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典型事迹范文

时间:2024-01-29 18:01:2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大学生村官典型事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大学生村官典型事迹

篇1

....年初,我在...网上看到市委组织部的关于公开选拔大学生村干部的通知后,本着挑战自我,接受锻炼的思想遂报名备考,经过一系列公平公正的选拔之后,现在为...镇...村的一名大学生村干部。

由于提前做好了心理准备,在...月份开始入村上班的时候,虽然是与以前不同的工作环境及工作方法,但我并没有太大的 心理落差,出生于农村的我在那一刻心底起誓:一定要利用自己的所学服务于村民,当一个为民说实话、办实事的好村官。由于我家离村委有一定距离,步行需要20多分钟,还需要爬一个很陡的坡,家人让我骑车上班,但考虑到道路两边都是民宅,经常有村民在路边闲聚聊天,为了和他们拉近距离,更深入到群众中去,上班三个多月来,我没骑过一次车,一直坚持步行去村委。现在,沿途的村民和我已经非常熟悉,在这个步行的过程中,谁家孩子学习上遇到难题了,都会等在门口问我;谁家要写个东西,填个表格了都会找我;谁家需要一些科技及法规咨询了,我都会尽力去解答等等,这样,我既与村民们打成了一片,也获得了帮助人的快乐!

到村工作以来我参与了村里的各项工作,也接触了很多的人与事。在与村民交流的过程中,了解到他们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然后利用自己所学尽力帮助解决;在养老保险、合作医疗等工作中努力做好宣传及登记填表工作,使群众了解它、认识它并参与它;另外还积极参与粮食直补、经济普查整治村容村貌等各项工作;协助妇女主任搞好我村计划生育工作,顺利通过了....市验收;还协助县乡村各级政府搞好农业各项活动并处理好农村各种事务,作好各项政策的宣传工作。

8月底,我参加了....镇关于粮种补贴工作会议,回来后,开始组织各组组长召开会议进行宣传,中间经过统计需购种数量、填写购种手册、分发购种手册等一系列工作之后,9月底,村民们凭购种手册买到了优质粮种。 10月22日,乡农办与财政所来人到我村现场发放补贴现金,村委人山人海,村民个个喜笑颜开,感叹:国家惠农政策真是好啊!

9月19日,我参加了关于....市全面推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工作动员大会,回来后我积极学习材料及业务知识,配合村委进行大力宣传:贴标语、挂横幅、上门讲解等,通过前期的入户调查,发现我村很多老人都有心参保,但有的是年龄大没有身份证,有的是以前入保险后领不到钱,担心这次一样领不到钱,我摸清了这些基本情况后,有针对性地上门做工作,没身份证的,我帮他们办理临时身份证,有各种担心顾虑的我上门给他们详细讲解这次保险的性质和实惠,到年龄的这个月办理,下个月就能领钱。随着工作的深入,到...月底,我村已经参保...多个,待参保将近...户。

..月..日,我参加了为期二天的全国第二次经济普查培训班,回来后开始着手我村的单位清查工作,挨家挨户进行登记,找不到主要负责人的,我就再次上门登记,直到准确为止,到10月中旬,经济普查工作已顺利完成。

..月份,我村..、..组居民向新建的小区搬迁,搬迁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小纠纷,我协调村委出面解决,现在村民已满意入住。

..月7日,我镇召开了关于禁止秸杆焚烧的工作会议,我村对此情况高度重视,专门召开了村民小组长及村干部会议,由组干部包户,村干部包组进行监督检查,我负责我村..组的监督落实工作,通过进行宣传秸杆焚烧的危害及禁止的重要性,我负责的..组未发现一例焚烧事件。

..月底,村两委班子换届选举工作启动,我参与了宣传发动,开会投票、记票工作,经过多次投票推选。...月..日,我村新一届党支部建立,目前,村委换届选举工作正在紧张有序地进行着。

篇2

Abstract: College-graduates village officials shoulder important mission as a leader in new countryside construction, and they are the communicators and promoters of policy, technology and market information. The post of college-graduates village official has common attributes, but the college-graduates village official entrepreneur has a social character. Social entrepreneurship is a process that a kind of social organization (enterprises,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innovatively integrates the social value and economic value in the operation process. Advancing the college-graduates village official entrepreneur is the important way of realizing the goal that they do well the work and effectively integrate into rural areas. Encouraging their entrepreneurship is the important content of establishing the long-term mechanism of college-graduates village official, and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improving the structure of grass-roots cadre team, strengthening the new socialist countryside construction, and promoting rural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This article aims at studying the college-graduates village official entrepreneur.

关键词: 大学生“村官”;农村;社会创业

Key words: college-graduates village officials;rural area;social entrepreneurship

中图分类号:D2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19-0009-02

0 引言

创业是一种个人价值实现和经济独立实现的过程。对大学生“村官”创业,总书记在2008年曾做出重要批示,称赞“‘十佳’大学生‘村官’创业激情和奉献精神难能可贵。”推进大学生村官创业,是实现大学生村官“下得去、呆得住、干得好、流得动”,有效融入农村的一条重要的途径,鼓励大学生“村官”自主创业作为建立“村官”长效机制的重要内容,对于改善基层干部队伍结构、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 大学生“村官”创业的社会创业导向性

社会创业,即一种社会组织(企业、非盈利组织等)在经营过程中,将社会价值与经济价值创造性地融合的过程。近10年来,社会创业应社会需要而产生,并在许多国家得到不断发展,具有公益性、创新性、导向性和持续性的特点。《2012年中国创业教育报告》指出,培育、规范和发展中国社会企业对于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减轻政府财政负担、建设和谐社会和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方面具有现实意义。

大学生“村官”肩负担任新农村建设带头人的重要使命,是政策、科技、市场信息的传播者和推动者,从事的是由国家出面选聘,由公共财政负担的专项事业岗位,大学生“村官”所具有的使命感、服务感和社会感特征,决定了大学生“村官”创业行为具有一定的社会创业导向性:

①在创业定位上,应当立足当地农村的需要。大学生“村官”作为党的“先进性”代表,在创业过程中,需要考虑公共利益,考虑农村群众的需要,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农民群众愿望出发,精心设计创业项目、积极搭建活动平台,确保创业活动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②在创业过程中,应当广泛吸收群众参与。大学生“村官”创业要以推动发展为着力点,引导更广泛的群众积极参与,特别是在享受地方政府专门提供的借贷、担保、贴息、补助等支持过程中,要将这种效应放大,释放到农民群众当中,转变群众观念,增加群众收入,让自己的创业能够给农村群众带来较多的正外部能量。③在创业目的上,要让群众直接受益。大学生“村官”应该能够通过创业,整合农业、科技、扶贫等有关部门的项目资源,整合发挥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的智力优势,或增强群众的经济利益,或提升群众的公共利益,或影响和改变群众的传统观念,带动社会青年创业。

2 大学生“村官”社会创业的现状和存在的困难

大学生村官投身创业,带动农民脱贫致富,正在江苏农村涌动着热潮。据统计,近两年省选聘到村任职的2600多名大学生村官中,共有1185名通过领办、合伙、入股等形式创办各类实体910多个,吸纳创业资金4.7亿元,提供就业岗位1.3万多个,带动7万多名农民脱贫致富。阜宁、如皋、涟水、灌云、句容等地大学生村官创业率都超过了80%。[3]①缺乏导向性。部分大学生“村官”在社会创业的过程中简单地把自己等同于普通的创业者,对自身利益关注较多,对社会价值关注不够。在地方政府鼓励村官创业项目上简单化为“一笔钱,一块地,一个项目”,并且把企业完成注册作为创业成功的标志,极少关注后期扶持和路径引导。②缺乏平衡性。大学生村官的创业热情虽然很高,但他们的法规理解、政策应用、实践经历、知识积累、创业技能、心理准备等方面缺乏平衡性,在选择创业项目上存在盲目性,对农村经济发展估计不足,造成大学生村官创业成功率整体偏低。③缺乏效益性。由于大学生“村官”缺少技术支持和管理经验,创业的起点和档次较低,资源利用率不高。使得大学生“村官”对农村的带动作用不够强,效益发挥得不够好,没有能够通过社会创业放大政府投入资金的效应而使老百姓从中得到更多的利益。

3 构造基于社会创业导向的大学生“村官”创业体系的建议

构造基于社会创业导向的大学生“村官”创业体系,需要政府、社会、高校、大学生“村官”本人四方面的协同努力。

3.1 政府引导 作为政府,在引导、扶持和考核大学生“村官”创业的过程中,应当不断强化社会价值导向,并持续贯穿始终。①引导大学生“村官”对创业进行正确定位。要引导大学生“村官”在更加开放的层面上创业,努力实现社会效益的最大化。按照农村社会导向,结合大学生“村官”的个人特长,因地制宜地鼓励大学生“村官”创业。②深入把握大学生“村官”创业的社会导向。各级党委、政府,作为选聘大学生到村任职的主导者,作为大学生“村官”创业的驱动者,要引导大学生“村官”在注重创办企业的同时,拓宽视野,积极创办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挥整合作用,从参与微观的创业向宏观层面的创业转变。③健全基于农村公益导向的大学生“村官”创业考核体系。对大学生“村官”创业的考核,要具有鲜明的导向,把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吸纳劳动力的人数和带动农民致富情况作为考核的重要内容。实行联席例会制度,加强监督调度,掌握大学生村官的思想动态和存在的问题,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大力宣传优秀的大学生村官干事创业事迹,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3.2 社会引导 大学生“村官”创业是具有较大精神压力和财务风险,甚至经历挫折和失败的艰巨而复杂的活动,有意识地塑造和建设良好的创业氛围和体系,切实发挥社会导向作用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①建设创业型社会。一要整合政府资源,充分利用村官创业扶持政策,争取上级的项目资金、物资、技术向“大学生村官”创业项目倾斜,助推“大学生村官”创业项目做大做强。二要简化创业程序,降低准入门槛,优化税收政策,为“大学生村官”自主创业搭建绿色通道,以减轻大学生“村官”创业初期的负担。三要健全服务创业配套体系,允许大学生“村官”分配一定的时间用于创业,引导正确处理创业与履职的关系。四是建立创业项目信息库,向大学生“村官”推介创业项目,围绕市场、任职村(社区)的区位优势、产业优势选项目。②提高舆论引导水平。一方面,需要政府采用法律手段、行政手段等方式对社会舆论进行控制,牢牢把握舆论导向,充分弘扬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让鼓励创业、尊重创业、支持创业、宽容失败的理念深入人心;另一方面,需要新闻媒体在遵循社会发展方向的前提下,发挥其覆盖面大、传播速度快、渗透力强的优势,用典型的创业事迹教育大众,用成功的创业实例激励人心,坚定大学生的创业的信心和斗志,营造良好“社会创业”氛围,着力培育创新创业文化,进一步激发创业热情和活力,全力营造政府鼓励创业、社会支持创业、大学生“村官”积极创业的浓厚氛围。③心系群众,实行带民创业、施惠于民。一是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规划实施者要不负重托,不辱使命,心系群众,扎根农村,与带领群众发展经济结合起来,有力推动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二是始终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积极帮助农村理清思路、制定规划、协调项目、争取资金,力所能及地为农村解决制约发展的基础设施滞后、农民文化素质不高、发展资金短缺等突出问题;三是要以农民的需求为指针,突出对农民群众的引导和带动作用,创立推进型,发展型、服务型、富民型、社会型创业企业建设,形成示范效应。④培育社会创业文化氛围。一是弘扬时代主旋律,培养社会创业意识和公益精神,鼓励滋生更多的公益组织,实现公益多元化;二是实施各项积极政策,有力促进开展社会创业活动,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目前公益组织不能满足公众需求的压力;三是加强社会创业教育和培训,不断提高创业能力,弥补目前公益组织人力不足的问题;四是体现人文关怀,鼓励竞争,宽容失败;五是树立“大创业”教育观念,培育终身学习、终身创业的意识,推动社会公益发展进程。

参考文献:

[1]刘西忠,基于农村公益导向的大学生“村官”创业研究[J].湖北社会科学,2011(01).

篇3

论文摘要:大学生村官在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传播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分析大学生村官的传播特征及其在农村文化传播中的影响,并针对农村文化传播存在的问题,就如何发挥大学生村官在农村文化传播中的重要作用提出了对策性建议。

农村文化传播的作用与存在的问题

农村文化传播是指在当前历史时期,农民创造和形成的精神成果的总和在空间和时间上,从文化发源地向外辐射传播,或从一个社会群体向另一群体的散布过程,包含道德、信仰、文艺、教育、体育、科技等多个领域的传播。

农村文化传播的作用

推动农村经济建设及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马克斯·韦伯指出,合理的文化促使人们按照合理化的原则进行社会行动。农村文化传播可以对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并在这个过程中传播活动进一步发展完善,并与经济发展形成良性互动。

提升农民的素质,丰富农民的社会生活,促进社会稳定。根据2005年中国统计年鉴,2007年乡村人口占我国总人口的比重是55.06%,农村就业人员占城乡总就业人员数的61.88%,所以农村的繁荣稳定关系到全社会的繁荣稳定。农村文化传播可以提高农民素质,对农村精神、物质文明建设以及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与稳定也将产生极大的推动作用。

农村文化传播存在的突出问题。农村文化传播供需严重失衡。首先,内在需求旺盛。全球化进程和市场经济、传媒及社会流动深刻变革给农村带来了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冲击,农民强烈需求文艺、信仰、科技等对自己的生活有意义的文化。其次,外在供给不足。舒尔茨认为贫困国家经济落后的根本原因在于人力资本的匾乏和过分轻视人力资本投资。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基层没有充分重视农村文化的实际价值,导致支持农村文化传播的供给明显不足。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主要数据显示,2006年,我国农村有图书室、文化站的自然村仅占13.4%,有农民业余文化组织的自然村仅占巧1%。农村基层文化传播基础设施落后,文化传播产品和服务供给不足,农村文化传播教育资源和优秀人才严重匾乏,农村文化传播形式单一、内容落后的状况难以满足7亿多农民的文化需求。农民文化素养不高。农民文化水平普遍较低.文化素质较差的局面没有得到大的改变。根据国家统计局2000年人口普查的数据,2001年我国农村6岁及6岁以上人口中拥有小学与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在总人口中占81.89%,高中文化程度的占4.56%,农村文盲率达到9.6%。由于农民的文化水平低,助长了农村封建迷信泛滥;并且劳动力素质过低,严重影响了农业内部潜力的挖掘和综合效益的提高,阻碍了农民自主创新的能力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文化传播缺乏高素质传播者,严重影响到农村文化的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村干部的知识结构、思想观念、社会视野、文化心态提出了高要求,但目前大部分农村基层的领导班子成员普遍年龄偏大、知识结构老化、对新媒体和新文化的接受和运用能力差,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农村文化和经济的发展。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向农村基层补充一批受过高等教育的专业人才,发挥大学生扶贫的作用,丰富农村文化生活,促进农村文化传播。媒介对农民形象塑造失实。农民工问题报道内容单一。绝大多数媒体在进行农村文化传播时对于农民工的报道模式相对单一。农民工被媒体塑造成被支配、被剥削、扭曲的状态。凸现出来的大都是生存欲望和传统性格,剧烈的乡村变革激发出来的时代精神性格却很难看到,农民工的劳动安全问题、社会保障问题、健康问题等也极少提及。

农村文化传播中农民主体地位丧失。农民在农村文化传播的报道中本来应该是主角,但在媒体的宣传报道中,农民以主角身份出现的报道却并不多,媒体传播的具有新农民观念的农民形象相对缺失。主角配角化,这在本质上其实是一种歧视,这种宣传过多时,就会把农民塑造成不善于学习思考,缺乏主观能动性、独立自主性的形象。

大学生村官在农村文化传播中的影响

大学生村官在农村科技传播中扮演多重角色。1.大学生村官是受传者。大学生村官普遍具有较好的文化素质,对新媒体的接受能力比较强,在进行农村文化传播时可以主动积极地从多种媒体渠道寻找信息,贯彻执行党和国家关于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各项方针和政策,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各项具体工作,确保新农村文化建设战略的顺利实施。2.大学生村官是传播者。大学生村官并非农村文化传播的最终受众,他们具有较强的服务意识,能够利用自己的专长,并结合农村基层实际情况,不断探索适合村情的文化传播方法;同时正确地理解、使用传播技术,恰当地转变从受传者到传播者的角色,为农民群众服务,并向上级部门反馈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各种问题和建议,对农村文化传播起到助推器的作用。3.大学生村官是“把关人”。他们接收到各种信息后,并非直接传播出去,而是要根据相关标准进行筛选和加工,他们在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中起着上传下达、承上启下、沟通衔接的重要作用,是国家和村民之间的纽带。

对受传者的影响。大学生村官是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先进群体,他们的言行对农民有示范、带动和辐射作用,他们可以发挥优势,带领农民开展文体活动,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并选拔一些“乡土艺术家”加人,积极宣传党的方针政策,踊跃参与农村的文化传播,用健康向上的农村文化为农民群众服务,用先进文化引领农村良好风尚。大学生村官围绕新农村建设的方针政策开展文化宣传教育活动,让农民群众充分认识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自己追求并为之奋斗的伟大事业,引导农民树立和增强建设新农村的信心,推动农村文化建设。

重视发挥大学生村官在农村文化传播中的作用

加强大学生村官队伍的自身建设。大学生村官在农村贯彻执行党的方针政策,在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传播过程中起衔接、组织和模范作用,其素质的高低关系到农村文化传播的效果。大学生村官要提高自身的组织、管理、沟通能力;学习党的理论知识、农村的法律政策和农业技术等;虚心向村干部学习他们的实践工作经验、处理农村矛盾和统筹兼顾的全局意识。只有不断地加强自身建设,大学生村官才能更好地适应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新要求,更好地服务群众。

探索农村文化经营管理方法,优化资源配置。政府的投人不足是农村文化建设落后的重要原因,影响了农村文化的健康发展。解决这个问题,一方面需要政府增加资金投人、为农村文化建设提供财力支撑。另一方面,大学生村官可以探索农村文化经营管理新方法,采取更有效的管理措施,优化资源配置,最大限度地发挥现有资源的作用。对乡镇文化站、村级文化活动室、农家书屋等文化设施的管理采取公益性与市场化相结合,这样才能持久地发挥公共文化设施和文化资源的作用和效益,并有利于解决农村文化建设资金投人不足的问题。

篇4

当前大学生校园就业市场机制存在的问题

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建设主要存在三个问题:一是就业市场匹配度差。学校四处开拓就业资源,邀请企业来校招聘,盲目地追求企业数量和举办的场次与规模。结果往往是企业耗费人力、物力来到学校却选聘不到合适的人才,与此对应的是有的学生历经波折却找不到合适的单位,学校招聘会效率低。二是国家重点行业、企业和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人才需求得不到满足。三是就业市场资源的浪费,就业市场开放程度、资源共享力度不够。

三方联动就业市场建设机制的含义

构建高效、匹配度高、为国家重大需求服务的大学生校园就业市场意义重大,既解决了大学生的就业难题和学校的生产与发展问题,又实现了人才的合理流动和均衡布局。

那么,如何构建起高效率的校园就业市场呢?正如我国宋代大诗人陆游在《示子》中所说:“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经过长期的积极探索,在就业市场建设过程中,充分发挥企业、学生对于就业市场建设的重要作用,以学校为纽带,将学生和企业有机匹配起来,构建起用人单位、学校、学生三方联动就业市场建设机制,有效破解当前校园就业市场效率低下、用人单位招聘难、毕业生就业难等问题,每年约70%的毕业生通过校园双选会与用人单位签约。

三方联动的含义:对于学校,首先要做好调查研究工作(了解企业的需求、学生的需求、国家的需求)。在调研的基础上同企业建立密切联系,积极走访企事业单位,做好招聘服务工作,与企业共同做好学生培养和就业工作,同时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合理的就业观,增进学生对企业文化的认同。对于企业,要想选到合适的人才,也要合理、正确地宣传推介自己,深入到大学生的培养过程中来。例如,与学校联合培养人才、在学校设立企业奖学金和育才厅,召开招聘宣讲会,邀请学生到企业实习实践等,增进学生对企业的认同。对于学生,要树立科学就业观,不断完善、提高自己,做好自我推荐工作,同时也要积极与企业建立联系,深入了解企业。三者互相促进,才能形成良性发展的就业市场建设机制。

构建三方联动就业市场建设机制的措施

1.与用人单位建立密切联系,共同做好学生培养和就业工作

第一,学校与用人单位合作建立促进就业组织,共同做好就业工作。学校与用人单位的合作不应该只停留在口头上或者思想上,应该以某种组织的形式固定下来,这样才能发挥它的最大能效。例如,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作为石油、石化行业类院校,早在2005年,就与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三大用工主体成立了“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教育与就业指导委员会”,定期召开理事会,共同商讨大学生就业等事宜。同时,聘请石油、石化企业组织、人事部门领导担任大学生就业导师,共同关心、指导大学生就业。

为了让更多的毕业生投身到石油、石化中小企业,学校参与发起成立了“中国石油和化工中小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战略联盟”,并当选为战略联盟副理事单位。战略联盟将搭建石油和化工中小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产学研战略合作的平台,解决中小企业发展的人才需求问题与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为学校毕业生到中小石油、石化企业就业打开了新的窗口。

第二,契合用人单位需求制定培养计划,从根本上提高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只有学校和用人单位二者有机结合,才能培养出用人单位真正需要的人才。学校应该通过与企业座谈、调研等形式,做好各专业市场需求情况变动、各专业就业难点、就业层次以及校友分布等调查工作,结合就业调查的情况,分析招生计划和专业课程设置是否合适,及时取消不适合社会需求的专业,及时修改不适合社会需求的教学计划,不断深化教育改革和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将战略重点、工作重心放到全面增强教育与社会需要的适应性、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毕业生就业竞争力上来。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紧密结合用人单位需求,探索并实践了“订单式”人才培养新模式。根据企业需求调整学生部分培养环节和选修课程,让企业参与学生在校培养的全过程,企业资助学生学习、生活费用并提供就业岗位。目前,学校已经与大庆油田、胜利油田等数十家企业签订联合培养协议,培养学生近千名;创造性地开展了企校联合培养“国际石油合作型”人才新模式。以国际石油合作项目为平台,由企业出资将学生送至国外大学进行合作培养,以满足石油工业国际化复合型人才要求;探索并实践了“研究生企业工作站”人才培养新模式。根据企业生产和科研的需要,选派已完成课程学习的研究生进入工作站两年,在企校双导师指导下参加企业科研攻关项目并完成自身的学位论文,在站科研成果产权归企方所有。学校已在塔里木油田、新疆油田、大庆油田等企业组建企业工作站近百个,进站研究生千余名。

2.学校与用人单位共同搭建育人与企业文化传播平台

篇5

一、思想教育富有成效

上半年团的思想教育主要做了以下七个方面的工作,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一是有计划、分层次地组织青年团员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并结合学习贯彻党的xx大精神、团xx大会议精神,做到“团干带头学、团组织帮助学”。二是联合宣传、文化、妇联等部门,通过举办征文比赛和道德小富翁评选等主题鲜明的“两思”教育系列活动,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保持开拓进取的精神状态。三是召开团干部会议,集中学习团的xx大会议精神,为广大青年团员做好表率作用。四是通过组织青少年在烈士陵园举行“缅怀先烈”的凭吊活动,加强青少年的革命传统教育。五是联合司法部门在学校开展法制讲座,通过教育,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现象的发生。六是组织学生参加团市委举办的红歌比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七是结合“青年文明号”和“青年岗位能手”活动,开展职业道德和岗位责任教育。

二、团的组织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

一是按计划召开团委委员会议和团支部书记会议,总结交流工作经验,研究部署具体工作。二是组织各团组织负责人参加团市委举办的基层团干培训班,不断提高团干的整体素质。三是积极探索团后备干部的培养,加大非公企业团建,尤其是注重整顿比较松散的农村团组织。四是在巩固企业团组织的基础上,通过调查研究,不断加大非公企业团建力度,扩大团组织在非公企业中的影响力。同时,我镇今年新发展了80多名团员,并在积极发展新团员的基础上,做好推荐优秀团员入党工作,今年全镇“推优入党”人数超过12人。五是抓好团籍转接工作,特别是注意协助学校团委与农村团组织、企事业部门团组织建立密切的工作联系,由学校组织将每年毕业离校的团员学生的团籍及时转入该生所在村团组织或转入其就业单位的团组织(就业单位未建团的,则转入所在村团组织),尽量减少团员流失,保证团员的持续管理。

三、抓好各项主题活动,增强团组织的凝聚力

(一)、围绕“奉献爱心,服务社会”这个主题,开展志愿服务活动。镇团委与俞垛学校团总支、何野村团支部等一起,在今年3月份开展青年志愿者服务统一行动日活动,内容包括慰问孤寡老人、发放志愿者联系卡、医疗咨询、清理环境卫生、植树造林等,受到当地群众的普遍欢迎。同时,为更好服务社会帮扶贫困儿童,在6月份与妇联共同组织开展“关爱贫困儿童,结对助学活动”。

(二)、我们立足当前形势,开展返乡青年农民工和大学生的就业与创业指导活动。今年,我镇团委在宫伦、何野、俞耿等种植、养殖、加工特色村建立俞垛镇青年就业与创业见习基地,拓宽他们就业渠道。同时,我们在走访调查本镇青年就业与创业情况的基础上,制定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培训活动。并在6月份组织全市大学生村官在我镇举办xx市首届大学生村官沙龙,邀请创业专家对大学生村官进行创业培训。

四、大力开展多彩的文娱活动,丰富团员的精神生活

上半年来,在镇党委、镇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们积极开展各类健康有益的文娱活动,丰富了青年人的精神生活。五四期间组织开展了青少年艺术周活动,内容包括青年歌手大奖赛、青少年运动会、青少年才艺大赛等一系列广大青少年喜闻乐见的活动,不仅丰富了本地青少年的业余生活,也为本镇文化建设搭建活动平台;通过“道德小富翁”、“优秀少儿工作者”评选活动,用典型的先进事迹和高尚精神去教育和影响广大青年。

五、发挥团委带队带头作用,大力开展少先队工作

篇6

【关键词】 老干部 作用 正能量

一、发挥好老干部的作用,为党的事业增添正能量的重要意义

广大老干部在长期的革命、建设、改革生涯中铸就了坚定的理想信念,形成了优良的传统和作风。他们有着政治觉悟高,明辨是非能力强,社会影响力大的独特优势。许多离退休干部党员还怀惴着“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的坚定信念和体现着“做政治上的明白人、改革的开路人、群众的贴心人、班子的带头人”的优良美德,在他们身上,彰显着时代的主旋律和社会文明进步的“风向标”。因此,组织引导老干部为经济社会建设出谋划策,既能使他们在其中找到自身价值,充实晚年生活,又发挥了老干部作用,使他们成为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好帮手”。

二、发挥好老干部的作用,为党的事业增添正能量应在以下几个方面着力:

(一)要牢牢把握组织引导老同志为党的事业增添正能量这一主线。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支部工作就是围绕,“增添正能量”做文章。这既是老干部工作的主要任务、价值追求,也是支部工作的主要任务。老干部工作是通过支部组织做人的工作,支部要把为党的事业增正能量作为支部工作的重要任务。支部有向上的正气,老同志的精神面貌就好。这条主线把握好了,就找到了我们工作的着力点,我们的工作就有方向。

(二)要抓好离退休干部的思想教育、抓好老同志的严格管理。在教育方面,对我们党员干部来说,工作可以退休,我们的思想不能褪色。保持政治上的坚定、思想上的与时俱进,必须要靠教育。不教育、不学习,就跟不上形势。我们有很多老同志很重视学习,特别是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所以,思想不守旧,观念不落后。在管理方面,就是要强调严格管理,全面管理。强调:对干部管理要全面,就是从一进入干部队伍的年轻同志到离退休干部要全覆盖。总书记的重要论述,对加强离退休干部管理提出了新要求,也将离退休干部纳入了干部管理的范畴。各支部要认真贯彻,抓好支部党员的严格管理。

(三)组织引导老同志“展示阳光心态、体验美好生活、畅谈发展变化”,把传递正能量变为老同志的自觉行动。首先要引导老同志以积极的心态、积极的眼光、积极的态度去看世界、看待事物、看待形势。善于用历史的眼光、辩证的思维,正确看待我国的发展变化,正确分析党内和社会风气,正确理解周围的人和事,而不是消极心态,这也看不怪,哪也看不顺。特别是要正确对待全面深化改革中涉及自身利益的调整,以积极的心态适应社会发展,看待个人得失。善于发现积极面,辩证思考消极面,多为积极因素点赞,多为好人正气唱赞歌。其次要引导老同志做力所能及的事,做得到的事,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投身到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关心教育下一代事业中去;结合自身经历和切身感受,以群众乐意听、听得懂的方式,宣讲中国梦、传播好声音;做好身边事,服务周围人,积极参与社区建设,做老年群众的引领者,做感恩社会、回报社会、奉献社会的“时代老人”。

篇7

一、上半年工作开展情况

(一)广泛开展主题教育活动,青少年思想政治工作再上新台阶。

以“我与祖国共奋进”主题活动为主线,通过组织团员参观抗美援朝图片展、“三下乡”、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素质拓展等实践活动和青少年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不断提高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质,引导广大青少年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深入实施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程,广泛开展了道德实践活动,发挥青少年典型对青少年道德养成的示范带动作用,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主题实践活动,引导青少年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积极沟通团市委追授张大庆同志“北京市五四奖章”,举办了学习张大庆先进事迹报告会,号召团员青年学习弘扬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继续开展争当“四好少年”活动,推进阳光心语行动、七色光鼓号队等工作,举办少先队庆“六一”文艺汇演暨“四好少年”才艺展示大会,帮助少年儿童陶冶良好的道德情操。

(二)以党政中心工作为重点,服务“三个平谷”建设做出新贡献。

大力开展青年创业就业帮扶工作。以成立“平谷共青团创业青年夜校”为抓手,因地制宜、整合资源,依据乡镇产业特色,创办青年就业创业夜校分校,形成一镇一品的平谷青年创业就业夜校分校办学特色和管理模式,全年共培训青年3200多人次。建立了ybc(中国青年创业国际计划)北京平谷服务站,通过“团组织+导师+创业青年”模式,选取重点项目进行扶持,目前已为3名创业青年争取了15万元无息免担保创业小额贷款,在广大青年中产生了积极反响。开展了贷动青春——邮储、农商行小额贷款,为创业青年成功申请贷款124万元。青年创业就业见习基地建设稳步推进,波畅达网络技术服务中心、渔阳酒店有限公司、华利丰蔬菜产销协会3家见习基地为130名创业青年提供了实践平台。

积极引领广大青年投身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广泛开展了“新农民大讲堂”、“新农民创业致富大课堂”等系列活动,培训青年农民3000多人次。组织5000余名团员青年积极参与“全区动员、美化家园”行动。桃花节期间,组织百对新人参加了“相约桃花海、情定桃花源”活动。开设了“平谷区大学生村助理服务社”qq群、绿谷村官博客,为村助理搭建信息传递和经验交流的平台。

做好未成年人保护和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召开20__年全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会,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明确工作任务,做到年初有计划、年中有监督、年底有考核。举办“关爱成长、心系明天”未成年人保护工作论坛。举办未成年人家庭保护专题讲座暨优秀法制校长公开课;开展“画说未成年人保护法”竞赛和青少年法制教育情景剧大赛;组建平谷区青少年法制教育情景剧巡演团。积极做好全国“两会”期间社区闲散青少年的维稳形势评估和排查防空工作,推进平安平谷、和谐平谷建设。联合公检法司等相关部门专题调研全区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和非正常死亡情况,积极整合资源,完善措施,尽早实现“双零指标”。

积极参与“抗震救灾”工作。西南五省旱灾和青海玉树大地震发生后,积极响应号召,在全区团员青年中开展了“特殊团费”、“绿色班费”缴纳活动,共上缴特殊团费6余元,并对灾区在京大学生村官和大学生志愿者开展了慰问。

(三)以奥运、国庆志愿成果转化为契机,推动志愿服务事业迈出新步伐。

进一步完善志愿服务工作机制。在区级建立志愿服务总队、镇乡(街道)建立志愿服务分队、村(社区)建立志愿服务小队,形成覆盖全区的志愿服务组织网络。充分利用志愿者信息平台,完善志愿服

务运行的管理机制。在全市率先设立“北京志愿服务基金——平谷基金”,为推动我区志愿服务事业健康发展提供了资金支持。打造志愿服务品牌项目。启动社区90岁以上老人志愿服务项目,为29位90岁以上老人提供“一对一”志愿服务。对27个社区有志愿服务需求的残疾人、孤寡老人、特困老人、空巢老人等开展扶助活动。开展“乡风文明志愿者”活动,为推进新农村建设贡献力量。

开展“创建国家卫生区”专项志愿服务活动。以“万名志愿者齐参与共创国家卫生区”为主题专项志愿服务活动。开展对城区“共青团文明街”(主城区全部重点街道)的集中整治活动;深入社区,积极开展以“一助一”为主要形式的助老、助残、助困和环境治理等与创卫相关的志愿服务活动。

(四)以完善共青团服务体系建设为依托,服务青少年成长成才取得新业绩。

开展“倾听青年心声,服务青年成长——共青团倾听日”活动。按照团市委统一部署,从20__年1月开始,每月的第二个周六开展共青团倾听日活动。组织“倾听日”进社区、进农村、进学校,与大学生村官、学生、青年教师、志愿者、创业青年代表面对面,就青年关心的就业、婚恋、文化生活等热点话题进行了沟通交流,认真听取了青年对团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并着力加以解决和落实。

积极开展青少年安全及自护教育工程。当前,针对青少年的恶权事件以及意外伤害时有发生,要提高青少年自护教育和安全防范意识。加强“星光自护学校”建设,积极为3所社区星光自护学校并为其招募1名教导主任和2名辅导员共9名志愿者,已经开展应急救护、自卫防身术等培训8次,培训社区青少年800余人。深入全区中小学校开展“星光自护校园行”活动,整体推进“星光青春自护行动”工程。

关爱和帮助面临特殊困难的青少年群体。启动低保重度残疾青少年帮扶计划。针对11个乡镇(街道)33人,逐一掌握志愿服务需求,落实专门志愿服务小组,“一对一”进行志愿服务,服务期限为1年。依托希望工程平谷工作站,累计资助困难学生369人,共筹资发放希望之星“1+1”奖学金、助孤扶助金、爱心健康基金等各类扶助资金274200元。为埃森哲希望小学筹集资助款87000元。进一步提升服务特殊青少年能力,营造和谐发展环境。

服务青少年精神文化需求。举办平谷区乡村青年文化节,广泛开展了一系列特色鲜明、富有实效、青年喜闻乐见的乡村文化活动。举办平谷区青少年读书文化节;开展了以“珍爱生命远离香烟”为主题夏令营活动,通过参观、实践、训练等方式丰富业余生活;继续开展“中韩未来林”活动,共建“中韩青年友谊广场”,共植友谊树,目前已种植树木6000余株。

(五)以增强团组织凝聚力为重点,团的组织建设取得新突破。

以改革创新精神探索新形势下团建工作。一是加强机关事业单位团组织建设,6家党政机关建立了团组织;二是积极探索协会建团,在山东庄镇润泽园农村青年经济合作组织中建立团组织。三是开展镇乡共青团组织选配行政编制外副书记格局创新试点工作。以平谷镇为试点,从各领域另选配5名优秀青年作为行政编制外的乡镇团委副书记。四是稳步推进城市社区青年汇、农村青年社建设,建立了松涛健身俱乐部等3个社区青年汇和平谷区村官俱乐部农村青年社,推进城市团组织建设创新,更好地服务青年成长成才、服务和谐社会建设。

加强团干部队伍建设。区委组织部、团区委联合加强团干部转岗、选配工作力度,出台文件明确团干部转岗年龄、新任职年龄,并将此项工作列入党建工作考评体系。目前已有15名超龄直属团干部转岗。扎实推进村团支部书记“公推直选”、“述职评议”、“大学生村助理兼任村团支部书记”等工作,不断拓宽团干部选拔任用渠道。与区委组织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建立平谷区青年人才库》的通知,建立了优秀青年干部、企管人才、科技人才等五类“青年人才信息库”,在帮助青年成长成才的同时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储备和智力保障。

加强青联自身建设发挥凝聚带动作用。胜利召开平谷区青年联合会第二届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明确了未来五年青联的工作思路和工作重点,并选举产生了新的领导集体,为我区青联事业的发展奠定了思想和组织基础。

篇8

古为今用倡导礼仪之风

能否准确把握当前社会形势,统一全镇干部群众的思想,是“传统文化进渤海”主题实践活动能否深入开展的先决条件。为此,2009年初,渤海镇先后组织机关干部、各行政村干部及群众代表召开征求意见会、研讨会、动员会,坚定信心,统一思想,奠定了“传统文化进渤海”主题实践活动的思想基础,在全镇上下形成了共识:

“传统文化进渤海”主题实践活动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也是构建和谐渤海的内在需求。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奋斗,渤海镇经济、社会取得了长足发展,人居环境得到改善,生活质量显著提高。村民素质明显提升。社会风气普遍好转。但在社会中也发现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由于农民素质的提高滞后于经济建设的步伐,一些村出现了环境脏乱、净化反弹现象;二是不同程度存在着不孝敬老人,不重视社会公德等问题;三是部分农民为了盲目追求个人利益,造成诚信下降等现象。解决这些问题,迫切需要党委高度重视,寻找良策,破解瓶颈,而“传统文化进渤海”活动的开展,不但为渤海镇解决这些问题的提供了一剂良药,也为全镇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实践机会。

“传统文化进渤海”主题实践活动是提升区域核心竞争力的高级阶段,也是建设经济强镇的重要支撑。目前,渤海镇正处于提升核心竞争力,建设京郊经济强镇的关键时期,在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同时,更应重视区域软实力的提升,而“传统文化进渤海”主题实践活动,无疑会对提升渤海文化底蕴、提高农民素质、促进社会和谐起到积极作用,从而也将为渤海建设京郊经济强镇提供重要的软实力支撑作用。

“传统文化进渤海”主题实践活动是渤海人民凝心聚力的一大法宝,也是打造区域品牌的一张名片。通过“传统文化进渤海”主题实践活动的开展,可以极大的凝聚全镇人心,坚定全镇上下克服金融危机的信心,同时,通过打造京郊礼仪之镇,也会向社会各界朋友、投资商、游客送上一张最具说服力的名片。

多措并举 播撒精神文明

为了将“传统文化进渤海”主题实践活动深入开展下去,并取得实效,渤海镇党委经过深入研究,结合实际情况,选准了“进”的渠道,并精心设计了活动载体:选准群众路线,把传统文化实实在在送到全镇农家。为了让渤海镇每一个家庭都能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渤海镇本着贴近群众的原则,从简单的《弟子规》诵读活动入手,向全镇每户居民发放了《弟子规》读本,组织了《弟子规》讲师团,定期进入全镇20个行政村进行宣讲,受教育面达到了全镇人口的80%以上,在此基础上,全镇又在活动开展较好的北沟、四渡河、六渡河、铁矿峪等村开展了《论语》《孟子》等传统文化经典学习活动。并率先在全区范围内实现了村村村都有道德评议会的目标,组织开展“十星级”文明户、好公婆、好儿媳等评选活动。

选准时代路线,使传统文化成为渤海镇的时尚潮流。为了提高群众学习传统文化的热情。渤海镇在学习材料、学习方式上进行了大胆创新,一是摒弃死板的书本教材,购买当前在社会上引起关注的《于丹讲论语》、《易中天讲三国》《吴维库论阳光心态》等视频材料作为群众学习的教材;二是模仿百家讲坛模式。邀请国子监博物院院长吴志友、中央民族大学孙英教授等社会知名人士到渤海镇举办传统文化知识讲座,让渤海镇群众有了当面向专家请教传统文化的机会;三是将一些传统文化典故、感恩小故事编成文艺节目,组织镇栗乡艺术团入村巡演;四是征集本镇真实感恩故事,组织作者入村举办感恩故事会。通过一系形式新颖、紧跟时代潮流的传统文化教育活动,极大地提高了群众的参与热情。在渤海镇形成了学习传统文化我快乐,践行传统美德我光荣的热潮。

选准精品路线,让传统文化在渤海镇群众中生根发芽。渤海镇在加强学习践行传统化活动的同时,着力推进相应的硬件建设。一是在三渡河至南冶的穿街公路两侧,利用图文并茂形式,打造传统礼仪万米文化墙。二是在庄户、洞台、南;台、沙峪、渤海所、苇店、六渡河等村的现有文化广场或街心公园,增设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方面的景致。三是结合辛营、北沟、田仙峪三村基础设施建设,注入儒家建设风格,增加儒家文化要素,提升传统文化品位。以二十四孝图为构思主线。打造北沟壁画村,体现富裕起来的人们对中华传统美德的传承和对和谐社会的祈盼。据统计,目前全镇用于“传统文化进渤海”主题实践活动的硬件投入总计达150万元,。通过硬件建设,使我镇在镇域环境和景观打造上,增加了传统文化底蕴,使传统文化在渤海镇“学得到、看得着、用得上”,成为了渤海镇一个品牌活动。真抓实干培育一批典型在开展以上形式新颖,层次鲜明的“传统文化进渤海”主题实践活动中,渤海镇十分注重群众的参与和细致的组织,在半年来的一次次活动过后,主题实践活动的效果逐渐显现,

抓出了古朴民风。以往渤海镇存在着一些家庭邻里关系不和的现象,晚辈不和长辈说话,家人之间、邻里之间经常吵架,通过传统文化的学习。不少人改变不良习惯。北沟村村民彭桂荣就把好多年不说话的公婆请到了家里,在一张桌子上吃上一顿乐呵呵的团员饭,隆冬时节,村民张金华每天都把老人的吊炕烧得热乎乎的。这些事情看起来很普通,但它却证明着一个人的思想转化过程,在村民中成为一种美谈。

抓出了思想进步。通过“传统文化进渤海”主题实践活动的开展,保护水源、保护林木、维护公共卫生已经成为全镇上下的共识,大家通过自觉地行动。有效地促进了渤海镇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如今,全镇380多名生态林管户员和120多名环境保洁员每天履行职责,工作在保护生态环境第一线。营造了渤海镇的碧野蓝天。

抓出了良好局面。街道的垃圾没人扫、集体劳动没人参加,这是原来存在于渤海镇的一些现象,通过“传统文化进渤海”主题实践活动的开展,三岔。北沟、六渡河等村的党员和群众积极踊跃参加义务劳动,为村里铺路打道、植树造林,给困难户盖房,营造了一个个社会和谐的场景。

抓出了先进典型。通过“传统文化进渤海”主题实践活动的开展,今年头7个月,全镇涌现出了一批先进典型,他们是:智擒盗贼的渤海所村村民

李书本、张崇银;精心赡养继父的张凤君;带领农民种栗蘑的刘阵杰;一人脏换来全村净的靳作云;创办聋哑人驿站的贾海霞;创业北旮旯的大学生村官段文银;和谐山村的领路人王全;为妇女姐妹奔波致富的张付霞;这些模范典型,经成为全镇人民学习的榜样。

成效瞩目 渤海彰显新容

通过“传统文化进渤海”主题实践活动的开展,全镇呈现出了“五多五少”的崭新面貌:

活动阵地多,无业游民少。截至目前,渤海镇已在下属20个行政村普遍建立了以传统文化、和谐邻里为主要内容学习娱乐场所,成为村民从事传统文化活动的重要阵地,三渡河村至南冶村的沿街公路上的浮雕、壁画,展现了“传统文化进渤海”的精髓;慕田峪环岛至南冶公路两侧的200多面《弟子规》道旗,向全镇人民及游客展示渤海人民打造京北礼仪之镇的决心和勇气;栗花沟至大明星度假村一线的文化墙,把人们带入板栗栽培历史与保护生态环境的永久回忆:通过这些文化阵地的建设,吸引了众多群众潜移默化地参加着传统文化传承活动,从而使无所事事者明显减少。

精品活动多。违规上访少。目前,渤海镇已经召开传统文化主题研讨会5次,举办传统文化专题讲座6次,感恩故事会巡回演讲16次,传统文化主题表演20次,发放宣传学习资料近万册。通过上述高密度、高质量主题实践活动的开展,提高了全镇群众素质,有效的保障了全镇社会的相对稳定,截止目前,全镇上访人次比去年同期下降了23个百分点,没有出现违规越级上访事件。

感人事迹多,不孝子孙少。在“传统文化进渤海”主题实践活动中,渤海镇开展了“身边感恩故事”征集活动,在此基础上,举办了“感恩故事会”,一个个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孝、德故事,让在场的听众流下了热泪。为了把一个个感恩故事献给党,落实到行动上,洞台村十位老人还自编歌曲谢党恩,其事迹还上了报纸和电视。感恩气氛的形成,感人事迹的相继涌现,使子女不赡养老人,父母不供子女读书的事情开始销声匿迹。

文化成果多,厌学儿童少。在此次主题实践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渤海镇结合传统文化经典和真实事例,组织宣传人员进行调查研究。将作品结集成册,其中包括:魏明俊同志编纂的《传统文化进渤海》知识读本,已经印发近千册;以及“传统文化进渤海”八首歌谣,分别为《感恩歌》、《求知歌》、《成才歌》、《孝敬歌》、《邻里歌》、《道德歌》、《诚信歌》、《和谐歌》,这些歌谣已经向全镇村民发放。此外,在这次“传统文化进渤海”主题实践活动中,渤海中学还重新修订了校歌,镇属中小学还专门开设了传统文化教育课。让全镇青少年在学习现代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深入浅出的了解传统文化,饯行传统美德。这些活动的举办。促进了学校学生“立志、奋斗、成才”氛围的形成。在今年中考中,渤海镇161名考生中,有近一半的考生考入了高中,

篇9

基层文化阵地是保障基层群众文化权益的重要载体。近年来,我们村统筹各方力量推进文化设施建设。一是抓住政策东风,提升文化设施。2018年,我们村抓住镇政府驻地建成区改造提升的机会,及时申请建设村级综合文化服务阵地,把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与唐沱河湿地生态保护、美丽乡村建设、小城镇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新建了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的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及2000平方米的室外文化广场,设立了讲堂、礼堂、文体活动室、电子阅览室、图书室等功能室,室外建设了百姓大舞台、文化宣传栏、篮球场、羽毛球场等设施。二是推进资源整合,完善设施功能。在项目建设过程中,突出共享共用,充分整合基层党建、文化宣传、文明创建、妇女儿童等各方面资源,做到“一室多能、一室多用”,使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既是群众文化娱乐中心、先进文化传播中心,又是村民服务中心、党员教育中心、农民培训中心,成为建设农村精神文明、助力乡村振兴的得力阵地。三是抓好设施管护,提升服务能力。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配备了公益性岗位保洁员,确保公益性文化设施保持整洁卫生;安排大学生村官、村后备干部担任图书室和电子阅览室管理员,方便指导群众开展图书借阅和上网;我作为协管员,主要是组织开展文化活动,让群众文化生活丰富多彩。

二、抓好阵地利用,服务人民群众

服务群众是文化阵地的生命。我们重点在提高文化设施的利用率上下功夫。一是提高基层文化设施知晓率。通过广播、展板、横幅等形式宣传公共文化政策及村级文化阵地服务功能,组织开展少儿暑期实践活动、农技知识讲座、乡村春晚等活动,引导群众走进文化设施、参与文化活动、体验文化乐趣。二是抓住群众兴趣组织文化活动。我们村群众爱跳广场舞、爱听泗州戏,在镇文化站的帮助下,我们村邀请县文化馆专业老师开展多次广场舞、泗州戏培训活动,受到了群众欢迎,也“种”下了文化的种子。同时,我们村组建了广场舞和泗州戏文艺队伍,他们每天晚上在广场上进行自娱自乐的演出和健身活动,吸引周边近千名群众参与,那场面比“赶集”还热闹,极大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三是通过激励吸引群众参加文化活动。开展广场舞比赛、农民体育活动、泗州戏唱段比赛等竞赛活动,对表现突出的给予一定奖励,如发放洗衣液、颁发荣誉证书、优先推荐参加县、乡比赛活动等,有效激发了群众热情、调动了群众积极性,丰富了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篇10

增强现代远程教育学用效果的实践与思考

开展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对于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要求,“扎实推进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两年内实现全国乡村网络基本覆盖。”对开展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近年来,县按照中央和省委、州委部署,采取多种措施、整合各类资源,建成“电信模式”终端站点86个、“电脑加硬盘播放器”模式站点207个,实现了远程教育全覆盖。但是,远程教育作为新型教学模式,在学用成果转化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

一、存在问题

(一)思想上“不愿学”。个别乡镇认为远程教育工作是一项边缘工作,或者仅仅是单项工作,存在“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一些农村党员干部对提高自身素质重视不够,认为党员远程教育只是党员教育的一种辅助手段,可有可无;有的甚至认为经济工作是“硬任务”,党员远教工作是“软指标”,存在“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有的认为把精力花在远程教育上,脱离了工作实际,似乎超前了一点,与目前农村现实不符。本身农民受教育程度不高,没有奋斗目标或眼光短浅,处于小富即安的状态,满足于现状和眼前利益,缺乏较强的进取心和事业心。

(二)能力上“不会学”。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农业科技知识地普及,农村剩余劳动力逐步向城市转移。据统计,县常年外出务工经商人员约有8万人,且多数是有文化的青壮年,留下来的大多是文化水平低、操作能力弱的人;从农村党员年龄和文化层次来看,全县有农村党员8810名,其中60岁以上党员数达到3238名、占36.7%,初中以下文化程度5842名、占66.3%。形成了当前农村的“386199部队”(留守农村妇女、儿童、老人)现象。这些年来,就是这些妇女和老人辛勤操作,支撑着农村的发展,对其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但他们学习新科技、运用新科技的能力与当前新形势的要求越来越不相适应,凸显“能力”跟不上科技信息的步伐。

(三)精力上“不能学”。县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山区县,境内沟壑纵横,党员群众居住分散。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站点都建在村委会,要参加远程教育学习活动,必须到村委会才能正常收看,有的党员群众要走几里甚至十几里山路,只有利用白天参加学习。虽然农业技术得到普及,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劳动强度,但由于农业机械化水平低,仍有相当部分还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传统劳动模式,党员群众在干完一天农活后,很难再有精力去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农业适用技术和卫生保健知识等。

二、思考及对策

(一)整合资源,建强远程教育“三支”队伍

提高学用成果必须建强站点管理员、教学辅导员、技术服务员这“三支”队伍,才能确保站点有人管理、教学有人辅导、技术有人服务。

1.建强站点管理员。实践证明,操作管理人员的水平与一个站点学用情况直接相关。因此,建立一支素质较高且相对稳定的骨干队伍尤为重要。乡镇一级站点,要配备好专职人员;村级站点的管理人员,可优先从大学生村官、退伍军人、村级文化员、返乡务工人员和村干部中选取,在选派、培养大学生村干部的同时,充分发挥大学生年纪轻、素质高、接受新鲜事物快、精力旺盛的优势,使他们担当起具体组织实施远程教育的职责。特别注意发现、培养农村中有一定政治素质和较强致富本领、热心公共事业的有志青年,把他们吸收到远程教育队伍中来。同时实施“双培工程”,将那些政治素质好、有较高文化程度的村干部、年轻党员、入党积极分子、致富能手选配为村级站点操作管理人员;将站点操作管理人员培养成为村级后备干部、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和致富能手。同时充分发挥村级文化员的作用,他们大多是原来的民办老师,有一定的文化基础;县级财政安排专项资金,保障他们有一定的收入,把他们作站点管理员有一定的文化和经济基础。

2.健全教学辅导员。按照“城乡互联、结对共建”要求,全县279个行政村都有部门结对共建,根据部门职能实际,确定1—2名同志作为联系村站点的教学辅导员,同时以县、乡镇农业技术人员、涉农部门专业技术人员、农村中小学教师为主体,以农村“土专家”、“田秀才”、致富能人、科技能手为补充,编入教学辅导人员队伍,组成远程教育自愿者专家服务团,对农民群众在收看党的方针政策、农村实用技术、计划生育、卫生知识等方面的远程教育节目中提出的问题进行“面对面”讲解,不断提高农民的素质和脱贫致富的本领。

3.建立技术服务员。以县为单位,成立远程教育维修站,对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设备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维修,依托文体局、广电局和电信部门建立专业技术服务队伍,同时把大学生村官、中小学教师、退伍军人、 外出返乡人员和具有一定计算机操作水平的人员纳入技术服务队伍管理,按照就近便利的原则,及时处理出现的问题。

(二)创新载体,实行远程教育“四项”管理机制

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建是基础,管是关键,如何发挥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作用,必须针对不同的情况采取灵活有效的管理办法。

1、实施“拓展”工程。结合终端站点建设回访整改工作,进一步提升和规范站点运行,对达不到要求的站点及时进行修缮和改造,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积极开展教学培训。同时,通过接通光纤、电话线上网、购置无线上网卡等多种方式接入互联网,使远程教育信息进社区、进非公企业、进专业合作社、进产业大户等,整合和拓展站点功能,拓展远程教育学用覆盖面。针对交通不便、集中培训困难较大的情况,成立“送教下乡小分队”,将党员群众急需的农业技术片接收下载后,刻录成光盘送到离站点较远的群众家中,让党员群众在家里就能接受农业科技培训。

2、实行“星级”管理。加强远程教育终端站点管理,在全县范围内实行了“星级”管理模式,进一步提高站点的管理和教学水平。一是科学设项,合理“定星”。按照“阵地建设好、设备管理好、人员操作好、制度落实好、教学组织好、作用发挥好”的“六好”标准,设置为“六星”。二是量化标准,严格“考星”。实行“逐项考核、以分定星”的考核办法,按百分制确定星级;逐级验收“核”星,乡镇机关站点由县委组织部负责考核,村级站点由各乡镇远程教育领导协调小组初评,上报县委组织部,县委组织部按20%的比例抽查确定星级结果。三是动态评定,实时“管星”。组织党员群众评议、查阅记录、问卷调查、实际操作、现场查看等形式,每年评定一次星级站点,实行动态管理,根据结果对站点增星升级、摘星降级。四是兑现奖惩。科学“用星”。将农村星级站点管理情况纳入年度目标考核,作为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星级管理工作的实施,使农村远程教育工作任务具体化,质量指标明确化,解决了评什么,怎么评的问题,成为开展考核评估的工作载体,有力地促进了远程教育健康有序开展,也促进了各乡镇党委对远教工作的重视,提高了远程教育学用成果的转化率,使远程教育成为全县社会经济发展的助推器。

3、实行“十百千万”工程。在全县范围内,普遍开展“十百千万”工程,即:用三年时间,建成10个远程教育培训示范基地、建好百个远程教育示范站点、培植千个远程教育示范户,引导万户农户致富。一是制订实施“十百千万”工程的《方案》,明确实施“十百千万”工程的指导思想、目标要求、主要措施、实施步骤和组织领导等;二是加大宣传力度,利用广播电视、网络和院落会、小组会及标语向党员群众宣传实施“十百千万”工程的意义,挖掘宣传实施“十百千万”工程中的好经验、好典型、好作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引导党员群众自觉参与。三是强化帮带措施,结合开展“城乡互联、结对共建”活动,建立领导及部门联系点制度,结对共建村就是该部门远程教育联系点,按照实施“十百千万”工程的统一要求,帮助做好基地创建、站点建设、示范培训等工作。通过“十百千万”工程的实施,达到“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的目的,有力地促进学用成果转化。

4、实行“联姻”机制。一是“远教+协会”模式。以全面推进“支部+协会”工作为切入点,将远程教育站点明确为专业协会活动室,采取站点牵头,协会组织的方式,定期组织协会会员开展技术培训,确保站点的资源优势与协会的管理、技术等优势有机结合,增强了培训工作的针对性、规范性和实效性,促进了协会健康发展,实现了协会与远程教育的相融互动。二是“远教+基地”模式。选择有一定规模且具有代表性产业化基地作为远程教育的演练场和实践地,并从涉农部门抽出技术骨干组建县级远程教育农业适用技术辅导队伍,规定每人每年必须到基地指导3次以上,同时,根据群众的需求,随时实地辅导。三是“远教+示范户”模式。为了满足偏远群众的需要,延伸远程教育的触角,在一些思想觉悟高、热心为群众服务的能人党员家中设置播放点,每月按照学习计划向他们发放文字资料和光盘,委托他们组织当地群众收看辅导。全县先后与23家企业、55家专业合作社(协会)、43个基地、近千名农技能手建立起“联姻机制”,及时满足了村民种养技术、销售信息的需求。

(三)拓宽渠道,完善远程教育“五种”培训模式

整合广播电视村村通、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家书屋和各类培训基地等工程,拓宽远程教育培训渠道,提高党员群众接收新知识,运用新科技的能力。

1.专题菜单式。依据各村的产业状况,建立了《县富民产业档案》。各乡镇根据《富民产业档案》和党员群众实际需求,利用远程教育网络,精心筛选农村政策、适用技术、卫生保健、劳动维权等节目,对党员群众进行“菜单式”培训。党员群众可通过远程教育设备自主“选题”收看,切实做到按需施教、因地施教。如椒园镇黄坪村支部书记姚元翔掌握了黄金梨的管理技术,成为相邻村组及周边乡镇指导黄金梨栽培和管理的“座上宾”。

2.专家辅导式。从党校、农业、畜牧、科技等部门抽调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具有农村工作经验的人员,组成远程教育志愿者专家服务团。各站点在安排专题培训时,根据农村党员干部群众学习需求,及时邀请志愿者专家服务团下乡现场辅导,帮助解决学习中的问题;按照各级党委的要求,需要党员群众在短期内了解党的方针政策或学习某项新技术,志愿者专家服务团巡回到各站点宣讲,开展定期培训,形成“培训有人教、实践有人帮”的良好局面。已有40名志愿者专家服务团到各站巡回辅导300余场,辅导党员群众4000多人次。

3.网络查找式。在保证收看中央、省远程教育专用节目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农村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发挥互联网信息量大、交互性强的优势,组织党员群众在网上查找符合实际的课件资源,开展网络课件学习,作为培训内容的必要补充,使学习培训更具有针对性。珠山镇茅坝塘村6组村民龙建平是远近闻名的养鸡专业户,他为了在网上查找养鸡相关知识,把台式电脑换成笔记本电脑,利用无线上网技术,到山头或开阔地寻找网络信息。自从开通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后,他成了村委会的“常客”,经常查找养鸡的技术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