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生育的政策范文
时间:2024-01-29 18:00:3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计划生育的政策,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生育率;人口红利;老龄社会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3-003-02
一、问题重述
人口的数量和结构是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我国70年代初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一个孩子的生育政策,有效地控制了我国人口的过快增长,对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但另一方面,其负面影响也开始显现:临近超低生育率水平、人口老龄化、出生性别比失调、人口红利消失。本世纪初调整到“双独二胎”,到现在的“单独二胎”。无疑是政策不断进步的表现。选择合适的角度建立数学模型,评估有没有必要全面放开二胎政策。
二、影响因素的分析
1、生育率水平。20世纪70年代初,大力推行计划生育导致我国迅速从高生育率到低生育率的转变。生育率几乎一直处于低生育率2.14以下的水平,近几年更是低于超低生育率水平1.5。超低生育率水平加快了我国老龄化的进程,不利于社会的发展。
2、出生性别比例。在计划生育中的严格控制人口数量的前提下,“性别选择”成为人们退而求其次的选择,最终导致出生人口性别比例被“人为性”破坏失调。查阅1980年至2010年的性别比例资料得知,正常性别比例在103:100左右。自1978年计划生育以来,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例明显升高,1985年后除了个别年份外,出生性别比例均超过了112,明显偏离了正常的性别比例,从总趋势上看,比例仍呈增长趋势。出生性别比例失衡会带来婚姻挤压、性别透支和人口结构失衡等严重社会问题。
3、人口红利。中国经济“增长奇迹”源于多种因素,“人口红利”是其中最重要的因素。人口红利期是指生育率迅速下降,少儿抚养比例下降,总人口中适龄劳动人口比重上升,而老年人口比例达到较高水平之前形成的一个劳动力资源相对丰富的时期。通过用劳动人口占总人口比例的变化表示人口红利的变化,确定人口红利的变化趋势。
经分析,我国的人口红利大致处于增长趋势,但是在2010年出现了一个拐点,为了解释这个现象,我们建立差分方程模型预测未来几十年劳动人口占总人口比例的变化趋势,进而说明人口红利的发展趋势。
(1)差分方程模型。将人群按年龄大小等间隔地分成n个年龄组,比如每10岁或每5岁为1个年龄组。与年龄的离散化相对应,时间也离散为时段,并且时段的间隔与年龄区间大小相等,即以10年或5年为1个阶段。人口是通过女性个体的生育而增长的,所以用女性数量的变化为研究对象比较方便,下面提到的人口数量均指其中的女性。
时段 第 年龄组的人群数量为 ,第 年龄组的生育率为 ,死亡率为 ,生存率为 ,有 ,假设 和 不随时段 变化。 的变化规律:时段 第 年龄组的人口数量是时段 各年龄组生育数量之和,即
①
时段 第 年龄组的人口数量是时段 第 年龄组生存下来的数量,即
②
设时段K种群按年龄组的分布变量为: ③
则(1)、(2)可表为 , ④
其中,由生育率 和生存率 构成的矩阵 ⑤
当矩阵L和按年龄组的初始分布向量 已知时,可以预测任意时段K人群按年龄组的分布为 ⑥
(2)模型验证。将年龄分为4组,全国人口分为0-14、15-49、50-59、60-90共4个年龄阶段,根据公式⑥只要知道 时的L矩阵,依次可以得到以后每年各个年龄段的人口数据,进而可以预测年龄在15-59岁的劳动人口数量。根据中国统计年鉴查得2000-2008年的出生率 及死亡率 ,通过死亡率得生存率 。
表2中平均相对误差为0.0159,说明该模型起到了较好的效果,符合人口发展规律。用该模型预测各年龄段的人口数量,从而得出15-59岁劳动人口数以及总人口数,算出比值即得到每年的人口红利数据,相关运算过程借助MATLAB实现。得知,人口红利在2010-2015年呈增长趋势,在2015年左右达到顶峰,此后,呈急剧下降的趋势。
4、老龄化问题。老龄社会是指老年人口占总数人口达到或超过一定的比例的人口结构模型。按照联合国的新标准是65岁以上老人达到总人口的7%。采用新标准分析我国老龄化程度。
由表3中数据可知,我国2000年65岁以上老人达到总人口的比例已经达到7%,2011年比例已经高达9.1%,说明我国已经进入老龄社会,并且老龄化程度还会继续加大。
为了更加明确的说明问题,根据建立的动态差分方程模型,预测未来20年65岁以上老年人占总人口的比例,得出我国人口老龄化呈递增趋势,2030年左右我国老龄化已经超过20%,并将一直增长下去,所以20年后我国将成为高度老龄化国家。造成上述原因可分为两方面:1、人口生育率大幅度下降2、死亡率的下降。第一方面与我国计划生育政策有关,第二个方面得益于经济社会的发展、疾病的控制、卫生条件和生活质量的提升。人口高度老龄化使我国的养老负担迅速增加,会导致社会总储蓄减少,进而使社会总投资下降,最终影响经济的持续增长。
三、结论
通过对生育率、出生性别比例、人口红利和人口老龄化的分析,得出生育率持续降低,出生性别比例不平衡程度继续加深,人口红利在2015年将会下降,人口老龄化程度继续加重,这种变化趋势最终会影响我国经济的发展。所以我国的生育政策急需调整。也就是说目前很有必要开放二胎政策。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新计划生育;政策;思考
中图分类号:C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12)02-0009-01
根据中国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中国总人口数为1370536875人(含港、澳、台),中国大陆地区总人口为1339724852人。中国仍是世界人口第一大国,仍是发展中国家。此时,人口老龄化问题日趋严重,有说法认为独生子女对中国的家庭伦理观造成了不良的影响,中国应该坚持一胎政策还是实行适当放松的二胎政策引发了社会的广泛讨论。
我认为中国应该坚持现行的一胎政策,部分地区可因地制宜实行适当的放松的二胎政策。原因如下:
20世纪60年代初,由于和平年代的“补偿性机制”和瘟疫等疾病的减少,中国出现了建国后的“第二次人口生育高峰”,出生率相对较高。而这些人进入适婚年龄后又恰逢80年代初婚姻法的修改,许多不到晚婚年龄的人提前进入婚育行列,中国出现了“第三次人口生育高峰”。另外自实行计划生育以来全国已累计有近一亿独生子女,并陆续进入生育年龄,一旦计生政策放开,可能会引起“补偿性生育”和“抢生”。实行放松的计生政策,“第三次人口生育高峰”中出生的人口,尤其是进入生育年龄的独生子女的存在,将很可能引起新的人口生育高峰。第三次生育高峰中人口增长的基数如此之大,以致于通过一代人的计划生育也即城市一胎,农村二胎,根本无法消化上一代多增长的基数。一旦放松政策,真如有些人所说的年轻人会不理会放开生育吗?但中国人延续几千年的人丁兴旺的梦想传统岂是那么容易可以改变的?
中国幅员辽阔,人口密度不均,主要集中于经济较发达的沿海城市,这就导致了东西部贫富差距的拉大。我们的资源是有限的,东部的人口继续增多将会导致所剩无几的自然资源以更快的速度递减。中国地大物博,有资源的储备量排名均占世界前列,但由于人口基数大,人均资源拥有量已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且大量资源均靠进口。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虽是迅速发展,但许是“求快而轻好”,资源利用率低下,环境污染问题严重。人口的增多只会导致资源与环境的矛盾更加突出。人口的增多也将加剧竞争,使教育资源、社会福利等分配的矛盾更加突出,交通、住房等基础设施将日益拥堵,人民生活水平受到影响。中西部欠发达地区更是贫瘠,人口的增多,尤其是只有数量没有质量的人口只会带来共同贫穷。如此一来,贫富差距问题将更为突出。
经过多年的计划生育政策的严抓与宣传,庞大的人口数量带来的恶果,城市居民也许会认同计划生育政策,随着文化素质的提高,生活压力的增大,培育一个孩子的成本逐渐增高,一些人反而不愿意生二胎。但农村居民不一样,他们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教育程度也不高,“多子多福、传宗接代”思想浓厚,一旦放开计生政策,生育率很可能反弹。在计生政策严格实行的时期,在较为落后的农村,超生、逃躲计生委、宁愿罚款也要生的现象屡见不鲜,紧抓政策尚且如此,更何况放开政策?
新的计生政策中明显放开了对农村人口的生育限制,这将难以避免地带来一些问题,如,如今在城市暂居,户口仍在的农民工人口如果生了两胎,农民工队伍的不断壮大必然会导致城市工作岗位供不应求,失业率增加,农民工的户口、医疗、教育等问题也将成为有效城市管理的一大瓶颈,不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与社会的稳定。若农民工无力将儿女带在身边,家乡又只剩孤寡老人,留守儿童的问题又会日益凸显。即使农民工子女在农村工作,也只会造成农村本就贫乏的人均教育资源、医疗设施的减少,加剧本就有限的工作岗位的竞争。
现如今国家间的竞争是人才与科技的竞争,人口政策的放松也将导致教育与人口的矛盾日渐突出。农村人比较不重视教育,到法定年龄就让孩子去打工,有些家长希望孩子读书好,却因自身素质等家庭教育水平不高导致孩子更愿意打工而非接受教育。此外,从客观方面来说,农村的教育设施落后,师资力量薄弱,有些村子甚至关掉学校,只在镇上或是市里开学校。人口的增多,只会让农村人均教育资源减少,教育质量下降,培养出越来越多的廉价劳动力。城市也会面对同样的问题,只是没有农村那么严重而已。这也为国家增加了教育投入的负担。一胎更有利于家长将时间与精力投入到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而二胎则加重了父母的心理、生理方面的压力。“未富”不是人不够多,而是人才不够多。
有些人将人口老龄化问题归结于计生政策,但实际情况是当前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多出生于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他们与我国在20世纪70年代实行的计划生育政策无关。另一方面,医疗条件的提高与生存环境的改善应该才是老年人寿命延长的主要原因。一对夫妻赡养四个老人还要抚养孩子是有一定压力,但是并不如传闻中的夸张,随着社会福利制度的健全,老人都有退休金可以拿,且不会要孩子太多赡养费。当今社会倒是存在不少对父母不闻不问的人,压力从何谈起?解决人口老龄化的问题不应当从放开计生政策入手,如何使新生劳动力更加有效地促进社会发展,使老年人口不成为年轻人的负担才是应该思考的问题。至于计划生育造成我国人口性别比失衡观点,也是不全面的。实际上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农村地区人口性别比失调,主要是由于农村重男轻女思想、教育落后问题、B超等胎儿性别鉴定技术的违规使用等。
总而言之,计生政策一旦放松,对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对高效的生产方式总体上是弊大于利的,必须不遗余力地推行一胎制,但应注重实施的方式与力度,特殊地域特殊对待,实行适当放松的二胎政策。只有专注于一胎的培育,用发展的效率优先取代速度优先,人才的高素质为主取代高数量为主,才能拉近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
作者单位:郭虹飞 浙江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科学学院
篇3
〔关键词〕计划生育政策;女性就业;制度
中图分类号:F24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4096(2012)05009404
一、问题的提出
现有的经济理论主要将女性与男性就业的差异归因于两个方面:第一,由比较优势、人力资本、禀赋差异所引起的劳动生产率的性别差异。第二,由雇主偏好、统计性歧视等所引起的劳动力市场上的性别歧视[1]。实证方法如工资差距分析方法如Oaxaca分解,Neumark分解、Brown分解等也通过分解男女之间的性别工资差距,来得出这两方面因素的影响程度 [2]-[4] 。
综合来看,传统的经济学分析似乎都没有将制度作为一种独立的影响因素来研究其在女性就业过程中的作用。哈罗德·德姆塞茨认为,一个社会所面对的机会部分地由它的制度所决定,这是制度最重要的作用,制度的变化能产生新的机会组合[5] 。诺斯将制度定义为:制度是一个社会的游戏规则,更规范地说,它们是为决定人们的相互关系而人为设定的一些制约。制度构造了人们在政治、社会或经济方面发生交换的激励结构[6] 。制度包括人类用来决定人们相互关系的任何形式的制约。正规的(人类设定的规则)还是非正规的(如习俗和行为准则)兼而有之[7] 。正规规则能贯彻和增进非正规制约的有效性,它们可能会降低信息、监督和实施成本,因而使得非正规制约成为解决更为复杂交换的可能方式[8] 。正规规则也可能被用于修正、修改或代替非正规制约。
按照制度理论,正式制度一方面直接对人们的行为选择作出约束或激励,另一方面通过对内含着习俗、传统和行为准则的非正式制度的修正来改变人们的选择集合。表现在劳动力市场上,制度通过提供约束或激励,改变人们的行为决策,从而导致劳动力人口就业状况的变换。
马尔萨斯的人口原理认为,人口增长的限制来自于土地所能长期提供食物的能力[9] 。这一理论已经遭到广泛的批判。贝克尔认为,生育率的重要变化主要是由对孩子需求的其它变化引起的[10] 。中国的情况是,制度是解放后中国人口的急剧增长及数量控制的重要因素。前者指“人多力量大”的意识形态的重要影响,后者指人口计划生育政策的控制。
收稿日期:20120701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成因及相关政策研究”(10BJY032);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经济增长中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研究”(11JJD790052);国家西部人才基金项目“西部高校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2011023)
作者简介:朱力凡(1984-),女,山西临汾人,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劳动经济学研究。Email:juzilifan@163com1979年以后,中国旨在实现控制人口数量的计划生育政策推行,除少数民族及一些特殊规定的情况,推行一对夫妻生育一个子女。宏观上,政府面临人口数量与资源稀缺矛盾的权衡,也面临人口结构与就业、养老等各项社会民生是否协调发展的选择。微观上,家庭内部生育子女个数的决策受到限制,禁止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的人工终止妊娠的规定,也使家庭对子女性别的选择偏好受到制约。
计划生育政策作为一种正式制度,会对人们的行为选择构成何种激励?会如何对非正式制度产生影响?具体来说就是,计划生育政策是否有助于抑制传统的性别偏见?是否对劳动力市场的性别歧视有负向激励?该政策对女性就业究竟有何影响?本文尝试用制度理论的分析方法,来探寻这些问题的究竟。
二、计划生育政策的前劳动力市场效应
1计划生育政策的性别偏好效应
主流经济学家往往认为偏好受传统文化、习俗信仰等的影响。偏好是人类的一种天性,是起独立约束作用的一个经济学分析工具。在制度因素作为一个重要变量被纳入经济研究之后,对偏好的研究也将翻开新的篇章。制度通过对传统文化、生活习惯等非正式制度的影响来改变人们的偏好。确切地说,制度和偏好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并不断在发生变化。
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禁止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的人工终止妊娠的规定,使一个家庭只有一个男孩或只有一个女孩成为普遍的家庭结构。
诺斯指出:“如果不认识主观偏好在正规制度约束逻辑下的重要作用,我们就不能理解历史(或当代经济),它使我们以零或非常低的成本表达我们的信念和思想,有组织的意识形态以及宗教狂热在决定社会和经济中起的重大作用。”[6]计划生育政策不断向人们传递一个信息:“生男生女都一样,女儿也是传后人”。这个信息是对中国家庭传统的“重男轻女”观念的否定,也逐渐改变了人们的内生偏好。 主流经济学认为偏好是固定外生的,正统分析制度影响的方法往往只讨论偏好给定情况下的资源配置。但是制度会直接影响人们的偏好,从而改变偏好给定的简单假设。Bowles将此定义为制度的解释效应:当参与人具有相同的备选条件时,制度不同,人们的选择不同[11] 。
相关调查表明,计划生育政策实施后,无论是城市妇女还是农村妇女,理想子女数都显著减少。大多数女性偏好小型家庭结构:35%的女性愿意只要一个孩子,57%的女性喜欢两个孩子,只有58%的女性偏好3个或更多孩子。与此同时,传统偏好男孩的思想意识也有了变化,调查发现中国目前很多妇女尤其是城市中的年轻妇女偏好女孩[12] 。可见,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家长对子女数量及性别的偏好会发生改变。
2计划生育政策的人力资本投资效应
篇4
当前,我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已经有所突破,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但人口多、底子薄、资源有限仍是我国的基本的国情,这决定了坚持计划生育是一项长期的政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开创计划生育工作的新局面,是我们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1 低生育态势再次有所反弹
多年来,各级党委政府一直将控制生育数量作为计划生育工作的头等大事来抓,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近几年来,我国在农村施行了多项惠农惠民惠村政策,人们的生活条件得到了改善,生活水平也不断地提高,农村团场处于生育年龄段的女性家庭负担不重,相对生育及抚养孩子的成本降低,同时,长效节育措施知情选择政策的实施,造成过去只想生育一胎的家庭,现在要求生育二胎,这是引起低生育水弹、态势再次抬高的主要原因;另外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目前又赶上生育高峰期,在20世纪80~90年代出生者,现在到了生育的年龄段,家庭夫妇都很想再生二胎。
2 计划生育在模式上转型太快
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策,主要是抓好基层农村的计生工作。我国的计生工作经历了几十年的实践和探索,已经改变了过去主要靠行政管理的模式,现在正向村民自治、依法办事、优质服务的工作方式转变。计生工作者和针对对象没有改变,还是计生干部和村民百姓。无论是干部还是群众,他们对新事物的接受和推进都要有一个过程,不可能一步到位,这也就是当前部分人认为计划生育政策放宽了,可以不管了的原因。
3 队伍建设不稳定
计划生育工作面广,内容复杂,做人的工作没有一支强有力的工作队伍是不行的。当前从事计生工作的人员责任无限大,权力无限小。
4 计划生育工作手段不再强硬
现在搞计划生育工作手段有所弱化,不再像以前一律采取强制手段严格控制生育的数量,替之为采用依法行政,为计生对象提供优质的服务。同时,乡(镇)及社区不再具有独立执法的主体资格,在执行计生工作时要求采用说服教育、政策解释。而出现逃避计生管理或对抗计生工作的现象,就没有相应的对策。例如:有的对象利用家庭老、弱、病、残人来威协,利用社会渣子来干扰,引起不明真象群众聚会,在各地举不胜举。这些人以一带十,从而造成整个计划生育工作处于被动局面。
5 人口流动加大了管理的难度
目前,做好计划生育工作,流动人口的管理是重中之重,也是大老难问题。这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①没有结婚的青年难于管理。近年来,打工经济热俏城乡,青年男女下学后外出打工的比例高达80%,务工期间,有的青年自由组建了"家庭",返乡回家时,已经有了自己的孩子,外出务工人员流动性大,没有固定的居所,他们的户口所在地对他们不能有效地管理;②流动人口计划外生育不好处理。流动人动地域范围广且具有流动性,调研取证或社会抚养费征收难度大。在本地找不到人,取不到证。到外地,又不知道其地址,办理案件必须2人以上,且成本太大,取证仍然难,往往是花了人力、物力、财力,可工作效果并不理想。
6 社会抚养费征收难度大
对那些生活的确困难的超生对象无法征收到社会抚养费,影响了其他育龄群众执行计划生育的自觉性。
7 计划生育工作软件业务太多太杂
几十年来,"天下第一难"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经各级政府的重视和全体计生人员的共同努力,取得了巨大成就。现如今,繁杂的软件业务占去了计生人员一半甚至更多的精力。出生一个小孩,帐、表、卡、册、单等一大堆,还有其它部门的工作也抓在手中搅成一堆麻团。这对本来素质就不是很高的村干部来说要求就更高了,影响了工作积极性,阻碍了计生工作的顺利开展。
8 部门配合协调差
计划生育作为一项基本国策,不是哪一个部门,哪一个人能完成的,它必须由各部门的密切配合,相互协调来完成。尤其是有的医院在接收产妇时不凭有效证件接待、记录,也不向当地计生部门及时反馈情况,导致政策外怀孕异地出生。
综上所述,在经济发展中,人口因素中存在着急需解决的不利因素。对当前的计划生育工作带来了挑战,也就是说人口和计划生育形势更加复杂、任务更加艰巨、工作难度进一步增加。深入开展国策、国情、人口形势教育,积极倡导科学、文明、进步的婚育观念,促进人口和计划生育惠民政策深入人心,引导群众遵纪守法,自觉实行计划生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乡茁,王旭. 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深化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工作[J]. 人口学刊,2003,03:63-65.
[2]李合明.关于提高社会抚养费征收到位率的实践与思考[J]. 人口研究,2003,02:71-73.
[3]华玉超.试论儒家文化对我国人口与计划生育的影响[J]. 南方人口,2003,01:34-39.
[4]曾毅.实施计划生育与养老保障一体工程[J]. 人口与计划生育, 2002,05:19-22.
[5]丁煌. 我国现阶段政策执行阻滞及其防治对策的制度分析[J]. 政治学研究,2002,01:28-39.
[6]于学军,陆杰华,刘鸿雁.计划生育综合改革理论与实践的思考[J]. 人口与计划生育,2001,04:13-18.
[7]陈满生. 提高"村为主"工作水平必须把握的几个重要环节[J]. 人口与计划生育,2001,04:29-32.
篇5
关键词: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特征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国际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中国与其他国家的交流合作也日趋活跃。对于中国的高等教育界来说,也开始逐渐关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趋势,积极创造条件,推动区域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作为辽宁省自身,当前正处在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方式转变的时期,辽宁省的发展需要大量的人才,尤其是综合素质比较高的国际化人才。所以,要重视辽宁省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问题。
一、辽宁省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特征
(一)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的发展
随着辽宁省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很多高等院校开始开办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合作机构和合作项目中学习的人数在逐渐的增加。通过进行联合办学,学习国外先进的办学模式和办学经验,做好“洋为中用”,积极发展学校的教学方式、教学制度以及教学能力等方面的能力。强化了高校人力资源管理质量,建立一支业务精湛、结构优化的人才队伍,为辽宁高等教育国家化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国际学术交流与科研水平的提高
在积极推进辽宁省高等教育国际化过程中,国际学术交流是学习外国优秀科研成果的重要方式。这样既展示了高等院校自身的优势,提高其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为进一步吸引教育投资打下基础。还能加快培养高层次的人才,让他们不断开阔思路,了解最新的科研成果。辽宁省高等教育机构一直支持和鼓励骨干教师参加国际学术交流,比如,大连理工大学专门设立了“国际化基金”,每年都拨款资助一些海外学子,还资助教师出国参加学术交流活动。此外,辽宁省还举办一些规模较大、层次较高的国际学术会议,向世界展示院校风采,比如,沈阳建筑大学举办了“人居与能源的可持续发展”的国际学术交流会议,首届辽宁国际大学校长论坛在东北大学举办等等。
(三)高校自身国际化程度的加强
辽宁省高等院校积极主动开展一些深层次的国际交流与合作项目,加深自身国际化程度。结合高校实际的发展战略,辽宁高校先后跟香港、澳门、台湾等地区的高校以及一些大的科研机构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其中以大连和沈阳的高校交流合作成就最为突出。比如,辽宁师范大学已经跟十多个国家以及香港地区的多所院校建立了合作关系,大连理工大学也是跟海外多个国家签署了合作协议。总的来说,辽宁省高校自身国际化的发展程度不断加强,有力的推动了办学理念的创新。
(四)来华留学和出国留学的积极成效
当世界范围内刮起了一阵汉语热的时候,国外留学生来华留学的数量就开始逐年上升,辽宁省也是如此。当前,辽宁省大部分院校都具备招收留学生资格,还有一些院校具备招收政府奖学金学生资格,来辽宁留学的人数也在逐渐增加。据统计,辽宁省来华留学的学生来自将近150个国家,成效显著。此外,辽宁高校也在不断的拓展出国留学的工作层次,在高校中选派一些优秀的人员进行出国深造,出国留学的形式多样化。高校积极出台政策来筹集留学的资金,创造良好的环境,为教师和干部出国深造创立机会,这些出国留学归来的人才为辽宁高等院校国际化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二、辽宁省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对策分析
(一)积极发挥政府和高校的主导功能
首先,要建立相应的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咨询部门,给当地政府和高校提供一些操作意见和行动方案,积极开展国际教育合作的信息交流。这样能够更好的掌握一些最近动态。要定期的一些留学参考信息,对留学人才进行信息服务。其次,要利用广播、影视、宣传册等作为传播的载体,举办一些高校国际化进程展览,用形象营销的手段来制定高等教育国际化战略。再次,要强化中外办学方面的立法监督,加大社会公众监督的有效性,不断打击具有欺诈的招生行为,保护留学人员的正当权益。最后,要建立完善的人才法律保障机制,不断强化高校的学位制度,建立相应的质量保障体系。
(二)提高当地高等教育的国际影响力
对于辽宁省的高等院校来说,要发挥区域高校的办学优势,彰显出中华民族特色和文化气质。在高校国际化发展进程中,坚持职业发展的主体性,要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上参加国际交流会议,用特色化的办学理念和模式,来抵制西方观念中的一些不良价值观,要找出中西文化结合的部分,减少不同国家之间的认知分歧。要积极借鉴国外一些先进国家的高等院校办学经验,把先进的办学模式运用到辽宁省高等院校中来。与此同时,要严格恪守学术规范的基本准则,建立相应的成果问责机制,严格国际学术成果的申报机制,维护当地高等教育的形象,提高影响力。
(三)加大国际人才的培养力度
要积极引导高等院校开设一些新的课程,比如,国际热点问题、公共主题等。可以实施多语种教学,不断强化专业外语在实践中的运用。还可以依托东北亚地区的教育资源,积极鼓励高校师生去开展国际的交流活动,获取相应的国际化的学习经验。认真借鉴欧洲的学分互认体系,积极建立国际学历认证与管理体制。此外,还要不断加强国际之间的理解和尊重教育,让不同文化理念下的人才进行认真的交流,要互相理解,互相尊重,积极开展生命关怀以及历史文化等方面的教育,关注需要全球一起面对的环境问题、资源减少问题、饥饿与贫穷问题等,加强高等教育国家化对于世界经济发展的贡献以及对于世界变化的适应能力。
(四)大力发展外国留学生教育
辽宁高等教育要进一步明确进行国际化发展的总体目标和发展规划,不断调动学校以及对外交流机构的积极性,强化高等院校的基础设施建设,要以良好的师资力量和办学设施来吸引留学生。首先,要不断完善对留学生的奖励机制,设立留学生助学基金,鼓励企业、团体等的资助;其次,高等院校要参与到无国界高等教育中来,利用现代通讯技术开展远程网络教育,建立所谓的虚拟大学;再次,要不断挖掘院校的传统文化优势,根据学习人员的需求,在中医、艺术等领域设立一些特色化的课程,扩展留学生的招录范围。最后,可以支持那些有条件的高等院校设立海外分校,选派一些优秀的教师,募集一些志愿者到国外进行文化的传播。
(五)开展多样化的高等教育国际化合作形式
国际性人才需要国际意识和国际态度,同样也需要国际知识。积极推进辽宁省高等教育国际化,就要开展多样化的合作形式。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都会成为高等院校学生的活动舞台。要进入国际人才市场中来,就必须要熟悉国际上的行业准则,根据相应的办学理念,要明确培养的学生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因此,在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中不能忽略企业的作用,尤其是那些跨国企业,要积极的通过与这些企业的交流合作,让学生进行跨境的实习活动,把国际人才市场的标准用在国内人才的培养方面。
结论
综上所述,要加快辽宁省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就要认清当前教育国际化的特征,积极发挥政府和高校的主导功能,加大国际人才的培养力度,提高当地高等教育的国际影响力,为辽宁省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保驾护航。(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 陈昌贵,曾满超,文东茅.中国研究型大学国际化调查及评估指标构建[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2(10).
篇6
关键词:纵向一体化 非一体化 博弈模型
引言
纵向一体化是企业将纵向产业链中原来通过市场交易进行的业务活动转向企业内部进行,而非一体化则是企业将纵向产业链中原来内给的业务活动转向市场进行(郑方,2010)。早期研究认为企业应采用纵向一体化,因为它可增强企业实力,增加利润。但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也有研究指出过度的一体化会对企业产生不利影响,并开始关注企业采用非一体化方式的影响。
鉴于纵向一体化和非一体化各有利弊,关于企业一体化决策影响因素的研究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之一。Schmitz等人(2001)认为专业化水平和核心竞争力是影响企业一体化决策的主要因素;Acemoglu等人(2009)发现企业契约成本与资本密集型程度越高,其纵向一体化程度越高;黄健柏等人(2009)利用两阶段博弈模型,发现纵向一体化对其他独立下游企业具有明显的排斥效应,但这种排斥效应随上游企业垄断程度的降低而变弱,而纵向并购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变弱程度;徐斌(2010)通过研究发现信息不对称和需求不确定是促使企业纵向一体化的重要原因;李青原等人(2010)认为价格不确定性、政府对原材料供应行业的管制政策和契约实施强度等都会影响企业纵向一体化决策等。
虽然学者们围绕企业纵向边界问题,进行了大量研究,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但由交易费用经济学可知,企业选择一体化还是非一体化,主要取决于一项业务活动的市场交易成本和企业内部成本的比较。当前者大于后者时,采用一体化,反之则采用非一体化。但现实中,即使企业内部成本低于市场交易成本,一些下游企业也会选择将中间品的生产外包给竞争对手的供应商,这种现象单纯依靠交易费用经济学是无法解释的。为从理论上深入解释该现象,本文拟从下游企业的角度出发,建立一个基于下游市场竞争的企业纵向一体化与非一体化的动态博弈决策模型,试图从动态博弈均衡的角度对企业纵向边界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为今后的理论研究和企业决策提供参考。
模型假设
假设某产业链有一上游供应商U生产中间品,该中间品必须经下游企业加工后才能成为消费者需要的最终产品。下游有两个企业D1与D2,生产消费者所需的最终产品,两者属于竞争关系。其中,企业D1是现有生产者,它可从上游供应商U处购买中间品(非一体化);也可自行制造中间品(一体化)。企业D2为新进入者,由于缺乏生产中间品的设备、技术等,只能从上游供应商U处购买中间品(非一体化)。
具体博弈模型为:首先,供应商U生产中间品,并具备垄断定价的权力,如果企业D1从上游供应商U处购买中间品,供应商U根据其购买量为其制定单位中间品价格为p1;然后,企业D2进入该行业,供应商U根据其对中间品的购买量为其确定单位中间品的价格为p2;最后,企业D1和D2同时并独立地选择各自的零售产量q1与q2,这些产出量在均衡的市场中以出清价格售给终端消费者。
为简化分析,假设:上游供应商U生产中间品的单位成本是常数cu;下游企业D1自己制造中间品的生产成本为常数c;新进入者进入时只有投入成本,没有其他任何成本;消费者对这些最终产品的需求,用反需求函数p=a-q1-q2刻画;下游企业D1、D2按市场价格,自行决定各自产量q1与q2。
企业一体化与非一体化生产方式的博弈分析
(一)企业一体化生产方式的博弈分析
假如企业D1选择一体化生产方式,根据它的单位生产成本c和竞争对手产量q2的水平,企业D1为了获取利润π1=(a-q1-q2)q1-cq1的最大化,其产量必须满足:
(1)
同样,企业D2根据其单位成本p2和竞争对手的产量q1水平,为了获得其利润π2=(a-q1-q2)q2-p2q2,其产量q2必然要满足:
(2)
联立(1)和(2)可得企业D1和企业D2利润最大化时各自的产量水平,见式(3)和(4):
q1=(a-2c+p2)/3 (3)
q2=(a-2p2+c)/3 (4)
预期到这些零售产量,上游供应商U为了获取利润最大化,即的最大化,其支付给企业D2的中间品价格应满足:,得出,将p2代入(3)、(4)得出企业D1、D2在一体化生产方式下的产量水平为,,将q1、q2代入企业D1、D2和供应商U的利润公式,得出他们各自利润为:、、。
(二)企业非一体化生产方式的决策分析
如果企业D1选择从供应商U处购买中间品,由于此时企业D1需要为每单位中间品支付p1,企业D1的利润变为π1`=(a-q1-q2)q1-p1q1。企业D2在该方式下继续从供应商U处购买中间品,因此企业D2的利润仍为π2=(a-q1-q2)q2-p2q1。为使企业D1和D2的利润最大化,分别将其利润函数对各自的产量求偏导,并联立方程组进行求解,即可得出非一体化方式中由中间品价格p1、p2表达的企业D1、D2各自的均衡产量是:
q1`=(a-2p1+p2)/3 (5)
q2`=(a-2p2+p1)/3 (6)
预期到这些零售产量,考虑到企业D1所要的中间品价格,供应商U会重新调整其向企业D2索要的中间品价格,用p2`表示。同样,供应商U为了获得利润最大化,即πu`=(p1-cu)(a-2p1+p2`)/3+(p2`-cu)(a-2p1+p2`)/3+(p2`-cu)(a-2p2`+p1)/3达到最优,必须满足,从而得出企业D2在非一体化方式下支付给供应商U的新价格为:
p2`=(a+cu+2p1)/4 (7)
由式(7)可看出,企业D2支付给供应商U的价格是随着企业D1支付给供应商U的价格p1的增加而增加的,因为企业D2随着p1的增加分享到了日益增加的竞争优势,该优势使得供应商U为了实现更大的利润将会增加向企业D2的要价,而企业D2的购买量不会有明显下降。这样,从企业D1的角度看,较高的中间品价格增加了竞争对手的成本。
将式(7)代入式(5)、(6),可得出非一体化生产方式下使企业D1、D2利润最大化的均衡产量分别为q1`=(5a-6p1+cu)/12,q2`=(a-cu)/6,将确定的均衡产量q1`与q2`代入企业D1、D2和供应商U的利润函数,可得出在非一体化生产方式下的三者各自的利润:π1`=(5a+cu-6p1)2/144、π2`=(a-cu)2/36、πu`=(a-cu)2/24+(p1-cu)(a-p1)/2。
企业一体化与非一体化生产方式的决策分析
企业D1采用一体化还是非一体化取决于两种方式下的利润比较,只有当(5a+cu-6p1)2/144≥(5a-7c+2cu)2/144,即p1≤c+(c-cu)/6时,企业D1才会选择从供应商U处购买中间品。
第一,由p1≤c+(c-cu)/6可知,当c>cu时,企业D1存在支付比其内部生产成本高的价格从供应商U处购买中间品的可能性。如果供应商U以成本,比如说p1=c销售中间品给企业D1,企业D2在非一体化生产方式中支付的中间品价格将会比其在一体化生产方式中支付的价格高出(c-cu)/4。由此可见,企业D1只需支付与自己生产单位中间品相同的成本时,就能提升竞争者企业D2的支付成本,降低其竞争优势,增加自己的利润,也即企业D1的均衡利润随着他的竞争对手成本的增加而增加,此时,企业D1情愿支付比其自己单位制造成本还要高的价格。
当企业D1愿意支付c+(c-cu)/6来购买中间品时,理性的供应商U为了扩大企业D1对中间品的购买量,可能会倾向于制定一个较低的价格。πu`的表达式表明,当企业D1承诺购买中间品时,供应商U利润最大化时向企业D1索要的中间品价格是p1=(a+cu)/2。如果这个价格小于c+(c-cu)/6,即c≥(3a+4cu)/7,为了获取利润最大化,供应商U为了刺激企业D1购买中间品,向企业D1索要的中间品价格将是p1=(a+cu)/2。反之,如果p1=(a+cu)/2大于企业D1愿意支付的价格c+(c-cu)/6,即c
第二,当供应商U的中间品的生产成本超过企业D1的生产成本(即cu>c)时,企业D1不太愿意支付c来购买中间品。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供应商U为了刺激企业D1购买中间品,向企业要价为c或者更少时,供应商U将会在企业D1购买的单位中间品上承担一部分损失。为减少损失,供应商U通过向企业D2索取较低的价格,以限制企业D1的零售产量,这个决策结果会降低企业D1进行非一体化生产的积极性,最终选择自己生产中间品。
综上,企业D1选择一体化还是非一体化生产方式的决策条件为:
第一,当cu>c时,企业选择一体化生产方式。
第二,当c≥cu时,采用非一体生产方方式。其中,当cu≤c
结论
交易费用经济学认为,当一项业务活动的市场交易成本大于企业内部成本时,企业应该采用一体化生产方式,但现实并非完全如此。本文通过构建基于下游市场竞争的企业纵向一体化与非一体化的动态博弈决策模型,对企业纵向边界问题进行了分析,发现:如果产业链中的若干家下游企业生产同类的零售产品,并且在市场中进行价格竞争时,现有生产者情愿支付比自己生产成本还要高的价格,将中间品外包给与竞争对手相同的供应商,通过采用这种非一体化生产方式,现有企业能够限制供应商对竞争对手采取优惠条件的积极性,增加竞争对手的成本,提高自身竞争优势。现实中,即使一些下游企业被迫需要支付溢价来购买中间品,他们也会将中间品的生产外包给与竞争对手相同的供应商,就是这个原因。
参考文献:
1.郑方.从纵向一体化到纵向分离—基于对立统一关系的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10(11)
2.Spengler J J. Vertical integration and antitrust policy[J].Th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50,58(4)
3.Bhuyan S. Impact of vertical mergers on industry profitability:an empirical evaluation[J]. Review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2002,20(1)
4.Buhler S,Haucap J.Strategic outsourcing revisited[J].Journal of Economic Behavior & Organization,2006,61(3)
5.Schmitz P W,Sliwka D. On synergies and vertical integration[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2001,19(8)
6.Acemoglu D,Johnson S,Mitton T. Determinants of vertical integration:financial development and contracting costs[J]. The Journal of Finance,2009,64(3)
7.黄健柏,兰勇.上游垄断条件下纵向一体化的排斥效应—中国铝业公司案例分析[J].系统工程, 2009,27(5)
8.徐斌.纵向一体化选择的动因:理论与模型[J],经济问题探索,2010(1)
9.李青原,唐建新.企业纵向一体化的决定因素与生产效率—来自我国制造业企业的经验证据[J].南开管理评论,2010,13(3)
10.Coase R H. The nature of the firm[J]. Economica,2007,4(16)
篇7
一、调研企业的经营发展概况
(一)经营发展较快,综合实力较强
7家调查企业2011年实现营业收入1907.81亿元,资产总额1791.38亿元,实现利税125.06 亿元。7家企业连续多年保持较高增长态势。国机集团连续多年保持30%以上的高增长,三花控股、保定维尔近5年营业收入增长幅度达到25%以上。近5年来,杭叉集团营业收入、资产总额、利税总额均保持较高增长幅度。西子联合2011年实现营业收入172亿元,近10年年均增长率达66.3%。
经过多年的改革发展,伴随我国经济高速增长和国际化程度的提升,企业综合实力明显增强。7家调查企业2011年度实现营业收入、资产总额、利税总额及与2007年度相比具有较大幅度增长,其变化情况,见表1。
(二)产业链长,行业领域广
所调查企业涉及通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金属制品制造业、电器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用品制造业等机械子行业,在所属行业具有生产规模大、覆盖面广、产业链较完善的特点。
(三)研发基础扎实,社会声誉较好
所调查企业注重夯实研发基础,不断提升研发能力,通过研发创新带动企业不断跃上发展的新台阶。经过近10余年的持续投入积累,推进研发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使企业的技术水平和研发实力处于行业的领先地位,成为企业转变发展方式,参与国际竞争的强力支撑。同时,为企业也赢得了市场、客户和社会的认可和良好信誉。如杭叉集团目前拥有“国家认可实验室”、“省级技术中心”和行业中领先的生产制造流水线及检测、试验设备。三花控股拥有一个博士后流动站和一个国家级技术研发中心。
(四)所有制结构多元,国有民营兼容
在所调查企业中既有国有企业,也有民营企业。经过多年的改革发展,在国有企业集团的二级、三级子公司中,股权结构趋于多元化,体制机制改革不断创新,国有民营融合发展。企业通过原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的体制改制,产权结构调整,转变了企业的性质,从国有或集体性质转变为民营企业,通过产权人格化、研发体制“特区化”、运行机制灵活化、经营行为市场化等改革,不但扭转了企业发展危机,解决了生存问题,还取得了长足发展。
二、企业国际化经营现状及特征
(一)“引进来”国际化战略的实施
1、引资合作,促转变
我国企业通过引入外来资金,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资金短缺问题,另一方面,通过引资改制,突破体制束缚,搞活局部,带动整体转变,是改革开放初前20年国有企业寻求改革突破的重要方式之一。在所调查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中,引资合作走出了具有自身特点的国际化之路。在国有大型企业集团或中央企业中,基于经济或政治因素考虑,母公司层级引进外资成份很少或几乎没有,若有外资引进主要在其控股或参股的二级公司。
2、技术引进、研发合作,上水平
技术引进与研发合作是我国企业实施“引进来”战略的主要方式。通过技术引进与研发合作,加快推进发展方式的转变,有效缩短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使企业的发展跃上了新的台阶,为走向国际市场提供了重要支撑。最重要的两点是:合作研发,对接国际先进水平;把握产业趋势,引进高端技术。
3、人才引进,增后劲
所调研企业注重引进技术顶尖人才,培养过硬研发团队,培育核心能力。
一是聘请世界顶尖专家,抢占科技制高点。所调查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通过聘请引进世界顶尖行业技术专家,带领培养一批科研人才,前瞻性把握行业科技发展趋势,抢占技术制高点,高起点,大投入,推进科技研发跨越式发展,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二是“请进来、走出去”,高端培训育人才。
4、管理引进,提素质
我国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一定规模,会受到管理瓶颈的制约,遭遇“天花板”效应难以逾越。为超越发展瓶颈,所调查企业在重视引进国际先进技术的同时,也注重先进管理制度的引进、吸收和应用。
(二)“走出去”战略的实施
1、产品出口,拓市场
产品出口是所调查企业国际化经营的主要方式,并在企业的销售中占有较高的比重,对企业的规模效益扩张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所调查企业2011年度出口产品收入占比及变化情况,见表2。
一是瞄准行业标杆,打入高端市场。二是超前布局,挤入跨国公司全球供应链。三是满足多元市场需求,构建全球营销网络。
2、对外工程,扩规模
目前国有企业或中央企业是国家开展对外工程承包、发展对外经济合作、实施“走出去”战略的重要践行者。一是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加快海外工程市场开发。二是以国际工程承包,带动大型成套设备出口。
3、资本输出,打高端
总体而言,所调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和国际并购方式迈出的步伐不大,相对于产品出口明显滞后,企业对资本跨境经营持谨慎态度。调查企业显示,国有企业或中央企业“走出去”的程度要高于民营企业。
(三)所调查企业国际化经营特点
从7家调查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发展和现状看,我们初步判断有以下特点:
一是近10年来,在国家“引进来”、“走出去”政策方针的指引下,我国企业国际化经营取得了积极进展,在经营绩效、技术水平、经营理念、体制机制改革、现代管理方法等方面都取得了明显成效,对推进企业整体素质的提升,加快转型升级步伐,增强企业国际竞争力等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二是企业通过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国际化战略,在较短的时期内,提升了技术及装备水平,有效地缩短了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在此基础上,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企业研发创新能力有了很大提升。随着我国产品价格优势不断减弱,企业的技术优势逐步凸显出来,企业开始从成本领先向技术领先转型。
三是在引进先进技术的同时,注重引进和学习国外先进的管理理念、现代管理方法,并结合企业实际,融会贯通,加以应用,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管理模式,有效促进了企业由粗放式管理向集约式管理的转变,提升了企业的整体素质。
四是我国企业国际化经营整体水平仍处于初级阶段,规模型特征明显,多数企业仍以产品出口为主,产品、技术、服务、资本等要素均衡“走出去”的格局尚未形成,从数量规模型向质量型效益型转型升级还有较长的路要走。
五是合作共赢。与国际同行相比,我国的很多企业起步晚,还很弱小,很难与之正面抗衡,“合作重于竞争”的经营理念引导企业主动避免与国内外同行恶性竞争,实现了与上下游企业合作共赢。
六是我国企业国际化经营发展因企业类别呈现多元化、阶段性,以及不均衡状态。从产品出口、技术及服务输出,到资本对外投资,因企业性质不同而有较大差异。总体而言,国有大型企业(集团)国际化经营程度要高于民营企业;规模大、实力强的企业要高于中小型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国际并购等高级国际化经营方式因对资金实力、承担风险能力、国际化经营管理能力等方面有较高要求,现阶段还显薄弱。
七是从当前所调查企业看,出口额继续保持了一定的增长势头,但企业明显感觉经营压力增大。2012年以来,接受的生产订单明显减少,国内外市场需求趋于下降,国际贸易保护主义趋势加强。所调查企业对短期内经济形势及市场需求的回升不抱乐观态度。调查企业认为,预计2012年第四季度及2013年上半年国际市场需求疲软的状况不会有明显改观,企业国际订单还会有一定程度的下降。
八是所调查企业显示,企业的技术水平、研发能力、产品市场定位不同,企业经营受到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和市场需求变化的冲击影响大不相同。对于技术领先、研发能力强、产品档次高,走高端国际市场的企业,产品需求不但没有减少,还有一定幅度的增长。研发能力强的企业抗风险能力明显强于其他企业。
三、我国企业国际化经营面临的问题
(一)体制、政策及外部环境问题
1、缺乏国家层面“企业国际化经营转型升级总体战略”
所调查企业反映,近年来伴随我国国力的崛起和国际地位的提升,我国企业在国际化经营实践中遇到的障碍和问题明显上升,如资源、能源类企业国际并购多次受阻、通讯及电子高科技类企业受到所谓的“安全威胁”调查、制造类企业不断遭遇的反倾销、反补贴调查等等,其影响因素比较复杂,既有经济方面的,也有政治或安全方面的;既涉及到国家层面的问题,也有企业自身的因素。纵观我国企业国际化的历程及环境的变化,我国企业国际化经营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从国家层面,国家“走出去”战略利益、国家意志如何体现和有效保障,在体制保障、政策鼓励、产业选择、资源配置、阶段目标、重大问题协调解决等重点方面如何设计,在不违反世贸组织原则下,如何发挥国家作用以有效推进我国企业国际化经营转型升级是一个亟需研究和解决的新的重大战略问题。显然,目前国家层面的这种“顶层设计”是欠缺的。
2、资本市场体系建设滞后,不适应国际化发展要求
所调查企业反映,企业国际化经营难做大、做强,很重要原因是受困于资金不足,融资渠道单一,融资成本过高。国有企业或中央企业国际化步伐相对较快,而一些企业通常是以贸易型企业转型过来的,自有资金不足是一个普遍现象。对于工程投资大、周期长、见效慢、具有战略意义的国际工程项目,单靠企业的资金实力难以满足,通过直接融资受到诸多限制,而通过银行贷款融资成本过高。因资本市场建设滞后,融资难,易导致企业错失良好的国际商机。
3、目前国资监管体制对国有企业国际化经营有制约
考核机制不合理,导致短期行为,企业国际化经营战略难实施。相对国内经营而言,企业国际化经营往往要承担较大政治、经济、市场风险,一些国际化项目长期有益、战略价值大,而短期效益不明显,甚至还要承担较大的投入成本,影响经营者任期考核结果,导致国有企业不愿承担国际化带来的风险责任。国资委考核国有企业的财务类指标采用3年的平均值,为了稳妥达到考核要求,企业只关注眼前发展而忽视长远发展。现存的体制业绩考核导向不利于推进国际化经营战略的实施。
4、外贸政策分类偏粗,细化不够
我国针对出口出台了一系列出口退税政策、进口关税政策及其他相关政策,对企业进出口贸易发挥了积极作用,受访企业对这些政策的评价也相对较为积极,然而在一些政策的细化落实和具体执行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一是出口退税政策需要针对具体产品进一步细化。出口退税目录产品种类还比较粗,另外行业主管部门制定退税目录,而海关具体执行退税政策,不同部门对于退税产品目录的理解有一定差异,导致一些需要鼓励的产品不能充分享受退税政策。
二是进口产品关税需要进一步细化。一些高科技产品,国内尚没有自主生产能力,或者产品技术参数达不到要求,但是一些国内企业出于保护国内市场,保护自有产品,影响进口产品关税目录,致使海关对一些高科技产品,例如精密加工机械装备征收关税,导致企业技术装备进口成本增加。
三是进出口监管效率低,政策“一刀切”,增加了国际化成本。如出口商检、进出口海关检验的周期长、手续多、过程复杂、费用成本高。民营企业进口的高端设备强行要求走国际招投标程序,一些招投标程序不得不走形式,寻找招投标机构,增加了企业进口成本。
5、未来企业“走出去”发展受限有增加趋势
所调研企业显示,中国企业“走出去”受到了一些发达国家的抵制。比如西子电梯进入韩国市场不仅有同行的抵制,还有韩国工会的抵制。中海油竞购美国优尼科、中铝收购力拓的失败,以及近期中兴、华为遭到美国无理的所谓“安全威胁”的调查等等,我国企业国际化扩张受到各种阻力趋于增多。
(二)现阶段我国企业国际化经营存在的问题
1、企业国际化经营层次偏低
总体而言,目前我国企业国际化经营仍处于以贸易出口为主的国际化初级阶段,境外直接投资或国际并购等形式还相对滞后。对价值链的掌控能力不强,很大程度上处于产业链低端,附加值偏低,或充其量成为跨国公司供应链的一个小环节。目前我国绝大多数企业国际化还处于“点状”经营,以某一产品、某区域出现的特征明显,与跨国公司全球性配置资源、全产业链经营、关键价值链控制、核心技术掌控、高附加值盈利的国际化经营模式特征相比,国际化经营层次明显偏低。
2、懂国际化经营的高端人才短缺
调研企业显示,缺少合格的高端复合型人才是制约企业国际化经营的重要因素之一。企业国际化经营不同于国内经营,对国外经济、金融、法律、行业发展、市场需求、语言交流、海外经验等方面均要具备一定的素养,需要高端复合型人才。人才培养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尽管企业都重视人才、利用多种途径获取人才,但缺少高端人才的局面依然难以改变。虽然从国内外聘请了一些行业内退休的高端人才,部分解决了企业的燃眉之急,但人员数量有限,难以形成合理的人才梯队。加强高端人才队伍建设已经成为提升企业国际化经营能力的当务之急。
3、关键核心技术不掌握
近年来我国企业通过引进吸收、自主创新,使企业的技术水平和研发能力有了很大提升,不乏一些企业的技术实力已跃居世界领先地位。总体而言,核心技术能力不强,关键技术不掌握,仍是我国企业国际化经营的软肋。
四、有关政策建议
伴随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升,当前我国企业国际化经营已步入一个新的阶段。面对复杂的国际环境,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增长模式亟需转型升级,这不仅是有效应对环境的挑战,更是内在发展本质的客观要求。按照“转型升级,调整发展”的思路,加快转变国际化发展方式,调整国际化经营结构,创新国际化经营模式,提升国际化经营层次,着力推进从规模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从价值链低端向价值链高端转变;从产品出口为主向产品、资本、技术、服务输出均衡发展格局转变;从国内范围配置资源向全球化配置资源转变;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争取在未来5—10年内,使我国企业国际化经营能力跃上新台阶,培育和形成一批核心能力突出、竞争优势明显、综合实力强的全球性跨国公司。
(一)从国家、政策层面
1、制定国家“企业国际化经营转型升级总体战略”
建议由国家发展改革委牵头,汇同商务部、国务院国资委、财政部等有关部门,按照“转型升级,调整发展”的总体思路,客观分析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特征以及国际化战略资源支撑的可能性,客观认识我国不同类型企业发展的基础和国际化经营能力的优劣势,准确把握国际经营环境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从国家角度提出我国企业国际化经营转型升级的总体目标、阶段目标和重点任务,从体制保障、政策体系、研发创新、高端人才培养、产业选择、重大问题协调解决等重点方面加以明确落实,为我国企业国际化经营转型升级制定和提供可行的“顶层设计”。
2、建立“企业海外投资经营指导委员会”
企业国际化经营牵涉面广,涉及的问题多而复杂,远超出国内经营的难度。鉴于近年来我国企业国际化经营遇到的诸多障碍和问题,为推进我国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健康、快速、持续发展,建议在国务院直接领导下,设立“企业海外投资经营指导委员会”,下设日常办公室。由主管国际经济及外贸的副总理任主任,有关部委主要领导任副主任,相关部门人员参加组成。以对我国企业国际化经营遇到的重大问题进行协调、指导、集中、及时处理解决。
3、建立国家“企业海外投资发展基金”
为解决具有国家战略利益的矿产资源、能源、重大国际合作交流项目,或重点开发的国际市场,项目规模大、周期长、短期收益率低、开发风险高,短期融资难的问题,建议成立国家“企业海外投资发展基金”,按照市场机制,有效将国家资源与企业经营结合起来,发挥整体优势,达成国家、企业的战略目标。目前我国有大量的外汇储备闲置,可以考虑合理利用国家外汇储备建立国家企业海外投资发展基金,从而拉动海外直接投资。
4、加大企业国际化经营政策扶持力度
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建议国家设立自主品牌核心技术专项资金,对自主品牌高科技产品、核心零部件等出口产品研发费用予以补贴,对重大自主创新项目投资贷款给与贴息。加大鼓励企业开展跨国并购,在国外投资设厂,建立营销网络的财政政策支持,如财政政策中的海外投资亏损补贴、所得税减免等。加大国际化扶持政策宣传力度,简化政策扶持审批流程,大幅提高企业走出去的便利化程度。
细化出口产品退税目录,并定期进行动态调整。对于出口退税目录内,产品附加值低、能耗高、污染大的产品,要降低退税优惠幅度,甚至取消退税优惠,直至限制出口。而对于退税率较低或者没有出口退税的产品中,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产品,要逐步提高退税优惠幅度,或研究纳入出口退税优惠目录之中。
加大进口高端装备、设备进口免税优惠力度。已办理免税的进口设备(内资鼓励项目),可以免征或在一定额度内免征其日常维护及维修所需进口零件的税金。尽快免除对民营企业进口高端数控装备、设备的招投标程序的硬性要求。
5、建立国际化经营专项考核体系,完善国有资产经营考核制度
目前国有资产经营考核体系是针对国内经营而建立的,其特点是以经营业绩和资产保值增值为导向,并不适用于国际化经营。因国际化经营面对的经营环境比较复杂,承担的风险较大,短期内投入较多,近期效益不明显,但往往具有战略意义,长期利益较大。用现有考核体系,对当期经营者业绩考核结果可能产生不利影响,会诱使趋于选择短期行为。这对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企业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为促进我国企业国际化经营模式的转变、提升,从国际化经营特征出发,建立有利于提升企业国际化经营能力的专项考核体系,以进一步完善国有资产经营考核制度。
6、强化国际化经营公共服务
加强企业国际化经营专项研究考察。大力开展企业国际化经营相关专题研究,加大企业国际化专业知识研究和储备力度。对于主要新兴市场国家,例如巴西、印度等市场潜力巨大的国家,政府可以有针对性的组织有意向走出去的中国企业进行专项培训和专题考察,介绍国外的投资法规和政策以及政治经济状况。
加大企业国际化人才培养和引进的政策支持。实施灵活多样的国际化专业人才政策,为企业引进高素质的国内外顶尖专业技术人才以及具有国际视野、跨国背景的高端经营管理人才提供便利和必要的政策、资金支持,切实帮助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和国际化经营能力。
7、切实改善民营企业国际化经营条件
增强政策制定的针对性,避免政策“一刀切”。对于民营企业,无论是采购国产设备还是采购进口设备,是否需要走招标程序应该由民营企业自己决定。不能不视政策适用对象,搞“一刀切”,失去政策制定的初衷。建议国家对民营企业自主研发项目的研发费用通过财政补贴、税费减免等方面予以加大支持,增强出口竞争力。
(二)从企业层面
1、注重制定或调整企业国际化经营战略
“转型升级,调整发展”是未来一段时期我国企业国际化经营战略思路的必然选择。调查企业显示,目前我国企业还缺乏清晰、可行的国际化经营战略。大多数企业的国际化经营仅作为一项业务管理,尚未提升到战略层面。这难以适应国际化经营的长远发展要求。面对国内外新形势及未来的变化趋势,企业应注重制定或调整国际化经营战略,将国际化经营战略与国内经营战略统筹规划、协调推进、相互支撑,为“转型升级,调整发展”在体制、研发、人才、销售、资金等重要资源配置上提供战略支撑和有效保障。
2、逐步建立和完善适应国际化经营的法人治理结构
调查企业表明,目前我国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建设虽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与适应国际化经营要求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在所调查企业的董事会、经理层的构成中,几乎没有外籍人员。一方面,我国企业国际化经营能力严重受到高端经营管理人才短缺的制约,尤其是具有国际经营经验、懂国际经营运营的国际型人才。另一方面,国际型经营管理人才的引进又受到现有体制、人才引进政策的不同限制。从企业角度,应进一步深化体制改革,加快引入国际战略投资者,推进产权主体多元化,逐步建立和完善适应国际化经营要求的法人治理结构及运行模式。
3、进一步强化开发培养国际化经营复合型人才
企业国际化经营,不仅需要金融、法律、财务、技术、营销等方面的专业人才,更需要有战略思想和熟悉现代管理的经理人才。人才不足是我国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扩大国际化经营规模、提高国际化管理水平的主要制约因素。因此,我国要大力开发和培养符合国际化要求的复合型人才,在目前国内比较缺乏熟悉国际规则和东道国的市场法律的人才的情况下,可通过招聘优秀的国际人才来弥补靠自身培养的不足。同时,对外直接投资企业可以通过公开招募人才、建立培训中心或者委托专业机构从事相关活动等方式,加强对人才的培养。
4、建立高效、创新、不拘一格的研发机制
实现我国企业国际化经营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是研发创新、技术领先,逐步培育和形成具有企业特色的、别人难以模仿的核心竞争力。实践表明,依靠合资合作或引进技术掌握不了核心技术。借鉴成功企业的经验,建立企业技术研究院所,搭建企业、高校、科研机构为主体的联合研发平台,构建开放式的研发模式,实行“特区式”的研发激励机制,聘请引进国际顶尖行业专家,打造国际一流的研发团队,实现技术研发跨越式突破发展,有效推进企业技术、产品、管理以及经营模式的转变。
5、增强环境责任意识,自觉承担环境责任
篇8
【关键词】 成功老龄化毕生控制理论;控制策略;自尊;生活满意度
毕生发展心理学强调,成功老龄化是个体对环境的适应,是个体在一生发展过程中得与失的平衡〔1,2〕。Schulz和Heckhausen所提出的成功老龄化毕生控制理论是在选择和补偿的最优化理论模型(the model of selective optimization with compensation)的基础上,整合了一级和二级控制的动机理论而发展形成的新理论,该理论阐述了个体如何通过控制以达成成功老龄化。选择是个体在可能带来成功的目标和领域中投入动机资源。补偿是努力失败后对动机资源的弥补。一级控制是指向个体外部的行为动机,具有首要性和优先权的特点。二级控制是指向个体内部的行为动机,它对一级控制产生辅助和补充的作用。选择和补偿机制因个体需要获得一级控制而被激发。成功老龄化的标准是获得长期一级控制的潜能的境况,这种潜能可以维持、促进个体的动机资源(自尊、生活满意度等)去完成下一个目标,达到一生的适应〔3〕。但人对环境的适应具有文化色彩,不同文化背景下其适应性有着相异的表现。Gould对一级控制的首要性提出质疑,认为在东方文化价值体系下二级控制具有首要性、优先权,可能比一级控制对个体成功老龄化的作用更为显著。但此问题还未经实证研究证明〔4〕。本研究旨在从实证的角度探讨该理论的跨文化一致性。具体化为以下问题:在中国文化背景下,二级控制在成功老龄化过程是否具有首要性?选择性控制与补偿性控制是否存在着与西方文化背景下的差异?即这四种控制策略与成功老龄化的两个指标(自尊和生活满意度)的相互关系是怎样的?
1 对象与方法
1.1 被试 来自上海和宁夏两地,共计161名,其年龄50~75(平均58.52±7.85)岁,均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其中上海被试81名,男性41名,女性40名,平均57.52岁;宁夏被试80名,男、女性均为40名,平均59.36岁。
1.2 方法 使用的测量工具有:①中文版的《控制策略量表》(Control Strategies Scale ,CSS)。依据Heckhausen和Schulz的成功老龄化毕生控制理论中关于控制策略的论述以及相关评价工具(OPS量表)编制控制策略量表(CSS),有10个题项,五点记分;②中文版自尊量表(SLCSR),本研究选择Tafarodi和 Swann编制〔5〕的自我喜欢和自我胜任力的自尊量表的修订版(The SelfLiking/SelfCompetence Scale Revised Version,简称SLCSR)作为自尊的测量工具,有13个题项,四点记分;③中文版生活满意度量表(SWLS),本研究测评生活满意度的工具是Diener的生活满意度量表(The Satisfaction with Life Scale,SWLS)〔6,7〕,有五个题项,采用4点评分。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0.0和EQS5.7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并使用EQS5.7进行结构方程建模分析。
2 结 果
2.1 一级控制策略、二级控制策略与自尊、生活满意度相互关系的结构模型 为探讨成功老龄化毕生控制理论中一级控制策略、二级控制策略与自尊、生活满意度相互关系,根据成功老龄化毕生发展控制理论建立结构模型,见图1。
两个外生潜在变量:F1=一级控制策略, F2=二级控制策略;两个内生潜在变量: F3=生活满意度, F4=自尊;外生潜在变量的观测变量有:V1=选择性一级控制,V2=选择性二级控制,V3=补偿性一级控制,V4=补偿性二级控制;内生潜在变量的观测变量:V5=生活满意度,V6=正性自尊,V7=自我不喜欢,V8=自我胜任感差;E1E8,观测变量误差;D3、D4,内生潜在变量误差
图1 一级控制策略、二级控制策略与
自尊、生活满意度结构模型
对测得的一级控制、二级控制策略、生活满意度及自尊的数据进行拟合测试。一级控制策略、二级控制策略与自尊、生活满意度相互关系的结构模型(PSLSSE),模型的拟合指数均高于0.80,RMR=0.080
两个外生潜在变量:F1=选择性控制策略, F2=补偿性控制策略;两个内生潜在变量: F3=生活满意度, F4=自尊;外生潜在变量的观测变量有:V1=选择性一级控制,V2=选择性二级控制,V3=补偿性一级控制,V4=补偿性二级控制;内生潜在变量的观测变量:V5=生活满意度,V6=正性自尊,V7=自我不喜欢,V8=自我胜任感差;E1E8,观测变量误差;D3、D4,内生潜在变量误差
图2 选择性控制策略、补偿性控制策略与
自尊、生活满意度结构模型
2.2 选择性控制策略、补偿性控制策略与自尊、生活满意度相互关系的结构模型 为探讨成功老龄化毕生控制理论中,选择性控制策略和补偿性控制策略与生活满意度及自尊的关系根据成功老龄化毕生发展控制理论建立结构方程建模,如图2。对测得的选择性控制策略、补偿性控制策略、生活满意度及自尊的数据进行拟合测试,选择性控制策略、补偿性控制策略与自尊、生活满意度相互关系的结构模型,EQS分析结果表明该假设模型叠代不收敛,它不应被接受,参照EQS对该模型修正指数,假设补偿性的控制策略对生活满意度没有影响,对原先模型进行修正,将外生潜在变量补偿性控制策略(F2)指向内生潜在变量生活满意度(F3)的路径删去。见表2,图3。表2 选择性控制策略与补偿性控制策略、自尊、生活满意度相互关系的结构模型的CFA拟合度指数
两个外生潜在变量:F1=选择性控制策略, F2=补偿性控制策略;两个内生潜在变量: F3=生活满意度, F4=自尊;外生潜在变量的观测变量有:V1=选择性一级控制,V2=选择性二级控制,V3=补偿性一级控制,V4=补偿性二级控制;内生潜在变量的观测变量:V5=生活满意度,V6=正性自尊,V7=自我不喜欢,V8=自我胜任感差;E1E8,观测变量误差;D3、D4,内生潜在变量误差
图3 选择性控制策略、补偿性控制策略与
自尊、生活满意度结构模型(修改后)
EQS分析结果表明修改后的新模型的拟合度指标大为改进,χ2/df=3.300.80,其余各拟合度指标也均高于0.80,说明修改后的新模型可以被接受。
3 讨 论
对控制策略、生活满意度及自尊的相互关系的结构方程建模的实证研究表明,控制策略对自尊和生活满意度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显示成功老龄化毕生控制理论对于中国社会文化具有一定的适用性。
3.1 一级控制策略、二级控制策略与生活满意度、自尊的关系与理论一致 Gould质疑Schulz和Heckhausen的理论,认为在东方文化价值体系下,二级控制使用次数多于一级控制,二级控制具有首要性、优先权,比一级控制对个体成功老龄化的作用更为显著。从本研究的结果来看,一级控制策略、二级控制策略对生活满意度、自尊的影响与该理论中一级控制比二级控制具有优先作用的观点相符,在一定程度上证实了一级控制在个体成功老龄化中的首要性。结果显示:从一级控制策略指向生活满意度的路径系数(γLSPC=0.934) 大于二级控制策略的路径系数(γLSSC=0.332);从一级控制策略指向自尊的路径系数(γSEPC=0.600)也大于二级控制策略的路径系数(γSESC=0.405),证明一级控制策略对生活满意度和自尊的影响大于二级控制策略对它们的影响。本研究结果并不说明在中国社会文化背景下,人们都优先使用一级控制策略,因为本研究抽取的样本来自50岁以上的受教育水平较高的知识分子群体,他们可能倾向于更多使用一级控制策略以获取或维护未来行为的动机资源。他们会努力学习新技能和新知识,试图去改变环境,满足自身需要与愿望。这些一级控制策略的使用使他们更能获得较高的生活满意度和自尊。而他们一般较少使用改变内部心理表征的二级控制策略,即使使用二级控制策略,则对于自尊的积极影响与生活满意感的获得也不如一级控制策略那样有效。这样的推测是否属实,尚需要进一步的实证研究。
3.2 选择性控制策略、补偿性控制策略与自尊、生活满意度的关系与理论存在着不一致 修改后的选择性控制策略、补偿性控制策略与自尊、生活满意度相互关系的假设模型获得了本研究的实证支持,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成功老龄化毕生控制理论在中国社会文化下的适用性。结果表明,在我国50岁以上受教育水平较高的知识分子中,选择性与补偿性的控制策略对自尊都有积极的作用。当个体通过选择性的控制策略达到目标、获得成功时,他会肯定自己的能力和积极品质,维持或提高自尊水平,从而增强个体完成下一个目标的动机资源。反之,当个体未完成目标、遭遇失败时,补偿性的控制策略可以减少自我概念所受到的威胁,使人不会对自己的能力或内在品质做出过多的负面评价,从而减缓由失败引起的未来行为动机资源的削弱趋势。选择性的控制策略可以维持或提高自尊水平,补偿性的控制策略可以阻止或减弱自尊水平降低的趋势,因此二者对自尊都有积极的影响。
本研究结果也表明,生活满意度只受选择性控制策略的影响,而不受补偿性控制策略的影响,其原因可能在于,本研究所测评的是被试在进行生活回顾时对自身整体生活状况的评价,它受诸多因素的影响,而且补偿性控制策略的作用可能具有双面性,一方面假如个体采用诸如社会比较等补偿性策略,则有可能对其生活满意度产生积极影响,但另一方面,个体通常是在目标受挫或遭遇失败的情况下采用补偿性策略,而该情景则对其生活满意度造成消极作用。由此推断,补偿性控制策略对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Oishi等人〔8〕的研究发现欧裔美国人对自己生活的态度比亚裔美国人更积极,整体生活满意度和自尊也高于亚裔美国人,但并未解释为何存在这样的差异。是不是由于亚裔更多地使用了补偿性的控制策略呢?补偿性的控制策略对自尊和生活满意度影响机制是今后进一步探索的方向。
参考文献
1 Balts P,Balts M.Psychological perspectives on successful aging:The model of optimization with compensation.In Baltes & Baltes,Successful aging:Perspectives from the Behavioral Sciences〔M〕.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0:134.
2 Schulz R,Heckhausen J.A life span model of successful aging〔J〕.Am Psychol,1996;51(7):70214.
3 Heckhausen J.Evolutionary perspectives on human motivation〔J〕.Am Behav Scientist,2000;43(6):101529.
4 Gould SJ.A critique of Heckhausen and Schulz′s (1995) lifespan theory of control from a crosscultural perspective〔J〕.Psychol Rev,1999;106:597604.
5 Aidman EV.Measuring inpidual differences in implicit selfconcept:initial validation of the SelfApperception Test〔J〕.Pers Ind Dif,1999;27:21128.
6 Diener E,Diener M.Crosscultural correlates of life satisfaction and selfesteem〔J〕.J Pers Soc Psychol,1995;68(4):65363.
篇9
[关键词]计划生育;家庭救助;机制探讨
中图分类号:C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40-0260-01
0 引言
在迈入21世纪以后我国的经济水平有了质的飞跃,综合国力也在不断增强,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升,整个社会主义经济市场也不断趋于繁荣、稳定。在这个背景下人口问题成为了我国整体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一直以来我国的人口基数都处于较大的状态,一方面人力资源确实较为丰富,而另一方面则给社会体系带来了极大的压力。计划生育制度的有效实施给国家的繁荣稳定带来了极大的推动作用。相对而言农村的超生现象较城市而言还是较为严重,因此从2004年起国家在农村逐渐开展并实施了计划生育奖励机制,2007年我国正式出台了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制度来保证计划生育贫困家庭的生活质量。在制度中明确规定对于计划生育贫困家庭,在贷款、扶贫项目以及社会救济方面应该优先照顾,且地方政府应该给予帮助。通过计划生育贫困家庭救助机制的有效实施能够更好地推动计划生育政策的推广,这对于农村发展乃至国家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1 建立计划生育贫困家庭救助机制的重要性
建立计划生育贫困家庭救助机制并落实是当前计划生育工作的重要任务,同时也是我国社会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需求。通过建立计划生育贫困家庭救助机制可以对农村计划生育工作进行有利的导向,并让农村人口增长与社会经济发展协调化,在此基础上也可以缓解农村贫困人口的压力,让农村老龄化问题得到解决。在计划生育贫困家庭救助机制的积极推广下事实上也是保证了广大农民的实际利益,并促进了农村生育水平的提升,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主义制度下新农村的建设。
2 目前建立计划生育贫困家庭救助机制存在的困难及问题
从大环境来看当前农村养老的形势极为严峻,而当前的养老政策以及扶持政策并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在农村计划生育政策倡导的同时,事实上也加速了农村老龄化现象,特别是养老问题变得十分突出。另外大量的农村务工人员进入到城市当中,从客观角度上来看这确实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但是在农村却留下了大量的老龄农民,使得农村老龄化问题更为凸显。这种现象给建立计划生育贫困家庭救助机制带来了严重的阻碍。虽然目前农村计生户奖励扶助措施形式较多,但是奖励扶助和养老保障制度依然不够完善,特别是基层T作不能得到落实。对于独生子女奖励扶助政策还存在着一定的缺失。
3 建立计划生育贫困家庭救助机制的有效对策
3.1 树立计划生育贫困家庭救助意识
对于计划生育贫困家庭而言,相关的救助对于他们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他们生活的重要支持。从上个世纪80年代计划生育开展以来,独生子女的数量及比率正在不断提升。这也造成了我国社会老龄化现象越来越严重,很多计划生育贫困家庭在
医疗、养老方面出现了很大的困难,急需扶持、救助。从宏观上来看建立计划生育贫困家庭救助机制是整个社会稳定繁荣发展的重要一环,同时也是党委政府必须承担并落实的重要责任。从国家的发展方向来看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初级阶段,虽然已经构建出了一系列的社会主义保障制度,但是从整体上来看还不够健全,而建立计划生育贫困家庭救助机制能够让当前的社会保障制度更为充实,也促进了社会保障制度的进一步完善。为了让计划生育贫困家庭救助机制能够以有效的展开,政府方面首先应该树立起相关的意识,并将这种意识贯彻于实际工作当中,特别是计划生育管理部门应该在工作中找到切合点,将计划生育工作与计划生育贫困家庭救助融合起来,让计划生育工作得以深入展开。
3.2 充分调动政府职能,对构建计划生育贫困家庭救助机制进行统筹
为了让计划生育贫困家庭救助机制构建得到落实,政府方面应该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政府对相关政策进行全面的分析,并对其中的部分内容进行优化以此来带动整个社会以及非政府组织加入到计划生育贫困家庭救助机制推动的队伍当中。与此同时还应该对计划生育贫困家庭充分落实好深入调查工作,采取分段协助的方式在政策以及科技扶持的共同作用下来提升计划生育贫困家庭的实际经济情况,让其自身获取持续发展的能力。另外计生委也应该与政府以及其他机构如劳动局、民政局等部门共同执行合作机制,让困难户的基本需求得以实现,并能够向他们提供针对性的救助。在上述情况下也可以更好地对计划生育贫困家庭进行管理。为了让救助机制发挥出实际的效用,相关部门在前期应该充分做好准备丁作并对救助资金进行统筹测算,构建好通畅的资金渠道,让救助工作能够持续性的开展。
为了让计划生育贫困救助工作更为规范政府方面特别是计生委应该加强监控工作,并采取严格的审批手段来控制救助资金的流动,将相关批准材料进行备案并有计生委汇总,让救助金额能够足额到达困难户的手中。
3.3 将惠民政策与计划生育贫困家庭救助机制衔接好
对当前的惠民政策要进行妥善的分析,在某些情况下部分惠民政策必然会与计划生育贫困家庭救助机制产生冲突,此时就需要构建出良好的协调机制,让计划生育为惠民政策的上位政策得到保证,让计划生育贫困家庭得到优先性的优惠。对合法生育子女以及非法生育子女进行差异性的对待。落实好联动以及信息共享机制,让计划生育贫困家庭的到优先的实惠。
4 结语
建立完善的计划生育贫困家庭救助机制对于计划生育工作的开展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在构建计划生育贫困家庭救助机制的过程中,政府方面应该从充分发挥职能同时还要将惠民政策与计划生育贫困家庭救助机制衔接好,让计划生育贫困家庭的生活得到保障。
参考文献
[1] 国家人口计生委政策法规司.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法规工作手册.中国人口出版社; 第1版,2008年11月.
篇10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基层计划生育 内在联系
计划生育一直都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其作为保障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随着社会主义各项法律与制度的完善,计划生育工作步入了新时期,基层计划生育工作作为计生工作的第一线面临着很多新形势和新问题,为了更好地落实计划生育政策,基层计生单位要深刻认识思想政治工作同基层计生工作的内在联系,积极开拓创新,通过各种贴近群众的手段加强方针、政策的宣传与教育工作。
一、我国基层群众生育思想同计划生育国策的矛盾
从总体上看,我国人口形势呈现出人口基础大,增长速度快且增长不平均,人口分布不均,城乡差距大等特点。我国自上世纪70年代末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有效控制了人口过快增长,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很多经济发达地区的人口基本得到控制,人口对资源与环境的压力得到缓解。但就目前来看我国仍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基层计划生育工作仍面临长期压力。具体来讲,我国基层群众生育思想同计划生育国策的矛盾主要体现为两点:
(一)群众生育意愿与生育政策之间的矛盾
自上世纪70年代计划政策实施开始,其已走过了近40个年头。这40年间,我国累积少出生人口4亿,人口对资源与环境的压力得到有效缓解,大部分群众已经逐步认识到了计划生育工作的重要性,生育观念也发生了重要改变。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国仍然是一个以农业为主导的发展中国家,农村人口比例占到全国人口的一半以上,他们的生育观念直接影响到计划生育工作的成效。就目前来看,农村育龄人群总体文化素质偏低,受传统思想影响较大,部分群众生育意愿仍较为强烈,这同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出现了矛盾。加之,近年来经济发展迅猛,人口流动性大,一些人钻了管理漏洞的空子,在计生管理真空地带明目张胆地违法生育。如一些人经济条件较好,认为“罚得起”,而出现“富而思生”的思想,一部分经济状况较差的,因无钱可罚,而存在“穷不怕罚”的思想,这些都不利于基层计划生育工作的开展。
(二)群众错误思想认识与依法行政之间的矛盾
随着全社会文明及民主化程度的提高,基层计划生育工作也由原来的“暴风骤雨”转化为现在的“春风化雨”。基层计划生育工作人员的执法方式逐渐制度化、规范化,尤其是在“七不准”等一系列措施出台后,基层计划生育工作更加亲民化。但这在长期接受计划生育高压政策的群众看来,认为是政府弱化了对计划生育工作的管理,放宽了计划生育政策,这就行程了群众错误思想认知同依法行政之间的矛盾。此外,随着基层群众维权意识的增强,部分人在没有充分了解法律的情况下,软磨硬泡对抗计生工作,对基层计划生育工作不理解、不支持、不配合,阻碍了这一国策的有效推行。
二、思想政治工作与基层计划生育工作的内在联系
由我国基层群众生育思想同计划生育国策的矛盾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目前我国基层群众的思想工作仍有待加强,群众思想状况对基层计划生育工作的阻碍仍然存在。因此,深入研究思想政治工作与基层计划生育工作的内在联系,并采取一系列措施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就显得尤为必要。
(一)思想政治工作是推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顺利进行的基础
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持续深入,社会经济发展进入到了全新的历史时期,社会的文明素质得到提高,维权意识有效提升,民主呼声愈加热烈,这为基层计划生育工作的开展提出了新的契机和新的挑战。一方面,群众的觉悟大幅提高,为思想政治工作在基层计划生育工作中效力的发挥提供了有力条件,基层计生人员宣传国家法律、政策的难度变小,思想政治工作能够为计划生育工作的顺利开展起到更大的推动作用。另一方面,我国思想政治领域的工作方法、工作思路日臻成熟,在基层群众观念引导、思想教育等方面已经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对于计划生育工作来讲,思想政治工作同样能发挥这种功能,使这项国策的落实走向人性化、系统化,建立群众与政府部门之间的有效联系,扫清管理工作各方的沟通障碍,真正推动计划生育工作的开展。
(二)计划生育思想政治工作是保障社会发展方向不变的保障和动力
近年来,我国一跃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更近一步,但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我国仍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各种不确定因素仍然存在,思想政治工作仍要当作一项常抓不懈的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人的主动性与创造力,使他们参与到社会主义建设中来。可以说,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切工作的基石,是确保社会主义各项工作更快、更好发展的保障和动力,对于计划生育工作来讲也是如此。在基层计划生育工作中加强思想引导,能够使广大群众的观念同国家的未来发展保持一致,能够使个人与集体的利益得到统一,能够凝聚各方力量,克服计划生育工作中的困难和挑战。
三、如何进一步加强基层计划生育的思想政治工作
(一)培养一支能打硬仗的高素质基层计生队伍
思想政治工作的关键是人,各级政府要关注基层计生单位的人事任免、人才培养工作,打造一支素质精良、思想政治理论水平过硬的基层计生队伍。一方面,基层计生单位要对人员进行定期、分批培训,内容不仅要涉及计生政策、计生业务、规章制度等常规内容,还要涉及思想政治工作方法、技巧等;另一方面,在选配基层计生人员时,不仅要对其业务素质、思想政治水平进行考察,还要对其工作经验以及群众基础进行考察,选配最适合基层、更了解基层的工作人员。
(二)加强宣传力度,强化思想认识。近年来,各级计生单位加大了基层计生政策的宣传力度,几乎人人都知晓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其落实情况关系到国计民生、关系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目前来看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计划生育思想政治工作仍有很多不足之处,如计划生育的宣传较少直接接触基层群众;宣传仍侧重于少生,而对优生的宣传不多;计生仍以政策宣讲为主,没有深入群众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缺乏双向沟通等等。这些均不利于群众进一步提高对计划生育政策的重视,不能使宣传真正走进他们的内心,政策执行起来难度仍较大。这就要求广大计生人员换位思考,以群众的视角出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多以周围的计生工作案例为切入点,引导群众了解政策的优势。如哪些家庭遵守计划生育政策,家庭抚养子女压力较小,生活品质较高,子女受教育条件好,又有哪些家庭违反计划生育政策,家庭负担重,子女受教育困难等。通过这些发生在身边的实实在在的例子做基层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通常能够收到比单纯政策宣讲更好的效果,真正让他们看到优生优育、计划生育的好处,提高政策落实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三)以耐心、细致的交流为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形式
所谓耐心就是要在同基层群众的交流中,计生人员要始终保持一颗耐心,不急躁、不冒进,对群众思想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反复疏导,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给他们思想的转化过程留出足够的时间,真正把政策说到他们的心里。所谓细致就是要更细致地了解工作对象的家庭情况、工作情况、收入情况,清楚他们的问题所在,有针对性地开展计划生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于工作对象提出的问题要细致解答,打消他们的政策疑虑,让他们真正理解国家政策,理解计划生育的初衷。尤其是针对我国广大农村存在的养儿防老、多子多福的思想,要耐心疏导,细致讲解,决不能寄希望于一次的宣讲教育,而是要逐渐让他们了解社会观念的发展变化,了解新时期的婚育观,逐步让他们接受优生优育的政策。
(四)丰富思想政治教育手段
基层计生单位要改变以往的大会式宣讲教育模式,采用群众更为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手段。如以公告栏漫画、文艺节目等形式宣传计划生育政策,或是建立基层计划生育社区网站、论坛,国家政策信息,同时收集群众的意见反馈,不断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方法,让群众在轻松、自由的氛围中了解计划生育的重要性。
四、结语
思想政治工作同基层计划生育工作联系紧密,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是稳定开展计划生育工作的前提和保证。基层计生单位要形成科学有效的机制,不断提高广大计生工作者的综合素质,采用多种方法将思想政治工作落到实处,以更加高效、更加人性化的工作成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助力。
参考文献:
[1]张健.思想政治教育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中的应用探讨[J].企业导报,2015,(05).
- 上一篇:小学校园安全教育讲话稿
- 下一篇:大学生新年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