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卫生室年度总结范文
时间:2024-01-29 17:59:3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乡村卫生室年度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以改善农村卫生服务条件、完善农村卫生机构服务功能和提高农村卫生服务能力为核心,以乡镇卫生院建设为重点,村卫生室建设为基础,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从整体上为提高农民的健康水平提供保障条件。
二、建设原则
省级为主、地方配套;整合资源、填平补齐;完善功能、满足需求;统一标准、规范建设;统筹规划、分步实施。
三、建设目标
从*—2011年,用5年时间,建设1230所标准化乡镇卫生院和10000个标准化村卫生室,基本建立起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医疗救助制度相适应,设施较齐全、专业素质较高、运转有效,初步满足农民群众人人享有基本卫生保健服务需求的农村卫生服务体系。
四、建设内容
一是以改善就医条件为目标,改扩建业务用房;二是以提高诊疗技术为目标,添置与更新设备。
五、建设标准
乡镇卫生院业务用房和设备添置更新按照《安徽省农村乡镇卫生院建设指导标准》填平补齐,业务用房建设造价按每平方米600元控制,设备添置更新按平均每所20万元左右控制。
村卫生室业务用房和设备添置更新,按照《安徽省农村村卫生室建设指导标准》建设。业务用房建设造价按每平方米500元控制,设备添置更新按平均每所6000元控制。
《安徽省农村乡镇卫生院建设指导标准》、《安徽省农村村卫生室建设指导标准》另行印发。
六、投资规模
*—2011年,总投资12亿元,用于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业务用房建设、设备购置与更新。按国家标准,投资3.6亿元,改扩建乡镇卫生院业务用房60万平方米;投资2.8亿元,添置和更新1230所乡镇卫生院诊疗设备;投资5亿元,改扩建村卫生室业务用房100万平方米;投资0.6亿元,添置和更新10000个村卫生室诊疗设备。
七、经费来源
总投资12亿元,其中:由省发展改革委、省卫生厅争取中央投资3.5亿元(含2006年国家已下达国债资金1亿元);省、市、县三级政府分担8.5亿元,省级按80%比例承担6.8亿元,市、县财政按20%比例承担1.7亿元,省级5年应承担的资金按平均每年1.36亿元进行筹集,具体为:省发展改革委省统筹投资每年安排4000万元,省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9600万元,市、县应承担的资金,按省下达的年度投资计划和配套比例,由市、县财政安排落实。
八、分年计划安排
在分年度计划安排上,一是优先安排中心乡镇卫生院;二是优先安排乡、村行政区划调整完成县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县;三是优先安排实施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的县;四是优先安排艾滋病、血吸虫病、结核病集中的乡、村卫生机构。
乡镇卫生院。*—2009年每年计划安排建设300所,2010年计划安排建设200所,2011年计划安排建设130所。
村卫生室。*年试点建设1000所,*—2010年每年计划安排建设2500所,2011年计划安排建设1500所。
九、项目建设与管理
(一)制定建设规划。根据全省农村卫生发展实际,研究制定符合省情的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与发展规划。规划制定的程序是:
乡镇卫生院:根据行政区划调整以后的乡镇数,按照1个乡镇有1所政府举办的卫生院,在已经调查摸底的基础上,按标准进行填平补齐建设,由省将*—2011年建设规划规模和年度建设计划下达到各县(市、区)。
村卫生室:按照1个建制村建设1所标准化的公益性村卫生室的总体考虑,乡镇政府所在地不再设卫生室(工作职能由乡镇卫生院承担),结合各县(市、区)行政区划调整后的行政村数、人口数以及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的实施情况,将*—2011年计划建设控制数下达到各县(市、区),由县(市、区)结合自身实际提出*—2011年分年度建设计划,经所在市审核后,报省发展改革、卫生、财政部门统筹制定全省建设规划和年度建设计划。
(二)项目建设与管理模式。项目坚持以县为主,实行“六统一”,即统一规划立项,统一计划下达,统一勘探设计,统一招标监理,统一资金管理,统一验收和预算审计。项目建设实行县(市、区)卫生部门法人责任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
对村卫生室进行统一设计,提供几套适应不同区域、地形和地质条件需要的标准图纸,供各县村卫生室选择;在项目建设上,以县为单位进行集中打捆分包招标,引入合格有资质的施工队伍,以降低建设费用,保证施工质量。
(三)运行体制与管理模式。实行乡镇卫生院与村卫生室一体化管理模式。政府投资新建的村卫生室所有权归政府举办的乡镇卫生院,由乡镇卫生院从有资质的乡村医生中招聘从业人员,村卫生室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财政根据其所承担的公共服务适当予以补助,逐步建立乡、村卫生服务运行管理体制和日常运行经费保障机制。
十、保障措施
(一)建立协调机构。在省民生工程协调小组统一领导下,建立由省发展改革委、省卫生厅、省财政厅等部门负责同志参加的联席会议制度,协调研究和解决问题,总结、交流工作经验,部署阶段性工作重点和任务,制定下一步工作计划。
(二)明确职责分工。市、县政府是项目实施的责任主体,负责本区域项目实施的组织领导、审定建设规划、以及配套资金、建设用地的落实和其他优惠政策等。市、县发展改革、卫生、财政部门负责项目实施日常工作,具体负责项目立项审批、编制上报建设规划和年度投资计划、勘探设计、招标管理、施工监理、项目督查、资金使用、统计报表上报、竣工验收、决算审计、档案管理等工作。市、县(市、区)建设、国土、审计、监察等部门根据各自职能履行职责并予以配合。乡、村负责建设用地划拨的落实和施工环境的保证。
省发展改革委、卫生厅、财政厅等部门按照省政府要求和职能分工各负其责。
省发展改革委负责牵头组织制定乡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方案、编制建设规划,下达年度投资计划,并协调项目启动与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困难与问题以及项目建成后的评估评价工作。
省卫生厅负责牵头组织项目的实施和建设、统计报表上报以及制度建设、项目建成后的运营管理和验收工作;会同省发展改革委制定乡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方案、编制建设规划以及下达年度投资计划。
省财政厅负责安排落实省级财政资金和建设资金管理,督促市、县财政部门落实配套资金。
(三)制定优惠政策。
一是制定出台在建设用地、建设费用减免等方面的优惠政策,以保障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民生工程顺利推进;二是制定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项目管理和资金管理办法,以保障项目建设质量和资金安全。
(四)建立项目公示与督查制度。
篇2
一、基本情况
镇(中医院管辖)有5个社区、8个村委会,150个自然村,总户数9176户,总人口31742人,农业人口18478人;农村人均收入1257元,人均吃粮400公斤,15—49岁育龄妇女8554人,占总人口的26.95%;18—35岁育龄妇女数3939人,孕产妇463人,产妇333人,出生334人,活产332人,死胎死产2人。7岁以下儿童2247人(5岁以儿童1760人,3岁以儿童936人),占总人口的7.08%;0—15岁儿童4313人。预防保健人员26人,其中乡级3人,村级23人,共设有13个村卫生室,村卫生室覆盖率为100%,全部为甲级村卫生室。
二、组织管理
年初,项目领导小组成员召开了专题会议,制定了年度防保工作计划,并召开了年度村医工作安排会议。会上,镇领导做了重要讲话,对村医工作做了一些要求和强调,防保科将各村的任务、指标下达到各村卫生室,连同百分计考评标准与村医签订工作目标责任合同书,并订有奖惩标准。半年对各村进行检查督导,并召开专题会议,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难点重点问题。年底严格按照签订的目标责任合同书的考评标准对所辖卫生室进行考评,并兑现奖惩。从行政上、业务上加强了村医的管理,提高了村医工作责任心和工作积极性,保证了工作的顺利完成。
三、工作开展及完成情况
(一)培训、督导
一年来,围绕乡村一体化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及预防、保健工作对在职卫生人员、村医进行培训,自办培训班4期,共培训232人次,其中中医院148人次,村医84人次;召开例会4期,参会人员共108人次。在镇政府、中医院领导的带领下,坚持每月1人次的下乡监督活动,全年共下乡监督96人次,318天。
(二)健康教育
围绕预防、保健、康复等,采取多渠道方式开展健康教育宣传工作,设立宣教室和咨询室,播放录象,在门诊、住院部走道显眼地方及病房粘贴宣传画、标语,门诊大厅有两块宣传板,每月定期出版报,各种卫生节日在街头人口集中地方设点宣传,制作展版,印发宣传材料,口头宣传及设有咨询电话。另外,辖区13所中小学校开展健康教育课,村医上门宣传,育龄妇女轮换式学习科普连环画知识。一年来,共设点宣传1()1次,每次医务人员3人,共33人次,168期,粘贴标语60条,粘贴宣传画245张,制作展版11块,发放宣传材料20多种、26500份,医务人员宣传9928人次,接受咨询4372人次;会议培训4期,共培训120人次。18—35岁育龄妇女受教3373人次,孕产妇受教463人。新婚登记人员受教840人。通过宣传教育,提高了群众的预防、保健、康复等卫生知识知晓率,行为形成率有所提高,保障了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
(三)乡村一体化管理工作
巩固乡村一体化管理取得的成果,辖区内13个村卫生室全部严格按照乡村一体化管理的“三制、四有、七统一”开展工作,严格村卫生室值班、考勤制度,制定健全了村卫生室工作制度;加强了赧场社区卫生室、白家寨村卫生室、香柏河村卫生室、横山村卫生室、杨梅山村卫生室、大坪子村卫生室、新寨村卫生室建设工作,夯实村级卫生保健网,逐年解决村卫生室无业务用房、业务用房简陋的问题。继续实行防保人员对各村卫生工作分片包干、责任到人的工作制度,进一步增强了防保人员和村医的工作主动性和责任心;巩固了“围产期保健保偿制”,建立了动员孕妇住院分娩奖惩制和费用包干制,有效提高了孕产妇住院分娩率,降低了孕产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消除了新生儿破伤风。今年对孕产妇管理突出的村卫生室给予了表彰奖励,共奖励金额4529元。
(四)巩固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
严格执行《龙陵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方案》及相关管理规定,设置了合管办并保证工作人员和工作经费,确保了新农合的顺利运行;制订了《镇新农合管理制度》,加强了新农合用药行为的监管。13个村卫生室均按时、按质进行报账制度,并分散、分批张榜公布报销比例及金额。补偿情况:年1至11月份,参合者总得到补偿14530人次,总补偿医疗基金1019141.49元,占可用医疗基金(1597482元)的63.80%。其中:门诊统筹补偿6173人次,补偿医疗基金36278.51元,占可用门诊统筹补偿基金(399370.50)的9.08%;门诊家庭账户补偿5625人次,补偿医疗基金44286.44元,占可用门诊补偿基金(399370.50)的11.09%【其中,慢性病门诊补偿1855人次,补偿慢性病基金92355.79元,占可用慢性病补偿基金(79874.10元)的115.63%;】;住院补偿834人次,补偿住院基金829020.75元,占可用住院补偿基金(1118237.40)的74.14%;住院顺产分娩43人次,总住院医疗费用25800元,补偿住院医疗基金17200元,占可用住院基金1118237.40)的1.54%。可用医疗基金结余578340.56元。年度镇参合率为93.11%(17201/18474),比去年下降2.84%(居民人口不得参与合作医疗)。
(五)疾病预防控制工作
1、计划免疫
在计划免疫中,全镇以“计划免疫工作计划”为目标,着重建立完善计划免疫十本贻账,完成各项指标率,提高afp病例监测报告,做好脊灰强化免疫工作及计划外疫苗的接种工作。重点加强贫困边远山区及免疫空白地区儿童的免疫接种工作,做好“乙肝疫苗”的接种工作。年共出生儿童321人,0—7岁儿童2302人,建卡2302人,建卡率100%;乙肝疫苗接种321人,接种率100%,及时接种309人,及时接种率为96.26%。年afp、麻疹病例、新生儿破伤风实行“旬报告”和“零报告”制度,共监测上报36期。年共运转疫苗9次,其基础免疫接种率为:卡介苗99.43%,麻疹疫苗100%,百白破99.81%,脊灰疫苗99.81%,乙肝疫苗100%。五苗全程接种率99.43%。为巩固脊灰强化免疫,年1月进行了一轮强化免疫,应种1330人,0剂次儿童58人,实种1320人,服苗率99.25%.外地儿童应种79人,实种79人,0剂次儿童应种6人,0次剂儿童实种6人,服苗率100%,并进行了查漏补种工作。年6月至12月,积极做好二类疫苗“乙肝疫苗”的接种工作,通过中医院全体医务人及村医的共同努力,共接种乙肝疫苗(含村级)共2512人。为实现全国消灭麻疹承诺,于年11月对8月龄至14岁适龄儿童进行了麻疹强化免疫接种,应种数5284人,实种数5256人,接种率为99.47%。
2、疫情监测
在疫情监测上,继续坚持“重点地区、重点预防,重点疾病、重点防治,重点人群、重点保护”的原则,严格监测“肠道传染病,虫媒传染病,不明原因肺炎病例,流感样病例、禽流感零报告及日报告”。主动搜索afp病例。年3月18日云山小学学生发生一起水痘爆发,发病19人,疾控中心、中医院防保科及村卫生室积极采取措施进行控制,通过几天努力,疫情最终得到控制。年5月至6月进行“手足口病”的日报告和零报告工作,共上报37期,未发现手足口病;年10月25日至今进行“登革热”的日报告和零报告工作,共上报49期,未发现登革热疫情。年,镇共发乙类传染病322例,发病率1014.43/十万,发病居首位的为肠道传染病,其次为性传播疾病,疫情报告率为100%,报告及时率为98.1%。
在疫情监测上,严格按上级要求做到:有疫情报告各项制度,每季度有疫情分析,疫情自查总结,半年、年度疫情分析。年共进行疫情分析季度4期,半年分析1期,年度分析1期。按《龙陵县中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制度》要求,积极做好各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工作,(如食物中毒、药物中毒等)。年共上报一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20起。(包含一般食物中毒、药物中毒、菌子中毒)
3、疟疾防治
疟疾防治工作严格按照《全球基金疟疾项目》要求完成。年本地居民发热血检702人,血检完成率117%,流动人口涂片治疗670人,完成率111.67%,血检村寨148个组,村寨覆盖率100%,预防服药630人,预防服药率210%,疟疾现症病人治疗15人,治疗率100%,休止期根治63人,根治率100%,病灶点处理63个,疟史访问270人,访问率100%,病灶点处理270个,处理率100%。均为外源性病灶点。年,第五轮疟疾项目“氯伯喹”免费治疗间日疟共368人;act治疗pf108人,浸泡蚊帐1037笼。年疟疾防治做到年头有计划、年终有总结,过程有记录。且每月制定工作计划、总结;季度也制定工作计划、总结。数据资料做到一月一收一报,并按时上报县项目办各种报表及资料。年共上报疟疾报表21期,季报表7期,(分别为第五轮、第六轮)。严格“疟疾基金财务帐”管理,及时兑现疟疾项目款。
4、结核病防治
按照《结核病项目》要求,认真做好结核病人的转诊工作。年共转诊病人36例,规范、足量、全程对结核病病人实施治疗,共治疗肺结核病人11例,加强督导管理,共督导结核病病人11例,督导45次(其中有1人为自费服药),做到“三见面、三落实、五要求”。做好健康教育工作,做好结核病病人的督导及归口管理工作。
5、鼠疫防治工作
鼠疫防治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国家鼠疫控制应急方案》和“省、市、县鼠疫防治联防方案”,强化鼠疫“疫情三报”,坚持“零报告”制度,严防鼠间鼠疫的流行,杜绝人间鼠疫的发生。年度统一灭鼠2次,经费投入10500多元,受益人口人。
6、死因监测工作
死因监测工作是年一项新开展的工作,主要进行辖区内的死亡信息收集,所有死亡个案必须全部上报,并建立各项工作制度,中医院做好培训及督导工作。做好质量控制。中医院各科室、全镇5个社区及8个村卫生室共监测上报死亡病例169人,死因报告率100%.网络直报169人,直报符合率92.22%;报告卡完整率93.41%,报告卡规范率90%,卡片与病史符合率91.21%;报告及时率90.80%,培训村医2期,积极做好下乡监督工作,共计下乡监督36次,撰写督导报告4期。
(六)妇幼卫生工作
1、妇幼卫生保健工作继续深入学习和贯彻执行《母婴保健法》的法律、法规,搞好“围产期保健保偿”服务,巩固保健保偿服务取得的成果,年围产期应入保232人,实入保232人,入保率为100%。
2、“降消项目”工作
我镇严格按照龙陵县“降消项目”实施方案要求,认真开展好“降消项目”工作,利用项目活动,加强了村医生的业务培训,巩固了三级防保网底建设,搞好怀孕妇女的摸底排查登记管理工作,健全和完善危急孕产妇和危急儿童的转诊、急救运行机制,为“两个危急”转诊抢救疏通绿色通道,为孕产妇住院分娩实行限价收费政策,主动为贫困孕产妇办理救助资金,提高了孕产妇住院分娩率,降低“两个”死亡率。年度,镇共办理贫困孕产妇救助卡128人,享受救助金86人,补助金额46720.84元;实行限价收费的40人。在中医院住院分娩的贫困孕产妇224人,补助金额151568元;实行限价收费的有91人,补助金额28758.18元。危急孕产妇抢救1人,抢救成功1人,成功率为100%。
3、爱婴医院工作
继续巩固创建爱婴医院来取得的成果,大力宣传母乳喂养的好处,指导产妇母乳喂养,提高纯母乳喂养率。年度指导产妇母乳喂养332人,纯母乳喂养300人,纯母乳喂养率为90.36%。
4、“三监测、六管理”工作
全年共有孕产妇463人,产妇333人,活产332人,建卡322人,产检322人,有早孕检查277人,住院分娩300人,新法接生334人,产后访视322人,系统管理277人;高危孕产妇94人,管理94人,高危产妇68人,住院分娩68人,危急孕产妇抢救1人,抢救成功1人,无孕产妇死亡。7岁以下儿童2247人,保健管理1697人;3岁以下儿童936人,保健管理705人;5岁以下高危儿童113人,管理113人;5岁以下儿童中重度营养不良患病人数16人。新生儿死亡1人,婴儿死亡3人,5岁以下儿童死亡3人,无新生儿破伤风病例。
5、十三项妇幼卫生指标
年度无孕产妇死亡,新生儿死亡率为3.01/00,婴儿死亡率为9.04/00,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9.04/00,无新生儿破伤风死亡。孕产妇保健覆盖率为96.99%,产前检查率为96.99%,新法接生率为100%,孕产妇住院分娩率为90.36%,产后访视率96.99%,孕产妇系统管理率为83.43%,高危孕产妇管理率为100%,高危孕产妇住院分娩率为100%。7岁以下儿童保健覆盖率为75.52%,3岁以下儿童保健管理率()为75.32%,5岁以下高危儿童管理率为100%,儿童计划免疫(五苗)全程覆盖率为100%;4个月以下婴儿纯母乳喂养率为90.36%(300/332);低体重出生率为1.20%(4/332),5岁以下儿童中重度营养不良患病率为4.82%(16/332)。培训合格率为100%;妇女健康教育率为85.63%(3373/3939)。
6、妇幼卫生信息管理
严格按照上级要求,做好妇幼卫生的痕迹资料的归类整理,建立健全了乡村两级信息资料档案,准确及时上报和反馈妇幼卫生院信息。今年上报妇幼卫生信息12期,健全乡级3本8种台帐、村级2本5种台帐,确保县、乡、三级数据上一致,为上级领导决策提供科学依据,达到保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和健康发展的目的。
(七)艾滋病防治工作
按照县对乡镇签定的目标责任书要求,认真做好艾滋病防治工作。以“宣传教育”为主,标本兼治,并在全镇范围内深入开展艾滋病防治工作,并进行监测。年,镇共监测1362人,其中孕产妇监测522人,完成任务400的130.5%;新婚保健人员婚前保健监测840人,完成任务数550人的152.73%,共随访hiv/aids6人,筛查出hiv感染者3例。实施母婴阻断0人,发放安全套200盒,年镇村两级共出艾滋病宣传栏期84期,发放防治艾滋病宣传资料6000多份,受益人口5000多人。年镇对防治艾滋病家庭贫困人员及艾滋病孤儿共计17人,救助金补助14700元。
(八)其它工作
积极完成上级安排临时性工作任务及参加各种会议。年到上级培训8次,培训村级14次,接受上级督导8次;驾驶员体检524人次。
四、存在问题及建议
(一)存在问题
1、健康教育范围不广,力度不够,群众文化素质偏低,影响妇幼卫生工作的开展。
2、个别村医业务素质偏低,积极性不强,村卫生室发展不平衡。
3、防保经费严重短缺,村医不能得到及时的强化培训,卫生室设备、器材陈旧老化。
4、预防艾滋病母婴阻断经费不到位,工作经费不足。
(二)建议
1、加强村医的政治教育及业务培训,提高村医责任心及业务水平。
2、加强健教宣传,扩大宣传面,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群众的自我保健意识。
篇3
1、巩固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一是提高了新农合保障水平。2015年参合率为99.5%,人均筹资为470元,各级财政补助人均为380元,个人缴费人均为90元。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限额提高到10万元。二是做好了大病保险与新农合基本保障、重大疾病救治相衔接,贯彻执行市卫生局和财政局印发的《2015年抚州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大病保险和意外伤害住院保险补偿办法(试行)》有关要求。三是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按照抚州市卫生局《关于加强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医疗费用控制的通知》要求,各定点医疗机构制定了具体的费用控制措施,规范了医疗机构诊疗行为,明确了部分医用材料补偿规定。四是强化了监管,对2014年度定点医疗机构年度考核情况进行了通报。
2、提升乡村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能力。开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规范化管理活动和建设群众满意乡镇卫生院活动是2015年我县基层卫生服务能力提升工程的重要内容。县卫生局将两项活动纳入了年度重点工作任务,认真组织实施,一方面指定专人负责,采取一级管一级、层层抓落实的方式,将责任落实到机构、科室和个人。另一方面积极开展了宣传引导,让广大干部职工和群众积极参与,确保活动取得实效。在活动开展中,为了规范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的服务行为,我局印发了《__县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行为规范》,要求全县各乡镇卫生院对医务人员的行为进行规范。为了注入乡镇卫生院可持续发展的活力,我们抓好了乡镇卫生院文化建设,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乡镇卫生院文化建设指导意见的通知》,要求卫生院从精神文化、行为文化、环境文化、制度文化四个方面开展工作。
3、扎实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的要求,继续抓好重点人群健康体检,规范高血压、糖尿病和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推进中医药保健服务,综合提升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截止至2015年3月底,全县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建立居民电子健康档案37.34万份,建档率达84.5%, 65岁以上老年人保健管理2.93万人、0—6岁儿童保健管理3.68万人、孕产妇系统管理0.071万人、高血压病人管理2.7万人、2型糖尿病人管理0.66万人、重型精神病人管理0.15万人、老年人中医管理1.21万人,儿童中医管理0.95万人。
4、落实妇幼卫生工作。一是进一步加强了《出生医学证明》管理,要求各医疗保健机构严格执行国家卫生计生委的“十个严格”的规定,并要求每个医疗机构对《出生医学证明》的使用情况实行季报告制度,落实了《出生医学证明》开具的终身承诺制度;二是深入实施妇幼安康工程。以妇幼安康工程为重要抓手,深入实施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农村育龄妇女免费补服叶酸、农村妇女宫颈癌筛查、艾滋病母婴阻断、免费妇检、新生儿疾病筛查等出生缺陷防治措旆。2015年1至3月份,共有309名农村孕产妇享受了住院分娩补助,补助金额9.27万元,免费补服了叶酸989人,共为乙肝阳性孕妇所生新生儿免费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256人次,接种率达100%,全县婚检总人数1734对,婚检率达到93.1%,新生儿听力筛查率达90%以上,新生儿遗传代谢性疾病筛查率达到82%;三是开展爱婴医院的复核和创建工作。为倡导母乳喂养,根据爱婴医院创建和复核的要求,在全县助产医疗机构开展了爱婴医院的管理工作。
5、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一是组织了全县乡村医生学习贯彻国家卫生计生委、发改委、教育部、财政部、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村卫生室管理办法(试行)》及《__省村卫生室管理办法实施细则》。二是实施乡村医生多渠道补偿政策。 为积极稳妥解决全县乡村医生的养老保障问题,按照《__省乡村医生养老保障生活补贴工作
实施方案》文件要求,截止2015年1月1日,年满60周岁且从医满20年生的 名乡村医,开展了2015年度省级乡村医生养老生活补贴申请工作。按照《__省乡村医生公共卫生服务补助办法(试行)》的要求,为对乡村医生从事公共卫生服务进行补助,为全县 名乡村医生开展了2015年省级公共卫生服务补助资金的申请工作。三是开展公有产权村卫生室调查工作。为了解我县村卫生室房屋建设情况,3月份对全县村卫生室房屋建设情况进行了摸底调查。在调查过程中,做到严肃认真、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确保了各项数据的真实性、可靠性。1、继续巩固和完善新农合制度。一是做好大病保险与新农合基本保障、重大疾病救治的衔接。推进大病保险业务管理信息化建设,规范大病保险经办服务,推进“一站式即时结算”服务。二是继续推进新农合支付方式改革。扩大支付方式改革对医疗机构和病种的覆盖面,实现县域内医疗机构支付方式改革全覆盖。三是强化新农合基金监管。落实《__省新农合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规范定点医疗机构诊疗行为,重点加强对民营定点医疗机构和乡镇卫生院的监督检查,依法依规严厉查处套取新农合基金的行为。四是加强新农合精细化管理。规范新农合药品字典、检疗字典、疾病字典,加快新农合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建设,提升县级新农合经办机构服务能力。
2、大力推进卫生院规范化建设。针对乡镇卫生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采取有力措施,加强整改,逐一落实。同时,以规范化建设为契机,加强卫生院的交流与学习,不断加强建设,完善制度,规范管理,提升服务,满意群众,推进乡镇卫生院规范化建设进程。
篇4
对村卫生室建设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会前,这次现场会是根据市政府第68次常务会议研究的意见召开的其主要目的于学习借鉴经验。对县局部村卫生室进行了现场观摩。刚才,县政府和姜庄乡政府介绍了经验,请各县(市)政府、开发区、东城区认真学习借鉴。市卫生局局长所作的演讲,回顾总结了前一阶段工作,对今、明两年村卫生室建设工作进行了布置,完全同意,希望大家抓好落实。下面,根据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的意见,再强调三点:
一、认清形势。进一步增强做好村卫生室建设的使命感
村卫生室承担着辖区农民群众的污染病疫情报告、计划免疫、妇幼保健、健康教育等公共卫生职能,村卫生室是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和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基础和组成部分。多年来。提供罕见病、多发病的一般诊治和转诊等基本医疗服务,受委托开展新农合政策的宣传和服务工作,为保证农民群众身体健康,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发挥了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市现有78个乡镇,2185个行政村,加上4个南水北调移民新村,依照“一个行政村建设一个规范化村卫生室”原则,全市共需建设村卫生室2189个。2008年以来,随着省村卫生室建设项目的推进,市已完成670个村卫生室建设改造任务,建成后的村卫生室基础设施明显改善,服务功能日趋完善,已经成为我市新农村建设的亮点,受到广大农民群众及乡村医生的普遍欢迎。
确定了今明两年全面完成建设任务的目标,市政府根据我市村卫生室建设工作的实际。并把此项工作写进了政府工作演讲》列入了市委、市政府2010年十大民生工程。依照市政府要求,今、明两年,全市仍有1500余所村卫生室亟需改造,点多面广,时间紧迫,任务十分艰巨。一定要清醒地认识到村卫生室建设工作面临的形势,紧紧抓住当前省委、省政府实施村卫生室建设的大好机遇,把加快村卫生室建设放在解决农民群众基本医疗、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自觉增强村卫生室建设的使命感,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加大工作力度,确保今年底前将我市的村卫生室全部建设一遍,实现“一个行政村有一个规范化村卫生室”目标,为农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方便的医疗卫生服务。
二、学习先进。全面推进村卫生室建设工作
县村卫生室建设工作领导重视、财政支持、产权明晰的做法是值得各级各部门认真学习借鉴的如何把这些经验学习好、运用好,从刚才参观的情况和县介绍的经验来看。与陕西省南郑县的有关做法结合好,切实做好下一阶段的村卫生室建设工作,关键要掌握好以下几点:
一)明确建设要求。新建成的村卫生室。更是新农村建设的一道靓丽风景,布局合不合理,质量规范高不高,既事关群众的健康,又事关新农村的建设与发展。因此,各县(市)政府、开发区、东城区要结合当地实际,通过新建、改扩建等形式做好村卫生室建设工作,具体操作中,要达到三化”要求:一是选址要科学化。严格依照新农村建设规划,坚持因地制宜、方便群众、便于管理的原则,合理布局村卫生室网点,方便群众就医,广泛听取乡村医生和群众的意见,严禁将项目当做人情交给没有执业资格、群众意见多、技术水平差的人员承办。二是形式要多样化。有条件的地方,要依照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规范、统一标识的原则新建村卫生室;也可以对原村卫生室进行改扩建,要六室分开,标牌统一,达到省定规范化村卫生室的要求。通过多种建设形式,改善基础设施条件,既使我市村卫生室医疗环境有明显改观,又不给基层和村医带来大的负担,造成负面影响。三是建设要规范化。每项工作都要严格依照顺序进行公示,并严格依照设计规范施工,切实把村级卫生室建成民心工程和样板工程。建设部门要切实加强对村级卫生室建设的工程质量监理,确保每个村级卫生室都是优质工程。
二)多方筹措资金。按目前建筑造价(800元/㎡)及村卫生室平均建设面积(100㎡)计算。需建设资金约为1.2个亿。鉴于我市的实际情况,所有村卫生室都由政府全额出资建设是不现实的所以,依照省有关要求,村卫生室建设资金要在财政补助的基础上,坚持走多元化的筹资之路,吸纳方方面面的资金建设村级卫生室。今年,将市级财政补助规范提高到3000元,县财政补助规范提高到1万元,加上省级补助的1万元,每建成一个村卫生室政府共补助2.3万元,剩余的大部分还要靠自筹解决。所以,市、县两级一定要积极落实去年和今年的配套资金,同时,将明年的配套资金提前纳入财政预算,确保及时足额到位,切实发挥政府补助资金“四两拨千斤”作用。
三)明确产权归属。村卫生室是由集体或其他形式兴办的非营利性、公益性医疗卫生机构。确保一次投资建设,临时发挥作用,同时也为推进乡村卫生组织一体化管理打好基础,各地应根据《许昌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村卫生室建设的意见》要求,结合实际,明确建成后村卫生室的产权关系,确保村卫生室使用用途不变,防止因乡村医生变卦引起的村卫生室产权纠纷。
四)依法加强管理。各县(市、区)要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加强医德医风建设,积极推行乡村医生公开选聘制度,探索实行乡村卫生组织一体化管理,不时提高乡村医疗技术水平。希望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认真研究,完成村卫生室硬件建设的基础上,强化软件管理,巩固建设效果,确保管理科学化、规范化,确保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健康运转。
三、政府主导。营造良好的村卫生室建设工作氛围
各级党委、政府要提高认识,村卫生室建设是一项社会关注、群众关心的民生工程。提升执行力,切实把这件惠及民生的好事办好,实事办实。
一)坚持政府主导。要进一步明确政府在村卫生室建设工作中的主导作用。纳入年度目标管理责任制,纳入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纳入干部考核内容,成立领导组织,制定建设计划,建立工作台帐,明确时间节点,确保如期完成建设任务。乡(镇)政府和村委会的重视与支持是村卫生室建设工作能否顺利开展的关键,这里需要强调的乡(镇)政府是这项工作的责任主体,各乡(镇)政府要认真组织安排村卫生室的建设、施工和管理工作,及时解决建设过程中遇到困难和问题,确保按时完成建设任务。
二)强化部门配合。村卫生室建设工作涉及多个政府部门。落实责任,密切配合,形成合力,推进村卫生室建设。财政部门负责落实建设配套资金,国土部门积极料理有关集体建设用地手续,卫生部门负责建设业务指导,建设部门负责建设质量监管。各级各部门要加强沟通协作,简化办事顺序,减免有关行政审批费用,全力支持村卫生室建设工作。
三)努力营造氛围。这项民心工程、民生工程能否顺利推进、快速实施、早日建成。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和各种宣传手段,加大宣传力度,让领导干部真正重视、让职能部门真正支持、让人民群众真正参与,齐心协力把这项工作做好。宣传层面上,既注重在辖区内宣传,也要加强对外宣传,特别是要加强与本地在外务工人士的联系和沟通,引导他为家乡建设出力,力所能及地协助家乡发展公益性事业。
篇5
一、建立并完善继续医学教育制度
根据继续医学教育的有关规定,我院成立了继续医学教育领导小组,成立专门的继续医学教育办公室,由专职人员负责继续医学教育工作,完善并制定〈继续医学教育管理办法》、《继续医学教育实施细则》,明确了继续医学教育的相关政策、目标任务和具体措施,使我院的继续医学教育工作步入了规范化发展的轨道。
二、高度重视继续医学教育工作
(1)继续健全继续医学教育组织管理体系,由专职人员负责继续医学教育工作,完善并制定〈继续医学教育管理办法》、《继续医学教育实施细则》,明确了继续医学教育的相关政策、目标任务和具体措施,切实加强对继续医学教育工作的领导和管理。
(2)研究和学习继续医学教育开展方法;
(3)继续加强继续医学教育规范管理;
(4)做好继续医学教育档案资料的归档工作。
三、继教医学教育管理,做好学分管理工作
根据我院情况,要求卫生技术人员积极参加华医网、好医生网等专业网站进行远程继续医学教育学习,以提高卫生技术人员业务水平和医德医风;不断增强卫生技术人员参加继续医学教育活动的自觉性,扩大继续医学教育工作的覆盖面,按要求乡镇卫生院人员Ⅰ类学分≥5分,Ⅱ≥20分,村卫生室乡村医生学分≥20分。
四、积极组织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继续医学教育活动
(1)今年我院继续医学教育工作坚持“按需施教,讲究实效“的原则,注重质量和实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努力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2)有计划组织开展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的培训。
(3)农村卫生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我辖区乡村医生的培训方式采取乡村两级培训管理,不定期召开村卫生室人员培训会。
五、对继续教育工作的建议
(1)多宣传、多鼓励:医院科室负责人、专技人员都要有开展并参与院内继教项目的积极性、主动性的认识。
篇6
1 现状
广水市辖17 个乡镇、401 个行政村,共93 万人,农业人口为80.27 万人,其中常住人口76.3 万人,全市现有医疗卫生单位23 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3 家,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有乡镇卫生院15 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 家;村卫生室389个;从事村级公共卫生服务的乡村医生803 人。
1.1 组织管理逐步加强各级都成立了领导小组,制定了项目实施方案,进行广泛宣传,组建了4 支全科公共卫生医师健康管理指导团队和65 支全科公共卫生医师健康管理责任团队,开展季度督导和年度绩效考核,每年都通过请进来和送出去等形式开展基本公共卫生培训,组织管理逐步加强。
1.2 资金管理逐步规范5 年来,广水市对乡镇能够按照当年预拨、次年结算的办法,及时拨付和结算补助资金。2014 年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补助标准由2009 年的15 元提高至35 元;17 个乡镇项目单位基本能够做到专项资金专项管理;部分乡镇对村卫生室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经费能达到40%的要求。
1.3 项目工作逐步推进2015 年广水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内容已由2009 年的9 类36 项增加到11 类43 项。新增的服务内容为卫生监督协管和中医药技术。完成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任务:2015 年截至9 月底,全市居民健康档案累计建档688 500 人,建档率90.41 %;发放健康教育折页188 237 张,举办健康知识讲座41 734 人次,开展公众健康咨询活动114次;预防接种14 226 人次,接种率99.66 %;传染病报告3 516 例,发病率378/10 万;管理0~6 岁儿童55631 人、孕产妇6 584 人;管理高血压患者41 980 人、糖尿病患者7 572 人、65 岁以上老年人50 349人、重性精神疾病患者4 722 人;卫生监督协管项目全面开展,中医药技术服务已逐步启动。
2 问题
2.1 项目资金拨付不规范,不及时市级对乡镇级、乡镇级对村卫生室的项目拨款相对滞后,不能及时发挥项目资金使用效益;部分乡镇对村卫生室的拨款打了折扣,达不到40%标准,有的乡镇甚至不到20%,影响了乡村医生的工作积极性;院村两级项目拨款未能严格体现量化绩效考核原则,不能发挥项目资金的激励作用。
2.2 项目管理思路不清
2.2.1 管理架构不清多头管理、多科负责,卫计局行管机构与妇保院、疾控中心等专业技术指导机构缺乏互动机制,科室之间配合协调不够,以致合力不足,多头管理成了无人管理或选择性管理,多科负责成了无人负责,即便负责也缺乏权威。
2.2.2 管理路径不清上层缺乏顶层设计,广水市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应有广水市的特色、重点和模式。但调研发现,四年来没有拿出一套自始而终的工作路径和统一模式,采取的仍然是上传下达式部署工作,甚至政出多门,各说各话,以致基层无所适从;基层缺乏研究创新,主要是部分基层领导,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重视不够,做什么?如何做?心中无数,更谈不上探索创新。
2.2.3 管理目标不清部分分管领导和专业人员不能认真研究《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和各级文件要求,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要达到的具体指标和质量要求不熟悉、不清楚,以致工作中脱离实际,盲目追求数量。
2.3 项目服务模式理念落后
医改后,乡镇卫生院的主要职能应是以公共卫生服务为主,综合提供预防、保健和基本医疗等职能。但现实中多数基层医疗机构重医轻防观念严重,认为临床医疗能给医院带来较好效益,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效益较差,以致医卫分离,工作中人为割裂临床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错误地认为临床医生是看病,公共卫生人员负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全科公共卫生医师责任团队名存实亡。一些乡镇卫生院仍然采取大包大揽、突击体检/ 随访、盲目追求服务数量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模式,难以保证服务质量。
2.4 院村两级职责不明
部分乡镇没有按照60%/40%比例要求,明确制定、划分卫生院/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村卫生室/ 社区卫生服务站两级职责任务,或者划分后没有可操作性,部分单位仍然采取大包大揽形式搞突击,重点人群体检、随访等工作存在村卫生室完全不参与或全部交由村卫生室负责两种极端现象,没有发挥村卫生室和乡村医生的有效作用。
2.5 院村服务能力不足
一部分乡镇公卫科骨干流失严重,导致人员断层、工作脱节;公卫人员素质总体偏低,无学历或专业不对口人员占比过大;临床医务人员履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职能的内容、规范、流程不清,无法有效参与公共卫生服务;乡村医生普遍老化,年轻的乡村医生不能及时补充;人员培训力度不够,主要是院/ 村两级卫生技术人员培训效率低下,多数流于形式,以致卫生技术人员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水平整体不高,服务能力整体不强。
2.6 绩效考核流于形式
绩效考核机制不完善,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未能真正实现量化考核;对相关工作人员也未能真正落实绩效考核;考核结果利用不严格,对下拨款和工资发放不能体现多劳多得、绩效挂钩原则。
2.7 网络信息化建设严重滞后
现有信息系统共享不足,不能与新农合、职工医保、医院诊疗等部门或系统实现资源共享;可操作性不强,内置档案、表格等模板不规范、不实用,统计、分析、搜索、更新能力不能满足实际需要。基层院/ 村做了很多重复和无用工作,不仅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而且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等信息也不能得到充分利用,死档问题突出。
3 对策
3.1 加强项目管理顶层设计
3.1.1 明确组织领导
通过优化管理架构,来理顺多头管理、多科管理的混乱局面市卫计局和专业机构应成立独立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管理办公室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指导办公室,基层卫生院/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相应成立独立项目办公室,而不是挂靠在某某科室。在此基础上,加强协调沟通,实行工作例会制度,协商解决问题,形成决议、简报,从而达到形成合力、统一管理、统一调度的目的。
3.1.2 明确管理思路和工作职责
管理思路是纲,各级工作职责是目,只有纲举才会目张。特别要说明的是,按照卫生部[2010]159 号文件落实院、村两级基本公共卫生职责很重要,这个文件有效解决公共卫生科人员不足问题。根据院、村两级功能定位,进一步责任分工,分解职责任务,大胆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部分适宜任务交由村卫生室落实,从而突出乡镇卫生院公共卫生人员的组织管理和督导培训职能,充分发挥村卫生室和乡村医生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中的主人翁作用,化解乡镇卫生院公共卫生科任务重、人员少的矛盾,真正建立起项目管理、团队负责、分片包保、院/ 村落实的运行管理机制。
3.1.3 明确院/村两级量化预算
对院/ 村两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11 大类43 小项的工作量化测算,使各级对自己的工作量和预算清楚、透明,做什么、不做什么的后果一目了然,有利于提高院村两级工作的主动积极性。
3.2 加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健康管理服务平台建设
调研发现,蔡河、长岭、马坪等乡镇设立慢性病咨询门诊,让服务对象由被动接受突击逐步转型为日常适时上门主动咨询,效果明显。上半年,省卫计委、市卫计局先后发文,要求实施健康管理创新工程,要求疾控中心设置健康管理中心,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设置健康管理门诊,组建健康管理团队,逐步将健康管理服务的技术手段与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紧密结合。应以此为契机,更新观念,积极研究探索新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模式,通过搭建健康管理中心和健康管理门诊这一新的服务平台,为老百姓提供更高水平的健康管理服务,彻底改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只是建建档案、填填表格、测测血压、量量身高、电话随访、应付应付、糊弄糊弄的思想观念,也逐渐改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在老百姓心中的务虚形象,提高社会满意度。
3.3 推行项目管理信息化
按照卫生部卫生信息化建设十二五规划的总体要求和湖北省卫生信息化建设的统一规划,在广水市搭建项目管理信息化平台,全面实现项目管理信息化和办公无纸化,提高工作效率。这一网络平台,应覆盖市、乡、村三级卫生机构,并预留接口,真正实现上下左右纵横连接,高效、快速、通畅,即居民健康信息一次采集,各级医疗卫生机构都能资源共享。通过大数据、云管理、动态更新的信息管理模式,彻底解决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健康档案利用率低、死档和人、财、物浪费问题。
3.4 研究探索新的服务模式
目前大部分乡镇仍然实行的大包大揽、突击体检/ 随访、追求数量等服务模式,虽在项目启动初始阶段取到了广泛宣传的轰动效果,但老百姓真正需要的是润物细无声的健康服务。细就是要细致、周到、便利。因此,研究探索适应老百姓需求的新的服务模式势在必行。在项目管理运行机制上创新,通过考察学习和总结以往经验,研究完善一系列规章制度和工作流程,形成自己的管理和工作机制,并坚持按制度和机制运行,持之以恒;在规范上创新,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工作规范》为蓝本,制定操作性更强的《广水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手册》,全面回答谁来做?做什么?怎么做?做得如何?四个问题,对各个项目的工作资料,包括各种表格、记录、方案、小结等都要预先拿出样板,做到目录化、模板化、档案化、电子化,简单明了,有条不紊,规范操作;在模式上不断改进创新,在吸收别人成熟经验和结合本地工作实际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一套模式。目前,项目管理、团队负责、分片包保,院/村落实的医卫结合服务模式,在蔡河、陈巷、马坪、长岭等乡镇实行后,效果良好。这一模式的关键点是院/ 村落实,即通过强化卫生院健康管理门诊(或慢病咨询门诊)和各村卫生室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的阵地作用,在日常诊疗和健康咨询中向服务对象提供优质、高效、规范、符合实际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提高服务对象的依从性和满意度,从而,完成院/ 村两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职责任务。
篇7
二0一九年,我们马甸镇防保所在区卫健委的领导下,在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区卫生监督所、 区妇幼保健院、 区皮肤病防治院的业务指导下,全所同志艰苦奋斗,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完成了工作任务.
一 、取得成绩
1、居民健康档案工作
2019年共建立居民健康档案25310人份,有动态记录健康档案数11126人份。其中重点人群建档数字为:65岁以上老人建档3482人,高血压建档2949人,2型糖尿病建档754人,精神病建档135人。
2、健康教育工作
共发放12种宣传资料,镇卫生院播放健康知识宣传音像6种。全镇共设14个健康宣传栏,更新168次,开展健康知识咨询及讲座12次。
3、计划免疫工作
2019年全镇出生人口69人,计免建卡69人,计免门诊正常化 规范化开展。门诊及时接种率达91%以上,乙肝疫苗应种217人,实种217人,脊灰疫苗应种276人,实种274人,麻疹疫苗应种82人,实种79人,乙脑疫苗应种84人,实种80人,A群流脑疫苗应种82人,实种78人。全镇全年发生1例计免预防接种副反应。
4、儿童保健
新生儿访视69人,共对789名儿童进行了健康管理。
5、孕产妇保健
早孕建卡59人,对69名孕妇进行了5次以上的检查,对69名产妇进行了产后访视。
6、老年人保健
全年对1655名老年人进行了健康管理,对他们进行了免费体检,并将体检结果录入健康档案,
7、慢性病防治工作
按照规范要求进行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2869个病人,最近1次随访血压达标1718人。按照规范要求进行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718个病人,最近1次随访血糖达标439人。
8、精神病患者管理
本年度累计管理135个精神病病人。精神病人体检率达60%以上。
9、传染病管理
全镇新发生乙类传染病12人,与去年同期比较有所下降。一季度对医院、村卫生室的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已经结束。4月1日起卫生院的肠道门诊正常开设,并对可疑02病 0157病的病员粪便进行了采样送检。
10、卫生监督工作
2019年我镇共协助开展饮用水卫生安全学校卫生非法行医非法采供血实地巡查100次,发现0条卫生监督协管线索,报告0条卫生监督协管线索。
二、存在问题
1、在计划免疫工作中,儿童的流动性大,增加了工作困难。2、我们许多工作要村卫生室他们去做,但是乡村医生的业务素质较差,工作责任心差,影响了我们的工作质量。3、在妇儿保工作中,孕妇的流动性大,给我们的妇保系管工作带来了困难。
三、原因分析
我们这里属于苏北,是经济欠发达地区,每年我们镇都有6000余人到外地打工,造成人口流动性大是必然的。其次,由于多年来,政府对卫生的财政投入太少,乡村医生没有及时的得到学习机会,业务素质差。
四、今后打算
篇8
一、医政工作
(一)认真贯彻《医疗机构管理条理》,针对我市医疗市场的需求,结合医疗机构设置实际,严把医疗机构准入关,1-6月份,全市新增医疗机构8个。积极配合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开展,批准18个医疗机构为合作医疗定点医疗机构,截至目前,全市已有189个合作医疗定点医疗机构。
(三)认真贯彻落实《乡村医生管理条例》,根据省卫生厅《关于认真做好乡村医生注册管理及证书发放工作的通知》,严格按照注册条件,对77名乡村医生进行注册。同时,为加强乡村医生从业管理,将我市持有乡村医生(士)资格证书的个体诊所变更为村卫生室。
(五)加强医疗质量管理。按照省卫生厅皖卫医[xx]51号文件精神,积极开展“医院管理年,规范医疗服务行为”,结合我市实际,制定了“杭国市开展‘医院管理年,规范医疗服务行为’方案”,并组织市直卫生单位中层以上干部及乡镇卫生院(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会办医机构主要领导专此召开会议,对活动实施进行了周密部署。同时,下发《关于进一步强化医疗质量安全管理的通知》,对医疗质量、安全工作作出进一步强调。
二、医教工作
三、计划生育工作
制定下发了计划生育工作“考核标准”,继续实行“一票否决制”。同时,与所属单位签定了目标管理责任书。与计生、药监部门配合,开展人工终止妊娠及b超管理专项检查。同时,督促各单位按时按质上报相关计生信息表。
四、疾病预防控制工作
(一)大力宣传新的《传染病防治法》。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以及培训班、宣传栏等多种形式广泛开展对新的《传染病防治法》的宣传活动,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三)认真做好夏秋以霍乱为重点的肠道传染病防治工作。5月1日起,全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开设腹泻病门诊,加强疫情报告和监测工作。
(四)广泛开展健康教育,努力提高全民防病意识。“3·24结核病防治日”,“4·5全民查螺日”,“6·6爱眼日”等卫生日期间,组织市医院、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市地方病防治站等医疗单位的相关医务人员走上街头,开展咨询义诊活动。各乡镇卫生院制作了浅显易懂的宣传材料,向广大村民宣传防病知识。
(五)积极做好救灾防病工作。汛期来临之际,我局提前部署,制定下发了《**市卫生系统救灾防病预案》,切实做到防患于未然。
(六)肺结核病艾滋病防治工作。建立肺结核病艾滋病防治管理工作例会制度,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血防意识大大提高。签定结防工作管理责任书、四方协议书;艾滋病防治项目正式启动;既往有偿供血人群艾滋病病毒抗体筛查工作圆满结束。
(七)血吸虫病防治工作。继续做好螺情及病情监测,重点监测近年来反复出现残存钉螺回升的有螺环境及周边毗邻和有水面相连的可疑环境,人群受检率不低于90%。 省医院消防工作总结
医院院务公开工作总结
2009年医院年终工作总结
2009年传染科工作总结及次年计划
药品监督稽查工作总结
2009年医院上半年工作总结
上半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总结
篇9
一、总体要求
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基本药物制度,要按照保障机构有效运行和健康发展、保障医务人员合理待遇的原则同步落实补偿政策,建立稳定的补偿渠道和补偿方式;同时坚持以投入换机制,大力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引导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主动转变运行机制,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发挥好承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诊疗常见病、多发病的功能。
二、建立健全稳定长效的多渠道补偿机制
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后,政府举办的乡镇卫生院、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人员支出和业务支出等运行成本通过服务收费和政府补助补偿。基本医疗服务主要通过医疗保障付费和个人付费补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通过政府建立的城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保障机制补偿;经常性收支差额由政府按照“核定任务、核定收支、绩效考核补助”的办法补助。各地要按照核定的编制人员数和服务工作量,参照当地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平均工资水平核定工资总额。政府负责其举办的乡镇卫生院、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按国家规定核定的基本建设经费、设备购置经费、人员经费和其承担公共卫生服务的业务经费。按扣除政府补助后的服务成本制定医疗服务价格,体现医疗服务合理成本和技术劳务价值,并逐步调整到位。按上述原则补偿后出现的经常性收支差额由政府进行绩效考核后予以补助。
(一)落实政府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专项补助经费。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建设和设备购置等发展建设支出,由县(市、区)政府根据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展建设规划多渠道筹措资金予以安排;承担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任务由县(市、区)政府按照服务成本核定补助;人员经费(包括离退休人员经费)、人员培训和人员招聘所需支出,由县(市、区)财政部门根据政府卫生投入政策、相关人才培养规划和人员招聘规划合理安排补助。
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年,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由15元提高到25元。市和各县(市、区)政府要按照规定的负担比例足额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卫生、财政部门要健全绩效考核机制,根据服务数量和质量等绩效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及时足额拨付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二)调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收费项目、收费标准和医保支付政策。调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收费项目,将现有的挂号费、诊查费、注射费(含静脉输液费,不含药品费)以及药事服务成本合并为一般诊疗费,不再单设药事服务费。一般诊疗费的收费标准为9元,医保支付比例按照省有关部门规定执行。调整医疗服务收费及医保支付政策可在已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及已开展基本医保门诊统筹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先行执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其他服务仍按现有项目和标准收费。对已合并到一般诊疗费里的原收费项目,不得再另行收费或变相收费。卫生、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价格等相关部门要加强监管,防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重复收费、分解处方多收费。
(三)落实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经常性收支差额的补助。落实政府专项补助和调整医疗服务收费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经常性收入仍不足以弥补经常性支出的差额部分,由政府在年度预算中足额安排,实行先预拨后结算,并建立起稳定的补助渠道和长效补助机制。省财政对乡镇卫生院适当补助,并列入基数。同时,从年起,省财政在核定对财政困难县(市、区)的均衡性转移支付时,将按照核定的编制,对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经费,按定员定额的标准计算基本支出,对自有财力不足以弥补基本支出而形成的缺口予以补助。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收支结余要按规定留用或上缴。具备条件的地区可以实行收支两条线,基本医疗服务等收入全额上缴,开展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所需的经常性支出由政府核定并全额安排。
三、大力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
(一)明确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功能定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主要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其诊疗科目、床位数量、科室设置、人员配备、基础设施建设和设备配备要与其功能定位相适应。对服务能力已经超出基本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特别是一些服务人口较多、服务能力已经达到二级医院标准的乡镇卫生院,可将其转为公立医院,或将其超出功能定位的资源整合到县级医院;也可以对其承担的基本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采取购买服务的方式进行补偿。鼓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中医药等适宜技术和服务。
(二)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事分配制度。要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编制管理,尽快完成人员编制标准的核定工作。市机构编制部门以县(市、区)为单位核定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总编制,由县级机构编制部门会同卫生行政部门结合实际工作量统筹安排、动态调整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人员编制。县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在核定编制的基础上,指导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行以科学设岗、竞聘上岗、以岗定薪、合同管理为主要内容的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要研究制定相关政策,妥善安置未聘人员,相关费用由市、县(市、区)政府按国家有关规定统筹研究解决。同时,要将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绩效工资制度同步落实到位。
(三)充分发挥医保基金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的促进作用。依托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加快推进基本医保门诊统筹,将一般诊疗费纳入支付范围,并逐步提高参保人员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诊费用的报销比例,进一步引导群众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看病就医。推进医保付费方式革,探索按人头付费、按病种付费、总额预付等付费方式,引导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主动积极地开展服务,努力提高服务质量,合理控制服务成本。
(四)建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考核和激励机制。县(市、区)卫生、财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制定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考核实施细则,根据管理绩效、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的数量和质量、服务对象满意度、居民健康状况改善等指标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进行综合量化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与资金安排和拨付挂钩。对绩效考核差的扣减资金安排,对绩效考核好的给予适当奖励。要督促、指导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加强内部管理,强化收支管理,严格成本核算和控制。
(五)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后,要保障基层医务人员合理收入水平不降低。要指导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坚持多劳多得、优绩优酬,重点向关键岗位、业务骨干和作出突出贡献的工作人员倾斜,适当拉开收入差距;建立以岗位责任和绩效为基础、以服务数量和质量以及服务对象满意度为核心的考核和激励制度,并将考核结果与实施绩效工资制度、人员竞聘上岗紧密结合。各地制定人员分流、竞聘上岗等相关政策时要充分听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人员的意见。要向基层医务人员提供更多的培养培训机会,对长期在基层工作的卫生技术人员在职称晋升、待遇政策等方面给予适当倾斜,及时帮助解决实际困难。要加强政策宣传,使广大医务人员理解、支持和积极参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改革。
四、多渠道加大对乡村医生的补助力度
对村卫生室主要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进行合理补助。县(市、区)卫生行政部门要按照工作“重心下移”的原则,在核定村卫生室承担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服务人口数量的能力的基础上,安排一定比例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量由村卫生室承担,并落实相应经费。年按照农村常驻人口年人均不低于5元的标准,对乡村医生承担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给予补助。各地在推进医保门诊统筹工作中,可以将符合条件的村卫生室的门诊服务纳入新农合报销范围。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地区要积极将符合条件的乡村医生纳入保险范围。鼓励各地在房屋建设、设备购置以及人员培训等方面对村卫生室给予一定扶持,并采取多种形式对乡村医生进行补助。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将实行乡村一体化的村卫生室纳入基本药物制度实施范围并落实补偿政策。
对非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各地要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对其承担的公共卫生服务给予合理补助,并将其中符合条件的机构纳入医保定点范围,执行与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相同的医保支付和报销政策。
五、建立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偿机制的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县(市、区)有关部门要把建立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偿机制作为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的关键环节抓紧落实,将政府补助资金纳入财政预算和基建支出计划足额安排,及时调整医疗服务收费项目和医保支付政策,尽快建立起稳定、长效、合理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偿机制。
篇10
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转型改造项目:年计划继续进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转型改造项目,主要争取中央、省、市资金。
三、年底完成年合疗筹资,努力使参合率保持在95%以上,参合人数不低于上年度。
四、继续贯彻落实国家医药体制改革政策,稳步推进基层医疗机构药品“三统一”工作。加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街卫生院和村卫生室药品“统一采购、统一价格、统一配送”的动态监管,使广大群众能够用上安全便捷、质优价廉的药品。
五、深入推进基层卫生院人事制度改革,继续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积极开展乡镇卫生院院长公开招聘试点工作,进一步完善岗位绩效考核制度,不断提高医务人员工作积极性;为区级医疗机构引进高级人才,重点加强学科带头人,业务骨干,专科/全科医师、农村卫生、公共卫生、社区卫生人才培养,特别是区医院迁建后的人才储备工作[建成后需专业技术人员960人;缺口599人(其中中高级职称368人)],着力提高学科带头人的临床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
六、加强医疗质量管理及服务监管,强化内涵建设。严格医疗机构、人员、技术、大型医疗设备准入管理,做好质量控制和效果评价工作,规范医疗机构执业行为。推行医疗技术项目分类管理,严格申报审批程序。开展“三好一满意”活动、优质护理示范工程,提高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不断完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村卫生室内涵建设,重点加强全科医生、乡医专业技能培训(包括卫生监督、妇幼保健、合疗、疾病预防、健康教育、卫生法律、法规等),提高技术水平。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机制和卫生监督网络,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应急处置能力培训,对美容美发、旅馆、游泳场馆、洗浴场所实行100%量化分级管理。
七、实施九大项基本公共卫生项目,逐步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继续开展孕产妇补服叶酸、降消项目,农村孕产妇免费住院分娩、0-6岁儿童及孕产妇免费体检,落实社区“五免”(普通门诊挂号费、普通门诊诊查费、门诊肌肉注射费、住院诊查费、Ⅱ级护理费)优惠政策。
八、在中心卫生院按照“编制人事一体化、管理运营一体化、医疗卫生服务一体化”的原则继续深化卫生管理县镇一体化试点工作。至年底从管理、服务、医疗技术、业务培训等方面,试点医院与区级医院形成统一规范的分工协作机制,较为完善的分级医疗制度和双向转诊制度,建立互为依存、优势互补的协同关系,总结经验,为全区推广打好基础。
强化卫生服务乡村一体化管理。建立健全制度,落实乡村两级卫生服务机构责任,明确管理职能和范围,加强督导,严格奖惩,最终有效促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得到明显增强、服务效率得到明显改善,基层医务人员积极性得到提高,人民群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得到满足。
九、大力开展医院文化建设,推进廉政文化进医院。在中心卫生院、东大街道卫生院试点基础上,继续深入开展廉政文化进医院,规范医院服务投诉管理机制,强化医务人员廉洁从医、领导干部廉洁从政意识,开展医德医风教育,着力提高服务水平,转变工作作风,努力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 上一篇: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培训方案
- 下一篇:非股权激励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