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课堂范文
时间:2023-04-08 16:16:5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创业课堂,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2009年7月6日,由《重庆时报》联合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共青团重庆市委、西南大学主办的“青年创业中国强――创业课堂”大型电视活动在一群白衣舞者的激情舞蹈中华丽亮相西南大学。远东集团董事局主席蒋锡培、研祥集团董事局主席陈志列、雅昌集团董事长万捷、陶然居掌门人严琦、“超模企业家”陈娟红等8位全国知名企业家以“创业导师”的身份全程助阵本次活动,与千余名重庆高校学子分享他们的青春创业故事。
活动现场企业家激情洋溢的创业故事演讲,央视名嘴王凯幽默大方的主持风格,博得阵阵掌声,而面对面、多对一的创业案例会诊,一对一的创业实体店急诊,更是让处于创业迷茫期的当代大学生茅塞顿开、获益匪浅。
或许你没有亲临现场感受其火爆场面,或许你通过新闻与图片感知到了活动的深远影响,但你未必知道我们如何与此结缘;或许你看到了“创业课堂”的风生水起,领略到了媒体强强联手带来的品牌影响力,却未必知道在这背后又蕴含着多少酸甜苦辣的故事。
一则广告带来的惊喜
自《重庆时报》核心品牌定位为“影响重庆主流社会”以来,我们一直在构想如何通过资源整合、借势造势、打造以“影响重庆”为方向标的系类品牌活动,从而让这句响亮的口号迸发出真正的内涵。在一月至少一次精品活动原则指导下,正当我们对7月“影响重庆”大型品推活动一筹莫展之时,一则偶然看到的“CCTV-2青年创业中国强”专题宣传片引起了大家的注意。当看到承办栏目为“经济半小时”“经济信息联播”“对话”“财富故事会”“创业英雄会”五档权威财经节目时,更是让人蠢蠢欲动。
谁也不能否认CCTV的影响力;谁也不能抹杀CCTV-2这5档财经节目在高端受众中的号召力。强势媒体,高端平台,公益活动,这样的品推活动不正与我们“扩大本报在高端人士中的影响力”的品推宗旨不谋而合吗?如果我们能借势发力,携手权威,肯定能打响7月品牌第一枪。有想法,但更需要行动。于是,一场借势运动就此拉开了序幕。
品牌部赵定位即刻联系到因“2008新财富年会”结缘的“财富故事会”栏目主编,询问该活动是否有向地方推广计划的意向。机会果然垂青主动出击的人,好消息传来,“财富故事会”栏目正举办两期“青年创业中国强之创业课堂”,第一站已定为新疆,第二站栏目组正在考虑……
随后两周,在若干次的电话沟通中,在历经N次的博弈后,双方终于达成合作协议。CCTV“青年创业中国强之创业课堂”第二站将走进重庆,而《重庆时报》理所当然成了当地独家合作媒体。欣喜之余才意识到筹备时间仅剩下两周。
困难重重,冷静中寻找出路
短短两周,场地落实、活动招商、新闻推广、案例征集、参会人员邀请,还有30个外来人员近乎3天的行程安排,都第一时间被项目组提上了议程。原以为,内部科学分工,责任人各就各位,两周完成全部筹备工作并非不可能。而当我们筹备工作按计划进行时,外界的不可控因素将整个计划节奏全部打乱,各项筹备工作举步维艰。
原定为重庆大学的场地因学生考试、费用太高等原因不得不另寻他地;与团市委达成的合作也仅仅是意向、市委领导的参与也不过是愿景;尤其是活动最关键的招商工作也因客户报批时间太紧而迟迟未有进展,各行业推出的方案都石沉大海;各项筹备工作的推进都遭遇了重重困难,尤其是活动筹备最关键一环――招商,更成了我们的心头之痛。
但不管目前障碍多大,新闻推广还得进行,6月24日,活动第一期报道以《张朝阳下月来渝当创业导师》为大标题重磅推出,计划通过本次活动的最大卖点张朝阳的名人效应获取更多关注,尤其获取客户的认同。然而,计划永远无法跟上变化,24日早上刚走进办公室的赵定位接到了“财富故事会”栏目组的电话,要求我们暂停活动创业导师宣传,原因很简单――来渝导师尚未最终确定,而我们认为最大的卖点“创业导师张朝阳”已明确表态因某某原因不能参与。
这一“噩耗”让整体推进计划顿时陷入僵局,在与央视多次的合作中,我们虽早已见识了他们的变数之频繁,但新闻刊出后出现类似重大变化的情况还属头次,愤怒,崩溃。但,此时更需要的还是冷静,如何寻找突破,如何让问题一个一个得到解决,才是项目组核心工作。
柳暗花明上下总动员
活动各环节在筹备中都成为问题时,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解决问题,做到个个击破。摆在面前的首要问题――确定地点,只有地点定了,方案推介、新闻宣传才可展开。在了解到西南大学三学期制可保证在校学生人数这一信息后,品牌部即刻联系西南大学,活动的公益性及对于广大高校学生创业的指导意义打动了西南大学领导,并安排面谈,随后到场地查看,细项分工。
如果把“创业课堂”比做《重庆时报》品推活动一个新生命的诞生,那么确定活动场地仅仅是新生命孕育的一个基础,而最为关键的还是能找到充足的营养补给――活动资金,这才能确保新生命的健康成长。于是,一场疯狂“吸取养分”战就此拉开。项目组筹备人员陪同行业工作室记者多次与意向性客户进行深入交流,但未果还是成为结果。一次高达十多万元纯现金支出的品推活动,在距离活动开始不到十天的时间里仍未能找到赞助对象,这让项目组工作人员再次陷入困境。
6月26日晚上的一通电话迅速让项目组成员重新看到了希望。区域新闻室驻北碚站记者电话传来好消息,北碚某开发商对此活动兴趣比较大,建议当晚见面详谈。项目负责人编辑总监王作全二话没说,带领品牌部田枫、赵定位,又开始了非经营工作者的招商之路。在经过4个多小时的长谈后,双方终于达成意向性的合作。7月1日,终于迎来历史性的一天,在经历漫长4天的等待后,合同按照原有条件正式签订。这时,一根根紧绷的弦才终于可以暂时放松。
还记得7月2日大家筹备活动的那种干劲。品牌部5人兵分四路,两位部门负责人为了使活动锦上添花,大清早奔赴团市委,希望通过他们能邀请到市委领导的出席,提高活动的政府关注度,也可影响本报在政界的话语权;3名女同胞,一位积极申请发票前往活动合作方取得活动资金,一位带领央视提前到渝的导播准备创业案例的拍摄,另一位则正在电脑前完成整个现场包装设计,将我们的品牌传播口号通过山水画展示在活动入场口。
当将活动支票送回财务部的那一刻;当确认副市长将出席活动的那一刻,我们笑了,通过上下总动员、活动各项筹备终于迎来柳暗后的花明。
完美谢幕这是一场不孤单的战斗
每场战斗,如果没有可以团结作战的战友,那注定是失败的。而“青年创业中国强――创业课堂”这场恶战的胜利更不可缺少那些一起奋战兄弟姐妹中的任何一员。总编办车队同事在凌晨1点多接机的场面、接待组同事在酒店门口苦苦等候的景象、财经记者追随嘉宾完成专访的身影、品牌部与央视活动组博弈的瞬间,让活动组的每一位同志都很感动,是他们确保了战争的胜利,也是他们让参与战斗的每一员不再感觉孤单。
篇2
关键词:中职师生;创新创业;双赢课堂
双赢课堂是由师生共同建设、共同享受共同成长的课堂,在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中,我反复思考、实践、总结,着重总结以下几个有效方法:
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兴趣是关键
学习是一种动机。所谓“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兴趣是构成学习心理的动力系统中最活跃的因素,是内在力量,他促使学生萌发强烈的求知欲,努力探索,向着认定的目标前进。所以在教学中,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才能启发学生的思维。
中职学生都有自我表现的欲望,愿意讲自己的思维过程反映出来,从而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任可和赏识。因此,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让学生自觉地参与到学习中来。为此,我从教育心理学角度看,创新创业教育在开展中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在课堂上,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任务驱动、模拟场景、分层教学等,形式多样,使整个课堂氛围变得活跃,同时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课堂中来,进行教学互动。
这一教学模式把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起来,思维能力得到良好的开发,打开了学习思路,学习效率提高,从而摆脱了对文化课与专业课的畏惧心理,学习成绩提高很快,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二、用积极的情感感染学生,充分调动学生
中职生的特点是感情细腻,丰富,意气风发,在创新创业课程学习过程中,要注意学生情感的调动,从师知生、情、意的共同特点出发,形成感情共振源,加强师生情感交流。对学生进行创新实践教学过程中,紧密结合企业生产实际,通过学生在企业实习中发现的一些生产中的问题,带回学校进行研究与革新,帮助企业解决难题,提高了生产效率。
尤其当遇到困难时,作为创新创业老师,我肩负着鼓励、激励学生的重任。在教学中,我常常采用创新创业方面成功的案例,一步一步演示发明或创业的过程,如何从一次次失败不断总结经验,经过曲折,他人的不理解到自己的坚持和最终的胜利。可喜的是,经过创新创业学习,已经有25%的学生选择自己学习、解决,有64%的学生选择主动与同学探讨、学习,有10%的学生向教师求助,只有1%的学生选择放弃。两年多来,通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得到了极大提升。
三、重视教学情境创设,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新课程改革后,给课堂带来新的气象。新课程强调,课程不仅是文本课程,更是体验课程,课程不再是知识的载体,更是师生共同探索新知识的过程。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如果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不懂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产生疲劳,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没有了兴趣,学习就会成为学生的沉重负担。”因此,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教学引入新课,引起学生惊奇、疑惑、新鲜感等,激发学生的探知欲,从而促进学生有效学习。比如,在进行《创新教程》第三章《缺点列举法》时,我列举生活中的例子,描述刷牙过程中,牙刷的种种缺点,让学生在思考中寻找解决办法,既激发学生的兴趣,又发散学生思维,同学在表达自己想法的同时,同学间的相互评价会让每个同学有更深入的思考,从而找到跟多更好的方法,从而达到掌握所学的目的。
在遵循以生为本的理念下,我通过运用现代教育手段创设情境,发挥学生主动性、合作性和多样性的特点,大大活跃了课堂学习气氛,学生在活动中既掌握了知识,又提高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也得到了发展,真正实现了双赢以至于多赢。
四、开辟第二课堂,有效运用课外活动深化课堂教学
第二课堂以实践为基础,以学生主体主动参与,主动实践,主动创造为目的,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全面发展为目的的教学形式。为深化创新创业教学,我组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举行各类比赛,如创业计划书竞赛;定期举办学生创新创业成果展示活动;同时在学校孵化创业园之机,让学生增加模拟实战等内容,指导学生成立创新创业小组工作室,在学校大力支持下,利用学校创业园发展创业项目,增加实践操作环节,组织师生创新创业先进事迹报告团在全省范围内进行演讲,扩大创新创业教育的影响。同时,充分调动教师创新创业积极性,为教师的快速成长提供平台。
总之,我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双赢课堂,不仅调动学生积极性,使学生乐学、会学、活学,也促使自身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课堂是教师的舞台,更是学生的舞台,师生在共同的舞台中学会合作,在合作中学会相互促进、共同成长,共同发展。从而有利于课堂成果的落实,更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达到真正的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经管类;本科;课堂教学方法;体系
中图分类号:G718.5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4年5月7日
近年来,教育部相继推出了一系列关于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政策,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成为当前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而受到众多高校的重视。创业融资作为为创业提供启动和运作资金的重要保障而成为决定创业成功的关键环节,因此《创业融资》课程也成为创业教育必不可少的核心内容之一。而课程教学是否能达到预期的授课目标、是否可以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教学方法至关重要。创业教育对创新精神的形成、创业能力的关注客观上要求《创业融资》课程的教学方法要与之相适应。基于这一现实要求,本文从课程课堂教学可直接应用的角度出发,构建一个基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实操能力培养的、理论与实践有机融合的教学方法体系,力求这一教学方法体系能全面提升课程教学质量,能为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提供全新的教学理念。
一、国内外创业教育课堂教学方法述评
国外创业教育和相关课程教育起步早,发展快,教学方法多种多样,尤其已应用成熟的MBA案例教学法在全球都具有知名度。美国等发达国家由于经济迅速发展的背景,使其教育方法具有极强的应用性特点,教学方法多注重学生个人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形式灵活多样。而作为以国家资助为主的英国高等经管类专业教育,虽比美国显现出一定的传统性特点,但也形成了以“课堂讨论、案例分析、小组演讲、角色扮演”等诸多方法为主的有效教学方法,尤其近几年来,更重视创业教育的实用性和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更多的将课堂教学延伸到企业和创业实践。自20世纪七十年代始,课堂互动教学方式的研究在西方迅猛发展,形成了诸多成果,最具代表性的有两种:第一款,艾雪黎(英国学者-B.J.Ashley)等人根据帕森斯社会体系的观点提出的三种互动教学类型:教师中心式、学生中心式、知识中心式;第二款,利比特与怀特等人提出的三种互动类型:权威式、民主式、放任式。这些成果都已经应用,取得较好的效果。这种教学方法的诸多新成果逐步被应用于创业教育的课程教学中,更强调了学生与教师的互动交流和合作学习教学理念的深入,使得国外的创业教育相关课程的教学方法更体现了创业的特质。
国内关于创业教育的开展在近年来才得以迅速发展,许多学者开始关注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业教育人才培养内容和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等基础问题的研究。但已有成果尚未形成一个科学、有效的体系,仍存在许多争论,从而使基于以上问题解决后的课程教学方法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相关研究成果并不多见。同时考察,各高校已经开展的创业教育课程的实践看,开设课程多为《创业教育》、《创业管理》等基础知识的普及课,《创业融资》这样专业性特点较明显的课程开设的较少,也使得关于《创业融资》课程教学方法的探索处于空白状态。已有关于教学方法的研究成果更多的集中于创业通识课程的探讨,主要以实务研究为主,重点研究某种教学方法或某门课程的教学方法。因此,国内研究成果普遍呈现个案研究,注重个别方法的探讨和推广,没有关于创业教育的教学方法体系的完整研究成果,也没有《创业融资》课程的系统的教学方法研究成果。
从国内外研究总体情况而言,《创业融资》课程教学方法体系的研究在目前尚属空白。
二、《创业融资》课堂教学方法体系构建
不同的教学方法有其特点和适用的范围。而不同课程内容体系和培养能力目标的差异对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也提出差异化要求。因此,教学方法体系的构建首先要在课程内容体系、培养能力目标与不同教学方法二者之间进行匹配和权衡;其次,传统的课堂教学注重于理论教学的开展,教学方法也集中于理论教学。而《创业融资》课程实践性和应用性强、强调团队协作的突出特点客观上要求更多实践教学的开展。因此,在《创业融资》课程课堂教学方法体系构建时,我们突破课堂教学重视理论的传统模式,强调实践教学内容,将课堂教学分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大类进行相应方法体系的搭建。
由于《创业融资》课程教学内容既有涉及财务领域的专业知识,也有生活中常见知识的介绍,因此课程内容难易差距显著。为此,教学方法体系的构建必须符合《创业融资》课程教学内容的特点,必须体现教学目标的要求。在客观上要求明确界定《创业融资》课程教学目标,准确构建《创业融资》内容体系。
(一)《创业融资》课程教学目标。根据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需求,《创业融资》课程教学目标应为:通过系统的创业融资理论学习,让选修学生系统掌握创业融资的基本理论和实务知识;通过成功与失败的创业案例讨论分析及实训活动,增强学生对创业的感性和理性认识,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实践教学实现创业融资技能的训练和形成。
(二)《创业融资》课程教学内容体系。根据创业资金运作规律,《创业融资》的教学内容体系应由三部分内容构成。第一部分为创业融资概述,重点阐述创业融资概念、特点、原则、渠道等基本内容;第二部分为创业融资资金需求测算方法的介绍;第三部分为不同融资渠道的具体融资方式和手段。
(三)《创业融资》课堂教学方法体系。根据以上教学目标的设计,从课程内容特点和能力培养目标入手,分析发现:不同教学方法的应用旨在培养学生不同的能力,而不同教学内容的学习也是培养学生的不同能力。因此,从能力培养目标而言,教学方法与课程内容体系之间的目标是一致的。此外,不同的教学内容难易程度各不相同,对教学方法的要求也不相同,客观上要求应内容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法。因此,《创业融资》课堂教学方法体系的构建应以能力培养目标为标准,根据不同能力需求分别设计相应的教学方法。具体课堂教学方法体系如图1所示。(图1)
这一教学方法体系实际应用时,需要教师首先对《创业融资》课程教学内容进行系统分类,将不同教学内容按照不同能力培养划分为不同的教学模块,从而确定可以采用的教学方法,有效解决了教学内容差异对教学方法有不同要求的难题,初步实现了教学方法的系统性匹配和科学应用。当然,以上体系的构建仍有考虑不周之处,如能力培养目标是否全面,这将是今后有待深入研究的课题。
主要参考文献:
[1]陈奎熹.教育社会学研究[M].台北:师大书苑有限公司,1992.
[2]吴康宁.教育社会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3]王家瑾.从教与学的互动看优化教学的设计与实践[J].教育研究,1997.1.
篇4
【关键词】三个课堂 融通 创业训练营 教育模式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5C-0173-03
创业教育是创业的启蒙教育,旨在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培养学生的创业实践能力。我国创业教育起步较晚,1998年清华大学举办第一届大学生创业大赛拉开了中国大学生创业大赛的序幕;2002年教育部确定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黑龙江大学等8所高校率先进行创业教育试点。其中,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创业教育重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提倡失败案例挫折教育,建立跨地区的大学生创业实践基地;黑龙江大学创业教育面向全体学生较早地结合专业,以“学分制”进行创业系统教育,并设立学生科技文化创业园,文化创新点多;各具特色的创业教育给试点高校带来了创新和活力。
在试点学校成功经验的基础上,2010年教育部成立高等学校创业教育指导委员会,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教学主渠道面向全体大学生开展教育。2012年《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试行)〉的通知》和《教育部关于做好“本科教学工程”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对新时期高校创业教育提出了新要求:要面向全体大学生开展普及性创业教育,使学生认清当前国民经济、区域经济和行业发展形势,了解国家鼓励扶持大学生创业的法规、政策,增强创业意识,树立创业精神。为此,许多大学和高职院校均逐步开展了各种模式的创业教育。经过多年对高职学生创业教育的研究和探索,笔者认为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可推行三个课堂融通的创业训练营教育模式。
一、三个课堂融通的创业教育模式概述
创业教育是一个有机整体,其内容包括培养学生树立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形成创业知识结构、提高创业技能等,是素质教育的深化和发展。为此,创业教育应面向全体学生并贯穿于整个大学教育过程。学生是科技创业大军中的有生力量,学生创业有利于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有利于推动社会经济发展,适应建设创新型国家对人才和科技的要求。全面推进高职学生的创业教育,可以从第一、第二、第三课堂的融通入手。
(一)第一课堂。第一课堂是教师按照教学大纲、教学计划要求,在课堂内组织的以系统传授学科知识为主要内容的课堂教学活动。在创业教育第一课堂中,可考虑在全校范围内开设职业指导课,包括职业生涯规划、职场礼仪、创业意识等模块内容,其中创业意识要结合职业生涯规划放在第一学期开设,以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激情。第二学期开设创业指导课,让有创业意识和创业激情的学生学习创业各环节的知识和技能,对适合自主创业的专业如电脑艺术设计、物流技术、汽车检修技术等可适当以专业拓展课方式开设创业指导课。为拓宽学生知识面、满足学生创业知识和创业技能的更高要求,学校可用选修课方式增加创业课程群,如基础会计、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网络创意营销、合同法、演讲口才训练等创业通识、创业技能和创业实训类课程。在强化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学习的基础上,保证创业教育、专业教育和基础知识学习的连贯性,完善学生创业所需的知识结构。第一课堂课程体系如表1所示。
第一课堂的创业教育在师资配备上,可设立由创业课程专职教师、经济管理类专业教师组成的创业教育师资团队。创业指导课程一般由SYB(劳动部与国际劳工组织Start Your Business项目)、KAB(与国际劳工组织Know About Business项目)等专职教师组成,经济管理类选修课一般由经济管理专业教师组成。
(二)第二课堂。第二课堂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在校内自主组织开展的将第一课堂的知识转化为专业技能的学习、学术、科技、文体活动。第二课堂是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有效开展第二课堂可开阔视野、愉悦身心、锻炼能力、积累课堂讲授以外的丰富知识与经验。如每年定期举办创业明星讲座和企业家论坛、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创业大赛、每年定期举办创业者和企业家沙龙、举办学生创业社团、开展学生创业社会实践和创新创业科技活动、建设创业教育成果展厅、建立创业教育网站等多形式、多层次的课外活动,从而达到培养基础扎实、适应性强、素质全面的创业型人才教育目标。
(三)第三课堂。第三课堂是在教师组织与指导下进行的、旨在全面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课外实践活动。创业教育的第三课堂,重在开展学生体验式的创业实践活动,如承办校内外大型活动、每年由学生创业社团组织定期在学校内开展“创业实践活动周”,让有创业想法的学生通过在校内售卖商品体验真实创业过程;从创业大赛中选拔优秀创业选手,进驻学校科技创业园区,将学生创业计划在校园实体店中充分实践;组织有网络创业愿望的学生开淘宝网店等。学校要积极与社会企事业单位共建校企联盟、科技园区、创业园区、创业项目孵化器,为学生开创校内外创业实践基地和创业基地,开展学习参观、市场调查、成果转化、企业创办等创业实践活动。创业教育第二课堂和第三课堂开展创业活动见表2所示。
创业教育第二课堂的师资队伍通常由团委组织活动的老师、各系辅导员和校外知名专家、学者、企业家组成,创业活动指导教师通常在社会调查、社会实践、科技创新、学生社团、志愿服务、勤工助学、文艺体育等活动中负责对学生创业团队提供创业辅导。第三课堂的师资主要聘任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企业家和与学生创业相关部门、行业领导担任创业导师。
(四)三个课堂融通。学校创业教育的第一、第二、第三课堂是相互关联、互相补充的融通模式。
第一课堂:在职业指导课“创业意识”部分重点激发学生的创业意识,宣传创业教育模式;开设创业指导公共修课,给有创业意识和创业想法的学生系统讲解创办企业各环节和流程,引导有成熟创业项目的学生参加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财务会计、工商税务知识等后续专业选修课的再学习;创业指导课程结束时要求学生每3~5人组团共同完成“创业计划书”。
第二课堂:举办“创业计划书”创业大赛,由老师推荐、指导在创业指导课中的优秀“创业计划书”作者直接参加校内或校外的“创业计划”大赛;组织“创业计划大赛”优秀选手参加企业家沙龙交流活动、组织社会经验和创业经验不足的学生定期开展假期社会调查和创业素质拓展训练。
第三课堂:对创业激情高涨的学生,可通过定期开展校园“创业实践活动周”活动,通过在校内摆摊等实物买卖交易活动加强学生创业实践体验;允许并奖励“创业大赛”优秀选手在学校创业园内免费创业半年;对有网络创业意向的学生,鼓励其开设淘宝网创业。
通过三个课堂的融通,让创业教育贯穿学生在校期间的各个学期、各类活动中,可有效营造浓厚的创业教育氛围,开阔学生的创新创业视野,增强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实现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的教育目标。
二、开展体验式的创业训练营教育
创业教育是以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为价值取向的创新理念教育。但创业教育不应该是在思政课、就业指导课上“说教式”的思想教育,而是一种创业能力的训练。学校创业教育应根据学生个性特点、专业背景、志趣爱好的不同进行有针对性的技能训练和创业实训。
(一)课堂教学训练。创业教育应采取导师制和小班制的课堂教学,从而可对不同学生加强针对性的指导和训练。创业教育课堂教学应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头脑风暴、游戏等互动参与式教学法,通过让学生“说一说、做一做、写一写、听一听、看一看、议一议、演一演”的训练,让学生最大限度展示自己动脑、动手实践的才能。例如案例分析法让学生分小组进行分析和讨论,在集体发言中发表自己小组的建议和方案,训练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头脑风暴法可以无限制地让学生自由联想和讨论,训练学生产生新观念或激发创新设想的创新思维;小组讨论法给学生营造良好的与人沟通交流氛围,训练学生演讲和语言表达能力。创业教育应提倡从以知识传授为主向以能力培养为主转变、从以教师为主向以学生为主转变、从以讲授灌输为主向以体验参与为主转变,养成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学习的良好习惯。
(二)课外活动训练。课外活动是在课堂教学以外进行的活动,与课堂教学相比课外活动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创业教育课外活动如创业讲座和论坛、各级各类创业大赛、创业者和企业家沙龙、学生创业社团、创业社会实践、创新创业科技活动、建设创业教育成果展厅、建立创业教育网站、创新创业团队评比答辩、校园十大科技创新创业风云人物评选等活动的组织开展,可让学生在亲自参与、组织、设计各项活动的实践中,训练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实际工作能力、组织协调能力、随机应变能力等,积累与创业活动有关的社会经验,为学生今后创业和走向社会、适应社会、认识社会打好基础。
(三)创业实践训练。创业是一项高风险的活动。由于创业环境的不确定性、创业机会与创业企业的复杂性、创业团队与创业投资者能力的有限性,创业者在创业过程中通常会面临盲目选择项目、缺乏创业技能、社会资源贫乏、核心竞争力缺乏,以及资金、管理、竞争风险等方面的问题。因此,在校学生在选择自主创业前,可充分利用学校创业实践训练平台,在老师指导下进行创业实践训练,如通过校内创业园、创业活动周、淘宝网店等方式开展创业训练行动。学校可通过为学生提供政策扶持、项目推荐、专家指导、法律援助、小额贷款等配套服务,让创业条件成熟的学生通过创办小微企业的实战训练,有效积累创业经验、规避创业过程中的各种风险。
综上所述,三个课堂融通的创业训练营教育模式,通过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与实践教育相结合、与学生理念教育相结合、与校园活动相结合、与就业指导相结合,让创业教育贯穿学生在校期间的各个学期、各类活动中,可有效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精神;通过理论教学和实践环节训练,强化创建企业的知识与技能训练,可有效提高学生把知识、技术转化为财富的创业能力,培养一大批既懂科技又懂市场的高层次创新创业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杜安娜.名牌大学创业班:培养企业家的黄埔军校[EB/OL].(2009-03-17)[2013-01-01].http:///
20090317/n262844592_1.shtml
[2]梁国胜.中外教育专家:中国大学生创业教育将逐渐升温[N].中国青年报,2007-11-06
【基金项目】“广西高校优秀人才资助计划”课题(桂教人[2011]40号)
篇5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为满足国家发展的的需要,国家对人才的培养模式一直都在不断摸索前进中。当前国家正在大力提倡和鼓励创新创业,各大高等院校也正在加大创新创业教育的深化改革,但是现实情况却不是很理想,大学生毕业后能去创业的所占比例非常低,成功率那就更低了。由此可见当前我国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学模式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从而严重制约了创新创业教育在我国高等院校的进一步发展。所以研究新的教学模式是当前学校教学进行深化改革重要研究方向。
一、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分析
翻转课堂与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有着鲜明的对比,从字面上就可以理解,所谓翻转就是把传统教学中的课堂学习、回家做家庭作业的模式翻转过来,转变为学生自己独立在家里完成知识的学习,然后在课堂上与老师和同学之间进行问题的探讨交流以及知识的运用等,这种教学模式更好的激发学生的独立性,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近些年来,自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引入中国以来,由于其本身所带来的特点就备受关注。翻转课堂相比传统课堂教学有这鲜明的特点,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翻转课堂与传统课堂不一样,不再是老师让你按时来课堂听课学习,而是把提前做好的课程学习资料放在网络上,让学生自主的去下载学习资料进行学习。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学习它不再受到传统课堂学习的时间和地点等限制,完全靠学生自己来调整自己想要学习的内容以及学习的时间和地点,真正的达到了让学生自主学习的目的。
(二)改变了学习的流程
学习的^程一般都包含两个方面,首先是对知识的理解,再次是知识的消化吸收与运用。在传统教学过程中,通过老师课堂的教学,让学生理解老师所传授的知识,然后通过自己对所理解的知识内容进行消化吸收与运用,在这个过程中往往都是由学生独自完成,得不到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从而能真正的吸收到的知识很有限。而翻转课堂教学却恰恰相反,老师通过资料视屏让学生提前理解知识,把自己需要了解的问题,吸收不了的问题拿到课堂上,寻求老师和同学的帮助,通过与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能更好的消化掉自己所理解的内容,将来更好的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
(三)师生角色发生变换
由于教学方式发生了改变,翻转课堂教学不再像传统教学那样,学生不再是单纯的学习者接受者,老师也不再是单方面的传业授道解惑。学生与老师之间增加了“交互性”,老师提问学生解答,学生提问老师解答,形成了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的平等关系,老师在这中间开始侧重于起到引导学生的作用。
(四)有效提高复习的便利性
翻转教学的教学资料都是通过视屏资料来学习的,由于视屏资料可以快进、后退、暂停,有的还配有字幕等优点,学生对于不理解的内容可以重复查看,重复学习,更好把不明白或学习难点理解透彻,而且这种带有声乐解析的资料比以往查看书籍等复习资料要方便快捷许多效果也更好。
二、翻转课堂的应用对旅游创新创业教育中影响分析
创新创业教育是当前各大高校进行深化改革的主要方向,国家对创新创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时展的需求,所以必须对传统的教育模式进行改革。从前文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相比传统教学模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优点非常凸出。在旅游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中应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将来来非常大的影响。
(一)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为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供基础
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对于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思维能力要比就业型人才的要求要高许多,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主要强调的还是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老师引导为辅的这种教学模式,主要还是以学生为主,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一套学习体系,拥有自己的观点和想法,通过自己的方法去寻找自己想要的答案,解决自己所遇见的问题,实现自己综合能力的同步提升。通过翻转课堂的教学,逐步的培养起学生的自主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让学生能主动去通过实践来验证自己的观点,真正的让学生自我独立起来,为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提供基础。
(二)有利于开拓学生的视野为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供助力
创新创业人才需要拥有一定的视野,只针对书本上专业知识教育会局限学生视野,学生的创新创业远见、创新创业精神都会被泯灭在狭隘的视野中得不到开发,那么在未来就不会寻找到合适的机会实现自己创新创业方向。旅游创新创业教育凭借翻转课堂可以很好的提高学生的视野,借助创业调研以及案例分析等多种方式,将其他行业领域的信息融入到自己的学习系统中来。使得自己在学习到自己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能了解其他行业的发展方向,从而实现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和创新创业实践能力。
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旅游创新创业教育应用过程中的思考
虽然翻转课堂具备多种优势,但是在实际的运用过程中还是存在着一些难点,使得翻转课堂很难被广泛的运用起来,因此我
(下转第页)
(上接第页)
们需要对这些难点方面加以思考和研究。
(一)学生自主学习力度不够
由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教学方式发生转变,其主要侧重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这对于学生本身的自律性要求比较高,然而每个人的自律性和性格又不一样,有的能够非常积极自主去学习,有的缺乏兴趣,无法完成学习目标滥竽充数。另外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有差别,在同样的时间内,有的能很好的完成学习任务,有的很难完成,这些就导致同一个班级内同学之间的学习差异性越来越大,最后老师的教学任务就很难开展。因此,在翻转课堂教学开展之前,需要和学生进行一定的沟通,把教学的目的和意义等向学生说明,同时在教学视屏设计上增加问题的趣味性,引导学生循序渐进的进行学习,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问题,不同学生的问题不同对待,共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二)缺乏统一的学习资料管理平台
翻转课堂教学的开展经常需要老师提前把学习的资料内容制作成视屏发放在网络上,通过学生自己下载资料进行学习,如果没有统一发放学习平台,老师就不会知道学生到底学到什么地方了,哪个学生学习了,哪个学生还没有看资料,学生主要侧重学习哪个知识点等等。老师要是无法掌握这些资料,那么很难设计自己的教学策略,开展自己辅导任务,提高教学质量。面对这个问题,学校一定要设计好自己的学习资料管理平台,充分利用学校的网络资源,构建自己的学习平台,让学生方便快捷的使用,同时还能有利于老师在第一时间了解到各个同学的学习进度,方便自己调整自己的教学重点。
(三)场地安排难度大
翻转课堂教学的开展基本都是学生提前自主学习教学内容,然后在课堂上进行综合运用和创新,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会模拟以后工作中会出现的场景,往往不在教室内上课,有时候就需要用到其它场地。如:“模拟导游”翻转课堂教学,老师提前把学习内容制作成视屏学习资料发放下去,让学生自主完成学习,然后去申请的相关场地进行模拟教学,让学生更好的运用到自己所学习到的内容。但是由于考虑到学生的安全以及审核流程的繁琐等各方面的问题,场地又很难安排下来,最后导致教学任务就无法展开。所以老师在开展翻转课堂之前就要对可能使用的龅亟行计划,同时相关部门在保证学生安全的范围内,简化相关审批程序。为翻转课堂教学的展开提供便利条件。
(四)技术欠缺,资金投入大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其中运用了不少现代的技术手段,在大多的课程中都需要制作教学视频,特别是旅游教育这种应用性特别强的专业,很多的课程都有可能需要进行现场实地拍摄,所以这样就导致了需要花费不少的资金,同时还需要一定的摄影技巧。视频拍摄后还要对视频进行后期的处理,如剪辑和制作等,这都需要老师需要学会视频制作的相关知识,大大提高了对老师技术水平的要求。如果老师没有这方面的技术,那么这方就需要相关的专业人士提供帮助。从而导致更多的资金的投入。因此,想要更好的开展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学校和政府应该加大资金力度的支持,同时加大对老师进行相关技术方面的培训,提高老师相关的技术水平,让老师更好的开展教学工作,提高教学效率。
四、结语
篇6
[关键词]创业 大学生 三个课堂 IPPCS教学模式
大学生创业对个人、学校和社会发展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1]。浙江省处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需要越来越多的高校毕业生以其掌握的知识、技术作为资本进行创业,开创社会新的经济增长点。
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大量事实证明,大学生创业的状况,与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有密切关系[2]。
有关数据显示,我国目前大学生毕业后的创业活动很少,即使创业,成功率也普遍比较低[2]。因此,探索和构建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模式、加强对大学生的创业教育非常迫切。
一、大学生创业现状与存在问题
目前,大学生创业教育在中国还处于萌芽状态,大学生对创业方面的知识的认识还比较粗浅。大学生创业及其教育存在问题具体表现在[3-4]:
1.学生创业意识淡薄,对创业的理解和认识肤浅
目前,大学生的创业动机(以浙江工商大学为例)都只是为获取创新学分或参加大学生创业大赛,而真正有自主创业意识的学生很少。此外,学生对创业的理解和认识也不够深入,甚至什么是创业也不清楚。
2.学校缺乏创业教育的师资和课程
从目前大多数院校来看,几乎没有一个学校把大学生创业教育纳入学生高素质、高质量培养计划中,也没有建立一支合格的、具有一定专业水平和创业经验的教师队伍,即使学校的硬件设施十分优越,也不能在创业教育中很好地发挥应有的作用。也没有什么理论课程涉及大学生创业知识的讲授,大学生课程体系的设置很难体现出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
3.大学生创业教育与社会创业平台相脱离
目前,大学生的创业教育只是在学校里闭门造车、纸上谈兵,缺乏实际的社会实践。创业教育模式陈旧、缺乏相应的社会创业平台的支撑,导致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大打折扣。
二、基于“三个课堂”的IPPCS大学生创业教学模式
文献[5]提出了一种IPP(S)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本文在此基础上,根据目前大学生创业与创业教学存在的问题,结合我校大商科办学背景和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实际情况,提出了基于”三个课堂”的IPPCS的教学模式,提高大学生创业能力,该教学模式即以学科课堂教学为中心培养的“第一课堂”,它是实现创业能力培养的基础;以课外科技活动为中心培养的“第二课堂”,它是实现创业能力培养的初步阶段;以参与校外实践为中心,构建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培养的“第三课堂”,它是创业能力培养的高级阶段和目标。
IPPCS教学模式是在“三个课堂”系统的理论学习基础上,结合案例教学、课堂讨论、市场调查、社会实践等方法,分五阶段完成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过程[5]:构思创意(Idea)――确定项目(Project)――创业计划(Plan)――创业大赛(Competition)――战略实施(Strategy)。通过这五阶段的培养,使大学生逐步形成创业知识体系结构,增强自主创业的意识和信心,从一个盲目的求职者,转变成一个具有创业潜能、具备创业知识和基本创业能力的创业者。
三、IPPCS大学生创业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效
IPPCS教学模式以成熟的教学理论为指导,探索交叉学科人才培养的创新方案,采取“分层次教学”、“基础与创新并重”、“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教学理念。把拓建创业实践平台放在首位,一方面通过建立校内大学生创业园地、开放实验室等场所,为学生提供校内实践平台,另一方面,与企业合作,大建校外实践平台,提供创业实习岗位,增加学生运作企业的机会,同时,利用创业培训、创业计划大赛、创业模拟等平台,为学生的创业教育提供更加真实的舞台,在实践中培养、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同时推动学院的课堂教学。具体举措如下:
1.构思创意(Idea)。学生通过系列相关课程和理论知识的学习,明确依靠知识、技术创业对增强自信心、竞争力的重要作用,转变思想观念,使自己从一个盲目被动的求职者转变成一个具有创业意识的创业者,激发自己的创业意识和创业潜能。再结合创业知识、创业意识和方法的学习与实践,利用创新性思维激发大学生运用知识、技术和敢于拼搏、善于创造的灵感,构思出比较独特的创意。
2.创业项目(Project)。从构思创业到创业项目,还必须经过一系列市场机会评估理论和创业基本知识的学习与实践,特别是对于一些经典的创业理论、创业模式和创业成功与失败的典型案例的深入剖析和总结,使自己掌握什么样的创业项目才具有创业前景和市场机会,确立适合适合自己并具有开发价值的创业项目,从而能够比较科学、理性地从所构思的众多创意中进行项目优化,最终确定一个最优的创业项目。
3.创业计划书(Plan)。确定了构思创业和创业项目后,学生必须结合团队的前期市场调查、数据分析等诸多因素,进行创业计划书的撰写,重点围绕所提出的创业项目学习掌握市场预测、启动资金和盈亏平衡预测等知识和方法,分解创业计划书的结构,对计划书各个分项进行详细的阐述,最终完成一份比较完整的创业计划书。
4.创业大赛(Competition)。在进行创业项目实施之前,对于部分有创业意愿的学生可以自组创业团队,积极准备参与高校大学生创业大赛,特别是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通过创业大赛不断提升和完善自己的创业计划内容,并通过创业大赛培养团队之间的组织协调性和团结精神,展示创业项目的优势和创业价值,获得社会企业或投资这的认可,为创业项目的战略实施奠定良好的社会效应。
5.战略实施(Strategy)。在创业大赛中获得较好成绩并且具有产业化前景的创业项目可以组织实施,结合地方创业扶持政策,或寻求社会企业的支持,极力将创业项目转化为具有经济效益的产品,进一步提升自身的创业水平。
为了较好地推进IPPCS教学模式的进行,我们从大一新生开始就分层次进行教学,通过选拔将部分具有创业潜能的学生组合成一个班级,对这个班级的教学计划、课程设置等都进行重新制定,以适合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素质和水平。此外,从大一新生开始还设立了科技导师制度,科技导师通过聘任的形式确定,每位科技导师负责5-6名学生。科技导师定期在校内开设第二课堂,举办各种学术讲座,以激发学生创新和创业的兴趣;鼓励、组织本科生尽早参与创新项目等科研活动,指导学生参加课外科技竞赛,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吸收专业学生参与教师课题的开发,充分发挥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以锻炼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开发他们的科研潜力。再者,在校外开设第三课堂,组织学生参观信息电子技术展览会、大学生创业园及相关企业,并充分利用校外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拓宽学科视野的窗口,增强学生对本学科知识的了解和进行科学研究的探索精神。
通过上述基于”三个课堂”的IPPCS五步创业能力培养,学院学生对创业的认识以及参与度都有很大的提高,学院近几年在各类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中获得优异的成绩,如2008年获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金奖1项,浙江省一等奖1项;2010年获全国银奖1项;浙江省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其中1项创业项目获杭州市大学生创业基金资助15万,并已经组织实施产业化运作。
项目资助:浙江工商大学高等教育改革研究项目“基于IPPCS的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模式的探索和构建”的资助。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C].教办[2010]3号,2010-05-04.
[2]王革,刘乔斐.高等学校一种新的教育理念――《中国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发展报告》述评[J].中国高教研究,2009(9):56-57
[3]邢晓鹏.电子类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研究[D].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人,2009.
[4]姚远,徐国平,董世龙等.师范院校电信专业创新创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J],2011,8:56-57.
篇7
关键词: 创新创业教育 独立学院 大学英语第二课堂 本科生导师制 创新学分
1.引言
国家重点大学特别是985或211类高校在人才培养上以培养有较强的专业科研能力的专门人才为目标,而三本独立学院则更加注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注重其工匠精神的培养,用人单位对学生动手能力要求较高,而不会过多看重学生的理论水平。为适应地方本科院校转型的新形势,保证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应用型实用技能,必须形成一个专业性强、以跨文化交流技能训练为中心的教学路径,真正实现以就业为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改革的目标。因此,对地方高校尤其是独立学院型的高校在培养应用型人才方面提出了新的问题:如何有效利用新教学模式和新媒体技术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的能力,从而促进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本文拟从本科生导师制与创新学分角度入手,探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背景下地方独立学院大学英语第二课堂教学改革的有效措施。
2.独立学院大学英语第二课堂现状
独立学院的学生由于英语基础较差,对学习无兴趣,带着各种心理参与到大学英语第二课堂学习中。为了达到学校要求的学分顺利毕业,不按照自身兴趣和专业需求,无视自身需要提高的薄弱点,而盲目随意选择学分容易获得的活动或项目,在这种情况下,学分像一把双刃剑,有积极向上的一面,有时也会陷入一种尴尬的境地。这样,大学英语第二课堂的目标并没有实现,学生也未能在第二课堂中得到任何提升。
此外,当前独立学院大学英语第二课堂多采用其他机构开发的大学体验英语自主学习系统(软件)或网站,指导学生在课外自主学习。各个独立学院大学英语第二课堂的初衷是秉承以学习者为中心,培养其自主学习及创新能力,提高专业素养,以适应当前对于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依据教育部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应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中心,将教学重点由读写译技能转向视听说技能,以改变原教学体系轻听说、重读写的状况;实时调整教学内容,为视听说课与读写译课提供自主上机课外时间;充分利用新媒体,构建全时段的大学生英语输出平台,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尤其是听说能力。但是,实际效果欠佳,课外时间未能真正利用,通常都未实现目标。最后使得大学英语第二课堂流于形式,教师和学生均无积极性。
3.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下促进独立学院大学英语第二课堂发展的方法与措施
3.1本科生导师制促进大学英语第二课堂的发展
本导制的目的是由导师引导并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发现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强化本科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高效率地学习,培养良好的职业素养,为培养创新人才打下基础。通过导师制加强培养教师的职业素养,形成良好教风,优化师资队伍。大学英语教师的导师工作重点应是在语言输出理论的指引下,使学生能够全时段拥有语言输出平台,全面提高英语语言交流应用能力,因材施教,充分利用各种教学平台及机会,使大学英语课程兼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从这两个角度对学生施行全面的英语教学,提高学校人才培养质量,主要工作有以下几个方面:(1)学业先导。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初级阶段,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以增强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译能力,提高跨文化沟通能力,帮助学生掌握英语这一交流工具,帮助学生了解国外的社会历史与文化,培养国际视野的同时确保人文素质和创新意识培养四年不断线,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2)专业引导。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第二阶段,大学英语教学应体现英语工具性的特点,指导学生学习专门用途英语或未来工作有关的学术英语或职业英语,以此了解本专业的基本情况、发展形势、前沿信息和就业趋势,推荐学生学习与专业相关的课外书籍,激发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专业素养。(3)学术指导。首先,结合各个专业行业特点、经济及就业形势,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实践活动。其次,鼓励学生参加英语学科竞赛,院系给予专业内部组织、选拔,配备有经验的指导教师对有潜力的学生进行专项辅导,全力支持其参加大赛。再次,组织学生申报英语类创新创业实践项目课题。对于国家、省级、校级等各级创新创业课题,积极辅导学生参与申报,并提供一定配套经费。专业技能指导还可根据专业不同进行学术交流会。在充分结合专业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学习专业英语的基础知识,并充分投入专业英语实践活动,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专业英语技能实践。(4)职业辅导。以良好的师德师风和职业素养影响学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人生观、道德观和价值观。开展就业指导,帮助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和职业探索,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积极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创新思维,为创业的学生提供指导和帮助。
3.2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下具体发展的方法与措施
创新学分是指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独立或在教师指导下参与各类学术科技活动、创新创业项目、职业水平考试、学科竞赛、文体比赛及社会实践等取得的具有一定创新意义的优秀成果、成绩或成就,经个人申请、学校认定后被授予的学分。以创新学分为抓手,进一步深化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不断提高学校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实践能力和学术水平。具体措施有如下几个方面:(1)以学科竞赛为牵引。包括由党政机关、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专业学术团体、行业协会等主办的与大学英语相关的竞赛或文艺、体育类比赛等。(2)开展课外科研科技活动。包括独立主持或参与教师的校级英语类科研项目、公开发表国际学术论文等。(3)引导参加创新创业项目。包括主持或参与校级及以上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创新创业基地项目及自主创业项目等。(4)引导参加社会实践项目。主要指在各类社会实践活动,以及学校组织的“大学生海外游学计划”等实践项目或活动中取得的突出成就。(5)水平考试与技能证书。包括政府、行业、专业团体或社会机构组织的公认的职业水平考试成绩(如英语四六级、翻译证书等),或经测试、考试颁发的正规职业资格证书等。
4.大学英语第二课堂的实践探索
4.1武汉工程大学邮电与信息工程学院的实践探索
武汉工程大学邮电与信息工程学院在2015级自动化专业(共计98人)大学英语第二课堂教学中,采用了本文所提的本科生学业导师制和创新学分的措施,在2015年至2016年两个教学学期内开展了相应的教学改革与实践。截止到2017年3月,这级自动化专业学生大学英语期末考试平均成绩达到70.12分,较前一学年度平均成绩60.45分有了较大提升。其中,高分区间80-90、90-100人数达到23人(约为23.5%)。还有学生与英语专业学生联合开展了外包翻译的研究,成功申请了湖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一项。
4.2不足之处
当前,移动互联W技术逐渐成熟,在年轻一代学生群体中异常流行。本文提出的措施中涉及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利用移动互联网平台和技术保障第二课堂实行信息化管理,需要通过系统的大数据,以有效分析、评估、调整第二课堂项目的实施方式,以贴合学生需求,以期提高成效,这就需要学校提供有力的资金和技术支持。
5.结语
地方独立学院大学英语第二课堂教学改革以本科生导师制与创新学分为切入点,可以有效开展翻转课堂的教学,鼓励英语教师把中西文化知识、专业英语和跨文化交流经验融入课堂教学,也可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创新创业思维;可以利用新媒体,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更加个性化的英语学习平台,使得学生具有较强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及专业英语的自主学习能力,破除“哑巴英语”积弊。
参考文献:
[1]张鹤.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机制、路径、模式[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4(10):28-32.
[2]王焰新.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反思与模式构建[J].中国大学教学,2015(4):15.
[3]黄立鹤.大学英语第二课堂创新模式之理论与构建[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1,25(3):90-92.
篇8
一、政治课教师必须转变教育观念树立创新意识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思想直接影响学生,要想转变学生的学习观念,教师必须先转变观念,,要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学习,超越自我,大胆解放思想,调整知识结构,能进行学科渗透和学科相融,具备科学的教育教学思想。同时还应具备一定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并运用到教育教学实践中,使教学工作能符合并遵循学生心理特点,树立起符合现代教育规律和时展趋势的创新教育观念,才能不辜负党和国家的重托,成为面对新世纪多方面挑战的优秀教师。
在以往教学中,教师偏重知识的灌输,轻视能力培养和智力的开发,忽视个性差异,束缚学生创造性思维。政治教师应随着时代的变化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创新教育就是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教师应改革教学方法,创设自由民主的教学氛围,建立探索的学习方式,重视学习过程的质疑问题,启迪联想,想象思维活动,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培养直觉思维能力,加强迁移创新的训练,善于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激励学生进行创造思维,让学生动脑、动手,在学习实践中,实现知识、能力和觉悟统一,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二、政治教师在教学中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是一切创新活动的原始动力。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我认为主要的做法:通过讲述科学家和发明家的故事,鼓励和强化学生发明发现的欲望。在活动课中经常让学生收集和讲述著名科学家发明发现过程的故事,如爱因斯坦,袁隆平等,重点了解和学习他们在发明发现过程中应用的方法和技能技巧,分享其成功喜悦。积极参加有关展览,增强创新意识。我校每学期都举行科普知识讲座和图片展览,学生也收集一些有关创新的资料,并展开讨论,谈体会,谈感受,提高对创新重要性的认识。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还要调控好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创新热情,良好的课堂气氛能使学生学习的思维处于最佳的状态,而紧张的课堂气氛难以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要为每一个学生创设形形的舞台,营造一种师生之间和谐、平等、民主交往的良好的课堂氛围,促使学生愉快地学习政治,激发学生对政治问题肯想、敢想的情感。对学生中具有独特创新想法要特别呵护、启发、引导,不轻易否定,切实保护学生“想”的积极性和自信心,为学生的创新能力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提供自主学习、活动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有机会创新。在教学中,应当让学生占有足够的自学时间,享有广阔的联想空间。如在政治教学中,要允许和支持学生大胆进行创新思维,巧设疑、多引思,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我在每次上课时,都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只有不断提出问题,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们真正体会成功的喜悦,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才能得到培养。如在学习“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内容时,我以“幸福”为题,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学生以小记者的身份深入农村、乡镇和有关部门单位,开展调查研究,采访有关人员,(当然教师应事先联系好采访的对象,随时指导学生,)了解收集本地区人们是否幸福,然后指导学生根据收集和采访调查的第一手材料,共同整理和归纳,形成研究性课题。并进一步要求学生在调查的基础上,针对本地区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不幸福问题,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形成合理化的建议反映给有关部门。这样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了很好的培养,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三、政治课教学中教师要重点培养学生创新的方法
好的学习方法是成功的重要条件,因次教师要引导学生培养创新方法。思想政治课的特点是理论性强,抽象知识多,因而学起来感到枯燥无味,这更要求教师要营造一个民主、宽松有利于创新和想象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处于一种轻松愉快的心理状态,积极思维,驰骋想象,敢于标新立异,打破常规,善于质疑,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尤其当学生对教师和书本的观点有异议时,教师应及时给予当众表扬,激励全体学生敢于独立思考,然后以平等的身份与学生互相切磋,共同探讨,求得正确的结论。例如:我在上七年级教材“情绪对人的影响”这一节课的内容时,课前我先根据课时的总体内容设计几个富有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思考,①根据自己的实际,分析自己情绪上有哪些表现?②这些表现对你自己的成长有什么影响?③对自己的情绪你准备怎么培养?上课时我先让学生畅所欲言,并提出需要老师释疑的问题。然后,我根据学生的发言及所提问题进行分析、归纳、解答,整理出本课的中心内容:情绪具有双重作用,积极的情绪可以帮助我们成功,消极的情绪可能是我们干坏事,我们要掌握培养积极情绪的方法和途径,注意克服自己的不良情绪。这样做不仅对学生理解教材开拓了思路,而且为学生明天走向社会,研究新情况,发现、解决新问题,开创新局面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在课题设计中,教师应该允许学生通过网络、书籍等工具查阅相关资料,参考现成问卷的格式和问题,在问卷设计完成后,教师要组织学生一起分析、讨论、比较调查问卷的可行性和优缺点等,之后形成真正的问卷,进行调查。在这个过程中,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方法。
四、政治课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篇9
[摘要]为创新应用型新闻专业实践教学模式,发挥第二课堂在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的积极作用,试以合肥学院新闻专业第二课堂培养模式具体内容为切入点,探索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教学实践的结合途径,为新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提供一些经验。
[关键词]第二课堂;实践教学;应用型人才培养;新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4634(2015)03009804
第二课堂作为高校教学改革的重要载体,既依托第一课堂教育的知识基础,又有别于第一课堂的传统教学模式,以生动而富于实效的内容和形式吸引了大量师生积极参与其中,从而实现了提高大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职业素养的教育目标。第二课堂的实践性是活动教育理论在大学教育中的一种体现和延伸,它所具有的消化性学习特征符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核心内涵,更对大学生非结构性知识的掌握和知识转化速率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应用型高等教育背景下,历来看重实践的新闻专业如何进一步加强第二课堂建设,使之成为培养学生应用能力与创新精神的有效载体,无疑是高校创新实践教学模式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1第二课堂的界定和发展现状
当前,国内高校文科专业教学改革的方向是倡导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师生互动式的教学模式。改革的重点是增加实践比例,丰富实践手段,优化专业教学效果,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而对于应用型高校来说,实践教学则不仅仅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手段之一,更是促进专业知识转化吸收和培育实践创新能力的重要桥梁。第二课堂作为高校实践教育改革的有效载体之一,在部署与实施过程中,既要体现其自身特质,更要紧扣当下应用型高校教学改革进程和具体课程改革实际,不断发掘其与专业教学之间的关联点,实现培养知识和能力兼备人才的目标。
经过调研发现,制约我国高校第二课堂发展的因素很多,具体表现为:(1)对第二课堂的认识不足,部分高校还没有把第二课堂体系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尚未进行第二课堂的学分制改革,也缺乏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对第二课堂活动的经费扶持力度有限;(2)目前,由于高校第二课堂的实际承担部门很多是团学组织,指导老师常由辅导员等担任,导致第二课堂非专业化的比例较大;(3)即便有的高校为第二课堂配备了专业教师,由于一方面部分教师对第二课堂的理解还停留在“课外活动”的概念上,仅仅关注学生参与的“自发性”与活动评价的“结果性”;另一方面学校对专业教师第二课堂工作量和工作业绩缺乏科学的管理与考核,这些都会造成教师积极性不高、疏于指导,甚至只是挂名的情况。综上所述,在思想认识不到位、教师指导不专业、考核管理不到位的影响下,不少高校虽然开展了轰轰烈烈、热热闹闹的第二课堂活动,但这种活动与第一课堂教学互补性体现不充分,存在“活动”与“课程”分离、“文艺熏陶”与“知识拓展”脱节等现象。不少高校的第二课堂活动成为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大舞台,而在面对大学生专业成长需求的务实性、针对性引导设计时却力不从心,造成了高校的实践教学流于形式、人才培养与使用脱节等不可小觑的问题。
2新闻专业第二课堂的构建与意义
新闻专业的属性决定这是一个重实践的专业,新闻专业也因此获得了“文科中的工科”的别称。“重实践”的新闻专业教学不仅要求高校具备较为完备的教学设施设备和固定多样化的实习基地,对校内实践教学环节也有较为实际和可操作的要求。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中,“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条件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师与同伴)的帮助,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意义构建过程”[1]。因此,第二课堂的实践活动应符合学生的兴趣和需要,能够引导学生强化理论知识的掌握,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能动性和相互合作性,从而科学地开展自主性学习实践活动。以新闻专业二课堂的构建为例,就是充分利用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互补,从知识的输入、吸收、消化、输出环节着手,提升专业知识转化速率,强化新闻实践能力,培育新闻职业素养,从而打通新闻专业学习过程到实际运用的途径。
第3期
潇潇基于“第二课堂”的应用型新闻专业实践教学创新路径探析
首先,由于多数传统的校外实习基地一般只吸纳大学三、四年级的学生,所以对于大部分的一、二年级学生而言,创新校内外第二课堂的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无疑给他们打开了一扇通往实践的新路,对于他们学习兴趣、专业认知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来说,新闻专业毕业生的主体去向是与专业相关的企业,多数学生已经意识到提前与企业接轨的重要性。人才培养方案设定的毕业实习只有一次,且大多放在四年级,即便有些学校在大二下学期安排了为期8周左右的企业认知实习[2],学生与企业和社会的接触也是时断时续,不能形成一个循序渐进的常态,因此与企业合作开展专业技能培训受到了绝大多数同学的欢迎。其次,通过与专业结合密切的常规性比赛、校际项目、校地合作等活动,第二课堂不仅可以配合第一课堂的教育实施,还可以充分调动和强化学生的参与兴趣和参与意识,对于促进学生非结构性知识的培养和深化实践活动效果明显。虚拟情景教学和项目教学法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新闻评论能力、编辑排版能力、创意策划能力、摄影摄像能力、媒介经营管理能力。专业竞赛和品牌项目能搭建一个开放性实践平台,让更多的学生走出校园,接触行业,完善纵深复合知识结构,构建整合传播的思维能力。
3应用型新闻专业第二课堂活动的实施策略
第二课堂活动的有效实施是提高大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重要抓手。对于应用型新闻专业来说,既需要对第二课堂的体制机制进行科学定位,又需要因地制宜、灵活架构第二课堂实践与第一课堂理论,通过项目驱动制进一步完善校内实践、校际联合和校地合作平台,从而逐步实现应用型新闻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3.1科学定位第二课堂的体制机制
对于高校人才培养来说,第二课堂的开放性、互动性和灵活性特点源于其关注实施过程评价和监控的机制,只有建立健全科学的体制机制,才可能实现第一课堂的知识与第二课堂的活动的顺利过渡、结构性知识与非结构性知识的有效衔接,为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实践活动提供一个循序渐进的通道。
对于新闻专业而言,第二课堂活动的实用性在于通过科学合理的解构与重构,将新闻专业的知识结构与实践活动打通,这就要求深入探索课外活动与专业教育、人才方案、社会需求相融合的新模式,重新整合第二课堂内容,开展主题鲜明、形式多样、与专业学习紧密相连的第二课堂活动。
首先,在第二课堂活动开发过程中,必须同时考虑到学科内容、学生、环境、教师这四个要素,使这四个基本要素达到协调与平衡[3]。要做到这一点,仅靠教育专家或专任教师是远远不够的,因此需要加强与学校管理者和各类新闻单位的合作研究,不断吸纳新的产业形态,形成一个与时俱进的导师组,共同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第二课堂教学活动的具体实施。这种方式改变了过去“自上而下”的注重“教”的课程决策模式,探索了“自下而上”的关注“学”的新模式,从而变革了大学课程的决策体制。
其次,要将第二课堂活动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就要在教学内容、考核方式、学分设置等方面建立一套系统的指标评价体系。在有效实践的基础上,采取开放式评价、总结性评价与跟踪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注重对第二课堂过程、内容和效果的评价,才能够真正意义上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从而保障学生参加课外学术活动(第二课堂)的规范有序和切实有效。教师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逐步建立和完善第二课堂教师培训机制,引入合理的岗位准入体制,才能有效发挥教师在整个活动过程中的创意、策划、组织和指导的作用,提高第二课堂的学习效果[4]。目前,第二课堂活动学分制管理在部分高校的推广,逐渐成为了第二课堂活动的一种有效激励机制。
3.2丰富拓展第二课堂的内涵设计
1) 以系统综合训练为核心,实现第二课堂实践与第一课堂理论的灵活架构。对于应用型高校来说,运用专业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和实践能力是人才培养的核心目标。在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时,更需要强调培养学生的专业情感和基本技能,并通过丰富多彩而富于实效的内涵设计来实现第二课堂活动与学生业务知识学习有机结合[5]。以合肥学院新闻专业为例,在以专业能力培养为核心重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模块化改革之后,实践模块在整个课程设计中所占比重达到了40%以上,比起一些高校新闻传播专业理论和实践课程的 3∶1甚至 4∶1的比例,这样的课程设置不仅将新闻学专业相关联的能力要素、培养能力要素所需的知识和知识的应用组合成模块,而且更加关注专业知识的关联、发散和拓展,也更能体现新闻传播专业的实践性特征,有助于学生将书本知识运用到新闻传播的具体实践之中。实践比例提升后的第二课堂活动也列入了“3+1”新闻学人才培养方案中,并占分,使得第二课堂具备了更为充足的设计、实施、反馈和评价操作空间。
第二课堂的设计包括教学目标、内容和方式等,可以依托专业竞赛、品牌项目和素质培养,以项目驱动方式进行组织,从而实现内容与实践的灵活架构。首先,发挥专业应用课程的课堂教学与校内实践活动、专业竞赛的互补和聚合效应。其中,通过“媒介策划”、“新闻采访写作”、“播客”、“摄影摄像”、“微电影”等校内或校际的学科竞赛,使新闻业界人士走进校园,与师生共同开展多种形式的作品展评,从而吸引低年级学生,实现第二课堂参与面的覆盖。而加强高校新闻院系与本地媒体合作,成立非官方的媒体驻校记者站和新闻组,依托稳定的项目开展各种交流活动则可以吸引高年级学生,从而达到第二课堂参与质量的提高。其次,通过参与校媒实践,让学生从大一开始便增加与各类媒介的接触率,提高对“全媒体”业务的认知度和使用度。根据校园媒体的不同属性,安排专人指导,充分利用校园各类媒介,让学生从身边人、身边事着手,结合相关课程的理论学习,逐步在实践中培养他们的新闻素养与动手能力。
在具体操作中,第二课堂的设计不仅需要满足课程中单项技能训练的需要,而且能按照行业实际要求提供系统实践训练条件。比如,通过制作《校园“零距离”》这样定期播出的校内新闻电视节目,学生不仅可以接触到多种新闻操作的单项技能,对于高年级的节目组组长来说,他们常常自主管理其中的某一栏目,独立完成从栏目选题、策划到拍摄的全过程实践活动,从而使他的新闻采写、摄影摄像、策划创意、电视编辑与制作等方面知识和技能得到了系统综合的训练。
2) 建立复合型实践教学队伍,打造校内新闻实践平台,统筹规划第二课堂校内教学资源。合肥学院着力构建新闻专业校内实践平台和实习基地,即建设一支由校新闻宣传骨干、专业教师、媒体工作者组成的多层次教师队伍,将校报、校刊、广播、网络、电视等校内新闻宣传资源引入高校特色新闻人才培养模式的建模中,联合打造学生新闻中心。校内教学实习基地建设遵循因地制宜、布局合理、整体规划、分步建设的基本原则,从2007年开始,通过相关专业类学生社团的组织管理,鼓励新闻专业学生在入学之初就积极融入学院新闻中心这个专业实践平台,在参与校园新闻采编和筹办活动的过程中进一步锻炼实践能力。
利用大学生新闻中心这一实践与实习的平台,不仅能实现积极吸收各个年级新闻专业学生参与实践的基本目标,而且随着学生年级的增长,还能为学生提供各具特色的实践平台(校园网、校报、广播台、电视台),使校园媒体新闻专业实践贯穿学生大学教育始终,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与实践能力。自2007年以来,该中心累计吸纳和培养了近400名新闻专业学生,覆盖面超过90%,这些学生先后成长为校园记者团、广播台和校报学生骨干,从事文字编辑、栏目策划、摄影摄像等工作,年度发表新闻稿件500余篇。此外,在参与校园新闻采编实践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发现和培育创业、创新团队,更可以形成良好的传帮带,高年级的同学主动将自己的经验传承给低年级的同学,极大地提升了学生主动学习和团队协作的能力;而且有助于学生在专业理论知识的掌握之外较早地形成一些关于职业的感性认识,在大学一、二年级就形成对将来必须具备的职业素养与技能的基础认知。
3) 以校际联合和校地合作为依托,通过专业性品牌活动提高第二课堂的开放性和实战性。新闻专业注重实践,仅靠单一途径的第二课堂难以满足所有学生的需要,所以通过接地气的品牌项目驱动实现专业间的校际联合与校地合作,便成为了拓展第二课堂活动范围的有效途径。合肥学院安徽省大学生记者论坛(以下简称论坛)始建于2004年,目前已形成了覆盖安徽省40多所高校新闻专业的稳定运行模式。2009年,论坛以安徽青年网为依托,创办安徽省大学生通讯社和大学生周刊,逐步建立校内新闻中心与高校记者站、省内传媒(实践平台)互动的教学管理和实践模式,为新闻专业学生走向社会提供了体制保证和实践平台。一般而言,由于高校类型和发展历史的不同,不同高校的学科专业建设、校园文化活动都各具特点,项目型的校际活动不仅可以取长补短,为学生的交流与发展提供更多的机会,也有利于深化和陶冶学生的思想感情。
校际合作模式进一步融合了高校新闻教育教学资源,也为第二课堂活动的打造提供了更加丰富的社会资源,避免了同类项目的机械重复和单一发展。对于新闻专业而言,校际、校企联合培养机制的成熟完善将实现第二课堂活动的以强带弱、优势互补,为学生的交流与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机会,为校园媒体的交流与发展酝酿了浓厚的氛围,更切实解决了安徽省20多所新闻传播类大一、大二在校生实习困难、实践演练机会少的难题。
更为难得的是,与课堂教学和传统实践教学中的简单印证性模式相比,以校际联合和校地合作为载体的媒介活动不仅能给学生提供一个高度仿真的实践环境,也对实践中的学生提出了更高的技能与素养要求,即学生不仅要具备“真刀真枪”的专业技能,还要具有一定的合作意识与经营管理意识,这是实现新闻专业大学生职业角色实战性体验的有效途径之一。以论坛与安徽青年报联合创立的《大学生周刊》来看,学生们不仅要具有策划、撰写新闻的基本技能,更需要与其他高校开展广泛合作,形成合力,以联合组稿的形式实现一种覆盖面较广的媒介视角。此外,积极创新活动载体,通过诸如“播客大赛”、“微课堂”等活动与相关行业和企业进行深入合作,进一步扩大覆盖面与影响力也成了该周刊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从合肥学院的实践来看,第二课堂是新闻专业教学改革的重要突破口,能够有效地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对新闻专业教育来说,只有以提高学生的专业应用能力为目标,改革传统的“知识传授”导向为“能力培养”导向,紧密结合媒介融合背景下的人才需求,深化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改革,将第二课堂活动纳入人才培养方案,科学合理地丰富第二课堂的内涵设计,才能强化第二课堂的职业素养与创新能力培养,走出一条特色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 戴维・H・乔纳森.学习环境的理论基础[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 张涛,刁宗广.应用型本科专业认知实习运行模式研究――以合肥学院旅游管理本科专业为例[J].科教文汇,2010,(6):38+50.
[3] 施良方.课程原理: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194206.
篇10
【关键词】会计
1 引言
我国财会专业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具备丰富的知识和能力,能应用所学的知识创造性地解决工作中所遇到的新问题的能力,能准确提供财务信息,并且善于利用财会信息,参与企业的经济决策,能够胜任财务工作,善于运用相关学科的新成就,发展财务学科的理论和实践的创新能力,利用各种媒体获得、整理并利用信息的逻辑分析能力,以及面对复杂的经济业务保持准确的职业判断能力的高等人才。
2 利用专业知识,培养学生职业道德素质
进行现代化建设,不但需要广大教师具备较高的科学文化修养,更重要的是需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主人翁精神。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专业知识的教学,结合专业特点,培养和提高学生们的职业道德修养。在教学过程中,通常根据所讲的内容,引出一些现实生活中的实例,由学生们分析、判断、讨论,从坚持原则方面出发,正面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效果最佳。教师作为一种综合角色,需要演员丰富细腻的表演天赋,政治家的机智雄辩,主持人的敏捷和口才,艺术家的独具匠心,更要具备这种能激发灵感才艺的职业技巧和品质。而学生的学习活动是一个伴随着情感、兴趣、意志、目的等心理反应的过程,教学效果与学生的心理反应程度进而与他们所受刺激的程度有密切关系。学生在心理上受到教师的情感激荡就会感觉轻松、愉快、充实。学生也会觉得这样教师有新鲜感,就喜欢他上课,从而收获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3 重视实训,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日常生活中,我们都知道,一个好的游泳教练,不仅要教给学生游泳的方法技巧,同时还要给学生提供下水的机会,他们才能真正学会游泳。会计工作是一项操作性很强的工作。针对这一特点,为培养、强化学生的操作能力。我充分运用财会模拟实验室,组织学生模拟会计实践操作,模拟实践操作中我们购买并且使用了真实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等资料(具体包括银行进账单、银行现金交款单、银行电汇凭证、银行转账支票、银行现金支票),让学生真正处理了企业一部分真实的经济业务(具体包括购进材料的业务、各类成本费用的归集、支付房屋租金、水电费、交纳税金等与现金和银行存款有关的付款业务);另外,还让学生根据企业一部分真实的记账凭证登记了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和相关的一些明细账。;在“会计模拟实验室”中,我们开设了“会计主管”、“制单”、“复核”、“出纳”、“记账”这5个柜台使得学生通过处理会计业务等情况来模拟会计核算的主要过程。如此,经过这样的情景与业务的模拟后使得学生们有种真正参与会计、财务管理实践的感受,从而增强了学生们实践动手的能力。
4 改革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
财会教师在教学中注重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在课堂上,应紧跟时代的步伐,摒弃单一的口头传授等传统教学方法,使用新型的教学方法,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效率。
4.1 师生要保持一定的距离,不能过于密切。在与学生交往中,注意适当保持一定的距离,距离产生美和神秘感,而这种不熟悉不太真实的状态使人保持一种好奇心。在熟人面前,可以肆无忌惮,毫无保留,不加掩饰,但在陌生人面前,你却会在乎他们的看法,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希望给别人留下美好的形象。
4.2 使用演示教学法,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运用教具、教学仪器或多媒体进行演示操作,利用样品、标本和各种挂图、影像资料,向学生提供直观材料,并指导学生进行观察、分析、归纳,以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方式,以节约教学时间,增强直观性、趣味性和可理解性,最终提高教学效果。例如,在《财务会计》中,资产负债表的编制这一节内容项目繁多,资产负债表共有90个项目,而一般企业的总帐及明细帐至少有45个,各项目与帐户之间有着各种关系。使用演示教学方法可以将这一难题迎刃而解。教师可以利用AUTHORWARE等多媒体软件制作的课件,运用超文本等功能,为资产负债表各个项目放置一个按钮,只要用鼠标点击按钮,就会打开该项目对应的窗口,上面列有该项目涉及的所有帐户,计算公式,并举例说明如何计算取得,什么时候应将相关帐户期末余额相加,什么时候应相减,注意事项有哪些等。财会专业课堂教学中,教师将传统教学中优良的教学方法和现代化教学手段有机地结合起来,使课堂教学更加完美,从而达到最佳的课堂教学效果。
4.3 合作学习模式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合作学习是群体学习活动,学习依赖于群体中的学生间的交际性的信息交换,在这过程中,学生为自己的学习负责,并激发他人的学习。财会专业教学过程中,运用合作学习,打破传统的教师教学,学生被动听课的机械地教学关系,使学生在团队中为达到共同的目标而共同努力,最终达到学习的目的。首先,教师要创造出一个高度有组织、民主、高效的学习氛围,定立目标、规划任务、给学生分组和角色、选择材料和时间等。其次,就是学习合作交流的过程,学生的相互交流,有利于使学生发现更多的事实,找出更多的关系,使学生的认识更全面、更丰富,更减化和优化探究过程,提高学习效率,甚至能够弥补教师知识的不足。例如,在学习待摊费用与递延资产的区别的内容时,教师运用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给学生布置企业的账务处理财会任务,分组进行合作讨论,教师适时引导和启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通过合作、讨论,并联系所学知识,使学生顺利掌握递延资产与待摊费用的区别,最终达到教学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