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改革总体方案范文
时间:2024-01-29 18:00:4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教育改革总体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4月29日,先进制造部全体老师在深入学习《总体方案》后,针对实训教学进行了深入的的研究和讨论,会上讨论总结如下:
1、实训指导教师应加强自身的师德和师风:《总体方案》指出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教书育人是教师的第一职责。为更好地引导广大教师履行职责,方案坚持把师德师风作为第一标准。会议上,先进制造部全体老师一直认为,应该把师德表现作为教师业绩考核、职称评聘、评优奖励首要要求,强化教师思想政治素质考察,比如说:实训过程中热爱学生认真指导学生实训对学生有耐心、对于学生违反实训纪律的应注意批评的方式和方法、上课期间认真指导实训不抽烟不玩手机等。
2、对于实训内容和课程应尝试改革:根据工程训练中心实际的设备情况,统一工程实训各个工种的加工任务,设计一套能体现各工种特点的标准零件,将学生的加工任务标准化,每个工种之间相互联系,整个实训过程中,每个学生完成两到三个成品。让学生根据老师和课程的安排,成功的完成各个工序。学生走完从传统机械加工到现代加工的全过程,就可以加工出几个指定的零件。这样既有利于对学生成绩的考核、有利于统一和规范教学,也使得学生之间产生无形的竞争,提高实际操作能力。设计每个工种的标准考核零件,考核零件应具备该工种的主要工艺特点,零件不宜过难,要保证大多数学生在规定时间内能够完成。根据各考核零件特点,设计统一的考核标准。教师按照打分标准给学生评判实习成绩,进而对学生的实训形成有效的考核机制。
3、规范学生实训的评价标准:方案提到坚决改变用分数给学生贴标签的做法,创新德智体美劳过程性评价办法。对于实训教学也是一样,不能单纯依靠学生完成加工零件为单一考核标准,还应加强安全实训、文明实训、劳动纪律和创新能力方面的考核,引导学生养成良好工程素质和能力素养。
篇2
《通知》要求,深化教育体制改革要立足基本国情,遵循教育规律,解放思想,勇于实践,大胆突破,努力形成有利于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要坚持以人为本,着力解决重大现实问题;坚持统筹谋划,确保改革协调有序推进;坚持因地制宜,鼓励各地各校大胆试验。要以改革推动发展,以改革提高质量,以改革增强活力,使教育更加符合时展的要求,更加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更加顺应人民群众对接受更多更好教育的新期盼。
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介绍,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的基本内容为三大类,即专项改革试点、重点领域综合改革试点和省级政府教育统筹综合改革试点。专项改革包括十大试点任务:基础教育有3项,分别是加快学前教育发展、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探索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的途径;高等教育有3项,分别是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高等学校办学模式和建设现代大学制度;另外4项是改革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善民办教育发展环境、健全教师管理制度和完善教育投入机制。
重点领域综合改革试点,包括基础教育综合改革试点、职业教育综合改革试点、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和民办教育综合改革试点。省级政府教育统筹综合改革试点,旨在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探索政校分开、管办分离实现形式。统筹推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统筹城乡、区域教育协调发展。统筹编制符合国家要求和本地实际的办学条件、教师编制、招生规模等基本标准。统筹建立健全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保障教育投入稳定增长的体制机制。总的来看,试点任务涵盖了各级各类教育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每项任务在确定试点地区时统筹考虑了东、中、西部的布局。
重大政策由点及面推广
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指出,为了尽可能地少走弯路,避免折腾,使改革的收益最大化,改革的风险最小化,必须积极稳妥地推进教育改革,做到统筹谋划,系统设计,循序渐进。今后将从三个层面系统推进教育改革:一是重大标准、重要制度的改革以及复杂、敏感、系统性强的改革,由国家层面进行统筹谋划,在做好整体设计的基础上统一组织实施;二是对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由省级人民政府和中央有关部门在国家指导下开展试点,取得经验后,再总结推广;三是各地各校结合自身实际,根据规划纲要的要求,自行组织改革试验。
这位负责人强调,凡是涉及面广的重大政策,应该在一些地区和学校先行先试,取得成功经验后,再由点及面推广。“这样做可以减少改革成本,使改革收益最大化。”
据了解,从2010年年初开始,教育规划纲要工作小组办公室就结合规划纲要提出的重大改革,研究确定了近期启动实施的重点任务,并将这些重点任务公开,请愿意先行先试的地区和学校,选择一项或几项申报国家改革试点,按照“自愿申报、专家评审、协商论证、综合平衡、统一部署”的原则,制定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总体方案。
试点要在四方面取得突破
着眼于破除制约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着眼于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重点难点问题和突出矛盾,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力争在4个方面取得新突破。
一是在人才培养体制改革上取得新突破,着力推进教育教学内容和方法、课程教材、考试招生和评价制度改革,探索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推进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二是在办学体制改革上取得新突破,着力推进落实高等学校办学自,改革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善民办教育发展环境,提高中外合作办学水平。三是在管理体制改革上取得新突破,着力建立健全加快学前教育发展的体制机制,全面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多种途径解决择校问题,深化高等教育管理方式改革、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四是在保障机制改革上取得新突破,着力健全教师管理制度、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完善教育投入机制、提高教育保障水平,推进教育信息化进程、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
试点方案须咨询委员会评审
篇3
关键词: 英语教育 英语高考社会化 利弊
一、关于英语高考社会化
早在1727年,清政府就在北京开设了俄罗斯文馆,教授俄语。这是我国现代外语教学的开端。1862年,在恭亲王奕新(1833—1898)的反复奏请下,清政府在俄罗斯文馆的基础上创办了,开始教授英语和法、日等国语言。此后的40年是我国英语教学的漫长萌芽阶段。1902年,清政府颁布了《钦宫中学堂章程》,开始兴办中学堂,并将英语列为中学堂的必修课程。这样,我国就开始了较为正式的英语教学。
时至今日,历经一个多世纪,英语成了中国学校普遍开设且学程最长的科目之一,成了人们发展的敲门砖。除了数以亿计的学生之外,还有众多成人乃至幼儿在学英文。如今学习英语的人数的增长异常迅猛,英语能力已成为评价人才素质的综合指标之一。然而,在国家劳力物力大量投入和个人消耗大量时间金钱的同时,全国范围内的英语总体水平却远未达到理想水平。实际上,英语教育或英语考试,一个多世纪以来,在国内从来就不是新冷话题。谈及英语教育,闪现在大多数人脑海里的词汇大都是一些贬义词,如“无用”、“教育资源浪费”、“哑巴英语”、“高分低能”、“应试教育”,等等。存在问题不可怕,怕就怕对问题或困难视而不见或不作为。客观地讲,这几年国内各级部门、组织或机构,为改善英语教学现状,做了不少研究和尝试,但效果都不理想。限于篇幅,就英语教育所做的改革和取得的成就,在此不做累述。
《新京报》于2013年12月8日首次报道了教育部高考英语改革的总体方案:英语仍是高校招生选拔的重要学科,但该学科的考试不再在统一高考时举行,而是实行社会化一年多考的改革,由学生自主选择考试时间和次数。为此,饱受诟病的英语,再次被舆论推上风口浪尖。关于考试社会化,其涵义目前尚无统一界定。它是新形势下诞生的一个新名词,是为顺应“公开选拔、竞争上岗”的当前选择人才的趋势和时展的潮流,各级政府人事部门以“市场化”、“社会化”为选拔范畴,以“公平、公正、公开”为基本准则而产生的选拔人才的形式。该考试体系具有权威性、公平性、开放性和灵活性等特点。国内成熟的英语社会化考试有PETS和CET等,国外的英语社会化考试有雅思、BEC、托福、托业等。
二、英语高考社会化利弊
高考英语社会化的时间表虽未知晓,但势在必行。因涉及面广及影响深远,改革方案一出,便迅速引来热议。各大媒体、论坛纷纷加入,一时间,英语高考成为社会焦点。对此,人们众说纷纭,观点喜忧参半。本文就英语高考社会化的主要利弊,作尝试性分析和归纳。
(一)英语高考社会化之积极意义。首先,促进英语教育本质回归。考试政策是英语教育的“指挥棒”,对英语教育具有导向作用。在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中,英语的沟通属性大打折扣,在很大程度上成为升学就业的“敲门砖”。应试化的英语教学背离了英语教育的初衷,因此,英语不纳入高考总分或不统一高考,将有助于英语远离应试,回归交流工具的功能,走出应试教育的“死胡同”。其次,促进英语教学和测试研究。英语高考社会化,要求相关教育部门和机构,在教学层面上,就课程设置、师资匹配、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做出与之相适应的调整,并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此外,就形式而言,社会化一年多考,类似于现在比较成熟的雅思、托福或BEC考试。但此类考试是由外国考试机构设计的,仅适用于他们国家的具体情况。所以,如何开展和设计英语高考社会化考试,便成了测试学领域的研究新课题。再次,体现以生为本。一年多考,打破“一考定终身”,给考生提供更多选择权,体现对考生的人性关怀。从某种程度来讲,一年多考,有利于考生舒缓考试压力,降低高考恐惧感。最后,英语培训机构是英语高考社会化的受益者之一。考试次数的增加,培训机构的生源也会增加。生源的增多,要求培训机构扩大师资规模,研发新的对路培训项目。这些转变,在创造利润的同时,也促进了就业。可见,英语高考社会化,具有一定的积极的社会意义。
(二)英语高考社会化之消极意义。为便于表述,消极意义分教师和学生两方面分析。教师方面:英语高考社会化给教师带来新的顾虑和担忧。首先,一年多考,会否降低英语的学科地位?如答案为肯定,势必会造成英语教师的心理失衡,也会导致英语教师收入降低。因为学科地位决定教学工作量,而教师收入的一部分来自教学工作量。收入降低,就会影响到教师对教学的投入,进而影响教学质量。其次,社会化考试相对传统高考而言,是一个全新的考试。这就需要老师重新研究并适应新的考试要求,调整教学。这对那些有一定教龄的教师而言,无疑是一个负担。因为,调整需要时间和精力方面的投入。此外,英语高考社会化也带来一些连锁问题。如,有的学生第一次就考了理想的成绩,那么这些学生后期是否该继续上英语课?上什么样的英语课?何人何时教这些课?所有这些问题,都是教育机构必须面对的,而解决这些问题,必然导致管理成本的增加。最后,实行社会化考试,责任主体会由此发生转移,这样,新的教育混乱现象会由此而生。考试的社会化,甚至会颠倒办学主体。比如社会办学机构成“香饽饽”,而公办学校教学被边缘化,反倒成了配角。学生方面:前面提到,英语高考的社会化舒缓了考生的高考压力,也给了他们更多考试机会。但如若把握不好,在轻松的情景下,则考生的懈怠和惰性等坏习惯容易滋生,直接影响学习成绩。另外,据教育部规定,英语高考社会化后,英语依然会以高考录取的参考之一而存在。这样,考生会出于竞争而不停考试,以刷新成绩,甚至会有学生为成绩报读培训班。此类做法在时间、精神和经济上,都会给学生乃至家庭带来新的负担。这样一来,改革只会带来新一轮“英语热”。
三、结语
篇4
[关键词]全日制艺术硕士;培养方案;优化改革;实践
[中图分类号] G6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7)10-0022-03
培养方案是指在一定的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指导下,按照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实施人才教育过程的综合。[1]研究生培养方案作为制定研究生培养计划和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对于保障和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起着基础性作用。
一、新时期全日制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优化改革的必要性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作为研究生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主要途径。为了促进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2013年出台的《教育部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深入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意见》明确要求: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要深入推进培养模式改革,加快完善体制机制,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单位应依据特定职业领域专门人才的知识能力结构和职业素养要求,以及全日制或非全日制学习方式,科学制订培养方案并定期修订。培养方案应合理设置课程体系和培养环节,加大实践性课程的比重。鼓励培养单位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特点和自身优势,制订各具特色的培养方案。[2]
为了保证和提高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在国家下发的在职艺术硕士和全日制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的文件基础上,结合《艺术硕士专业学位基本要求》和目前我国艺术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发展情况,全国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全国艺教指委)组织各专业分委员会委员及院校专家多次讨论、征询意见,完成了指导性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并于2015年4月下发了《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2015年修订版)》,要求各培养院校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修订完善本校的培养方案及实施细则。
作为首批在职艺术硕士培养试点院校之一,南京艺术学院(以下也称我校)于2009年开始招收并培养全日制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截至目前,我校在音乐、美术、艺术设计、电影、广播电视、舞蹈6个艺术硕士专业领域招收并培养全日制艺术硕士研究生,在校研究生数近800名。在国家高度重视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新时期,作为具有百年办学历史和拥有30多年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实践经验的综合性高等艺术学府,南京艺术学院亟待进一步优化和改革适应新时期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形势并充分体现学校特色的全日制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二、我校全日制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设置和运行现状及存在问题
2010年以来,南京艺术学院面向全国招收的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包含学术型研究生和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两类。从专业方向类型上来看,学术型研究生的专业方向又分为理论类和实践类两种不同类型。在培养环节的各个方面,学术型研究生中的实践类专业方向尚未做到与理论类专业方向有明显的区别,并且其与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中的大部分专业方向重复,这种结构亟待调整。为此,我校早在2013年下半年即开始对招生环节进行了调整:将学术型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下的实践类研究方向全部调整至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内,同时增加全日制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的招生专业领域。随着招生环节的结构调整,我校于2014年初也及时启动了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全面修订工作。
(一)设置和运行现状
1.各专业领域下按照研究方向分别制订培养方案实施细则。艺术硕士的招生和培养领域分为音乐、美术、艺术设计、电影、广播电视、舞蹈、戏剧和戏曲8个专业领域,南京艺术学院目前在美术、音乐、电影、广播电视、艺术设计、舞蹈6个专业领域招收和培养全日制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由于艺术领域的特殊性,无论学术型研究生还是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其招生和培养环节均在专业领域下细分若干研究方向。因此,修订后的全日制艺术硕士培养方案也遵循了以往的惯例,在各专业领域下分别细分了若干研究方向,并结合各研究方向的培养目标分别制定了培养计划和课程设置,从而保障了就读该方向的研究生得到应有的专业和实践训练。例如,音乐专业领域下细分了声乐表演、中国乐器演奏、西方管弦乐器演奏、作曲等研究方向,美术专业领域下细分了油画、版画、壁画、雕塑、中国画等研究方向,艺术设计专业领域下细分了平面设计、景观设计、室内设计、服装设计等研究方向。
2.建立了区分度较高的课程体系。修订后的全日制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分为三大类:公共基础课、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选修课分为专业选修课和公共选修课)。公共基础课(设置8个学分)包括文艺理论、艺术原理、艺术创作方法研究、外国语;专业必修课(设置20个学分)部分,除了该研究方向的专业主课(专题)之外,还包括4-5门贴合该方向的理论及实践课程以及1门开放课程,旨在强化艺术硕士生的专业知识学习和专业技能培养;选修课(设置6个学分)分为专业选修课和公共课,专业选修课为该研究方向所属二级学院内部开始的与该研究方向有关联的选修课程,公共选修课为跨学院、跨专业领域的选修课程,旨在提高研究生的综合素质。
3.调整了实践环节。我校修订后的全日制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实践环节由学年实践、社会实践、学术活动和教学实习4个部分组成。特别是针对学年实践部分,为了突出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性特点,修订后的培养方案要求在读期间需进行1-2次艺术实践展演。并且要求展示作品具有一定的完整性、系统性,能够充分体现本专业研究方向较高的艺术水准。学年实践展示均需要进行等级评定,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3]
4.规定了毕业考核环节的具体要求。修订后的全日制艺术硕士培养方案明确了毕业考核环节包括毕业展演和学位论文2个部分的要求。毕业展演方面,设置了6个学分,对各专业方向的毕业展演作品的形式、内容等作了细化规定,毕业展演合格后,方能申请学位论文答辩。学位论文方面,要求研究生紧密结合自己的专业艺术实践和艺术创作,根据所学理论知识,结合专业特点,针对自己在專业实践和创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阐释,并且允许多样化的论文形式。此外,培养方案还对各专业方向学位论文的字数作了明确而有区别的规定。[3]
(二)存在的问题
相较于修订前的培养方案,我校于2014年初启动并修订完成的全日制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在课程体系、实践环节、毕业环节等方面都进行了较大的改革,但是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1.课程体系和设置有待改进。全国艺教指委下发的《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2015年修订版)》要求专业必修课应着重提高研究生的专业技能水平、综合艺术修养,增强研究生理解作品的能力,并且要求学位课程与专业实践环节占到总学分的60%以上。目前我校在课程体系和设置方面,专业必修课的课程设置上尚不能完全达到指导性培养方案规定的要求,所设置的实践性课程还不够多,而其中的1门开放性课程虽然定性为实践性课程,但是在实际课程教学中落实情况不理想。另外,我校在广播电视和舞蹈领域下设的各研究方向培养方案中的选修课模块的学分为6个学分,与指导性培养方案要求不一致。
2.实践环节有待调整。目前我校规定的实践环节包括学年实践、社会实践、学术活动和教学实习。一方面,“社会实践”规定的要求较为模糊,且和专业必修课中的“开放性课程”要求雷同;另一方面,对于各专业领域下设的所有研究方向是否都有必要设置“教学实习”这一环节有待商榷。
3.毕业考核环节有待优化。一是我校的培养方案在毕业展演部分设置了6个学分,此做法与全国艺教指委下发的《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2015年修订版)》要求不一致,亟待改进。二是对毕业展演的具体要求上需进一步规范和细化。三是虽然规定允许多样化的学位论文形式,但是未对各学位论文的各形式作详细的规定和撰写指导,从而会导致实际落实效果大打折扣。
4.艺术实践的条件和实践基地建设还很薄弱。2015年下发的指导性培养方案明确规定培养过程应突出专业特点,以实践为主兼顾理论及内在素质的培养,要积极创造艺术实践的条件,建立多种形式的实践基地。但是目前我校的培养方案中未能明确规定和体现艺术实践条件的提升,校外实践基地基本没有。
三、全日制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优化路径
针对我校全日制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根据教育部关于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有关文件精神,以全国艺教指委下发的《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2015年修订版)》为基本依据,同时结合多年来我校研究生教育改革的经验,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培养方案进行优化改革。
(一)优化课程体系和学分设置
根据全国艺教指委下发的《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2015年修订版)》要求,艺术硕士学位课程设置分为公共课、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公共课着重提高研究生的总体素质;专业必修课着重提高研究生的专业技能水平;选修课分为专业选修课和一般选修课,着眼于全面提高研究生的综合素质。[4]此外,在选修课的学分设置上,广播电视和舞蹈领域要求不少于10个学分,其他专业领域要求不少于6个学分。
因此,全日制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课程设置应包括公共基础课、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3个模块,具体课程名称和学分设置如下表所示。此外,为保证专业必修课模块里设置的“开放课程”的教学真正落实到实处,应特别规定其内容主要是与行业相联合的项目性课程,授课方式可以课堂外为主,具体内容可根据各专业方向特点自行安排。
(二)调整实践环节
艺术硕士的培养过程要求突出专业特点,以实践为主,采用课堂讲授、技能技巧的个别课与集体训练及艺术实践等相结合的培养方式。[4]为强化全日制艺术硕士的实践训练,可将目前培养方案实践环节中原先设置的4个部分调整为学年实践、艺术实践和学术活动3个部分。调整后,一方面,“艺术实践”取代了“社会实践”,更加符合艺术类专业的特点和要求;另一方面,去掉了“教学实习”部分,避免了和学术型硕士实践环节设置雷同,也更加符合艺术硕士培养的规律和要求。
(三)改进毕业考核环节
首先,去除“毕业展演”的6个学分设置,与指导性培养方案要求保持一致。其次,进一步细化毕业能力展示要求。毕业能力展示主要体现学位申请人的专业技能水平,具体可采用毕业展演的方式。目前培养方案中部分研究方向的毕业展演要求还较为模糊,可操作性不强,有必要进一步细化标准和要求。再次,针对培养方案允许多样化的学位论文形式,学校有关部门和二级学院应对允许撰写的学位论文形式作进一步细化的规定,从而保证艺术硕士毕业生的学位论文水平达到应有的学术水准。
(四)加强实践基地建设
专业学位硕士的培养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的培养重点是艺术实践能力。稳定、健康的培养基地有利于切实提高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意识;有利于建立起高校与行业、企业的长效合作关系,实现资源的有机整合;有利于深入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5]
针对艺术实践基地建设落后的局面,我校应积极与校外相关行(企)业联系,如演艺集团、电视台、演艺公司、舞蹈团等,为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建立稳定的实践基地。另外,还可以聘请上述行(企)业中具有丰富艺术实践经验的艺术家实际参与到学校全日制艺术硕士的艺术实践指导工作中来。
四、结语
2010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议通过的《硕士、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总体方案》中提出:到2020年实现中国研究生教育从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转变为学术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培养并重,建立健全硕士、博士专业学位教育宏观管理与质量保障体系。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蓬勃发展的新时期,南京艺术学院作为具有百年办学历史的综合性高等艺术学府,积极改革和优化全日制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实施细则,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参 考 文 献 ]
[1] 肖念,关少化.硕士生培养方案修订的几个关键点——以北京工业大学教育学硕士生培养方案为例[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2(9):27-30.
[2] 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深入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意见[EB/OL].(2013-11-04)[2017-02-26].http://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鄄
篇5
本文中的数学学科教育类课程,系指数学教育学、数学教育心理学、数学教材教法、数学教学技能、数学思维方法、初等数学研究、数学教学实践等为高师数学教育专业学生获得数学教育基本教学理论和实际教学技能的相关课程。
1问题的提出
基础教育改革发展迅速,其中突出的表现之一,就是实施新课程标准和使用新教材。师范院校作为我国教师教育的主体,如何面对这一实际的基本策略就是“配合适应”和“推动引导”[7]。这一策略的实施,则需要具体的工作去体现。那么具体到高师数学教育专业来说,应该怎么做好自的工作,培养出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需要的“适用性”数学师资呢?传统的高师数学学科教育类课程,实行的是各自为政,分科教学的课程模式。各门课程及其教学方面很少具有有机联系,其后果势必是或遗漏,或重复。由于各门课程由不同的教师担任教学,因此内容重复不仅无法避免,而且相当多;同时,由于内容仍具有继续扩张的趋势,形成教学内容的变量性,这与教学时间的常量性产生了较尖锐的矛盾。如教育学与数学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与数学教育心理学,数学教育学与数学教学法,数学教育学与数学教育心理学,数学教育心理学与数学思维方法,数学教材教法和数学教学技能,数学思维方法与初等数学研究,还有教育科研与毕业论文等课程,在教学内容上都有不同程度地重复,且显然有些课程是后增的。内容的重复浪费了不少宝贵的教学时间,新增的内容显然是必要的,原有的内容又觉得必不可少,造成教学内容的不断膨胀,其结果只能是减少学生的自学时间。造成以上结果的主要原因,是我国的课程、教材“几十年因循守旧,采取补补缀缀的办法”,于是,“招致课程内容的膨胀,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教材陈旧老化的问题”,因此,“从根本上革新课程,已经刻不容缓了。”[2]基础教育实施数学新教材以来,教学的各方面都有相当大的改革。虽然高校师范类专业也在进行一些相应的改革,但从总体上看,还是处在一个被动应付、治标不治本的状态之下。这就是说,职前教师教育适应不了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的需要,比如,数学教育类课程的设置与教学基本上沿用传统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就是明显的例子。根据我们的调查显示,在数学教学上,中小学迫切需要教学基本功扎实,课堂教学能力强,具有开展数学研究性教学能力的教师。而这些年来,由于诸多原因,师范数学教育专业毕业生总体质量有下滑的趋势,再加上中小学实施新数学课程标准和新数学教材,而高师教师对中小学数学课程改革了解不够,因此,致使培养的新教师不能很快适应基础教育实施新数学课程的需要。综上所述,对职前数学教师教育中数学学科教育类课程及其教学的改革,从某种意义上说,已刻不容缓。在实践和理论上已经取得一定成果的基础上,我们提出“以课题组织课程,以问题组织课堂”,改革数学学科教育类课程及其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思想。
2改革的实施
根据“以课题组织课程,以问题组织课堂”的基本思想,在数学学科教育类课程整合及其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实践中,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2.1改革的基础
为了使改革不流于形式,取得预期的成效,必须要扎实改革的基础。首先,此项改革以浙江省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面向基础教育实施数学新课程和教师专业化的高师数学教育改革研究”为依托,另外有相关的省教育科研课题,有浙江省精品课程———数学教育学,还由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了《数学教育新视野》,由研究出版社出版了《数学问题论》等相关专著,在《数学教育学报上》发表了《数学教育专业教育实习改革研究》,在《教学月刊》上发表了《开设数学问题课,提升数学思维力》等相关论文为基础。其次,国内外已经有类似的改革先例。据顾建民等[3]在《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创新模式》中介绍,位于欧洲丹麦德兰半岛北部奥尔堡大学从1974年建校起,就创立了“以问题为中心”、“由课题来组织”的“做学问”的新模式。美国在20世纪70年代课程开发发生了显著的质的变化。变化之一就是科学的综合化动向[4]。关于课程教学,则是众所周知的“问题解决教学”。“问题解决教学”最具代表性的当推数学。此外,还有德国的“范例方式课程论”、“范例教学法”与美国和前苏联的“问题教学法”都具有相似意义。国内有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对学科教育类课程正在进行相应的改革,改革的基本思想是:考虑教师教育专业的边际或双专业性质,把普通文化知识课程、学科专业课程、教育学科专业课程、教育技能课程和教育实践课程有机地结合起来,课程设计按照课程结构化和微型化相结合的原则进行,以便形成课程体系和尽量压缩每门课程的学时。至于中小学,与此改革相似的改革就更多了,限于篇幅,不再一一细说。再次,改革有先进的理论指导。从课程论来看,“以课题组织课程,以问题组织课堂”的思想和做法,属于“一体化教学方法”。这种组织课程的方法,G•豪森等人认为,要求“组织学习的过程要考虑到学生水平发展的需要”,“学习内容的选择也必须适合学生的兴趣和需要”。这就是说,凡是跟个人生活和职业有关的实际需要和现实问题,无论是目前的还是将来的,都应予以考虑。从现实中提取的问题将决定教学内容。这样的问题和问题组,一般不可能局限于个别的学校科目,也不能依靠某一学科的教材、概念和有关知识来加以解决。几个学科的处理方法与观念的相互作用,将会在解决问题的阶段起决定性的作用。由于这个缘故,一体化教学方法取消了教学科目的划分,而是把这些科目按现成问题的需要进行一体化的处理。[5]
2.2改革的方案和措施
改革的总体方案是: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际,用“为基础教育培养适用性数学教师”这一课题来组织数学学科教育类课程的整合;用“问题教学法”来组织理论课的教学。课程整合的具体措施是“大合小分”。“大合”即将数学学科教育类课程整合为2门课程,一门为数学思维的理论与实践,一门为数学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数学思维的理论与实践主要是由数学思维论、数学教育心理学和初等数学研究这样传统的3门课程整合而成。整合后的数学思维理论与实践这一课程下设2门子课程,一门是以理论为主的数学思维论,一门是以实践为主的数学解题训练。而数学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则主要是由数学教育学、数学教学基本技能和系列化实习整合而成。数学教育的理论和实践课程下设2门子课程,一门是以理论为主的省精品课程数学教育学,一门是以实践为主的系列化实践。“小分”即在以上的大课程下设列小课程。“数学思维的理论与实践”这门大课程下设的“数学解题训练”课程,由初、高中升学试题解答、怎样解题和数学竞赛等3门小课程组成。“数学教育的理论与实践”这门课程下设的“数学教育学”,则由数学新课标解读、新数学教材分析、数学教育理论、数学教育技能训练等4门小课程组成。而“系列化实践”课程又由2个子课程组成,一门是“校内实训”课程,一门是“校外实习”课程。校内实训课前述的“数学教学技能训练”外,还有“实习前试教”;而“校外实习”则由“参观附属学校”、“一节课见习”、“全程见习”、“规范性实习”和“适应性实习”这样一个系列所构成。在实施以上课程构架时,具体的做法是:“数学思维论”为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而开设,数学解题训练中的“初、高中升学试题解答”课程作为一、二年级学生的寒暑假作业,属课外活动课程;“怎样解题”课程由教师用波利亚的《怎样解题》中的相应理论为主,对学生的寒暑假作业作集中点评;“数学竞赛”课程作为选修课开设。“数学教育学”中的“中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解读”、“中小学数学新教材分析”这2门课程作为小课程,由具有中小学数学教学实践的教师担任;“数学教育理论”课程作为“数学教育学”的理论部分相对集中讲授,“数学教学技能”的基本功部分分散在课外进行,备课、说课、上课、评课等数学技能则利用微格教学以分组为主进行训练。关于“系列化实践”则不是本文的主题,此处不赘。以上阐述了如何“以课题组织课程”的方法措施,接下来以一个教学实例来说明如何“以问题组织课堂”。[6]勾股定理是初中数学的一个基本教学内容。为了让学生为以后进行这一内容的教学打下扎实基础,教师组织了以下一系列问题,进行了一次关于勾股定理的教学。[7](公式略)#p#分页标题#e#
篇6
“我们必须谋大事、抓改革、重创新,才能使各项工作开创新局面、实现新突破、迈上新台阶。”
郑富芝司长向我们展示一份又一份的文件修改稿、多次研讨会纪要和调研报告。每一项改革措施的背后,都凝聚了大量教育专家和学科专家、教育行政、教研、科研等部门负责人以及一线校长和教师的心血。
“改革目标能否落地,关键在于我们是否能够围绕改革目标,制定出一系列制度和程序,关键在于我们是否具备了相应的制度执行能力。这是改革深化后,我们将面临的重大课题。”
郑富芝司长说,面对改革进程中已经出现和可能出现的问题,我们要像所要求的那样,敢于出招又善于应招,做到“蹄疾而步稳”。
2013年是教育事业改革发展进程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一年
记者:郑司长,听您刚才的介绍,刚刚过去的2013年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取得了丰硕成果。由于教育事业的特征,2013年出台的有关改革措施将在未来几年陆续影响到教育的各个方面,您能详细地为我们谈一谈吗?
郑富芝:对2013年工作,我想用一句话来总结,即“是教育事业改革发展进程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一年”。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有几项改革都具有突破性意义。
一是印发了《教育部关于推进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的意见》,首次全面提出了包括学生品德发展水平、学业发展水平、身心发展水平、兴趣特长养成、学业负担状况5个方面和行为习惯、公民素养20个关键性指标的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框架。
社会各界对中小学“绿色评价”改革给予了高度关注和充分肯定,中央主要媒体进行了集中报道。像《人民日报》认为,全新“绿色评价”体系的建立,意味着我国中小学教育进入了“绿色GDP”时代。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将其作为党的十以来教育领域重大改革,先后进行了两次报道。
二是推进考试招生改革。按照部党组关于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总体部署,研究起草了《关于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实施意见》和《关于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实施意见》,对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定位、考试科目、考试内容、考试成绩使用等做出了规定;对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的基本原则、评价内容与方式、评价程序等提出了明确要求。上述两个《意见》将作为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总体方案的配套文件一同印发,促进普通高校建立起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的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机制。同时,着手研究起草了《关于深化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对建立健全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改进高中阶段招生录取办法等提出指导性意见。
评价和考试招生是教育改革的关键环节,它不仅被教育界视为教育改革的“瓶颈”,也被广大群众特别关注,因为评价和考试招生关系到上亿名中小学生的切身利益。我们感到压力很大,但是动力也很足。在啃这两块“硬骨头”的过程中,我们集思广益,多地多次调研,对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的探讨也深深地融入了这两项改革之中。
记者:确实,教育改革牵涉面广、影响深远,所以改革举措必须慎重,要经得起历史的检验。
郑富芝:是的,所以我认为,哪怕是创新和开拓性的工作,也要稳稳当当、扎扎实实地去做,不搞任何轰动效应。
像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自2011年实施以来,我们毫不放松地抓了三年。如今,学前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财政投入大幅提高,普惠性资源快速增加。截至2013年底,全国幼儿园达到19.7万所,在园幼儿3895万人,比2010年分别增加4.66万所、918万人,增幅分别为30.97%和30.84%,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目标任务全部圆满完成,提前实现“十二五”教育规划学前三年毛入园率65%的目标。
在系统总结三年行动计划成效经验、分析面临的形势任务的基础上,我们又开始谋划新一轮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研究起草了《关于实施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的意见》,进一步提高城乡公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园的覆盖面,加快建立学前教育成本分担和运行保障机制,推动学前教育可持续发展。
记者:这确实体现了教育工作的一个特点,即工作的连续性和成效显现的滞后性。一项改革措施出台时可能引起广泛关注,但关键是后续怎么做,它需要一个长期的落实,而不是短暂的光芒。
郑富芝:没错!我们应该用这种态度对待每一项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任务。国务院办公厅已转发教育部等七部门《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明确了特殊教育改革发展的总体目标和重点任务,提出了加强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改革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国家教改领导小组召开了全国特殊教育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特殊教育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这是特殊教育发展取得的重大突破。
《提升计划》指出,到2016年,全国基本普及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90%以上,其他残疾人受教育机会明显增加。这指出了未来三年的时间表和任务书,我们应该按照这个时间表,分步骤有节奏地完成任务。
2014年工作思路:以改革提升质量、促进发展、实现资源共享
记者:郑司长,在请您谈2014年基础教育二司的重点工作之前,请先谈一谈明年的工作思路。
郑富芝:2014年,我们要围绕基础教育治理体系改革、教育治理能力提高,进一步深化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坚持把改革创新贯穿于基础教育发展的各个环节,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改革提升质量,以改革促进发展,以改革实现资源共享。
一、以改革提升质量,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以学生发展为主题,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作为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以统筹改革为主线,立足长远,着眼全局,协同推进各项改革;以课程改革和考试评价改革为切入点,着力推进关键领域和主要环节改革,着力破解立德树人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二、坚持以改革促发展,进一步提升基础教育普及水平。学前教育要坚持扩总量、调结构,继续扩大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覆盖面;建机制、强保障,努力构建成本分担和运行保障机制;抓能力建设、提保教质量,全面纠正“小学化”倾向。普通高中教育要加快推进普及,重点支持民族地区、边远贫困地区提高普及水平;健全投入机制,提高正常运转和可持续发展保障能力;推进综合改革,促进多样化、有特色发展。特殊教育要完善布局合理、学段衔接、普职融通、医教结合的特殊教育体系;建立财政为主、社会支持、全面覆盖、通畅便利的特殊教育服务保障机制;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各方参与、齐抓共管的特殊教育工作格局。
三、以改革实现资源共享,进一步扩大优质数字教育资源覆盖面。面向社会,广泛征集,重点开发资源;搭建共享平台,重点支持困难地区和薄弱环节;促进交流应用,发挥资源效应。
记者:清晰的工作思路,给各地开展具体工作提供了参考和指导。
2014年工作重点:深化改革、狠抓落实、务求实效
记者:郑司长,刚才您提到2014年工作思路,第一条就是有关立德树人工程。据我们了解,从2013年2月起,教育部先后召开了2次部党组会、8次部长办公会、9次专家座谈会,对《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进行专门研究和审议,对此的重视可见一斑。请问,我们为什么在这个节点制定该《意见》?
郑富芝:立德树人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核心所在,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本质要求。而要把立德树人的要求落到实处,就必须充分发挥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核心作用,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
目前看来,我们的课程改革面临着新的挑战。一方面,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信息网络技术突飞猛进、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使学生的成长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就青少年学生而言,他们的思想意识更加自主,价值追求更加多样,个性特点更加鲜明。另一方面,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时代和社会发展需要进一步提高国民的综合素质,培养创新人才。这些需求和变化对课程改革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当前,大中小学课程改革从总体上看,整体规划、协同推进不够,与立德树人的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重智轻德,单纯追求分数和升学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较为薄弱;大中小学课程目标有机衔接不够,部分学科内容交叉重复,课程教材的系统性、适宜性不强;与课程改革相适应的考试招生、评价制度不配套,制约着教学改革的全面推进;教师育人意识和能力有待加强,课程资源开发利用不足,支撑保障课程改革的机制不健全。
这些困难和问题直接影响着立德树人的效果,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要通过全面深化课程改革,以达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目的。
记者:2014年,《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就要印发了。请问郑司长,《意见》的亮点主要有哪些方面?
郑富芝:在改进和完善已有措施的基础上,此次改革重点提出了四项新的措施。
1.研制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根据学生的成长规律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把对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总体要求和新时期立德树人目标具体化,系统回答“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重点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将党的教育方针具体化、细化,将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转化为具体的品格和能力要求,进而贯穿到各学段,融合到各学科,最后体现在学生身上。二是为衡量学生全面发展状况提供评判依据。
2.研制学业质量标准。现行课程标准对学什么、学多少讲得比较详细、清楚,但大部分学科对学到什么程度要求不明确、不清晰,难以量化。这样带来两个问题,一是教育教学活动不好把握,容易出现偏难、偏深等教学问题;二是考试评价缺乏统一、具体、可操作的能力表现标准。建立学生学业质量标准,明确质量要求,完善现行课程标准,有助于增强对教学和考试评价的指导性。
3.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普通高中课程改革自2003年启动,已进行了10年实验。此次将按照立德树人的要求,在总体设计的基础上,启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的修订工作,重点是进一步明确培养目标、完善课程结构、打好学生共同基础、满足个性发展需要。同时与高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做好衔接。
此次修订,将把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和学业质量标准要求充实到课程标准当中,并突出四个方面的要求:一是增强思想性,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全面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分体现民族特点;二是增强科学性,客观反映人类探索自然和社会发展的规律,确保课程内容严谨准确;三是增强时代性,充分体现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根据社会、科技最新发展,及时更新课程内容;四是增强适宜性,要符合高中阶段学生的年龄特征,精选课程内容,增加学生选择学习的机会,科学确定课程容量和难度。
4.加强相关学科课标教材纵向衔接和横向配合。过去修订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编写、修订教材,关注的主要是本学科和本学段的内容设计,对学段间、学科间内容的衔接配合、统筹协调关注不够,因此上下脱节、交叉重复、简单割裂等问题在所难免。为此,此次深化课程改革,将把跨学段整体育人、跨学科综合育人作为重要工作任务。
记者:这些亮点确实抓住了目前教育改革中的难点、重点问题。像您刚才提到的研制学业质量标准,就非常有必要。没有准确的、具体的、可操作的学业质量标准,老师们教学就无标准可依,那就只能比谁教得难、谁教得多、谁的学生分高,这也是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原因之一。2013年出台和起草有关中小学评价和考试招生改革的文件,目的之一也是推进素质教育、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请问这方面工作在2014年有什么规划?
郑富芝:2014年,根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工作的总体部署,印发《关于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实施意见》和《关于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实施意见》,启动有关改革试点工作。同时,指导各地落实好《教育部关于推进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的意见》,全面推进改革实验区工作,进一步完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研究制定评价改革实施指南,组织开展专题培训,搭建资源共享平台,委托专业机构提供专业指导和技术支持。
2014年,我们还会部署推进中考改革工作。印发《关于深化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建立健全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改进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办法,改变单纯以学生学科考试分数简单相加作为招生录取唯一依据的做法。
记者:除了这两方面,2014年基础教育二司还要重点做好哪些方面的工作?
郑富芝:还要重点做好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严格规范教材管理,进一步提高教材质量和水平。印发《中小学教材选用管理办法》,明确教材选用机构、选用程序,选用工作监督和对违规行为的处罚等,进一步规范中小学教材选用管理。修订《中小学教材审定管理办法》,进一步强化教材编写、审定、修订、使用工作的规范管理。会同有关部门完成《中小学教辅材料管理办法》修订工作,进一步加强对中小学教辅材料的监管。
二是加快推进学前教育改革发展。启动实施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提高城乡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覆盖面,建立完善学前教育成本分担与运行保障机制。同时,继续实施国家学前教育重大项目。加大对困难地区、困难群体和薄弱环节的扶持力度,根据新阶段新任务,引导各地建立推进学前教育发展的长效保障机制。
三是全面提升特殊教育发展水平。这方面工作主要是全面落实《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健全特殊教育财政保障机制,全面推进全纳教育,大力提升特殊教育普及水平,不断提高特殊教育教学质量。
有两大重点项目:一是启动特殊教育改善办学条件项目,对普通学校设立特殊教育资源教室(中心)、薄弱特殊教育学校改善办学条件等方面给予支持。二是继续实施特殊教育学校建设项目,支持高等学校特殊教育师范专业建设、残疾人中等职业学校和高校特殊教育学院建设。鼓励有条件的地区试点建设孤独症儿童少年特殊教育学校(部)。
四是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印发《关于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意见》。明确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总体目标、主要指标和政策措施,整体部署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工作。积极协调有关部门,推动建立普通高中生均公用经费拨款标准。
同时,实施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攻坚计划,支持中西部贫困地区加快发展普通高中教育,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普及水平。大力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加强高中学校特色建设和学生发展指导。
五是进一步提升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应用水平。通过多种方式,开展优质基础教育资源建设工作,逐步建设完成符合新课标要求、与新版教材相配套的数字教育资源体系,为幼儿园和中小学提供更多适用、实用、好用的优质数字教育资源。搭建中小学教学信息化应用平台,挖掘典型案例,促进经验交流。制定出台《中小学教学信息化指导纲要》,促进信息技术教学应用落到实处,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
记者:新的一年,您对广大的一线校长和教师有哪些希望和要求?
篇7
一、顺应教师发展需要,把握课程开发契机
我校自2000年至2003年先后经历了两次县级教育改革试点和两次镇级教育内部调整,都涉及了教师的切身利益,有的教师因为业务水平不高而下岗,近似残酷的改革现实教育了广大教师。使他们认清了一个最基本的道理——要想适应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首先要胜任教育教学工作,要想不下岗,自身的专业素质必须不断提高。教师对提高自身教育教学水平发展有了空前的需要。我们洞悉到教师这种需要,结合学校教育改革与发展,提出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举措和要求也就水到渠成了。
二、重视学习型学校建设,奠定课程开发理论基础
教师专业发展有了内部动因,没有课程开发的实践理论支撑,要做好课程开发工作是一句空话。为此,我们在加强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组织领导、制定实施方案以及评价标准的基础上,采取了四项措施和四个步骤来落实课程开发与实施工作。四项措施:一是开展创建学习型学校,强化课程开发与实施能力;二是加大课程校本教研工作力度;三是研制、开发校本课程;四是强化对校本课程的管理。四个步骤:一是深入学习校本课程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设计理论和操作技术;二是借鉴先进学校的做法;三是开发校本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四是打造校本课程和文化。
1. 在创建学习型学校强化课程开发与实施能力工作中,我们本着急用先学的原则,通过专题培训、网络学习、观摩教学、自主研修等形式开展了各项学习培训工作。在创建学习型学校活动的过程中,我们针对校本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是由国家着眼于宏观指导而研制的校本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指导纲要,地方和学校则要根据纲要所设定的基本框架规划基本内容和具体活动方案。我校制订了《校本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与实施总体方案》,不仅从指导思想、内容目标、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方面都作了比较详尽的说明和要求,并且提出了3~6年级分阶段的课程目标。使教师课程开发有标可依,避免了课程开发的随意性,保证了课程开发与实施的效果。
2. 在课程开发与实施的步骤上,我们在学习、借鉴、开发的基础上,围绕打造学校特色,将学校特色和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整合起来开展工作。例如,我校在办学特色定位上确定了以校本教研为主、以美术刮刮画、乒乓球为辅的学校特色建设发展方向。通过不断发掘课程资源、不断完善校本教研、乒乓球、刮刮画课程实施,不仅使校本课程逐步成为学校特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有利地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
三、加大校本课程研究,提升校本课程开发质量
在校本教研课程开发与实施中,我校利用自2000年以来先后开展的“强化思维品质训练,构建学生主动学习、生动学习课堂教学模式”,“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校本教研”以及“构建双效课堂,促进教师发展”主题教研活动为校本教研课程资源。开发并形成了以面向教师专业发展的“专业引领、自主实践、同伴互助、自我反思”校本教研活动课程结构。用“备课、说课、上课、评课、测试、反思、专题研讨、领导点拨”八项内容作为校本教研课程的主要内容。进一步使教师经历、感受课程开发,形成课程开发意识,明确学校教育教学处处有课题,处处有课程。与此同时,针对教师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没有实践经验,开展课程存在畏难情绪等实际问题,我校立足于校本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都是一门课程的本质属性,并注意了这是一门教师暂时难以掌握的课程实际,将校本课程纳入了我校十几年如一日坚持开展并形成的以“专业引领、自主实践、同伴互助、反思提高”为载体,以“备课、说课、上课、评课、测试、反思、专题研讨、领导点拨”为主要内容的校本教研活动中,将校本教研与课程改革有机结合、与教师专业发展需要有机结合、与学校发展需要有机结合、与教育科研有机结合为特色的校本教研活动中来。通过我校的校本教研活动不断研究解决课程开发与实施中遇到的新问题,不断提高课程开发与实施的质量。例如,我们在理论培训引领的基础上,首先通过组织骨干教师运用典型引路的形式,使广大教师明确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内容选择,教学基本模式和操作要求;在自主实践活动中,引导教师在自己实践课中,按照学校提供的范例进行强化学习、实践并结合自己与学生的实际不断探索更加有效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在同伴互助活动中,我们将教师课程开发与实施中遇到、发现的问题和有推广价值的经验进行提炼放到教研活动中,通过观摩研讨、课题研究、问题诊断、案例研究等教研模式,运用同伴互助的方式使先进的经验得到推广,发现的问题得到研究解决;在反思提高阶段,我们通过教学反思、优秀课例评选等活动使任课教师进一步明确课程改革与发展的方向,形成了我校课程开发与实施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良好运行机制,提高了课程开发与实施的质量。
四、整合课程实施力量,形成课程开发实施合力
我校是全国优秀家长学校,将学校工作要求与家长对学生的需要整合起来,开展教育工作是我校家长学校工作的优势。为此,我们针对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特点,尤其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特点,通过印发《家长报》、《小学生生活能力与家长联系卡》,家长学校上课等方式,密切学校与家庭的联系,努力营建齐抓共管的工作运行机制,使综合实践活动得以全方位实施。每年寒暑假,学校都要求学生在家长的支持下,完成一件小制作作品,孩子们用棉花、布、铁丝、纸板、木片、塑料泡沫等多种材料动手进行小制作、小发明、小创造。在开学后学校组织的评比表彰活动中,各班以《小小发明从这里起步》为栏目,将学生的优秀作品分门别类地陈列在学校为各班级配备的素质教育展板中,让丰富充实、琳琅满目的作品对参观的学生有所启发、学有所得,营造积极的课程开发与实施的文化氛围。
五、强化校本课程管理,保障课程开发和实施质量
我们立足校本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推行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重点、热点和亮点。同时也是对习惯了按本教学、封闭教学的教师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上的难点。为此,我校把教师培训工作列为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先后通过上级和校本级《走进新课程》、《综合实践课程开设意义与要求》、《综合实践活动实践操作技术》等专题培训,使广大教师认识到: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是针对现行课程结构存在着严重不足,经验课、综合课严重不足,实现课程功能的改变所推行的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重要工作。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本质是让学生自主参与到开放式的综合应用实践中,通过切身体验达到综合素质提高和多方面能力的协调发展。为了保证培训工作质量,学校进一步完善了各种教育、教学工作制度,并将教师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工作业绩纳入了《教师工作考核细则》之中,与教师晋级、评优等切身利益挂钩。
与此同时,对校本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及时地进行总结、反思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每学期,不仅要有每次小结,还要有阶段性总结、专题性总结、还需要学期性总结。在总结中既要看完成了那些任务,有什么好的经验和做法应该推广,还要明确有那些问题需要解决和继续研究。例如,我们发现一些在过去课程开发和实施过程中,很多曾经是被肯定的做法和经验,在新的课程开发与实施中又出现“穿新鞋走老路”现象。对此,我们通过在总结、反思的基础上,及时开展研制教学模式、细化课程评价量表等措施,有效地规避了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反弹现象发生,促进了课程开发与实施工作的持续健康发展。
六、取得的成绩和今后努力的方向
篇8
关键词:行业企业主导;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
作者简介:吴志先(1983-),男,福建莆田人,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上塘珠宝玉石学院书记,讲师,研究方向为就业指导及校企合作;林志谦(1970-),男,福建莆田人,湄州湾职业技术学院成教处处长,研究方向为校企合作。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6)14-0055-04
近年来,随着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深入与发展,党和政府对现代学徒制给予高度重视,将其视为“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战略选择”,相续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29号)、《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教职成[2014]9号)等文件。为了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各职业院校也在各级各地政府的支持下,纷纷探索践行现代学徒制。
一、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概况及其内涵
“现代学徒制”这一名词最初出于英国,1993年,英国政府为了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促进经济发展,实施“现代学徒制计划”。其实,二战后,被德国称为经济腾飞的秘密武器――双元制职业教育体系就是“以工作为本位”的现代学徒制。此后,英国、法国、瑞士等各国纷纷效仿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在借鉴现代学徒制优点的基础上创造适合本国国情的现代学徒制[1]。
现代学徒制是通过产学融合、校企合作的形式,把现代学校教育中“系统、规范、高效”的人才培养优势,与传统学徒培训中“言传身教”的技艺传承优势结合起来,强调“学中做,做中学”的一种校企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可以有效克服当前职业教育“与工作环境真实世界相脱离”和传统学徒制中“理论不足,潜力受限”的缺陷,为各国所大力推行[2]。
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推行面临的困境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来,我国部分地区高职院校就对半工半读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尝试与探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总体上来看,多数职业院校采用以“学校为主导”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即人才培养、课程设置以职业院校作为主,学生头两年或两年半在学校进行理论学习,后一年或半年通过工学交替、顶岗实习、订单培养形式到企业进行实践实习,企业只是按照学校的要求,配合参与现代学徒制实施,负责为学生实习实训提供便利。然而,从全国各地现代学徒制实施的情况来看,这种以“学校为主导”现代学徒制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校企合作育人不深。“以学校为主导”现代学徒制,职业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居于主导地位,几乎包办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教材开发、教学组织实施、学习考核评价、学生管理、招生招工等人才培养各个环节,行业、企业只是配合职业院校实施,介入程度或参与度较低。这种偏离现代学徒制本源的教育方式,导致现代学徒制成为职业院校的“独角戏”,让现代学徒制中强调“产学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校企一体化合作育人流于形式,徒有其名。如,有些学校所谓现代学徒制,缺乏合作企业的参与,只是在原有的人才培养计划、教学大纲、教材和课程安排等方面上进行了调整删减,使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不能相适应,影响到人才培养质量。
二是学生学习与工作结合不紧。当前,全国多数职业院校在践行“以学校为主导”的现代学徒制过程中,采取“2+1”、“2.5+0.5”的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即两年或两年半的时间安排学生在学校学习,再利用一年或半年的时间安排学生进行师带徒顶岗实习[3]。这种模式容易导致前两年过于偏重理论知识教学,脱离与工作世界的联系沟通,使学生所学的知识缺乏实效性和针对性;在后一年或半年的师带徒顶岗实习阶段,又容易使学生脱离学校指导,出现盲目摸索的情况。这与现代学徒制中强调“学中做,做中学”以工作为本位的教育模式相背离。同时,这种分段式的人才培养,由于地理时空和知识认知的问题,学校教师与企业师傅缺乏有效沟通和联系,往往各自为政,对学生培养缺乏协调性和系统性,人才培养质量难以得到保证。
三是校企管理考核衔接不畅。在我国“以学校为主导”现代学徒制教育理论设计上,把职业院校设定为现代学徒制总体方案的实施者和理论基础教育供给方,将企业设计为学徒制培训的主要场所,通过校企合作、工学交替学习培训的形式,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但现实实践中,这种“以学校为主导”现代学徒制,导致校企认识出现分歧,出现校企管理考核衔接不畅的问题。职业院校认为,他们已完成理论基础教育,学生一旦进厂进行师带徒实践,就从学生变为学徒,即企业的“准员工”,日常管理和指导应该由企业负责,学校自然而然卸了管理和考核责任,无义务再去操心。所以,学校对学生考核评价,仅以企业出具的学生师带徒顶岗实习证明为依据,考核评价存在走过场、流于形式的问题。企业则以为他们只为学徒实习提供便利,对学生管理管理和科学考核评价是学校老师应该完成的事情,应付了之。这种缺乏与现代学徒制相适应的融合柔性评价的管理制度,制约着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4]。
篇9
关键词:农村;幼儿教师;职业困境;教育券
中图分类号:G 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1422(2013)09-0127-03
2010年7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了“积极发展学前教育”“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的要求。农村学前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需要一支高素质的幼儿教师队伍来保障,在一定意义上,农村幼儿教师的职业生存状态是制约和决定农村学前教育事业进一步发展的最直接、最现实的因素之一。广东省在推进学前教育的进程中,城乡差异、地域不平衡的问题尤为突出。窥一斑而知全豹,作为要支撑广东农村学前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农村幼儿教师的现状实际折射出了农村学前教育目前亟待解决的诸多问题。
一、广东省农村幼儿教师的职业困境
(一)困境一:数量不足
农村幼儿教师的数量缺乏从师幼比例数据可以得到印证。2008年广东省农村幼儿园幼儿与教职工比例超过20∶1[1],远远高于国家规定的7∶1。严重失衡的师幼比意味着农村幼儿教师承担了三倍的工作量,过大的工作压力不仅影响了广大农村幼儿教师的身体健康,更直接影响了学前教育的质量。
(二)困境二:素质偏差
农村幼儿教师的素质偏低外在方面表现为学历和职称不高,内在方面反映为教育理念落后。根据调查,2010年全省农村专任幼儿教师学历达到专科及以上的约25%,高中以下学历的超过10%。近90%的农村幼儿教师未评定职称,已经评定职称的少部分教师,其职称层次也偏低:小学高级以上不足2%,小学一级和小学二级分别占4%左右。
职前学历低、职后培训少直接影响到了农村幼儿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师教育理念的落后,导致农村幼儿园以室内集体上课为主来组织教育活动,“小学化”倾向比较严重。相当数量农村幼儿园的活动室内没有任何操作材料和玩具,大部分学前班教室里只有小学式的座椅、黑板、粉笔以及幼儿人手一册用书,室外缺少体育及游戏设施设备。另一方面,教师陈旧的教育观念摆脱不了家长要求学知识的束缚,她们也无能力把幼儿各阶段的发展目标灵活地渗透到幼儿日常生活的各个环节中去,只好以学前班或幼儿园教材为课本,以教材为中心,围绕“读、写、算”按页码顺序进行教学。
(三)困境三:队伍不稳定
广东省农村幼儿教师待遇普遍较差,公办编制严重不足,这直接导致了幼儿师资队伍的不稳定。20世纪90年代以来,许多公办幼儿园随着企事业单位的改制而被抛向市场,公办园的数量、经费、教师编制与日剧减。目前全省幼儿园在编的教职工有1.5万人左右,约占教职工总数的9%,而且大多分布在城市、县的公办幼儿园中,绝大多数农村幼儿教师没有编制。
调查显示,2010年农村幼儿教师每月工资在300-600元左右,与农村小学教师收入差距较大,很多农村幼儿园教师没有按规定购买养老、医疗等保险,幼儿教师培训、评优等权益也未能得到很好的保障。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幼儿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农村幼儿园中的优秀教师,通常通过考取小学编制的方式寻求职业发展,造成优秀幼儿教师严重流失。优秀幼儿教师流失后,转而由一些低素质,乐于接受低工资的人员充当,大大降低了幼儿教师职业的吸引力,直接影响了农村幼儿教师队伍的素质。
二、造成农村幼儿教师职业困境的原因
(一)政府经费投入不足
学前教育的经费不足是全国学前教育事业发展过程中普遍面临的问题之一。近5年以来,广东省学前教育经费在全省财政性教育经费中所占的比例约为1%[1],省级财政也没有专门的学前教育经费。这些经费大部分又流入了城市、珠三角地区和县镇,很少投入到农村。在广东省东西两翼、北部山区等经济欠发达地区,巩固提高“普九”和发展高中教育已使各级政府背上了沉重的经济负担,无力加大对学前教育的投入。
(二)幼儿园筹措经费困难
缺少政府的经费投入,农村幼儿园自筹经费也比较困难。多数农村幼儿园完全依靠保教费维持运作,其收费水平只能勉强维持低成本运营。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受人均收入水平低、当地公立幼儿园收费标准低等因素的影响,农村私立幼儿园的收费标准大约为200-450元∕人∕学期。偏低的收费标准使幼儿园很难有多余资金进行发展性投入,举办者也不愿意支付较高的教师工资,进而影响了幼儿园的持续发展,形成了“幼儿园条件差、教师工资低、素质弱、办园水平不高”的恶性循环。
三、走出困境的突破口:加大投入
(一)需要投入
要思考解决学前教育的诸多问题都和经费有关,因此加大对农村学前教育的投入是走出目前困境的突破口,这种投入所获得的回报是长远而不可替代的。早在1965年美国就开始实施“开端计划”(Project Head Start),旨在为贫穷、环境不良和少数民族的儿童提供补偿教育。该研究经过20余年的跟踪发现,接受计划的儿童成年后与没受过学前教育的同类人相比,学业完成率高,特殊教育需求少;社会责任感强,社会性发展水平好;成婚率、就业率、占有资产率高,双亲家庭多,犯罪率低。
1997年英国政府推出了“确保开端计划”(Sure Start)[2],旨在改善包括出生前在内的儿童及其家庭的健康和福利状况,使他们做好入学准备。该计划中,英国政府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试图通过扩大社区合作、保教一体化、咨询等手段来扩展和提升幼儿教育和保育的质量和数量。
200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芝加哥大学的詹姆斯·赫克曼(James Heckman)教授指出,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幼儿时期对一个人投资1美金,将比在幼儿期之后投入同样的金额收益更大。[3]可以看出,儿童年龄越小,投入资金越多,并且随其成长过程而不断追加是最佳的投资策略。
(二)投入模式
加大对学前教育,尤其是贫困地区学前教育的投资已成为我国绝大多数教育工作者的共识。2010年11月,《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强调要“努力扩大农村学前教育资源”“各级政府要加大对农村学前教育的投入”“安排专门资金,重点建设农村幼儿园”。广东省也在不断探索推进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的新模式。2010年《广东省教育综合改革试点总体方案》指出,要逐步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完善学前教育成本合理分担机制,还要创造条件设立学前教育财政专项,扶持欠发达县、农村学前教育发展,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幼儿入园给予补助。[4]而具体的投入措施,教育券制度给我们带来了一定的启示。
教育券(Educational voucher)由美国经济学家米尔顿·佛里德曼(Milton Friedman)于20 世纪50年代正式提出,指政府把教育经费折算成一定数额可以用作抵充学费的有价证券,直接发给家庭或学生,学生凭教育券自由选择政府所认可的学校就读,教育券可以冲抵全部或部分学费,学校凭券到政府部门换取教育经费。[5]其基本思路在于改变政府垄断公共教育而导致的公立学校系统质量和效率低下的状况,从而提高学校的教育质量,因此也被称为市场模式的教育券,没有排富性。
另外,一些学者如美国经济学家克里斯多夫·詹克斯(Chrisropher Jendks)认为,教育券是为社会弱势群体提供高质量教育的有效途径,因此政府应利用教育券制度向贫困的家庭和学生提供资助,以帮助贫苦的学生接受高质量的教育。[5]这种模式主要从争取平等教育机会出发,更关注社会弱势群体,被称为补偿性市场模式的教育券,带有排富性。
我国浙江省长兴县于2001年首先开始了教育券制度的创新。他们从最初的民办教育和职业教育入手,逐渐拓展实施范围,延伸至弱势群体和贫困学生。2007年,我国香港地区以增加学前教育资源投放、减轻合资格家长的财政负担、改善学前教育的素质为目的,通过教育券的形式,对3至6岁幼儿的家长提供学费资助。[6]
广东省农村地域差异非常突出,粤北、粤西和粤东等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幼儿园规模小、人数少、收费低,处在一种国家集体“顾不上”、社会资本“看不上”的困难境地,师资的数量、素质等基本情况不容乐观。借用教育券的模式,政府可以分地区制定不同的补助标准,把教育券发给适龄幼儿,鼓励幼儿入读合格、优质的幼儿园。同时鼓励优质幼儿园适当调整收费标准,到农村办分园,构建城乡幼儿园共同体,逐步完善政府、社会、家庭合理分担学前教育成本的机制。
广东省农村幼儿教师的职业困境真实地折射出了农村学前教育亟待解决的诸多问题,但其核心的根源还在于缺乏经费投入。教育券的投入方式对于广东学前教育的发展来说,属于一种崭新的模式。它的可行性在国内其他地区得到了证实,同时这种模式对广东省农村学前教育政策的调整、吸引民间资金进入农村学前教育领域等问题指出了的新方向,值得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关于2009-2010年学年度广东省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情况通报[Z].2010.
[2]钱晓玲.英国“确保开端”项目的发展近况及启示[J].教育导刊,2010,(6):91-93.
[3]赫克曼.提升人力资本投资的政策[M].曾湘泉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4]广东省教育综合改革试点总体方案[Z].广东教育(综合版),2010,(10):28-33.
篇10
1、体育课程和体育教学概念
1.1、课程的历史变革与众家之观点
关于“体育课程”这一概念大家并不陌生,但是什么是“体育课程”很多人并不十分清楚,为了探明这一问题,理清体育课程的来龙去脉,首先看看教育理论界对课程概念的种种说法。纵观教育史料,“课程”这一术语在我国最早出现,是在唐代孔颖达的《五经正义》中。“教护课程,必君子之,乃依法制也”。之后南宋朱熹的《朱子全书,论学》之中也我国教学论的观点认为,“课程是课堂教学、课外学习以及自学活动的内容纲要和目标体系,是教学和学生各种学习的总体规划及其过程”。教育学观点认为,“课程是学校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的安排。广义的课程是指为了实现学校培养目标而规定的所有学科(教学科目)的总和,或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各种活动的总和。狭义的课程是指某一门学科”。课程论的观点认为,“课程的本质是由一定的育人目标基本文化成果及学习活动方式或组成的用于学校育人的规划和引导学生认识世界,了解自己提高自己的媒体。这种观点包含了教育的目标、课程设计、课程实施和评价等。我国的教育学家胡德海认为:“课程是依据一定社会的教育目标和学生年龄特征为一种载体而把作为观念形态的教学内容规范化、程序化和具体化。”这一观点概括明了,为我们探讨体育课程的概念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倾向于这一观点。从现代课程论的基本观点看,探讨课程概念定义的前提要求是,课程的内涵必须大于教学,而小于学校教育,并且正确地认识“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之间的辩证关系,同时课程应该规定教育者在何时,以何种方式经历哪一学段达到何种程度。
1.2、什么是体育课程
根据以上教育理论界对课程概念的研究成果和对课程概念定义的基本要求,以我国现行的学校体育课程的范畴为认识对象,我国学校体育课程是指学校根据社会的教育目的要求,为学生提供的,并且在一定程度上给学生规定的,可由学生选择的,被规范了的体育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内容、学习操作程序和方法,在不同的学段所要达到的体育基本素质、能力、体质健康教育标准的总体设计。它的特点是具有计划性和方案性,它对体育教学和体育课外活动锻炼形式提供方案。从课程论的基本观点认为,它属于狭义的体育课程和教学的本质关系以现代课程论的基本观点,针对目前我国体育课程的表现形式和本体功能特点,体育课程的本质是向学生传承人类优秀的体育文化。体育课程的各成分、内容和要素,在符合体育教学规律和原则前提下,通过科学的实施,积极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育、体育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全面发展和提高所产生的作用就是体育课程的本质。这是体育课程本质区别于其它课程的本质特点。什么是体育教学的本质?从现行的体育教学形态特征和功能特点出发,经研究认为,体育教学的本质是指体育教学内容要素经过科学的优化组合,在符合教学规律和教学原则要求下,通过师生双方互动的教与学活动过程,学生获得一定体育文化知识、技术技能、方法和原理,为促进学生的体质健康,形成一定的体育思想、行为和意识等方面产生的特定作用,并达到特定的、明确和具体的体育教学目标就是体育教学的本质。体育课程的本质则说明对学生的主体发展,从总体上产生什么样作用的宏观问题。而体育教学的本质则说明对学生产生哪些具体的作用,并要求达到哪些具体特定目标的微观问题。
2、体育潜在课程与教学的关系
体育潜在课程是近几年来体育教学领域普遍所关注的问题。体育潜在课程是渗透在体育正式课程和教学活动过程、班级气氛、人际关系、校园文化、家庭社会环境中的文化价值、态度、习惯、礼仪、信仰、偏见和禁忌等。这些问题即是社会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研究的问题,也是体育课程和体育课堂教学研究的新课题。体育潜在课程也属课程的范畴,但它是非正式课程,所以在课程的编制中它没有正式的内容,只是在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中以要求的形式提出的。如思想、道德、行为、品质、情感、意识和精神等方面的要求。这种要求在特定的、具体的体育教学中被列为一定的教学目标,结合具体的教学对象特点和教学过程,使学生在社会人文素质诸方面逐渐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从潜在课程与显课程的功能来看,两者相互弥补,相互促进,通过两者很好地结合,才能真正发挥出体育课程的整体教育功能,这就是潜在课程的正向功能。潜在课程也有负向功能,一般是由于受外部因素对学生的思想、认识、情感、行为等方面的影响而产生波动,这些因素与教师原设计的教学目标不一致时,潜在课程因素与显课程因素相互间会产生矛盾或制约作用,甚至会产生不良的结果。所以,现代体育教学中,对潜在课程因素进行科学设计和正确引导,有效地增大它的正向功能,缩和排除负向功能是每一位体育教师面临的新课题。体育教学是对课程具体实施的实践活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根据潜在课程的基本要求,根据特定的教材、学生和教学环境等特点,通过一定的科学有效的方法和手段来引导、启发、教育和培养学生,积极地挖掘和增大潜在课程因素的正向功能,提高体育教学效率、质量和水平。这方面的内容包括:提高学生对体育价值观的认识水准、不同课程内容的兴趣程度、认识程度、身心的投入程度、身心的体验程度等;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精神、互帮互学的行为品质、吃苦耐劳和顽强拼搏的精神、积极主动学习和锻炼的思想行为意识、以健康的心态对成功与失败,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提高学生的健康意识、提高自身健康与民族和国家利益的辩证关系。这些功能只有通过具体的教学实践过程,与具体的教学内容融合一起才能得以实现。但是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有时某些潜在课程因素与教学目标不一致时,学生很可能会出现抵触情绪甚至消极对抗的行为方式,这时要求教师即时进行启发、诱导、教育学生,化解和消除心理上的障碍,稳定思想和情绪,使他们全身心尽快投入到教学之中。从潜在课程理论的基本观点认为,现代体育教学中,潜在课程的因素与体育教学目标相一致时,学生对体育教学内容兴趣浓、积极性高、主动参与的意识强、师生关系和谐、身心投入的程度高等。反之则低。因此,在现代体育教学中,科学的设计、组织和运用好潜在课程因素,才能达到体育教学的自然和社会双重性教育的目的,才能充分发挥出体育教学的综合教育功能,才能更好地贯彻落实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目标。
3、体育课程设计与教学工作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