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信息安全教育范文
时间:2024-01-29 18:00:0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小学生信息安全教育,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般来说,社区警官或学校教师会在现场监督,以备万一。
除了确保过马路安全外,新西兰中小学还定期邀请警官到校讲述以交通安全为主的各类安全注意事项。专业人士帮助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建立预防犯罪和安全风险管控体系,措施包括确定安全责任人,制定校区出入规定并安装电子安全设备,将安全隐患知会教师、学生及家长,保持与警方和周边居民互动,及时报告有关事件等。
各校安全教育课程根据自身情况而各有特色,如请冲浪俱乐部人员现场讲述海岸安全救助课程,包括如何使用急救设施和药品、如何报警等,甚至怎么正确使用防晒霜等细节,其他课程包括防火、防盗等。
“虚拟安全”也是新西兰中小学安全教育的重点,即应对危及学生健康成长的、特别是那些存在于移动互联网和社交网络中的安全隐患,预防网络犯罪行为对学生的危害。研究显示,上世纪70年代,新西兰家长们担心“电视节目是否过于暴力?”80年代担心“孩子玩电子游戏的时间是不是太长?”90年代担心“上网是否安全,是否有收获?”如今,家长们担心“如何理解孩子们手机社交网络中看不懂的各种说法?”
新西兰政府专门拨款帮助中小学实施有效的网络安全措施,包括由专业公司提供防火墙服务,过滤含有不安全信息的网页。同时,学校还设立无线网络和电子邮件的过滤系统,以使学生与网络不安全因素“绝缘”。
新西兰网络安全机构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近日在惠灵顿和奥克兰两大城市启动了“猫头鹰项目”试点,通过不同的课程设计帮助中小学教师向学生介绍如何管理个人隐私信息。这一项目同时把社区和家长纳入其中,全方位强化网络安全教育。
新西兰是热门留学目的地国家之一,留学生呈现低龄化趋势。为确保留学生了解法律,减少意外和不幸的发生,警方和教育机构重视与留学生的沟通。
在新西兰第一大城市奥克兰,亚裔警务联络官杰茜卡・潘曾与中国驻奥克兰总领事馆一道,举办中国留学生安全讲座,要求学生提高日常生活中的安全防范意识。
篇2
随着校园安全问题成为众矢之的,中小学校园安全问题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科学的、完善的校园安全教育机制的建立迫在眉睫。建立健全校园安全教育机制是做好中小学校园安全工作的关键,从中小学校园安全教育机制研究的现状来看,从校园安全管理、校园安全文化、校园安全立法与责任追究、校园安全教育与训练、校园安全问题分析等方面我国学者已经进行了诸多相关研究。其中,安全教育机构和人力保障、安全教育经费的保障、安全教育与培训制度、突发事件处理、安全风险转移和权益保障等方面也都是对健全中小学校园安全机制进行了有益探索。还有诸多研究围绕着中小学安全教育的法制化建设、体系建设和预警机制、国内外关于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的先进经验等角度展开。
二、中小学校园安全教育机制研究内容
(一)安全常识学习
中小学安全教育的重点内容是学习基本的安全常识,其中包括交通安全常识、饮食安全常识、生活安全常识、学生活动安全常识、外出安全常识、交友安全常识等。
1.交通安全常识是中小学安全教育的重中之重。中小学生发生交通事故的比例占交通事故总数的1/3左右,主要原因除了中小学生处于活泼好动、无拘无束的年龄阶段外,交通安全意识淡薄成为主要原因。交通安全意识的培养是减少中小学生发生交通事故的重要方法。交通安全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乘车安全、行走安全、骑车安全等方面。例如,遵守交通规则,在人行道内行走,靠右边行走;通过有交通信号控制的人行横道。
2.饮食安全常识教育关系到中小学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辨别袋装食品质量,例如包装是否完好、是否在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内、生产厂家是否正规、不随便在外就餐,防止食物中毒;注意饮食卫生,注意不要暴饮暴食,注意饮食结构平衡,营养搭配。
3.生活安全常识教育与中小学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在学校生活安全常识教育中,中小学生应该把所学习、练习的生活安全常识教育内容与日常生活相融合。在实际生活中能够避免危险。例如,防火灭火常识、用电常识。例如,防火常识中,学校会严禁将火柴、打火机等火种带进教室,以免发生火灾。生活安全常识教育需与实际结合。只有学生在实际演练中使用灭火器、消防栓系统、消防拆卸工具,才能锻炼学生对于突发火灾事件的应急、应变能力。安全用电常识也是生活安全常识教育的重点内容。中小学生每天接触电器,但还尚未学会如何安全用电,因此要教导学生学会安全用电。例如,不能用手触摸电线、灯管和插座,如果发现电器损坏,不要擅自修理,应向老师和学校报告,请专人修理。
4.活动安全教育与中小学生的活动相关。其中包括学生课余活动安全、体育活动安全、校外活动安全。例如,每年中小学生在楼道发生安全意外的事件很多,因此要教导他们不要坐在楼梯扶手上往下滑,不靠近窗户玩耍;上体育课前,要求学生要做好准备活动,运动时注意不要剧烈碰撞;劳动时不要用劳动工具玩打,注意劳动安全;同学间遇到矛盾时,要冷静理智,不要打架斗殴;没有家长带领,不要到江河水塘等地游泳,以免发生溺水危险;不要到建筑工地玩耍。
(二)安全习惯养成
安全习惯的养成主要需要安全意识培养、安全文化熏陶、安全管理制约。
中小学生学习安全知识是安全习惯养成的基础,在学习安全知识后,中小学生的安全习惯成为检验学习效果的重要标准。
首先,安全意识的培养是安全习惯养成的第一步。安全常识只是以知识的形式储存在大脑中,而安全意识则应该成为中小学生行动前的预先指令,只有在思维模式的层面上,使中小学生形成安全意识为先的思维习惯,才能做出符合安全习惯的行为。这是中小学生安全习惯养成的首要内容。
其次,安全文化熏陶是中小学安全习惯养成的外在条件。只有当安全意识成为大部分学生的思维模式,才能逐渐形成安全文化,将安全意识外化为一种约定俗成的文化氛围,成为学生中普遍存在的意识内容,这样,才能为安全习惯的养成提供最好的环境。|3]安全文化的熏陶就是为中小学生养成良好安全习惯的提供最好的外在环境。
最后,安全管理为安全习惯养成提供了机制保障,是制约中小学生安全习惯养成的关键。学校安全管理能够从管理的层面提出加强校园安全管理的政策和措施,并能建立相关安全教育机制,还能为安全教育的财力和人力资源提供保障和支持。例如,学校可以加强学校安保人员配备,提升学校安全管理水平,能尽最大可能减少学校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师生生命安全和校园财产安全。
(三)安全信息系统构建
在当今信息社会,网络环境为中小学管理信息化提供了便利条件,智能化校园也越来越多的被广大中小学校所接受,以安全防范系统为基础,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的安全防范系统的综合安防系统被广泛使用。校园综合安全信息系统构建,主要包括:视频监控、安全信息传递系统。
一方面,无线传输视频监控是安全信息系统构建的重要部分。网络化使得视频监控的无线化传输成为可能,而在众多无线传输技术中,移动通信受到了更多的青睐,移动通信由电信运营商运营,可以租赁,用户的无线部署成本低,一次性投人少,移动通信覆盖范围广,用户可以在任意位置部署监控点,并且移动通信的移动性能强,用户可随时随地访问浏览监控资源。因此,视频监控的信息传输无线化为校园安全信息系统的构建提供了技术支持。
另一方面,校园安全教育信息系统为中小学校园安全教育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校园安全信息的及时性和广泛性,为校园安全教育信息的传播提供了资源共享的可能。并且还能为校园安全信息系统的信息反馈提供通道,从而能够最快、最便捷地了解安全信息。在校园安全信息系统中,还能都将丰富的安全信息作为安全教育的资源,在信息时代,校园安全教育应该紧随时代步伐,进行信息安全教育,为学生提供与时代相同步的信息安全教育。
(四)安全管理问责
安全管理问责是安全教育机制的制度保障。安全管理问责是以美国的教育问责制和我国的行政问责制作为理论基础,对校长负责制进一步的补充和完善而建立的一个体系。安全管理问责制是指安全管理负责人在拥有一定权力的情况下,履行相应职责的过程中不作为或是滥用职权时,由特定的主体事先制定一套常态化、制度化的程序和规范,对其进行责任监督和追究的制度。问责主体包括同体问责和异体问责,同体问责主体是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及基层党委组织等;异体问责主体主要包括学生家长、公众、新闻媒体和社会组织等。问责内容包括政治责任、法律责任、行政责任、专业责任四个方面。实践证明安全管理问责制的建立是对学校内部管理体制的完善,它有效地弥补了校长负责制实施过程中出现的缺陷。
三、结语
篇3
近日,学校组织学校师生学习《中小学校岗位安全工作指南》,通过这次针对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校岗位安全工作指南》文件的学习,使我自己的安全认识又提高了一个层次,再次认识到学校安全工作的紧迫性、重要性 收获、感慨也颇多,尤其是关于校园安全隐患的有关问题,感触很深。下面我就安全教育学习谈几点自己的体会:
一、抓好安全教育是我们教师进行教书育人的行动指南。
安全教育讲座中重点谈到了“教师”这一部分,它涉及面较宽广,不但谈到了教师所应该具备的职业道德规范,学校的安全责任,而且谈到了教师必须应尽到的安全责任等方面。
我觉得安全教育讲座给我们广大教师提供了教书育人的行动指南。一名合格的农村教师,必须明确自己的权利和义务,要有安全理念,要懂得安全基本常识,要有安全第一的思想。作为教师更应把职业责任变成自觉的道德义务,更应知晓安全教育常识和掌握安全保护基本方法,更应在保护好学生的安全前提下教书育人。作为班主任教师更应把抓安全工作放在班务工作的首要地位,要不厌其烦的讲安全,要关注全体学生。必须自觉地做到对学校安全负责, 对学生家长负责, 对教师集体负责, 对社会负责。 在社会主义社会,教师职业态度的基本要求,就是树立积极主动的劳动态度,努力培养社会主义新人。教师必须有主人翁的安全责任感,必须具有从事教育劳动的光荣感与自豪感,必须有安全工作奉献精神。
二、抓好安全工作是学生接受良好教育的重要保证,是学校实施教育的重要保障。
思想品德课中讲到生命健康权是人的一项重要权利,安全教育讲座中谈到了“学生”,学校保护学生生命安全是学生应享受的一项最基本权利。而这一基本权利所对应的是国家和政府的基本义务。制定安全法,宣传安全法,实施安全法,落实安全法,正是国家和政府履行这种义务、落实学生权利的必由之路,安全教育不仅是适龄儿童家长及监护人的责任和义务,更是国家和政府的义务。国家和政府必须采取各种有效措施确保每一个适龄儿童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学校安全教育,提供安全的教育教学设施。学生在校的安全更是学校的重要职责,让学生了解安全常识,掌握安全自我保护方法,这是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学校要充分利用升降旗仪式、广播、电视、班会、集会、板报等宣传阵地或聘请相关人员到校,认真开展安全知识宣传和讲解。利用多种形式认真开展安全活动,让每一位教师明确,让每一位学生知晓。学校要根据不同季节的特点,抓好安全卫生工作,学校要有安全提示牌、警示牌、人行横道线设置,学校要做到安全制度落实,人员到位,责任明确。学校只有把安全工作抓好,学校的各项工作才能正常开展,教育教学质量才能提高;才能让家长放心,让学生安心,让社会满意。
三、社会、家庭、学校联动抓好安全工作
篇4
目前,多学校安装了校园网络或者装备了现代教育的基本设备,如何利用信息技术为学校安全建设服务是我们要认真研究探讨的课题。
一、安全教育网络
安全教育是学校建设和谐校园的重要环节。特别是小学生年龄低,生活经验、社会经验以及鉴别、判断能力都不够丰富和完善。所以,亟须通过丰富多彩的安全教育使他们增强抵制不良信息的能力,鉴别真伪的能力;增强安全防范和遵纪守法,遵守交通规则的意识。目前,多学校利用板报、画廊、学生手抄报等宣传工具进行了交通安全、饮食安全、人身安全以及预防疾病和应对突发事件等方面的教育和有关知识的宣传,较好地预防和杜绝了威胁学生安全的事件发生,使学生能够在安全和谐的校园内愉快地学习。创设了学生健康成长的环境。但是要把安全教育继续深入下去,使其更加广泛、全面、持久,更加吸引学生积极地参与,就必须进一步优化安全教育的内容、形式、方法和手段。其主要的渠道是依托信息技术建设全方位的安全教育网络。
学校安全教育网络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构成。并且要依托硬件系统发挥软件系统的作用。也可以说,软件系统通过硬件系统发挥安全教育的作用。软件系统是指参与学生安全教育的工作者,是由学校的班主任、团委、大队辅导员、学校负责安全工作的校长及校外的辅导员、民警、交警、社区工作人员组成。这些人组成一支关心学生安全,帮助学生提高安全意识,积极查找安全隐患,杜绝意外事故发生的安全教育组织。硬件系统是指学校的校园网络,包括学校计算机局域网、学校的校园广播、学校的板报栏等。
安全教育组织机构要根据学校的特点,学生安全急需解决的问题选择以热爱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为主要内容的安全教育材料,对学生进行积极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教育。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通过硬件系统作用的发挥积极渗透交通安全教育、消防安全教育、社会治安教育、食品卫生及疾病预防教育、预防触电、溺水、煤气中毒教育、校内活动安全教育、校外活动安全教育等。例如:通过校园网络播放有关安全教育的电视片。聘请交警、民警进行电视讲座,宣传交通安全知识、宣传预防诈骗、拐卖、绑架等安全知识;利用校园广播在课间时间播放安全常识等。
二、安全防范网络
安全防范网络是保障学校安全的重要举措。目前,有关部门要求各级各类学校在学校的重要位置安装监控设备,时刻监控学校周边发生的事件,为解决突发事件提供客观真实的依据。这是信息技术手段在学校安全方面的充分利用,也是学校信息网络的组成部分。当然,这项建设需要社会各界的支持,需要资金,需要技术,特别是需要与公安部门网络的链接,监控设备拍摄、记录下来的突发事件直接在公安部门监视器上呈现画面,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警力的支持,尽快制止事态的恶化。这就需要学校与公安部门达成一致,建立警民共建网络系统,形成一个坚不可摧的安全防范的防线,有情况立即行动,强有力地打击犯罪,保证学校安全,保证师生安全。这是信息技术安全防范网络的优势。此外,常规的防范网络建设也是不容忽视的。一是制定安全规章制度,深入贯彻,认真执行。二是认真排查安全隐患,并且及时解决。三是加强学校安全管理,设立学校领导带班的安全协管员门卫执勤制度,严禁外来人随便进入校园。四是制定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五是建立责任追究制。使每一所学校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在常规管理的保障条件下建设成有领导、有计划、有组织、有预案的安全防范网络。
三、安全信息网络
篇5
2021学校关于突发事故的应急预案
为了保证学校师生的安全,健全大型活动的安全防范制度,搞好学校的安全工作,特制定学校大型活动安全预案。
一、事故预防:
1.凡是外出活动,须严密组织,统一指挥。
2.凡是举行大型活动,事先做好学生的学习动员和安全教育工作。
3.带队教师明确职责,做好学生的安全教育和管理工作,教会学生观察好安全疏散通道。
4.凡是外出活动,学校校医必须配备小药箱,以便应急。
5.凡是外出活动,体育教师和班主任组织学生以班为单位排成两路纵队行进,前后呼应。严格行进纪律,注意行进安全。
6.到达活动目的地后,必须听从当地的统一指挥。无论是参观或是听取报告,必须遵守各处的规定和要求。
7.凡是进展室参观,参观者需成一路纵队,鱼贯而入,遵守展室规定,不准随意触摸展品。
二、应急处理:
1.凡是在活动中发生伤害事故或发生病痛情况,应做出紧急处理,严重者需拨打120或直接送医院医治。
2.当事人要及时报告学校应急领导小组。
3.做好学生的情绪安抚工作,保持秩序井然。
2021学校关于突发事故的应急预案
本预案是指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因活动保护不当造成的事故,轻则挫伤、擦伤、关节损伤、肌肉抽筋、拉伤,重则造成骨折、呼吸紊乱、严重休克甚至丧失生命。伤害事故一般发生在球类活动、
体操、田径运动等运动项目中。
一、体育活动事故的应急处理
1.在场人员发现险情后要及时报告在场老师、校医和班主任,紧急或情况复杂时还应及时报告学校领导;校医应立即到达现场,了解伤者情况,判断伤情,先行急救;遇到重伤的或不能判断伤情的,应及时送医院检查、急救或打 120 救护电话。
2.及时通知家长及其他监护人,以便作出救治决定,并作好安慰工作。
3.保护现场、了解事故发生经过,调查事故原因,作好有关记录并保护现场,采集有关证据,以利于对事故处理做到事实清楚,责任明确。
4.重大的伤害事故要及时上报上级有关部门。
5.事故发生在课上或因学校设施原因造成伤害的,根据上级有关规定,学校应承担责任的。学校应视情况及时报告保险公司。
6.前往医院探视,随时掌握伤者身体康复情况。
二、体育活动事故的预防
1.加强思想教育、增强防范意识。中小学生好胜心强,经验不足,思想上麻痹大意,缺乏预防事故的意识,教师要教育学生树立“宁失一球,勿伤一人”的思想。
2.完善活动设施建设和管理。运动场地要保持平整,不应有坑洼、石块等,地面不宜太硬、打滑;球架、球门要定期检修。
3.教学和训练、竞赛活动必须精心设计、严密组织、严格要求、严格训练。
①建立良好教学秩序、重视课前准备。教师、学生着装规范,必须穿着体育服装上课,学生不准穿皮鞋、有跟鞋、凉鞋,女学生不穿裙子上课。
②精密组织教学,加强纪律教育。体育教师必须经常反复地向学生进行遵守纪律、遵守常规、服从组织、遵守游戏规则等方面的教育。
③培养学生自我保护、相互保护的意识。
④体育教师应掌握特异体质的学生情况,掌握合理的运动量、注意区别对待。在运动量的掌握上,教师要随时注意学生的生理反应,进行合理调整;教师对于病痛、体弱、伤残的学生要及时关心,安排他们免修、见习等。
4.重视准备活动、加强医务监督。教师应根据上课内容和气候情况决定准备活动的内容,严禁不做准备活动就进入体育活动,准备活动要充分、有针对性;学生应掌握自我医务监督的常识。
5.加强保护措施。严格裁判、禁止粗野动作,不使用错误的推、拉、撞等危险动作。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和健全规章制度。
2021学校关于突发事故的应急预案
为有效预防学校实验室事故的发生,防止学校实验室事故事态的扩大,保障在实验室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师生的生命安全,制定本预案。
一、事故的处理:
1.火灾事故按火灾事故处理预案进行处理,按如下顺序操作:报警、疏散等。
2.一旦发生学生伤害事故,立即送学校医务室,由校医视伤者情况决定是否送医院,若情况严重则立即将伤者送医院或拨打120电话。及时通知班主任。
3.通知受伤学生家长,如实告知情况。
4.保护现场。
5.重大事故必须立即向教育局汇报,先口头、后书面。
6.进行善后处理,接待学生家长,进行理赔或补偿协商。
二、事故的预防:
1.明确引发实验室事故的原因:实验室的易燃物品遇到明火、电火;实验人员操作不当;学生违规自行接触危险物品;易燃易爆物品管理不善。
2.实验指导老师工作认真负责、专业知识丰富、合格、称职。
3.学校加强对学生的行为规范教育。不随意触摸实验室物品;教育学生不在实验室随便使用明火。
4.学生必须在教师的指导下,按规范的操作方法进行实验。
5.实验室易燃易爆或有毒物品必须做到“双人双锁”保管。为防止剧毒物品外盗或外流,存放处需安装报警装置。
6.无关人员不得随意进入实验室。
7.实验室电线、电器必须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维修、解决。
8.按规定配备足够数量的灭火器材。
2021学校关于突发事故的应急预案
为确保网络正常使用,充分发挥网络在信息时代的作用,促进教育信息化健康发展,根据国务院《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和有关规定,特制订本预案,妥善处理危害网络与信息安全的突发事件,最大限度地遏制突发事件的影响和有害信息的扩散。
一、危害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事件的应急响应
1.如在局域网内发现病毒、木马、黑客入侵等
网络管理中心应立即切断局域网与外部的网络连接。如有必要,断开局内各电脑的连接,防止外串和互串。
2.突发事件发生在校园网内或具有外部ip地址的服务器上的,学校应立即切断与外部的网络连接,如有必要,断开校内各节点的连接;突发事件发生在校外租用空间上的,立即与出租商联系,关闭租用空间。
3.如在外部可访问的网站、邮件等服务器上发现有害信息或数据被篡改,要立即切断服务器的网络连接,使得外部不可访问。防止有害信息的扩散。
4.采取相应的措施,彻底清除。如发现有害信息,在保留有关记录后及时删除,(情况严重的)报告市教育局和公安部门。
5.在确保安全问题解决后,方可恢复网络(网站)的使用。
二、保障措施
1.加强领导,健全机构,落实网络与信息安全责任制。建立由主管领导负责的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领导小组,并设立安全专管员。明确工作职责,落实安全责任制;bbs、聊天室等交互性栏目要设有防范措施和专人管理。
2.局内网络由网管中心统一管理维护,其他人不得私自拆修设备,擅接终端设备。
篇6
1网络素养教育的内涵
网络素养教育,是指针对网民提供技能培养的教育活动。“网络素养”主要是指网络信息搜集、分析、利用和加工能力,以及网络自我保护和信息安全能力等[2]。“网络素养”是从“媒体素养”概念延伸出来的,所谓“媒体素养”,也叫做“媒介素养”,主要是指用户在浏览互联网、电视、书报杂志信息时的辨别判断能力,以及利用新闻媒体信息指导自身理性消费的能力。“媒体素养教育”,一般是指强化媒体素养而进行的有针对性的培训活动。值得一提的是,“媒体素养教育”和“网络素养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概念,既与传统新闻教育有本质的区别,又与计算机技术教育有着密切的关联性,可以说,它是二者相互融合形成的一个新事物。新加坡官方给出了“媒体素养”的标准定义。新加坡媒体发展管理局是本国最高新闻媒体管理的政府机构,其对“媒体素养”的定义如下:“媒体素养”是指用户正确利用和接受媒体信息的能力;如果读者具有较高的媒体素养,他就能够从繁杂的媒体信息中筛选出有用的、有价值的信息,不管他是想达到什么样的目的,都能够保证其不被媒体信息误导[3]。换言之,如果用户的网络素养很低,不能正确判断新闻媒体信息的真伪,就十分有可能被各种不实信息误导和伤害。例如,现实生活中一些网络素养相对较低的青少年,很容易被网上各种不健康的信息如、图片、网游等所深深吸引,无法自拔,荒废学业和事业,给个人成长造成巨大的负面影响。随着互联网的不断普及和推广,新加坡开始高度关注网民综合素质,逐渐将注意力从“媒体素养教育”转移到“网络素养教育”方面上来。“网络素养”英文名称有几种说法,例如“Cyberliteracy”、“Internetliteracy”、“Networkliteracy”等。从当前新加坡开展网络素养教育的情况来看,其比较关注“网络健康”(Cyberwellness)和“网络安全”(Cybersafety)方面的内容,注重提高网民健康、安全使用网络的综合技能。其中,“网络健康”(Cyberwellness)是新加坡政府最重视的教育问题之一。例如,新加坡就如何维护网络安全和健康专门成立了一个咨询委员会(AdvisoryCouncilontheImpactofNewMediaonSociety),该委员会主要负责研究社会新媒体发展动态,并提出应对措施和建议。2008年,该委员会向新加坡政府提交了一份调研报告,对“Cyberwellness”进行了深入阐述,这是新加坡独创的一个名词,是指能够为网民带来积极正面效果的健康网络氛围。它包含判断网络有害信息的能力、自我防护网络虚假信息侵蚀的能力、维护网络健康的意识,以及利用网络信息促进个人健康发展的能力[4]。新加坡提出的“Cyberwellness”拓展了“网络健康”的定义范围,它不仅包含网络健康方面的内容,还涉及网络安全内容。新加坡提出的“Cyberwellness”是网络素养教育中的一个专业名词,对网络健康和安全提出了相应要求和标准。
2新加坡国家图书馆是网络素养教育的先行者
在开展网络素养教育方面,国家图书馆充当了主力军的角色,发挥了十分重要的引领作用。新加坡国家图书馆在网络素养教育方面主要有以下几方面贡献。
2.1在全国率先开展网络素养教育,推出全新的国民素质教育模式
20世纪90年代末期,新加坡就开始制定和实施网络素养教育计划。1999年,新加坡国家图书馆成立了教育培训公司“TheOneLearningPlace”(简称NOLP),NOLP的主要宗旨是提高国民信息素质,充分发挥网络的积极促进作用。NOLP推出的教育项目大多通过委托专业教育机构来完成。在几年之内该机构就发展了数百名志愿者,这些志愿者从事不同的职业,包括企业人士、教师、公务员和退休专家等。志愿者们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网络技能,为青少年提供网络教育和指导,教会他们学会如何甄别网络信息,鼓励他们与负面信息进行斗争,净化网络空间环境[5]。NOLP在开展网络素养教育方面进行了大胆创新,推出了各种具有可操作性的项目,例如老年人网络素养拓展项目(OutreachProgrammes);1999年,发起成立了PAGi网站,主要为父母与子女交流提供沟通平台;2000年,组织编写了网络安全教材,并在此基础上推出了一项名为“安全之旅”的网络培训项目,主要为父母提供网络知识培训;同年,还针对社区网络教育,制定了一系列信息安全主题教育活动,为社区居民提供网络安全学习指导。
2.2与其他图书馆密切合作,在全国范围内普及和推广网络素养教育
除了开展上述活动以外,NOLP还同其他图书馆、社会团体组织和专业机构开展教育合作,通过举办各种丰富的网络培训活动和培训班,为社会公众提供灵活的网络素养教育机会。目前,NOLP与多家著名社会团体组织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比如印度华人自强独立团体(theSingaporeIndianDevelopmentAssociation)、马来西亚华人学习共进团体(MENDAKI)、新加坡平民发展团体(thePeople'sAssociation)、新加坡社会公共福利保障团体(TouchYouthServices)、社会综合救援组织(ParentsAdvisoryGroupfortheInternet)等等[6]。NOLP通过与其他图书馆、社会团体和公益组织开展多层次合作,为公众提供了丰富多样的网络素养培训,实现了提高国民网络素质的目的。
2.3重视与国外教育机构的合作,通过交流和学习引进国外最新教育方法和手段,不断提高本国网络素养教育水平
可以说,新加坡最初开展网络素养教育就是受到国外公益组织的影响和帮助,通过开展战略合作,有效提高了本国网络素养教育水平。例如,新加坡国家图书馆与美国著名的网络素养教育机构“网络天使”(CyberAngels)开展合作,共同建立了“网络妈妈和爸爸”(CyberMums&Dads)管理组织,通过利用网络教育平台为青少年提供信息安全教育。又比如,国家图书馆与美国“在线因特网研究会”(TheOnlineInternetInstitute)合作,为新加坡公民提供网络安全技能培训。此外,NOLP还是“互联网内容评估协会”(theInternetContentRatingAssociation)成员,通过积极参加国际学术交流活动,获取了大量宝贵的知识和经验,显著提高了组织工作效率。2001年,NOLP与本国“国家因特网咨询委员会”(TheNationalInternetAdvisoryCommittee)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共同举办了第一届网络安全国际研讨会,会议主题是“安全冲浪2011”(SafeSurfing2001),与会成员来自全球一百多个国家[7]。“安全冲浪2011”国际研讨会的成功举办,大大提高了新加坡在网络素养教育方面的国际水平,也意味着新加坡网络素养教育开始走向政府主导模式。同时,新加坡国家图书馆在网络素养教育方面也完成了角色转变,从开拓者向推进者、主导者过渡和发展。
3新加坡国家图书馆是政府推进网络素养教育的战略伙伴
通过回顾新加坡网络素养教育的发展过程,我们可以认为新加坡国家图书馆是政府开展网络素养教育的战略合作伙伴,二者紧密协作,共同致力于网络素养教育,取得了十分突出的成就。国家图书馆与新加坡政府战略伙伴关系,可以从前者所开展的各项网络素养教育活动中体现出来,政府几乎每次都充当了活动背后的支持者,为活动提供人、财、物等资源保障。换言之,高效、廉洁的新加坡政府,在促进和支持网络素养教育方面做出了十分突出的贡献,这也是国家图书馆之所以能够在这方面取得重要成就的原因之一。新加坡国家图书馆管理局学院(TheNLBAcademy)是负责网络素养教育具体工作的主要部门,网络素养教育水平在新加坡也是首屈一指。这些年来,在该学院的努力推进下,新加坡网络素养教育水平快速提升。1992年,NLB正式宣告成立,该部门主要致力于社会公益事业,主要服务对象是社会老弱病残和弱势群体,例如青少年、老年人和低收入家庭等。1998年,NLB被新加坡政府授予“公共服务奖章”,这是新加坡国内最高的勋衔。2001年,NLB新成立了一个网络素养教育服务中心,并针对全国青少年推出了一项名为“接触网络健康”(TouchCyberWellness)的计划,主要是通过各种宣传手段提高青少年网络信息辨别能力。该部门如今已是新加坡网络素养教育的重要推动机构之一。自成立以来,NLB已在全国开展了不同规模的网络素养教育活动,为各类社会人群提供了80万人次的培训教育服务,有效增强了国民网络素质。NLB之所以能够取得巨大的成果,主要是因为有政府作为强大的后盾。换言之,NLB开展的许多网络素养教育活动都离不开政府部门的支持和帮助。通过浏览NLB网站,我们可以找到许多其与新加坡政府合作的项目资料,比较有代表性的有:2001年,NLB推出了一个名叫“CRUSH”的计划,该计划主要为提升中小学生网页使用技巧,该项目得到了新加坡政府的大力支持,包括提供人力和财力保障。2004年,NLB与新加坡新闻管理局携手合作,组织编写了一套网络素质教育教材,为其他培训教育机构提供了教材保障和指导。2005年,NLB经新加坡新闻管理局授权,为政府公务员人员提供网络技能培训,覆盖全国80%的公务人员。2006年,NLB与新加坡青年协会合作,针对父母和广大教师编写了一套网络在线应用培训教材(TheOfflineGuidefortheOnlineGeneration)。2008年,NLB在新加坡社会发展改革局的支持下,组织编写和出版了一套《父母网络健全手册》(CyberWellnessHandbookforParents),该套丛书被新加坡中小学校作为素质拓展教材,纳入到全日制教学范围当中。2011年,新加坡新闻发展管理局和NLB组织发起了“网络健全运动”(CyberWellnessCampaign),覆盖了20%的新加坡公民,大大提高了国民网络综合素质[8]。由于NLB在社会公益活动方面做出了十分突出的成就,2011年其被新加坡政府授予“2011年新加坡青年奖”(TheSingaproeYouthAward2011),该奖项是新加坡社会公益领域的最高荣誉。除此之外,新加坡其他图书馆在开展和从事网络素养教育公益活动时,也得到了政府部门的慷慨支持和资助。国家图书馆作为新加坡政府战略合作伙伴,利用政府强大的资源保障,将网络素养教育推向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4新加坡国家图书馆是网络素养教育的“无冕导师”
一直以来,新加坡国家图书馆秉承坚持为民众服务的公益精神,勇于承担起国民网络素养教育的重任,当之无愧地成为该领域的“无冕导师”,为提升国民网络素养做出了突出贡献。新加坡国家图书馆的“无冕导师”称号,主要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体现:一是“师资培训”,国家图书馆为学校、社会培训机构教员提供了丰富的网络素养培训活动,大大提高了学校和社会教育机构的网络素养教育水平;二是组织编写了多个专业网络素养教育教材,通过向社会免费提供,大大提高了网络素养教育普及范围。新加坡国家图书馆还在网络上开展了多个网络素养教育师资培训活动。例如,2003~2005年期间,NLB在南洋理工大学举办了多次网络素养教育培训,为全国2000名教师提供了培训服务,帮助教师们学会从青少年角度来预防和化解网络使用危机。2005年,NLB受新加坡政府委托,对国内5家比较有代表性的社会培训机构进行了深度教育培训,大大增强了这些机构在青少年网络安全教育方面的教育实力。截止到2006年6月底,NLB共为两百多名社会教育者提供了网络素养教育培训,大大提高了他们的专业教育水平[9]。除此之外,NLB还对社会志愿者开展了大量培训活动,2001~2005年期间,NLB共为600多名青年志愿者提供了相关培训,这些志愿者学成之后又向其他学生提供专业帮助和咨询,为促进广大青少年学生形成健康的网络使用习惯做出了突出贡献[10]。培训师资之外,国家图书馆还负责培训教材的编写和优化工作。NLB建立了网络素养教育在线教育网站,为网民免费提供各种教学资源下载,例如:(1)教学教材,包括《父母网络安全知识教材》、《新加坡网络信息安全教育手册》、《互联网时代技术应用与规范》等;(2)教育项目,例如学校教育项目、社会实践项目、青少年强化培训项目、残障人士提升项目等,每个项目都给出了相应的教学大纲和计划;(3)网站还免费提供一些互动学习活动,供学习者借鉴和学习[11]。上述网络素养教育资料和资源,有部分被新加坡政府确定为中小学全日制教材或者辅助资料。从中可见,新加坡国家图书馆在网络素养教育方面具有较高的地位,是当之无愧的“无冕导师”。虽然没有学校教育资格,但是其却承担了许多学校的工作职责和义务。
5结束语
篇7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堂导入在整个信息技术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如果能够设计出构思巧妙的导入方式,能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提高教师的课堂控制能力,为课堂教学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为此,好的导入是信息技术课堂成功的一半。
当前信息技术发展迅速,也给学生带来各种不良的诱惑,一些学生迷恋于上网、聊天、游戏,无心上课。如果忽视信息技术课堂的导入,草草了事,会使课堂教学缺乏过渡,显得突兀,使学生对上课失去期待,上课效果自然不尽如人意。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教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会带来疲劳。”为此,设计一个成功的导入可以成就更加完美的信息技术课程。
二、成功导入的典型方法
成功导入的方法多种多样,结合笔者平时上课的实践经验,总结八种典型方法。
1.直接法
上课一开始,教师开门见山点明本课的课题及所要学习的内容,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完整清晰地展现给学生,使学生有一个明确的学习目标。直接导入法具有简洁明快的特点,它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引起学生的注意,帮助学生把握学习目标,缺点在于经常使用容易产生呆板的感觉,适用于学完新知识后的练习课,练习之前可以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任务,配以激励评价方式。
2.游戏法
喜爱游戏是青少年的天性。利用游戏功能,将所要学习的知识渗透到活动中去,使学生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将注意力转移到新知识的学习中。如在学习VB编程知识时,把事先准备的抽奖游戏发给大家玩(做到短平快),然后告诉学生:知道这个小软件是怎么编的吗?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
3.多媒体法
多媒体具有丰富的表现力与感染力,能够生动、形象地呈现教学信息,利用多媒体手段导入新课,可以很好地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如学习《创建形状补间动画》一课,导入动画片《新大闹天宫》中“孙悟空迎战二郎神”片段,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成功导出补间动画的概念和形状补间动画知识,同时为接下来顺利完成课堂任务做好充分准备。再如,学习《构筑安全屏障》时,笔者导入了最新信息诈骗的动画视频,既加强信息安全教育又激发
兴趣。
4.温故法
信息技术学科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前后连贯,新旧知识之间有着内在逻辑关系。有时新旧课时间间隔较远,不利于学习记忆。为此,教师在导入时,抓住新旧知识的连接点,复习以前所学的知识,进行必要的铺垫。此时,笔者经常会结合激励的评价方式点评上节课的学生作品,既温故旧知识又树立榜样激励学习。有时也把这种导入称为“评价导入法”。如学习《制作期刊目录》时,笔者衔接上节课《制作期刊封面》,结合学生作品点评,温故导入新课。
5.作品展示法
教师可以直接出示某一作品,引导学生进行分析、研究,从而导入新课。在实际操作中,出示的作品可以是一项完整的范例作品,引导学生进行欣赏、分析,明确将要学习的内容;也可以出示一项不完整,甚至带有明显缺陷的作品,让学生在分析过程中明确可以采用将要学习的知识来改进它。如学习《修饰Excel单元格》时,笔者首先展示一张漂亮的功课表,提出如何设计一份美观大方的功课表,从而引入新课。
6.故事法
通过故事、新闻、谜语等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用信息技术学科的知识与技能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展开思维、丰富联想,使之很自然地进入最佳学习状态。如学习《创建逐帧动画》时,笔者衔接上节课《绘制图形和卡通画》设置故事情境:有个学生酷爱街舞,把街舞分解动作绘制成一张张卡通画。当他在浏览这些漫画时,发现了一个秘密――看到一个街舞动画。(观看连续浏览图片的视频揭开秘密)于是,他进一步探究动画,制成了《街舞》动画。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如何制作这样的动画:逐帧动画。
7.设疑法
心理学研究表明,中小学生都具有很强的好奇心,他们在遇到矛盾、对问题产生悬念时,大脑中会出现特有的兴奋,于是他们就会积极思考,千方百计地去探索其中的奥秘,以获取心理上的满足。教师在课堂教学导入时,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能够引发学生探索欲望的问题,以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强烈愿望。如学习《图像的色彩调节》时以一张图片为例,操作演示,提出用上节课学到的知识:“亮度/对比度”和“色相/饱和度”等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无法精确调整图像中的部分像素,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8.演示法
演示导入,教师通过实物、模型、图表、幻灯、投影、电视等教具的演示,引导学生观察,提出新问题,从解决问题入手,自然地过渡到新课学习的技法。此法有利于形成生动的表象,由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
三、成功的导入应该注意的事项
1.营造良好的课前氛围
一个好的导入方式若没有得到学生的关注,那也等于零。因此,充分做好课前准备,组织好学生入场,营造良好的课前氛围至关重要。
2.经常变换导入形式
课堂导入方式要形式多样,富于变化,让学生对每一堂信息技术课都充满期待。一个导入方式再好,如果每节课都用它,久而久之,学生对其就没有新鲜感,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学对象,适时、实时地进行变化和调整,使学生真正在信息技术的海洋中快乐徜徉。
3.紧紧围绕课堂内容
课堂导入方式要成为课堂教学的契入点,要与教学内容有某种必然联系。如果不考虑到教学内容,只是一味地吸引学生,东拉西扯,那么再精巧的导入,也只是哗众取宠,对于课堂教学,不但不能起到好的作用,反而会适得其反,事倍功半。
4.高效导入把握重心
- 上一篇:农村征地款分配的法规
- 下一篇:爱岗敬业的事迹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