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演讲的技巧和方法范文
时间:2024-01-29 18:00:3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小孩演讲的技巧和方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听"演讲智慧"培训有感
物流团购江西运营中心 程序员 王俊普
一直以为演讲就是纯粹的商业活动,与我们的生活和工作相去甚远,但是在听取"演讲智慧"的培训会议后,我意识到:如果透过演讲的表象(其表现形式),看到演讲的本质(其目的就是达到有效的沟通)的话,那么生活和工作中只要涉及到和他人的活动时都需要演讲。
在本次培训中,我除了了解到演讲的重要性外,还学习到一些演讲的技巧。让我感受最深的还是陈董讲到的两点:"爱"与"分享".
爱,这里指的是对父母的爱。如今处于职场的我,与父母的相处时间非常少,难以在行动上给予父母生活上的照顾,只能通过话语的方式表达我对他们的关心。爱是双向的活动,既需要付出也要有接受,为了能让父母更好地接受我的爱,我需要学会和父母进行有效的沟通。因为代沟的问题,我和父母在很多问题(如工作方式、小孩的养育)上存在分歧,再加上爱人的微妙关系,我和父母对话过程中,语气越来越强硬,对他们的唠叨缺乏应有的耐心。这样的问题一直没能得到有效的解决,但是通过这次培训,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改善这些问题:
第一、如果说演讲的目的是通过沟通的方式达到说服对方的目的,那么和父母之间的沟通就不能是一味地为了说服他们。和父母的沟通其实是一种对话,对话除了表达自己的观点,也要听取对方的意见或观点,如果我确信自己的观点是对的,那么我会尝试说服父母,如果父母的观点有道理或者对自己的观点可以互补的话,那我可以尝试听取他们的意见。毕竟和父母之间无需争个高低,我们都是为了大家好。
第二、父母的唠叨确实很烦,但是自从自己带过儿子一段时间后,我回忆起在我还小的时候,父母也是不厌其烦地陪我成长,那时的我常常无理取闹,比起父母现在的唠叨更无聊,但是父母对我的只有包容的微笑,这样看来我和父母的对话应该有足够的耐心。
第三、陈董说:"避免父母‘骚扰’我们最好的方法就是主动‘骚扰’他们".我认为这种方式非常好,只要有空,可以找任何理由打电话或和父母视频,不要因为担心父母会过问自己的工作或婚姻大事而怕和父母对话,毕竟他们的唠叨是为了我好。
如果说爱的沟通对我们的生活有很大的帮助,那么分享对我们的工作会有很大的帮助。
还记得以前的领导跟我说过:"在一个公司,普通员工往往是少说话多做事,基层管理人员往往是边做事边说话,高层管理人员往往是少做事多说话。"以前觉得这只是对职场现象的描述而已,但现在结合物流团购的分享文化,我认为其中的"说话"就不是简单的聊天,而是指工作上有效沟通和传道分享。
如果把公司比作一台电脑,那么普通员工就是内存、显卡、显示器,基层管理人员就是主板,高层管理人员就是CPU.CPU为了达到目标而负责发车各种各样的指令,主板将指令通过有效的沟通协调内存、显卡、显示器等组件协同工作,最终达到输出的目标。CPU和主板往往很少甚至无需做具体的事情,只要能将指令清楚明白地发出,基础组件只需接到指令后去执行就可以了。
无论是CPU、主板还是其他基础组件,如果没有各种各样的数据线和电路排线连接的话,指令是无法从高层传到到基层,最终也就无法达到预期的目标。
我认为工作上有效的沟通除了技巧外,更重要的是要有规范的标准,正如电脑上的数据线或电路排线都根据功能而存在不同的参数和外观标准。另外,有效的沟通还需要有计划,并且能确保在执行的过程中能按照计划执行。
"说话"还是工作上传道分享的一种主要表现形式。以前我认为传道分享是教育机构和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在参加工作之前我基本上都是在学校度过的,在经过约二十年的教育经历后参加工作,结果发现工作上要学的东西比学校里多得多。对于刚参加工作的我,偏重于技术技能的学些,这些可以通过培训和阅读的方式学习。但是随着工作经历的成长,我意识到工作上很多方式方法,做人技巧是无法用传统的学习方法学到的,只能和工作经验丰富的前辈多交流多相处,虚心听取建议,始终以空杯的心态去接纳新的事物,这样才能快速成长。当工作成长到一定阶段的时候,随着职位和人脉的提升,我逐步走上基层管理的岗位,渐渐地我不再满足于一味的学习索取,更希望将自己积累的经验和观点和别人分享传授给别人。
"分享是生命的伟大"——这也正是我义无反顾加入物流团购的原因之一。伟大的人不仅在于能做成多少事,而在于能将自己的长处和成功经验传授给别人,让他人也能获得成功。师傅带徒弟的方式是传授,传授是一对一,效果是有限的,积极的演讲是分享,分享是一对N的,效果是无限的。
篇2
我们是在实习前一周的周五去学校报到的,询问学校会安排我们什么样的工作。接待我们的是教导处的主任任老师。她安排许阳和我分别负责三年级和四年级,由年级组长安排我们的工作,任老师对我们没有什么要求,要我们尽管自己去做,完了事将结果给她就行。我同许阳进了三年级办公室,与年轻的老师们见了面后,他们兴奋的写下了许多学生的名字给我们要求我们帮助鉴定是否有多动症之类的问题。这样一来,似乎在三年级的工作定下了一个基调------也就是希望我们负责对问题学生的鉴定。而四年级的年级组长邢老师则要老成而富于经验的多,明确说明了两个星期对学生也做不了什么,没有什么事情吩咐去做。但为人非常的和蔼,谈话中问了些关于自己孩子教育的问题,谈话中带出了自己压力很大希望能够做些关于老师的心理压力放松的调节。后来又谈到了两个星期后要参加海淀区的演讲比赛,对稿件还有些不满意,于是我就主动提出帮助修改,她也欣然接受了。这样我的工作也就开始了。
接着我把主要的任务理了一理,他们是:首先是要在课间活动、教室上课观察学生表现,发现学生的问题和学生群体别的现象,然后找出原因,再提出解决问题的途径;为学校建立学生档案;在学校至少上一节课,并留下纸质教案;勤与老师沟通,帮助老师处理日常工作并解答教师的咨询并提出意见和建议。
随后的几天,基本按照大概的思路走了。最后做了这样几个工作:
1 帮助邢老师修改了演讲稿。对于演讲稿,只是做了结构的修改,对于一些细节的问题,考虑到邢老师是近十年的语文老师,又是学科带头人,没有怎么改,附上我的思路,简单改了一下。再见到邢老师,她十分的高兴,一连说着“谢谢”,很陈恳的接受,不是那种客套的感谢,通过这件事上感受到邢老师的谦逊和和蔼。后来邢老师在第一个出场顺序的不利情况下赢得了第一名。
2 后来到了正式实习周,我们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去听课。新老师听课总是会引起学生们的好奇,许多人回头张望,或者尽力去表演。在听三年级纪律最差的班时候,真正感觉到这个班学生实在是太特别了,每十分钟的样子必须要强调纪律,有的同学有严重多动,无视老师的。就是这次听课发现学生中还是大有问题的。四年级的课就好的多,四年级学生明显不像三年级那样像小孩。每班上都是有几个人是不学的,他们手里总是有东西玩,不去听课,老师对他们也是放弃放任的态度了。
3 在前几天里,希望能给与小孩子们一起玩。和邢老师要了中午的一课休息时间,和四年级小孩玩了一段时间,孩子们都比较积极活跃,我与这个班的关系拉近了许多。
4实习前没有准备教案,在实习前几天里煞费苦心的去想要上什么课。经过几天的愁眉苦脸终于课的大概内容有了形,把教案写了下,当天中午老师就说下午帮助她上节课,我勉强答应了下来。遂马上按照思路做ppt,做的很简单,也顾不上美化效果了,直接上去就讲。讲课倒不心慌,问题是表达的流畅与深入浅出的牵引和时间上的把握。有了一次经历,又在另一个班上讲,总算上过课了,心情也愉快的多。
5找到了关于学习障碍的资料,查看学习障碍的相关表现,最后理出了几项测试:感觉运动测试、视动统合测试、听觉记忆广度测试、朗读测试和计算能力测试。感觉运动测试采用了用废旧名片来搭建纸塔的游戏,考察手部精细动作能力,后来又用了球拍托乒乓球来保持平衡。视动统合测试时做了六幅简单的卡通画,要求学生按照图画临摹下来,来查看在视知觉转化成运动能力这个过程中有什么样的特点。听觉记忆广度是听写句子和听写遗传数字默写,由查看了书写能力。朗读测试时阅读同样的一本书,查看是否存在阅读障碍,计算能力是检查基本加减乘除的简单计算。然后对一些学生进行了测试以排查是否有学习障碍。
6 还有一些测试。我们找到了一个简化版的瑞文智力测试,这项测试60到图形题,在40分钟的限定时间内要求做完。最后打出分数,评出智力等级。后来中科院的学长又来校帮助安装了他们开发的测量软件,最后只采用了关于注意力灵活性的测试。
7 还做了一些同学的谈话,以了解她的家庭、学习、同学关系等,一位问题学生的家长来学校看望孩子,在咨询室里还做了关于孩子学习的咨询工作。
8 学校计算机老师外边揽活,没能来校,我接了三年级两个班的计算机课,随便讲了些游戏性质的课,课堂难于把握,学生们太活跃了。主任任老师叫我去上一节五年级的课,说是挑战一下自己,我去了才知道是任老师不想上课来让我顶一节,这样给五年级上了一节课
9 平时的工作也会帮助老师做一些,如打些文件,抄写合同,搬运东西等等。和几位老师有过密切的交流,都反映出了苦不堪言,当老师苦恼的情况。我也决定来做一些有关教师压力调节的讲座。精心准备了课件,然后向主任申请,安排在实习最后一天放学,谁知最后一天早上告诉我,下午全体老师另有工作,没有能进行。这天的中午,我给一位班主任在咨询室单独做了简单的躯体放松和催眠,但是由于头一次认真给人做催眠,时间控制上还有问题,老师心里还寻思着事情要做,没有能催眠成功,但是老师反映,身体舒服的多,刚才的头痛也是没有了。我心里还是挺开心的。
10我觉得还是有必要把学习障碍的内容以及多动症鉴别这样的理论澄清给老师的,于是想到出一份类似报纸的东西。最后我补充了一些自己在学校观察和体会的内容,如小学生男女生相互排斥现象和简单原因分析,智力对于学生学习的影响,又找了些关于记忆的心理学知识,做了一份简单的小书,美化后起了一个名字“林馨雨丝”,分别给了三、四年级的老师。
11 我们在最后一天整理了学生的档案,将档案建设完成,并把教案和课件全部转交给任主任。
经验总结:
1 上课真是有功力的,在备课中准备了许多素材,在课堂上准备了五个活动,即使这样、发现主要内容讲过了,离下课还有段时间,在课堂时间把握上还是很欠缺的。在听了一节数学课时,一堂课只讲了个十百千万的意义和用法,这样内容竟然讲了一节课,但是学生们都领会并熟练应用了。说明上课是有功力的。下来和老师聊天的时候,老师提示了两点:一个是在没有教鞭的情况下要利用鼠标也是很好的方法;另一个是告诉我她的经验是在总结同学发言时候,如果不能概括总结的高于学生那么就不要重复同学的方才的话。的确,在大学里已经习惯了讲刚才发言人的话进行概括总结,但是如果不能抽纳出其中的核心意义,这样的重复是没有意义的。另外,我听了两个班的同一节语文课。发现了邢老师一节课下来,同学们学的有趣、学生积极踊跃,既解决了课堂上的问题,又能够用一节课把课文背诵下来,另一个班则注重应试的功力,课堂也是活跃,但就其意义来说,显然还是邢老师的课丰富,生动,更能让学生领会把握。虽然是小学的课,真能体现老师的功力啊。
2 实习前没有我主要事情准备好,所以在进入实习过程中显得很焦灼。再实习一定要把主要的问题抽出,进行充分的准备,就会把事情很轻松了。
3在我给他们讲课的时候,我发现对于人的启发式比较难把握的。如,我想从两可图形的观察上引导学生们认识到比人的想法也是正确的,从而也要尊重他人的意见和想法,进而尊重身边的同学,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这一思路很好,但是从图片到说理这一过程上,我的表述就很生硬,练上了两个班得课都是这样,对于人由浅入深的引导不是那么容易的。后来我把问题改成由看两可图形引导大家懂得我们从不同角度看问题看到的结果是不同的,进而引导我们换角度看问题,换位思考,再类似于认知疗法,解决情绪问题。这样的思路也可以但是再一节一节的引导下,没有学生自己的领悟,多是我的言语的总结,说明这种逐级的引导还是不成功。原因我想,一个是的确缺少引导启发人的功力,变幻引申过程我都感觉生硬,难懂;一是似乎这种长距离的引申对于小学三年级的学生难了一些,但是我再给五年级讲的时候也是生硬,似乎初中生比较合适。
篇3
端午节演讲稿优选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五月五过端午》。 农历五月初五,俗称“端午节”,端是“开端”、“初”的意思。初五可以称为端五。一些地方又将端午节称之为五月节、艾节、夏节。端午节是我国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始于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XX多年历史。端午节的由来与传说很多,主要有: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和纪念曹娥说;据闻一多先生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列举考证,端午的起源,是中国古代南方吴越民族举行图腾祭的节日,比屈原更早。但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已广泛深入人心。在民俗文化领域,中国民众把端午节的赛龙舟和吃粽子,都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
今天我就给同学们介绍一下屈原说: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流放。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影响深远(因而,端午节也称诗人节)。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亡,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蛟龙水兽喝醉晕倒,就不会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今天的棕子。
而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动逐渐演变为: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据说,吃粽子和赛龙舟,是为了纪念屈原,所以解放后曾把端午节定名为“诗人节”,以纪念屈原。至于挂菖蒲、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则据说是为了压邪。
端午节除了人们所共知的吃粽子外,各地还有丰富的食俗。吃黄鳝吃面扇子吃茶蛋江西南昌地区,端午节要煮茶蛋和盐水蛋吃。蛋有鸡蛋、鸭蛋、鹅蛋。蛋壳涂上红色,用五颜六色的网袋装着,挂在小孩子的脖子上,意谓祝福孩子逢凶化吉,平安无事。吃打糕吃煎堆等等。我最喜欢吃粽子了,南北各地风俗习惯不同,粽子大小不一,有甜有咸,大的有达二、三斤的巨型兜粽,而小的也有小巧玲珑,长不及两寸的甜粽。。我吃过咱们四川乐山产的肉粽子吃,黄澄澄的糯米里夹着腊肉,肥而不膩,吃起来一股花椒和竹叶的清香,口齿留香,味道悠长。最可贵的是价格低廉,每个重有八两,才二元五角钱。
时至今日,端午节仍是中国人民中一个十分盛行的隆重节日。从20xx年开始,我国为宏扬民族文化,保留民族传统,将五月初五列为法定节假日。
端午节演讲稿优选
老师们、同学们!
端午节,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酒,龙舟下水喜洋洋。这些,都是曾经端午节上最热闹的活动,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节奏的加快,外来文化的大举入侵,中国人不再眷顾流传几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而是将目光转向了“圣诞节”“愚人节”这样的节日,面对这种现状,我们不得不感到悲哀,发出“端午节是否不再姓“中”这样的疑问。
当我们还沉浸在西洋节日的欢声笑语中时,据可靠消息说“亚洲某国准备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端午节为本国的文化遗产,目前已将其列入国家遗产名录。
听到这种消息,中国人除了惊讶只有尴尬,这不仅仅是一个传统节日的得失,不仅仅是少了几项庆祝活动,更重要的是,这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文化内涵丰富,留存着华夏民族独特的文化记忆,每过一次传统节日,就是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一次加强和洗礼,如今,这个拥有20xx多年历史的传统佳节眼瞅着即将成为他国的国家遗产,我们将有多么尴尬?
无庸讳言,这些年来,我国的传统节日,似乎总离不开吃。端午节吃粽子,清明节吃青团,元宵节吃汤圆,中秋节吃月饼,春节更不在话下——大鱼大肉让你吃到不想吃。农耕社会对饥饿的恐惧,形成了我国传统节日最鲜明的风俗——吃。如今,满足了温饱需求的人们正在奔向全面小康,什么时候都有的吃,想吃多少都可以,传统节日的吸引力一下子失去了特有的魅力。
在继承传统文化方面,我们守着“聚宝盆”却不善于保护和挖掘。比如文字,当代青年有几个熟识并能运用繁体字?连文字都不认识又如何了解古代文化?再比如造纸,我国造纸工业化生产的结果是传统手工业的流失,许多高质量的宣纸要到日本或韩国才能买到,他们不但继承了我们的传统造纸技术,还有新的发展。就拿端午节来说,它已融入各个临近国家的文化中,形成了独特的生命力——在新加坡,每年端午节举行的国际龙舟邀请赛闻名于世;在韩国,端午节被称为车轮节,是插秧结束后祈求丰年的日子。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人着眼于创新,却往往容易忽视对传统的坚持,文化的缺失必然导致精神断层甚至扭曲,而精神文明的再次断层又将带来什么?有句话说的好: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在面临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该如何保护与继承我们的传统文化,显然已是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而现时的洋节兴盛与传统节日衰弱间的反差,更凸显了这个问题的迫切性。
其实,不光是传统节日,整个中国民族民间文化的生存环境如今都面临着经济全球化和现代化的挑战。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凭借强大的综合国力,先进的科技手段和发达的文化传播手段,积极传播西方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生态造成了一定的冲击。
中国的传统节日五彩缤纷,文化内涵丰厚,留存着人类独特的文化记忆,对祖先创造的历史文化遗存,必须怀有敬畏之心,必须高度重视。我们是中华民族的栋梁之才,中华文明需要我们共同传承。同学们,不要冷落了中国自己的传统节日,让华夏文明在中国彻彻底底的红火起来吧。
端午节演讲稿优选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听到这首儿歌,就让我想起了端午节。每年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的节日——端午节。
端午节要插艾枝,悬艾虎。端午节这天一早,人们将艾枝插在门上,或用艾蒿编织成“艾虎”,在门楣中央或带在身上,驱虫避邪,以保安康。
端午节要画门符。端午节这天,人们将蝎子、蜈蚣、毒蛇、蛤蟆、壁虎“五毒”形象的剪纸做门符。据说这样做,是为了驱“五毒”,防瘟疫。
端午节要带香包、系五彩丝线。香包是用棉制品和丝线绣的,包里除了装些雄黄、苍术外,还要装香草配成的香料,戴在身上起驱虫除秽的作用。五次丝线象征五色龙,系五色线可以降服妖魔鬼怪。
端午节要吃粽子。早晨,家家吃粽子纪念屈原。一般是前一天把粽子包好,夜间煮熟,早晨食用。包粽子主要是用河塘边盛产的嫩芦苇叶,也有用竹叶的,统称粽叶。粽子的传统形式为三角形,一般根据内瓤命名,包糯米的叫米粽,米中掺小豆的叫小豆粽,掺红枣的叫枣粽;枣粽谐音为“早中”,所以吃枣粽的最多,意在读书的孩子吃了可以早中状元。过去读书人参加科举考试的当天,早晨都要吃枣粽,至今中学、大学入学考试日的早晨,家长亦要做枣粽给考生吃。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
端午节真是一个有趣的传统佳节!
端午节演讲稿优选
端午节前夕,商店超市都开始叫卖着粽子,价格几元、几十元,上百元不等,甚至出现天价粽子。一边是商家为促销而打着漫天的广告,一边是国家三令五申的严查买粽子送礼。不知什么时候,粽子这么神圣的食物也和腐败挂上了勾。
记得小时候,剑阁乡下过端午节是不吃粽子的。粽子是南方特产,是为纪念屈原投江而喂鱼的祭品。剑阁因地处川北,大多数地方山高缺水,水稻产量又低,糯米很少种。剑阁是没有粽子的。
剑阁农村过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分三次过,农历五月初五,十五,二十五分别叫大端阳、中端阳、末端阳。而一般的家庭只过大端阳。大端阳也是最隆重的节日。出嫁的女儿会在端午节回娘家看望父母。而父母招待女儿女婿最隆重的形式就是蒸馒头。头一天发好酵面,端午节一早就开始和面。馒头做成各种各样的形状,有的像桃子、有的像斑鸠、有的像喜鹊、有的像青蛙…条件好的还会蒸各种馅的包子。当然是素菜的,或是米拌的。孩子们回到外婆家,挑最喜欢的斑鸠,它最形象,拿在手上舍不得吃,看了又看,摸了又摸,闻了又闻,爱不释手。直到馒头冷了,才掰了斑鸠的小腿慢慢品味着,回味无穷。
我们村是有名的贫困村,一年粮食不够吃,大女孩都远嫁绵阳等富裕地方。在大集体那个年代,我们村很少有人家蒸过白面馒头。
端午时节,正是麦收季节。经历了青黄不接的二三月,每个人都翘首期盼着这个可以吃饱的节日。金黄的麦子,飘着诱人的麦香,飘荡在村庄的每个角落。
在端午节的前两天,生产队就会把还未晒干的麦子,折算斤两后分几十斤给各家各户,让人们可以过一个饱胀的端午节。在那样一个机械化落后的时期,要把这些还带着水分的麦粒,磨成白面,几乎不可能。而乡下人自有办法,他们不用晒干麦子,就把这些麦子用筛子去掉麦壳,淘干净后和着井水,用石磨磨成浆,那连着麦皮的面浆,白中带黄,从石磨流出来,就像小小的瀑布挂着。这时候,院子里热闹开了,每家每户都忙着推腰磨子,大孩子帮着妈妈推磨,小孩子则围着石磨转圈、叫喊着、兴奋着。一会儿,父亲开始抱着麦秸,把锅烧热;婆婆则熟练的用高粱做的锅扫把,沾一点菜油,刷一下锅,然后用勺子舀一勺麦浆倒进锅里,用锅铲轻轻一刮,很快,一张有软又香的水摊面馍就起锅了,放进干净的竹筛子里凉一下。一张两张,还不等凉好,就被围着锅台的孩子一抢而空。婆婆一边叫着:“慢点,慢点,别烫着”。孩子们则不管,早就饿瘪了肚子,就等着去填饱。他们也不去计较那白味的水摊面的味道,只觉得它软软的,香香,甜甜的,真好吃。婆婆则站在锅台边,不停地刷着,直到刷完为止。她也不会提前尝一口。孩子们都差不多了,就把后面剩下的面皮,切成小块,放一些盐葱吵一下,那便是端午节上的美味。
而我们家小时候姊妹多,分的粮食少。婆婆管家,为了节约麦子,一年最多只能有一次这样的享受。婆婆为了让我们能吃上水摊面膜,就鼓励我们和她一起去拾麦穗。因为大集体劳动,有的麦子很成熟,加上太阳晒,就有麦穗掉在地上。很多老年人和小孩就会去拾麦穗。别人睡午觉时,我们就戴顶草帽,跨一个竹篮子,和婆婆一起去拾麦穗。有时候运气好,一个中午就能拾一篮子。估计队里出工的时间,就回家。(因为怕队里发现没收),然后把那些麦穗晒在自家院子里,等积累多了,再用小锤去捶。看着那些胜利果实,心里向往着下一个端午节的美味。
那飘着麦香的端午节,已留在了记忆深处,而那美味的水摊面也留在了时代的记忆里。
端午节演讲稿优选
又是一年端午节。超市的柜台里摆满了各种各样的粽子,令我垂涎欲滴。于是,试着想回家亲自动手包回粽子。
家人从菜市场买回一包竹叶,我立即着手处理,先将它放进瓷盆里用清水漂洗浸泡,备好待用。又从米袋倒出用来包粽子的糯米,同样进行了清洗浸泡过滤。女儿从冰箱里拿来事先储备的豆沙,又将花生米辗成粉末与肉松搅和成馅料。这是女儿的奇思妙想。望着就绪的糯米和馅料,挽起袖子我包粽子的行动开始了。
拿出两片竹叶折成锥形的小“漏斗”,舀上一勺糯米放进斗里垫底,填上豆沙花生粉末和肉松搅成的馅料,然后用左手大拇指轻轻一压,再用糯米覆盖摁紧。接下来左右翻转,一个严严实实的米粽包好了,最后用线索将它扎紧,棱角分明结实的粽子做成了。
女儿站在其旁,看着包粽子是件容易的事,嚷着要动手。拿好叶片学着大人的模样,照着刚才我包的方法做了起来。这时,她折出的锥形斗出现裂缝,填进的米粒稀稀落落地直往下掉。我对她说:“包粽子看视容易,包的时候有难度,更有包扎的技巧。”说完我手把手地教她。我的一招一式,她的装模作样。由于馅料少漏斗不够严实,包出的粽子松松垮垮没有棱角,用线索一扎全散架了。看着包的粽子散了架,满脸的不爽,站在身旁说:“我不包了!”
没有她的干扰,准备好的那点糯米和馅料,很快在盆里见了底。
“这些包好的粽子先要放进锅中煮上半小时,粽子吃起来才更有嚼头。”家人说。
女儿按耐不住地在厨房和客厅间走动,终于等到粽子出锅了。吐着满身热气的粽子,香味更浓。逗留在厨房的竹叶香,飘进客厅溢满屋子。女儿目不转睛地盯着煮熟的粽子,不停地吞咽口水,显出孩子特有的馋相。急忙端过小碗装上,迫不急待地剥开粽叶。
她手忙嘴呼着粽子,接着吃了起来:“哇噻,真好吃!粽子还带淡淡的竹叶香。”煮熟的粽子色泽诱人,特别是这奇思妙想的馅料,吐出肉松的香气诱人。女儿那般吃的馋相,坐在一旁的奶奶提醒说:“慢慢吃,盘子里还有。”吃完粽子,她又冲着我叫嚷:“老爸,再给我来一个。”然后,感慨地背出唐代诗人文秀的《端午》诗句: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家人欣慰地笑了。
篇4
学习,是要我们通过不断努力奋斗而得到其精华所在,从而转成属于自己的东西。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语文个人期末总结范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如果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喔!
语文个人期末总结范文1在黄叶纷飞的季节,追寻着深秋的脚步,11月14日,--市第二实验小学一行20人来到娴静恬淡的西子湖畔,和来自全国各地的小学语文老师集聚在美丽的--校区,参加“千课万人”全国小学语文教师“五力修炼”高峰论坛——暨成长课堂研讨会。此次活动分为两部分:名师的教学示范课和专家专题报告。
--校区逸夫体育馆俨然成了学术的殿堂,名师们充满智慧、激情高昂、幽默风趣却有朴实无华的无痕的课堂教学让我们折服,采荷一小孩子们绽放智慧、激情碰撞的学习亦让我们感叹。为期四天的学习,对于老师们来说这不仅仅是一次学习,更是一种思想上的洗礼,精神的大餐。驻足在“千课万人”的会场,在这魅力无限的课堂里,我们不但欣赏了小语名师的教学风采,更是在接受着新课程,新理念的洗礼。短短四天的学习,让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什么是实效课堂?什么是生态课堂?名师们简约而不简单的教学设计,亲切自然的教态,幽默风趣的语言,专家对教育教学精彩的解读都令我们受益匪浅。
--教授开场给我们做了《我们需要怎样的语文教育观》报告。重点强调了当前语文教育的定位,要注重文化熏陶、文化底蕴和文化传承。他指出:现代文化是西方文化的中国版。在国学一块非常欠缺,国学基础非常差,大学生不会古典诗词,中小学没打牢基础,要大大加强国学传统文化的熏陶。中小学老师要有意识地进行尝试、探索。多媒体教学是传统教学所没有的优势。中国语言文字不是画面所能替代的,只是辅助工具,不能追求气氛,成为电影院。
著名特级教师周一贯做了《教什么,怎么教》的专题讲座。他指出:体验就是让学生亲历亲为,必须以儿童的体验代替教师的讲解。教师分析的课堂,学生学得中规中矩,没有疑问,学习没有发生在学生身上。一堂好可看课堂产生高不高而不看信息输出,老师讲得精彩不等于学生学得精彩。优秀教师要做到:目中有人,胸中有书,手中有法。要根据学生的特点来教,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才是好课。
“五力教学”的“五力”指课程前瞻力,课程开发力,课程创新力,课程执行力和课程反思力。
我们幸福地聆听、记录、品赏,不时有茅塞顿开和柳暗花明的感觉。回想自己,很多时候,我们只是在机械重复的工作,却忘了我们所面对的对象,都是一个个充满个性的独立的生命个体。对生命本来应该呈现的五彩斑斓和儿童的最本真的状态,太缺乏了解!所以,在聆听这些专家的讲座和特级教师们的课时,我们不仅听他们先进的教学理念和精彩的教学设计,更应细细体味:他们在课堂内是如何努力构建着一种属于语文课堂的原生态,是如何关注着课堂内每一个生命个体在课堂中的精彩绽放!
语文个人期末总结范文2以前,我的阅读能力非常差,就连课内的理解都是满脑袋浆糊,一窍不通,课外阅读更是一塌糊涂。因此,每次考试我都在阅读题上失分不少。于是,这学期我暗暗下定决心,要提高我的阅读理解能力。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要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就必须下苦功夫。
我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提前预习课文,上课认真听老师讲;学会在课本上做眉批;遇到不懂的地方,下课向老师请教;学完后再翻看几遍笔记。
二、多读一些书(读得较多的是老师推荐的名著),看完进行理解和评价,按老师的要求试着向别人推荐、介绍这本书,简略叙述书的内容,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书的主题思想。
三、多做一些阅读理解练习题,在练习中总结阅读分析的方法。
四、关注身边的点滴小事,进行评价理解。老师说语文来自生活,语文反映生活,对生活的理解有助于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虽然这些做起来很难,我还是坚持了下来,并且在这个过程中,我还总结出了一些阅读理解的“小技巧”:
一是文章至少要读三遍,这样有利于深刻理解、准确把握文章内容和思想感情,有利于做后面的阅读分析题。
二是要学会抓住重点,找出文章关键的字、词、句,比如过渡句、中心句、议论句、抒情句,优美的句子,这样不仅有利于做下面的题目,还能丰富自己的知识文库。
三是做阅读题时,答案尽量在原文中找、找全,这样答案才最准确、完整。
我每天按照计划进行,有了做题技巧更是如虎添翼。果然,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的阅读理解能力真的飞速提升了。真是“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呀!
语文个人期末总结范文3这学期在语文课上我学到的13条语文技巧和人生品德:
1、要学会大胆的表现自己,鼓励自己站起来发言。
2、学会了尊重老师,在老师讲课时不说话。
3、学会了怎样概括小标题,矫正了以前我错误的理念。
4、学会了怎样概括主内,掌握了一门新的技巧。
5、学会了口头作文的技巧:落落大方、声音洪亮、无口头禅,学会了上台演讲的技巧。
6、在课堂话筒传递活动中,学会了语言的多样性。
7、知道了一句意味深长,有用的名言,并且牢记,终生难忘:“寻找一个属于自己的句子。
”
8、学会了刘老师的可贵品德:机会主义,在适当的时候,将机会让给别人。
9、学会了谦让,不和别人抢话说,即使自己有再好的想法,也要等别人把话说完以后再说。
10、最重要的:掌握了一种心理素质:说话心平气和,有理不在声高。
11、最最重要的:让我们学会了灵活、随机应变。
12、还有不紧张的心理素质。
13、最后感谢,刘老师将他的`技巧和宝贵的品德传授给我们。
——我们学会了感恩
姓名:---
在所有的科目中,我最喜欢的就是语文。因为语文是中国的传统,语文更是我国的传统语言。
在语文的学习中,我最喜欢的就是“背”,背古诗、背课文、背宋词,反正只要是背诵任务,我就特别在行,爸爸和妈妈都说我有很强的记忆力,我现在会的古诗有很多,不计其数,长篇古诗也有很多:《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将进酒》《石壕吏》。我认为背古诗是一种积累的过程,在这一点上我做的很好。
写字这一点主要分为三点:快、美、整,说真的在这一点上我做得并不是很尽如人意,只做到了“快”,要说快,我名列前茅,要论好看与否,我做的不是很好,看来要做到这三点,我还是需要下点功夫呀。
读书这一方面,我做的相对来说还是很好的。
总之,在语文的学习上,我做的还是很满意的。
语文个人期末总结范文4第一,抓好起始阶段
古语说:“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思想上会高度重视,善于思考,勤学好问,一步一个脚印,踏实迈步向前,为初中三年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第二,丰富充实自己
在认真学习的同时,你们要努力发现其中乐趣,特别是要积极参加各种活动,这样既调节了学习状态,充实了学习生活,也培养了自己多方面的能力。
第三,养成良好习惯
大家常常谈论“学习”,即“学的习惯”。人生的每一天,你们都要学习新的事物。实际上,语文是一门趣味无穷的学科。这种趣味,很大程度上来源于书籍文章。优美的散文、通俗的戏剧、琅琅上口的诗歌、情节生动的小说,这些,都值得去学习。
此外,初中语文学习的十大习惯,帮助同学们顺利过渡小升初,提前适应新初一:1、熟读、背诵课文的习惯;2、阅读优秀课外读物的习惯;3、推敲语言文字的习惯;4、积累语言材料的习惯;5、记日记的习惯;6、规范书写的习惯;7、专注地听人说话的习惯;8、说普通话、说话文明得体的习惯;9、勤思考、爱质疑的习惯;10、勤查工具书的习惯。只要养成这些良好的习惯,就可以帮助学习插上翅膀,飞得更快、更高。
语文个人期末总结范文5为进一步落实学校的教学工作要求,加强对低年级语文教学质量的全程跟踪监控,夯实学生语文基础知识,在6月16日下午,--小学举行了一二年级的模块过关抽测活动。
测试员由学校语文组三位老师担任,对一二年级每班抽取6位学生进行模块过关测试。
词语听写过关能力测试是一年级语文模块过关测试的重要内容之一。测试中,将对孩子过关的50个会写的词语中大部分进行听写。检测之后,测试员立刻反馈结果。从检测结果来看,一年级的孩子词语掌握扎实,词语听写正确率达99。6%。各班还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了分析总结。
篇5
关键词:语文教学;口语交际课;实施现状
一、中学语文口语交际课在教学中实施的现状
在我们的初中语文教科书中,每一个单元都设置了不同主题的口语交际活动,如“自我介绍与提问”“采访任课教师”“说家乡”等。但是这些口语交际活动的安排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是不是真正地得到了实施呢?实施效果又如何呢?下面是笔者和同学们的一段对话:
笔者问:你们教科书中每个单元设置的口语交际活动,语文老师都会组织你们进行学习、训练吗?
学生:很少,大部分让我们自己看一下,或者根本不提,直接跳过去。
笔者问:你们老师会以各种有趣的形式去上口语交际课吗?你们喜欢上口语交际课吗?
学生:不会,只是有时候老师会课前让我们准备发言稿,上课时让我们轮流上讲台去发言,但这样的机会都很少。
师问:你知道口语交际训练的目标是什么吗?
学生:应该就是锻炼我们的口才和胆量吧。
笔者问:你认为口语交际课重要吗?
学生:重要,因为现在找工作什么的都要面试,口语表达应该很重要。
……
从以上这段笔者与学生的对话中可以看出“口语交际”课程在初级中学中的实施情况令人担忧:口语交际课程的目标没能在学生的课堂中真正地得到实现,它似乎形同虚设,甚至根本不设!
二、中学语文口语交际课被忽略的原因
为什么语文教师们会置之不顾呢?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等能力真的不重要吗?
究其原因不外乎是:教师们认为口语交际课程的内容大多与中考无关,中考语文有笔试而无口试,口语交际课程在教学中实施的效果如何似乎无法在考试中体现出来。因此,教师们便把这一部分的内容给忽略了,把节省下来的课时用来讲授必须要考试的内容。
三、实现中学语文口语交际课程目标的重要意义
这种不按质按量上口语交际课、而挪用课时去讲授其他必考内容的做法很高明吗?
这种做法无疑是饮鸩止渴!
《语文课程标准解读》一书中指出:“口语交际”是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的重要内容,正确地把握口语交际的目标和内容,研究“口语交际”的教学方法对贯彻落实《语文标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意义重大!由此可见,口语交际课程的设置并不是可有可无的。“使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这一系列《语文标准》总目标中明确提出的、需要让学生具备的能力都是决定学生一生发展的基础能力。试想一下:如果你的学生在升学考试中总能成绩突出,但他却连基本的人际沟通、社会交往能力都没有,他走向社会后将如何与人和谐相处,如何立足于社会?后果该是多么的可怕!请教师们三思啊!别忘了,我们要培养的不是应付考试的高手,我们要培养的是能真正适应社会的社会人!
一个人的能力体系是相通的,学生的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提高了,学生的书面语言的组织、表达能力也会得到相应的提高。如果我们的口语交际课不按质按量地开展,学生的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没能得到很好的培养和提高,那学生的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写作能力等都很难得到培养和提高。学生在完成语文试题时的语言表述的质量便会受到影响,学生的作文水平更会令人担忧。把口语交际课挪用去上其他课的做法无疑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的愚蠢行为!
请教师们不要剥夺了学生开口的权利!我们应该按课程的安排,认真开展每个单元设置的口语交际活动,让学生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每一次训练中都得到提高。
看到这,或许有的教师会说:“我也想呀,也知道了上好口语交际课的重要性,可是口语交际活动的安排太难了,没把握好的话该活动就会变成学生的闲聊课,一点效果都没有,上还不如不上呢!”
四、提高口语交际活动课教学质量的几点做法
口语交际课程该怎样上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呢?如何让学生有效地开口呢?笔者结合自己教学的实践经验认为以下方法是可行的:
(1)口语交际活动的形式要多样化。如果总是一个模式,如让学生围绕一个主题,课前准备讲稿,然后依次上讲台去发言,这样不但达不到训练的效果还会让学生产生厌烦的心理,失去参与的热情。
因此,我们在活动课开始前一定要结合训练的主题精心去设计活动形式,让活动形式多样化,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我们可以按活动内容及训练目标的不同组织不同的训练活动,形式可以有:
①辩论式。如果是适合让大家辩论的主题,我们可以组织成辩论式的口语交际活动课。学生是青少年,十四五岁的他们这个时候对于争辩是最感兴趣的,特别是在相互争议中,当自己陈述的观点成功地说服了别人时,会给学生带去成就感,学生就会乐在其中了。比如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设置的“中学生看电视利弊谈”这个主题,就适合让学生进行辩论,我们可以在班里甚至可以联系其他同级的语文教师在年级或学校举办辩论会。通过辩论,学生的即兴演讲的能力、应变的能力、思维能力都会得到相应的提高。
②生活再现式。口语交际活动中,我们有一个目标是要学生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要让学生学会与人交往的恰当方式方法,我们就得让学生回归到生活的场景中去,让他们在模拟的生活交谈中感受语言的魅力,深切体会学会沟通的重要性。因此,我们可以把口语交际活动安排成生活再现式,让学生置身到生活场景中去学习如何与人沟通。如在学习“如何婉转地拒绝别人”时,我们可以让学生先表演一段生活情景剧,然后让同学来处理剧中面临的问题,“必须要拒绝别人时,怎么去拒绝才能既达到目的又不会伤害对方”,让同学们用自己的方式去拒绝,然后分析这样拒绝的利弊。通过这样的活动,让同学们深刻了解:同一件事,用不同的拒绝方式产生的结局也是截然不同的,达到让学生真切感受学习“婉转拒绝别人”的重要性的目标,同时也让学生学会婉拒别人的方式方法。处于青春期的学生,表演的欲望、展示自己的欲望是最强烈的,生活再现式的活动形式可以让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也一定会更为显著。
③座谈式。人人都喜欢被尊重,中学生的自我意识正在慢慢增强,被尊重的需要显得更为强烈。座谈式的活动安排,最能让学生有主人翁之感,采用这种方式的口语交际活动,学生的参与热情也会高涨起来。因此,我们也可以结合一些主题,把口语交际课安排成座谈式,让学生围成一圈,营造良好的交流氛围,让学生快乐发言,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并在活动中学会倾听。比如九年级下册安排的一个口语活动“漫谈音乐的魅力”,我们就可以设计为座谈式的活动课,让大家在轻松的氛围中快乐地交谈。
(2)适当地让“口语交际”课走出课堂,走向社会。《语文标准》总目标中明确提出要让学生“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要让学生真正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笔者认为仅仅把口语交际活动局限在课堂里是很难真正地达到该目标的,要适当地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才行。如我们可以要求家长配合搞“我与家长促膝长谈”活动,我们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我做一天公共汽车乘务员”及“我做社区调解员”等活动,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学习口语表达的技巧,怎样说话才会让没买票的乘客自觉买票,怎样说话才会让那些不愿给老人、小孩让座的人站起来,怎样才能让别人接受你的劝阻及意见,让学生在生活中具体地解决一些问题,实实在在地提高学生的社交、处事等能力。
总之,“使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是我们每一个语文教师的责任,我们有责任还家长、还社会一群具备了公民基本素质、全面发展的人。重视“口语交际课”是全面有效地实现口语交际课程目标的基础,讲究组织实践、训练的方法是成功实现口语交际课程目标的关键。我们只有重视中学语文口语交际课,不断创新,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交际才能。
参考文献:
[1]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2011年
篇6
汤池小镇:和谐社会的样板间?
引言
在视频网站“优酷网”上,可以搜到一段标题为“最彻底的赚钱方法”的视频,一袭灰色唐装的周泳杉站在条案之后,屏风之前,手持话筒侃侃而谈,“为什么现在的男人女人,都觉得自己赚的不够多?是因为我们的欲望太多,想要得到的更多。”在他左手的条案上,有一尊泥塑的孔子像,高不足尺,静默不言。
这段关键词为“汤池镇、读经、幸福人生讲座、弟子规”的视频, 100多人点击观看过。
2008年8月18日中午,刘翔因伤病退出了惊声四起的鸟巢赛场,北京商人习晓(化名)关上电视,走到可以俯瞰天坛的豪宅飘窗前坐下,沏上一杯普洱,开始一天的读经打坐。两年前,习晓曾经红遍全国的连锁市场遭遇重创,他从此退隐江湖,以诗书茶艺打发每日光景。不久前,他和朋友组织了一场“讲经弘法”活动,佛家八经五论,俱在其中。“地点在北京郊区的著名寺院,规模不大,但影响还可以。”习晓谈起这场活动,眼中有难得一见的光彩,“并不是出于‘遁世’的想法,读经和赚钱并不冲突,而是为了更好地安顿内心,更从容地面对这个现实世界。”
在那个颇有点网络骗子味道的标题之下,周泳杉讲的,也正是这个想法。从《弟子规》里,周泳杉总结出了一系列做人和做企业的道理,画面之外偶有赞同之声,感觉得到,那些可能是企业家的听众很信服周泳杉所讲的道理。
这几年,在北京,越来越多的人试图从经籍里寻找现世的出路,不管是《论语》还是《金刚经》,《老子》还是《福音书》,都有大量的阐释者和信众,他们白天出入各种写字楼、商务酒店,因为焦虑、郁闷和忙碌而被称为“焦裕禄”,晚上或周末,则宁愿青灯黄卷,晤对古人,像习晓这样“在商言佛”或者“在商言儒”的人不在少数。“是时代还是人心出了问题,我说不清楚,也许每个时代都一样,尤其是当下身处古今中西夹缝中的中国,走得太快,乃至分不清方向,有必要从我们自己的传统里找一点信靠和慰藉。”在北京五道口的一间咖啡馆,一位青年学者点燃了一支烟,在嘈杂的人声里皱着眉头说,眼神辽远而飘忽。
而在安徽省庐江县西部,地处大别山东部余脉的汤池小镇,周泳杉和他的同事们则把北京城文化人的理想变成了现实,这个素有“温泉古镇、名茶之乡”的僻壤,变成了一个试图以国学教化世人、以和谐塑造社会的净土。来自台湾的医学生物学硕士、年薪不菲的白领周泳杉,正是在这一理念的感召下,携妻挈子,落户汤池,成为“庐江中华文化教育中心”的一名志愿者教师。不久前,本刊记者带着诸多好奇和疑惑,也来到了这里。
“我捡拾起汤池人的道德”
两年前,汤池人张大树还在江苏昆山的一家台资企业上班,生活的目的和人生的价值,他很少想,直到看了“庐江中华文化教育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免费发放的教学光盘。“对我震动很大,”张大树在后来接受媒体采访时说,“第一次感到自己对父母的关心和照顾太少了,心里非常不安。之前没有人教育过我要遵守五伦关系。”
辞职回家后,快50岁的张大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给父母洗脚,这也是他到庐江中华文化教育中心学习《弟子规》以后,发愿要做的功课。当那双布满口子、老茧,像树皮一样难以清理的脚泡进水里时,受宠若惊的父亲和心生愧意的张大树各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后来,张大树开始上街捡垃圾。他清楚地记得,自己第一次上街捡垃圾是2006年12月25日下午,那时候的汤池街道上垃圾随处可见,路边的店铺、停下来的车辆都习惯了把垃圾往街道上丢。那天下午,文化中心的皮晓琨老师带着他去看望该镇居民,路上看到垃圾就捡起来丢进垃圾桶。张大树实在不好意思站在一旁看着,也就动手捡了。
和老师们一样,张大树的行为刚开始并未得到居民的理解。有人打趣说:张老板,你学好啦!有人说,张老板你在捡黄金啊!“我说我捡的不是黄金,是汤池人的道德。如果每个人都不丢垃圾,都来捡垃圾,就不需要这么多老师来为我们服务了。”
庐江中华文化教育中心的入驻,对于这片有着上千年历史的土地的改变,是显而易见的。
“在我们这里,你放心地买东西,别的地方欺客,我们这里不会。”开旅游宾馆的李老板笑呵呵地告诉记者。在他的眼里,“中心”那群奇怪的陌生人,如今可亲可敬。虽说如今,他仍然无法接受“中心”老师那近乎严苛的礼仪规范,比如与人说话时,先鞠躬90度,但是他认为,“中心”的确给市民带来了很多好处。
邻里纠纷、家庭矛盾如今越来越少,大家的娱乐生活也越来越丰富。市民素质的提升随之带来的,是小镇环境的变化。“你看看现在的街道,多整洁,这是大家的功劳,也有我的。”李老板自豪地告诉记者。
此外,孩子们的变化喜人。在“中心”学习过的孩子,更懂得礼貌谦让、孝顺父母。“我的孩子也在‘中心’学习。”李老板笑着说:“如今不少外出打工的年轻人也纷纷回乡工作和生活,一为陪伴父母,二求自身安稳,三想熏习传统文化,利益子孙后代。”
而更让镇民欣喜的是,大量幕名而来的游客带来的商机。正是借着这个商机,李老板把自家的房子扩建,改成了家庭宾馆,像他这样的商户,小镇还有很多。
修德者李冠男
小镇里还有一群特殊的镇民,他们的视角既不同于“中心”老师,也不同于一般镇民。
镇民学校负责接待的义工,河北小伙子李冠男,便是这样一位特殊的小镇居民。说他特殊,是因为他至今仍然不算教育中心的正式职工,而是近200多位等待着进入“中心”工作机会的“特殊镇民”。目前,他自己在镇上租了一间民房,每天凌晨4点,他都要和镇民学校的学员一起开始晨读《弟子规》,其他的时间,则是镇民学校的一名义工。
李冠男自幼学习美术,后专攻油画。为了追溯油画的渊源,他只身远赴俄罗斯列宾美术学院等国外画院。波罗的海沿岸6年的学习生活,留给他许多美好的回忆,使他在技法上得以突飞猛进,但也在他的大脑里烙下一个个挥之不去的困惑,比如,为什么西方油画别热衷于展示而强健的身体?为什么圣彼得堡街巷的老头的脾气那么大?为什么没有人可以回答那些现代艺术好在哪里?为什么那些文艺复兴时代以来的西方顶级艺术大师发痴发疯的十之八九?为什么中国的顶尖艺术家却如陈酒般历久弥香?为什么西方的大师会对中国的传统艺术和文化赞赏不已?为何在自然和社会科学方面都遥遥领先的西方,却没办法回答人生的目的是什么这样一个简单的问题?……
带着这些疑问,回国后,李冠男来到汤池。
在李冠男看来,中国的文化艺术者,要想取得成就,必须在人格上达到境界,“像齐白石,人越老,作品越精到,寥寥几笔,意境无穷。我认为,他老人家即使再活500年,艺术上达到通神的境界,他也绝不会发疯!原因很明显,他们都有一个完整的人格基础。不像现代社会那样,因为分工很细,研究螺丝钉的只管螺丝钉,研究螺丝帽的只管螺丝帽。我们的中华传统文化,历来强调从童蒙开始,就塑造一个完整、丰满、健全的人格。即使在艺术追求中,也要求琴棋书画,修于一身、熔于一炉、触类旁通。历代艺术家,都不可能逮着一支笔,朝死里画,不死就画疯为止,决不‘旁通’。中华传统文化,强调做事先做人,修业先修德。”
因此,李冠男把在汤匙小镇做义工当作“修德”的一种。当记者问他:在这里最大的收获是什么?他答道:更自信,更能把握自己了。临别,他送记者到门口,坚定地握着拳说:“但愿我们都能找到自己的目标!”
并不是每个人都把“修德”作为目标,以前在百货公司工作,目前负责接待工作的女孩小刘就是觉得这里“很平静,人和人的关系很简单”而来的,这里对她来说很像一个桃花源,而且生活也有保障。”
“我不愿意多作评论”
“中心”在探索推行弟子规,纯化当地民风的过程中,并非一帆风顺,波折不少,而对于庐江中华文化教育中心争议的声音,一直都有。比如对于《弟子规》是否应该成为授课第一教材,比如对于推行儒家教育会使人软弱等等……
“开始的时候,‘中心’过高估计了镇民的接受能力,认为身体力行、开堂授课,就能解决问题,事实上,直到现在,一些镇民都不能理解“中心”老师们近乎严苛的行事规范,在与一些镇民聊天时,我还经常能听到‘傻子’这样的词,这里毕竟是一个临山小镇,不管过去的文化底蕴有多厚,现在的镇民文化素质也不会太高,更何况,很多接受了高等教育的人,都离开小镇,出去工作、打工了。”同样是慕名而来,将自己的服装店开在汤池的陈老板中肯地说。
“中心”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并采取了一些措施,比如加强与镇民的互动,年终孝亲祭祖――宣讲“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的道理;重阳节开展敬老爱老活动,选出全镇最佳孝子、孝女;三八妇女节评选和表彰好媳妇、好婆婆、好母亲;五一国际劳动节选出和表彰劳动模范;五四青年节评选和表彰模范青年;六一儿童节评选好儿童、好爸爸……活动的效果是显而易见的。
而“中心”与政府的关系,如今却变得很微妙。
毫无疑问,“中心”在建立时,政府起到了关键作用。首先,“中心”所倡导的大部分价值观都与当时党的十七大所提出的和谐社会建设找到了契合点,而这,毫无疑问是“中心”能够顺利落户汤池并且一路走来的基础。其次,汤池镇包括庐江县对于“中心”的建设给予了大量的帮助,无偿提供的土地、优惠的政策无疑是对“中心”的巨大支持。据了解,“中心”的敬老活动、公开演讲,都有政府出面组织与支持,汤池镇甚至下发红头文件,要求各村组织人“上课”。因此,在对“中心”的采访过程中,工作人员一再表示了对地方政府的感恩。
同样,政府在“中心”的发展中也尝到了甜头。比如扩大知名度、扩大就业、吸引投资、教化百姓等等。然而,当地政府宣传部门一位负责人在接到记者的采访请求时,却一再表示“我不愿意多作评论”。这一方面是因为净空法师的台湾人身份,以及台湾游客的大量到来让政府变得谨慎,另一方面也是因为,随着社会风气逐渐变好,刑事案件发案率逐渐降低,实在说不好这是政府的政绩,还是“中心”的功劳。
尽管如此,其他一些地方政府开始对“中心”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山东省庆云县政府便是一例。
庆云县领导为了能让书院落户当地,先后登门拜访15次,希望能和文化中心合作,将庆云县建设成和谐社会示范县,并筹建以弘扬传统文化为主旨的庆云书院。如今,庆云县占地470亩的庆云书院已经面世,“正式开学时,将由庐江文化教育中心派讲师团授课,讲师团的教师由海内外弘扬传统文化的优秀教师组成,他们将全权负责所有课程。”2007年7月初,庆云书院的一份招聘材料上写道。另据了解,庆云县还允诺给书院1000多亩地,以备发展。
就目前的效果来看,“中心”教育模式一旦得到政府的支持,推广起来,将会更有效果,作为民间的非营利性组织,这种支持是必要的。“儒家文化我们是拿来身体力行的,而不是作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蔡礼旭认为。 ■
汤池镇的一天
国旗下的演讲
清晨6点,我们所住的旅馆外便聚集了很多游客,大家都是去参加升旗仪式的,正好同去。
庐江中华文化教育中心就在镇中心位置,大门两旁站着两排着对襟衫的老师,对我们每个跨入大门的远方来宾,深深地鞠了一躬。说实在的,还真的有些不适应。
参加升旗仪式的方队站得很整齐,面对面分列国旗两旁。升旗时间还没到,教学楼内的学生还在整齐地大声晨读,他们每天早上4点钟就要起床,开始一天的学习、生活。
6点30分,升旗仪式准时开始。教学楼内的老师和学生陆续走出来,加入我们的方队。仪式有模有样:三位着对襟衫的老师早早候在我们的方队旁,和我们同向站成一排,两男一女,站在中间的男老师是主持人,在他的指挥下,升旗仪式正式开始。七位身材魁梧、着中山装的男老师组成一个国旗护卫队,威严地从教学楼中间的大厅走出来。当旗手将鲜艳的五星红旗抛向空中,庄严的国歌声响起,一位男老师领唱国歌:“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发出最后的吼声,起来、起来、起来……”歌声直上云霄,气壮山河。
升旗完毕,每日进行的“国旗下的演讲”开始了。演讲者是三位中的那位女老师,脚步矫健从容,声音平和优雅。题目是《长孙规谏》,长孙皇后如何规谏唐太宗,如何母仪天下,如何尽一个妻子的本分……不疾不徐、娓娓道来。除了国旗两旁的方队,前来观看的乡亲也密密麻麻,挤满了院子。
展览大厅也是一堂课
大约9点,我们被带到教学楼的展厅。来自东北的彭俊琳老师为我们全面讲解厅堂的展示图片,主题是文化中心的发展历史,包括“中心”的缘起、“中心”的发展、教育的理念、领导的重视、法师的体系等等。最吸引我们注意的,是如下几个内容:
净空法师身为佛学大家,为何建议信众们从儒家开始?儒家经典,十三经首当其冲,为何独推《弟子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究竟如何去繁就简、普及大众、教化民心?这样的疑问,我们从一幅书法教习图片中找到了部分答案。
一位老书法家,杨秀芬老师,教小朋友习字,每每要求首先完成点一万个点,让人想起达芬奇画鸡蛋。历来类似的故事很多,解释也很多。而在这里,它传达了“中心”的这样一个核心教育理念,那就是:一点开始、一门深入、从我做起、身体力行、长时熏修、触类旁通。
对中华千年传统文化,什么是精髓,什么是糟粕,弘扬什么,如何弘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但在这里,最大的特点就是不搞高深的学术争论,不走学院派的路线,而是借鉴了宗教中的修行方法,从一点开始,从《弟子规》开始――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童蒙养正,一门深入。首孝悌,就是要从爱你最亲的人开始建立人与人的基本关系。“中心”倡导每一位老师、每一位学员,从我做起,身体力行,践行这个立身行事最最基本的一点。在日常的点滴之中,日复一日,长时熏修,不断进取,造就自我,从而以不变应万变,触一类旁通百类。
老师说,练习书法时之所以要从一点开始,而且首先点上一万点,在于它可以使人的心灵,达到一种“静”的境界,进而才可以挥洒自如,一门深入。在这个过程中,不需要什么高深的理论和技巧,不需要坐而论道,不需要争论不休,更不需要对他人的要求、指责和批评,它需要的就是从我做起身体力行,无论圣贤凡夫,概莫能外。点上这一万个点,给人带来的不是知识的增加,而是能力的积累,更重要的是品性的砥砺。而且这种训练,对于书法习久者亦可适用,即使书法家也不妨时常回过头来,再点一千遍,点一万遍。小孩子的心需要纯化,成年人的心更需要洗涤。这就是长时熏修。有了一颗纯洁宁静的心,就有了无比扎实、强大的根基,就有了一个真实、可靠的“我”,上乘的书法不愁不可练就。一事既成,触类旁通,百事可成。
从中华文化而儒学,从儒学而《弟子规》,从纸上的言语思想到实际的身体力行,从我做起,而终成“我”、成事、成人、成世界。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种积极的入世路线,也部分打消了我们对其宗教背景的一些疑虑。
绿色课堂里的感恩歌
“绿色课堂”,坐落在一片一边临街、一边临河的树林中。林间的地面很平坦。一排笔直的树杆上,架设着一面很大的幕墙,上题“和谐汤池 绿色课堂”八个大字。幕墙的右边挂着一块小幕布,正播放着一部光碟。幕墙前面是一个小讲台,下面是一排排塑料小凳。整个课堂的上方,覆盖着灰白的石棉瓦,简易凉爽,风雨无阻。
当晚开的是音乐课。7点刚过,一位中年男老师,着一身灰色对襟衫,缓步迈上讲台。只见他温文尔雅,彬彬有礼地向大家鞠躬,四下一看,已经来了不少人,座无虚席,周围还站着围了几层。一番简单的开场白之后,老师开始教大家唱一首《妻子幸苦了》,那歌声温柔、亲切、舒缓,像一层薄雾,飘荡在汤池的河滩上,弥漫在乡间的夜色中。然后,男老师开始逐句教大家学唱。在教之前,他问道:“今晚在座的有哪些人是第一次来汤池的呀?”一只只大大小小、老老少少的手应声举起,刹那间,笑声、掌声开始响起――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文化的号召力,在这个没有围墙的音乐课堂上,充分地展示出来。就连我们这样两个未婚男士,也晕晕乎乎地懂得了一点夫妻相处之道。这,就是传说中的“教化民心”吧?
“金孔雀”
素有“华东第一温泉”美誉的庐江县汤池镇,以打造“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为目标,吸引了省外经济建设集团等十多家单位投资10亿元,兴建金孔雀温泉度假村、温泉康复疗养中心等。目前外经大道、大型露天温泉休闲中心、四星级宾馆、相思林休闲长廊等已建成运营,每日有200多名中外游客前来观光休闲。小镇面积已由0.4平方公里拓展到2.7平方公里,集镇人口由原来的两千人增长到两万人,人均收入增长4000多元。
――摘自《安徽日报》
在安徽,汤池知名在她的温泉。我们像两个逃课的学生,偷偷从“绿色课堂”撤出来,就是为了去逛真正的“汤池”。
“金孔雀”是当地一家著名的度假村,夜色中灯光迷离,88元的门票再搭售一条泳裤,还可以承受,只是来得晚了些,服务员说,那边马达加斯加的表演快结束了,你们快跟我过去看看吧。
温泉的内部像个小公园,表演正在一栋木造凉亭下如火如荼地进行。一个秃头的黑人汉子正带领着一群妖艳的“黑珍珠”激情地唱着、跳着。我们就近找了个池子躺下来,无暇仰望苍穹,更无暇感慨人生,抓紧时间看戏吧。在一旁,不时有人被从池子里拉出来,加入舞台狂欢。黑女郎的热情和黑汉子流利的中文,真的让人无法拒绝……回想起那边还在进行中的课堂,真有一种冰火两重天的感觉:一边是圣贤之道,一边是声色犬马;一边清幽简朴,一边火热奢华……这都是中华传统文化。在一个小镇上,近在咫尺却如此对立的二者之间,却又如此和谐。
温泉的水温并不是很高,但三伏天躺在里面,足以让人血脉贲张、面红耳赤,泡了一会儿之后,我们决定离开。 ■
讲述:“力行”改变小镇
庐江中华文化教育中心的工作人员来自五湖四海,除了三十多名本地人以外,其他的全部来自外地。大家生活背景各不相同,这群人里,不乏社会中的有地位、收入高者,教育中心接待处主任宋冬兰就是其中之一。2006年来“中心”工作之前,她已经是无锡某外企的一位中层管理人员,而刚来教育中心时,她从事的工作是房务,简单地说,就是客房服务员,负责客房卫生与服务。到现在,她每月的补助不足500元。
来这里,是因为对以前所从事的工作感到厌倦,想休息一下身心,一位亲戚介绍我过来这里,2006年我走进了教育中心,从此不愿再离开。
初来时,的确很不适应,标准的90度鞠躬礼,走路、说话,都有规范的动作,大部分时间我们是上课,读诵《弟子规》,早课时间4点钟,所以晚上一般9点钟左右便要休息。这种真正早睡早起的生活习惯,是忙碌的现代社会所不可想象的。
但在这里,我寻找到了很多心灵的感动,每天,我都能看到同事们真诚的笑脸与问候。“中心”教导我们“学会感受他人的需要是第一位的”。记得有一次,一位客人感动地拉着我的手感谢我们,我莫名其妙,细问之下,才知道,原来客人喜欢睡高枕头,那天晚上睡觉,嫌枕头太低,多垫了一个。谁知第二天,细心的客务部老师就发现了这一点,专门拿了一个高枕头。在这里,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过去的想法、做法,才觉得原来很多路,走的不对。
在这里,我真正落实了这样一句:“我是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的确,也唯有如此“习劳”才能真正“知感恩”;并由此习得“平等心”,降伏“傲慢心”。
但是,感动并不是我留在这里的最大理由。从2006年过来,我真切地感受到了这个小镇的变化,《弟子规》里说,“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力行,我相信我们改变了这个小镇。
过去的绿色课堂,原本是一个露天广场,每到晚上,老人聚集在这里,大家的唯一娱乐方式便是打麻将,最多的时候,这里曾经摆过一百多张麻将桌。我们将它改成了课堂,用音乐、《弟子规》教人,如今,这里已经是镇民们的娱乐中心。
现在小镇的环境很干净,但是在过去,这里垃圾遍地,“中心”的老师们每周都会主动上街捡垃圾,看到别人异样的目光,说实话,这腰还真是难弯下去啊,但是我们相信“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只要我们的善行能够持之以恒,必定能够带动镇民。第一次,镇民看见我们捡垃圾,笑着不理,第二次、第三次,觉得不好意思了,后来不等我们去捡,镇民就将自家的垃圾打扫干净了,而如今,很多镇民也开始加入我们的捡垃圾队伍。有一些犄角旮旯的地方,我们都不好伸手,一些镇民反而会抢着出手,“老师,这个太脏,我们来吧。”您说,这不就是“人之初,性本善吗”?
除了教学之外,“中心”也与镇政府共同举办“敬老尊贤”等一系列活动。例如,为全镇70岁以上的老人(2400多人)发放“敬老金”,这在当地立刻引起强烈反响。一位老人说,他把“敬老金”敬奉在家里最显要的位置,“家里所有的钱财都花光了,我也不会用这个敬老金,要把它当传家宝传下去,能够为子孙后代做个榜样,让他们都知道应该尊敬老人,孝敬父母,尊老爱幼。”
居民朱晓华的丈夫在外打工,她与公公、婆婆的关系恶劣,双方几年不说话。春节,丈夫到老人那拜年,她都将丈夫的衣服口袋搜一遍,怕给公公、婆婆带去钱。娘家人带她去镇民学校接受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她有了180度大转变。她自己主动上门向公婆道歉,第一次将公公、婆婆喊为“爸、妈”。后来,每天都到老人屋里问寒问暖,精心照顾两位老人,成为全镇有名的好儿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