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典型教育案例范文

时间:2024-01-29 18:00:5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小学生典型教育案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小学生典型教育案例

篇1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小学语文;营造气氛;学习方法

近几年,随着教育事业的蒸蒸日上,对教育事业的建设成为国家关注的重点,在对小学教育的研究中,如何有效实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是本文研究的话题。研究表明,案例教学法的实施使小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教师以自身经验与教学价值为载体,充分落实教育知识体系,使每个学生的创新思维与个性得到发展。本文以小学语文教育为核心,阐释案例教学法对教育的作用与意义,从小学课堂现状与作用两方面进行分析;其次论述了小学语文案例教学法的应用,阐述实际教学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与前进的方向,为新型教学方法的改革提出建设性意见。

一、案例教学法的应用意义

1.小学教学课堂现状

中国的改革发展不断推动着社会的进步,也推动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在新课标全面实施的大局下,传统教学模式已不再适用于目前中国的教学大纲,探索出一条新的发展道路才是关键。在教学中,老师的引导起了关键性作用,尤其是对于小学生来说。由于小学生年龄都比较小,处于人生的新阶段,因此在这个重要的时期教师的正确引导将会使孩子终身受益。但是就目前来看,现如今有许多老师的教育能力都不过关,传统死板毫无创新与活力,强行灌输给学生解决方法,小学生对于这种教育方式态度大多反感,毫无生趣的课堂带给他们的是痛苦的学习时光,还可能导致一些负面情绪的形成。这种小学教学现状令人担忧,出现许多问题,例如,不能对每个学生实施有效的教育、教学质量下降等。

2.案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论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案例教学法旨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在学习中思考,在思考中进步,在进步中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目前社会上出现的案例,可以让学生对社会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与印象,尤其是对于年纪尚小的小学生而言,可以教会他们明辨是非与懂得保护自己。在无形中充分吸收了知识,并能运用于实际生活中,是案例教学法的意义。

二、小学语文案例教学法的应用

1.选择典型案例

案例教学法创始于美国哈佛大学,这是经过多年的教学经验所得出的教学方案,实施之后发现效果显著,因此推广范围逐渐扩大并逐步传入我国。由于传入时间较晚且不能完全适应我国的教学,因此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的发展,我们需要探索最合适的案例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效率。小学语文实施案例教学法的关键在于对案例的筛选,作为教师应结合学生实际掌握知识与心理,选择经典案例。在选择时需要注意的因素有很多,首先案例需要符合课本上所学的知识,这样才能使学生结合课本深入理解;其次案例需要具备典型性,频繁出现的案例能更大程度上引起人们的关注;最后案例具有可扩展性,较普通的案例具有真实、客观的特点,案例可能就发生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将对这些案例进行改善。

2.营造气氛,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案例教学法的实施,虽然可以解决目前出现的教育问题,但也需要教师的调节,缓解课堂气氛,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使此种教学方式得到有效实施。为了营造良好的气氛,教师应该在教育过程中做好充分准备,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兴趣,注重专业性培养不仅是课堂上理论知识的认知,更要让学生成为具备可操作能力的人才。由于学生的年龄较小,营造活泼有趣的课堂氛围才能达到最高效的学习效率,多与学生互动是增加课堂生机的最好方式,此外,最重要的是让教师与学生保持一个平等的态度进行交流与沟通,切勿在课堂中形成尴尬紧张的氛围使学生产生厌恶心理。

综上所述,案例教学法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颖且有效的教育方式,它是通过老式古板的教育不断蜕变而来的新时代的产物,它的建立依赖老师案例经典性与课堂中的积极互动,能达到构建高效课堂的目的。案例教学法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及精神有着重要的意义,通常在引导学生开展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实现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张巧文.案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论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45):178-180.

篇2

孩子本是天真无邪的,可现在发生如此行为,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和思考。这当中,除了深受外部复杂的社会因素影响外,我们学校法制教育本身也存在不少的误区。

一、误区

1.法制教育方法过于简单

近年来,大多数小学都不同程度地开展了法制教育,增设了法制课程,聘请了法制副校长,但大多数小学的法制教育往往局限于课堂教学,且教学方法简单,经常是采取单一灌输的方法进行教学,缺乏直观的教育,缺乏案例教学和课堂的灵活性,法律课成了纯粹的知识讲授课,小学生没有任何积极性可言,因此法制教育收不到好的效果。

2.法制教育流于形式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7条明确规定“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应当将预防犯罪的教育作为法制教育的内容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结合常见多发的未成年人犯罪,对不同年龄的未成年人进行有针对性的预防犯罪教育。”在学校教育中,虽然社会各界都认识到法制教育的重要性,但升学率还是家长、社会以至学校自身对教育成果的评判标准。学校为了取得“好成绩”以满足社会及家长的期望,在教育内容的安排上,只重视教科书规定的知识教育而轻视思想道德和心理健康教育,忽视了小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导致法制教育没有纳入教学大纲,在课程安排上重视程度不够,法制教育多流于形式。

3.法律知识教学代替法制教育

法制教育是指通过学校的各种教育形式,使小学生知法、守法并学会用法,培养和提高法律素质,形成良好的守法用法和护法习惯,自觉维护法律权威。当前学校法制教育实践仅仅停留在“知法”这一层面上,忽视了对小学生进行法律情感的陶冶和法律行为习惯的培养。法律知识教学不能代替法制教育,知法仅是前提和手段,守法、用法和护法才是法制教育的目的和归宿。

4.忽视小学生法律素质养成教育

法律素质是指个体通过法制环境影响和法制教育训练所获得的、并按照法律要求自觉地规范自己行为的内在稳定的特征和倾向。在法律已经遍布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今天,法律素质已成为个体社会化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然而,一直以来我国素质教育理论研宄中,法律素质的理论研宄几乎是一片空白。当前的学校素质教育也没有从根本上突破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在认识上只囿于“法律意识”或“法制观念”的存在,在实贱中忽视对小学生法律素质的培养。

二、出路

教育要为民主法制建设服务,培养大批的民主法治人才和守法、护法公民。无论是从落实依法治国方略的高度来讲,还是从培养人才的角度出发,加强学校法制教育工作,走出法制教育误区是刻不容缓的。

1.法制教育形式要多样

小学生对枯燥的法律条文不感兴趣,为此,学校应该注意从小学生年龄特点出发,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增强法制教育的趣味性。为使小学生对法律知识及依法治校的意义有比较清楚、正确、深刻的理解,学校可以采用公开论辩的形式普及法律知识。根据小学生中存在的不同思想、反映和认识,编成若干论题组织正反双方展开论辩,以便澄清模糊认识,纠正错误观念,使遵章守法观念在小学生的脑海里深深扎根。

比如:可以尝试启发式教学。老师提出问题,引导小学生思考、分析各种因素之间的关系,运用事实材料、法律规范得出答案;通过角色扮演、模拟法庭等活动,对案例进行课堂分析和讨论,让小学生通过观察、评论、角色转换和辩论等方式,从中学到有用的知识。有的学校开展“模拟法庭”活动,效果就很好,它不仅使小学生初步了解了法庭审理的一般程序和有关知识,体会到了法律的公正无私、法庭的神圣庄严,促进小学生法制观念的形成,而且实现了小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提高的目的。再则可以打破课堂的局限,开辟第二课堂,如参观监狱,到法院旁听案件审判,播放法制教育电视片、电影和专题广播,参加普法宣传活动等,让小学生在生活中亲身感受法律的价值。这些生动、直观的法制教育定受小学生欢迎。

2.要有完整的法制教育课程

法制教育在学校教育中之所以没有地位,得不到应有重视,一个重要原因是学校没有完整的法制教育课程,没有相应的教学计划和教材。因此,学校要全面贯彻相关规定的要求,加强中小学法制课程建设,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法制教育教学内容,要把法制教育课纳入教学大纲,规定具体的课时安排,争取在学科考试中加入法律知识的内容。司法、教育等部门要根据小学生的不同年龄、心理特点、接受能力、知识结构编写出统一标准、通俗易懂的法制课教材。

要组织力量对任课教师、班主任、法制副校长进行法律知识培训和考核,并逐步配备专职法律教师,壮大法制教师队伍,同时,在教学上要与“主科”同等对待,并列入考试范畴。学校应通过家长会等方式使学校和家长建立经常性联系。通过组织家长听取法制宣传讲座、对优秀小学生的宣传、以及由于教育方式不正确而使小学生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案例分析,使家长了解到家庭普法的重要性,保证这一环节不脱节。

要健全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并严格按章办事,能在校园内形成讲求民主、积极参与学校管理、自觉维护校规校纪的良好氛围,这是一种强大的隐性课程,它能使置身于其中的全体师生,在潜移默化当中养成认真学法、自觉守法、善于用法、勇于护法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使法制教育工作事半功倍,促进和谐校园建设。

3.学法必须与守法教育相结合

学校对小学生进行法制教育,使他们学法、懂法,形成认知基础,这固然是必要的,但学法只有与守法相结合,法制教育工作才能落到实处,否则只能流于形式。小学生认知水平相对低下,非常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甚至有可能因受到不法分子的蛊惑走上犯罪的道路。小学生权利意识、自我保护能力很差,不懂得用正确合法的方法保护自己的权利免受不法侵害。因此,在法制教育过程中,各学校要积极引导小学生自觉运用法律武器来解决具体问题。例如,有的学校通过学习《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刑法》,灌输基本法律规范,让小学生初步认识和区分什么是违法行为,什么是合法行为,哪些行为是法律、法规禁止的,哪些行为又是法律、法规准许乃至鼓励的,帮助小学生初步形成守法观念和法律信仰。

教学时不但要灌输理论知识,而且应从身边人、身边事上着手分析,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从鲜活的日常生活中总结、提炼典型案例,让其自我教育,明辨是非,理论密切联系实际,有的放矢地预防和减少小学生违法、犯罪,教育小学生如何应对处理别人的违法、犯罪行为,避免和减轻不必要的伤害,怎样更好地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合法权益,达到一般预防和维护小学生权利的双重目的。

4.加强小学生法律素质养成教育

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全面培养和发展所有小学生的各种素质。传统学校教育中的德育、智育和体育是素质教育的几个重要途径,八十年代教育改革增加了美育和劳动教育,九十年代又推行心理健康教育。素质教育的途径随着社会进步以及科技文化和教育事业本身的发展变得越来越完善,九十年代末期“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提出,又为学校素质教育提供了一条重要的途径,那就是法律素质教育,这是社会、教育和人的发展的共同要求和必然选择。加强法律素质方面的理论研宄,明确法律素质在个体综合素质中的地位和作用,揭示法律素质的基本内涵、层次和养成规律,对完善素质教育理论具有重要意义。

小学生正处于基础知识的学习过程中,人生观、世界观正在初步形成,因此,对其法律素质的教育要以引导为主,注重法律观念的形成、法律情感的培养、科学权利意识的确立,不能急功近利。培养青少年法律素质要注意与学校的日常教育、管理工作相结合,要在潜移默化中对小学生进行法律熏陶。小学生还没有形成更强的抽象思维能力,因此在培养其法律素质的活动中要抓住典型事例进行宣传,要使小学生更形象、更具体地感受法律的作用、法律对自身权益的重要保障。在培养青少年法律素质的活动中还要注重学校教育与校外教育的有机结合,要注重教师和小学生家长之间的沟通、交流与配合。同时,全社会也应当更多地关注青少年法律素养的教育,对不适宜青少年的社会现象要严格限制,以保障其健康成长。

学校教师应特别对那些曾经有过痛苦经历的或因家庭不幸而存有心理障碍的小学生给予更多更好的关心和爱护,尤其是“学校对有不良行为的小学生应当加强教育、管理,不得歧视”使他们能够在良好的文化环境中健康的成长,使他们对不良文化现象的抵御能力和免疫力不断加强,从而减少社会犯罪,促进社会安定。

篇3

《致学生家长的一封信》全覆盖.印发了8万余封以防溺水安全教育为主题的《致学生家长的一封信》,并发放至每一名中小学生家长,要求家长认真阅读、填写回执.通过向家长宣传典型事例和防溺水知识,凝聚防溺水工作的家校合力.

防溺水安全提示卡全覆盖.把防溺水“六不”知识、提示和要求制成一张提示卡片,发放到每一名中小学生手中,要求随身携带,时刻提醒他们珍爱生命、预防溺水.

防溺水知识测试全覆盖.组织各中小学校举办一次防溺水安全知识测试,要求优秀率100%,切实增强学生防溺水意识,提高他们的自救自护能力.

防溺水安全教育课全覆盖.要求各中小学校每周开展一节以防溺水为主题的安全教育课,做到有教案、有听课记录.

防溺水日常巡查全覆盖.联合各乡镇、村及住建部门开展防溺水安全隐患排查,在易发生安全事故的危险水域设立警示标牌、安全隔离带、防护栏等,成立安全巡查小组,做好重点水域的日常巡查,在源头上防范风险.

篇4

一、教学目标要明晰

案例教学法首先要设置具体的教学目标,教学案例的选择要符合预设的教学目标,包含丰富的知识,教学中设置的问题点和教学流程能有效体现语文教学的要求,对于学生内化相关知识和提升能力很有帮助。在案例教学中,教学目标的有效设置非常关键,如果没有设置有效的教学目标,很可能致使案例教学的过程缺乏控制,进而影响小学语文课的教学效果。

二、精心挑选案例

案例教学需要考虑课程的设置,学生的基础知识背景,以及学生的个体差异等因素。因此,搜集和选择案例应该遵循知识性、典型性、完整性、时代性、可塑性等原则。

知识性是指“案例要包含小学语文教学需要的理论和技能知识”。如,在富饶的西沙群岛公开课中,某位教师按照海面、海底、海滩、海岛的顺序介绍了位于我国南海的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学生通过案例学习丰富和建构了头脑中关于南海的知识体系,对我国南海水域的广阔与富饶,西沙群岛的美丽风光有了更深的了解。

典型性的案例选择要有普遍性,具有广泛适用性。在某种程度上能代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育理念,或可深刻揭示社会生活中的代表问题。

案例要有完整性。案例应该有开头、过渡、讲解、训练、结尾等内容,要成体系,而不是零散成块。

案例要有时代性。案例应来自教育教学实践,反映当前主流的社会价值观,能够体现现代教育理念和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

可塑性是指案例本身并非是完美的,有瑕疵的、不完美的教学案例会给教学带来一种更贴近现实的感受。

三、深入评估案例

对精心选择的教学案例深入研究,并加以评析,是案例教学法的关键环节之一。在给学生呈现事先准备好的教学案例前,教师应该仔细研读相关案例,并从学生角度考虑究竟对哪部分会有兴趣,有可能会对哪部分提问。

一个成功的老师,研读案例应该做到以下几点:(1)教师必须尽快进入案例情境。(2)可发现案例中因果关系的线索。(3)注意提前区分案例中抽象问题和即时性问题。抽象问题往往与事实背后的概念、原理和规则等存在关联。

即时性问题是指案例教学中教师需要面对的突发性的、随机出现的、需要在短时间内得到解决的那些问题。

在区分问题之后,应该根据问题类型,有针对性地准备相应的材料,满足学生的需求。当给学生呈现教学案例后,教师要认真引导学生对案例材料进行仔细阅读,并结合生活经验分析案例中的具体内容,深入思考案例中有价值的命题。

四、案例的继承、改革和创新

案例的继承、改革、创新,就是在对案例进行全面剖析的基础上,根据时代和中学生的需求,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采用补充完善和异构等手段创新案例。

补充完善是在保持原有案例的主干的情况下,对案例的局部进行修订、完善。

篇5

关键词:口语能力;练习;技巧

中图分类号:G61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10)04-202-01

一、生命教育的涵义及意义

生命教育简而言之是关于生命的教育,是旨在帮助人认识生命、珍惜生命、热爱生命、保护生命、尊重生命、升华生命的一种教育活动。

生命教育的理解不仅包括人体外在物质的完整健康的教育还包括心理的健康教育。生命健康教育的目的是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生命,培养学生尊重生命,珍惜生命,热爱生命的态度,增强生活的信心和社会责任感,树立积极的生命观,实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可以说,生命教育既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对于自己,对于家庭、社会、甚至国家都有很大的作用。

生命教育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是贯穿人的一生的教育,是关系到中华民族素质提高的大事。我们在关注着儿童心理健康的发展今天,思考儿童生命的抉择能力,已不再单纯是一个生命教育的话题,它与我们的教育方式、文化熏陶、对生命的认识存在着密切联系!

二、当前吉林省农村小学生生命教育的现状及原因

由于吉林省农村地区比较落后,小学生命教育长期来缺乏重视,生命教育跟不上其他科目教育,严重制约了小学生的全面发展。相关教育部门调查发现,一段时间以来,由于生命与健康教育的缺失,小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普遍存在生命困惑与健康问题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指导的现状,一些学生心理脆弱、思想困惑、行为失控,校园伤害、意外事故、自杀等危及青少年学生人身安全事件时有发生,且呈现低龄化趋势。

对于出现这种现状究其原因,主要有这么几点:

1.自身因素。小学生对生命健康的漠视,受知识经验的限制,年龄天性的影响,尚未形成明晰的生命意识,进而缺乏对生命的尊重。典型的案例:摘自新文化报吉林讯:2006年,永吉县一拉溪镇中心校因为课上课下传纸条,两个小学生打了起来,动手又动刀,严重伤害了生命健康。

2.家庭因素。家庭是小学生初步启蒙教育的一个阶段,然而农村家长受知识水平的限制不能够很好对孩子进行生命知识方面的教育,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家长认为生命是最自然不过的事无须说明,对孩子谈论生死话题显得过于沉重,担心过早谈死亡会影响学生。由于缺乏生命认知,小学生不能正确认知生命,产生了很多误解。

3.学校因素。长期以来,“学习科学知识是根本”成为根深蒂固的教育信条,充斥着科学主义、工具理性和功利化追求。不仅颠倒了生活和教育的关系,还忽视对生命的呵护和关爱,对青少年“成长的烦恼”缺乏足够的关注与适时的引导,缺乏人文关怀,生命教育的课题被长期搁置。对于学生需求的最基本的生命健康知识鲜有授及,有的教师作为授业者本身就不了解生命健康的知识,更有甚者还对学生本身表现出漠视健康的态度、行动。比如有的农村小学体罚学生,更能反映出相关的问题。学校的不够重视以及有些老师轻视导致的不仅是学生身体的伤害还有心灵的创伤,对学生以后的发展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4.社会因素。由于处在农村,整个社会大环境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学校、家长甚至学生本人对生命健康教育的不重视。表现在舆论心理不够重视,认为自己的孩子在生命上有家长的保护肯定没事;农村的经济状况差,导致学校在设施教材人员配备上不能达到要求。由于社会对学生生命的不够重视,出现了很多威胁学生生命的案件。最典型的学生受害事件是据中国广播网报道2010年3月23日上午7时20分许,一名中年男子在福建省南平市实验小学校门口手持砍刀,连续砍杀正在排队进校门的无辜学生,目前已造成9名学生死亡,4名学生重伤。中新网四平9月14日电(程宇)吉林省公主岭市怀德镇某村一女性村民,为替自己的儿子“报仇”,举刀将同村两名小学生砍死后自杀,酿成一场悲剧。出现漠视小学生生命教育的状况,并非单一因素影响,而是以上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为此我们应该加强小学生生命教育。

三、加强吉林省农村小学生生命教育策略

为了加强吉林省农村生命教育,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解决:

1.在中小学生中全面开展生命教育,根据吉林省实际情况编制相关生命健康的教材,开设《小学生命教育》课程,从身体以及心理方面的教育,教材编写要注重生活细节与生活相联系,与小学生身心发展相联系,突出实用性、简便性、易懂性并且身体以及心理教育德兼顾性。在农村建立生命教育教学课;将生命教育列为考试科目,和其他科目一样进行同步测试。

2.学校、教师在生命教育中发挥最主要的作用。一方面,学校要制定适合自己学校教育教学情况的学校发展规划。把生命教育列为和文化教育同等重要的地位,建设凸显生命与健康关怀的校园文化。在课程设置上保留足够的时间学习生命教学课程。在课程设置上下工夫,根据吉林省情况,一周可以设置两节生命课,周二、周五可以各一节。生命教育不能只一味采取单一的课本教学,两节课其中一节在安全的情况下适当增加课外活动(利用班队会活动进行生命教育)以加深学生的理解。具体做法是,在广泛收集、借鉴生命教育理念及内涵的已有研究基础上,结合小学生生命意识发展的现状,针对少年儿童身心成长特点,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内容鲜活、形式新颖、感悟深刻的体验实践的班队会活动,通过“活动、体验、领悟”,培养人文精神,提升思想境界,达到对小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目的。

3.开展积极的家庭、社会全方位的生命教育。家庭教育是学生教育的重要环节,家长要与教师积极沟通,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针对农村春夏秋农忙的特殊性以及农村家长的知识水平限制,教师可以定期家访知道家长加强对孩子的教育以及重视程度,在农闲季节可以组织家长来校听课便于学生、学校、家长形成统一认识。

开展生命与健康教育是提高民族整体素质的必然要求,能够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和谐的发展,是推进我省中小学德育整体建设工程的重要举措。学校、家庭与社会教育资源应相结合,生命教育不是另起炉灶,独立运行,要充分整合现有教育资源要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农村社会资源以及互动互补效应,为整体推进生命教育提供有力的支撑。

参考文献:

篇6

洛江区马甲彭殊小学是一所农村的基层小学,地处马甲镇西南边,南与洛江区河市镇相接壤,西与南安市洪濑镇比邻。学校创建于1941年,迁建于20xx年5月,座落在风景秀丽的惠女水库边,与仰恩大学隔岸相对,是一所环境优美的农村小学。几年来,学校紧紧抓住创建市级先进学校的机遇,以“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为指导,加强师德师风师能建设,强化了德育工作,提高了学生德育素养。把学校办成了“办学理念先进,学校特色鲜明”的知名学校。

一、强化德育工作,提高学生德育素养

1、重视德育工作的系统性。切实从学校、家庭、社会出发,加强了对学校德育工作的整体规划,努力构建了学校、社会、家庭一体化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网络。重点加强了家校联系,充分利用现代通讯、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优势,密切与家长联系,注重实际效果。

2、加强少先队阵地建设,陶冶学生道德情操、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充分利用“广播站”、“宣传栏”、“黑板报”等宣传工具,构建了一种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以课堂教学为主,充分发挥了课堂教育的主渠道作用,在实践中积极探索小学德育课程的教学方法,寓德育教育于各科教学中。

重视小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对照《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及《小学生文明行为习惯评价细则》,细化了小学生

一日常规要求,并从最基本、最简单、最容易忽视的细节入手,增强了学生的礼仪意识、节俭意识、卫生意识。通过各种形式,利用各种阵地,使学生真正将一日常规转化为自觉的行为习惯。

3、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促进了学生的健康成长。

学校充分发挥了少先队的重要作用,通过读书活动、征文演讲、手抄报比赛、民族传统节日教育等有效形式,强化了学生的理想信念和民族精神、学校以“感恩教育”作为德育管理的切入点,对小学生实施“感恩教育”,让小学生懂得“感恩”是一种美德,要学会知恩,学会感恩,学会报恩。

二、加强德育队伍建设,增强全体德育工作者实施素质教育的责任心与自觉性,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

1、我校实行校长负责的德育工作管理体制,坚持把德育工作放在学校工作的首要位置,组成了以校长为组长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按计划召开德育工作领导小组例会,努力发挥德育工作的导向、动力和保证作用。学校每年都将德育工作列入学校工作的首要位置。

2、抓学习培训。组织本校老师参加上级部门组织的班主任培训;组织教师进行教育法规、教育理论的学习;组织主题班会观摩等。召开学生座谈会,进行问卷调查,并及时将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与班主任沟通等。

3、抓检查考核。切实做好对班主任各项常规管理的考核,班级管理实行一日常规量化考核。

4、抓总结交流。不定期参加上级部门举行的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会,组织全体教师开展德育个案或论文评比活动。

5、加强教师师德师风建设。

俗话说:“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职业道德的高低,直接影响素质教育的顺利实施,教师的一言一行,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健康成长,对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形成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为了强化教师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我校做了大量的工作:首先,组织学习。先后组织教师学习了《关于加强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管理和职业道德建设的通知》和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教师队伍职业道德建设的意见》的精神。组织学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教师法》等教育法律法规,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法律意识。其次,制定各种教师管理制度和考核办法,大力表彰师德高尚和教学成绩卓著的教师,严肃处理品行不良、侮辱学生、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玩忽职守、影响恶劣,违反教师职业道德的教师。再次,树立典范,采取帮教等形式对教师进行教育,进一步增强教师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自觉性,把““严谨 、求实 、灵活 、创新”作为学校教风,切实把学校师德师风建设推向了新的高度。

三、扎实开展德育教育活动,努力规范学生行为和提高学生素质。

1、注重“一旗一评比,三会说教”。这里所指的“一旗”是指每周一早上的升旗仪式,这是雷打不动的事情(雨天除外),是学生接

受爱国主义教育的一项重要举措;“一评比”是指少先队组织的每天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评比活动,有力地规范了学生的行为,促其良好习惯的形成;“三会说教”是指早会、班会及课间操后的小集会,早会、班会就不说了,所谓的课间操后的小集会是指每周二至周五学生做完课间操后站好聆听教育。讲教者由学校的校长、教导、总辅导员组成,教育内容有集体主义教育、行为规范教育、安全教育、突发事例剖析等,实践证明,特设这一会,对于学生良好习惯养成起到关键作用。

2、注重案例熏陶。我校从08年开始,试行每班两周一次,从地方课程中抽出一节课,进行专门的思想品德、行为规范等的典型案例播放观看(地点为音乐多媒体室),让学生在直观生动的案例中熏陶情操,不断形成良好的品德。

3、注重学生的文明礼仪教育,讲文明语,见了面“敬个礼,问声老师好”是我校强化训练的科目。

四、重视校园文化建设

一所学校要发展,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是必备的。我校着重从下面三方面进行布置:

篇7

一、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和问题

1.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不高 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不高。“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由于有些教师只是简单地按照每篇课文后的要求来进行讲解,而忽视了文章本身的趣味性。比如在教学《让我们荡起双桨》,是要求背诵的现代诗篇目,教师急于成果,会将大部分时间留给学生来背诵,而不是从课文内容出发,让学生真正的理解这首诗歌的感情。这样枯燥的课堂氛围与小学生本身的性格与年纪特征是矛盾的,导致很多小学生对语文课堂没有兴趣,从而感觉不到语文课堂的快乐。

2.教学方式传统古板 很多小学教师不能进行定期的培训,所以在教学方法上很大程度的还是比较传统古板。这种陈旧的教学方法主要是将课堂分为三个步骤,先认识生字,在将课文分段,最后归纳总结课文的中心思想,在这种单一固定的教学模式的影响下,每篇课文的分析手段与步骤都是相同的,不仅使小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也严重阻碍了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

3.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高 在我国小学教师队伍中,有一部分教师素质较低,教学能力有待提高,教师模式有待更新。在实际的语文课堂中,有些教师不能准确的把握教学的重点,忽视了对文章或者古诗本身情感的分析,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将主要的精力放在考试要求的内容上,导致小学生本身并不具备该有的语文素养,对于小学生的综合素质是有非常大的影响的。除此之外,教师本身的语文素养与知识水平有限,在课堂中不能全面的讲解语文知识,甚至有的教师备课不合格,只是单纯的按照读课文,看课后习题的顺序进行语文教学。教师的整体素质较低,直接影响小学语文的课堂质量。

二、小学语文教学策略研究

1.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在小学阶段,学生本身都有一部分未被发掘的潜能,作为教育工作者,一定要适当的引导启发学生,让学生在一定的环境中发挥自己的长处。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放弃传统教学方法,将课堂主体的位置归还学生,加强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比如在学习古诗《游子吟》时,教师不要急于将古诗的现代翻译告诉学生,而是引导学生自己来探索。在最后一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中,教师可以先告诉学生,寸草是指小草,在这里用来比喻女子,然后让学生来进行翻译,可能有学生会解释为“谁能说出女子的心”,这时教师可以说:“有一个地方是不太准确的,再请其他同学来说一下”。并给学生进行讨论的时间,如果没有学生回答,教师再进行知识的延伸,告诉他们在这句话中,“心”是一语双关,既指草木的茎干,也指子女的心意。在教师一步步的引导下,学生主动掌握的知识都是“填鸭式”教学所比不了的。

2.丰富并创新教学模式 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代小学语文教学的要求。为了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课堂质量与效率,进一步培养小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师必须抛弃传统的教学模式,采用新颖的,科学合理的,适合学生的学习方法。相对于学生被动学习的“填鸭式”教学模式,教师应采用“情景式”教学模式来进行替代,归还学生在课堂中的主置,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让学生感受到学习语文的乐趣。除此之外,教师应摆脱应试教育的影响,加强素质教育,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中轻松的学习。每节课前准备一个五分钟以内的热身游戏,比如成语接龙等,通过丰富课堂内容创新教学模式,来激发学生对语文课程的兴趣。

3.教师定期进行集体培训 教师队伍的素质,是保证高质量教学的重要基础。互相学习,才能共同进步,为了避免教学模式陈旧,定期进行教师的集体培训是非常必要的。集体培训主要分为两大部分,第一,由培训师进行大规模的讲授,并注意理论结合实际,拿出一些典型的案例进行分析,案例内容主要有语文课文讲授步骤,引导学生进行古诗翻译的具体方法和语文课堂知识延伸程度等,经过这些系统培训,教师在语文课堂中应注意的几个关键点都会得到实际教授过程中得到重视。第二,互相学习,分组研讨。每个教师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都会遇到不同的问题,有的教师能够解决,有的教师并不具备解决这种问题的能力,所以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分享是非常重要的。比如,在对于叙述文的讲解,有教师就提出了问题,“即使进行分角色朗读课文,学生的积极性也不是很高,不能全心的投入到角色中去”对于这样的问题,可能并不是一个教师遇到,但是有的教师就会采用另一种方法,即上边内容提到的情景式教学,让学生分组进行排演,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角色,要想达到更好的效果,教师可以进行排名,并发一些小礼品作为奖励。经过这样的讨论与分享,教师可以从同行中找到解决问题最有效的答案。

篇8

一、旗帜鲜明地落实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

当前,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一些地区和学校形成了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学校德育课程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影响。德育课程担负着培养“三观”的重要任务,学习了总书记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讲话后,我们应该认识到当前德育课程不仅不能削弱,而且应当加强,应该在不同年级旗帜鲜明地落实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另一方面,当前,中小学都在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教师们尝试着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教学。关于荣辱观的教育,我认为,小学教师一定要认真学习“八荣八耻”荣辱观,并将它转化为自己的思想,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通过自己的“言”和“行”表现出来,课堂上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让学生在正确舆论的引导下进行思考和活动,不能让课堂形成所谓的“探究”、“辩论”的氛围,形成“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局面。

二、落实社会主义荣辱观要将专题教育活动与日常教学相结合

品德与生活的教学内容中有许多是体现“八荣八耻”荣辱观的,如“诚实守信”、“树立科学世界观,反对各种迷信活动”、“坚持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选择崇高的人生目标”等内容。教师可以采取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结合社会的实际、学生的实际进行荣辱观的专题教育活动。只要教育具有针对性、生动性,又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是会受到学生的欢迎,从而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许多小学生在遇到一些重大事件时能够表现出一定的爱国热情,但是他们的热情通常只是表现在一种情绪上,而对“辛勤劳动”、“团结互助”既在认识上有很大的误区,又很少落实到行动中。因此,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渗透荣辱观的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学案例的选择、对具体事件客观公正的分析、对学生言行的正确评价等教育的渗透会让思想认识更深刻,对行动的落实会起积极的作用。

三、坚持“三贴近”原则落实社会主义荣辱观

如何让社会主义荣辱观在德育课程上得到落实呢?我认为,德育课程落实荣辱观要坚持三贴近原则,即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未成年人的原则。只要以正确的荣辱观为指导,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贴近学生的认知方式,注重学生的体验和感受,德育课程的实效性就能突显出来。

四、落实社会主义荣辱观需要多元的评价标准

篇9

该课题在传统的研究方法基础上,引入网络研讨的方式,吸引了一批有志趣、有能力的一线教师,组织了研究团队,定期研讨,集体攻关。经过一年半的实践与研究,课题组不仅积累了丰富的案例,总结了各种基本数学活动经验的形成特点,而且对数学课程各个领域的教学和不同课型的教学如何积累及形成数学活动经验都提出了具体可行的策略。

课题组顾问重庆师范大学仲秀英教授对本课题给予高度评价:课题组成员在行动研究中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典型教学案例,初步探索了基本数学活动经验在数学学习的四大领域和数学课堂的基本课型中的形成特点,并提出了如何帮助小学生形成和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的教学建议,取得了较为丰硕的研究成果。

朱向明:小教高级教师,徐州市青年名教师、徐州市学科带头人。曾获江苏省优质课评比二等奖,执教省、市、县级公开课20余节,主持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办“十二五”重点课题一项,近年来在《教学与管理(小学版)》、《小学数学教师》等省级以上刊物发表教学研究论文30多篇。

“小学数学基本活动经验形成的案例研究”是指立足小学数学课堂,以案例分析的形式通过对各个数学学习领域的“基本数学活动经验”展开一系列系统而深入的行动研究。

一、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 课题提出的背景。《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首次从课程目标上提出了数学活动经验:“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数学知识(包括数学事实、数学活动经验)”,却未对数学活动经验的内涵给以明确阐释。《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将基本活动经验提高到教学目标中“四基”之一的地位。反观当前的教学,无论是在教学设计环节还是在课堂教学环节,对数学活动经验关注的缺失现象普遍存在。基于以上分析,我们提出了“小学数学基本活动经验形成的案例研究”这一课题。

2. 课题研究的意义。本课题从案例研究的角度出发,从理论学习到教学实践,再到经验提升,通过扎扎实实的研究,厘清“基本数学活动经验”的概念内涵、外延以及它的基本特征,丰富“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相关理论,为该领域的研究提供必要的实践案例,对新课程中相关理念的落实和完善也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领域现状述评

1.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卢梭被认为是西方第一个比较全面阐述活动经验教学的教育家。德国教育家和心理学家赫尔巴特认为学习就是学会怎样把新概念纳入旧概念之中。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了以儿童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和以个人经验为中心的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三中心”活动教育的思想和主张。现代美国的数学教育十分重视经验在数学教学中的基础性作用。

2.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中国教育历来重视个人经验、实践活动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孔子的“因材施教思想”、王守仁的“知行合一”思想、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的生活教育思想等对“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研究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2001年开始的课程改革为数学活动经验的教学提供了方法论指导,把学生的经验、活动在教学中的地位提高到了新的高度,受到了一线教师及教育专家的重视。

重庆师范大学仲秀英教授主持的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学生数学活动经验的基本理论及教学实践研究》 (DHA090180),已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她在学生数学活动经验的内涵、促进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的相关教学策略等方面都提出了自己的主张。此外,东北师范大学史宁中校长、湖南大学唐祥德、华东师范大学张奠宙教授等发表的相关研究成果都有理论指引价值和实践借鉴意义。

2011版《数学课程标准》实施后,一线教师的实践对基本活动经验的解读与研究掀起了:《江苏教育》 (小学教学版)2011年第12期刊发“基本活动经验的理解与行动”专题;《福建教育》 2012年第23期刊发“基本活动经验解读与实践研究专辑”等。这些文章都从不同角度对基本活动经验进行了解读。

通过以上梳理与分析,我们认为:虽然基本数学活动经验对于学生个体的重要意义越来越受到数学教育界的重视,但目前关于基本数学活动经验的基本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研究十分薄弱,尚处于起步探索中。特别是在小学阶段,学生在数学学习的各个领域中积累怎样的活动经验,通过怎样的策略培养学生的基本数学活动经验,都还缺少典型的、可资借鉴的案例。

三、课题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经验:一是指实践得来的知识与技能,二是经历。本课题的“经验”为二者的统一。

数学经验:是建构、理解、运用数学理论的经验,是在“创造”与“发现”数学概念和数学理论的活动中、理解数学逻辑性的过程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的。

数学活动经验:属于数学经验范畴,是学生个体在具体数学活动的基础上获得的经验。数学活动经验分为静态和动态两个层面:从静态看,数学活动经验是知识,是学生经过数学学习后对整个数学活动过程产生的认识,包括体验、感悟和经验等;从动态看,数学活动经验是过程,是经历,学习个体必须主动通过眼、耳、鼻、舌等感官接触客观外界,不断尝试而获得。本课题所提的“数学活动经验”是动态和静态两个层面的统一,也是过程与结果的统一。

基本数学活动经验:在数学目标的指引下,通过对具体事物进行实际操作、观察和思考,从感性向理性飞跃时所形成的认识。包括检索、抽取数学信息的经验,选择和运用已有知识的经验、建立数学模型的经验,应用数学符号进行表达的经验,抽象化、形式化的经验,巩固、记忆、应用所得知识的经验等。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基本活动经验形成的案例研究”是指立足小学数学课堂,以案例分析的形式通过对各个数学学习领域的“基本数学活动经验”展开一系列系统而深入的行动研究,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参与数学活动,并在经历数学活动的过程中感受、体验、领悟、获得并积累数学知识、技能、情感与观念,达成全面的学习目标。

四、研究目标

1. 通过案例研究,进一步提高对“基本数学活动经验”教学目标的认识,从案例角度丰富“基本数学活动经验”的相关理论。

2. 通过对相关个案的分析,整理出一批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基本数学活动经验形成的典型课例,并在对典型课例梳理与总结的基础上,形成比较稳定的关于基本数学活动经验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总结出一些能有效促进学生形成数学活动经验的教学策略,提出一些基于数学活动经验形成、积累的教学设计方面的建议。

3. 促进学生形成相应的基本数学活动经验,达成较为完整的学习目标,发展学生的数学素养。

4. 增强课题研究团队的科研意识,提升教师对基本数学活动经验的理论认识和实践水平。

五、研究内容与成果

1. 问卷调查与分析。为使课题研究更具有针对性,在课题实验前,课题组注重做好实验前测工作。面向福建、四川、重庆、山东、南京、泰州、镇江、淮安、常州、睢宁等省、市、县的学校以及邳州当地的小学发放师生调查问卷。一共发放教师问卷210份,收回有效问卷203份;发放学生问卷1200份,收回有效问卷240份(每所学校抽样回收20份)。通过对有效问卷的分析,我们认为,一线教师对“基本活动经验”的关注度较低,相关的理念还不熟悉。学生在动手操作、问题探究和解决等方面的活动经验不足,以致一些较为常规的数学问题难以解决。

2. 教材分析与解读。教材属于逻辑化的成熟经验,是由小学生当前比较粗糙的经验发展而来的,代表了他们当前经验的发展可能性、前进方向和可能结果,是指导他们形成和积累经验的一种素材。对教材中蕴含的相关经验进行解读,一方面有利于教师在课堂教学实践中落实基本活动经验目标,另一方面便于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结合实际培养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

我们把基于“基本活动经验视角”解读现行的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作为研究重点之一。各年级分别选取了24课、26课、31课、33课、32课、33课,全套教材一共179课进行了解读。教材的解读不同于一般的教材分析,而是针对教材中蕴含的已有经验和后继经验进行剖析,对新知探究中需要形成的新经验进行过程设计(活动设计),对练习部分的典型题(能有效促进新经验提升或为后继经验奠基)进行过程设计。

3. 课例观摩与研讨。课堂是检验教育教学理论和思考的实验场。自课题立项以来,我们在解读教材的基础上尝试开展教学实践,每学期选取12节典型课例进行观摩与研讨。这些课分属“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应用”四大领域。在这些课例(案例)基础上,我们从三个维度对基本活动经验进行了研究与分析。

(1)聚焦“基本活动经验”的常见类型,用案例阐述,在数学教学中应关注生活世界,形成生活经验;提供动手机会,积累操作经验;经历探究过程,形成探究经验;增强数学思考,积累思维经验。

关注生活世界,形成生活经验。数学教学强调学生的“生活经验”,我们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尝试与总结:提出“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我们的眼光不仅要向前展望,还要向后追溯。向后看,就是要找到学生的认知起点和已有的生活经验。”只有关注了学生的生活世界,才能准确把握学生的生活经验。

提供动手机会,积累操作经验。操作经验主要指在动手实践中学会知识,获得行为操作的经验。实践中,我们总结出这样两种程序:一是动为先导,以动促思。例如,教学在方格图中按要求画出多边形,就是通过引导学生在尝试操作、交流讨论中优化“操作方法”,积累“画图”经验。二是思为先导,以思带动。在教学乘法口诀练习时,先让学生经历算和估的思考过程,再组织学生动手用扑克摆出算式:4×2,3×3。

经历探究过程,形成探究经验。探究经验,是指学生在围绕已有问题的解决而展开的数学活动中,形成的融行为操作与思维操作于一体的经验。这里的探究活动都是直接的、具体的、学生感兴趣的活动材料和内容,而不是间接的、纯粹思维层面的活动。数学规律的教学就要引导学生经历完整的探究过程(初步感知――举例验证――归纳规律――应用规律),以避免总结规律中的“以偏概全”和“结论移植”的简单化操作。

增强数学思考,积累思维经验。所谓思维经验(或者思维操作的经验)主要指在思维操作中开展活动而获得的经验,也就是不借助任何直观材料而仅仅在头脑中进行的归纳、类比、证明等思维活动而获得的经验。在一些概念获得的教学中,不仅要强调学生的动手操作和自主探究,更要组织学生参与观察、比较、思辨等思维活动,让学生在充满思维冲突的高峰体验中提升思维,积累思维经验。

(2)聚焦数学课程内容的四大领域,研究不同领域内容的基本活动经验形成特点。

第一,数与代数领域,基本活动经验的形成要经历数感发展、运算能力提升、数量关系形成、问题解决的过程。以数量关系形成为例,在进行数量关系的教学时,引导学生经历一系列感性经验的积累,在感性经验与理性经验反复交替的过程中逐步完善和形成数量关系。具体的教学策略为:提前铺垫,初步感知数量关系――注重理解,及时抽象数量关系――加强应用,适当沟通数量关系。

第二,图形与几何领域,基本活动经验的形成要经历概念获得、空间观念形成、几何直观发展、推理能力提升的过程。以概念获得为例,在几何概念教学时,既要遵循学生认识发展的基本规律,又要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经历“借助生活经验引入概念――借助操作经验形成概念――借助思维经验在认知冲突中深化理解概念”的过程,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第三,统计与概率领域,基本活动经验的形成要经历数据分析的过程。统计教学的核心是数据分析。要结合具体内容,引导学生充分经历统计活动过程,帮助学生积累数据分析经验。具体教学策略是:经历收集数据过程,形成数据收集经验;经历统计图产生过程,形成数据处理经验;经历统计图解读过程,丰富数据分析经验;反思统计活动过程,提升统计活动经验。

第四,综合与应用领域,基本活动经验的形成要经历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综合与实践是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的重要载体。这类内容的教学,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在操作、观察、比较、交流中形成基本活动经验。具体策略为:密切联系实际;综合应用知识;以探索为主线。

(3)聚焦数学课堂的基本课型,分析基本活动经验视角下新授课、练习课、复习课的基本特点。

第一,新授课教学,要引导学生在经历新知形成和探究的完整过程中积累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新授课是学生各类基本活动经验形成的重要途径,要让学生充分经历知识的形成和探究过程,具体策略为:聚焦与激活“原经验”,确定教学起点;生成与累积“新经验”,组织数学活动;总结与优化“新经验”,注重及时应用。

第二,练习课教学,既要巩固已有的基本活动经验,更要结合具体习题教学适当生成新的活动经验。首先,在练习教学的目标定位上,要侧重基本活动经验的形成:寓思维发展于知识巩固中,在解题过程中学会解题,“双基”向“四基”扩展;其次,在具体的习题教学过程中,应让学生通过习题练习,生成新的活动经验。

第三,复习课教学,既要摸清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又要梳理沟通,适当经验系统化,更要立足后续学习适当铺垫。基本活动经验视角下的复习教学,在准备环节,要注重学前测查,把准数学脉搏;在实施环节,要坚持以人为本,凸显数学本色;在复习评价上,应体现多元体验,发展数学素养。

六、取得效果

1. 教师层面。通过本课题研究,参与研究的教师不仅提升了理论素养,发展了研究能力,而且更新了教学观念,锻炼了教学技艺,逐步打造出了一支优秀的教师群体。多位教师先后被评为徐州市青年名师、学科带头人和青年优秀骨干教师;其中主持人在省级以上专业刊物发表本课题专题研究论文3万余字;20多次面向省、市、县进行公开教学和学术讲座。不仅促进本校教师的发展,而且也有效引领兄弟学校教师的专业成长。

2. 学生层面。无论从研究结果的数据分析,还是从平时公开教学的学生状态及期终考试的成绩比较,都能反映出研究教师关注基本活动经验促进了学生发展的积极效果,学生的数学素养明显提升。

七、成果创新之处

1. 从多个维度入手,积累丰富的“基本活动经验形成”的教学案例。从基本活动经验的常见类型、数学学习的四大领域和数学课堂的基本课型三个维度入手,分别积累丰富的“基本活动经验形成”的教学案例。

2. 用鲜活的案例为“数学活动经验”的相关理论创新作支撑。一线教师从案例切入,可以用鲜活的案例为该领域的理论创新作出自己的贡献。

3. 在教学实践上就“如何落实全面的教学目标”有突破。基本数学活动经验是教学目标“四基”之一,也是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实践中,我们通过定期召开专题研讨活动作出探索和实践。

4. 研究与推广相结合。对于一线的小学数学教师而言,基本数学活动经验是一个全新的概念。而我们的研究相对起步较早,因此,我们一方面加强案例积累,另一方面注重经验提升,边研究边推广,以期惠及更多的老师和学生。

学生数学活动经验对于数学活动的顺利探究、数学思想方法的领悟、数学观念的形成等方面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稿)将数学基本活动经验作为数学课程总体目标“四基”之一,更加彰显了其重要地位。目前,我国关于学生数学活动经验的研究特别是基本活动经验的研究,主要是从理论层面进行探索,鲜见从实践层面的系统研究。

篇10

由于教师职业道德与教育法律知识的不足,导致我校师范生师德意识的薄弱。如“有的学生屡教不改,教师有时难免会用一些刻薄的语言批评他们”,有16%的师范生基本认可,3%的师范生完全认可;对“教师无小节,处处是楷模”,37%的师范生“不大认可”,8%的师范生“完全不认可”;对“不管出于什么原因,体罚或变相体罚都是不对的”,12%的师范生“不太认可”,2%的师范生“完全不认可”。从中可发现对于教师的语言暴力、体罚行为及教师的为人师表等我校的师范生的认识与师德的要求有一定的差距。调查结果表明,我校师范生较为重视自身道德品质的培养,专业思想较为稳定,有一部分同学已具备一定的师德意识,并能以师德规范自己的行为。

但我校师范生的教师职业道德及教育法律知识相对欠缺,相当一部分学生师德认知偏差,师德意识较为淡薄。面对师范生的师德现状,我们要客观分析原因,但更应该认识到加强师范生师德教育迫在眉睫。适应时展的要求,以教育部颁发的《教师教育课程标准》、《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引领师范专业建设的需要为规范和引导教师教育课程与教学,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培养造就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教育部于2011年10月-12月先后颁布了《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与《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其中在小学职前教师教育课程目标中有“教师应具有正确的教师观和相应的行为;具有正确的教育观和相应的行为;具有理解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等目标要求,在学习领域中要求有“职业道德与专业发展”的学习领域,在课程设置模块中提出开设“教师职业道德”的模块;同时教育部颁发的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包含三个维度,第一个维度就是专业理念与师德。标准指出小学教师要具有职业理想和敬业精神,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要了解关于小学生生存、发展的有关法律法规及政策规定。研读这两大标准,发现一个显著的共同之处就是突出对师德要求,要求教师要履行职业道德规范,增强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可见,全面提高教师培养的质量,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深化教师教育改革,教师的职业道德是相当重要的一个方面。

调查中,“对于师范生的师德教育”,有95%学生认为“很有必要”,这也体现了我校师范生对师德教育的迫切需求。理想的课程应该是将社会的需求和学生的发展作为基点。为体现时展和教育进步对教师专业发展的诉求,贴近学生的实际需求,应以《教师教育课程标准》《小学教师专业标准》作为师范专业教育改革的基本依据,发挥其引领和导向作用,其中刻不容缓的任务就是要重视师范生的师德教育。总之,作为未来教师的师范生,他们今后从事的教育事业要求他们在师范院校接受专业学习的过程中,要逐步具备一定的师德素养。因此,在师范生的培养中,师德教育是非常关键的组成部分。特别是在今天这样的新形势下,社会对于高素质教师的要求和教师专业化改革与发展都赋予了师德教育新的拓展空间。因此我们作为师范院校,在师德教育、教师专业伦理教育方面也不应墨守陈规,要推进师德教育途径方式等的创新。

而师范生师德养成的起点是要具备一定的教师职业道德知识,师范生获取教师职业道德知识最重要的载体就是课程。笔者认为师范生师德课程的开设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单独开设职业道德等教师专业伦理类课程师范生师德的养成“是从对教师道德具有一定的认识,进而产生教师道德情感、形成教师道德信念、指导教师道德行为,在实践中反复锻炼,逐步成为个人行动中确定不移的倾向,即稳固的品质这样一个有机过程”。但是反观当前各师范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设置,可以看到在公共基础课中突出政治思想教育,在教育专业课程中突出教育学、心理学和学科教学法等课程,却把教师职业道德教育课程等专业伦理课程给边缘化了。大多数情况下,师德教育零散分布在其他一些课程中或以其他一些方式来进行,没有单独开设课程作为支撑的平台。作为未来的教师,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等专业伦理课程是非常重要且必要的,在日益强调教师专业发展的今天,这类课程主要解决的是教师的专业伦理精神问题,是教师专业素养的核心。近来我校师范生的师德教育也开展了一些探索,如有些思政课教师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中结合职业道德的章节,在师范专业的学生中进行了教师职业道德的教育;对参与国培计划的师范生开展师德讲座等。但因为没有独立的师德课程作为载体,我校对师范生的师德教育缺乏必要的平台。

教育部颁布的《教师教育课程标准》体现国家对教师教育机构设置教师教育课程的基本要求,是制定教师教育课程方案、开发教材与课程资源的重要依据,在《教师教育课程标准》中提出要开设“教师职业道德”的模块。因此,我校应以《教师教育课程标准》的出台为契机,调整师范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在师范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体系上要树立师德的地位,在课程设置上要单独开设师德教育课程。构建与时俱进的师德教育课程内容体系首先应以《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为核心,在教学内容上要凸显《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的新诉求。《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在“专业理念与师德”部分的具体内容要求上与时俱进地进行了增删、改进和发展。如突出小学生的生命教育。要求教师要“将保护小学生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尊重小学生的人格”,“信任小学生,尊重个体差异”;明确要求教师要积极创造条件,让小学生拥有快乐的学校生活;要求教师要注重修身养性,提出了指向教师个人修养和行为方面的诸多要求,这些要求更多反映出教师作为平凡的人,哪些心性、品质、行为是适当的。小学教师专业标准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色和不断革新的教育观。这些都是我们在构建与时俱进的师德教育课程体系时的着重点。其次也要将教育法规纳入师范生师德教育内容的范畴。知法懂法是依法执教的前提,但调查的结果显示有相当一部分的师范生对教育法律法规缺少必要的了解。

因此应当将《教育法》、《教师法》等教育法规纳入师范生师德教育的范畴。更新师德教育课程的教学理念师德教育如同所有的道德教育一样,在本质上,它不是自上而下的灌输或者生硬行政条令的遵守。而应该是一个教师在职业生涯过程中的自我修养和提升。在师范生中开设师德教育课程不是空洞地宣讲《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里的内容,而是要培养师范生在专业成长中对职业认同的增强,对为人师表的反思和领悟。因而作为教师教育者首先要明确师德教育课程开设的目的。师德教育课程的最终目的是教师职业道德情感的培养、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提高。其次在具体课程教学时要避免以单纯教授知识的方法来进行。有一种较为典型的观点认为:我国德育失效的原因乃在于“知性德育观”的弊病所致。知性德育,即把道德当作知识来教授给学生。这种德育方式在道德教育中较为常见,教师的教学任务主要是将教学大纲要求的知识点灌输给学生,告诉学生哪些是属于考试范围的,让学生死记硬背。而学生上课的目的定位为好的分数,至少不要有补考或重修记录。长期以来,这样的道德教育教学理念指导下的教学方式,导致了种种道德教育的落空,使得道德教育实效性较差。因而,师德教育要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我们要避免此类教学理念的影响,必须要更新师德教育课程的理念。#p#分页标题#e#

笔者认为在师德课程的教学中可以贯彻以下理念:首先是要让师德课具有较强的理论思辨性,让我们的师德课不仅能对现实生活中的教师道德现象等作出合理性的阐释,也能对一系列复杂的教师道德范畴等进行综合分析,使我们的课程具有逻辑说服力。二是要师德课具有较强的现实针对性和鲜明的时代性,师德课应该与教师职业道德中存在的典型的、敏感的、棘手的问题紧密联系在一起,对于这些问题不是避而不谈,而是进行深入实际的细致分析,使我们的课程具有现实的生命力。三是在师德课中重视双向互动性,通过大量案例的使用与讨论、反省与分享等,教师与学生都能有所体会与获得,使我们的课程具有一定的实效性。我们可以大量采用情境教学和案例教学,模拟师德两难情境或引入现实师德案例。这些情景的设置,让学生在具体可感的情境中进行道德判断,选择道德行为,在一种真切的情感体验中去深思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以培养学生的道德能力。发挥隐性课程对师范生师德教育的作用师德教育绝不是显性的师德课程独自承担得了的。在调查中,当被问及“对师范生的师德教育,您更倾向于何种方法?”时,有接近34%的学生选择了“隐性环境的潜移默化”。这种隐性环境可以理解为隐性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