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级家庭教育范文
时间:2024-01-29 18:00:5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小学低年级家庭教育,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我国教育理念正处于转变的过渡阶段,家庭教育没有受到足够重视。社会的关注焦点在学校教育,大多数父母认为孩子教育问题应当由学校负责,忽略了家庭教育氛围。实际上,低年级学生的大脑正处于发育阶段,有了较强的行为认知和情绪意识。低年级儿童和父母在一起,会过度依赖家庭。但许多父母并不在意孩子的想法,家庭教育理念有偏差,以至于孩子的思想发展较为落后,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1我国儿童家庭教育的现状
1.1逃避家庭教育责任
随着国民经济水平的提高,我国许多城市开设了多所幼儿园。幼儿园的学费高昂,家长认为孩子的教育责任应当由幼儿园教师负责。孩子升入小学低年级后,家长这样的心态依旧存在。孩子做错事后,家长往往不寻找自己的教育过错,反而直接追究学校教师的责任。父母的工作忙、压力大,忽略了对孩子的日常教育。
1.2亲子活动较少
低年级儿童的生理和心理上要求有家庭的依赖。低年级教育的课程较少,儿童大部分时间是呆在家里。父母对儿童有足够的支配和权威作用。倘若家长不和孩子开展亲子活动,带孩子出去游玩、踏青,那么父母和孩子之间就会产生距离感。我国农村有许多留守儿童,他们和父母之间的沟通交流很少,家庭教育的有效性不大。
1.3缺乏科学理念的指导
我国多数家庭在儿童教育上坚持继承,而非创新。家长的传统观念强,对孩子实施强硬的教育。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赢在起跑线上,要求小学一、二年级的孩子学习弹钢琴、绘画,报各种兴趣班。有些孩子并不喜欢这些兴趣班,逼迫之下过早失去童心,产生抵制心理。
2低年级儿童家庭教育的意义
2.1低年级儿童的社会环境发生改变
幼儿园的学习环境和小学学习环境完全不同。儿童的社会环境发生变化,要求接受学校有计划、系统的知识、品德培养。小学一年级学生在入学时可能会有学习压力,校园自然环境和人际关系都感到陌生。低年级学生还要接受新的校规约束,这些都是较为严峻的挑战。家长可以为孩子出谋划策,帮助孩子认识一些小朋友,告知孩子在校不能做的一些事。家庭教育能够让低年级儿童更快的适应新的学习生活。
2.2低年级是智力发展关键时期
9岁之前人脑发育速度最快。小学低年级儿童约在7周岁左右,该阶段儿童有着较强的自我抑制能力,对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变化产生意识。但是自控能力弱,经常表现的不稳定。儿童开始形成推理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增强了思维灵活性、敏捷性和语言表达能力。儿童的形象思维逐渐向抽象逻辑思维发展。良好的家庭教育,会让儿童形成正确的认知和道德观。
3实现家庭教育有效性的方法
3.1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
实际生活中,家长教育时常常会产生一些错误。比如,对孩子有着过高的期望值,将自己孩子和别人孩子进行比较。过度干涉孩子的生活,心情不好就会责备孩子。家长的教育观念对孩子的心理生理有很大的影响。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要端正自己的言谈举止,采用不同方法引导孩子,并尊重孩子的想法和选择。合格的家长是从孩子特点出发,找到适合的教育方法。从一些优秀的教育案例中吸取经验,摸索适合的教育方法,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
3.2制定家庭教育目标
低年级儿童步入小学后需要承担较多责任。低年级孩子和父母相处时间多,家庭依赖性强。故此,家庭应当引导学生融入小学生活环境中,制定良好的家庭教育目标。在制订目标时要认真考虑孩子心理和身体的承受能力。目标要制订的详细合理,并且在孩子可承受范围中。比如,家长要让孩子有更多的机会动手、动脑。教育目标上规定孩子要自觉整理书包,自己承担学习用品丢失的后果。家长可适当教导孩子自觉洗衣、洗碗,培养动手能力。
3.3培养良好的学习态度
低年级儿童的思维正在转变阶段,家长要善于将孩子玩乐的兴趣转移到学习上。让孩子了解学习兴趣和学习态度之间的联系,树立良好学习态度。低年级儿童学习比较盲目、自制力差,容易被外界事物所干扰。家长需要和孩子多沟通交流,寻找孩子学习的闪光点。同时,家长要用闲暇时间培养孩子的心绪,可采用奖励报酬方法,让学生投身于学习中。在孩子学习过程中,家长不可陪读、检查作业。有些家长担心孩子不认真学习,喜欢在旁边陪读。但实际效果并不理想。孩子会产生过度依赖父母的情况。培养学习态度是长期性的,家长要为孩子拟定学习计划,按规定执行。
3.4日常生活的心理辅导工作
家长和孩子沟通交流时,要尊重和了解孩子的身心发展特征,重视孩子日常的心理辅导工作,让孩子能够适应社会生活。要帮助孩子端正独立学习的态度。低年级儿童的理解的世界和成人不同,心理辅导低年级儿童,不能用概念解释的方法,而是结合孩子可以理解的事例和语言进行教导。低年级儿童应具有明辨是非、尊重被爱、独立自理、团队合作、合理消费观等能力。培养孩子这些能力时,要循循善诱。孩子在人际交往时可能遇到问题,家长应当告知孩子如何和他人保持良好融洽关系、怎样避免冲突、怎样对待学习上的合作和竞争。低年级儿童考试成绩较差时,家长不能批评孩子,要以鼓励为主,和孩子进行沟通,发现孩子学习中的问题及时纠正。
4结束语
家长的教育观念和家庭的教育氛围,影响着低年级儿童的身心发展。父母不能对儿童教育存在偏见,认为学校教育是最重要的。父母要关心孩子的学习和生活状况,正确评价孩子的学习成绩,不能有急躁情绪和过高要求。父母的言谈举止影响着孩子的行为,家长应当让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彼此促进,为孩子发展营造一个良好氛围。
参考文献:
[1]陈实.浅谈低年级学生家庭教育指导[J].新课程学习(基础教育),2010,(7)
篇2
关键词:小学;心理健康;调查分析
在《中小学心理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使学生学会学习和生活,正确认识自我,提高自主自助和自我教育能力,增强调控情绪、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学校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一、调查目的
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必须要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准确的把握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能够更好地提高教育的质量。
二、调查对象和方法
(一)调查对象。王家大庄小学一至六年级195名小学生。发放问卷195份,收回问卷195份,有效问卷195份。
(二)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问卷从五个方面,设计了30道选择题进行调查。由学生根据导语进行选择,并且采用了不记名方式。
(三)统计。按实际答题人数统计各题各项目人数,以实际答卷总数作基数计算百分比。
三、调查结果
调查统计表明,王家大庄小学学生的性格、学习、家庭、习惯、人际关系的主体情形是好的,但是还有少数在自信、考试焦虑、学习方式、人际关系等方面存在问题。
(一)“我的家庭”调查分析。农村小学生因为家庭教育的原因,当家中来了陌生的人时,往往不知所措,甚至怯生。如:在“我的家庭中”,对于“家里来了陌生人,你会怎么做”这道题的调查中,能够“主动打招呼”的同学呈现从低年级到高年级上升的趋势,低年级学段主动打招呼的只有13%,中年级学段的学生能够主动打招呼的有43%,在六年级主动打招呼的学生占了总人数的75%;对于选择“怯生”的学生从低年级到高年级呈现下降趋势;对于选择“直接拆开客人礼物”低年级的学生有8%,高年级学段的学生仅有2%,通过数据可以看出学生从低年级到高年级逐渐变得懂礼貌,主动与陌生人打招呼,但是有少数学生不理睬陌生人,甚至当着陌生人面拆开客人礼物这些都是不可取的。
(二)“我的学习”调查分析。在“我的学习”这部分中,学生最突出的问题时学习的目的不清楚。如:“你上学的目的是为了什么?”这段题目中,全校195名学生中,认为“没有知识不能生存的”有92人,占了全校总人数的47.17%,低年级学段有20人,中年级学段26人,高年级学段46人,说明随着年龄的增长,认知程度的增长,学生对于学习的目的进一步有了清楚的认识;对于选择“为父母学、为老师学”这两项选择,全校选择的有68人低年级学段选择人数最多,有50人,占据低年级学段总人数的70.4%,占全校的25.6%;选择了“读书后赚大钱”的学生有21人,低、中、高三个学段选择人数呈现上升趋势,低年级3人,中年级7人,高年级学段的有11人;对于选择“和同学玩”这一选项的有14人,低年级学段5人,中年级学段4人,高年级学段有5人。通过调查可以看出学生对于学习的目的较清楚,但是有一半以上的学生对于学习的目的认识不够清楚。
(三)“我的性格”调查分析。农村小学生因为家庭的原因,环境的影响,往往表现出不够自信,甚至自卑的心理。如在“在竞选班干部时,我会怎么做?”这道题目时,学生主动竞选班干部的仅有20人,占了全校总人数的10.25%,低年级学段主动竞选的有10人,中年级学段主动竞选的有6人,高年级学段只有4人,“当班干部多干事”选择的人数有110人,占了全校工人数的56.4%,有40人选择“无所谓”,说明这些学生对于竞选不热心,缺乏积极进取心,有23人选择了“我不行”。通过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农村学生不够自信,他们认为自己管理不好班级,认为自己的能力不好,所以不去竞选班干部,有些孩子甚至直接否定自己的价值,认为自己不行。
(四)“我的习惯”调查分析。农村小学的学生由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的影响,导致学生的学习自觉性不高、存在考试焦虑症等问题。如关于“老师不在的课堂上,你会怎么做?”的选择时,有82人选择“认真学习”,占全校人数的42%,其中低年级学段10人,中年级学段22人,高年级学段40人,选择“和同桌玩耍”的有90人,低年级学段42人,中年级学段38人,高年级学段10人,大声喧哗的有23人,其中低年级学段有19人,中年级学段4人,高年级学段2人。通过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学生在教师不在的自习上,不能够自觉进行学习,并且有部分学生有大声喧哗的毛病,只有少数学生能够认真学习。
篇3
爱心:进行正面教育,以积极引导为主
儿童心理学告诉我们,处于低年级的小学生,其自尊心较强。如果对他们的行为进行及时有效的正面教育,能够充分调动起他们的积极性。所以对于学生的很多行为,哪怕学生只是捡起一颗纽扣或者是校园里的一点果皮纸屑,都要进行及时的表扬,引导其他学生学习这种良好品德,鼓励他们继续进步。
比如有一次,我带领学生一起吃午饭,很多学生都有浪费的情况,把吃剩的饭往那边一扔,便回教室了。我想这与学生的生活习惯有关系,但是转念一想,如果直接进行批评教育恐怕没有成效。于是,在一次班会课上,我跟他们说:“同学们,我们回想一下我们的生活实际。”他们好奇地瞪大眼睛看着我,猜想着我要说什么内容。我接着说:“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哪里来的?”学生们好奇地自言自语,不少同学说是革命前辈的英勇作为换来的。“那么再细小一些的细节中呢,我们平时吃的米饭是哪里来的?”他们纷纷抢着说:“是农民伯伯种的啊!”“是辛勤耕耘出来的。”我接着说:“所以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是不是应该珍惜幸福生活的每一个方面?”学生们都点点头。我最后在总结的时候说:“那么我们是不是更应该珍惜粮食啊?”学生们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我接着说:“每一粒粮食都凝结着农民伯伯的辛苦,所以我们在吃饭的时候,一定要珍惜每一粒米饭,好不好?”他们齐声回答:“好。”此后的午餐,他们很少出现浪费粮食的现象。正面教育有助于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教师不宜直接指出学生的不足之处,而是可以采用类似的引导的方式,让他们自己反思自己的行为。
耐心:了解、研究学生,分析解决问题
记得有位哲人说过:“如果教育家希望从一切方面去教育人,那么就必须首先从一切方面去了解人。”这句话充分说明了要想做一名合格的班主任,就要全面了解学生的性格、行为,以及他们的所思所想,才能在出现问题的时候,及时分析并解决问题。全面了解学生是班主任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平日,班主任应该对学生的年龄、姓名、家庭情况、身体情况等进行全面的了解。学生的身心处在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这个时期他们也极容易受到外在环境的影响。所以,班主任对学生的了解不可能“一劳永逸”,而是一项长期的不断延续的工作。
热心:争取家长配合,做好思想工作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对处于小学低年级阶段的学生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小学低年级阶段的班主任要做好纽带工作,即争取家长配合,做好思想工作。这个思想工作既包括学生的思想工作,也包括家长的思想工作。学校会定期开家长会。班主任可以利用家长会的契机,与每一位家长进行沟通,进一步了解学生的生活习惯、学生的家庭环境,以及家长的一些教育方式。与家长多沟通、多交流,发挥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双向合力。
篇4
【关键词】小学生;习惯;家庭教育;课堂教育
1.习惯从小培养
俗话说,“三岁看到老”。一个人的良好习惯需要从小培养。如果养成了良好的习惯,那么一生将会受用无穷。学生年龄小时,习惯既容易建立,也容易巩固,不良的学习习惯若被及时发现也易于纠正,等到不良习惯越积越多并稳固定形时,既影响良好习惯的建立,又不易纠正。如有的学生有上课不专心听讲,不按时完成作业的坏习惯,即使在老师的教诲下有了改正的决心,可往往是改了又犯,犯了又改,需要经过长期的艰苦努力,才能彻底改掉。很多人认为小学低年级要让孩子多玩,到了高年级习惯自然就养成了是极其错误的,所以从小学一年级,甚至幼儿园起,就要开始引导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并在成长过程中逐步强化训练,从而形成稳定的自觉行为。
2.循序渐进,逐步发展
良好的学习习惯不能一朝一夕养成,也不能统统一下子养成,它是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的逐渐形成的过程。所以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根据教学的具体情况,结合能力增长的需要,循序渐进,逐步提出具体的切实可行的要求,使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由小到大,持续稳定地得到发展。如在小学低年级,要让学生养成上课专心听讲,按时完成作业等简单的切实可行的学习习惯,随着年龄的增长,学习水平的提高,知识的不断更新,到了小学高年级乃至中学,就要在简单的学习习惯基础上逐步训练养成高级的学习习惯,如阅读习惯,独立思考习惯、勇于创新习惯等。那种不遵循习惯形成规律,幻想一朝一夕就养成某种高级学习习惯的想法是不切合实际的,也是极其有害的。
3.要求严格,学校、家庭共同努力
良好习惯的养成,必须依靠学生多次反复的实践,并且对学生来说,应主要放在课堂上进行。小学低年级学生自制能力差,一些良好学习习惯易产生,也易消退,所以对他们要严格要求,反复训练,直至巩固为止。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增强学生的学习意识,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但不能只讲要求,而应结合教学实际,精心备课,细心指导,反复训练,认真检查,严格督促,使良好习惯的养成融于课堂教学中,同时在反复实践和强化训练中尤其要注意各科教师之间,教师与家长之间,班级与班级之间的密切配合,步调一致,否则会降低强化效果,影响良好习惯的形成。
篇5
一、思维的培养比知识更重要
现在很多小学生在家庭教育和学前教育中,已经了解了大部分小学低年级的教学内容,对教学中的知识差不多都已了解掌握,也正是因为这种原因,很多小学低年级教师对教学内容并不重视,往往一带而过。而学习的目的不仅是要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启发小学生的思维技能,在家庭和学前教育中不能只注重前者而忽略后者,只注重数学计算力的训练,忽视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学生进入小学,是带着极大的好奇和热情的,如果最初几堂课学的内容和以前没什么区别,会极大地降低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情,所以让小学低年级学生爱上数学对低年级数学教师来说格外重要,这也要求教师除了教学知识本身之外,还要开发小学教材中所蕴含的数学思维、思考方式,要注重启发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让学生们了解到这些简单知识后面的思考过程和思考方法。
二、注重引导学生由物体到符号的抽象过程
抽象思维亦称逻辑思维,在小学低年级阶段让学生形成初步的抽象思维能力,初步了解一些科学的思考方法,不仅有利于学生迅速而有效地掌握数学和其他文化知识,而且也为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打下良好的基础。低年级学生的思维方式呈具体形象的特点,教材里大部分的内容也是基于形象化来展示,前几单元“数一数”“比一比”“分一分”,更有利于学生数学学习和幼儿活动的衔接,实现从幼儿到学生的过渡,教师应该注重在这些形象的教材中寻找出数学思维方法,让学生不仅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了解这些简单的知识后面的思维方式和过程。
如“数一数”中,教材的前面三幅小图中物体以及圆点都已经画好,用于引导学生注意圆点个数与物体个数之间的关系,理解圆点在这里的作用,这些内容学前教育中已经有过大量的练习,对学生来说一点难度也没有,但用圆点表示物体这背后所蕴含的数学思维方式,学生并不了解。圆点作为一种符号,它只表示各种物体数量方面的属性,不表示物体的其他属性,这是一次认识上的抽象,渗透了从具体到抽象的思维过程。在教材中只是把圆画在了下面,对于为什么画圆,这个圆是怎么来的,并没有说明,学生也不知道,这种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并没有很好地表现出来。这里借鉴《走进奇妙的数学世界》的一幅图来说明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
[这里有一群小朋友。][让我们把这些小朋友画下来吧。][最后,干脆画成圈圈吧,几个圈圈就代表有几个小朋友。][可以画得简单些。][可以画得更简单些。][可以画得再简单些。]
这幅图很好地体现了具体的物体怎么逐渐抽象成圆点的过程,更让学生了解了圆点是怎么来的,充分发挥教材中体现的从具体到抽象的数学思想。了解了这个过程,我们还可以进一步启发学生们的思维,可以问:“除了用圆点来表示物体之外,还可以用其他的来表示吗?”引导学生用其他的形状来表示具体物体。再如在“比一比”中,教师可以把跳绳的长短、人的高矮等形象的概念,先用几根长度不一的棍子来比较,于是把这些棍子的长度转化为图形符号,画在黑板上让学生来比较,培养他们把实物转化为抽象符号的能力。在大量练习中不断地强化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在主动探索和发现中找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增强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同时为以后从符号到数字的转化作好铺垫。
三、引导由符号到数字的抽象过程,让学生了解数概念
用圆点表示物体个数所蕴含的数学思想,对后面的认数教学十分重要,小学生识别0~9毫无困难,但并不完全理解这些符号所代表的意思,也就是说许多学生并没有数的概念。在教学时,让学生从代表物体的符号认识中逐渐转变到数字的过程最为重要了,当引导学生自己从花有这么多,人有这么多,狗有这么多,然后终于发现了表示的符号是“5”时,那这个“5”是可以在大脑中自由运转的抽象的数字概念,这也正是我引领学生自我探索、自我发现的过程。
篇6
关键词: 小学低年级 识字教学 教学方法
“人生识字聪明始”,识字,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是一项兼重要性、必要性和艰巨性为一体的任务。首先,识字是低年级学生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学习各种知识的必由之径,没有“识字”这把钥匙,就无法开启学习生涯和人生之旅的大门。因此,其重要性和必要性可窥一斑。其次,由于中国汉字数量之多,且字形复杂,难记难写;字音字义变化多端,难以掌握,因此,“识字”又是低年级学生学习的一个难关,有其艰巨性。因此教师一定要充分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规律,凭借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低年级学生识字水平和学习质量。
教学方法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方法,它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获得身心发展而共同活动的方法,有其较强的目的性和双边性,对于教师和学生的发展,发挥着强大的作用。因此,教学方法的合理应用,对于低年级学生识字的进度和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依据理论与教学实践相统一的原则,提出具有操作性的低年级学生识字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
一、尊重儿童、尊重儿童期、遵循儿童自然
尊重儿童、尊重儿童期、遵循儿童自然,这是卢梭弘扬启蒙教育思想的教育主张,也是目前我们小学教师必须遵循的执教原则和理念。在目前国家的人口计划政策下,每一位儿童不仅是家庭的希望,而且是祖国未来的栋梁,如果在小学初期的识字学习中得不到很好的引导,就很难在未来的发展中占据制胜点。而在这个早期学习过程中,教师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只有教师真正树立尊重儿童、尊重儿童期、遵循儿童自然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原则,才会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地理解儿童期的好动和好奇等特性,进行有效的指导,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民主轻松自由的课堂氛围,提高识字教学的水平和质量。
二、直观教学法
夸美纽斯在教学法上强调一切知识都从感知开始,也是第一个提出直观教学原则的人,同时还编写了一本带有插图的教科书作为教学工具。他的理论和实践做法很值得我们小学教师借鉴。作为教学一线的教师,我一直尽力地用一些同学们看得到、想得到的实物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诸如,在学习“口”、“手”、“木”等字时,我们可以准备多种彩图来进行展示,既可以运用漫画中的夸张“口”形图案进行教学,又可以通过学生自己的实际表演,使学生通过直观的感受,掌握象形字。此外,目前多媒体教学的应用也为直观教学法的课堂应用提供了很大的便利条件。在日常教学中,我会准备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吻合的音像资料和图片,进行展示,让学生在动态中提高识字水平和质量。
三、做中教、做中学的方法
陶行知先生倡导儿童教育应坚持以“做”为中心,在做中教、在做中学,怎么做就怎么学,怎么学就怎么教,教的法子依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依据做的法子,做到“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是值得我们低年级教师效仿和学习的。把这种方法实际应用到我们的教学过程中,最为普遍的教学方法体现在游戏法、自编儿歌法、自我加减部首识字法等。
爱玩、爱动是儿童的天性,游戏教学法正是遵循了儿童天性的同时,也提高了低年级学生识字能力。诸如,在识字课上,设置游戏、竞赛的环节,营造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让孩子们在玩中学。比较普遍应用的游戏就是“走迷宫”、“交朋友”、“两组对抗识字游戏”及猜字谜。
自编儿歌法是一种全面参与式教学法,它可以充分调动儿童的学习积极性,尤其是在生字的学习过程中,起着强有力的推动作用。如“一口口,两口吕,三口品品好味道。”“一木木,二木林,三木成荫就是森。”等等。这种自编儿歌法,既来源于儿童生活的直观经验,又发展了创造思维,起到了一举多能的效应。
自我加减部首识字法在低年级学生识字过程中是非常实用的。“加一加”,就是把熟悉的两个字合并在一起,形成新的字;“减一减”,就是把熟悉的字去掉一部分或者部首,成为新的字。学生可以通过自我的拆分和组合,高效地完成枯燥的识字学习过程。
四、家庭参与法
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对于低年级学生的识字教育,犹如鸟之双翼,车之两轮,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虽然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父母分配在工作上的时间比较多,但是对于孩子的学习还是要加以重视,形成良好的教育理念,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为孩子早期的识字教育提供帮助。父母应从与孩子交朋友的立场出发,以儿童的视角进行引导和指导。父母既可以在生活中通过日用食物或者场景,对孩子的识字进行提示和教育,又可以通过自创的“亲子猜字游戏”进行巩固和学习,也可以利用生活中的文字宣传板进行无压力教学和动画片、动画电影的快乐学习,让学生在良好的亲子关系中巩固学校教育的成果。
总之,“蒙养之时,识字为先”。识字教育作为低年级学生的重中之重的教学任务,必须在遵循儿童发展规律和教育规律的基础上,注重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和实效性,努力实现高水平的识字教学。\
参考文献:
篇7
一、礼仪教育与交往指导的内容
低年级儿童交往的主要方式有亲子交往、师生交往和伙伴交往。所以,低年级学生礼仪教育和交往指导的重点是学校礼仪、家庭礼仪及游戏交往与集体活动指导。
1、学校礼仪:教师从学生入学开始,就应该对学生进行规范化的指导与要求。
2、尊师礼仪:师生关系是低年级学生最重要的社会关系。师生交往既要有亲切感,克服儿童最初的胆怯感,又要有权威感,帮助儿童建立服从意识和对师长的尊敬。
3、同学礼仪:同学间的互相称呼、问候,不要给同学起绰号。同学间的互相帮助,如询问问题,借还东西等。礼仪规范主要在学校养成。教师结合学校生活中某些程序化的规定具体进行指导、严格要求,这样可以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4、游戏与集体交往:低年级学生进入了学龄阶段,他们在很大程度上仍然喜欢游戏。教师应指导学生懂得:游戏或集体活动中注意招呼一下小伙伴、讨论适当的活动形式、推选组织者、服从多数、遵守游戏规则、不耍赖皮、注意安全。
5、少先队的集体交往与礼仪教育:低年级逐步建立了少先队组织,这种组织教育形式对学生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大大地扩展了儿童的社会交往,要充分利用正规化的群体活动进行礼仪教育和交往指导。
队风、队纪教育。仪容风纪是文明礼仪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的仪容是人的道德风貌的外表。指导学生正确佩戴红领巾,正确规范地行礼,保持服装的整洁。开展礼仪交往活动。利用特殊节日开展礼仪交往活动。如教师节表达给老师一份爱心;“三.八“妇女节给妈妈一个惊喜。
6、家庭礼仪:家庭是儿童主要的生活环境。家庭中文明礼仪的养成不仅可以体现儿童的教养,更对其道德品质和交往能力有着广泛直接的迁移意义。例如儿童在家庭生活中学会做客、待客,不仅可以学会待人接物,还可以从小培养落落大方的性格。家庭礼仪主要包括:称谓与问候、饭桌边的礼仪、做客和待客等。
二、礼仪教育与交往指导的途径
养成教育是教师(包括通过家长)对儿童心理和行为的最佳教育期,也是儿童通过示范与模仿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下学习获得社会的活动。礼仪交往指导的途径一般有以下三种。
1、指导课。这是一种规范化、系统化的教学活动。儿童对于外部世界的认识主要通过传授,认知与行为的获得同样需要经过系统的学习。指导课一般应体现“低、小、细、实“的要求,把示范、明理和训练结合起来。
举例:观察与问候
教学要求:指导学生采用不同的方式向他人表示问候,教育学生细心地观察生活并懂得关心和尊重他人。
创设情景:妈妈躺在床上,小明刚回家该怎样问候?观察并思考,妈妈在休息――把门关上,到隔壁房间去做作业;妈妈在生病――问候妈妈并给妈妈倒杯水。然后,教师进一步提出若干情景:老师手里拿着很多东西(边问候,边帮老师拿东西);奶奶来家里(边问候边帮奶奶捶背)。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在规定情境下进行训练。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特别注意规范性,注意培养学生基本道德观念和基础文明行为。帮助学生形成认知与行为迁移,使学生逐渐能以数十种不同方式表达对他人的关心和问候,达成教学目标。
2、活动教育。这类活动一般具有主体性和实践性。教师常常通过这类活动创设儿童礼仪与交往的行为背景,儿童也通过适当的参与形式培养相应的角色行为。从而具有广泛的示范意义。
举例:让别人喜欢我。
这是一项系统性的教学活动。第一阶段是“让大家喜欢我“,第二阶段是“为别人添欢乐”。在让别人喜欢我的要求下,学生应如何作出适当的角色与行为反应。这种活动中学生一般有较强的角色表现欲望,具有较好的实践效果。
3、随机性情景教育。养成教育是一种发展性过程教育,除了以积极的示范和人格影响来帮助学生良好行为方式的养成,还应该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与行为表现作经常性的随机的指导。在一定意义上养成教育也是一种生活教育。
举例:教室里倒了一张椅子,一位同学若无其事地跨了过去。第二位同学说了一句“真讨厌,谁弄倒的“,也跨了过去。第三位同学默默地把椅子扶起,走了过去。
这是生活中经常看到的情景,如果任其发展,对三位同学都没有形成“教育”。教师让他们在全班同学面前再现了这一情景,并作出行为评价,无疑不仅对三位同学,而且对全班同学都形成了真正的教育。教师不仅应该善于在生活中捕捉教育时机,而且可以有意识地创设和利用这种生活情景,很好地促进儿童文明行为的养成“。
评价在儿童行为养成中有重要作用。养成的过程必然是评价与自我评价的过程,养成教育是一种过程教育,其意义正在于此。教师应尽可能促使儿童道德规范的内化,从而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品格和素质。
教师可以结合下列生活情景作礼仪行为的评价或指导:
(1)、外校教师来班听课,该怎么做?
(2)、有不认识的叔叔来校找校长,请帮着找一找?
(3)、小明趴在桌子上,该怎样询问以示关心?
(4)、两位教师在走廊里谈话,一位同学走过来,该怎么做?
(5)、小华向小强借书,不小心给弄破了,该怎么办?
(6)、奶奶过生日,小红全家为奶奶祝寿,小红可以怎么说?
三、教育建议
1、低年级养成教育应注意指导的规范性和具体性。训练点要小,教育过程要具体、细致,效果要实。
篇8
一、小学生讨厌数学的原因
1. 学科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过渡的今天,小学阶段的学习主要考核语、数、外三科,数学不同于其他的科目,具有高度的抽象性,课堂教学也较其他科目枯燥,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降低。
2. 老师教法和学生学法的问题。由于数学比较抽象,部分学生学习方法不当、老师教法陈旧、理解能力低,致使学生没有达成教学目标,家庭作业经常无法完成,考试成绩一次比一次差,对学习数学没有兴趣,久而久之便对数学产生厌学心理。
3. 家庭教育正反方面的问题。家庭是社会的最小单元,小学生特别是低、中年级学生,由于家长过分溺爱,或者是放任自流,导致孩子缺乏责任心与自制力,上数学课自由散漫,独立性较差。加之家长对孩子的期望过高,达不到理想成绩时,非打即骂,孩子无法承受巨大的压力,觉得学习数学是一件非常害怕的事情。
4. 学校教育教学的问题。学校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老师又是学生学习的主导者,由于教师“填鸭式”的教学方法难以满足教育教学需要,老师片面、简单、不公平的评价方式,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都直接影响着孩子学习数学的动力。
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
1. 做为人师表的模范。严格按照教育部对老师服饰的要求。教师应把微笑与鼓励带进课堂,和蔼可亲地对待每一位学生。把对学生的爱融于教学中,通过课堂用亲切生动的语言、娴熟的动作、欢乐的表情、庄重的姿态把爱传递给学生,使学生体验到亲切、温馨、愉快、幸福、期望的感情,并由此产生良好的心境、积极的情绪,并产生爱师亲师的行动。
2. 融洽师生之间的关系。在教学上,对学困生采取一系列“优先”方法,优先提问、优先板演、优先答疑……对他们每次出色的表现,哪怕答对了一个很简单的问题,教师都要给予鼓励性语言。
3. 善于寻找学生的闪光点。教师在施教过程中的一次微笑、一个信任的眼神、一句鼓励的话语,都会增加学生的学习信心,使他们感到莫大的欣慰和鼓舞。教师可采用评分数配合奖励五角星、小贴图、口头夸奖、全班鼓掌,甚至以微笑、点头等,对学生的进步给予肯定,激励学生不断进步。
三、实施快乐教学策略
1. 将有趣的故事融入教学中。课堂是学习文化的主阵地,他们主要通过语言实施教师与学生的情感沟通,教师语言情感的流露,对低年级学生的学习影响重大。在日常教学中,我把具体形象的事物和一些有趣的故事融入教学中,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当我面带笑容、话语亲切地站在讲台上时,学生的紧张心理就会立刻消除,使得大脑处于兴奋状态,愿学、乐学,因而就会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针对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在教学中也可以用一些打比方的句子,拟人的句子等。
2. 将学生动手操作融入教学中。低年级的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较差,可是他们好动、好奇心强,对新奇动人的事物比较敏感。因此,在低年级课堂教学中,我们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教学活动,如运用讲故事、做游戏、模拟表演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
篇9
一、注重家校沟通,让课外阅读回归家庭
1.定期开家长会。从孩子进入小学的一年半来,为了让孩子们一开始就能培养阅读兴趣、养成阅读习惯,我们定期召开家长会。一年级上半学期家长会主题是《培养良好习惯 收获精彩人生》,让家长初步了解亲子阅读的意义和家庭的做法。一年级下半学期家长会主题是《绘本――儿童阅读的形象代言人》,让家长明白:绘本以其图画的直观性和文字的形象性,最能征服孩子的心,也最容易让孩子引起阅读的兴趣。如果孩子还没有阅读的习惯,就让孩子从阅读绘本开始吧。一进入二年级,孩子的阅读能力有了明显提升,我们又召开了《阅读,为家庭教育点亮一盏明灯》的家长会,让家长进一步强化家庭阅读的意识,了解家庭阅读的方法。从几次开家长会的效果来看,成效非常显著。孩子们书包里总有课外书,上课时总有恰当的成语冒出,下课了也总在一起讨论书中的人物……所有这些,与家长的背后的支持是分不开的。
2.充分利用班级网站、班级QQ群、飞信等方式加强与家长的及时沟通。班级网站、班级QQ群、飞信这些现代化的沟通方式,为家长与老师、家长与家长之间的交流提供了平台,老师可以为困惑的家长指点迷津,为松懈的家长加油鼓劲,为优秀的家长树立典型;家长又可以在这些平台上互相取长补短,不断改进自己的指导方法。
二、形成指导策略,填补家庭阅读的盲点
很多家长认识到了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可是对于如何引导孩子进行课外阅读又十分困惑。为了解决家长家庭教育指导中的茫然、无序的状态,我们研究、总结了很多行之有效的策略。
1.听――让孩子爱上阅读。儿童的阅读是从听别人读书开始
的。孩子并不是一开始就有阅读的热情和习惯的,而是在家长有意无意的阅读和说话中爱上听读的。当家长给孩子读书的时候,家长就采用朗读这一形式为孩子做了最有效的广告,让孩子就和书产生了一种愉悦的联结关系,他的耳朵里会有文字的发音,脑袋里会有形象的图画。这些都会像蓄水池一样储存在记忆里,当家长读得足够多的时候,这个蓄水池就会溢出水来,逐渐将听懂的词转换成说出来的词和写出来的词。所以,听力的进步是有助于阅读理解力的进步,家长应该坚持读书给孩子听。
2.选――为孩子选择适合的书。低年级的学生,识字不多,适宜从简单的趣味性配图注音读物开始,从单幅图一句话到多幅图一段文,逐步发展到二年级时的每天一则小故事。阅读的内容以童话、儿歌、民谣及浅湿的配图寓言为主。篇幅力求短小精焊、朗朗上口。画面的设计要求鲜艳、漂亮、直观。并且不要局限在某一类上,应该以孩子的阅读兴趣为基础,选择面广一些。我们学校旁边就是常州图书馆,这为孩子们选择课外读物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家长可以经常带着孩子去图书馆借书、看书,让孩子感受阅读的氛围,交流读书的心得,并养成爱惜图书、定时阅读的习惯。
3.读――大声读出来。课外阅读能力的养成需要大量的阅读实践。低年级孩子刚刚掌握汉语拼音这个“拐棍”,很多字都要通过这个“拐棍”读出来,往往读错、读破。让孩子大声读出来,既可以让家长判断孩子读得是否正确,又可以延长低年级孩子有意注意的时间,这对于孩子朗读能力的培养、自信心的培养也是大有裨益的。
4.说――体会思考的乐趣。良好的阅读交流实践能让孩子体会到阅读的情趣,体验到思考后的愉悦,激发孩子更大的阅读兴趣,从而以更高的热情投入到新一轮的阅读活动中去。家长可以让孩子介绍自己阅读的内容,也可以介绍自己阅读的收获;还可以针对阅读的内容发表议论,交流阅读的感受;甚至干脆把自己认为精彩的部分大声读给家长听。多种形式的阅读交流活动,既可以提高孩子的阅读能力,还能不断融洽着亲子关系,让读书成为家庭生活的一种乐趣。
篇10
关键词:低年级;看图;写话
中图分类号:G623.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5-0178-01
《课程标准》对小学低年级学生提出的写话要求是:"主要培养学生的写话兴趣,鼓励学生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自己对周围的认识和感想"。看图写话是低年级学生写话练习的重要形式,然而农村小学低年级看图写话教学却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表现在:
1.学前教育的缺失造成低年级学生认知能力不足
农村小学,学生的学前教育情况不容乐观,少数学生是在镇上的幼儿园学完的学前教育,大部分则是在村里的幼儿园上的学前班,还有部分学生没有接受过学前教育。学生认字不多,生活面又比较狭窄,接触的新生事物更少,大脑里储存信息不多,所以在看图写话时,导致词不达意,尤其是一年级的学生给教师的教学带来了很大困难,学生在说话和写话的时候更为明显,口头方言和书面用语往往相差甚远,有的连一个准确的字和一句通顺的话都说不上来,写起话来更是让人看了哭笑不得,这给以后的中高年级写作埋下了隐患。
1.2家庭教育的制约导致日常说话训练薄弱。村里的生活和学习氛围远远不如城镇,家长知识的匮乏直接导致孩子说话能力薄弱。很多家长平时和孩子交流很少,更别说有意识的培养孩子的说话能力了。记得二年级下册有一个看拼音写汉字(chī gè gòu)吃个够,学生不会拼写就去问家长,结果家长看了好长时间也没有拼出来,家长都不会又怎么能更好的辅导孩子呢?现状令人担忧。
1.3教师重视程度不够,致使学生写作兴趣不高。目前,农村小学低年级的许多教师忽视了一、二年级学生的写作。在教学中,对识字教学要求高,认为这一阶段应该以识字为主。是的,一二年级是以识字为主,这种想法并没有错,但是在低年级教学中只抓识字是远远不够的。汉字积累的同时要发展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从简单句子入手,从口语交际入手,从激发兴趣入手,从学生实际入手,循序渐进的将学生引上写作之路。
2.针对以上的问题,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提出几点想法和大家交流
2.1重视积累 循序渐进 养成习惯
2.1.1多识字 补欠缺。从学生入学开始,加强对学生的识字要求。字是组词成句的基本,只有识好字了,学生在写作时才能得心应手。教师可以采取一些好的识字方法,尽快提高学生的识字水平。如:图示法,教"舟"字,出示小船的图画;联想法,教"沙"字,启发学生想象河水少会看到什么――水少而沙现; 歌诀法,教"夕"字,可引导学生用歌诀"夕阳下山半个多"来帮助记忆;猜谜法,如,教"画"字,老师可说出谜面"空山中间一方田",让学生猜。通过这些方法,补充学生识字的不足,尽快达到理想的效果。
2.1.2注重字词的积累 养成良好习惯。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可知,低年级学生识字少,语言匮乏,在看图写话时用词单一,为此,培养学生积累一定的词汇非常重要。先由字开始,再组词,再成句。比如:牛,牛头,一头牛有牛头;梦,做梦,我昨天晚上睡觉做梦了。再注重积累一些写作时经常用到的比如描写语言的词:讲、叫、谈、说、论、议、诵、颂、诉、述、劝、喊、吼、答等;描写动作的词:奔跑、摇头、低头、东张西望、七手八脚等。让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把好词好句积累起来,逐渐养成习惯,看见图就能想到关键词,然后再连词成句。比如:在看见一幅图画上有 "鱼""水" 时要把这些词语连成一句通顺的话,教师首先要进行引导学生认读这些词语,再次帮助学生分析"什么东西怎么样",最后水到渠成:"鱼在水中游"。 在看图写人物时,看到了"男孩""垃圾"要帮助学生分析"谁在干什么",最后水到渠成:"男孩在捡垃圾"。以上是看图写话教学的基础,需教师在常规教学中进行千百次的训练培养。
2.2提高教师认识 培养学生兴趣。我们经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著名的物理学家杨振宁也说过:"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就有了学习的热情,就会变被动为主动,变无心为有心。因此唤起学生的说话兴趣,恰到好处地进行点拨,激发学生的写话欲望,使他们产生如梗在咽,一吐为快的感情冲动,使写话成为学生的自觉要求,变"我要说"为"我要写"。那如何激发学生兴趣呢?
⑴表演激趣。低年级的看图写话很多内容都可以先让学生进行表演,让同学们观看表演后把表演的内容写下来。比如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七的口语交际,可以让一个学生扮演独自在家的学生,另外一个学生扮演陌生人,让他们两个在课堂上情景再现。其他学生观察扮演者的动作,语言等,然后再把这件事叙述完整,这样更能激起学生的写作愿望,使其感到趣味十足。
⑵游戏激趣。低年级的看图写话内容与孩子的生活息息相关,面对一幅静态的图画,孩子们可能无从下手,这时,教师应引导孩子们把图画还原于他们熟悉的现实生活场景。有些图画是关于游戏活动类的,如吹泡泡、放风筝、捉迷藏等,我根据图画内容组织孩子们先玩游戏,再把玩的过程写下来,这样他们写起来就得心应手、津津有味了。
2.3鼓励学生多说话,培养观察力和想象力。看图写话,看图是基础,但是低年级学生还缺乏观察能力,特别是刚入学的孩子,观察事物无目的、无顺序,这就要求教师要在指导看图上下功夫。重点提示学生观察图画上人物、事物,从而判断出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了解画面所反映的主要内容。然后根据人物和事物展开想象,这时候要注意教师要根据图画提出问题,给学生提供思维的支点,学生借助老师提出的问题进行观察想象,理解图画内容,启迪开拓学生的思维。
- 上一篇:医保结算业务管理制度
- 下一篇:体育比赛奖励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