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职业分析范文

时间:2024-01-29 18:00:1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大学生村官职业分析,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大学生村官职业分析

篇1

【关键词】马克思;大学生村官职业困境

马克思1818年出生于普鲁士莱茵兰省的特利尔城,生长在开明的家庭,从小受到法国启蒙思想的教育。1835年8月青年时代的马克思写下了中学毕业论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以下简称《考虑》)。青年马克思以冷静考察的视角,展现其立志为人类幸福而献身的高尚情感和价值理想。从发展历程的其他著作看,《考虑》虽然没有严密的理论论证、严谨的篇章结构和深厚的学术素养。但在这篇论文中,马克思却以青年的热情、犀利的文笔、高远的志向、澎湃的热情阐述了青年在选择职业时所必须要考虑的各种因素,并指明了自己的职业理想。文章对改变当代存在着理想缺失和信仰失落的青年学生具有极大的定位导航作用,尤其是从事基层农村工作的青年大学生,对大学生村官如何树立科学的职业理想和合理的职业规划,形成正确的择业价值观有着重要的启迪作用。

一、主客观因素对大学生村官职业规划的启示

从对《考虑》的解读中可以看出,当代大学生村官应严肃思考和认真权衡的内容之一是影响职业规划的主客观因素。

首先,从主观因素分析,当代青年大学生要对自己在择业的过程中所持有的主观愿望有清醒的判断。对大学生村官的职业规划调查分析看,部分青年对未来职业期望过高。这是我国当下困扰大学生村官职业规划问题的原因之一。对于个体规划的错误认知往往来自于青年大学生的虚荣心、狂热、冲动和幻想。假象直接干扰和误导了青年人做出正确的规划。马克思认为,青年人在规划职业时,“应当认真考虑,我们对所选择的职业是不是真的怀有热情?”“虚荣心容易使人产生热情或者一种我们觉得是热情的东西”。马克思也指出,“不仅虚荣心能够引起对某种职业的突然的热情,而且我们也许会用自己的幻想把这种职业美化,把它美化成生活所能提供的至高无上的东西。我们没有仔细分析它,没有衡量它的全部分量,即它加在我们肩上的重大责任”。因此,“我们的使命决不是求得一个最足以炫耀的职业”,虽然这些是很光辉的,但是它不能持久,甚至会“被名利迷住了心窍”,理智无法支配它,从而一头栽进那不可抗拒的欲念驱使的地方。所以,当代大学生在选择“村官”这一职业时,要认真、冷静地思索自己对未来职业的规划有没有被以上所述的主观上的错误认知所蒙蔽和干扰,如果有,青年人应该在择业时,竭力排除这种主观上的干扰,不从一时的感情出发,不从虚荣心出发,更不要从名利出发,而应选择真正使我们受到鼓舞,真正使我们感兴趣的职业。

其次,从客观因素分析,在严肃思考的基础上排除了种种主观因素的干扰后,当代青年大学生还应认真分析职业规划的客观可能性。马克思在《考虑》中提醒青年人规划职业时要考虑社会的客观因素,“我们并不总是能够选择我们自认为是合适的职业,我们在社会上的关系,还在我们有能力决定它们以前就已经在某种程度上开始确立了”,这实际上是告诫青年规划职业时要立足与社会现实坚实的土壤,而不能靠冲动和幻想。只有结合主客观条件,才能使人在职业实践的过程中变得高尚,使人在职业实践的过程中获得尊严。马克思在《考虑》中阐述青年择业观时还带有启蒙思想和理性主义的烙印,但决不能把马克思对青年职业规划要立足社会的先天限制性解读为宿命论或抹杀人选择职业的能动性。从马克思中学毕业后的文本中,不难看出他在《考虑》中所论述的青年职业规划要立足社会实际,实质上已经蕴含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考。

二、为“人类的幸福”而工作对大学生村官职业理想的启示

对职业理想的确定除了有内在自由的要求,有严肃独立的思考,更为重要的是目的和目标的确定。什么才是真正使人伟大的职业理想呢?马克思回答,如果我们的生活条件容许我们选择任何一种职业,那么我们就可以“选择一种能给我们提供广阔场所来为人类进行活动、接近共同目标(对于这个目标来说,一切职业只不过是手段)即完美境地的职业”。因此,“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不应认为,这两种利益是敌对的、互相冲突的,一种利益必须消灭另一种的。人类的天性本来就是这样的:人们只有为同时代人的完美、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才能使自己也达到完美”。个人的自由与完美取决于为“人类的幸福”而工作的价值实现。为“人类的幸福”而工作是者的职业目标和理想。马克思坚定地指出,“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献身;那时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默默地、但是永远发挥作用地存在下去。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当代大学生村官的自由和完美取决于为“人类的幸福”而工作的职业理想和职业目标。选择和从事为“人类的幸福”而工作的职业是高尚的职业目标,高尚的职业目标不仅能够使个体克服基层工作中各种非马克思思想的障碍,而且使个体获得为“人类的幸福”工作所带来的自身的幸福感。

尽管《考虑》中的思想带着浓厚的抽象人本主义色彩,但字里行间表现出了马克思为自己的理想而自豪、为自己的幸福属于千万人而快乐、为自己的理想而崇高。正是有了“为人类的幸福”的理想,马克思才能克服各种艰难困苦,有四十年完成《资本论》,系统而深刻地揭示资本主义的实质与矛盾,指出了人类解放的必然性。正是“为人类的幸福”的理想,马克思投身于无产阶级的解放运动,为无产阶级的解放指明了方向与道路,“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三、“有尊严的职业”对大学生村官职业定位的启示

当代大学生村官选择基层就业并扎根农村面临着诸多职业困惑。大学生村官的职业定位究竟该怎么抉择呢?大学生村官是不是有尊严的社会实践活动?在村官实践岗位上该如何有尊严的工作呢?马克思认为,“如果我们把这一切都考虑过了,如果我们生活的条件容许我们选择任何一种职业,那么我们就可以选择一种使我们最有尊严的职业。”首先,大学生村官对于自身所从事“有尊严的职业”与否的判断直接决定着他们的职业定位。认为是这只是权宜之计,只是实现个人利益最大化的跳板的职业定位,必定无法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对村官“尊严”持无所谓态度的群体,也是无法真正体会到工作的快乐的。一些大学生对村官的存在脱离了唯物史观的标准,以唯心主义的价值取舍为依据,以主观臆断取代对大村官“尊严”的理性思考。判断职业是否是“有尊严的职业”的标准理所当然的坚持实践的本体论的观点,即“为人民服务”的标准。其次,一些选择了“有尊严的”大学生村官却放弃了“有尊严的”实践,源自对自身能力的错误估计。在《考虑》中,马克思写到“如果我们错误地估计了自己的能力,以为能够胜任经过周密考虑而选定的职业,那么这种错误将使我们受到惩罚。即使不受到外界指责,我们也会感到比外界指责更为可怕的痛苦。”调查显示,大学生选择村官的职业热情和农村基层对大学生的需求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但在大学生村干部真正参加到基层生产生活的实践过程之中,却放弃了对职业尊严的追求和思考。仅以“工薪待遇”或“职业地位”否定了自身价值,并以此产生了对村官职业尊严的蔑视和遗弃,造成了大学生村官对职业定位的错位和扭曲。马克思认为,“重视作为我们职业的基础的思想,会使我们在社会上占有较高的地位,提高我们本身的尊严,使我们的行为不可动摇。”“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塑造着大学生的职业思想,是决定大学生村官社会地位内在和本质的因素。大学生村官自觉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服务理念是选择有尊严的职业和有尊严的工作的重要职业思想。

四、“最深刻的信念”对大学生村官职业精神的启示

职业信念是职业活动的灵魂,没有职业信念的实践活动无法抵御和克服各种职业困惑和阻碍,也最终无法到达理想的彼岸。马克思在《考虑》中提到,“每个人眼前都有(下转第206页)(上接第204页)一个目标,这个目标至少他本人看来是伟大的,而且如果最深刻的信念,即内心深处的声音,认为这个目标是伟大的,那它实际上也是伟大的。”可见,坚定的职业信念对于培育和践行大学生村官职业精神的重要作用。首先,“最深刻的信念”能够帮助大学生村官克服各种个人主义思想的侵蚀,形成高尚的职业精神。“那些主要不是干预生活本身,而是从事抽象真理的研究的职业,对于还没有坚定的原则和牢固、不可动摇的信念的青年是最危险的。同时,如果这些职业在我们心里深深地扎下了根,如果我们能够为它们的支配思想牺牲生命、竭尽全力,这些职业看来似乎还是最高尚的。”坚定的职业信念对大学生村官如何调试职业理想与职业现实的落差、如何学会在逆境中生存和发展,形成符合社会主义社会意识形态发展的自我调控机制具有重要的导向意义。其次,“最深刻的信念”有利于凝练大学生村官的职业精神,实现个体的自由发展。党的十报告指出,“敬业”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组成部分之一,敬业精神是对公民职业精神的高度概括和基本要求。职业信念是对大学生村官的职业理想和职业尊严的深度思考,职业信念决定了职业精神,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职业信念有助于提升和凝练大学生村官的职业精神。只有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把握求真务实的职业精神对大学生村官的具体实践要求,才能真正实现关于“人的自由发展”的由空想向科学的转向。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第2版),1995.

[2]陈玉君,黄利秀.青年马克思的价值理想及对当代青年的启示[J].教学与研究,2011(5).

[3]蒙云龙.论青年走出选择职业困惑的路径[J].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2(3).

篇2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大学生村官

中图分类号:C91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10-0096-03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人才是根本。当前,基层人才匮乏,严重影响了政策的贯彻执行及农业先进技术的推广使用。当代大学生掌握新知识、新技术,充满活力和热情,富有创新精神,将他们引导到农村基层就业,有利于改善农村人才队伍结构,提高基层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从而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引导和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就业,涌现出很多扎根农村基层,乐于奉献,带领村民创业致富的高校毕业生典范。可以说,农村基层就业不仅是解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人才紧缺的有效路径,而且也是缓解日益严峻的大学生就业难的必然趋势。

现有对高校毕业生农村基层就业的关注更多集中在是否“下得去”的问题,对于大学毕业生到了农村基层之后的发展即是否“用得上”、“留得住”的问题相对较少。为此,笔者选取了浙江省大学生村官这一群体,通过“问卷和访谈”的形式,从大学生村官、村民、乡镇领导三个层面,对大学生村官的工作现状、发展等问题进行了深入调研。

本次调研共发放问卷143份,回收有效问卷143份,有效回收率为100%。调研情况如下:首先,就大学生村官工作的实效与群众满意度而言,几乎所有受访的村民和乡镇领导都认为,大学生村官对当地发展“有一定作用”,普遍认可高校毕业生农村基层就业这一形式对新农村建设的积极作用。其次,较之普通村官,大学生村官具有一定的优越性。在比较大学生村官和普通村官“更喜欢哪一类型”时,大部分受访村民表示更喜欢大学生村官。村民们认为,大学生村官的引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切断普通村官造势结圈的可能,同时大学生村官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改变农村面貌、倾听群众的呼声、公正办事,他们还可以用所学的知识,协助村级组织规划村镇建设、指导农民科学致富等。最后,就大学生村官群体发展来说,受访大学生村官普遍认为农村广阔的天地为个人的锻炼成才提供了舞台。农村相对复杂和艰苦的环境,可以磨砺意志,学会吃苦,踏实工作,积累丰富实践经验更好完善提升自我整体素养。当然,在调研过程中也发现不少不尽如人意的地方,高校毕业生农村基层就业依然面临不少困境,需要我们积极面对。

一、大学生村官农村工作的现状及困境

受惠于各种政策的激励和扶植,大学生基层就业已广泛展开,可以说在如何“下得去”的层面已摸索出不少经验。在调研中,大学生村官所面临的更为主要的问题突出集中于“下得去”之后,如何实现“用得上”、“留得住”的问题。因为后两者才是真正实现大学生村官价值、体现大学生基层就业初衷、更好地服务新农村建设的关键。

(一)岗位职务尚欠明确,身份定位不够明晰

在调研中发现,大学生村官身兼多种工作,主要担任的角色有农村信息员、办公室文秘、农村政策宣讲员、村民矛盾调解员,此外,有些还担任计划生育协管员、法律援助咨询员、农业技术服务员、教育工作指导员、乡风文明倡导员等角色。在访谈中了解到,受访大学生村官普遍表示“无权”,认为是“打杂工”,“很难拿出真本事”,“做事缩手缩脚”,“很难得到村民的认可”。43.90%的受访大学生村官常常因“非官非农的尴尬身份,产生自卑感”。

(二)基层就业素质欠缺,开展工作难度较大

在受访的大学生村官中,具有农学背景(包括农业科技、农经管理、农村社会学等)的仅占2.4%,专业所占比例较大的是工商管理学、法学、文学、计算机和信息管理、管理学等,分别占24.4%、12.2%、12.2%、9.8%、7.3%等。在受访的大学生村官中,48.78%来自城市。调查结果还显示,41.46%的受访大学生村官认为“所学专业难以对口,无法做到学以致用”;41.46%认为“能力和经验不够,难以开展工作”。

(三)福利待遇保障欠佳,扎根基层定力不足

在对大学生村官“目前工作中存在的最大问题是什么”进行调查时,85.37%的受访大学生村官认为是“薪资、待遇太低”;在对其目前的福利待遇满意度进行调查时,87.80%的受访大学生村官表示“不满意”;60.98%的受访大学生村官因“理想与现实落差巨大,产生失落感”。此外,在对大学生村官社会地位进行调查时,46.34%的受访大学生村官认为“社会地位一般”,43.90%认为“没有社会地位”。在对大学生村官的发展前景进行调查时,43.90%的受访大学生村官表示“说不准,迷茫”,仅有14.63%表示“好,有信心”;80.49%的受访大学生希望“聘期满后,能够享受政策优惠报考公务员或有关事业单位岗位”,仅2.44%希望“继续留在原来的岗位,建设农村,服务农村”。

二、影响大学生基层工作实效的原因分析

对于刚刚走出校门步入农村广阔天地的高校毕业生来说,如何通过大学生村官这个平台实现自我成长、发展个人价值和服务新农村建设的公共价值并非轻易之举。这其中既有大学生群体自身在职业动机选择、知识储备等方面的原因,又受限于农村基层错综复杂的诸多现实情况。

(一)对基层就业主观认识的偏差等原因

在整个社会大环境氛围及个人功利主义的驱使下,高校毕业生在择业就业时比较讲究实惠,比较注重用人单位的效益、待遇及社会地位,绝大多数高校毕业生都涌向城市,对于奉献基层、服务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较为缺乏。特别是在当前就业形势较为严峻的情况下,很多高校毕业生选择到农村基层就业只是其职业生涯中的一个“跳板”,是“权宜之计”,并非是内心价值的驱动。在对大学生村官职业动机的调查发现,65.85%的被调查者是因为“村官政策比较吸引人,为考公务员或事业单位、考研作准备”而选择报考大学生村官。在这种现实功利的职业动机驱动下,很多大学生村官并未真正安心扎根农村基层,工作缺乏主动性,将大部分业余时间基本上都用于考公务员或考研的准备,很少花费大量的时间去深入了解所在乡镇、所在村的村情民情。调研中,45.65%的受访村民不知道所在村有大学生村官;仅有11.96%的受访村民认为大学生村官经常走访村民;只有16.30%的受访村民认为所在村的大学生村官为村里做过实事。

此外,大多数高校毕业生成长环境较为优越,缺乏吃苦的体验,对农村艰苦的工作、生活条件心有畏惧,这也是绝大多数高校毕业生不愿到农村基层工作的重要因素。即便高校毕业生满怀理想和热情投身到轰轰烈烈的新农村建设中,对于复杂的农村工作,如果缺乏农村工作经验,自身不是农民的孩子,短期内势必很难胜任农村工作,进而对更好开展农村工作丧失信心与动力。

(二)社会评价、高校培养机制等社会原因

虽然大学生到农村就业创业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也有相关的激励和扶植政策,但从社会整体看,人们对大学生到农村就业创业还缺乏足够的理解与认同。许多人会认为是因为没有能力才到农村就业,这也是导致很多已经在农村基层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常常产生“自卑感”、“失落感”的重要因素。另外,高校培养人才把培养方向定位在城市,较少有针对农村基层需求的专业设置,这就形成高校毕业生知识结构与农村建设现实需要脱节,客观上影响了大学生村官工作实效的发挥。

三、改进大学生基层就业的对策与建议

随着《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的出台,以及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西部志愿者服务计划的启动,许多地方也出台了相应的支边计划和大学生村官计划等,大学生基层就业已得到全社会的关注和支持。但为了更好推动大学生基层就业,发挥大学生村官群体对新农村建设的作用,仍需要系统配套工程的跟进和开展。

(一)加强教育引导,营造舆论氛围,增强高校毕业生农村基层就业的责任感和荣耀感

家庭、高校、社会要加强教育引导,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就业观,教育和引导大学生将个人理想同社会需要结合起来,把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结合起来。让大学生们明白,建设新农村是包括大学生在内的所有中国人的事,到基层也能学以致用,也能发挥专长,也能够实现自我价值,也可以为社会作出重大贡献,这是时代赋予大学生的神圣使命。宣传部门和新闻媒体应挖掘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的先进典型,在全社会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积极营造全民支持、鼓励大学生到农村就业创业的社会氛围,真正形成大学生到农村就业创业光荣的舆论环境,使他们产生强烈的荣耀感,激发基层就业的热情和干劲,让他们感受到,无论是在城镇就业还是在农村就业,没有贵贱优劣之分,都是为国家的经济建设作贡献,都是在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

(二)提高薪酬待遇,增强高校毕业生农村基层就业的安定感

首先,国家要加强政策的落实力度,加大对农村的财政投入,对于到农村基层工作的高校毕业生,应提高其工资福利水平;对于有实际困难的高校毕业生,应增发基层补助、交通、通信等补贴。其次,在转正定级、工龄计算、户口、档案保管、代缴社会保险等方面要有可操作性的具体规定,尽量减少农村基层就业高校毕业生的后顾之忧,确保其实际收入等于或高于城市和机关的高校毕业生,从而增加安定感和幸福感,减少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的流失率。再次,农村基层要关爱大学生群体的成长,提供及时有效的后勤服务保障,因地制宜解决好大学生在基层生活中吃、住、行等实际困难和问题。

(三)强化素质培训,增强高校毕业生农村基层就业的自信感

首先,高校应在专业设置、招生、教学、实习等环节有所侧重地面向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培养具有深厚的农业背景、知识面广、适应性强、具有很强的生产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并具有较强的思想素质和身心素质的合格毕业生,为新农村的建设输送技术人才、管理人才、文化人才等各类高层次人才,提升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能力;高校还可以与农村建立合作关系,一方面将农村作为大学生的实践锻炼基地,另一方面通过高校定向培养大学生回村就业。其次,在高校毕业生正式上岗前,应该对其开展系统的农村工作培训,让刚迈出高校校门的大学生们对我国农村的现状、农村工作的特点等有初步的了解。再次,在实际开展工作的过程中,要建立“传、帮、带”的培养机制,使高校毕业生在开展工作前有人教,碰到问题时有人帮,并通过定期开展主题培训,使大学生们迅速融入农村环境,迅速掌握农村工作方法,使他们能够更加自信地开展工作,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才能。

(四)创设发展空间,提升高校毕业生农村基层就业的成就感

首先,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采取灵活、激励的政策,给予他们创新的机会,并注重个人实绩和贡献。其次,在个人发展方面,应鼓励服务期满的大学生扎根基层,可以向原服务单位或所在乡镇各类事业单位的空缺岗位推荐优秀大学生;对于服务期满有志于报考公务员、各类事业单位或研究生的大学生也应该给予支持和鼓励。再次,对于服务期满后想自主创业的,应该给予行政事业性收费减免、小额贷款担保和贴息等优惠政策;有关部门还可以在农村提供场所,如划出土地为大学生提供农业科学研究基地,开辟创业园等,为大学生创业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张雅光.农村基层对大学生的需求与就业供给状况分析[J].学术论坛,2009,(9):190-198.

[2]张平,石亚娟,王胜远.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就业的对策[J].现代教育管理,2010,(6):126-128.

[3]李玉江,庞志华.破大学生基层就业之障[J].中国劳动保障,2009,(9):32-33.

篇3

[论文关键词]贫困大学生 就业 核心竞争力 

 

所谓高校贫困生,是指普通高校的本专科学生中在就学期间的基本生活费用难以达到学校所在地居民最低生活标准,且缴纳学费、购置必要的学习用品及日常生活用品没有经济保障的学生。据教育部的权威统计,我国高校贫困生约占在校生总数的20%。2009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了611万人,今后每年将以20万人的幅度增长,也就是说我国每年至少将有百万贫困大学生需要就业。在目前的就业形势下,贫困大学生明显处于弱势地位,在激烈的人才市场竞争中越来越被边缘化。贫困大学生能否顺利就业,不仅关系到贫困大学生本人及其家庭的利益,还将影响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化向大众化转轨的政策走向。因此,积极探索解决贫困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对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校园与和谐社会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高校贫困大学生的就业弱势 

1.经济贫困。经济问题是制约贫困生发展的最大障碍。一是他们无法及时购置参考书籍、复习资料、电脑等,也没有能力参加各类培训和各种证书考试,这就导致他们综合能力差、兴趣面狭窄。二是高校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需要制作精美的简历,需要多次同用人单位进行沟通,需要奔波于各地的现场招聘会等。而参加这些招聘活动的路费、食宿费、资料费、服装费等成本少则千元,多则上万,这就迫使多数贫困生不得不放弃那些就业成本过高的选择机会。三是经济上的困难影响贫困生的就业价值取向。由于经济原因,贫困生选择直接就业的较多,选择考研、留学或接受高层次的职业培训后再择业的较少;在就业地的选择上,贫困生选择到大中城市就业的比例要低于非贫困生;另外,贫困生为了追求安稳,往往倾向于选择稳定的机关事业单位,对高回报但具有高风险的行业关注较少。 

2.技能不足。一是学习技能较弱,贫困生往往受家庭经济条件的困扰而无法安心学习,再加上城乡差距和自身基础条件的影响,绝大多数贫困生都表现平平,没有明显的专业技能优势。二是基本应用技能较弱,贫困生多来自“老、少、边、山、穷”地区和城镇低保户家庭,没有受到良好的基础教育,多数贫困生的外语和计算机应用技能较弱,不能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的需要。三是缺乏特长,贫困生没有经济能力去接受各种乐器、棋类、球类、书画等培训,上大学后又把大量课余时间用于勤工俭学,无暇参加学校开展的各种活动。四是就业综合能力弱。贫困生在组织协调、人际交往、语言表达、沟通交流、团队协作、创新实践操作能力方面往往表现出不足,无法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 

3.就业观念保守。贫困大学生由于受传统就业观念影响,往往把上大学、找一份体面的工作作为改变自己、家庭乃至家族命运的象征。由于对贫困有着刻骨铭心的体验,他们一般不愿意回家乡,不愿意下基层,不愿去边远地区和艰苦行业,而是希望到大城市工作,追求安稳和高收入。这种职业取向的功利化使贫困生的择业范围受限,错失很多就业机会。 

4.性格上的弱势。首先,自卑心理是贫困生最大的心理障碍,自卑往往导致他们在应聘时不能很好地展示自己。其次,一些贫困生受怯懦心理的影响而恐惧竞争,在求职过程中不愿积极主动地与人交往,遇到挫折就一蹶不振。再次,贫困生往往因为错失就业良机而深深自责,现实的残酷与改变人生境况的愿望交织在一起,就容易诱发焦虑心理,导致他们不能客观分析自己在人才市场上的位置,对求职造成不良影响。 

5.就业政策上的弱势。大学生就业难多是政策造成的。一是工资制度问题,富裕的地区工作收入高,贫困的地区反而收入低。这就容易加速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之间的两极分化,加剧地区之间的不平衡状态。二是我国目前的失业社会保障制度与目标人群的需求存在差距,现行的失业保险制度偏重生活救济,在促进就业和再就业方面的功能不足。大学生作为新的社会失业群体在失业群体中占据相当大的比重,但在《失业保险条例》中却没有把未就业的大学生列入参加失业保险的范围。三是贫困生缺少自主创业的就业机会。当前,大学生自主创业无疑是一种有效解决就业的途径,但是当前,管理体制和配套政策还不到位,贫困生既没有社会资源,又没有资金支持和经验指导,自主创业无从谈起。 

二、解决贫困生就业弱势问题的对策 

1.建立健全促进大学生就业的制度保障。第一,政府应进一步放宽各种政策限制,要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构建全国大学生就业网络,实现毕业生资源和招聘信息的共享。政府和高校要有针对性地向贫困生提供招聘信息,帮助他们选择合适的就业岗位。这种宏观动态调控的就业市场和就业网络,既能减轻毕业生的经济负担,又能提供准确的就业信息,保证其充分就业。同时,各级政府要大力规范就业市场和用人单位的招聘行为,为毕业生就业创造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让毕业生凭个人的才能就业,杜绝各种违规行为。 

第二,政府要建立毕业生失业保障体系和社会保险制度。要把未就业的大学毕业生纳入失业保险的覆盖范围,加大对促进大学生就业的资金投入,建立相应的促进就业基金、专业培训基金等各种促进就业的专项基金,全面推动未就业贫困生的就业工作。 

第三,政府要下决心打破官本位的社会等级观念,引导毕业生向国家急需的岗位流动。在现行的体制下,官职及政治待遇成了人才流向的坐标,官本位的社会等级观念将企业劳动者划入了较低等级,这种导向使优秀人才不是流向了企业,而是流向了并不直接创造物质财富的行政事业单位。因此,要深化体制改革,调整社会分配制度,提高基层的工资待遇,对公权力部门的权力要加以必要限制,发挥人民群众的监督作用,打破官本位思想,将更多的大学生吸引到民营企业或西部基层单位就业。此外,政府要进一步加大促进贫困生就业的政策扶持力度,努力解决村官、西部志愿服务计划、基层人才振兴计划从业者的待遇问题,并为他们指明服务期满后的发展方向。 

2.健全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学生工作干部队伍。自2007年国务院下发《关于建立健全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的意见》以来,国家加大了对高校贫困生的资助力度,设立了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等,每年的资助资金都在308亿元以上。虽然新建立的高校资助政策体系的资助范围基本能覆盖贫困生群体,资助资金也能有效缓解贫困生的经济困难,但是,在贫困生自身劣势和部分高校领导及工作人员思想认识不到位等因素的影响下,仍存在着资助资金被非贫困生挤占或被挪用的现象。要解决高校贫困生的经济困难,就必须进一步完善落实资助政策的各项措施,增强评审工作的透明度,杜绝非贫困生占用资助资源,维护贫困生的切身利益。而制度的落实需要一支高素质的学生工作干部队伍。因此,高校要进一步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促使辅导员不仅在贫困生的身份认定、各类奖助学金的评审、诚信及社会责任感教育等工作中秉公执法,还要在贫困生的心理梳导、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等工作中担当重任,真正帮助和指导贫困生完成学业,顺利走上工作岗位。 

3.提高贫困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要真正解决贫困生的就业难问题,就必须把贫困生的心理问题、学业问题和能力培养问题放在首位,提高贫困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所谓就业核心竞争力,是指大学生在大学学习和生活中,逐步培养形成的能战胜竞争对手找到满足自身职业发展需要、适合个人才能发挥和实现自身价值的工作岗位的一种综合能力。核心竞争力必须是能够建立并维持大学生可持续竞争优势的能力,判定一个大学生是否具有可持续就业竞争的优势,不能仅仅看他是否能够成功择业,而是要看他的就业质量如何。因此,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是大学生的择业核心竞争力和职业发展核心竞争力的结合。 

一是要引导贫困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大学生要摒弃精英观念,树立“先就业、再择业”的就业观,寻找适合自己的工作。高校要引导毕业生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在择业过程中扬长避短,形成积极的就业心态和高尚的择业动机,以一个普通劳动者的心态去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 

二是要加强贫困生的综合技能培养。实际上,贫困生的能力才是影响其就业的最大障碍。为此,高校应大力加强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培养,通过经费扶持和活动引导,鼓励学生公开发表学术论文或参加大学生挑战杯活动;支持贫困生参加数学竞赛、物理竞赛、化学竞赛、数学建模大赛、电子设计大赛、创新设计大赛、机器人大赛等高水平的学术活动,增强他们的竞争力。此外,还要开展专门的贫困生技能培训活动,尤其要培养学生的自我营销能力。陕西理工学院在实施教育部和福特基金会联合设立的“提高高校贫困生能力”项目的过程中,探索了一些能有效提高贫困生就业能力的方法和途径。例如,成立贫困生社团组织“阳光信息服务中心”,学校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在项目负责老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低年级学生敢闯、敢拼、敢想的特点来策划活动,并让高年级学生带动和影响低年级学生,从而达到相互提高的目的。这样就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求,真正提高了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