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思想教育的内容范文

时间:2024-01-29 17:59:1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小学生思想教育的内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小学生思想教育的内容

篇1

关键词:教育 体育 学生 思想品德教育 集体主义 坚强精神 公正竞争 爱国主义

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是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实现化、集体化和活动化的一种形式。体育与健康课的典型成绩体现于学校体育活动,虽然体育与健康课的根本目标是促进学生身体素质和保他们身体健康,但在学生当中有一些体育表现技能和兴趣很高的学生。已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身体素质为目标,对那些高技能的学生根据教学要求进行技能教育,能促进他们培养独特的技能,打下学校体育活动的社会基础。平时,学校体育活动内容和形式多种多样的。比如:广播体操比赛、田径比赛、球类比赛、较量型的比赛等等。通过在大项目中,还组织并举行具体项目比赛,一方面可以活跃学校气氛,另一方面可以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通过学校体育活动对学生进行的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表现于以下几点:

集体主义教育。绝大部分体育项目要求参赛队员要有高度的集体主义精神。比如:球类比赛、较量型的集体比赛等。在此种比赛中,参赛队员要忘自己地为集体的荣誉而奋斗,要无私地跟其他队员合作,团结奋斗,要有集体的利益与荣誉高于自己的高度集体主义精神,只有这样,才能胜利。通过以上集体性极强的各种比赛,使学生获得集体主义精神的实际利益。此时,学生懂得教师的教育不是空话,就培养并促进集体主义精神。

坚强精神教育。众所用知体育活动是很艰苦的,它不仅要求参赛队员只培养体育技能,还要求队员要有高度坚强的意志和坚持不懈的精神。比如说:90分钟的国际足球比赛中,球员在球场上不停地跑90分钟,这要求球员要有吵架的忍耐性和高度坚持不懈的精神,如果在比赛中,某个球员放松自己,那么他属于的球队肯定会输。学生懂得这种道理后,刻苦训练,绝不放松,培养坚持到底,为胜利而坚强的奋斗的精神,并珍惜这种精神。

公正竞争精神。体育活动是将祖辈留给我们的公正竞争精神传授给后代的过程。学生通过参加各种体育比赛,学会公正竞争。他们还学会正确对待危险,挫折和难关,体育活动平时举行在公开场所,大家面前,因此,无论是谁,哪个队,哪个队员,已作弊就会被发现,会引起大家的不满,大家叫他该错误或者取消他参赛资格。而且、有时还有一些运动员跟自己的好朋友比赛的情况,在此 情况下,他们不会敢作弊,在比赛场他们是朋友,比赛结束后他们仍然是好朋友,这些都使学生培养任何事都公正竞争的,不是故意害人的美好道德品质。

篇2

【关键词】小学生 思想品德教育 创新性

【中图分类号】G62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8-0054-01

随着我国教育的不断改革与发展,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对思想品德进行教育可以培养小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树立正确的思想发展方向并养成一定的良好的生活习惯,对小学生的人生观以及价值观都有一定的影响,但是现阶段,我国对于小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基本处于课堂教育阶段,缺乏对其进行实际的应用与实践,所以对于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方面还存在很大的改革空间。

一、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特点以及教育原则

(一)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特点

在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方面,学校在进行教育时,应该重视对课本知识以及教育模式的创新,不能只将课程的教育仅仅局限于课本上的有限知识,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应重视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教育走出课堂,融入社会,使学生能够亲身的对课本的知识进行实际的操作,通过各项活动的不断完成,对自己的思想品德进行进一步的完善,形成自己独特的人格品质[1]。小学生还处在思想意识不全面的阶段,所以学校的教师应该结合小学生的特点,对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进行合理的引导,这样才能对小学生起到教育作用。

(二)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原则

1.针对性原则:小学阶段是一个人思想品德养成的重要阶段,对于小学生在思想品德养成过程中的不良的习惯以及错误认识,学校以及教师应该根据小学生自身的情况,对其进行积极的思想引导[2],使他们能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与不足并对其进行及时的改正。

2.教育的多样化原则:由于小学生自身的思想意识不完善,所以,教师在对其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时,应该采用各种各样的教育方法,如可以以班会的形式进行思想道德的讨论或者进行社会实践使学生对思想道德进行全面的认识,这样可以有效的提高小学生对道德教育的兴趣,从而使教育的效果得到明显的上升。

3.坚持示范性引导原则:在学校的思想道德教育中,教师是学生的直接行为引导人,小学生在思想方面的认识还没有完全成熟,缺乏对事物的判断能力,他们将教师的言行作为自己行为的规范,所以,教师的行为规范在小学生的思想道德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教师在教育的过程中,应该注意言行一致,为学生做好榜样,这样才能保证思想教育的效果[3]。

二、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开展的创新性

对小学生思想品德课的创新,主要是对其教育教学的内容进行合理化的创新,它是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创新的基础,对其内容的创新主要是指对教学的形式以及教学内容的安排等等的创新,创新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激发学生对思想品德教育的兴趣,从而有效的提高思想品德的教育效果。

(一)对课堂气氛进行相应的改变

在对小学生进行教学过程中,应该采用气氛比较轻松的教学模式,因为小学生对社会还没有完全的认知,还没有建成自己的世界观,所以,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课堂教学环境的轻松[4],这样才能使学生有兴趣去接受教师所教授的知识。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应该只局限于室内教学,还应该积极的运用室外的有利条件,将课本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这样才能够使学生对其进行全面的认知,在日后的生活中养成良好的生活以及行为习惯。

(二)对课程进行合理化安排

1.创新教学的内容

随着现代化教育的不断发展,传统的思想品德教育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化的教学要求,所以学校以及教师必须对教学的内容进行创新,教师在教育过程中,不仅要重视理论知识的教育,还应该将理论知识融入到实践当中,让学生通过肢体以及感官的认知,对思想品德教育有正确的认识,提高学生的判断能力,在此同时,教师还应该在教学内容中融入便于学生理解的,符合现代化发展的信息,这样可以使学生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

2.完善课外活动的形式

在对学生进行课外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自主吸收能力对课外活动的形式进行及时的创新,在对思想品德教育时,不仅仅只局限于学校之内,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课外活动,积极的参与社区的一系列活动,例如,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去敬老院、孤儿院看望老人或者孤儿[5],这样可以是学生有自己的思维空间,来对一件事情进行思考,并且做出合理的处理办法,让学生在实践体验的过程中去了解并领悟优秀的思想品德的建成,不断的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可以达到思想教育的真正目的,有效的提高思想教育的教育效率。

(三)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

在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同时,学校还应该重视教师素质的建设,有的学校对教师思想品德教育的没有足够的重视,普遍导致教师道德参差不齐等现象,所以,学校应该对教师进行系统的培训,并积极的倡导教师进行自主学习,有效的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小学思想品德教育是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工作,但是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小学思想品德在教育的过程中还存在一系列的不足之处,所以,应该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研究,找到相应的解决措施,这样能够最大效率的发挥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工作作用,使学生促进自身优秀观念的建立,达到教育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李晶.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问题及对策分析[D].吉林大学,2013.

[2]尹盼.教学中如何加强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J].新课程(小学),2012,08:72-73.

[3]王以利.对开展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思考[J].神州,2013,03:167.

篇3

(一)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特点

在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方面,学校在进行教育时,应该重视对课本知识以及教育模式的创新,不能只将课程的教育仅仅局限于课本上的有限知识,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应重视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教育走出课堂,融入社会,使学生能够亲身的对课本的知识进行实际的操作,通过各项活动的不断完成,对自己的思想品德进行进一步的完善,形成自己独特的人格品质[1]。小学生还处在思想意识不全面的阶段,所以学校的教师应该结合小学生的特点,对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进行合理的引导,这样才能对小学生起到教育作用。

(二)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原则

1.针对性原则:小学阶段是一个人思想品德养成的重要阶段,对于小学生在思想品德养成过程中的不良的习惯以及错误认识,学校以及教师应该根据小学生自身的情况,对其进行积极的思想引导[2],使他们能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与不足并对其进行及时的改正。

2.教育的多样化原则:由于小学生自身的思想意识不完善,所以,教师在对其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时,应该采用各种各样的教育方法,如可以以班会的形式进行思想道德的讨论或者进行社会实践使学生对思想道德进行全面的认识,这样可以有效的提高小学生对道德教育的兴趣,从而使教育的效果得到明显的上升。

3.坚持示范性引导原则:在学校的思想道德教育中,教师是学生的直接行为引导人,小学生在思想方面的认识还没有完全成熟,缺乏对事物的判断能力,他们将教师的言行作为自己行为的规范,所以,教师的行为规范在小学生的思想道德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教师在教育的过程中,应该注意言行一致,为学生做好榜样,这样才能保证思想教育的效果[3]。

二、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开展的创新性

对小学生思想品德课的创新,主要是对其教育教学的内容进行合理化的创新,它是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创新的基础,对其内容的创新主要是指对教学的形式以及教学内容的安排等等的创新,创新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激发学生对思想品德教育的兴趣,从而有效的提高思想品德的教育效果。

(一)对课堂气氛进行相应的改变

在对小学生进行教学过程中,应该采用气氛比较轻松的教学模式,因为小学生对社会还没有完全的认知,还没有建成自己的世界观,所以,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课堂教学环境的轻松[4],这样才能使学生有兴趣去接受教师所教授的知识。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应该只局限于室内教学,还应该积极的运用室外的有利条件,将课本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这样才能够使学生对其进行全面的认知,在日后的生活中养成良好的生活以及行为习惯。

(二)对课程进行合理化安排

1.创新教学的内容

随着现代化教育的不断发展,传统的思想品德教育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化的教学要求,所以学校以及教师必须对教学的内容进行创新,教师在教育过程中,不仅要重视理论知识的教育,还应该将理论知识融入到实践当中,让学生通过肢体以及感官的认知,对思想品德教育有正确的认识,提高学生的判断能力,在此同时,教师还应该在教学内容中融入便于学生理解的,符合现代化发展的信息,这样可以使学生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

2.完善课外活动的形式

在对学生进行课外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自主吸收能力对课外活动的形式进行及时的创新,在对思想品德教育时,不仅仅只局限于学校之内,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课外活动,积极的参与社区的一系列活动,例如,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去敬老院、孤儿院看望老人或者孤儿[5],这样可以是学生有自己的思维空间,来对一件事情进行思考,并且做出合理的处理办法,让学生在实践体验的过程中去了解并领悟优秀的思想品德的建成,不断的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可以达到思想教育的真正目的,有效的提高思想教育的教育效率。

(三)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

篇4

一、小学思想品德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从当下我国小学生思想品德课程的教育形式来看,谨遵环境与内容上的个体调整,并加强对主体环境的有效分析调整,在应用的方法与个体内容上,也能够体现出对学生在受体教育内涵上的个体化教学认知,下面就针对其中主要的管理问题,进行分类分析。

1.小学生思想品德课的教育管理环境问题

从环境的个体适应空间来看,个体的交往活动,对互动性的影响等,都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其作用在主体环境下,都会对社会环境产生较大的影响。这个过程中,如果教育不当,学生长大成人以后,就很可能对社会、家庭等的稳定产生不利影响。从社会环境来说,从小学开始,就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个人行为习惯,要做到通情达理,为人刚正不阿。现代社会中,少年儿童如何通过个人的努力,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实现自己的理想,就成了最主要的问题。而现在的学校教育中,不少学校都是只抓学生的个人学习成绩,而不考虑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这会对学校,以及整个社会的未来发展产生不利影响,也不利于学生的个人发展。此外,一些暴力游戏、等也在小学生之中流传甚广,这些都会严重影响小学生的未来发展。在小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学校也可以多组织一些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的活动,防止小学生过分地沉迷于虚拟世界而不能自拔。学校领导也应该积极地从学校实际出发,构建有利于学生成长的校园文化环境,把学生培养成有理想、有目标,遵纪守法、踏实努力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应当注意的是,学生的学习成绩并不能完全反映学生的个人修养,要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多关注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让学生健康成长。

2.小学生思想教育课程实施中的内容问题

从现阶段的课程实施情况来看,小学思想品德课程的改革,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我们要找出问题的原因,对症下药,完成对课程的综合调整。在进行调整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教材:思想品德教材的内容过于理想化,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课堂上的理论不能被有效地应用到生活中去,导致学生学做两张皮。教学中,我们可以引入一些贴近学生生活的案例来辅助教学,提升学生利用课本中的理论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模式:课堂教学的模式问题,是我国学校教学的主要问题,不仅存在于品德教学,也存在于其他科目中。主要表现在教学缺乏针对性,结合更大的教育折扣分析,结合教学上的系统科学性分析,在系统的灌输过程中,就更容易出现问题。课程评估:针对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实现对课堂整体布局上的完整调节,并通过课堂的有效建设,从而更好地完成对整体教学内容形式上的完整体现。针对学生在个体表现上的关注,应加强对学生思想品德上的个人行为表现,从而完成对主观印象上的有效改善。

3.小学生思想教育管理中的实施问题

从现代教师的组织与引导问题出发,学生的个体行为,多属于教育实施上的问题,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行为也会反作用于教育主体的教育行为,这些问题对于品德教育方面的有效管理,更需要结合实际的学习行动来进行合理配合,从而实现对整体策略上的有效配合。小学生思想教育管理中的实施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1)教师的角色定位不明确,导致大部分学校对于思想品德教学,都没有一个明确的评价标准,对于思想品德教师的专业性,更是无法进行准确的评估。同时陈旧的教学设施,也很难充分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2)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教学过程中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情感体验,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让学生健康成长。教师方面,要有效激活教师的情感体验,用教师的情感感染学生,要重视学生的个人感受。

二、小学思想品德课程管理的一些应对措施

根据上文中提到的问题,这里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的思想环境创建

现代小学德育课程的改革中,应重视环境对学生思想的影响,并有效利用环境的影响力,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要为学生创建一个井然有序,积极向上的校园环境,让学生能够在耳濡目染中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同时,加强对家长的培训,发挥家庭教育的监督作用,做到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让学生健康成长。

2.改善学校思想品德教学的内容以及管理方法

在思想品德教学改革的过程中,要加大对思想品德课程的重视程度,持续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选取的教学内容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更好地融入学校、家庭、社会之中,加深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学校要为学生搭建一个平台,让学生能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社会,并能够从一些革命故事中得到启发,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在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过程中,还要多组织一些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通过实践改革,从传统的考试分数主体转变为对学生品德的综合评价,从评分上完成对学生个人修养的评定。

3.明确师生之间的主次教学关系

篇5

研究与实践证明,体育游戏教学“对全面发展学生身体素质有积极的作用,通过体育游戏教学还能培养学生遵守纪律、团结互助的集体主义精神以及勇敢、顽强、机智、果断等优良品质和作风”。

1.1有利于巩固提高小学生的基本技能

小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决定了其注意力不能长时问集中,兴奋性和灵活性较强。因此,在体育课的复习技术教学中,采用游戏形式对学生已掌握的动作技术进行演练有助于培养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提高学生练习的积极性,使那些比较重要、需要经过反复练习,而又很单调的基本动作变得妙趣横生。当然,这必须在学生的动作技术达到了自动化阶段以后方可进行。否则,过早地运用游戏,不但不能巩固技术,反而容易破坏正确的技术动作。

2.2有利于激发小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

小学生学习动机的形成就是以需要和兴趣为首要条件的,他们对有兴趣、有感彩的内容会主动去追寻和掌握。体育游戏活动中的趣味性、探索性能使他们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这种情感体验可以影响他们对渗透在游戏中的学习内容产生兴趣,从而引导小学生向认识兴趣态度转化,认识兴趣又可引起学习兴趣和需要,两者在游戏活动中互相促进、相互发展与提高。

2.3有利于培养小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

体育游戏形式多样,富于变化。单就短跑训练而言,就有迎面接力跑、换物赛跑、十字接力赛等形式。但即使是一个很有趣的游戏,如果只是机械地重复,时间久了学生也会感到厌倦。因此,在教学中可充分发挥学生想象力和创造性,让学生参与编创一些游戏环节,如五十米快跑,过去就是一味强调练习次数,时间长了,学生觉得又累又讨厌。在教学中学生们提出利用游戏和竞赛的方法,分成四组。进行追逐跑、接力跑,以及利用体操棒或实心球进行跨步跑。由于游戏中有学生的创造,就更能提高学生的速度和步幅,激发起他们参与的欲望,这时教师再给予一定的指导和充分的肯定,就能使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由消极变为积极,由平淡变为突出。这样的游戏丰富了课堂的内涵,既陶冶了情操,又培养了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

2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创编方式及如何选取

2.1游戏在教学中的创编方式

创编在小学体育游戏教学中占据十分重要的位置,是小学体育游戏创新的突破口。笔者在执教实验中摸索出一条成功的经验,就是在创编游戏时,注入思想内容,实施德育渗透,使游戏更具有生命力,能为我所用,为学生所欢迎。

2.1.1描述式。

将国家重要时事,有纪念意义、教育意义的事件,作为思想内容,注入游戏之中,使游戏主题鲜明,意义深远。教学中通过描述事件过程,构思动人场景,以游戏的方式表现出来,容易收到好的效果。如《抗洪抢险》的游戏,把洪湖军民抗洪抢险中的堵管漏、筑坝堤、人墙防浪、抢运物资的动人情景,以游戏的形式搬进体育课堂,学生热情奔放,全身心投入游戏之中,好似亲临抗洪抢险第一线,受到了教育,振奋了精神。

2.2.2引导式。

结合实际,拓宽思路,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把游戏的思想教育内容与发展着的形势结合起来,使思想教育有了新的亮点。如《春播秋收》的游戏,原本就有思想教育的因素,如果教师结合市场经济,一步一步地进行引导:通过劳动获得丰收,说明劳动是光荣的,但是,要珍惜劳动成果,丰收的果实要颗粒归仓,还要运到市场上去出售。这样,使游戏有了新发展,不仅调动了学生参加活动的积极性,思想教育也增色不少。

2.2.3悬念式。

设计思想教育的内容,通过游戏引发悬念,最后解开谜团,达到思想教育的目的。如《寻宝》的游戏,把常见障碍接力游戏,注入思想内容,为了寻宝,学生团结一致,积极奔跑,越过障碍,到底寻到什么宝?留下了悬念,学生急切地等待教师亮宝的急不可耐的心态。当亮出的宝是四条鼓励学生“不畏艰难,奋力向上”的宣传标语时,全体学生报以热烈的掌声,表示领悟了思想教育的内涵,这样的悬念式,使游戏更精彩,更具生命力。

2.2如何在教学中的选取游戏

在游戏创编后,根据实际教学内容进行游戏选取,要以符合教学任务、符合教育对象、符合趣味性与教育性相结合进行游戏选取。

2.2.1符合学生课堂任务。

学校体育教学要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要善于引导,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产生兴趣、爱好。因此,体育游戏的选择必须要根据课的任务来确定。小学一、二年级水平一的教学内容应选择一些小朋友喜闻乐见的跳皮筋、踢毽子、呼啦圈等游戏项目,以培养学生对体育活动产生一种兴趣为目的。小学二、四年级水平二、五、六年级水平三的教学内容可选择一些小球类作为游戏内容,以发展学生灵敏、协调和综合活动能力为日的。男孩喜欢那些对抗性力量、速度都比较强的游戏,而女孩肌肉组织比男孩发育差,腿比较短,而且步幅也小。因此,在力量、速度扩张和快速运动的游戏中,女孩可以比男孩降低要求。如果选择一些带有平衡动作、协调性较强的体育游戏则能引起女孩子的喜欢。

2.2.2根据教学对象选择游戏内容。

在教学中,同一个游戏在不同年级也要提出不同的要求。如“十字接力跑”这个游戏就不宜在小学低年级做,因为传接棒和弯道跑技术学生没有学过,做起来困难就很大。再如“推小车”这个游戏趣味性很强,但在低年级也不宜做,因为低年级的小学生臂力支撑能力很差,做起来很不安全。“黄河——长江”这个游戏在小学三年级教材中已经出现,但在高年级也可以进行,该游戏虽然有跑,但主要是练习反应能力,在跑的距离上就要对不同年级提出不同要求。在低年级根据儿童爱模仿、上进心、喜欢表现自己的特点,应选择一些动作简单易学、运动量小、规则简单的游戏,满足他们的运动需要,发展他们的能力,培养他们的优良品质,如“老鹰抓小鸡”、“青蛙过河”、“过独木桥”等。在高年级可以选择一些难度和运动量较大,技术性较强,规则较复杂和竞争较激烈的游戏,如“障碍接力赛”、“拔河比赛”等。

2.2.3应注意趣味性与教育性相结合。

游戏选材是组织游戏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既要能反映游戏的具体活动内容,又要有锻炼身体的价值;既要考虑到趣味性,又要考虑到思想性,使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利于提高游戏教学的育人效果。趣味性是体育游戏的本质特征之一,如果没有趣味性,就等于失去了游戏的特性,也就不能吸引学生。要使学生在情趣盎然中身体得到锻炼、情操得到陶冶、智力得到发展,这就是体育游戏的特殊功能。因此,在游戏选材时应把兴趣作为直接推动主动学习和锻炼的内在动力,使它成为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份。但不可单纯追求趣味性,而抛弃游戏的思想性和教育功能,应该始终坚持以学校体育目的任务为准则,把游戏作为体育教学育人的积极手段,使学生在游戏活动中既自觉地锻炼身体,又从中得到良好品质的教育。

3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实际运用

3.1游戏中教师语言要凝练幽默

教师在游戏中语言的凝练幽默不仅能使学生易懂,而且还能为游戏增添欢乐气氛,调节游戏节奏,带来和谐的师生互动氛围。在教学前期准备中,笔者时常把教材内容编写成“儿歌”、“顺口溜”、“谜语”等形式,通过以凝练幽默的语言把教材内容简易化,达到教师高效教学,学生易学易懂的目的。如笔者在执教《前滚翻》时,以谜语的形式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游戏技能:两手用力撑,团身如球滚,展体似鹰翔。谜语一出,学生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兴致盎然地参与教学当中。又如在广播操《雏鹰起飞》中的预备节,其动作要领要求学生右脚后退一步,两臂下举……。笔者把整套动作以儿歌的形式进行编绘:鹅鹅鹅,池塘歌,昂起头来把水游,低下头,水中憩,伸翅膀,摆尾巴,展展翅膀变朵花,缓缓放下要回家”。通过这样的语言编排儿歌形式,使学生明白掌握了广播操动作要领,激发了学生兴趣,活跃了款金额唐气氛,达到了寓教于学的目的。

3.2把现实生活场景运用于游戏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运用现实生活场景不仅能使游戏更具趣味性,而且这样别具一格的游戏设计还能使学生融入生活角色,在角色中体味游戏带来的欢乐。如笔者创设游戏《小明的周末》中,创设生活情境,把“去超市选取给爷爷奶奶的礼品”“乘坐交通工具到爷爷奶奶家”“在爷爷奶奶家与小猫咪玩”等生活场景联系在一起,让学生都去当“小明”,看看他们在超市中选的礼物有何不同,都乘坐什么样的交通工具,在爷爷奶奶家小小猫咪怎么玩,等等。这样的教学既达到了教学目的,又以游戏效果使学生轻松愉快地接受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3.3教学倡导一种游戏多种玩法

小学生往往存在“喜新厌旧”看待事物的特点,就算是一种新奇的游戏,在多次玩后都会产生“厌烦”情绪。因此针对小学生年龄特点,根据其可塑性,对事物有新鲜感,教师可以把一个游戏创设出多种玩法来平衡学生心理,保持学生好奇心、积极参与性。如笔者在执教《长江,黄河》这个游戏,原始方法就是学生面对面站两排,一排名为“长江”,一排名为“黄河”,当教师喊“长江”时,则“黄河追长江”反之亦然。然后笔者在执教过程中,通过改编,把《长江、黄河》演变为另外两种玩法:一是受“长江”、“黄河”特点影响,根据“长江”源远流长,“黄河”气势宏博特点,把男生归于“黄河”、女生归于“长江”,黄河追长江需要追两次才算成功,长江追黄河时,把黄河限定在一定狭隘比例范围内;二是根据长江黄河源自青藏高原,以“天上来”这个词语融入游戏当中,当教师喊“天上来”时,长江与黄河身份互换,互换追逐。

3.4在教学中发动学生参与编排

新课程一直倡导“学生使主体,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因此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在编排体育游戏时应让学生参与进来,让他们根据自身特点选取某些有建设性的意见融于游戏之中。例如笔者在编排《老鹰捉小鸡》游戏时,多数学生认为“小鸡”数量太多,当游戏时,后面的小鸡融于摔倒,因此根据他们意见要对这个游戏进行改编。方案一:在地上规划一定区域作为老鹰的家,分出一部分学生作为老鹰幼崽,让他们训练捉鸡,这部分同学手拿呼啦圈,对小鸡进行“甩套”,其余学生扮作小鸡,从中选取两人作为“鸡爸爸”和“鸡妈妈”分别对其余学生进行带领。方案二:把所有学生分成若干组,每组选取一位老鹰,4-5位当小鸡,其余同学当“母鸡”,母鸡手拉手形成一个圈,小鸡在圈中,游戏开始时老鹰在圈外,并想尽办法捉拿小鸡;游戏过程中,老鹰可以钻入圈中对小鸡进行捉拿,但不可强制分开“母鸡”拉连的手,小鸡可以出圈,但不可以离开圈外两米,游戏结束后,角色可以互换。

篇6

小学语文课学习的最基本资料是课本,课本作为语文教学的最重要的载体,对学生的影响十分大。所以,教师想要从根本上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就要充分把语文课本利用起来,把课本中的一些典型的事例用思想教育的思维去发掘,让学生在学习基本知识之上收获思想品德教育。教材中的课文的涉猎虽然是十分广泛的,但基本上都在透露着一种正确的价值倾向,教师要做的就是挖掘课文中的积极正面的、有利于学生学习的一方面或几方面,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思想品德。比如,在学习古诗《悯农》时,小学生对古诗的理解的含义不是很深刻,现在相对较好的生活条件也不能让学生领会到“粒粒皆辛苦”的滋味。笔者就结合幻灯片等多媒体形式让学生看到农民种地的辛苦和粮食的重要性,让学生从小养成珍惜粮食的习惯。

二、挖掘学生的真实感情,让情感教育和品德教育相结合

小学生活泼烂漫,对很多事情和事物都保持着旺盛的求知欲和丰富的情感。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妨利用学生的这种心理和情感,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暴露自己情感的偏好和取向、教师再根据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和材料,选择优质的文学作品让学生进行欣赏学习,感受文学作品中饱满的情感,让这种情感影响学生的价值观,从而形成正确的思想品德。比如,为了教育学生珍惜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感受革命先烈为今天的和平所付出的努力。笔者选择了放牛郎王二小的事迹作为学生学习的对象。因为王二小的年纪和我们的学生的年纪相仿,同龄人之间的感受也更容易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我为学生讲了王二小保护村民的事迹。学生听后十分感动,我又让学生学习了《歌唱二小放牛郎》的歌曲,学生听后更加感动,爱国教育就在不知不觉中进行了。

三、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到思想教育的影响

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心智还处在发展阶段,对很多事物的理解可能会不到位。如果教师盲目采用讲述和灌输的方法来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话,学生不但可能无法理解透彻,还很可能会产生厌学的抵触心理。教师要借助一定的教学方法来帮助学生建立更多的直观思维去理解。其中,创设情境就是一种很好的方法。教师要创造一定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到思想品德教育的魅力。笔者在课堂实践中创设情境最常用的教学方法就是采用课本剧。课本剧的剧情丰富,学生能够还原课本,并参与其中,学生对这种表演的感受也很深,所以不失为一种好的办法。比如,在学习《晏子使楚》的教学中,我找了学生分别扮演《晏子使楚》中的几位的主要的人物,学生在扮演的过程中,很容易感受到晏子的幽默和智慧,以及大度的风范。学生在快乐中感受到了思想品德的教育的内容。

四、找到合适的机会

在课堂上予以点拨思想品德的教育除了要集合课堂教学的实际之外,还要充分结合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语文学习的过程中,有时,教师不必刻意地强调思想教育,也可以适时结合教学的具体情况对学生进行点拨。同时,语文教育的主要的内容还是要进行课堂教育,千万不可以为了过度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而本末倒置。教师要在学生感到迷茫的时候,适时地运用思想政治教育的思维方法去点拨学生,让学生感到恍然大悟,而加深印象。

五、结合历史典故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篇7

一、演唱英语歌曲帮助学生理解词汇意义

小学生初学英语是从从词汇开始的,如何理解词语、记忆词语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而且丰富小学生的词汇量,对于今后的学习是奠定基础。丰富的英语词汇对于小学生来说,是非常难以记忆的。所以,怎样帮助学生理解词汇、记忆词汇是我们应该研究的策略。在演唱英语歌曲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在唱一唱、跳一跳、动一动,从而潜移默化的理解并丰富自己的词汇量。例如:在演唱Book 2 中的“Father and mother”这首英文歌曲时,首先深情的讲述这首歌的内容。然后,渲染歌曲的氛围让小学生体会爸爸妈妈对自己的关爱之情。从他们投入的演唱可以看出,深深的懂得了爸爸妈妈与孩子间之间的“love”。此时教师提问:“Do you love your father/mother?”学生马上就能回答:“I love my father/mother. They love me.”之所以能这样的回答,说明他们已经理解了歌词的内容。接着,教师继续引导学生学习“I love...”这样的句型。经过学习,有学生能说出“I love my teacher. I love my grandpa...”等句子。通过这首歌曲的演唱,不仅理解了词汇,还潜移默化的增加了词汇量。

二、演唱英语歌曲帮助学生理解句型语法

学习英语离不开句型与语法。如果说单词是英语的材料,那么句型与语法是英语的框架。利用演唱英语歌曲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句型与语法。在利用英文歌曲教学句型与语法过程中,一定要选择一些合适的歌曲。并且教师首先要对歌曲内容进行简单的介绍,教师应该尽量的用英文讲述。目的是给学生营造浓厚的语言氛围,培养学生对英语这种语言的感受能力。在利用歌曲来理解句型与语法时,我们不妨选择雪绒花(Edelweiss),因为这首歌的内容都是用短小的句子来组成的,并且表达了真实的情感:“edelweiss,edelweiss (雪绒花,雪绒花)/ every morning you greet me (每天的早晨我就会遇到你)/ small and white,clean and bright(晶莹透亮,干干净净)/ you look happy to meet me (你好像看到我就很高兴)/ blossom of snow may you bloom and grow(即将开放的雪骨朵)/ bloom and grow forever(永远的开花结果)”学生们学习这首歌曲时很容易的掌握了句型与语法特征,从而减轻了学习语法与句型的烦恼。

三、演唱英语歌谣唤起小学生“无意注意”

心理学研究认为,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应该唤起他们的“无意注意”。英语课堂中,通过英语歌谣能集中他们的注意力。因为儿童对歌谣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喜欢。例如: 在学习Animals时,上课开始后就立即播放一首歌谣Teddy Bear,教师也随着音乐节奏并用肢体语言一边唱一边做动作,学生也情不自禁的跟着一唱。于是把歌词换成了“Teddy Dog,Teddy Rabbit...”这样,就把今天要学习的内容编成一首歌,教师再通过肢体语言把意思表现出来。这样,就唤起了学生们的“无意注意”。又如:在学习有关小动物的内容时,就用儿歌来唤起他们的有意注意:Look at the cat, it is fat. Look at the pig, it is big. Look at the monkey, it is funny. Look at the mouse, in my house. Ah….在共同演唱的过程中边说边动作:把两只手的五指都分开,分别放在嘴的两边。然后向两边按节拍进行平拉,做成小猫的动作;左手食指与右手食指平放在嘴前。这样的动作来表示老鼠偷吃。动听的歌谣与调皮的动作,有效的唤起了学生的有意注意。

四、演唱英语歌曲熏陶学生的心灵

篇8

关键词:小学思想品德教育 弊端 方法 案例

在当今社会中,随着信息传递速度的提升与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了满足,精神文化水平得到了提升,随之也暴露出很多弊端。例如,随着独生子女数量的增多,很多小学生都存在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现象,家务活都由父母包办,缺少关心别人、团结别人的意识。对于这些现象,需要教师来进行科学引导,以培养小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规范小学生行为模式,引领小学生成为国家与民族的未来建设之材。作为教师,必须站在历史的高度,用战略的眼光来探索思想品德教育课程的特点与教学新思路。从过去的教学经验中,我们分析应从如下几个方面来开展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工作:

一、确定教学目标,激发小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目标的确定影响着小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影响着小学生性格的形成与行为、品德的形成。对于教学目标的确定,首先要使目标具有全面性,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更关注学生的情感、行为、品德等方面的表现,并对学生进行目标指引,通过小学生直接的情感体验,来激发其对情感、行为等方面的认知,促进小学生道德品质的协调发展。其次,要使目标具有层次性,根据小学生知识水平、心理特点、性格特征的不同,采取分层教学的方法,使不同类型的小学生都能根据其自身特点获得适当的教学活动、文化知识与道德教育。反之,如果不管何种类型的小学生都按照一种方法进行教学,会使一部分小学生因目标较高而难以达成,另一部分则因目标太低而不具备挑战,从而丧失学习兴趣。[1]

二、采用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发挥教材作用

现行的思想品德教材中系统地为小学生思想品德教学提供了指导思想与教学素材,可是如果不善加利用,会使得小学生无法高效率地吸收教材中的“养分”,达不到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最终目标。因此,在教学中,可以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用活泼生动的方式来表述教材中的内容,如加上小学生喜欢的图片、色彩、音乐、故事等,营造课堂氛围,帮助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例如,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思想品德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要教育小学生爱父母、爱家庭,教师可以设计一套引人入胜的教学课件。在课件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回忆一下记忆中的童年,回忆小学生与父母度过的每一个美丽温馨的瞬间。之后,教师播放一些有关爱父母的歌曲,如《世上只有妈妈好》《我的好妈妈》《父亲》等,让学生交流听完歌曲的感受。然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欣赏教材中的相关文字与图片,并请学生交流欣赏之后的心情与体会。教师穿插一些提问:“你爱你的家人吗?”“你的爸爸妈妈都是如何爱你的?”“你的朋友们都是如何爱爸爸妈妈的?”让学生在阅读教材中思考,在教师提问中思考。在对教材学习之后,教师可以请小朋友们用绘画的形式来表达对爸爸妈妈的爱及对一家三口间相互的爱,并作为学习作品在教室中进行长期展示,让教师中充满温馨、充满爱意。在课程的结尾,教师可以送一些寄语给学生们,让学生懂得要去爱家庭、爱父母,并为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情。[2]

三、在日常行为中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品德与行为习惯

在对小学生进行思想品德规范教育的同时,更要重视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并从行为入手,将思想品德的观念传递给小学生。教师应以身作则,不但在学习中对学生进行道德品质引导,也应在行为中进行引导。例如,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思想品德六年级(下册)》中讲到,小学生应该为地球的可持续发展尽自己的一份力量,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对小学生应做到的几点贡献进行探讨,例如将不需要的电灯关闭、不浪费水和纸、不乱扔垃圾等,当小学生有了这些常识之后往往不会主动去做,这样就达不到教学的目的,也使思想品德课程形同虚设。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教师也应对小学生的行为进行指导。当小学生乱扔垃圾时,教师应以身作则,捡起垃圾并告诉小学生这是错误的行为,应像课堂中讲的那样,将垃圾分类放入垃圾桶。当我们弯下腰时,拾起的不只是垃圾,更是我们良好的品行。当小学生随意浪费水时,教师应让小学生明白,这样浪费地球上有限的水资源,将给地球的未来生存带来威胁。我们要从我们做起,要有节约水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将教材内容转变成为小学生的观念,并使观念成为行动,才会凸显思想品德教育的目的。[3]

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不仅影响着小学生的未来发展,也影响着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在上文中,我们对思想品德教育中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应针对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与性格特征,确定教学方向与方法,并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来提升课堂的有效性,并在日常生活中践行、提升。[4]作为小学思想品德教师,我们应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总结更好的教学经验,有力地推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工作的发展,为我国未来经济、文化建设输送高素质人才。[5]

参考文献:

[1]卫花岗. 小学思想品德教学探析[J]. 剑南文学(经典教苑)

[2]娜日苏. 小学思想品德教学实效性探析[J]. 新课程学习(下)

[3]陈冬霞. 如何利用多媒体提高小学思想品德教学效率[J]. 快乐阅读

篇9

关键词:思想品德教育;小学生

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3)-02-0098-01

一个孩子是一个家庭的希望,一群孩子是一个民族的希望,青少年健康成长问题早已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可在物质生活日益充裕的今天,我们却经常发现进入中学后,学生的旷课率、逃学率、打架率及通宵上网率呈上升趋势。许多家长和老师都发现问题出在学生的思想上,却时常感到改变这一现状很棘手。其实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是学生的早期思想教育进行不佳导致的结果。尽管很多家长在婴幼儿阶段就开始培养自己的孩子,使他们健康、优秀,可是教育者本身的科学育儿能力有限——就本县来说,熟悉相关教育知识的家长寥寥无几,公立幼儿园全县也只有一家,因此正规的教育培养儿童的时机就在小学阶段,但这一关键问题却被忽视了……,我的看法是:

由于应试教育的冲击,一进入小学,学生和教师整日的活动内容便是应考科目的分数和成绩,思想品德课的教授可有可无。笔者曾做过调查,我县几乎所有小学在课程表上都安排了思想品德课,但很多学校却几乎一学期没正规上过几节,更谈不上效果了。尽管学校领导和科任教师不定时的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但其大多数是就事论事,很多教育都没有系统的方案和策略,并且也不时常持续进行。通常小学生脑海中接收到的思想教育就是“争考高分,争当第一,多拿奖状”。至于如何“成人与成材并举”或“先成人、后成材”,如何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何确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做好时代需要的全面发展人才,许多家长一概不知,学生亦如此。随着年龄的增长,部分学生在小学高年级就开始有思想波动,抽烟、上网、打群架,写情书等活动开始萌芽继而进行。学生的这些举动如果不及时得到重视,不对他们思想正确的加以引导,其举动便会埋下隐患的种子,以后势必要泛滥。

由此可见思想品德教育在小学阶段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从和学生成长有密切关系的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来看,教师受到的教育和所授的教育知识占居首位,因此学校无疑成为学生受教育的最佳环境场所。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在这最佳年龄最佳环境切莫给忽视了!如何做更好一些?我的浅见是:

一、确实做好幼儿——小学生衔接工作

幼儿进入小学,与之前相比学生年龄最多只有一岁的变化,其生理特点几乎完全相同,但其心理特点和生活习惯却不得不发生变化。作为小学教师尤其是小学低年级教师,要熟悉并掌握一些幼儿的相关知识,应充分认识到学生由于环境变化可能导致的各种问题。在他们一进入小学之后,老师们要以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爱护儿童们,关心他们的生活和学习,使之感受到老师如同父母般“润物无声”的爱,逐步取得学生的信任而达到彼此心理上的沟通。在此基础上循循善诱,进行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这样效果会事半功倍。

二、将思想品德课正规化

笔者认为,应该将小学每班每周至少开设班会课一节和思想品德课两节作为制度落到实处,绝对要认真上好,而且要有作业,考试也要正规进行,可分为面试和笔试来检测效果:笔试按小学新课标和教材所要求的内容进行书面检测,面试可根据学校和教师所设计的有目的的校内外活动来观察效果表现。如校内尊敬师长、团结同学、爱护公物、遵纪守规;在家孝敬父母,干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在外遵守社会公德,帮助五保老人和残疾人,参加社会公益劳动等,把劳动和教育相结合,使学生通过实践来亲身感知生活的正确含义。

三、加强和学生家庭的联系

学校可通过定期召开家长会,不定期电话联系,让教师了解学生在家中的表现,也让家长了解学生在校的表现,对学生好的行为习惯要加以肯定并支持鼓励他们继续保持,对其不良行为习惯要共同协商解决,杜绝学生在家校及家校外的不良行为的发生。学校还可通过举办家长学习班,提高家长教育子女的科学方法。例如学校每学期可以邀请有关专家、校外辅导员、聘请法制老师为学生和家长上课。对学生的上课内容可以偏重于小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确立,法律法规常识,校园内外安全知识教育等;对家长的上课内容可以是如何关注孩子身心健康成长方面,作为家长该如何在家中和生活中做好学生的榜样,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

四、让学生直观地接受思想教育

篇10

关键词: 课程标准;小学语文;教材选文

中图分类号:G64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4)07-0006-01

1.问题提出

一套好的小学语文课本,关系着一代新人的成长,关系着民族语言的发展。语文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基础学科,对于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对于学生学习其他学科,对于弘扬祖国的优秀文化,提高民族素质,都具有极为重要意义。语文教材的选文内容是否合理,如何在小学阶段教好语文,并以此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是否能适应时展的要求,是一个必须面对的问题。

1.1 语文基本信念。语文教学并非简单的识字、写字教学和记叙文教学,而是全方位为提高人一生的语文素养、人文素养打基础,教师应具有全面而宽广的语文学科视角,为学生提供针对性的差别化学习指导。作为教师,教材只是教育工作者进行教学的工具,可以通过编写有深刻教育意义的教材,然后通过老师富有个人魅力的教学达到教书育人的真正目的。

1.2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重要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对学生的成长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非智力因素,新教材的编写要求学生应该能从教材中体验到人间真善美,从中培养学生兴趣爱好、乐观、进取,追求个人价值。

2.教材教育目的的不足之处

2.1 教材的价值取向偏离。语文教材属于人文学科,不仅要使同学们把握相关的文学与语言知识,更要求他们弘扬真善美,批判假恶丑。通过教科书的途径讲述、等英雄的故事,但现在的学生大多家庭优越,只使用教材讲诉,不能起到根本上教育心灵的效果。拿《西门豹》、《武松打虎》的故事来看,宣扬正义的时候,破坏大自然、草菅人命也充分的表现在课文中。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应试教育目的却占据主导地位,教材的道德教育目的不但没被很好的激发,反而越来越淡化。《小彼得的账单》教会了我们学会理财,针对国外教育而言是正确的,但中国这样一种家庭教育环境,多数是独生子女,父母溺爱有加,很多孩子在这种优越的环境下养成了"小霸王"的习惯,对于这样一个故事,家境优越的学生也许会嗤之以鼻,因为这是站在不同的教育立场上,学生不一定真正能够体会,达不到真正从思想上教育目的。

2.2 教材与《语文课程标准》三维目标不契合。《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明确提出要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培养良好思想道德风尚。这表明语文教育对学生思想教育的足够重视,教材是语文知识及思想、文化的载体。教材教育力度跟不上学生身心发展步伐,是青少年违法乱纪,素质教育力度滞后的重要原因,一位高素质的老师能将一本好的教材通过自己的表达能力,让学生感受到课文中的深意,而教育就应该如此。著名心理学家黄希庭指出,教师教育好学生不能仅停留在对学生的外部行为的了解上,更重要的是要了解行为背后的心理原因。据官方统计资料表明,青少年犯罪率上升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这种趋势一定要想办法遏制,通过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努力,把下一代教育好。教育必须从心理学上探索儿童的兴趣和习惯开始,课本的教育应该适应小学生心理发展规律,注重身心健康和素质的教育。

3.建议

小学语文作为基础教育中的基础学科,怎样才能发挥更大的育人作用?小学语文教材建设还有哪些差距?当前使用的小学语文课本还存在哪些不足?都是我们编写新教材时,应首先思考的问题。

3.1 选文要具教育意义。美国教育学家杜威曾对教材和方法的关系进行了专门的讨论,他指出,教材是方法化的教材,"一门科学的材料总是有自制的,这个事实说明,这种材料已经经过理性的学科化,它已经方法化了"。"方法就是安排教材,以使教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他把教育过程看成是儿童经验的生长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儿童在教师三维指导下运用特定教材所内在要求的方法学习教材,以使经验不断生长。可见,教科书的编制,尤其是内容的选择都直接关系到教科书应有的教育目的。

语文教材中教育资源很丰富,但总体感觉零散,并且很多内容所蕴含的教育要素是隐性的,这需要老师自身必须深刻理解,才能传达给学生,很有必要系统地把教材中的思想教育内容加以归纳,有计划的按照学生的心理特点来教育学生,思想内容方面渗透爱国主义教育、伦理道德教育和"绿色教育"。要解决选文的问题,则须以整合的思路编排课文,如,编者可以采用相同主题安排课文单元,让学生在接受某方面上有较大收获,如"遵纪守法"为主题,将相关主题的不同题材的文章组成一个单元,接受遵纪守法的教育,将课文编成结构化的教科书指导小学生,使思想教育目标明确,重点突出,从而在到达教育学生效果上更有力度和实效。

3.2 实现《课标》三维目标融合。语文课本的选文应该紧密结合《新课标》的理念来编写,应渗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设计着眼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使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

3.3 著名教育家约翰.杜威说:"当今的语文教材内容应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不能搞社会需要什么就学什么的实用主义,应该站在时代更高的层面上,从社会需求中概括人才应有的基本素质,据此确定语文教材的内容,选择当代社会生活的需要――21世纪教育"四大支柱"作为编写语文教材的方向是顺理成章的。" 语文是母语学习,资源丰富,教材的选文应加强开放性,把语文学习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

参考文献: