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演讲能力的技巧范文
时间:2024-01-29 18:00:5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提高演讲能力的技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锻炼演讲能力的方法:演讲训练的五个技巧一:锻炼心态
相信大家在演讲中都有过紧张的心理,因为紧张、害羞、畏惧等不安情绪,你一定吃了不少苦头。心态决定一切,如果你要提高演讲能力,你就一定要突破心理障碍,锻炼心态,建立强大的自信心。
二:提升知识涵养
要成为一个好的演讲者,你的知识面一定要广阔。这表示你要开始博览群书,关心国事、天下事,加强知识涵养,让自己成为一个满腹经纶的人,你的说话定必掷地有声。
三:善于复述
一场演讲近似于一次复述,所以你可以先提高你的复述能力。每一天,你可以回想你适才经历过的事物或听过的说话,然后尽自己的能力将它们复述出来,思考怎样复述才是最详尽、有趣、吸引人的。
四:多交流
你要多与身边人交流,可以是闲谈,也可以就一个特定的话题展开讨论。过程中,你可充分发挥你的想象力与口才,畅所欲言,以此积累交流经验,以及获取一些对你有用的信息,这是十分有利于你提高演讲口才的。
五:说话要经大脑
一个好的演讲者的说话是严谨、有深度、哲理丰富的,这表明你的说话要经大脑,学会理性思考,不断分析,寻找到好的说话技巧与提高你的措辞能力,切勿长篇大论,这样会令人感到毫无新奇,失去听你演讲的兴趣。
看了这些提高演讲口才的方法,你就要去落实训练,如果只看不练,你永远都会一事无成。
锻炼演讲能力的方法:演讲技巧一个人的举止动作直接反应了一个人的性格和做事的态度,所以我们要提高自己的演讲水平不用求看什么多少天成为演讲大师等书,自己找一面镜子,练习一些基本的演讲动作,先让自己不感到羞怯,才能在广众之下不拘束。
快速阅读,不需要增加感情。
找几个完整的演讲稿,照着演讲稿大声、快速的读出来,不要有停顿,及时有错误也要掠过,不要停。就这样不停的练习知道读这篇演讲稿的时候不会出现一点错误。
有感情的诵读。
打开录音笔,照着演讲稿有感情的朗读,注意你要把前面的镜子当成是很多的观众来演讲。不要像小学生读课文一样死板,这里所讲的感情是那种收放自如的感觉。像讲故事一样能够让你的听众对其感兴趣。切记不要照着所谓的名人的演讲一味的模仿。
篇2
[关键词] 内向型性格 外向型性格 英语演讲焦虑 演讲水平
一、前言
焦虑是个体由于预期不能达到目标或者不能克服障碍的威胁,使得其自尊心与自信受挫,或使失败感和内疚感增加而形成紧张不安,带来恐惧感的情绪状态,包括性格焦虑、状态焦虑和情景焦虑。演讲焦虑是在特定情景下表现出来的状态焦虑,是个体在预期经历真实或想象的公众场合演讲活动过程中所引起或体验的一系列身心不适的感觉或行为表现。有演讲焦虑的个体在公众演讲之前或过程中通常在生理、心理和语言思维上表现出一定的症状,导致语言与行为的稳定性与协调性下降,并最终可能出现“语言休克”(Language shock)。
导致演讲焦虑的因素有很多,过去几十年中,研究者们从行为主义、认知理论、遗传学、生态系统理论、演讲准备等角度加以探讨,鲜有从性格倾向角度进行研究,并且这些研究大多针对英语作为母语或第二语言使用的背景而言的,对英语作为外语的使用环境下的演讲焦虑研究甚少。
本研究基于《英语演讲》课程课堂教学实践,通过问卷调查和教学观察,了解大学生被试的性格类型和英语演讲焦虑,并探讨性格倾向与英语演讲焦虑和演讲效果之间的相互关系,为消除焦虑、提高演讲水平提供针对性指导。
二、对象与方法
1.调查对象
本调查对象为四川某大学英语专业大二64名学生(男生7人,女生57人)。
2.研究工具
(1)性格类型测量表
性格类型测量采用文秋芳的性格类型测量表,共15个条目,为二选一,总分15分,得分在9~15者被判定为性格外向,1~8分者为性格内向。内部一致性检验Alpha值为0.8115。
(2)英语演讲焦虑自评量表
“英语演讲焦虑自评量表”由Paul的演说者信心自评量表(PRCS)改编而成,共30个题目,采用Likert五点量尺记分,分值为30~150分,得分越高,焦虑程度越高。内部一致性检验Alpha值为0.8603。
另外,在进行性格类型和英语演讲焦虑调查之间,所有被试要完成英语定题演讲并回答评委提问,采用CCTV全国大学生英语演讲评判标准,从演讲内容、结构、语言表达、非语言技巧运用以及时间把握能力五个指标来评判演讲效果,由5名评委计分,取平均成绩。
3.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进行内部一致性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和Pearson相关分析。
三、结果
1.内外向型学生人数分布及焦虑水平情况
64名被试中,内向型性格者占33人,外向型性格者占31人。将英语演讲焦虑总分大于90分、小于等于75分的被试分别视作高焦虑组和低焦虑组,中间分值为中等焦虑组。描述性分析显示,内向型学生中,高、中、低焦虑水平人数分布分别为16人、14人和3人,外向型学生中,高、中、低焦虑水平人数分布分别为7人、9人和15人。
2.内外向型学生英语演讲焦虑水平和演讲效果差异比较
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内、外向型性格学生的演讲焦虑水平和演讲效果差异,结果见表1。
3.性格倾向与英语演讲焦虑水平、演讲效果相关性分析
通过Pearson相关性分析性格倾向与英语演讲焦虑水平、演讲效果的相关性,结果见2 。
四、讨论
MacIntyre 和Gardner认为有性格焦虑倾向的人往往在有压力的情况下容易表现出状态焦虑。在面对压力时,外向型的学生易产生促进性焦虑,勇敢迎接新的任务挑战;而内向型学生易产生促退性焦虑,在承担较难的任务时会产生逃避心理。在英语演讲这一特定交际场合中,教学观察发现,性格内向的选手即便知道如何表达自己的思想, 也可能因为心理压力而拖延时间,让话语变得不流畅;一旦出现语言错误, 他们在公共场合表现自己的勇气和自信心就会立即减退, 进而出现语言休克。本研究正好证明了这一点:33名外向型性格学生中,仅有3人表现出低焦虑水平,而31名外向型性格学生中却有15人表现出低焦虑水平。总地来看,内向型性格学生在用英语进行演讲时容易表现出心理紧张,其焦虑水平远高于内向型学生,两组学生的焦虑水平存在显著性(P
那么,学生演讲成绩的好坏是否绝对取决于其性格是外向还是内向呢?表1显示,在演讲成绩上,内、外向型性格学生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同时,本研究还表明,性格倾向尽管与英语演讲效果成正相关,但并不显著(r= 0.121,p=0.343,见表2),因此,可以判断演讲水平高低与性格倾向关系不大。因此,我们在帮助学生提高英语口语表达和英语演讲能力的过程中,应该多考虑除了性格因素以外的其他影响因素,比如,学习策略、演讲要素准备等。在教学中,老师要帮助学生改变性格弱势心理,确立性格平等意识,通过性格补偿优化手段,对某些所谓不适宜性格进行适度抑制或调控,使学生在口语输出过程中产生了“个体性格无意识”,从而意识不到内向性格对语言输出带来的负面影响。
五、结语
本研究证明了性格倾向对大学生英语演讲焦虑水平存在显著影响,但英语演讲效果与性格因素关系不大。由于本研究样本量不大,并不能代表所有中国英语学习者的特点,所以,结论的广泛性可能不足,需要在今后研究中进一步验证。但是,本研究是基于《英语演讲》课程教学的一项实验研究,对了解大学生英语演讲焦虑产生原因,找到应对策略,从而提高演讲水平,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Brydon S R, Scott M D. Between One and Many: The Art and Science of Public Speaking(3rded.) [M].Mountain View, CA: Mayfield Publishing Co. , 2006.
[2]曹中昌,唐秋美.社交恐怖症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精神医学分册,1995,22(3):143-147.
[3]王宇中,冯丽云,王志铭等.医学生神经症病因的多因素分析[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1,15(4):232.
[4]Rogers N H. The New Talk Power: The Mind-Body Way to Speak Like a Pro[M].Sterling, Va:Capital Books (VA), 2007.
[5]文秋芳.英语学习策略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
[6]Paul, G. Insight vs. Desensitation in Psychotherapy[M].Stanford, CA: Stanford Universioty Press,1966.
篇3
关键词:Presentation;综合英语;应用
1. 引言
Presentation在英语专业课中时一种常见的教学形式,译成汉语为课堂展示或报告,在本文中,“Presentation”是指教师给学生布置任务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选择话题作为学习内容,通过工具书及其他媒体资源对所选内容进行分析综合,最终以幻灯片的形式,到课堂上展示。这一学习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性。因此,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科学应用此教学形式,有利于优化教学效果。
2. Presentation作用
教师在向学生讲述Presentation的要求的同时,要让学生亲身体验到从课堂报告中得到的快乐和收获。学生通过自己以选择学习内容,并以自己的兴趣为导向,然后围绕所选话题展开探究,通过各种资源库搜集素材,对搜集到的学习资料进行分析筛选、整合,最后对整个学习过程进行自我评价,这一过程对学生的自主性、积极性的培养起到积极的作用,同时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也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及学习方式。其次,Presentation有利于促进学生之间与师生之间的合作。给学生布置完任务后,教师不能成为旁观者,要和学生商讨所选话题,给学生相应的参考建议,不能让学生选素材太难太抽象,也不能过于简单达不到锻炼的目的,此过程中可以增加师生沟通的机会,使师生关系在合作中变得更融洽。另外,学生所选的话题和素材思维比较开阔,涉及面比较广泛,使得教师不再成为课堂中唯一的知识渠道和信息权威,教师也可以从学生身上学到自身所缺乏的知识,有利于教师自身业务素质的提高。Presentation的使用给学生带来更多的锻炼机会。在课堂陈述过程中,学生都有机会充当演讲者和听众,对于演讲者来说在搜集素材过程中可以得到课外的知识,是对课内知识的有益补充。通过课堂展示,演讲人成功的展示可以拓宽自己和同学的知识面,在演讲中,演讲人能根据自己的演讲效果更清楚的明白自己所讲的内容是否真正理解,是否能让其他同学清楚并从中可以认识到自己的不足。Presentation还可以锻炼学生的公众演讲能力,通过演讲,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在公众面前的心理素质都会有所提高。最后,作为听众的其他同学可以从不同的演讲者身上欣赏到不同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演讲者的风格和技巧,以及做幻灯片的新颖之处,无形中为其他同学树立了学习的好榜样。
综上所述,Presentation在综合英语课堂上的使用绝不是浪费时间,也不是偏离综合英语课堂教学大纲的要求,而是更加符合英语专业教学大纲的要求。
3. Presentation在综合英语课堂中的应用
Presentation运用到英语教学中是指课堂上由学生暂时充当教师的角色借助有声语言,肢体语言和其他工具对某种话题或部分教学内容进行讲解的教学活动,这一活动包括准备,操作,演出,反馈,直到结束等环节。准备阶段包括教师与学生的准备。在这一阶段,教师要承担起引导和监督的角色,对学生讲清楚这一教学活动的目的和意义,让更多甚至全体学生在短时间内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此教学活动中来。教师可以向学生提供报刊杂志及学习网站,指导学生如何选择活动话题并提供相应的制作多媒体课件的相关技术。教师还要不断地鼓励学生并指导其如何筛选及整合材料并列出演讲提纲,最终以幻灯片的形式展出,学生也要掌握制作幻灯片的技术,做到图、文、声、像并茂且内容上逻辑性强,层次清晰。操练阶段主要是学生对所选材料进行语言输出的过程,主要包括如何组织语言,演讲技巧,演讲时间的掌握及与PPT的衔接等。教师可以把学生分成小组,以寝室为单位最佳,小组成员可以先当观众给将要演讲的同学提出相关的建议,以提高演讲的质量。教师也要做好监督工作,监督演讲者适当操练以免影响教学计划及教学效果。演出阶段,演讲者把准备好的素材以语言输出的形式在同班同学面前以幻灯片为辅助展示自己对所选素材的观点,教师在学生演讲时要以观众的身份出现,同时要关注学生英语表达方式,记录下语言错误,不正确的发音和停顿,演讲者的观点是否有逻辑性和层次性,同时还要关注演讲者的演讲内容是否具有丰富性和形式是否多样化,能否与观众有互动等问题。反馈阶段,演讲的成功与否除自我评价外,更多的是得到老师与同学的正向认可和良好的评价,教师在此阶段可以请平时比较积极活跃的同学给予演讲者以评价,以增强演讲者的信心。教师要引导学生给予演讲者正向评价,如受时间限制,教师不能让更多的学生给予评价,但教师本身不能不评价。教师首先要做到肯定评价,激发学生对此活动的兴趣和参与到此活动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以鼓励为主,同时教师要把在演讲中记录下来的语法,发音方面的错误予以纠正,然后结束课堂这一环节。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将Presentation引入到综合英语课的尝试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深远的意义,在一定的程度上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然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还有待于综合英语教师做深入的研究,提升自身的业务素质,探索教学方法并总结教学经验,使Presentation在综合英语课堂中真正的实际化科学化及最优化。
参考文献
[1] 陈蓓,Presentation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教科文化,2011.
[2] 吕立松,Presentation在英语精讲课堂中运用[J],考试周刊,2008(32)
[3] 陈涛,Presentation在英语专业教学中的运用调查[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报,2008(11)
篇4
关键词:高职;演讲与口才;五结合训练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1-0243-02
演讲与口才是一门与人沟通的艺术,注重信息的双向互动,主要包括命题演讲、即兴演讲和论辩演讲三种形式,并且能够直接体现演讲者的心理素质、思维水平以及语言运用等方面的能力。高职院校重视“演讲与口才”课程的开展,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而且能够适应人才的培养目标和职业岗位能力的要求。随着近年来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对高职院校中“演讲与口才”课程训练模式的分析和探究具有重要意义。
一、高职“演讲与口才”课程的教学现状
高职院校的主要教育目标是培养技术型人才,使学生具备必要的理论基础后更加侧重训练学生的职业技能,以满足实际工作岗位的需求。培养学生与人沟通的交流能力及合作共事的能力是高职院校的教学目的之一,所以“演讲与口才”是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广泛设置的课程。但实际“演讲与口才”在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着教学模式单一、教学内容与学生能力的发展要求不相符等问题,导致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不到有效发挥,参与“演讲与口才”教学的积极性也不高。
二、高职“演讲与口才”课程的“五结合”训练模式
1.教学与学生的心理训练相结合。由于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进行正式演讲的机会较少,且缺乏针对性的口才训练和专业的交际技巧指导,造成许多学生当众演讲或者公开讲话时易产生恐惧及焦虑心理。因此,高职教师开展“演讲与口才”教学时需要注意将教学与学生的心理训练相结合,以便帮助学生消除公开演讲的心理障碍。具体表现为:对学生进行心理训练时教师可以首先提供一个演讲主题,并引导学生与各自的同桌一对一交流练习;然后全班分成若干个小组,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接着学生轮流上台发言说明对主题的看法,若课堂教学时间不足,则可使学生分批于每次进行“演讲与口才”教学前几分钟完成,以确保每位学生均有上台发言的机会;学生发言结束后其他学生可针对内容提出问题或者其他观点,并通过共同讨论解决疑问。教师通过这种听众由少到多的方式使学生进入由易到难的训练阶段,能够有效缓解学生的紧张心理,从而增强学生开口表达的信心。
2.教学与学生的思维训练相结合。在日常交际活动中,口语表达的过程能够体现说话人大脑的思维过程,而思维能力的发展则对口才水平有直接影响。因而教师在实施“演讲与口才”课程教学时,需要在消除学生心理障碍的基础上继续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具体表现为形象思维、逻辑思维、发散思维和应变思维的能力,以达到促进学生演讲与口才水平提高的目标。(1)形象思维。形象思维是指利用直观形象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与感受、体验等人体主观性情感密切相关。在高职院校的“演讲与口才”课程中,教师可引导学生借助具体事物形象、运用典型化事例或者想象的方式以增加演讲内容的趣味性。以“形容人的相貌”话题为例,学生可以采用“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沧桑集于一脸”、“长得比较朴素”或“我不是不美,我只是美得不明显”等带有幽默性质的语句,这不仅可以增强演讲内容的生动性,而且有利于激发听众的兴趣。(2)逻辑思维。逻辑思维是指借助概念、判断和推理等思维形式,理性地认识客观世界并掌握事物客观发展规律的一种思维方式,在“演讲与口才”课程训练中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有助于学生口语表达的清晰性与条理性。以“食品安全”演讲话题为例,教师开展“演讲与口才”教学时可引导学生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思路组织表达语言,以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即学生可以按照食品安全的定义(是什么)、食品安全的重要性(为什么)和保障食品安全的措施(怎么做)方向进行逻辑思考,然后准备演讲内容。(3)发散思维。发散思维又称为求异思维,是指大脑思维从不同方向思考寻求问题答案,具有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特性的特点。高职教师在实施“演讲与口才”课程的教学时,若注重学生发散思维的训练则有助于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进而发掘学生潜在的创新能力、增加演讲内容的创新性。具体表现为教师可以通过向学生提出诸如“列举十种以上有腿但不会走的东西”、“尽可能说出砖块的作用”等思考类问题,以打破学生的思维定式,从而进一步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4)应变思维。应变思维是实践活动中运用较广泛的重要思维方法,并根据具体条件进行定量分析使得各方关系得到协调。学生进行演讲时可能会遇到各种突发事件,心理素质较差的学生容易丧失演讲节奏感,进而出现忘词、不知所措等状况。注重培养学生的应变思维能力有助于化解遇到的意外困境,从而保证演讲的顺利完成。在培养学生演讲与口才能力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通过情境设置等方法引导学生训练应用思维的能力。
3.教学与学生的语言训练相结合。语言是传达信息与表达思想的载体,良好的语言能力有助于演讲者口语表达的顺利性。因此,高职教师在实施“演讲与口才”课程教学时,需要注重将教学与学生的语言训练相结合,从有声语言和无声语言两个方面入手,以增强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从而进一步促使学生演讲与口才水平的提升。(1)有声语言。教师训练学生的语言能力首先应该扩大学生的基本词汇量,以丰富学生的语言表达方式。同时教师需要注重对学生使用词句准确性的训练,以减少词不达意现象的发生,高职教师还应该对学生的语言文采能力进行强化训练,例如可以组织学生举行熟记古诗词的竞赛活动或者对文章进行续写、改写、扩写以及缩写的应用训练。(2)无声语言。无声语言是有声语言的重要补充,同样具有沟通交流的作用,无声语言中如眼神、表情、手势等对演讲者的形象以及演讲效果有重要影响。高职教师在开展“演讲与口才”的课程教学时应该向学生教授相关的礼仪知识。通过无声语言与有声语言的配合,能够提高学生演讲与口才能力的整体效果。
4.教学与学生的课外活动相结合。高职中的“演讲与口才”课程虽然具有一定开放性,但是仍然受到一些特定因素如课时限制、课程计划或者教学环境的影响,所以存在着局限性。因为“演讲与口才”也是实践性较强的科目,所以高职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口语实践能力。结束学校课堂教学后,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进行课外延伸拓展,以提高演讲的实践能力。例如: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班级或者学校举办的演讲、辩论以及朗诵等与口才相关的活动;或可根据学生实际需要开设专题讲座;或者帮助学生修改演讲稿等对学生进行课外指导。通过“演讲与口才”课堂教学与学生课外活动相结合的共同训练,有利于学生口才能力的增强。
5.教学与学生的实训岗位相结合。高职教育主要以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为目标,因而院校开设的“演讲与口才”课程教学内容应该与学生的实训岗位要求相结合。高职院校的“演讲与口才”教师可以先对岗位的能力需要进行调研,然后有针对性地将岗位实际需要与教学内容相结合,以提高学生口才的综合实践能力。另外我国大多数高职院校当前的教育模式主要为“2+1”,即学生在校学习两年理论知识后,需在校外实习一年。而教师向学生教授理论知识的目的在于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学生接触实训岗位后可能会遇到新的口语交际难题,所以教师应该保持和学生的联系,以便在学生需要时提供有利指导。
三、高职“演讲与口才”课“五结合”训练模式注意的问题
1.教学前做好准备。课前准备是学校教学活动顺利开展的前提,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由于本文提出的“五结合”训练模式具有开放性,因此学生可能会在教学过程中提出各种问题或者出现各种突况,所以高职教师在开展“演讲与口才”课程教学前,应该做到充分分析教材和学生学情,做好课前准备,从而为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提供有利条件。
2.教学中内容实用。“演讲与口才”课程中的训练任务应该注意与企业提供的岗位需要达成一致,教师可以将实际岗位的要求转化为适应高职院校教学的内容,然后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充实整合原有的知识体系。这既能体现“演讲与口才”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又能适应高职院校设置的“演讲与口才”课程目标。
3.教学后及时总结。“演讲与口才”课程注重师生之间的互动性,所以教学内容完成后教师应该组织学生共同进行课堂总结,分析学习成效并肯定学习成果,同时归纳演讲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以便学生能够更好地内化所学知识点。此外,引导学生进行互相评价,可以使学生交流演讲经验,取长补短,从而更好地把握演讲要求,逐渐养成良好的演讲习惯。
4.教学后实践巩固。“演讲与口才”中真诚的感情流露需要以相关经历和体验为基础,学生才能更好地通过口语表达思想情感。因而高职院校和教师除重视“演讲与口才”的课堂教学外,还应安排学生进入企业锻炼实践能力以增加生活阅历,巩固“演讲与口才”课堂所学的交流技巧。
“演讲与口才”是我国高职院校开设较广泛的课程,旨在提升学生的口语交际水平。了解了“演讲与口才”教学在高职院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后,教师可以采用“五结合”的训练模式,即将教学与学生的心理训练、学生的思维训练、学生的语言训练、学生的课外活动以及实训岗位的需要这五个方面相结合,以引导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演讲与口才”的课堂教学,从而有效提高“演讲与口才”教学的课程质量,并增强学生演讲与口才的能力。
篇5
关键词:中职学校;应用文教学;实践探究
当前,职业学校普遍开设了应用文写作课程,但这和在语文教材中设置一个或二个单元来完成应用文写作教学内容是不同的,专门的应用文写作课程则更专业、更系统。但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这门专业课程的教学效果却不是很令人满意。什么原因呢?一是教材上的理论知识太简洁,学生虽然一看就明白,但实际上写作起来却有相当大的难度,一写作业就出错;二是这门课程内容本身有些枯燥无味,程式化内容过多,在学习过程中教师不注意变换教学方式,学生学习兴趣也不浓。因此,通过多种有效的方法进行写作训练,让学生在学习训练中过程中,全面掌握应用文基本知识,逐步增强应用文写作素养,则可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竞争能力。
一、情境教学法
情境教学,即创设情境,再现情景,创设愉悦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之间在融洽活跃的情境中交流学习,这种教学方法能够唤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愉悦体验或认知冲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笔者在进行教学时,把合同、起诉状和新闻写作结合起来一起教学,把学生分成甲乙两组,教师给出一些基本材料和要求,让两组学生扮演合同当事人双方的角色,对各项条款进行洽谈,洽谈时各组再选一名学生负责文书起草拟写合同。合同拟好后,让学生就已签定的合同寻找漏洞进行起诉,并在课堂上设立模拟法庭,要求起诉者读起诉状,被告者进行答辩。在这种起诉答辩过程中,学生们普遍会反思如何使合同书写得更加严密合理。
二、实践教学法
应用文写作实践教学是让学生走出课堂,在社会实践中提高自己的应用文写作水平,也就是突破一般的传统教学模式。教师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引导学生进入到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中,通过具体的参与实践的活动,来学习体会应用文的写作模式,增强感性方面的认识,从虚到实,来提高对这门课程的认识和理解,实现学习训练应用文文体写作的目标。
例如,笔者把课堂移到学校团委组织的演讲现场,让学生通过亲耳聆听精彩纷呈的演讲比赛,提高演讲稿的写作技巧和方法;还可以把课堂移到团委或者学生会的工作会议现场,通过旁听,切身感受,然后写出会议记录、纪要等,提高这些文体的写作技巧。
三、收集评议法
中职学校的应用文教学可以从课外收集入手,让学生从日常生活中收集一些具体材料,再由教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对材料或材料基础上的学生习作进行评议。
以广告教学为例。广告的教学,教材上的实例很少,且有些过时,跟不上广告发展的步伐,很难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让学生从电视、报纸、杂志、路牌、霓虹灯广告中寻找给自己印象深刻的事例,然后拿到课堂上大家一起评议。在兴趣盎然的评议气氛中,同学们掌握了广告的特点,同时提高了鉴别和欣赏能力。
另外,教师也可以根据各专业的特点让学生自己去找材料,如利用周末或假期参观工厂或农贸市场,然后利用调查得来的材料写成各式各样的公文,如事务性文书、经济文书、法律文书。最后,将这些收集材料完成的习作拿到课堂上进行集中评议。
四、例文分析法
认真分析应用文例文是教师带领学生掌握应用文理论知识的经典方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各种文体的内容以及格式方面的教学,注意对学生进行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学习训练。同时,还要把“对学生进行写作思维方式的训练和强化”这一宗旨贯穿于整个教学中,尤其要结合好教材例文来进行范例教学,让学生“有文可依”、“有例可学”,以此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分析应用文例文时,教师要事先设计好问题,分析重要的知识点。例文分析时,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学生分析为主,教师归纳为辅,在归纳分析中让学生深入了解把握应用文的写作特点。在对学生作品进行分析时,要重点关注好的学生例文和有代表性的差作品,对优秀作文要及时鼓励,对差作品要指出问题的所在和具体的修改意见。善于将好作品和差作品进行比较分析,让学生自我总结写作规律。
“教无定法”,应用文教学的方式方法不是一成不变的,探索并尝试新的教学方法,是为了更好地为教学服务。中职学生应用文写作能力的培养也应是多方面的,并不仅限于以上数种。总之,在教学训练中,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把学生置于教学的中心位置,多种方法交叉使用,共同激发学生学习应用文的兴趣,把学生机械的被动写作变为能动的写作,从而提高学生的应用文写作能力,为将来就业增添砝码。
参考文献:
篇6
【论文关键词】;教学;语言表达能力;途径
语言表达能力是人们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文化的发展,人与人之间多层次多领域的接触越来越多,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也越来越成为高校学生必备的一种能力。
一、提高高校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性
语言表达能力是现代高校学生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在现代社会,好口才越来越被认为是现代人所应具有的必备能力。作为现代的大学生,不仅要有新的思想和见解,还要能在别人面前很好地表达出来;不仅要用自己的行为对社会做贡献,还要用自己的语言去感染、说服别人。
就职业而言,现代社会从事各行各业的人都需要口才:对理论家和外交家来说,口齿伶俐、能言善辩是基本的素质;商业工作者推销商品、招徕顾客,企业家经营管理企业,这都需要口才。在人们的日常交往中,具有口才天赋的人能把平淡的话题讲得非常吸引人,而口笨嘴拙的人就算他讲的话题内容很好,人们听起来也是索然无味。在课堂教学中许多名家都重视培养学生语言表达的能力。我国著名学者、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早就指出:“在听说读写四个字中间,说最为基本。”美国医药学会的前会长大卫、奥门博士曾经说过,我们应该尽力培养出一种能力,让别人能够进入我们的脑海和心灵,能够在别人面前、在人群当中、在大众之前清晰地把自己的思想和意念传递给别人。
总之,语言表达能力是高校学生提高素质、开发潜力的主要途径,是他们驾驭人生、改造生活、追求事业成功的无价之宝,是通往成功之路的必要途径。
二、理论教学也应注重对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
说到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语文学科对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大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在语文教学中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增强学生的参与、交流、合作意识。”其实,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不单纯是语文教师的事,各科教师都应通力协作,共同挑起大任。然而,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在教师与学生中并未得到重视,从目前的教学现状来看,最容易被忽视的就是语言表达的训练。从教师的想法上看,认为“说得太多”会拖长时间,影响教学进度;从学生方面去看,认为“除了哑巴都会说”,“有啥说啥,想啥说啥,说还用得着练”?还有些学生认为“考试只考写,不考说,练说有什么用,浪费时间”;但也有的学生感到“说”挺重要,在课堂上回答问题时,说不好教师瞧不起,平时谈话说不好,同学嘲笑,还是不说为妙,少说为佳。久而久之,语言表达能力得不到提高。
教学实践证明,在理论教学中重视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有利于学生的思维力、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分析力、概括和综合力、联想和想象力都有补益。我们有理由相信,假如在理论教学实践中能有计划地、细水长流地进行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配合其他学科的相关培养,是可以使学生从“笨嘴拙舌”成长到“能说会道”甚至到“能言善辩”的。
三、培养高校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途径
语言表达能力问题不是单纯的语言问题,问题的解决也不能局限于语法、修辞等范围,而应突破框框,扩大语言教学内涵,增强语言教学应用性,并和思想理论、心理学、公关学、社会学等结合起来,与社会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多角度探索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途径。我经过探索和研究,总结出多种训练方法,来完善高校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体系,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一)三分钟演讲活动(或称主持人节目)。这项活动放在每节理论课开讲前三分钟进行,这是个固定节目。演讲的顺序是按学生学号为序,演讲者事先可略作准备,根据具体要求确定内容,拟一个提纲,或写个演讲稿,演讲内容可根据课本内容或当前的热门话题,提出问题让大家答辩。此形式学生取名为“记者招待会”、“答记者问”。我们的做法是:对学生进行演讲训练时,先对开场白、吐字、发音、语调、节奏等单项进行分解训练,然后对表情、眼神、手势等项目进行综合训练,演练时有一个人自练,也有几人一起互练,演练后对演讲的主题、观点、内容、结构、语言技巧、表情语态等方面一起评说因为凡演讲都要面对听众,要突出理论课的特色,有针对性、条理性和通俗性。实践证明,演讲能弥补课本内容的欠缺,使之从课堂引向课外、联系实际、与其他学科纵横延伸,既丰富了教学内容,又开拓了学生视野。同时,还扩大了阅读容量,多方面获取外界信息,其成效是十分显著的。再有,演讲不仅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说话能力,而且能促进学生学习理论课的积极性,演讲还能使学生的思想沟通,情感相互交流,在众多思想情感的撞击下,便于我们了解学生的思想脉搏,因势利导,帮助他们提高辨识力、分析力。总之,演讲对学生各方面的成长确有帮助。滴水可穿石,每节理论课用三分钟演讲是做了一项利于学生的切切实实的工作,何乐而不为呢?
(二)新闻活动。此项活动每节理论课都进行,事先由学生准备,由两位同学(一位讲国内新闻,一位讲国际新闻)向全班同学近一二天内发生的国内、国际重大时事政治。学生在收集新闻时首先强调一个“新”,其次是“大”,再兼顾“地方新闻”。学生对新闻活动很感兴趣,学生们认为,新闻活动:一是开阔了视野;二是有利于养成关心时事政治的好习惯,如坚持每天早上收听“新闻广播”节目,晚上收看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节目;三是有利于培养动手、动脑、动口能力。此外,还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理论课的兴趣。
(三)国情乡情教育活动。此项活动的时间不固定,可酌情选择。资料全由学生去寻找或编写,寻找资料的原则,一般是由近及远、就地取材,可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可信度强、有真实感。开展此项活动,目的不仅为了锻炼学生“说”的能力,更重要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学生通过编写家乡史,抒发爱国情,不但可培养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还可逐步升华为爱国之情,付诸将来报国之行。
(四)学习心得交流活动。此项活动的时间是放在学完了某一个单元或某个章节后的正课上进行。每人上台演讲的时间约二分钟左右。一般要求演讲者脱稿上台去“说”。一个在台上“说”,台下由评分小组进行评分。评分小组成员由课代表、小组长、演讲者本人、老师组成,是自评与互评相结合,最后确定一个分数记入记分册上,学生为了夺取高分,因此许多学生演讲前在家里、宿舍里对着镜子进行试讲,研究演讲用语、考虑演讲姿势、协调演讲动作、进入演讲角色、不断提高演讲水平。
(五)口试活动。几年来,为了真正使“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我在理论课教与考的问题上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和实验。主要措施是对期中期末两次传统考试掺入口试内容,口试和笔试各半记分。事先,把列入期考的试题送入“题库”或“题签”,临考时由学生自抽其中一题为该生的口试题,学生抽出题目后,略作三、五分钟的思考,再上台面向全班同学答题,口试者的答题时间不得超过三分钟,这是一个规定。在评分这环节上,为了避免老师打个人感情分,因此成立了一个评分小组(其成员同上),这样确定的分数更具有客观性,又便于操作,分数公开,如口试者认为给的分数不合理,可再共议商量,实行二次终身“裁决”制。这种做法,虽在时间上拉长了一点,但多年实验证明是受学生欢迎的。因为这确实既减轻了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又避免了“考试背条条”的“八股式”考试。这种做法,老师虽辛苦一点,但老师正是坚持了为学生服务的宗旨。因此,有的学生在周记中反映:“还是口试开心。”
篇7
关键词:声乐表演;二度创作;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J61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9-170-1
一、声乐表演中二度创作的含义
声乐表演既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又是一种综合的、抽象的、语言与音乐完美结合的音乐艺术。所谓二度创作,强调的是“二度”,就是声乐创作者不仅把乐谱上的记载和基本情绪相对,更在演唱中揭示出更深层次的作品内涵,显示与其他作品愈加不同的艺术、内容个性,从而使作品因创作及演唱而增色的创作。由于二度创作有创作人的扩展和创新内容与形式的特点,所以一般也被称为“再创作”。声乐表演就称作“二度创作”或者叫做再创作。
二、声乐表演中二度创作的重要性
首先,声乐表演中的二度创作,本质意义就不仅限于对第一度创作的表达和再现,而是在一度创作的基础上,通过演唱者自己对作品的理解,以体现出表演者的创造性。因为声乐演唱的目的,是将乐谱符号转化为听觉音响,通过内在的情感动态形式的注入,引起深层心理体验,赋予无生命的形式以生命的活力,给人以人性的体验。
其次,声乐表演中创造性的重要性还在于:歌唱所要求歌唱者的,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直接表现作品的感情,而是要更深刻地揭示作品的思想感情的内涵。一位有创造性的歌唱者,应该是能够把隐藏在作品深层的东西开发出来的,应该积极地引申、开拓,唤起自己对生活的联想,开启自己丰富的想象思维,从而创造出更丰满、更生动的音乐形象。
再次,二度创作可以提高演唱者自身的音乐修养及素质。要做好歌曲的二度创作,一要选择适合于自己的作品;二要认真分析作品,尊重原作;三要不拘一格地进行声乐艺术的再创造。声乐表演是演唱者全面技能的展示,对声乐作品创作方法、风格的分析、理解和把握,对演唱技法的有效利用以及对表演方式、方法的合理运用。这些技能要求表演者不断去探索和研究音乐的表现规律和方法,挖掘自身的表演潜能,提高演唱能力。
另外,丰富的音乐理论知识,对声乐作品的作者、风格、作品背景深刻地了解也十分重要,还要不断培养较好的乐感,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顺利地进行二度创作。在不断对不同风格、不同地域、不同体裁声乐作品的二度创作中,无形中使演唱者积累了丰富的音乐知识素材,锻炼了声乐演唱时的心理素质,提高了声乐表演能力,表情、感情也更加丰富,更具有表现力。
最后,二度创作是促进音乐发展和传播声乐作品的辅助手段。在声乐演唱中,二度创作担负着创造性地再现声乐作品,从而促进和推动音乐创作繁荣和发展的使命。
三、声乐表演中二度创作的方法
声乐表演讲究功法。“功”就是指唱法的基本功,包括运气、出声、咬字收声、行腔技巧等;“法”指手、眼、神表现之法。功与法是互相联系的,功为法而练,法靠功去演。有功而无法,即使声音柔美,行腔自如,听来仍是索然无味,那种呆若木鸡的表演,既不动人又不动心;有法而无功,纵然你眉色飞扬,腰肢扭捏,也无法达到声乐作品对发声技术传递的声音要求,难以给予听众视听感官完美结合的艺术享受。因此,我们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声乐表演的二度创作:
(一)把握节奏与速度
节奏是一度创作中曲作者与词作者所创作的,与二度创作演唱者没有必然的关系,演唱者都以为只要遵循原有节奏演唱即可。其实不然,一直以来,音乐家对节奏的定义都是“出自于自身运动的感悟之中”,这说明节奏不是跟从音乐本身,而是跟从“人”的元素。同一首歌曲由于不同演唱者演唱其带来的节奏的改变,得到的效果是截然不同的。因此二度创作时,创作者应当根据相应的情况对节奏进行有效地把握,力争创作出更加美妙的声乐作品。
(二)分析作品,用“心”理解作品内涵
对声乐作品的作者、风格、体裁、内容等进行全面细致的分析是准确掌握作品思想内涵的重要前提。歌曲的创作不仅是作者个人喜好、审美观和情感状况等个性特征的直接体现,也是社会生活、时代风貌等的直接反映,因而演唱者在演唱前应当对歌曲创作者的国度、民族、生活环境、人生经历和创作意图等进行全面的了解,这样才能准确掌握作品的思想内涵,才能将作品中蕴含的思想情感准确地传递给听众。
(三)“语气”的运用
声乐是音乐中唯一的音乐与文学合成的艺术,这使得文学中的语气生动处理也成为声乐表演中的重要环节。二度创作中语气的应用也是十分重要的手法,不同表演中不同语气的应用使歌曲所带来的效果截然不同。如著名歌曲《再见朋友》,笔者在不同场合听到的语气都是不同的:在晚会上,演唱者有时以玩笑的语气唱出“啊朋友再见”,带来的是轻松喜悦的效果;而有时演唱者完全遵循歌曲本身所蕴含的意境,再搭配本身浑厚的声线,就会给人以沉痛、悲壮的感觉。
参考文献:
[1]孙晓.浅论声乐艺术中的二度创作[D].河北师范大学,2014.[2]刘芳,付.把握大舞台塑造好形象――声乐表演艺术中的二度创作[J].黑河学刊,2010,(04).
作者简介:
篇8
李开复:我刚进入大学时,想从事法律或政治工作。一年多后,我才发现自己对它没有兴趣,学习成绩也只在中游。但我爱上了计算机,每天疯狂地编程,很快就引起了老师、同学的重视。终于,大二的一天,我做了一个重大的决定:放弃此前一年多在全美前三名的哥伦比亚大学法律系已经修成的学分,转入哥伦比亚大学默默无名的计算机系。我告诉自己,人生只有一次,不应浪费在没有快乐、没有成就感的领域。那一天,我心花怒放、精神振奋,我对自己承诺,大学后三年每一门功课都要拿A。若不是那天的决定,今天我就不会拥有在计算机领域所取得的成就,而我很可能只是在美国某个小镇上做一个既不成功又不快乐的律师。
网友曾问过我,我的人生目标是什么?我说:“人生只有一次,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要有最大的影响力(impact),能够帮助自己、帮助家庭、帮助国家、帮助世界、帮助后人,能够让他们的日子过得更有效率,能够为他们带来幸福和快乐。”对我来说,人生目标不是一个口号,而是我最好的智囊,它曾多次帮我解决工作和生活中的难题。我当初放弃在美国的工作,只身来到中国创立微软中国研究院,就是因为我觉得后一项工作有更大的影响力。当我收到学生一封封迷茫的来信,给他们写回信时,我也会想:“如何让回信对他有更大的影响力?”于是,我决定发表三封信,并把我和学生的交流放在我的网站上。
只有一个人能告诉你人生的目标是什么,那就是你自己。我建议你不妨闭上眼睛,把浮现在脑海里的第一个理想记录下来,因为不经过思考的答案是最真诚的。再者,你也可以想像一下,15年后,当你达到完美的人生状态时,你将会处在何种环境下?从事什么工作?其中最快乐的事情是什么?
当我决定我一生的目的是要让我的影响力最大化时,我发现我最欠缺的是演讲和沟通能力。我以前是一个和人交谈都会脸红,上台演讲就会恐惧的学生,我做助教时表现特别差,学生甚至给我取了个“开复剧场”的绰号。因此,为了实现我的理想,我给自己设定了多个提高演讲和沟通技巧的具体目标。比如,要求自己每个月作两次演讲,而且每次都要我的同学或朋友去旁听,给我反馈意见。我对自己承诺,不排练三次,决不上台演讲。我要求自己每个月去听演讲,并向优秀的演讲者求教。当我反复练习演讲技巧后,我自己又发现了许多秘诀,比如:不用讲稿,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来表达时,我会表现得更好,于是,我仍准备讲稿,但只在排练时使用;我发现我回答问题的能力超过了我演讲的能力,于是,我一般要求多留时间回答问题,我发现自己不感兴趣的东西就无法讲好,于是,我就不再答应讲那些我没有兴趣的题目。几年后,我周围的人都夸我演讲得好,甚至有人认为我是个天生的好演说家。
你要知道你最多能做到什么程度
《中国青年》:你强调兴趣的重要性,但对成年人而言,按兴趣做事是一种奢望,很多情况下不得不被外来的“压力”逼迫着工作。你遭遇过这种状况吗?又会如何处理?
李开复:工作之后,要求自己去做不想做的事情,还是有的,因为它可能是公司工作的要求,但是用自己不喜欢的方式去工作,就没有必要。举个例子:一次开会时,有个下属对我很不客气,他说你不给我这几个人,我就完全不可能完成我的工作,难道你听不懂我的话吗?我的工作方式通常很谦和,不喜欢在开会的时候骂人,但是如果我不批评他的话,就无法使整个团队信服。我记得我当时是这样回答他的,那你还能帮我找出其他的途径吗?他说,你还是没有听懂我的话,我就是需要这么几个人。我说,既然我无法给你人手,那我必须愿意接受有些工作做不完。你能不能告诉我什么工作你做不完。话说到这里,他自己就知难而退了。事后很多员工跟我说,没想到,一个人可以用很尊敬别人的方法,去阻止他不礼貌的行为。
如果你做老板,就不能太纵容自己的手下,不然你就会丧失自己的威信;但也不能因此总在人前指责他,那就伤害了他的尊严、他的面子,其结果必然是两败俱伤。
《中国青年》:现在打开网页,搜寻“李开复”,我们可以看到很多中国青年的心声,如感谢,“从这篇文章中,我始终可以感受到李开复先生对于中国青年的拳拳深情,他充分利用马家爵事件对中国青年的冲击,以事实为依据,真诚地劝诫中国当代青年如何逐步走向个人的成功之路,而且最重要的是如何求得自己心里的平衡、快乐”,也有一个学生称呼你是“发现天才的天才。”
李开复:(笑)这是一个无意的结果。
《中国青年》:无意识却又有益的工作?
李开复:对,我相信它对微软在中国的商业发展并没有直接的影响,但长久来看,会有间接的贡献。一个人要喜欢微软,当然非常好;他要是不喜欢微软,却喜欢我的演讲,从中有所收获,那也很好。如果成千上万的学生和家长通过听我的演讲、看我的文章,找到最好的成长道路,那更加激动人心。
《中国青年》:微软是世界一流的大公司,与此同时,树大招风,官司频起,身处其中,有时候会不会也觉得挺艰难?怎样去应对?
李开复:也还好。面对艰难和挑战,每个公司都有自己不同的“文化”,我可以给你讲个故事。我们公司有个训练,就是把员工带到一个“孤岛”,一个人迹罕至的地方,让他们扮演不同的角色,设身处地为角色考虑,模拟不同人的心态。在作这个训练时,大家可以体会到公司人文方面的良苦用心。具体的训练内容我不能透露,因为这涉及到公司的“机密”,不然后面的人去了就没意思了,但是负责这个课程的人每过一年会看到,微软的管理人员每年所表现出怎样不同的心情。刚开始打官司时(指美国司法部微软垄断案),管理人员表现是火气很大,心里很不平衡,为什么会对我们这样不公平。然后过了两年,官司快打完的时候,管理人员的状态是很谨慎、很怕做错事,很怕又有麻烦。又过了两年,管理人员开始重视别人的想法,而且考虑问题不光想到自己,也开始为别人着想。其实只有我们赢得别人的信赖,客户的、股东的、外界的信赖,事业才会继续和壮大。
《中国青年》:下一步的理想是什么?
李开复:我目前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思考如何把高深的技术转移到对用户有用的产品上来。在中国与美国之间穿行,我是少数对这两者都能够懂得的人,跨越“研究”与“产品”这两个领域,我也是少数对这两者都有心得的人。前一阵子有记者问我,什么时候离开微软?我的回答是,我很确定微软是我服务的最后一个商业公司,因为我的目标是做一个有巨大的影响力的人,没有其他的任何公司能帮助我达成这个愿望。
《中国青年》:无可否认的事实是,像你文章中提到的能做到“优秀”、做到“卓越”的人毕竟还是少数,对大多数人而言,“平凡、在理想与现实中交错受挫”是种常态。我们可以一味地鼓励年轻人,去激情、去奋斗、去改变自我,一切就随之而改变吗?
李开复:还是那几句话,有勇气来改变可以改变的事情,有度量接受不可改变的事情,有智慧来分辨两者的不同。
篇9
【关键词】提高;中层干部;能力
中层干部是工厂的中坚和骨干,是桥梁和纽带。职位不高,却是一个部门的四梁八柱;权力不大,但得即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要独当一面。因此,要做好工作,履行好职责,中层干部要加强人格修养、道德修养,还要有一定的管理能力和技巧。
1.要重视领悟能力的提高
这是做一名优秀中层干部必须具备的能力。做任何一件事以前,一定要先弄清楚上级领导的意图是什么,领导希望你怎么做,这一点很重要,否则只会事倍功半,甚至前功尽弃。要清楚悟透一件事,胜过草率做十件事。要提高领悟能力,一方面,要认真学习国家、行业有关政策法规,掌握其精神实质,做到执行时有法可依、工作时有理有据。另一方面,要通过不断地沟通,吃透上级的决策,真正领悟领导的决策意图、决策过程、决策内容、决策效果,并以此作为把握做事的方向,做到执行时不片面,不走样。
2.要重视学习能力的提高
善于学习,是中层干部最基本、最重要的能力。对一名中层干部来说,职务的提升并不代表领导能力的提高,只能说明基本具备职务岗位要求,但要出色地做好这个岗位的工作,就必须加强学习,通过有效地学习、积极地学习、主动地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管理能力,努力使自己的能力与自己的职务相匹配、相适应。
3.要重视表述能力的提高
作为一名中层干部,表达能力也是很重要的。我们常做的工作计划、总结汇报、统计分析等等,都需要较为完整的文字表述。我们汇报工作、布置任务、个别沟通,需要较高的口头表达能力。所以,要有意识地运用“电梯原理”和“金字塔理论”培养和锻炼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所谓“电梯原则”就是简单清楚说明观点。“金字塔原理”就是先从结论说起,先说中心思想,然后再向前推演。身为中层干部,能够运用这些理论,做到清晰简洁、有逻辑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尤其重要。同时,还要注重提高演讲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特别注重提高说服能力。在工作中,和上司、同事、部门的沟通不到位,会直接导致工作的正常运行。其实很多事情,都不是孤立的,不是一人之力所能为的。如果不主动出击,不积极与人交往,不向对方进行劝导,就不可能得到他人的帮助和支持。所以,提升表达能力是每个中层干部必修的课题。
4.要注重执行能力的提高
执行力就是将战略变成现实的能力。成功的执行者要具备以下八个特点:一是要自动自发,积极主动。二是要注重细节,追求完美。三是要诚信负责,勇于担当。四是要分析判断,准确定位。五是要善于学习,提升自我。六是全心投入,敬业爱岗。七是要忍耐坚持,不怕困难。八是积极进取从不懈怠。一个优秀的中层干部,要做好该做的事,做个智慧的执行者;要认识到任何事情都会有更好的解决办法。坚持快速、高效、适时、完整的原则,把好事办得更好,把实事办得更实。
5.要重视创新能力的提高
被动、等待、单向、服从的时代已成为历史,新时代对中层干部的要求是主动、创造、双向、互动的。中层干部必须树立创新意识。要通过不断学习改善个人与团队的心智模式,实现个人和团队的自我发展、自我超越,通过不断进取和创新,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从而使团队不断取得成功。
要重视提高工作效率在创新过程中的作用。效率是创新的前提和基础,要提高工作效率,首先要让工作更加条理化。其次要让工作更加程序化。第三,让工作更加组织化。第四,让工作更加简单化。如果能够按照上述四项原则去办事,就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就能为创新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创新的过程是一个反复实践、不断思索的过程。创新更是一个深入分析、不断总结的过程。实施任何一项工作后,一定要注重分析总结。分析,是把事物分类排队,分别研究事物的发展规律;总结,是归纳概括事物的特点,加以提炼,通过总结分析,找出事物的发展规律,使创新成为可能。
6.要具备打造优秀团队的能力
优秀的团队要具有目标一致且具体而明确;各负其责又能共同承担责任;畅所欲言、相互倾听、团结互助、互相认同;行动统一、反应迅速、高效执行等的特点。
篇10
关键词:提高;中层干部;能力
企业中层干部是一个单位的中坚和骨干,是桥梁和纽带。职位不高,却是一个单位的四梁八柱;权力不大,但得即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要独当一面,收入不多,干活却不能少。因此,要做好工作,履行好职责,中层干部要加强人格修养、道德修养,还要有一定的管理能力和技巧。本文,就提高中层干部管理工作中常用的五种能力,和各位中层干部进行探讨。
一、要重视表述能力的提高
做为一名中层干部,表达能力都是第一位的。我们常做的工作计划、工作总结、工作情况汇报,工作情况分析等等,都需要较为完整的文字表述。我们汇报工作、布置任务、个别沟通,需要较高的口头表达能力。所以,有意识地培养和锻炼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至关重要。要恰当地运用电梯原理和金字塔理论来提高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所谓电梯原则就是“简单清楚说明你的观点。如果你3句话说不清楚,那么你一下午也说不清楚”。《金字塔原理》也很简单,就是“先从结论说起,先说中心思想,然后再向前推演”。身为中层干部,能够运用这些理论,做到清晰简洁、有逻辑的表达自己的思想尤其重要。同时,要注重提高演讲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特别注重提高说服能力。在工作中,如果不对上司、同事、部门进行劝导和说服,工作就可能会无法开展下去。很多事情,无论你多么勤奋,如果仅靠一个人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如果不主动出击,不积极与人交往,不向对方进行劝导,你就不可能得到他人的协助。所以,提升表达能力是每个中层干部必修的课题。
二、要重视学习能力的提高
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是构成现代人才体系的三大能力。善于学习,又是最基本、最重要的能力。对一名干部来说,职务的提升并不代表领导能力的迅速提高。也就是说,你今天走到这个岗位,说明你基本具备这个岗位的要求,但要出色的做好这个岗位的工作,做一名称职的、群众信任、信服的领导干部,可以说每个人都有距离。所以还必须加强学习,通过有效的学习、积极的学习、主动的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管理能力,努力使自己的能力与自己的职务相匹配、相适应。
三、要重视领悟能力的提高
这是做一个好的下属必须具备的能力。做任何一件事以前,一定要先弄清楚上级领导希望你怎么做,这一点很重要,千万不要—知半解就开始埋头苦干,到头来力没少出、活没少干,但结果是事倍功半,甚至前功尽弃。要清楚悟透一件事,胜过草率做十件事,并且会事半功倍。要提高领悟能力,一方面,要认真学习国家有关的政策法规,掌握其精神实质,做到执行时有法可成、工作时有理有据。另_。方面,要吃透上级的决策,司透领导的用意,真正领悟领导的决策意图、决策过程、决策内容、决策效果,并以此作为目标来把握做事的方向,做到执行时不片面,不偏向,不走样。
四、要重视执行能力的提高
三流的点子加一流的执行力,永远比一流的点子加三流的执行力更好。执行力是个复杂的东西,简单来说,就是将战略变成现实的能力。再简单说就是将一件事做成的能力。成功的执行者要具备以下八个特点:一是要自动自发。二是要注重细节。三是要诚信、敢于负责。四是要善于分析判断,应变能力强。五是具有较高学习能力。六是对工作的投入。七是有韧性。八是求胜的欲望强烈。一个明智的中层干部,要只做今天该做的事,做个聪明的执行者;要认识到任何事情都有更佳的解决之道,做个反向思维的执行者;不能超越不该超越的,做个适时的执行者。让我们坚持快速、高效、适时、完整的执行,把好事办的更好,把实事办的更实。
五、要重视创新能力的提高
被动、等待、单向、服从的时代已成为历史,新时代对中层干部的要求是要主动、创造、双向、互动。中层干部必须树立创新意识,敢于对过去告一段落,才有信心掀开新的一章。要通过不断学习改善个人与团队的心智模式,实现本人和所领导团队的自我发展、自我超越,通过不断进取和创新,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从而使自己所带领的团队不断取得成功。
要重视提高工作效率在创新过程中的作用。效率是创新的前提和基础,要提高工作效率,首先要让工作更加条理化。其次要让工作更加程序化。第三,让工作更加组织化。第四,让工作更加简单化。简单化就是化繁为简,善于把复杂的事物简明化,这是防止忙乱、获得事半功倍的法宝。善于把复杂的事物简明化,办事又快又好,效率高,而把简单的事物复杂化,迷惑于复杂纷繁的现象中,结果只能陷在里面走不出来,工作忙乱被动,办事效率极低。如果能按照上述四项原则尽量提高工作效率,就能为创新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创新的过程是一个反复实践、不断思索的过程,一项工作,经过反复实践,在实践中摸索,在实践中观察,在实践中找技巧和窍门,通过大脑思考,再动手实践,才能创造出比最初更优化、效率更高的新点子,新方法。创新更是一个深入分析、不断总结的过程,对于一件事情,在完成之后,要注重进行分析总结。分析,是把事物分开来、分成类、排成队,分别研究事物的发展规律;总结,是一个综合的过程,要在分析的基础上,归纳概括事物的特点,加以提炼,通过总结分析,找出事物的发展规律,使创新成为可能。
六、要注重打造优秀团队能力的提高
优秀的团队要具有目标一致且具体而明确;各负其责又能共同承担责任;畅所欲言、相互倾听、团结互助、互相认同;行动统一、反应迅速、高效执行等的特点。而这样的团队必然是,一个气氛融洽、关系和谐的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