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品数字化管理范文
时间:2024-01-29 18:00:0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藏品数字化管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数字化;藏品;管理
以前我国藏品管理相对简单,在一般的状况下,藏品只会存放在库房和展厅两个空间,很少有变动,因此只需为每件藏品建立相应的档、账、卡,并做好相关的保护和管理即可。随着时代进步和社会价值观念的巨大改变,各博物馆利用馆藏文物频繁组织对外展览、临时展览、编辑有关展览、藏品的出版物,举办各类知识讲座等等,藏品进出库房成为常态。处在移动状态下的藏品,遭到破坏的可能性也最大,藏品数字化管理于是就成为博物馆管理中重要的一环。
一、常规博物馆藏品管理方式
博物馆的藏品管理工作是―项非常繁琐复杂的工作,其内容可分为实物管理和资料管理两部分。实物管理是指每一件藏品经历的从征集入馆到鉴选、登记、分类、拍照、清洗、消毒、修复、保养、入库等一系列程序。藏品实物管理的主要宗旨是最大限度地保持藏品的原状,尽可能地减少对藏品的自然或人为损坏,使其得以长久保存。藏品资料管理也是藏品全部管理过程中产生的各种记录资料的管理,包括所有馆藏文物的收入凭证、编目卡、文物总账、分类账、图像资料、鉴定资料、相关论著、调用记录等。许多博物馆的藏品文字资料与图片资料是分开管理的,给查找和研究工作带来诸多不便。况且,手工妙写难免出现笔误疏漏.形成数据或信息的误差,一点误差更会增加查询、核实的难度。对于馆藏数量在万件以上的博物馆来说,要在成千上万的藏品中进行资料的整理、分析工作,难度是很大。所以,传统的藏品管理方式不仅浪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而且制约着博物馆业务工作效率的提高,也在―定程度上影响着博物馆文物保护和利用的发展。
二、藏品数字化所面临的问题
当前,我国许多博物馆已经开展了博物馆藏品数字化建设工作,建立了自己的藏品检索系统。但由于我国博物馆属于文化教育、宣传、非赢利的事业单位,所以,其财力、人力上的不足.使各博物馆已有的藏品数据库大多规模小,建设速度缓慢,难以真正地形成博物馆发展之规模效应。同时,我国博物馆行业尚缺乏全面、系统的藏品信息管理标准,各博物馆往往根据本馆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藏品信息管理规定,并以此为基础建立各自的藏品信息管理系统。由于各博物馆藏品种类及管理状况不同;导致所建立的藏品数据库标准大都不统一。虽然各个系统的针对性较强,但适用范围有限,基本不具有通用性,从而造成博物馆存在着数据库影响力小、覆盖面小、藏品信息资源共享性差的现状。随着博物馆之间、博物馆与社会之间的信息交流的增多,藏品信息化建设工作标准不一的问题在某种程度上直接影响了文物藏品的利用与开发,成为藏品信息资源共享的重大障碍。所以,如何解决藏品信息采集的标准化问题成为藏品数字化管理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环节之一。
三、数字化技术在藏品管理中的应用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实施博物馆文物藏品信息数字化管理,是时展的必然趋势,是解决文物宣传和利用、收藏和安全之间矛盾的必然手段,能有效地拓宽藏品资源信息的途径,是进一步提升文物库房内部管理水平的重要方法,也是发挥文物其固有的、不可替代的社会效益的必由之路。一是藏品数字化管理主要是建立藏品信息的数据化管理系统。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把馆藏文物的文字资料、图形、图像资料、音频、视频资料等信息,系统、准确、多角度地进行存储备份,提供准确高效的查询、修改、统计、复制、输出等功能。同时也是博物馆实现办公自动化、管理现代化、工作高效率、工作人员高素质建设的重要步骤,是博物馆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重要途径和必然选择。二是数字化管理系统中植入藏品出入库管理模块。内容应包括核对藏品出库时的审查口令;提供藏品的现状、数量和存放架位;记录藏品的出库时间、理由和去向;藏品归库时的现状、数量等、有了这一功能,可以使工作人员很轻松地从电脑中检索到藏品的方位。并且使得馆藏文物除展出、保养外,一般无须提取文物本身,减少了文物的流通次数,降低损坏的风险。三是数字化管理系统提高了博物馆科技含量,促进了科学研究事业的发展。借助计算机强大的统计功能,可在数秒之内完成过去整个部门几天才能完成的查询统计、资料的修改补充工作。使得学术研究能够更加深入、更为方便。藏品展览可以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甚至虚拟环境技术结合起来,使展场变得丰富多彩、开放生动。四是以馆藏文物数字化管理为基础,可以将博物馆的自动化控制防盗、放火等安全报警系统连接起来,形成一套完整的管理控制系统。对文物库房、展厅进行实时监控,将人防和技防结合起来,对于保证文物安全起着重要作用。
总之,藏品数字化管理是博物馆信息化建设的主体。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博物馆应充分认识到藏品数字化管理的重要性和必然趋势,要根据信息化建设目标和博物馆的实际,制定统一的数字化建设规划和框架。在有限的条件下,统筹利用单位已有资源,包括硬件资源、信息资源和人才资源,加大博物馆信息化建设和网络化建设的投入,以藏品数字化管理工作促进博物馆各项工作的开展。参与藏品数字化建设工作的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必须认真、细致地做好每一步工作,使博物馆藏品数字化管理在―个较高的起点上,充分发挥效能,推动博物馆信息化、网络化建设,实现文物信息资源共享这一宏伟目标。
参考文件:
[1]王宏钧.中国博物馆学基础[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2001年
篇2
[关键词]数字博物馆;三维扫描仪;数字水印
【黑龙江史志2015.4(总第341期)】
数字博物馆是对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等各方面的信息,采用数字化的形式进行存储和管理,并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数字化展示,提供教育和研究等各种服务,是融合了计算机技术、博物馆学和传播学等多学科的信息服务系统。数字博物馆十分强调对展品的数字化展示,一般来讲,数字博物馆具有数字化存储、数字化展示、远程教学等功能,其关键技术包括藏品的二维采集技术、三维采集技术、多媒体加密与数字水印等。
一、数字博物馆的优势
与传统的博物馆相比,数字博物馆利用计算机技术等现代化的技术对展品进行管理以及保存,利用三维虚拟技术对展品进行展览,可以减少频繁的真实展示,有助于保护文物,减少展品受到的损伤并降低展品被偷盗的可能。数字博物馆的展示手段更加多样化,可以对全国各类展品资源进行整合,有利于各个展馆实现资源共享。数字博物馆采用逼真的虚拟技术可以预先展示文物修复后的影像,有助于检验修复技术以及手段的可行性。此外,数字博物馆的出现是博物馆管理水平的一大提升,提高了博物馆的工作效率,有助于展品的保护以及多方位展示,能够起到很好的宣传作用。
二、藏品的二维信息采集技术
(一)藏品传统影像的技术要求
对于传统影像而言,总体的技术要求是突出主体,背景简洁干净;尽量将被拍摄物体充满画面,以保证影像的信息含量;拍摄时要注意选择视点,尽量减少影像透视产生的视差,并尽量保证色彩还原的准确性;一级藏品应当采用120片幅以上的相机拍摄,二级以下(含二级)藏品可以用135相机拍摄。拍摄立体藏品时,主题的图像要清晰明了,如果仅仅只有一幅影像时,需要选取主要代表面,并保证藏品器型的完整。拍摄平面藏品时布光要均匀,画面上不能出现明显的亮度差别,拍摄者要尽量用一幅画面来记录整个平面文物的影像,如果必须要进行接片,要保证胶片上画面的重叠部分不得小于0.5厘米。
(二)藏品数码影像技术要求
藏品数码影像采用RGB真彩色模式的位图表示法,并保证影像上每个原色的灰度等级不低于64级。采用间接数值化方法采集数码影像时,要保证扫描设备的光学分辨率在600dPi以上,每帧的像素在150万以上,采集的数码影像采用PJGE格式压缩,压缩比不超过10:1。
(三)文物藏品拍摄技术要求
文物藏品价值高,容易受损,不易挪动,种种特点使文物藏品的拍摄有别于其他藏品的拍摄。文物藏品的拍摄不能够出馆,照相用光十分严格,对文物藏品进行拍摄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角度的选择,角度选择的最终目的是寻觅最佳观赏面,还要尽力表现文物藏品的造型美。二是背景的配置,注重简洁平整,色调素雅,这样可以凸显出文物藏品的凝重与典雅,常用的背景色彩是黑、灰、白三种颜色。三是用光的选择,顺光、侧光、逆光、顶光、底光等要进行合理配置,光的强弱应当根据不同文物藏品的性格进行选择,光的主次也要随着器物造型各部位的主次关系进行安排。四是光斑的处理,光斑运用得当有助于表现器物的光泽质感。五是投影的处理。
三、藏品的三维信息采集技术
很多人并不满足于只看到文物藏品的二维图片,加入“深度”才能够在计算中准确地模拟真实的文物,数字博物馆就是采用三维建模的方法来构造虚拟文物,因此,三维建模技术是数字化文物模型的基础。利用三维扫描技术可以直接获得文物藏品的三维数据信息并重新建立模型,可以很好的解决扫描中出现的信息丢失问题。藏品的三维信息采集技术可以分为接触式技术和非接触式技术两大类,接触式技术要求必须手工或者使用工具对物体进行接触,而非接触式技术则是利用存在的能量或向物体投射一束能量来达到测量的目的。
四、藏品的数字化保护技术
(一)数字水印技术简介
数字水印技术是藏品数字化保护技术的研究热点。数字水印技术是将一些特定信息按照某种方式植入宿主信息中,当宿主信息在传播的过程中被非法复制而产生纠纷时,可以提取出数字水印来验证版权的归属或者验证宿主信息的完整性,以此来保护著作人的合法权益。这里的宿主信息十分广泛,可以是任何一种数字媒体,包括图像、声音、视频等。简单来讲,数字水印是隐藏在数字产品中的一种数字信号,不会对原有数据的欣赏价值产生破坏,而在于保证数据在被非法拷贝后能够证明其所有者,是一种新型的数字化保护技术。
(二)数字水印技术应当遵循的原则
应用于数字博物馆中的数字水印技术主要是不可见水印技术,水印的存在不能够影响文物的欣赏效果,更不能破坏文物。针对于文物数据的数字水印应当具有健壮性、不可检测性、透明性、自恢复性等特征,数字水印技术应当满足水印信息的不可见性、水印算法的健壮性、取出水印信息的可读性以及嵌入水印批量处理等原则,使水印不会因为数据文件的某种改动而失效或者产生信息丢失,也不能够使破坏者轻易检测、提取并破坏水印。
五、结语
数字博物馆融合了计算机科学、博物馆学和传播学等多学科知识,构建了一个融合的信息服务系统,因此,数字博物馆的应运而生是对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的扩展。藏品的二、三维采集技术、多媒体加密与数字水印技术等是数字博物馆的关键技术,只有深入研究这些关键技术,才能够不断提高数字博物馆的技术水平,才能够更好的运用现代科技的手段去展示、保护、保存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等。
参考文献:
篇3
博物馆的主要活动是藏品的保护管理、科学研究、陈列展示以及宜教服务。其中藏品的保护管理是博物馆工作的基础,也是博物馆的首要功能,其基本操作流程也就十分重要了:
1.藏品来源。藏品来源的信息资料应该尽量详细。
2.移交入馆。填写文物移交清单,附详细的背景资料,清单只要记载这些文物的不可变特征即可。
3.馆内清理。主要有下列步骤:
(1)分类。根据博物馆现行采用的分类方法进行分类。(2)定名鉴定。根据每件文物的具体情况和现行定名方法给文物定名,对文物进行鉴定并填写鉴定意见表。(3)技术处理及实测。进行必要的技术处理,如除尘除垢、防锈、薰蒸、简易修复等。同时对文物进行实测,记录其尺寸、重量、成色、完残情况等。(4)记录图像资料。可采用拍照、摄像、绘图等。(5)填制入库凭证。前阶段工作所取得的资料应充分进入入库凭证中成为其若干要素。(6)数据处理。在建立了计算机管理系统的博物馆,应将前阶段工作的资料录入数据库进行处理,自动生成总登记账、分类账、卡片、文字、图像档案及各种报表;未建该系统的应将这些资料之一份提供建立总登记账和有关藏品档案。
4.入库。完成以上工作后,由相关人员一起进行核查清点,正式办理入库手续。
5.库内整理。编制藏品分类账和卡片、整理资料建立藏品档案、设计制作藏品包装、排定藏品存放柜架、编制修复年度计划、收集与藏品有关的信息、对藏品进行研究等,同时应即时将有关信息交计算机中心录入藏品管理数据库,以便处理、保存。
有规矩则成方圆,对事物只要依据一定规则办理都会提高效率,变难为易,藏品管理工作也是如此。
二、动态化管理是藏品管理工作的重点
过去我国藏品管理相对简单,在一般的状况下,藏品仅会存在于库房和展厅两个空间,少有变动,因此只需为每件藏品建立相应的档、账、卡,并做好相关的保护和保管即可。随着时代进步和社会价值观念的巨大改变,各博物馆利用馆藏文物频繁组织对外展览、临时展览,编辑有关展览、藏品的出版物,举办各类知识讲座等等,藏品进出库房成为常态。处在移动状态下的藏品,遭到损坏的可能性也最大,藏品动态化管理于是就成为博物馆管理中重要的一环。
1.必须制定一个严格的藏品提用制度。在这个制度中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是:藏品提用中的安全要素、提借藏品的审批手续、藏品提用凭证的填写要求、发现问题后的应对办法等。这些细碎但却具有实效的条例是藏品在进出库房的动态过程中的安全保障。
2.明确藏品在博物馆中只有一个进出关口。所有相关事宜都应集中在保管部门由专人办理。
3.严格办理、填写相关的藏品进出库房凭证,如提借日期和原因、藏品的名称、总登记号、完残情况等,相关领导和经手的工作人员要分别签字,如此才形成了了一份完整而具有法律效应的藏品进出库房凭证。
4.各种进出凭证要妥善保管,使每一件进出藏品都有账可查,有理可据。
5.藏品进出库房是为了使用,做好动态藏品的年终统计,可以准确反映出各类藏品的利用率和它在宣传教育、科学研究中发挥的作用,进而有计划、有目的地运用藏品为社会文化事业服务。
通过上述工作,就形成了一个比较合理的藏品管理工作体系,也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动态藏品管理的秩序井然。
三、数字化是藏品管理工作的有效手段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衡量博物馆的主要标志变成以宜教服务和对社会的影响来衡量。藏品的数字化管理能使博物馆这些功用大大增强。
1.藏品数字化管理主要是建立藏品信息的数据化管理系统。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把馆藏文物的文字资料、图形、图像资料、音频、视频资料等信息,系统、准确、多角度地进行存储备份,提供准确高效的查询、修改、统计、复制、输出等功能。同时也是博物馆实现办公自动化、管理现代化、工作高效率、工作人员高素质建设的重要步骤,是博物馆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重要途径和必然选择。
2.数字化管理系统中植入藏品出入库管理模块。内容应包括核对藏品出库时的审查口令;提供藏品的现状、数量和存放架位;记录藏品的出库时间、理由和去向;藏品归库时的现状、数量等。有了这一功能,可以使工作人员很轻松地从电脑中检索到藏品的方位。并且使得馆藏文物除展出、保养外,一般无须提取文物本身,减少了文物的流通次数,降低损坏的风险。
3.数字化管理系统提高了博物馆科技含量,促进了科学研究事业的发展。借助计算机强大的统计功能,可在数秒之内完成过去整个部门几天才能完成的查询统计、资料的修改补充工作。使得学术研究能够更加深入、更为方便。藏品展览可以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甚至虚拟环境技术结合起来,使展场变得丰富多彩、开放生动。
4.以馆藏文物数字化管理为基础,可以将博物馆的自动化控制防盗、防火等安全报警系统连接起来,形成一套完整的管理控制体系。可以将博物馆的信息资源连接到Internet网上,建成数字博物馆。藏品实现数字化管理不仅能更好地满足博物馆藏品实物库房管理的需要,还可以为博物馆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不尽的资源。
博物馆发挥着保护和展示文化与自然遗产,开展社会教育,提供休闲娱乐的功能,现已成为人民群精神文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只有从根本工作抓起,努力提高藏品动态化和数字化管理水平,才能在新形势下推动整个博物馆事业的大发展。才能把我国每一座博物馆都建设成为宣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课堂,都建设成为展示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及其前进的方向的坚强阵地。
参考文献:
[1]《国际博物馆协会章程》第二章.1989.
[2]《博物馆藏品管理办法》总则,第三条.
[3]陶洁,李春晓.博物馆的数字化建设方案.南方文物,2003,(3).
[4]王建平.论藏品信息管理.中原文物,2003,(4).
[5]鲁宁,周劲思.动态藏品管理工作刍议.中国文物报,2005.
[6]庄文静.博物馆藏品的信息资源建设的思考.中国文物信息网,2004-8-13.
篇4
一、美术馆藏品资源数字化及关联艺术家信息储备库数字化
随着社会发展进步,艺术品已经从精英圈层走入广泛社会群体间,越来越多的人对艺术品产生并投入热情,艺术品越来越普及,是一个总的发展趋势。而艺术本身能够让更多人了解、喜爱,成为民众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无疑对于提高公众的综合素质,丰富公众的文化生活有着积极的效用。在许多艺术文脉兴盛、人文积淀深厚的国家,甚至将艺术教育视为与宗教等同的地位,认为艺术的传承如一脉香火,可以超越政治兴亡,超越时代变迁。美术馆中的每一件藏品,都是国家乃至全民族的珍贵文化遗产,收藏环境及保管手法至关重要。在传统的美术馆管理方式中,藏品的入库、藏品信息采集整理、人工检索存查、出版制作、信息交流等等活动,均要用到实物来操作,这样,藏品面临着反复使用造成的破损等问题,对藏品的保存会产生较大的影响。而进行数字化处理后,经过电脑软件的引入和管理,只靠数据资料便可满足上述活动,而不必实际使用藏品,从而避免各种频繁操作对藏品造成实质性影响。
二、展览数字化
展览展示,是美术馆的主要专业之一,藏品资源即使比较丰富,如果不能有效的展示出来,就失去了藏品最大的意义。所以,美术馆要进行数字化管理,展览也是重要的环节。与传统展厅的展览相比,数字化虚拟展厅及展览,优点主要体现在持续性、趣味性、交互性、扩展性、普及性等几个方面。
1.持续性
虚拟数字展厅之于观众、之于美术馆、之于策展人,都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一个展览结束之后,如何使之长期继续留存,是美术馆和策展人都面临的一个问题。数字技术的出现和使用,可以转换角度来解决这个问题。利用虚拟展厅技术,观众可以通过网络,随时随地在虚拟展厅中观看浏览,即有身临其境的现场感,又可以对感兴趣的部分或作品反复观摩,没有了闭馆时间、展览结束等传统因素的制约,使得观展变得方便、有效。
2.趣味性
首先,谈一谈关于交互技术在传统艺术作品展示中的应用。近年来,展览展示活动中越来越多的使用诸如全息影像,动态捕捉等技术,来增加平面作品的三维、甚至四维的互动趣味性。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上,有一件被称为中国馆镇馆之宝的《清明上河图》百米巨幅长卷交互动态版,以前所未有的交互方式和互动体验,让观众充分领略到传统艺术与科技手段相结合所产生的神奇美妙效果。其次,关于“虚拟时空扩展”概念。针对美术博物馆等场馆在实际展示操作中所或缺的灵活性和场馆在网络虚拟空间展示中情感丢失等缺陷,有些专家进一步提出了博物馆实体空间中的“展示空间扩增”新概念。即,将场馆实体展示空间与虚拟展示空间相结合,利用混合现实技术等加强、丰富观众在参观浏览中的感受,一方面使博物馆的展示空间语言丰富化,还可以提供展品的全方位信息。
3.交互性
网络时代的特征之一既为交互性,数字时代的美术馆,应该成为一个灵活的、权威的、方便自由的客户终端。观众可以利用网络时代优势随意与美术馆进行实时互动,美术馆则可以根据受众意愿有目的进行展览策划安排及各种活动安排。从今年起,我国手机网络用户规模已经超过传统互联网用户,正式进入移动互联时代,且这种差距还将继续扩大。与传统意义上的网站相比,移动互联和自媒体等媒介的特征之一既进入网络的时间和方式显得更加自由、随意,同时对关注对象的选择上也更注重交互性、多元性。网络时代的时间碎块化导致的泛阅读特点,使得传统传播方式在网络多元化时代已经开始显得不适。有了数字美术馆和网站等数据库作为基础,还可以衍生出许多其他服务终端。比如,微信公共账号、二维码等,观众只需手机扫描,便可进入网站,详细了解展览概况甚至每一幅作品背后的信息。
4.扩展性
首先,有了美术馆藏品数字化管理的数据库基础,不同地区,甚至不同国家之间就可以互相签订协议,将双方的馆藏作品进行网上虚拟互展,这样,观众足不出户即可欣赏到其他国家地区的艺术作品。其次,许多特殊的展览,比如现代艺术中的行为作品、不易保存和展示的特殊作品、大宗的笨重作品等,要在美术馆等场馆中实地展出,会受到场馆条件、环境因素等制约,不可能将所有展品都能随心所欲的搬进展厅,而上述种种特殊情况在数字美术馆的虚拟展厅均可轻松实现。
参考文献:
[1]蓝庆伟.这不是我们的时代——美术馆馆长的任命与使命[J].画廊,2013(2).
[2]陈刚.数字博物馆概念、特征及其发展模式探析.中国博物馆,2007(3).
篇5
关键词:多媒体 三维互动 展示技术 分析
中图分类号:TB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5)11-0000-00
1多媒体三维互动展示技术的应用和需求
1.1博物馆或者艺术馆对数字化的要求
在博物馆或者其他艺术馆当中,必须将一些藏品、艺术品转变为容易传播、使用、交换的数字信息。在本篇论文中,简要介绍了博物馆或者艺术馆对数字化的要求。
第一,必须使藏品、艺术品的信息能够完全的被获取,比如藏品的形状、颜色、规格、外表属性等等。一般情况下,是采用BRDF以及BRTF之类的函数来进行描述。对于艺术品或者藏品的摆放方向、位置等不能移动。此外,所以能够被看到的信息都要进行数字化,不能有空缺。第二,在数字化完成以后,必须达到高保真的效果。也就是说,每一个细节都必须和原作品一致。需要达到高保真效果的不只是外形,更要包含图案、质地以及色彩等等。比如,藏品上面的图案不能失真,不能缩小,也不能放大。如果有失真的现象产生,那么藏品就会失掉自身的价值。第三,采集的过程中要注意保护藏品,不能对其造成损坏。这种损坏包括物理损坏以及颜料带来的影响、激光扫描带来的影响等等。如果是不能移动的藏品,那么就更不能在采集的时候对藏品摆放位置进行改变。第四,必须达到一定的精度要求。因为只有将藏品和艺术品进行数字化保存,将来才能将其作为研究的依据。不仅如此,还必须要对距离等细节问题进行考虑,使之达到屏幕沉浸感展示的需求。举个例子,一幅壁画当中的线条,要在屏幕中展示出来,就必须避免有马赛克以及模糊的画面。第五,必须先进行计算,从而得出规范合理的光照条件。光照条件对于艺术品、藏品而言非常的重要,如果达不到一定的要求,光线太暗、太明亮,都会影响藏品的展示效果。在一些光线微弱的环境下,必须要借助光源来进行展示。再对艺术品进行数字化,那么就会产生明暗接缝的不良效果。所以,必须去掉环境当中的光线对藏品数字化以后产生的不良效果。然后再对色彩进行管理,对色彩进行校正,这样才能使藏品、艺术品展示出最好的效果。
将藏品进行数字化以后,能得到一些数据和信息。应该对其实施一定的规划,使其能够被快速的搜索出来。
1.2为什么要进行互动展示
一般情况下,博物馆会将文物和藏品进行互动展示。展示的目标在于研究怎样实现基于虚拟现实的技术,如何让参观的人和藏品进行有效的互动。只有让参观者通过计算机技术模拟的场景,感知到了藏品的珍贵,获得了一定知识,才能更好的达到这样一个目标。所以,必须从以下这几个方面来对多媒体三维互动展示技术进行研究。
第一,面向基于通过PC的展示设备。其可以减少一部分投入,而且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先期投资进行保护,从而防止高投入的非通用设备环境产生一系列的麻烦,因为在使用、维护的过程中,很容易产生问题。第二,面向大量的藏品信息。藏品被电子化以后,会产生大量的数据和信息,尤其是图像和图形,更是会产生一些数据。举个例子,敦煌莫高窟中的一个洞窟,在被数字化了以后,所产生的数据量惊人的达到了20G左右。第三,在完成了实时互动的情况下,达到画面质量的高要求。除了要使画面渲染的帧速率达到24EPS以上,另外交互响应的延迟也必须达到8毫米秒左右。为了让画面感更强,不能对模型进行简化,必须根据真实的光线来进行设计。第四,实现全维度的交互。对藏品进行控制的时候,需要变换光线和环境,也需要对藏品进行不同的互动操作。第五,关于复杂的文物遗存场景。很多的文物不但时间较久,而且外形奇形怪状,显得不规则。这样一来,计算起来便有一定的难度。除了要计算动力学和流体以外,还要对粒子系统进行计算。这样才能够真正达到复杂文物遗存场景的显示需要。
2关于三维数字化技术的应用
2.1三维数字化技术在有形藏品当中的需要
当前,对藏品进行三维技术方面的重建,必须要通过扫描仪进行扫描,从而取得物体表面的信息。它有以下这几个特点:第一,能够取得一部分几何方面的信息。关于几何的全部信息,几乎不可能被取得,只能得到三维形状。如果缺乏颜色和纹理,那么就没有质感。要想获得颜色和纹理,就必须实施贴图,但是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模型的真实性。不仅如此,要采取其他的方式才能使物体更加有质感。第二,虽然有一些扫描设备也能够得到贴图,但这些贴图比较简单。而且因为贴图属于正交映射的,其会影响到藏品,使得藏品的细节产生模糊或者失真的现象。此外,激光产生的一些能量,也会对藏品产生一些损坏。第三,三维扫描的时候,会出现一部分的冗余数据,这些冗余数据会影响互动展示。所以,一般情况下会对三维扫描产生的模型实施简化,这样可以达到一定的要求。尽管如此,却有一定的局限性,比如简化后会使模型失真。
要对三维进行重建,必须采取立体视觉的方法,这对藏品的展示非常有利。因为立体视觉采用的是多幅图的方式,可采用这样的方式来获取几何信息。同时,这种方法也叫nage based modeling。其将计算机和三维技术进行结合,一旦物体上的点呈现在各个位置拍摄的不同图像中,像点位置便会产生差错,这就是视差。对于定视点拍摄的图像和它所对应的点,可按照空间里的三角形来计算出其中的三维坐标,相机光心和点在对应图像里投影线和光心线来进行构图,画成三角形。下面详细对博物馆文物数字化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具体如下:
首先,在对不能移动的文物进行数字化时,存在场地的限制问题。如果要改变文物的方位,几乎时不可能的。于是,需要采用各种复杂的方法来对文物进行数字化,同时要避免对文物产生损坏。其次,在数字化的时候要提高准确度,就必须科学的获得文物的形状、纹理以及颜色等等。而且还要防止操作过程中产生主观因素,从而保证藏品保持原样。举个例子,某博物馆对敦煌彩塑实施三维数字化,达到的误差不到0.1毫米。最后,在获得文物的属性时,还需要对拍摄的环境进行还原。一般情况下,在文物所处的环境中,颜色和光线都会对其的展示产生一定影响。如果光线微弱,那么需要设置辅助光源,数字化之后会导致明暗接缝的现象产生。所以必须得出物体的BRDF,获得光源的数量、颜色、方向等信息。然后再对逆光进行计算,除掉光照对数字化后的文物造成的不良影响。最后再实施色彩方面的管理,就可以使藏品得到良好的展示。
2.2 三维数字化技术在无形藏品当中的需要
利用三维数字化技术来对无形藏品进行显示,具有一定的难度。常见的无形藏品如古生物化石等,可以利用古生物三维复原技术来显示。其要求是,既要基于化石的三维重建,又必须要达到古生物研究的假设。此外,显示的结果也必须能够和电影所展示的效果相等。主要路线是以下这几种:第一,基于立体视觉,根据石化三维来对古生物的骨骼进行重建。第二,根据化石来对角质层的数据进行搜集。第三,除了采用第一种基于立体视觉的方式,还要对角质层的数据进行搜集,最后对皮肤等进复原。第三,对于考察到的结果,全部进行记录。第四,根据考察到的结果,将古生物三维模型进行数字化,达到好的视觉效果。
采用以上的方式,我国在古生物的领域有了大的发现,不但复原了澄江生物群,也复原了热河生物群。
3数字陈列展示技术
(1)根据藏品的数据来实现电影级别虚拟现实。笔者认为,先要解决数据的渲染问题。因为藏品在进行数字化的时候,会产生一些数据。如果藏品非常复杂,或者形状不规则,那么就非常麻烦。可以从PC底层进行设计,增加一个渲染加速框架。这个框架可以对数据进行存储。采用这样的框架,很多的数字博物馆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比如敦煌莫高窟通过高精度三维互动技术以后,达到了一定的质量要求。(2)利用多媒体三维互动技术来对藏品进行展示。多媒体三维互动技术对藏品进行展示的时候,也要突出其内涵,比如文物的制造手法、艺术价值以及用途,文化背景等等。这些知识不能仅仅通过晦涩的文字来展示给参观的人。为了给参观者提供一个更加生动参观过程,可以将多种表示形式整合在一起,比如图片、文字以及音频、视频等。(3)球幕沉浸感的展示。 在陈列展览品的时候,还必须有一个目的,让参观的人沉浸在虚拟的场景里,产生置身于其中的感觉。这种技术包括了4D、球幕以及环幕等。下面简要介绍球幕技术。
上个世纪70年代初期,球幕技术产生。它的屏幕是半球状的,将参观的人包围在里面,整个视觉像是苍穹一般。而且视觉范围也非常广,甚至达到了一百八十度,让前来参观的人产生了身临其境的感觉。目前常常采用的球幕技术是full-dome方式,其立体感非常强。
4总结与体会
当前,在对艺术品和文物进行保护、研究、展示的时候,一直存在这样的矛盾,即保护和利用之间产生的矛盾。但是多媒体三维互动展示技术的出现,解决了这样的问题,不管是可移动的文物,还是不可移动的文物,都能够通过这种技术进行展示。如今,数字化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参考文献
[1]李琳琳,曹凯滨,管斌.增城市绿道三维互动展示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城市勘测,2013,(5):26-28.
篇6
【关键词】博物馆;未来发展;趋势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春”。大型博物馆作为国民素养与文化建设的发展需要,它很好的体现了国内综合素质以及发展状况。在未来的博物馆发展中,它必将成为人类生活的一部分。
1.国内博物馆发展现状
博物馆作为某座城市或者国家的文化标志,它具有深远的意蕴。但是,就当前国内博物馆发展状况来看:其前景令人堪忧。一则,国内博物馆也在火热进行着,当地建筑很多;二则,建筑风光后就进入“没落”阶段,这也是当前博物馆必须正视与解决的话题。刚进入二十一世纪时,国内博物馆还处于生活发展的边缘,当前越来越受到重视。到2011年底,国内注册登记的博物馆数量将近3600个,也就是每40万人有一座博物馆。在博物馆免费开放后,国内博物馆平均每年接待将近4亿人次的观众,比收费增长了50%-70%左右。
同时,博物馆类型开始多样化,除普通的历史、综合、艺术、自然博物馆,还有生态、数字综合、社区博物馆。在博物馆数量直线上升的同时,其开馆质量也得到了很大提升。但是,当前的博物馆也面临着一项问题:热闹建设,冷清经营。很多业内专家指出:很多博物馆只注重建设,不注重后期运营和保护。在资金跟不上节拍的同时,还有部分博物馆不能正常开展陈列工作,这就让博物馆成了空置的摆设。除资金运营外,缺乏人才也极大的约束着博物馆发展。
很多专家指出:当前国内博物馆已经进入转型时期,而作为文化产品,不能单纯的只追求数量,还必须关注运行和功能发挥。
2.未来博物馆发展面临的课题
在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和环境相融合,将成为博物馆发展的新方向,通过和世界进行更多的探讨、交流,让国内博物馆得到可持续发展。通过贴近老百姓生活形式与创新过程,积极感受国外博物馆建设教训与经验,让其成为具有先进水平、特殊风格的博物馆事业。在发展和继承博物馆的同时,它将为我们提供更完善的课堂。
在环境与博物馆融合的基础上,博物馆将成为历史文化、城市建设、自然发展的有效载体。因此,在博物馆发展中,我们必须注重自然环境与博物馆建筑物的融合,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关注历史文化。博物馆作为多功能整合的区域,它包含多个设施,以及对展品的研究、观赏、思考;通过注重公共交流,让未来博物馆超越艺术宝库的约束,成为公众学习与交流的区域。对公共沟通的关注也是未来博物馆发展的重要课题,要求注重互动性与参与性,让观众成为展示的重要部分。
3.数字化是未来博物馆的必然发展趋势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它将人类领入了崭新的视野,数字化则是社会发展与科技创新的主要潮流。受数字化挑战,博物馆作为展示科技发展、社会进步的场所,应该走在科技时代的前面,抓住科学技术带来的良机,改善经营观念,迎接挑战,更好的建设。在数字化时代,只有立体化、多功能的博物馆才能满足要求。对此,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必须牢牢抓住建设脉搏,迎接挑战,把科学技术应用到博物馆中,最后推动博物馆发展。
3.1藏品数据库
藏品数据库作为博物馆数字化的条件,在创建数据库时,它使用的是较为先进的软件。如:Oracle、microsoft sql server大中型数据仓库对其进行系统开发,这样既为数据库提供了更加可靠、安全的存储功能,同时也为管理和构建新业务提供了更高的数据应用程序。
3.2数字化展示
将数字化展示利用到博物馆管理中,也是现代博物馆发展的重要指标,数字化主要利用的是多媒体技术,通过内容辅助,让其得到更好的表现,以诠释展品内容。在这期间,计算机具有信息传播迅快、传播方式多样、信心容量大、人机交互强等优势,将其利用到博物馆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需要注意的是:不能盲目追寻数字化,还必须整合博物馆实际情况,突出实体展览,而数字化只是展示过程的辅助手段,以发展和弥补传统手段的不足。
3.3数字博物馆
数字博物馆作为一项系统的工程,它是运用现代技术、网络媒体等科技信息,在INTENET中搭建新的博物馆。它的兴起于利用将极大的促进博物馆发展,让博物馆结构与性能得到更好的变化。它是收藏自由化、网络化、数字化、共享化的信息集成系统,对博物馆相关资源的利用能够起到质的飞跃,最后促进资源藏品共享与知识普及作用。
3.4科学的管理形式
随着博物馆工作人员增多、专业知识提高,大型博物馆消失,越来越多的中小型博物馆成立,这也让博物馆开始从中央制转换成联合制,而博物馆的监督与支援,转换成混合经营和自主基金会。国内大多数博物馆是地方或者国家直属的事业单位。在旅游业快速发展的今天,很多民营性质的博物馆产生。受国营博物馆工作性质影响,让民营博物馆工作效率相对较低。在未来的博物馆发展中,民营化趋势将会越来越明显。在民营的同时,其工作效率逐渐上升,这也促使博物馆聘请更加专业的人员,使用先进技术进行管理。
3.5社会性更强
从现行的博物馆发展来看:其社会服务性将会越来越强。社会服务主要体现在社会教育上,随着教育理念的改变,管内自由性增强,不管是硬体,还是软体设施都呈现出多样性,以满足社会大众需要。虽然博物馆年龄段多以大学生、高中生为主,但是不管是什么观众,都在服务范围以内,故对博物馆进行自由选择与布置是很重要的。
4.结语
博物馆的未来发展作为一项艰巨、系统的工作,除了整合管内已有设置外,应该多和国内外相关部门、机构合作,提高博物馆机体活力,让其更好的发挥艺术精华。这也是帮助人类陶冶情怀、精神的重要渠道。
参考文献:
[1]高洁.探讨博物馆未来发展趋势之我见[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33).
[2]卢志平.浅谈转型期我国博物馆未来发展的方向[J].南方论刊,2014,(5):82-83.
篇7
【关键词】基层文物;保护管理
一、文物管理工作的现状及特点
文物保护单位大部分是宗教古建筑,它是社区、乡村,尤其是农村群众最集中的活动场所,做好这些宗教古建筑的保护工作,把它们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形象地记载着中华民族形成发展进程,它们不但是认识历史的证据,也是增强民族凝聚力,促进民族文化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这不仅有利于保护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而且对于安定民心、安定社会、构建和谐社会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遗存至今的大量文物古迹,可使进各个国家地区间交流,有利于保持世界各平共同发展。将它们真实完整地留传下去,是我们现在的职责。文物管理部门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一手抓保护,一手抓管理,促使文物保护管理工作逐步走上正规的轨道。
二、基层文物保护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1.文物干部队伍结构不合理
基层的文物工作队伍,人员结构复杂,文化程度参差不齐,业务素质存在着差别,这使得基层文物工作者对自己所肩负的历史使命的认识和判断事物的能力存在着极大差别。加之专业不对口,缺乏必要的文物专业培训、学习和深造,造成目前难以适应日益发展的文物保护和管理工作的新形势。
2.工作环境不够完善
许多基层文物管理机构的办公条件简陋,没有必要的经费保证,没有畅通的通讯工具和交通工具,甚至没有相对安全的库藏条件和安全预防设施。文物安全隐患无法及时排除,工作难以正常开展。
3.机构不健全和体制不顺
由于各地区的整体经济实力不同和领导的重视程度不同,致使基层的文物管理机构所肩负的任务繁多,绝大多数肩负着“一揽子挑”的任务。
4.经费短缺
由于管理体制的制约,基层文物管理工作的经费一般由地方政府财政投入,文物保护经费仅仅能够保证工作人员的工资,一些经济条件落后的地区甚至连工作人员的基本工资都难以保证。由于经费的短缺,许多文物保护单位不能进行有效管理、保护措施不能落实,有的只能任其损坏,失去管理。由于经费的短缺,许多建立起来的业余保护组织的人员经费难以落实,挫伤了业余保护人员的积极性,业余保护组织形同虚设,不利于文物的有效保护。由于经费的短缺,交通工具难以保障,文物保护单位点多、面广,管理工作难以到位;由于经费的短缺,许多民间流散的文物不能及时回收,许多有价值的文物不能及时调查保护,造成文物的流失。
5.宣传力度与重视程度不够
基层文物管理单位由于经费的严重短缺,往往导致在《文物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方面力度欠佳。正是由于宣传力度不够,一是难以得到当地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二是难以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重视,难以形成群防群治的网络。宣传力度和重视程度不够,往往出现法人单位不经过文物保护和勘探调查的基本建设擅自开工;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被侵占和破坏;司法部门难以有效配合打击文物犯罪的行为和活动等一系列的问题。
6.开发与保护失调
应该说,文物保护单位的开发利用是体现文物价值的重要内容,但目前随着国家经济建设和旅游开发的热潮,对基层的文物管理工作却造成了新的问题。在基层的文物管理工作中,往往受到地方政府经济建设总体目标的影响和行政的干预,往往是文物保护为开发和经济建设让道,文物法规难以有效实施,保护措施难以有效落实,管理工作造成失控。
三、数字化管理工作的有效手段
衡量博物馆的主要标志变成以宜教服务和对社会的影响来衡量。藏品的数字化管理能使博物馆这些功用大大增强。
1.藏品数字化管理主要是建立藏品信息的数据化管理系统。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把馆藏文物的文字资料、图形、图像资料、音频、视频资料等信息,系统、准确、多角度地进行存储备份,提供准确高效的查询、修改、统计、复制、输出等功能。同时也是博物馆实现办公自动化、管理现代化、工作高效率、工作人员高素质建设的重要步骤,是博物馆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重要途径和必然选择。
2.数字化管理系统中植入藏品出入库管理模块。内容应包括核对藏品出库时的审查口令;提供藏品的现状、数量和存放架位;记录藏品的出库时间、理由和去向;藏品归库时的现状、数量等。有了这一功能,可以使工作人员很轻松地从电脑中检索到藏品的方位。并且使得馆藏文物除展出、保养外,一般无须提取文物本身,减少了文物的流通次数,降低损坏的风险。
3.数字化管理系统提高了博物馆科技含量,促进了科学研究事业的发展。借助计算机强大的统计功能,可在数秒之内完成过去整个部门几天才能完成的查询统计、资料的修改补充工作。使得学术研究能够更加深入、更为方便。藏品展览可以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甚至虚拟环境技术结合起来,使展场变得丰富多彩、开放生动。
4.以馆藏文物数字化管理为基础,可以将博物馆的自动化控制防盗、防火等安全报警系统连接起来,形成一套完整的管理控制体系。可以将博物馆的信息资源连接到Internet网上,建成数字博物馆。藏品实现数字化管理不仅能更好地满足博物馆藏品实物库房管理的需要,还可以为博物馆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不尽的资源。
四、对基层文物保护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针对当前基层文物保护管理工作中所面临和存在的诸多问题,作为文物工作者更应加强使命感,认真分析、冷静思考。在贯彻执行“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和原则的基础上,应做好以下几点:
1.加强领导,提高认识
一是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文物及其重要性的认识,这是搞好基层文物保护管理工作的基础;二是提高领导干部对文物工作的认识水平,领导文物保护意识水平的提高是搞好基层文物管理工作的关键;三是加强对文物工作者自身业务水平和素质的提高,增强责任感,培养敬业精神,这是做好基层文物管理工作的保证。同时,文物部门还应抱着守土有责的态度,加大对《文物保护法》及《有关文物保护条例》的宣传和贯彻,面对复杂多变的形势,基层文物工作者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投更大的热情将文物保护单位的有效管理与经济建设的合理开发利用和社会发展更好地结合起来,在矛盾中找到共同点,使之能互相促进,和谐发展。
2.加强管理,强化管理职能
基层文物管理职能主要表现在行政执法管理和业务监督管理上。为此,一方面,要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以《文物保护法》为依据,制订相应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法规或管理办法。在此基础上,针对不同的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树立《文物保护法》的权威性,解决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问题;另一方面,基层文物管理部门要加强业务管理,加大监督力度,认真履行保护职责及有关管理措施,将文物保护单位纳入科学、正规的管理体制,使业务管理、监督真正落到实处。
3.正确处理好开发与保护的问题
对文物保护单位进行纯粹的保护是没有意义的,但片面地进行开发也是有危害性的。所以仍需坚持“有效保护,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原则进行开发利用。但针对一个地区来说,众多的文物保护单位,全面开发利用也不现实,而要结合实际,二者兼得,走出适合当地发展要求的路。因此,开发利用应有主次,要贯彻“重点开发,全面保护”的原则,先以一个或几个点为突破口,不断探索经验,循序渐进,促进整个文物保护单位工作的开展。
4.拓展文物经费来源渠道
文物保护是需要大量投入的公益性事业,所以完全依靠财政的投入不太现实。但政府可以通过依靠财税、开发等优惠政策的激励作用,吸引民间和社会资金参与文物保护工作。
5.理顺基层文物机构的管理体制
由于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地区重视的差异,往往导致基层文物工作现状的差异和各种不平衡。所以对文物工作的垂直管理,进行上划管理,是体制改革的良好出路。对文物工作进行上划管理,集中了行政管理、人事管理、财、权、物管理,有以下几个好处:一是便于推行统一的政策标准和规范管理;二是便于进行专业技术人员的统一调配;三是便于财力的统一平衡调配使用;四是免受地区差异带来的各种冲击和地方政令的干扰。最大的益处是便于统一的行政领导和统一的业务指导及监督。如此,就会使基层文物工作有一个统一的工作思路,打破小框框,放开手脚,统一思想,发展有序。这种机制的改革,将会解决许多基层文物工作中面临的问题,有利于国家文物事业整体的健康发展。
6.认真落实文物工作“四纳入”的要求
(1)把文物工作纳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在制订社会发展计划时,把文物保护列为当地政府工作计划的重要内容。不管是编制长期发展规划,还是制订年度工作计划,都体现了对文物管理、保护、维修等工作内容,并要有关职能部门切实执行,认真实施。
(2)把文物工作纳入城乡建设规划 在编制城市建设规划和新农村建设规划中,都把文物保护列为重要项目。如规划部门制订了历史文化名村——的保护规划;在制订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中,规划部门应划定重点保护范围。
(3)把文物工作纳入财政预算 在财政困难的情况下,努力争取为文物保护提供财政支持,将文物工作纳入财政预算,及时定额下拨文物部门的财政经费,并在政策上支持文物保护单位以集资的方式修理受损文物。
(4)把文物工作纳入各级领导责任制 本着“文物保护,人人有责”的原则,不要把文物工作简单看成是文化部门、文物部门的事情,而是将文物工作作为全社会、各部门的共同事业。从县领导起,到各职能部门,各社区、乡镇的领导都要为本辖区内的文物保护负起责任,纳入他们的工作范畴,建立了相应的工作责任制。在每年度的年终考核中,都将文物保护工作列为考核的项目之一,各级领导的述职报告中都必须有文物保护的工作内容,从而促进了文物保护工作的全面开展,保证了文物事业的良性发展。
7.加强文物队伍建设
尽快建立起一支既有专业知识、理论水平,又能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的高素质基层文物工作专业队伍。同时要加强业余文保员队伍建设,调整人员,加强培训,提高业余文保员素质,进一步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文物保护工作。
篇8
虚拟现实技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主要运用的测量技术分为人工测量、仪器测量、摄影测量以及激光雷达等,结合地理信息技术、遥感技术等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据源进行整理汇总,模拟地展示文化的时空演变过程及全景的虚拟现实仿真情境,从空间视觉去全方位、多角度地向世界展示中华文化。空间建模技术是虚拟现实技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现中的重要技术之一,通过空间的立体成像制作成逼真影像,提高了文化遗产的展出率和视觉效果,实现人机互动,更有效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三维建模是虚拟现实技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关键步骤之一,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展现的基础,主要利用现有的成熟建模软件通过交互式对目标进行建模,建模精度能够满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应用的要求;立体成像技术和传感器技术使得文化遗产实现三维立体呈现,真实再现为非物质文化研究工作更加深入地开展。
2数字技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作用
2.1数据库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的资源是通过民间体田野调查搜集到的信息进行系统地记录,用文字、录音、录像、数字媒体等手段,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信息进行真实、全面、系统地动态记录,这是整个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的基础,也是数据库建设的根本。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数据库建设包括:存储系统、著录系统、数据处理整合系统、检索系统、备份系统及数据库的安全及共享等,利用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文献检索等技术,结合网络上主流的B/S技术结构,利用不断成熟的新网络浏览器技术,结合多种Script语言和AetiveX技术,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资源的整合,实现科学的分类与管理,提高信息的利用率和检索效率,以统一的标准和规范为依托,以数字化的各种信息为内容,以分布式海量资源库群为支撑,以智能图文音像检索技术为手段的信息服务形态,达到记录、保存、传承、传播、利用、保护、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目的,实现有效和持久地完善保护措施。2.2数字博物馆字博物馆数字博物馆字博物馆是基于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数字信息资源系统,涵盖互联网、多媒体、数据库、版权保护等诸多技术和标准范畴。数字博物馆通过提供知识化、个性化的信息服务,使传统博物馆的功能得到了扩展和升华。
3国内外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实践
3.1国内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实践数字化时代,博物馆与数字化技术结合,使得人们在家中、足不出户便能坐览全世界博物馆的精品馆藏,享受3D沉浸式的参观展览。数字博物馆无疑拓展了博物馆展示的空间和手段,并让已经结束的展览得以永久的存活下去。华中师范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陈建宪教授说,“中国网民队伍庞大,‘数字化博物馆’有利于更多人迅速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内数字博物馆,做得比较成熟的有“数字故宫”和“数字敦煌”。同时,各个民族地区的本土文化数据库也在积极建设中,旨在将散落在民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收集起来。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内蒙古民族民间文化遗产数据库、陕西文化遗产资料库、羌族非遗动态影像数据库、羌族非遗静态影像数据库、羌族非遗3D动作数据库、苗族非遗影像数据库等等。这些数据库建立使用了世界先进的影像数字技术,探索了非遗文化保护的新方式。3.2国外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实践目前,世界发达国家正在大规模地把文化遗产转化为数字文化形态。1992年,为了便于永久性地保存和最大限度地、公众公平地享有文化遗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开始推行“世界记忆”(MemoryoftheWorld)项目,在世界范围内推动文化遗产数字化。法国文化部部长目前选择了四个领域正式启动文化数字化项目,包括40万本图书、3000部影片、一系列视频点播以及一个数字报刊网站,作为第一批文化数字化内容。国外数字化博物馆的典型代表为数字卢浮宫和数字化米开朗琪罗计划。早在1995年,卢浮宫向大众开放了官方网站,是第一个把藏品从展厅搬上网络的博物馆。数字化米开朗琪罗计划将文艺复兴时期的米开朗琪罗这位意大利著名雕塑家的作品数字化。
4展望
篇9
[关键词]信息化;甘肃博物馆事业;文博信息网
[中图分类号]G26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09)02-0105-02
博物馆事业是国家科学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数量、质量和规模是衡量国家科学文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反映国家文明程度的重要指标。甘肃地处祖国西北内陆,是中华民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历史文化悠久,文物资源丰富。全省现有文物部门管理的各级各类文物收藏单位100余家,馆藏文物42万余件。这些博物馆不仅是历史文化的宝库,也是西北民族历史的丰富画卷和档案,它们基本集中排列在丝绸之路沿线上,犹如一线穿引的颗颗明珠,使甘肃初步形成了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丝绸之路博物馆体系。
面对21世纪初博物馆发展的崭新局面,如何更新观念,适应新世纪、新形势、新举措、新任务的需要,抢抓机遇,加快甘肃博物馆事业发展,已经成为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这已不仅仅是博物馆数量增长、规模扩大和藏品增加的问题,更重要的关系到文化遗产事业理念的更新、工作思路的改变和思想认识的提高。
当今,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信息时代,人们的社会生活、文化生活,乃至个人的工作和生活习惯,都因信息技术的影响而发生着巨大变化。对行业进行数字化、信息化管理更是大势所趋。由于甘肃地处边远,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加上文物工作的对象主要是历史文化遗存,距现实较远。因此,在文博系统内部,对信息化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紧迫性也不强。2002年,国家文物局将甘肃列为文物调查及数据库管理系统建设试点省份,由国家提供经费支持,进行馆藏文物信息化建设,对于甘肃这样一个文物保护任务繁重、经费短缺、人才匮乏、管理手段落后的西部欠发达省份是个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每个文博工作者都格外珍惜这次机会,信息化工作的顺利进行促使他们对文物工作的性质、地位和作用重新作了定位。文博信息化是文博工作在管理理念、管理手段上的一次深刻革命,是加强文博管理和科学研究工作的迫切需要,古老文化和先进管理技术相结合,必然开放出无比绚丽的花朵,为甘肃省文博事业的蓬勃发展开辟出一条前所未有的光明道路。
经过这几年的工作和系统运行,信息化为甘肃博物馆事业带来了巨大变化和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信息化促进了博物馆基础工作的现代化
长期以来,由于资金不足,甘肃博物馆行业设备陈旧,人员知识结构不合理,管理理念和手段都较落后封闭,文物藏品的管理与保护亟需加强和改善。文物信息网络和管理系统的使用,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改变了过去文博行业对文物资产管理、藏品管理、财务管理等业务一直处于手工登记状态的传统、落后模式,实现了办公自动化,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长期以来,各文物收藏单位的文物藏品数量往往模糊不清,经过广大文物工作者的努力,特别是2002年进行的全省文博单位基本情况普查,大致摸清了全省馆藏文物的家底。总体来说,鉴定出11.0985万件(组)三级以上的珍贵文物,搞清了它们的分布和大致分类,为1700余件一级文物建立了纸质挡案。但具体到每一件珍贵文物,掌握的信息比较少,许多文物的必要指标项信息甚至不全面、不准确或不科学。试点工作的一个重要意义,就是用现代化的手段强化和改进文物基础工作。运用先进的技术,建立了全省的馆藏文物数据库,为每一件珍贵文物建立了一份电子档案,对馆藏珍贵文物的家底有了全面、细致、深入的了解和掌握,实现了基础工作的现代化。如今,只需轻轻一点鼠标,文物信息资料就会呈现在你面前。文物收藏保管的科学性大为增强,工作效率大为提高,而且,还能够解放原来粗放管理状态下浪费的大量人力资源,提高研究、陈列、布展、教育和社会服务水平,为文物的抢救、保护及合理利用提供更为科学的决策依据,为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二、信息化促进了博物馆藏品管理的规范化
规范化就是以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作出统一的规定。具体到博物馆藏品管理工作中,就是要对藏品管理所涉及的全部信息数据、工作项目制定一套统一的定义和程序。这是藏品管理工作中最重要、最基础的一个环节。文物信息网络和管理系统的使用,改变了过去文物收藏单位特别是中小型收藏单位文物管理不善,没有完善的藏品档案,登记方法各异,文物遗失了也无案可查的状况,现在全省按照统一、科学、规范的形式,对11万多件(组)珍贵文物少则几十项,多则逾百项的信息指标予以采集录入,并拍摄了影像资料。这些统一、科学、规范的指标项,把文物所蕴涵的各个领域、各个层次的信息发掘出来,保存在同一个数据库中,要求的指标项是标准规范的,所包含的信息量是全方位的,所体现的研究成果也是最新的。这就为不同的观察者从不同的知识结构、信息层面和学术视角了解、研究文物提供了方便。
三、信息化促进了博物馆藏品保护的科学化
馆藏珍贵文物数据库的建成,使文物管理工作的科技含量得到了极大程度的提高。文物信息网络和管理系统的使用,旨在用数字化手段调查、完善我国文物、博物馆领域的国情资料,建立并运行动态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同时制定行业标准规范。以往组织一次文物展览,需要进库房挑选,而对文物的每一次扰动都会造成不可避免的伤害,尤其是对于纸质等易损文物,有可能带来毁灭性损坏。有了数据库,组展可以在网上进行,文物的名称、图像、大小、年代等所有信息都在网上一目了然,使组展对文物的损害降到了“零”。如以往在制定馆藏文物修复方案时,需要对文物受损情况进行调查,必须要到文物收藏单位的库房中实地调查。现在如要制定青铜器文物的修复方案,就可利用数据库,从中查找文物受损情况,不仅十分便捷,而且资料也翔实可靠,还大大降低了工作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可以说,随着信息化工作的不断深入,信息技术应用于文物保护的前景一片光明,敦煌研究院将信息技术运用在壁画存储、病害治理和虚拟漫游上的成功经验,就是最好的例证。
四、信息化促进了博物馆藏品利用方式的多样化
文物本质上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科学、历史和艺术信息的载体,人们保护、管理、研究、利用文物,其实就在于尽可能地保存与发掘蕴藏于文物之中的所有已知和未知的信息,为当代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因此,对文物的利用不仅仅是对文物本身的物质实体的利用。文物信息网络和管理系统的使用,可为文物的利用开辟更多的途径和方式。其中的一个重要方式,是建设虚拟的网上博物馆。甘肃文物网站中,设计有“网上展览”这一栏目,就是利用信息化技术,通过互联网完整呈现一般实体博物馆所共有的收藏、研究、展示教育等功能的非具有实体空间的虚拟博物馆。信息化也使文物宣传教育方式有了很大的改进,利用信息化所取得的成果,通过互联网宣传文物政策、传播文物知识、提供最新信息。这些方式的运用,有效地打破了时间、空间的界限,使人们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欣赏甘肃文物的精华、了解最新的资讯资料,是文物有效利用方式的一次历史性突破。
篇10
[关键词]敦煌文献 流失分布 出版回 归数字化
(分类号]G254
1敦煌文献的发现与流散
1.1 敦煌文献的发现
敦煌藏经洞是由一个不懂学术的道士王圆篆偶然发现的。他云游到莫高窟后选择住在这里,打算把莫高窟的废置佛殿改造成道教的灵宫。光绪二十六年(1900),王道士在清理16窟甬道过程中,偶然发现了藏经洞,即第17窟。王道士凿开洞窟,发现里面收藏了很多包裹,包裹里是各种经卷。如此,一座丰富的古代文化宝库呈现在人们的面前,总共约有5万余件。藏经洞里的文书主要包括5―11世纪多种文字的古写本、少量印本,涉及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既有佛经、道经、儒书、地志、小说、通俗词典等专书,也有诗词、短文、唐代俗讲、信札、帐簿、医卜、历书等;语种包括汉、藏、印度、小亚细亚(去庐、康居、古和阗、回纥、龟兹)等诸种文字。敦煌文献是研究中古中国、中亚、东亚等相关的历史学、考古学、宗教学、人类学、语言学、文学史、艺术史等的珍贵材料。敦煌文献就这样落入了没有多少文化、完全不懂得考古的王道士手中,这就注定了敦煌文献的悲惨命运。
1.2 敦煌文献的内散
敦煌文献从被发现就开始不断流失,王道士是其中必然被谴责的主要人物之一。从1900年王道士发现藏经洞到1907年斯坦因来到藏经洞,7年中已经有一些经卷通过王道士散落到地方官绅手中。王道士面对如此多的古代经书和画卷不知价值几何,他拿出经卷交给肃州道台报送甘肃藩台廷栋,廷栋收下文献却没有给予重视。他又挑选了一些赠给敦煌县长汪宗翰,汪转赠当时的甘肃学台叶昌炽。此后,王道士便不断随意取出一些精美佛经和漂亮绢画送呈县衙或赠送友人。这些经卷后来辗转流入张广建、许承尧、杨炳荣、周炳南、端方、苏子培、陆季良等许多地方官绅和文人手中。此外,还遭遇一次严重的监守自盗:1910年清政府命令将残存遗书全部运往北京京师图书馆保存,执行官甘肃布政使何彦升之子借职务之便,伙同其岳父李盛铎及同乡刘廷琛、方尔谦等人,各盗取残卷中佳品数百卷,将剩余送交学部(为掩盖盗行,将一些长卷撕成几段凑足原数),到达北京时只剩得8600个残卷。
1.3 敦煌文献被外掠
敦煌文献的发现与散出,使中国西域地区成为各国探险家涉足的重点。1905年俄国人奥勃鲁切夫赶到敦煌,用6包日用品换取写本2大包。1907年3月,英籍匈牙利人斯坦因第二次探险来到莫高窟,骗走古写本类24箱(1万余卷),绘画古美术品5箱。1908年2月,法人伯希和来到敦煌,将其中的波罗密文,回鹘文之全部,藏文之大部,佛典以外的汉文文书之全部,总计5 000余件,运往法国。1911年至1914年,日本大谷探险队人从王道士处骗购文书总计376卷。1914年斯坦因又来敦煌再度骗购写经570卷。同年,沙俄奥登堡来敦煌发掘收购写本12000余卷,绢画100余幅,剥去壁画10余幅。1924年,美国人华尔纳来莫高窟剥取壁画26幅。1935年抗战爆发前,日本人又从盗劫遗书者李盛铎处购得400余卷精品。最终导致敦煌文献大量流失国外,累计俄罗斯12000件、英国13300件、法国5700件、日本1000件以及其他各国公私藏家若干。他们采取的是低价欺骗贿买、以物品换文物、剥离窃取壁画、偷裹囊中塑像等非法手段,将藏经洞的5万余件古文书、绢画刺绣、泥塑木刻等运往国外。
1.4 敦煌文献流散的原因
敦煌文献大量流失决非偶然事件,是当时历史的必然。首先,19世纪中叶清王朝的统治已迅速衰落,清廷已腐朽不堪,内忧外患接踵而至,朝廷对地方政权的控制力十分薄弱,对于本来就鞭长莫及的西北地区更是无力管辖。其次,帝国主义列强出于经济、政治、军事及学术研究等多种需要,打着各色旗号加紧进行“中亚探查”。多种身份的探险队、考察团进入西北地区勘察或挖掘地下遗存。第三,敦煌作为西域重镇,曾是各民族文化交流的中心,亦是一块蕴藏丰富又亟待开发的宝地,必然吸引国外“探宝者”来此。第四,藏经洞因为洞窟年久失修,缺乏保护,加之风沙侵袭,第17窟门上的土坯墙迟早会坍塌,被王道士发现,带有一定的偶然和必然性。第五,就当时的实际情况,王道士与斯坦因等人之间并不存在买卖关系,他们双方定约是“捐款”用于修缮之需。所以,斯坦因、伯希和等人在敦煌的作为,是地地道道的强盗劫掠性质毋庸置疑。第六,王道士等人的愚昧,斯坦因雇佣的师爷蒋孝琬的为虎作伥,中国官绅给斯坦因把一箱箱文物运走提供的帮助以及负责运送劫余写本的某些中国官员的趁火打劫行为等,都表明当事人的愚昧无知与麻木不仁。上述负面效应都构成了敦煌文献流失的社会原因。
2 敦煌文献在世界各国的分布
敦煌文献的国内外流失虽曾失去控制,但其去向与收藏却大多有迹可寻,只是难究其详。100余年过去了,随着国际敦煌学研究的不断发展以及学者们的不懈追踪,它的现状和归宿大部分已经水落石出。根据有关专家统计数据表明:现存的敦煌文献总数大约在58100件以上。它们分别被流散收藏在国内外各机构及个人手中。目前,敦煌文献在世界各国、地区的分布情况见表1。
表1系根据1962年商务印书馆编《敦煌文献总目索引》和其他有关资料编辑而成,仅仅是敦煌流失海外文献的粗略统计。此外,在美国还有芝加哥自然史博物馆藏写本1件、哈佛大学福格艺术博物馆汉文写本2件、哥伦比亚大学东亚图书馆藏汉文写本1件、哈佛大学艺术博物馆藏绘画1件、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汉文写本3件。在日本一些公私博物馆里,如九州大学文学部有5件,在白鹤美术馆、宁乐美术馆、静嘉堂文库、四天王寺、奈良法隆寺等都有少量敦煌写本和绘画。在德国印度艺术博物馆、慕尼黑人种学博物馆、不来梅海外博物馆也有少量收藏。土耳其和匈牙利科学院图书馆也有斯坦因零星收集品。
我们总想确切统计出敦煌写本的数量与流散各国的具体情况,但看来难以做到,谁也不可能无遗漏地遍寻世界上的所有藏家,许多不确定性让研究者力不从心。同时,随着地区和国家格局的变化,存藏地及收藏者也都在不断变化,甚至有些已被毁坏无存。总之,敦煌文献在英国的藏卷最多最长,在法国的藏卷最精最广,在俄国的藏卷最杂最碎,在日本的藏卷最隐最秘,中国国内的藏卷最散最乱,其他国家收藏星罗棋布。
3 敦煌文献的再生性回归
中国曾派出几十位敦煌专家前往国外,希望索回敦煌文物,然而大都无功而返。1997年10月9日,日本友人青山庆示遵照其父青山杉雨的遗嘱,将家藏的
8件敦煌遗书送回敦煌,开创了流失海外敦煌文物回归故里的先河后,再没有国家或是个人交还敦煌遗书。我们只能采取再生性回归方式,如,摄影、复制、出版、数字化等多种回归途径。
3.1 《英藏敦煌文献》出版回归
1987年8月,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与伦敦大学亚非学院就合作整理出版《英藏敦煌文献》达成协议,该书由英国国家图书馆、伦敦大学亚非学院、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四单位合编,中方负责出版。几经周折,《英藏敦煌文献》于1990年由四川人民出版社编辑出版。收入文献包括英国国家图书馆、印度事务部、英国国家博物馆所藏敦煌汉文文献。全书有8 000幅照片,总分15卷,1995年印完。此书的出版标志着流失英伦的敦煌瑰宝终于回归故土。此书获得了1995年第二届国家图书奖。
3.2 《俄藏敦煌文献》出版回归
上海古籍出版社从1989年开始在俄罗斯科学院东方研究所圣彼得堡分所、俄罗斯科学出版社东方文学部的配合下,于1992年12月出版了《俄藏敦煌文献》的第1册。他们共向俄罗斯派出工作小组10批、29人次,工作26个月,至2002年终于完成了全部的编辑工作,出版总数达到17册,共收18000余号,附录包括《叙录》、《年表》、《分类目录》和《索引》等。其文献数量大,内涵极其丰富,是考订文献和研究当时社会的重要材料。
3.3 《俄藏敦煌艺术品》出版回归
上海古籍出版社从1998年开始至2003年与俄罗斯国立艾尔米塔什博物馆合作出版了《俄藏敦煌艺术品》6巨册。内容包括:①敦煌文物350件,现藏于俄罗斯国立艾尔米塔什博物馆;②俄国考察队在敦煌拍摄的1 000幅历史照片;③全景和分段的洞窟平面图和示意图;④350幅临摹图和摹写的壁画题记;⑤200多个洞窟的考古笔记和旅行日记资料;⑥附录收录诸家洞窟编号对照表。这些文献与俄藏敦煌文献同宗同源,不可分割,相互参证。
3.4 《法藏敦煌西域文献》出版回归
1994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和法国国家图书馆合作编纂《法藏敦煌西域文献》。经过中国内地、香港、台湾学者和出版人的努力,得到法国国家图书馆的支持。由李伟国、府宪展担任中方执行编辑,郭恩(MoniqueCohen)、蒙曦(Nathalie Monnet)担任法方执行编辑。上海古籍出版社编纂出版,1995年首册出版,2005年全部完成,共出版34巨册。此书收集了法藏的全部汉文和非汉文敦煌西域文献,是继2002年完成《俄藏敦煌文献》17册之后的又一重大成果。
3.5 《法藏敦煌西夏文文献》出版回归
2007年5月,西北第二民族学院与上海古籍出版社再次联手推出了4巨册的《法藏敦煌西夏文文献》。此文献是伯希和于1908年掠走的最主要的西夏文藏品,共著录了246件文献,其作用是其他馆藏无法替代的。此书既有各种写本、印本的佛经、发愿文,又有版画作品、社会文书。这些资料承载着元代内地和沿海文化交流的重要信息,记录了元代初期政权对西夏遗民的民族宗教政策,也印证了中国发明活字印刷术并广泛应用的历史,更重要的是把莫高窟北区的西夏文文献收集达到完整无缺,全部“回归”祖国。
3.6 《法藏敦煌藏文文献》出版回归
20世纪80年代以来,整理出版工作主要集中于汉文文献,对藏文和西域文献特别是民族古文字文献还关注不够,尤其是敦煌古藏文文献仍然不易为国人所见。鉴于此,上海古籍出版社联合西北民族大学与法国国家图书馆合作出版了《法藏敦煌藏文文献》,2006年9月13日在甘肃兰州首发2册,总量约为15册,至2009年11月已出至第9册。这些流失国外100余年的藏文文献得以出版,标志着敦煌藏经洞藏文文献首次以再生形式回归,引起了国际藏学与敦煌学界的高度关注和好评。
3.7 敦煌文献的数字化虚拟回归
敦煌文献的数字化回归已硕果累累:①IDP(Inter-net Directory Provider)国际敦煌写卷数字化。IDP是由大英图书馆、法国国家图书馆、俄罗斯圣彼得堡东方研究院、柏林国家图书馆、新德里国立博物馆以及中国国家图书馆一致通过的国际合作项目。其网站分英文、中文、日文、德文、俄文5个界面运行。②《敦煌遗书数据库》管理系统。该数据库是由敦煌研究院文献所和兰州大学图书馆联合开发完成的,只是所编总目的索引,并非全文数据库。③DDIS(Dunhuang Doeu―ment Information System)敦煌学资源信息数据库。由敦煌研究院资料中心和深圳大学图书馆合作完成。2002年完成了《敦煌学文献检索系统》,提供了对主题、分类、题名、著录、洞窟号、遗书号等多种规范文档的管理与检索。④地域性“敦煌学数字图书馆”。由兰州大学图书馆承担。该项目包括敦煌石窟艺术库、遗书库、研究文献库、人物机构库等文字、图像、音频、视频等多媒体信息,具有强烈的地域色彩。此外,还有台湾成功大学敦煌文献(书目)检索系统、甘肃藏敦煌藏文文献数据库、俄藏敦煌文献收载数据库、方广铝《敦煌遗书机读目录》数据库等。
4 结 语
- 上一篇:土地使用权出让的特征
- 下一篇:农村征地款分配的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