预决算调整法进行评估,必须要具备完整的房屋建筑工程竣工决算资料或预算资料;格指数调整法是指根据房屋建筑物的账面成本,运用建筑业产值价格指数或其它相关价格指数推算出房屋建筑物重置成本的一种方法。由于方法本身的缘故,在推算待估房屋建筑物重置成本的准确性方面略显不足,一般只限用于单位价值小、结构简单的房屋建筑物重置成本的估算。综上,本文认为宜采用重编预算法测算高校房屋建筑物的重置成本。

重编预算法是指按工程预算的编制方法,对待估房屋建筑成本项目重新估算其重置成本,此方法主要适用于构造简单的建筑物,具体如下:房屋建筑物重置成本=∑[(实际工程量*现行单价)*(1+现行费率)±材料差异]+按先行标准计算的各项间接成本

二是实体性贬值测算 房屋建筑物实体性贬值,课题组认为采用适用年限法测算即可。使用年限法是指利用房屋建筑物的实际已适用年限占房屋建筑物适用年限的比率作为房屋建筑物的有形损耗率,据以测算实体性贬值的方法。

有形损耗率=(房屋建筑实际已使用年限/房屋建筑实际已使用年限+房屋建筑物尚可使用年限)×100%

实体性贬值=房屋建筑物重置成本* 有形损耗率

三是功能性贬值测算 房屋建筑物功能性贬值是指由于建筑物用途、适用强度、设计、结构、装修、设备配备等不合理造成的建筑物功能不足或浪费形成的价值损失。具体对于高校而言,房屋建筑物功能性贬值主要就是房屋建筑物不能满足教学用途而发生的额外费用,或者由于房屋建筑物富余而形成的浪费。

功能性贬值=功能不足发生的额外费用(或功能过剩形成的固定成本损失)/资产收益率

四是经济性贬值测算。房屋建筑物的经济性贬值是指由于外界条件的变化而影响了建筑物效用的发挥,导致其价值贬损。从现象上看,建筑物出现经济性贬值,一般都伴随着利用率下降、如商业用房的空房了增加,出租面积减少,工业用房大量闲置等。对于高校而言,房屋建筑物经济性贬值主要就是招生规模极度缩减导致校舍大面积空置而产生的固定费用损失。而对于当前的中国高校而言,尚不存在该问题。因此经济性贬值可以忽略。

综上,对于高校房屋建筑物估值,宜采用成本法。通过重编预算法估算房屋建筑的重置成本,然后扣减相应的实体性贬值和功能性贬值即可。

(2)设备设施类。设备设施主要是指用于教学、科研的各种仪表、机器、设备等固定资产。这类资产多是外购而来,因此在市场上可以找到同样结构、功能的,直接用市场价格调整成新率后的价值作为高校该项资产的价值最为方便和简单。成新率的估计多靠专用人员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后,经验判断得来。

设备实施类价值=相同或类似设备市场价格*成新率。

成新率=■* 100%。

(二)无形资产估值 高校的无形资产总体上可分为两类:知识产权型无形资产和权力型无形资产。对高校而言,知识产权型无形资产包括专利、技术、实用新型发明的使用权等,而权力型无形资产则是指土地使用权。本文将土地使用权区别对待,具体估值另作讨论。对于高校已有知识产权型无形资产,按其是否实现技术转化,区别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估值。

(1)已实现技术转化的知识产权型无形资产估值。已实现技术转化的知识产权型无形资产,是指那些已经签订技术转让合约或已达成技术使用协议的专利、技术、实用新型发明等。这一类型的资产能够给高校带来明确的未来收益,可采用比例收费评估法进行估值,比如对于专利权的转让收入,其价格主要与协议约定的收费方式相关,具体公式为:专利权价格=销售收入*专利权收入分成率。其中专利权价格=最低收费额+销售收入*专利权收入分成率

(2)未实现技术转化的知识产权型无形资产估值 未实现技术转化的知识产权型无形资产,主要是指搁置在案的各项无形资产,包括高校的基础型研究成果和大部分尚未转化的应用型研究成果。由于缺乏市场法和收益法应用的必要条件,对于这类无形资产的评估,本文建议采用成本法。

采用成本法评估无形资产,基本公式为:

无形资产评估价值=无形资产重置成本*成新率

从公式看出,用成本法评估无形资产,关键是确定其重置成本和成新率。就无形资产成本而言,它是指现时市场条件下重新创造或购置一项全新的无形资产所耗费的全部货币总额。高校是科学研究的基地,其无形资产多为自主研发,因此本研究主要探讨的是自创无形资产重置成本的确定。

自创无形资产的重置成本,按该无形资产实际发生的材料、工时消耗里,按先行价格和费用标准进行估算。即:无形资产重置成本=∑(物质资产实际消耗量*现行价格)+∑(实耗公式*现行费用标准)

其中,重置成本不是按现行消耗量而是按实际消耗量来计算,原因在于:一是无形资产是创造性的成果,一般不能原样复制,从而不能模拟在现有生产条件下再生产的消耗量。二是无形资产生产过程是创造性智力劳动过程,技术进步的作用尤为明显,如果按模拟现有条件下的复制消耗量来估价重置成本,必然影响到无形资产的价值形态的补偿,从而影响到知识资产的创制。

而对于无形资产的成新率,其影响因素是无形资产的贬值,包括功能性贬值和经济性贬值,因无形资产无实物形态,也就不存在实体性贬值。通常成新率的确定,采用专家鉴定法和剩余经济寿命预测法进行。专家鉴定法,是指邀请有关技术领域的专家,对被评估无形资产的先进性、适用性做出判断,从而确定其成新率的方法;剩余经济寿命预测法,是由评估人员通过对无形资产剩余经济寿命的预测和判断,从而确定其成新率的方法。公式为:

成新率=■* 100%

综上,对于高校无形资产的评估,应区分不同类型而采用不同的评估方法,使其估值尽可能科学、合理。

(三)土地使用权估值 土地使用权是权力型无形资产的一种,其评估方法可采用市场比较法、成本法和收益法中的任何一种。但针对高校而言,其拥有的土地使用权是政府无偿拨入,土地用途不同于其它商业用地、工业用地,且其收益难以用财务指标来衡量,因此不具备采用成本法和收益法的条件。本文建议采用市场比较法进行估值。

土地的市场比较法是指在同一市场条件下,以临近时期条件类似的土地交易实例作为参照,同待评估土地进行比较,参照这些已成交的土地使用权价格,通过多项因素的修正,最终求得土地使用权价格的方法。

土地使用权价格=比较案例价格*交易情况修正系数*交易日期修正系数*区域因素修正系数*个别因素修正系数

比较案例价格较容易取得,因为目前国家的土地交易市场是活跃的,而上述修正系数却难以确定,再加上市场比较法主要运用在商业用地和工业用地的评估,高校用地是一种特殊用地,直接用土地使用权二级交易市场的数据来做评估不太理想。笔者认为,对于高校用地的评估,可以在市场比较法的基础上稍作修正。具体如下:

土地使用权价格=基准地价*综合修正系数

即用政府规定的土地一级市场上的基准地价替代比较案例价格,且不区分多种修正系数,综合成一个修正系数即可。因为在我国,由于政府对土地使用权市场的相对垄断,土地一级市场上的基准地价具有相当的标杆作用,因此采用基准地价进行评估是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的。至于综合修正系数的确定,首先要从入地用途、待评估土地的区域和个别因素中选择影响土地使用权价格的各主要因素,然后确定具体的修正系数。在计算影响地价的各因素的修正系数时,要利用样点地价与基准地价的关系,确定修正系数的大小。

高校新会计制度实施势在必行,对于高校三项资产的重新估值,本研究认为应区分不同类型资产,采用不同的估值方法,具体如图1所示。

参考文献:

[1]刘玉平:《国有资产管理与评估》,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2]乔春华:《高等学校会计制度设计若干问题的探讨》,《教育财会研究》2009年第12期。

[3]查道林、万丽亚:《财务风险防范视角的高校会计制度改革探讨》,《财会通讯》2011年第4期。

篇2

1.有利于发挥公共安全事件档案的警示和教育作用。公共安全事件档案是人们在预测、预防预警、应对处置、善后安置及事后总结公共安全事件过程中形成的各类原始记录的总称。作为独特、专门的档案门类,一方面,公共安全事件档案客观真实、系统详细地反映了人们对公共安全事件进行应急处理的历史过程。另一方面,公共安全事件档案也反映了在面对突发的意外状况时,人们所做出的种种行为。这些行为较大程度地体现了以下两方面情形:其一,社会公众的风险防范意识薄弱、对灾害事故的危害性认识不足、自救知识储备不足及自救能力偏低等。其二,政府机构的应急处理机制不完善、应急处置能力不足、应急救援物资储备不足及公众的安全教育不到位等问题。例如:2003年重庆开县发生井喷事故时,一些村民不是逃命,而是站在那里看热闹,等到感觉不舒服想跑时,却已经跑不动了。因此,我们可以从公共安全事件档案的正反两方面对社会公众进行警示和教育。比如,告诫社会公众,在面对突发灾害事故时,该如何采取正确的防范、处理措施才能更好地维护生命和财产安全。这些对于普及基本的安全知识、树立公众的风险防范意识、培养公民的自救能力、增强公民的危机应变能力及避免因无知而造成不应有的损失等具有重大的意义。

2.有利于发挥公共安全事件档案的咨询和决策作用。随着改革的逐步深化,我国进入经济社会转型期,各种矛盾日益尖锐,各种利益不断冲突,公共安全事件频发。近年来,我国的地震、洪涝、干旱、冰雪和泥石流等重大自然灾害频发,SARS、甲型HINI流感和禽流感等重大公共卫生事肆虐。与此同时,各类重大刑事案件、群体性突发事件、暴力恐怖案件等社会安全事件以及特大交通事故、特大矿难事故、环境污染事故等事故灾难接连不断。这些都考验着我国各级政府的应急管理能力。然而,公共安全事件档案作为一种重要的信息资源,记载了以往公共安全事件的全景原貌,总结了以往公共安全事件预防、处理的经验教训以及探寻了以往公共安全事件形成、发展的规律。公共安全事件档案,不但可为各级政府应对新的同类公共安全事件提供参考与借鉴,而且为各级领导的咨询与决策提供信息支持。

3.有利于发挥公共安全事件档案的评估和评判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国家建立重大突发事件风险评估体系,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进行综合性评估,减少重大突发事件的发生,最大限度地减轻重大突发事件的影响。”由于,公共安全事件档案对事件发生的诱因、发展的进程、产生的影响、造成的损失等都做了真实完整地记录。因此,公共安全事件档案资料对评估可能发生的公共安全事件有重要作用。首先,通过已有类似的公共安全事件档案,人们可以较容易地明确风险评估目标、制定风险评估计划、选择风险评估方法以及建立风险评估指标。其次,通过公共安全事件档案,人们还可评判政府处置公共安全事件的态度是否积极、采取的处置措施是否科学、善后安置是否到位等。

4.有利于发挥公共安全事件档案的科学研究作用。公共安全事件档案为科学研究提供了第一手支撑资料,档案部门应联合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等单位共同开展公共安全事件档案的研究。鉴于,近年来我国各地频发的地震灾害,档案部门可以利用地方史志档案资料查找历史上的地震数据,根据档案记载,对每一次地震发生的前兆,地震与周边地理环境的关系,地震范围和级别,地震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情况以及可能影响的人口数量和交通情况等进行精确分析,我们通过这些数据,不但可以分析地震发生、发展的规律以及不同级别地震所造成的损失,而且可以制订不同区域不同级别地震的应急预案,最终为政府的救灾抢险工作提供指导。例如,为了使政府的救灾抢险工作顺利开展“,日本政府开发了‘地震受灾早期评价系统’,该系统存储了大量4级以上地震灾害的资料,能在地震发生半小时内计算出受灾规模,指导政府救灾抢险有效进行。”

二、加强公共安全事件档案建设的措施

1.明确档案部门参与公共安全事件应急管理工作的法律地位。目前,我国关于公共安全事件应急管理的法律法规还没有明确档案部门在政府应急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因此,我国各级政府应当转变观念。一方面,应积极争取向国家决策部门提议,尽早制定与档案工作相配套的法律法规,使建立公共安全事件档案工作有法可依;另一方面,应通过修订、完善地方应急管理条例,将建立公共安全事件档案纳入地区的各种应急预案编制和应急管理体系的具体规定中,使档案部门纳入救灾抢险的智囊部门,从而正确认识公共安全事件档案在政府应急管理中的作用。

篇3

(安徽大学 经济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

摘 要:森林生态系统是指森林生物群落与森林环境形成的功能系统.通过对森林生态系统的深入研究,本文构建出一个较为合理的森林生态产出价值核算的指标模型,试图对森林产出进行核算,即对森林生态系统中森林生态货物产出价值、森林生态服务产出价值和森林生态系统的社会效益这三个方面来进行估算,进而建立核算森林生态系统产出综合价值的思路和方法.最后通过黄山区的实例,估算黄山区的森林生态效益.通过森林产出价值的核算,反映森林生态产出对国民经济的贡献,为各地区的科学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关键词 :森林生态系统;森林生态产出价值;森林生态社会效益;价值估算

中图分类号:F12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8-0140-05

基金项目:安徽省生态经济创新团队建设项目,安徽省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合作机制研究项目,2013年安徽软科学研究项目,安徽大学2013年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项目(kyxl2013058)

1 引言

党的十报告中首次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并提出要“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生态价值和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森林生态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其建设是一项十分复杂和重大的社会经济课题.

森林生态系统的建设首先就要建立在对森林生态环境的正确评估和测算上.

通过对比研究国内外文献,目前我国对森林生态环境效益的综合测算存在一定的缺陷,特别是对符合我国国情的森林生态建设和保护缺乏针对性的建议.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幅员辽阔的国家,各地区生态环境、气候、地理条件差异较大.在追求城镇化和工业化过程中,缺乏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盲目追求经济快速发展,使得生态环境质量受到严重威胁.所以,对生态环境质量进行全方位、多视角的整体综合评价,特别是对森林生态的效益进行界定和测算,更是其中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本文旨在对森林生态系统所产出的价值进行科学、精确和动态的计算,通过对森林生态系统价值核算体系的全面而科学地建立,最终构建出一套符合中国特色的森林生态产出价值核算体系.

相比较于国外的森林生态系统产出价值评估研究,我国的评估研究起步较晚,并且在早期的森林生态系统价值研究中重点主要是对木材的经济价值进行核算,而对社会价值和生态服务价值的关注严重不足.随着近年来我国森林生态系统产出评估指标体系的逐步建立与完善,我国森林生态系统的价值评估渐渐有了依据,参考性和利用价值也随之增大,推动着我国森林生态系统产出评估步入崭新的阶段.但目前任然存在着产出和服务、存量和流量、实物量和价值量,生态系统的分类不合常规等一系列亟须解决的问题.根据森林生态系统价值核算的内容不同,具体方法也各不相同.常用的方法有比较方式评价法中的现行市价法、成本方式评价法中的重置成本法、收益方式评价法中的收益现值法、年金资本法等核算方法.产出的定义和理解不同,计量和计价单位等方面存在着诸多不同,计算的方法各异,优缺点不同,结果也具有较大的随意性和主观性,科学性和可靠性不足.因此森林生态系统产出的评估定义范围及评估方法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2 森林生态系统产出的指标体系构建

根据全面的文献分析,本文认为森林生态系统的产出,可以从森林生态物质产出、森林生态服务产出和森林生态社会效益三个方面来核算,每一方面又包括多项内容,每一个内容都可以用价值指标来衡量,这样就构成一个森林生态系统产出的指标体系,具体见图1.

2.1 森林生态货物产品

森林生态货物产品是指森林生态系统提供的有形产品的价值量,这里指在一段时期的增加的价值量.

1.林地育成价值是对一个生长周期一定面积的林地相对增加的价值进行评定估算.可以根据每年年底的林地资产评估值进行估算,估算公式为:

林地育成价值(增加值)=期末林地资产评估值-期初林地资产评估值

2.立木生长量是指评估周期内林木的相对增长量.这个增长量的累计清算,构成为新的立木蓄积,就是立木资产的变量.立木生长量是森林生态系统物质生产的主要产出部分,可以从各类森林调查数据中得出.立木生长价值的评测方法包括:市场价格法、立木成本法、立木费用法.

3.林业附加产品主要指以林地资源和森林生态环境为依托的动物产品或原料和植物产品或原料以及林中采集的野生或林下种植的植物等.主要包括市场价格法和近似产品替代法.本文认为应该对能够统计的实际采摘量进行核算,然后根据各类产品的平均市场价格对其价值进行核算.公式为:

式中:

M非木为非木材林产品的年产出价值;

Wi为第i种非木材林产品年产量;

Pi为第i种非木材林产品年市场平均价格.

4.本文运用市场价值法对经济林产品价值进行相应的核算.即根据市场调查资料,确定经济林果品单位面积采集量和经济林实际面积,计算经济林果品的实际年采收量,按当期平均市场价格即可计算出经济林果品的综合价值.计算公式为:

式中:

M经济林为经济林产品年产出价值;

Wi为第i种经济林单位面积平均产出量;

Di为第i种经济林总面积;

Pi为第i种经济林产品年市场平均单价格.

2.2 森林生态服务

1.森林生态系服务中最关键的功能就是涵养水源.森林生态系统具有蓄水、调节径流、削洪抗旱和净化水质等功能.我们目前可以衡量的主要是净化水质和涵养水源两个方面.一方面森林植被的存在,对水流中的各种成分、性质有很大影响.在水流过森林的过程中,对树林中积攒的枯枝落叶和疏松的土壤起着过滤器的作用,对水中的各种污染物质进行过滤、吸收和净化,使经过森林生态系统中的水质明显提高.净化水质的价值估算主要是依靠替代法,即通过目前可以采用的市场化手段来达到同样的净化效果,再测算该手段的成本.另一方面森林涵养水源价值的计量应采用替代法,将森林涵养水源功能转化为恰当相当的水利工程,即森林涵养水源的量与需要修建同等规模的水利工程的造价相匹配,从而间接地测出森林涵养水源的价值.

2.森林生态系统保育土壤的功能是指森林植被可以减轻地表径流对土壤的侵蚀和冲刷作用;同时可以增强土壤的肥力,能起到固持土壤、减少土壤养分流失的作用.固持土壤功能的衡量是通过衡量回填土地的成本和清理淤塞河道的成本.通过大量的资料我们可以发现,水土的流失量和林地地表层的枯枝落叶层联系密切,后者增加1cm可以使前者减少多达94%.森林生态系统保肥功能的核算是通过衡量使用化肥在相同土地达到相等水平的肥力的平均市场价格.

核算森林培育土壤价值可归纳为:

式中:

V为森林培育土壤的价值;

P1i为核算区域森林凋落物第i种营养元素的含量;

P2i为纯N、P、K折算成化肥的比例;

P3i为相应各类化肥的平均市场销售价;

W为每公顷森林年均凋落物的质量;

S为核算区域森林总面积;

ε为森林凋落物通过土壤微生物分解的百分比.

通过核算出单个养分的质量,在调查市场上化肥中的养分含量与价格,可以估算出,土地的保育土壤价值.该方法考虑到森林培育土壤的作用机制,即土壤微生物对森林凋落物的分解,引入ε变量是符合实际的;但因为ε会因地域、森林类型等不同而不同,现实中难以获取,所以通常按平均值40%进行计算.

3.净化环境是森林生态系统所具有功能之一,具体体现为对有害气体的吸收、降低PM2.5、降低噪声等,对于改善人居环境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吸收有害气体的价值衡量是通过对相同量的有害气体进行人工净化时所消耗的成本来体现的.

式中:

M吸收为吸收有害气体的总价值量;

Ki为第i种有害气体的平均治理费用;

Qi为第i种大气中有害气体的含量;

S为核算区域森林面积.

降低PM2.5.细颗粒物(PM2.5)是现如今空气污染物最为主要的一项指标,例如汽车尾气、不完全燃烧的有机化学物质等.而森林生态系统的阻挡、吸附、过滤功能可以很好地削减PM2.5.采用削减PM2.5的平均单位治理费用来衡量森林净化降低细颗粒物的价值.公式为:

M降尘=K·Q·S[3]5

式中:

M降尘为森林降低PM2.5的价值;

K为单位面积平均降尘清理费用;

Q为单位面积森林年滞尘量;

S为核算区域森林面积.

4.生物多样性的定义广泛,大到国家、机构,小到文献期刊,不同的主体对它的定义都各不相同.本文选取的概念来自于森林生态学,即不同的生物及生物与环境构成的生态复合体,和各种与此相联系的生态过程的总和.同定义的多样性相似,生物多样性的核算方法也不尽相同.本文选取Shannon-Weiner指数法来核算单位面积的生物多样性所具有的保护价值,立足于实际调查森林,并且依据得出的数据对森林生态系统进行不同丰富度等级的划分.具体计算公式为:

式中:

M多样性为维护生物多样性价的值量;

Si为Shannon-Weiner指数为第i等级单位面积的年生物多样性价值;

Ai为第i等级的森林面积.

2.3 社会效益

1.森林创造就业机会价值主要指以森林产业的存在为基础,利用产业链的波及效应创造的其它相关产业的就业价值.

可以通过计算整个产业链的劳动力收入来衡量创造就业的价值.

式中:

U为森林创造就业的间接价值;

Ri为相关行业第i行业就业人数;

Wi第i行业的平均工资.

2.森林带动经济增长的效益主要由两大部分组成,其一是直接资金收益,是将森林当作投资目标而直接吸引所得,能够借助森林相关产业系统内资本价值指标来表示;其二是间接资金效益,是将森林当作地区投资环境因素间接吸引所得,可由改善投资环境效益指标表示.

式中:

U为森林带动经济增长的总效益;

Gi为国内第i家企业对该地的年均林业投资;

Fi为国外第i家企业对该地的年均林业投资;

Hi为林业为该地区第i家企业吸引的间接投资.

3 案例:黄山区森林生态系统产出价值的核算

3.1 森林资源现状

黄山市位于安徽省最南端,西南与江西省交界,东南与浙江省为邻,古称新安、歙州、徽州.1987年废除徽州建制,以境内山岳“黄山”之名设立地级市,下辖三区四县.黄山市境内汇聚丰富的自然资源与历史人文遗迹于一身,是著名的国际旅游城市,全球首个旅游景区类世界优秀目的地.其中的黄山区,全区土地总面积246.2万亩,其中林业用地192.8万亩,占总面积的78.3%.自然保护区总面积161112亩,占国土总面积6.5%.太平湖国家湿地公园总面积14.775万亩(其中水面面积13.29万亩),占国土总面积6%.在林业用地中有林地为177.6万亩(竹林面积31万亩);活立木总蓄积量692.2万立方米,毛竹立竹蓄积4720万根;森林覆盖率75.8%,林木绿化率78.8%.

据统计,2012年黄山区全区土地总面积达245万亩,其中:林业用地204.3万亩,占总面积的83.4%.在林业用地中有林地为187.5万亩(竹林面积31.9万亩);活立木总蓄积量725.4万立方米,毛竹立竹蓄积5407万根;森林覆盖率79.5%,林木绿化率81.9%.具体见表1.

3.2 黄山区森林生态货物价值

1.林地育成价值(增加值)

由于林地育成价值参数难以获得,难以估值,本文假设期初、期末价值相同,故估算增加值为零.

2.立木生长价值

核算立木生长价值的方法有很多,本文采取较为简单方便的立木成本法.根据公式:

M立木=V·P

本文以2012年黄山区活立木蓄积年生长量692.9万m3、近熟林市场均价850元/m3得到:

M立木=V·P=692.9×104×850=5.88965×109元

=588965万元

3.林业附加产品价值

具体计算见表2.

4.经济林产品价值

具体计算见表3.[7][8][9]

3.3 黄山区森林生态服务价值

1.水源涵养

黄山市的年均降水量约为1500毫米,森林面积为177.6万亩,森林对降水的截流约为降水量的20%.由此可以计算出,黄山区森林的水源调节量约为35,522万吨/年.按照自来水价格换算的调节水量价值约为710,440,000元.

净化水质方面,利用替代法换算出人工净化水质所需的所有成本.降水中污水的比例随着地点的不同而不同.黄山区的环境治理得很好,对当地的工业企业的排放污水和工业废气要求监管十分严厉.污水处理厂的污水处理成本直接费用和其他间接费用加在一起平均每吨需要0.9元/吨.而一个标准污水处理厂的投资成本达到了60,000,000元,日污水处理量20000吨/天.由此可以大概计算出,净化水质方面的年均成本为325,969,800元.

2.土壤保育

固持土壤功能的衡量是通过衡量回填土地的成本和清理淤塞河道的成本.黄山区2012年活立木蓄积为600万立方米,活立木蓄积与森林固土的比例约为1:6,则黄山市森林能够固土3600万吨.按照土壤的价格7元/立方米计算,则保持土壤功能的价值约为93,333,333元.

保肥功能的衡量是通过衡量使用化肥在相同土地达到相等水平的肥力的市场价格.森林地表的落叶层一般能够达到一厘米,177.6万亩的森林能够储存11840594立方米的枯枝落叶,枯枝的平均密度为0.8g/cm3.树叶中的氮含量约为10g/kg.由此我们可以计算出枯枝落叶为土壤提供的氮量约为9472.5吨.若由氮肥提供相同的氮量,则约需要27536吨硝酸铵化肥.保肥功能的价值约为165,218,000元.

3.净化环境

吸收有害气体的衡量是通过对相同量的有害气体进行人工进化时所消耗的成本.

空气中含有很多有害气体,包括含硫污染物(二氧化硫、硫化氢),含碳污染物(一氧化碳),气体污染物、含氮污染物(一氧化氮、二氧化氮),含氯污染物(氟氯致冷剂)等.

处理空气污染,需要规划合理的工业布局,改变燃料结构,提高燃烧供热效率,烟囱除尘等科学的治理方法.另外的方法就是用森林来净化环境.根据孟祥江(2011)的计算,本文估算黄山区的净化环境的价值量为62890万元.

3.4 黄山区森林社会效益

1.创造就业机会

黄山区的森林资源丰富,为黄山区的旅游业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在衡量黄山区森林为创造就业带来的价值时,不仅要考虑通过产业链效应在三大产业中的价值,更需要科学的看待在林业产业链末端的那些高端产业.

评估结果表明,黄山区近些年来创造就业价值的平均水平为1000万元/年,其中直接创造就业约占35%.

2.带动经济增长

森林的重要作用之一表现为带动地区经济的增长,主要包括对地区的旅游业、投资环境以及文化的影响,以及防治自然灾害对经济的冲击等方面.

森林可以作为投资目标吸引投资,拉动经济增长.包括国内对森林的投资及国外对森林的投资.森林对黄山旅游业的功劳十分巨大,黄山区著名旅游景点有16家,2012年实际接待游客1134万人次,收入23.8244亿元,人均消费210元(其中黄山景区接待游客300万人次,旅游产值14.4281亿元);全区以森林、湿地旅游为主的农家乐共有110家,2012年实际接待游客499万人次,经营收入7.9206亿元,人均消费212元,直接带动消费8.7127亿元.本研究将预防和削减水灾、滑坡、泥石流作为森林防灾减灾效益评估的主要内容.

评估结果表明,黄山区近年来因森林资源吸收国内外投资平均约为1亿元/年.对推动文化发展所带来的价值有50万元/年.防止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有1500万元/年.在带动经济增长方面总计115,500,000元.

借助于森林生态系统产出价值核算框架体系的良好构建,由此核算出了黄山区2012年森林生态系统产出价值,估值为1168632万元(见表4).2012年,黄山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62.86亿元.可以看出黄山区2012年森林生态系统产出价值是当年GDP的1.86倍.

从对森林生态系统产出价值测算中我们不难发现,森林生态系统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如若只考虑其产出的实体经济产品的价值,例如,林业木材、副产品等,将会以偏概全,忽视其真正的价值.只有全面核算,产出价值和服务价值两手抓,才能体现森林生态系统对经济进步和社会发展的积极推动作用,进一步对生态保护的重要性做出论证.

参考文献:

〔1〕孟祥江.中国森林生态系统价值核算框架体系与标准化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1.

〔2〕秦伟,朱清科.绿色GDP核算中森林保育土壤价值的研究进展[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06(03):109-116.

〔3〕张颖.中国森林生物多样性价值核算研究[J].林业经济,2001(03):37-42.

秦国金,胡敏,李晶,杨伟.林地期望价法的修正[J].湖北林业科技,2011(02):19-21+71.

〔4〕何佩云,丁贵杰,谌红辉.第1、2代马尾松人工林林下植被的多样性比较[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2(02):70-74+80.

〔5〕薛建辉.森林生态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6.304-307.

〔6〕黄山区林业局.2012黄山区林情公报[EB/OL].hsly.gov.cn/DocHtml/1/2013/4/10/100697109531. html.

〔7〕江长汝,陆卫明.黄山市果树产业现状及发展策略[J].宁夏农林科技,2012(05):27-28+31.

〔8〕黄山市油茶种植现状与主要品种[J].农技服务,2009(02):143.

〔9〕孙福清.现行市价法在林木资产评估中的运用[J].中国资产评估,2007(11):11-12.

〔10〕赵同谦,欧阳志云,郑华,王效科,苗鸿.中国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价值评价[J].自然资源学报,2004(04):480-491.

〔11〕吴水荣.水源涵养林环境效益经济补偿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3.

〔12〕侯元兆,王琦.中国森林资源核算研究[J].世界林业研究,1995(03):51-56.

〔13〕侯元兆,吴水荣.森林生态服务价值评价与补偿研究综述[J].世界林业研究,2005(03):1-5.

〔14〕高新和,潘存德,李建贵.天山北坡山地森林与河川径流关系的探讨[J].新疆农业大学学报,2000(01):25-29.

〔15〕张颖.中国森林生物多样性价值核算研究[J].林业经济,2001(03):37-42.

〔16〕刘飞.基于生态系统功能多重属性的森林生态服务提供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

〔17〕吴昌华,崔丹丹.千年生态系统评估[J].世界环境,2005(03):56-65.

篇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作为国家资助基础研究的主渠道之一,多年来一直重视将基础研究与国家经济建设整体目标的紧密结合,并积极促进国际合作与学术交流,先后在重大项目、重点项目和面上项目等多个层次上资助了土木基础设施减灾领域的基础研究,在诸多方面取得了积极的进展和成果。同时,随着国家“科教兴国”重大战略的实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也将会有更大的投入用于土木基础设施减灾学科前沿的研究。

 

土木基础设施减灾基础研究进展近年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对土木基础设施减灾基础研究的资助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城市与工程减灾基础理论及关键科学问题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城市与工程减灾前沿领域持续地资助了大量的基础研究课题,“八五”期间由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胡聿贤和谢礼立两位院士主持收稿日期:200∞9—的重大项目“城市与工程减灾基础研究”,较为集中地体现了我国这一领域基础研究的进展。全国近20所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五座示范或典型城市的100多位专家学者投入了历时4年的研究,在以下研究方面取得了积极的成果。

 

.1.1 灾害的危险性分析与损伤评估理论研究地震、风、洪水、海潮、洪涝、滑坡、泥石流、火、燃爆、岩溶、塌陷、地基变形等各种自然灾害或人为灾害的成灾环境,成灾模式,灾害性荷载的特点和分布规律,并建立了相应的危险性评估理论和方法,探讨了灾害形成机制和传播规律,以及它们对工程结构和社会经济的影响,具体内容为:(1)建立了确定城市极值风速的两种危险性评估方法一组合概率法和风场函数法。(2)提出了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和人工智能的地震危险性分析理论,建造了地震构造信息系统(SⅡS),从而使现有的地震危险性分析方法和地震区划分法无论从精度上还是效率上都有了新的突破。

 

通过实践和理论分析,对建筑物的火灾和烟气形成机理以及燃气爆炸规律进行了研究,编制了建筑物烟气控制系统的计算机程序和燃爆灾害预测模型。

 

.1.2城市与工程的灾害特征及抗灾分析理论研究城市与工程体系的灾害特征和抗灾分析理论,具体有:(1)研究了地下管网等生命线系统在地震作用下的反应分析方法,提出了考虑地震动场空间相关特性和局部场地条件影响的生命线系统地震危险性分析方法以及管网破损状态的概率分析理论,对地上生命线系统进行了供水系统的地震损失分析研究。

 

研究并提出了城市多种灾害损失的评估模型。

 

在调查分析抗震结构造价变化的基础上提出了不同重要性建筑抗震设防的最佳标准。(4)研究了城市中地震触发滑坡、岩溶塌陷、采空区塌陷以及地震火灾和渗万方数据 水引发滑坡等灾害链现象,并提出了相应评估方法。

 

研究并提出包括斜拉桥等大跨度桥梁结构的抗震分析和隔震控制方法。

 

.1.3灾害荷载作用下工程结构可靠度与优化设计理论研究多种灾害作用下工程结构的可靠度和优化理论,包括:(1)研究了抗灾结构优化设计的特点与抗灾结构最优化设防水平,进行了抗灾结构最优化设防荷载与最优化设防可靠度的对比分析。(2)研究并对比了高层建筑在风和地震作用下的可靠度分析结果。

 

研究并提出了结构灾害荷载可以近似为无限粗糙荷载的设想,并给出了相应荷载下的结构体系可靠度计算的近似方法。(4)根据水工结构特点,研究了坝址空间随机地震动场模型,地震动合成方法以及在平稳和强度非平稳空间随机地震动场假定下建立了计算相应的结构反应和抗震可靠度方法。(5)对铁路工程提出了滑坡、泥石流、洪水等灾害的工程预报方法,并建立了相应的路段可靠度分析方法。

 

.1.4典型城市与重大工程综合防灾示范研究选择汕头、镇江、鞍山、唐山四座具有不同特色的中等城市作为防御多种灾害的典型,选择广州作为大城市综合防洪典型,选择多种自然灾害多发区的成昆线乌斯河一普雄段作为防御多种灾害的典型重大工程,综合运用并集成了各种工程防灾的科技成果,并采用地理信息系统、仿真系统、危险性分析系统、损失评估、应急反应和决策系统、人工智能系统等各种先进的工程防灾技术,建立了相应的城市与重大工程的防灾减灾决策系统。充分发挥了高新技术在工程减灾领域中的优势,使我国大城市和重大工程防灾减灾的理论和实践达到了一个崭新的水平。

 

.2结构抗震抗风振动控制研究由于本研究的前沿性和基础性,我国结构抗震抗风振动控制最近十多年的研究进展许多是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下取得的,先后有近40个面上项目和若干重点项目或重大项目的子课题与此研究密切相关,研究涉及被动控制、主动控制、混合控制和半主动控制、以及智能控制的各个方面。在其它有关部门的共同支持下,我国已形成了一支阵容强大的研究队伍,使我国成为继美国和Et本之后,又一个对结构控制有着深入和广泛研究的国家。

 

.2.1结构被动控制结构被动控制(包括更早开始研究的基础隔震)由于不需要提供外部能源、经济和易于工程应用的特点,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一定程度的应用。控制装置涉及金属阻尼器、摩擦阻尼器、粘弹性阻尼器、粘滞流体阻尼器、TMD、TLD、摆式质量阻尼器等各种耗能减振器。目前不少学者正致力于结构控制设计方法的研究,以期为我国减振结构的抗震抗风设计规范的制订提供依据。经过大量的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一些耗能减振装置已开始应用于实际工程,如上海建成的两栋带竖缝的剪力墙结构、粘滞阻尼器应用于北京火车站和北京饭店等建筑的抗震加固、以及摩擦耗能器应用于沈阳市政府大楼的抗震加固等都是成功的工程实例。

 

我国基础隔震的研究开展较早,已经取得了理论研究、技术开发和工程应用的丰硕成果。隔震技术主要采用橡胶垫、金属涂料滑块以及精选的细砂、石墨涂层和四氟乙烯板等。目前我国已建成的基础隔震房屋有数十栋,隔震与耗能减振技术已被写入新的《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规范》。

 

.2.2结构的主动控制虽然结梅的主动控制较之被动控制效果更加明显,但由于主动控制需要输入较多的外部能源,再加上系统的可靠性问题、以及更复杂和昂贵的硬件设备等原因,在我国主动控制的研究更多地集中于主动控制算法、效果仿真分析和控制装置的试验研究等方面。

 

研究的控制算法主要有最优控制算法、瞬时最优控制算法、智能控制算法(如人工神经网络、遗传算法等)、极点配置算法、自适应控制算法等。对主动控制装置研究较多的是主动控制调谐质量控制系统、主动锚索控制系统、主动支撑系统等,其中哈尔滨建筑大学成功进行的结构主动控制试验的整套系统的设计、生产和调试均是自行完成的。

 

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共同资助中美合作项目“南京电视塔风振控制”的研究,是由中方东南大学等单位和美方数所高校单位合作进行的。他们采用AMD系统对南京电视塔的风振实施主动控制。它的完成不仅使南京电视塔成为国内第一个实施主动控制的建筑,在国内乃至国际学术界具有重要影响,同时也将为结构控制的研究提供合适的试验场所,目前南京电视塔风振控制工程正处于紧张的现场调试阶段。

 

我国在混合控制方面进行了有特色的研究,提出的混合控制系统有AMD和rILD组合的混合控制系统、AND和HDS组成的混合控制系统等,并对混合控制系统的性能及对结构的抗风抗震进行了大量的试验研究。

 

由于半主动控制所具有的经济、有效、可靠等特点,其研究受到国内学者的极大关注。已从事的工作包括半主动控制的变刚度、变阻尼的系统装置、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等。

 

.2.3结构振动的智能控制结构振动的智能控制是国际振动控制研究的前沿领域。由智能材料制成的智能可调阻尼器和智能材料驱动器构造简单、调节驱动容易、能耗小、反应迅速、几乎无时滞,在结构主动控制、半主动控制、被动控制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适合于土木工程振动控制的智能材料有电流变液、磁液变液、压电材料、磁致伸缩材料、形状记忆合金等。

 

我国结构振动智能控制的研究也已起步,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研究的时间并不长。目前在此方面做的工作有:研制出了出力30kN的磁流变阻尼器,提出了压电陶瓷智能摩擦阻尼器支撑及其对框架结构地震反应的半主动控制方法,分析了压电陶瓷智能力矩控制器对框架结构地震反应的主动控制效果;制作出了两相电(磁)流变阻尼器,并研究了对高耸塔架结构风振反应的半主动控制的方法;制作了形状记忆合金耗能阻尼器,进行了对结构振动反应控制的试验,等等。

 

.3大型复杂结构体系的抗震抗风及设计理论研究随着我国超高层建筑、超大跨度桥梁和大跨空间结构等大型复杂结构的大量兴建,结构设计呈现出更高、更长、更柔的发展趋势,许多情况下风荷载和地震作用已成为结构设计的控制因素。因此,大型复杂结构体系抗震抗风相关的科学问题及新的设计理论的研究得到我国广大学者的广泛关注。“九五”期间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与国家建设部、国家地震局和中国海洋石油渤海公司联合资助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大型复杂结构体系的关键科学问题及设计理论研究”,由同济大学项海帆院士和哈尔滨建筑大学王光远院士共同主持,研究内容包括:

 

.3。1设计地震动及灾害性风荷载的作用机理地震波的多维多点输入,近场强震和地震波的长周期分量对结构的作用,城市边界层中风特性的观测分析和数值模拟,建筑风洞模拟实验的基本问题和关键模拟技术,土木工程结构的数值风洞。

 

。3.2超高层建筑结构体系的抗震与抗风超高层建筑结构体系及相关力学问题,抗震设计理论,复杂单体及群体建筑的风振理论,超高层建筑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

 

.3.3特大跨度桥梁的结构体系及抗风抗震特大跨度桥梁体系、特殊结构形式及空间非线性力学问题,气动参数识别、风振及控制理论,考虑桩一土相互作用的高桥墩和塔墩抗震分析理论。

 

.3.4大跨空间结构新体系及关键理论新型预应力张拉结构体系及其形态分析理论,大型柔性屋盖结构的风振反应及抗风设计,大跨网壳结构的抗震性能和稳定性能。

 

.3.5大型复杂结构体系的现代设计理论基于可靠度的多目标复杂结构优化设计方法,结构选型及工程结构形态全面优化的实用方法,结构振动控制的设计理论与方法,基于性态的抗震设防标准与设计理论另外,项目还包括了复杂环境下海洋平台结构系统相关内容的研究,有海洋环境随机载荷及其组合,海洋平台结构可靠度与寿命评估,结构冰致振动机理及控制,结构系统的优化设计。

 

土木基础设施减灾基础研究的发展趋势为了推动学科交叉和遴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五”优先资助领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于年底召开了“重大工程灾害与防治”为主题的前沿科学研讨会。来自土木、水利、矿业、材料、力学、地球科学、信息、管理等学科的60多位专家学者,从科学发展和国家需求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对“重大工程灾害与防治”这一主题的如下关键科学问题进行了研讨和论证,并建议在“十五”期间给予优先资助。这些科学问题基本体现了土木基础设施减灾基础研究的发展前沿,也是有关专家学者结合中国国情对这一领域科学研究发展趋势的展望。

 

.1 大型结构和生命线工程灾害响应与控制针对灾害作用的空间分布性和动力作用特性,研究大型结构和生命线工程及其周边介质相互作用的非线性时空灾害响应,研究其性态设计、控制和优化的理论和方法。

 

.1.1灾害场及其动力作用研究地震和风灾等危险性分析、空间分布场、衰减规律及对结构和工程系统的动力作用,为复杂的灾害响应分析提供合理的灾害作用模型。

 

.1.2大型结构非线性灾害响应进行建筑、桥梁、水工、海工等大型结构材料、构件和体系的灾害模拟试验,揭示其极端条件下的动力失效、破坏和倒塌机理;研究大型结构及与周边介质相互作用的材料、几何及其耦合非线性灾害响应分析和计算理论;研究新型高性能的抗灾结构体系。

 

.1.3结构灾害性态设计与控制研究结构多级灾害设防水准、性态水准和性态目标,建立结构灾害响应与性态的关系、以及结构灾害性态设计和控制设计的理论和方法;研究新型减振控制装置以及高性能、大出力、低能耗的智能驱动减振装万方数据 置;研究大型结构灾害响应控制的有效措施和技术、以及智能控制集成系统。

 

.1.4生命线工程空间灾害响应与性态优化生命线工程是维系城市与区域经济功能的基础工程设施系统(如城市供水、供气系统、道路交通系统、区域电力系统等),其灾害破坏可导致城市和区域经济与社会功能的瘫痪。此领域重点研究城市生命线工程系统的空间地震响应分析;大规模工程网络抗震可靠性的高效分析方法;区域电力工程系统的风灾易损性分析;城市生命线工程和大型工程网络的灾害性态优化与设计。

 

.2岩土工程灾害与环境损伤防治针对岩土体介质的多相、非均质、各向异性的复杂环境特点以及大规模地下开挖工程和今后大规模地下空间利用的诱变灾害和环境损伤,重点研究工程与灾害的相互作用、灾变行为以及防灾减灾方法和新技术。

 

.2.1 囫-气一液多相介质耦合作用与灾变动力学研究天然岩(土)体孔隙裂隙介质中液气多相流的耦合作用下,稳定与非稳定变形、破坏与状态变化及转化机理、条件与规律;固一液一气耦合作用及致灾的突变动力学数学模型,为工程灾害的控制提供有效路径与方法。

 

.2.2高应力深部地下工程的诱变灾害与防治高应力大采深条件下开挖岩体动力学特征及与围岩变形破坏、顶板灾害、瓦斯突出、岩爆的关系;采动岩体结构与地下承压水运移关系及深部开采的突水机理。

 

.2.3大型地下工程的环境损伤与控制重点研究大型地下开挖工程和城市地下空间利用所引起的地表沉陷和控制,地下含水层和地表水的破坏机理及保护措施。

 

.2.4重大工程的边坡灾害防治与预警结合重大工程研究水位大幅度变化条件下的边坡稳定性、灾变机理、风险评估与防治决策支持体系,基于3S技术的边坡灾害预报系统及综合防治技术。

 

.2.5重大工程地基失效与防治针对岩、土等天然材料的特点,研究岩体和原位土的静、动力学性能;土体的液化和液化后大变形;建立岩体构造面的连续~非连续介质数值模拟模型,研究地基在地震等灾害作用下的失稳、残余变形及其与结构的相互作用,以及各种地基加固措施的机理与加固效果的定量评价。

 

.3重大工程灾变行为与健康诊断针对复杂灾变因素的耦合作用,研究重大工程的损伤积累和灾变行为的演化规律及其检测、监测与防治的先讲技术。

 

.3.1 重大工程损伤积累与灾变行为考虑疲劳效应、环境腐蚀和材料老化等灾变因素的耦合作用。研究重大工程损伤积累与灾变行为的演化规律及其与抗灾能力衰减的关系,受损结构随机建模与分析及灾变预测。

 

.3.2重大工程检测与健康诊断研究重大工程检测与探测的先进技术及损伤评定与健康诊断方法;大型结构动力模态指纹分析;复杂结构系统动力复合反演理论;非线性损伤变量及其识别;损伤尺度谱与损伤定位;受损结构的健康诊断与性态分析。

 

。3.3重大工程的智能监测研究大型结构、生命线工程与岩土灾变体系的智能传感元件优化设置及粘贴与埋设技术,信号转换接口、海量数据的远距离传输技术和智能处理方法,研究在线损伤识另叭模型修正、健康诊断、安全评定与预警系统。

 

.3.4重大工程的安全评定与灾变防治研究重大工程安全评定的灾害风险分析、确定性的体系安全评定方法和体系可靠度评定方法及其目标水平,研究重大工程灾变控制的方法与技术以及抗灾加固的先进材料、装置与技术。

 

.4数字减灾工程与系统针对城市和重大工程灾害的复杂性和大规模分布性,利用现代的数字模拟和虚拟现实技术,研究再现灾害过程、破坏特征、灾害分布和虚拟减灾策略与减灾效果的数字减灾系统。

 

.4.1 灾害基础数据与管理系统科学划分灾害种类和级别,系统收集和整理重大灾害成因、传播和破坏特征的历史资料,开发多媒体的灾害空间数据管理系统。

 

。4.2数字减灾系统集成技术研究复杂结构灾害破坏和城市灾害数字建模、数字灾害试验过程模拟、仿真和虚拟现实系统的集成技术,为数字减灾系统的建设和应用提供基础。

 

.4.3重大工程的数字灾害仿真系统基于重大工程灾害分析的精细模型和方法,研究模拟灾害工程、再现灾害破坏的数字试验装备,重点研究数字风灾试验和数字地震灾害试验的装备,研究数字灾害试验再现灾害过程和分布的方法、技术和示范系统。

 

.4.4城市数字减灾系统基于城市灾害评价的宏观模型,研究城市数字灾害过程、灾害分布、减灾效果的模拟试验装备,针对典型城市的历史灾害,建立城市数字减灾示范系统。

 

结语当今世界已进入一个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时期,不同学科的相互交叉、不同领域的相互渗透是现代基础科学研究的显著特征之一。土木基础设施减灾是一个跨学科的前沿研究领域,不仅涉及土木与防灾等工程学科以及材料、信息、地学等自然科学的众多学科,还涉及社会科学、经济学的多个方面。特别是高新技术的飞速发展,为土木基础设施减灾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手段,同时也不断开拓出新的研究方向和新的课题。

 

我国在减灾研究方面有长期的工作积累和一支颇有实力的研究队伍。今后的研究应注重相关学科的交叉与融合,加强减灾基础研究与重大工程的结合,促进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国家有关部门的共同支持下,使土木工程减灾基础研究走在世界前列,在国家建设和经济发展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篇5

刘冬生司炳艳LIU DongshengSI Binyan

摘 要:湖南地区近年来在全面推行建筑节能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也遇到因技术的适应性而产生的质量欠缺、安全隐患等实际情况。本文根据湖南地理位置、气候等条件,提出了适应湖南地区的建筑节能措施,实现建筑节能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建筑节能; 适应性; 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U111.19+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422(2009)02-0106-04

1前言

据有关资料介绍,发展中国家的房地产投资占国家总投入资额的一半以上,建筑所消耗的原材料超过总量的50%,能耗则占总量的40-50%,同时还产生了大量的废弃物。在中国剧增的建筑量所造成侵占土地、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也日益严重。如何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生态环境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建筑是当今建筑领域的一项重大课题。

随着建筑节能工作的不断深入,我国从北到南已全面开展了建筑节能工作。我省建筑节能工作自2005年元月启动以来,坚持以工程建设全过程贯彻执行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为工作重心,完善机构制度、强化监督管理,大力宣传、出台政策、专项检查等多种形式,在全省稳步推进,推动了我省建筑节能工作的开展,经过几年努力目前已建立起了初步的工作框架,全省建筑节能实施面积达3000万m2。

虽然取得了一定的实效,但也存在着不少问题,区域发展不平衡;缺乏系统教育,缺少对广大公众的宣传力度;管理机构不健全;缺乏执行效率;尤其是缺少适合本地区的相关标准和规范及适合本地区特点的节能技术及措施,给建筑节能工作的带来了相当大的阻力,影响了可持续发展。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寻找新的发展思路及措施。

2适合湖南地区建筑节能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措施

2.1建立健全建筑能效标准和标识制度,完善法律法规体系

随着节能工作的不断开展,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如节能能源法,建筑节能管理条例以及相关的设计、施工、检验等方面的标准规范,这些法律法规的出台,使建筑节能工作由此走上了法制化的轨道,可依法推进和监督建筑节能工作。但要搞好节能工作,就必须把节能效果落实到实处,以数据说话,因此还应制定一系列的适应于本地区自身特点的标准规范。如建筑节能验收规范、建筑节能效果检测规范、农村建筑节能规范以及耗能器具的标准规范,如冰箱、空调等家用耗能器具能效标准。

2.1.1制定建筑能效标准

1) 对建筑能源性能(围护结构、采暖通风空调、照明)要规定强制性的要求,如最小热阻值和最大传热系数。

2) 对建筑节能措施进行寿命成本分析。

3) 制定建筑节能的地方标准规范。

4) 制定建筑节能规范详细说明和软件。

5) 为实施标准进行技术指导和培训(建筑商、设计师、装修人员和检测人员)。

2.1.2制定耗能器具能效标准

对耗能器具制定能效标准,并制定实施中央空调、荧光灯、镇流器、热水器、电暖器等标准

2.1.3设立节约能源建筑物的标识制度

对于达到节约能源要求的建筑物,授予节约能源的标识。对于通过绿色照明、改进围护结构隔热保温性能、改进采暖、通风、空调系统的建筑物,能源效率在同类建筑中领先,室内环境质量达标的建筑,应授予节约能源建筑物标识。同时给予优惠的经济政策。

2.2加强组织管理,完善机构职能体系

完善建筑节能工作的组织体系是保证建筑节能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手段。建筑节能、墙体实际工作应明确该项工作的主管部门职能,同时加强对该项工作的目标责任制管理,落实领导,落实管理机构,落实岗位和人员,逐级严格实行目标责任制考核,以确保制定目标的实现。

2.3加强全过程监督管理,完善监管体系

为了加强对新建建筑的节能管理,从源头上遏制建筑能源过度消耗,对新建建筑节能全过程监管主要体现在六个环节:

一是在规划许可阶段。要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在进行规划审查时,应当就设计方案是否符合民用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征求同级建设主管部门的意见;对于不符合民用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的,不予颁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二是在设计阶段。要求新建建筑的施工图设计文件必须符合民用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机构应当按照民用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对施工图设计文件进行审查;经审查不符合民用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的,建设主管部门不得颁发施工许可证。

三是在建设阶段。建设单位不得要求设计单位、施工单位违反民用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进行设计、施工;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工程监理单位及其注册执业人员必须严格执行民用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

四是在竣工验收阶段。建设单位应当将民用建筑是否符合民用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作为查验的重要内容;对不符合民用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的,不得出具竣工验收合格报告。对新建的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其所有权人应当对建筑的能源利用效率进行测评和标识,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将测评结果予以公示,接受社会监督。

五是在商品房销售阶段。要求房地产开发企业向购买人明示所售商品房的能源消耗指标、节能措施和保护要求、保温工程保修期等信息。对于节能达到一定标准的住宅建筑给予税收减免的待遇。对于新建节能住宅的开发商、设计单位和业主,给予一定的经济补贴。

六是在使用保修阶段,明确规定施工单位在保修范围和保修期内,对发生质量问题的保温工程负有保修义务,并对造成的损失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2.4扶持节能科研工作、完善建筑节能科技体系

加强科技管理,是搞好建筑节能工作的关键途径,没有科学的管理就没有建筑节能的功效。我们应将建筑节能高技术研究、科技攻关,基础研究,研究开发条件建设和科技产业化环境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加强产学研联合,促进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科研计划应优先支持企业,如省建工集团与高等学校、科研机构联合承担项目。对于产业化、工程化程度高的项目如砌筑材料、涂料、自动控制系统、节能设备等,由企事业单位带头推动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成为我省的主要力量。

2.4.1加强对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引进和推广应用的力度,完善优化集成技术体系。

高技术集成是达到“高品质”的途径。提高住宅的品质其关键之一就是住宅部品和设备的生产质量及配置水平。让中国的住宅在这方面一下子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显然是不现实的,但是长期滞留在基本的配置水平上也是行不通的。我们必须研究和引进新产品、新技术,从技术推广、技术配合、技术配套等方面入手,在较短的时期内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住宅部品和设备的应用程度依赖于技术创新、技术引进和关键技术的突破。因此,应将引进、研发与应用紧密结合起来,使科技成果向实现转化,变得更为有效。

建筑体系的技术整合是多方面,要针对不同的特点去捕捉相关信息,寻找出最先进、最可靠的系统解决方案。“系统化”是技术整合的内涵。设备技术的融合度越高,就越先进,居住的舒适度也越高。加强设备的配置和相关技术的整合,将在今后的住宅建设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技术整合偏重于“体系”的完善,而技术配套是解决部品之间、材料之间、工序之间的结合问题,技术不配套是住宅通病不能得以克服的主要原因之一。技术不配套阻碍了新材料、新部品的推广,也降低了生产效率,因此,建立一些相关的标准和技术文件,不断完善配套措施是当务之急。

2.4.2加强运行系统的管理,建立监控检测手段,完善评价体系

对建筑物用能评价是可持续地推进节能工作、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的重要手段。用能评价通过对建筑物所用节能材料、产品及设备的检测、设备运行管理、物资采购控制、能源计量与审计以及节能目标修正、节能因数识别等环节和途径,对建筑物用能情况进行评价。评价能较好地解决节能减排工作中的关键问题,科学的改善节能工作。一是对技术改造效果进行“评价”;二是对管理控制手段进行“评价”;三是对设备设施运行进行“评价”;四是对各项节能指标进行“评价”;五是对评价工作进行“评价”。

3今后的研究发展方向

我国幅员辽阔,气候复杂,建筑多样化特点突出,特别是湖南属于典型的冬冷夏热地区,单一的建筑节能技术和产品很难满足大幅度节能和显著改善室内热环境的实际需求。

多年来的实践证明,它是一个系统工程,不是一两项或几项技术的简单集合,是建筑全过程、各方面整体优化有机结合的工程。

因此,针对我省的实际情况,开发研究适合于我省的建筑节能技术及系统,研究如何将既有技术进行系统优化集成、切实有效地应用到不同建筑中,是实现我省建筑的大幅度节能和室内热环境的显著改善的必然之路。

笔者认为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夏热冬冷地区的节能将朝着外墙保温技术、太阳能供热水技术、窗外遮阳技术、太阳能采暖技术、再生水回用技术、有机垃圾生化处理技术、地源水源热泵应用技术、水体生态净化技术、屋顶绿化及隔热技术、产业化装修成套技术等方向发展。

3.1研究适合湖南地区的环境条件、气候条件、建筑风格和使用功能的建筑节能结构

合理的规划布局不仅能创造和谐优美的生活环境,更能够实现建筑的可持续性发展,减少能耗,有效利用日光。增加绿化面积,多层次立体化、可以有效减少城市热岛效应,改变环境的温湿平衡,降低建筑导热负荷,达到建筑节能的目标。

研究适合本地区建筑节能设计,是搞好节能工作的关键一步,在设计中引进绿色建筑的概念,通过科学的整体设计,集成绿色配置、自然采光、自然通风、低能耗围护结构、利用新能源、绿色建材和智能控制等高新技术为一体,使建筑结构达到具有选址规划合理、资源利用高效循环、综合节能措施有效、建筑环境健康舒适、废物排放减量无害、建筑功能灵活适用的特点。

3.2开发适应于湖南地区的护结构节能技术及措施

3.2.1护结构的材料研究

研究自保温砌块、保温砂浆、隔热涂料,以及具有保温与装饰效果于一体的复合隔热保温结构。研究屋顶绿化及隔热技术。

3.2.2护结构的建筑门窗研究

研究开发低导热系数框材(隔热断桥,铝合金及塑料框材)、高密封性能门窗、热反射和低反射涂膜玻璃以及保温隔热窗帘等。

3.2.3护结构优化集成技术的研究

在集成化方面,一些单位也在研究对现有技术的集成,但没能进行优化集成,特别是夏热冬冷地区,由于气候条件、建筑风格、生活习惯、技术水平、层次等复杂性,简单的技术集成是不能解决问题的。

湖南地区属于夏热冬冷地区,夏季需要遮阳,冬天需要阳光,因此研究适合本地的节能方式是非常必要的。

据有关资料介绍,不同的节能方式所产生的节能效果也不同。如图1~5所示(各图是针对一具体建筑进行的围护结构部分的能耗模拟;图1的纵坐标是能耗,其他图的纵坐标是能耗低减值)。

1)全年的用能负荷情况(图1)

2)应用外墙保温隔热措施的用能负荷情况(图2)

从图中可以看出应用外墙保温隔热措施主要起降低热负荷的作用,对冷负荷的影响较小。

3)应用外墙涂料的用能负荷情况(图3)

从图中可以看出应用外墙涂料降低外墙外表面辐射吸收系数会小幅增加热负荷,大幅减少冷负荷,不同的辐射吸收系数节能效果也不同,辐射吸收系数越小节能效果越明显。

4)应用外窗节能措施的用能负荷情况(图4)

与单层玻璃+内遮阳相比较,采用双层玻璃+内遮阳的方式能降低热负荷但会小幅增加冷负荷,玻璃间遮阳和外遮阳的的方式能大幅降低冷负荷,但降低热负荷的效果略弱于内遮阳方式。

5)多种方式组合形式的用能负荷情况(图5)

采用不同节能措施能得到更好的节能效果,但如何综合应用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的研究。

3.3运行设备及其运行系统的研究与推广应用

3.3.1采暖空调、热水供应系统

进一步研究地源水源热泵应用技术、太阳能供热水技术(高层集中,多层分户)和太阳能采暖技术;推广应用高效燃煤链条炉燃用洗选煤,锅炉房风机变频调速,单管系统加旁通管,双管系统和调控装置,热表到户,计量收费,改进隔热,加大热交换面积,提高供热系数,采用变频压缩机,高效风扇电机等。用涡流加热替代电阻加热,采热泵热水器替代电阻热水器。

3.3.2照光系统

研究新型节能镇流器和照明用具。用紧凑型荧光灯替代白炽灯,细管荧光灯替代粗管荧光灯。用电子镇流器替代电感镇流器。

3.3.3采暖、通风、空调、照明、自动控制系统

在建筑运行节能管理系统采用先进的射频识别(RFID)技术、红外技术,以及CPU控制技术实时控制工作模式,达到建筑物中室温可调、供热\制冷可控、热量可计,并做到人来暖气\空调开,人走暖气\空调关,可大幅度节约建筑采暖和电器设备能源浪费现状,以实现节能降耗的目的。

3.4研究开发可再生能源和多余能源的利用

3.4.1利用地下蓄能桩,储能技术,把太阳能和多余能量储存,实现时间和空间上的转移。

3.4.2大力发展沼气和小型水电站,以满足农村居民的家庭用电和炊事。

3.4.3研究开发地源热泵现场热物性的测试仪,进一步合理使用能源,实现住宅地热水供暖和采暖空调的能源计量。

3.4.4研究开发被动式太阳房,改善本地区冬季室内的热环境。

3.4.5研究开发高性能保温隔热材料,蓄能材料和窗的玻璃,光伏电池发电系统,热泵控制系统。

3.5节能体系监测平台的建设

建筑节能是当今建筑领域的一项重大课题。许多国家纷纷开始了与之有关的评价体系研究工作。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开始研究并制定了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近年来,国外一些相关评价体系,已被机构采纳或运用。如英国BREEAM,美国LEEDTM,加拿大GBC等实施的比较成功的评价体系,这些评价体系都各具特色,对当地建筑是否达到节能、环保的性能标准给出了完整的分析与评估方法,并设计了各类图表及电脑软件,以供设计者或使用者评估。

我国建筑节能监测评价体系的研究工作现处于初期研究开发阶段,缺乏实践经验的积累,许多相关的技术研究领域还是空白。

节能体系监测平台的建设,不仅可以对设计方案及墙体、幕墙、门窗、屋面、地面等节能工程所采用的单项技术和节能材料进行审查、检测和监测评估,而且还可以对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空调与采暖系统的冷热源及管网、配电与照明等节能系统工程进行监测和监控,从而对建筑物的节能指标给出定量的分析与评估,真正把节能指标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对于能耗的计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与此同时,还可以协助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抓好节能减排工作,强化执行节能标准的全过程监管,落实项目建设中各方的主体责任,制定本地区的能效、能耗及审计的管理方法,完善节能运行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研究能耗定额标准与用能系统运行标准,使建筑节能形成设计、施工、竣工验收闭合循环的监管体系。

3.5.1建立建筑节能能耗评估、能耗监控、能耗统计、能耗审计体系

3.5.2研究制定湖南地区建筑节能有关检测、监控及评估标准规范。

3.5.3建立湖南地区建筑物或用能单位能耗监测管理平台。

4结束语

建筑节能工作是我们国家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未来一段时间内研究的主要课题,搞好建筑节能工作,不仅需要各级政府主管部门的协调管理,设计、施工、监理等各部门之间的大力支持与通力合作,还需要适应于本地区的节能技术及其配套措施,只有这样才能把建筑节能工作落到实处,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才能保证建筑节能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涂逢祥,王庆一.建筑节能研究报告.

[2] 湖南大学杨昌智等建筑节能研究调查报告.

作者简介:刘冬生(1977-),男,湖南衡阳人,湖南省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总站博士后,高级工程师;司炳艳(1962-),女,黑龙江巴彦人,湖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本项目为《湖南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

篇6

摘 要:对我国的绿色食品产业发展以及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分别进行了阐述和探讨,提出了一系列适用于开展绿色食品产业的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理论和技术方法。期望为我国绿色食品产业的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绿色食品产业;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评估方法

中图分类号:x828;x321;f768.2 文献标识码:a doi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3.04.010

study on planning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of green food industry in china

 

hou hao-chen , yang dan , liu jin-xin , zhang wei-dong

(college of life science, liaoning normal university, dalian, liaoning 116081,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elaborated the development of green food industry, probing into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peia respectively. and put forward a series of applicable theories and techniques that could help promoting peia of green food industry, looking forward to providing helpful reference for the green food industry peia.

 

key words: green food industry;planning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evaluation method

 

近年来,我国的食品安全状况一直不容乐观,地沟油和台湾的塑化剂等一系列食品安全问题已然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影响着国民的正常生活[1]。在人类食品中所占比例最大的是农副产品,包括农、林、牧、副、渔五大产品,这些产品每日都大量地供给到人们的餐桌上。传统的农副产品一般是自产自销的,没有品牌,也没有规模和统一性。目前,一些农副产品生产者已经意识到品牌及产品质量的重要性,其生产的绿色食品,以优良的品质打入了市场。

 

1 我国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绿色食品是指安全、无污染、经过专门机构认证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环保健康食品。严格地讲,绿色食品是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按特定生产方式生产,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商标的、无污染的、安全优质的营养类食品[2]。发展绿色食品是发展绿色农业和实现经济发展战略的有效途径之一。

 

我国从1990年起开始发展绿色食品,1992年成立了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3],经过22年的努力,我国绿色食品生产已经初具规模,逐步建立并完善了绿色食品标准体系和绿色食品认证制度,建立并全面推行了绿色食品监管制度等。随着绿色食品产业的不断发展,一些具有一定生产规模、生产条件优越的地区,开始建立起了绿色食品基地。截止到2011年底,全国已有340个县(农场)创建了479个标准化基地,全国绿色食品企业总数超过6 700家,产品总数1.7万个,年销售近3 000亿元,出口额约23亿美元,环境监测面积0.16亿 hm2以上[4]。绿色食品已成为新时期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一大亮点,引领城乡居民安全优质食品消费的一个热点。绿色食品产业的形成,也在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提高食品安全水平等问题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在发展绿色食品产业的过程中,也存在着诸多的问题。

 

首先,我国国民对于绿色食品的消费缺乏认识,妨碍了绿色食品信息的传播。绿色食品的价格较高,使得中低收入者缺乏足够的购买能力。其次,绿色食品的生产规模普遍较小,品种单一。从事绿色食品生产的从业者认为生产绿色食品的风险较大,因此没有大规模的生产投入,不同的农业垦区只适合一种或几种食品的生产,使得生产品种相对单一,没有强劲的市场竞争力。同时绿色食品质量保证体系不健全也是一个主要问题[5-7]。

 

另外,我国绿色食品的产业以及绿色食品产业基地往往存在着先污染后治理的巨大问题。通过了国家绿色食品标准体系认证了的绿色食品产业基地,经过了几年的生产,由于绿色食品生产者的环保意识差,为了提高效益,不惜破坏原有的农业生态环境,将废水废渣直接排入河流,将垃圾直接倾倒在基地周围,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失。使得原本符合绿色食品产业基地标准的垦区不再符合国家的标准,在这样的环境下生产的食品不再是符合标准的绿色食品,导致此垦区的经济价值贬值,造成了极大的土地资源浪费。由于一直都没有有效的方法解决绿色食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环境污染问题,因此,迫切需要对绿色食品生产开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2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2.1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内容及相关政策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在规划编制阶段对规划实施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价,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的过程[8]。规划环评实质上属于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其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全局性,能从源头上防止环境污染。2003年9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简称《环评法》)正式颁布并实施。2009年10月1日国务院出台的《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9]正式实施,在《环评法》的框架下,进一步明确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实施主体,相关各方面的法律责任、权利和义务。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是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领域,而绿色食品产业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属于环境影响评价中规划环评的新领域,目前这项工作仍然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步骤可以大致分为4步,分别是规划研究、环境背景调查、环境制约因素判别、规划环境影响识别与预测[10]。

2.2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发展现状

2006年国家环保部在、大连市和武汉市等第1批试点地区进行了规划环评,取得了成功经验。此后,又陆续批准江苏省、湖北省、宁波市、芜湖市、广州市为规划环评试点省份和城市,河北省、山东省、吉林省、上海市、天津市、杭州市等许多省市也相继配套出台了多项地方性规章制度[11],有力推动了规划环评的实施。由于我国引入战略环境评价较晚,从而属于战略环境评价范畴的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实践相对落后。目前已完

成的区域规划环评有长春经济开发区规划、沈阳市浑南新区规划、厦门东海岸开发区规划、厦门城市总体规划环评等[12]。

 

五大区域重点产业发展战略环境影响评价项目,环渤海、北部湾、成渝、海峡西岸和黄河中上游能源化工区五大区域战略环评涵盖15个省,67个地级市,国土面积约110万km2,涉及石化、能源、冶金、装备制造等10多个重点行业,以及发改、财政、国土、建设、环保等多个部门。项目集聚了中国环科院、环保部发展中心、环保部华南环科所、上海市环科院、中科院地理所、清华大学等国内一流科研院所,参加单位及协作单位共计近百家。开展范围如此之大、行业覆盖如此之广、参与部门和单位如此之多的区域性战略环评,在我国还是第一次。五大区域重点产业发展战略环境评价项目的基础性工作目前已基本完成,技术成果已经在相关区域重点产业布局和重大项目的环保准入中得到体现[13]。

 

2012年1月2日,我国环境保护部开展了西部大开发战略环境评价,是继五大区域战略环评之后环境保护部组织开展的又一重大区域性战略环评。开展西部大开发战略环评,是区域性战略环评的一次拓展和深化,推动西部地区经济社会环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14]。

 

3 绿色食品产业的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3.1 绿色食品产业的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意义

我国绿色食品产业迅猛发展,然而大部分的绿色食品产业和绿色食品基地往往一味的追求经济利益,忽视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因此,对绿色食品产业开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首先,绿色食品要取得长足发展,必须加强基地建设。通过规划环评的方式对基地的建设进行规划和评价,从而从源头上杜绝环境污染的发生。使得绿色食品从始至终不经受任何的污染,产业基地也实现零排放。其次,通过把对环境的考虑纳入到规划的制定过程中,建立一种环境、经济和社会综合的决策机制,从而综合各方面的因素,制定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报告书,使得绿色食品基地在建设初期就有章可循并且逐步做到细节化[15]。最后,规划环评对于绿色食品基地来说可以进一步完善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统筹规划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具体实施步骤可归纳如图1。

 

3.2 绿色食品产业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相关理论和技术方法

国内许多学者对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理论和技术方法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其中朱坦、尚金城、包存宽等[16-18]对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进行了深入探索。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在国内仍然还是一个新生事物,在我国尚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所以目前尚无通用成熟的理论和技术方法,我国绿色食品产业的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可以借鉴一些理论[19]。这些理论能够运用到绿色食品的规划环评当中,起到很大的指导性作用。

 

在技术方法方面,《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试行)》中罗列了规划环评的一般方法。张媛等[20]将导则中的方法与实际应用中的一些方法进行了整合和分类,如表1。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技术方法是规划环评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绿色食品产业的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更多的是要应用更加切合实际、在实践中更加正确的技术方法作为评价方法,多种方法的集成是绿色食品规划环评的方法特点,针对不同评价类型,选择不同的评价方法,综合各种环境因素和人为因素选择出一种或几种特定的方法进行评价。

 

3.2.1 生命周期评价 生命周期评价也称作“生命周期分析”、“生命周期方法”等。生命周期评价是编制和评估产品生产系统的整个生命周期的输入输出和可能的环境影响[21]。归纳起来就是4个部分的工作:目的与范围的确定、清单分析、影响评价和生命周期解释[22]。

 

确定环境问题是非常复杂的,因此在判断整个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对于绿色食品产业是否有效以及规划时所遇到的环境影响时,应广泛使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对绿色食品的整个生命周期进行全过程的分析,从而确定绿色食品是否清洁生产,是否对环境产生影响,投入产出是否合理。在绿色食品产业的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生命周期评价可以作为一种直接的评价工具,以此来评价绿色食品基地内的物质流、能量流在基地中的走势以及绿色食品清洁生产工序等一系列的生态问题,将物质在整个绿色食品基地的动态描画出来,进而对基地进行规划和评价。生命周期评价在农业应用上处于初级阶段[23],徐李娜等[24]指出生命周期评价是一种有效的清洁生产诊断工具,并对比了国际国内的生命周期评价对清洁生产的应用现状,指出了生命周期评价对于清洁生产判断的重要性,具有指导意义。张丽丽等[25]应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对辽宁西部地区建平县两种玉米生产方式进行生命周期资源消耗与污染物排放清单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生命周期评价,为加强绿色食品产业的环境管理和减轻农业环境影响提供参考。

 

3.2.2 生态承载力 生态承载力理论是指在一定时间、一定空间范围内,生态系统在自我调节以及人类积极作用下健康、有序地发展,生态系统所能支持的资源消耗和环境纳污程度,以及社会经济发展强度和一定消费水平的人口数量[26]。生态承载力是可持续发展科学领域关注的热点问题,是判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分析手段。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承载力分析在战略、规划环境评价、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的重要性,它是解决累积影响以及将战略环境评价与战略规划相融合的重要手段。

 

生态承载力分析是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之间的关系,是将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相减,差值为正时称生态赤字,表示该地区人类负荷超过了其生态容量。差值为负时称生态盈余,表示人类负荷仍在生态环境的承载范围内[27]。

因此,通过生态承载力分析在绿色食品基地建设之前,通过能值分析、生态足迹等一系列的方法,根据当地的各个环境因子以及人为活动的实际因素,通过生态模型、人均生态协调系数模型等一系列的计算模型得出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的关系[28],从而确定当地的生态特点,根据数据进行合理规划。赵玉强等[29]结合沈阳市浑南新区社会经济发展预测结果,从水资源、土地资源、污染物、经济等几个方面对浑南新区环境承载力进行综合分析,并得出了可行性的改进方案。

 

3.2.3 可持续发展与循环经济 可持续发展理论要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要与自然承载能力相协调,发展的同时必须保护和改善地球生态环境,保证以可持续的方式使用自然资源和环境成本,使人类的发展控制在地球承载能力之内。生态可持续发展同样强调环境保护,但不同于以往将环境保护与社会发展对立的做法,可持续发展要求通过转变发展模式,从人类发展的源头、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可持续发展评价是目前可持续发展研究的热点和前沿。柴小青[30]总结了中外在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方面的特点,剖析了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改进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问题的框架思路和途径,对可持续发展评价遇到的问题提出了解决的方法。

 

循环经济实际上是一种生态经济,是运用生态学的循环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开发活动,是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理念上的经济发展

模式[31]。它根据生态学和经济学原理,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实现以最少的资源消耗和最小的环境代价获取最大的发展效益的闭环流动经济。通过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进而提高环境效益和经济发展质量,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达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的共赢局面[32]。

 

绿色食品产业的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要以可持续发展和循环经济的理论为中心,产业基地的规划和布局遵循可持续发展和循环经济这两个理念。

3.2.4 其他理论方法 运用景观生态学的理论,对绿色食品景观资源进行适当配置利用,对绿色食品基地进行合理规划布局,对生产高品位,高质量、优良的绿色无公害食品,对实现人与环境的和谐统一和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33]。

 

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简称g1s)[34-35]。在环境规划中,gis数据表达直观形象,输出的结果图形化,更便于为人们所接受。游娟等[36]借助gis的空间分析方法对北京市大兴区的绿色食品产业基地的环境适宜性进行定量评价;刘纯青等[37]运用gis技术选取滦南县自然植被、河湖水系、地质地貌、土壤类型、污染分布、道路体系等因子作为绿地系统布局的适宜性因子,从而确定了绿地系统的空间布局和发展方向。

 

此外,规划分析、现状调查分析、环境影响识别与评价、指标确定重大生态作用区和环境影响区空间识别[38]等等一系列的评价方法都是绿色食品产业的规划环评适用的方法。要按照实际情况具体制定评价方法。

 

4 展 望

通过开展绿色食品产业的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可以大大提高我国绿色食品产业的生产能力,从宏观上规划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避免在绿色食品产业建设时期产生重大的选址、规模、性质上的错误。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降低食品安全问题对国民健康的威胁,也可以促进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的发展。绿色食品的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在可持续发展角度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完善我国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理论方法有很大的科学价值。

 

参考文献:

[1] 胡宏彬.近十年来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研究述评[j].当代社科视野,2011(9):26-33.

[2] 苗雨君,王锦平.绿色食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07 (8):134-137.

[3] 杨晓明.环境影响评价与绿色食品基地的建设[j].现代化农业,1995(9):7.

[4] 高文.绿色食品20年影响力浑然隆起[n].农民日报,2012-01-06(1).

[5] 杨应松.我国绿色食品产业的现状、问题及发展对策[j].食品科技,2003(3):11-16.

[6] 席晓东,杨柳.我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吉林工商学院报,2009,25(5):20-23.

[7] 刘墨楠.我国绿色食品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理论观察,2011,4(70):48-49.

[8]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hj/t130-2003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试行)[s].北京:中国科学出版社,2003.

[9]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eb/ol]. [2009-08-21].http://news.qq.com /m20090821/002307-1.him.

 

[10] 李慧.规划环评工作相关问题探讨[j].中国科技纵横,2012(6):230-232.

[11] 田丽丽,徐鹤.武汉市“十一五“规划战略环境评价实践[j].湖南大学学报, 2007,34(8):61-64.

[12] 焦彦欣,王敦球,江成.对我国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几点思考[j].资源环境与发展,2008(4):46-48.

[13] 五大区域战略环评基础性工作全面完成[eb/ol].[2011-01-01]. http://ww w.china-e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