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的理解和认识范文

时间:2024-01-29 17:59:3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数字经济的理解和认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数字经济的理解和认识

篇1

目前,中国、美国、欧盟等国家和地区,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等国际组织和埃森哲等海内外知名咨询机构都在密切跟踪、研究和倡导推动数字经济的发展。

其本质是“信息化”

早在上世纪互联网发展初期,美国商人唐・塔普斯科特就在1995年出版了一本名为《数字经济》的著作里,详细论述了互联网对经济的影响,他被认为是最早提出“数字经济”概念的人之一。从字面上来说,数字经济就是基于数字技术的经济,这样的理解并不荒谬,而数字经济的发展往往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难以分清,所以很多时候数字经济也长被作为“互联网经济”或“网络经济”。

而要说到网络经济,马云在中国绝对有发言权,在2015年的一次信息技术博览会的演讲上,他甚至表示:与其说这是数字经济,不如说是数据经济。因为数据传输的缘故,各种数字经济活动皆有可能。

仔细研究不难发现,数字经济这一概念离不开一个关键词――信息化,实际上这也是数字经济的本质所在。信息化这一过程的发展涉及到了诸多高新技术产业:微电子产品、通信器材和设施、计算机硬件、网络设备的制造等。而它本身既可以自己进行制造业活动,同时还可以为农业、工业、服务业等传统行业进行产业升级。

目前,数字经济已被写入了政府报告,同时还是众多互联网巨头企业们发展的重点。《贵州省数字经济发展规划(2017-2020)》的背后,凸显的是发展理念的创新,是技术的进步,也是思维方式、商业模式、消费模式的革新。

“数字经济”的魅力何在?

或许你觉得数字经济还是一个非常遥远的概念,但其实它已经影响了超过7亿的中国人了。数字内容产业是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跟普通的民众结合最紧密的产业。比如说我们现在使用的4G甚至5G网络技术、直播、短视频、游戏、AR/VR都属于数字内容的范围。

从供给侧改革的角度来看,数字内容产业还具有转方式、调结构、促消费、扩就业的作用。我们看的电影《大圣归来》、游戏《梦幻西游》及多个版本的电视剧就是在小说《西游记》基础上衍生出来的,这种树开新花的现象就是培育新供给、新动力的表现。而电影《西游降魔篇》、《西游伏妖篇》更是带动了一波不同以往《西游记》价值观的认识何解读。

也就是说,数字经济功能的其中有一个就是迅速将具有相近世界观、价值观的受众聚集起来,并逐渐发展成一种文化。这种文化对于年轻人也更易于接受和理解。

数字经济的魅力不止是在这种新型的互联网产业上,在传统的实体经济上也很有影响力。比如说,一个制造玩具的工厂可以通过数字经济找到好的渠道方式砣米约旱闹圃斐杀窘档停而卖玩具的人同样可以通过数字经济来扩充自己的销售渠道从而扩大销售量。

此外,通过数字经济的影响,国内海上风能的开发已经取得了非常大的进展,风能转化率不仅变高了,上网电价也在逐年的降低。

2016年天猫双11全天的交易额达到1207.48亿元,同比增长速度为32.37%,这些巨大数字背后,是无数网民需求带来的商业契机。热气腾腾的网购发展,其背后显示的正是数字经济的力量。

篇2

【关键词】基层统计 困难 问题 对策

对统计工作基础的理解就是清楚地了解到社会经济的活动动向,并作出具有科学依据的决策,是对我国经济发展的状况实行管理追踪的有力方式。特别是县级基层统计工作是整个统计工作的起点,想要提升统计工作的质量,必须加强对基层统计工作的重视,巩固基层统计工作的基础,从而更好地推进国民经济健康、稳固、长期性发展。

一、我国基层统计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基层统计工作体系不完善,统计队伍建设滞后

体现在以下四点:一,统计人员素质不强,针对新进统计人员缺乏系统正规的培训,乡镇等基层统计人员也普遍存在年龄偏大、文化程度较低的现状,对统计新知识接受程度有限,同时统计部门缺乏定期的工作培训,导致基层统计工作人员专业素质不强。二,基层统计工作任务繁重,但乡镇很少设置专门的统计岗位,部分统计人员身兼数职,对统计工作投入精力有限,影响了统计数据质量。三,统计体系不完善,有的职能部门将统计工作划入社会科或办公室,很少设置专职统计科室,并缺乏有效地综合协调人员,各自分散地进行统计工作,造成数据不一致,甚至出现数字矛盾现象,有时会出现交叉统计、重复劳动。四,队伍建设不完善,在现有体制下,人员流动性大,有的统计人员刚刚熟悉业务就被调换,不利于统计工作的连续性;有的统计人员觉得工作缺乏足够重视,工作责任心不强,导致基层统计工作质量不高。

2.重视程度不够,缺乏必要的要素保障

在基层工作中,部分领导对基层统计工作的重要性缺乏足够认识,认为统计工作无关大局,只是简单报表就行,也不懂得统计数据是国民经济的客观反映,缺乏利用统计资料进行管理和决策的意识。这种不重视反映到统计工作中就是对统计工作投入不足,就县级统计工作而言,一般没有多余财力增加活动经费,导致一些统计调查工作难以开展,由于经费紧张,极大地影响了基层统计工作信息、咨询和监督功能的发挥。同时,在编制等方面也缺乏足够的支撑,导致统计工作人员有时难以保障。

3.行政干预依然存在,统计工作科学性有待加强

国家《统计法》已颁布多年,各省也制定了统计管理条例,但各项规章制度主要针对各级领导机关,实施范围较广,很难对基层执行情况进行有效的监督检查。加之我国现有的考核奖惩责任制过度依赖统计数字体现,导致统计数字中存在一定的行政干预,造成了统计数字一定程度上存在失实现象。

4.过分关注GDP,影响了统计数据质量

在现有国民经济评价体系下,GDP是评价一个地区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受到社会上的广泛关注,但人们对GDP的具体含义及核算原理等缺乏足够的认识,单纯强调其增长速度,对GDP增幅及内涵存在认识偏差,忽视了核算方法和本质,影响了统计数据的质量。

二、提升基层统计工作质量的对策

1.提高思想认识,加强重视程度

首先是基层领导同志要转变观念,提高对统计工作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并注重用统计数字进行经济发展分析,发挥统计数字对决策的指导作用。其次是加强宣传引导,树立基层统计工作先进典型人物,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引导广大基层统计工作者爱岗敬业,增强自身责任意识,克服消极思想和守旧意识,更新统计工作理念,牢固树立以质量求生存的理念。

2.强化要素保障,提高统计质量

一是要保障统计工作人员的政治待遇和生活待遇,切实提高统计工作人员的政治地位,并在资金、设备等方面给予统计部门和基层统计人员足够的保障,解决他们的工作和生活难题,树立他们的职业自尊和自信心。二是要抓好教育培训,鼓励基层统计人员更多的进行专业课程学习,定期组织开展业务培训,增长基层统计人员的专业知识,开拓他们的眼界,提高基层统计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三是要保障活动经费,增加经费投入,保障各项统计调查工作的开展,确保各项统计和调查工作顺利进行和高质量推进,提高基层统计信息的质量。

3.加强专业宣传,营造依法统计的工作氛围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营造依法统计的浓厚氛围,实现法治统计的建设目标。一是要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提高全社会对统计工作的认识,在全社会营造浓厚的法治统计氛围;通过讲座、报告、座谈等形式对党政领导干部和机关工作人员进行教育培训,提高依法统计的意识和氛围。二是要加强统计检查,特别是对粮食产量、农民收入、小康监测等事关群众切身利益、量化难度较大的统计指标,要定期进行统计工作执法检查,坚持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确保实事求是地开展统计工作。三是加大负面事件曝光力度,对弄虚作假、违规上报统计数字的典型案例,依法从严打击,并及时进行曝光。

4.完善基层统计制度,健全基层统计体系

制度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只有靠制度保障统计工作,才能切实提高统计工作的科学性。一是要完善统计制度,健全完善统计资料审核制度,各级各部门应当建立统计资料审核制度,确保各项统计资料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提高统计数字的公信力,在实事求是进行统计工作的基础上,强化对统计资料的使用,发挥其在反映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中的作用,建立统计资料定期公布制度,方便社会各界对统计资料的使用。其次,是健全完善统计核算制度,当前,各级各部门和社会各界对国民经济统计核算体制的不了解和对GDP统计数字的过度关注形成鲜明反差,在核算中多采取分级核算且具有一定弹性,因此,在同一地区使用同样的基础资料,核算出来的数据也会存在一定的误差,所以,应该健全GDP等主要经济指标核算体系,确保准确反映地区经济发展状况。

三、结论

综上所述,当前我国基层统计工作中存在一些问题,开展统计工作面临一些困难,结合基层统计工作实际,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和困难,才能推进基层统计工作更好的开展。

参考文献:

[1]张向新,任玉凤.对改进部门统计工作的几点思考[J].统计与管理,2010(04).

[2]曾俊林.对基层基础统计工作的建议[J].青海统计,2006(09).

篇3

关键词:心理经济 网络经济 心理学 电子商务 未来经济

“经济”是指社会物质生产和再生产的活动,它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无论是学者,还是组织对这个概念的研究一直没有间断过。特别是进入21世纪后,对于“经济”的研究及讨论上升到新的阶段,都在探索未来经济会是什么?因而就出现了信息经济、体验经济、知识经济、注意力经济、网络经济、新经济等等。这些关于经济的说法是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对未来经济的概括及描述,但本人认为,在这些描述中均忽略了人类在经济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因为人类是经济发展进步的第一生产力。只有人类,才能创造社会、创造世界和创造未来。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但它只是为人类提供了新的工具和手段,仍无法完全代替人类,智能机器人也是如此。因而,在未来经济学说的探索和论述中要充分地考虑人的因素,由此便产生了“心理经济”学说。

心理经济学说

人是具有思维和理想,并能制造和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级动物。人的各种言行、一举一动均在大脑的控制和支配下,而大脑发出的各种指令均要受到心理活动的影响。当然,人的心理活动是伴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的。在未来经济的研究中不考虑人的心理因素,显然是不全面的。因而,要将心理学的知识及理论有机地结合于新世纪经济的研究之中,本人大胆地提出“心理经济”即将到来。

有学者认为:网络经济 = 知识经济 + 网络,本人认为:心理经济 = 网络经济 + 心理。即在肯定人类已经步入网络经济社会的前提下,充分考虑心理学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从而更加突出人类在经济活动中的主导地位,运用心理学的知识及理论来研究未来的各种经济活动,使其成果更能符合客观的现实社会,并描述经济社会的发展趋势。其中,网络经济的狭义定义是指利用互联网和互联网技术在网上进行各种经济活动以及其他相关经济形态活动的总称。

心理经济是未来经济

从心理学体系的角度来理解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心理活动简称心理。而心理活动多种多样、错综复杂,心理学把心理活动分为两大类: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其中:心理过程是指心理活动发生、发展和完成的过程,即心理动态过程,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个性心理是标志着人们个别差异的心理现象,包括个性心理特征和个性倾向性。当今网络技术的发展及应用,使得对人的个性心理的研究及应用提供了重要条件及基础。网络经济所追求的商品个性化、服务个性化、消费个性化、需求个性化等等,在个性心理研究的基础上使其实现成为可能。

另外,心理学广泛应用于社会实践活动各个领域的过程中,已经形成了以普通心理学为主干、以多心理应用学科为分支的学科体系,其中包括社会心理学和商业心理学等分支。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人与社会的相互关系,研究人与人交往中的心理活动,协调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关系;商业心理学是研究商业经济活动中人们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研究的对象是商品经营者和消费者在营销活动中的心理现象的产生、发展及其变化规律,以及商业经营活动中的组织管理与心理的关系。这两种分支对于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将起到重要作用。首先,通过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才能充分掌握人的心理,正确处理各种社会关系,才能采取有效措施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在经济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其次,通过商业心理学的研究,才能真正掌握商业活动双方心理状态,为解决消费者为什么买?及经营者怎样去卖等问题提供理论依据,由此又出现了市场营销心理学这个分支。虽然在此分支中关于消费者心理的研究较多,但关于经营者心理的研究却较少,这也是心理学在经济活动中没有发挥较好作用的原因之一。而心理经济中的心理是把商业活动的买卖双方均看作是复杂的人,而对人的心理进行系统地分析和研究,并将研究成果应用到实际商业活动中去。第三,要明确指出文中所谈的心理是以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认识和研究心理。即:心理的实质既是大脑的机能,又是客观现实的主观映象,其心理过程是通过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的密切结合来完成。

心理学同其它学科一样,正在伴随着经济发展、时代的变迁而发展变化。在网络经济的新时代中的心理学必然出现全球化、数字化和网络化的新特征。这些新特征必然加快心理学在网络经济中的应用,如虚拟市场心理学、网络营销心理学等,这一切促进了网络向生产力的转化,必将推动心理经济的到来。

从市场营销心理学的角度来理解

国内外对市场营销心理学的研究均是以知觉、注意、学习和态度四大心理理论为基础开展各项研究工作,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在互联网技术广泛应用的今天,许多学者将这些心理理论与现实经济相结合提出许多种经济学说,如体验经济、注意力经济、知识经济,并在各种经济学说之下来探索虚拟市场营销中的心理理论。详细分析这些经济学说对于虚拟市场营销心理理论的研究过程中均具有相应的局限性和片面性。体验经济学说可以理解为注重知觉心理理论在虚拟市场中的应用,但由于体验式受到产品特性的限制,使得营销的实施范围较小;注意力经济学说阐明了知觉和注意心理理论在虚拟市场中的作用,但注意力不等于购买力,使得争夺眼球的营销之战的硝烟很快散去;知识经济学说是将知觉、注意、学习三种心理理论有机结合的重要体现,如企业需要学习型组织、消费者要进行“学习的革命”,但只学不用或者知识不能转化为效益,其在营销中的价值将大大地降低。逆向思考,可以大胆设想,将知觉、注意、学习、态度四大重要心理理论有机结合应用于虚拟市场的营销之中定会完善虚拟市场营销的心理学理论,从而提出“心理经济”这个学说,并认为心理经济是未来的经济。如今经营者和消费者均注重的“诚信”就是态度理论的具体表现之一,而且心理经济学说会加快心理学理论在虚拟市场营销中的实际应用,促进虚拟市场营销中诸多问题的有效解决。

从解决电子商务相关问题的角度理解

电子商务可以简单地认为是互联网与商务的有机结合。在近几年发展过程中出现许多问题,使其在我国的经济建设中发挥的作用较小。特别是网络泡沫现象,对电子商务的打击是沉重的。虽然在SARS期间电子商务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并具有比较理想的发展势头。但伴随SARS疫情的结束,似乎电子商务又恢复了平静,又成为制造网络泡沫的原因之一。迄今为止,电子商务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仍未能很好解决,如网上支付、网上安全、实物配送、网上诚信、网上法律、盈利模式等问题,因而出现这种结果就不足为奇了。事实上,许多问题都与电子商务的参与人有关,或者说与参与人的心理状态有关,因而可以采取心理手段辅助问题的解决。以下仅以电子商务中两个问题的解决过程来论述心理学的应用,为心理经济成为未来经济创造条件。

网上支付问题。目前,我国的网上银行提供的网上支付现状相对于近6800万的网民和30余万网上公司或商家来讲是十分充裕的,技术上完全能够满足网上支付的需要。因为自从1998年2月,招商银行推出“一网通”服务,成为国内第一家推出网上银行业务的银行;1998年3月6日,中国银行成功地进行了第一笔电子交易以来。相继有50余家分支机构开展实质性网络银行业务,企业与个人客户超过1000万户。这些网上银行,正在为我国开展电子商务提供快捷的金融服务。其中包括: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光大银行、中信实业银行等。经过近几年的努力,这些网上银行正在发挥着各自的作用,并为我国电子商务健康有序的发展保驾护航。如,招行的“一卡通”发卡量近2000万张,并被消费者评为喜爱的银行卡品牌。而且自2002年许多外资银行,包括汇丰银行、东亚银行等,已获准在中国内地开办网上银行业务。这一切,充分地证明了国内网上银行能够保证网上支付业务的顺利进行。

那么为什么还有很多的个人或商家不使用网上支付工具呢?原因可能有许多,但主要还是安全问题。这个问题,本人认为仍然是心理问题。打个比喻:假如在不考虑价格的前提下出去旅游,问旅游者是愿意乘汽车,还是愿意乘飞机?仍然会有许多人愿意乘汽车,因为他们认为乘飞机不安全。事实上,按飞机起落次数与汽车出车次数进行比较会发现飞机的事故率要低出很多,即乘飞机更安全。由于国内外的飞机事故均有报道,使人们对乘飞机产生担心害怕、感觉不安全的恐惧心理。而乘飞机与汽车就相当于网上支付与传统支付,网上支付的确存在安全问题,那么传统支付就安全吗?谁没有经历过丢失钱财的时候呢!只是网上支付出现的安全问题易报道及传播,才使人们得出网上支付更不安全的错误结果。心病还需心理治,可采取扩大宣传策略加强网上支付的宣传规模,提升使用者的使用信心。并借助使用者的亲身体验,逐步消除人们对网上支付的不放心、不信任的恐惧心理,扩大网上支付的使用群体。另外,要让人们清楚地认为到绝对的安全是不存在。

网上诚信问题。诚实和信誉对于经济活动中任何参与者都是十分重要的事情,因为只有“诚信”,才能获得信誉,而“信誉”是所有商务生存发展之根本。但令人遗憾的是,诚信正是国内商家或消费者所缺少的,也是商界许多失败案例的根源所在。在虚拟网络世界中商家及个人更需要呼唤诚信,逐步地树立诚信形象,为建立诚信社会做出贡献。那么,网上诚信问题是电子商务的主要障碍吗?本人认为,就其国内商界的现状而言不是主要障碍。因为对于网上商务参与者的真实性问题,正在借助CA机构提供的数字签名、数字证书、数字签章等手段来解决,而且工商管理机构正在解决网上公司的登记注册问题,已经在一些城市中试行;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及进步,人们的知识水平、思想境界正在提高,更加重视诚信的建立;国内正在加强网上欺诈的打击力度,2003年厦门3.27特大网上诈骗案的告破就说明了这一点;在传统现实的商务活动中就没有虚假、欺骗等现象吗?当然有,而且很多。

网上诚信问题也是一个与心理有关的问题。因为诚信就是态度心理理论的具体表现,诚信的判断标准是与人们对诚信的理解有关,又与人们根据以往经验的积累而产生的判断力有关。这些均是心理现象,并且是因人而异的。另外,诚信是与时俱进的概念,不同时代、不同时期、不同环境对其要求是有区别的。如早期消费者能买到货真价实商品,就认为商家的诚信好,但现在已经远远不够了,人们已经将商家的经营形象、服务质量、及时应答等等看作诚信的表现。这是因为伴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对事物的感觉、感受和体验,以及人们的思想观念都在发生着变化,或者说人们的心理状态发生了变化。再有,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很多人认为虚就是假。心理作用产生虚拟互联网上都是假的,不真实和不放心导致对网上商务的不信任。

既然网上诚信问题是一个与心理有关的问题,就可以通过心理的手段协助问题的解决。首先,要通过宣传解决人们对虚拟世界的正确认识,转变虚就是假的错误观念。国内正在从技术及法律方面解决网上欺骗行为,网上商务真实可靠性是有保障的,排除人们对网络恐惧的心理障碍。其次,大力推广优秀的网上商家和消费者的诚信典型,建立诚信的标准样板,解决由于人们的思想观念、心理状态的差异而导致诚信的分歧理解的问题。第三,商家要建立诚信机制,如康佳集团公司的“质量第一,信誉为本”经营战略很值得借鉴。商家要加强对消费者的诚信要求。如网上登记注册信息的真实性,必须通过技术、沟通、奖励等手段进行检验和验证。要明确地告之消费者,商家注重诚信对虚假注册将坚决取缔,打破消费者蒙混过关的侥幸心理,而对于1900年出生、E-mail:11@22 能通过注册的问题很值得深思。商家和消费者都要善于培养诚信,树立以讲诚信为荣的思想观念,逐步实现诚信社会。

综上所述,本文从三个角度较详细地论述了心理学在经济活动中所能发挥的作用,肯定了心理学能够加快网络技术向生产力的转化,促进了我国电子商务有序健康的发展,推动了网络经济的建设步伐。这一切,将使人们更加重视心理学的发展及应用,坚定了心理经济是未来经济的观点。当然,还可以从其它角度来论述心理经济即将到来,如从网络技术应用历程的角度、从新经济争论的角度、从网络经济发展历程的角度等,这些有待于今后的研究及论述。

参考资料:

1. 张小蒂等编,网络经济[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8

2. 贾建华等著,市场营销心理学[M],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6.3

篇4

父亲小时候是点煤油灯看书的穷孩子,是平常连一个鸡蛋营养保障都没有的苦学生,是在高考前几天病倒却依然走进大学校门的乡村里的“凤凰”。1982年统计学专业毕业后,分配到安徽省阜阳市统计局工作,至今已有20多年。印象

爸爸最初是从事农村统计调查工作。记得我3岁时就随爸爸下乡去看麦。那时,他到正在收割的麦田里拿着钢圈和镰刀去割麦。我脚穿小凉鞋,在麦茬地里一歪一歪地走着,麦茬将我的小脚丫都扎出血了。于是爸爸便把我抱到田边的树荫下,让我坐着玩,他又同农民调查员一起去割麦子。后来,我长大了些,才知道那叫收取小麦样本。后来父亲又去了城调队,住户调查、价格调查、各类专项调查,那时候还完全是笔、纸、算盘的天地,一到报表期,就要“小米加步枪”步入战场。

不论在什么岗位上,印象中的父亲总有那么多忙不完的事,每天清晨顶着因无时间打理而略显“茂盛”的头发,睁着布满血丝的眼睛,在一阵锅碗瓢盆进行曲后,匆忙带上一批文件,奔赴单位。晚上照例又带回大量资料,趴在桌前一动不动,透过背影,视线越过肩膀,才可看到他手中的笔在飞快地移动,直到深夜……对于父亲的忙,我经常感到不满。因为忙,他多次忘记了带我出去游玩的承诺……

日子一天天过去,父亲的忙却一天天不减。直到现在,作为国家统计局阜阳调查队队长的父亲,比以前任何时候都更忙了,好在如今的我对于他的忙已更能理解了。

支柱

其实,父亲一直在努力弥补因工作忙带来的忽视,只要一有闲暇时问,他都会给我讲故事,而且总会念念不忘地给我讲一些“大道理”,什么学习态度、人生理想,还有诸如政治、经济形势之类的话题。

如今,父亲已不再是黑白照片里那个略显土气又青涩的男孩子。虽然他的步伐依旧矫健,但细微的驼背和恼人的白发也悄悄降临。长期伏案引发的颈椎病时常使他痛得睡不着觉,而身在异乡的我所能做的只是心痛和节假日回家时给他做做按摩。

父亲也许并不知道他会成为我心中评价如此之高的榜样,他的无奈与辛酸,包括他的“失职”都不妨碍他成为我心中真正的偶像。父亲送给我的最好礼物不是衣裙、食品或玩具,而是正直的人品、开朗心境和亦张亦驰的生活态度。在精神上,父亲永远是我的支柱。

接力

2009年8月3日,是一个值得铭记的日子。这一天,我走进了统计的大门,与父亲一样也成为了一名统计工作者,零距离与统计工作亲密接触。

经过一年来的锻炼,我逐渐地适应工作,融入统计。实践使我深感知识储备的匮乏,统计作为认识社会经济现象的方法论的科学,要求统计工作者具备辩证法的基本知识;作为国民经济的核算部门,必须掌握国内生产总值、投入产出、资金流量、资产负债和国际收支等核算方法;作为宏观经济部门,国情、市情、区情必须了然于胸,才能如临泰岳之巅,览众山之渺小兮。

偶尔也会听到社会上有入对统计的偏见,“统计,统计,三分统计,七分估计,就是个数字游戏”……难免有些心酸,因为他们不理解统计工作的科学,不懂得统计在国计民生中的重要。殊不知,不出假数、求真务实是统计人一直以来共同追求的目标!

为什么他们对统计数字那么敏感?是因为,他们对统计事业爱得深沉。

篇5

就在当今经济建设下,经济统计学在其中的应用情况开说,我国现在的经济统计应用还不够深入,只是停留在一个表面阶段,如果想进一步让经济统计学服务经济建设,就需要研究人员和教育人员一起努力。要想经济统计在经济建设中起到一定的作用,就必须要抓住我国经济建设中的重点问题和难点问题,并且通过不懈的突破与应用经济统计学去解决和改善问题。这样才能做到与时代相结合,才能为经济建设做出贡献。

在当今的经济发展中,对经济统计应用要求不断提高,但是,我们对经济统计应用的研究却只停留在便面,不够深入,经济统计的应用还需进一步被研究,如此才能在经济建设这个没有硝烟战场上发挥更大的作用,也应该是研究我们当今时代经济发展的主要课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统计的管理体制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的要求,基础薄弱,但在不断发展中,通过不断加强管理,已经有所好转。近几年来,我国的经济学界的专家们和经济部门的一些工作人员越来越意识到数学方法在解决经济问题上的重要性,因此,他们正在探索经济问题中数字的发展规律。实践证明,经济统计的应用是发现经济问题以及解决经济问题的有效工具,为经济问题的预测和决策提供了有效地手段。有助于提高管理水平及经济效益。

二、经济统计学的发展过程

统计是一种社会调查活动,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只要是有关数量方面的信息以及数字背后所反映的问题。

经济统计学的研究开始于国民收入统计,早于1665年,英国的威廉·配第建立了英国国民收入估算法,他采用从收入和支出方面进行复式核算的方法,但是在核算项目和平衡关系上尚不够成熟。为了避免这一缺点,1791年,法国的拉瓦锡首次提出了最终产品的概念。1886年,澳大利亚统计学家T.柯格兰提出了从国民收入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三个方面进行反应此问题。1759年,由法国经济学家F.魁奈编制的《经济表》理论,反应了从在生产过程和部门投入产生角度描述经济运行过程的学术思想。

经济统计学经过长期的演化,到1940年左右初步形成国民账户体系,并且,在经济学家凯恩斯的指导下,形成了当今经济学的基本框架体系。国民账户体系在2008年得到了重新的修订。

就我国的统计学的发展情况来看,原来实施的是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国民经济平衡表体系。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形成和发展,原本的体系已经不能适应经济的发展情况,在国务院的领导下,经过数年的努力,1992年,我国提出了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试用方案。随着不断的努力,经济统计学也在逐渐的完善。

三、统计学在经济研究中的作用

统计学在经济研究中一直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一下几点:一,统计是收集数据的一种必要的方法,因此,它可以为收集经济研究上所需的数据提供有效地方法。只有采用定性分析才能在研究经济学上取得显着地成就。想要开展定性研究就必须有充足的数据库,这就需要统计的帮助。二,为总结和提炼客观经济现象的数量变动规律提供方法。因为影响经济发展的因素有很多,同时会出现许多不同的现象,为了对它们进行分析数据,以便可以从偶然中发现必然。三,为检验经济学理论的真实性和完善程度提供基础。任何新得出来的理论都只是相对真理,只有经过验证后才会成为绝对真理。因此,这些理论需要人们利用经济数据去检验和核实它的准确性。

总之,经济学是离不开数据的,然而,统计是收集数据的,如此看来,就不难理解为什么统计学在经济学中的重要作用了。

四、经济统计学今后主要的研究课题

我们知道,现在我国在经济统计方面的应用还不够深入,由此可见,在此方面有空白就有机遇。究竟,今后我们在经济统计学的研究课题主要有哪些呢?

首先最重要的部分就是对我国经济核算的研究,主要包括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充实的完善,对非市场产出、金融证券服务、环境经济综合的核算。大的方面还有统计在管理领域的应用、统计在金融投资中的应用研究、政府统计工作的研究等。

面对这些经济统计学今后要研究的课题,我们很容易迷失方向。因为有太多的选择,在寻找捷径的同时,也容易迷失,所以首先要做的就是坚持统计学的正确方向。在利用统计学服务于经济学的同时,我们很容易犯一个错误,那就是在利用统计学中的数字的出的结论需要用语言总结出来,在这个过程中,很容易出现错误。所以,坚定方向是十分有必要的。

五、经济统计的应用的意义

当今形势下,经济所涉及的方面在不断增多,涉及到的信息在不断增加,接近“爆炸”的程度。这就给经济的研究增加了难度。我们知道,信息的主要表现形式是数据,同样经济中所出现的问题,也需要通过数据来分析,如此大的信息量唯有通过统计学中的科学的方法进行调查整理,才可以服务以后的研究。

统计学不仅可以应用在经济上,在其他领域也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都没有如此密切的关系,经济的研究没走一部都需要数据的支持,由此可见经济统计学意义的重大。如果没有统计学的支持,经济的研究寸步难行。统计学的分析及研究离不开数据,统计是收集数据的主要工具,所以经济统计的应用十分重要。经济统计的应用提高一小步定会是经济发展的一大步。

篇6

关键词:市场营销,聚合营销,互联网,信息技术

前言

管理学大师彼得·杜拉克曾指出,从客户的观点来看,市场营销就是整个企业活动,而市场营销的产品策略又是市场营销中的核心策略。进入21世纪,网络经济的发展、数字化技术的进步、网络用途进一步多元化以及人们对互联网使用的越来越频繁,并且逐渐改变着人们的思维和行为方式。。但当今的消费者是传统消费者与数字消费者的聚合,他们的消费行为即包括采用传统的渠道也包括网络所提供的数字化渠道来满足其需要和欲望。因此,可以将聚合营销理解为在数字时代,基于消费者身上出现的新科技和人类持久的行为习惯的聚合,企业通过对不同类型的新科技(计算机、互联网、手机以及PDA个人数字处理助手等)、多渠道(网站和非网站、数字和传统)或多手段(交易营销手段和关系营销手段)的组合,建立、保持和加强与顾客以及其他合作者的关系,使各方的利益得到满足和融合的一种社会过程与管理过程。

1.我国市场营销发展及现状

我国营销理念主要经过了以产定销、以销定产和以需定产三个阶段。虽然20世纪90年代按需定产的市场营销理念在中国兴起了,但由于正规的市场营销理念的传播和教育相对滞后,而且在计划经济时期形成了错误的思维惯性,我国企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还是简单地把推销就当成营销。到1995年后,因国际学术交流进一步加大,很多企业才开始从推销导向向注重顾客导向发展;开始采用整合性的营销策略,并且注重采用整合营销传播IMC的理念;此外,我国企业越来越注重关系营销,把建立与消费者的长久关系作为自己营销建设上的重点。这表明虽然我国的现代营销路并不算长,但是我国市场营销理念的发展却是空前的,以致有学者感叹“中国营销用短短20多年的时间走过了西方发达国家近百年的历程”。90年代后,由于互联网的兴起以及我国互联网基础的渐渐成熟,网络营销在我国快速发展起来。到目前为止,我国的网络营销大致经历了网络营销的混沌、应用和发展三个阶段。综观我国市场营销理念的发展和现状,无论是在理论方面还是在实践方面,为聚合营销理念作为一种融合传统与现代、网下与网上的营销理念在我国发展兴起提供了应用的背景。

2.聚合营销产生的动因分析

2.1互联网的飞速发展

互联网在上个世纪的80年代后应用范围逐渐扩散到了民用。由此在90年代引发了影响深远的互联网革命。近年因科学技术以及商业应用的驱动,互联网经历了爆炸式的增长,人们对网络的应用也越来越频繁和广泛。我国互联网的发展开始于1986年,经历了两个主要阶段:第一阶段为1986―1993年,主要实现了与互联网的电子邮件连接;第二阶段从1994年起,实现了与互联网的TCP/IP连接,开始提供互联网的全功能服务。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04年7月的《第十四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数据表明:从宏观的角度看,我国互联网继续保持了增长态势。其中网民数、

上网计算机数分别达到了8700万、3630万;CN下注册的域名数、网站数分别达到了382216个、626600

个;网络国际出口带宽总数达到53941M;我国大陆的IPv4地址数达到了49421824个。该报告还对历年来我国互联网发展的几个关键指标——上网计算机数、CN下注册的域名数、WWW站点数、网络的国际出口带宽等进行了统计分析:截止到2004年6月30日,上网计算机总数已达3630万台和去年同期相比增长41.1%;CN下注册的域名数为382216个,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52.5%;www站点数为626600个,和去年同期相比增长32.2%;国际出口带宽的总容量为53941M,和去年同期相比增加190.3%。

通过上面的统计和分析可以看出,近十年来我国互联网的上网计算机数、CN下注册的域名数、WWW站点数、网络的国际出口带宽有着显著的增长,尤其在上网计算机数、上网用途数、CN下注册的域名数以及网络的国际出口带宽等指标上现在的数据是10年前数据的几百上千倍。全球互联网和国内互联网的急剧发展给聚合营销的发展和应用提供了广大目标消费群基础,在需求驱动下快速发展的互联网最终又会使消费者越来越依赖于互联网,当然,消费者行为和市场营销还保持着许多传统的东西,人们的这种聚合状态正是聚合营销所强调的。

2.2网络经济的繁荣兴起与泡沫破碎

20世纪90年代,随着计算机应用和互联网的逐渐普及,社会各界都认为随之而来的网络经济将取代传统经济成为国家经济最重要的推动力。人们乐观地认为网络经济能够带来高效率,能够提供一种低价的交易成本,并带来经济制度的彻底改变。在我国,虽然互联网的历史比较短,网络经济热潮依然成为企业界、学术界以及政府各界人士最关注的焦点。从中国大陆第一网站——瀛海威的诞生,到以中华网在纳斯达克(NASDAQ)首发上市所引起的一轮又一轮上市热潮;从“Dot-Com”以吸引“眼球”烧钱,到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网络游戏以及电子竞技等新业务层出不穷。网络经济成为世界经济发展和中国经济发展的热点问题。每个国家都致力于大力发展网络经济的技术基础,试图通过发展网络经济,强化经济增长的各种要素,节约国民经济基本资源,优化经济结构及产业结构,最终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

2000年3月,纳斯达克(NASDAQ)应声落地,自此网络经济的泡沫开始破碎。很多网络公司想当然地认为通过互联网将购物过程变得更有效率就能让消费者获得巨大的利益,但是这些企业显然没有料到实际上很多的消费者是喜欢购物的体验。在网络经济繁荣的时期,网络公司的市场营销人员常常意识不到人们购买东西的原因,以及这些情绪是怎样影响他们采取哪种方式购买的。网络经济的繁荣与泡沫破碎为聚合营销的产生提供了必要的时代背景。

2.3商业竞争的日益激烈

商业竞争的日趋激烈是聚合营销产生的商业驱动因素。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消费者选择产品的主动权越来越大,并且随着我国进入WTO逐渐开放,曾经受到国家保护的众多行业、企业如何才能在“狼来了”的残酷市场竞争中生存下来,是很多企业商家所主要关注的问题。在市场竞争激烈的21世纪,市场营销显然是企业中最重要的一环,因为我们都知道“市场上的成功者是那些最能适应现行环境要求的公司——他们向真正需要购买的人提供商品”。。但在如此激烈的商业竞争下,企业需要做的是认识到在数字时代消费者的价值和购买行为已经有所改变,当然也不能像技术鼓吹者那样认为消费者已经完全改变,过去的营销策略、营销方法都不管用。企业应该明白当今的消费者是混合型的消费者。因此,如果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领先,企业需要认真通过聚合营销理念去思考现在的消费者,并且创建一套全新的市场营销策略,从而在这个以消费者为中心的市场中取得胜利。商业竞争的日益激烈是聚合营销理念的产生及应用的商业动因。

2.4信息技术和信息化的飞速发展与应用

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化的飞速发展与应用是聚合营销理念产生的技术动因。由现代通讯技术和现代计算机技术形成的现代信息技术近年来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及应用。在现代通讯技术上,无论是有线还是无线,电子通讯还是光通讯,固定通讯还是移动通讯,在近年来都有了巨大的进步。而在现代计算机技术上,由于空前的人力、物力及财力的投资,使其发展速度更是空前的。计算机芯片的处理能力在不断提高,其磁盘的存储能力在不断扩大,以及输出输入的外围设备在不断丰富,但计算机的价格、体积以及重量却在显著下降。

我国的信息化虽然发展的时间没有发达国家长,但是同样是以惊人的速度在发展,甚至发展速度更快。根据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CCID)研究分析资料:2002年12月,我国电子商务网站比2001年增长12%;电子商务市场规模,电子商务交易额2002年比2001年增长66.2%;B2C交易额2001年比2002年增长率90%。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到,无论是从市场规模、交易额还是电子商务网站数量来讲,我国的信息化都在以空前的速度在发展,年增长率达到了60%以上。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化的飞速发展与应用为聚合营销理念的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持,其本身也构成了聚合营销理念产生的技术动因。

3.小结

网络经济和互联网的影响,数字时代的消费者出现了很多不同于传统消费者的价值观念和购买行为。但是,由于数字时代的消费者同样具有人类基本的价值及行为属性,因而,有着传统消费者身上的一部分不变的价值观念和购买行为。这种体现在数字时代消费者价值观念与购买行为上的变与不变导致了数字时代综合型的消费者的形成,并直接促使了聚合营销理念的产生。聚合营销一方面,针对消费者在数字时代所特有的价值和购买行为,通过对网上和网下两种市场的分析与整合,提供了企业开展营销活动的分析框架,为企业在21世纪进行营销活动指引出全新的视角和营销的依据。另一方面,它又在传统交易营销理论、关系营销理论以及互联网和高科技手段上取得了融合。。因此,其营销策略应该结合传统营销的4Ps、交易营销的4Cs以及新科技和互联网所带来的变化,形成以产品策略的聚合、价格策略的聚合、渠道策略的聚合以及沟通策略的聚合四个方面为框架的聚合营销的市场营销策略。无论是在理论方面还是在实践方面,数字时代的中国企业都可以采用聚合营销的方法,提高自身在21世纪的市场营销力度和效度。

参考文献

1、沙轩,高红:浅议网络促销形式的创新[J],商场现代化,2008年01期.

2、徐清华:如何有效实施整合营销[J],企业研究, 2004年08期.

篇7

[关键词]信息化 测度 核心信息能力 ICTS

[分类号]F270.7

信息化测度的对象是进行测度前要解决的最重要问题。信息化测度的实质是测度一个国家或组织的信息能力。然而信息能力究竟包括哪些内容?哪些是最能真正代表信息能力的项目?本文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概念――基于ICTS的核心信息能力,以此作为进一步研究和测度的基础。

1、信息能力的时代性和核心信息能力

如果我们同意大家所普遍认同的观点,即信息能力是收集、存储、处理、利用和生产信息的能力,那么我们就不得不承认,信息能力并不是从20世纪70年代以后才有的,无论是个人、组织和国家,从人类社会一开始就存在对信息能力的需求。只不过信息能力具有时代性,在不同的时代以不同的方式表现出来而已。

波斯特借用马克思的生产方式理论提出了信息方式理论。他认为人类历史上出现过三种信息方式,或者说信息方式的发展经过了三个阶段:面对面的口头媒介的交换、印刷的书写媒介的交换和电子媒介的交换。第一阶段的特点是符号的互应,第二阶段的特点是意符的再现,第三阶段的特点则是信息的模拟。这种观点具有很大的启发意义。

其实我们还可以对人类社会信息能力的历史发展阶段性作更仔细的分析,笔者在文献中深化了维纳关于信息交流是人类社会粘接剂的著名论点,提出信息交流方式可作为一种和生产方式相并列的概念,前者是人类组织社会的技术,而后者是人类改造自然的技术。信息交流方式主要由三部分组成:符号、媒体、信息处理规则(逻辑)。不同的信息交流方式塑造了不同的社会组织结构。

考察各个不同时期的信息能力的变化,我们可以得到两点结论:

第一,各时期的信息能力是在积累的基础上发展的,后一个阶段的信息能力并没有取代前一个阶段的信息能力,而是丰富了社会的信息能力。

第二,新的信息方式所导致的信息能力会占据重要的地位,成为一种当时的核心的信息能力。似如我们仍借用波斯特的三种信息方式来讨论这一问题的话,可以说,相对于面对面的信息交流方式,印刷的书写媒介的掌握,无论是对个人、组织还是国家而言,都是核心信息能力,而当印刷媒体和电子媒体共存时,电子媒体则是核心信息能力。由于技术的发展,导致信息能力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虽然每个时代都不能缺少信息能力,但是每个时代所需要的信息能力却是不一样的。

每一个时代都有其核心信息能力,这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而逐渐演进的,所以这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如在文字和印刷术方面,核心信息能力就是掌握文字和印刷术,以及此种信息技术的使用和普及程度;电子媒体时代,ICTS的演进同样有不同发展阶段,因此在比较Orbieom和ITU分别制定的数字编码指标中,ITU在其文献别强调指出这一点:即Orbicom的测度更强调上一代的ICTS,而ITU的测度更强调新一代的ICTS。这一看法足以提醒我们对核心信息能力保持一-种动态的和发展的观点,而不能够用一成不变的眼光来看待之。

2、现时代的核心信息能力――基于ICTS的核心信息能力

2.1 ICTS

现时代的信息交流最重要的特征是数字化。导致这一过程的技术系统通常被称为现代信息和通讯技术(ICTS)。ICTS的应用对全世界范围内信息和编码知识如何掌握和传播有重大的影响。事实上,从数字经济到信息社会,都是这种信息和通讯技术演化和应用的直接结果。

1CTS将三种不同的技术组合在一起,其演进过程通常被称为1CTS融合:

・三种技术之一是聚焦于传输和存贮信息的技术。这种技术长期以来都被认为对人类发展是非常重要的,这种技术重视信息的大量存贮,最典型的例子是电子书籍。

・第二种是通讯技术。其核心并不是大量地传递信息,而是更快地经过远距离传递少量的信息。

・第三种是信息处理技术。几个世纪以来人们一直在寻找技术手段帮助处理信息。在某种意义上,这利,技术装置能够部分地代替大脑的工作。如算盘、罗盘等。到20世纪中期,电子计算机的出现使得电子装置替代了原来的机械装置。

所以ICTS的实质就是:自动信息处理系统、内容信息系统和通讯系统的融合。

这三者的融合带来了一个全新的技术范式――知识和信息被储存、处理、传输和通讯的技术范式。这是一个和以前完全不同的范式。泰普斯科特在1996年的著名著作《数字化生存》中将其称为3c,即计算机、内容、通讯。而曼纽尔,卡斯特将其称为信息技术范式。

ICTS是一项渗透性技术,很像是过去的电力。它不仅能使我们去做新的事情,而且也塑造我们如何去做。“只有通过真诚地拥抱在我们的经济和社会的所有领域的数字技术,欧洲和欧洲人才能获得真正的潜力,未来是以知识为基础的,我们不得不通过ICT去形成它”。这不仅是欧洲各国的认识,也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

2.2 为什么ICTS能力构成现时代的核心信息能力

因为,现代ICTS已经改变了世界的面貌,并且已经渗透到经济、社会、文化的方方面面。我们可以区分ICTS带来的数字信息活动的四个层次:

・第一层次是“基础结构层”。计算机网络、电话线、光纤网,以及无线网和所有类型的硬件和电信构成此一层次。或者可以将这一层次称为信息网络的物理体现,涉及这一层次的行为者包括电信运营商、电子公司、设备制造者、接入服务提供者。

・第二层次是一般服务层。这一层次的产品和服务建立在基础设施层网络之上,并且在这一基础没施之上提供增值服务。所有种类的软件制造商都属于这一范畴。

・第三层称为媒介层,它通过提供包括搜索等服务来提高数字电子信息市场的效率。这一层次的'?舌动为用户提供使用联机服务的便利。雅虎等网站,以及政府和公共服务网站可以归入此类。

・第四层可称为完成层,它使最终的活动表现为数字化。它包括行政、健康、教育、娱乐、军事、商业等各种活动。在商业部门,用户以不同的方式来参与到这一层面,如常见的B2B、B2C、B2G等。

第一、二层具有产业的特征,可以归入信息产业,第三、四层则具有更为强大的渗透性,将现存的各种人类活动进行数字化的改造。

由于ICTS的重要性和广泛渗透性,数字经济、数字化生存的概念出现了。由于数字化产品的低分发成本,趋势似乎是将一切能够数字化的都进行数字化。的确,大量的信息都是可以数字化的:音乐、软件、杂志和书籍、机票、股票、电影、货币等。

对于ICTS的广泛渗透,可以用不同的理论和术语

来描述。如我国称为信息化;国外有学者用s曲线来描述;还有人试图用长波理论来解释。

ICTS的集中表现是网络。网络是信息社会最有代表性的生产力。以互联网为代表的当代信息网已经突破信息交流渠道的范畴,成为集信息集聚、处理、传播、开发与利用于一体的功能综合的信息平台。由于信息活动渗透到生产、工作与生活的各个方面,成为各种社会活动的基础,信息网正在与生产、生活融为一体。

3、核心信息能力的要素

本节着重分析现时代的基于ICTS的核心信息能力。

3.1 界定核心信息能力的几种思路

一种思路是按信息的处理流程来界定。从信息的获取、识别、接受、储存、利用和创造的能力等环节来进行要素的分解和分析,即信息的获取能力、信息的识别能力、信息的储存能力、信息的利用能力、信息的创造能力等。尽管这种分解和分析从思路上看是可行的,但结合现在的ICTS的发展,在现代信息技术已经进入融合的时期要对其重新进行分解反倒是不合时宜的。

UNDP的TM(技术成就指数)提供了另一种思路。该指数的设立目的是为了测量一个国家的技术创造、技术扩散以及建立相应的技能,它将技术能力划分为四个维度:①技术的创造:用人均专利数和从国外收取的专利使用费两个指标;②新的技术创新的扩散:用Internet的扩散、高技术产品占总出口的份额两个指标;③老创新的扩散:因为技术进步是一个积累的过程,新的创新需要以老的创新为基础,并且老的技术创新采用新技术是必需的,这主要是电话和电力两个指标;④人类技能:技术的创造者和应用者都需要技能,这里采用平均学习年限和科学、数学、工程的学生的毛入学率两个指标。

此种思路应用于核心信息能力分析是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的,但是其不足之处在于:它不专注于信息技术分析,而是一般的技术能力;此外该分析仅仅着重于技术方面,而忽略了技术的经济和社会影响方面。

目前在国际上比较流行的是前述s曲线分析框架,它将ICTS扩散和影响分为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分别是准备、使用、影响。从分析研究逻辑上来看,这种按事物发展阶段来进行划分的方法是有其合理性的,其不足之处仍然在于其关注的重点仍然是使用方面。

OECD研究信息经济时使用了一个供给方与需求方的框架,这对我们也有一定的启发意义。供给代表提供,是生产的方面;需求代表使用,是影响的方面。

我们认为,可以将核心信息能力理解为生产力的一个演进和发展阶段,尤其是信息生产力演进的新阶段,并且运用的生产力分析的框架,同时结合上述几种思路,对核心信息能力进行要素分解,从而得出比较有价值的结论。

下面我们就从劳动工具、劳动对象、劳动者等方面来对核心信息能力的构成加以讨论。

3.2 核心信息能力的要素

・首先是劳动工具。在马克思对生产方式的分析中,劳动工具的性质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对于生产方式乃至社会的性质具有重要的决定意义。马克思本人非常重视生产工具和生产方式对社会的影响,他写道:“随着新生产力的获得,人们改变自己的生产方式,随着生产方式即保证自己生活的方式的改变,人们也就会改变自己的一切社会关系。手推磨产生是封建主为首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为首的社会”。

人类社会进步的奥秘隐伏于资源-工具-生产力-社会的连锁反应之中。人类能够利用什么样的资源就可能制造什么样的工具,就可能形成什么样的生产力,就可能促成什么样的社会。“古代人类只懂得利用物质一种资源,因而就只能制造镰刀、锄头-类人力工具,只能形成农业时代的生产力,促成农业社会的生长和发展;近代人类逐步懂得了利用能源,把能量资源与物质资源相结合,就制造了机车、轮船-类动力工具,形成了工业时代生产力,促成了工业社会的生长和发展;现代人类正在向信息资源进军,综合利用信息、能源、物质三种资源,于是计算机、人工智能系统一类崭新的生产工具――智能工具正在迅速涌现,信息时代生产力正在茁壮成长,信息社会正在向我们大步走来”。

现时代的核心信息能力在劳动工具方面,可以用电脑和网络基础设施来描述。

・其次是劳动者。网络时代的知识工作者乃至产业工人,需要掌握与信息化的生产方式相适应的信息技能,这种信息技能并不是一般的读、写、识字等,也难以用识字率和教育年限等一般性的指标来衡量,而应该是ICTS的相关技能。关于ICTS的相关技能究竟包括哪些方面、究竟应该如何衡量,已经成为发达国家和国际统计学界讨论的一个重要问题。

在知识密集的工业部门,人们的劳动绝大多数与操纵电子计算机有关,它需要一定的知识基础和技术水平,才能适应新的工作岗位。

不难看出,核心信息能力的此项要素就是本文第一节所讨论的微观视角的信息能力。

・第三是劳动对象。信息经济时代,由于计算机和网络的普及,信息作为资源和财富的观念已被广泛接受。在人类发展的长河中,最先认识和开发的重点是物质材料。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这三种社会形态基本上属于农业社会,人类劳动的成果主要是农产品,它的社会经济形态是物质型经济。到了近代,由于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以及后来的电机等动力机械的发明和应用,使人类社会走进了工业社会,其主要产品是工业品,人类认识和开发的重点转向了能量、动力,并使能量与物质资源很好地结合起来,但其经济形态仍是物质型的。只是到本世纪中叶以来,人类对信息的认识有了很大的提高,信息与物质、能量一样成为社会发展的第三大支柱。特别是电子计算机和微电子技术的应用,开始深入开发信息资源,并能将信息与物质、能量资源有机地结合起来,创造出各种智能化、信息化、网络化的信息控制生产工具,人类劳动成果中的信息产品越来越多,即使是工业产品,也可以由信息产品来生产。因此,从社会发展趋势来看,劳动产品已由物质型向信息型转变,社会经济形态也从物质型向信息型转变。

但是这里的信息资源或信息财富,最核心的是数字化的,能够通过电脑进行存贮和处理的。所以各国充分重视数字内容产业,重视数据库产业等,是有充分理由的。核心信息能力中的信息资源并非一般的信息资源,而是数字化的信息资源。

4、核心信息能力的层次

依据核心信息能力的概念,可以将其应用于社会的不同层次。

4.1 个人或家庭的核心信息能力

分析个人或家庭的核心信息能力,包括以下5个方面:①是否拥有电脑;②是否能够在工作单位或是家中连接上网;③个人是否拥有ICTS技能(研发、或者使用的技能);④个人使用ICTS工作或进行其他活动的时间;⑤个人使用ICTS的用途(工作、学习、娱乐、购物等)。

对于个人而言,ICTS核心信息能力可以改变个人交互方式、工作方式以及日常生活。当ICTS在全社会得以广泛联通,社会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发生巨大变化

以后,个人的工作和生活也将因此发生巨大的变化。IC-TS使得几乎所有的信息随时可得,公民参与政治的方式发生变化,教育、医疗、购物、娱乐,几乎生活的一切方面都因ICTS而改变,信息可以方便地跨越国界。

是否能够接人信息网络,是否具有使用信息技术的技能成为个人工作、生活以及融入社会的关键因素。个人的其他技能在一个信息社会中贬值了,具有ICTS技能和不具有ICTS技能,会产生十分明显的差距,这正是数字鸿沟这一概念提出来的背景。

4.2 组织的核心信息能力

对组织而言,核心信息能力的意义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加以说明:

・电子商务。特别是对于从事商业生产和交换的企业组织来说,通过数字网络来进行的交换活动――电子商务在其整个的交易中占有越来越大的比例。

企业内联网改变着企业内部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传统的沟通方式,重新组织企业的生产方式、管理方式和组织形式;因特网为企业之间的竞争提供了一个全球性的舞台。

计算机、网络对企业不管发挥何种作用,数字化都是桥梁。设备数字化可以实现远程控制和通信;产品数字化可以实现智能增值,可以提高新产品开发、设计和生产、销售的效率;办公数字化可以实现更加快捷、准确和优雅的管理。企业需要建立硬件平台、软件平台和网络平台,更要建立数据平台。

・电子事务(E-business)。电子事务不仅局限于商务或交易的领域,E-事务的概念要大于电子商务,包括企业中涉及到数字信息的非商务部分以及非商务组织,如政府、教育等组织中的涉及到数字信息的部分。

美国国家统计局定义了数字经济的三个层面:电子事务、电子商务和电子事务基础设施。加拿大统计局和OECD于1999年也作出了类似的定义。

在信息经济时代,一个组织是否拥有核心信息能力,不仅关系到其竞争力的强弱,甚至关系到该组织能否在这时代生存下去。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信息技术投资规模越来越大,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研究结果显示生产率悖论消失;从2000年左右开始研究发现IT投资能够获得超过其他资本投资多倍的“超额收益”,即“新生产率悖论”。

最新的研究表明,ICTS主要通过三个渠道对经济增长产生影响:一是ICTS为消费者提供新的产品和服务;二是ICTS增加其他产业的需求;三是ICTS使得组织发生变化,增进技能,加速创新和投资于无形资产的动力。所以ICTS对提高企业绩效能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4.3 国家的核心信息能力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渗透,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认识到ICTS核心信息能力对国家和地区竞争能力的重要性。

・信息化改变了自然环境这一相对稳定国力构成因素。作为一种有形的物质存在,自然环境是构成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但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自然环境的影响就大大减弱了。首先,随着信息化的高速发展,国民经济迅速向低能耗型和低物耗型转化。一方面,由于信息的替代作用,人员货物的流动以及相关的能源、资源需求都将减少。其次,信息化使人口状况对国力的影响大大降低。人口状况,是自然环境中的重要内容。一个国家人口状况,往往反映该国人力资源。但是,信息化的发展,使人力资源的跨国流动得以顺利进行,而不必通过人员实际流动。

・信息化对国家经济实力的影响。知识经济发展表明,凡是与信息化相适应的国家在就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发展经济、加强国际竞争力等方面都居于有利地位。首先,直接投资于ICTS对经济增长有极大影响作用。ICTS对生产力增长的贡献包括两个方面:第一,ICTS生产部门的技术进步直接通过生产和过程创新促进增长;其次,ICTS的使用扩散到经济的其他部门,在其他部分产生显著的效率提高。人们越来越多地认识到,公司和公共服务效率的提高,需要由ICTS来实现对工作方法和流程进行重组。e-欧洲计划认为,公共政策因此必须定位于刺激ICTS的有效使用,包括促进互联网接入,克服障碍,方便企业进行重组、组织管理过程的转变,鼓励对人力资源的投资。

而联合国经社理事会在2000年的一份报告中指出,ICTS在加速增长、减少贫困、促进可持续发展、对发展中国家和转型国家整合进全球经济方面可发挥特别重要的作用。

信息化程度高的国家,在世界经济格局中增强了自己的影响,最终提高和加强了自己在国际格局的中心地位与作用。

・信息化成为当前各国对外战略的重要内容。当今方兴未艾的信息革命,使世界各国不仅面临着一场严峻挑战,而且也提供了一项难得的发展机遇。各国都努力通过发展信息技术,争取在国际政治中取得有利地位。

2000年,欧盟国家在里斯本提出里斯本战略,其目标是“高增长,高就业,更强社会包容”,而ICTS被认为是达到这一目标的关键要素。随后,推出了E欧洲、E欧洲2005等计划,对欧洲信息社会的发展给予政策推动。

联合国组织对推动全球信息社会也作了不懈努力。从2003年到2005年分两个阶段召开的信息社会世界峰会是经过充分准备和讨论后,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以信息社会为主题的全球性会议,会议通过了四个重要文件:《日内瓦原则宣言》、《日内瓦行动计划》、《突尼斯共识》、《突尼斯行动议程》。

世界各国在信息技术方面的竞争,最终结果将对国际政治、经济秩序产生巨大影响。

4.4 核心信息能力测度的基本框架

按照经济学原理,核心信息能力可以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进行分析。供给主要衡量研究和生产的能力,需求则主要衡量消费和使用。实际上,对每一个要素都可以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分析。

准备、使用、影响的三阶段划分也是有意义的。它反映的是核心信息能力的要素间不同的结合状况,实际上是对要素的结合进行动态分析。不同的要素结合方式、不同的程度,从而形成各有差别的核心信息能力的发展状况。所以可以将其称为核心信息活动要素。

最后则是核心信息能力的影响要素。这是纯粹的技术评价所没有的。它是指核心信息能力的运用对经济、社会所起的作用、以及在相应的活动中所占比例等。

篇8

一、“数字艺术”与“数字艺术设计”

谈数字艺术设计,首先就要弄清什么是数字艺术。青岛大学邱秉常教授认为:“从广义上看,数字艺术、计算机图形艺术、电脑艺术设计和CG艺术是同义的,即用计算机作为工具或平台根据艺术创作规律而创作的艺术作品。”(邱秉常.数字艺术传播的表现特征【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31(4):106.)“CG”(ComputerGraphic)是目前很流行的一个词,即计算机图形的英文缩写,其范畴几乎囊括了当今电脑时代中所有的视觉艺术创作活动,国际上习惯将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视觉设计和生产的领域通称为CG。不过,CG作品还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数字艺术作品,因为CG主要指计算机设计的图形,而数字艺术不仅包括图形,还包括音频、交互等要素。清华美院林华教授认为:“数字艺术是‘数字化’”的意思”;“是以计算机为平台的,以0和1数字组集合的,将计算机应用软件与相应的艺术相结合而形成的所谓的‘数字艺术’”。(林华.计算机图形艺术设计学【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24.)《现代汉语词典》关于数字化的解释是:指在某个领域的各个方面或某种产品的各个环节都采用数字信息处理技术。(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1272.)因此,数字艺术也可以理解为一种以计算机作为平台,应用相关软件按照艺术规律进行艺术创作或对艺术作品进行数字信息技术处理而形成的新型的艺术。数字艺术范围很广,涉及到电脑动画、影视广告、网络游戏、虚拟现实、网络艺术、多媒体、数字影像、数字音乐等领域。传统的美术、戏剧、音乐、影视等都可以包含在数字艺术之内。不难看出,数字艺术设计集传统的艺术、设计及现代科学技术于一身,不仅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高效、便捷的服务,也改变了对艺术审美的理解。

二、数字艺术设计是艺术设计发展的必由之路

众所周知,艺术设计在中国的发展只有20多年的历史。90年代初,艺术设计才正式列入国家学科目录。今天的艺术设计已经深入到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由于艺术设计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社会实际需要是其发展的基础。所以,培养具有丰富艺术想象力、创造力和实际动手能力,能够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艺术设计应用型人才是艺术设计教育的根本。艺术设计教育的改革是个全方位系统的工程,无论是大到艺术设计学科全局发展的改革还是小到某一门课程的改革,其定位都不能脱离时展的需要,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21世纪是数字时代,随着数字技术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数字技术与艺术设计的结合开始成为人们对艺术设计学科未来发展的新思考。今天,数字化产品正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环境,传统的艺术审美、艺术观念的颠覆以及对现代生活品质的追求,必然要求与数字时代相适应的艺术形态的出现。可以预见,数字艺术将成为未来社会主流艺术,作为人类创意与科技相结合的数字艺术产业也必将成为21世纪知识经济的核心产业。随着计算机等多媒体数字技术在艺术设计中的广泛应用,数字艺术设计将成为艺术设计未来发展的必由之路。传统的艺术设计教学基本上采用的是板书理论讲授,手工实践训练,造型基础课程是学生围坐在一组由瓶罐等物组成的静物进行写生,设计课程则是让学生趴在画板前机械地绘制着老师布置的虚拟的作业。即使有些课程教学过程使用了课件,但只是一些图片的展示。因此,传统的艺术设计不仅教学内容单调乏味,知识容量过小;而且,教学形式呆板,手段单一,效率低下,很难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近年来,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普遍开设了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所使用的软件主要涉及到二维和三维两个方面,如:AdobePhotoshop,AutoCAD,AdobeIllustrator,MacromediaFlash,3DSMAX等都是从事图形、图像设计非常实用的软件。但是由于国内通行的艺术设计教学模式存在弊端,造成了承担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的教师的任务只是讲授软件的基本操作,并不涉及设计实践;而专业设计实践教学是通过教师讲台讲授及学生伏案手绘来完成的。这就造成了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与基础课程的手绘能力训练成为各自孤立的环节。因此,即使学生把软件学了一大堆,却很难将软件与专业设计加以整合运用,充其量是作品的辅助处理,更谈不上进行数字艺术设计了。从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教学改革来说,把数字技术全面引入艺术设计的课程教学之中,将会为传统的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提供一个无限发展的空间。利用数字技术不仅可以使传统的艺术设计教学得到最大限度的知识拓展,丰富生动的教学形式,高效快捷的知识传递方式还可以显著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触发学生主动探究知识的欲望。今天,我们正处在一个从印刷文化为主的读书时代向以视觉符号为主的读图时代转变,数字艺术已广泛应用于工业、军事、教育、文化、娱乐、科技、医疗、商业等领域。艺术的界定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观念,数字艺术将成为21世纪视觉艺术的主流。未来,我们的艺术设计教学不会再仅停留在纸上,评价尺度不会再以手工的精细为标准,图形符号不再是艺术仅有的特征。综合了视听语言、能够交互的数字艺术设计将成为艺术设计的发展方向。

三、构建科学合理的教育体系是数字艺术设计教育健康发展的关键

由于数字艺术设计在我国的发展属起步阶段,缺乏经验,没有知识积累,存在着不少需要解决的问题。从目前全国各类高校所开设的数字艺术设计或与数字艺术设计相近的专业情况看,普遍存在着教育体系不完善,师资队伍建设滞后,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明确,教学实施过分注重技术操作,忽视设计创意,理论研究薄弱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应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的工程。限于篇幅及本人认识能力,我仅试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

1、正确处理好传统工艺美术、艺术设计和数字艺术设计三者的关系,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借鉴和研究当今国外数字艺术发展的新趋势,发展新型的数字艺术教育体系。由于数字艺术设计强调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性强,知识更新快,而我国正处于数字艺术设计的起步阶段,因此,近期内数字艺术设计教育应实行重点发展专科和职业教育,研究生教育;适度发展本科教育。大力发展专科和职业教育就是要迅速地、有针对性地培养大量具有很强动手能力的应用型数字艺术设计人才,抓研究生教育是为了培养能够满足数字艺术设计发展需要的理论研究人才。而本科人才培养需要四年时间,对于高速发展的现代数字艺术设计产业来说,培养时间过长,很多知识到毕业时已经过时。从动手能力来说,本科人才培养由于强调“厚基础,宽口径”,造成数字艺术设计专业学生什么都会,什么都不精,从而使本科层次数字艺术设计人才“高不成,低不就”,很难适应市场需要。因此,应适当限制其招生规模,把更多的人力物力投入到数字艺术设计专科和职业教育上。当然,从中期发展来看,随着我国数字艺术产业的发展,市场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应以本科以上层次的人才为主。

篇9

【关键词】经济与文化;爱国主义教育;职业素质;现代化手段

在经济学家看来,文化是与制度并列的一种要素,是指一个社会中多数人所共有的价值、观念、偏好和态度。百余年的中国现代文化建设传承中国文明的传统,与西方文明的交汇是我们实现并弘扬自身价值的根本,更是塑造现代中国之精神品格的必由之路。

一、博物馆、纪念馆的自身价值

《人的活动》是文明人必读的经济学《圣经》――罗斯巴德。

博物馆、纪念馆既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又是精神文明窗口单位,发挥着历史教育和现代文明的双重效应。对外介绍宣传博物馆、纪念馆的讲解工作已逐渐成为一门艺术。它是知识融汇与语言表演艺术的一种内在综合的表象反映,所以博物馆、纪念馆不单单是规章制度的建立,还有职业素质的具备:

一是讲解员应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二是讲解员应具有良好的公众形象;三是讲解员应具有良好的嗓音条件和表达能力,有较强的组织观众的能力;四是讲解员应具有良好的文化素质和知识修养,不仅自身要掌握丰富的专业知识,同时要博览群书;五是讲解员还应具有良好的性格特征、心理素质和反应能力。

声音商标是非传统商标的一种,与其他可以作为商标的要素(文字、图形、数字、颜色、气味)一样要求具备能够将一个企业的产品或服务与其他企业的产品或服务区别开来的基本功能所必须具有显著特征,便于消费者的识别。声音商标是已经为大众所熟识的,有特定的指向性的声音。首先我们知道博物馆、纪念馆陈列展览的最本源组成要素:版面史料、文物等,然后讲解员根据讲解大纲及展览的顺序,将陈列文物蕴含的内容,运用独具风格的讲解语言,传递给观众陈列所不能或无法表述的文化内涵。其次,博物馆、纪念馆设有公开监督电话,观众意见薄、留言薄,使博物馆、纪念馆的社会服务不断规范和完善。

二、博物馆、纪念馆依托资源优势的社会价值

一般来说,一个展览的陈列内容、陈列展品是博物馆、纪念馆实现其社会功能的主要载体,但这并不等于展览的布置好了,把门一开等着观众参观就可以了。博物馆、纪念馆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积极主动、不失时机的宣传,不断拓宽教育的新层面,与学校共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利用节假日和重大事件纪念日,举行各种庆祝、纪念活动,充分实现博物馆、纪念馆的社会效益。

温古知今,止于至善,是人类得以理解生命价值的人文情怀,亦是文明得以传承和发展的精神契机,欲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先培育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每一个展览都有它重要的现实意义。如何让观众了解、理解,以认识到展览的内涵,让文物“说话”,这就需要讲解员在展品与观众之间架起一座桥梁,通过与观众零距离的交流缩短博物馆和观众的距离感,让观众在参观的同时能充分认识、体会到博物馆、纪念馆一流的服务。一场成功的接待,不仅仅需要讲解员要学会收集观众对展览的反映以及他们的兴趣和希望,再经过整理、归类后反馈,以便研究、总结、运用更好地提高服务,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性文化活动。这也正迎合了当今社会“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三、不断创新,利用现代化手段实现教育活动的多元化

全球经济和技术环境的变化如此迅猛,以致使今日的许多从事管理工作的实践者和理论学者都断言,学习能力是能继续保持竞争有利地位的唯一真正的源泉。每一个博物馆都是一个城市、一个地区、一个民族的历史缩影,能否让观众享受到这一精神大餐,能否让观众满意,能否让观众记住博物馆,博物馆除了保证好硬件设施的服务外,还要利用多种宣传载体,多角度、全方位地推介和宣传自己,不断扩大知名度和影响力,增强在广大干部群众中的知晓率。

1.搞好信息资源数字化。博物馆的信息资源存在于藏品本身,利用数字技术将馆藏信息转换为数字信息,并以数字形式存储和交流。

2.建立网络平台,在加强自身建设的同时,又要实施维护。及时与大众沟通并反馈博物馆意见,使其成为博物馆、纪念馆对外宣传活动中的重要窗口。

3.当然,还要加强媒体宣传报道,积极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等大众传媒集中宣传介绍丰富的革命历史资源,报道教育基地活动的开展情况和效果,逐渐形成规模。

四、加强管理,实现其深远意义

毫无疑问,在一个基本社会里,所有能想到的组织形式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问题在于哪种形式最适用于已确定的任务和社会为达成这一任务所设定的活动范围。在我国颁布的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加强博物馆管理以及讲解员队伍壮大。要求讲解员在讲解过程中也要有个性特色。当然,要想通过讲解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达到更高的思想境界,毋庸置疑,学习和了解自己国家历史和传统是必须的,根植于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只有不断地从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才能走的更远。综上所述,在经济与文化视野中审视文明,如何让观众热爱博物馆、纪念馆,热爱历史,实现其更加深远的影响是我们今后不断努力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吴向鹏.文化企业家精神与经济增长.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年.

篇10

关键词:新经济市场营销创新

在21世纪到来之际,世界经济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时代—这就是新经济时代。新经济的兴起和发展,将对经济社会的发展模式、人类的生存和思维方式,都会带来深刻的影响。与此同时,对企业的市场营销观念、营销组合、营销管理方式都会带来巨大的深刻变化。

一、新经济时代市场营销的新变化

新经济时代。消费者藉求和购买心理、的买方式都将发生重大变化。必然导致企业营销的全方位的变革,这是由新经济的基本特点所决定的。

—新经济特点之一是知识经济。在新经济时代,经济的增长主要依赖于知识与信息的生产、传播和应用当顾客消费观念、信息和技术成为产品组成部分时,产品和服务的知识内涵就显著增多了。此时,要适应这一变化,企业要从传统的市场营销转变为知识营销。

—新经济特点之二是创新经济创新是新经济兴起和发展的驱动力和基础。因此‘创新也将成为企业应对新经济营销的灵魂,这就需要进行营销观念创新。营销组合策路创新。营销管理的模式创新等等。

—新经济特点之三是数字信息经济,在新经济中。大量信息是以数字形式存在,以光速压缩传送,远比由模拟信息组成的信号的质量好得多。当信息通过数字网络变成数字化和通讯时,人们就可以穿越时间和空间进行沟通交流。此时的市场营梢就可采用数字化曹理,以电子商务渠道为消赞者提供便捷的购物服务。

—新经济的特点之四是网络经济。在新经济时代·网络技术不断进步,从而带动了网络经济的迅猛发展,网络体系成为新经济的坚实墓础。国际互联网的建立和企业内部网的构筑,使得企业通过数字化的电脑网络与供应商、商、顾客及贸易伙伴进行沟通交往。使营销各种新的机会到来。在新经济时代,网络曹梢将是营梢的主要方式。

二、断经济时代市荡营梢现含创断

新经济需要新思维,新观念,在新经济时代,信息技术革命和网络化使市场营销方式发生了质的改变,营销渠道距离消失,打破了传统的营销方式。因此,需要用新的视角去观察、理解市场营销各环节,这就需要营销观念的创新,建立新的营销观念。

1,知识营梢观念。在新经济时代。知识资本将成为生产财,和致,的手段。企业的昔梢活动就以知识教育为主,传指产品的知识,催化消费者产生新的消费钻求。使其主动的买产品或服务。树立知识营梢现念,晕以创新产品为对象,以知识促镇,知识服务为手段,激励消费者对产品的认同感,培育新市场,创造新需求。

2,创造消赞者满惫价值的观念。在新经济时代,为顾客“创造价值”是企业竞争的优势之本。企业从为顾客提品,满足需求,进而到“创造价值”,使顾客满惫。是营销观念的极大深化。美国管理学大师彼得。德公克曾指出:用户考虑他需要什么。他认为什么有价值。,这才是有决定意义的。这决定看一个企业干什么,它生产什么,它是否能兴旺所谓满足颐客的需求,就是要为顾客提供最大、级多、最好的价值。也就是说提供有更多的实际用处,更好的使用功能、更便利的服务。使顾客真正感受到满足,满惫:

3,绿色营销观念。新经济其实质就是人们追求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经济。在新经济时代。由于产品需求多样化和消费升级以及全社会环保意识的增强,再加上绿色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大大催化了企业绿色营梢的形成,此时。企业应以绿色需求为导向,在市场营销活动中,考虑把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及环境效益结合起来,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努力开发绿色产品,积极拓宽营销新领域、把企业营销带人一个崭新的绿色新境界。

4,网络营销观念,互联网新媒体的出现,获得和累积知识的水平、自由选择和购买商品与服务的能力、获取信息的方式和能力、对商业信息和行为作出反应的能力都有了根本性的提高。同时。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国际互联网对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并将之视为企业获得未来竞争优势的主要手段。据美国国际电信联盟和国际数据公司统什,全球互联网上的交易额1999年为71G亿笑元。预计2000年将突破223a亿关元,到zoia年网络贸易额将占全球贸易总额的42%因此。在新经济时代,企业应以互联网络、电脑通信和数字交换式电信等为媒体,以新的方式、方法和理念实施企业创意和目标,完成产品定价、促销、分销等过程的全新营销活动。

三、新经济时代市场营销组合的创断

在新经济时代。一些传统的市场营销组合策略已不适应新的发展形势,企业必须在新的营销观念指导下进行创。1产品创新策略。在新经济时代,企业生产产品是以大量消耗知识为主要特征的,谁能积尽更多的知识,并不断地创造知识,谁就将获得财,。因此企业就应不遗余力地加大科技投人,争夺优秀人才,积极开发新产品,进行产品创新。产品可分为有形产品和无形产品。对有形产品如绿色科技产品、高新技术产品等作为产品的新序列。在组织生产时。因需求的差异化可实行“多品种,小批量”的弹性生产。对无形产品,如各种创意、策划、咨询服务等这类知识型的产品,可以构建网络虚拟企业来生产‘网络虚拟企业就是利用数据存储工其。通过传感器,互联网上的信息收集及对其他信息资源数据流的采集。对大量的数据进行分析开发为顾客的决策、优化管理提供支持。特别指出的是服务竞争在新经济时代。将成为产品竞争的重要内容。我国汽车行业已经把服务作为竞争的重要手段。如天津汽车工业公司提出了“金牌服务工程”;一汽承诺凡购买红旗轿车。一律享受两年4万公里免费保养待遇,服务站定期为用户提供电话跟踪。上门走访服务等等。

2,价格创新策略。在新经济时代,“看不见的手”—价值规律仍在发挥作用。因此,供求关系决定价格,这是不可改变的经济规律、在买方市场供大于求的情况下,要想达到供求平衡。符合经挤规律的办法主要有两个、一是降低价格,刺激要求,便需求量增大至供应量;二是降低产品产量,在保持原价格的情况下,使供应量减少至需求坛。在新经济时代,由于产品的知识、技术含盆高和产品竞争越来越成为一种时间的竞争。决定价格高低的不再是产品的成本,而是产品的创新性和价格决策的灵活性。所以,新价格策略应该是:①采取灵活定价;②以消费者能接受的市场价格定价:③努力降低顾客成本。提高顾客收益,使顾客获得更多实实在在的总利益定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