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考核方案范文
时间:2024-01-29 18:01:0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大学生村官考核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优秀青年骨干
北京市教委、农委提供的数据显示,2006年北京地区普通高校的毕业生总数约为17万人,再创历史新高,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仍很严峻。而另一方面,北京市现有近4000个行政村,整体上缺乏具有较高素质的综合管理人员,对各方面的人才也十分渴求。
为优化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结构,满足首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北京市委组织部、市委教育工委等10部门日前联合下发《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就业创业实现村村有大学生目标的实施方案》,提出要在3年内确保实现“村村有大学生”的目标。
根据《实施方案》,北京市计划3年内招聘8000名高校毕业生到远郊区县工作。首批2000名“大学生村官”面向2006届全国普通高校北京生源毕业生和列入国家统一招生计划(不含定向、委培)的北京地区普通高校非北京生源本科以上(含本科)学历应届毕业生,报名条件最突出的一条是:热爱农村基层工作,具有吃苦耐劳、无私奉献的精神和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具有较强的组织纪律观念。
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常务副书记张建明表示,招聘大学生去农村做“村官”,是为了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建立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就业的良性机制,为乡镇和村两级管理人才队伍培养后备力量。张建明说,我们希望通过构建人才培养、选拔、使用、管理四位一体的机制,把引导和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就业与服务首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作为首都引导和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就业的示范工程和首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人才支持工程,为首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留得注用得上、有作为的青年骨干。
多项优惠政策和保障措施吸引大学生当“村官”
记者从北京市教委、农委等部门了解到,在工资待遇方面,被聘任为村党支部书记助理、村委会主任助理的高校本科毕业生,第一年平均每人每月2000元,第二年为2500元,第三年为3000元,并按照国家和北京市有关政策,由政府为其缴纳各类社会保险。
被聘“大学生村官”将与各区县有关乡镇政府签订3年的劳动合同,合同期满根据工作需要和本人意愿,还可续聘。非北京生源北京高校毕业生,聘用两年连续考核合格的,经北京市人事局批准,可转为北京户口。被聘“大学生村官”在校期间已经通过北京市国家公务员公共科目笔试的,笔试合格证书有效期可延长至其3年合同期满后的6个月。
年合同期满考核合格的“大学生村官”,具有北京市国家公务员公共科目笔试合格证书的,如北京市用人单位需要,经面试合格,可优先录用为北京市国家公务员。若工作满两年,经考核合格报考研究生的,入学考试总分加10分,并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3年合同期满并做出突出贡献的,可推荐免试入学。
“我想去农村锻炼锻炼,积累社会经验”
记者采访了多位报名当“村官”的大学生,他们表示,去农村当“村官”主要是想锻炼自己,积累工作经验和社会经验。
今年将从吉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毕业的张晓娜家住北京城区,她说,到农村去当“村官”对自己是个机会,我今年才21岁,太年轻了,要学的东西很多,到农村去是一个锻炼的机会。虽然自己没在农村呆过,但我觉得自己能适应那里的环境,也做好了吃苦的准备。
篇2
【关键词】地方高校 军民融合 培养模式
引言
地方高校是军民融合式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要紧密围绕培养和造就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这一根本任务和富国强军的战略目标,探索军民融合式人才的特点及规律,从地方高校发展和转型的实际情况来看,军民融合式人才的培养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具体可从氛围营造、政策宣传、培养转变、管理完善和机制模拟五个方面分析。
营造军民融合的浓郁氛围
1.实体环境的营造
军民融合文化在地方高校校园的渗透,首先需要营造一个实体环境,需要注意的是实体环境必须结合地方高校的实际,寻找地方高校有关军事发展的历史轨迹及名人事迹,并利用校园的展板和橱窗让学生了解。学校也可以在校园主页开通专栏,利用图书馆开设军队和国防建设成果的展馆,借助校园的资源和设备将军民融合的先进个人和感人事迹整理并向全校师生展示,转载或自创有关军民融合方面题材的文章、图片或报道等,激励大学生服务于军队建设和国防事业的愿望和决心。
2.精神环境的营造
精神环境是校园内隐性的军民融合环境,主要是借助于思维和观念,使军民融合理念植根于大学生的思想意识中。大学生入校后要接受军事理论教育,这类教育的考核要以学生树立正确的军事理论观、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开拓性的军事思维等为主,在高尚、文明和积极的精神状态下使学生全身心感受军民融合的本质,培养和规范自身的言行和道德感,引导和组织学生对军民融合的内涵充分把握和认识。
3.校外环境的营造
地方高校军民融合环境营造是一个系统的复杂过程,在校园文化建设的各个领域环节和学生日常活动中增加军民融合等内容,给学生更多的直观认识。但学生的最终归宿仍然是走出校门到社会上去历练,社会各界要大力支持地方高校的军民融合人才的培养。定期举办学术讲座,提高学生对军民融合式发展的关注度。
加大军民融合的政策宣传
1.入学教育的理论学习
新生入学教育是大学生专业学习的必修阶段,入学后对新生进行军民融合思想及相关理论的介绍,让学生了解军事理论课程的主要知识和脉络体系,明确军民融合式发展对我国经济水平的影响,确立学习方向和目标,严格要求自己,从而端正学习态度,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和职业规划,军事理论学习纳入新生入学的必修程序,专门介绍我国军事发展的相关问题,使学生确立服务于国防事业,为祖国军事发展建功立业的远大理想。
2.学术讲座的政策解读
学术讲座能为大学生了解社会提供更广阔的机会,定期组织有关军民融合发展、国防科技创新、军队改革发展、军地人才培养以及军事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学术讲座,将国家在这些方面的政策具体分析并向学生解读,让学生深入了解国家军民融合式发展及人才培养方面的政策及规定,明确自主责任意识和全局发展意识,在部队历练并实现自我人生价值,抓好国家政策提供的良好时机,在部队发挥潜能。
调整和转变专业培养方案
1.课程体系的调整
地方高校要及时结合军民融合的发展重点、方向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及时向部队输送有知识、有素质的合格大学生,使学生都愿意积极主动地把部队作为建功立业的地方,从而使人才的培养更具有专业性。地方高校在调整课程体系的过程中,要在充分调研和吸收军民融合政策及成果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关注我国国防事业的发展和改革方向,开设国防建设、军事研究、部队管理、军政服务等方面的课程,或将其中一二作为必修课程,或设为选修课程,或设为素质拓展课程,学生凭兴趣自由选择研修,计入总学分。
2.实践环节的增设
军民融合实践是课内学习的延伸,主要采取课外实践、社会调研、参观考察、学术交流等形式开展,将大多数学生的专业学习与部队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结合,发挥各专业的特长,作好学生的职业规划,使之与军民融合式发展道路密切联系。实践教学要由学校相关部门划拨经费,鼓励学生开展系列有关军民融合方面的创新研究,或到驻地部队考察,与部队领导面对面交流,增强学生对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兴趣,获取更多机会和条件了解军事和国防领域的实际问题。
3.考核标准的改变
要结合当前军民融合式人才培养的要求,及时改变对学生的考核标准,可以在学生三年级系统专业课学习的过程中,选择有意参军的大学生对他们实施特殊培养,集中训练,定期心理疏导,专门按照部队要求制订考核标准,衡量学生是否有参军的能力和水平。在实施的课内外理论与实践教学环节中,改变过去单一的以试卷分数评价的方法,可以灵活采取调查报告、创新论文、分享经验等形式,让学生从更直观的角度谈自己对军民融合及国防军事事业的理解,提高参军毕业生的质量,吸引更多大学生到部队锻炼,为我国军民融合的长效发展奠定基础。
构建军民融合的人才体系
1.教学模式的改革
教学模式就是根据部队建设对人才提出的客观需求,在有关教育理念和方针指导下,开展了一系列教学活动,最后在不断反馈和修订中予以完善,保证人才培养达到合格标准,向国防和部队建设输送更多高素质和高质量的军民融合式人才。部分地方高校招收国防生,这种教学模式应继续发扬,在凸显国防生培养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基础上,把发挥地方高校科技优势与发挥军队政治优势紧密结合起来,实现人才培养的军民结合、寓军于民。
2.互动机制的搭建
人才体系规划中还要及时搭建更多的互动交流主体,实现互动沟通,这种互动机制是使大学生围绕军民融合发展开展更多的交流活动,实现学生成果的公开展示和师生之间的互动;走出校门接触更多军民融合产业项目,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互动机制的搭建就是让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与社团之间、学生与部队之间建立经常性的交流桥梁,实现经验的相互借鉴和参考,从而增长见识,丰富体会,主动参军。
完善军民融合的模拟选聘
1.组织学生积极参军
每年毕业前,国家有关大学生应征入伍的政策文件都会及时下发,学校要及时宣传国家在高校毕业生中选拔应征入伍的文件,在校园醒目位置悬挂标语,由团委、辅导员牵头作好学生参军前自我定位,为成为合格士兵提供基础性平台。组织学生参军就要及时让学生了解部队的生活和参军的意义,纠正学生“参军可以提升”“参军会影响以后就业”等错误认识,指导学生正确对待参军问题。
2.实施入伍能力考核
参军入伍的模拟表现需要及时整理,针对每位有参军意愿的学生予以客观点评,并对整理的资料信息存档,积极发挥大学生的能力、素质和创新的优势,积极向部队推荐,作为考核入伍能力的重要指标。为了使大学生参军入伍顺利实施,辅导员在模拟选聘中要全程辅导,针对思想道德、创新力、组织力、沟通力和适应力等设立综合考核指标和办法,提高大学生参军的综合能力。
总之,高校要响应党和国家号召大学生参军的方针政策,为军队建设转型提供重要的新生力量,实现地方高校培养与部队实践锻炼结合的格局,共同做好军事教育培养工作。
参考文献:
[1]《大学生村官发展研究报告》,《光明日报》2008年3月25日。
[2]马武:《“大学生村官”计划下的高等教育》,《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9年第2期,第73-84页。
[3]尤莉娟:《浅谈高校对大学生“村官”选聘前有针对性培养的重要意义》,《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第95-96页。
[4]刘桥生:《“大学生村官”计划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思考》,《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1期,第36页。
[5]柴宝成:《高校应增设“村官”专业》,《教育与职业》2009年第22期,第7页。
篇3
一、高度重视、精心准备
今年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是校团委响应江苏共青团省委“服务科学发展、建设美好江苏”的号召,我院采取“双赢”政策,将理论实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让小分队成员在实习的过程中将理论回归到实际中去指导社会实践,突出高校服务地方的功能,受到了淮海工学院领导和当地政府的高度重视。
我院暑期社会实践服务团先后多次召开服务团成员会议,对本次暑期社会实践的行前准备工作做了具体的安排和分工。对于实践方案的制定,也力求科学化、合理化、创新化,经过服务团全体成员的几天努力,一套思路明确、实际结合紧密并结合学科特色的方案出炉。
为了使此次实践活动顺利开展,我院特别邀请了历年来多次指导学生暑期实践工作的资深教师佟瑛亲临指导。小分队成员是由院学生会主席为分队队长、08级各班学生中经过层层考核中脱颖而出的学生和自愿请缨加入的当地大学生村官组成的。大学生村官的加入为此次实践活动增加了筹码也是历次实践活动所没有的成员,不管是师资队伍还是实践团队,可以说,此次实践活动我院倾注了大量的物力和财力。
二、扎根基层、服务社会
1、村官加入,如虎添翼。
服务团成员到下车乡后,得到了当地政府的热情接待,同时下车乡两名村官自愿请缨加入。由于村官长期居住于此,对下车乡实地情况相当了解,有他们的加入更能了解当地留守儿童在的生活情况、心理问题等各方面,因此也更有利于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的顺利进行。村官加入,我们暑期社会实践服务团如虎添翼。
2、指导老师也成了“服务队员”。
此次实践活动,文学院指导老师佟瑛亲自带队,与队员们一起生活、一起开会讨论、一起和留守儿童开展活动,完全成为一个“小大人”,成为服务团队员,他没有架子,没有教师的严肃,很多孩子们都很愿意和他交流。
3、领导亲临,指导监督。
在实践开营式上,校团委书记金芙蓉、文学院党委副书记芦海英等一行人冒雨前来现场指导慰问,给实践分队成员极大鼓舞,大家当场表示认真完成学校赋予的使命,向社会交一份满意的答案。
4、活动多样,孩子们受益匪浅。
实践过程中,队员们开拓思路集众人之力想了很多有意义的活动。家书、手机短信送亲情缩短了孩子们与父母的距离,让孩子们的情感得到了释放,达到了亲子情感互动的目的;素质拓展训练培养留守儿童的协作意识和团队精神,让孩子们懂得如何与人交流合作;爱心家教,让孩子们能在暑期得到免费的辅导,解决了孩子们学习中的困难;世博宣传使“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一主题深深扎在孩子们心中,开启了还在们放眼看城市的窗口等等。这些活动使孩子们增加了见闻、增长了见识。
5、家访,感触颇多。
时间后期,在指导老师佟瑛的带领下,服务团成员们自筹资金买了一些文具、水果等慰问品,以表他们的关切之情,看到留守儿童家庭的实际情况,队员们都感触很多,让队员们知道生活的不易,大家当即表示要趁次机会好好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同时珍惜人生中的每一天,让生活绚丽多彩。
三、及时总结、收获丰厚
实践期间,成员每天都要抽出时间进行开会,大家发表各自意见、交流思想以及对服务内容进行分阶段性整理补充。并且每天编辑通讯稿。每天实践归来,队员们都会齐聚在临时办公室,对当天的实地服务内容进行分析总结,分享实践心得,并及时发现并改正在实习中出现的错误,以免再犯。
篇4
根据省人口计生委《2014年全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要点》中关于加强人口信息化“金人工程”建设的要求和市人口计生委关于2014年实施市、县、乡、村四级信息化网络畅通的工作目标,为了搞好我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信息化网络“村村通”工程的建设,特制定本方案。
一、实施意义
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信息化网络的应用已经成为各项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信息化网络不断向基层延伸,实现一个全覆盖的信息网络环境,从而在新的环境中实施新的人口战略研究,提高统计数据质量,推进人口统筹管理,建立完善的决策支持系统,通过对全面的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可以为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提供更为可靠、更为全面的人口信息和相关咨询服务,同时,也可以让“便民服务”更加贴近广大育龄群众。
二、实施细则
1、人员条件:
⑴村级人口信息化网络原则上由村级计生专干负责操作、使用,因此,村级计生专干必须符合“区聘、乡管、村用”的基本条件,高中及以上学历,能独立完成村级计生工作及《综合平台》的应用,并通过计算机培训课程,考试合格。
⑵村级计生专干如果不具备操作人口信息网络能力的,可以明确村级计生信息员或大学生村官具体负责这项工作,但是,乡镇党委、政府必须以党委政府文件形式明确,以便落实责任和考核。
⑶乡镇计生服务站在编人员不得兼任村级人口信息网络管理员。
2、硬件条件:
⑴村级人口信息网络必须设立专线,且统一接入村级世代服务室。
⑵村级世代服务室,必须达标二类室以上的标准,要有空调和防盗等设施,不得将村级世代服务室改变用途。
⑶村级信息网络专用设备的购置,由区人口计生委规划统计股统一作出要求。
3、业务培训:
⑴试点村(居)的计生专干集中到区职教中心培训,培训内容为办公自动化应用,并统一参加考试,确保合格。
⑵其他村(居)的计生专干由各乡镇自行组织培训(建议与乡镇中学协调,进行脱产培训,培训内容为办公自动化应用),并在培训后由区人口计生委进行考试,考试合格的由区人口计生委颁发合格证。
三、实施步骤
1、试点运行阶段(2014年3月31日前)
⑴各乡镇自荐最优秀的计生专干2人,共计54人,经区人口计生委审核后,择优选取其中30人做为试点人员。
⑵在3月中旬进行为期一周的集中培训。
⑶在3月下旬对试点村居的硬件环境进行改造投入,完成试点工作。
2、人员选配阶段(2014年5月底前)
各乡镇要按照村居计生专干配备的要求,在5月底前将不符合条件的村级计生专干调整到位。
3、全面推开阶段(2014年8月30日前)
各乡镇根据工程建设的要求,从人员、设备、培训等方面,在本乡镇全面实施。
4、考核验收阶段(2014年10月30日前)
各乡镇在全部实施到位后,向区人口计生委提出验收申请,区人口计生委组织专人到申请验收的乡镇逐村进行考核,并以乡镇为单位出具验收报告,以便奖惩兑现。
四、考评奖惩
1、考核等级。
⑴优秀。
符合下列各项条件全部要求的,定为优秀。
人员:专职计生专干,必须符合村级计生专干“区聘、乡管、村用”的条件,各人都能独立完成《综合信息平台》的操作;
设备:网络,村级接入互联网或区人口计生委VPN专网,不欠费,不停机;新配置的计算机、打印机等设备齐全;
培训:参加区级或乡级组织的办公自动化应用脱产培训,并考试合格。
硬件:村居世代服务室达到一类室标准。
⑵合格。
符合下列各项条件全部要求的,定为合格。
人员:计生专干年龄在50周岁以下,学历在初中以上,在他人协助下能够完成村级计生工作和《综合信息平台》的操作(协助人员指村居计生信息员、大学生村官);
设备:网络,村级接入互联网或区人口计生委VPN专网,不欠费,不停机;新配置的计算机、打印机等设备齐全;
培训:参加区级或乡级组织的办公自动化应用脱产培训,考试基本合格。
硬件:村居世代服务室达到二类室标准。
⑶不合格。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定为不合格:
①村级没有专职或兼职人员会操作《综合信息平台》的;
②村级未接入互联网或区人口计生委VPN专网;
③村级计生专干或信息员未参加区级或乡级组织的培训,也不具备熟练操作计算机能力的;
④村级世代服务室未达到二类室标准的。
2、奖惩措施
⑴乡镇在2014年10月30日前完成楚政发文件责任指标的,一次性奖励2000元。仇桥镇、复兴镇、茭陵乡、宋集乡、顺河镇、季桥镇六个乡镇超额完成任务的,在完成指标奖励的基础上增加奖励1000元。对按时完成目标任务的乡镇,在计生系统综合目标考核中加5分;对全面完成的乡镇,村居均为“优秀”的,增加奖励金2000元。
对未完成目标任务的乡镇,年终综合目标考核不得评为先进,同时在计生系统综合目标考核中扣5分;未达标且完成率在全区倒数后三名的乡镇,分别扣除年终计生系统综合目标考核奖金3000元、2000元、1000元,并分别扣除综合目标考核分10分、7分、5分。
⑵若上级有配套资金,或以奖代补资金,优先奖励或补助达到“优秀”的村居。对“不合格”的村居,一律不予奖励或补助。
五、实施要求
1、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信息化“村村能”工程的建设,是2014年度全省、全市人口计生工作的一项重要工程项目,也是我区提高人口计生管理工作水平、提高人口统计信息准确率的一项重要措施,各乡镇要务必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到此项工程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不折不扣、保质保量的完成市、区下达的建设指标任务。
2、要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各乡镇要在本方案的基础上,制定详细、可行的、符合本乡镇实际的实施计划,并将实施计划以乡镇党委、政府的文件形式,于3月15日前报区人口计生委规统股。
篇5
一、强化一个“选”字,配强班子带队伍。按照"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原则,全面推行"两推一选"和"公推直选"办法,打破身份、地域和行业界限,从致富能手、产业大户、大中专毕业生、复退军人、返乡创业人员和企业老板中选拔村干部,切实把那些想干事、会干事、干实事和群众拥护的"能人"充实到村班子中来。同时,分批公开招聘大学生村官45名,充实到基层一线。目前,全区共选拔“能人”型村干部502名,全区“能人”型村支书达到187人,占74%。同时,区上按照1:2比例,通过三级齐荐,已建立484名产业带头人、致富能人、退伍军人、回乡大学生等组成的村级后备干部队伍人才库,从根本上解决了村干部后继无人的现状。
二、抓好一个“育”字,强化教育提素质。认真落实“万名基层党员培训工程”,托区委党校、村级党员活动室和远程教育点,采取开办集中培训和党员干部自学相结合的方式,围绕党建理论、科技知识、农村政策、基层民主政治、法律法规和市场经济等内容对乡村干部进行辅导培训,教育农村干部转变观念,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积极鼓励村干部通过参加自学考试、党校函授、脱产培训等方式,提高学历层次,拓宽知识面。近年来,全区共举办各类培训班400多期,培训党员干部1万多人(次),有120余名村干部参加了区农广校开办的学历培训班。对村级后备干部人选采取“2+1”培养方式,分别明确1名乡镇班子成员、1名村干部与村级后备干部进行结对,挂钩帮扶,目前,全区已有246名村级后备干部有了自己的创业致富项目,成为新农村建设的生力军。
三、体现一个“激”字当,健全制度激活力。为了稳定农村干部队伍,进一步推进新农村建设步伐,区上从政治、生活、保障等方面入手,加大对村干部的关爱力度。制定了《村级干部工资报酬管理暂行规定》,建立落实了区上监督、乡镇统发的村干部工资管理办法,积极推行村干部年薪制、绩效挂钩工资制和职务任期制,确保村干部工资报酬的按时足额发放。目前,全区村干部年工资报酬最高的16900元,最低的3000元。对业绩突出的优秀村支部书记,优先推荐担任“两代表一委员”,有1名村支部书记被推荐为省党代表,担任市、区党代表的20人。以实施“关爱党员”工程为载体,采取个人交费、财政补贴相结合的办法,为740名任现任村干部办理了养老保险。
四、突出一个“管”字,规范行为增后劲。为进一步强化监督,规范管理,区上制定完善了《关于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意见》和《村级财务管理制度》,下发了《推行村干部定权责立规范“双议双评”制度实施方案》,建立村干部岗位目标责任制,实行工作考核和群众测评相结合的双重考核办法,并把民主测评、民主评议的结果与村级干部的个人奖惩结合起来,进行真奖实罚。全面推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规范村级议事程序、办事流程,加大对村干部的监督管理。进一步理顺和细化了区属有关部门对村级组织建设工作的具体内容、职责,形成了由组织部门牵头抓总、区直相关单位各司其职、乡镇党委具体抓的工作格局。
篇6
农村信用体系是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农村信用体系建设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健全机制、科学规划、先易后难、改善服务、支农惠农”的原则;以“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街道)”评定工作为抓手,进一步完善农户信用评价体系,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促进金融机构增加对“三农”的信贷投入,形成“信用惠农、信贷支农、支付便农”的支农惠农体系。
二、工作目标
(一)总体目标
通过3年时间的建设,为全县农户建立规范化的电子信用档案,初步形成信用宣传、信用档案征集、信用评价和信贷支持为一体的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格局。
(二)具体目标
2012年全县农户信用档案覆盖面累计达到30%,2013年累计达到70%,2014年累计达到90%。在此基础上,到2014年末,农户贷款覆盖面达到有信用档案农户的30%以上。
三、工作机制
(一)组织形式
我县农村信用体系建设采取“政府主导、人行牵头、部门参与、依托基层、形成网络、建立平台、信息共享”的组织形式。
1.县政府主导。县政府主导全县的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包括成立农村信用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制定总体目标、考核阶段性成效,并组织协调乡镇(街道)、部门的工作。
2.人行县支行牵头。人行县支行具体负责全县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方案的制定、组织信用户的评定和农户信用信息管理系统的维护等。
3.乡镇(街道)、部门联动。各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和县级有关部门以及涉农金融机构按各自职责,积极开展我县农村信用体系建设。
(二)组织工作机构
1.成立县农村信用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农村信用等级评价领导小组,见附件),由常务副县长任组长,县政府分管农业副县长和分管金融副县长任副组长,县政府办公室、县法院、县农办、县公安局、县民政局、县财政局、县人力社保局、县农林局、县人口计生局、县海洋渔业局、市工商局分局、人行县支行、银监局监管办、各涉农金融机构主要负责人为成员。
农村信用体系建设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人行县支行,办公室成员由县政府办公室、县法院、县农办、县公安局、县民政局、县财政局、县人力社保局、县农林局、县人口计生局、县海洋渔业局、市工商局分局、人行县支行、银监局监管办、各涉农金融机构具体业务部门负责人组成。
2.各乡镇(街道)成立农村信用体系建设领导小组,由乡镇长(街道办事处主任)任组长,分管领导和所在乡镇(街道)金融机构负责人为副组长,乡镇政府和街道办事处相关工作人员、金融机构信贷员为成员。负责本辖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并按行政村建立农户信用信息采集小组,成员由联村干部、大学生村官、村班子成员和所在乡镇(街道)金融机构信贷员(农村金融指导员)组成,负责农户信用信息的采集和信用户的初审。
三、工作内容和步骤
(一)农户信用档案征集
1.农户信息的采集。农户信用档案的采集由行政村农户信用信息采集小组实施。农户信用档案内容包括农户基本信息、住房信息、生产资料信息、信贷信息、其他信息等五大类。
2.农户信用档案的录入。以行政村为单位,成立由联村干部、村两委会成员、大学生村官等人员组成的信息采集小组,并采取“分片负责、一对一服务”的办法,上门逐户采集本村的农户信用信息。信息采集小组将农户信用档案按照“省农户信用信息管理系统”要求和农户信用信息采集表格内容录入,并按规定要求进行信息的更新。
(二)信用户、信用村和信用乡镇(街道)的评定
1.评定程序。信用户的评定以信用信息管理系统打分为主,结合行政村农户信用信息采集小组意见进行初评,乡镇(街道)评价小组进行评定,并报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由领导小组办公室颁发《信用证》。信用村的评定由乡镇(街道)评价小组初评,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核认定。信用乡镇(街道)的评定由县领导小组评定。信用村和信用乡镇(街道)由县政府发文公布,并颁发信用牌匾。
2.评定标准。信用户的评定标准采用“省农户信用信息管理系统”自动打分和信用户评定小组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农户信用信息系统的评分标准为:90分以上为优秀,75-89分为良好,60-74分为一般,59分以下为差。行政村信用户评定小组对系统自动评分产生的信用户无异议的,按照系统打分将农户信用等级分别评定为AAA级信用户、AA级信用户和A级信用户。
信用村的评定在信用户评定的基础上进行,信用村评定标准要求本村信用农户达到50%以上。
信用乡镇(街道)的评定在信用村评定基础上进行,信用乡镇(街道)评定标准要求本乡镇(街道)信用村达到50%以上。
3.信用复评。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街道)每三年进行一次复评。
(三)信贷优惠政策
1.涉农金融机构在为农户提供金融服务时,应主动使用信用体系建设成果,参考信用评定结果,在授信额度、审批程序、服务种类、贷款利率、抵(质)押物等方面予以优惠和政策支持(具体的优惠政策另定)。
2.县政府对涉农金融机构提供小额信用贷款给予财政贴息(另定)。
(四)系统建设和维护
人民银行杭州中心支行已建立“省农户信用信息管理系统”。我县该系统的管理权限在人行县支行。由行政村信息采集小组成员通过手工表格进行信息采集,再统一录入规定的电子表格,最后由人行县支行将电子表格导入农户信息系统。待将来系统外接成功后,逐步实现相关部门、涉农金融机构间的信息共享。
(五)工作步骤
1.启动阶段(2012年4月-5月)。成立县农村信用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农村信用等级评价领导小组)和乡镇(街道)农村信用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制订县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和县农村信用等级评价管理暂行办法。
2.试点阶段(2012年5月-6月)。以长街镇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试点镇,由该镇各行政村信息采集和信用评议小组负责向广大农户发放信息采集手工表格,经小组成员录入电子表格后定期送交人行县支行,统一导入省农户信用信息管理系统。农户信用信息采集量达全镇70%以上,并开展信用农户、信用村评定工作。
3.动员推广阶段(2012年6月-9月)。在试点取得实际成效的前提下,召开全县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推进会,在我县各乡镇(街道)全面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开展农户信用信息采集工作。力争2012年底前全县农户信用信息采集户数占全县农户总户数的30%;2013年底,农户信用信息采集户数占全县农户总户数的70%;2014年底,农户信用信息采集户数占全县农户总户数的90%,有信贷业务的农户占信息采集户数的30%以上。
4.应用阶段(2012年9月-11月)。首次全面开展2012-2014年“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街道)”评定工作。
5.总结阶段(2012年12月-2013年1月)。对推进我县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进行总结,并开展评先评优活动。
(六)财政支持措施
县财政安排专项资金200万元,用于农村信用信息采集、培训、数据录入等经费支出,并对参与信息采集的村干部(或其他工作人员)提供经费补贴,确保农户信用体系建设的顺利开展。
篇7
1.1创业教育认识存在偏差
目前,我国各方面主体因各种原因对创业教育的认识与国家的主导方针存在一定的偏差或缺失,导致我国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情况不理想,实际操作呈现各种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高校领导和教师对创业教育的认识存在偏差,没有从本质上将创业教育与普通教育进行区分,对社会缺乏创业教育宣传,不能把正确的创业观传输给学生,结果导致高校对创业教育缺乏政策导向和经费支持,也致使社会对创业教育不重视、不配合,阻碍了我国创业教育发展。另外,从大学生自身角度看,绝大多数大学生对创业教育的本质认识不够,只认为可以通过创业赚钱,而没有将创业视为一种切实的谋生手段,所以就会忽视积累和培养创业知识、能力、技巧、方法、环境等。从国家层面看,十以来,各级政府都越来越关心创新创业,也对创新创业提供了政策支持,媒体宣传力度也不断增大,进而从某种程度上缓解了高校创业教育经费、场地等制约。但因各高校对创业教育的认识程度不同,导致对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也不尽相同,有的高校还停留在表面上,有的高校虽然对创业教育意识较深,但不够全面,无论是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保障体系、评价体系等都没有达到预期高度,创业实际活动与生活缺少紧密联系,继而导致对创业教育的认识存在偏差。
1.2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欠合理
合理的课程体系是构建高校创业教育体系的核心问题之一。当前,关于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至今仍没有形成共识,也没有构建出统一的、系统的课程体系。其主要原因为:首先,从专业建设整体看,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等仍没有与创业教育课程形成有机融合。因高校领导和教师创业教育认识的欠缺,导致学生的创业能力培养没有得到足够重视,虽然有些高校教学计划中已增加了创业相关课程,但还没有与专业教学体系相融合,表现出学科教育与创业教育相互隔离的现状,进而使得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脱钩。其次,创业教育理论与实践课程仍没有实现学科化、体系化。尽管大部分高校在国家大环境下都开设了“创业理论与实务”、“创业市场调查”、“小企业管理”等相关课程,但这些课程间相互脱节,没有形成理论体系、学科体系,进而有机衔接力度不够。再次,各高校创业教育整体目标不明确。创业教育教学内容校际差异较大,所使用教材没有体现实用性、操作性,只是将一些与创业相关的理论知识和案例进行简单堆砌,片面强调理论学习,忽视培养实践动手能力,进而扼杀了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
1.3创业教育手段欠科学
很多高校认为创业教育就是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增加几门创业课程即可,且这些课程基本由从事经济管理类课程教学及就业指导工作但没有创业经历的教师授课,故授课内容理论性太强,很少有能切实体现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创业实践课程。换个角度讲,只有通过创业实践,学生才能真正掌握创业技巧、创业流程等。由此可知,创业教育要关注创业实践的落实,才能判断创业成功与否。从目前我国高校创业实践的现状看,各高校都采取措施,想方设法举行如开办虚拟公司、建立科技园区、创设创业实训基地等在内的创业实践活动,也取得了初步效果。但整体而言,这一类型的创业行为还非常少,且某些活动举办表面上似乎很红火,实际上这些创业实践活动因资金、政策、场地等原因,处境相对较为尴尬,活动缺乏长期延续的机制,导致高校进行系统的创业教育和真正创业意义上的指导,还有待可行方案的细化和落实。
1.4创业教育文化缺失
当前,虽然国家层面出台了相关的鼓励政策,但整个社会对创业普遍持怀疑、否定等偏见态度。学生家长层面,普遍希望子女大学毕业后能进入体面的公司从事体面的工作,不希望、也不鼓励子女进行开小店、摆地摊等创业行为,这种误解和低认同度对学校的创业教育负面作用显著,很多学生由此就对创业教育、创业实践兴趣下降,从而使得国家和高校的创业教育目标大打折扣。整个社会环境层面,虽然国家通过不同渠道表达了对创业的支持和鼓励,但整个社会的创业文化氛围还较欠缺,且在创业政策层面也没有真正落实,进而导致当代大学生的创业热情不高、意识淡薄、观念落后等,这些情况对当今高校的创业教育也有抑制作用。除此以外,我国创业历程较短,很多关于创业的政策、法规、制度等还不完善,政府的宣传和鼓励力度有待进一步提升,基础设施不健全,教育与培训脱节,社会对创业曲解,创业氛围薄弱,各种社会媒体也没有系统的有效宣传,进而创业教育发展受到了各种阻碍和限制,进入发展的瓶颈阶段。
2高校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与优化
2.1高校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
课题组成员于《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4年第5期上发表了题为“论高校创业教育的系统构建”一文,论文从目标体系、课程体系、师资体系、组织体系、评价体系等五个方面构建了相应的创业教育系统框架图,如图1。
2.2优化高校创业教育体系的策略和措施
课题组构建高校创业教育体系后,在渤海大学、无锡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针对当代大学生创业意愿与创业行为的影响因素,对省内外近千名大学生进行实地调研,发现11个影响当代大学生创业意愿与创业行为的维度中,创业教育、创业能力、创业意愿、制度环境、禀赋等5个维度对创业行为的影响度较大。由此可知,创业教育对当代大学生创业行为的作用非常重要,由此敦促我们进一步探索当代大学生创业教育问题,不断优化和完善前期构建的创业教育体系,更好地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坚实基础。
2.2.1优化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策略和措施
科学、合理、有效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是创业教育实施的基础。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有必要对目前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进行重新整合,将创业课程融入专业学习,可以对目前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进行改进和完善,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具体措施如下:
(1)构建创业类通识课程体系平台
通识课程即是各专业的平台课程,我们在实践过程中,要求通识课程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各章节要有机融合有关的创业意识、创业能力和创业知识,这类课程虽然分散,但涉及面广泛,这样可以引导大学生从低年级就开始关注创业,激发他们的创业兴趣,进而对培养学生的创业品格和素质有基础性引导作用。首先,针对公共选修课,为了更好地服务全体学生创业意识的培养,公共选修课中我们建议增设了创业教育模块,且要求学生必须修满相应的学分,开设了《创业理论与实务》等创业类基础课程。另外还可以根据地方特色和创业经营需要,增设一些创业类特色课程,如《苏南模式与苏商精神》、《商业音乐管理》等创业类选修课程。同时,实践中,我们不断地改革公共选修课的授课方式和技巧,建议采取“集体备课”、“一课多师”、“专题讲授”等,也可以围绕某一特定创业主题推出每周一次的企业家系列讲座,授课形式为2/3时间由创业指导师讲授,1/3时间为创业指导师与学生互动时间。其次,针对公共必修课。我们要求必须融入创业教育元素。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相关章节适当增加当代苏商、沪商及大学生成功创业者的故事,进而在课程教学内容和方法上与创业教育实现契合和对接;《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论》课程的相关章节授课过程中增加民营经济发展史、非公经济发展历程等的介绍,进而让学生意识到创业的利益,从而有信心进行创业。教学过程中,组织学生参观考察民营经济发展教育基地、新农村建设教育基地,让学生在考察过程中与企业家、大学生村官、农民工等社会人士开展对话交谈,并要求学生考察后能运用教材相关原理进行分析评述,撰写考察报告,在课堂上交流考察心得体会。
(2)创新和优化专业类创业课程体系平台
不同的专业,因特点各异而导致人才培养目标也不尽相同,我们在实践中尝试基于各个专业大类的教学平台,根据不同专业的不同特征,不同程度地在专业课程学习中,融入创业教育,以此来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创新意识、创业能力,提升他们的创业精神。学校鼓励专业课教师针对创业群体,面向全校开设创业教育专业任选课,并要求教师讲解专业内容时结合实际的创业案例,不断地渗透创业内容;注重从应用角度对相关专业课程的授课内容进行增减,尤其是加大专业实验实训、课程专用周、顶岗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有助于学生从感性上认识企业、理解创业,并能够强化创业氛围,依托学校的实验实训室,加强“学业、就业、创业”三位一体的教育改革,在专业教师指导下,学生组建创业团队参加全国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或者成立实体经营公司,将创业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培养“懂管理、善创业”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总之,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涵盖创业理论、创业实务和创业实践等三大课程模块。创业理论模块、实务模块、实践模块课时占总课时的65%以上。
2.2.2构建创业课程的教学方法体系的策略
若要不断地提升创业教育的水平,就要求授课教师要有高水平的授课能力,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以实践为主导进行创业教学设计。创业课程的授课方法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展开:
(1)创业项目导向制。通过大力宣讲,鼓励具有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组建创业团队,充分发挥团队成员的专业优势,进行创业项目的调研、考察、论证及实际落实等,既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又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创业积极性,体现了其专业价值。如将《创业市场营销》课的教学从课堂内搬到课堂外,由班级学生组建不同的团队,指导教师布置不同的创业任务,在专业教师指导下,围绕创业目标分别进行营销方案设计、产品定位等,在体验中实现教学目标,完成创业项目中的营销任务。
(2)穿插角色扮演法。首先建立一个模拟公司,授课中对参与教学的试点班学生进行模拟公司各职能划分,这样团队成员就能够各司其职,充分激发其学习潜能。在角色扮演法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依托校内外如大学生创业园、大学生创业工作室及企业现场等各种实训基地,分专题有针对性地进行实习,重点学习其创业营销战略。
2.2.3优化创业教育师资体系的策略
若要培养出高水平的创新创业人才,就需要从事创业教育的师资队伍能够实现多元化,我们建议各高校可以充分利用校企合作的机会,聘请一些优秀的职业经理人、技术骨干、管理精英等来到校园对学生进行创业教育培训,这些人因为具有丰富实战经验,其课堂讲解势必会具有一定的感染力,从而吸引学生参与创业教育和创业行为;另一方面,校内创业师资,我们建议推荐那些具有企业工程技术经验、企业工作经历较长的技术技能型教师担任,这样既可充分发挥教师的专长,也能让教师和学生相互促进。专业教师支持创业教育并不是内源性的,故需要高校各部门支持,建议学校建立一些激励机制,鼓励擅长创业的教师和学生参与创业活动,极大地激发专业教师参与创业教育教学改革的热情。创业教师对学生的考核要有别于其他理论或实践课程,考核形式重过程,课程考核贯穿全过程。以创业营销课程为例,学生带着了解营销案例的目的到营销做得特别好的相关企业实习,然后每人上交一份营销的创业案例,采用答辩形式考查学生创业实战能力。最后的毕业考核,将根据课程考核结果、企业调查实习报告、创业工作室实践、创业比赛参与情况及最后的创业计划书等,通过答辩的方式综合评定最后的成绩等级。
2.2.4优化创业教育评价体系的措施
篇8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current professional training requirements of agriculture-related specialtie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make a discussion from professional settings, personnel training objectives, determination of theory and practice teaching system, comprehensive quality training, combination of production and study, in order to provide a useful reference for the talents training mode reform of agricultural higher occupation education.
关键词:能力导向;人才培养模式;三农情怀
Key words: ability-oriented;talent training mode;feelings of the agriculture,countryside and peasants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33-0223-02
0 引言
自2004年开始,国家连续出台文件支持农业、农村发展,提高农民收入,“三农”问题成为国家战略的“重中之重”。而中国传统农业也正在向现代农业转型,人们对农业生产的认知从“体力型”转向“知识型”,拥有农业技能的人才无疑是转型发展之必须。但是由于社会上涉农工作岗位单一,高校涉农专业的毕业生走向农业岗位后需要不断深入基层,不仅工作辛苦,社会地位也不高,大多数学生都不愿意报考涉农专业,高校招生时也不得不降格以求,并且考生及家长对农业和农业院校认可度低,农村与城镇生源人数差距很大。除此以外,我国部分高校在涉农专业教育方面也存在“重理论,轻实践”、“重考核和学历,轻技能应用”的问题。如何构建以能力为导向的农业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的发展是农业高职院校广泛关注的问题。本文结合当前高职学院涉农专业人才培养要求,从专业设置、人才培养目标、理论与实践教学体系的确定、综合素质的培养、产学结合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农业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提供有益的借鉴。
1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1.1 国内研究现状及趋势 我国教育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关于推进高等农林教育综合改革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高等农林教育在实现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处于基础性、前瞻性、战略性地位。”要培养“面向农林业生产一线以及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需要,深化面向基层的农林教育改革,培养数以万计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懂经营、善管理的实用技能型人才。”因此,培养更多的熟悉并热爱三农、具有服务“三农”意识的大学生是当前乃至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高等农林教育的重要任务和责任。
服务“三农”意识的教育属职业教育范畴,它除了培养学生必须具有服务“三农”的职业意识外,还应该关注学生的专业兴趣培养,激发学生对涉农专业知识的学习兴趣,基于兴趣导向去自主学习农业专业技术,并对农业行业和自身的未来就业拥有信心和高昂的热情。
服务“三农”意识的教育需要高校开设农业专业课程,通过专业教学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和培养。在国内关于此课题暂时没有相关学术作品,根据国内文献检索,针对农村农业农民的情感教育,仅有《大学生村官情感教育问题探讨》(姚琳2009)一文,文章提出大学生村官要树立起尊重农民、热爱农村、关心农业的基本感情。但是国内学者对提高大学生服务“三农”的意识、大学生基层就业等展开了激烈的讨论。相关的研究成果主要有吉林农业大学郭为民、王成章的《农业高等院校大学生服务“三农”意识培养》、北京大学张秋山的《农村籍大学生基层就业意向调研分析》、武汉交通科技大学李文涛的《论大学生基层意识的培养》等,分别研究了提高大学生服务“三农”意识、大学生基层就业问题及大学生基层培养意识的障碍问题等。
综上所述,我国学者关于涉农专业大学生提高服务“三农”的意识问题研究较多,在关于如何培养涉农专业大学生服务“三农”的意识方面研究较少,亟待完善。
1.2 国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虽然西方发达国家关于此类研究甚少,但是关于对大学生职业指导、职业理想、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较多,我国可以采纳借鉴。在西方,职业生涯理论是慢慢形成的,期间与职业辅导的关系密不可分。美国是最早开展大学生职业辅导的国家,早在1908年,美国波士顿大学帕森斯教授就创办了职业咨询所,对每个入学的学生进行心理测试,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性格、兴趣、爱好、能力,从而确定专业和职业定向,便于在毕业前期确定择业目标。而在日常的学习中由于学生确定了自己的专业和职业定向,就能够有针对性地加强自身需要的某些能力,学会掌握职业发展策略,形成毕业辅导与日常规划相结合,注重知识、注重能力。
2 现代农业生产体系对涉农人才的需求
2.1 现代农业发展现状 现代机器体系的形成和农业机器的的广泛应用,使农业由手工畜力农具生产转变为机器生产,使投入农业的能源显著增加。现代农业保障农产品供给,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可持续发展,提高劳动生产率、资源产出率和商品率的有效途径。
2.2 现代农业对涉农人才的需求 我国虽然农业发展历史悠久,但现代农业发展相较于发达国家而言比较缓慢,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不够。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和农民素质的提高,培养一批具有实践操作能力的现代农业人才至关重要。
3 基于能力导向的理实一体化涉农人才教育思路
发挥大学生的专业优势、有效地引导大学生服务“三农”,从职业情感教育层面培养大学生到农村和农业战线工作,具备服务“三农”的热情、能力和素质,对大学生服务三农的热情和素质培养,提出“一课程、一活动、一讲座” 的理实一体化农科人才教育体系(见图1)。
3.1 理论教育模块――通过理论讲学培养学生服务“三农”的意识 改变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三段式的学科教育为模块式能力体系教育;由注重专业教育向注重素质教育转变;由专业教育“一元化”向辅修制、双证制的“二元化”转变;由以教师为主的单主体向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双主体转变。要培养学生服务“三农”的专业理念,就应该在课程体系上进行优化设计,合理划分涉农专业的必修课与选修课的教学内容和课时比例,必修课程,2个学分(1+1)。理论教育模块(含农科专业课程和围绕专业举行的三农讲座)占1个学分。
该模块主要针对全校所有专业学生设立,主要任务和整体目标是使学生学会查阅资料,了解当前“三农”问题以及国外农业发展对我国的启示,培养全校各专业学生“关注农业、关心农村、关爱农民”的情感。树立求真务实,特色鲜明,立足专业,服务三农的志向。
3.2 实践教育模块――培养学生服务“三农”的专业技能 实践融入模块(学校统一按生源地组织学生走进农村、了解家乡的调研活动)占1个学分。
本模块以家乡三农发展为立足点,了解家乡农村环境,农业发展现状,培养“热爱家乡,情系三农”的情怀,树立当代农业发展观。
实践教育模块主要通过由学院组织的“走进农村,了解家乡”大学生调研活动,进一步提升对家乡新农村建设、产业状况、农产品的供销产业链、家乡农产品的发展历史、发展环境、未来发展前景的认识。如当前许多农业学院的特种动物养殖技术专业确立了“建立专业基础公共平台,实践教学实行分流,按模块嵌入主要生产环节的人才培养模式和5+1的教学法模式”。中草药栽培技术等相关专业形成了3+2+1的教学模式、双循环渐进式实践教学模式、多元启动的二主二辅产学研结合教学模式与丰富多彩全园素质教育模式。农科经济管理类专业实行了“融合式理论教学与开放式能力培养相结合的理论――实践――理论――实践”循环培养模式。
3.3 文化养成模块――重点培养学生的“三农情怀” 通过“三农”宣传阵地、社团、志愿服务等形式,加强“三农”情景教育,深化对农村农业农民的认识,形成具有三农氛围的校园文化;各社团组织一定数量的走进三农、服务三农的活动;开展多种形式的以三农为载体的志愿者活动,培养“三农情怀”。①加强微博、空间等网络媒体和纸媒等三农情怀宣传阵地建设,宣传三农政策、农业创业典型事迹等。②通过农村社区志愿服务,了解农村,加深对农民的感情,培养农村认同感。③通过校园文化活动农村农业农民题材选用,以文艺形式,挖掘三农的魅力,增强三农吸引力。④通过主题论坛、演讲、征文等,农业创业、农村工作典型事迹宣讲、认知交流。⑤通过三农主题社团建设,开展三农特色活动,培养自主能力,培养从事农村工作、农业创业的学生骨干。⑥通过大学生科技创新、新苗人才计划,引导学生思考三农问题,认识和探索发展规律,通过农业创业实践,挖掘、孵化农业创业项目,培养骨干。
3.4 以校、地合作为纽带,实现产学结合 加大力度开展院校和地方合作,签订合作协议,充分发挥院校的人才、信息和科技等优势,指派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到地方实习和学习,如此不仅能够为地方科技和经济发展做出贡献,相关专业技术人员也能够发现地方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为高校树立新的研究课题,推动院校的科研与创新。
比如在吉林农业科技学院百年的办学历程中,学院立足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的办学宗旨,先后与吉林省的九台市、双辽县、郊河市、长春市双阳区等十多个县、市、区、镇建立了院地合作项目对接,充分发挥学院教育培训、科研开发与推广等优势,为地方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获吉林省政府校企合作优秀奖和吉林省人才优质项目二等奖。
4 结束语
随着社会对人才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职业院校涉农专业调整成为了当务之急。目前我们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就是如何把专业调整与专业内涵建设结合起来,从而全面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因此,在涉农专业建设过程中,必须明确专业建设的思路与方向,依托学校现有资源,充分发挥优势专业作用,立足涉农产业,面向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制定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教学方案和方法,彰显办学特色,培养更多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实践性优秀人才,较好地满足就业市场变化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郑学梅.福建省农业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5(05).
篇9
关键词 现代农业;创新型农业信息化;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 G6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22-0323-02
1 创新型农业信息化人才是新农村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条件
进入21世纪,我国传统农业正在加快向现代农业转型,以计算机技术为载体的信息农业、智能农业、都市型农业日趋成熟,智慧农业成为现代农业未来发展的趋势。加快推进农业信息化,将有利于建设现代农业,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提高现代科学技术在农村的普及和推广应用水平,对促进农村经济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十二五”期间,北京郊区新农村信息化建设工作蓬勃开展,展现快速发展势头。作为北京地区唯一的市属农科院校,北京农学院不仅具备浓厚的传统学科的科研氛围,而且拥有一批优秀的计算机专业教师和学生,这为农业信息化的实现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将传统农业与现代计算机有机结合的知识创新势必成为推动科学技术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重要力量;而具有农业背景的计算机专业科技创新型人才,不仅是地方农业新科技致富的带头人,也将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主力军。
2 加强学生在科研创新实践的能力培养
目前北京农学院计算机信息与工程学院计算机专业有嵌入式和网络2个培养方向,本课题主要以嵌入式方向为例,探讨学生在科研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
2.1 专业课程实践教学突出农业应用
计算机专业嵌入式方向专业课程的实践教学内容繁多,但是如何突出农业应用,发挥服务农业的功能,让学生明白所学知识与现代农业之间的关系和具体应用却是值得深思的一个问题。如在嵌入式程序设计课程实践教学中,教师可提供一些农业类信息系统实现或者农业专家系统开发等题目,学生以系统开发为主线,依照模块化程序设计思想,最终完成农业信息化小课题;嵌入式底层硬件课程实践教学部分,任课教师则提供一些农业测控系统实现的题目,以系统仿真为基础,着重掌握测控技术的农业化,在此教学过程中不仅培养了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农业领域问题的能力,也使学生对科研创新实践的主体有更感性的认识[1]。
2.2 实施层次化实验实践教学模式
如何通过课程实验实践环节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始终是关注点。传统的课程实践教学层次进度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化信息的变化,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也会时刻追踪最新的专业前沿知识,课程设计实践教学内容也随之调整。目前,计算机专业嵌入式方向实验室选用UP-Magic6410嵌入式实验开发平台,着重培养学生在该平台下进行嵌入式Linux程序开发的相关环境搭建与软件设计方法的能力。针对各模块以及嵌入式系统的应用背景,按照由浅入深,不同课程层次对应不同实验项目等原则,分别组织设计了嵌入式导论的基础性实验、嵌入式程序设计基础的实操性实验、设计嵌入式高级编程的提高性实验3个层次的实验,循序渐进,逐步提高,以满足不同阶段的实验和实践需求,其中基础性实验多以理论验证为主,在于学习方法;综合性实验和提高性实验则多以应用为主,在于提高能力。3个层次的实验教学内容,提高了学生动手能力,为进一步的实践开发和毕业设计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3 通过综合性实验教学,培养巩固学生创新能力
在设计综合课程等综合性实验时,依托教师实际的科研或工程项目,在强调基础性知识掌握的同时,鼓励学生创新的综合设计。教师在实验课程实施时,可以按照模块化将综合实验分解,综合实验的内容强调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工程概念,体现从基本动手能力、对实验数据的处理和规范撰写实验报告的能力过渡到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实验方法和实验技能,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实验内容的选定可以采取2种办法:学生自主选择课程设计题目或者在教师给定的题目中选择,充分给学生自,满足不同程度学生的学习需要,组织上按照“自由组合、自主选题”的原则,从较简单的嵌入式基础应用电路开始,要求每组学生完成数个难度递增的嵌入式程序开发设计、编程与调试,并写出详细总结报告[2]。在制作训练过程中,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案和技术,锻炼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力,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完成学生由单元设计向系统设计的过渡,并通过系统的实验实践训练,使学生掌握独立设计并实现较完整的嵌入式系统能力,为进行今后的科研创新活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教师要放手让学生尝试,鼓励学生在实践之前先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提出和发现问题所在,有的放矢地思考问题、寻求答案,教师与学生可以以座谈的形式交流沟通,创造条件让学生多动手、多动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学习。
2.4 鼓励学生参与各类科研项目
目前学生参与的科研项目包括北京市大学生科研计划和教师的课题项目,通过具体的项目实践来锻炼和提高学生动手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近年来,北京市加大了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开展的力度,鼓励学生参与科研创新活动。笔者指导的学生参与了北京市大学生科研计划,利用嵌入式平台,对温室环境等参数检测,进而实现温室大棚智能化控制,学生在该课题中,运用所学理论知识,系统的完成了整个项目,获得了北京市大学生科研计划成果二等奖,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毕业的学生在担任京郊村官期间,将课题成果应用于所服务的村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实践证明,鼓励学生参与课外科技活动,将会拓宽学生的知识体系,并学以致用,对进一步提高学习兴趣以及培养合作精神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计算机信息与工程学院实行导师制指导学生,学生在参与教师的家禽食品安全追溯系统的嵌入式系统应用课题项目的过程中,指导教师负责学生在整个科研期间从理论到具体操作的各个环节的指导工作,同学以兴趣小组的形式,直接参与到前沿课题和项目中去,将食品安全追溯系统按照生产链的6个环节分解成若干子题目,交由各兴趣小组,模拟项目的形式实践开发,真正做到“在学中做,在做中学”,以务实的项目培养学生的实践科研能力。
3 鼓励措施
3.1 建立学生激励制度
制定切实可行的评估体系,细化考核层次,建立完善的激励制度[4]。如为了鼓励更多的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将科研训练、社会实践的考核纳入学生综合测评,对在科研创新中完成的学时和理论知识经过笔试考试和综合答辩后,给予相应的学分。今后可以考虑将学生公开发表的论文、著作、发明、科技开发等创新成果或者在创新教学活动中进行的新知识学习与培训用学分进行考核,激励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学生参与创新型教学活动,营造多创新、创好新的良好氛围。
3.2 建立健全工作量考核机制
目前,绝大多数高校对教师的考核主要包括教学工作量和科研成果,年轻教师主要以教学工作量为考核指标,指导创新活动的教师往往以年轻教师居多,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开放性实验、学科竞赛均以尽义务形式无偿加班,这就使得教师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有所顾虑,担心自身的教学工作量是否能够保质保量的完成,因此建立指导教师的鼓励体系尤为重要[5]。如果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开放性实验、学科竞赛、科学研究、社会实践等实践性教学工作时能将其计算为教学工作量,当学生的成果取得科学发明、申报专利、论文获奖或获学科竞赛奖等也给予指导教师计算相应的教学工作量,这样将会极大地提高教师对承担实践性教学工作积极性,促进学生创新实践活动的更好发展。
3.3 立足于京郊,服务于京郊
本着“立足于京郊,服务于京郊”的办学宗旨,加强和北京地区的农产品企业实习实践教学和技术合作。北京农学院校的实践教学基地基本在京郊地区,以这些实习实践基地为依托,为其所在周边地区提供科技服务和技术人员培训,也确保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有所做、有所依、有所为,真正做到立足于京郊,服务于京郊。
自2008年笔者指导北京市大学生科学研究与创业行动计划以来,坚持“课题出发,落实应用”的路线,依托京郊门头沟区龙泉务农业基地,由计算机信息与工程学院5名三年级的学生开发了一套温室智能控制系统,在门头沟农业生态园和校内温室试点运行,该项目的完成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京郊温室自动化智能控制的难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广阔的发展前景;计算机信息与工程学院学生开发的家禽食品安全追溯系统以及嵌入式环境监测系统,在密云县某家禽养殖合作社已经启动运行,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并达成了长期合作的意向。
在教学中大力开展与京郊农产品企业的合作,切实为京郊农业信息化服务,一方面使得这些农产品用人单位在与学校合作办学和技术合作的过程中也为自己培养了急需的技术人才;另一方面学生在实践农业信息化工程项目中综合能力得到极大的提升,知识面得到极大的拓展,避免出现“懂农业不懂信息化,懂信息化不懂农业”的农业信息化人才培养的尴尬局面。
4 结语
“培养创新型农业科技人才,服务京郊农业”是农林院校计算机专业农业信息化人才培养的目标。要不断拓展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思路和途径,积极解决问题,应对现代农业对高素质、高水平的创新型科技人才的要求,切实提高“三农”服务的质量和效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应有的贡献。
5 参考文献
[1] 张国梁,朱泓.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途径与机制[J].中国大学教学,2003(6):11-12.
[2] 李兵宽,李国涛.加强当代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中国青年研究,2003(10):80-82.
[3] 饶碧玉,彭尔瑞,龚爱民. 试论高等农业院校工科人才培养[J].云南教育研究,1999(2):18-20.
篇10
关键词:高校;困难学生;就业;困难;措施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校的持续大规模扩招,大学生人数迅速增长,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因而成为全社会关心的重点,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问题尤为突出。据统计,高校中经济困难学生一般占在校学生总数的10~25%,随着国家资助政策体系的不断完善,绝大多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能够顺利完成学业。虽然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上学问题已基本得到解决,但是就业问题又随之而来。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就业和服务工作,已经成为政府、社会和学校面临的重要问题。
一、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主要存在的困难
(1)社会整体就业形势严峻。一方面,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不断改革,企业面对减低成本和提高效率等各项人力资源的挑战,各大企业不得不缩减人力资源成本,减少招聘人数。社会能够提供给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岗位极其有限。另一方面,由于高校的不断扩招,毕业生人数的增长远远超过社会所提供的岗位空缺数。尤其是到2013年,高校毕业人数已接近700万,和往届未及时就业的毕业生层层积累,使全国劳动力总量严重供大于求,就业形势极其严峻。
(2)社会资源匮乏,没有可依靠的社会关系。现今的社会,毕业生能否找到合适的工作,除了依靠自身的能力之外,还需要借助一些社会关系。对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而言,在这方面显然比较缺乏。经济困难学生大多来自农村或者城镇低收入家庭,社会资源相对匮乏,渠道窄、选择的余地很少。我们虽然不赞同这种现象,但他确实已经真实的存在。特别是在公务员等国家、政府单位的应聘中,困难学生成功的几率必然低于家庭条件好的学生。社会关系已经逐渐成为毕业生顺利就业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据有关调查数据显示,毕业生家庭背景越好,其工作的落实率和工作单位质量相对越高。
(3)就业观念落后,目标定位不够合理,求职期望过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大多来自农村,大学生比较少,他们为学业付出比普通学生更多代价,背负家庭的殷切希望和沉重经济负担,急于找到报酬高的改善自身经济条件的工作,使其对自身的就业定位缺乏理性认识,盲目寻找高报酬的工作。一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大学里面勤奋刻苦,获得多项“光环”,这些“光环”有时也会造成他们对自身的就业定位不够合理,求职期望过高,自身预期的目标与用人单位提供的工资无法达成共识,因而也失去了很多机会。
(4)经济困难学生复杂的就业心理。一些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由于从小成长环境和经济条件的影响,经济上的困难和综合素质能力的欠缺,容易使他们在就业过程中产生自卑心理,以至于他们在求职面试过程不能充分表现自己,不敢主动出击,而一味等待机会,使得他们无法从竞争中脱颖而出,或者错失一些很好的就业机会。
(5)高校普遍以物资资助为主,缺乏对综合素质的资助培养。目前高校的资助体系普遍以物质资助为主,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经济困难学生的经济压力,让他们可以用心学习、顺利完成学业。但从长远来看,物质资助不仅不能解决根本问题,有时还容易使他们养成“等、靠、要”的依赖思想。特别是现在用人单位对高校毕业生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看重学习能力,更加看重学生经历、实践能力、语言表达和人际交往能力等,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就业变得更加困难。
(6)个人综合素质相对较弱。困难学生大多是来自农村和城镇低收入家庭,教育资源有限,个人基础相对较弱,也没有条件学习专业之外的技能和进行各类兴趣特长的培养。
二、促进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成功就业的措施
(1)规范用人单位录用规范,营造更加公平的求职环境。现如今,社会关系在就业过程中的作用已经成为一种客观现实,这不仅影响了现今社会的就业公平性,也影响了大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因此,社会应该努力改善和营造更加真实、和谐的就业环境,增加就业的真实性和公平性。在招聘和录用过程中,要规范程序,增强监督,加强人才考核和录用过程中的透明度,实现公平、和谐就业。
(2)作为高校就业指导部门,要加强毕业生的就业指导与服务,大力加强经济困难学生的职业生涯指导工作,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帮助他们确立正确的就业定位和就业目标。开展就业知识讲座,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能够及时全面地了解就业形势和专业发展前景,尽可能地为他们提供最新就业信息;开展就业经验交流会,帮助经济困难学生降低其就业期望值,树立择业的信心和勇气,帮助其树立全方位、多渠道的新的就业观和“先就业、后择业”观念,以健全的心理素质迎接职场的考验。
(3)增强“能力”资助,强化素质培养。针对一些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的一些就业竞争中的弱势情况,有目的性地开展各种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就业竞争能力。同时尽量为经济困难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锻炼他们的综合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增强他们在就业过程中的竞争力。同时在学校范围内加强困难学生就业创业优秀典型的宣传引导,对表现出众、自强不息、获得荣誉的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先进事迹进行广泛宣传,积极营造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积极面对就业挫折的良好舆论氛围,树立困难学生积极进取乐观的人生态度和就业观。
- 上一篇:乡镇健康教育年度总结
- 下一篇:爱心企业先进事迹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