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绩效考核办法范文

时间:2024-01-29 18:01:1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园林绩效考核办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园林绩效考核办法

篇1

一、定岗原则

各片区中队除中队长外其余人员对辖区街道实行一人一段定岗定责;根据辖区地域大小和人员数量,合理分配路段,配置人员,在辖区内实现人员无盲区覆盖。

二、工作职责

每个队员是所负责区域城市管理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所负责区域的城市管理工作负全责,必须履行如下职责:

(一)加强与责任区域内的商家沟通、互动,每月与责任区域内的商家进行一次城市管理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

(二)劝导和制止责任区域内违规占道经营和占道促销活动。

(三)纠正和制止责任区域内车辆乱停乱放行为。

(四)纠正和制止责任区域内噪声扰民行为。

(五)纠正和制止有损市容的乱牵、乱挂、乱贴行为。

(六)纠正和制止破坏城市市政、园林、环卫及公共设施的行为。

(七)规范责任区域内的门店装修;监督责任区内各类户外广告设置,督促商家或广告企业按程序报批,并按许可要求设置;发现违规设置行为及时报告,并进行制止。

(八)负责监管责任区内的违章搭建行为,及时发现并报告。

(九)纠正和制止乱堆、乱倒、乱扔垃圾的不文明行为;及时发现责任区内的环境卫生管理方面的问题,联系环卫路段管理人员及时处理。

(十)参与责任区域内的协调和处理;协助配合责任区内执法案件办理。

(十一)向中队报告管理过程中遇到重难点问题,申请中队及时解决。

(十二)积极完成中队安排的其他工作。

三、督查考核

局集中统一组织的督查考核由局督察室牵头负责,日常督查考核由中队自行组织;督查考核要紧紧围绕定岗定责落实情况和队员履职情况展开,发现问题直接考核到管段责任人员;个人的日常的考核分值作为年终考核等次评定依据。具体督察考核办法如下:

(一)到岗情况考核:除正常休息和中队集中统一安排外,人员无故不到岗一次扣个人目标绩效分0.1分,每缺席半天为一次旷工扣0.25分,全天缺席记两次旷工扣0.5分。

篇2

时间如梭,转眼间又跨过了一个年度之坎,回首望2018年,市政建设部在新区管委会和集团公司的正确领导下,我部严格按照新要求,适应新形势、完成新任务。切实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紧密围绕“两线三片”重点项目和区政府、管委会年初项目计划开展工作,按照“精心、精细、精品”的管理理念,发扬“吃苦耐劳,敢打硬仗,开拓进取,努力奋进”的工作作风,切实履行集团公司城市市政建设的职责,截止2018年12月市政建设部共接受建设和其它任务约133项,其中包括“两线三片”和年初计划实施项目31个,续建项目19个,新增项目28个,其它任务55。现将2018年各项目实施情况和2019年部门工作思路如下:

一、2018年项目实施情况

(一)18年各项目实施进展情况

1、项目完成情况

截止2018年12月底市政建设部先后完成了,涪陵新区铜鼓湖公园景观工程、玉珠大道K0+000+K0+950段道路、涪陵新区环城西路三期道路工程(学府路三期)、重庆市涪陵新城区中央商务区排水管网工程、涪陵区李渡生态工业杨雀岭至鹤凤滩码头连接道路工程、兰馨一路南段道路工程、东部工业污水引入大耍坝污水处理厂、运盛标准化厂房北侧边坡治理工程、2018年春季新区道路行道树及附属工程、高岩口二三级污水管网完善工程等,包括城建和市政园林公司实施共计约37个项目。市政部所属区委区府“两线三片”项目,除了玉屏公园项目因方案调整、站前大道二期因征拆滞后而影响进度外,其它项目按目标完成。

2、全力推进的项目

正全力推进,涪陵新城区玉屏、双龙片区基础设施及配套工程、玉屏公园项目、涪陵新城区涞滩河库岸整治工程、涪陵区龙潭河重点河段综合整治工程、涪陵新城区污水管网完善工程、涪陵新城区鹤凤大道二期道路工程、玉珠大道(K0+525-K1+290.602段)、太贤支路B段道路工程、兰馨路三四段、金银老场镇二三级污水管网完善工程、重庆市涪陵区李渡生活垃圾处置场封场工程等约13个项目的建设工作。

3、新开工的项目

新开工,站前大道二期、李渡生态工业园回龙路道路(A、B段)工程A段K0+000~K1+460、四好农村路(通组公路)工程、重庆市涪陵区李渡生活垃圾处置场封场工程等5个项目工程。

(二)三峡后续项目工作完成情况

三峡后续项目工作情况:(1)完成涪陵新城区玉屏、双龙片区基础设施及配套工程取得补助资金2000万元;盘龙路1878万元;鹤凤大道二期道路工程3395万元。(2)涪陵区新城区妙音路二期道路工程、涪陵区新城区两桂片区市政道路工程等2个项目拟纳入2020年三峡后续项目建设计划,目前已完成立项、方案、环保、水保、地灾、用地等批复,可研报告已报发改委,待进行审批。(3)配合管委会完成其它三项后续项目工作申报。

(三)项目前期工作推进情况

前期工作方面,涪陵区新城区妙音路二期道路工程和涪陵区新城区两桂片区市政道路工程已完成方案批复,近期将取得可研批复。涪陵新城区北环东路道路工程已完成项目建议书、可研、方案设计编制工作,但未取得批复,现规划局要求本项目暂缓。集绣大道道路工程,由于规模调整,并增加了下穿通道及上跨桥、综合管廊,但由于综合管廊断面未确定,目前项目暂缓。太白大道北延伸段,已完成立项、方案批复正在进行可研编制,已报区政府EPC实施方案未通过,现根据管委会工作安排拟先行启动道路土石方工程部分,确保年底出形象。平绣路根据管委会近期工作安排,项目已启动相关设计工作。前大道一期、太乙大道二期海绵城市建设工程已完成立项批复,方案设计修改多次,评审多次,后管委会要求暂缓,并把本项目交给了管委会规建部,由他们联系绿地集团统一打造。涪陵新城区涞滩河片区基础设施及配套工程、倪致路、两桂湖湿地公园、玉屏片区市政道路工程等项目待管委会规建部完成方案后,根据工作任务启动相关工作。

目前已基本完成前期工作,根据管委会工作安排可启动项目,涪陵工业园区聚龙大道西段道路工程、鹤聚盘滴(大鹅片区)场平工程、天华照明场平及边坡、大唐文化创意产业园雨水管涵工程、贤白支路K1+223.222至K1+425.289段等约12个项目工程。

(四)项目合同签订

合同签订方面,我部严格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合同法》、《建筑安装工程承包合同条例》等条例和集团公司相关规定进行合同签订和管理。截止目前完成了247份合同签订,正在审签合同9份,正在拟定起草合同13份,预计全年可完成269份合同签订。

(五)加强项目安全质量管理、中央环保督察、文明卫生城市建设及民工工资管理

到目前,市政部实施的项目中,未出现过质量、安全事故,工程及过程质量验收合格,满足设计要求。在工程结算方面配合相关部门顺利完成项目结算申报,未出现民工工资拖欠事件发生。

完成了中央环保督察及文明卫生城市建设项目。

(六)项目管理方面

项目管理方面,严格按照“三控制、三管理、一协调”(三控制:质量、进度、投资;三管理:安全、合同、信息;一协调:工程项目参与各方组织协调工作)的要求,推进项目建设,确保在安全管理、进度控制、质量管理、投资控制等上一台阶。严格执行施工合同,以合同为依据,加强项目投资管理,降低建设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质量管理:在工程建设中,严格按照建设工程施工规范,工程技术标准和工程验收规范进行管理,确保了工程建设质量,工程质量合格率100%。加强安全管理:强化安全教育,一岗双责。与施工单位签订安全责任书,明确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对施工单位日周月安全检查进行严格考核,现场安全隐患及时整改,形成影像资料存档。进度审核:审核施工单位报送的施工计划,并定期进行考核,检查落实情况,找出偏差,及时采取纠偏措施,确保进度计划与计划目标一致。投资控制:严控投资,设计资料必须可实施性,对方案合理性充分论证,从源头控制投资,工程计量,现场签证必须严格依据合同要求并结合实事求是的原则,保证工程计量的准确无误,实现有效控制工程投资的目的。

二、2018年度项目推进中存在的问题

1、主观方面,上下沟通不畅,因绩效考核之因部分员工责任心不够,缺乏积极性,工作效率有待提高,影响项目推进。

2、客观方面,一是项目报批方案、初设审批时间过长;二是征地拆迁影响,没有土地批文,拆迁难度大,不彻底;三是建设手续办理困难。

3、历史遗留问题,较多15年前实施项目在实施过程中未办理用地许可证、水保、地灾、环评、地勘、概算批复。现在我部重新进行补办,相关审批部门均以项目实施时间时效为由不再办理相关批复,导致项目实施过程中无法办理施工许可、安检、质检手续和各项专项验收。

4、项目竣工验问题:我部实施大部分市政项目在施工图设计阶段均按整个项目进行设计招标,但在由于项目实施过程中根据建设任务调整和使用功能要求取消了部分分部分项工程(如边坡、路灯、行道树等附属工程),导致大部分项目无法进行竣工验收和专项验收,项目竣工备案、移交、转固困难。我部多次书面报告、请示管委会,但协调未果。

三、2019年项目工作思路

2019年在新区管委会和集团公司正确领导下我部将更加团结公司各部门,始终围绕新区“两线三片”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以及19年集团公司目标,牢牢把握服务大局的理念,扎实开展新区各项建设管理工作,继续发扬“吃苦耐劳,敢打硬仗,开拓进取,努力奋进”的工作作风,努力完成明年的各项工作目标。

四、2019年工作改进措施

2018年我部在各项工作开展中还存在一些不足,现将19年拟改进提升计划如下:

(一)加强部门内部管理

1、进一步明确岗位职责

理顺管理流程,让部门每个员工知道应该做啥事,如何去做。进一步探索项目负责制的管理办法。

2、加强部门考核

制定了绩效考核办法,对公司按人头平均发放的绩效奖,在部门内部,按项目计划、项目个数的多少,工作积极性、工作成效等因素进行考核,奖勤罚懒,不吃大锅饭,提高部门人员项目工作的积极性。

3、加强计划管理

编制了重点项目计划与旬工作计划,并要求每个部门员工编制周计划与工作总结。突出重点,进攻难点,完成集团公司下达的目标任务。

4、加强培训

通过开部门会议、自学、员工之间的相互交流、外地参观学习、外部知识培训等多种途径和方式,提高每个员工的专业素质,开阔员工视野,提升员工综合水平,并将学到的知识用于工程项目管理。

5、加快竣工项目资料准备,协调相关部门进行单项验收,成熟一个竣工验收一个。项目重点上,先三峡后续项目,时序上先15年以后的项目。采取各种措施,力争年前将已经运行的道路工程移交给市政管理中心(或市政园林公司),至少要引起管委会及马办高度重视,政策上有个界定。

(二)加强设计、咨询造价、监理、施工等单位的监督管理

结合住建部《工程质量治理现年行动方案》、《建筑工程五方责任主体项目负责人质量终身责任追究暂行办法》、《建筑工程施工转包违法分包等违法行为认定查处管理办法》等法规及文件精神,完善项目施工单位考核办法。探索目前体制下的监理、设计、造价等第三方单位监督管理办法。

(三)实施建设项目考核,提高项目管理人员的积极性

基于建筑工程五方责任主体项目负责人质量终身责任追究暂行办法,实施以建设项目为主体的考核办法应该尽快实施,做到责权利相结合,以提高项目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工作责任心,确保项目的质量安全。

(四)加强项目过程管理

项目前期工作与施工过程同抓共管,齐头并进,项目整体推进有力。通过开专业例会、部门会议,组织项目报建人员、设计人员,造价人员、项目管理人员以项目为中心,按程序一项一项梳理,四控一管,环环相扣,实现项目目标计划。

(五)进一步加强项目的安全监管与环境保护管理

新安全法及新环保法的实施,进一步强化和加强了项目管理主体单位责任,进一步加强项目的安全监管与环境保护监管,是项目建设的重要内容。

(六)进一步加强部门廉政建设工作

廉政建设工作应常抓不懈,通过宣传学习廉洁制度,实施一岗双责制,加强监督管理,筑好防线,守住底线。

2018年度工作总结及2019工作思路

时间如梭,转眼间又跨过了一个年度之坎,回首望2018年,市政建设部在新区管委会和集团公司的正确领导下,我部严格按照新要求,适应新形势、完成新任务。切实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紧密围绕“两线三片”重点项目和区政府、管委会年初项目计划开展工作,按照“精心、精细、精品”的管理理念,发扬“吃苦耐劳,敢打硬仗,开拓进取,努力奋进”的工作作风,切实履行集团公司城市市政建设的职责,截止2018年12月市政建设部共接受建设和其它任务约133项,其中包括“两线三片”和年初计划实施项目31个,续建项目19个,新增项目28个,其它任务55。现将2018年各项目实施情况和2019年部门工作思路如下:

一、2018年项目实施情况

(一)18年各项目实施进展情况

1、项目完成情况

截止2018年12月底市政建设部先后完成了,涪陵新区铜鼓湖公园景观工程、玉珠大道K0+000+K0+950段道路、涪陵新区环城西路三期道路工程(学府路三期)、重庆市涪陵新城区中央商务区排水管网工程、涪陵区李渡生态工业杨雀岭至鹤凤滩码头连接道路工程、兰馨一路南段道路工程、东部工业污水引入大耍坝污水处理厂、运盛标准化厂房北侧边坡治理工程、2018年春季新区道路行道树及附属工程、高岩口二三级污水管网完善工程等,包括城建和市政园林公司实施共计约37个项目。市政部所属区委区府“两线三片”项目,除了玉屏公园项目因方案调整、站前大道二期因征拆滞后而影响进度外,其它项目按目标完成。

2、全力推进的项目

正全力推进,涪陵新城区玉屏、双龙片区基础设施及配套工程、玉屏公园项目、涪陵新城区涞滩河库岸整治工程、涪陵区龙潭河重点河段综合整治工程、涪陵新城区污水管网完善工程、涪陵新城区鹤凤大道二期道路工程、玉珠大道(K0+525-K1+290.602段)、太贤支路B段道路工程、兰馨路三四段、金银老场镇二三级污水管网完善工程、重庆市涪陵区李渡生活垃圾处置场封场工程等约13个项目的建设工作。

3、新开工的项目

新开工,站前大道二期、李渡生态工业园回龙路道路(A、B段)工程A段K0+000~K1+460、四好农村路(通组公路)工程、重庆市涪陵区李渡生活垃圾处置场封场工程等5个项目工程。

(二)三峡后续项目工作完成情况

三峡后续项目工作情况:(1)完成涪陵新城区玉屏、双龙片区基础设施及配套工程取得补助资金2000万元;盘龙路1878万元;鹤凤大道二期道路工程3395万元。(2)涪陵区新城区妙音路二期道路工程、涪陵区新城区两桂片区市政道路工程等2个项目拟纳入2020年三峡后续项目建设计划,目前已完成立项、方案、环保、水保、地灾、用地等批复,可研报告已报发改委,待进行审批。(3)配合管委会完成其它三项后续项目工作申报。

(三)项目前期工作推进情况

前期工作方面,涪陵区新城区妙音路二期道路工程和涪陵区新城区两桂片区市政道路工程已完成方案批复,近期将取得可研批复。涪陵新城区北环东路道路工程已完成项目建议书、可研、方案设计编制工作,但未取得批复,现规划局要求本项目暂缓。集绣大道道路工程,由于规模调整,并增加了下穿通道及上跨桥、综合管廊,但由于综合管廊断面未确定,目前项目暂缓。太白大道北延伸段,已完成立项、方案批复正在进行可研编制,已报区政府EPC实施方案未通过,现根据管委会工作安排拟先行启动道路土石方工程部分,确保年底出形象。平绣路根据管委会近期工作安排,项目已启动相关设计工作。前大道一期、太乙大道二期海绵城市建设工程已完成立项批复,方案设计修改多次,评审多次,后管委会要求暂缓,并把本项目交给了管委会规建部,由他们联系绿地集团统一打造。涪陵新城区涞滩河片区基础设施及配套工程、倪致路、两桂湖湿地公园、玉屏片区市政道路工程等项目待管委会规建部完成方案后,根据工作任务启动相关工作。

目前已基本完成前期工作,根据管委会工作安排可启动项目,涪陵工业园区聚龙大道西段道路工程、鹤聚盘滴(大鹅片区)场平工程、天华照明场平及边坡、大唐文化创意产业园雨水管涵工程、贤白支路K1+223.222至K1+425.289段等约12个项目工程。

(四)项目合同签订

合同签订方面,我部严格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合同法》、《建筑安装工程承包合同条例》等条例和集团公司相关规定进行合同签订和管理。截止目前完成了247份合同签订,正在审签合同9份,正在拟定起草合同13份,预计全年可完成269份合同签订。

(五)加强项目安全质量管理、中央环保督察、文明卫生城市建设及民工工资管理

到目前,市政部实施的项目中,未出现过质量、安全事故,工程及过程质量验收合格,满足设计要求。在工程结算方面配合相关部门顺利完成项目结算申报,未出现民工工资拖欠事件发生。

完成了中央环保督察及文明卫生城市建设项目。

(六)项目管理方面

项目管理方面,严格按照“三控制、三管理、一协调”(三控制:质量、进度、投资;三管理:安全、合同、信息;一协调:工程项目参与各方组织协调工作)的要求,推进项目建设,确保在安全管理、进度控制、质量管理、投资控制等上一台阶。严格执行施工合同,以合同为依据,加强项目投资管理,降低建设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质量管理:在工程建设中,严格按照建设工程施工规范,工程技术标准和工程验收规范进行管理,确保了工程建设质量,工程质量合格率100%。加强安全管理:强化安全教育,一岗双责。与施工单位签订安全责任书,明确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对施工单位日周月安全检查进行严格考核,现场安全隐患及时整改,形成影像资料存档。进度审核:审核施工单位报送的施工计划,并定期进行考核,检查落实情况,找出偏差,及时采取纠偏措施,确保进度计划与计划目标一致。投资控制:严控投资,设计资料必须可实施性,对方案合理性充分论证,从源头控制投资,工程计量,现场签证必须严格依据合同要求并结合实事求是的原则,保证工程计量的准确无误,实现有效控制工程投资的目的。

二、2018年度项目推进中存在的问题

1、主观方面,上下沟通不畅,因绩效考核之因部分员工责任心不够,缺乏积极性,工作效率有待提高,影响项目推进。

2、客观方面,一是项目报批方案、初设审批时间过长;二是征地拆迁影响,没有土地批文,拆迁难度大,不彻底;三是建设手续办理困难。

3、历史遗留问题,较多15年前实施项目在实施过程中未办理用地许可证、水保、地灾、环评、地勘、概算批复。现在我部重新进行补办,相关审批部门均以项目实施时间时效为由不再办理相关批复,导致项目实施过程中无法办理施工许可、安检、质检手续和各项专项验收。

4、项目竣工验问题:我部实施大部分市政项目在施工图设计阶段均按整个项目进行设计招标,但在由于项目实施过程中根据建设任务调整和使用功能要求取消了部分分部分项工程(如边坡、路灯、行道树等附属工程),导致大部分项目无法进行竣工验收和专项验收,项目竣工备案、移交、转固困难。我部多次书面报告、请示管委会,但协调未果。

三、2019年项目工作思路

2019年在新区管委会和集团公司正确领导下我部将更加团结公司各部门,始终围绕新区“两线三片”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以及19年集团公司目标,牢牢把握服务大局的理念,扎实开展新区各项建设管理工作,继续发扬“吃苦耐劳,敢打硬仗,开拓进取,努力奋进”的工作作风,努力完成明年的各项工作目标。

四、2019年工作改进措施

2018年我部在各项工作开展中还存在一些不足,现将19年拟改进提升计划如下:

(一)加强部门内部管理

1、进一步明确岗位职责

理顺管理流程,让部门每个员工知道应该做啥事,如何去做。进一步探索项目负责制的管理办法。

2、加强部门考核

制定了绩效考核办法,对公司按人头平均发放的绩效奖,在部门内部,按项目计划、项目个数的多少,工作积极性、工作成效等因素进行考核,奖勤罚懒,不吃大锅饭,提高部门人员项目工作的积极性。

3、加强计划管理

编制了重点项目计划与旬工作计划,并要求每个部门员工编制周计划与工作总结。突出重点,进攻难点,完成集团公司下达的目标任务。

4、加强培训

通过开部门会议、自学、员工之间的相互交流、外地参观学习、外部知识培训等多种途径和方式,提高每个员工的专业素质,开阔员工视野,提升员工综合水平,并将学到的知识用于工程项目管理。

5、加快竣工项目资料准备,协调相关部门进行单项验收,成熟一个竣工验收一个。项目重点上,先三峡后续项目,时序上先15年以后的项目。采取各种措施,力争年前将已经运行的道路工程移交给市政管理中心(或市政园林公司),至少要引起管委会及马办高度重视,政策上有个界定。

(二)加强设计、咨询造价、监理、施工等单位的监督管理

结合住建部《工程质量治理现年行动方案》、《建筑工程五方责任主体项目负责人质量终身责任追究暂行办法》、《建筑工程施工转包违法分包等违法行为认定查处管理办法》等法规及文件精神,完善项目施工单位考核办法。探索目前体制下的监理、设计、造价等第三方单位监督管理办法。

(三)实施建设项目考核,提高项目管理人员的积极性

基于建筑工程五方责任主体项目负责人质量终身责任追究暂行办法,实施以建设项目为主体的考核办法应该尽快实施,做到责权利相结合,以提高项目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工作责任心,确保项目的质量安全。

(四)加强项目过程管理

项目前期工作与施工过程同抓共管,齐头并进,项目整体推进有力。通过开专业例会、部门会议,组织项目报建人员、设计人员,造价人员、项目管理人员以项目为中心,按程序一项一项梳理,四控一管,环环相扣,实现项目目标计划。

(五)进一步加强项目的安全监管与环境保护管理

新安全法及新环保法的实施,进一步强化和加强了项目管理主体单位责任,进一步加强项目的安全监管与环境保护监管,是项目建设的重要内容。

篇3

一、城市管理体制和机制更加顺畅。随着我市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管理重要性越来越显现出来,为加强城市管理,市委市政府从理顺管理体制着手,于2005年正式成立市城市管理局,至06年9月,各县市先后设立了城市管理局,实现了城市的专业化管理。同时,充分发挥县(市区)、街道、居委会(社区)在城市管理中的作用,明确各自职责,突出各自的管理重点,做到既分工又合作。目前市区基本上形成了“二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的城市管理模式,实现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无缝隙管理。

在管理机制上逐步推行建管分开、管养分离改革,在环卫保洁、市政设施管护、园林绿化养护等行业实行政府管理职能和养护作业行为分开,政府负责城市全行业宏观管理,具体作业积极推行市场化、专业化道路,对城市户外广告经营、停车位面向社会进行拍卖,管理,面向初会招标,路灯、下水道、部分路段的清扫保洁、绿化管理实行对内承包,余土清运、垃圾运输实行有偿服务。

二、城市管理规章制度进一步建立。五年来先后制定出台《市城市管理若干规定》、《市城市绿化管理暂行规定》、《市市政公用设施管理暂行规定》、《市中心城区户外广告管理办法》、《市中心城区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试行办法》、《城市渣土运输管理办法》、《城市供水管理办法》等二十余项规范性文件,使城市管理有章可循。在强化行业规范制度的同时,还加强对内部管理、作业标准、督查考核等制度的制定,如:针对作业管理情况出台《督查考核办法》、针对执法情况出台了《支队执法绩效双百分考核实施办法》、《城管支队执法人员行为规范》、《支队六条禁令》等制度。

三、设施水平明显提高。随着凤凰、紫阳大道、南宁、黄岗山、芦林等一大批城市道路和城建设施的先后建成,我市市政设施有了进一步完善,特别是近年来围绕环保生态工程,我市加快了城市污水和生活垃圾处理工程建设,目前已有市污水处理厂,市、县垃圾处理厂竣工并投入使用,08年又有5个县(市)要开工建设污水处理厂。市政设施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至目前,仅市区城区道路总长已达183公里,道路面积342万平方米,人均拥有道路面积15平方米,路灯60723盏,供水管长达184.7公里,分别比03年增加43公里,82万平方米,9.2平方米,30800盏,36公里。新增公厕15个,中转站13个,各项指标均排在全省中上游。

四、城市品位不断提升。通过开展创建“园林城市”、“园林小区”、“园林化单位”等活动,我市城市人居环境进一步改善,深受人民群众欢迎的高品位小游园、风光带、绿化广场等设施得到了高度重视和快速发展,城市的品位不断提升,城市竞争力增强,到目前止,广丰已获国家“园林城市”称号,市本级、、、县、县、市也被省政府命名为省级“园林城市”,仅05-07年我市就新增绿地60万平方米,新建了春江、三清、旭日、芝山、双塔、惟义、世纪等一大批大型公园,涌现了师院、等59个园林化单位和福达小区、江南人家等16年园林化小区。至2007年,市区园林绿化总面积达824.9公顷,绿化覆盖率达38.84%,与03年比较,市区绿化覆盖率从33.59%提升到38.84%,绿地率从29.93%提高到34.25%,人均绿地从7.01平方米提升为8.9平方米。

五、城市管理有序加强。城市管理工作逐步实现由多头管理向集中管理转变、由粗放管理向依法管理转变、由单项管理向综合管理转变,城建监察队伍的职业道德水平和业务素质不断提高,城市长效管理的工作机制初步建立,各地不断创新城管工作方式,把以人为本的理念融入到执法管理过程中。城市管理执法工作取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理解和支持。清理整顿城市交通秩序取得进展,理顺了管理体制,加大了非法营运打击力度。城市市容市貌发生了显著变化,脏乱差得到有效治理,背街小巷改造成效明显,出门难、如厕难等问题得到较好解决,城管支队和市自来水公司等多家单位部门荣获建设部、省“先进单位、先进集体”称号。

六、违章建筑得到了有效控制。针对违章建筑违反城市规划、破坏城市管理、影响城市发展这一普遍而又严重的问题,我市各地采取了强有力的措施予以打击、强拆,特别是近两年来,打击力度更大,打击手段也更加多样化,如市以整治土地非法交易、违法违规建设为重点的清理整治活动,通过多个部门联合,有效的遏制了违章建筑的产生;市本级则建立了城管支队派驻街道和拆除违章市区两级联动执法机制,组织了多次大规模的强拆,仅06、07就拆除违章建设面积9万平方米,极大的维护了城市规划的严肃性。

七、市容市貌有了明显改观。各地以创建为契机,加大了市容环境卫生专项整治工作,首先治乱促齐。一是清理取缔出店经营,实行归行入市。二是结合城区改造,推行临街建筑五位一体改造。三是采取专门设点专人看管的办法,规范了人行道非机动车、机动车的停放。其次是治脏求净。发挥各级作用,对死角垃圾进行了彻底整治,建立了严格的垃圾运清制度,实行了“门前三包”责任制,推行“定人、定岗、定职责、定标准、定奖罚”的环卫保洁模式,在市区主干道积极开展了“打造环卫精品街”“示范街”活动,做到了垃圾落地不超过10分钟。第三是治差创美。按照先更新,后统一的程序,拆除和更新了破旧户外广告,对重点路段的店招、店牌进行了统一规范,对封闭的卷闸店门进行了开放化、通透化,通过市场运作清理了城市牛皮癣,对在建工程一律要求围档作业,书写规范的公益宣传语。对城市管理薄弱的里弄小巷、城乡结合部、专业市场强化了管理,采取市区联动的方式把它纳入考核范围。

二、存在的问题

尽管我市城市管理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同兄弟市相比,同打造四省交界区域中心城市和快速发展地区相比还存在不足,城管工作还有许多需要完善的地方,如城市管理体制未能很好理顺,各县职责不统一,与系统外部门职责交叉,协调配合不够。现代管理技术应用不够,信息获取滞后,工作效率低,处理问题被动;管理方式上,过多依赖突击式和运动式管理,效果往往是前治后乱;绩效考核上,缺乏合理的监督评估和激励约束机制,重设施建设、轻维修养护,设施服务周期短,存在着“高标准建设、低水平维护”的实际情况。针对这些情况,08年我市城市管理工作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三、下步工作

一、加大城管科技投入,推进城市数字化建设。

随着我市城市建设速度的加快,城市建城区面积不断扩大,城市承载的功能日益增加,完全依据人工的管理手段明显落后。积极运用现代化科技手段,把信息技术与城市管理相结合,推进数字化城市管理模式,是提高城市管理现代化水平的根本途径,也是在城市管理领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的具体体现。应用数字化城市管理模式,可以实现城市管理由滞后向实时、由粗放到精确、由低效到高效、由被动向主动转变。2008年,市本级要按照建设部要求,统一布局,资源共享,整合市政、园林、环卫等部门资源,建立综合的数字化城管信息系统,利用科技监控手段,对破坏市政公用设施和违反城管法规行为以及城管工作人员在职在岗等情况,实行实时监控,做到在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并快速处理问题,切实提高城管工作效率,。

二、加快城市绿化建设,夯实创建园林城市基础。

1、以规划为先导,充分发挥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调控作用。绿线是城市绿化管理和城市规划管理工作中各类城市绿化用地范围的控制线,也是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有关详细规划和现状地形图中界定各类城市绿化用地的周边线。今年,市本级城市绿化要做好(具体的规划名称)两个专项规划,其它县市也要尽快做好本地绿化系统规划,出台绿线管理规定,严格执行绿线管理制度,力争做到绿线范围内的用地不得进行非绿化建设,不得擅自占用城市绿地,按照创建国家园林城市要求,做好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的基础性工作。

2、以建设为重点,切实加快城市园林绿化的建设步伐。一是要在增加绿量上下功夫。要充分利用信江、丰溪河和槠溪河水系,结合水环境治理,设置沿河绿地,构筑沿河绿化体系。二是加快城区绿化和城市出入口景观绿化建设。重点实施好紫阳公园、中央公园和五三大道东、中山路、七沙、宏福、三清大道与紫阳大道交汇处街头小游园建设。要合理配置植物,形成多种树、多树种、多品种,乔、灌、草、花各类植物相结合的多样性格局,达到“四季常绿,三季有花”的城市绿化景观效果。三是要广泛开展园林化单位(小区)创建,实施拆墙透绿工程,推广立体绿化、垂直绿化,构筑庭院绿化体系。

3、以管理为关键,全面提高城市园林绿化的管护水平。一要严格标准,规范园林养护行为。一方面,要尽快出台我市城市绿地养护定额、城市绿地养护管理技术标准、城市绿地养护管理考核细则等规范性文件,使园林绿地养护管理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制度化,做到有章可循,有规可依。另一方面实施机械化作业、标准化作业、网络化管理,规范松土、锄草、施肥、浇水、打药、修剪等作业,提高苗木成活率,保持绿地整洁、美观、雅致,切实提高园林养护水平。二要强化考核,实行精细化管理。要以园林事业改革为契机,逐步推行市场化的绿地管护模式。城区公共绿地养护上实行公开竞争或内部承包,打破垄断格局,激活园林养护作业层面。要健全考核制度,全面推行管护责任制,变粗放型管理为精细化管理,切实提升绿化养护管理水平。要加大考核力度,实行定期和随机检查相结合,将检查的结果同养护管理单位养护经费相挂钩。三要依法治绿,加强园林绿化行业管理。要加大执法力度,依法强化园林绿化管理,严肃查处各类违法侵占绿地、破坏绿化的事件。要抓好园林绿化企业资质、园林绿化工程的监管,规范园林绿化建设行业管理。

三、推行“四化”标准,实现城市常态化管理。

“四化”即:“人性化、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

人性化:即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要把解决居民关注的焦点问题作为突破口,真正体现“管理即服务”理念。要倡导平和亲切的执法形象,摒弃执法中冷、横、硬的作风和简单的清理、取缔的工作方法,坚持以理服人、以法服人。对一些难题、顽症,要多从管理上动脑筋,从源头上想办法。既要严格执行法定程序,秉公执法,又要在执法过程中不断推行柔性执法,不断提高依法行政水平与文明执法程度。

规范化:规范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文书和执法程序工作是进一步深化城市管理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的重要举措,是建设一支政治合格、业务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形象良好的城管执法队伍的基本保障。一是要加强城市管理规范性文件的制定,尽快使城市的各项管理做到有章可循。二是要做好城管执法文书、执法程序的规范工作。今年城市执法要求做到每个案例、事例都要严格合法,程序规范。三是要提高城管执法规范化水平,提升城管执法队伍的整体形象。一方面抓好城管执法硬件设施和整体工作形象的规范化建设工作,对城管执法窗口、执法装备以及执法场所的外部形象等方面提出规范化要求,力求使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队伍的整体形象一致、焕然一新。另一方面,要抓好执法行为的规范化建设工作,在规范执法文书的基础上,通过开展案卷评查、执法岗位练兵竞赛、规范自由裁量权等活动,促进和提高全省城管执法质量与水平。

标准化:按照纵向到底、横向到边要求。一是科学界定各职能部门的工作责任,制定详细行业作业标准和考评细则。二是实施分类管理,对市区主次干道划分为一、二、三类,确定不同的管理标准,并按不同标准采取不同方式,运用不同的力量进行管理。三是建立管理督查考评机制,按照“定点、定人、定时、定类”的内容强化督查考核。

信息化:城市管理,信息滞后,势必造成城市管理工作被动,发生的问题得不到及时有效解决。为此,我市要尽快建立信息化的现代城市管理手段,要加大办公自动化的配置投入,在确保数据、信息准确的基础上,尽快做好各种城管资料(含影像、图表)和数据的采集、汇总工作,以12319热线为基础,构建好管理与服务的网络平台,利用信息化手段对公共资源、社会资源、共建资源进行整合,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实现政务信息流转更为快捷,居民办事更为方便,社会沟通更为密切。保证城市运行中出现的问题能够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及时解决。同时,必须在城市管理各相关部门、公共服务企业、市民间逐步建立起沟通快捷、分工明确、责任到位、反映快速、处置及时、运转高效的运行机制。建立各种基础数据图表,使量化统计、量化分析、量化评价和建立在此基础上的科学决策,逐步成为我们的重要工作手段。

四、加强队伍建设,提升城管执法水平。

一是抓学习培训,培养高素质队伍。要进一步加强城市管理人员政治理论、法律法规和管理业务知识的学习培训,完善城管系统的学习和培训制度,促进队伍工作态度、工作方式、工作作风工作水平均有大的提高。强化干部职工的责任意识,真正树立见事管事,管理为民的服务意识。

二是抓管理,培养过硬的作风。城管工作的性质要求执法队员必须养成吃苦耐劳的顽强意志和无私奉献精神,培养严明的组织纪律观念和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过硬作风。积极推行准军事化管理,用军人的规范、理念、意志、作风和纪律来锻炼队伍。养成整齐划一、令行禁止、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今年是“城管执法素质强化年”,支队要把军训工作贯穿于全年执法工作。

三是抓监督,促进工作方法的提高。建立和完善内部督查考核机制,充分发挥纪检监察的作用,同时,加强外部监督,聘请行政执法监督员,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虚心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使城市管理工作得到进一步的改进和提高。

五、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功能。

1、抓好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群众的生活环境。重点是要加快城市道路和城区大型公用设施的建设,特别是要做好关注民生的污水处理、垃圾处理项目的开工建设。通过加快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提升城市品位,完善城市功能。市本级要尽快启动吉阳路的新建,庆丰路、丰溪路等城市道路的改建工作,加快对城区桥梁的维修、改造,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2、完善环卫基础设施。制定完善环卫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优化中心城区垃圾中转站布局,加快垃圾中转站公厕建设。把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长远目标和城乡结合部群众的现实要求结合起来,大力建设各项环卫基础设施,因地制宜实行基础设施改造,从根本上改善群众环境卫生状况。今年市本级拟再建5座中转站连体公厕,并在居民区设置相对固定的装潢垃圾集散点,解决装潢垃圾处理难问题。启动垃圾处理厂的使用,确保城区垃圾清运到位。并加强源头管理,市场运作,依法查处,从根本上解决建筑垃圾和泥浆到处倾倒的问题。

3、加大对全市供气、供水管理力度,制定好供气供水安全处置应急预案,确保市民用水、气的安全。启动20万吨水厂新建,积极拓展供水市场,结合取消城区自备水源工作逐步消除供水盲区。要协同区政府做好里弄小巷化粪池堵塞,下水道不畅的摸底和疏通工作,按照主干道——次干道——里弄小巷的过程,逐步规范次干道和里弄小巷的停车占道秩序管理,给市民一个干净卫生、整治有序的生活环境。

六、推行六大机制,实现城市长效管理。

1、完善督查考核机制。进一步修改完善局督查考核办法,逐步建立高效、科学、合理、标准的督查考核机制,建立督查情况定期通报交流例会机制,从而更好发挥督查信息的综合利用的作用,以便更好地掌握解决检查中问题,有效推动城市管理精细化工作深入开展。

2、完善公用事业市场化运作机制。要对市政设施维修、清扫保洁作业、园林绿化养护制定科学的监管办法、质量标准、经费核算体系和市场准入制度,营造公平、公正、有序的竞争环境,推进管护作业市场化进程。

3、完善对里弄小巷和城乡结合部考核机制。加强与各级有关部门沟通协调,理顺权责关系,实现部门联动,取得有关部门的工作支持。协商解决好里弄小巷、城乡结合部脏乱差民生问题,把里弄小巷、城乡结合部卫生、市容管理工作逐步纳入考核范围,并制定出台详细的考核评比方案,确保里弄小巷、城乡结合部卫生、市容有一个大的改变。

4、建立城管系统执法审批联合制。在事项审批过程中,要求系统所有审批事项都必须实行定期联合审批。在执法中则整合系统力量,采取联合执法,一方面避免多重执法,另一方面避免因分散执法造成执法力量不足,发现问题不及时的情况。

篇4

关键词:园林绿化工程;项目管理;监理;施工组织设计

中图分类号:TL372+.3文献标识码:A

一、城市园林施工项目管理的基本方法

城市园林施工企业项目管理主要是对园林项目的进度、质量、安全和成本目标进行控制,一般可以采用目标管理方法。目标管理方法是在20世纪50年代由德鲁克出创建的,在实现目标管理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因此也被列入为主要的现代科学管理方法。目标管理是指集体中的成员亲自参加工作目标的制定,在实施中运用现代管理技术和行为科学,并借助于人们的事业感、能力、自信、自尊,实行自我控制,努力实现项目管理目标。总的来说,目标管理是以被管理活动的

目标为中心,通过目标的实现,完成经济活动的任务。

二、园林绿化工程施工项目中存在的问题

(一)规划与施工缺乏前瞻性

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很多施工单位还没有重视起园林绿化工程规划,一些地区长期存在着规划不合理、设计不科学、园林绿化植物搭配不合理的问题,导致设计方案偏离了具体的建设要求,直接影响到施工建设。一些施工单位在贯彻执

行规划设计过程中,没有考虑到城市的未来发展,导致重复施工的现象比较多。另外,在施工当中绿化施工往往与电力、通信等市政基础施工冲突,经常出现反复开挖和重复建设的现象,对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管理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二)质量管理体制还不健全

园林绿化工程施工项目质量管理体制的不健全,是园林建设中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没有严格的质量管理体制做保证,就很难在工程完工后达到一个整体的景观效果和预期效果。从当前的情况看,许多园林绿化工程项目管理中都存在质量管理随机、随意的现象。

(三)现场管理水平达不到要求

施工单位是城市园林绿化工程建设的直接管理者,他们对于园林绿化工程项目管理有着直接的影响,在项目管理当中不少城市的园林工程施工单位还没有形成一套科学的管理策略和灵活的管理模式,并且存在着内部承包、变相招投标的现象。内部中标园林工程施工企业在施工过程中,作为业主的建设单位没有对其进行有效的监督,导致施工现场管理不到位,对园林绿化工程的最终质量和绿化效果产生了不利影响。

(四)绿化施工管理人员能力参差不齐

目前,随着园林绿化施工的逐渐开放,园林绿化施工企业越来越多,每个城市都有几十家甚至上百家施工企业,在这些企业当中真正具有园林绿化管理资质的管理者很少,这些施工企业之间在施工能力、施工管理水平上存在较大的差异,甚至一些不具备园林绿化施工资质的施工人员进入园林绿化市场,在施工管理中存在偷工减料等现象,绿化质量和效果根本达不到方案设计的要求。

加强园林绿化工程施工项目管理的对策

(一)加强对图纸资料的审查和园林绿化设计的审查

精心设计,才能成就一个好的园林绿化工作;而单靠设计而忽略了一整套的一整套完整的设计图纸,也会让整个园林绿化以败笔收场。因而,做好园林绿化设计的审查和图纸资料的审查有着同等重要的作用,是高质量的园林绿化工程的基础和前提。因而,在园林绿化设计方案审查和设计资料审查时,应该重点关注,并做好以下几点:

1、合理的设计理念,设计必须首先做到的,同时应竭尽所能做到创造出意境和满足功能的要求,做到将植树与园林绿化对等起来。

2、做到“适地造树”,设计和施工时并应充分考虑植物的习性。

3、做到设计资料完整齐全,特别是要有完整的、正确的施工图纸。并明确的指出影响景观效果的地段,而且对一花一树均应定出具体的位置。平面图并不能成为设计设计图纸的唯一,还应该有具体,剖面图、地形图、立面图、局部放大图、效果图和施工图等。

4、设计图均应签章,应杜绝无证设计;明确责任,保证园林绿化设计的严肃性。

(二)加强园林绿化工程监理的选择和管理,从而提高监理的积极性

在工程的建设管理过程中,监理单位也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一个关键性因素。监理组的工作质量将直接影响到园林绿化工程的质量、进度、投控等诸多方面。因此,在监理的管理上应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制定出切合实际的监理考核办法和细则,定期进行考核检查,发现问题要督促整改,使监理工作有章可循,也为今后提供合理的依据。

2、注重总监和现场监理的考核与选择,总监到位率应该在80%以上,在人员上就能保证监理工作的管理质量。

3、将园林绿化工程监理纳入立功竞赛的考核范围中去,通过竞争加强监理意识,促进监理队伍健康发展。

(三)园林施工与养护的有机结合

1、园林养护要充分体现出设计理念

园林设计是创造园林景观艺术的基础,在园林养护中贯彻设计的理念,是打造一个成功的园林作品对园林养护的必然要求。

2、园林施工与养护要合理按照资金使用计划进行

园林施工与养护要根据资金安排把握施工、养护档次,合理选用工程材料,做好控制工程造价的关键环节。此外,要注意避免施工中随意更改设计,切忌重此薄彼,削减养护资金而影响到后期养护效果。

3、园林养护贯穿施工的全过程

为了保证树木种植的成活率,最终能实现预期的绿化效果,就应该将园林养护贯穿施工全过程和园林绿化的全过程。与此同时,为了保证移栽树木的水分平衡,还要在树木起挖、运输、种植过程中减少根系受伤、减少树冠失水,对树冠进行适时修剪。

(四)园林绿化工程应大力推行规范化、标准化施工

园林绿化工程应参照建筑施工,建立起一套完整的施工标准,不但要按《园林绿化工程施工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园林绿化工程施工规划施工》进行有效验收,还要求施工前有技术交底和完整施工图,编制出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将施工准备做好做充足(包括设备、环境、人和工具等),并按要求做好“三格制”,施工过程中,认真填写好,有关的资料表格;竣工后有整套竣工资料,否则不验收。

(五)加强施工组织设计的应用

根据对施工现场的调查,来确定各种需要量,编制施工组织计划,落实好施工进度, 并根据施工实际情况对进度计划进行适当调整,既能保证工程进度,同时也缩短了工期。尤其在园林工程上实施招投标制度,更需要不断加强施工组织设计的应用。施工组织机构需明确工程分几个工程组完成以及各工程组的所属关系及负责人,以便明确施工进度。

(六)不断提高施工管理人员的素质与能力

作为施工管理人员来讲,要明确园林绿化工程的主体要求和施工计划,同时要保持好施工单位与业主之间的沟通与联系,及时就工程施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交换意见。同时,施工单位要加强施工管理队伍的能力与水平,让他们能够在管理工作中摆正自己的位置,明确自己的管理责任,积极对他们进行施工管理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管理素质与能力,使施工管理的各项工作能够得到良好的贯彻落实,不断提高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管理水平。

此外,还要强化对施工管理人员的绩效考核,督促、监督他们在施工管理工作中能够认真履行自己的管理职责,避免出现、中饱私囊等违法违纪现象的出现。

结语

综上,园林绿化工程施工项目管理是一项相对复杂的工作,因此,项目经营者要把项目的质量、安全、进度、成本、文明施工等纳入正规化和标准化管理,使各项工作能顺利地进行。园林绿化工程的项目管理目标,需要全行业的共同努力和支持,只有不断完善并发展园林绿化工程项目建设管理,才能更好的促进园林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雷燕峰,王所.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管理的几点思考[J].中国科技新产品,2010.13.

篇5

一、政府购买环卫服务背景

2013年,平邑县城区卫生保洁面积约318万平方米,划分为四大责任区管理,即:城管执法局责任区、平邑街道责任区、经济开发区责任区、园林绿化局责任区。四大责任区每天需清理生活垃圾248吨,由于各责任区相关人员、设备、资金投入及管理经验等各有不同,卫生管理质量参差不齐,推诿扯皮现象时有发生,城区整体卫生质量不高。镇(街道)、村的环境卫生质量更是乱象丛生,没有专门的垃圾回收站和保洁人员,环境脏乱差现象严重,不但在全市城市管理中排名靠后,而且人民群众的满意度不高。为改变这一现象,充分整合利用资源、减少中间环节、节约经费投入、集中人力财力,全面提升环境卫生质量,平邑县积极建立城乡环卫一体化市场化运作管理体制。

二、政府购买环卫服务主要做法

1、高门槛准入,全面推进环卫作业市场化。平邑县委县政府坚持“政事分开、管干分离、公开招标、合同管理、以费养事、提高效能”的原则,建立起了“市场化、全覆盖、高标准”的环卫作业运行机制。在充分学习外地先进经验和广泛征求社会意见的基础上,经县政府常务会议研究审议确定环卫作业服务通过政府采购确定专业企业负责,采取招标承包、购买服务的方式,面向社会公开招标。一是全覆盖招标承包。将全县四个区域和镇(街道)、村的所有道路、街巷小区、绿化带及其配套设施保洁打捆承包,统一由一家专业公司运作,范围明确,职责明晰。二是高标准限定准入。全面推行公开招投标制度,规范招投标管理,要求竞标企业必须具备独立法人资格,注册资金不少于人民币1000万元、环卫专用设备类固定资产不少于500万元,具有环卫行业认定的从业资质、承担过城市道路清扫保洁市场化作业3年以上,并提供连续两年以上为职工办理社保缴纳费用的证明等条件。经过公开招标确定由昌邑康洁环卫公司负责2014-2016年全县环卫工作。三是推行管干分离、职能明晰的作业模式。在合作模式上,优先考虑按照国家目前推行的PPP(公私合作关系)模式进行操作,在作业外包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全县环境卫生行业的合资合作,即共同组建合资公司,利用中央和省政策资金支持,实现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合作共赢。

2、高效能作业,全面推进环卫保洁优质化。将全县环卫作业服务全面推向市场,整体招标承包,推行公司化运作,社会化服务。一是强力推行环卫作业市场化改革,全面引入竞争机制,实行以费养事、管干分离,建立定岗、定员、定时、定责、定质、定量的绩效考核制度,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监管有力的环卫作业新机制,将环卫作业置于市场化规则中运行,实施环卫保洁市场准入制度。二是道路作业实行“机械化清扫+定期冲洗+全天人工保洁”模式,彻底改变了以“人工清扫为主”的传统落后作业方式。在县环卫处原有机械设备的基础上,昌邑康洁环卫公司配备扫地车、冲洗车、洗扫车、洒水车、全密闭垃圾收运车等大型作业车辆,并先后建成20吨生活垃圾中转站22个,配套垃圾方箱、垃圾桶近2万个、小型勾臂车55台、25吨大型专用钩臂运输车7台,配备村级环卫保洁员2716名,提高了道路清扫作业的清扫力度,使环卫保洁作业质量得到明显改善。三是实行环卫管理一体化。实行“一把扫帚扫到底”方式,推行城市道路、街巷小区、绿化带清扫保洁一体化,将多把笤帚变为“一把笤帚”,实行一支专业队伍统一清扫保洁、统一管理运行,从根本上理顺管理体制,实现作业方式统一、作业标准统一和作业质量统一。

3、高标准监管,全面推进环卫考核科学化。实行环卫保洁作业市场化之后,市场监管成为各级环卫部门的主要工作。按照权责统一原则,平邑县城管执法局和各镇(街道)将精力放在对承包方的日常质量监督上,实行严格考评,加强市场监管,推进环卫作业监管规范化、信息化、标准化建设。一是强化前置监管。先后出台了《平邑县农村环卫市场化运作实施方案》《平邑县城区环卫作业考核办法》《关于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的意见》《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实施方案》等环卫管理标准规范,明确作业标准和考核细则,搭建了标准化管理平台,做到工作流程化、标准可量化,推进定量定标环卫建设,环卫的市场培育、行业管理、质量监督、产业发展等走上规范化轨道。二是强化过程监管。狠抓环卫管理精细实施,力促工作过程常态长效。制作了道路机械化清扫、人工保洁、绿化带保洁及垃圾桶、果皮箱等环卫设施管养保洁一系列工作流程,细化到每一个部件,建立规范化操作流程。公司实施规范化管理,使用数字化管理技术,建设车辆GPS卫星定位、对讲机通话定位、有源电子标签自动考核等平台,实现分级考核,提高作业质量。公司对项目部每月一次考核,项目部对管理人员每周一次考核,管理人员对保洁员每天一次考核,确保作业质量。三是强化结果制约。乡镇成立环卫所负责辖区的环境卫生日常管理和监督;监督考核按照4:4:2的比例由县、镇(街道)、村(社区)对日常管理进行打分,县领导小组办公室每月抽查比例不低于20%的自然村;财政部门根据城管执法局和镇(街道)的考核结果,按月拨付费用。

三、政府购买服务取得成效

1、降低了行政成本。在未实施政府购买服务项目之前,由于各责任区相关人员、设备、资金投入及管理经验等各有不同,管理混乱。政府购买服务项目实施后,环卫工人统一考核、统一着装、统一薪酬,县城管执法局和镇(街道)只对昌邑康洁环卫公司的各项政府服务事项的流程标准和服务质量进行监督考核,不仅提高了行政效率,还降低了行政成本,有效根除了“多头管理”的弊端。

2、提高了环境卫生质量。平邑县环卫作业面临着点多线长面广量大、清扫保洁人员不足、投入相对不足、作业方式相对落后等诸多困难,环卫作业质量和效果无法保证。在试行城区环卫购买服务一年后,2015年7月份,平邑县将全县1825平方公里、984个自然村和12个镇驻地的环卫保洁、垃圾清运整建制交由昌邑康洁环卫公司接管,自8月1日试运行,保障了全县无缝隙、无盲区、无死角的卫生保洁,全面提高了环卫工作效率和清扫保洁水平。

3、实现了管干分离。环卫工作市场化运作后,县环卫处实现政企分开,建管分开,管养分离,主要承担行业监督管理、业务指导考核等工作。镇(街道)从原来的组织、实施的工作者转变成单独的监督管理,打破原来管干一体的模式,进一步解放了政府职能,提高了工作效率,实现了环卫保洁公共服务优质化、高效化。

4、改善了民生。随着全县环卫市场的全托管,村容村貌明显提升,生产生活条件显著改善,农民生活卫生习惯进一步转变,改善了农村生态环境,提升了乡村文明水平。2015年年初,平邑县以9.14分的成绩一次性通过全省城乡环卫一体化全覆盖首批认定,列全省第40位,成为全省首批被认定为城乡环卫一体化农村垃圾集中处理全覆盖达标率为100%的县区。

四、存在的问题

1、认识不到位,购买服务的动力不足。政府购买服务是一种新型的公共服务供给方式,虽然我县政府非常重视该方式的运用,但在公共服务的提供上存在思维惯性,习惯于大包大揽,使得政府购买服务的动力不足。

2、购买服务制度规范缺失。虽然平邑县城乡环卫市场化运作模式已经比较完善,但是全县层面的政府购买服务制度仍没有建立,政府购买服务的制度化、规范化操作流程尚未形成,政府购买服务整体处于局部探索阶段,缺乏相应的制度规范和可持续的财政基金保障。

3、社会力量发展不足。在培育和发展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服务方面,没有出台相应的政策措施;社会组织和企业的参与热情不高,服务水平也不够。如环卫市场化操作只能依靠其他市县的环卫公司。

4、购买服务的领域有待拓宽。目前平邑县政府部门在购买服务方面做得较多的是将部分职能转移给相关的社会组织,向社会组织支付一部分经费,而在医疗卫生、文化教育、扶贫济困、环境保护等公益活动领域的购买服务有待拓宽。

五、下一步工作的思考和建议

一是要转变政府执政理念。政府要在提供公共服务,履行服务职责上转变观念,确立新的执政理念。政府购买服务必须重视公益性,为人民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服务。二是要继续完善政府购买服务制度体系。因地制宜,结合当地实际,制定政府购买服务目录;出台具体服务领域的实施细则,明确购买范围,规范购买流程,创新购买方式;财政预算中设立财政专项资金账户,实现政府购买服务的制度化、法制化。三是要拓宽政府购买服务的领域。除应当由政府直接提供,不适合社会力量承担的公共服务,以及不属于政府职能范围的服务项目外,逐步在公共服务各领域全面推开政府购买服务工作,重点加大向民办教育、民办医疗机构购买服务的力度,出台更多的优惠政策,提升政府购买服务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四是要积极培育和发展社会组织。要大力扶持、培育各类社会组织,尤其是那些服务于弱势群体与社会公益事业的社会组织。要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缩小社会各阶层在卫生、医疗、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差距。

下一步,应重点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1、探索编制公共服务清单。结合集中清理“僵尸”事业单位工作,对事业单位的职责进行全面彻底的梳理,立足于解决事业单位职责任务交叉不清、越位错位和不到位的问题,促进事业单位公共服务资源优化整合,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探索编制公共服务清单,加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2、做好政府购买服务范围的审核。县编办将会同县财政局等有关部门,结合公共服务清单编制,适应社会公共服务需求,对政府购买服务主体及其所承担的公共服务和管理职能、履职所需服务事项,以及政府购买服务的岗位种类、数量等进行科学合理审核,确保购买服务事项更加规范。

3、拓宽政府购买服务范围。平邑县目前仅在环卫、园林绿化、公共交通等领域进行了政府购买服务的探索,下一步将总结经验,从广大人民群众最基本、最紧迫、最急需的公共社会需求出发,设计、实施一批社会公共服务项目,逐步拓展政府购买服务的范围和领域。

篇6

xxxx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监督局

(2019年10月16日)

尊敬的程厅长、各位同志:

大家上午好!

首先,我谨代表在座的全体同仁欢迎程厅长一行莅临我州检查指导工作,并衷心感谢一直以来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和省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监督局对我州城市执法体制改工作的关心和支持。下面,由我将各项工作进展情况做简要汇报,恳请各位领导提出宝贵意见。

一、城市管理执法体制改革现状

xxxx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监督局于xxx年xx月xx日挂牌(挂xxx住房和城乡建设综合行政执法监督局牌),为xxx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管理的综合行政执法机构,机构规格为副县级,经费形式为全额拨款,核定全额拨款事业编制7名。xxxxx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于2019年2月完成更名。xxxx因政府机构改革正在实施中,后期将撤销茫崖xx行委城建监察大队,由xxx建设和交通运输局挂牌成立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xxx大柴旦已成立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大队,xxx已成立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由于州级主管部门成立较晚等客观因素影响,导致推动力度不够,机构职能划分不合理,导致整合尚未完全到位。

二、工作进展情况

按照实施意见,结合工作实际,前期我们主要做了八个方面工作: 

(一)加强组织领导。出台了《xxx城镇管理条例》《xxx办公室、xxx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的通知》《xxx关于深入推进城市执法体制改革改进城市管理工作实施方案》《城市管理工作考核标准及评分细则》《城市管理工作考核办法》等规范性文件,确定xxx市为城市执法体制改革试点市,并成立工作领导小组,统筹领导全州城市管理执法体制改革工作。

(二)理顺管理体制。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整合市政公用、市容环卫、园林绿化、城市规划、房产管理、城管执法、违建治理、供气供热管理执法等城市管理机构的职能。拟于年内编制完成《关于城市管理执法体制改革职能、机构、人员整合的报告》和《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主要职责、机构和人员编制的规定》。

(三)推进综合执法。推进跨部门、跨领域执法权限整合,从与市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执法频率高、多头执法扰民问题突出领域入手,整合住建、环保、交通、工商、水务、食品药品6个方面职能,xxxx市分别梳理387项和501项执法权限,并建立了综合执法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进一步规范了行政权力的运行。目前,xxxx两市已完成权利清单和责任清单制定工作,正在审核,尚未公布,其余地区由于机构尚在组建当中,“权”“责”清单正在抓紧整理、审核当中。

(四)加强队伍建设。开展“强基础、转作风、树形象”活动,规范和统一了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制式服装和执法车辆标识,城市管理部门整体形象、良好工作秩序和规范化管理水平有效提升。xxx首先制定印发了《xxx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公开招聘辅助执法人员实施方案》《城管行政执法人员派驻各城区工作方案》,加强了辅助执法力量的补充。州局计划在2020年全年开展xxx城市执法体制改革规范建设年工作。

(五)提高执法水平。按照依法有序、科学规范、便捷高效的原则和推进“放管服”改革的有关要求,紧密结合城管执法实际,突出问题导向,制定印发了《关于推行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试点实施办法》。xxx首先建立“公安+城管”的“城警联动”一体化联合执法巡查模式,开展综合执法工作,及时处置妨碍综合执法、暴力抗法等各类违法行为。

(六)健全协调机制。建立由政府分管领导牵头的城市管理联席会议制度,统筹解决城市管理工作中的重大问题,以及相关部门职责衔接问题。城市管理部门建立与相关部门之间信息互通、问题线索移送、协助调查等工作机制和执法反馈制度,形成管理和执法的强大合力。xxx已率先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其余地区尚在推进。  

(七)加强法制保障。不断加强城市管理执法的立法工作,完善配套法规和规章,制定地方性法规、规章,明晰城市管理执法范围、职责、程序等内容,规范城市管理执法工作;两市分别出台了《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制度汇编》和《绩效考核奖惩办法》、《综合执法程序规定》等地方性法规。

(八)完善城市管理。我局已委托编制了《xxx智慧城市管理规划方案》《x设标准平台建设》等一批设计方案,xxx市智慧城管已于2018年5月正式运行,xxx市数字化城管于2017年6月正式运行,下一步州级平台建设将采取“市县级建终端、州级统筹平台和数据库,运营商提供网络服务”的实施办法,打通信息孤岛、统筹数据运行,利用两年建设周期形成以“一中心,一门户、一张网、一张图,一平台”为主要内容的“城市运营中心(城市大脑)”。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推进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改革工作过程中,我们还处在探索摸索阶段,许多深层次的问题有待于下一步研究和解决,如:城市管理政策法规不完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欠帐较多,重建轻管的思想观念较重,行政执法保障力度不够,机构设置的级别和模式有待明确,宣传教育工作相对滞后。

此外,还有一些主要问题亟待解决。一是xxx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监督局属全额拨款事业单位,而xxx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属行政单位,存在事业执法局监督管理市县行政执法局问题,此问题将严重影响州级管理部门主体资格及监管成效,对规范行政管理和行政执法监督带来诸多困难。二是全州各级正式在编执法人员不足,难以满足城市管理精细化的需求,现有执法人员仅占城管队伍总数的4.5%,执法工作严重依赖“协管员”的问题日益突出。同时,新整合的城市综合执法队伍,素质参差不齐,专业水平较弱,规范性较差。三是全州各地智慧城管、智慧工地建设缓慢滞后,严重制约了城市管理快速反应、快速处置。基础地理数据、城市管理部件、事件、网格地理编码数据等信息化建设严重滞后,缺乏政策支持和项目帮扶。四是xxx由于地理位置特殊、区域性较强,加之管理点多面广,对于执法装备有着硬性需求,现阶段,全州各地没有装备专项经费,以老旧设备为主,行政执法装备严重滞后,机动性能差,且未核定执法执勤用车编制,不适应行政执法处置突发事件。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建立健全管理保障机制。从源头着手建章立制,形成一套稳定可靠的保障体制。一是健全法规体系。进一步充实完善、补充修改法律法规,形成权责明晰,执法依据、管理机构、处罚标准、编制经费、执法程序、权责清单等相统一的法律法规,合理厘清权责清单,构建协调高效的“城市综合管理”体系,解决管理职能交叉、重复管理、效率低下的问题。二是完善投入机制。加大对城市管理工作的经费投入,在财政预算上足额保障工作经费,设立城市管护专项资金,并形成稳定增长机制。谋划包装一批有利于城市建设管理的重大项目,积极争取中央、省州专项支持。探索城市经营管理新模式,开放市政公用设施管理维护市场,实施一批重点基础设施项目,鼓励支持民营资本参与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三是强化监督考核。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加强内部流程控制,严格评议考核、案卷审查和执法过错责任追究、纠错问责机制。引进第三方专业测评机构,科学制定考核指标,并将考核内容纳入政府年度工作责任制考核体系。同时,畅通群众监督渠道、行政复议渠道,主动接受司法监督、行政监督、社会监督。

(二)完善市政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坚持以规划为纲,把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加大监督力度,并及时将规划建设好的管理信息移交城市管理部门,建立完备的城建档案,实现信息共享。二是尽快建设完善一批城市发展迫切需要的公共停车场、农贸市场、公共厕所、环卫保洁等市政等公用基础建设。三是加强行业市场的规划建设,将集贸市场、旧货交易市场、机动车维修服务等市场建设纳入城市发展规划,打造分类合理、特色鲜明、统一管理、集中经营的各类专业市场。四是是大力引进社会资本,参与市政设施运营、环境卫生治理、公共市场服务等领域的投资建设和运营,按照市场化建设、产业化经营的基本方向,鼓励社会资本投入,不断提升市政基础设施服务水平。

(三)革新城市管理理念,提高执法人员素质。正确处理好管理与服务的关系,要重点抓好业务培训工作,要严格执行持证上岗制度,加快执法人员执法证件办理工作,并逐步配备与执法任务相匹配的装备和设施,提高执法人员的法律素质和执法水平,树立规范执法的良好形象。

(四)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全民参与意识。切实加强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的宣传教育工作,充分发挥和利用各种新闻媒体、网站、微博、12319城建服务热线、随手拍的作用,加大宣传力度和舆论监督,提高市民的参与意识,强化政务公开,对城市管理中的重大决策和举措,广泛听取社会公众意见,加强政府与市民之间的沟通,增强市民的城市管理意识,提高市民遵纪守法的自觉性。

篇7

关键词:地方政府 软环境 建设

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体系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它是对生态文明建设进行准确评价、科学规划、定量考核和具体实施的依据,目的是为了客观、准确评价人与自然的和谐程度及其文明水平。目前一些城市构建了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体系,“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将生态文明提升为政府行政决策考量的关键因素,加大生态文明建设在党政实绩考核的比重,考核结果作为党政干部评先创优、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虽然一些城市在生态文明建设考核上做过一些探索, 但截至目前,我国还没有形成一套统一、具体、有效的生态文明建设评价考核指标体系。

1.科学构建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体系的重大意义

1.1能够为评价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具体化、实效化提供科学依据

构建生态文明评价考核指标体系是量化生态文明建设最有效的方法,建设生态文明不能仅限于理论层面,而是要将科学理论转化为具体的行动,需要从实践上把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变为具体实际的要求。所以,要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目标进行细化、数量化,使大家对生态文明建设能够看得见摸得着,从而把生态文明建设与自己的工作有机结合。生态文明建设采取考核内容量化、计分层次化、结果运用实效化的方式,使建设评价考核工作程序进一步标准化、规范化,考核结果更加具体化、直观化,有利于形成科学的生态文明建设评价考核机制。

1.2能够为生态文明建设过程的监控、测评、考核提供前提条件

生态文明建设涉及面广、内涵丰富,将生态文明建设的各项目标任务指标化,使建设主体指标明确,责任到位,才能使各级党政领导机关及相关职能部门都各各尽其职,各负其。在现实的具体实践中,生态文明建设的评价不能凭空而论,而是要有一个规范科学的考核监控指标体系。这种指标评价监控不能只靠上级机关来做,要靠广大人民群众来评价。不仅仅是靠上级机关监控,广大人民群众更要参与监控。在现实工作中,更多的不单单是主观评价监控,重要的是客观评价监控,最重要的是靠客观真实的数据做依据。所以根据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涉及的重大目标、重点节点、重要问题,找准生态文明建设的着力点、切入点,构建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就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客观性。有了科学规范的指标体系,能够为各级党政领导班子生态文明建设绩效考核提供客观真实的评价标准,为各个地区领导组织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准确依据,努力做到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化、常效化、自觉化。

1.3能够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提供舆论导向

健全完善一套规范科学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在一定时期内将考核评价结果进行公开,准确客观地反映全国各地生态文明建设情况,有助于各级党委政府机关及领导进行过去和现实比较,有利于加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自觉性和紧迫感,形成良好的社会导向。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网站等媒体平台常年开设生态文明建设评价专题(专栏),开通环保政务微博,创办环保手机报等手段,有利于形成生态文明建设的舆论氛围。

1.4能够为党委政府谋划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决策参考

生态文明建设指标考核情况,呈现的是各地区、各单位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成效和存在的不足,能够检查各个地区、各个单位在生态文明建设上的决策、执行状况,真实反映实际情况,为环境保护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使各级机关和领导不断创新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路和举措,在源头规划和实际执行中,切实把经济发展的速度、规模、结构、布局,都要与生态环境有机结合,不以牺牲环境作代价,努力建设高效生态经济。

1.5能够为全社会监督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效途径

建立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体系,在一定时间向社会公布生态文明建设考核评价情况,深层次、大范围地接受社会公众和媒体的有效监督,有利于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的监督作用,有助于全社会形成关心、支持、参与和监督生态文明建设的强大力量。扩大群众对各级机关及领导干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民主监督和民主管理的有效形式。

2.科学构建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体系的主要思路

从目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来看,按照国务院的部署,环境保护部正在抓紧制订全国生态文明目标指标体系和考核办法,目前已行成初稿,正在书面征求地方意见,尚未完成。从目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体系的实践来看,很多版本过于偏重生态环境方面的建设,而对经济、民生、文化、社会进步和制度保障等方面的指标考虑得不够深入,指标体系缺乏全面性和系统性,难以把生态文明的内涵和基本特征很好地量化表现出来,未能较好地达到促进经济、资源、环境、人口、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生态文明建设目的。指标体系的不完善直接导致了生态文明建设考核制度的缺陷。目前我国在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体系实践上,主要参考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制定的生态县、生态省(2007修订稿)建设指标体系,国家建设小康社会指标体系,新农村建设的指标体系,以及中央编译局2009年的国内首个“生态文明建设(城镇)指标体系”。这些指标体系要么偏重于生态建设,要么偏重于人民生活质量,要么偏重于解决城镇或“三农”问题,简单地将这些指标体系嫁接在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体系上必然存在缺陷。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程,要求科学构建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体系。要在遵循系统性与区域性相结合、综合性与代表性相结合、导向性与创造性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原则的基础上,对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体系进行了探索研究,即围绕一个中心――促进经济、资源、环境、社会协调发展的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同时糅合我国时下倡导的建设主题如“发展生态、低碳经济”、“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两型社会”,“建设和谐社会”等,借鉴我国生态城市建设指标、生态园林城市建设指标、环保模范城市建设指标、可持续发展考核指标等,从生态经济文明建设、生态社会文明建设、生态环境文明建设、生态文化文明建设、生态制度文明建设5个层面来构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体系。指标体系包含3个层级,一级指标为生态文明建设总目标层;二级指标包括生态经济文明建设、生态社会文明建设、生态环境文明建设、生态文化文明建设、生态制度文明建设5个层面;三级指标在二级指标下选取若干单项评价指标组成,共32个指标,其中生态经济文明建设5个,生态环境文明建设6个,生态社会文明建设8个,生态文化文明建设7个,生态制度文明建设6个。

第一类指标―生态经济文明建设:主要从经济结构、低碳等两个关注方向来构建。这一类指标反映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及产业绿色转型的程度,包括单位GDP能耗下降率、四项污染物约束性指标减排率、节能环保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清洁生产审核通过率、无公害、绿色和有机农作物种植面积占播种面积比例等5个与我市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指标,总权数为30%。

第二类指标―生态环境文明建设:主要从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等两大方面来构建。其中资源节约主要从保护水、土地、森林等自然资源和节约能源的角度来构建;环境友好主要从改善环境质量、加强污染防治和发展绿色农业等方面来构建。这一类指标反映我市生态文明建设中环境的优化和保护程度,包括环境空气质量指数、地表水环境功能区达标率和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城镇污水收集处理率、城镇生活垃圾减量化及无害化处理率、生态保护地(受保护地区)面积比例、森林覆盖率及人均绿地增加率等6个指标,总权数为30%。

第三类指标―生态社会文明建设:主要从增强民生福祉和完善基础设施等方面来构建。以人为本,是生态文明的根本。只有从根本上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和人居环境,切实提高人民的幸福指数,才能更好地激发人民爱护自然、保护环境的主人翁意识,从而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该类指标从以人为本的角度考虑了社会保障问题,体现了生态制度的文明程度,符合生态文明的内涵。包括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受教育年限、社会保险覆盖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民参合率、城镇登记失业率人均住房面积不足12平方米的城镇低收入群体住户降低率、社会安全指数、人均道路面积等8个指标,总权数为20%。

篇8

经市政府批准,今天召开全市地税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全省地税工作会议和全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总结回顾“十五”时期特别是去年的工作,理清明确“*”时期全市地税发展和改革的基本思路,研究部署今年的工作任务。等下,黄正逊局长还要作工作报告,请大家按照黄局长的讲话要求,认真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就做好今年的地税工作,先讲几点意见,供同志们参考。

一、充分肯定成绩,冷静分析形势,争取新的一年有更大的作为

20*年,是我市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的一年。一年来,全市在20*年提前一年完成“十五”计划的基础上,主要经济指标再攀新高。全市生产总值达到372.2亿元,增长13.2%;完成财政总收入30.92亿元,增长22.1%,其中地方收入18.16亿元,增长17.5%;市本级财政总收入3.08亿元,增长28.4%;以上三项指标实现年初三个“三”的目标。外向型经济进一步发展,全年实际利用外资2.12亿美元,增长64.2%,增幅和总量均进入全省前三位,外贸出口1.1亿美元,增长84.5%,增幅和总量分别列全省第一和第五。城市创建步伐加快,*的对外知名度进一步提高,中心城启动了“18+1”模式的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城市管理工作连续三年列全省第一,城市市容环境进入全国先进行列,先后迎接了国家园林城市检查组、国家绿委会的检查验收。与此同时,社会各项事业取得新的进步,普通高考二本以上上线人数连续八年居全省第一,我市运动员在全运会上夺取5枚金牌,取得了历史最好成绩。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市委、市政府总揽全局、科学决策的结果,是全市上下团结奋斗、奋力拼搏的结果,是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其中也凝聚着全市广大地税干部的心血和汗水。一年来,全市广大地税干部职工在省地税局和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取得了可圈可点的成绩,归纳起来,我认为主要体现在六个“新”上:一是地税收入实现新突破。各级地税部门全年累计组织地方税收10.37亿元,首次突破10亿元大关,同比增长25.4%,增长幅度和收入进度均居全省第二。二是税收质量有了新提高。20*年在不断消化原有水分的情况下,全市地税收入占全市生产总值、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均有明显提高,分别占到3.17%和57.1%,比20*年分别提高了0.31和3.6个百分点,这充分说明地方税收越来越实,质量在不断地提高。三是支持全民创业取得新成效。全市广大地税干部在大力组织地税收入的同时,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已任,认真履行职能,迅速贯彻落实省局支持全民创业100条措施,及时制定了具体的跟进措施,促进了全市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20*年共有17户企业和6028户个体户享受了地方税收优惠政策,减免税收近1000万元。四是税收征管改革进入新阶段。进一步完善了征管机构的设置,工作思路和方案得到了省地税局的充分肯定。全面推行了地税征管业务软件,极大地提高了征收管理的信息化、专业化和规范化水平。同时,善于破解难题,不断细化征管措施,特别是在对农村公路建设、农用车辆、小水电站建设、工业园招商引资企业税收征管等方面,积极想办法、出主意,有效地堵住了税收漏洞,增加了地方税收。五是税收执法能力有了新提升。以建立执法责任制为核心,以执法考核评价为手段,以执法监督和过错责任追究为保障,组织有关人员编写了30余万字的《地税法制工作手册》,为广大税收工作人员了解掌握税收法律法规,准确把握税收执法尺度提供了方便。去年的稽查工作是有成绩的,充分发挥了税务稽查的职能作用,加大了对涉税案件特别是几个专案的查处力度,打击了税收违规违法行为,进一步整治了税收秩序。六是机关内部建设有了新变化。认真组织开展了党员先进性教育和“建设和谐诚信地税、共创富民兴赣大业”的主题教育活动,成功承办了全省地税系统篮球邀请赛,获得各方好评。地税机关争先创优的氛围进一步浓厚,20*年,全市地税系统获得了包括全国“巾帼文明岗”、全省“人民满意公务员集体”等在内的多项省级以上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在工作创新方面,也动了很多脑筋,比如去年开展的“十项争先创优”活动就很有特色、很有新意,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再比如这次编印的《省、市地税工作会议精神宣讲100题》,也做得很好,为全市地税干部职工深入学习领会会议精神,抓好贯彻落实提供了便利。

这些成绩足以说明,全市地税系统是一个政治过硬、业务熟练、作风优良、执法公正、管理高效、甘于奉献的坚强集体,为全市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为市直部门作出了榜样,市委、市政府对你们的工作是充分肯定的,对你们取得的成绩是满意的。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刚刚获得会议表彰的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全市广大地税干部职工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全市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形势非常严峻,竞争相当激烈,任务十分繁重。年初召开的全市经济工作会,确定了今年全市经济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生产总值增长12%,力争13%;财政总收入增长15%,力争19%,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2%,力争15%。根据这个总体要求,市政府最近下达了今年的财税工作目标和市本级财税收入考核任务。全市财政总收入工作目标为36.8亿元,比上年实际完成数增长19%,其中地税部门12.55亿元(不含教育费附加收入),增长21%,这是市委、市政府对地税部门的考核目标。市本级地方财税收入分考核任务数和目标数两部分,考核任务数为2.37亿元,比上年实际完成数增长11%;考核目标数为2.45亿元,比上年实际完成数增长15%。其中地税考核任务数为1.44亿元(含教育费附加收入),增长11%;考核目标数1.5亿元,增长15%。应该说,下达分解这些目标考核任务,既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相信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也一定能够顺利实现和圆满完成。

做好今年的税收工作,首先要求我们充分认清形势,客观分析利弊,及早谋划,积极应对,化不利为有利,变压力为动力,从而牢牢掌握工作的主动权。从有利的方面看:国际形势总体趋于稳定,国家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货币政策和稳健的财政政策,加快实施支持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增加对农村和农业的投入。经过“十五”时期的打基础、抓调整、转体制,全市发展的基石更牢、活力更强、能量更足、空间更广,发展步伐将更加扎实有效地推进。特别是近年来,各地加大了招商引资力度,加快了工业园区建设步伐,园区集聚效应和工业主导地位进一步显现。20*年,全市工业园区入园企业累计达到818户,其中当年新增118户,实现销售收入139.18亿元,实现税收6.92亿元,占全市财政总收入的22.4%。各地在招商引资过程中,还突出引进了一批重大工业项目,全市共引进投资超亿元内资工业项目21个,超1000万美元外资工业项目10个,这些重大项目的引进,将为全市经济发展提供强劲的动力,也将成为财税增收新的重要增长点。加上武吉高速*段今年将开工建设,土地使用税新的税额标准从今年开始全面执行。所有这些,都为我们做好税收工作提供了良好机遇。同时,我们也面临着一些不利因素:从大的方面讲,国际环境中不确定因素增多,国内区域性竞争更加激烈,加上我们自身经济总量小、人均水平低的状况还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变,特别是市本级经济实力偏弱,缺乏重大支柱产业和骨干项目作为支撑,重点税源不够突出;从税收征收角度看,也面临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标准提高等政策性减收因素和一些一次性税源减收因素。但总的来说,今年有利条件多于不利因素,我们一定要准确把握大局,振奋精神,进一步增强做好今年地税工作、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信心和决心,以饱满的热情,扎实的作风,充足的干劲,创新的举措,力争今年地税各项工作有更大的进步、更大的突破。

二、充分履行职能,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争取新的一年有更多的亮点

今年是实施“*”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加快全面建设小康*步伐的重要一年。今年的地税工作,要紧紧围绕全市经济工作会议的总体部署,对照市政府下达的目标任务,突出重点,狠抓落实,确保进度,努力打造地税工作新亮点,实现新的突破。

一是要突出抓好组织收入,壮大地税经济总量。税务部门的第一要务是组织税收收入,最终的工作成效主要通过税收收入来体现。各级地税部门要始终坚持以组织收入为中心,进一步加强税源分析预测,了解掌握税收动态,加大征管力度,强化征管手段,既要突出抓好重点税源、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的监控和管理,又要加强对零散税收的监督管理。重点税种着重抓好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的征收;重点行业主要抓好建安房地产、交通运输、金融保险、饮食服务业的税收征管;重点企业要着重找准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及时发现问题,提出切实有效的解决办法,做好跟踪落实工作。通过严格的征管举措和有效的调度监督,促进地税收入的快速增长,使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客观、及时地体现到税收上来,做大地方税收总量,不断提高地税收入占全市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的比重。同时,要立足全市经济社会的长远发展,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切实做到应收尽收,不收“过头税”,不买税、卖税、引税和垫税,不断压缩原有税收水分,严格防止产生新的税收水分,促进我市的地税收入质量稳步提高。为切实做到应收尽收、不收过头税,严禁收入搞水分,3月份将对全市税源情况进行一次全面调查,这项工作市政府已经开会进行了布置,请地税部门按照有关要求认真抓紧抓好。这里特别要强调的是,请大家实事求是地把税源情况弄清楚,报上来,这是市委、市政府准确掌握税源真实情况的一项调查活动,调查结果不作任何奖罚的依据。

二是要不断优化税收环境,提高依法治税水平。依法治税是依法治市和依法行政在税收领域的具体体现,也是税收工作的灵魂。大家在具体工作中,要全面理解和认真贯彻“依法征税,应收尽收,坚决不收过头税,坚决防止和制止越权减免税”的组织收入原则,正确处理好两个关系:一是要正确处理组织税收与保持经济持续发展的关系,把日常组织收入与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结合起来,认真分析组织收入工作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抓好组织收入各项措施的落实。二是正确处理税收工作与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围绕市委、市政府的经济工作重点,确定和调整地税工作的思路和重点。特别要按照行政许可法规定的有关法定权限和程序,认真执行各项税收法律法规政策,做到既要依法治税,切实保障纳税人的合法权益,又要做到行为规范、执法公正,努力创造一个公开、公平、公正的税收环境。各有关部门要加强与地税部门的配合协作,尤其要按照各自的职责要求,认真落实市政府转发的《*市地方税收护税协税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和措施,形成护税协税合力。各地要参照市里的管理办法,抓紧制定出台具体的实施细则,完善护税协税网络,规范护税协税行为,不断提高我市依法治税水平。

三是要全力支持全民创业,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去年,省地税局出台的《支持全民创业100条》和你们制定的《关于优化税收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三十条》以及《支持全民创业10条跟进措施》,很有新意,操作性也很强,既抓住了地税工作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又体现了地税工作的职能,各级地税部门要认真抓好落实,进一步激发和调动广大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加快创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我市民营经济快速发展。同时,各级地税部门要充分发挥熟悉税收政策、懂得经营管理和了解相关信息的优势,加强调查研究,认真分析税收政策效应对全市经济社会的影响,为各级政府调控经济、发展经济出谋献策,引导各类企业合理配置生产资源、调整产业结构,从税收的角度提供咨询服务,为地方党政提供高效的政策服务。广大地税干部要在日常的税收管理中,积极开展纳税辅导,帮助纳税人规范财务核算,提高纳税人纳税申报的准确性,减少征纳双方的涉税成本;分析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合理化建议,大力支持全民创业。要进一步强化“税收优惠政策落实不到位也是收过头税”的观念,用好用足用活各种税收优惠政策,搞好政策实施的跟踪问效工作,努力把市场机制调节与税收政策调控作用结合起来,实现地方税收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

四是要大力推进征管改革,强化税收管理。当前,新一轮税收征管改革正在稳步有序地推进。如何进一步合理设置基层机构,明晰岗位职责,优化人员组合,提高工作效能;如何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强化税源监控,实现税收征管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等等,都是摆在地税部门面前的重要课题。今年,地税部门要加大创新力度,按照国家、省有关要求,积极稳妥地推进征管改革,进一步规范征管机构设置。具体内容主要包括两块:一块是一律取消按乡镇设置基层站(所),合理调整和适当收缩基层分局;另一块是市、县(市、区)两级地税机关的内设职能部门要强化分工与合作,减少重复与交叉,总的目标要求是努力做到三个"有利于":有利于方便纳税人、有利于降低征纳成本、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要加快信息化平台建设,不断优化信息系统,逐步完善配套制度,进一步提高信息化应用水平。要充分发挥信息网络的作用,借助社会综合治税网络的力量,不断建立和完善以纳税评估和纳税人信誉等级制度为主要内容的税源监控体系。同时,要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创新服务手段,拓宽服务领域,提高服务质量,实现由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转变。要全面落实公开办税,推行“阳光作业”,杜绝“暗箱操作”,增强税收执法的透明度,为纳税人提供良好的办税环境。

三、规范服务效能,凝聚工作合力,争取新的一年有更新的面貌

*地税从组建之初发展到今天,工作思路越来越清晰,工作措施越来越得力,工作成效越来越明显。当前,我市地税事业正处于加快发展的关键时刻,在这个关键时刻,要继续保持地税事业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发挥更多的作用,必须加大改革创新力度,规范内部各项管理,着力抓好队伍建设,凝聚各方工作合力,为全市地税事业的持续快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要进一步提升服务水平。要加快建设学习型地税机关,加大教育培训力度,在全系统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努力实现从“拥有文凭”向“拥有能力”的转变,从“阶段学习”向“终身学习”的转变,从“学会”到“会学”的转变,切实提高和增强各级地税机关领导班子自身的领导能力和干部职工的工作才干,为地税事业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要正确引导地税干部进一步强化有效执行的观念,增强纪律意识和服从意识,以“精确执行、快捷执行、灵活执行、整体执行”来提高整体工作效率。要进一步创新服务理念、服务内容、服务机制,打造一个为纳税人提供全方位、多渠道、优质高效的服务平台,进一步提升服务水平。

二要进一步强化内部管理。要以开展“规范管理效能年”活动为契机,大力推行规范化建设,进一步整合优化岗位职责和工作流程,以制度化建设为核心,不断规范内部各项管理,实现地税工作的不断优化。要进一步建立健全绩效管理体系,特别是要逐步完善对干部个人的绩效考核办法,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要进一步强化“和谐聚力,诚信服务,勇于争先”的地税文化理念,把地税文化建设与地税部门的职业道德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创新地税文化载体,以丰富多彩的活动来激发干部的活力。同时,各级地税部门必须把形象视作生命,继续大力加强廉政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政务环境评议评价工作,进一步提升*地税的整体形象。

篇9

为加快旅游产业发展,提升现代服务业水平,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国发〔〕41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现就年全市旅游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党的大和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旅游强市”发展战略,扎实开展“中华文化游”旅游主题年活动,以提升节会规格为契机,以培育旅游业龙头为重点,强力推进项目建设、资源整合、市场开拓、区域联合、体制创新、服务提升,努力把我市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城市、省旅游经济强市和黄河旅游线核心城市。

(二)工作目标。全年接待入境旅游人数62750人次,国内旅游人数1460万人次,分别较上年增长20%;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16亿元,增长30%。

二、工作重点

(一)实施项目带动,实现项目建设新突破

围绕黄河旅游品牌打造,扎实推进旅游项目建设,着力培育旅游龙头精品。依照“县(市、区)属地负责,市旅游产业发展指挥部综合协调”的旅游项目建设机制,推进实施“8231”工程,即:规划招商8个适应市场需求的旅游项目,建设提升20个投资千万元以上的重点旅游项目,力争年内全市旅游招商突破30亿元,旅游项目建设投资超过13亿元。力争到年底,全市新增4A级旅游景区1-2家,新增4星级以上旅游饭店1-2家。

1.着力完善旅游规划体系。市旅游局要做好《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的修编工作,谋划全市旅游业发展蓝图。各县(市、区)政府要加大投入,制定旅游发展规划,并督促景区高标准完善相关专项规划。要按照“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以规划推动项目建设,以规划引领招商引资,以规划促进景区提升。

2.大力开展旅游招商引资。创新招商方式,拓展招商领域,加大招商力度,重点抓好沿黄生态旅游经济带、中流砥柱景区、旅游服务中心、温泉保健度假区、仰韶文化产业园、黛眉山景区、义马煤炭博物馆、阳华山景区8大项目规划招商和建设工作。项目所在县(市、区)和项目单位和要立足“大招商,招好商”,积极与投资商接洽,引进有实力的大集团、大企业,高水平实施旅游景区开发,提升我市旅游产品的质量和形象。

3.全力抓好旅游重点项目建设。全面推进天鹅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黄河丹峡景区、函谷关历史文化旅游区、双龙湾景区、娘娘山旅游区、九龙山景区、豫西大峡谷景区、仰韶大峡谷景区、亚武山旅游区、汉山旅游区、大鹏酒店二期、海联大酒店、御汤温泉国际酒店、宝源大酒店、宾馆、游客服务中心、游客服务中心、上阳苑仿唐一条街、九龙山旅游公路、黄河丹峡旅游公路等20个投资千万元以上的景区建设项目和基础服务设施项目,完善旅游基础服务设施,促进旅游景区的提档升级。

(二)创新促销手段,拓展旅游市场新空间

1.高水平筹办好第17届中国国际黄河旅游节暨投资贸易洽谈会。围绕开幕式暨大型文艺演出、“全球十大河流对话黄河”、“第二届横渡母亲河”旅游健身活动三大主体活动,严密组织,扎实做好筹办工作。各县(市、区)政府和市政府有关部门要拓展视野,组织策划一批有特色、有创意的旅游专题活动,筹办好“函关论道·太初诵经”活动、绿色甘山全国山地自行车邀请赛、豫西大峡谷双胞胎漂流大赛及大型群众广场文体活动,办出新意、办出特色,进一步提升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2.高标准组织主题旅游推介。以提升城市整体形象为目标,年重点组织好五大推介活动,即:3月、4月分别在、举办“第届中国国际黄河旅游节暨投资贸易洽谈会”新闻会,推介旅游产品,加强与首都、省会市场的对接;6月,在太原市举办旅行客商恳谈会,共同开发两地暑期游;9月,组织三省八市“黄河之旅”联盟·百家旅行社金秋采风活动,带动“十一”假日旅游市场;11月,开展“激情冬游活动”,炒热冬季旅游市场。同时,积极组织参加中国国内旅交会、国际旅交会、北方旅交会等国家级促销活动。

3.全方位加强与主流媒体的合作。在央视一套“早间新闻·天气预报”栏目投放城市旅游形象广告;在《新华网》开办“专栏”;与《中国旅游报》、《日报》、卫视“旅游栏目”开展深度合作,利用国家级专业权威媒体和省级强势媒体优势,展示旅游资源和城市形象。

4.多渠道利用宣传平台。强化铁旅合作,有重点地在郑西高铁动车组投放《旅伴》特刊,加大在“动之旅”网站的宣传力度。充分利用旅游网、手机信息平台等各类信息网络平台进行宣传,提升市场影响力。

(三)推动旅游富民,培育旅游发展新热点

结合新农村建设,充分利用我市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全面启动“百千万旅游富民工程”,即:通过5年努力,在全市范围包装打造100个乡村旅游示范点,扶持1000户农民参与乡村旅游(农家宾馆、农家饭庄、休闲娱乐等项目),为农村提供直接或间接就业岗位2-3万个,形成以旅强农、以农促旅、农旅结合、城乡互动的旅游新格局。年,要按照“四统一”的原则,重点培育30个乡村旅游示范点,300户农民参与乡村旅游,为农村提供5000个就业岗位。

1.统一服务规范。按照“农家乐”等级标准,在仪表仪容、接待服务、信息标识、安全卫生等方面帮助经营户规范服务行为。通过强化管理、逐步规范,提升乡村旅游经营水平和服务质量。

2.统一组织培训。依托旅游培训中心,借助“阳光工程”、“雨露计划”,通过送教上门、办培训班等方式,免费对乡村旅游从业人员进行服务技能培训。

3.统一编排线路。选择基础条件好、资源优势明显、发展潜力大的旅游村,纳入全市一日游、二日游旅游线路。依照资源特点,编制豫西风情游、明清枣乡游、农耕采摘游、古村古寨游、休闲度假游等独具特色的乡村旅游线路。

4.统一向外推介。编制《市乡村旅游导览》,全面推向市场,向海内外旅游者介绍乡村旅游。

5.实施以奖代补。制定《乡村旅游奖励暂行办法》,从全市旅游发展资金中单支一部分,对发展乡村旅游达到一定规模的县(市、区)、乡(镇)、行政村、经营户进行奖励。

(四)强化区域联合,搭建旅游合作新平台

充分发挥地处秦晋豫黄河金三角、“黄河之旅”中心节点城市的特殊地位,开展深层次旅游区域协作,确立在黄河金三角地区中心旅游城市地位。

1.推进金三角区域旅游合作。携手渭南、运城、临汾三市,积极做好《黄河金三角协作区旅游规划》编制工作,有效整合黄河金三角地区优越的自然和文化旅游资源,明确区域旅游功能定位、总体布局和发展目标,提出区域旅游合作发展的政策措施,推动区域合作向更深层次、更广领域发展。

2.深化“黄河之旅”旅游联盟。充分发挥“黄河之旅”旅游联盟平台优势,拓展合作范围,延伸合作链条,积极推进创建沿黄旅游合作新机制。组织开展“黄河之旅”联盟旅行社互动踩线活动,按照“互利共赢”的原则,共推旅游线路和产品。组织开展“黄河之旅”联盟旅游行业服务技能大赛,促进区域内业界交流。推动各县(市、区)、旅游企业在联盟区主要客源地城市设立“旅游办事处”。

3.培育打造黄河旅游品牌。紧紧抓住第17届中国国际黄河旅游节暨投资贸易洽谈会升格的机遇,做好黄河文章。通过“全球十大河流对话黄河”、“第二届横渡母亲河”等大型活动,打造黄河旅游品牌,扩大黄河旅游的辐射力和影响力。

(五)狠抓服务质量,促进旅游品质新提升

1.规范旅游服务,推进行业标准化。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省级地方标准,扎实推进旅游饭店、旅行社星级和旅游景区A级评定与复核检查,切实维护旅游标准的公信力和权威性;深入开展“服务标准规范月”活动,推动旅游企业规范化、专业化管理。

2.开展岗位练兵,提升行业素质。围绕建设“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的要求,在全市旅游行业开展“我为旅游增光彩”活动,提升旅游服务品质,展现旅游行业风采。以“展风采、树形象、促服务、提水平”为主题,组织举办“全市星级饭店服务技能大赛”,树立行业标杆。以“游客在我心中”为主题,举办“全市旅游行业演讲比赛”,倡导健康向上、和谐文明的行业新风。实施“高管名导进课堂”,强化旅游人才培训,全年培训人数不少于6000人次。

3.加强市场监管,优化旅游环境。建立旅游服务质量跟踪调查制度,及时做好旅游投诉案件的协调处理工作。完善旅游、公安、工商、交通运输、发展改革、安全监管等部门的工作协调机制,组织开展旅游服务质量、市场秩序、安全防范联合执法。完善旅游安全提示预警制度,推动建立旅游紧急救援体系和救助机制,确保游客生命财产安全。推进旅游信息化建设,改造升级“旅游网”,实现与移动旅游网络管理系统对接,推行市场监管、旅游咨询、导游服务、统计、救助一体化。

(六)深化体制改革,激发旅游产业新活力

进一步完善“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旅游发展推进机制,促进旅游体制机制创新,激发发展活力。

1.创新旅游管理机制。各县(市、区)政府要按照“旅游强市”战略要求,全力抓好本行政区域内旅游建设项目的筛选包装、对外招商和建设提升。要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加快本行政区域内旅游景区体制机制改革,重点旅游景区要实行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实现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事业型向产业经济型转变。

2.创新投融资机制。各县(市、区)政府和各级旅游部门要主动加强与国内外旅游企业集团或管理公司的联系,在景区开发、市场营销、旅行社、旅游饭店等领域着力引进战略合作伙伴;要积极推动银企合作,拓展金融机构对旅游项目的贷款扶持;积极引导各类社会资本通过投资、参股、资产重组等方式参与旅游项目建设,逐步形成多元化的投入机制。

3.创新资源整合机制。以培育旅游龙头精品为目标,打破条块限制,鼓励引导有实力、有较强带动力的旅游企业进行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的资源整合,提升旅游企业核心竞争力。鼓励县(市、区)组建旅游企业集团。

4.创新产业发展机制。引导景区深挖文化内涵,提升文化品位,充分展现仰韶文化、黄帝文化、老子文化、黄河文化、达摩文化、虢国文化的魅力,努力推出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旅游产品、游客参与性旅游项目及旅游演艺项目,加速实现由“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的转变。

(七)拉长产业链条,构建旅游商品新体系

结合地域特点,充分利用我市丰富的物产资源、工艺资源和人力资源,积极引导旅游商品的设计、开发和销售,不断拉长旅游产业链条,增加旅游附加值。

1.加大引导开发力度。深入开展旅游商品现状调研,加大对青铜器复制、虢国玉器复制、黄河澄泥砚、麦秆画、豫西剪纸、仰韶彩陶等具有地方特色旅游商品研发生产的引导力度,鼓励企业做大做强,推动旅游商品向有文化、有创意、有特色的方向发展,促进旅游商品尽快形成规模产业。

2.推动旅游商品市场建设。因势利导,充分利用上阳苑仿唐一条街、文明路土特产购物街等场所和街区,鼓励形成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旅游商品交易市场。引导旅游景区结合自身特点,创新开发特色旅游纪念品,在全市旅游星级饭店、3A级以上旅游景区设立旅游商品销售中心。

3.搭建旅游商品营销平台。积极组织我市旅游纪念品研发生产企业参加由国家、省组织的旅游商品展会,展示本地旅游纪念品名牌名品。组织开展“最具地方特色的旅游商品评选活动”,推出一批具有本地特色、有影响力的旅游商品。

(八)加强队伍建设,增强旅游转型新动力

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把旅游人才队伍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程,以培养高层次人才和紧缺旅游人才为重点,为推进“旅游强市”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1.加强旅游人才教育培训工作。充分发挥旅游部门、培训中心、行业协会和旅游企业等的培训职能,形成多层次、宽领域、全覆盖的旅游人才教育培训网络。

2.加大旅游人才培养输送力度。依托职业技术学院、中专等教育资源,鼓励院校根据旅游行业动态和人才市场需求特点,开发新的专业和培养方向,积极输送高素质、适用型旅游人才。

3.做好旅游人才引进工作。发挥市场在旅游人才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建立旅游人才信息库、制定旅游人才引进优惠政策,积极引进旅游高层次人才和紧缺人才。

4.加强旅游队伍自身建设。各级旅游部门要进一步转变工作职能,转变工作作风,完善自律机制,提高工作水平,塑造“团结创新、规范高效”的旅游队伍新形象。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市旅游产业发展指挥部要加强组织领导、指导协调和规范管理工作,及时研究解决旅游产业发展中的困难和重大问题。各县(市、区)政府也要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加强对本地旅游产业发展的组织领导。各级、各有关部门要牢固树立大旅游、大产业观念,积极主动地把旅游业发展与本地、本部门工作相结合,共同营造旅游产业发展的良好氛围。

(二)强化部门联动。市政府有关部门和旅游单位要加强协调配合,打破部门、行业界限,融合发展,共同开发产品、培育市场、完善保障机制,引导旅游消费,实现共同发展。旅游部门负责在资源整合、形象推广、市场监管、推行行业标准等方面做好指导和服务工作。发展改革部门负责把旅游基础设施、重点项目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财政部门负责加大对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宣传推广、人才培训、公共服务等的支持力度,切实保证资金投入。交通运输部门负责在城市公交线路、城乡客运班线、公路及相关配套设施建设方面更多地考虑游客需求,加强主要景区连接交通干线的旅游公路建设和旅游标识系统建设,保障旅游运输安全。农业、规划城管执法部门负责结合新农村建设,在全市县域村镇体系规划、乡镇规划及农村新型住宅区规划编制过程中,更多融入旅游元素,引导开展农业观光和体验性旅游活动。商务部门负责强化商旅结合,引导开发旅游商品。文化新闻出版部门负责对现有演艺资源进行整合,创新演出形式,突出地域特点和文化特色,打造优秀旅游演出节目。文化新闻出版、林业园林、水利、国土资源、宗教等部门负责做好旅游项目的规划建设。公安、工商、卫生、安全监管、质监、物价等部门,要加强旅游安全、价格、秩序和食品卫生等方面的监督管理。教育、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负责做好旅游人才选拔和培养工作。宣传部门和新闻单位负责把旅游宣传融入各项外宣活动中,《日报》、电视台等媒体要积极开设旅游栏目,加大旅游公益宣传力度,着力提升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