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专业的特色范文

时间:2024-01-29 18:00:3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小学教育专业的特色,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小学教育专业的特色

篇1

关键词:高职高#恍Ы逃专业;德育特色;建设

本研究的德育指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正确的政治观念,形成正确的思想方法的教育。

班华指出,现代德育要以人为本,突出主体和发展。高职高专比之于本科院校,应该更贴近职业的需要,培养的人才侧重具有实践性、应用性和技能性。因此,它在以人为本,立德树人方面应该可持续地贴近社会,贴近生活,贴近实践。

小学教育专业的特色由以下方面决定:一是小学生的生理、心理和社会的本质特性,二是小学教育的基础性、全面性和养成性。顺应2012年《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的要求,小学教育专业应该具有教育性、综合性、生活性、实践性和终身性,以反思性实践为发展的主线。由此奠定了高职高专小学教育专业德育的特色。下面从目标、内容、课程、实施的途径和方法、管理和评价方面来论述特色建设。

一、德育目标

德育目标是受国家教育目的和高职高专培养目标制约的。高职高专小学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如下:

培养符合教育事业发展、教师专业化发展和儿童身心健康发展需要的,具有良好的师德和品质,复合的专业知识和综合的专业能力,并具备良好的社会适应性和一定的研究能力的具有专业发展潜质的合格的小学教师。

培养规格又是培养目标的具体化:

A.具有一定的专业理想和专业精神,热爱小学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师德和正确的儿童观、教师观、课程观、教学观、班级管理观与教育观。

B.具有从事小学教育的良好的品质,富有爱心、责任心和童心,阳光健康、富有亲和力,具有良好的沟通与合作的精神和能力。

C.具有广博的文化知识,艺术的基本素养;具有现代教育理念、复合的专业知识和教育实践能力;具有小学两门以上学科教学的能力和课程开发的潜能,并至少精通一门学科的教学;能够不断探索儿童哲学、儿童科学和儿童艺术的关系,并能够以艺术和游戏相结合的方式促进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

D.具有扎实的教学基本技能,能够流利而生动地进行口语表达、正确而规范地书写汉字,能够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并能整合教学要素,胜任班主任工作。

E.具有终身学习的理念和能力,养成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习惯,具有主动获取知识和开拓创新的精神,具有基本的小学教育研究能力,能够在教育情境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具有应对挑战和不断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能力。

德育总体目标可以制定如下: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以德治国”的思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了解和理解中国梦并能付诸小学教育实践。具有一定的专业精神和教育信念,热爱小学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师德和正确的儿童观、教师观与教育观;富有爱心、责任心、童心,亲和力;具有终身学习的理念,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具有专业发展潜质的社会需要的小学教师。

总体目标又可以分为生存、生活与生命教育;文明规范;基本道德品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梦;劳动与技术;社会实践与服务;小学教师职业道德等分目标。其中,生存、生活与生命教育下设生存常识、人际关系、生存品质、应对挫折、生态文明、生活意义、生活能力、品德和习惯、爱和感恩、生活选择、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生命的和谐目标;文明规范下设礼貌、礼仪、行为目标;基本道德品质下设勤劳、勇敢、奋发、诚实、节制、沉默、秩序、决断、公正、中庸(不偏不倚,不走极端)、清洁、安详、贞洁、谦让、自强、自立等一系列优良品质目标;爱国主义下设爱自己、爱家庭、爱学校、爱家乡、爱社会、爱祖国目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下设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目标;中国梦下设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五位一体建设目标;劳动与技术下设生活常见材料、技术工具、生产技能、设计、制作与评价作品、劳动观点、劳动习惯、劳动安全和责任、技术意识、职业意识、创新意识、质量意识、环保意识、审美意识目标;社会实践与服务下设实践能力、社会适应、社会参与、公民责任感目标;小学教师职业道德下设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的目标。为了真正做到以生为本,可以根据地区、学校、教师、学生、教学的实际来因时、因人和因地制宜。

二、德育课程

目标是课程设置的依据。设置包括:一是开设专门的德育课程,直接传授道德价值;二是实施间接教学,不开设独立的道德课,主要是通过以社会实践为主的所有课程和活动来进行道德教育。实践证明,两种形式相结合,才能全面、充分地实施德育。课程体系由内容和目标体系构成。内容体系在如上所述;活动体系围绕学校(含大学和小学)、家庭(含大学生和小学生的家庭)和社会之间的交叉关系而展开。志愿服务、家校共育、自我教育将共筑德育课程活动体系。对于任何学校的学生而言,各学科的德育渗透在全部德育中所占的比重最大。但是小学教育专业的自然学科、社会学科、人文学科、艺术学科和跨学科的交融、渗透比较紧密,由于该专业的终极受益者儿童天生是以游戏的方式认识世界,而游戏和艺术又天然密不可分,那么着重和艺术学科相交融的跨学科的德育渗透显得特别突出和重要。而高校在艺术学科、跨学科建设方面还很薄弱,由于学科之间在学科理念、价值标准、学科语言、学科思维方式和学科方法等的冲突;基于同质学科组织为主线的管理体制导致的跨学科研究的组织障碍与冲突;受管理体制制约的跨学科研究的资源配置障碍与冲突;传统的同行评议评价模式下对跨学科的评价导致的障碍与冲突,导致的跨学科的课程设置和实施还任重道远。

课程的新陈代谢要以先进的文化背景为基础。要构建良好的校风、班风、教风、学风,建设融合小学文化、小学教师文化和小学儿童文化的校园文化,和小学共同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实践活动。

三、德育实施的途径和方法

实施德育,要体现教育性、综合性、生活性、实践性和终身性。教育性自不待言。综合性不但表现于在跨学科领域实施德育;同时也表现在实施的途径和方法是综合的。途径包括:

(一)直接和间接的教学:是最经常、最有效和最基本的途径。要推动跨学科的建设以及教学方法的改革,关注小学德育生活的现状和发展趋势,通过真实案例、真实项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探究兴趣和做小学教师的兴趣;

(二)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品德的真正形成是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立足多姿多彩的生活,并通过反省和内化得到真正的成长。包括便民服铡⑽幕辅导活动、法律宣传活动与咨询活动、社会调查活动、义务劳动、暑期文化、科技和卫生三下乡活动、勤工俭学、环境保护、考察实践、开展大学生科技活动等;

(三)课外、校外活动:主要联系社会生活实际特别是小学教育的实际,开展相应的课外、校外活动;其中,特别借助教授《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设计》等跨学科教学活动机会实施德育;

(四)共青团活动;

(五) 校会、班会、周会和形势政策报告会等;

(六)班主任工作。

方法包括说理教育法、榜样示范法、情感陶冶法、实际锻炼法、品德评价法(根据德育目标)、生活指导法等。教育者要指导大学生学会反思和内化,形成终身发展的可持续性。

四、德育管理

包括制度、队伍、课程、教学和科学研究管理的建设。

推行民主化、人性化和科学化的管理,树立主人翁意识和服务精神,采用各种激励和奖惩机制,使所有领导、管理者、教师、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和相关学生社团组织,小学的领导和教师以及大、小学生家长对德育工作群策群力,整体发展。特别强调联合小学的领导和教师以及大、小学生家长的力量。在校本文化的支持下,倡导学生自主管理、自我发展。打破传统的同质学科组织为主线的管理体制,制定和创新跨学科管理制度以保障跨学科德育的有效实施。

队伍包含学校各层面的领导、管理者和教师;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小学的领导和教师以及大、小学生家长。大学的教师要成为双师型教师,大学教师和小学教师组成学习共同体,共同管理学生的德育。在院系层面建立跨学科学系或教研室、跨学科研究中心,搭建跨学科研究平台;建立跨学科研究团队,以建设跨学科德育的基本人力资源。

在社会实践和校本课程的结合中落实德育,鼓励开发跨学科课程。请小学教师参与德育教学,比例不低于20%。

强调全员参与德育研究;强调跨学科科学研究以及德育研究,力求以研究促进德育教学和质量的提升。

五、德育评价

倡导发展性评价观,着眼于学生、教师和德育工作的提高和改进,而不光是德育的实际成绩。请德育施教的所有成员参与德育的评价,包括个人人格品质评价、学科(含跨学科)德育评价、校本德育课程评价、小学化校园文化评价、实习实训素养评价和专业德育活动评价;坚持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相结合、主观判断与量化评价相结合、具体测评手段突出差异性。构建动态、系统的德育评价方案与可量化、发展性的评价指标。

[参考文献]

[1]班华.现代德育论(第二版)[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5:12-15.

[2]中国教育部等.《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Z]:1.

[3]陈威. “实践取向”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3.

[4]赵佳丽,罗生全.论学校实践性德育课程体系构建[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35),7:47-50.

篇2

关键词:教师专业成长;学校特色发展;自主学习型

教师的专业成长必须与他的工作环境、岗位职责相适应,与

学校特色发展对他的需求相吻合;而作为一所学校,特色发展必须依靠广大教师,依靠教师在理念上的认同和智慧、能力上的发挥。因此,我们提出实现教师专业成长与学校特色发展的多维对接,就是希望教师专业成长与学校特色发展能够有效衔接,能够相互促进和发展。

一、专业知识与特色发展内涵的提升凸显

《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对教师专业知识有了新的要求:第一,要求教师了解和掌握小学生发展的知识;第二,对学科知识的要求体现一定的特殊性;第三,要求教师掌握小学教育与教学理论;第四,关注通理性知识的重要价值。教师掌握和发展专业知识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关键,也是学校特色发展内涵提升的要求。

1.学校特色发展的特殊性需求

基础教育内涵发展的路径是学校特色发展,而学校特色发展的特殊性需求是什么呢?那就是教师专业知识的发展。举三个例子来理解:

我们青剑湖学校“剑湖文化”教育内涵的挖掘,逐渐形成学校优质教育的特色,其标志就是形成了三大亮点:学校自主德育、生态课堂和书画特色教育。

学校自主德育在开放的教育环境中,以“发展教育”思想为主导,统筹各种教育资源,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等相互渗透、协调发展,自主德育要求教师能正确把握学校发展目标和学校德育要求,能掌握教育方法潜心育人,能创新开展主题班会活动,引领学生发展。实际上,实施自主德育需要教师专业知识的支撑。

自主学习型生态课堂强调主动性学习、合作性学习、探究性学习、体验性学习、反思性学习等学习行为,它要求教师转变教学方式,进而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它提出了课堂教学改革发展的理念、策略和方法以及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路、构想和做法,这些同样需要教师把握课堂教改的专业知识。

我校创建书画教育特色的总体目标是“以画养品、以文化人”,通过书画教育,传播优秀文化,弘扬人文精神,形成文化特色。学校通过教代会将中国书画教育作为我校特色品牌来用心打造的发展共识,着力建设具有浓郁的校本气息和鲜明个性的中国书画教育特色。可见,有效实施中国书画特色教育更需要教师专业知识的支撑

2.专业知识适应特色发展的自主式培训

概括我们工业园区不少学校适应特色发展的教师专业知识培训方式,一般采用三种自主式培训来概括。

(1)个人自主学习

教师根据学校特色发展要求,结合个人的专业知识情况,自

主选择学习内容,学校要求教师每人填写《个人专业知识拓展学习卡》,敦促教师学习。

(2)小组互动学习

教师利用网络或学校统一安排的学习时间,分教研组或年级组进行互动学习,每次学习由自己小组列出一些学习提纲,便于教师共同围绕一个专题或针对一个问题进行学习活动,每组填写好《小组互动学习记录卡》。

(3)团队学习

学校每月以专题学习讨论的形式向全校教师布置一些学习讨论题,教师可选择一、二个题目自学并写出“学习手记”“学习随笔”或“学习反思”,同时进行小组或全校交流。

事实上,以适应学校特色发展为目的的教师专业知识培训,自主式培训比较适宜,它适应了不同层次教师的个性专业需求。实践证明,教师专业知识是学校特色发展内涵提升与凸显的前提和保证。

二、专业能力与特色发展推进的互动生成

在对“教师专业成长”“学校特色发展”两个教育现象如何互动生成的思考和辨析中,我们的理解是:这好比物理学上“能量”转换的客观现象,一种能量形式可以转换为另一种能量形式。因此,我们认为,“教师专业成长”与“学校特色发展”应该是可以互相作用、互相生成的。

1.教师专业能力的助推性作用

教师专业能力对学校特色发展的助推作用可以用三种途径来表现:

(1)教师专业能力体现出“儿童为本”的理念

如:根据本校教育特色内容“制定学生个体与集体的教育教学计划”“引导学生围绕教育特色要求,进行自我评价”等。

(2)教师专业能力体现出“教育创新”的特性

教师应根据本校教育特色要求,创造性地发挥自己的专业能力,如:“将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渗透运用到特色课堂中”“设计丰富多彩的班会特色教育活动”等。

(3)教师专业能力体现出“沟通合作”的能力

承担学校特色教育的任务,不能单靠教师的个人力量,教师需要发挥同学生交流、家长沟通和社区合作的能力,共同承担任务。

2.学校特色发展的支撑性效果

教师的专业发展,需要适合的展示平台;同时,学校的特色是什么,需要教师哪方面的专业发挥,这也给教师提供了专业发展的目标;另外,平台越广、目标越明确,教师发展的机遇就越大。

总之,教师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是以教师的专业发展为条件和基础的。因此,我们要实现教师专业成长与学校特色发展的对接,旨在把握三个要素:①思想上认同两者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②方法上争取两者有机统一的多方位联系;③效果上达到两者相得益彰、相互促进。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教学特色;方法;计算机教学;医护专业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1-0084-0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重点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这就为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教育观念、教育方式、教育水平要适应新的历史时期。本文从医护专业的计算机教学特色出发,在教学中采取了一些教学方法,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一、计算机教学与医护专业相结合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计算机的应用也不断深入各行各业,成为人们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1]。对于中职学校医护专业的计算机教学,不仅要符合计算机基本技能的教学要求,还要符合其专业的特点。

1.教学内容与医护知识相结合。在教学中不仅要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常用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而且还要紧密结合医护知识,把计算机知识作为学习、职业生崖中的一个辅助工具,体现教学实践的双重价值。例如:在进行网络资源下载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时,下载的内容可以紧密结合医护相关知识进行,搜索“护理礼仪”、学习“人体解剖的意义”等相关文字资料,搜索“心脏解剖图”、“上肢解剖图”等图片资料。在Word作品这部分教学时,任务设计以小组为单位,可选内科、儿科、妇产科、外科等科室的病房的温馨提示、健康小知识的设计。在不脱离教学大纲和教材的基本知识点的情况下,紧密结合专业特点,进行计算机教学。

2.教师知识储备与医护专业相结合。计算机教师除了要加强本专业学习外,还要增加医护方面的知识,走访医院和已参加工作的学生,了解医院所采取的先进护理手段与管理手段,了解学生在以后工作中对计算机的实际需求,在教学中才能扩展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顺应时展要求,培养适应现代社会需求的复合型医护专业人才。

二、计算机教学需要改革创新、与时俱进

计算机学科以实用性强、更新快为最大特性,这就要求在教学实践中改革创新、与时俱进。

1.结合学生职业特点,开发校本教材。由于计算机发展、更新很快,多年来我校使用过多个版本的计算机教材,现阶段使用的教材是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计算机应用基础(WindowsXP+Office2003)》,此教材在课程结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新的探索与改革创新,更为符合现阶段中职学生的特点,但在卫生学校,还需在教材挖掘的基础上,更多的针对学生职业特点、时代要求和学科特点,深加工教材,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开发出更为符合医护专业学生的校本教材。

2.加强实践课的改革与创新。教学中除注重学生基础能力的培养外,还要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教师在充分研究教学大纲和教材的基础上,根据学生情况和实用性,确定出大的任务(主题),在大的任务(主题)下由N个小任务组成,在每个任务呈现前,由学生实际应用中的问题引出学习任务。任务设计中可以跨主题、跨章节,使学生更容易掌握操作。例如:在文件与文件夹管理这部分时,枯燥、乏味,又没有其针对性和应用性,因此,在安排教学中,先讲学生感兴趣的网络资源下载,随后出现实际问题——资料太多、杂乱无章,这时引出文件和文件夹管理这部分内容。实践课的学习任务,要紧紧围绕知识点,结合学生兴趣、专业特点和任务的实用性、趣味性等方面来设计安排,任务评价、学生的参与度等方面来设计教学任务,从而提升实践课的效果。

三、善于应用适合计算机课程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科特点和目标要求,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才能更好地达到教学目的。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认为采用任务驱动—合作学习[2]的教学方法,是比较适合计算机这门操作性、应用性较强的学科。此教学方法是任务驱动与合作学习的整合,任务驱动提升了合作学习的水平和效果,合作学习提高了任务完成的质量和效率,两者相互促进,互为补充,相得益彰。

合作学习—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一般从以下几方面来进行教学。

1.教材分析。教师只有在充分了解教材的基础上,才能针对学生情况,整合教材资源,使教学内容丰富、教学安排合理。

2.教学目标分析。每堂课都应该有明确的教学目标,通过教学目标分析,提出知识点,对于封闭型任务要进行教学目标的分解,对于开放型任务要进行教学目标的整合。在教学目标中要注重学生的情感目标的培养,要让学生知道合作学习对于他们的全面发展的意义。

3.学情分析及学生分组。教学计算机课程是实用性比较强的工具性学科,教学对象为一年级的医护专业学生。学生学习主动性差,计算机掌握水平参差不齐,学生刚入校,相互间不熟悉、不了解。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生情况,在了解的基础上,按异质分组的原则进行分组,一般为4人一组,好、中、差比例大约为1∶2∶1。笔者一般是采用教师指定和学生自由组合来完成分组,教师指定好的不能同在一组,差的也不能同在一组,每一个组必须要有一个好的和一个差的,其他的学生自由组合。实践证明这样的分组,能使每个小组的水平有所相当。

4.组织教学。(1)创设情境,引入学习任务。创设的情境尽量要围绕学生的职业特点,或是学生的生活实际,这样才能使学生有学习的愿望和兴趣。(2)呈现学习任务。教学任务的设计在任务驱动—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显得非常关键。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习效果,笔者结合多年教学实践,提出了合作学习中任务设计原则与模式,任务设计要着重关注:一是小组的互赖目标、互赖奖励,互赖角色;二是要把小组合作学习的共同目标、奖励(评价)和角色进行设计;三是关注学生的合作空间;四是关注个体责任,明确职责;五是关注小组交往技能奖励及培养原则;六是关注小组自评。任务设计要从任务的要求及目的、任务的操作程序、任务的评价及任务的延伸几个方面来考虑。(3)以学生为中心,组织教学。紧紧围绕任务,通过小组合作,取长补短,学会交流、关心、帮助同学,实现小组成绩的最大化。在合作中,教师的作用更重要了,要求更高了,教师角色更多了,他是学生合作的设计者、引导者、帮助者、支持者、启发者等。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每个学生都要参与进去,每个人的努力将决定小组的成绩。要注重用评价提升效果,评价时不仅要考虑到最终的学习效果,还要考虑到合作的过程效果。最终的学习效果不是一个人的效果,而是全员效果,过程要有痕迹记录,并纳入总成绩。(4)进行任务的测试(提交作品)评价。(5)课时允许的条件下,进行任务的延伸。可以组织兴趣小组,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实践操作,巩固和拓展学生知识。

实践证明,应用任务驱动—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可以大面积提高学生的计算机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合作能力及创新能力,以达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

随着医院信息化管理手段的引入,计算机的应用已渗透到护理工作的各个方面,计算机教师要根据时代要求,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注重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创新能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适应现代社会需求的新型医护人才。

参考文献:

[1]徐西敬.护理专业计算机教学过程中的创新与实践[J].中等职业教育,2009,(8).

篇4

一、以“三性”为基础———小学教育专业的基本特色

专业特色的构建首先应以具体的人才培养目标为导向,结合所在学校的办学定位与办学条件等实际而实施。目前,尽管我国高师小学教育专业培养的模式有很多种,各校的培养目标也有不少差异,但最终目的为了培养熟知儿童生命特性,具备一定的从事小学教育教学工作能力和科研能力的小学教师是一致的。基于此,该专业特色在共同具有师范性的前提下,必须彰显以下“三性”:

(一)儿童性

所谓儿童性是指该专业与其他师范专业相比在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价值取向、课程设置及培养模式等方面以科学的儿童观为指导,充分尊重儿童生命发展的特征与规律,促进儿童健康幸福的发展,培养具有童心童爱童趣的儿童教育工作者及专家的特征综合。这是由小学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所确定的。小学教师工作对象是6~12岁的儿童,为此,小学教育专业教育首先要培养学生具有科学的儿童观。儿童观是人们对儿童的总的看法和基本观点,是人类自我意识中的重要内容。教育观是受制于儿童观的。有关儿童教育的观念,如果没有自觉地建立在儿童观之上,它便会自发地建立在儿童观之上。儿童教育总是以一定的儿童观为前提的。从西方现代儿童教育的起源和发展来看,儿童教育或基础教育现代化的前提是儿童观的现代化;同时,儿童教育或基础教育现代化的一半应当是儿童观的变革。从当前我国素质教育和新课改所遭遇的困难来看,儿童观的现代化是我国儿童教育理论发展或基础教育变革的瓶颈。要想培养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小学教师,首要是培养现代儿童观。改变我国传统文化中以成人为本位的,蔑视儿童文化现象,树立“儿童是人类之父”的儿童本位观,做到认识儿童、尊重儿童、关爱儿童。其次,学生了解儿童生命发展的科学知识,掌握其基本规律的需要。儿童是人类个体生命周期中的一部分,其生命发展是有规律的。就目前人类科学已掌握的知识有:儿童学、儿童哲学、儿童心理学、儿童文化、儿童卫生学等等。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重点在于把这些知识运用到儿童教育中,促使儿童健康幸福的成长。也是唤醒学生的儿童精神的需要。一是认识儿童精神的特征。充分认识儿童作为一种精神的存在,拥有独特的精神特质。儿童精神的自我中心化、整体混沌性、潜意识化、诗性的逻辑和游戏性,构筑起童年特有的成长旅程和文化世界。照应于儿童独特的精神与文化世界,儿童的早期教育应该是一种生活化及活动性的教育,一种生态化及陶冶性的教育,一种童性化和充满诗意的教育。儿童教育之培育精神的一切价值实现首先便有赖于儿童教育自身与儿童精神、童年文化的相互契合和融会。[1]因此,儿童教育的首要职责和根本使命只能是呵护儿童心灵、善待儿童天性。二是在理性支持下坚持儿童精神,如热爱生命、充满希望,具有强大的生命发展力;活泼快乐,充满好奇、梦想等;纯真无忌,用客观存在的一切来表达自己对世界的本来认识。由于教育对象的不同,使小学教师与中学教师的职责与任务有了极大变化。在教育教学中彰现儿童性(或童性、天性),成为小学教育专业特色的根本,也是其他专业无法替代的基础。

(二)综合性

综合性源于综合课程,是指将两门或两门以上学科综合设置为一个学科的课程。这里指该专业在确保学生拥有某一学科专长、能够胜任某一学科教学的前提下,将文科与理科等多种学科综合设置的课程体系,让学生涉猎广泛的自然学科、社会学科与人文学科的知识,掌握其他多门学科基础知识和教学方法,实现一专多能。综合性特征来自该专业培养目标中对教师综合素质的要求。小学教育是启蒙教育、基础教育,本身具有基础性与综合性特点,无论哪个学科的小学教师,对学生的影响都是全方位的。“自觉地将问题专门化,或者分割成不同的专门领域来提出和解决问题,那是成人才有的事。”[2]40-45而在儿童的眼中,老师无所不知,无所不能,无论面对哪门学科的老师,他们都会提出跨越学科的“十万个为什么”,应对这些千奇百怪的问题需要有大量的知识储备。“这些知识,在总体上要达到‘面面俱到’,从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思维科学以及关于人自身的知识,都应有广泛的涉及,同时要求在知识体系内部打破学科间的壁垒,达到对主客观世界有一个总的把握。”[2]40-45因此,努力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进行综合培养是小学教育专业的要务。该专业的综合性也是我国小学课程改革的迫切需要。提倡打破学科界限、跨领域综合学习是当代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其举措是:一是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合作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等。二是在各门课程中,增加综合性学习的内容,旨在沟通学科内外联系,拓展学科学习空间,培养学生综合素养。学科的坚壁已被打破,学科的渗透和融合已是大势所趋。教师只拥有单一的学科知识,难以适应新课程的需要。目前,小学教育专业的培养模式有三种,文理分开型、学科方向型、综合型,无论哪种模式,学生在主修语文、数学或英语等专业知识外,均要选修音乐、舞蹈或美术等课程,以提高其审美修养、丰富各门学科教学手段。这样设置课程的目的就在于突出专业的综合性。

(三)实践性

所谓实践性是指该专业以培养学生从教的职业技能和能力为基本取向,就是必要的学科知识和教育教学理论的教学,也应服务于教师职业技能和能力的培养。这一特点是由学校教育的目标和性质决定的,是师范性集中体现。学校教育的目标在于促进学生的成长进步,为其终身发展奠定知识和能力基础。而这一目标主要通过教师所实施的有目的的教育活动来实现,包括教师与学生之间所进行的有教育意义的一切对象性活动与交往性活动。教师所从事的这些活动都是具体的和行动性的工作,因而教师专业是一门实践性专业。对于小学教师来说,更具有高实践性。在小学教育以及小学生的成长中,小学教师的作用,即“向师性”更加突出,这就要求小学教师在教育活动和教育行为方面比中学教师、大学教师具有更强的实践性。教师是实践工作者,但他们不是一个经验性的实践者,而是一个专业性实践者。也就是说,教师所从事的实践不是简单照搬和模仿以往的经验和传统的做法,他们的教育教学实践具有丰富的学术性和教育教学理论的指导性,需要接受专门高等教育机构的教育和训练。[3]“如果把教师知识比作冰山,实践性知识就是冰山水下的部分。它是教师安身立命之本。”[4]实践性是该专业的基本属性之一,是该专业突出的优势,是构成其专业特色的基本因素之一。

二、小学教育专业特色建设的实践

以“三性”为基础,突出特色应成为小学教育专业建设追求的目标。无论是专业定位与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课程体系构建、实践教学建设、教师队伍建设等,都要致力于“三性”的培育,凝聚合力。下面以我校小学教育专业为例,谈谈我们以“三性”为基础的专业特色建设的做法。

(一)重新确定专业定位与人才培养目标

专业定位是专业特色建设的出发点。小学教育专业定位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一个以培养高素质小学教师为目标的综合性专业。与高师培养中学教师的各专业相比,小学教育专业虽然同是为基础教育培养师资的专业,但是由于小学教育本身具有儿童性、基础性和综合性的特征,要求小学师资必须具有童性与综合素质,特别是在基础教育改革全面推行的形势下,小学课程以综合为主,要求小学教师必须有复合型的知识结构,因此,小学教育专业改变了传统高等教育以学科划分为标准的单一学科专业的设计,跳出了高师单一学科专业培养的传统框架,强调要架构多种学科知识体系,加强基础学科和各种教育教学基本技能的有机融合,在学有专长的基础上,突出学科教育的儿童性、综合性,强调较强的教师教育理念及实践能力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其专业指向并非某一学科,而是某一职业的综合性要求,即小学教育专业明显的综合性及儿童性是其专业定位的特色。这是小学教育专业学科教育的特殊性或特色,这与中学教师的培养指向某一学科的学科性有明显的不同。依据上述专业定位,我们确定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全面发展,掌握现代教育基本理论,熟知儿童生命发展特性,具有较为深厚的学科专业知识和扎实的专业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一定的教育研究能力的新型小学教育工作者。从专业知识、能力和素质等三个方面明确了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就实施效果看,这个定位与目标确定是合理的。

(二)构建科学的小学教师教育课程体系

1.建立了以儿童生命力发展为中心的课程取向。为了突出小学教育专业特色建设的“三性”基础,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变过去知识本位的课程价值观为以儿童生命力发展为取向的课程观。即课程培养的目标是能珍视生命、关爱儿童、具有儿童性的教师;知晓儿童生命发展的知识与规律,具有开发儿童智慧品质所需要的专门知识,以及传授知识的能力;是儿童社会行为的导师、生活的管理者与学习的朋友。培养现代小学所需要的真正小学教师。为此,在课程结构中,我们加大以儿童学科为核心的课程模块的比例,增设了儿童学概论、儿童心理咨询、儿童文学、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家庭教育学等以培养学生以观察儿童生活、学习及解决儿童问题的教育科研锻炼等的新课程。

2.实行双轨并行的课程结构。要旗帜鲜明地将小学教育专业当做我国教师教育体系中一个独立的特色专业来加以建设,确立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和教学的内容,并建立以小学教育职业的整体要求作为小学教育专业的评判标准。改变以教育学专业或学科类专业为摹本来设计小学教育专业课程的做法。把“养童性、重综合、一专多能”作为专业建设的宗旨和课程设置的根本性原则,在通识教育课程教学的基础上,坚持学科课程教学和以儿童学为核心的教师教育课程教学双轨并行的课程模式。保证小学教育专业的综合性特色。

3.做到课堂教学与课外教育相结合。既要优化小学教师教育的显性课程结构,合理确定通识课程、学科课程、教育课程、教育技能课程、教育实践课程之间的比例,科学建构正式课程体系,又要特别重视开发开展课外教育活动,发挥隐性课程对于直接铸造影响学生终身的人品和专业情意、能力的无与伦比的潜在的教育作用,构建养成教育模式,努力开发创建使小学教师在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品质等方面协调发展、交融一致的潜在课程。

(三)强化实践教学

为了彰现“实践性”的特色,我们注重教育实践课程的建设,特别注重通过教育实践课程,有效整合教育专业知识和学科专业知识。经过几年的探索,形成了一个具有实践性和发展性、符合小学教育专业特点的实践教学模式和目标管理模式,并将之纳入课程体系中。

1.增加实践教学学分。把过去教学计划中的24学分增加到32学分,将学年论文放在第7学期,并定为1个学分;保持了《师范技能训练》1个学分;采取“早接触、不断线、长流水”的在校四年每一个学期君要进行见实习方式;制订了《小学教育专业技能训练与考核方案》,出台了专业技能阶段性达标要求,严格专业技能训练的考核。

2.分化实训环节。实践教学的内容更细化,教师责任更具体:我们将实训分为专业课训练、教学见习、教育实习、师范技能训练等多种类型的实训环节,专业课实训落实在专业课教师,如课程与教学论实训就有本课程任课教师根据课程需要实施;师范技能训练由师范技能教研室负责。

3.采取双导师全程参与实训模式:双导师,是指为一个学生配备两个导师。其中,一个导师来自校内,负责指导学生的理论学习,以使学生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可称为“校内导师”或“学术导师”;另一个导师来自校外(小学),负责指导学生的教学实践,以促使其教学实践能力的提升,可称为“校外导师”或“实践导师”;全程参与是指小学教育专业的在校学生从一年级开始到毕业实习前四年,分阶段不间断进行实践教学活动。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建设是特色专业建设的根本保证。鉴于小学教育专业的特殊性,迫切需要既有学科学术背景,又有基础教育实践背景的师资队伍。因此,在小学教育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上,要大胆创新,合理建设“理论学术型”和“技术实践型”相结合的教师队伍。

1.创造条件努力提高教师的学科学术水平与专业实践水平,建立大学与小学的密切合作关系、建立小学教育专业教师与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共同体。几年来,我们小学教育学教研室的教师改变过去封闭自守的学术方式,走出大学校门,深入到小学熟悉小学教育教学实践,掌握小学教育问题,明确小学教师的培养方向。一是每学年,由于实践教学学分及教学班级的增加,我们每一个专业教师,几乎都要承担教育见习、教育实习的工作。同时,从2009年起,我们还分别同鸿都小学、城北中心小学等教师一起举行了“给小学教研注入活水”的活动,把大学教师的学术研究与小学教师的实际教学密切联系在一起。这一活动不仅提高了教师研究并指导基础教育的意识、兴趣和能力,同时也提高有效反思并加强小学教育专业职前培养小学教师的自觉性。二是通过每月举办的“学术沙龙”营造教师思考研究小学教育的氛围,提高学术水平。

2.根据特色专业建设的需要,在教师队伍结构的配置上,突破只注重学历和职称的现状,大胆选聘人才。在现有教师队伍结构中,除小学教育专业专职教师之外,一方面,我们聘请其他高校知名专家、学者,如华南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莫雷、扈中平、卢晓中等为客座教授,以提高专业教学的学术性;另一方面,还应根据小学教育专业的特殊性,聘请部分优秀的小学校长、教师做专业“实践导师”,承担某些共建课程的教学内容或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以加强专业教学的实践性。

篇5

1.1突出师范教育的专业品质

原有的高师院校,对培养中学教师有丰富的经验,培养的学生专业知识面广而深.小学教师由本科高校教育培养后,自然地沿用了“学科专业知识+教育教学知识”的方式来培养,这种认为知识的叠加就可以培养好小学教师的思路,或参照中学教师培养方法来培养小学教师,出现了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出现了“中学教师化”的偏向,虽然专业知识强,学历提高了,知识面却窄了,专业化水平也下降了,不能胜任小学的教育教学.二是由于高校教师不了解小学,缺乏针对性,培养的毕业生职业情感差,站不稳三尺讲台,不如过去中师毕业生那样适应小学教育.三是由于专业技能训练不到位,教学技能不扎实,综合知识应用不自如,课堂教学效果不理想.出现这些情况的主要原因:第一,部分高校缺乏研究小学,培养方案缺乏针对性,培养模式存在盲目性.[1]第二,高校的定位和办学功能,决定了高校讲究学术性,强调科研成果.在这样的氛围中,教师个体研究小学教育所取得的成果很难被认可,迫使这些教师更多地做一些理论研究,追求高学术品味,而脱离了小学教育实际.第三,即使是原来中师合并组建的二级院、系的教师,虽然对小学教育熟悉,合并后需提升学历、职称,或因有被“边缘化”的危机感,唯恐自己的学术水平低而满足不了高校的要求,对教育教学投入的热情大大降低,更别说对小学教育研究的再投入.专业思想教育也由于体系的变化———班主任主导改为辅导员负责而被削弱,坚持技能训练等好的传统也在不断地被抛弃.我们现在对小学教育专业培养小学教师的现状进行扫描,目的是要创新培养方式,希望过去中等师范注重学生专业思想教育和敬业精神培养,有着浓厚的师范教育文化氛围,重视学生专业技能训练的情况再现,引起对小学教师培养的“师范性”的关注.实际上,师范性是教师的职业属性,是教师专业化、职业化应有的内涵,研究师范性本身也是学术性的,是教师职业属性的学术性.[2]通过研究师范性来认识其重要性,才有可能坚持师范性,培养出符合小学教育实际的教师.小学教育与中学教育有很大的不同.小学生年龄小,从师的心理强,对教师的一举一动,都很关注,是他们学习的榜样.小学教师面对的如何教书,如何育人这两大任务,责任也更大.小学教育的特殊性,在于特别强调小学生学习的规律,思维的规律,成长的规律.小学的教育教学,如何遵循小学生的德、智、体、美等方面的发展规律,如何保证他们的身心健康,就要求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在四年的学习中获得相应的专业思想,具有为小学教育服务的专业精神、专业素质和专业技巧.就要求高校在确定培养目标时,考虑采用怎样的模式,安排怎样的课程,选择怎样的教学内容,举办怎样的活动,使他们获得以上的专业品质.[3]如此,本科高校小学教育专业应当大力提倡研究小学,突出师范教育的专业品质.

1.2坚持面向小学的培养模式

小学教育专业是培养能适应教育发展需要,具备良好教育理念,良好职业道德和情感,具有较强教育教学能力、管理能力及自我发展能力的小学教师.我们的培养模式应该要符合这一要求.面向小学,就是要了解小学,研究小学.了解小学,首先要了解小学教师的专业特性.第一,在承担的工作性质方面,与中学、大学教师有很大的不同,在于小学教师承担的工作并不完全是学科方面的专业知识教学.小学教育最重要的特点是基础性.是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各类人才奠定基础,小学实施的教育是要求小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是一种启蒙教育,这种启蒙是全方位的,责任是重大的.涉及到知识、思品教育,关注其身心健康.小学教师除承担学科课程教学外,还要承担班主任、少先队辅导员工作,在某种意义上来说,育人的责任可能比教学的责任更重.第二,在课堂教学方面,小学教师的一节课,如语文、数学等,往往融进了文史地、语言、书法、绘画等多种知识,缺少其一方面,就不能形象地启发学生的智能.小学生的思维主要是以具体形象为主,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其抽象性大多与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感性经验联系在一起,这就决定了小学教师对教学技能技巧的掌握,甚至是对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能力要更强.第三,对学生的影响方面,小学生具有潜在的多种发展的可能性,这种潜在发展的可能性,并不能在小学阶段完全表现出来,小学教师如不能很好地引导其发展,那就至少不应阻碍或限制、影响其发展.有的学生,往往是教师的一句不慎的话语或不当的批评,而扼杀了一个天才的想法,或影响某一课程的学习.小学生的自我意识差,自我发展水平低,对小学教师特别依赖,认为教师说的都是对的,所以小学教师的言行更要符合职业规范,讲究技能技巧.第四,对学生管理方面,由于小学生自控能力差,对教师在班级管理方面提出的要求也更高.如何做好班级管理,了解掌握小学生的心理活动、特点、规律,使其在小学阶段形成良好的学习情感、习惯,培养坚韧的意志等好的心理品质,需要小学教师有一定的心理学知识、育人技巧和良好的人格魅力.了解小学,还需要使每个从师者能保持童心,增强爱心,始终要有一颗关爱学生的心,与小学生能充分交流的年轻的心,为小学生今后的潜在发展打下一个很好的基础,创造好的环境.这也说明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应当明确自己的社会责任,专业特点,形成好的思维定势:如何研究小学,为小学服务.研究小学,是要研究小学教育的规律,学科教学的特点,知识呈现的规律和方法.我们考虑的培养模式,不宜太细分、面太窄,不能像汉语言文学专业那样培养小学语文教师,不能像数学教育专业那样培养小学数学教师.因此,小学教育专业培养模式可以考虑小学教育的全方位性,按照小学全科型教育的要求,像中师那样的综合培养为主,不细分专业方向;或设立综合文科、综合理科,适当地进行文理渗透加之英语、艺术、体育、现代教育技术等选修方向,拓宽他们就业所教课程方向.培养的小学教师应该专业思想巩固,成为通晓人文、自然科学等多种学科知识,以及音、体、美等方面有一定特长的综合性、全能性的人才.

1.3着眼于教师专业化的发展目标

教师是一种专业化的职业.从教师教育一体化的角度来说,专业化教师成长的路径应当是职前教育培养、入职适应培训、职后学习提高培训,甚至是终身的学习,才有可能从职前教育阶段培养的合格的师范毕业生———入职的新教师———适应工作的经验型教师———具有一定理论的专家型教师成为可能.教师教育的目标是希望这一路径的距离缩短,减少这一过程的时间跨度.我们希望的小学教育专业多考虑、多研究面向小学的专业性质,就是要使步入教师这一行业的人,早日成为适应小学教育教学的优秀教师、小学“教育家”这样的卓越人才.不容乐观的是,上述的美好前景还很难成为现实.有研究表明,目前有相当多的本科学历的师范生缺乏职业认同感,大多数师范生把教师职业看作是谋生的手段,是权宜之计,职业认同感淡漠,体验不到教师职业的幸福与快乐,缺乏了事业感.[4]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小学教育专业施加除了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以外的另一种外部条件影响———进行专业思想教育.这种思想教育不是简单的一时半会的说教,而是通过全体教师的言传身教,可行的教育活动,持之以恒,贯穿于四年的培养教育、潜移默化地养成教育中.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只有心里爱师尊师,才有从事教师职业的情感,才有今后爱岗和从事从教的动力,才有可能为适应未来教师岗位,充满朝气、拼劲、自我发展,为冲刺优秀教师不断努力而打下坚实的基础.开展合适的主题(或专题)教育活动,将有利于学生思想品质的变化和能力的提高.着眼于教师专业化发展,还要求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获得如何学习专业技能的知识,如何掌握专业技能的能力;还要指导学生在从师爱岗,成为合格的教师乃至优秀教师(小学教育家)这一任务驱使下,能主动建构适应小学教育教学的专业品质.无疑,开展活动,包括课题研究活动、学生社团活动等有助于这一任务的完成.

2强化专业发展核心要素,办出专业特色

2.1以师资队伍建设为基础,更新教育理念

师资队伍建设是专业建设的根本保证,是专业建设的共性问题.这里所说的小学教育专业的师资队伍,在教学和科研专长方向上必须和专业特色的培养相匹配.针对小学教育专业的特殊性,这支队伍将要突出小学教育研究,参与小学教学改革实践,在整体上既要有学科学术背景的,又要有小学教育实践背景的;对教师个体来说,既要承担高校本科课程教学任务,又要能了解小学,熟悉小学,研究小学;需要教师扩充知识面,注重学科专业的横向拓宽和了解前沿态势,更新知识结构,又要有审视、关注小学教育的眼光,及时掌握小学教育实践第一线的前沿信息,研究成果.在教学学科专业知识的同时,还应注意承担小学教师的示范作用,站在讲台上,也是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眼中的“教师模特”.因此,同样有教书育人的任务,同样要求教师是终身学习,持续发展的人;不仅是学科的专家,还是教育的专家;不仅要有良好的责任意识和规范,还要有新的学生观和教育活动观.使得该专业每一位教师的着力点,能作用于师范生,保证其指向是一致的———培养合格的小学教师.这种对教师要求的双重性,注定了小学教育专业的教师更加辛苦、忙碌和更多的付出.师资队伍的建设,还要有利于教师教育一体化的培养要求.小学教师的职前教育培养由高校负责,今后,小学教师的职后教育培训也将纳入高等教育体系(现已开始这样做了),部分教师今后还将承担小学教师职后培训工作.因此,研究小学成为必然.这一要求,也可为小学教师职前、入职、职后教育培训一体化做好前期准备和师资储备,作一统筹安排.师资队伍的建设,还应考虑与小学或基础教育科研机构合作,参与小学的教育教学研究活动,开展交流活动,促进教师发展,成为指导小学教育教学的专家.

2.2以特色教材组织为落脚点,优化课程体系

小学教育专业的教材,应体现本科学历教育的学术研究性和小学教师教育的专业特性,并保持这两者的结合.由于小学教育专业办学历史不长,本科毕业生还不满十届,教材编写还不完整,有些内容的组织还在探索或争论中,还有部分教材是借用原来高师教育学专业的,忽视了“面向小学教育教学”这一要求,针对性不强,也影响了教学质量和培养目标的实现.另一方面,教材的组织编写到出版应用,与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的出现,在时间上有一定的滞后性.因此,要求高校的教师在使用这些教材时,把捕捉到的科技前沿信息,教育教学新认识或在实践中证明好的方法补充到教材中,充实或改造教材,使之成为具有鲜明的小学教师教育专业特色的教材.小学教育专业设置的课程较多,必须优化.既要科学地安排文化知识课和教育理论课,又要加强实践性环节,注重教育实践,重视教师职业技能的培养.有研究认为:应该把提高师范生的专业素质作为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的重点,提升与教师专业素养有关的课程地位,增加与教师专业素养有关的课程的课时,全面提高师范生专业素质,确保学生毕业后能够顺利成为一个专业化的教师.[5]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好的方法.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还应注意到,本科四年的课堂学习时数有限,不可能将所有的有用的课程都安排在课堂教学中,因此有些专业技能的训练,实践性操作课程以隐性课程的形式出现.开始训练时提出要求,给出方法,提供辅导帮助,通过一个阶段后进行考核验收.还有的可安排在寒暑假等.这样,做到课内课外相结合、校内校外相结合,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相结合,使学生在职前教育阶段,始终处于积极的学习、努力之中.目前,我国有多套小学教材(如语文、数学)供各地选择使用,小学教材的多样性,也决定了使用的区域性.小学教育专业应当开设小学教材研究的课程,除了学科教学论专业课外,还应有小学语文教学研究、小学数学教学研究等,这也是本科教育质量的体现,是专业化教师发展的基础之一.

篇6

关键词:国考;小学教育专业;课程改革

2011年,教育部师范教育司及考试中心出版了《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标准及大纲(试行)》。2012年,教育部印发了《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这些文件的实施,明确了国家对合格小学教师专业素质的基本要求,意味着师范生拿教师资格证必须参加全国统一考试。2014年,安徽省也加入了中小学教师资格改革试点的行列。本文力求通过我校对小学教育专业课程的改革,探索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

一、小学教育专业课程分析

小学教育专业是指在高等院校设置的专门培养小学教师的专业。为了规范办学,确保小学教师的培养质量,教育部曾出台了《三年制小学教育专业课程方案(试行)》,明确了本专业课程设置由必修课、选修课、教育实践等三部分组成。必修课包括公共必修课和专业必修课;选修课包括专业选修课和任意性选修课;教育实践包括教育观察、教育调查和教育实习等。各院校在参照国家指导方案的同时,又根据本省、本校实际编制了自己的课程方案,培养出大批合格的小学教师。在师范生毕业即能拿到小学教师资格证的时代,各院校小学教育专业的课程基本上都是按照三个模块展开:通识课、专业课和教育理论课。随着小学教师资格证“国考”的全面执行,各院校必须认真研究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的标准,围绕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的相关模块进行课程改革。目前,小学教师国家资格考试包括笔试和面试两块。笔试有《综合素质》和《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其中《综合素质》考试包括五个模块:职业理念、教育法律法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文化素养和基本能力;《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试有七个模块:教育基础、学生指导、班级管理、学科知识、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面试主要考查申请人的职业认知、心理素质、仪表仪态、言语表达、思维品质等教师基本素养和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等教学基本技能。针对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特征,围绕教师资格的考试内容,结合学校实际情况,我们开始了“着眼大局、立足本校、挖掘潜力、全员参与的课程改革探寻工作”。目的是“抓好课程建设,办好小学教育专业,提高‘考证’通过率,培养优质毕业生”。

二、小学教育专业课程的探新工作

为了实现培养目标,达到课程改革的目的,我们组织广大教师认真学习《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围绕国家教师资格证考试标准、考试大纲、命题原则等进行学习活动,以正确指导课程改革行动。通过理论学习,我们对课程进行了以下的开发。

1.体现学校特色的课程开发

小学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应在统一要求的前提下,适当突出学校特色,体现水平。为了让更多的学生能够有所选择,让更多的学生能够表现自己,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我们具体开发了以下选修课程:教育技能技巧课、中国传统文化、数学与游戏、心理健康辅导课、羽毛球,且开发了能体现地方特色的选修课程,如凤画、凤阳花鼓等;并要求学生至少选修三门课程,以保证从事小学教育教学工作能力的培养。

2.符合资格证考试的课程开发

在教师资格证必须通过国家统一考试的背景下,必须研究《综合素质考试大纲》《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试大纲》,围绕大纲开设课程,确保学生具备从事教师职业应有的职业道德、心理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和资格考试的通过率。我们的做法是:从量上精简课程内容,反对抽象、空泛的陈旧内容登堂入室,把压缩出来的课时还给学生,增设内容充实的,贴近生活、贴近社会、贴近小学教育实际的课程;从质上重构学校课程体系,在“强化基础,服务基础教育”的原则下,建立少而精、博而通、实用而前卫的课程内容。我们除了文、理方向必须学习的专业课程外,还注重开好以下培养职业基本能力的必修和选修课程,必修课程有:教师口语、自然科学基础、社会科学基础、写作基础、小学儿童教育学、小学儿童心理学、小学教学研究方法、教育法规和职业修养、现代教育技术、新课程理念、班(队)管理、书法等;选修课程有:小学教学艺术、小学生学习指导、课件制作、教师礼仪、儿童健康教育、学校管理学、家长沟通知识与技术等。既为学生应考提供必要的知识和技能,也为毕业生走出学校,很好地适应小学教育的需求奠定厚实的素质基础。

3.考虑教师专业化特征的课程开发

教师作为一个专门职业,必须具备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情感等专业素质。据此,我们认为小学教育专业的课程开发要考虑到教师专业化的特征,注重培养职能专业型教师。首先,要调整课程结构。主要做到突出师范性,加强学分制;注重现实性,开设综合课;彰显主体性,增多选修课;立足开放性,反对单一化。其次,要强化实践性课程。主要做到延长教育见习和教育实习时间,增设教育技能课,保证每天中午和晚上技能课的训练质量,突出教育调查和教学观摩等实践活动,开设教育信息、专题研究等综合教育实践活动课。最后,整合课程内容。主要做到打破学科界限,综合各学科知识,加强综合课程建设和开发。这样能很好地提高学生的教师专业素养,奠定学生从事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的专业知识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岳林.专科层次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探讨,新课程(教研版)[J]2011(03)60-62

篇7

论文摘要: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的培训,不仅是师范教育特色的体现,更是教师专业化发展以及小学教育专业的个性的要求。在认识教师职业技能培训的必要性的基拙上,构筑科学合理的培训内容体系、优化行之有效的培训管理过程是培训有效性的保证。

本科小学教育专业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一个新兴的专业,它既有高等教育各专业的一般特征,又具有自己独特的个性。保证办学的高等教育水准,坚持并发展小学教育专业的办学特色,应是小学教育专业建设的基本出发点。同时,应按照教师专业化发展以及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要求,探索本科小学教育专业建设的一系列问题,形成在高等教育体系中培养本科层次小学教师的途径和方法。其中,反思传统的对学生的“基本功”的训练,以新的教育理念为指导,系统设计并实施符合本科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培养要求的教师职业技能培训方案,是本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值得我们深思和探索的课题。

一、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培训的必要性

重视教师职业技能培训是师范教育办学特色的重要体现。原国家教委师范司1994年颁布的么高等师范学校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大纲(试行)》中明确提出:“高等师范学校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是高等师范学校各专业的学生都应具备的,是学生必修的内容。对高等师范学校在校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系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目的是引导学生将专业知识和教育学、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转化为具体从师任教的职业行为方式,并使之趋于规范化,对于形成学生教育和教学能力,对于学生毕业后胜任教师工作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培养专业化的小学教师的需要

我国小学教师专业化意味着在高等院校中设置本科小学教育专业,通过系统的专业训练,使学习者具有完善的学科专业知识和教育理论知识,具有成熟的教育专业技能,形成良好的专业精神和专业道德。提升小学教师学历层次的核心在于提升其教育专业素养。教师职业技能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必备的素养,它决定了教师的专业素质的优劣。因此,加强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的培训,提高学生的专业化技术水平是培养专业化的小学教师的当务之急。

(二)小学教育工作的特殊性的需要

小学教育是启蒙教育,小学生正处在成长发展期,尤其是其思维的具体形象的特点,对教学活动外在表现的兴趣比对教学内在内容的兴趣高的特点等,在小学,“如何教”比“教什么”更重要的共识决定了小学教师的教学技能比中学、大学教师有更为特殊的要求。为适应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小学教育专业比其他专业更需要对学生进行职业技能的系统培训。具有过硬的教师职业技能是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富有个性的特色。

(三)本科小学教育专业生源状况的需要

培养本科层次的小学教师,应认识到处理好课程与教学模式的学术性与师范性、深度与广度、理论与实践等问题的关系的重要性。特别是面对高中起点的大学生,与三年制、五年制初中起点的专科生相比,可塑性不强,再加上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其生源质量、专业思想、教师职业技能的潜质水平等方面明显削弱。如何在本科教学中,用大学的文化影响、提升和完善小教专业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应引起我们在专业人才培养中的高度重视。

二、构筑科学合理的职业技能培训内容体系

根据原国家教委师范司1994年颁布的《高等师范学校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大纲(试行)》,2001年颁发的《关于印发搞等师范学校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基本要求)(试行稿)》的通知精神,参见浙江省高等师范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要求与考核办法,以及根据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由中专或大专培养的技能型的小学教师转向培养研究型、反思型的专业化的小学教师,应重新审视本科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培训的内容,拓展原中师“写一笔好字,说一口流利标准的普通话,能够声情并茂地朗读、演讲”等单纯的训练项目和要求,构筑主要包括语言表达能力、文字与图形表达能力、课堂教学基本技能、现代教育技术与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美育与艺体活动技能、学生教育与班级管理能力、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技能七个方面的系统的培训内容。其中,在其他基本技能培养和训练的基础上,更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研究技能的培养和训练,使本科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具有反思性、探索性、研究性、总结性学习的技能。在此基础上,还应细化基本技能和专业方向技能的具体项目,既要包括教师的初级基本技能,还应包括教师的高级职业技能,由理论体系、操作体系等构成完整的整体网络式的系统结构体系,使初级阶段的基本功训练走向高一级的教师职业技能的系统培训,着力体现本科教育思想性、师范性、专业性、学术性相统一的理念。

三、优化职业技能培训管理过程

第一,制订系统的职业技能培训计划。将这一计划纳人课程建设整体中来统筹考虑,在必修和选修课程中应分别设置教师职业技能类模块,开设音乐基础、美术基础、体操、舞蹈、写字、教师口语、小学多媒体课件制作、班队工作原理、小学各门课程的微格教学、小学教育科研方法等课程。同时注重内容安排的系统性,体现一年级到四年级从基本技能训练到专业技能训练的逐步深化过程,并对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进行综合训练及考核,颁发《教师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第二,采取开放多元的培训方法。可以将训练内容列人教师职业技能类课程以及教育类、专业类、相关的选修课程的教学大纲之中,将一般技能训练与专业方向技能训练相结合、必修课与选修课相结合,采用课堂训练与课外自练相结合、理论指导与实际训练相结合、单项技能训练和综合技能训练相结合、自觉训练和考核评比相结合等方法进行,并重点通过安排学生自主的分散训练与有教师指导的、集中的训练等形式,将理论与实践结合、阶段性与全程性结合,做到课内有教学指导、课外有训练目标,并有多元化的展开形式,建立全方位、全程的训练体系,在理论与实践的互动中提高学生对教师职业技能的反思能力和领悟能力。

第三,建立培训组织机构,完善培训质量监控。为了保证培训工作的顺利进行,要建立专门的组织培训机构,如指导测评中心等,出台培训与考核规程,由专人主抓,任课教师、学生“小先生”积极参与其中,直接掌握和管理学生的职业技能训练,形成立体式的质量监控体系。结合有关学科的学习,形成一个技能培训与考核序列,进行规范化的考核,采用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等达标考核的方法,不达到合理要求不允许参加教育实习。在各项训练获得通过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综合性训练(如说课、试讲、见习、实习、调研、论文的写作与答辩等),使各种技能达到熟练与和谐,以形成整体的教育教学能力。

篇8

一、适应培养方案,寻找课改契点

国内培养小学教育专业人才的高等师范院校,大多制定出定向于服务基础教育,定位于综合素质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以湖南第一师范学院为例,在“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以培养高素质小学师资为主的特色鲜明、湖南领先、全国知名的教学型本科师范院校”[2]的办学理念下,该院经历了由专科层次小学教师培养到本科层次小学教师培养的成长道路,逐渐摸索出本科阶段小学教师培养目标,即“培养面向基础教育第一线的综合素质优良,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实用型、技能型小学教师”[3]。在这个目标下培养出的一线小学教师,既要具备小学教学、教育及管理的职业素养,又要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文化与艺体的综合素质。这实际上就是职业型、文化型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从培养目标看,社会对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呈现出更高的要求,与此同时,小学教育专业文艺学理论课程的改革也迎来更大的契机。根据自己的学科特点,小学教育专业必然要突破传统汉语言文学课程设置的限制,打破一般师范类及普通综合类院校的模式,向实用性、专业型和开放性、素质型过渡,使学生在研习理论课程时,除了理性思辨的培养,理论体系的消化,还要适应复合型小学教师培养模式,从课程结构、教学内容、实践方法、考评方式等方面进行全面改革,走出学院化理论知识教学的旧框,突出对新问题、新领域的应对能力,探索合理科学的文艺学课程教学的具体途径。

二、调整课程结构,培植特色课程

文艺学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二级学科,担负着传授文学理论知识、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文艺观念、训练学生理性思辨能力和创作鉴赏文本等任务。小学教育专业的文艺学理论课程同样肩负着传授基础文学理论的任务,但基于有特色的复合型小学教师培养目标,与普通高校同名课程存在着差异,需要在讲授一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调整课程的结构,培植具有职业特色和人文特色的文艺学理论课程,彰显其独特地专业价值,以及面对小学教师培养的适应能力。以湖南第一师范学院为例,文学概论、中西方文论是必修的基础课程,从课程设置上来看与其他普通院校无异。而美学课程在以往都是文艺学限选课程,学院将其与小学教育教学联系起来,开设了“小学美育”这样的特色课程,这种适度改良是创新性的尝试,开辟出一块小学教育教学研究的新领域。该课程明确小学美育的专业定位,建构包括接受论、主体论、过程论、环境论等全方位的课程体系,秉着实践性、审美性、师范性的原则,架设起完整理论体系与小学教育职业实践之间的桥梁,探索诸如小学生的审美心理与审美活动的特点、小学教师的美育角色、小学各科教学的美育功能以及授课教师的审美修养等问题,为培养职业型、文化型相结合的复合型小学教师提供理论课程的实际支撑。结合教学实践和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文艺学课程体系作这种结构性调整实属必要。循着“小学美育”课程改革的思路,文艺学其他理论课程也可以进行有效调整。如文艺心理学,可以适当简化基础知识结构,选择有专业依据的针对性知识要点,与儿童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挂钩,探寻小学教学中创作与阅读文本的心理学特征,从而加强理论课程的职业化储备和人文素质培养。写作学课程除了讲授写作主体素养、写作客体要素、写作文体技法等基础理论之外,应挖掘写作技能实践,归纳多样化的训练活动,开辟与学术论文写作和小学教师职业写作相关的专题,助推文艺学理论课程适应小学教师培养目标的整体框架建设。

三、整合教材优势,完善教学内容

纵观目前的教材建设,包括普通高校通行文艺学教材与针对小学教育专业编写的文艺学教材,还是存在偏重体系化和缺乏职业针对性等不足,因而有必要兼顾体系化与专业化双重特点,进一步完善文艺学理论各级课程的教学内容。高校通行教材往往从宏观的角度建构理论课程严密而庞大的体系,强调体系的完整与内容的系统,强调“本质化”,内容上出现“哲学化”倾向,整个体系从理论到理论,不免艰涩。但作为理论课程,这种教材表现出理论的严整性和逻辑性,有利于学生思考能力和理性思辨能力的养成,这是其明显的优势。而针对小学教育专业的文艺学教材,主要围绕“文学概论”展开,并未辐射到其他相关理论课程,单就文学概论的教材来说,它们减少了纯粹理论阐述的份额,降低了理论教材的阅读难度,更有针对性的建立理论知识框架,将传统型知识要点、前沿知识导入与职业一线的专业知识结合起来。这是其突出的优势。如果仅就“文学概论”而言,我们能比较轻松地整合两类教材的优势,完善教学内容,既保证理论课程的系统性和连贯性,又以前瞻性的眼光完善理论课程的实用性,满足小学教育专业培养目标下职业素养培养和文化素养培养的需要。具体来说,“文学概论”课的教学内容可以紧扣小学教师文学鉴赏与文学创作的能力培养,提高其文学领域的指导能力,并增设“儿童文学概论”这一极具专业针对性的章节,以精深理论与批判眼光架设理论知识与特色专业的桥梁。这在目前的文学概论教材里还未出现,只是在“儿童文学”这个新的研究领域里涉及到,以一种“史”的眼光梳理儿童文学的发展情况,这种研究缺少开阔厚重的文艺学理论背景,也不具有独立的理论研究条件,难以从理论的高度俯视整体儿童文学现象,概括儿童文学发展的基本规律。因此,这是一块亟待开垦的责任田。文艺学理论其他课程也应该尝试将传统理论体系与实用职业技能结合起来,在教学内容中增加针对小学教师文学教育水平与教学科研能力的实用知识,增强理论与实践的粘合度,在强化学生职业意识的同时,打破封闭的理论体系,融入人文审美因子,培育学生情感性、体验性、形象性的审美感知,实现综合文化素养的提升。像文学批评课程,无论是中国文学批评理论,还是20世纪以来西方前沿性文学批评理论,都是纯理论的,将这种艰深的理论知识全盘灌输给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并不具有适应性,大多学生都感到枯燥无味、艰涩难懂。如果将中西方文学批评理论与小学语文教学联系起来,为小学语文教材与课外阅读文本提供科学实用的文学批评依据,一定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参与的热情,并为培养合格的小学语文教师做出具体贡献。如果将20世纪以来西方的文学批评流派带入到对当下各种文化现象的解读,像80后写作、网络小说、青春类小说、手机文学、超文本等青年学生关注和喜爱的现象,当然能拓展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关注当下、批评当下的能力。

四、摸索教学方法,优化实践教学

基于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文艺学理论课程改革除了从整体着眼设置课程结构和调整教学内容,从具体操作方法上也要有规划与统筹。上述事实说明,针对小学教师培养的文艺学理论课程应该从细节上寻找一致而有效的方法,而这些方法的主格调就是:淡化理论哲学化色彩,优化实践“文本化”途径。在诸多教研资料中,人们常常提出具有操作性的教学方法,并集中于辅助理论阐释这一定位。像互动式教学与多样性教学,体现出调动学生自主意识与综合使用教学手段这两种最基本的革新思路。纠其根本,在于冲淡理论形而上思辨的哲学化色彩,淡化高密度、体系化理论讲授形式,作出立足于课程特点的适应性变通。传统的讲授形式将抽象而系统的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确实给学生一种鸟瞰全貌的高度,严密而富有逻辑性。但由于教师掌握学生情况的误差、学生们知识结构本身存在的差异以及功利性学习态度,这种教学形式弊大于利,严重抹杀师生双方的积极性。当然这并不意味着要否定自身、抛弃理论,因为从文艺学学科萌芽开始,理论就是其得以独立存在的基石,特别是20世纪理论作为独立地位的出现,文艺学课程大多成为文学专业的基础课程。诊断理论课程症候之后,我们可以做的就是,顺应时展与专业特色,探索实践教学的根本方式,即实践教学“文本化”道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明确提出“支持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实践教学成了公认的出路,而“文本化”实践教学则是对众多具体细致的教学方法的提炼和统领。文艺学理论课程的重点不再是教什么的问题,而是教授如何接受和解读文本,围绕众多形式的文本展开基础批评、古代文论批评、西方现代派批评、文艺心理学批评、哲学美学批评等多样化批评路径。弗莱《批评的解剖》有一句话说得很精辟:“教授常常感到很难去教授文学,因为事实上这是很难办到的,能直接教给学生的只是文学批评。”小学教育专业的文艺学理论课程需要在文本选择、批评样式、难度把控、比重分配等方面做出有效调整。首先在文本选择方面,从小学语文课本、儿童文学作品中精选文本,注重文艺学理论对这些文本的涵盖事实。其次是批评样式,一般而言,实践教学中的具体形式都追逐多样化、多层次、多角度的实际效果,诸如分组讨论作品、集体研究专题、辩论不同立场、一人一份读书笔记、原创作品鉴赏会议、情景教学模拟等形式,都较好地接触文本、批评文本,教师在展开实践教学活动时,注意引导学生拓宽批评思路、正确选择批评视角。再次就是难度把控上,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职业角色意识与文化视野的程度都是有限的,教师提前评估文本深度、批评方法的难度、学生对实践活动方案的理解程度、方案的可行度,在实践活动的进行中,也要及时判断进展的效果值,作出适度调整。最后在比重分配方面,根据文艺学学科各门理论课程的不同性质及其所处的学科结构点来设计具体方法,注意调试好各课程实践教学“文本化”的均衡性和合理性。既要尊重该学科本身的共同性质,又要体现不同课程的特殊要求。只有切实开展这些方面的实践教学,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理论与文本素养,为其承担小学教学的责任提供专业知识与综合视野的双重保障。

五、拓宽考评渠道,更新操作方法

篇9

初等教育学院是北京市一所培养小学教师的学院。除以本科教育为主体之外,学院还招收“课程与教学论”(数学、中文、英语、科学、信息技术、音乐、美术等方向)、“初等教育学”(初等教育基本理论、生命发展与德育、儿童心理发展与辅导、小学教师教育等方向)和“美术学”(油画、美术史方向)专业的学术型研究生和“小学教育”、“科学与技术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除此之外,还在全国率先招收“少年儿童组织与思想意识教育”二级学科硕士研究生,专门为国家培养专业化的少先队辅导员,并在“教师教育研究”二级学科下招收“小学教师教育”博士研究生。初等教育学院小学教育专业是首都师范大学重点专业和北京市品牌建设专业,2007年首批入选国家特色专业,曾连续三届获得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连续两届获得教学成果二等奖。

初等教育学院拥有一支结构合理、对小学教育颇有研究的师资队伍。学院设有“初等教育研究所”、“科技教育中心”、“教育部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师资研究与培训基地”、“中小学书法教育研究中心”、“初等美术教育研究中心”、“儿童生命与道德教育研究中心”、“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会教育研究中心”、“微尺度功能材料实验室”等科研机构,多次承担国家和北京市重大课题。目前,初等教育学院在校本科生1602人,研究生139人,是国内小学教师教育领域中拥有三个办学层次的学院。建院十五年来,本科毕业生就业率均在98.5%以上,研究生就业率一直保持100%,为首都的基础教育事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艺术类专业设置:

初等教育学院设有2个艺术类专业:美术学(小学教育)(师范)、音乐学(小学教育)(师范)。

培养目标与规格: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学有专长,具备小学教育的基本理论功底和基本技能,胜任小学教育、教学工作,具有现代教育理念并能从事教育科研的教育工作者。毕业学生具有主教美术或音乐课程教学专长,同时能够兼任其它课程教学。

美术学(小学教育)(师范)开设的主要课程:

素描、色彩、速写、简笔画、中国画、设计与应用、素描人像人体、油画人像人体、中国人物画、实用美术、电脑美术、中外美术史、小学美术教学论、儿童少年卫生学、小学生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等。

音乐学(小学教育)(师范)开设的主要课程:

篇10

一、对大学本科层次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现状的思考

当前,设有小学教育专业的高校在课程设置上大多是采用“分科培养,全面发展”的模式,目的是使学生文理兼通,学有专长,以求培养出具有复合型知识结构的高素质小学教师。这样安排的目的,是要突出小学教育专业的特色,体现小学教育综合性特点,在造就具有综合素质的复合型人才的同时,注意加强学生学科专长、教研能力的培养。

这种课程设置体系,在结构上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二元结构特征,表现出“双专业”的目标取向。教务部门力图把课程设置与小学教学科目一一对应,并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拔高对学生的学科专业要求,细分课程,增加学时, 有些院校学科专业课程课时量已经占到了总课时量的42%,而学科专业课程的课任教师仍觉得课时不足,无法达到教学质量的要求;学生则处于疲于应付的状态,无法静下心来自主学习。

单纯对知识储备数量的追求会造成课程体系的无所不包,简单的学科综合或不同课程的内容综合也无法达到高等教育的质量要求。课程知识综而不合,学生在学习上囫囵吞枣,知识体系缺乏系统完整性。从高等教育的视角来看,无论在学科专业和教育专业上,专业的学术标准和学术水平的要求与大学本科层次的要求会产生一定的差距,学生在知识的体系与结构上会产生一定的缺陷。最终造成小学教育专业学术水准下降,课程设置专业指向不明,专业培养的目标规格再次游移于学术性与师范性之间,不利于小学教育专业的专业建设。

二、构建大学本科层次小学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思路

大学本科层次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应简化其多元结构模式,回归高等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一般结构模式。以小学教育基础理论和实践课程为专业核心课程,由此确定专业课程的结构配比,建立起由专业基础理论课程,到专业基础课程,再发展到专业研究课程的有机的、呈梯度分布的课程体系。以系统的小学教育基础理论和实践课程为核心课程,以大学文化通识类课程为基础课程,以选修课程为支持学生自我发展的辅助课程,构建大学本科层次小学教育专业课程体系。这一课程设置体系,注重加强学生的小学教育理论与实践素养,使学生具有系统的小学教育理论知识,对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有深入地了解,熟悉基础教育的特征,精通小学课程理论,掌握小学课堂教学技巧,并具有初步的小学教育科研能力。这有利于突出小学教育专业特点,明确小学教育专业方向,提高小学教育专业的学术研究水平;防止小学教育专业“双重标准”的出现,符合高等教育的标准和要求,达到当前小学教育对“研究型教师”的培养需求;同时,也突出了“定格在本科,定性在教育,定向在小学”这一专业定位。

也许有人会产生疑问:小学教育的专业基础理论,在小学教学中,并不能转化为直观的教学效益,小学教师在工作中,最需要的仍然是语文、数学等教学科目的相关知识,这种课程设置是否缺乏针对性和实用性?

我认为,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小学教师应该是儿童教育专家,而非学科专家,作为一个教育家所需要的决不是单纯的知识。小学教育,因其启蒙性、基础性、综合性的特点,教育的重点在于发展儿童的个性,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形成人生的基本态度。教育的难点也不在于教师如何精通并传授学科知识内容,而在于教师是否有能力使学生热爱学习。由于小学生的自我意识发展水平较低,自控能力差,对小学教师的职业素养与教学艺术的要求更高,我们有充分的理由要求重视对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职业道德和教育心理学素质的培养。

在这里,我并没有贬低学科专业知识教育的意思。相反,我希望我们每一个小学教师都是无所不知的全才,能解答小学生的一切疑难问题。面对现代社会知识的容量与更新速度,我们只能要求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在四年的学习生活中,建立起小学教育专业系统完整的知识结构,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具备自我更新、自我发展的能力。马斯洛说过:“课程的功能不仅仅是提供知识,而且是通过知识达到人的个性自由和解放。”我们要培养的是充满想象激情和创造欲望的教师,是儿童眼中个性鲜明的人生导师,而不是单纯的课任教师。如果这样的课程设置,能对目前过早的将小学生置于学科体系之中,造成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现状有所触动,也算是一个收获吧。

三、大学本科层次小学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

大学本科层次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可分为文化通识类课程、小学教育专业课程、选修类课程三部分。

1.文化通识类课程

文化通识类课程应使学生在基础知识水平上达到大学本科水平,并增加艺术审美修养。课程主要有哲学原理、法学概论、大学语文、大学数学、大学英语、自然科学概论、计算机基础、体育、音乐、美术等。在课时比例上,应占总课时的30%。在教学计划安排上,主要安排在大学一、二、三年级。

2.小学教育专业课程

小学教育理论类课程是提高小学教师专业化水平、检查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学生在学科专业知识体系及能力上应达到高等教育本科层次的要求。学生应培养自己内在的教育理论素养,掌握教育教学的一般规律,掌握小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有一定的自学能力,能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与知识结构,并具有从事小学教育教学实践的能力。

小学教育专业课程主要包括小学教育基础理论课程、小学教育技能课程、小学教育实践课程。以上两部分课程,在课时比例上,应占总课时的30%。在教学计划安排上,主要安排在大学一、二、三年级。

小学教育实践类课程在时间安排与过程评价上应按专业课程标准设计,有目的、有层次的进行。要改变传统师范教育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从新生报到一直到毕业前,让学生不间断地深入到小学教学第一线,目的是使学生对现代小学教育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对教育宗旨有所感悟,有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的机会。在教育实践中有意识的开发隐性课程,坚定学生的专业信念及对小学教师职业的热爱,在实践中逐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教学艺术和教育教学科研能力、自我学习和发展的能力,以及培养学生自身的人格魅力。课程可分为教育见习、教育实习、课程实践、教育调查、论文撰写等。在课时比例上,应占总课时的20%。在教学计划安排上,一年级在每学期第一周及学期中间各安排一周的集中见习。二年级每周安排一天的分小组见习,并开始为小学教育调查研究做好准备。三年级学生自由实习,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教育实践活动,指导教师定期检查,并对学生的教学、调查给予指导和评估。四年级学生连续实习时间应不少于十二周,学生实习授课种类应不少于三门,教育调查和论文撰写时间六周左右。

以上安排,教育理论与实践课时数占总教学课时的50%以上,这样,就可以起到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提高教学质量,突出专业特点,提高小学教师培养的专业化程度的作用。

3.选修课

选修课以增加专业知识深度、培养学生教育科研能力和特长为目的,学生可按自己的兴趣进行选修。学科选修课,在课程设置和内容安排上,重点应放在学生日后自学方法的指导上,学生应在学科专业教师的指导下,结合自己的特长和兴趣,按照学科知识体系选修。

四、小学教育专业课程教学的指导思想与方法

课程的教学直接关系着课程设置目的和培养目标的实现。教师在不断更新教学内容的同时,在教学方法上,应以“教学做合一”为指导思想,采用基于研究的学习模式,提供民主的学习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