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后续发展范文

时间:2024-01-29 18:01:2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大学生村官后续发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大学生村官后续发展

篇1

关键词 大学生村官 问题 对策

文章编号 1008-5807(2011)03-047-01

大学生村官,是指通过政府选拔到农村基层担任村支书助理、村委会主任助理职务的高等学校应届毕业生。自实施大学生村官计划以来,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强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政权建设,培养锻炼了一批年轻后备干部,缓解了就业压力,实现了大学毕业生自身价值。但是,作为一种新生的事物,在实施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问题。

一、大学生村官计划实施存在的问题

(一)法律瓶颈导致角色模糊

身份不定,一般来说,大学生村官是作为“特殊人才”引进的,户籍并不在工作村,严格来说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村干部,也没有事业或者行政编制,缺少选入村委会的合法资格,不少村庄规定,村里两委委员必须同时满足拥有党员身份和是本村村民两个条件, 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他们在村里的进一步发展; 基于身份的界定不清,大学生村官的政治地位不确定,岗位职责模糊,既不是村民,又不是村两委成员,导致对村级管理没有监督权和组织管理权。这样,许多大学生村官开展工作比较被动,多方受制。

(二)组织部门不重视,后续管理制度缺失

组织部门工作不到位,重引入轻培养、重政策轻落实、重安排轻关怀,没有建立起有效的培训、保障、跟踪培养、激励、流动制度,导致大学生村官进村后就处于放任状态,生活无保障、遇困无人帮、在村无事做、工作无人教,创业困难多,工作积极性大打折扣。

(三)待遇偏低

工资待遇好坏是能否留得住大学生村官的关键。目前绝大部分大学生村官对自己的经济待遇并不满意,他们的收入多为补贴性质,数量有限,与期望有一定差距,而且很多地方在工资待遇,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方面的承诺都没有兑现。

(四)专业错位

目前,农村最需要的是与农业相关的专业技术人才,然而现在的大学生村官专业背景太宽泛,多是文科出身,有农学背景的专业技术人才相对较少,出现“来的不需要,需要的不来”“学的用不上”等现象,影响了他们工作的开展。

(五)动机不纯

大学生选择到农村担任村官的动机比较复杂。有一部分大学生是真心想为新农村建设贡献力量,还有一部分大学生只是在就业压力或者各项优惠政策的吸引下作出的权宜选择,并没有扎根农村的愿望,他们对工作大多持观望、应付、浮躁等消极态度。

(六)综合社会实践能力不足,难以应付复杂的农村事务

二、稳定与发展大学生村官计划的对策

为了使大学生村官进入良性发展的状态,必须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国家应加大对大学生村官的政策支持力度

第一、 构建大学生村官的系统工程

大学生村官计划是一个集选拔、中期培养、后续管理与期满再就业为一体的系统工程。因此需要紧密联系各环节,将其制度系统化、全面化,实现这一工程的良性循环。

第二、加强农村软硬件建设

目前,我国大部分农村的基础设施和硬件环境落后,国家应积极创造和优化大学生村官进行日常工作的软硬环境,加大资金和人力投入力度,提高待遇水平,留住大学生村官。

第三、加强配套措施的建设和对基层干部思想的教育

地方领导应对大学生村官工作进行积极的配合和帮助,对其进行全方位培养,使他们成为能为农村办实事的村官;同时加强大学生、基层干部、农民对大学生村官相关政策和措施的深入学习,形成和谐的舆论环境。

第四、加强大学生村官制度建设

建立有效的奖励和约束机制,对大学生村官的行为和作风进行监督和管理、加强基层组织领导、确保政策措施取得实效、明确大学生村官工作的责任负责主体和相关职能部门的具体责任。

(二)社会和家庭应支持和鼓励大学生去农村

对社会来说,应该建立正确的舆论导向,高度赞扬大学生到基层工作的奉献精神,使到基层工作成为社会新时尚;对于家庭来说,父母应该抛弃对农村的偏见,鼓励孩子到基层实现自己的价值。

(三)大学生村官自身要适应农村的环境

大学生村官要找准自身的角色定位,把自己的远大抱负和农村实践紧密结合,真正融入农村;要知道自己的不足,处处留心学习;要树立良好的心态和作风面貌,端正态度,处处以群众的根本利益为重。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大学生‘村官’计划”;现状分析;存在问题;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C9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751(2013)08—0011—05

作为公开选拔到农村村级行政单位担任一定职务的大学生“村官”,既是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力量,也是地方党政机关后备人才的重要培养对象。在有关组织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协助下,本课题组于2012年上半年,对来自华中、华东、华南、西南、华北、东北等6个地区的550名大学生“村官”进行了抽样问卷调查,并对部分大学生“村官”及相关组织部门领导进行了深度访谈。本文在对当前“大学生‘村官’计划”的实施近况进行初步分析的基础上,试图从选拔、培养、监督、考核等几个方面对建立完善大学生“村官”长效管理机制提出几点对策建议。

一、“大学生‘村官’计划”实施的近况调查

课题组采用自编的《大学生“村官”工作现状调查问卷》,在大学生“村官”集中学习及培训时,采用匿名的方式进行集体施测,问卷使用统一指导语,填写完成后当场收回。调查问卷第一部分包括性别、年龄、户籍、受教育程度、院校类别、工作岗位、月收入等个人基本信息。第二部分包括单选题和限选多选题两种题型。其中限选多选题为限选两个选项。调查问卷的内容具体涉及“报考动机”、“期满后的职业生涯规划”、“所在工作部门的考评状况”、“工作意见的采纳情况”、“大学所学知识在‘村官’工作中的应用情况”、“影响大学生‘村官’作用发挥的主要外部因素”以及“在政策方面对政府的期望”等内容。调查采用非概率配额抽样和方便抽样相结合的方法,最终在华东(江苏如东、江苏无锡、浙江下沙)、华南(广东惠州、惠城)、华北(山西运城)、东北(吉林通化、通榆)、西南(四川宜宾)、华中(湖北鄂州)等地区共发放调查问卷700份,回收问卷632份,严格剔除废卷后,共获有效问卷550份,有效回收率为87.03%。在被调查的大学生“村官”中,男性为288人(52.4%),女性为262人(47.6%);专科学历126人(22.9%),本科及以上学历424人(77.1%);华东地区132人(24.0%),华南地区135人(24.5%),华北地区19人(3.5%),东北地区85人(15.5%),西南地区140人(35.5%),华中地区39人(7.1%)。被调查的大学生“村官”主要来自5种不同的岗位,其中,村主任助理249人(45.3%),村党支部书记助理170人(30.9%),社区工作者24人(4.4%),借调乡镇政府70人(12.7%),其他岗位37人(6.7%)。为弥补问卷调查法的不足,课题组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还对部分大学生“村官”及相应的组织管理部门领导进行了深度访谈,访谈内容主要包括“大学生‘村官’在工作中自身存在哪些方面的问题?并请举例说明”、“影响大学生‘村官’作用发挥的主要外部因素有哪些?并请举例说明”、“如何才能更好地保证大学生‘村官’计划的顺利实施”等内容。

(一)报考动机调查

课题组对大学生“村官”的报考动机进行了调查,在被调查的550名大学生“村官”中,有240名(43.6%)大学生“村官”表示当初是希望通过村官岗位这个跳板来考取公务员,有201人(36.5%)表示希望能够服务农村而选择了“村官”工作,另外还有一部分大学生“村官”(10.9%)表示当初是因为找不到工作或只是为了积累工作经验才去从事“村官”工作,并不是为了服务于农村,准备在农村长期发展。因此大学生“村官”群体中,绝大部分并不是因为想服务农村才报考大学生“村官”岗位。

(二)期满后的职业生涯规划状况调查

大学生“村官”服务期满后,究竟会有多少人愿意继续留在农村发展?对大学生“村官”服务期满后的职业生涯规划情况的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的550名大学生村官中,有一半以上的大学生“村官”(54%)选择任期满后会去考公务员,而只有不到三分之一(31%)的大学生“村官”表示任期满后将选择续约,愿意继续服务农村。此外,还有15%的大学生“村官”表示期满后将选择自主创业、去企业工作或者报考研究生等。

(三)所学知识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状况调查

大学生“村官”能否发挥自己的知识优势并做到学有所用,这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在知识应用方面,被调查的大学生“村官”中,只有30人(5.5%)认为,大学所学的知识完全可以用到工作实践中去;315人(57.3%)认为可以用到一些;181人(32.9%)认为很少用到,且作用不大;24人(4.4%)认为,所学到的知识在工作实际中完全用不到。调查结果反映了大学生“村官”所学知识与其工作实际存在一定脱节的现象。

(四)岗位考评状况调查

从大学生“村官”考评状况的调查结果看,有90.7%的大学生“村官”认为,所在部门采用了定期或者不定期的考评方式,可见大学生“村官”的岗位考评工作整体上状况良好。然而,仍有极少数(9.3%)大学生“村官”反映,所在部门采取了不闻不问或者偶尔过问的考评方式。这说明在一些地方仍然存在不重视对大学生“村官”考评的现象,这种现象虽然比例不高,但这应当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五)工作意见的采纳情况调查

我们还对大学生“村官”在工作中所提意见被采纳的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的大学生“村官”中有124人(22.5%)表示工作中所提出的意见经常被采纳;有261人(47.5%)表示提出意见且偶尔被采纳;同时也有56人(10.2%)表示所提意见未被采纳过,109人(19.8%)表示未提出过意见。此调查结果一方面反映了大学生“村官”所在工作单位的相关领导缺乏对大学生“村官”工作意见的重视;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大学生“村官”自身需要采取积极主动的工作态度,在工作中多提建议,学会用合理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工作想法和利益诉求。

(六)外部制约因素调查

“影响大学生‘村官’作用发挥的主要外部因素”的调查结果显示,有394人(71.6%)选择了“身份不确定”;有326人(59.3%)认为是“保障机制不健全”;另外有156人(28.4%)认为是“缺少相关培训和指导”;122人(22.2%)认为是“不受组织的重视”;而有100人(18.2%)选择了“缺乏村民的认可”;40人(7.3%)认为曾经“受到排挤”。调查结果表明,“身份不确定”和“保障机制不健全”是影响大学生“村官”作用发挥的主要瓶颈因素。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解决,很有可能影响大学生“村官”的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甚至直接影响大学生“村官”作用的发挥。

(七)政策期望调查

“您期望政府在政策方面能解决哪些方面的问题”的调查结果表明,有492人(89.5%)认为,政府应当给予大学生“村官”事业编制和待遇;有238人(43.3%)认为应当给予“当地招考公务员加分”的政策;有174人(31.6%)认为应当“享受当地住房优惠政策”;有142人(25.8%)认为应“给予较多的培训学习机会”;有140人(25.5%)认为应“给予创业优惠政策”。由此可见,大学生“村官”最希望解决的还是自身的“身份”问题。当然,这种想法也相对比较现实。

二、“大学生‘村官’计划”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现状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对访谈资料的认真梳理和进一步的统计方法检验,我们对“大学生‘村官’计划”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一)报考动机不纯,大学生“村官”流失现象越来越严重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不少大学生“村官”之所以当初选择“村官”工作,主要是想以“村官”岗位为跳板,进一步考取公务员;也有部分大学生“村官”是因为毕业找不到工作,不得已所采取的一种缓兵之计。进一步的统计分析表明,大学生“村官”的报考动机在学历和毕业学校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专科学历的大学生“村官”中,有42.9%的人报考“村官”是为了服务农村,而本科学历的大学生“村官”中,为了服务农村的人数比例只有34%。另外,毕业于不同院校类别的大学生“村官”在报考动机上也存在显著的差别。毕业于普通高校的大学生“村官”中,有37.7%的人选择“村官”工作是为了更好地服务农村,而毕业于重点高校的大学生“村官”中,这一比例却只有。诚然,“大学生‘村官’计划”实施的重要目的之一是为各级党政机关储备优秀干部人才,但是大学毕业生如果不能从基层做起,没有为基层服务的意愿,即便以后考上公务员,也不能很好地为人民服务。另外,报考动机不纯的毕业生,到了“村官”工作岗位上,必然不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农村工作中去,在工作中难免会缺乏应有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缺少必要的内在动力,最终必然会选择离开农村。调查数据的统计结果表明,当初的报考动机对大学生“村官”期满后的职业生涯规划会产生较大的影响。统计结果显示,当初愿意服务农村的大学生“村官”,有61.6%的人在任期满后愿意留下继续服务农村。当初是因为找不到工作而选择村官工作的大学生“村官”中,只有36.4%的人最终愿意继续签约。而当初选择考公务员的大学生“村官”,愿意续约的人则更少,只占到15.1%。

(二)专业不对口,所学知识难以应用于实际

有一部分大学生“村官”所学的专业与农村工作相差甚远,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也很难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比如有些艺术类、体育类和工科类专业的大学生“村官”不知道自己到农村能干什么,缺乏主观能动性,加上公务员招考时的专业又受到种种限制,最终会造成这部分大学生“村官”工作热情下降,工作态度逐渐变得消极。我们在调研中还发现,社会实践和职业生涯规划会对大学生“村官”知识应用情况会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统计结果显示,参加过社会实践的大学生“村官”中有64.6%的人认为大学里所学的知识在工作中完全可以用到或者用到一些,而未参加过社会实践的大学生“村官”,只有28.6%的人认为所学的知识可以应用于工作实践。另外,在大学期间是否接受过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培训,这对个体的知识应用情况也存在一定的影响。接受过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大学生“村官”中有73.7%的人认为大学里所学的知识在工作中完全可以用到或者部分用,而未接受过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大学生“村官”,只有53.3%的人认为所学的知识可以应用于工作实践。可见,社会实践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能够帮助大学生在校期间能够有的放矢的学习知识,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并为今后的实际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收入较低,保障机制不健全

由于“大学生‘村官’计划”实施的时间还比较短,大学生“村官”的保障机制还不够完善。一方面,大学生“村官”的工资收入相对较低,另一方面,大学生“村官”除了考公务员和竞聘村主任及村党支部书记之外,其他出路很少,前途缺乏应有的保障,这就造成大学生“村官”不能安心工作,影响了大学生“村官”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访谈,我们了解到有不少大学生“村官”把精力主要放在各类公务员考试上,而并非农村的实际工作上,这也需要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调查数据的统计结果也表明,保障机制(比如月收入)会对大学生“村官”期满后是否继续愿意留在农村发展产生一定影响。月收入在1000—2000元的大学生“村官”中,有32.3%的人愿意服务期满后续约,而月收入在3000—4000元的大学生“村官”中,则有68.1%的人愿意服务期满后续约。可见,只有提高收入水平,进一步完善保障机制,才能真正留得住大学生“村官”,才能保证“大学生‘村官’计划”的顺利实施。

(四)身份不受重视,随意借调现象严重

由于大学生“村官”目前的身份还不确定,职责还不明确,有的甚至最终沦为“打杂”的“临时工”,而得不到村民和领导的重视。在调研中,我们发现不少地方依然存在不重视大学生“村官”的现象。曾有大学生“村官”向我们诉苦,称某些地方作风比较严重,对大学生“村官”缺少足够的重视,缺乏支持性的民主氛围,大学生“村官”的意见根本没人理会,这就严重挫伤了大学生“村官”的工作积极性。还有些单位则对大学生“村官”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造成有些大学生“村官”出工不出力,消极怠工,“空挂”现象比较普遍。有些乡镇部门甚至随意借调大学生“村官”帮助工作,造成部分大学生“村官”村里镇里两头忙,无法专注于农村工作。统计结果也表明,考评方式在不同工作岗位上存在一定差异。在被调查的大学生“村官”中,有15.7%的被借调到乡镇政府工作的大学生“村官”认为所在单位采取了偶尔过问或者不闻不问的考评方式,这也远高于村长助理(8.0%)和村支书助理(7.1%)等岗位。意见的采纳情况也与大学生“村官”的工作岗位存在密切的联系。相对而言,村支书助理所提出的意见最多,被采纳的也最多(80.6%),而被借调乡镇政府的大学生“村官”中,只有51.4%的人承认自己提出的意见曾经被采纳过,这也远低于其他岗位的大学生“村官”。

(五)缺乏良好的“传帮带”制度

据有些大学生“村官”反映,部分当地村干部对大学生“村官”持有“戒备”或“抵触”心理,虽然这不是普遍现象,但也是客观存在的现实。部分村干部认为这些大学生“村官”是在抢他们的“饭碗”,所以不希望这些所谓的“空降兵”过多的参与村务管理,或者对他们的工作不闻不问。这会使得大学生“村官”在实际工作中缺乏直接有效的指导,毕竟大学生“村官”刚刚走出校门,对农村还缺乏了解,工作上还缺乏经验。只有通过工作经验丰富的老同志“传”、“帮”、“带”,才能切实提高大学生“村官”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水平,才能帮助大学生“村官”更好地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三、建立完善大学生“村官”工作长效机制的建议

(一)明确“村官”选拔对象,制定科学合理的选拔标准

进行大学生“村官”选拔时,在注重个人学历,政治面貌之外,应当根据当地农村人才需求的实际情况,考虑选聘对象的专业适当向农学、经济管理、行政管理等专业以及农村经济发展所需的专业倾斜,让大学生“村官”在农村工作中能够真正学以致用,充分发挥个人的专业优势,满足“村官”的岗位要求,尽量减少专业不对口的现象。在选聘“村官”时,也应该考虑到语言,风俗习惯等问题,尽可能优先选择原籍的大学生“村官”,这样有利于大学生“村官”入职后能够更快地融入农村,缩短工作适应期。此外,对大学生“村官”的选拔除了注重对知识、能力、品德的考察之外,还应加强对个人报考动机的考察,因为报考动机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大学生“村官”期满后的去留问题。

(二)建立完善大学生“村官”的岗前和岗中培训制度

岗前培训能够让大学生“村官”更好地了解岗位要求、当地的实际情况及相关规章制度,能够尽快投入到农村基层工作中去,实现大学生“村官”从大学生到农村基层干部的角色转变。诚然,要有效提高大学生“村官”的工作能力和水平,光凭岗前培训还是远远不够的,岗中培训才是整个大学生“村官”培训工作的主导部分。岗中培训需要从大学生“村官”的工作实际出发,不断完善他们的知识结构,提高个人的工作能力水平,实现大学生“村官”与农村工作实践的“无缝”对接,使之具备投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所必须具备的优良品德素质、知识素质、心理素质和综合能力,以符合农村工作的需要。岗中培训,除了采用通常的授课的方式之外,还应建立“一对一”的“传帮带”制度,为每位大学生“村官”安排一名来自村镇领导班子,具有丰富农村一线工作经验的专职“导师”,及时帮助大学生“村官”解决在学习、工作、生活上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尽快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水平。

(三)加强“村官”管理部门的监督工作

做好大学生“村官”的绩效考核的同时,也需要对这些“村官”所在的管理部门及其相关领导做好监督工作。一是对村干部进行有效监督。乡镇部门应做好对村干部的监督工作,防止村干部在工作中对大学生“村官”产生戒备和排外心理,积极配合大学生“村官”开展各项工作。二是对乡镇主管部门做好督促检查工作。县级组织人事部门对乡镇的管理工作应至少半年开展一次督查工作,开设各种信息反馈渠道,接受大学生“村官”与社会的来信、来访。三是对县级以上主管部门展开监督。上级监管部门应督促县级以上直接主管部门将大学生“村官”的各项政策落实到位,并对各项政策的落实情况进行定期评估,防止村官管理工作流于形式、政策落实不到位等现象。

(四)优化工作氛围,规范大学生“村官”的借调和考核制度

各级组织部门应当重视大学生“村官”的工作,所在组织应当为大学生“村官”创设民主、团结、互助的工作氛围,摒弃作风和官本位思想,尊重大学生“村官”的人格,认同大学生“村官”的身份,关心大学生“村官”的切身利益。鼓励大学生“村官”多参与决策,允许不同意见的出现,不要对不同意见者进行批判和恶意攻击。另外,在大学生“村官”的管理方面,应当明确大学生“村官”的身份和工作职责,不应随意改变大学生“村官”的工作性质。目前,大学生“村官”的“借调风”盛行,很多大学生“村官”被借调到乡镇政府后,沦为“临时工”、“打杂工”,这就失去了大学生“村官”深入群众,去农村基层锻炼的意义。为此,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规范大学生“村官”的借调制度:一是在大学生“村官”上岗第一年,任何理由不得借调;二是不可完全借调,大学生“村官”在被借调的同时,应该兼顾村级具体事务;三是乡镇借调大学生“村官”一次性不得超过两名,可根据个人意愿和期满职业发展需要,实行轮流借调方式;四是针对大学生“村官”所谓的“空挂”现象,要早发现早披露,坚决把投机者清出大学生“村官”队伍,确保“大学生‘村官’计划”实施过程的纯洁性与公平性。此外,各地还应根据当地具体实际情况,建立大学生“村官”绩效考核标准,并将工资与绩效考核结果严格挂钩,提高绩效优秀者的工资待遇水平,从而有效激励大学生“村官”的工作积极性。

(五)做好大学生“村官”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

组织管理部门需要认真分析大学生“村官”职业发展通道,结合组织目标和个人发展目标,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帮助大学生“村官”做好职业生涯发展设计,尽力为大学生“村官”的职业发展提供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机会,提供职业发展的相关信息,促进个人职业目标的达成。通过对大学生“村官”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让大学生“村官”充分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做好职业目标定位,理清职业发展方向,从而调动大学生“村官”工作和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另外,通过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的设计,进一步完善大学生“村官”的退出制度,对于工作能力突出,愿意服务农村的大学生“村官”,可以留在农村继续培养,或者通过支持其报考公务员、提拔农村干部的形式,为国家培养和输送党政管理后备人才;对于那些不适合“村官”工作,但是愿意留下来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大学生“村官”,可以进行调岗或者推荐到其他可以服务农村的岗位;对于工作表现良好,但不愿留在农村,选择考研、自主择业或创业的大学生“村官”应当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保证大学生“村官”既能“留得住”也能“流得动”。

参考文献

[1]段小力.大学生村官与新农村建设:公共选择视角[J].江西农业学报,2008,(10).

[2]吕书良.新农村视角下大学生村官及其政策考量[J].中国农村观察,2008,(3).

[3]马德峰.大学生“村官”扎根基层的客观影响因素分析[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6).

[4]赵晓凯.大学生村官计划实施中存在的认识误区及解决对策[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

[5]杨雪英,李义良.大学生村官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思想政治建设为视角[J].淮海工学院学报,2011,(9).

[6]杨应云.对实施大学生村官政策的理性思考[J].理论导刊,2009,(10).

[7]吕洪亮,吕书良.新农村建设与大学生村官政策[J].中州学刊,2009,(01).

[8]房国忠.进一步完善大学生村官计划[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9,(8).

[9]周玮,吴兆基.高校在大学生村官实践中的对策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07,(4).

篇3

曲靖师范学院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主要的就业类型

截止至2012年12月31日,曲靖师范学院工商管理专业2012届毕业班已经全部就业,学生的就业类型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1、就业区域限制在学校所在省区曲靖师范学院工商管理专业90%以上的毕业生主要是在云南省就业,部分外省生源的学生回生源地工作。根据相关的了解,大部分的地方性本科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区域限制在当地的省份,能够到经济发达地区工作的学生很少。由于就业区域的狭窄,导致工商管理专业正在逐渐失去对后续考生的吸引力,失去争夺优秀生源的能力,这也会导致工商管理专业进入由于没有优秀的生源又导致毕业生就业质量不高的恶性循环。2、就业水平较低从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来看,大部分毕业生所在的公司少于100个员工,有的甚至只有十几个员工,就业公司的规模较小,基本没有毕业生进入有影响力的世界五百强公司。大部分毕业生从事的岗位是公司文员、内勤、推销员等。就业类型统计中在自家企业工作的四人当中,有一人是在自家的影楼工作,一人是在自家开的文具店工作。在自主创业的三个人当中,两人从事的是电脑零部件的销售,一人经营一家由父母出资开的小型奶茶门店。虽然村官看起来算是比较不错的工作,但是村官的工资是比较低的,一个在文山工作的村官的工资只有1500元,远远低于“全国2011届本科毕业生毕业半年后平均月收入的3051元”③,而且村官三年工作期满了以后的去向也是不明朗的。所以,不管是从毕业生进入公司的规模和工作的岗位来看,还是毕业生的薪水及职业发展前景来看,就业水平普遍较低。3、企业认可度不高根据对部分用人单位的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毕业生的主管领导进行了面对面访谈或者电话访谈,对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总体满意程度进行了调研。虽然被调研对象的措辞非常的婉转,但是还是表达出了对该届毕业生在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吃苦耐劳的精神等方面不满;当然被调研的用人单位对于来自云南省其他院校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的评价也基本一样。总之,对于工商管理专业的毕业生不是特别认可。4、毕业生在公司中缺乏竞争力由于地方性本科院校工商管理专业的生源相对较差,所以在综合素质等方面基础薄弱,导致毕业生职业生涯的后续发展乏力,在公司中缺乏竞争力。笔者曾在温州的一家民营企业做过营销管理工作,该公司驻外有140多名营销人员,很大一部分是来自不同院校的工商管理专业或者市场营销专业的毕业生,其中的精英被提拔为主管,一共有21名主管,但是这些主管中没有一个是工商管理或者市场营销专业的毕业生。

地方性本科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策略

为了提高地方性本科院校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质量,结合曲靖师范学院工商管理专业的现状,提出以下策略。1、政府层面第一,加强对大学生就业工作的支持力度。对大学生就业工作的支持,不应该仅仅是发出几个文件,出台几项措施,在相关的文件中最好设置一定的考核标准,而且要加强对各级政府对于相关文件执行情况的监督和考核,要落到实处。第二,引导企业转变用人观念。受学历贬值的影响,现今很多企业在招聘员工的时候,动不动就要求硕士博士,要求985、211的学校毕业,提出的就业条件非常高。对于大部分企业来说,很多工作岗位实际上并不需要那么高的学历。即使企业能够招聘到高学历的员工来承担比较低端岗位的工作,由于这些岗位不能给高学历的员工带来工作挑战,会导致员工流失或者员工怠工,而且对企业对社会来说这是一种浪费。政府部门要做好这方面的宣传工作,引导企业在招聘员工时,学历以够用为宜,不要盲目的追求高学历。2、学校层面第一,设置、调整符合社会用人需求的培养方案。社会在高速发展,时代在逐渐的变迁,人们的生存环境几年之内就会发生巨大的变化。一个在当时看来非常完美的培养方案随着时间的推移会逐渐的不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所以学校要根据地方经济的发展实时的调整工商管理专业的培养方案,不能做好一个方案后就用十几年。第二,加强大学生创业教育,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在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创业对于部分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来说是个不错的选择。近年来国家加强了对大学生创业鼓励和支持的力度,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出台了相关文件,给予大学生创业以“贷免扶补”的各项优惠政策,在融资、税收、创业指导培训、创业补贴方面给予支持,各级政府也设置了大学生创业基地、大学生创业孵化园等设施,给大学生创业提供了良好的创业环境。学校应该设立专门的机构对学生进行创业引导,针对有创业需求的学生开展创业教育。当然这种教育要重视行动,创业是做出来的,不是理论出来的,所以要大力鼓励大学生大胆的尝试。第三,加强实践教学。地方性本科工商管理专业是典型的应用型本科教育专业,实践教学是应用型本科教育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和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根据麦可思2012年6月出版的《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本科毕业生在毕业三年后认为母校专业教学中最需要改进的第一位是实习和实践环节。”④所以学校要采取建设完善的实践教学大纲、投入资金建设各种模拟实验室、与企业合作建立实习基地等方式加强实践教学。3、学生层面第一,做好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生涯规划用最通俗的语言就是:你打算选择什么样的行业,什么样的职业,什么样的组织,想达到什么样的成就,想过一种什么样的生活以及如何通过你的学习与工作达到你的目标。”⑤大学生要一入学就要及早的进行职业生涯的规划,在老师、家长、朋友的帮助下认识自我,根据自己的性格和兴趣爱好等特点,明确自己将来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目标。这样在大学四年才会有意识根据自己的目标去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和学习内容,有意识的去锻炼需要的各种能力。第二,转变就业观念。工商管理专业的毕业生要摒弃那种一次择业定终身的就业观念,要树立先就业再择业的观念。根据麦可思2012年6月出版的《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2008届本科毕业生毕业三年内的平均雇主为2.1个,仅有38%的人为一个雇主工作过”⑥,也就是说72%的毕业生在三年内最少有一次跳槽的经历,所有人平均跳槽的次数是2.1次。这说明对于大部分毕业生特别是工商管理专业的毕业生来说,第一份工作很有可能只是个跳板,只是为了养活自己或者积累相关的经验而已。

作者:董志胜 柯昌平 单位:曲靖师范学院

篇4

关键词:高职院校;农村籍大学生;返乡就业

近十年来,高校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始终是一个被官方、学界和社会持续关注的热点问题。但学界的研究和官方的政策跟进往往是基于整体性、宏观性的考量,即把“高校毕业生”及其就业问题作为一个总体对象予以观照,而忽略了这一群体内部的差异性,结果导致许多事实得不到充分的揭示,一些普适性的政策也往往难以落实到位。近年来迅速激增的农村籍返乡大学生的就业状况及所存在的问题,是一个迫切需要予以特别关注的问题。

一、高职院校农村籍大学生返乡就业现状

近十年来,高校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始终是一个被官方、学界和社会持续关注的热点问题。自2009年全国大中专毕业生人数首次突破600万人以来,大学毕业生就业人数一直居高不下,到了今年更是达到727万人,故2014年被称为更难就业年。当前大学生尤其是农村背景大学生就业大都趋向大城市,返乡就业的人数很少。据中国工程院“《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显示:我国80后和90后的新生农民工中分别只有7.3%和3.8%的人愿意回家务农,并且有60%的新生代农民工缺乏基本的农业生产技能和知识。

由此可见,尽管农村大学毕业生在求职就业中面临更多的压力和困难,但是他们并不会因此而放弃在城市扎根打拼的理念,返乡就业创业的热情较低。可现实中,大部分农村籍大学生也面临两难的境地:一是不愿返乡但大城市的生活太过艰辛,人已身心疲惫;二是返乡就业但现状不乐观,甚至返乡无处就业。基于这些因素,大部分农村籍大学生认为回乡就业没有成就感,没有挑战性,甚至因为受传统思想的影响还认为返乡就业是一种丢脸的事。

二、农村籍大学生返乡就业困境及原因分析

(一)就业期望值过高,以及农村传统观念对就业的制约。历经十几年,我国的高等教育已转变为大众教育,高校大学毕业生人数每每创历史新讽,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压力与日俱增。与此同时,高校农村籍大学生对自己的就业期望值很高,总觉得自己是大学生、天之骄子的态度,进入大学校门后,就不准备再回到农村去,更会觉得在城市会闯出一片天地,毕业时往往处于“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环境。

学而优则仕。“鲤鱼跳龙门”的思想在农村依然根深蒂固,贫困家庭把考上大学作为“脱贫”门路,作为光宗耀祖的捷径;因此,部分家长及乡亲对返乡就业的大学生持不理解心态,甚至有时还看不起,给返乡就业的毕业生造成极大的心理负担。普遍报以不理解甚至看不起的态度,使得返乡就业的大学生心理上承受着极大的负担,也为大学生就业增加困难。

(二)相关政策不完善,返乡就业大学生的权益缺乏保障。近年来,国家为更好扶持新农村建设,切实缩小城乡区域差距,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措施,如选拔大学生村官、“农村指导员”、“科技特派员”、“西部计划”和农村特岗教师计划等举措。虽说政府还出台一系列的优惠政策扶持大学生自主创业,其中有些政策很难操作,少数基层政府还对这些政策不够重视,执行过程中敷衍了事,没有认真贯彻执行,使得一些农村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面临很多困难,抑制了他们的积极性。有些在执行过程中变了样,尤其是在经营领域、融资渠道和税收优惠等关系到大学生创业的关键问题上,创业的大学生们并没有享受到真正的帮扶。

(三)农村就业机会少,对农村大学生返乡就业不足吸引。大多数的小城镇以及农村地区多以第一产业为主,能为返乡大学生提供的就业机会其实很少。由于实际情况,使得很多农村籍大学生会对返乡就业“望而却步”。另外,一些农村集体经济、城乡民营企业以及农业合作社等特殊性,对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持不信任态度,加上这些负责人的短视而不能发挥大学生的优势和特长,使得有抱负有激情有想法的返乡大学生“无法作为”,产生巨大的落差感。以上原因,也使得农村籍大学生在返乡就业创业过程中不得不慎重考虑,也阻碍了农村籍大学生返乡就业创业的热情。

三、解决高校农村籍大学生返乡就业的对策

(一)加强农村学生的思想教育,转变就业思路。高职学院应进一步加强理论联系实际,切实对农村学生开展目标教育、指导其学业规划和职业生涯规划设计指导等,努力对他们做到因材施教。高职院校还要加大专业实训课程,扎实推进“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让广大农村籍学生参与社会实践、专业实训、顶岗实习、毕业实习等实践性教学。与此同时,全社会都应该转变对农村籍大学生返乡就业创业的看法,鼓励和支持他们返乡就业的态度,给他们给予多的关心与帮助。

另外,再通过各种技能竞赛、文体活动、实训操作等活动培养专业基本功,提高个人综合素质、扩大知识范围等,扭转农村籍大学生就业思路,努力培养他们强大就业决心,主动转变家长的传统就业观念,让家长了解当前就业形势以及认清农村领域的发展空间。

(二)完善返乡学生的就业制度,保障就业权益。大部分小城镇对于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也是很大的,如果能够完善返乡大学生的就业制度,可以促使大学生既能奉献才干,又可以很好返乡就业。一是政府要加大农村大学生的就业指导,把他们的就业与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用制度来保障农村大学生基层就业的收益;二是政府要健全人才引进、奖惩、考核、提拔等制度体系,出台更加灵活便利优惠的方案,吸纳更多的返乡大学生加入到新型城镇化建设;三是完善大学生“村官”成长计划,将他们作为党和国家后备队伍加以锤炼,并采取多元方案,提高他们的福利待遇,保障他们的生活水平。

(三)创造农村更多的就业岗位,吸引人才返乡。高等教育对经济发展的反作用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当社会经济迅速发展,总量规模速度扩大,呈现较高水平的发展状态的时候,随之而来的才能是对高等教育的规模、发展速度需求的迅速扩大,两者相互相成。针对这个实际情况,一是当地政府要大力发展经济,引进各类企业,想方设法增加就业岗位,满足返乡毕业生的就业需求;二是当地政府要出台实实在在的优惠政策,做好农村大学生返乡创业服务,利用自身所学造福乡里,以创业增加就业岗位;三是当地政府要发挥属地资源优势,要立足当地实际,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经济,如农产品、畜牧品、养殖品等产业创业服务。

参考文献:

[1]刘继华,李霞.国内外大学生就业政策的比较分析及对策研究[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2010,27 ( 6) .

[2]伍中信.保障大学生基层服务后续发展[J].教育与职业,2012,( 34).

作者简介:邹磊,讲师,研究生,杭州人,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胡芳芳,讲师,研究生,杭州人,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篇5

关键词:专接本;认可度;效果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428(2016)06-91 -02

“专接本”是江苏省教育考试院和江苏省教育厅在全省普通高校中开展的,全日制在籍专科学生在基本完成专科阶段教育的基础上接读自学考试本科教育的工作,简称“专接本”。各类专科学校在籍学生可参加由专科学校和主考学校联合开办的“专接本”本科班,完成学业后可获得自学考试本科毕业证书,成绩优秀者还可获得学士学位。江苏省现有“专接本”主考学校36所,包括如南京大学、南京财经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理工大学、江南大学、扬州大学等一批著名、知名院校。

一、数据来源

作者按照传统的问卷设计方式自设了一份调查问卷,测量用人单位对“专接本”毕业生的认可程度、“专接本”学历对毕业生择业与就业等方面的影响、“专接本”毕业生对学校“专接本”办学质量评价等。问卷调查在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10级、11级和12级专转本学生中展开,共随机抽取了120名“专接本”毕业生,得到有效问卷96份。本研究同时还电话访问了专接本学生工作单位15家,面对面访问了用人单位25家。调查样本的基础信息如表1所示。

二、社会对“专接本”的认可度分析

在调研的40家用人单位中,有31家对“专接本”学历“很认可”,2家单位“基本认可”,总体认可度达82.5%。在工资待遇方面,所有用人单位给“专接本”毕业生开出的工资都高于或等于专科生;在工作能力方面,24家用人单位认为“专接本”毕业生相比于同一批次进入单位的专科生最大的优势是“学习能力强”,其次是“勤奋踏实”“专业能力强”“理解领导能力强”;在对“专接本”和“专转本”学历含金量对比中,25家用人单位认为“无明显差异”,7家认为“专接本含金量较高”,8家认为“专转本”含金量较低。

从用人单位的性质来分析,国有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对“专接本”学历的认可度达100%,大中型民营企业中认可度为91.3%,而小型民营企业对“专接本”学历的认可度只有44.44%,相对较低。

综上分析,社会对“专接本”的认可度总体较高,但不同类型企业差异明显

三、“专接本”学习效果分析

在调研的96位“专接本”毕业生中,认为“专接本”对自己择业与就业“帮助很大”和“有帮助”的分别为56人和24人,合计占82.22%,认为“基本无帮助”的有16人,占17.78%。在工资待遇方面,所有“专接本”毕业生的工资都高于或等于同一批次进入单位的专科生,其中71.11%的“专接本”毕业生工资高于专科生;在“专接本”和“专转本”对比中,有38人认为“专接本”的最大优势在于“容易通过”,占42.22%,成为首选,其次是“学费低”(25人)、“学制短”(21人),认为“专接本学习质量高”只有12人,占比最低;有42人认为“专接本”的最大劣势在于“师资力量薄弱”,占46.67%,成为首选,其次是“证书含金量低”(27人)、“无本科学校学习生活体验”(27人);对在校期间学习生活满意度方面,“很满意”、“基本满意”的毕业生分别为21人和42人,有33人“不满意”,占36.67%;在影响“专接本”学习效果的因素中,有47人认为“师资力量”最重要,其次为“班级管理”、“教学管理”、“课余活动”。

综上分析,“专接本”对毕业生的帮助效果明显,教学、管理环节有较大提升空间。

四、“专接本”发展的相关建议

1、从严落实“专接本”相关政策法规,消除歧视

在江苏省公务员或事业单位考试中全面取消“全日制本科”的歧视。每次招考事业单位和公务员,非全日制毕业生都面临打击。如“非全日制本科生”也没资格考“全日制专科生”岗位,“非全日制”的有志有识青年,纵然再出色也一律被剥夺报考资格和平等竞争机会。近年来热门的大学生村官选拔,也把“非全日制”拒之门外,后续政策还规定合格村官3年后考公务员和事业编制可加分。在政府单位带头下,企业招聘也理直气壮以“全日制”为刚性指标。恶性循环下,“非全日制”毕业生遭遇就业歧视。

简化“专接本”报到证办理手续。按江苏省教育厅规定,“专接本”毕业生在获得本科毕业证书后可以申请办理本科就业报到证,与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报到证具有同等效力,享有同等待遇。然而“专接本”学生开设本科报到证的程序非常繁琐,只有极少数学生成功办理,加上本科报到证样式明显有别于普通本科学生,致使“专接本”毕业在就业时遭遇歧视。

2、学校加强“专接本”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专接本”含金量

主考学校提升对“专接本”工作的重视,加强“专接本”管理。加大对专科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监控,尽量安排1位主考学校教师来专科学校授课,为“专接本”学生办理学生证,安排“专接本”学生到本科学校参观交流等,加强学生的归属感。专科学校要加大投入,给“专接本”学生在校生待遇,如为“专接本”学生设立奖学金,评比“优秀毕业生”等。强化“专接本”班级管理,加强党团组织管理,统一纳入学校发展规划。教学院系加强教学管理,提升教学质量。制定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安排高水平、认真负责的教师担任“专接本”课务,认真研究考试大纲,认真备课,提高课堂吸引力,按教学计划足额完成教学课时,加强教学督导,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专接本”学生要集中精力,提高学习的主动性。要求学生充分利用接本时间,全日制在校上课,免于工作的困扰。按时到课,认真听课,有效利用一切时间认真学习,争取按期毕业并获得学士学位。

参考文献:

[1]马伟,王礼红,翟佳宁. “专接本”学生就业状况调查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4,(11).

[2]汤幼龙,仲海宁.对自学考试“专接本”项目的调查与分析[J].中国考试.2016,(02).

[3]刘任熊,何稚琴,马悦.江苏高等教育 自学考试“ 专接本” 五年回溯与展望刘[J]. 教育与职业,2013,(11).

[4]王祖伟.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与自学考试可持续发展的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4,(23).

作者简介:

郝靖雪,女,江苏沛县人,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1201国际贸易班学生;

篇6

【关键词】:农科院校;新农村建设;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8809(2010)-08-0001-02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和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大批掌握先进科学技术和文化的经营管理人才,而目前的农村人才队伍状况与新农村建设的要求相去甚远;同时我国有一支庞大的大学生人才队伍,这支队伍掌握了现代科技文化知识,同时却面临巨大的就业压力。因此,积极引导大学生到农村就业和创业,是破解新农村建设人才“瓶颈”难题和当前大学生就业难题的双赢之举。

一、农科院校毕业生服务新农村的优势

农科院校毕业生服务新农村建设相对于其它高校毕业生有着独特的优势,这是既决定于农业高校的专业性质以及生源特点,也源自于我国农村经济现状和提供的就业岗位等因素,这些优势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专业优势。农科院校是培养农业科技人才的摇篮,服务“三农”是其根本的办学宗旨,农业院校专业设置与新农村建设密切相关,农科毕业生经过四年系统学习,掌握了相关专业知识,到农村就业更能发挥其专业优势,学以致用,人尽其才。

2、生源优势。农科院校生源大部分来自农村,他们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对农业、农村、农民有着朴素的情感,同时对农村的生活和工作环境更熟悉,更了解,建设新农村能尽快适应环境,进入角色。

3、岗位优势。目前我国农业科技人才严重不足,迫切需要一大批有知识、有抱负的毕业生到农村就业,农村基层为农科毕业生提供了专业对口的就业岗位。

二、毕业生服务新农村建设的实践

近年来,河南农业大学坚持“厚生丰民”的办学理念和服务“三农”的办学宗旨,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积极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探索并形成“思想教育是基础、能力培养是核心、保障机制是关键”的到基层就业创业的体制。据五年来的统计看,河南农业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和自主创业人数达到60%以上。

(一)突出抓好思想教育

学校以“三种意识”教育为着力点,把“学农、爱农、干农”教育贯穿于大学生从新生入学到毕业典礼的全过程,引导和教育学生把为基层服务、为“三农”服务、为新农村建设服务作为自己的使命和历史责任。

1、学农、爱农意识教育。学校把“学农、爱农”的意识教育作为主线贯穿始终。新生入学教育的第一课就是参观百年农大校史馆和中原农业文明博物馆,同时,采取农科杰出毕业生典范教学法、百名教授?百场报告、知名校友报告会、企业家课堂等生动鲜活的形式,帮助大学生找准人生坐标,将目光投向新农村建设。

2、创新、创业意识教育。学校紧紧围绕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以校院两级创业中心和校外创业平台为基地,引导和鼓励毕业生身怀创业本领走向基层,逐步构建了以创业带动就业的“三基模式”(基地+基金+基层)。2002年、2008年学校两次获得本科教学评估优秀等次,其中创新创业教育成为两次评估的特色项目,受到专家一致好评。

3、服务新农村意识教育。学校对毕业生强化新农村建设教育,开展一系列诸如“中国新农村的未来”“新农村建设掠影”“我的未来在希望的田野”等报告、展览、讲评等活动,让毕业生感受新农村建设,参与新农村建设,奉献新农村建设。自觉把个人理想同国家与社会的需要紧密结合起来,与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

(二)着力加强能力培养

学校注重加强学生知识技能、创业能力、社会实践等能力培养,使学生不仅有建设新农村的意愿和热情,更要有建设好新农村的过硬本领,明确“四个培养”教育。

1、加强知识技能培养。按照“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人才培养指导思想,实行“三通一特”的课程设置和“四元结构”的实践教育体系,(即:公共课全校打通,基础课按学科大门类打通,专业基础课按专业类群打通,专业课开出特色;以及实验教学、实习教学、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四大实践体系),将学生科研训练、专题报告、创新创业成果和社会实践列入教学计划,计算学分。

2、加强创业能力培养。学校把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作为学生将来服务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基础,成立了河南省首家“大学生创业中心”,启动了“大学生科研创新训练计划”,举办了“就业创业论坛”和“创新创业计划大赛” ,逐步构建了校院贯通、校地互通、院地直通“一体两翼”的新型大学生创新创业体系。前不久,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省委书记徐光春在视察我校时,对我校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给予了高度肯定,学校也被评为河南省第一批创业教育示范学校。

3、加强社会实践能力培养。学校在长期面向基层、服务“三农”的社会实践中,探索出了“一台、一挂、一送、一线、一网” 的“五个一”服务基层平台,(“一台”就是与河南人民广播电台合办大学生青年志愿者“科技点播台”;“一挂”就是选派高年级优秀学生到基层农村挂职科技副村长,利用双休日到村里指导农业生产;“一送”就是大学生青年志愿者利用寒暑假深入田间地头开展科技服务,解答农民在生产实践中遇到技术难题;“一线”就是与郑州市联合开办农业科技“110”热线电话,被农民亲切地称为“致富金桥”;“一网”就是青年志愿者科技服务网站,利用网络不间断地为农民朋友提供远程科技服务)。学校连续19年被、教育部、团中央授予“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先进单位”。

4、加强服务新农村建设能力培养。学校在长期坚持“三士”下乡的基础上(学校每年选派博士、硕士、学士下乡做村官,推动新农村建设步伐,目前已在郑州市金水区、二七区等建立起以专家为后盾、博士到乡、硕士到村、学士到户的志愿者服务体系),2005年学校全面启动了新农村建设行动方案,在南阳方城、新野、南召三县九乡开展试点工作,选派专业对口的应届毕业生到乡镇工作1―2年,担任乡(镇)长助理,选派优秀教师担任当地的科技副县长、科技副乡(镇)长,学校给参加科教富民的毕业生发工资和生活补贴,提供坚强的后勤保障,以此作为学校课堂教育的重要补充和大学生服务西部、服务基层的演习场。

(三)不断创新保障机制

学校针对以往部分到基层建设新农村的毕业生反馈的政治待遇、生活保障、专业特长发挥等问题,与地方政府联手创新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长效机制,切实做好服务保障工作,解除到基层就业毕业生的后顾之忧。

1、落实毕业生基层就业的优惠政策。全面落实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政策措施,用足、用活、用好代偿助学贷款、考研考公务员加分(加5分)、户档迁移(免费办理人事)、生活补贴(参加科教富民行动的每人补助600元;支援西部的毕业生每人补助2000元,延缓偿还贷款;义务服兵役的毕业生免除四年学费)等方面的优惠政策。

2、做好毕业后的追踪辅导。学校通过建立基层就业毕业生档案、定期回访、共享学校教学、科研和图书资源、提供返校学习机会等形式,加强对基层就业毕业生的跟踪管理和服务,与地方政府沟通解决基层就业毕业生的工作和生活问题,尽最大努力当好他们的发展后盾。

3、建立稳固的校地合作关系。学校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使教师和学生带着项目(方城辣椒、沁阳核桃),捆绑下基层,实现毕业生专业和地方需求的无缝对接,解决了毕业生到基层后有效发挥专长的问题,为基层就业同学的后续发展找准了切入点和生长点。

三、引导农科院校毕业生服务新农村的思考

1、政府:政策激励,增强大学生服务新农村的吸引力。在毕业生服务和建设新农村问题上,政府扮演着重要角色。应该尽快建立健全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引导大学生走向非公单位、走向农村、走向自主创业,要制定实实在在的政策,让大学生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

2、高校:深化改革,打好大学生服务新农村的素质基础。首先必须与社会取得密切联系;不但要根据客观需要设置专业和招生规模,而且要适当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除了基础课和特定的专业系统知识,以及培养专门理论高级研究人员的需要之外,应该尽量与现在各行各业需要的专业知识、技术要求相适应,与新农村建设的人才需求相适应,以满足他们的要求。

3、学生:转变观念,提高大学生服务新农村的能力。一部分学生和家长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认为好不容易跳出农门,在回到农村就业大学就白读了。针对这种情况,应教育学生注重修炼长远的发展眼光,注重选择到到社区乡镇、到中西部急需人才的地方去就业,选择到适宜发挥自己才智的地方就业。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取得解决新农村建设人才需求和大学生就业难题的双赢效果。

在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今天,作为农科院校,我们更有责任不断探索和完善为基层培养和输送毕业生的新思路、新方法、新途径和新机制,为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做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莫利拉.农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认识与实践探索[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6,(20):58-59.

[2]邵华,邓艳.农业高校率先引导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探析[J].高等农业教育,2009,(4):83-85.

篇7

(苏州大学招生就业处,江苏苏州,215021;大学生生涯发展研究所,江苏苏州,215021)

[摘要] 高校大学毕业生实习可以让大学生获得实践经验、增加就业能力,也可以使用人单位优先深入了解、选拔人才,减少招聘、培训成本,录用适合招聘岗位的合格人才,实现大学毕业生、用人单位“双赢”。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实习对大学生就业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针对毕业生的实习情况、意向设计调研问卷,掌握当前大学生对就业形势及所学专业、职业规划的了解程度,掌握学生的实习意向的目标,从而有针对性地组织、推进大学毕业生实习,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创新实践技能型人才。

[

关键词] 高校毕业生;教学实习;带薪实习;就业能力;就业指导;职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 G4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893X(2014)06?0119?03

一、当前毕业实习机制的运行概述

实习,是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并在实践中检验,从而提高实践技能和工作能力。具体分类上有教育实习、毕业实习等多种形式。教育实习一般针对师范生,是师范院校高年级学生到初等或中等学校进行教育和教学专业训练的一种实践形式。它是师范教育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实现培养目标不可缺少的教学环节,是教学计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毕业实习是高年级学生在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后,到有教学资质的单位参加生产实践活动。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高等教育的实习环节已不再局限于专业知识的实践化应用,而更偏重学生实际就业技能和职场发展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在此意义上,毕业实习,是高校教学体系的一个重要环节和组成部分,是校内教学的延伸,促进用人单位和毕业生的相互了解,打通就业渠道,实现由学习到就业的顺利过渡。通过毕业实习环节,可以加强高校毕业生自主学习、动手实践、创新思维、综合素质等能力的培养[1]。

就毕业实习的具体运行机制而言,目前普遍的做法是——主体上,安排实习教学的相关部门有教学管理部门、学生工作部门和学校就业指导中心等多种主体;对实习时间的规定,从1 个月到1 年不等,其中高职院校的实习时间要高于本科院校;形式上,有高校根据学科特点设置定点实习基地,学生亦可自行联系实习单位;考核机制上,学生实习表现由实习单位作出点评,高校会对实习基地和下属各院系的实习工作机制进行考评。

但在当前的教学体系中,实习作为教学体系的一部分,职责和作用并没有得到有效的发挥。表面上看,国内高校普遍建立起了完整的、多样化的毕业实习工作机制。但就目前的运行实效看,依然存在不少的问题:在整个实习阶段,从教学安排到生产实习环节具体指导缺乏有效监督,分管部门职责不明,部分实习单位接收实习生较多而不能提供足够的生产实习岗位,从而使实习成了“走马观花”式的“参观”学习;实习生管理缺位,长期处于“放养”状态,缺乏科学的评价体系;教材陈旧,学校给予极少或没有经费支出。总而言之,学生毕业实习的目标难以达成,实习效果并不明显,对学生的职业能力锻炼提升作用不大。

但必须看到的是,毕业实习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就业前的“热身”,是提升就业能力的重要途径。鉴于当前大学生毕业实习中存在的诸多问题,笔者对苏州大学2014 届本科生进行了相关调查。本次调查共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等十一个专业门类,二十三个学院,发放问卷4 650 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4 305 份。笔者希望通过本次调查,分析毕业实习对当前本科院校学生求职和职业发展能力提升的实效,并希望通过对学生实习情况、意向、态度、效果的实际调查,了解大学生实习需求,从而推动高校毕业实习工作的深化改革,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也提升高校毕业生的职场竞争力。

二、大学生毕业实习现状调查——基于苏州大学2014 届毕业生的问卷调查

(一)学生对就业形势的判断及就业选择意向

有29.71%的学生认为当前就业形势不好,更有31.78%的学生认为当前就业形势很严峻,表明学生极其关注自身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前景,如压力过大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就业焦虑,影响其求学的平稳心态,应该及时给予引导与疏导。57.60%的学生选择考研、出国深造、公务员、村官等较稳定的岗位,说明择业观近年来有了很大变化,与社会经济的变化紧密相关。

对于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除了认为供大于求的社会环境导致大学生过剩的客观因素以外,有57.61%的学生认为缺乏技能是导致就业难的主要原因。与来苏州大学招聘的用人单位调研发现,用人单位认为当前大学生需要重视并加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表明大学生已经意识到自身掌握的求职技能与社会需求的不足之处,而实习可以帮助大学生将专业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确立学习目标,调整学习兴趣,发现与挖掘自身潜能,提升专业实践技能,培养职业爱好,实习是一次“预就业”,能从心理上、能力上缩短现实与期望之间的差距。

切身的生产实践、工作体验能为大学生尽快适应就业岗位、工作环境做好充足的准备,而且能够培养学生的情商,尤其是学生在专业实习时面对各种困难时,训练敢于面对并挑战困难的勇气,通过分析问题、学习、实践克服所遇到的种种困难,能使学生不断磨练自己的意志品质,塑造持之以恒的毅力和当机立断的果断性。

(二)对自身的定位和基本职场认知

当前我校学生普遍认为自己求职时的优势是“能快速适应工作”及“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处理人际关系能力强”,同时认为“社会实践经验”是用人单位录用人才主要的考虑因素。其次是“个人知识的积累”及“毕业院校知名度”,而与用人单位的调查中发现,企业招聘时最为关注的三个要素是:“责任心和事业心”、“专业知识”、“团队协作精神”。当代大学生已经意识到,适应性、协调能力等情商要素占据了影响个人职业发展的重要位置。在前期专业知识学习的基础上,多数高年级学生有清醒意识,力争在心理准备上、在技能运用上,与社会接轨,此外还要重视责任心、事业心、团队协作精神的培养。

在实习前,学生认为应当需要详细了解企业的岗位要求,做好心理上的调整,掌握必备的专业知识。可见,学生普遍了解,除了专业知识储备,还需要有针对性的知识培训与补充,才能应对职业要求。高年级学生个体由学生身份逐渐向职业准备者转化,自我实现的目标,由学业成就向职业成就过渡。

(三)对实习的重要性的认识

68.90%的学生希望通过实习获取工作经验,大部分同学愿意从暑期开始参加学校统一组织安排的实训、实习项目,希望实习时间是2-3 个月,从而可以熟悉用人单位的实际情况,便于做出合理的选择。实习的时间设置与阶段目标设置,应当从专业实际出发,既讲求规范,又具灵活性。

大部分学生以苏州市区或苏锡常地区为优先的实习单位,与其将来的就业选择区域有很大关联,现实利益与发展空间成为关注的焦点。我们应当引导学生思考职业与事业的关系,考虑人生追求的设定与调整,不仅视之为谋生手段。广阔的视野和心胸,是决定大学生后续发展的关键。

学生主要通过校园途径获取实习岗位,校园招聘会也是学生获取实习岗位的有效方法。学生在选择实习单位时着重考虑实习单位的实力和未来发展空间,另外单位是否给实习生提供培训指导也是学生选择实习单位的重要因素。实习薪资已不仅仅是学生最关心的问题,更关注于实践机会,提高自身的实践操作能力,为毕业求职创造广阔空间。

对于在正常课程教学以外希望获得补充的知识依次是职业素养教育、管理技能及知识、专业操作技能,可见,“软性能力”开始受到学生关注,此类教育培训的需求也日益提高。绝大多数学生(91.13%)希望通过有经验的企业工程师或社会职业培训师讲授综合素质、管理能力知识。尤其对于高年级即将就业学生而言,校外特聘导师与专家成为重要的师资补充,是培养综合素质、管理能力的必要补充。

通过实习,学生主要希望增加“人际关系沟通能力”、获得“企业的从业经验”,提升“专业技能”,实习不仅仅能使学生积累工作经验,更有部分学生希望实习单位成为自己未来的工作单位。当实习工作内容与自己的期望有差距时,绝大部分的学生(95.59%)表示将学会适应,坚持学到东西、找到新岗位后放弃,表明当前大学生已树立了正确的就业观——先就业、后择业。

三、对创新当前高校毕业实习工作机制的思考

通过以上调研分析可以得出,当前高校大学生已经意识到严峻的就业形势,并积极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认识到自身的优势和不足,认识到理想与现实、社会的需求与自身的实际能力之间的差距,直面这些困难,并试图通过实习这一方式加以改善。实习对于培养大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锻炼大学生实践工作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但鉴于当前各高校对实习生管理松散,人力、物力投入不足,定点教学实习单位承担繁重的教学指导职责,大学生的实习效果不理想,提高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和实践技能的实习目标得不到保证。结合国内外、校内外为改善实习现状所采用的种种措施,对大学生实习提出以下建议。

(一)政府应当加强引导和政策支持力度

在国外,如加拿大安大略省,政府对招收实习生的企业实施给予一定额度的税收减免,并提供一定数量的实习岗位。在国内,由于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给予的扶持力度也不一样。如苏州市工业园区,给予区内招收实习生的企业一定的实习补贴,积极联络各大高校,为区内企业招收实习生创建合作平台;如江苏昆山花桥经济开发区,与苏州大学、江苏捷美集团联合开发了在江苏省本科类综合院校中有着鲜明特色的“校企合作带薪实习项目”,在政府的指导和组织协调下,推动校企合作带薪实习项目,从而确保项目实施的政策和制度保障;如重庆地区,由政府有关部门统筹,发动机关单位、国有企事业单位、民营企业提供实习岗位,在各高校各专业中实行实习岗位计划的协调,保证各高校实习生可根据所学专业及个人能力选择合适的实习岗位[2]。

(二)高校需要加强人才培养质量建设,拓宽校企合作力度和方式

高校需要稳抓教学质量,确保在校生的专业理论知识水平,注重专业技能操作的培训,完善实践、实验课程,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同时也要重视通识教育,苏州大学“校企合作带薪实习项目”开设了职场心态建设、沟通技巧、职场礼仪等职业素养课程和办公软件使用、问题解决思路、劳动法律法规等管理技能及知识的课程,受到了学员的关注和好评,为学员顺利步入职场、实现心理、能力上的转变打下坚实的基础,而该带薪实习项目开创了“由政府、高校、社会和学生多远主体共同参与的合作模式,是应对严峻就业形势和提升学生职业发展能力的一种有效方式”。与此同时,高校应当明确职责,由相应就业指导部门负责校企合作,充分利用政府、校友资源,发挥自身科研和人力资源优势,为合作企业解决科研、人力资源等方面难题,实现资源共享、合作共赢,在全面合作、互利双赢的基础上共建实习基地,充分调动企业积极性,保证学生实习的顺利开展。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只有切实重视企业的相关利益,整合资源,优势互补,实现双方利益最大化,企业才有动力、才有积极性参与合作[3]。

(三)用人单位需要主动与高校开展“产学研”合作

用人单位不应仅将实习视作为接收实习生开展生产教学工作,而应是“产学研”全面合作的起点。以接收大学生实习为契机,加强与高校的“产学研”全面合作,实现企业生产技术升级换代和转型、科研难题攻克、人力资源培养等,推动企业的发展。用人单位在接收实习生时应根据自身生产实际情况,接收符合企业生产容量的实习生,安排有丰富经验的工作人员指导,保障实习生的实习效果,达到提升就业能力的目标。此外,企业还应当制定科学实习工作计划和考核评价体系,确保每个实习生在实习期间都能参与企业的生产实习工作,实习结束后,针对实习生的工作情况及学习情况,认真考核,科学评价,促进企业、实习生、实习项目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树锋.工科学生毕业实习中的综合能力培养[J].纺织服装教育,2013(4):266-268.

[2] 李景国,刘灿国.重庆推行大学生带薪实习项目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 社科纵横,2011(11):160-162.

篇8

关键词:独立学院 辅导员 就业服务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8.7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23.088

近几年,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已经日显突出,而作为高等院校发展的新产物,独立学院的毕业生就业问题,也日益受到关注。由于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情况直接影响院校的长远发展,因此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开展显得尤为重要。

1 独立学院学生就业特点

1.1 就业工作基础相对薄弱

我国独立学院创办于1999年,2003年国家颁布法规正式确认并规范了249所独立学院。至今,独立学院的发展已经走过了10余年,相对于普通高等院校,独立学院的办学时间较短,大多数独立学院的就业工作开展时间不长,就业工作机制,尤其是辅导员的就业服务机制尚未建立完全完善。

1.2 社会认可度较低

虽然独立学院学历及学位证书得到国家承认,但社会仍有很多企业对独立学院毕业生认可度低于普通高等院校,并对独立学院毕业生的综合素养存在质疑及偏见,这也反映在进入独立学院内部开展招聘工作的知名企事业单位要少于普通高等院校。

1.3 实践能力较强,就业心态较为端正

许多独立学院的定位与办学理念即是培养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实践能力要求更为突出的专业人才,以适应社会的需要。相较于普通高等院校,独立学院更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因此在课程设置环节中较多的安排了实习实践课程,使学生在就业前能较全面的了解与专业相关的职业状况。同时,独立学院毕业生在择业时心态较普通高等院校更为端正,鲜有好高骛远者,这些都为独立学院毕业生的就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 辅导员就业服务能力内涵

一般情况下,服务能力是指组织或个人提供服务的能力程度。服务能力包括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一般能力是指在不同领域和不同种类的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共同能力,特殊能力是指在某些特殊领域的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

辅导员就业服务能力可以概括为辅导员为学生就业提供服务的能力程度。辅导员就业服务能力突出的体现在其具备的特殊能力方面,包括对国家就业政策的解读,对学生职业生涯的规划,开展就业指导工作,搭建就业信息平台,对就业困难学生进行人文关怀等诸多方面。

3 独立学院辅导员就业服务能力体现

3.1 制定科学的就业规章制度

科学完善的就业规章制度是辅导员开展就业服务工作能否成功的重要保障。为了使毕业生辅导员就业服务工作顺利的开展,首先独立学院应设立并制定相关的就业规定,包括公布毕业生的推荐程序;就业信息的;学生就业协议的签订及管理;毕业生的工作安排等。科学完善的就业规章制度能够使独立学院的就业工作规范化、制度化,也能促进辅导员更好的为毕业生就业提供服务。

3.2 开展全过程就业指导工作

独立学院辅导员要做到对学生进行全过程就业指导服务,即辅导员就业指导工作要贯穿学生大学四年的学习生涯。对于大一新生而言,辅导员的就业指导工作要集中于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使学生能够立足于本专业,做好学习生涯规划;对于大二学生,辅导员要重视对学生的就业指导教育,通过就业指导相关课程,培养学生正确恰当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择业观;对于即将踏上实习岗位的大三学生,辅导员重点要帮助其正确了解自身的优势、劣势以及个人特点,使学生能够更加清楚的认识自己,了解自己,认识职场,了解职场,使自己能够迅速的与实习职位衔接;对于正在择业的大四学生而言,辅导员的就业指导能力则更多的体现在帮助学生调整就业心态,定位于“先就业,后择业”的就业观,同时要求辅导员正确解读国家新的就业政策,包括选聘村官、应征入伍以及自主创业等政策信息,鼓励学生多方位、多渠道就业,实现自我价值。

3.3 调研学生就业工作情况

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日趋激烈,这就要求毕业生辅导员能够进入市场中,了解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及对毕业生的要求。因此,在学生就业之前,辅导员对就业市场的调研就显得尤为重要。此外,学生签订就业协议并不是辅导员就业服务工作的终点,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高校毕业生在签订协议后仍会调整与重新选择就业企业,这就要求辅导员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协议就业情况,还要调研学生的实际就业情况,并提供相应的就业指导帮助。因此,辅导员的就业服务能力还要体现在对学生签订就业协议后的后续就业情况跟踪方面。

3.4 搭建用人企业与学生之间的就业信息平台

以互联网为核心的信息技术革命正深刻的影响现代人生活的方方面面,也包括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当下,国内越来越多的大型企业在其官方网站上都创建了招聘信息的版块,网上招聘会也成为毕业生寻找就业机会的必备信息途径。这就要求独立学院毕业生辅导员要具备高效的信息处理能力,将庞杂的就业信息进行有效的整理,并建立学生就业信息平台,利用互联网技术就业信息,方便学生寻找就业信息的同时,也方便联系用人单位。辅导员除了要建立网络就业信息平台外,还应在实际工作中主动联系与学生专业相关的企事业单位,了解其用人需求及条件,推荐本校优秀毕业生,尽可能的促成校企联合招聘会,使学生在短时间内接触更多的用人单位,了解更详细的就业信息。

参考文献:

[1]侯波,李瑶.独立学院就业工作现状与提升策略探析[J].科教导刊,2010,(10).

[2]王伟冉.独立学院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就业工作探析[J].中国科技博览,2013,(18).

篇9

关键词:国外社区音乐教育;音乐专业大学生;就业;创业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1)02-074―03

解决当前音乐类大学生就业难、创业难的问题,除了对当前我国高校音乐教育模式和培养目标进行调整,笔者认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道路有两条:一是就我国现有的经验进行总结深化;二是借鉴国外的优秀经验为我所用。就后者而言,国外通过着力发展社区音乐教育,无代价释放创业资源的发展理念,对拓宽就业渠道、开发大学生的创业机会无疑会起到积极的作用,同时也给我们解决这一问题带来一些启示和思考。本文拟就这一课题作初步探讨。

一、当前我国音乐类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紧迫性

造成当前我国音乐类大学生就业难状况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原因是,音乐专业学生(尤其是音乐学方向)传统的就业方向主要是面对中小学或基层音乐教育,其他就业渠道并不畅通。由于近年来音乐教育专业毕业人数的增加,超过中小学音乐教师岗位的增加,从而导致供远大于求的局面。而以往对中小学音乐教师岗位不屑一顾,秉承“皇帝女儿不愁嫁”优越心理的专业音乐学院毕业生,由于就业压力也争先恐后地到基层教育岗位“插上一脚”,进一步加重了音乐类学生就业难的境况。

新形势下,新的“读书无用论”已有开始蔓延之势,消极情绪开始引发消极的舆情,近年来甚至开始出现部分地区高三学生因就业悲观心理临时放弃高考的现象。大学生就业难业已引发就业心理压力,产生失衡心态,对社会稳定产生了一些不利影响,危及社会的稳定和社会和谐发展。

面对当前困境,如何破解音乐类大学生就业难题?我们能够做到的除了对我国现有的经验进行总结深化,更为重要的就是借鉴国外的成功做法,使其优秀经验为我所用。我们要了解国外社区音乐组织和社区音乐教育的发展史,对于他们在开展社区音乐教育方面所取得的成绩和成功做法,尤其是通过开展社区音乐教育如何有力地整合利用社区资源、创设多元化教育形式、广泛吸纳音乐专业人才以及最大限度地扩大音乐就业岗位的成功做法与经验,深入借鉴,认真汲取。

二、社区音乐教育概述

社区音乐教育以区域民族文化和地方传统文化为基础。作为国民音乐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它是一种旨在提高全体社区成员音乐素养,并有利于人们身心健康发展、普及性较强、充满人文色彩的、面向大众的社区教育活动。

社区音乐教育是对人进行美的教育,其中包括各级各类音乐教育,教育内容课目繁多、教育方法灵活多样、教育形式不拘一格,教育主体与客体交互发展,互为变换,取长补短。社区音乐教育活动的广泛开展不但满足了社区群众心理需求,促进了社区成员身心健康,增强了社区凝聚力,更承载着完善社区成员美德的责任和义务。

三、国外社区音乐教育的形成与发展

国际音乐教育学会(ISME)社区音乐活动委员会(CMAC)于1953年成立,成立大会上CMAC主席依贡・克([德]Egon Kraus)提交了关于加强社区音乐教育建议的报告。随后该组织在推进世界各国社区音乐发展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极大地推动了全球,特别是欧美国家的社区音乐教育活动。其中有代表性、具特色的有丹麦的社区音乐学校、英国的社区音乐教育中心、美国的社区乐团、加拿大的群族式社区艺术活动中心、澳大利亚社区音乐纲要基金等,他们均取得较大成就。

19世纪30年代,以丹麦、挪威等为代表的北欧国家纷纷建立社区音乐学校。20世纪60年代以后,社区音乐所需资金基本纳入政府财政预算。丹麦全国有14个郡(县),近300个社区。按其法律规定,每个社区相应建立一所音乐学校,所有青少年及儿童必须学习相关音乐技能或理论。师资由聘任产生,专兼职相结合,每所学校教师人数不低于10名,必须具备专业音乐水平。

20世纪中叶,伴随社区音乐教育在英国的迅猛发展,政府也逐步增加拨付款项,当时甚至出现社区音乐工作者供不应求的现象。为有效解决师资问题,约克大学、伦敦史密斯学院等一批学校纷纷增设社区音乐学课程和学位。此外,像盖茨黑德音乐中心等一大批社区音乐组织亦通过短训班的形式培养了众多的社区音乐教育人才。

18世纪初,美国早期社区音乐教育取得初步发展。社区音乐教育组织既得到政府拨付专款的资助,也从慈善机构、公众和社区成员那里募资。美国最具代表性的是,大多数城市拥有社区乐团,乐团坚持定期为社区内的中小学生举办免费音乐会,旨在通过让孩子从小尽可能多地接触高雅音乐,给孩子带来积极、持久、有意义的正面影响。因此,乐团工作得到社区居民鼎力支持与参与,包括出钱出力、献计献策。美国社区艺术学校联合会有41个州的221名集体成员,开设社区艺术课程的学校多达400家。

族群式社区艺术活动中心几乎遍布加拿大的每一个社区。中心开设合唱、器乐演奏、舞蹈等课程,学习对象几乎分布于各个年龄段,此外,还将本民族的传统音乐纳入学校音乐课程。鉴于社区音乐教育对提高国民音乐文化素质所起到的重要作用,社区音乐教育活动在加拿大已经形成制度和规模,甚至成为加拿大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澳大利亚社区音乐纲要基金成立于1978年,政府全额拨款且数额逐步增加,专款专用,坚持和任何商业音乐活动分开,和任何教育主管部门分开,尽可能地杜绝它们对社区音乐教育发展所产生的影响。澳大利亚社区音乐最突出的特点之一,是把参与音乐创作、表演的机会提供给社会弱势群体。

国外社区音乐和社区音乐教育取得蓬勃发展的根源在于,政府、社会各界以及包括学校在内的教育机构普遍重视并达成共识,成为一股合力推动其发展。同时,社区音乐教育运用适时的、嵌入式的教育理念,为社区音乐的广泛开展及时提供了符合要求的师资力量,无疑对推动社区音乐的全面发展作出了贡献。而社区音乐的大发展势必需要不断更新、吸纳大量的音乐专业人才加盟,从而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在大量就业岗位的涌现以及对社区音乐教育师资广泛需求的双重刺激下,20世纪七八十年代欧美国家社区音乐学校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出现。

国外社区音乐教育发展所取得的成绩,对解决当前我国音乐类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有启发意义。我们有必要从国外成熟的经验中求根溯源、大胆借鉴,总结其丰富经验为我所用,积极引导学生把目光瞄

向社区音乐这方“沃土”,探寻就业与创业机会。

四、国外社区音乐教育给予我国音乐类大学生就业与创业的三点启示

1.政府应充分重视社区音乐教育的就业途径

国外社区音乐教育的发展经验启示我们,社区音乐教育要获得纵深发展,必须得到国家政府的高度重视,来自政府的政策支持和财政支持是不可或缺的。同时,社区音乐教育的发展无论从主观上还是从客观上都极大地带动了就业率的提升。因此,发展社区音乐教育、多元化拓展就业途径、提升社区人员的文化涵养、有效解决音乐类大学生就业难题等诸多要素在本质上是高度一致的。像美国、英国、丹麦等国通过着力发展社区音乐教育,开办各类社区音乐学校,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社区音乐教育岗位。英国甚至曾因为社区音乐的大发展、政府拨款的逐步增加,一度出现社区音乐工作者供不应求的局面,为此,一大批社区音乐组织通过短训班的形式培养了数量巨大的社区音乐教育人才。这对于有效解决当前我国音乐类大学生就业难题无疑具有重要启示作用。可见,把发展社区音乐教育作为破解当前我国音乐类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一条有效途径,应引起政府的充分重视。

2.社会各界应着力拓展和整合就业创业空间

国外社区音乐教育的成功,除了政府重视、积极扶植,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关注和鼎力支持。各级机关、社区、企业、慈善机构甚至公众,都应该积极承担起拓展和挖掘就业创业空间的责任,为大学生就业创业提供便利条件。

其一,协议就业层面:(1)随着社区学校(学院)、老年大学等社区教育机构的进一步发展,需要一定数量的专职音乐教师。(2)社区乐团、乐队、合唱团的指挥,文娱曲目创作、编配,日常社区文艺活动策划、组织,需要专职音乐人才。(3)社区政府宣传部门、社区企业工会和团委、社IX"村官”等岗位,也同样需要在文娱、宣传等方面独具优势的音乐类毕业生。

其二,灵活就业层面:(1)可以通过家教形式为社区音乐爱好者,特别是老人与孩子提供音乐理论、器乐技能训练、声乐演唱技巧等方面的有偿培训。(2)社区内私人音乐培训学校、琴行、艺术幼儿园、音乐书店及音响店同样需要具备音乐专业理论与技能的灵活就业人员。(3)与社区管理部门签订灵活就业合同,以兼职身份参与社区组织的相关音乐教育和文娱活动,同时通过对地方本土音乐进行搜集整理并加以改编,为社区内的业余民间音乐团体提供技术指导和有偿服务工作。

其三,社区创业层面:(1)利用自身音乐专业优势创办社区音乐学校或社区艺术学校,通过招生收取学费;同时根据需要招聘社会资深专业人员或音乐类毕业生以兼职或专职身份解决师资问题。面对不同年龄段学员,既可开展乐器、声乐、舞蹈等技能培训;又可进行基础乐理、视唱练耳、音乐常识、音乐欣赏等理论教学;亦可辅导学生音乐相关知识技能参加升学专业选拔考试。(2)琴童数量的不断增加带动了琴行业的发展,音乐类毕业生创业经营琴行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琴行面对社区居民不仅可以销售乐器,依据其特有的优势在某种程度上承载了社区音乐学校的部分功能,一方面可以组织师资招生授课提成费用,另一方面可以为既无乐器又无场地的音乐教师有偿提供教学场地和设备,各取所得。(3)开办音乐特长培训班相比办学校、开琴行,虽然做法保守却收入稳定。毕业生可凭借在声乐、钢琴、器乐、舞蹈或理论方面的一己之长进行专项教学训练,必要时亦可扩大教学队伍,加强师资力量,坚持在某一专业方向做精做细,逐渐扩大影响,最终形成品牌。(4)合唱歌咏活动历来都是群众文化活动的重要形式之一,但社会上形形的合唱团体却基本处于自发状态。针对大众对合唱形式的偏爱,创办社区少年或老年合唱团大有可为。资金来源方面:一是收取学员适当费用保证团体正常运转;二是面向社区大型企业争取长期赞助并以企业名称冠名合唱团;三是为社区企事业单位提供有偿演出活动。

此外,还可以创办音乐书店或者音像店、创办具有音乐特色的艺术幼儿园、创办灯光音响租赁或演艺公司、创办影音媒体工作室或MIDI音乐工作室等。

3.加强大学生对社区音乐教育价值的需求引导

国外发展社区音乐教育的成果显示,在提升全民素质和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社区音乐教育功不可没。着力发展我国社区音乐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已不言自明。但长期以来,受音乐专业学习高投入期望得到高回报思想的影响,即使在就业创业难的今天,相当数量的毕业生宁愿待业或做家教而留在大城市,也不愿到条件相对艰苦的社区或基层工作。这种现象一方面形成了社区音乐和基层音乐教育发展的掣肘,另一方面又造成人才资源的极大浪费。

篇10

“创业孵化基地”是指为创业人员提供生产经营场地且免费提供创业指导、项目推介、融资服务、管理咨询、创业培训和法律援助等创业所需的各项服务的实体,具有拉动民间投资,增加就业岗位,培育新兴产业,促进经济发展的功能和作用。近年来,**创业孵化基地建设进展较快、规模初具,取得了良好的工作业绩,打造了很多在全国和省、市领先的亮点特色。为进一步加强创业孵化基地建设,市人社局开展了调研活动,现形成调研报告如下:

一、

近年来**的做法和成果

1、率先创办创业就业服务超市。2007年,**在全省率先开辟高效创业服务新模式,创办创业就业服务超市,财政、工商、税务、物价、农业、金融等部门单位的同志现场办公,为创业者提供政策咨询、法律援助、项目推介等“一厅式”、“一条龙”服务。近五年,累计发放小额担保贷款5000多万元,扶持1300多人成功走上创业之路,直接带动就业和扶持中小企业吸纳就业超过1.2万人,该模式在全国推广。

2、开辟大学生见习-就业-孵化-创业的绿色通道。2009年以来,**培育建立了鑫都小商品市场、万通物流、新街高效农业示范园和鼓楼商场等42家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我局从人员选定、场地提供、贷款发放和信息咨询等方面倾情帮扶,形成了“乡镇街道选苗子、人社部门搭台子、专家能人出点子”的孵化创业模式,共扶持500多名大学生成功创业,

鑫都大学生创业孵化模式成为泰州市“样板”。

3、在泰州县级市中首家建成省级留学人员创业园。2010年11月,经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批准,江苏省**留学人员创业园正式挂牌成立。市政府出台优惠政策,对取得海外硕士或博士学位、在创业园定居的留学人员,分别给予8万元、14万元的安家补贴,并在配偶工作、子女入学、参加社保和批租土地等方面优先照顾。两年来,创业园已吸引30多名来自美国、日本、德国和加拿大等国的海归博士在此创业,项目涉及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等十多个领域,获省以上科技项目3项、发明专利8项、实用专利17项、外观专利24项,生产总值达1.03亿元,利税2500万元。

二、当前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1、受宏观经济形势影响,遭遇三大挑战。一是严峻复杂的宏观经济形势。国际经济环境:欧债危机还在发酵,美国经济复苏乏力,人民币有效汇率偏高,进出口增速双双下降。国内经济形势:内需消费疲软,地价、原材料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上升,作为经济主体的制造业面临较大生存压力。经统计,虽然今年**经济形势总体逆市上扬,但近万家小微企业中有1290家停业,2570家半停业。受此影响,全社会创业意愿疲弱。二是亟需改善的政策服务环境。相较于周边市县,**企业的税费负担依然较重,特别是面广量大的小微企业,资金矛盾尤为突出。公共服务态度和质量须进一步改善,少数部门仍然存在“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慢作为、慢落实”等现象。中介服务水平与市场需求不相适应,存在着收费标准不公开、收费行为不规范,服务意识淡薄、服务质量不高等问题。三是重文轻商的传统思想习惯。过去很长时间,我们**人对“官、学、商”的认知排序是:官位上、学为中、商为下,读书为官是正业正途,经商赚钱是旁门走道。因而自古有重文轻商、不乐商贾的思想。另外,很多**市民恋土恋家、求稳怕变,习惯守着一亩三分地、老婆孩子热炕头的生活,缺少浙江人那种千山万水闯荡、千辛万苦创业的胆识和勇气。因此,**无论是创业的户数、还是创业的规模都与先进地区存在较大差距。据统计,**每千人拥有的工商注册登记企业数是11.66个,不仅与民营经济发达的浙江温州等地相比差好几倍,就是同苏中的一些市县相比,也相距较大,若持续下去,必然造成失业增加、税源减少、银行信贷不畅和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不足等问题,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

2、受益“稳增长”大局,面临三大机遇。一是有相应的政策支持。面对今年经济持续下行的压力,中央多次强调,要把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针对企业效益下滑的现状,加大预调微调力度,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扶持企业发展。2012年上半年,国务院相关部委围绕2010年出台的《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简称“新36条”)制定出台了42项实施细则,对民间投资进一步降低准入门槛、清除发展障碍和落实优惠政策,为民间资本开辟了广阔的发展领域和空间。二是有一定的资金支撑。今年来,作为实现稳增长的“组合拳”,国家两次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和存贷款利率,首次实施不对称降息,出台帮扶中小微企业优惠政策,随着货币政策的适度放松和民间借贷法律法规的健全完善,民间投资的融资渠道将不断拓宽。另外,根据有关部门统计,**居民的储蓄率相对偏高。这些民间资金就可以转化为民间资本,被有效吸引到实体经济中。三是有新的经济增长点。很多专家指出,未来十年,中国经济的增长点将由出口和房地产转向新能源、新材料、绿色经济和低碳技术等产业。

三、今后工作的对策和建议

1、多层次、立体式架构,覆盖“五大创业群体”

通过加大财政投入、整合现有资源,进一步扩大创业孵化基地建设规模,将创业孵化对象从当前偏重大学生、海归等高层次人才向具备良好个人信誉、有创业愿望且有一定创业能力的各类人群拓展,千方百计促进各类市场主体“优生快生”,让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的创业者成长。

一是农村党员干部创业群体。由组织部门、人社部门牵头,以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为抓手,大力实施农村党员干部创业带富工程,促使一大批懂经济、会经营的农村党员干部勇立改革发展潮头,带头创业,带头致富,既能解决部分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还具有很强的示范带动效应。

二是返乡能人创业群体。**目前有十几万人在外地打工或创业,这批人最早与市场接轨,接受了新的观念,学到了先进技术,掌握了市场信息,也积累了一定资金,应当成为当前促进自主创业、扩大民间投资的对象首选。要通过政策“促”、联络“请”、上门“引”、服务“帮”等多条途径,千方百计鼓励他们回乡创业。

三是农民经纪人创业群体。农民经纪人是连接农民与市场的桥梁纽带,要切实加强农民经纪人队伍建设,发展更多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促进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不断向产业化、规模化和专业化方向发展。

四是高校毕业生创业群体。近年来,**每年返乡就业的大学生都在5000人以上,但选择创业的比例较小。要学习借鉴先进地区的经验,通过建立专项扶持资金,实施专门优惠政策,鼓励大学生发挥特长,勇敢创业。“大学生村官”是近年来颇受关注、不断扩大的特殊群体,他们熟悉农村的资源优势又有广泛的人脉关系,要积极为他们搭建创业平台并保驾护航,促进他们成功创业并带动大批农民走上致富道路。

五是海归高层次人才创业群体。围绕**产业发展“468计划”,在市经济开发区高新产业园建立高新技术创业孵化基地,与原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省级科技创业服务中心、省级留学人员创业园以及规划建设中的科技城进行优势叠加,构建环境更好、政策更优的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平台,力争引进更多包括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医药和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加快**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步伐。

2、多功能、精细化定位,提供“一条龙”服务

对初始创业者来说,创业就如同第一次爬山,这座山有多高、有多陡、有多少风险,创业者大多心中无数。作为创业者成长的“摇篮”和“助推器”,创业孵化基地必须充分凸显其“孵化、扶持”功能,通过把各项服务工作做到极致,让创业者少经风险、少走弯路。

一是提供孵化场地。目前**根据基地类型的不同,提供创业者相应的使用面积,使用年限等。今年**进一步放宽条件:进入孵化基地的创业项目,三年内可租用孵化基地提供的办公、科研用房及标准厂房,市政府按其实际使用面积给予“租房补贴”,一般补贴不超过300平方米,能迅速形成产业化的特殊项目,补贴面积可达到1000平方米。

二是推介创业项目。创业有风险,创业项目选择至关重要。创业孵化基地要在准确把握未来经济发展走势基础上,向创业者推荐适宜的创业项目。要广泛向社会各界特别是专家能人征集创业项目,建立创业项目库,并采取举行创业项目大奖赛和举办创业项目巡展等措施提高项目的含金量。加强产业政策引导,定期向创业者政府鼓励创业的产业、产品和技术信息,指导创业者最好选择适应本地产业结构特点、经济发展方向且政府重点扶持的项目作为主营项目。对初始创业者,宜推荐投资少、风险小、见效快的创业项目。

三是强化政策扶持。创业伊始,资金不足是瓶颈,解决融资问题是提高创业成功率的关键。**将在《**市吸引和用好优秀人才实施办法》、《关于鼓励各类人才入驻高新技术孵化基地创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文件政策的基础上,对入驻创业孵化基地的高层次人才进一步落实优惠政策,内容包括放宽注册资本、减收企业所得税、实施创业项目补贴等。

四是加强技能培训。创业孵化基地必须建立一支由企业家、创业成功者、创业指导专家和财政、税务、人社、工商等职能部门人员组成的高素质创业指导师资队伍,对入驻者开展融创业理念、项目策划、市场分析和经营管理等为一体的创业培训。一要体现针对性。根据学员不同的年龄性别、知识技能、经历见解和创业意向,量身制定培训计划,精心设计培训内容,进行分层次、分类别的创业培训和提供个性化、专业化的服务咨询。二要具有创新性。通过案例教学、典型示范、交流互动和实践演练等手段,采取创业模拟实训、邀请专家学者授课和安排创业成功人士到课堂现身说法等形式,不断创新培训方式,丰富培训内涵,提升培训效果。三要突出指导性。着力从思想、观念和思路上给予指导,让创业的理念深入人心,努力造就“人人想创业、人人善创业、人人能创业”的庞大社会群体。

3、全方位、全程式支持,构建和谐创业局面

创业创新是城市发展的灵魂。**要以弘扬“厚德开泰、奋发图兴”新时期**精神为契机,努力打造适宜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良好生态环境,让创业精神和文化成为**城市文化和市民精神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一是精心培植崇尚创业、尊重创造的文化土壤。变革精神、理念意识、创新创造的内核都是文化。促进自主创业、扩大民间投资,也必须以培植底蕴深厚的创业文化土壤为基础。要通过大张旗鼓地宣传创富故事、表彰创业典型、激发创业热情,让讲诚信、善创新、会经营的企业家成为当今社会最受尊重的人,让“想创业”成为每个有理想、有能力、有激情人士的自觉追求,彻底改变当前只想在体制内找饭碗、求安稳的从业导向,增强社会的生机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