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教育卫生健康知识范文
时间:2024-01-29 18:00:4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小学生教育卫生健康知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 自然灾害;传染病;知识;健康教育;学生
【中图分类号】 R 179 G 47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9817(2008)12-1084-02
2008年7月份以来,地震重灾区北川县擂鼓镇出现了数十例散发性的菌痢和其他感染性腹泻病例,其中大多数为15岁以下儿童。为防止夏秋季节常见传染病在校园内蔓延,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驻北川救灾防病队起草了“卫生防病知识宣传提纲”,于2008年8月在擂鼓镇中心小学和初级中学开展了“校园健康教育”活动。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北川县擂鼓镇中心小学四~六年级和擂鼓镇初级中学一~三年级各2个班级,每个班级再按照随机原则抽取10名学生,共120名学生。收回有效问卷119份,其中小学四年级学生20名,五年级学生20名,六年级学生19名,初中一年级学生21名,二年级学生20名,三年级学生19名。男生55人,占46.22%;女生64人,占53.78%。汉族学生67人,占56.30%;羌族学生52人,占43.70%。学生年龄最小为9岁,最大为16岁。
1.2 方法 将学校师生集中在操场,然后利用有线广播对师生讲解常见传染病预防知识,内容包括粪口、空气、接触途径传播的常见传染病的预防和处理。
活动开展前,进行第1次测试,考察学生卫生防病知识的现有水平和日常卫生行为;活动结束后1周,进行第2次测试,考察防病知识的提高和行为转变的情况。采用统一编制的调查表,学生自填问卷完成调查。调查员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驻北川救灾防病队5名队员承担,调查前进行了统一培训。
卫生防病知识共有6道测试题,包括:干净的山泉水或井水能否直接饮用、苍蝇传播哪些疾病、被狗咬伤如何处理、膳食营养平衡、身体锻炼时间、当面打喷嚏会传染哪些疾病等等。卫生防病意识共有4道测试题,包括每天刷牙几次(应该刷牙几次)、吃饭前是否洗手(是否应该洗手)、是否与他人共用毛巾(是否可以与他人共用毛巾)、出现发热或腹泻该怎么办等。每个知识点回答正确或态度转好得1分,答错或态度没有转变得0分。
1.3 数据处理 全部数据采用Excel软件输入,并用SAS 8.0统计软件分析。统计方法采用M-H卡方检验,即计算每个知识点调查对象的前后总得分,比较正确率的差异。
2 结果
2.1 健康教育前后学生卫生防病知识掌握情况 开展健康教育前,学生具备一定的健康防病知识,119名学生6个知识点回答正确共有554人次,正确率为77.59%,正确率最高的为“被狗咬伤该怎么办”(94.96%),最低的为“苍蝇能传播什么疾病”(48.74%)。经过健康教育后,学生卫生防病知识平均正确率为82.77%,正确率最高和最低者没有变化。经过N-H卡方检验,除“干净的山泉(井)水能否直接喝”外,各知识点正确率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将全部知识点作为一个整体考虑,其正确率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经过健康教育后学生正确率有所提高(χ2=6.03,P=0.01)。见表1。
健康教育前,学生每天刷牙的意识最强,正确率为89.08%;饭前洗手意识最弱,正确率为0.84%;整体防病意识正确率为59.45%。健康教育后,学生各项卫生意识正确率都有显著提高,最高者为刷牙和饭前洗手,均达到了100%,平均正确率为99.16%。经过N-H卡方检验可知,各项卫生意识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3 不同年级学生健康教育前后卫生防病知识测试平均得分比较 见图1。
不同年级学生在健康教育后卫生防病知识得分都有不同程度提高,其中提高幅度最大的是初中三年级学生,提高了2.32分;提高幅度最小的也有1.45分,为初中二年级学生。
3 讨论
农村地区儿童和青少年受年龄、周边环境以及家庭环境的影响,健康观念淡薄,卫生知识的知晓率较低,不良卫生行为十分普遍[1]。大量研究表明,在儿童和青少年中开展健康教育,对预防常见病如肠道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龋齿、视力下降、脊柱弯曲、营养失衡等疾患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2-4]。
大地震发生后,居民的生活环境遭受严重破坏,卫生条件十分简陋,帐篷区人口密度大,周边环境卫生极差,居民食用不洁食品和饮用生水的习惯难以改变,加之正值夏秋季节,很容易造成肠道和呼吸道传染病的爆发和流行。针对儿童和青少年等易感人群开展健康教育活动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5]。通过此次健康教育活动来看,中小学生的卫生防病知识整体水平有所提高,但主要集中在某一个或几个知识点上,如此次显著提高的为“干净的山泉水或井水能不能喝”,而其他知识点了解程度变化不大,其原因可能与中小学生原本对卫生常识如“吃肉是否比吃蔬菜更有营养、打喷嚏传染什么病”等有较好的掌握有关。健康教育后,学生的卫生防病意识如每天最少应该刷牙几次、是否可以与他人共用毛巾等显著增强,这表明尽管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掌握了一些健康知识,但卫生防病意识还有待加强,健康教育传播活动则是增强学生防病意识的一种有效方法。
4 参考文献
[1] 文安华,李爱玉,陈文芳,等.农村儿童健康教育需求的调查分析.中国卫生统计,2005,22(6):422-423.
[2] 张同军,王森林,王俊儒.陕西省眉县健康教育干预5岁以下儿童腹泻效果评价.中国健康教育,1999,15(7):19-21.
[3] 席卫平,任生达,杨雪平,等.健康教育在山西农村儿童常见病防治中的应用.中国健康教育,2003,19(11):890.
[4] 马玉霞,谭凤珠,徐兵,等.贫困地区儿童环境卫生健康教育效果评价.中国学校卫生,2004,25(3):314-315.
篇2
【关键词】口腔健康;小学生;健康教育
口腔健康是全身健康的基础。为了解彭州市农村小学生口腔健康行为及知识现状,发现口腔保健中存在的问题,改善其口腔健康现状,我们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彭州市军乐中心小学420名学生进行了调查分析。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采用分层抽样方法,于2010年10月~11月对军乐中心小学420名二至六年级的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获得有效答卷409份,答卷有效率97.38%。其中2~4年级248人,5~6年级161人,男生202人,女生207人。
1.2调查方法参考国内外有关文献,自行设计口腔健康行为与知识调查问卷。调查以班级为单位,由经过培训的调查员当面解释本次调查目的后发卷,采用匿名方式,由学生自行填写,禁止讨论,现场回收答卷。问卷内容包括口腔健康知、行现状及知识来源。
1.3统计分析用SPSS 13.0软件建立数据库,进行数据检查和分析。
2结果
2.1饮食生活习惯彭州市农村小学生三种易致龋食物的食用频率较高。其中饼干、蛋糕、面包等甜点每周食用两次及以上者占81.42%,70.17%的学生每周吃糖果或巧克力两次及以上,57.95%的学生每周喝碳酸饮料两次及以上。2.2口腔保健行为情况见表1。
2.3口腔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见表2。
2.4口腔健康知识来源见表3。
3讨论
小学是口腔健康行为和观念的重要形成时期。了解小学生的口腔健康知识、行为现状及知识获取途径,对开展农村小学生口腔健康宣教,培养其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具有重要意义。
调查结果显示,农村小学生三种易致龋齿食物食用率属于高频。从控制饮食因素防龋的观点出发,应加强对小学生“少吃零食,建立合理的饮食习惯”的教育和宣传。
在口腔卫生行为状况调查中,大多数小学生养成了每日刷牙的习惯,每日刷牙一次及以上者占85.00%,达到了2004-2010年我国口腔卫生保健规划中农村中小学生刷牙率为70%的目标。然而能够每天刷牙两次及以上者占44.01%,仍较低。在选择牙刷类型上,59.66%的学生能够正确选择保健的软毛牙刷,基本接近2004-2010年我国口腔卫生保健规划中农村中小学生保健牙刷使用率60%的目标。只有21.27%的学生每次刷牙时间在3分钟以上,39.12%的学生每1~3月更换一次牙刷。在刷牙方法上,仅有18.34%的学生采用正确的竖刷法,51.59%的学生采用横刷法,横刷法不仅不易除去牙缝里的食物残屑,而且易损伤牙齿,甚至导致牙龈萎缩、牙根外露和出血。因此,彭州市农村小学生的口腔保健行为现状不容乐观,相关口腔健康教育急需加强。
调查结果表明,彭州市农村小学生口腔健康知识的知晓率很低,与国内相关调查相似[1][2]。虽然,81.66%的学生知道少吃甜食少得牙病,但仅有19.56%的小学生知道正确的刷牙方法是竖刷法,26.16%的学生知道每次刷牙不宜少于3分钟,11.00%的学生知道含氟牙膏对防龋病有效,26.41%的学生认为睡前刷牙最重要,40.34%的学生知道牙龈出血的原因是牙龈炎。而80.00%小学生认为中草药牙膏有利于防龋齿,这可能与目前电视广告宣传有关,导致知识偏差。
彭州市农村小学生主要通过医生、学校及家长三条途径获得口腔健康知识。其中医生为最主要的途径,提示学生当出现口腔疾病后才开始注重口腔健康知识。促进学校口腔卫生是开辟未来口腔健康的主要途径之一, 是提高全民族口腔健康水平的基础[3]。而只有45.72%的学生能从学校获得口腔健康知识,因此, 应采用多种形式加强学校口腔健康教育:(1)开设口腔健康教育课。充分调动健康教育课教师的积极性,系统地向学生讲授口腔健康知识,同时利用形象的科普宣传资料,把医学知识深入浅出地传授给学生,使小学生自觉纠正错误的口腔健康认识和不良的口腔卫生习惯。(2)利用学校墙壁、板报和校报在校园中宣传。利用教室、宿舍、食堂的墙壁,将口腔健康知识和图片制成生动活泼的墙壁板报或在校报中开辟专栏,使学生在不经意中学到口腔保健知识。
统计显示,彭州市农村小学生通过电视广播、报刊书籍、网络等途径获取口腔保健知识非常有限。提示政府可协调教育、电影、电视、文化、爱卫会等有关部门,共同开展牙病防治工作的宣传。如深入开展“爱牙日”活动,普及牙病防治知识。近年来,网络迅速发展,其时效性、信息量及覆盖面是其他媒体无法比拟的,且不受时间和地域的限制。网上口腔健康教育作为口腔健康教育的一个新的组成部分,必然会越来越普及。因此,在互联网上开辟口腔健康教育栏目,让同学们随时浏览,可在一定程度提高学生口腔健康知识的知晓率[4]。
加强口腔健康知识宣教,使农村小学生逐步建立口腔卫生观念和习惯,保障其基本口腔健康,应成为农村小学生培养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 刘怀周.西安城中村小学生口腔卫生知识态度行为调查[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07,(05):363.
[2]田剑刚,黄瑞哲,李晓红,李红杏,韩克实.农村小学生刷牙知识及行为问卷调查[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05,13(1):88-89.
[3]卞金有.口腔预防医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81.
[4]杭大磊,王成龙,唐荣银.开展网上口腔健康教育的方法和体会[J].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2001,11(6):410-411.
作者简介:
王晶,女,(1989-),四川成都人,本科生,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研究方向:预防医学
篇3
【关键词】儿童;营养;肥胖;知识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1.073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1-0072-02
营养是人类生存的物质基础,是通过摄取、消化吸收、利用食物营养物质以满足自身需要的生物学过程。儿童少年对各种营养素的需要量相对较大,提供数量充足、质量优良的营养对确保他们的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不论改善营养状况,减少营养不良和微量营养素缺乏症还是控制超重、肥胖的流行蔓延,都与改变膳食制度的不合理、不良饮食习惯等密切相关,个体知识与知晓力是行为改变的重要基础[1]。近年来,广州市作为经济发达城市,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发生率呈逐年增高趋势,城区尤为明显。为了解广州城区儿童营养与肥胖相关知识知晓情况,于2009年在广州市城区6所小学进行儿童营养与肥胖相关知识调查研究,以便创造更有利的社会和教育环境,使儿童少年建立健康饮食行为。
1资料与方法
1.1调查对象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广州市城区中随机抽3个区,在抽中的第一个区的小规模小学中(学生人数≤500人)随机抽2所学校,第二个区的中等规模小学中(500人1000人)随机抽2所学校,共6所学校,每所学校二-五年级每个年级随机抽2个班,抽中班级全体学生作为本次调查的研究对象。
1.2调查内容和方法采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设计的《小学生肥胖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问卷》进行调查。问卷的设计经过查阅文献、专题小组讨论、专家评阅和预实验等过程,反复修改后定稿。问卷的主要内容包括小学生的基本情况、营养与肥胖相关知识、态度和饮食行为。问卷调查以班为单位,集中填写,并在完成后当场收回。
1.3统计学分析采用Quantum数据录入软件进行数据的双录入,采用SPSS15.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
2结果
2.1一般情况应调查儿童1560例,实际调查儿童1502例,应答率96.28%,有效卷1496份(男生758例,女生738例),有效率99.60%。年龄6.6-13.5岁,平均年龄9.7岁,男生组和女生组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30,P>0.05)。
2.2中国居民膳食宝塔正确率22.80%(男生173名,女生138名)回答自己知道居民膳食宝塔,其中仅有25.08%的学生能完全正确的标出食物金字塔组成,39.60%的学生能将A层判断为油、盐,仅有15.46%能将C层判断为畜禽肉类,其它三类的正确率在23.53%-26.32%之间,见表1。
2.4健康知识的途径小学生获得健康知识的途径前3位依次为健康教育课(49.86%),报刊、杂志、书籍(45.81%),电视、广播(43.71%);除了上述三种主要途径,41.48%的女生从父母、祖父母获得知识,32.80%男生通过网络获得知识;与女生(6.32%)相比,更多的男生(10.27%)从不关注肥胖相关问题。小学生希望获得健康知识的途径前3位依次为健康教育课(52.13%),电视、广播(40.63%),专业书籍(38.93%)。除了以上三种途径,38.45%的女生和37.62%的男生希望通过专家指导获得健康知识;更多的女生(38.45%)希望通过宣传资料或小册子获得健康知识,男女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521,P
3讨论
本研究显示,广州市城区小学生营养知识总体水平较高,但部分营养知识知晓率较低。营养相关知识女生回答正确率高于男生,与王春妮、李军等[2]的报道一致。这一结果是否与小学女生性格温顺、更乖巧好学有关,还有待于深入研究。同时,有许多研究表明,女生会比男生摄入更多的蔬菜和水果[3],饮食行为也较健康、科学[4],因此深入探讨造成这一差异的原因是非常重要的,这将有助于更有针对性地开展营养教育活动。也有研究表明,小学男生肥胖率高于女生[5],这是否与女生营养知识正确率高、饮食行为比男生更健康有关,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小学生对膳食宝塔知晓率低。可见,广州市城区小学生营养知识较为片面,不够系统深入,仍存在许多误区。
结果还显示,健康教育课是小学生获得健康知识的最重要途径,也是他们最希望获得健康知识的途径,学校有良好的教学基础和师资条件,是提供营养教育的最适宜场所[1]。学校营养教育应重视向儿童少年传授营养知识,开发其知晓力,但要更重视通过掌握这些知识,促进态度/信念变化,以实现行为改变,即抛弃以往不良的行为习惯,建立和巩固健康的饮食行为。电视、广播是小学生获得营养知识及希望获得营养知识的主要途径,表明小学生能够自主地从大众媒体获取营养知识。美国研究发现广告等的误导会使儿童的肥胖率升高[6],故应充分利用媒体,并对其进行监督管理,加强营养知识的宣传力度。36.63%的儿童从父母、祖父母获得营养知识,可见父母、祖父母仍是小学生营养知识的重要获得途径。父母或祖父母在儿童的生活起居方面起重要作用。美国研究发现家长不良的营养观念和饮食行为,在学校同时就餐而相互攀比诱发进食动机以及学校身体活动减少[6]。有研究表明,通过健康教育,增加身体活动,营养配餐,向家长发电子邮件均起到了良好的干预效果[7]。因此,营养健康教育要从学生向学生家长延伸。
一个有效的营养教育课程必须在课堂教学、家庭社区宣传教育、学校环境改善三方面同时进行,三者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促进[1]。应结合实际,多角度、全方位对儿童青少年肥胖实施干预:①政府应当制定和实施相应的儿童肥胖干预政策;②社区要积极参与儿童肥胖的预防,通过大众媒体和公共场所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活动,普及肥胖预防知识,帮助家长和子女增强健康意识。
参考文献
[1]季成叶.现代儿童少年卫生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403.
[2]王春妮,李军,徐贵法.小学生肥胖知识、态度及饮食行为调查[J].中国公共卫生,2010,26(10):1319-1320.
[3]Rasmussen M,Krolner R,Klepp KI,et al.Determinants of fruit and vegetable consumption among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a review o f the literature.Part I:Quantitative studies[J].Int J Behav Nutr Phys Act,2006,3(22):22.
[4]Pearson N,MacFarlane A,Crawford D,et al.Family circumstance and adolescent dietary behaviors[J].Appetite,2009,52(3):668-674.
[5]WeiJia Liu,Rong Lin,AiLing Liu,et al.Prevalence and association between obesity and metabolic syndrome among Chinese elementary school children:a school-based survey[J].BMC Public Health,2010,10:780.
篇4
一、健康教育的目的
1.1生活节奏有规律
体育健康教育教授给小学生的不仅仅是如何强壮身体,让人一眼看上去非常健壮,而且教给孩子们生活中基本的注意事项,让他们从小培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有规律的生活才能使孩子们的活力更加充沛。有现在种类繁多的养生节目,以及日益红火的养生大师可以看出,健康的生活方式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中国的食品安全问题一直隐患不断,令孩子的家长们忧心忡忡,既然食品的质量无法自己决定,那就只有用合理的生活习惯来减少食品带来的伤害。健康教育的好处不仅体现在身体上,还对小孩子的心理产生微妙的影响,会让他们更好地了解幸福,享受幸福。
1.2增强自身免疫力
体育健康教育最大的、最直接的作用是能够帮助孩子们预防疾病。现在,妈妈们经常头疼的话题就是宝宝爱生病,抵抗力很差,自己着急却又无从下手。以前的孩子从小就干家务活,或者跟着父母下地干活,身体自然得到了锻炼,现在的孩子,大多为独生子,那都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的,娇生惯养,不舍得风吹日晒,恨不得隔离起来养着,自然身体素质弱。有位老中医说,孩子感冒和小病是有利于自身成长的,因为这些病毒会刺激抗体进化。
1.3平衡心理均发展
做运动的同时,身体细胞处于兴奋与活跃的状态,其他部位的激素也会加快分泌,从总体上增强身体的健康系数。所以,体育锻炼也会影响到小学生性格的形成与发展,经常进行身体锻炼的孩子,性格上都没有什么问题,一般都比较活泼、外向。体育健康教育让不同性别的孩子们彼此了解,有利于改善他们的人际关系,互帮互助共同发展。除此之外,健康知识还能让孩子们的心理平衡发展,减少他们步入歧途的可能。孩子们掌握了一定的生理知识,也有利于自我卫生和保健,减少身体上的困扰,提高学习效率。
二、体育健康教育的内容
2.1生理知识先知道
教育的内容应该是实用的、切合实际的人体的生理卫生知识。学校进行体育健康知识的宣传,是以学生为主,以小学生为主要教育对象,让孩子们时刻了解自己的生体,在生理期来之前做好心理准备,以及在生理期间掌握一定的两性变化特征,减少彼此的好奇心,防止孩子们心理的畸形发展。比如说,青春期的男生第二性征的表现是喉结突出、嗓音变粗、面部胡须生长,这是从表面来说的,从生理上来说,会出现遗精现象,这是成为男性最突出的特性——具备了生育能力。再比如,女生的声调变得细而高,发育,盆骨增大,臀部和肩部的脂肪更加丰满等。这些都是真实发生在孩子们身上的看得见的变化,必须让他们了解,才能避免他们的迷茫与不知所措。
2.2心理卫生保护好
体育健康教育中的心理教育也是必不可少的。小学生在处于青春期的时候,不仅身体上发生着非常大的变化,心理上也会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而且,青春期一般也是孩子们的性格形成期,必须加强重视。有句话说,性格决定人生。这句话虽说不那么完美,但是很一定程度上说是很有道理的,什么样的性格办什么样的事,什么样的性格决定发展什么样的路。青春期的孩子开始懂事,开始用自己思维考虑自己的生活,也是容易初露头角或碰到挫折、磨难的时候,以什么样的心态面对眼前的这些东西很重要。体育健康教育应该着重强调一下平衡心态的作用。
2.3培养健全好品格
体育健康教育还应该传授给孩子们保护环境与自我健康保健知识。环境是公共的,每一个享受美好环境的公民都有保护它的义务。保护环境是一种意识,一种我们从小就有陪伴一生的意识,小学生也不例外,在他们人格的形成期,要教授一些健康积极的有利于社会发展的东西。 现在,关于环境保护的广告满天飞,不得不承认它确实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不尽人意。最近,看新闻时总会听到中国人因为破坏环境而引起外国友人反感,甚至不想接待中国旅游团的事,听着很是刺耳,所以说,保护环境的意识要从小培养,才不失中国“礼仪之邦”的美誉。
三、进行体育健康教育的开展途径
3.1各种方式齐上手
平常的体育健康知识的讲解都是在课堂上进行的,方式与程序过于死板,再者说不参与考试,学生也没大有什么兴趣,基于这方面的问题,学校领导可以考虑拓展一下宣传体育知识的途径与形式。比如说,时不时的把体育健康知识话题定为班会的主题,让同学们自己查阅、自由讨论如何对待生理期的各种反应,一次加深认识与理解,同时也可以打破彼此异性之间的神秘感,不至于使彼此谈到生理问题时过于尴尬。除了班会,也可以以广播和板报的形式宣传健康知识。
3.2师资队伍保证好
小学生体育健康知识的问题不只是孩子们自己的问题,因为老师才是知识的引导者,因此,教师的质量也是教育是否成功的关键。对于这个问题,很显然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什么样的标准才是优秀的师资力量呢?除了有一定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外,带领小孩子的老师一定要有耐心、有爱心,性格也要开朗,这样积极阳光的老师才能给孩子们传达正能量。
3.3学生健康入档案
大多数的事情,之所以不重视,那是因为对自己的发展没有什么影响,无关痛痒的东西,所以建议学校给学生建立健康档案,以此来激发学生们的运动热情,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家长对学校体育运动项目的支持率。将学生的身体质量、健康状况作为衡量此学校教学成效的标准,这样就能为国家培养真正的栋梁。身体不行,万事皆空。像一些在各行业表现都非常出色的精英,很多因为“过劳死”而英年早逝,可见,体育锻炼是每一个人都必须参与的事情。安排一定的课时给体育教学,任何课程都不能随意占领。让健康落到实处。
篇5
【中图分类号】 R 179 G 479
【文章编号】 1000-9817(2009)09-0839-03
【关键词】 性教育;目的;方法;学生保健服务
性健康教育,是关于人的性生理、性心理和性潜力发展的教育,它不仅向受教育者传授性生理知识、性心理知识和性卫生知识,而且要进行性价值观念和道德意识、法律规范的教育,使人们获得性科学知识,摆脱性无知,使身心健康发展的同时,按照社会的道德规范做人。目前小学生性生理发育普遍提前,他们所接触的社会环境开始充斥着大量有关性的信息,天真的儿童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性问题,产生性困惑,这给小学教育提出了严峻的问题。当今我国很多城市已在小学高年级开展性健康教育,有些小学也在中低年级尝试着进行性健康教育,但总体看,我国小学性健康教育没有教育行政部门颁布的教育大纲,没有一个规范明确的教育目标,教育内容零散,缺乏系统性,导致小学性健康教育严重滞后于学生性生理、心理发展需要。为此,笔者对小学性健康教育的理念、目标、原则、内容、实施及评价等方面进行研究探讨,力求有益于现阶段小学性健康教育的开展。
1 小学性健康教育的基本理念
“教育理念是指导教育行为的思想观念和精神追求。只要有教育行为发生,就一定有教育理念在起作用[1]。” 任何教育行为都是教育理念的具体表现,即所谓理念指导行为。开展小学性健康教育,要秉持符合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及学生发展需要的教育发展思想。
小学性健康教育应按照科学发展观的思想,成为伴随学生成长的健康教育和素质教育,应坚持以育人为本,根据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适时适度地向学生提供符合其认识水平的、科学的、完整与全面的性健康教育;使受教育者摆脱性无知,避免不良性信息的影响,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同时,按照社会的道德规范做健康快乐的人。
2 小学性健康教育的原则
正确的原则来源于对客观规律的正确认识。小学性健康教育原则是小学实施性健康教育的行为指南,要符合学生身心发育规律和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2.1 综合性原则 小学性健康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做人的教育,小学性健康教育的内容选择上应根据学生成长和适应社会变化的需要,从性健康教育的角度体现知识、能力、情感、态度、道德与价值观的综合素质教育。
2.2 科学性原则 小学性健康教育要求教育者能够注重学生性生理发育、性心理发育的客观规律和特点,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性教育,使性健康教育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基础上关注个别差异,体现教育的科学性原则。
2.3 发展性原则 小学生性生理发育时间普遍提前;伴随社会发展,性角色的行为规范也在变化,这些变化对儿童性心理的形成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小学生会在生理和心理等方面产生新的性问题。教育者的教育内容和方式要随着上述变化而有所变化,要用发展的观点去看待小学生的性教育。
2.4 系统性原则 小学性健康教育的内容要根据学生认知水平和认知能力的发展及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进行科学安排。要注意对性生理、性心理和性卫生知识,识别不良信息、自我保护及异往、社会主义的性价值观和社会规范等方面由浅入深,形成系统的教育内容。
2.5 尊重性原则 尊重性原则是要求教育者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时,一定要尊重学生的人格,通过建立信任来对小学生进行性健康教育。在教育的过程中教育者要注意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使学生做到自我要求、自我反思、自我调节。
2.6 整合性原则 小学性健康教育的整合性体现在2个方面,其一是学校教育的整合性,其二是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的整合性。学校性健康教育的整合性体现在教育过程的多个环节,学校性健康教育要与学校健康教育、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德育教育以及一些学科教学有机结合,要将课堂内教学与课堂外教育活动相结合,发挥学校整合教育性。学校性健康教育还要注意与家庭教育结合,重视对社会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使儿童少年性健康教育以学校教育为主渠道,通过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三者的有机结合,形成教育整体。
3 小学性健康教育目标
3.1 总目标 教育目标可以认为是一种预期的教育效果,能反映出学生在认知、情感、思想、行为等方面的变化。通过教育目标的制定,使其成为教学与评价的指南。教育目标实施过程是具体实践其教育观念的过程。
小学性健康教育总目标在宏观视野上应着眼于小学生终生发展,应把小学性健康教育确立为以建立科学的性价值观为核心的素质教育。学校通过有计划地开展性健康教育,从性德育、性智育、性体育和性美育几方面对小学生进行性生理知识、性心理知识、性态度、性价值观、人际交往能力、品格塑造以及责任教育。从性的角度提高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发展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同时,使学生按照社会的道德规范做人,走好健康人生的关键一步。
3.2 各学段目标 小学阶段学生身体从幼稚型向成熟型变化,认知能力迅速发展,特别是小学中高年级阶段的学生开始进入青春期,伴随着性生理发育,性心理发生了巨大变化,行为的社会化加速,这一系列变化警示教育者,小学性健康教育要依据小学生身心的发展和人格发展需要来确定适合其年龄认知特点的、具体的性健康教育目标。
3.2.1 学段一(一~二年级) (1)性生理及卫生知识。认识人体基本部位并掌握各部位名称,了解生物繁衍的初步知识。(2)性心理健康知识与技能。了解适当的表达自己情绪的方法;认同性别角色,初步学习表达意愿与家人和谐相处的方法,初步理解爱的基本含义。(3)社会性道德原则和行为规范。了解隐私,理解人对隐私的需求,建立尊重他人的意识;了解害;树立同学之间互相帮助与合作的意识,培养合作能力。(4)自我保护能力。初步了解身体的隐私部位;初步掌握单独与人交往时性的自我保护技能。
3.2.2 学段二(三~四年级) (1)性生理及卫生知识。了解人生命诞生的基本过程;了解相貌和身体特征的遗传现象;了解个人卫生常识;身体健康知识,自我保健与营养知识。(2)性心理健康知识与技能。悦纳自己的体貌;悦纳自己的性别角色,学习自身性角色的内容;初步掌握做决定的方法、过程;初步掌握交朋友的方法;学习与父母沟通的方法及感情表达方法。(3)社会性道德原则和行为规范。了解每个家庭成员应该承担的责任;初步掌握性别角色的社会规范;初步理解人际关系中互相尊重、体谅、合作与付出的意义;初步理解对自己、对他人负责的含义;初步理解友谊和爱的含义。(4)树立正确的性价值观和性态度。认识性器官是个人隐私,需要保护和尊重;学习对所喜爱异性合理的表达方式以及面对异性喜爱的回馈方式;掌握对社会媒体性信息的初步鉴别标准,建立在教师及家长帮助下拒绝不良性信息的自控能力。(5)自我保护能力。了解害的主体特点,初步掌握与陌生人交往的方法;提高防范犯的意识和能力。
3.2.3 学段三(五~六年级) (1)性生理及卫生知识。初步了解两性生殖器官的功能、发育特点和相关保健知识;增强小学生在性健康方面的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2)性心理健康知识与技能。了解其成长阶段性心理特点和自我调适方法;悦纳自己身体和心理的变化;了解男孩女孩两性的心理差异,加强男女生之间的理解、沟通、合作与互助的意识。了解情绪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初步掌握调节和控制自己情绪的方法;初步掌握化解与朋友、老师、父母矛盾的方法。(3)社会性道德原则和行为规范。认识本年龄阶段正确的性角色内容和性角色的行为规范;理解好男孩与好女孩的内涵,学习适合本年龄段与异往的方法与礼仪;学习把握对成年异性偶像的关注尺度。(4)树立正确的性价值观和性态度。初步理解性器官在人生中的意义和如何保护等,进而知道自己和异性对此各自应承担的责任;学习进入青春期异往中,爱、尊重和责任等的新含义;初步掌握分辨性知识和不良性信息(非科学的性信息)的标准,并在老师家长帮助下建立拒绝不良性信息的意识。(5)树立符合年龄特点的性审美观。理解性别美的内涵;懂得欣赏和塑造身体健康美、性别美;能够选择适合自己年龄特征、性别特征的服饰;保持心灵美与形体美的统一。(6)自我保护能力。了解性骚扰与犯常识,提高预防意识,初步掌握防范性骚扰及保护自己的方法,以及遇到犯时的求助与救助的途径和方法 。(7)艾滋病及预防。初步了解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培养预防艾滋病意识;懂得关爱和尊重艾滋病患者。
4 小学性健康教育内容
性健康教育学形成一门独立学科后,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发展,已形成了有内在逻辑的内容体系。小学性健康教育内容同样有其系统性,笔者认为小学性健康教育内容可以从以下5方面构成一个完整的内容体系。
4.1 性生理方面 男女两性生殖器官的结构与发育特征(第一性征);受精与胎儿的发育;性机能的发育、表现及卫生;青春期概念,第二性征的出现及保健措施。
4.2 性心理方面 悦纳自己的性别,正确面对生理变化引起的心理反应,正确对待性意识,了解调节和控制情绪的方法。
4.3 性道德与社会方面 性的社会属性,性角色差异及其社会行为规范,社会的性道德原则和行为规范,友谊友爱的意义,与异往方法与礼仪,尊重异性、尊重他人、尊重自我,个人在家庭和社会中的责任,对人和事的观察分辨能力,自我保护意识和方法,避免受到性伤害,防止性骚扰,正确辨别媒体有关性的信息的方法,能科学坦然地看待性,热爱生活、热爱生命。
4.4 性审美方面 身体健康知识,自我保健与营养知识,性别美的欣赏和塑造,适合年龄特点的着装美,心灵美与形体美统一。
4.5 艾滋病教育 艾滋病的基本知识、传播途径及预防方法,对艾滋病人的关爱意识。
5 小学各学段性健康教育内容
小学性健康教育各学段的教育内容制定,不仅要符合小学儿童认知特点和心理发育特点,注意教育内容的阶段性,还要注重教育内容的系统性,系统的教育内容会提高小学性健康教育的实效性。
5.1 学段一(一~二年级) 人体基本部位及名称 (包括两性外生殖器官:外阴、) ;生物繁衍后代的方式(植物、动物);适当的表达情绪的方法;与家人的相处方法,对爱的理解;认同性别;互相帮助与合作;保护自己的隐私部位、尊重他人隐私,基本的求助方法;与人交往的方法、交往中度的把握(在父母不在情况下,与邻居家大孩子、与父母的同事和邻居家的大人单独相处时,要注意的礼貌、举止、方法和环境)。
5.2 学段二(三~四年级) 生命诞生的基本过程(受精、胎儿发育及分娩过程);相貌和身体特征是遗传的结果,悦纳自己的体貌;个人卫生常识(身体、特别是男孩女孩的外阴卫生);友谊、友爱的意义,交朋友方法;做决定的方法、过程,对自己、对他人负责的含义,责任意识;人际关系中互相尊重、体谅、合作与付出;悦纳自己的性别角色,性别角色的社会规范;家庭的组成,每个成员在家庭中承担的责任;与父母的沟通方法及感情表达方法;身体健康知识,自我保健与营养知识(合理膳食、均衡营养对青春期发育的重要性、食物中外来激素对发育的影响);与善意帮助自己的陌生人相处的方法和尺度;单独与陌生人的交往方法(对待问路人、学校周边推销食品的人、独自在家时找父母的人等等)。
5.3 学段三(五~六年级) 两性生殖器官的基本功能;身高增长情况,生长加速原因,青春期概念,第二性征;女性月经及经期卫生保健常识;男孩遗精生理现象;男孩、女孩两性的心理差异,男孩与女孩之间的理解、沟通、合作与互助;好男孩与好女孩的内涵,性别美的内涵;男孩、女孩形体美与适合自己年龄特征、性别特征的服饰美;情绪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调节情绪的方法,化解与朋友、老师、父母矛盾的方法;与异往的态度、方法与礼仪。
6 小学性健康教育实施途径、方法及保障机制
小学性健康教育应视为基础教育中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与学科教学有着本质的不同,体现在小学教育的多个环节中,其教育形式、方法要根据儿童的认知特点和兴趣灵活多样,但这并不影响教育内容的系统性。
6.1 途径 学校要通过学科教学(科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体育与健康、综合实践活动等)和学校其他教育形式(班会、队会、校会、专题讲座、墙报、板报、午间广播等)开展青春期性健康教育,在艺术、语文等课程中要注意挖掘和渗透与性健康教育有关的内容。性健康教育还要注意与学校的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结合。
6.2 方法 在学校性健康教育过程中要注意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开展讨论、情景模拟表演、游戏、实践体验、小课题研究、拓展、访谈等活动,使学生在各种活动过程中学习知识,在情感和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发展,在能力和方法上得到提高。
学校要加强教育资源建设,建立教育档案、咨询热线、少男少女信箱、咨询室,积极开发和建设性健康教育的教学课件、教学图文资料、音像制品等教学资源,同时,要注意挖掘和利用社会教育资源(青少年科技场馆、少年宫、青少年活动中心及校外人力资源),增强小学性健康教育实施效果。
6.3 保障机制 学校要把性健康教育纳入到学校整体的教育和教学计划中,教师全员参与。学校要注意将性健康教育教学、性健康教育环境创设、性健康服务提供有机结合,以实现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同时,达到“按照社会的道德规范做健康快乐的人”的目标。
7 小学性健康教育的评价
“教育评价是对教育活动满足社会与个体需要的程度作出判断的活动,是教育活动实现的(已经取得的)或潜在的(还未取得,但有可能取得)价值作出判断,以达到教育价值增值的过程[2]。”现代教育评价已将评价的“衡量”作用拓展为“衡量”、“促进”、“改进”等多重作用。小学性健康教育的评价就应秉持现代教育评价的思想方法。
7.1 学生评价
7.1.1 评价理念 小学性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因此,性健康教育的学生评价应是发展性评价,在评价的过程中关注学生在有关性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发展提高程度以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态度。评价主体和指标应该是多元的,评价方法应该是多样的。
7.1.2 评价内容 小学性健康教育评价内容应落实到评价学生在与性有关的、符合其年龄认知特点范围内的知识、习惯、能力与方法、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情况等方面。即:评价学生性知识了解和掌握程度、与性有关的卫生习惯及健康行为养成情况、科学的性态度形成情况、性价值观树立情况、作为社会成员和家庭成员责任意识养成情况、符合性角色的行为规范养成情况、在社会中处理与性有关的人际交往能力水平、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水平、与父母沟通的能力和控制自己情绪的能力水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态度等。
7.1.3 评价主体与形式 性健康教育的学生评价要注意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学生自评互评、教师及家长评价相结合。性健康教育的学生评价形式要多样化,学生自己的成长记录、学生互评、学生学习成果宣传展板、家长评语、教师评语等。
7.2 教师评价 教师评价对提高小学性健康教育的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小学性健康教育的教师评价主要落实在教师对小学生性健康教育的整体认识;教师在性健康教育活动中的组织、规划、管理、指导等的能力和实效;教师在小学生性健康教育实施过程中运用的教育方法和学生评价方法三大方面。
7.3 学校评价 学校评价是落实小学性健康教育的保证。小学性健康教育学校评价应侧重于学校落实小学生性健康教育状况及学校性健康教育的管理两方面。
7.3.1 学校落实小学生性健康教育状况 整体教育计划、教育内容安排、教学安排、师资安排、教育资源开发与利用。
7.3.2 学校性健康教育的管理 教师教育教学的落实情况及效果检查、教师培训、家长培训等。
8 讨论
“在性方面,一切知识的获得、观念的形成、情感的培养、行为的约束、道德的养成等等,均需要系统全面的专门教育――性健康教育”[3]。现阶段我国在小学开展性健康教育面临着许多阻力和困难。重要的是缺乏政策的引导和统一的性健康教育大纲。可喜的是目前关于小学性健康教育内容,在教育部2008年12月1日颁发的《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中有所涉及,这首先是表明了教育行政决策部门的态度,这对在小学开展性健康教育有着极大的推动和引导作用。由于是健康教育大纲,因此关于性健康教育只涉及性生理卫生及保健知识,缺乏系统和全面的性健康教育内容。学校开展青春期性健康教育“首先应将青春期性教育纳入义务教育体系……。其次 ,要重视性教育课程建设,目前最急需的是出台性教育大纲并选编教材以及开发性教育教具等。”[4]要保障小学开展性健康教育,必须有政策指引和教育大纲指导,小学性健康教育有了政策和统一的大纲,各地区就可根据地方经济文化发展和儿童生理心理发育情况,按照大纲的要求编制性健康教育教材,使小学性健康教育落到实处。
9 参考文献
[1] 袁振国.教育新理念.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代序).
[2] 陈玉琨.教育评价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7.
[3] 李鹰.青少年性教育.山东: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13.
篇6
口腔健康知识来源
口腔健康知识来源:电视/广播(27.9%),报刊/杂志/科普读物(15.0%),家人/朋友(19.4%),医院宣传栏(21.3%),口腔医护人员(6.1%),社会健康教育活动(2.6%),学校(5.7%),其他途径(2.0%)。
末次就医原因
见表3。
口腔健康问题对学生的影响
绝大部分学生对自己的口腔卫生及牙齿状况满意,认为口腔健康问题对生活的影响表现在以下几方面:饮食(47.1%),发音(23.5%),外貌(29.1%),自尊心(27.7%),社会交往(32.2%)。
篇7
一是中小学生视力低下率居高不下。2005年,在全市接受体检的15299名小学生中,视力不良的占34.45%;在接受体检的4933名初中生中,视力不良的占48.69%。二是小学生患贫血的人数有所增加。2006年,市疾控中心对全市小学一、四年级学生的身体检查,贫血率最高的小学达到了28.57%,最低的也在12%左右。三是学生营养状况出现“双峰”,肥胖和营养不良同时存在。在我们所调查的学校中,2006年,小学一、四年级肥胖检出率最高的学校达到了20%,营养不良检出率最高的达到18%;中学一年级肥胖检出率最高的学校达到了20.5%,营养不良检出率达到14%。
为了保障学生的身体健康,提出如下建议:
1.改善教育大环境,形成结构优化、配置合理的教育机制。一是合理设置课程,提高质量效率;二是整合教育资源,规范各类补习班;三是培养综合能力,加强素质教育。
2.定期组织学生体检,形成健康体检的法律、制度机制。一是建议国家教育部、卫生部联合出台中小学生健康体检的相关政策,形成中小学生定期体检服务机制,同时建立健全《学生健康体检标准》、《学生健康档案》等相关配套制度,使中小学生体检以法律制度的形式规定下来。二是通过定期开展健康体检,学校、家长、医院都能够掌握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及常见病发病规律,以便及时采取预防和处置措施保证中小学生的健康。三是由各县市卫生局与教育局协商后给每个学校定体检日,并提前公布给家长。体检费由家长直接交给卫生部门,教育部门不能代收,贫困学生的体检费可由县市慈善总会或红十字会资助。
3.强化健康意识,形成关爱健康的联动机制。一是在学校开展健康教育课,把健康教育纳入教学计划,通过聘请健康、营养、教育专家授课、讲座、师生互动等形式,围绕卫生习惯、合理营养、疾病预防等方面开展专题教育,帮助学生获得系统的健康卫生知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二是将学生坐姿、握笔姿势等学习习惯设定相应的分值列入教师课评体系,作为一项重要的评价内容,加强监督引导,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三是把健康教育作为学生家长会的重要内容,通过致家长一封信、专家视频讲座等方式加强对学生家长的健康教育。学校要加大对家长健康知识的培训,让家长在家中指导孩子饮食起居、身体锻炼、学习娱乐等。
4.把住学生食品的入口安全关,形成监督和指导合力机制。一是加强监管,把住关口。工商、卫生、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教育等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建立健全长效监管机制,采取有效措施,把住“三无”食品、垃圾食品的源头关、流通关,净化学生食品市场;加大对学校周边食品店、饭店及学校食堂的监督检查。二是加强指导,合理调配。聘请专业营养师对学生餐的营养调配、膳食结构进行专业指导,同时根据学生的饮食习惯及学生年龄层次合理调配学生餐的口味和供应量,满足学生需求。三是加强监督,确保质量。建议各学校探索建立以教师、学生、家长代表、新闻记者等人员构成的民间学生餐监督机构,对学生餐质量进行有效监督,及时发现问题,提出建议。
篇8
为了切实加强对健康教育工作的组织领导,能根据人动情况,及时对县乡两级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领导小组及办公室组成人员进行调整,使组织领导不落虚头。县“行动”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由宣传部、爱卫办、政府法制办、卫生局、扶贫办、农工办、教育局、财政局、广电局、妇联、团委等众多部门组成,每年不定期召开领导小组会议,各成员部门分管领导均能按时出席。“行动”办公室由卫生局局长担任主任,各委员部门均设有一名联络员,按时参加办公室组织的例会。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形成了由县初级卫生保健委员会办公室(简称初保办)和爱国卫生委员会办公室(简称爱卫办)以及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简称行动办)为龙头,疾病控制中心健康教育科和各乡镇初保办、爱卫办、行动办为具体办事机构的比较完善的健康教育网络。
二、加强培训,广为宣传,动员全民参与。
为了使我县健康促进行动工作落到实处,我们在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中都配备了专兼职健康教育人员,并经常性的组织对健康教育人员的培训,我们还利用防保例会,插入相关的健康教育内容,使其培训处于持续、长期、不断进行中。
县教育、卫生部门联合督导各学校开设健康课,开课率达到100%,且做到五有,即有教材、有课表、有教案、有教学计划、有任课老师。同时还开展“小手牵大手”活动,让青少年也成为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的宣传力量之一,通过中小学生将健康知识带到每一个家庭,促进了健康知识的普及。
县广电、卫生部门联合主办的《健康之友》栏目在今年仍然坚持每星期两次播放卫生与健康有关知识,在我县收视率较高,在农村已做到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各乡镇、村均有卫生宣传阵地,各乡镇建立的健康教育广播学校基本做到了每星期一次开讲健康知识,除乡镇政府、卫生院、公共场所外,不少企事业单位也设有健康教育宣传栏。各行政村也通过广播、黑板报、宣传栏等形式广泛开展健康教育工作。
我们还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特别是在节日期间,活动更为频繁,如地方戏、义诊、发放健康教育处方、知识讲座等。
三、利用优势,结合主题,营造健康氛围
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面广量大,我县借开展早,组织网络健全的“初保”龙头地位,结合健康教育宣传和爱国卫生月、春季卫生环境整治、以及2009年的农村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等工作,加大力度,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已形成持续、全面、良好的发展态势。
为了科学地开展健教工作,我局今年年初还投入较大的资金,根据季节和防病工作需要,有针对性的印发十二期宣传资料发放到乡村,统一全县的宣传教育内容;利用农村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健康教育经费印发了《农村居民健康教育知识应知应会300题》以及健康教育宣传单,并组织县乡村卫生人员将此教育资料分发入户;我局还和宣传部联合开展了《全县新农村建设卫生知识竞赛》,力求将健康教育知识普及化。
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方面,除保质保量的将上级分发的宣传资料下发以外,我局也做了大量实际而有效的宣传教育工作,应用电视专题访问、印发专题资料、开展专题培训、进行咨询服务等多种形式宣传防治“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间禽流感”、“狂犬病”、“流行性出血热”等内容,收到良好效果,老百姓戏称为“打狗、杀鸡、药老鼠”知识。
结合不同时期的健康教育工作重点,我局加大工作力度,营造全民宣教的热烈氛围。在“4.7世界卫生日”、“4.25计划免疫种宣传日”、“5.31世界无烟日”等主题节日,以及爱国卫生月、环境综合整治等集中专题活动中均能做到有计划,有活动,有总结。采用广播、电视、报纸、板报、宣传栏、宣传单、横幅、宣传车、义诊咨询等多种形式,多部门协作,开展相应的专题知识宣传。走上街头、深入农村,宣传党和国家爱国卫生工作的方针政策;宣传除害防病、卫生保健知识;宣传传染病防治、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常识;宣传改水、改厕的好处;宣传环境卫生整治,改变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等内容,普及卫生保健常识,积极开创政府支持、部门协作,人人参与的局面,引导和帮助广大居民建立良好的卫生习惯,破除迷信,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促进农村两个文明建设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四、加强督导,问卷调查,注重效果考核
我局每年均组织一到二次督导,对各乡镇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落实情况进行督查和效果评价。并且在每次督导中要以问卷调查农村居民和试卷考核中小学生的方法,得出农村居民基本卫生知识知晓率、卫生行为形成率和中小学生卫生知识知晓率、卫生行为形成率,对当年健康教育开展情况进行效果评价,为下年健康教育计划奠定基础。
我局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落实情况较好,但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急需解决。
1、下发的宣传资料,广大居民户看完就丢的现象较普遍,造成相同健教内容多次印发才能达到效果,浪费人力物力资源。
篇9
【关键词】 肥胖症;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知识;儿童保健服务
【中图分类号】 R 179 G 479 R 58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9817(2009)10-0888-02
肥胖不但影响儿童的身心健康,而且还可延续至成人期,引起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疾病[1]。肥胖已成为儿童青少年常见的营养障碍性疾病,严重影响着儿童青少年健康成长[2-5]。为了解漯河市城乡肥胖儿童家长的相关健康知识状况,笔者进行了本研究。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抽取2006年8月至2007年12月在漯河市某医院门诊或住院、配合调查的420例肥胖儿童[2]父母中的一人进行问卷调查,并按“城市儿童”和“农村儿童”分为A,B组。A组儿童252例,年龄4~14岁,其中男131例,女121例;家长252人,其中男119人,女133人;年龄28~52岁,平均(36.1±1.6)岁。B组儿童168例,年龄4~14岁,其中男93例,女75例;家长168人,其中男101人,女67人,年龄28~53岁,平均(37.2±1.7)岁。2组儿童及家长年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本研究中,“城市儿童”系指在城市生活时间超过4 a,且目前仍在城市生活;其余为“农村儿童”。
1.2 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专人负责问卷的发放、解释,问卷当场答完检查合格后回收。每项答案正确得1分,错选或未选得0分。题型均为填空和选择题。
问卷调查内容分为3个部分:(1)一般情况,共18项。文化程度仅统计父母中的最高学历。(2)健康知识,涉及肥胖症的基本知识、肥胖症的危害、相关危险因素,以及与肥胖症联系密切的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基本知识,共45项,其中肥胖症20项,高血压9项,糖尿病8项,冠心病8项。(3)儿童肥胖治疗情况,包括是否治疗和治疗方法。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0.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分别采用u检验和χ2检验,以P
2 结果
2.1 健康知识来源 由表1可见,2组儿童家长健康知识的主要来源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7,P
2.2肥胖相关疾病知识 2组家长总体得分均未超过总分的50%,但A组家长有关肥胖症、高血压病、冠心病知识及合计得分高于B组家长(P值均
2.3 儿童肥胖治疗情况 全部肥胖症儿童中,接受正规治疗91例,占21.67%,其中A组67例(26.59%),B组24例(1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2,P
3 讨论
当前我国居民获得健康知识的来源有:(1)家庭,主要是家庭成员间的知识传授;(2)学校,以课堂教育、宣传栏为主;(3)社会,包括广播、电视、电话、互联网、书籍、报刊、杂志、专家讲座、他人传授及社区宣传栏等。本研究显示,漯河市城市肥胖儿童家长健康知识的主要来源由高到低依次为社会、家庭和学校,而农村家长则为学校、社会、家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应进一步加强对城市家长的学校健康教育和农村家长的社会健康教育。
本研究结果还显示,城市和农村家长均普遍缺乏有关肥胖症及相关疾病的一般知识,易导致儿童营养态度、饮食行为的偏差,这在农村肥胖儿童家长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多数家长认为肥胖症不是病,或是可以根治的,对其最重要的饮食治疗和运动治疗知之甚少。医务人员很难得到其配合以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这也是当前广大儿童医务工作者面临的严峻挑战。对于儿童单纯性肥胖症不规则的治疗及用药,往往给患儿及家长带来身心更大的伤害,这同样是当前广大医务工作者面临的一个难题[6]。
肥胖正逐步取代营养不良,成为青少年首要的健康危险因素之一[7-8]。研究表明,45%~80%儿童肥胖可过渡到成人肥胖,而肥胖又使成人期的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发病率显著提高[9]。由于与肥胖相关的慢性疾病在儿童期较少见,儿童肥胖与成人期相关疾病的密切关系并未引起社会的普遍认识和足够重视。
充分认识儿童肥胖与成人期诸多疾病的密切关系[10],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及早防治,减少和避免进一步发展为心脑血管疾病,已显得刻不容缓。笔者建议:(1)加强立法管理。建立健全相关法律和行政法规,借助法律的威力消除和减少社区医疗保健服务的不利因素,如我国居民膳食结构的不合理,公众对肥胖危害的低知晓率等[11],进一步提高广大家长的健康意识,是减少儿童慢性营养障碍性疾病发生的有力措施,尽可能减少由此造成的成人期的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发病率升高等不良后果。(2)进一步加强健康教育。健康教育是应该坚持不懈的基本措施。不良生活方式的形成主要责任在父母[12-14],必须摒弃传统的“越胖越健康”的陈旧观念。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各种形式,加强预防儿童肥胖症知识的宣传、教育和普及[15],不断提高儿童及其家庭成员、专业工作者及全体公众对儿童肥胖症的自我防护意识。学校教育对提高儿童家长的营养知识水平有重大作用,还应注重综合性的营养宣传教育,以提高城乡儿童家长的营养知识水平。
4 参考文献
[1] 杨锡强,易著文,主编.儿科学.6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85-87.
[2] 李文益,主编.儿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44-45.
[3] LEUNG SS, COLE TJ, TSE LY, et al. Body mass index reference curves for Chinese children. Ann Hum Biol, 1998,25(2):169-174.
[4] 张晓萍,王树杰,张瑜,等.沈阳市3~6岁集体园所儿童生长发育与营养状况抽样调查.中国妇幼保健,2007,22(5):638-39.
[5] 姜培珍,施爱珍,宋峻,等.上海市部分学龄儿童营养与健康状况分析.上海预防医学杂志,2007,19(1):24-26.
[6] 屠月珍,孙兰,姚经建,等.上海市闵行区中小学生单纯性肥胖影响因素分析.中国学校卫生,2005,26(2):130.
[7] 万燕萍,张晓敏,陆丽萍,等.上海地区7 326名在校学生高血压分布趋势及相关因素分析.临床儿科杂志,2007,25(12):1 005-1 008.
[8] 邱钟燕,王予川,刘君实,等.青少年儿童体质指数与血压关系探讨.临床儿科杂志,2007,25(7):564-566.
[9] 吴迪,薄志毅.2000~2002青岛市市南区小学生肥胖状况.现代预防医学,2004,31(1):8.
[10]FREEDMAN DS, KHAN LK, DIETZ WH, et al. Relationship of children obesity to coronary heart disease risk factors in adulthood: The bogalusa's heart study. Pediatrics, 2001,108 (3):712-718.
[11]沈丽琴,陈希宁,李昌吉,等.儿童单纯性肥胖的遗传和环境危险因素分析.中国学校卫生,2006,27(9): 758-759.
[12]唐咏梅,关维俊,宁鸿珍,等.学龄儿童家长营养知识-态度-行为及其相关因素分析.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02,3(4):275-277.
[13]王莉,王祝欣,白淘,等.超重及单纯性肥胖儿童81名生长发育及饮食情况分析.中国学校卫生,2007, 28(9): 796-797.
[14]王莉,白淘,王芳芳,等.83名体质量超标及肥胖儿童生活方式KAP现况调查.中国校医,2005,19(3):244-246.
篇10
[摘要]目的:了解某高校学生常见传染病健康教育效果。方法:选取某校1000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0名。观察组给予1个月的健康教育,对照组不给予专题传染病知识教育,1个月后通过问卷调查了解2组学生各项指标和腹泻发生情况,进行组间比较。结果:健康教育后,观察组知识知晓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卫生习惯情况也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学生腹泻发生情况比较,观察组腹泻发生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校学生给予常见传染病的知识教育,可促进学生健康知识知晓率提高,并且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同时减少学生腹泻情况的发生。
[关键词]传染病;知识教育;高校
学生高校学生人数众多,人际交往也比较广泛,近些年来传染病的发生一直十分常见。高校由于未完善和严格执行相应的制度,导致传染病的防控工作存在较为明显的欠缺,学生缺乏对传染病知识的了解,为传染病在高校的传播和流行留下了隐患。因此,必须高度重视高校传染病的防控。为对高校传染病防控工作中健康教育的效果进行观察,本文选取某校1000名学生展开调查与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选取某校1000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0名。1000名学生中男生615名,女生385名;年龄18~24岁,平均年龄(20.12±2.08)岁。观察组给予1个月的健康教育,对照组不给于专题传染病知识教育,1个月后通过问卷调查了解2组学生的各项指标和腹泻发生情况,进行组间比较。2组学生的一般资料例如性别、年龄、体质、健康状况、以及知识知晓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健康教育实施前对全部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同时对学生近1个月腹泻发生情况进行调查。调查问卷结合常见传染病的感染、传播等进行设计,分成2大方面,包括传染病基本知识的认知与学生的卫生习惯情况,每方面以100分为满分。调查内容有学生对几种常见传染病例如肺结核、流感以及病毒性肝炎等的认知,学生的卫生习惯和防治传染病的积极性,学生性别、体质、疾病的发生等基本情况。在专人监督下进行调查,要求学生单独不记名完成问卷,问卷当场收回。通过发放健康手册、开展讲座、多媒体展示以及游戏参与等方式对观察组给予健康教育,时长1个月。1个月后,对全部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且对学生的腹泻情况进行观察。
1.3质量控制
确保调查问卷制定的科学合理性,选取经过专业培训的调查人员负责调查工作的开展,认真审核回收的问卷,保证问卷较好的内部一致性。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均数比较用t检验,率的比较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2组学生健康知识知晓得分比较
健康干预前,健康知识知晓情况得分观察组为(70.25±2.36),对照组为(70.12±2.44)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评分为(98.03±1.33)分,对照组为(78.37±2.58)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2组学生健康教育前后卫生习惯评分比较
健康教育干预前,卫生习惯评分观察组为(69.26±2.11)分,对照组为(70.01±2.09)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得分(98.12±1.13)分,对照组(77.27±3.4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2组学生健康教育前后腹泻发生率
健康教育干预前,腹泻发生率观察组为4.46%,对照组为4.4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教育实施后,腹泻发生率观察组为1.33%,对照组为3.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高校聚集了大量的学生,人口密度集中,由于学生缺乏较强的健康意识,对有关流行病知识也不甚了解,易造成传染病在高校的传播和流行。目前,高校经常发生各种传染病疫情以及意外公共卫生事件,一方面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及学校教学工作的开展带来不良影响,另一方面也不利于社会及家庭的和谐稳定。传染病主要通过传染源、传播介质以及易感人群进行传播,为使传染病在高校的传播得到有效预防,必须从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者3个方面展开,未爆发流行时,高校应以切断传播途径为工作重点。而调查显示,传染病的高发与学生缺乏传染病知识的了解存在较为密切的关联,因此加强学生的健康教育工作,对传染病的防控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通过本资料结果可知,实施健康教育后,有效提高了学生对传染病知识的了解程度,使学生基本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腹泻发生情况也有了明显的改观。因此,健康教育的实施,可使学生传染病防治知识得到显著提高,使其摒弃不良的卫生习惯,实现传染病感染与传播的有效防控。调查显示,健康教育的实施,促使学生健康知识的知晓率得到显著提升,使传染病的发生率有效降低。对照组虽未接受健康教育,但是平时通过上网、看书等了解到一些传染病知识,因此其健康知识、卫生习惯的得分也有所提高,腹泻发生情况也得到改善。
结合目前我国高校实际,传染病的防控应做好以下工作:(1)对高校传染病报告制度进行完善,对国家制定的有关规定给予严格执行。(2)认真执行缺课报告制度,明确因病请假学生的具体情况,并且做好相关登记,如发现疫情应及时报告和处理,并对患病学生采取隔离措施,避免疫情的传播和扩散。(3)建立完善免疫接种制度,在传染病高发区,应教育学生注意饮食安全,避免长期停留在人群密集的场所。(4)加强卫生监督检查的实施力度,对新生进行全面体检,并且确保校园环境的清洁、卫生,对食堂等重要场所进行杀菌消毒处理。(5)完善传染病发生处理机制,一旦发生传染病,必须第一时间向上级反映,并协助有关部门进行消毒和采取相应的隔离。第六,进行健康知识宣传手册的制定,培养学生良好的饮食、生活习惯[6]。
[参考文献]
[1]赵伟,范舒云,梁海峰.388名大学生传染病及公共卫生安全知识和行为干预调查[J].中国校医,2014,28(1):13-14,16.
[2]包和平.高校学生传染病患病现状分析[J].长春大学学报,2014,24(12):1685-1689.
[3]谢雪妮.昆明市3所高校在校大学生身心健康现状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D].昆明:昆明医科大学,2014.
[4]冉丽娟.传染病对大学生心理影响及应对策略的研究[D].重庆:第三军医大学,2015.
[5]周建芝,穆树敏,李育红,等.大学新生传染病知识健康教育效果评价[J].中国学校卫生,2013,34(7):858-859.
- 上一篇:房地产销售转正申请书
- 下一篇:后备干部年度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